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中国式教育

论中国式教育

论中国式教育

议中国式教育

自隋炀帝创科举制,这便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科学的选举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就像一碗饭,放久了会馊一样。教育,也随之变了味。教育成了家长、老师、学校争名逐利的工具。

其中,这种征兆在明朝就已经有了。在明朝统治者用了八股取士,答题者不能有自己的观点,这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是,现在是21世纪,已经改革开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可如今的学生从早上6点学到晚上八九点,没有自由,作息时间被他人掌握,如同是监狱一般。对此,就有一个词来代替-----中国式教育。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一句话:“你要用功读书,读好书将来才会有好的工作,才会有好的收入。”可这句话在不同的年代,判断的方法也不同。假如放在二十世纪初,那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那么这句话就是被人所接纳的。但放在今天,这句话从本质上有了很大的出入。上一代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太多读书的机会,丧失了很多国家铁饭碗的机会。于是,他们将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但这也只是传承了前人的思想,而不是教人怎样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新兴社会生存。现在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认知就是,等老师布置,背诵标准答案,其次应付考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成了教育的牺牲品,中国确实出了不少人才,但中国学生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探究意识、不善于提问题、研究能力薄弱。北大物理系的赵凯华教授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国名牌大学的一个尖子学生留学美国,刚到的时候,指导教授和他见了一面,问了问情况就让他回去了,之后两三个星期也没有再理会他。正在他心感不解时,他的导师已经通知学校将其除名、退回,原因是这位学生没有自主进行科研的意识,不知研究从何入手,应该做些什么,只知道等老师布置。这虽是多年前的一个故事,但这并不是个别现象,中国学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等教授布置题目,虽然也能完成得很好,但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探究其中的原因,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结果,但有学者指出:“中国教育的弊端是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就埋下了,问题只是到大学、研究生时才反映出来。

我们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读书中度过的。满打满算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我们学到些什么,在今后的人生中能用到多少所学的知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绝对的,很多东西只增加了大脑的负担,这就如同一根会压垮骆驼的稻草。

此外,中国式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存在众多不足。譬如家长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家长还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现在家长共有的思想,但大多数家长只是一味地追求分数,施加压力,不顾及孩子们的感受。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看他的国防部,而是教育部。良好的教育--首先是素质教育,也就是人文教育,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公德品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育理论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 A.导向 B.评价 C.激励 D.指导 3.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制定者的哲学观念 B.制定者的人性假设 C.制定者的理想人格 D.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4.美国和前苏联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对教育目的的不同表述说明() A.国家的教育目的完全由政治制度决定 B.政治制度对教育目的没有影响 C.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 D.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B.社会生产力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D.政治经济制度 6.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7.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 C.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新课程改革 B.素质教育 C.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D.教育改革的实践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个人在体力上的充分发展 C.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D.个人的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 11.“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规定的教育目的。 A.壬演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12.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人的智力 B.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 1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两句话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体现了()的观点。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 制的形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教育的历史当然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其他国家也更为悠久。因此文化教育的遗产也特别丰富,所以中国无论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选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为孔子始创的私塾,教育对象也极为狭窄,以士大夫以上等级及其血缘亲戚者为主。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以及五经为主。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影响极为深远,传承千年。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则主要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魏晋时期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这种科举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被沿用下来,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考试制度也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学校的建立有三条路径:洋务学堂,用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人才;改制的旧式书院,相比侧重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来省立大学的前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真正的高等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懂新学的官僚,主要为中央服务,不能实现大学自治。民国建立后,蔡元培首任民国教育总长,并执掌北大,从政策层面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将官僚的北大改造成为民主科学策源地的新北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树立样板。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并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术为主的原则。三十年代,教育部又经过考察,为提高高校质量,将高校教学重心移到理工科类,限制文法专业的设置。大学教育的管理重心也上移。抗战期间高等教育比较混乱,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新中国建立后,则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损害。

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

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 一个民族国家的振兴始终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搞上来了才能人才强国,而说到教育必然要提到学校。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学校在不断的扩大,建筑楼房也不断的进步,但要是和行政大楼相比学校只有仰视其权势威风,当然除了毛主席在位修建的人民大会堂略比行政大楼高以外。而有些偏远地区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所像样的学校;但是政府面对战乱频繁的国家却不断捐赠财物以表其“博大精深”,却对“龙的传人”无动于衷。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体制模式已并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基地,有80%的学校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旗号办学,但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吸引广大学子的到往投资。 当代中国“形式主义”已占主导地位,就连学校也逃离不了“形式主义”的盛行,在学校中都要讲“权势”,有钱有权有势哪怕是高等学府进入也只看人家愿不愿伸脚而已。 学校本乃一方净土,公正廉明的圣地,而结合当代学校状况来看,学校领导之间已形成一味追捧、极力讨好的局面,为博得上级领导的欢喜他们可以将某一个点放大到一个面,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极力修饰款款而谈,纯属一个面具小人。我常听人说一个会议主持人为总结上级领导所说的话,他甚至比领导讲的话还多;真是想不到事隔多年“浮夸风”还如此风行,而在学生面前却是威风凛凛、霸气十足,其态度乃天壤之别。而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很多方面都不成熟,特别是做人和怎样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因此老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

们心中被膜拜的对象,老师的言行也就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多不胜数的学生干部在老师面前可谓是一个踏踏实实、毕恭毕敬、礼貌文明的好学生,而面对广大学生群众,却是高唱其词,盛气凌人;而还有些学生干部只是传达命令的一个机器而已,将上级的嘱咐通知看成“圣旨”,从不想想其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面对学生的质疑和提问时,却之言:反正我把通知已传达到位了,做不做是你们的事,再要么就是忽悠了之。当出了问题时,总是先责怪他人,就从来不扪心自问下,自己到底哪里存在问题?哪里还需要改进? 人人都说社会很现实,而这种现实日益趋变为“金钱至上”,金钱驾驭于人权之上,想象一下这样的社会怎不叫人心寒残酷,而这种现实的根本原因来源哪里呢?我想应该是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 有一首谣歌在校园里很受欢迎:“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有钱有权有势有地位”。这首谣歌为何在广大学生心目中如此盛行呢?我想他们是深受教育的影响,面对金钱至上的现实主义,很多师生领导却俯首称臣,谁没钱、谁没权、谁就靠边站。只有最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最朴实的,他们身处于社会最底层阶级,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人,辛辛苦苦的挣几个钱让子女上学,他们面对“金钱至上”的现实主义无可耐何,吃了苦,心中咽、肚中藏;冤枉了,无从说、怎敢告。(照片:黑发告到白发)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像他们一样,因此读书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目标,就算只有那么一丁点的希望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可以看到在学校里埋头苦读的学生98%是来自农村的,而这里有些学生一招有出头之日,回想自

谈中国教育在现代发展中的落差(赵福楼)

谈中国教育在现代发展中的落差(赵福楼) 说句公道话,中国教育在现代化发展中取得了瞩目成绩,如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在趋近大众化发展等。可是,客观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还是存在滞后性的,而且是发展阶段性的滞后。对于“阶段性滞后”这个评语,可能很多人并不接受,其实我这么说,从感情上也是有痛感的。事实摆着这!我国古代教育与其他文明比较,具有超前性,建立了稳定的秩序,可是基本属于贵族化的教育,其教育培养人的发展路径是单一的,以科举为通途来进入官僚阶级。这样教育制度的设计,其进步性和合理性,这里不说了。其负面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教育的出口单一,而且狭窄,那些不能走通这条路,做不了官的,即被官场边缘化的人,也就一无是处。这样的落魄文人,科举不通,或者被官场淘汰的,人数不少,而且他们不能成为其他社会分工中可以胜任的角色,于是也就成为了多余的人,如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文学形象,就标明这一类人的无用和不被社会接纳。所以,你听中国古代文人的发声,大约都是呻吟的,矫情的,痛苦的,感伤的,哀怜的,委屈的,抱怨的。一种教育制度设计,导致很多文化人,即传承了一个社会知识财富的人,最后不能在这个社会上找到位置,服务于这个社会,以现代人眼光看,这无疑是有很大问题的。现代教育的发展顺应于工业化大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商业化、金融化,以及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就业选择的个性化,等等。这自然需要教育为学生的学业发展路径与社会需求、学习需求寻找对应,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所以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服务于人的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满足于社会的多样化选择需要。这样一来,传统教育的单一发展路径设计就出现了瓶颈问题。中国教育其实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用上大学的路径取代了做官的路径,所有学生把过去读的四书五经换做了几门考试课程,而从制度设计上并没有本质上动摇科举的思想。或者说,科举的思想换了一个面孔又一次占据了学校学习发展的主导意识,也就是考试主导教育。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个换代的发展,首先需要破除单一发展路径的设计。以欧美路径看,至少提供三条学业发展路子:其一,进职业学校;其二,走理工应用学习一条路;其三,走综合性研究,即做学术型人才这条路。有人说,我们也是这样设计的学制呀。可是,你看,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分出类别,什么一本、二本、三本、四本,基本用综合大学把学生都装下了。有多少人,高高兴兴去选择读职业学校的?有多少技术性和应用型研究的人才呀?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显著的选择偏颇呢?因为在路径设计上,不是公平的,是带着偏见的。我们以为走到综合性大学里,做学问的,是一类人才,而进了工厂,做了操作工,或者基于实践岗位进行设计和研究的工作也是辛苦的,低等的。于是,职业教育读到大专,就终止了;理工类大学也没有了实践特色。其实这样办教育的先天偏见,形成了制度设计的缺陷,影响了学生发展的选择。若给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三条路,要实现两个条件:一是,其发展终点是同一的,即社会认同一致,不存在歧视;二是,三条路之间有所联通,若学生在期间发现自己更适合另外的路径,他还可以走过去。自然,学制设计的路径还是比较粗放的,很难满足学生多样的发展需要,所以要考虑满足大学的专业与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习的对应性。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大约有两个思考:其一,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从生活需要角度出发,一个人需要具备的初始能力,需要在课程上有所考虑。我们把由此设计的课程叫做核心课程。如母语课程、数学课程,基本都被认同可以视为核心课程。一门课,被当做核心课程,需要在课程实施中注意几点:普及性课程,不淘汰,人人都要学,是必修的课;因为考虑大众学习,学习的标准一定要放低一点,不是要人学得多、学得深,而是越基础一点越好,由此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欧美的数学课要少学了;要考虑监控这门课的落实效果,这样的课程若不能达标,这个人进入社会一定存在社交或生活障碍。其二,学生的需要和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只有在提供多样课程的基础上,给学生学习以选择性,才有可能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化课表,由此对应他将来走哪条学业发展的路径,或者他的大学里学习什么专业,未来择业干什么。专业倾向的教育一定要早一点,给学生提供发展指导。有人说,母语重要,

对当代中国式大学教育的一点反思

对当代中国式大学教育的一点反思 关于现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些观念和现象的反思:不少当代大学生都是经过在学校里朝九晚五的学习,经过是十二年的素质教育来到了如今被称之为精英教育的大学,在规则和体制改变的情况下,一种休闲式的大学生活正在成为一种必然形式,但是这些人竟然浑然没有察觉。还在昏昏然然的接受着貌似应该接受的一切,然而,事实真的应该如此吗?答案显然不是如此。 在科举盛行的时代,学而优则仕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梦想,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前三十年,大学教育意味着一朝踏进大学门,明朝就可进入官家门,但是,改革开始后,大学生的梦魇似乎是开始了,自从大学扩招,自从大学生毕业不在分配工作开始,大学生的批量生产已经是一种必然了,于是大学生的就业率成为了不少大学,特别是夹在名牌和专科之间的一些大学的必然现象。扩招种形式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少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就业和上学问题,可是就业毕竟只是少数,经过四年或是七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们的心中有了半个城市人的想法,可是,城市里毕竟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于是,一些人回到小城镇或是直接回到农村都已经是必然。但大学的教育形式显然没有给这些大学生的心里加注这些问题,当一切来到眼前,无论是心里期望,还是家庭期望,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在许多农村人士看来,如果大学毕业还是没有工作,或是直接得回到家乡的话,那么还不如不读大学呢,这么多年的大学费用不是打了水漂了吗。就这个大学生来说,如何在家乡父老面前抬起头也是一种胆量的历练,于是

好多问题开始了,这些毕业生是否还是愿意回去呢?显然不愿回去了,因为回去意味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今后还得让自己的下一代去过自己过过的相同问题吗。哪个愿意这么做啊,谁都不愿意的事情,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又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于是现在教育的弊端就此显现,但是这种教育又是中国的发展所不能避开的缺点。就此,我有几个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建议,首先,不要将功力之心放的太重,大学教育一方面是为了今后的就业打基础,另一反面也是塑造自己的人生形式,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大学,其实应该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为了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未来为基准的社会活动。就我们所知,不少大学生正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少类似的问题已经成为他们正在面对的难题,但是与问题的出现已经是好长时间了,没有一个确切的解决方法已经不能阻止类似问题的发展了。 关键的问题就再一次回到了学生的手中。就此三个方面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第一就是一直在强调的心态问题,只有放好心态,学业擦灰朝着于己有利的一方面的发展;第二就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就拿许多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连最基本的做饭和洗衣服这些基本能力都没有,那么他要靠什么活在这个社会上呢,第三就是自身期望和社会期望的问题,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即所谓的理想,如果理想不合实际,那么不论如何努力,都将是一种负面的负担,成为不了一种责任。 理解了这三个问题,什么都将是浮云。一个好的心态决定了一个了好的实践方式,只要实践的方式得当,那么离成功的顶点就只是时间

论中国教育发展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在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将于社会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确保文化的多样性,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在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②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也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牛津大学校长Lucas说:“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为了探究真理,发现和认识真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③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④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

论述中世纪教育制度

论述中世纪教育制度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历史学家就开始把欧洲历史的发展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阶段。这些历史学家多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崇拜者,他们认为西罗马灭亡和他们所处时代之间的这段漫长时期,是文化衰败和野蛮的时期,于是把古典文明衰落至文艺复兴前这段时间,称为“中间的世纪”。这段历史时期,整个西方社会完全掌握在宗教和宗教意识形态之下,一切古代文明与教育都被摒弃,人类的灵魂和肉体被长期禁锢与压抑,所以这段时期又被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 然而,不论中世纪多么的黑暗,多么的压抑,抑或是文明的倒退,但是在缓慢的发展进程中它逐渐地吸收了希腊的民主、平等、哲学、教育,罗马的法制、政治、基督教的神学,以及日耳曼民族的兽性、野蛮。这些文明的相互结合,相继产生和发展了行会教育制度、骑士教育制度、教会教育制度和大学教育制度,这四种教育制度构成了中世纪职业技能教育、行为精神教育、宗教神仪教育和学术研究教育的四大体系。 一、行会教育制度 西欧中世行会教育的兴盛,首先得益于这一时期城市行会的产生和发展。从公元十世纪开始,由于生产的发展,在西欧形成了许多新兴的城市,“到了十二世纪,欧洲城市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其中著名的城市有威尼斯、热那亚、波伦亚、比萨、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米兰、马赛、巴黎、伦敦??”。这一时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为了有效地反对贵族的掠夺,为了保护本行业的利益而结成了自卫性质的行会。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壮大,行会的势力也相应地逐日增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具有专业决定意义的经济力量,同时也是工艺教育的组织者,并且往往是一个城市的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于是,在行会的监督领导下,学徒制度逐渐成为维持生产、发展生产以及传授技艺的制度。学徒性质的教育即为早期的行会教育,是中世纪手工业行会的显著特点之一,同行会的建立一起,很早以来就已经存在。在行会成立之前,它只是作为一种私人的习惯而存在。随着行会的成立,学徒制度才逐渐具有社会性质,最后完全置于行会的控制之下。 西欧中世纪的学徒制是师傅传授技艺给徒弟所进行的一种行会教育。这种学徒教育是由师徒之间契约来约束的。契约是由师傅一方及儿童的父亲或监护人另一方共同签订的。契约规定学徒必须做好派定的工作,在学徒期内,一般为七年,,学徒不得泄漏师傅要保密的一切事情,包括技术上的秘密,不得做也不得袖手旁观有损于师傅的事,并且随时要勇敢地保护其师傅。学徒要绝对服从师傅的命令,学徒期间不得擅离职守,不得嫖赌,不得勾引妇女,未经师傅同意,不能结婚等等。如有违背,则要给师傅以赔偿。师傅则应尽其所能用最佳的方法传授其技艺给徒弟,师傅不得保留其技术。契约并规定学徒期间,学徒的食宿、衣着等均由师傅供给。学徒期满,合乎出师条件者便可出师,成为帮工。因此,一个手工作坊不仅有师傅、学徒,还有帮工。帮工是师傅的帮手,从师傅那里取得工钱,但不得开业。帮工又称为旅游者。他可以旅游到各地,为不同的师傅工作,这样他在旅游和帮工中,增长阅历娴熟其技艺,以便达到作为一个师傅所要达到的技艺水平。帮工的技艺达到专精的地步,提出本行业的一件“精心杰作”,经过师傅及行会的鉴定通过,便可以得到师傅的称号,这时他便可以独立开业。 行会的学徒教育实际上开创教育史上职业教育的先河。这种教育不仅传授技艺,同时又看重道德的培养。但是,行会的学徒教育先天地有其片面狭隘性,它把保守技术的秘密当作不可动摇的信条来遵守,这就给技术的传播和促进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12、13世纪,西欧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学徒制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新兴市民阶级对职业技能教育的要求,开始出现行会学校和城市学校。由行会资助或自己兴办学

中国教育体制

当今教育制度与高等教育

目录 一、中国教育体制 1、中国教育制度的现状 二、中西方教育的显著差异 1、惩罚教育 2、赏识教育 3、因材施教。 4、爱心教育 5、学校的教育 6、家庭的教育 7、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1、办学方向存在偏差 2、教育发展不公平 四、对中国教育制度改善的建议

中国教育体制 教育部作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各直辖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设有教育厅,各地方市、区、县都设有相应的教育局或教育办公室。为了推动全民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全民教育的历史性成就。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不高,全民教育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坚持把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各级政府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中国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指3—5岁的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幼儿园111,752所,幼儿教职工90万人,在园儿童2036.02万人,适龄儿童入园率为43.8%。幼儿园一般由民间兴办,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正从城市向农村推进,一些乡镇已基本普及了学前1年教育。 初等教育指6—11岁的儿童在小学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小学456903所,小学教职工634.02万人,小学生12156.7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1%。小学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个人和民间团体创办的。 中等教育指在12—17岁期间在中等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均属于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学制各为3年,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专。全国共有中等学校93968所,在校生9415.21万人。中等学校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 高等教育继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396所(截止2002年6月20日统计),民办

论学校教育

论学校教育 什么是学校?福禄培尔认为,学校既不能被理解为校舍,也不能被理解为学校的经营,而是为一定的目的和按自觉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彻底了解一切事物的统一性。学校应当教什么?福禄培尔认为这取决于人在少年时期发展的性质和要求。在他看来,学校相应地必须设置三方面的课程:1、认识心灵的科目2、认识外在世界的科目3、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科目。除这三大主题之外,福禄培尔还增加表现人的内心的科目,即艺术。根据上述思想,福禄培尔提出了16个教学目标,即宗教教育、体育卫生、自然科学的常识、说话、手工,图画等等。。 今天我想重点讲福禄培尔的手工教育。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把手工训练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在他之前裴斯泰洛奇也提出过教育跟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取义当时的局限性,没能进行广泛的推广,仅仅是一个理论,这也为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形成提供了借鉴。福禄培尔认为手工训练兼具内容和手段的双重性质,从中既能学到各方面的丰富知识,又有助于文化知识的吸收,所以应使其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基础。他督促教育者必须不仅使儿童通过直观来认识外界,而且应该尝试在游戏和手工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1866年被誉为“芬兰初等学校之父”的安洛辛格劳斯将手工教育引入芬兰学校,现在芬兰的教育在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的,特别他的手工教育的成功。这都是受到福禄培尔思想的影响,把手工训练纳入学校的正式科目。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我们小组在初等教育这

一课给大家讲解的就是芬兰教育,我们重点突出的就是他们的手工教学,他们的老师要求是硕士,具有较高水平,他们上午上课,下午就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他们那里的一二年级由老师教做手工,三四年级就有专门的手工课,他们主要是缝纫和木工。缝纫课教室十分宽敞,几台电动缝纫机、蒸汽电熨斗、绣花机,还有一台木头织布机,样样齐全。木工课教室里工作台、电锯、刨、锉等也一应俱全。手工课能具体形象地培养学生对劳动重要意义的认识,用老师教授的技能进行独立的创造,培养动手能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芬兰的小学生还要学会基本编织,用毛线编结碗垫、手套和毛袜;要学会烤制简单的糕点;要学会独立制作小板凳等木工活。芬兰的学生学习是快乐的,他们的成绩又是显著的。在此之后很多国家也把手工教育纳入学校的正式科目。我认为福禄培尔手工训练纳入学校正式科目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能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演讲稿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一个本科生眼中的中国教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攘攘,皆为利往。”的确没错,在自己眼中,没有什么不为一定利益所服务的,只是“利”有集体、个人之分。有所谓大我和小我。那这里我讲的有关中国教育就围绕一个字“利”来展开。 着力点从有利来分析中国教育的现状、优缺点、调整方案。 谈起中国的教育,大家更多地是看到教育制度的弊端,致使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创造力在评价结果似乎就逊人一等。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中,也是常常听到大家讨论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对比所显现出的缺点。的确,不得不感叹,严谨有序的中国课堂与闲散轻松的国外课堂,所得出的结果会如此的迥然不同,中国的教育虽称不上被千夫所指,但事实确实批判多于褒奖。那就先说说我们教育中确实存在的不可否认的那些弊端吧。 一、中国教育产业化。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目标的改 革,它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具体做法是:在中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例如,把名牌中学的初中部变成高收费的“改制学校”。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办高收费的“二级学院”。大学扩招使得高中成为瓶颈。在中考竞争远比高考激烈的新态势下,中等教育进一步出现大规模的两极分化。 少数豪华学校与大量贫困学校并存,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畸形化的一道荒唐的风景线。 二、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中学课程改革表面是“教育改革”,实际只是教学内 容的变化,实际依旧是陈腐的老路。我们并不希望能通过“课程改革试点”来救赎那些学业压力重的可怜的孩子。毕竟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或国家社会的期待和希望。可是这一“考”的结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考定终生”。孩子心中的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对于学校来说,应试才是重点。至于素质教育,那是可有可无。在这里,就可以引出关键目的“利”。这里主要有利的是学校一方,还有所谓的地区和学校的名声和口碑。这种“功利式”的教育方式,将会产出怎样的结果,恐怕这才是“社会道德沦丧”、“社会价值失落”的根源吧!那么腐败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三、教育史不公平的。中国法律规定:公民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我们的奋斗目 标,然而现实是不平等的。我们的视角方圆一些,进入偏远的山区,那里的孩子们除了 教学环境很是简陋之外,教学设施更是稀少,而且山里孩子有的衣着依旧褴褛,有的一 天依旧保持着吃早晚两餐。再看看城市的近郊,那些农民工孩子借读的学校,那是昔年 陈旧简陋逇校舍,教师更换频繁,学校随时都可能关闭。最后回到城市里,学校被分成 全国重点、地方重点和普通学校,还有职业中学。而好的学校里,按学习成绩分成不一 样的班,学费按此缴纳。成绩较差的学生缴纳了昂贵的学费后,享受的却是最低等级的 劣质教育。这些不公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差别越来越大,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当教 育与官帽、职称、工资等联系在一起时,教育总是躲在冷漠陈腐的黑板后面,不见一丝 血痕。 说到以上的中国教育现状,我们对此不可溢美溢恶wu。只是从全方面来看,也不可一味崇尚、效仿别人被认可的方式。毕竟,不同的社会现实,不同的发展方向决定了选择方略的差异性。对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改善,也需要着力于关键字“利”。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有关教育的相关部门等,这些主客体的利所在,针对最大可能满足利来达到几者的平衡。 对于从大体上改变中国以考试选拔人才的体制,以及与此引申出来的中国教育产业化问题,可以说几乎是难以做到的。不过,我们可以从每一环节加以改善,使整体不断优化。 如对受教育者不应该被灌输成绩与学历()与个人今后发展紧密联系,对个人能力取向

卢梭《爱弥儿》如是说 从《爱弥儿》浅论自然教育思想及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爱弥儿》如是说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西方教育史上,卢梭是一位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几乎浓缩了他全部教育思想精华的著作《爱弥儿》被称为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圣经”,由此可以窥见,其对西方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卢梭主张研究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的儿童观,影响了其后的许多教育家。尽管,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可行性。但是,从这部教育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爱弥儿》消极教育儿童中心启示 一、“自然教育” 从卢梭的《忏悔录》我们得知,卢梭没有接受过一天的正规学校教育,儿时的他因父亲触怒贵族被迫流亡,被寄养在乡下舅舅家,但他却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最好的教育,快乐的童年经历为他今后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同时成为他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18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校教师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并对不守规矩的学生进行严酷的体罚,完全把没有把儿童当作一个能动的个体来进行教育。卢梭对他那个时代的教育状况和教育方法深感忧虑,他不赞成“把人像训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他认为对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心灵和判断力。而实际的状况却如他在《关于德·马布里先生的公子的教育问题的备忘录》中说道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冬烘先生’,只知道传授知识,向学生灌输一大堆‘学问’而不知道‘满肚子学问的书呆子’比无知的傻子还笨”。针对这样的现实,卢梭反对学校的填鸭式教学,不赞成儿童学习课本的僵化知识的,他认为“课本只能教我们谈论我们实际上不知道的东西”。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学校教育把种种偏见、权威和社会制度都强压在学生身上,完全扼杀了儿童的天性,更糟糕的是败坏了儿童的天性。因此,他在《爱弥儿》的开篇第一句话就写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论科学与艺术》中他也谈到“从我们童年时候起,人们就拿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来教我们,虽把我们教得表面上看来很机灵,但却败坏了我们的判断力,我发现,人们到处都在不惜花费巨额度的金钱修建庞大的学校来教育青年:学校里什么东西都教,就唯独不教他们作为人的天职.......孩子们不仅没有学到区别真理与谬误的本领,反而学会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张,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韩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浅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

浅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 内容摘要: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教育是中华民族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基础,世代师生间的传道授业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保证。中华民族教育也在其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中,涌现出数量众多的着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众多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二、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三、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教育思想是客观教育史实、教育实际活动在思想与理论层次上的反映;教育思想又给予教育实际以指导和影响。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育思想特征借鉴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着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理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有一次孔子到魏国去,他的学生冉有替他驾车。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再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再问:“如果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半呢?”孔子继续回答:“教育他们。"孔子把“庶”(人口)、“富”(财富)“教”(教育)当成治国、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就谈不上治国与立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手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手的作用,使他们富裕起来,以满足人的消费需要。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教育。把文化教育建设好了,一个国家才算治理好了。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在《为政》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以礼教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这段话说明孔子认识到教育不但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统治手段,而且还能起到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为教育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这样就可以使社会安定发展下去。 不仅孔子看到教育是一个社会安定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行,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从历朝历代来看,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国君,只有“得民心者得天下”。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和“德治”思想,强调“礼治”。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礼治”的重要手段,能起到“固国齐民”的社会作用。他说:“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