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轼的书风

苏轼的书风

苏轼的书风

一、苏轼的书法特点

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2、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3、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4、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很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何处?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5、轻重错落。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6、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

7、妩媚天真。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余13岁时读初中,学校发了一本中学生字帖,帖后附有部分名家作品局部欣赏。其中即有数行苏轼的《赤壁赋》。在诸多名家作品中,独苏轼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如此与众不同,至今犹记其词中有“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的句子,其给我留下了妩媚天真、温良敦厚、肥扁朴拙的印象极深,而对附录中尚有谁人的作品,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

二、苏轼书法的源头

苏轼自己说“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苏轼自称自己的书法

臆造本无法,其实并不是把法度扔了,他也讲究方法,不过那个法,和唐代的法不一样。苏轼说他不践古人,并不表明他不学古人。至少,他的书法就受到颜真卿的影响。颜体的特点就是横轻竖重,蚕头燕尾钉头钩。只不过苏轼并没有照单全收,而是吸取了其横轻竖重的特点而已。事实上,他对颜真卿也很欣赏。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总体评价时,他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意思是,他认为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至善至美,能达到他们的程度,天下所有之能事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苏轼显然也是学过很多名家的。有人说,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苏轼的书法,从颜真卿的书法中吸取了营养,前已述及。至于他的书法究竟从王僧虔、李邕、徐浩、杨凝式的书法中,又各吸取了哪些营养,笔者没有进行比较,不敢妄言。

三、苏轼书风形成的原因

古往今来,学习古人书法者,无计其数。由于各人喜好不同,转化为自己的字时,便不可避免了带有自己个人的色彩,这就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苏轼的书法,固然从古人中吸取了营养,但毕竟他的书法仍然自成一体。这种风格的形成,又是从何而来?

我以为,要研究苏轼书法的风格,必须研究苏轼这个人。所谓字如其人。从根本上讲,应当是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当然也可以从其所写的字,来研究他的人,甚至当时作书时的心情。

1、苏轼的书风,与其深厚的人文修养有关。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一代大文学家,诗文歌赋都写得非常好,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好。特别是在词上,他将词从诗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开创了豪放派,使宋词得以和唐诗、元曲并列的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他的绘画开创了写意绘画的理论基础。应当说,其作为一个“全才”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唐宋八大家中,唯苏轼一人。在中国历史上,也还很难找出另外一个人能和他比较的。

在《颖沙弥帖》中,苏轼见了颖沙弥的字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老夫不复止以诗句字画期之矣。”反过来说,苏轼曾经对自己的诗句字画自视甚高。

一个才高八斗,对自己的诗句字画自视甚高的人,自然有点恃才傲物。从正面来说,学识高了,见识高了,品味与境界也就高了,也就不把书法绘画当成一个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在苏轼眼里,作文写字绘画,只不过都是表情达意的东西而已,只求自然天成。只因如此,苏轼“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意而已,以其不求售也,故得之自然”。“问君何若写吾真,君言好之聊自适”。“凡物之可喜,是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透露出作为士大夫文人的苏轼把书与画作为表达自己感情的载体,追求自我性情的抒发。

有人因此将其归纳为“尚意”。并将其与唐以前的书法“尚法”,即讲究法度区别开来。还

把苏轼视为“尚意”的领袖。

对此,笔者并不敢苟同。

众所周知,在古代,毛笔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写字或者说书法,其实都是表达感情的载体,《

兰亭叙》是这样,《祭侄文稿》也是这样。凭什么说唐以前的书法属“尚法”,至宋代苏轼后才开始属“尚意”呢?我不以为是这样,只不过,因为苏轼既是一个大文学家,又是一个大书法家,站在他的高度,把书法“尚意”的特点首先公开讲了出来而已。而并非书法“尚意”是从苏轼开始。

苏轼的书法之所以朴拙厚重,平和中正,端庄娟秀,而毫不做作狂怪,在书坛上独树一帜,从某种角度上看,我以为,是与其深厚的人文修养有关的。因为只有他,真正理解了书法应当是表情达意的一个工具。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苏轼留下的作品中,以信札和即兴的诗文为主,而极少刻意去抄写前人和他人的诗文。又正因如此,通过他留下的书法,又进一步验证了他所阐述了的书法观,即“以其不求售也,故得其自然”。

当然,这一观点,未必全是苏轼一个人的。

有人说,宋代文人士大夫式书法是一种大的趋势,当时书法的发展态势,一种是走向文人士大夫的心态潇洒飘逸,一种走向官僚态势堂皇肃穆。并说苏轼是趋向于走向士大夫方向的,并将其作为“尚意”的一个论证。我以为,苏轼是一个文人,但从21岁开始,可以说一直是在做官,尽管仕途坎坷,也算一直是官僚。那么,他的书风,向何处发展?有人说,苏轼、黄庭坚等面对书法表现出了典型的文人士大夫的心态,有深厚学养的士大夫阶层努力从使用书法中挣脱出来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全面的艺术才华更好地塑造自我的士气。并以苏轼“书初无意欲于佳乃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反推求”,“貌研容有膑,壁美何妨”等言论,来力证苏轼属崇尚个人意趣的风气。

这一观点也不尽然。苏轼是文人与官僚的结合体。对他来说,做文人与做官僚,集于一身,两者并无截然的界限,因而也不存在两种趋势的选择。他始终坚持的就是自然达意。之所以说存在两种趋势,其实也很好理解,当官的人之间的书椟往来,碍于礼仪,书写时不便过于恣意,因而所留墨迹显得拘泥肃穆,当属常理。最典型的要数蔡襄的《谢赐御书》,写得就毕恭毕敬。就算是苏轼,《颖沙弥帖》属于应酬性的回帖,写得就相对拘谨,《赤壁赋》也写得不够灵动。能够以此来认定苏轼书风趋向官僚态势之堂皇肃穆吗?当然不能。后人由此从中得出宋代书坛的两种趋势,岂不谬哉?

2、苏轼的书风,与其性格的不合时宜有关。

苏轼书法的独特风格,与其个人的性格是有关系的。

苏轼最突出的个性是什么呢?不合时宜。

在一篇介绍《苏轼的三任妻子》的文章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

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去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正是因为苏轼的不合时宜,导致人生起伏,官场失意。先是王安石变法,苏轼反对变法,于是不容于朝廷;及至新党势力倒台,反对变法的司马光等人上台,苏轼被召回重用时,苏轼又看不惯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再次反对新党。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随后被外调,外放。至新党再次上台,又再遭贬官。

苏轼的不合时宜,体现在其书法上,就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一些特点:别人用墨适中,他用墨极浓;别人写字方正,他求扁平;别人写字大小匀称,他写字大小悬殊;别人讲求法度严谨肃穆,他讲求随意自然;别人追求华丽时尚,他追求古朴粗拙。还有人说,苏轼拿毛笔也与众不同,他拿毛笔的手法,与今人拿钢笔的手法相类拟。对此,却无考证。

他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不错,在他的性格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婉约;既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时的得意,又有“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窘迫;既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瀔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顿悟:又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绝唱。

而这些,与他的书法,不正是一脉相承的吗?

3、苏轼的书风,与其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

黄庭坚评价苏轼的书法,“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而苏轼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换句话说,苏轼的书法,早年、中年与晚年,是有所不同的。而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人生经历出现了太多太大的变化。换言之,苏轼的书风,与其人生经历,也是密切相关的。

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这从他的年谱上可以看出。

1036 苏轼降生;1054 娶

王弗;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1059 举家前往京都;1061 任凤翔判官;1064 任职史馆(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1065 妻丧;1066 父丧;服孝三年(1066.4-1068.7) ;1068 娶王闰之;1069 返京;任职史馆;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1074 任密州太守;1076 任徐州太守。这一时期,仕途上没有大的坎坷,但也未受重用。只是亲人相继去世,感情上受到一些打击而已。

从1079 任湖州太守,当年因“乌台诗案”入狱起,苏轼开始了他的第一轮人生低谷。入狱100余天,差点丢了性命。1080 谪居黄州;1084 往常州。

这时,朝廷新党倒台,苏轼的仕途再次出现转机。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但京官不好当,自请外放。任颍州太守;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新党重新当政。苏轼的仕途风波再起。他开始受到排挤。先是调定州太守;1094 开始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及至朝廷再次有人想到他,将其召回时,已经是1101年了。他开始北返;往常州;不久即逝世。

他的一生是如此的起伏跌荡,数起数落。只有经历了这些风浪的洗礼,才有充满激情的各式诗文及书法,或悲愤,或平和,或喜悦。这种情感随着人生波动而形成的变动,不仅通过他的诗文反映出来,也通过他的书法体现了出来。又只有通过这些经历,才能把人生看得如此透彻,体现在文章上,才写得如此大气豪放,感悟良深;体现在书法上,才能如此的丰腴跌宕,天真浩瀚!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苏轼书法与宋代“尚意”

苏轼书法与宋代“尚意” 【内容提要】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1】苏轼是我国艺术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在书法上,开创了“尚意”书风。他的政治命运一路都很坎坷,黄州的贬谪对他的书法艺术也产生很大影响,在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如今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关键词】苏轼艺术史上的集大成者“尚意”思想 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王澍《翰墨指南》)。从语义学的角度解释“意”,古代的训诂学最为恰当。“意”是会意字,表示言(音)生于心。《说文》云:“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说文》将意、志互训,表示两者都是表达心理内容的概念,偏重于理性和意识。当然苏轼在“尚意”书风中是主角,苏轼是“尚意”理论最早提出者。苏轼的一生十分坎坷,不仅会让人想到这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平、家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又称其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在诗、词、赋、散文方面成就都很高,且擅长书法和绘画,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奇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诗词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负盛名,笔致深厚,姿态横生,自创一体,位列『宋四家』之首。 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逝世。苏轼6岁进学堂,因为聪明伶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宋史·苏轼传》载: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辄请曰:“辄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故不能为滂母邪?” 青少年时代即饱读四书五经儒家名著,并能诗词书画,奠定了苏轼坚定的“童子功”。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在这一年,年方二十的苏轼考中进士。正是欧阳修这个伯乐,发现了苏轼这个奇才,把他带入政坛。 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正因为其耿直的性格,苏轼的一生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苏轼这样善良,所以,他遭受到少有的迫害,且是一再的迫害。 因此,苏轼的一生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时期: 童年青年期(1036――1061),即仁宗景佑三年至嘉佑六年25岁以前。仁宗算是北宋最好的皇帝,故东坡得以少年得志。 壮年期(1062――1079),仁宗嘉佑七年至神宗元丰二年,25至43岁之间。英宗在位仅四年,而神宗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皇帝,他的变法导致了反对变法的苏轼在呆子皇帝哲宗时被贬。起因是作诗,但实际上是反对派的陷害,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成熟期(1080――1093),即神宗元丰三年至哲宗元佑八年,44至57岁之间。这期间,苏轼贬往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妻子帮他纳朝云为妾,成为苏轼的红颜知己。人生的磨难,却成就了他的艺术。这期间筑东坡雪堂、游赤壁,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书法名篇,如《赤壁赋》,《黄州寒食诗》等。《黄州寒食帖》在中国书法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被评为继《兰亭序》、《祭侄稿》后的“天下第三行书”,同时,苏轼列为元佑党也在此时。

苏轼的书风

苏轼的书风 一、苏轼的书法特点 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2、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3、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4、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很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何处?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5、轻重错落。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6、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 7、妩媚天真。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余13岁时读初中,学校发了一本中学生字帖,帖后附有部分名家作品局部欣赏。其中即有数行苏轼的《赤壁赋》。在诸多名家作品中,独苏轼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如此与众不同,至今犹记其词中有“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的句子,其给我留下了妩媚天真、温良敦厚、肥扁朴拙的印象极深,而对附录中尚有谁人的作品,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 二、苏轼书法的源头

简述苏轼书法艺术特色

简述苏轼书法艺术特色 苏轼的书法特点之一就是结字扁平、横轻竖重。他的作品呈现出扁平的结字形态,与颜体的书法特点相呼应。这种书法风格在《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1、书法风格: 苏轼的书法风格主要以楷书为主,但其行、草、隶也有不俗表现。其中,楷书独具一格,字形秀丽,笔画工整,章法精致,构图整体感强,是中国书法世界中的一朵奇葩。苏轼的书法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浓郁的艺术气息。 2、书法特点: 苏轼的书法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墨韵浑厚,遒劲有力;二是结构严谨,章法协调;三是笔画灵动,自由流畅。 苏轼在书法创作中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自由和舒展。从笔画到整体的布局,都散发着自由的气息。他的书法像是抽象的诗歌,很少有丝毫的拘束性,能够让观者感受到流畅和自由。 3、诗书合一: 苏轼的书法艺术更是与其文学创作相辅相成。书法与诗歌甚至可以说是互通的。苏轼在其书法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将诗意嵌入到字里行间。 既表达了文章的意境,又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句不断地启迪着他的书法,而书法也不断地为他的诗歌注入新的灵性和美

感。 4、意境深刻: 苏轼在书法创作中所要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笔墨的技巧方法,更主要的是营造一种意境和氛围。《行草中秋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字体豪迈而威严,墨水湿润而浓重,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释放出丰富的诗意,让我们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总的来说,苏轼的书法艺术充分展示了他浓厚的人文情感、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蕴,深受中华民族书法学者的推崇。其卓越的书法成就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更为我们展示了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良好范例。

苏轼字体特点。

"苏轼书法的三大特征" 第一,独特的形态和鲜明的个性。 形态特指物象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外在样貌和姿态。书法形态是指书法家写出来的字体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即使不落款,仅仅看字体形态,观者就能明白是谁写的。 苏轼的书法形态主要体现在:字体向右倾斜,结字扁平,线条肥厚,看起来肉乎乎的,有一种富态之美和大气之美。 苏轼的书法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形体,一是他对唐代书风独有情钟,二是跟他执笔姿势息息相关。苏轼执笔时喜欢“侧卧笔”,把毛笔侧卧于虎口,跟现代人手握钢笔写字很相似,笔锋不是垂直于纸张,而是跟纸张形成了锐角,笔肚在纸张上出墨较多,因此能写出宽博、肥硕、扁平的字体。 第二,多变的风格。 苏轼书法的第二个特征是敢于突破和颠覆自己前期的书风。

苏轼早期的书法代表作是《治平帖》,笔触精到潇洒,字体形态体现出妍媚、秀逸的特征,可以明显看出他早年的书法受王羲之的影响很大。 苏轼中期的书法以《黄州寒食诗》为代表,字体朴厚、凝重,笔法上的变化较多,气韵很足,这是因为他中期的行书受到了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影响很深。 苏轼晚期的代表作是《洞庭春色赋》,字体结构紧密,笔画肥硕,形态千变万化,在宽博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拙朴的味道。 跟苏轼亦师亦友的黄庭坚,对苏轼的书法非常了解,曾给出这样的评价:东坡书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着。这十几个字的评价,被看作是有史以来对苏轼书法最精准的评价。 第三,情感、内容和气势的相互统一。 苏轼所有的书法,实际上是他有感而发写下的文学作品,他的书法跟文学是合为一体的。他创作书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创作诗词或文赋。 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在1082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市)时所写的两首五言长律。 苏轼在诗中把叙述、说明和抒情融为一体,感情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在沉重、悲凉和豁达之间自由游走。 在书法用笔上,苏轼完全贴合了诗句语境的变化,以及个人心情的变化。

苏轼作品风格

苏轼作品风格 苏轼,北宋文坛的巨擘,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文学、诗歌还是散文方面都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其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那么,苏轼的作品风格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豪放不羁的情感表达。 苏轼的作品中表露出来的情感总是直接而豪放,充满了才子的激情和豪气。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是散文,都在情感的线索中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独特视角。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以及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例如,他的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并松叶如初翠,才人倚阑嗟。”诗中以松叶的变色表达了个人内心的悲伤与不安,以及对景色的凄美描写,更凸显了他的情感表达的独到之处。 二、情意交织的意境描写。 苏轼的作品往往以别样的情感和意境为读者独特的感官体验。他的作品在情感的表达中融入了艺术家的独立思考和深沉体验,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和社会环境进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意境描写。例如,他的诗《临江仙·满地都是牡丹花》中将牡丹花与女子的美貌进行了奇妙的结合,以独特的联想与比喻,给人以震撼和感动之感。这种情意交织的意境描写让苏轼的作品显得更加卓越和独特。 三、洒脱纵游的艺术追求。 苏轼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他倡导“庐山谣罢月初弹,院中琴瑟琵琶弦”。他以洒脱纵游的艺术追求,塑造了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道德的思考和咀嚼,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例如,他的散文《幼学箴言》中谈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表达了他对知识和学习的追求与推崇,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洒脱与纵游。苏轼的洒脱纵游的艺术追求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力量。

四、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怀与思考。 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家和知识分子,始终关注社会和民生问题。他的作品中有很多篇章表达了对世事的关怀和思考,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他的散文《致酬乐天先生书》中,他对迁徙流离的百姓表示了抱歉和同情,对社会的不公与黑暗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这种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怀与思考使苏轼的作品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深度。 总之,苏轼的作品风格具备了豪放不羁的情感表达、情意交织的意境描写、洒脱纵游的艺术追求以及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怀与思考。这种独特的风格使他的作品成为北宋文坛的瑰宝,也使他成为后人推崇和景仰的文化偶像。苏轼的作品风格无疑将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并且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记。

谈谈苏轼的执笔法

谈谈苏轼的执笔法 谈谈苏轼的执笔法 陈伟彬 苏轼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所提出的“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无意于佳乃佳”的艺术观点对宋代乃至以后的行草书风影响巨大。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中将“意”字解释为“一种恬静、愉悦的创作”,强调的是一种创作要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见解是很有见地的。立足于这样的艺术主张,苏轼在用笔的技巧方面很轻松自然,更推重适性自由。他的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以创新,形成了刚健婀娜、丰腴圆润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独特的执笔法有很大的关系。 苏东坡执笔用拇、食、中三指,即被称为“拔灯法”的单钩执笔法,具体方法是大指、食指、中指夹持笔管,食指从管外钩向内,中指用甲肉之际往外抵着,其余二指紧贴在中指下面。对于这种执笔法,唐代书法家韩方明曾极力反对,并在《授笔要说》中指出:“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单钩只能低执,低执必然容易着纸,将其余三指塞入掌心,掌心也不能空虚,应用时极不方便,造成“力不足而无神气”的缺点。那么,苏轼为什么还坚持用单钩执笔法呢?这就不得不提宋代在书写工具方面的工艺进步,这些进步为书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于书法风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宋代的制笔工艺有别于晋以前的旧风,逐渐趋向软熟、虚锋、散毫,以适应纵横洒脱的行草书风。过去的笔分心、副,讲究裹束,适宜书写圆转中锋;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种比较新款的散卓笔(宋人有时称“无心散卓笔”)可能有的用两种以上兽毫制成,但是不用柱毫,也不分心、副,而是参差散立扎成的,有的则只用一种兽毫。这样的笔头结构使其可以偏侧着笔管书写,在笔画转折处容易自动保持中锋,使毛笔书写可以有更大的起、倒幅度。

讲座浅析苏轼书法风格之成因

讲座浅析苏轼书法风格之成因 浅析苏轼书法风格之成因 □亓宏刚 苏轼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颗耀眼明星,是文学、书法、绘画之集大成者。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三人因文学成就突出,世称“三苏”。在书法造诣上,因苏轼与同时代的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宋代书法成就,故而被后人并称为“宋四家”。笔者着重对苏轼书法风格进行分析,认为其风格形成的原因与北宋初年书法风气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和儒、佛、道思想密不可分。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一、书法风格分析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性在其艺术作品中的具体体现。艺术家个性受到生活环境、价值取向、人生阅历等因素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因此作品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总体而言,苏轼书法风格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呈现出风格多样的特点。 1.用笔含蓄 苏轼书法在用笔方面讲究味外之外、象外之趣的含蓄美,他曾说:“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书黄子思诗集后》)总体来看,苏轼书法字体竖画略短而浓厚、多不露锋,横画收笔含蓄,撇画略长、舒展劲健,捺画、钩画笔势雄放,出锋长,点画大而凝重、变化多样。 2.崇尚自然 从苏轼书法作品中丝毫看不出矫揉造作的痕迹,无论字体结构还是节奏韵律都显得随意率真、古朴自然。他书法注重内在精神的把握,强调个性张扬和情感抒发。苏轼曾提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论书》),认为只有在不刻意、不雕饰的心态下进行的书法创作才能称

得上是佳作中的佳作。 自然思想是苏轼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创作的主要精神。苏轼将自然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这种自然的艺术风格尤其表现在重“灵感”而非“功利”的创作过程中。苏轼提出了“点画信手”到“无意于佳”的自由放松的创作意识。 苏轼将书法、绘画当作享有人生自由、抒发闲情逸志的消遣途径。他的书法创造虽然学习古人,但不拘泥于古人。古人的书法风格可以表达古人的审美意趣,但未必能够表达苏轼的审美意趣,只有适合自己的书法风格和创作道路,才能寄托自己的真性情,表现自己真实的心灵世界。 3.意境深邃 苏轼书法“以意为主”,在创作手法方面要求排除心理障碍,在神形关系方面如“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即“重神不重形”。因此书法要“寓意于物”而“不滞于物”。他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宝绘堂记》) 元丰五年(1082年),也就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此时他生活贫苦潦倒,把满腹的激情倾注于诗中,《黄州寒食诗帖》便是此时的代表作。该诗帖线条刚柔相济、浓淡相间,字体前小后大、藏巧于拙,情感烂漫不羁、前抑后慨,诗情与书意融为一体,意境深邃,以寄托失意困苦之情。 二、书法风格的成因分析 1.宋初书法风习 北宋初期,百废待兴。在新文化潮流尚未出现的情况下,晚唐五代的书法风情仍在延续。总体来看,此时的北宋书法缺乏创新力度,正如欧阳修云:“宋兴百年之间,雄文硕儒比肩而出,独字学久而不振,未能比踪唐人。”(《范文度摹本兰亭序》)欧阳修感叹:“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

苏轼观点学习书法

苏轼观点学习书法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诗赋、绘画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书法方面,他和黄庭坚、米芾等开创了尚意书风。他的书法,集前人书法之大成。既有颜真卿厚重、李邕的豪放、杨凝式的恣意、柳公权的劲骨、兼有二王妩媚风姿、汉魏碑之宽裕和刚健,不拘一格,创新求变,意韵悠然。 他强调有见识、有学识、书法自有进益。反之,则徒劳。他说:“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亦即:功夫在书外。 他在《石苍舒醉墨堂诗》中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仗手烦推求。”亦即是说:书无常法,而是不法之法。又《和子由论书》中云:“吾虽不善书,晓书不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唯有通其意,方能得其神。 所以说,学习书法,不能单纯写字,功夫在书外的广博学识才是得书道的不二之道。 书法有法,古人前贤不光书法造诣深厚,在理论方面的总结也是非常有见地。宋代的书法名家苏轼,在谈到书法学习的时候,曾经说了这么3句话,一针见血,道出了行书的关键: 一、写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 就像苏轼说的那样,不管你是写楷书学行书,水平怎么样先不说,熟练度先要跟上。特别是在行书的学习中,如果你对基本的笔法不熟悉,对结体的技巧还没有很好的把握,书写起来自然会磕磕绊绊不顺畅。顺畅度都达不到,书写过程中一直在纠结点画的写法,神韵自然就谈不上了。元

代的书法名家赵子昂,他的行书之所以潇洒飘逸,其中的一大关键就在于精和熟。所谓的“精”,说的是对笔画线条的精准把握,“熟”呢,指的就是无论写什么都了然于胸的自信和实力。怎么才能做到苏轼所说的“手熟”呢,个人建议:多写,背临。 二、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无是道也。 学习书法,需要先从楷书开始,这点大家都知道,苏轼也是这么强调的。可为什么要从楷书开始练起呢?关键就在于通识法则的把握。正所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楷书的练习也就是法则的练习,只有把法则掌握了,才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避免的。如果刚开始就追求个性的话,非常容易走上一个偏道误区。 三、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学书需临摹,但如果一味临摹而不知融会贯通的话,就会把路越走越窄,最后动弹不得。再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本性上的用笔习惯,这一点就像签字画押一样,具有唯一性,也是非常难以改变的。正如苏轼所言,我们要想真正体会到书写的乐趣,要想真正体会到以我笔抒我胸臆的快感,就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代入感,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独特和新意。也只有这样,你写出来的字才是自己的。 宋人尚意,苏轼在行书方面之所以有如此的造诣,凭借的正是对自己的充分表达,如果没有这份存在感,缺了这份自信的话,也不会写出那篇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

苏轼书论——书法与年龄:年轻人气象峥嵘,年长者气韵平和

苏轼书论——书法与年龄:年轻人气象峥嵘,年长者气韵平和 展开全文 苏轼最推崇疏淡、清雅的书风。苏轼提倡自出新意,但反对剑拔弩张、张牙舞爪式的创新,而是主张在创新的同时,保持一种高雅的格调,也就是说要有一种疏淡、清雅的韵味。他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中,赞美智永的书法:“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奇趣。”认为观赏智永禅师的书法,有如读陶诗,疏淡中蕴含着奇趣,淡而有味。评褚遂良书云:“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 智永《真草千字文》 苏轼以疏淡、清雅作为衡量书家成就高低的尺度,对不符合此标准的书家便予以批评指责。如《题王逸少帖》写道:“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张旭、怀素的狂草书,线条牵绕飞动,结体夸张多变,章法大起大落,个性鲜明,抒情性强,学问气少。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评书,推崇平淡而丰腴、萧散而雅致的晋代书风,所以对张旭、怀素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张、素的狂草过于狂放,破坏了王羲之秀逸含蓄的书风。从书法史的角度看,张旭、怀素的狂草毕竟是一大创造,表现了盛唐的浪漫精神。苏轼贬其书为“追逐世好”,“妄自粉饰”,是带有个人的艺术偏见的。 张旭书法:草书 怀素草书 苏轼还认为,书法中的平淡之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

深,学问的不断提高,逐渐地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不是装出来的。“平淡”意味着“人书俱老”,而不是未老先衰。这一见解在他的《与二郎侄一首》中表述得非常清楚:“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语言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字亦然,善思吾言。” 苏轼·吏部陈公诗跋 这段书论极精采,强调书法是书者性格、学识、阅历、审美追求等多方面修养的综合表现。年轻人阅历浅,体魄强,充满朝气,写出来的字应该是气象峥嵘,彩色绚烂。老年人阅历较深,体力稍差,性格稳重,写出来的字必然显得老成熟练,气韵平和,平和之中蕴藏着一种生命意识。苏轼在此把书法与年龄紧紧地连在一起,认为年轻人的字应有年轻人的朝气,而不应追求老年人的平淡,这一见解确实深刻。

浅谈苏轼不同时期行书作品风格特征

浅谈苏轼不同时期行书作品风格特征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犹如一条璀璨银河,书法家如群星闪耀,其中苏轼占有一席之地。不论是器宇轩昂的青年时期,或是风节凛然的中晚年时期,苏轼各个人生阶的代表性书法作品都深刻反映了人生经历的起起落落。本文尝试在划分苏轼生平经历各阶段的基础上,梳理其行书风格发展变化特征。 [关键词]苏轼;书法;行书;行书风格 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出生于北宋时期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苏轼成长于蜀中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家庭文化氛围。其名中“轼”字原指马车上外露的横木,意为希冀其性情能“有所外饰”,但苏轼却事与愿违地成长为不懂外饰的真诚坦率之人,并囿于性格在后面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许多的坎坷。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于楷书和草书的折中阶段,是为了解决楷体书写较慢和草体难以辨认的问题而产生。苏轼在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行书与少量楷书作品。这些作品很好地反映出其生活经历对创作风格的深刻影响。 一、青少年:天真活泼 苏轼的父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母亲程夫人信奉佛教,也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父母对苏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少年时期苏轼的性格底色。而冠礼后的苏轼以才情文章得到众多赏识,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苏轼的意气风发、天真活泼也明显体现在其书风之中。 晋朝是中国文化不断冲突和统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这样伟大的书法家。而青少年苏轼对“二王”书法的学习、对晋朝风流的喜好,也奠定了他对于书法审美的极致追求。苏轼曾大量阅读秦汉古文,师法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借古之说提倡向古人学习质朴之感。且苏轼也研习唐代的颜真卿、徐浩等人作品。结合了晋人风韵和唐人法度,形成了苏轼这一时期的天真活泼的行书风格。

浅析苏轼早年书风及其书法思想的重要影响

浅析苏轼早年书风及其书法思想的重要影响 作为宋四家之首,苏轼的存世书法作品多达一百六十余件。一生跌宕的他,历经三起三落,看尽朝堂易帝,将其情感都寄托在文辞笔墨之中。在他的书作之中,后人往往更加注意中、晚年的作品,而忽视了早年。《治平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苏轼早年所写信札,能够体现他手上日常书写的状态,分析到他早年的书法风格成因、取法来源。 1 苏轼早年书风成因 东坡早年书法风格的形成原因,与他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以及人生历程和思想都是密不可分的。 苏轼早年书风成因,还有他一生对书法的喜爱与他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父亲苏洵专为苏轼、苏辙两个儿子著有《名二子说》一文,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父亲希望苏轼为人能像“车轼”一样,虽然身处重要位置,但要做到掩盖锋芒;母亲苏程氏也是生自大户人家,能够对兄弟二人言传身教,以文授之;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他的政途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他文辞和书画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少年时期,苏轼便受父親影响爱好书法,家藏有颜鲁公《邠州碑》一件,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非常优越的学习条件了。“任君北方來,手出邠州碑。爲是魯公寫,遺我我不辭。魯公實豪傑,慷慨忠義姿。”,此诗乃苏洵所作《颜书四十韵》,由此内容可以看出他对《邠州碑》的爱惜和对鲁公的敬重,定会让苏轼进行临摹、学习。 宋代初期,朝廷开始尚文,到宋仁宗当朝之时更是推行科举,广招文人入仕,唐代“尚法”的风格也转为“尚意”。 欧阳修作为北宋时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当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继承了传统的中唐古文,吸收了北宋诗文革新的成果。在北宋书法缺乏创新力度之时,欧阳修《集古录》的编撰,也成为苏轼在书法方面的宝贵资料。

苏轼代表作艺术风格:苏轼经典作品及艺术风格

苏轼代表作艺术风格:苏轼经典作品及艺术风格 苏轼代表作艺术风格:苏轼经典作品及艺术风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xxxx分享的苏轼经典作品及艺术风格。供大家参考苏轼经典作品及艺术风格 苏轼的词创作是从他中年出任杭州通判时开始的,他最早的作品浪淘沙咋日出东城和南歌子海上乘槎侣,前者写春天之景,语言平易流畅,意境虽无过人之处,倒也清新可爱后者写钱塘江潮,苏轼词的豪迈气概和诙谐风格微有端倪。统观全局,苏轼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政治情爱农村三类作品。 苏轼是满怀热情投入到政治生活中的,但是不幸的家庭经历多蹇的仕途命运严酷的权力争斗使他蒙受了一次次打击。在作品中,有对理想的热情,有落魄的郁愤,有逆境中的不甘沉沦,真实细致地反映了苏轼复杂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苏轼还是性情中人,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大都写得真切感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说: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私情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彭乘:墨客挥犀。 见原词序。 陆游:老学庵笔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密州任上,距苏轼元配夫人王弗去世正好十年。词的起片开门见山,直抒感慨,丝毫不用铺垫和渲染,将思念和盘托出,有不吐不快之势。生死殊途,南北相隔仕途的失意,人生的苦闷,满腑凄凉无处倾诉。接下来退一步讲纵使相逢应不识,因为自己早已不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了。下片写梦中相见,结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将无法排解的思念之情溶入连绵不尽的未来,更衬出未亡人的情真意挚。以词来写悼亡之情,苏轼是第一位也是写得最好的一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