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利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

张冠玉

一、水利行业业务需求

1.水利行业数据传轴系统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地区通信网络相对落后。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的通信网络与其他行业(电力、

石油)相比,存在信道带宽窄、技术落后的问题。

①多种业务网络分离,缺乏有效整合。多种业务分别建设自用网络,重复投资,增加了管理难度。

③通信信道利用率低。业务数据及业务浯音通常只在特定时间段产生低速率的应用.同样要占用整个信

道,造成信道利用率偏低。

④宽带通信网络建设欠缺。广域网基本属于窄带网络,不能适应当前多种宽带业务发展的需求。

2.水利业务需求分析

水利行业应用系统众多,涉及防汛指挥、电子政务、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水质监测与评价等,这些应

用系统涉及的业务从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数据业务:包含防汛、水利科技、水资源、水质监测、水利教育及办公自动化等诸多业务中的数据信息。

多媒体业务:水情等将涉及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处理以及将来网络电话、电视会议、会商等多

媒体业务系统的运行。

3.水利行业网络需求特点

在水利行业通信网络建设方面,是集卫星通信、微波通信、集群移动通信等多种方式组成的通信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需求是安全稳定最为重要。可靠性高、稳定性强,支持多业务,网络需具有良好的扩

展能力,网络可管理。

二、水利网络解决方案

基于对水利信息化技术特点的理解,现介绍一种较为先进、完善、高安全、高可靠、可管理、三网融合

的水利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要包括3个层次:网络平台、业务平台和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如防汛抗旱、水利政务、水质监测等,全都构建在网络平台之上,水利信息化网络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此水利网络平台解决方案能满足水利行业对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的需求。

1.水利网络全业务传送模型

业务融合是网络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该解决方案体系结构在基础平台、业务管理、增值业务3个层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端到端的可管理、全线速、全业务的水利信息网络平台,全面支持QoS、安全、内容分布、MPLSVPN等业务特性及解决方案,通过RPR、集群、堆叠、HGMP、QoS、可控组播、安全技术,提供优良的可管理特性,满足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的综合传送。

2.网络技术选择

IP协议具有多方面优势,如IP协议是开放的网络协议,它也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IP协议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协议集,扩展性非常好;基于IP协议开发的应用程序极为丰富,随着Internet的爆炸性增长,在Internet 上的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包括IP电话、图像传输、视频点播、电视会议系统等多媒体应用程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IP的服务质量(QoS)也在不断地改善。与ATM网络相比,IP网络的QoS技术发展得更快,应用支持更加丰富。虽然IP技术和A TM技术不是完全可比的两种技术,但是都具有一定的服务质量,目前来说基于IP技术开发的多媒体应用程序远远多于基于A TM技术开发的多媒体应用程序。未来几年IP协议的服务质量技术将会达到一定水平,因此IP协议在未来将成为世界上的主流网络协议。

3.A TM交换机和IP路由器的比较

近年来,骨干网的IP技术在不断发展,相反A TM的骨干网技术却停滞不前。从交换网络到接口数据处理技术,并行交换网络和网络处理器的应用,交换容量和接口处理的限制不断被打破,使Ⅲ的交换路由技

术日臻完善,早已超越了A TM交换机的处理能力。

在性能上,高端IP路由器采用高性能网络处理器(NP)来实现分布式的硬件转发,可实现2.5G接口的

IP/MPLS全线速转发,无阻塞。作为重要指标,视频会议的QoS重要指标是端到端时延,现在高端路由器每跳转发时延在10us左右(在启动QoS时时延也没有明显下降),小于A TM交换机的时延(通常为几十ue)。因此在跳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高端路由器构建的网络端到端时延更小,更适合视频等实时业务的要求。

在多段路由的情况下,A TM交换机和IP路由器都是多跳分组交换,而A TM的PVC则难于管理,IP路由器则可以使用多种动态路由协议,自动完成设备配置功能。

国内最大规模的A TM网络是中国联通1999年开始建设的全国A TM骨干网,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

联通已经大规模上IP项目,以改善原有网络的不足。

目前的趋势下,A TM交换机已经完全丧失了在骨干网络上的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是IP路由器,特别是高端路由器产品。而Ⅳ路由器产品以其易用性和实用性占据了主流地位,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能够自我

完善,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

4. 水利信息网广域网设计

下面以水利信息网省级广域网为例阐述水利信息网广域网设计方案。省级广域网是指省厅到地市、县的

广域网部分。

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以水利信息网络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力求为各级水利部门提供一个安全、先进、灵活,高带宽、高可靠性的多业务统一传输平台,使得各级水利部门能够基于这个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之

间安全高速的数据共享,尽可能的简化办公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并为今后新的业务发展,迅速推出相应的新业务打好基础。为保证多种基于宽带的服务和新型IP技术服务,该设计方案从多种业务服务的角度出

发,建立多层次的服务业务平台。

省水利信息广域网是省水利信息网络的骨干网,全局的信息都需要在该网上传输,因此对网络的带宽、稳定性要求较高。另外,省骨干路由器不仅要为下属地、市单位提供接人端口,而且需要提供与中央网络中心的连接,因此路由器要有较强的扩展能力,支持丰富的接口类型,以适应将来在业务增加时对网络的

升级与改造。

省水利信息网上传输的信息种类较多,突发性数据量较大,特别是防汛时期,要求网络能够不间断运行.并能够及时发送重要防汛信息,这些除了要求设备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外,还必须具备很

好的QoS能力,保证关键时刻关键业务的及时转发。

考虑到水利信息网上承载的业务逐步增多,同时随着线路资费的不断下调,带宽将不断增加,省水利信息网广域网骨干路由器将会作为内部局域网和外部广域网的连接设备,一方面需要高性能来支撑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另外不仅需要提供一般的广域网接口与各地、市的网络连接,还需提供广域网接口与国家水利信息网连接,这就需要广域网骨干路由器除了能够提供一般的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外,还需要能够提供高速的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如GE、155M A TM、155M POS/CPOS、622M POS等,而一般的中低端路由器是无法提供这些高速接口的。同时作为水利信息网的核心节点,省级网络设备要求可以长时间的不断电运行,以及单板可以热插拔,便于对没备进行维护时可以保证业务的不间断的在网上运行,同时该设备还

能够提供高密度的接入,便于各地市的接人。

综上考虑,省网络中心骨干设备应选择分布式转发结构的高端路由器产品。为了防止单点故障以及通过线路备份来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应在各网络中心再配置1台中端模块化路由器作为备份路由器。备份路由器通过作为线路备份的拨号线路(PSTN、ISDN)接入各分中心、各地市路由器。

对于地市网络设备来说,为满足多种业务需求及灵活的业务容量需求,可采用支持丰富业务特性、模块化结构设计、支持全面的QoS、volp业务的高性能中端路由器产品。

县级水利网络系统除了需要完成本县内水利系统数据业务的转发外,还需要转发监控图像等多媒体业务,将来还要考虑支持IP语音、视频会议等。对处于县级网络系统中心的路由器,为建设一个稳定、可靠、高性能的3层骨干网,可采用性价比非常高的模块化路由器产品进行广域网可靠互联。

5. 水利信息网园区网

水利园区网(局域网)为二层、三层结构,核心层及主干连接冗余设计,内部路由需要经过具有第三层功能路由交换机进行处理,按照各楼层或按部门划分VLAN提高网络安全及性能,楼层之间通过100M或GE

连接,楼宇之间通过GE连接。

核心交换平台,可使用2台高可靠、高性能、丰富QoS支持能力的核心路由交换产品作为网络的核心交换层,高性能,全交换,千兆主干,满足大负荷网络运行需求;在接入层选用线速、智能、可管理的以太

网交换机系列产品。

6. 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IP浯音网关产品要选择从接口类型上能提供K1中继接口、A TO环路中继接口、E&M中继接口、POTS

电话接口的产品。

三、水利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特点

1.高安全性、高可靠性

提供完整的安全体系:提供完整的安全体系结构,覆盖了系统的各个层面,采用了包括防火墙、认证、授权、端u绑定等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网络的安全性:除此以外还通过设备本身的可靠性设计、链路、路由、设备的备份等来增强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具备故障检测,定位和自愈能力,可靠性强。

2.高可管理性

完善的网络设备级管理:解决方案中提供了网络级的管理系统,设备级的管理系统。其中网管系统可以实现对网上所有设备的统一管理,包括了网络拓扑管理.HGMP集群管理、远程配置维护管理、实时声光报

警等管理功能。

完善的用户级管理:提供了用户级的CAMS(认证、绑定、管理、策略)管理系统,可以全面保证电子政务

网络的高可管理性。

3.强大的业务提供能力

灵活的业务开展:提供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解决方案,便于水利行业根据需求灵活的开展多种业

务。

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通过Diffsen,与端口限速等功能,实现基于业务的QOS保证,防止网络受流量

攻击导致瘫痪。

4.提供VPN和IP多播解决方案

支持基于IP/IP、GRE、L2TP、IPSec的各种IP Tunnel技术来实现的VPN以及基于MPIS的VPN,为水利业务的隔离和加密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方便水利电视会商、远程培训、教育等业务的开展。

新型社区信息化项目可行性方案

新型社区信息化项目可行性方案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中国网民已经接近3亿,互联网的应用已触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巨大的作用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互联网是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其操作的便利性、低人耗和低成本及互动性决定了互联网未来媒体发展的霸主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乡一体化及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楼盘花园社区需求日益明显,物业管理由此也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花园社区的钢筋混凝土也隔断了邻里关系,人情日益冷漠,精神文明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时远远落在后头,为打破这种僵局,党中央在“十七大”会议上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上议程,倡导并颁布了全面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家园的政策。 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主要社区管理方,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的物业公司目前却面临如下问题: 依托社区而发展的商圈,商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日益挑剔化,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受到消费群体的认可和接受成为了商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商家由此陷入困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商家需要突围,不同规模和不同层面的商家需要不同形式的推广手法,因而针对社区专属的商务拓展平台也迫在眉睫。 物业管理行业遭受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众多企业已开始进行外拓的商务运作展开突围;物业管理企业最为有利的资源即为业主资源,但目前尚未有一个平台可以完全整合这部分宝贵的高端客户群体资源,更没有一个平台可以让这部分资源互动起来。社区居民也期待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社区的交流沟通平台,国家政策层面也呼唤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不同商家有不同层面的宣传需求,走进社区接触高端群体并获取更大的商业价值也是商家所钟爱和追求的方式。 在此背景下“家联网”项目团队在全国首发推出了“家联网”传媒产品,第一次从产品设计理念、运营模式、市场通路及推广模式上打破了传统的产品概念,建立了新型的以互动、沟通为基础的社区传媒平台。 4 项目介绍 4.1 产品定义 “家联网”是一款具有多方沟通、交流、互动、便民服务、社区活动宣传等,同时集成物业管理功能与物业管理企业品牌宣传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社区传媒平台。它不仅能够帮助物业管理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广泛地获得业主认可;还能够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河东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

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实施四大工程 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摘要:水利在过去二十多年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今机、通信、等高新技术的为实现中国的“数字水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鉴此,论文提出了一整套水利信息化进程中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水利决策支持系统 1 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 (1)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利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我国在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2)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3)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造成了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刚刚完成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的要求,成了落后的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化工作面广、量大,信息化技术发展快,而现

企业职工(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职工(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 建设方案

1.概述 1.1定义 功能社区:特指对同一特定核心功能具有统一诉求的专有人群组成的实际或虚拟的社区。 健康管理:是指针对接受健康管理者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通过一整套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维护计划,,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优化生活方式,帮助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危险因素,避免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升健康水平。 电子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数字化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功能社区(如学校、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特定人群,由该人群健康管理部门(职工医院、干保科、职工体检中心等)建立,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外部技术支持单位为依托,以专业电子健康档案为信息载体,开展健康管理和服务信息操作、管理和服务的平台。系统强调以个人、家庭为单位,以动态、连续的特定健康问题的电子健康档案为载体,结合特定人群各项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特点,系统、连续地采集、存储和运用特定健康资料,从而提高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实现“生物、心理、社会” 三个维度的有效健康管理。 1.2功能社区的相关机构 1.干部职工保健管理机构 为集团公司各层领导和员工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健康管理,卫生 服务规划、运行监督与考核;健康、疾病状况监测与干预。 2.专科医院,中心医院 业务领域管理向功能性服务个人转变。疾病资源库,专病协作网,现有健康管 理,诊疗模式体系的改革创新业务的信息服务与支持。 3.体检中心,影像中心,体验中心,心电中心,健管中心 服务人群的健康管理。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根据《XX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201X-201X)》、《XX省201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X农信办〔201X〕6号)要求,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XX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掘起、进位赶超,建设繁荣和谐魅力XX的奋斗目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1、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做好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资金奖补。鼓励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支持通讯部门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公平竞争,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

长效机制。 2、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打破地区间和部门间的资源分割,推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抓好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点、基层农技推广中心和通讯服务站点等设施和人才资源的整合,推进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 3、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根据农村区域和产业布局,以及农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点,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切实发挥实效,避免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4、服务农民,注重实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市场情况、农民需求和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发展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有效地综合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水平,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普惠广大农民。 三、总体目标 以农村信息化建设“六项工程”为主抓手,以“信息化乡镇”和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切入点,在巩固试点成果,总结其他地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1X年起,每年在全市选择部分乡镇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通过四年努力,到“十

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资料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 建设规划 且末县水利局 2014年11月

目录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3)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3)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 2、存在的问题 (4) 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5) 1、采集传输 (6) 2、数据存储 (6) 3、应用系统 (7) 4、展示层 (8) 四、资金筹措 (9) 五、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 (9) 1、加强领导 (9) 2、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 (9)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且末县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

(1)2012年完成的《且末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系统建成后,在且末县山洪灾害危险区内全面掌握水雨情时空变化趋势,并按照前期分析确定的雨量预警指标和水位预警指标,实现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的及时预警;重点防控流域,具备依照降雨、融雪预报重要断面水情变化趋势,或按相邻边界水情要素变化趋势预报下游断面洪水形势,并依据成灾要素等级实时启动山洪灾害危险区转移警报;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加强宣传演练,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已完成投资约587万元万元。 (2)2011年建设的《且末县农区农村饮水安全更新改造工程》安装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1套。 2、存在的问题 (1)、发展速度滞后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进则退,我县水利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发展速度严重滞后。

智慧工业园产业园区大数据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产业园信息化大数据平台 整体集成方案 北京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6)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6) 1.1.1 信息化现状 (7) 1.1.2 经营管理能力 (9) 1.2 项目单位财务状况 (9) 第2章项目的基本情况 (10) 2.1 建设背景 (10) 2.2 建设目标 (10) 2.2.1 总体建设目标 (10) 2.2.2 分步建设目标 (11) 第3章设计方案 (13) 3.1 系统技术模型 (13) 3.2 基础通信网络的规划 (13) 3.2.1 管道及光纤网 (14) 3.2.2 IP承载网 (14) 3.2.3 网络系统设计 (16) 3.3 中心数据机房 (24) 3.3.1 设计原则 (25) 3.3.2 技术标准 (27) 3.3.3 工程范围 (28) 3.3.4 工程简介 (29) 3.3.5 方案描述 (29) 3.3.6 对土建结构方面的要求 (30) 3.3.7 机房动力配电保障系统 (31) 3.3.8 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32) 3.3.9 接地系统 (32) 3.3.10 综合布线(另行规划) (33) 3.3.11 防雷工程 (33) 3.3.12 机房设备监控系统 (34) 3.3.13 门禁系统 (35) 3.3.14 建筑部分详细设计 (35) 3.3.15 电器部分详细设计 (39) 3.4 云平台建设 (42) 3.4.1 网络架构图 (43) 3.4.2 云平台引入的必要性分析 (43) 3.4.3 带来的好处 (45) 3.4.4 方案说明 (46) 3.4.5 效益分析 (48) 3.4.6 虚拟架构示意图 (50) 3.5 门户建设 (50) 3.5.1 园区统一门户建设的必要性 (50) 3.5.2 园区统一门户的特点 (51)

农村信息化建设之无线网络接入解决方案

农村信息化建设之无线网络接入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社会主义, 无线局域网, 无线网络, 信息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宽带入户问题越来越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各地的“数字农业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万户上网工程”,以及“现代农民远程教育”等正蓬勃发展。但农村地域广阔,地形环境复杂多样,居住地间距离较远且分散,网络建设的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限制等等,诸多困难制约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农村村镇级网络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农户住地比较分散、上网需求由少增多、一次性投入建设费用比较少等特点。无线局域网,以其技术先进而成熟、网络覆盖面积大(开阔地区达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带宽高而稳定(11M/54M)、灵活的拓展性(满足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相对有线网络低廉的一次性的费用投入、以及施工周期短、维护方便等多项优势,成为农村网络建设的首选。 农村无线信号覆盖采用全无线覆盖. 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无需或很少布线,安装快捷方便,不受空间和建筑结构制约的特点,正好可解决了农村网络建设中所遇到的布线难题。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农村无线网络建设拟采用2.4GHz和5.8GHz混合组网模式:采用5.8GHz宽带无线接入实现最后一公里骨干网络接入,采用5.8GHz无线网桥实现电信机房与村庄接入基站之间的网络接入,采用2.4GHz室外型无线接入点实现对农村住户的无线覆盖。对于用户端,可根据用户到接入基站的距离, 可采用无线网卡,无线AP,室外无线网桥来实现. 采用2.4GHz无线局域网技术对农村大量用户进行覆盖,不仅可以大量节省布线安装等多方面的费用,而且由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增加或减少用户是相当容易的,通过增加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就可以增大用户数量和覆盖范围,这一特点对于逐步开发农村用户的网络建设需求是非常适合的。运营商可以根据农村用户数量的发展情况灵活地配置设备,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成本的目的。在网络开通初期,可配置较少的接入点,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在根据需要增加接入点的数量,可以节省大量费用。 方案介绍 1基站接入与运营总部之间无线网络连接解决方案 在村庄内选择一个用户相对集中的至高点(也可建30米高铁塔),安装5.8GHz远端站与运营商总部的5.8GHz中心站进行通信,通过5.8GHz远端站的10/100M以太网口接入基站交换机,交换机与架设在同一栋楼顶(铁塔)的5.8GHz无线网桥中心站相连,在其它需要接入的村庄同样架设5.8GHz无线网桥远端站与运营总部进行数据通信. 无线网桥中心站采用120度扇区天线(可跟据用户量增减2.4G网桥的数量与天线的角度),采用3台设备即可覆盖5000米范围内的所有住户。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摘要:中国水利在过去二十多年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今计算机、通 信、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中国的“数字水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所未 有的发展机会。鉴此,论文提出了一整套水利信息化进程中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水利决策支持系统 1 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 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 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 利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 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目前我国在水利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应 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 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2)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 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 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3)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造成了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 展,大量刚刚完成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成了落后的产品。此 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 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 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 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化工作面广、量大,信息化技术发 展快,而现在国家某些投资政策和项目管理制度不太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导致长期以来在 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庞大和复杂 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此 外,水利信息化队伍的人才缺乏、技术储备不足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数字水利的定义 随着“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数字水利”也应运而生。“数字水利”是一个以空间信 息为基础,融合各种水文模型和水利业务的专业化系统平台,是对真实水文水利过程的数字 化重现,它把水活动的自然演变搬进了实验室和计算机,成为真实水利的虚拟对照体。“数 字水利”是由各种信息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模拟和决策等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系统。可 以根据不同需要,对不同时间的数据进行检索、分析,透视水文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 “数字水利”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防洪抗旱,它还能够为流域内水量调度、实现数字仿真预演。 水土流失监测、水质评价等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能够为水利工程运行、水利电子政务和水 利勘测规划设计等提供信息服务;能够为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决策支持;能够为人居环境、社区规划、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提高人 们的生活质量。 3 数字水利解决方案 3.1 概述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3s技术、水文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数 字水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终将对水利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共享的方式都产生了

社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摘要] 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是依托现有的区电子政务公用信息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不搞重复建设,不搞孤立体系,通过对信息网络的拓宽和延伸,形成的一个覆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三级综合网络体系和服务提供体系。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用3至5年时间,建立“一个平台,两个系统,三位一体,四个统一”的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全方位带动区服务业发展,增加区的就业机会,形成高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相互促进的有利局面。 一、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近几年来,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电子政务面向的是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电子商务的是面对直接消费者,但作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最终落脚点的信息化社区建设却相对滞后。随着社区信息化的全面铺开和电子社区的逐步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必然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也会对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有着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当以居家为核心的社区实现信息化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期望社区居民把信息化的意识带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而推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 如何使信息化社区的构想成为现实,如何对城市中最基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如何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进行“便民工程”,成为摆在社区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国家对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 民政部在《2001-2005年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2001年至2005年内实现“数字民政”工程和“便民”工程。“数字民政”工程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全国民政部门的专网,使各级民政干部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利用通用民政业务平台灵活地查阅和分析民政业务信息,利用专用业务管理软件处理各项民政业务,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行政管理,从而实现民政工作的现代化。“便民”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提供现代化的手段。在今后5年内,以社区服务为龙头,建立智能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将通过热线电话、因特网、单键呼叫三种方式接受社区居民的服务请求,在传统社区服务手段的支持下,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从长远发展看,应在互联网上建立整合民政、劳动、公安、卫生等部门业务的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结合“数字民政”工程,把各项民政基层管理工作移植到这一信息平台上,实现民政业务的网上办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3年9月25日发出的“发改办社会[2003]921号”文件中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社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国家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国债)5亿元(其中拨款3亿元,转贷2亿元),

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 建设规划 威海市水利局 2010年12月

目录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建设现状 (2) 2、存在的问题 (3) 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5) 1、采集传输 (5) 2、数据存储 (6) 3、应用系统 (7) 4、展示层 (10)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3) 五、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 (15) 1、加强领导 (15) 2、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 (15)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建设现状 (1)、市水文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自2004年开始,水文局把水文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抓出了成效。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水文信息自动监测系统有:雨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墒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地下水及海水入侵自动化监测系统、河道及潮水位水位自动化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有:市水文信息管理系统、14处大中型水库防汛信息系统、文登水利信息系统、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投资约650万元。 (2)、市水利局信息化建设情况 已建成威海市水利门户网站、防汛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中心机房,完成投资约100万元。

智慧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农村信息化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1章什么是智慧农村 (12) 1.1、概念和内含 (12) 1.2、创建思路 (13) 第2章智慧农村整体建设思路 (14) 2.1、打造统一平台 (14) 2.1.1、平台整体框架 (14) 2.1.2、平台架构 (15) 2.1.3、平台核心能力 (15) 2.1.4、平台投资估算 (16) 2.2、基础网络建设 (16) 2.2.1、概述 (16) 2.2.2、建设目标 (19) 2.2.3、整体解决方案 (20) 2.2.3.1、实施方案 (20) 2.2.3.2、技术方案 (20) 2.2.3.3、方案设计原则 (21) 2.2.3.4、总体网络设计 (22) 2.2.3.5、智慧农村WLAN方案设计 (23) 2.2.3.6、方案的特点 (24) 2.2.3.7、部署方案 (25) 2.2.3.8、系统架构平台 (26)

2.2.3.9、无线局域网 (31) 1、AP部署方案 (31) 2、网络组网图 (32) 3、无线网络功能设计 (32) 4、无线网络安全性设计 (38) 5、网络架构系统介绍 (41) 6、网络系统应用介绍 (51) 2.2.3.10、安全保障 (61) 2.2.3.11、无线设备介绍 (63) 2.2.3.12、设备安装 (66) 第3章监控中心建设 (69) 3.1、监控中心平台设计 (69) 3.2、系统结构设计 (69) 3.2.1、解码拼控部分 (70) 3.2.2、视频综合平台设计 (70) 3.2.3、视频综合平台功能 (71) 3.2.4、主要功能效果展示 (71) 3.2.5、视频综合平台优势 (75) 3.3、大屏显示部分 (77) 3.3.1、大屏显示结构设计 (77) 3.3.2、LCD大屏亮点 (78) 3.3.3、拼接大屏效果图 (83) 3.3.4、配套设施 (85)

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某小区智信息化项目 建 设 方 案 北京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8) 第2章设计思想 (10) 第3章设计宗旨 (13) 第4章设计依据 (15) 第5章综合布线系统 (17) 5.1 概述 (17) 5.2 设计标准依据原则 (19) 5.2.1 设计标准 (19) 5.2.2 安装及调试依据 (20) 5.2.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20) 5.3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25) 5.4 产品选型 (26) 5.4.1 选型基本要求 (26) 5.4.2 选型功能要求 (26) 5.5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7) 5.5.1 用户需求分析: (27) 5.5.2 设计目标 (30) 5.6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31) 5.6.1 水平子系统 (32) 5.6.2 管理间子系统 (34) 5.6.3 垂直干线子系统 (38) 5.6.4 管理子系统 (39) 5.6.5 建筑群子系统 (40) 5.6.6 国际互联网网络拓扑图 (41) 5.7 桥架管槽线缆铺设设计 (41) 5.7.1 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式 (41) 5.7.2 线管布线 (43) 5.8 综合布线验收测试 (44) 5.8.1 验收测试标准 (45) 5.8.2 测试仪器设备 (45) 5.8.3 测试项目 (49) 第6章网络系统工程 (53) 6.1 建网背景 (53) 6.2 需求分析 (53) 6.3 建网目标 (54) 6.4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54) 6.5 方案技术选型 (55) 6.5.1 网络技术比较 (55) 6.5.2 网络骨干的技术选型- 千兆以太网 (58) 6.6 方案总体设计 (60) 6.6.1 网络系统特点 (60)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解决方案资料讲解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解决方案 针对目前国内农村安全饮水的现状,提出了一整套以基础数据采集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基础,以网络信息交换、协作平台为业务支撑,可实现农村供水实时信息的接收处理、自动控制、水质在线监测、远程实时视频监控、实时险情监测预警、农村供水信息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视频会商、信息发布等功能的综合解决方案。 供水工程三维信息化平台 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手段,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形、影像、道路等)和供水工程数据(包括水厂、地上地下管网、水渠、水闸等)进行加工整合,建立覆盖整个供水工程的三维虚拟现实场景,实现供水工程虚拟现实场景的真三维漫游、供水设备的查询、空间定位和可视化管理、供水信息的实时监控等应用,为领导和水利部门专家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在虚拟现实环境下的供水工程三维信息化辅助管理和决策平台,实现水利信息的科学管理,推动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供水管网监控系统概述 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供水管网实时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管网异常如供水管网爆管、水池水位过低、管网压力过高、水质超标等。各种数据信息可以通过GPRS网络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同时通过GSM短信的方式告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减少损失。该系统由监控中心和各个监测点组成,各个监测点的数据采集终端(RTU)可监测和采集水位、压力、流量、水质信息等各种数据,实时了解供

水管网运行情况,提供真实准确的运行数据供控制中心及有关部门分析和决策取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供水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量的需求。 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 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固定、移动、自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水质信息采集手段定期监测常规信息、快速监测突发性水污染信息,提供水质信息服务和水质趋势预测,及时进行水质预警预报,确定主要污染源,提供应对措施预案并进行评估,建设内容包括水质监测系统,水质监测处理系统软件系统等。

社区服务中心信息化方案

社会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方案 第一章 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而“数字城市”也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中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难题。而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来推进城市服务、管理资源优化整合,服务、管理流程科学再造,服务、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已成为提高城市服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社会服务综合管理系统能够以信息为先导来整合、引导和分配城市的服务管理资源,能够使城市服务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能够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政府的职能转变,从而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和行政效能,十分必要。根据数字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社会服务综合管理系统成为“数字城市”应用系统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本软件规划方案依托该总体规划,建立全口径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服务和管理 模式,提高城市服务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第二章 概述 2.1 软件平台总体目标 社会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遵循原建设部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围绕现阶段政府信息化的总体规划目标,建立一套国内领先的社会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实现服务与管理相结合,降低服务、管理成本,并通过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工作流程再造,消除体制性障碍,实现服务与管理的优势互补。 2.2 软件平台总体功能介绍 社会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采用精细化的单元网格化管理办法、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办法和群众诉求服务管理办法,开发信息采集和核查终端系统,建立面向社会的群众诉求网站系统,建立呼叫中心应答系统,并通过多种数字城市技术的应用与整合,建立受理中心平台、派遣中心平台、二级职能部门处理系统、三级职能部门处理系统,同时建立具有立体评价体

工业园区信息化解决方案

工业园区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分公司 2010年1月

法律性说明 ●本文档包含的私有和信息属于中国联通公司。 ●本文档的容复制和传播,明确限制于中国联通。 ●没有其它特殊的说明,该文档的任何部分不能以任何形式被复 制或转发。 ●该文档可以附属于合同,但不提供一个法律上正式的依据。 ●联通公司在充分考虑客户利益的前提下,保留对文档的解释权 利。

一、中国联通优势: 1.1中国联通简介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截至2008年底,资产规模达到5266.6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为46.3万人。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经营: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国、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业务和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与通信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业务等。2009年1月7日,中国联通获得了WCDMA制式的3G牌照。 中国联通正在加快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步伐,加大固定宽带网络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面向未来,中国联通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拓宽发展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

1.2联通介绍 中国联通分公司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的分支机构,目前,联通已在全省10地市,103个县、区设立了分公司。现企业总资产已超过105亿元,移动用户总数达到600万户,全省光缆线路总长已超过4.78万公里,全省移动基站总数接近7000个,网络覆盖全省所有地市、县和绝大多数乡村。数据长途、互联网、通信机房等建设都做到了适度超前,满足了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 联通2002年起开始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行业应用信息化服务解决方案,目前联通提供的信息化行业应用服务覆盖了金融、安保、交通运输、工业监控、教育等十多个行业领域,是目前积累行业应用服务经验及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信息服务最为突出的通信运营企业。 联通部分重点行业客户如下: 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市委、市政府 省公安厅、省电力公司、铁路分局、铁路分局 工行省分行、建行、农行、中行、邮政 长庆油田、西北民航、O六七 长城通省军队用户等 1.3联通业务优势 综合信息化业务提供 面向行业客户、商务客户和公众客户提供“宽带商务”、“ICT外包服务”、“宽视界”宽带视频监控系统、“导航”、“EDC、

水利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东方道迩水利行业信息化 解决方案 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目录 1、多源卫星影像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 - 1 - 1.1 制取土地利用图........................................................................................................... - 1 - 1.2 制取植被覆盖图........................................................................................................... - 2 - 1.3 制取坡度因子............................................................................................................... - 3 - 1.4 制作水土流失图、土壤侵蚀图................................................................................... - 3 - 1.5 具体案例....................................................................................................................... - 4 - 2、Skyline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在水利行业的应用 ................................................................. - 5 - 2.1河南黄河可视化防汛预案管理系统...................................................................... - 5 - 2.1.1 项目背景.......................................................................................................... - 5 - 2.1.2总体设计...................................................................................................... - 5 - 2.1.3功能设计...................................................................................................... - 6 - 2.1.4系统特点...................................................................................................... - 7 - 2.2 国际河流三维管理信息系统....................................................................................... - 8 - 2.3 淮河流域三维电子沙盘............................................................................................... - 9 - 2.4 胶州市三维防汛信息查询系统................................................................................. - 10 - 2.5 水利车辆GPS指挥调度系统 ................................................................................... - 12 - 2.6 溪洛渡水电站工程管理系统..................................................................................... - 13 - 3、LiDAR技术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 14 - 3.1 流域测绘..................................................................................................................... - 14 - 3.1.1河道模型.................................................................................................... - 15 - 3.1.2断面分析.................................................................................................... - 17 - 3.1.3河道水淹分析............................................................................................ - 17 - 3.1.4河岸资源调查............................................................................................ - 18 - 3.1.5农田水利.................................................................................................... - 18 - 3.1.5湿地测绘.................................................................................................... - 19 - 3.2 水利工程测量............................................................................................................. - 20 - 3.2.1水利工程优化选址.................................................................................... - 20 - 3.2.2拆迁统计.................................................................................................... - 21 - 3.2.3工程量统计................................................................................................ - 22 - 3.2.4大坝DOM ................................................................................................. - 23 - 3.2.5大坝DEM .................................................................................................. - 24 - 3.2.6大坝周边地形测量.................................................................................... - 24 - 3.2.7大坝变形监测............................................................................................ - 25 - 3.2.8基于三维模型的基本量测........................................................................ - 25 - 3.2.9管理与维护................................................................................................ - 26 - 3.3 应急救灾..................................................................................................................... - 26 - 3.3.1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 - 27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