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剖析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剖析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剖析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剖析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

顾明远

2012-11-22 14:10:08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5期

作者简介: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顾明远(1927—),男,江苏省江阴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提要:世界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高等学校改革的基本动向是: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倡学生参与学习、拓宽知识面,改革培养模式、开展评价与反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世界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开放、产学研合作、建立学术中心。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终身化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的巨大变革。这半个世纪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并由此引起的社会变革,从而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前中科院院士卢嘉锡曾在1995年对战后50年的科技发展作过一个概述。他说,概括起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如下特色:(一)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二)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三)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他列举战后50年现代科学技术经历了五次伟大的革命,每十年一次[1] (P1—12)。科学技术这样迅速的发展是历史上空前的,给人类的认识带来了重大影响。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而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的创造资本的工具,人是社会的主人,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确实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教育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目的也是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同时影响到文化的全球化、教育的全球化。

全球化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是指人类的活动跨越大陆和地区,突破了

地域和民族国家的局限,形成了全球广泛的交往与联系。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的现代化。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现代化必然要导致全球化。现代化发轫于西方,因此,有人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再加上西方列强的强势经济和文化,人们往往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就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再殖民。因此有人排斥全球化,反对全球化。但是,现代化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无法回避它、排斥它。同时,现代化并非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品,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走向现代化,而所走的道路应该与西方国家不尽相同,必须结合本国的特点,走自己现代化的道路。所以,全球化也是无法回避的,我们只能更好地利用它,为本国的现代化发展服务。

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跨国生产、跨国消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流动、集装箱运输、卫星通讯等使得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又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教育的全球化。关于文化的全球化和教育的全球化,过去我们讳莫如深,不敢承认它,我过去也一再反对提文化的全球化和教育的全球化,只提文化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觉得国际化无非是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教育也避免不了全球化,也即文化教育全球交流、跨境合作。当然,这里说的全球化并非全球文化教育趋同一致,或者像经济那样一体化。文化、教育的全球化是指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目的。当然其中充满着矛盾和冲突。

教育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国际化。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受一定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制约。教育不可能实现全球一体化。但教育发展又有育人的自身规律,特别是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共性的,是可以互相学习

和借鉴的。这种学习和借鉴就是通过教育的国际化来实现的。

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就是在上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过来的。具有下列一些基本趋势和特点:

(一)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普及化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生产转型和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的民主运动促进教育的民主化,使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使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见表1)。

表1 几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毛入学率%)

年代1965 1975 1985 1995

国家

美国 40 57 58 81

英国 12 19 22 50

法国 14 25 30 51

德国9 25 30 44

日本 13 25 29 41

韩国 6 10 34 5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1965年到1995年,工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从英才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六七十年代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得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有力支撑。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丹尼森等人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应仅仅看作是一项消费,而应看作是生产性投资。他们用计量的方法得出,美国1930年至196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23%不能用物质资本的投入来说明,应归功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新变化。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学者提出,高等教育可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50%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但是高等教育这几个阶段的划分不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及高等学校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任教师的政策和办法等方面,都会发生质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首先表现在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化。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出现了许多短期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日本的短期大学也是在这个年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反映了经济转型时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为大众教育的原因。如果只是传统大学的扩大,不仅无法满足大众求学的要求,而且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改变了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办学模式。新建的大学不能再模仿传统大学那样重研究轻教学、重理论轻技术,而是要更多地与社会、与企业联系,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的水平正处于发达国家七八十年代的时期,正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因此,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新发展的高等学校切不可盲目向传统大学攀比,要走自己发展的路。

(二)高等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的概念始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60年代。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终身教育认为,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种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2] (P1—16)。

终身教育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终身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受的一次性教育,高等教育应该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为需要学习的人提供继续学习、不断学习的机会。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讲到的:“最初,终身教育只不过是应用于一种较旧的教育实践即成人教育(并不是指夜校)的一个新术语。后来,逐步地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随后又涉及到整个教育活动范围内发展个性的各方面,即智力的、情绪的、美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修养。最后,到现在,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了。”[2] (P180)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教育不再是只为特定年龄段(18—25岁)的人提供学历教育,高等教育为所有年龄的人服务,提供各种培训计划,提供正规的非正规的各种课程。

(三)高等教育的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席卷全世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知识的创造、收集、储存、传播的方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结构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许多国家从90年代初期就开始重视教育的信息化。美国于1993年就提出,要把教育广泛构架在因特网上,使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每一所学校、教室和图书馆,使美国每一个8岁儿童都能够独立阅读网上信息,12岁能借助网络学习。英国、法国、芬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都纷纷制定规划,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我国1999年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实施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作为重要内容。几年来,信息技术已经在全国高等学校普及。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远程教育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球教育资源共享。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高等学校本质上是一种国际机构。现代高等学校都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虽然各国高等学校都各具特色,但基本形态没有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种种理解,但主要是通过人员的国际交往、信息交流、国际技术援助和合作,吸收、借鉴世界各

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类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目的。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教育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国际化、教育内容(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人员(教师与学生)的国际交往、WTO规定的国际教育服务等。克拉克?克尔把学习的国际化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1)新知识流动,(2)学者的流动,(3)学生的流动,(4)课程的内容[3] (P15)。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正遇到普遍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和冲突。高等学校本质上是国际机构,但又都植根于民族国家的土壤上,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正如美国学者菲利普?阿特巴赫所说的,“大学是一个具有坚固的民族根基的国际机构”[4] (P2)。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展,各国高等教育又出现一种趋同倾向。与此同时,民族主义的情绪却越来越高涨,各国都把高等教育作为经济竞争和军事竞争的工具,强调培养人才对国家安全的重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克尔说:“今天,世界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正在既受到不断增长的学习的普及(遍,疑是遍字之误——作者)化的拉力,又受到不断增长的国家化的拉力。”[3] (P1)他认为,当前推动全世界高等教育机构有两个“运动规律”,一是学习的进一步国际化;二是独立的民族国家在有意识地为了它们自己的目的强化使用这些机构的兴趣。这些观点说明,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遇到民族化、本土化的抵制。其实,国际化本身就包含着民族化。如果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一个模样,也就无所谓国际交流,无所谓国际化。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总会保持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张力。

从总体上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不可回避的。欧洲“波洛尼亚进程”反映

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体化的要求。

欧盟成立以后,一直想在欧洲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1999年6月19日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波洛尼亚城,也即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波洛尼亚大学所在地,签订了《波洛尼亚宣言》,提出到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要达到如下具体目标:(1)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2)欧洲各国相互承认学位;

(3)各国形成由本科和研究生(硕士)两级层次构成的教育制度;(4)建立学分互换制度;(5)加强在质量领域的合作以及促进欧洲各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相对统一的欧洲区域高等教育制度。2001年5月19日,33个欧洲国家教育部长又在布拉格召开圆桌会议,更加明确了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进一步扩展了行动纲领,将终身学习、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参与、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等纳入到高等教育区目标之中。2003年9月18日欧洲教育部长再次聚集在柏林召开第三次圆桌会议,制定了三项优先行动计划:(1)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2)推动两级教育体制的有效执行;(3)改善学位和学习年限的认可制度。欧洲“波洛尼亚进程”得到大多数高等学校认可,并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但是“波洛尼亚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欧洲各国都拥护引进英国式的学士和硕士两级学位制度,但也受到一些国家传统教育的反对和抵制。例如有些德国学者就认为,欧洲大学一直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主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型模式;另一种是以英国为主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如果引进只有三年的学士制度,那么德国大学至今坚持的概念就要放弃。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也认为,波洛尼亚进程要求的第一阶段三年的基础高等教育,相对于俄国11年的中等教育来说实在太短,不足以进行良好的通识教育和培养专业人员。他强调从德国洪堡大学沿袭而来的传统是非常正确的,专业教育不应该太早开始,否则学生将来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不少学者还担心,进程提出的第

一阶段学位要与劳动力市场相联系,大学教育水平会因此而降低,学术能力无法传承[5]。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与民族化之间的融合和冲突恐怕还会延续下去。

三、世界高等学校改革的基本动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变革和全球化的推进,高等学校的功能、培养模式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大致有如下一些趋势:

(一)高等学校把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与企业的合作作为学校的生长点

传统大学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具备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但是长期以来它们总是坚守自己的学术堡垒,我行我素。可是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它们再也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必须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得到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把高等学校推到新的科技革命的前沿,承担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的任务;另一方面国家支撑的教育经费却在不断地减少,使大学处于困难的境地。正如伯顿?克拉克所指出的,“在20世纪最后25年间全球大学的困难有增无减”,“经济和社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事业创造了一个日益扩张和迅速变化的专业劳动力市场,指望大学提供合格的毕业生。政府指望大学在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同时它们在财政资助方面出尔反尔,成为不可信赖的资助者。”[6] (P1)英国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执政,1981年即实行第一轮大量削减教育预算,在大学系统,三年内大约削减了17%,而且允许大学拨款委员会在分配经费时有区别地消减,消减程度20%—30%不等[6] (P15)。这种形势迫使大学转型,扔掉“反商业”的观点,积极与企业联系,开拓财源,同时拓展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伯顿?克拉克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为大学转型时期。他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创业型大学。他说:“这个概念还带有‘事业’的含义——即在需要很多特殊活动和精力的建校工作中的执着的努力。在创建新的事业而结果还拿不准的时候敢于冒风险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所创业型的大学,凭它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业中创新。”[6] (P2)他研究了欧洲五所创业型大学,详细介绍它们是怎样转型和发展的,并总结出了五条转型的途径,或者说转型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它们是:1. 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即我们通常说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2. 拓宽的发展外围,即超越传统院系的各种与校外组织联系的单位;3. 多元化的资助基地;4. 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即我们通常说的学校的重点学科;

5. 整合的创业文化。我们可以看看该书的第一个案例,英国的沃里克大学。沃里克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建立的英国七所新大学之一。在十分保守的英国,一所新大学要想得到传统大学的认可,“提升”到正规大学的地位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沃里克大学却只用了短短30年的时间,在它建校30周年时,就被国家基金委员会评为“英国第五所最佳研究型大学”[6] (P37)。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敢于冒险,敢于创新。这所大学在初创的前十年,主要是奠定了一个学术基地,同时重视与工业的联系。70年代,该大学扔掉了反商业的态度,采取更加向外看的观点,树立节约的理念、创收的理念,实行“省一半、赚一半的政策”,开始发展外围,先后建立了沃里克制造业集团、工商管理硕士和行政官员训练课程、会议中心、沃里克科学园区等单位,创收大量资金,同时学科得到很大发展。到1995年沃里克大学的全日制学生已达1.3万余人,能够自称处于英国十所最佳大学之列,成为“英国最受人欢迎的大学之一”。

英国的大学如此,其他国家的大学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加强了与工业的联系。法国1989年的《高等教育法》强调大学既是发明创造的基地,又是工业

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机,要重视把科研转变为生产力,政府鼓励大学面向社会,通过提供科技咨询、科研合同、技术培训,灵活而及时地满足工业界的需要。

美国高等学校一向有为社会服务的传统。战后受到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冲击,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科研投入,但大学与工业界的联系却少了。到了80年代,发现工业界许多技术被日本和德国超过了。经过反思,重新认识到工业界应与大学合作。1986年春,美国白宫科学委员会提出了《重建伙伴关系》的报告,指出美国社会的兴旺与大学的兴旺紧密相关,要重建大学与工业界的相互关系,要采取广泛的跨学科方法,把重点放在建立以大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上。在这个思想推动下,国家基金会在大学建立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ERC)。

高等学校固然越来越离不开与工业界的联系,但是高等学校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使命是创造知识,培养人才。高等学校与工业界的联系也因为可以通过与工业界的合作,推动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更有利于培养人才。当然同时也可以获得资金,使学校得以持续发展。但是正如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所说的,“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大学领导者需要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工业界更关心硬产品,缺乏长远眼光。各种水平的大学科研人员更关心问题的复杂性,并且往往预测不到问题会通向哪里。于是,不能简单地给他们定一些短期截止的期限。”[7] (P84)大学要给教学和科研人员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环境。

(二)把提高学生的参与、探究、创造能力作为高等学校最主要的任务

高等学校的传统就是传授高深的知识,但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不断更

新,使得传授知识已经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这里当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说如何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无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哈佛大学名誉校长陆登庭2002年在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哈佛大学的教学从以知识‘传授’(Transmission)为基础,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

(self-education)。虽然这是一个简化,但是它却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又说:“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理解和创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8] (P19)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认为,大学共同的教育目标是:获得广博的知识,在深度上擅长一个专门领域;在广度上了解几个不同学科,掌握准确交流的能力和方法,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具有清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熟悉主要的调查方法和思考方式,运用这些方式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大自然、社会和本人的能力;具有理解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制度下其他文化的能力;确立永久的智力兴趣和文化趋向,具有自知之明的能力;选择未来生活和职业生涯,具有与各种人相处的能力[9]。这里说得非常全面了。要培养学生这许多能力就不是靠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所能做到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和科研中,亲身体验。特别像选择未来生活和职业生涯的能力、与各种人相处的能力等,都不是在课堂里就能培养起来的,需要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主活中去,到团队的生活中去。

学生的参与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生的自我发展极为重要,就是对科学发展也很重要。不要看轻学生的力量,学生朝气蓬勃,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的参与,对科技创新会作出不可预料的贡献。斯坦福大学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特别重视这一点。他在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我不知道应该再如何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任何领域的学术和科学如果没有学生尽早的

积极的参与都不可能繁荣。”他还说:“学生,特别是研究生通过密切参与大学的研究活动,能够发展起对于科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开放的心智和浓厚的兴趣。这会使他们将最新知识转化为创新活动。”[10] (P108)

(三)拓宽专业,整合课程,改革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要求,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模式就要相应发生变化。变化的趋势就是拓宽专业面,重视基础知识,使学生有宽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就拿最具有专业性的工程教育来说,90年代以来普遍重视工程教育的基础。1994年至1995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S)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组织相继发表研究报告,提出要建立一个与旧的模式不同的新的工程教育模式。报告指出,1950年以前美国工程教育以应用手册和公式为主,强调工程实践;50年代以后40年,工程教育强调工程科学,强调对现象的基本理解,忽视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近年来,美国对工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未来工程教育既不是“狭隘于技术”和“技术上的狭窄”,也不是“唯科学独尊”的工程教育,它将在提供宽广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小组工作、交流、设计及终身学习。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研究委员会报告把未来工程教育描绘成:

1. 提供宽广的通识教育,以适应工程所必需的多样化和广泛性;

2. 为进入工程市场和非工程市场的职业及未来的深入学习作准备;

3. 发展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力知识和基础;

4. 提供一种鼓励老师争取教学和研究双优的学术环境;

5. 教会公众鉴赏工程的价值和工程教育的价值[11]。

工程教育如此,其他专业也同样存在上述的改革。

拓宽知识面,就涉及课程改革。基本的趋势就是突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所谓通识教育,是指不论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的那种教育,是为培养独立人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作准备,使他作为一个公民和文化的继承者能与其他社会公民共同相处的那种教育。同时,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未来的技术难以预测,只能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才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正如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1984年的报告《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中所指出的:“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为未来的最好的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面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12] (P62)

哈佛大学1945年就曾提出过“普通教育”的报告书,1978年又发表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计划”。报告书所建议的课程包括:全体学生必修的文学名著、西方思想和制度、物理科学或生命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各一门。1978年的课程计划建议学生修习说明文写作、数学推理及其应用、非西方文明与文化、政治与道德哲学、现代社会五方面的课程,并学习物理科学、生物科学(或两者结合)和一年西方艺术、文学、思想方面的课程。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博耶认为,“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与他们

的生活之间和他们正在继承的世界之间需要有更多的一致性。有必要使学生跳出他们孤立的个人兴趣圈子并使他们掌握更全面地看待知识、更正确地对待生活的观点。”他给通识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七个主题:语言(关键的联系)、艺术(美学的经验)、传统(活着的历史)、机构(社会的网络)、自然(地球的生态)、工作(职业的价值)、同一性(意义的寻找),并作了详细解释[13] (P84—95)。

在拓宽知识面,强调通识教育的时候,80年代以来特别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人们称之为人文主义的回归。这也是对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政治、生态环境、道德不良的一种回应。

(四)重视评估与反馈,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高等教育的质量历来为公众所关注。80年代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加凸显。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在1984发表的研究报告《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提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学生投入学习;二是严格要求;三是评价与反馈。

所谓学生投入学习,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和努力。大量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作出的努力越多,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安排得越紧,他们的成长就越快,收获就越大,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就越满意,合格率越高,他们也就越有可能继续学习下去。

严格要求是学生和学校努力追求达到一定的教育成果,包括对毕业生的标准和所期望的成绩水平。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成绩会有明显的影响,学生对合理的要求的反应是积极的。但要求要适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同时要将要求标准公

布于众,让大学生、家庭以及其他人都了解要求的具体内容和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

评价和反馈是保证质量的第三个重要条件。利用评价信息可以更正学生努力的方向,成为投身学习的有力杠杆。学校不仅有责任说明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而且有责任评价要求和标准执行的结果,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标准测验、作文、谈话、档案、成绩考试等。学生入学时要有测验,毕业时也进行同样的测验,才能说明在学习期间发生了多少变化[13] (P42—74)。

以上说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对学校也要进行评价或评估,这就是对学校的物力、财力、接受的资助及经费、学校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学术成就、入学新生的水平等的评估。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估,了解高等学校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知识、能力、技能以及态度方面有多少进步。因为各个学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层次不同,办学条件不同,新生入学时的水平有差异。因此不能用一个指标来评价,也不能以一次测验而作为评价的结论,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校和学生的进步,也就是强调重视绩效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

教育评估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一些国家中,很重视教育评估和评价。英国就是这样的国家,他们实施一些政策来测量高等学校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的成就,同时给教师提供训练,以适应大学的教学工作。

在国外,教育评估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方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工商业领域首先出现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概念,后来引入高等教育,不少学校引用这样的机制,主要检查学校管理运行情况。

四、世界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经验

上面介绍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我认为,在当今世界办好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有如下三条。

(一)高等学校办学要开放,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在当今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时代和全球化的世界,高等学校只有开放,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开放才能吸纳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和学术成果。前面讲到的英国沃里克大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抓住了发展的时机向社会开放,使它在短短30年就从一所新创办的大学进入英国十所著名大学之列。我国香港科技大学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于1991年,短短十多年,去年已被英国《泰晤士报》排名在世界百名强校之列,凭的就是开放的、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它在全世界招聘人才,吸引学术精英,核心学科很快就建立起来。当然,它背后有着香港政府部门的强大财政的支撑,这在一般学校是做不到的,但这种开放的、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内地高等学校应该把投入更多地转入到软件建设,即教师队伍建设上。选派青年教师出国留学,出席国际会议,开阔眼界,接触学科前沿;开展国际间的学校交往、信息交流,使学校永远处在学术发展的前沿阵地。

(二)高等学校要加强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传统大学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的地方,往往不愿意与社会有更多的联系。

但是时代变化了,高等学校如果不与社会和企业联系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这是因为:第一,现在的高等学校与传统的大学性质不同,功能不同。传统的大学只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包括政府、宗教界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现代大学主要培养大批服务于社会各部门的掌握科学技术和一定专业的人才,他们是直接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服务的。高等学校如果不与社会企事业联系,如何能够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第二,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的发展是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高等学校只有与企业联系,深入生产领域,才能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找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第三,高等学校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且成本越来越高,它不像其他行业,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高等学校总是处于经费紧张的状态。要缓解这种紧张状态,需要与企业合作,从科研合作、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项目中可以获取学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在上面介绍的国外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中已经证实。第四,为社会发展作出直接的贡献。大学的使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与社会、与企业联系,为它们提供咨询、提供知识、提供人才,这是直接的服务。因此,无论从高等学校的职能来说,还是从学校的自身发展来说都必须加强学校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

(三)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建设有特色的学术中心

许多学者都提出,大学不是大楼之谓也,是大师之谓也。大学的基本使命是创造知识、培养人才。大学必须要有一个学术核心,才能吸引人才,同时发挥它的学术能量。创造知识也好,培养人才也好,与企业联系也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学校的学术优势。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建设有特色的学术中心就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伯顿?克拉克把“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作为建立创业型大学的重要条件,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有层次的不同,条件的差异,因此学科建设不能趋同,要强调特色。各校需要根据学校的定位、特点和条件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

学科建设重在软件,重在人才的培养、队伍的建设。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科带头人。无数事实证明,有了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就欣欣向荣,一旦失去学科带头人,这个学科就会逐渐萎缩。因此,在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同时,还要重视团队的建设,要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使学科永远成为学术心脏地带。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但我认为上述三点是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其他经验都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派生的。因此现代高等学校抓住这三点,就能够较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

研究所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美]克拉克?克尔.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 王承绪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美]阿特巴赫. 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资料讲解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使我国的教育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走在前列,教育部领导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洞察其发展趋势,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的萌芽 关于教育技术的由来,学术界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语言前,远古猿人“用啁晰噪叫、呐喊、呼号、杂嚷单音字,有时用半音乐式的音调等交换意见“。这是原始教育技术的雏形。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后来产生了口头语言,但尚未出现课本,这时口耳相传、口授手示之术是教育的主要技术。在公元前 469-399年,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公元前551—479年,东方的孔子的“启发法”,则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技术遗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原理是:他常常先装作别人比自己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引导对方承认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接着他凭借反复桔难和归纳,引伸出明确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最基本的是两个:区域化和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⑴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⑶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②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③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④战后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⑤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⑷ 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①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③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是没有出路的。④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⑤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公正、不平等,只对少数国家有利,对多数国家不利的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⑸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

当今世界教育与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世纪初教育及教育管理改革 发展的基本趋势 贺乐凡 一、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融合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开展教育改革,并形成了两大潮流:一是教育实行中央集权制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的教育改革;一是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的教育改革。这两类国家教育改革的思路和重点各不相同,采用的方法也互有区别。两种思潮相互碰撞,形成了融合的趋势。 所谓融合,即各国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整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融合,有人称它为融通,也有人称它为整合,还有人从东西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把它称之为“东西合壁”,提法虽然有区别,但其精神是一致的,大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世界各国的教育均有其优势,也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没有绝对好的教育,也不存在绝对差的教育;第二、将外国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本国教育的优势相整合,形成新的理念和做法;第三、教育改革要以发扬本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教育全球化要以民族化为基础,离开民族化,就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化。1 二、融合趋势下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 (一)教育管理理论 在融合的大趋势下,世纪初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确有了新的发展。 在管理科学的对象上,过去人们认为,管理的依据是科学,研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管理规律,并严格地按照规律所确立的原则进行管理。现在人们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不仅要依据科学,而且要讲艺术,要提倡管理艺术的创造性。有的校长还提出,学校管理是一种技术,校长的培训,要重视管理技术的培训2。 在管理的目标取向上,过去人们认为,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而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管理就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现在人们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认为组织要有共同的目标,但组织的共同目标,往往是反映一种理想的追求,带有口号激励的色彩,难以具体操作。而个体的目标,则是千差万别的,生动具体的,易于操作,管理应定位干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 在管理的组织结构上,过去人们强调严格的组织层级划分,宝塔式的结构,按照层级原理进行管理。现在人们按照社会信息化的要求,主张组织结构扁平化,强调岗位间的协作和人员的一专多能,目的在加速信息的传输和人员的流动,提高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思想,也叫“企业重构”或“组织重建”3。有人说,“组织重建”的思想,是继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质量管理之后,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可见其重要性。其理论的基点,是在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重新强调管理的效率。 1参阅:①薛峰:《融合: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代教育报》2003年1月1日;②黄书光:《论“中西融通”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参阅:C·沃纳:《为领导者设的课》,《1997年中美教育研讨会论文集》第87页 3参阅:王东宁著《现代管理新视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5,163,341页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未来 【摘要】步入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归结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采取措施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向国际接轨,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关键词】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们的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是宝贵资源和财富。为了带领中国人民走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战线的支持力度。这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迅速造就规模宏大的专门人才队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和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于80后的我们,深刻明白教育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一生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用切身实践感受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通过接受教育,我们从懵懂幼稚到知书达理,从盲目无知到明辨是非,从孤身截然到拥有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比学校每年招收学生的人数数量,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近几年高校扩招很明显。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党和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二十五亿元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从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高等教育开始了扩招过程,发展迅速,在这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翻了两番。研究生教育由1998年19.8万人增加到2005年97.9万人,全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由1998年的623万人增加到2005年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加到21%。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达到了1562万人,再加上其余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构成了2300万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这符合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高校的扩招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信息网络的发达,使我们查询检索更加方便快捷,消息的获得更加丰富准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较早地在高校得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高校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多媒体教学、数字化

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分析

2004—2006年期间,在发达国家美、欧元区、日等经济持续攀升,发展中国家中、印等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延续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同时,世界经济近期也出现了走缓和地区徘徊趋向。本文根据近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和影响,分析 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提出需采取的进一步措施和建议。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

全球十大教育发展新理念

全球十大教育发展新理念 21世纪的全球化进程,使国际组织在促进全球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国际组织教育发展重要报告分析”项目组,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世界银行、欧盟等主要国际组织近年来发布的教育发展重要报告、教育决策咨询报告、教育公报等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归纳总结了全球教育发展的十大最新理念和趋势。 1.欧盟视教育为未来发展核心 2010年6月,欧盟正式通过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即《欧洲2020:智慧、可持续与包容性的增长战略》,这是继《里斯本战略》到期后,欧盟的第二个十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欧洲身处转型时期、欧洲各国需要摆脱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构建“智慧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框架,明确了欧盟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和具体目标。新战略将教育和培训视为欧盟未来发展的核心,视为实现“智慧增长”和“包容性增长”、帮助欧洲各国摆脱危机的关键。 新战略特别强调,“必须做好教育、培训与终生学习方面的工作”。作为实现核心目标增长的支撑,欧盟还设计了七项行动,涉及创新、教育、数字化、就业、产业、能源、反贫困等方面。其中,“创新联盟”、“青年人流动”和“新技能与就业议程”三项行动与教育紧密相关。 2.从“全民教育”转向“全民学习” 2011年4月,世界银行集团推出了《世界银行2020教育战略-全民学习:投资于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发展》,对未来10年世行在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和实践动向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全民学习”的战略新愿景。 “全民学习”新战略,完成了从“全民教育”到“全民学习”的转变,加快了从教育到学习的转移。世行认为,“全民学习”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增长和减贫的关键,面对全球教育面临的挑战,未来教育的目标应从促进“全民教育”转变为促进“全民学习”。 “全民学习”意味着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年不仅能上学,还能掌握他们拥有健康、有成效的生活并获得有意义的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面向全民学习”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将“学习”概念提到了一个比“教育”更加宽泛的层面,拓展了教育的时间观,也将教育延伸到了新的空间维度。 3.家庭背景正强烈影响教育成功 2011年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2009结果报告,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正强烈影响其教育成功。 经合组织用“经济、社会和文化地位指数”来测量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该指数根据学生提供的有关其家长的教育、职业及家庭财产信息得出。报告显示: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相关的成绩差异在所有国家都非常明显。平均而言,经合组织成员国中,14%学生的阅读成绩差异可以由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解释;而在匈牙利、保加利亚、秘鲁和厄瓜多尔,超过20%的成绩差异可以由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解释。在经合组织成员国,来自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更优越(收入最顶端的七分之一)的学生成绩,比普通家庭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高38分;而在新西兰、法国,富裕与贫困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高达50分。 当前,消除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努力方向,报告也发现,一些国家已成功减少了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 4.阅读素养成为成功核心技能 经合组织报告得出的另外一个具有重要政策内涵的结论是:真正影响经济及社会进步的是学习结果的质量,而不是现在各国普遍采用的“教育年限”这一指标。 经合组织用对义务教育末期学生(15岁学生)“素养”的测评来评估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结果的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 1、两极的终结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是指主要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及其表现形态。世界格局是有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对世界形势具有决定影响的国际关系。正确观察和分析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大国关系的战略调整是21世纪初我们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确立新世纪对外战略的重要前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完全证实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英明预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① 从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冷战时期,僵硬的两极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峙不仅抑制了新生政治力量的生长,而且消耗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这既有利于现存的政治力量得以充分显示,又有利于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形成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冷战的终结解除了约束政治力量成长的集团政治框架,扫清了政治力量壮大的障碍。各主要政治力量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以强化经济科技实力为主要途径,以谋求在未来国际战略新格局中的有利地位为基本目标,集中主要精力于内政外交战略的调整与谋划,使世界舞台呈现出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活跃局面。 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为世界多极化奠定了基础。从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苏联的解体、格局的演变、经济和科技地位的提升等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战后初期,美苏经济实力无与伦比,这是构成两极政治格局的客观经济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和多元化步伐加快,WTO、IMF等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俄白哈吉四国关税同盟、十国大东盟等地区一体化组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别经济的开放和参与为基础的,但是,其最大特点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公司,而非国家,生产要素的流动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公司的利益并不总是与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一致。这样,国家对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尽管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超强国家具有控制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巨大能力,但是,它要建立经济霸权会遇到更多的制约和阻力。经济全球化使封锁、控制等传统手段逐渐失去效力,促使它们在对别国实施经济制裁的时候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而经济的区域化的本质在于经济权力的板块化,那些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巨大力量的区域经济集团必然会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这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规律。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在实践上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温床。

谈一谈我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课程号:B0900001C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10班 学号:B11011020姓名:耿瑞昌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看法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体制上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未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同步性,将使现有的高校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产生新兴的高校体制。高等学校在信息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学不只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而应使之发展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联合体。社会发展要求未来大学决不是一个“孤立”的高等学府,它应当同工业企业、科学文化机构、管理部门等建立长期的直接的联系和多方面合作,与此相适应,未来大学将新兴一系列有关教学、科研、生产的管理、研究等联合机构,这些机构将起联系社会与学校的桥梁作用。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得到整个社会强有力的支持,增强它的生命力,而社会得到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而促进其发展。这就是未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几乎又是同步的,高校体制的变化也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同步性。很多人推崇西式的教育风格,即想要在中国“中体西用”。我认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所蕴含的某些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长期所走过的道路及其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揭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有关的思想,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道路探索的长期曲折历程的分析,对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中国高等教育道路的进一步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与课程及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急剧增长使高等院校课程的数量在增加,内容在扩展。其直接的结果是授课时数的增加、学生负担加重、教师力量和物质保障不足,其深层的问题是它并没有带来学生质的变化。因此,改革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方法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毫无疑问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和教师的责任。“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完成它的使命和成为整个社会可长久维持与存在下去的合作伙伴,除非它的教师和系统组织的实体——根据他们特定学校的目标、学术潜能和物质资源——也进行科研工作。这句话需要特别反复地讲,这是由于高等教育像其他科研机构一样,需要更新的、充满活力的公共支持”。这一陈述说明了高等院校科研活动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鼓励教师和学术单位开展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师和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二是不断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与社会各界进行项目和资金的合作;三是以更高、更新的研究成果来赢得社会更大的支持。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还需要在平稳过渡中慢慢实施,毕竟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是不能脱节的,要改就得同时改。我们相信,中国这么个人口大国,如果国家对教育投入了充裕的资金与充足的关心,大学一定会逐渐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甚至超越。我相信,我们能。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世界生产力迅速提高。(2)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3)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贸易地区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4)国际金融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被看作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5)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加剧了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收益大都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从这个阶段的外部特征看,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国家人均C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这个水平以后,则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特点;二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以上,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获得新的目标和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和科学地探讨和认识这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不能胡越现实的基础与条件,应结合整个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教育本身的规律,认识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特点,形成新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高等教育已形成良好发展势头与基础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和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管理、井以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分布结构也进一步趋于合理。一方面中央政府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支持,包括211工程、省部共建等措施:另一方面是改变了过去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的布局思路,在一大批中小城市中建立了以这些地方城市为名称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高等学校。这些学校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将自身的发展有效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平稳地实现丁高等学校的学费制度从计划经济下的全部由政府提供,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转变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在经过非常艰苦的改革以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从完全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计划经济模式,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另外,反映这种变化的还有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多元化办学局面,以及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管理体制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已经具有了比较广泛的,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即一大批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改革和发展,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体制、学科与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以及筹措教育经费等方面,初步具有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的某些基本特征。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机制.发展模式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约束”逐步走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约束”,并形成了举办主体、管理主体和办学主体相互区别与相互联系的新体制。 第二,对中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能认识的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的一般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性,我们还不能对中国高等教育发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建波 №.1 :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谋攻篇》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内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的外因(重要条件) ※ 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应明确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 ※ 关于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狭义: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 3 页注:学前教育对象的年龄界定 1.古代至 19C 初:母育教育(母亲就是教师) 2. 19C 初至 20C50 年代:学前公共教育( 3 岁—入学前) 3.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 0~3 岁的早期教育和3~6 岁的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 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 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 说,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 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 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 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促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 № .2 :当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325万人。不少中国人认为,今天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若从高考录取率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统计表明,2013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9%,而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5%。但若从毛入学率看,到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适龄人口中绝大多数青年没有享受上大学的权利,这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因为过去高等教育规模小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具有接受成年人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生源不足问题困扰着高校的办学;另_方面,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受众还只是很少部分群体。何去何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政策选择

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加快大众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化进程,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显著提高。①在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与其他国家一样,人口、经济和大众化本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平问题;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与人口结构之间便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关系。在整个20世纪,在适龄人口数量庞大、上大学的机会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能够满足近30%的适龄人口上大学的需求,高等教育政策不能继续无视人口结构的变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总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年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的重大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尤为突出,将人类社会带入经济信息化时代。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从世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挑战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留英博士。1994年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调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至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起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主要兼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英国加迪夫大学名誉副校长。 高考招生制度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很多家庭的利益,而且涉及到了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制度的更新、教育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相关教育技术的应用,非常复杂。它是一个涉及面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说它牵一发动全身并不为过。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现在可以这么讲,想上大学的孩子们只要不挑大学,不挑专业,上大学已经很容易了。从1998年到2013年的15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显著。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增长6倍多,普通高校数量增长一倍多,专任教师数增长了两倍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3年底达到34.5%,高考录取率达到76%。可以这么讲,想上大学的孩子们只要不挑大学,不挑专业,上大学已经很容易了。基础教育发展也非常快。到

去年,我国基础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亿6千万,高等教育是3000多万,加起来我国在学的学生超过3个亿。基础教育学校包括幼儿园在内,已经超过了40万所。校均学生规模,高校增加了2倍,超过1万人,生师比也比过去增长了一倍。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012年已经达到4%,总额超过了2.2万亿人民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层次类型结构,如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层次,以及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首先,当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现实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严重短缺,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太少,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根本途径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大学。而办一所好的大学,除了经费充足,改善硬件条件和软件管理水平之外,还要有优良的教师队伍、办学传统、校园文化、校风学风,而这些要素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199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只有87万人,2014年达到727万人,2015年预计达到750万人。毕业生人数增长这么快,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长。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界矛盾下移,质量和公平问题更加突显。比如大家非常关注的,社会上存在的办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2000字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许宁生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别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规模、结构、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体系逐步健全。去年,中国高校数量已达2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规模的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博士培养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招生总数中占比不断攀升,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也逐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等方面更加注重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及特色;多种形式的高等继续教育深入发展,特别是建立了国家、地方两级开放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中西部高校发展内生动力,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国于2012年开始实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调整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坚,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支持,以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同时,国家和地方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等方面还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使中西部高等院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发展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高校学术科研成果与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总经费达到452亿元。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接近全国总数的4/5,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5,在多个领域产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急需、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各高校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各高校完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