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钛白粉(二氧化钛)的光学理论

钛白粉(二氧化钛)的光学理论

钛白粉(二氧化钛)的光学理论
钛白粉(二氧化钛)的光学理论

钛白粉光学理论

Optical theory

图1由粒子引起的光线折射

二氧化钛和其他的白色颜料的遮盖效率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因为白色颜料可强烈地使光线反射或曲折,丽出现反射现象。如果油漆薄膜中有足够的白色颜料,则人射漆膜表面的光几乎可以完全的反射回来,(除了很少部分是由颜料所吸收之外)于是涂膜就会呈不透明状,洁白而光

泽。

折射和绕射

光线通过和绕过颜料粒子时,粒子对光线的折射和绕射造成光线的散射或弯曲。

图1a反射散射

图l显示折射现象,其中球形表示二氧化钛粒子,由于漆膜中颜料粒子及基料折射率之不同、故当光线穿越后、必然产生曲折现象。图2显示绕射现象。行进路线靠近二氧化钛粒子的光线受到弯曲、而分开散射到许多方向。这一现象说明颜料在其临近区域对光的散射能力数倍于其粒子横截面内。

图2小粒子周围的光线衍射(绕射)

折射率

图3表示两个含颜料漆膜的横切面,演示了折射率的差别怎样影响光的散射和盖遮力。在含有高折射率颜料的漆膜中(上图)光线比在含有低折射率颜料的漆膜中弯曲较多(下图),所以射入漆膜之光线所经过的路径长度较短,因而不能深入。实际上两种漆膜都呈白色不透明状,因为其皆没有存在吸收光线的粒子,所以全部入射的光线亦都会返回表面。然而,如果漆膜厚度如虚线(X)所示,而且放在黑色背景上,那么,含有低折射率颜料的漆膜能使部分光线进入黑色背景而被吸收,则漆膜就不会完全不透明,与白色的漆膜相比较,则呈现灰色。

图3光线在漆膜中的行经路线

为什么要用二氧化钛

要了解金红石型二氧化钛(Rutile)、为什么在遮盖上能有这么大的优点,只需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与锐钛型(Anatase)二氧化钛的折射率和其它商用白色颜料以及油漆基料的折射率相比较则可以看出来(表一)。一般来说颜料的折射率和周围的介质之折射率差别越大,光线的折射就越大。

表一油漆制造所使用的某些颜料和基料的折射率

白色颜料折射率基料或介质

硅藻土 1.45真空

二氧化硅 1.41-1.49空气 1.0003

碳酸钙 1.63水 1.3330

重晶石 1.64聚醋酸乙烯酯树脂 1.47

陶土(白土) 1.65大豆油 1.48

硅酸镁 1.65精制亚麻仁油 1.48

立德粉 1.84乙烯树脂 1.48

氧化锌 2.02压克力树脂 1.49

氧化锑 2.09-2,25桐油 1.52

硫化锌 2.37氧化大豆油醇酸树脂 1.52-1.53

锐钛型二氧化钛 2.55苯乙烯丁二烯树脂 1.53

金红石二氧化钛 2.7370/15/15醇酸/

三聚氰胺/尿素

1.54 75/25醇酸/三聚氰胺 1.55

<图4>金红石型二氧化钛(Rutile)与锐钛型(Anatase)的比较

晶体结构—钛和氢原子在R型二氧化钛结晶中堪积较紧密

比重—A型二氧化钛:3.84,R型二氧化钛:4.26

折射率—A型二氧化钛:2.55,R型二氧化钛:2.73

每单位重量的遮盖力—R型二氧化钛大约高出30%

光化学稳定度—R型二氧化钛较稳定,较不易粉化

紫外线的吸收—R型二氧化钛对紫外线(360—400nm)吸收力较强。

<图5>折射率对不透明性的影响

PVC=20%丙稀酸树脂折射率为1.5

图5表示折射率不同的几种白颜料的不透明性差别。

<图5a>相对遮盖(以金红石型为100计)

干膜平光遮盖

很有趣的是,当空气渗入漆膜内。如调制颜料含量高的油时,基料本身的平均折射率减少,颜料和周围介质之间的折射率差别加大,光线散射增多。室内油漆的配制者利用这种效应(有时称为干膜平光遮盖),以增进二氧化化钛的遮盖效率。

二氧化钛粒子大小

如果要有效地散射光线,二氧化钛颜料粒子的直径应该略小于散射光线波长的一半,因为肉眼对黄一绿光(大约0.55微米)最敏感,涂料用二氧化钛颜料的平均直径在0.2和0.3微米之间。

散射能力和粒子大小

图6中的曲线是用很稀的系统,以理论推导出的,曲线表明R型二氧化钛对蓝色、绿色和红色光线的相对散射能力为粒子大小的函数。在0.2微米处,各波长光线散射的总和就增至最大。当粒子增加至0.25

和0.30微米之间时,蓝色光线的散射迅速减少,但绿色和红色光线的散射却相对地不变。在0.15微米处对应于蓝色光线的最大散射,光谱中红和绿范围内的光线散射就显著下降。

<图6>相对光线散射率与R型钛白粉粒径大小的关系

颜色和粒子大小

在着色至完全遮盖的不吸光白色漆膜内,改变颜料的粒子大小,对颜色没有影响,因为碰到表面的光线全部反射,图7代表这样的一种白色漆膜,用图解形式说明了这一点。蓝光线的波长和散射光程度最短,红光线的波长和散射光程度最长,这两种光线全部反射,视觉效应相同,好象全部光线的光程长度都相同。

<图7>白漆引起的光散射

图8表示;如果把吸光性颜料(例如炭黑)加入到漆膜内,光程较长的红光线有较多的机会被吸收。反射出的色调看来会更蓝。正如以前所述,随著二氧化钛粒径减小,红色光线散射则下降,蓝色增强。这样,在含有吸收光线的物质的油漆内,减小二氧化钛的粒子就会增强蓝色程度。这种现象是散射颜料所固有的,称之为底彩(色相)。

<图8>光线在灰色漆中的散射和吸收

颜料体积浓度PVC

因为干的油漆膜是一种三元结构,所以有理由预料,各个成份之间的体积关系,对油漆性能有重要作用。颜料体积浓度是油漆内的全部颜/填料对整个不挥发物的体积比。就白色油漆来说:

颜料体积浓度%=颜料体积(二氧化钛+填充料)/(颜料体积+粘合剂体积)*100%

在称为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的特定颜料体积浓度百分比时。油漆的许多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会突然变化。—般而言,临界颜料体积浓度可以认为是刚好有足够的粘结剂涂盖在颜料表面,填充颜料粒子之间的空隙时的颜料体积浓度。例如光泽、透气性、多孔性、遮盖力、着色强度和底彩这类性质都与颜料体积浓度有直接关系。

在典型的商用颜料浓度时,各个二氧化钛粒子开始相互接近,如图9所示。这种颜料挤塞现象影响图6中曲线的高度和形状。

<图9>在各种颜料浓度时,粒子之间的间隔

散射系数和颜料体积浓度

当二氧化钛的颜料体积浓度增加至10%以上时,由于二氯化钛粒子的聚集会使绕射光的散射效率减少。这个效应的结果会失去部分不透明度,我们可以通过在每单位面积的干漆膜中恒定钛白粉的量(降低漆膜厚度)来证明,见图10a。图10b中的曲线则表示对干膜厚度在不变的情形之下增加其颜料体积浓度,虽然会失去部分散射效率,但仍会增加其不透明度。直到增加至大约25%的颜料体积浓度为止,遮盖力会因再加入二氧化钛而减少,这是由于折射效率降低的速度比高浓度二氧化钛所能补充的速度快,这个现象会持续到临界颜料体积浓度为止,在这一点上,由于干膜平光遮盖效应,而使不透明度度再度增加。

〈图10a〉恒定的TiO2散布率

〈图10b〉恒定的干膜厚度

颜色和颜料体积浓度

在二氧化钛的颜料体积浓度增加时,绕射效率在光谱的红色部分减少的程度最大,因而当颜料体积浓度增加时,反射光会移向较较蓝的范围处。

二氧化钛表面处理

防止二氧化钛粒子在颜料含最高的系统中拥挤的一个方法,就是在颜料灰面加上涂膜,表面涂膜作用就像物理性间隔片,保持相邻的二氧化钛粒子的问隔,使其在颜料浓度增加时,绕射光的散射效率损

耗减至最小程度。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由涂层颜料比未有涂层者含有较少的二氧化钛。而有涂层的的光线散射能力在某些颜料体积浓度高的油漆中也较高。

颜色、颜料体积浓度和粒子大小

粒子大小和二氧化钛颜料体积浓度的综合效应对调色漆的颜色有很大的影响,如图11所示。也许配色不当,多半是由于使用粒子大小不当的二氧化钛以及/或者没有认识到色相(底彩)是随着二氧化钛浓度变化而改变,而不是由于着色颜料的不正确组合所致。

〈图11〉钛白粉径大小和PVC对调色漆底彩的影响

填充料

许多油漆除了含有二氧化钛合基料外,也还有填充剂。这些一般成本低的材料,能发挥多种功用。在颜料含量高的油漆中高于临界颜料体积浓度,填充剂有助于干膜平光遮盖。在颜料含量中等的油漆中(低于临界颜料浓度),粒子的大小类似二氧化钛的填充剂,有着实质空间的作用,可以增加二氧化钛的遮盖效率。粒子大的填充剂会形成类似“窗”的作用并减少遮盖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形貌特征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形貌特征 盛丽雯重庆交通大学应用化学08300221 摘要:纳米二氧化钛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杰出代表,探寻优良的二氧化钛制备工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工艺的研究状况,根据反应体系的物理形态将制备工艺分成气相、液相、固相三大类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不同制备工艺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形貌特征。 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1.1 气相法 气相水解法利用氮气、氧气或空气作载气,把TiC1 或钛醇盐蒸气和水蒸气分别导人反应器,进行瞬间混合快速水解反应。通过改变各种气体的停留时间、浓度、流速以及反应温度等来调节纳米TiO的晶型和粒径。该方法制得的产品纯度高、分散性好、表面活性大,操作温度较低,能耗小,且对材质纯度要求不是很高,可实现连续生产;但控制过程复杂,并且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晶型和粒径。气相氧化法是以TiC1 为原料,氧气为氧源,氮气作为载气的氧化反应,反应经气、固分离后制得纳米TiO:。该法制得的产品纯度高、分散性好;但设备结构复杂,材料要求耐高温、耐腐蚀,自动化程度高,研究开发难度大。气相氢氧火焰法以TiC1 ,H2,O:为原料,将TiC1 气体在氢氧焰中(700~1 000℃)高温水解制得纳米TiO。产品一般是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的混晶型,产品纯度高、粒径小、表面活性大、分散性好、团聚程度较小,自动化程度高;但所需温度高,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对工艺参数控制要求精确。气相热解法以TiC1 为原料,在真空或原料惰性气氛下加热至所需温度后,导入反应气体,使之发生热分解反应,最后在反应区沉积出纳米TiO。产品化学活性高、分散性好,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气体的浓度和炉温来控制纳米TiO的粒径分布;但投资大、成本高。 1.2 液相法 溶胶一凝胶法以钛醇盐Ti(OR) 为原料,经水解与缩聚过程而逐渐凝胶化,再经低温干燥、烧结处理即可得到纳米TiO粒子。该法制得的产品纯度高、粒径小、尺寸均匀、干燥后颗粒自身的烧结温度低;但原料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凝胶颗粒之间烧结性差,产物干燥时收缩大。化学沉淀法将沉淀剂加入TiOSO,H TiO,或TiC1 溶液中,沉淀后进行热处理。该法工艺过程简单,易工业化,但易引入杂质,粒度不易控制,产物损失多。水解法以四氯化钛或钛醇盐为原料,经水解、中和、洗涤、烘干和焙烧制得纳米TiO。该法制得的产品纯度高、粒径均匀;但水解速度快、反应难控制、成本大、能耗高、难以工业化生产。水热法以TiOSO,TiC14或Ti(OR)4为原料,高温高压下在水溶液中合成纳米TiO。该法制得的产品纯度高、粒径分布窄、晶型好;但对设备要求高、能耗较大、操作复杂、成本偏高。在综合对比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各种制备方法后,提出了利用偏钛酸原料廉价易得的特点,简化工艺过程,采用化学沉淀法来制备纳米TiO的工艺方案,并进行了长时间的中试,现就该工艺的特点及中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 1 气相法制备二氧化钛 气相法一般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段先将反应前体气化,使其在气相条件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然后在冷却过程中成核、生长,最后形成纳米TiO2颗粒。 1.1 化学气相沉积法

二氧化钛光催化分解甲醛原理

二氧化钛光催化分解甲 醛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分解甲醛原理 1. 光催化剂的发现历史 自从1972年Fujishima和Honda[2]发现TiO2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可以将水氧化还原生成氢,光催化材料就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而1976年Carey等[3]将TiO2的光催化作用应用于水中多氯联苯化合物脱氯去毒并取得了成功,从此TiO2作为一种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到了水和空气的清洁净化领域。1985年,日本科学家Tadashi Matsunaga等[4]第一个发现了TiO2在紫外光下有杀菌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对TiO2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以前的研究多数是用溶胶凝胶负载在基材上,这样的负载量有限,所以对空气的净化的速率较慢。如何能够快速、便捷、安全、有效的除去室内的各种污染物及病菌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纳米TiO2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使它成为了解决这一问的热点研究方向。纳米TiO2以其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使用安全, 2. 纳米TiO2光催化机理 纳米TiO2是一种n型半导体氧化物,其光催化原理可以用半导体的能带理论来解释[5]。由于TiO2纳米粒子的粒径在1~100 nm,所以其电子的Fermi能级是分立的,而不是像金属导体中的能级是连续的,在纳米TiO2半导体氧化物的原子或分子轨道中具有一个空的能量区域,它介于导带与价带之间,称为禁带[6],其宽度为 eV,当纳米TiO2接受波长为 nm以下的光线照射时,其内部价带的电子由于吸收光子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空穴-电子对,即光生载流子,然后迅速迁移到其表面并激活被吸附的O2和H2O,产生高活性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离子自由基(·O2- )[7],当污染物以及细菌吸附其表面时,会发生两个步骤: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测试

第 页(共 页) 课 程 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 月曰 专业班号 _____ 别 ______________ 交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姓 名_ _学号 报告退发: (订正、重做) 同组者 _____________ 次仁塔吉 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 纳米二氧化钛粉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测试 、实验目的 1. 了解制备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 2. 了解XRD 方法,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使用,高温电炉的使用 3. 了解光催化剂的(一种)评价方法 、实验原理 1.纳米TiO 2的制备 ① 纳米材料的定义:纳米材料指的是组成相或者晶相在任意一维度上尺寸小于 100nm 的材 料。 纳米材料由于其组成粒子尺寸小, 有效表面积大,从而呈现出小尺寸效应, 表面与界面效应 等。 ② 纳米TiO 2的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火焰淬火掺杂法,阳极氧化法,电泳沉积 再阳极氧化法,高温雾化法,溅射法,光沉积法,共沉淀法。 本实验采取最基本的,利用金属醇盐水解的方法制备纳米 TiO 2,主要利用金属有机醇盐能 溶于有机溶剂,且可以水解产生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沉淀。 该方法的优点:①粉体的纯度高,②可制备化学计量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粉末。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③制备原理:利用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如下 Ti OC4H9 4 4出0 =Ti OH 4 4C4H9OH Ti OH 4 Ti OC4H9 4=TiO2 4C4H9OH Ti OH 4 Ti OH 4=TiO2 4H2O 2. TiO 2的结构及表征 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TiO 2是无定形的,二氧化钛通常有如下图上所示的三种晶状结构: 无定形的TiO2在经过一定温度的热处理后,会向锐钛矿型转变,温度更高会变成金红石型。 我们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 纳米TiO 2的景行对其催化活性影响较大,由于锐钛矿型TiO 2晶格中含有较多的缺陷和缺位,能产生较多的氧空位来捕获电子,所以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具有最稳定晶型结构的金红石型TiO2,晶化态较好,所以几乎没有光催化活性。 多晶相样品根据XRD测试获得XRD图谱。根据图谱的衍射角度对应的峰,我们可以测定 各晶相的含量。【用晶相含量百分比表示】(其中20-25为金红石型的特征衍射峰,25-27 为锐钛矿型的特征衍射峰) C A A A 100% A A A R 同时,根据XRD图谱可以估计样品的直径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纳米 !"#$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方世杰 徐明霞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天津 %&&&’$) 摘 要 介绍了二氧化钛粉体和薄膜的制备技术,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中对液相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 纳米 !"#$催化剂 气相法 液相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者简介:方世杰()-’+ . ),男,硕士/ ) 引言 纳米 !"#$光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并且正在 迅速发展的高效光谱催化剂,成为近年来环保技 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一种良好的催化剂必须具 有很大的催化表面,并且有很高的光子利用率。 当 !"#$达到纳米时,会表现出更优良的光催化降 解性能。关于纳米 !"#$的制备技术已有很多论 述,本文试图对近年来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技术 作一个综述。 $ !"#$纳米粉体的制备 目前制备 !"#$纳米微粒的方法有很多种,根 据对所要求制备微粒的性状、结构、尺寸、晶型、用 途,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按照原料的不同大致 分为 $ 类:气相法和液相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方 法,制备纳米粒子都有如下要求[)]:表面光洁;粒 子的形状及粒径、粒度分布可控,粒子不易团聚; 易于收集;热稳定性优良;产率高。 !/" 气相法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通过各种手段将物 质变为气体,使之在气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 变化,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粒子 的方法。气相法的特点是粉体纯度高、颗粒尺寸 小、颗粒团聚少、组分更易控制。 $/)/) 化学气相沉积法(012) [$]

化学气相法制备纳米 !"#$的初级过程包括: 气相化学反应、表面反应、均相成核、非均相成核、 凝结聚集或融合。气相反应所需的母体有 $ 类: !"03*和钛醇盐。化学反应可分为 * 类。 ())!"03*与 #$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03* (4)5 #$ (4)6 !"#$5 $03$ 7 !"#$ (4)6(!"#$)7 (8) ($)钛醇盐直接热裂法[%],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 (#9)*6 !"#$5 *07:$75 $:$#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气溶胶法),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 !" (#9)*5 $:$# 6 !"#$5 *9#: (*)气相氢火焰法,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03*5 $:$5 #$6 !"#$5 *:03 $/$/$ 激光 012 法 激光 012 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制备方法。在 ,& 年代由美国的 :;44<=>[)]提出,目前该法已合成 出一批具有颗粒粒径小、不团聚、粒径分布窄等优 点的超细粉,产率较高。? 2;@"A 0;8<>[*]对激光 012 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在激光 012 法 中,用 !" (=B#C=)*作反应物要比采用 !" (#BDE)*效果要好,!" (=B#C=)*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反应物。 $/$/% 等离子 012 法 等离子 012 法是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超高 温激发气体发生反应,同时利用等离子体高温区 , % 硅酸盐通报 !##! 年第 ! 期 综合与述评 万方数据 与周围环境巨大的温度梯度,通过急冷作用得到 纳米颗粒。该方法有 ! 个特点: (")产生等离子体 时没有引入杂质,因此生成的纳米粒子纯度较高; (!)等离子体所处空间大,气体流速慢,致使反应 物在等离子空间停留时间长,物质可以充分加热 和反应。 气相法制备的纳米 #$%!具有粒度好、化学活 性高、粒子呈球形、凝聚粒子小、可见透光性好及 吸收紫外线以外的光能力强等特点,但产率低,成

TiO2光催化原理及应用

TiO2光催化原理及应用 一.前言 在世界人口持续增加以及广泛工业化的过程中,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地球上22% 的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饮用水标准。长期摄入不干净饮用水将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世界围每年大概有200 万人由于水传播疾病死亡。水中的污染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常见的污染物包括有毒重金属、自然毒素、药物、有机污染物等。常规的饮用水净化技术有氯气、臭氧和紫外线消毒以及过滤、吸附、静置等,但是这些方法对新生的污物往往不是非常有效,并且可能导致二次污染。包括我国在世界围广泛应用的氯气消毒法,可能在水中生成对人类健康有害的高氯酸盐。臭氧消毒是比较安全的消毒方法,但是所需设备昂贵;而紫外线消毒法需要能源支持,并且日常的维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吸附法一般需要消耗大量的吸附剂,使用过的吸附剂一般需要额外的处理。这些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围,迫切需要发展一种高效、绿色、简单的净化水技术。 自然界中,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能在太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氧)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这种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代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光化学反应的过程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很相似。光化学反应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光解和间接光解两类。直接光解为物质吸收能量达到激发态,吸收的能量使反应物的电子在轨道间的转移,当强度够大时,可造成化学键的断裂,产生其它物质。直接光解是光化学反应中最简单的形式,但这类反应产率一般较低。间接光解则为反应系统中某一物质吸收光能后,再诱使另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半导体在光的照射下,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使化合物的合成或使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分解的过程称之为半导体光催化。半导体光催化是光化学反应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它能使许多通常情况下难以实现或不可能进行的反应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与传统技术相比,光催化技术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第一,光催化是低温深度反应技术。光催化氧化可在室温下将水、空气和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等完全氧化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物。第二,光催化可利用紫外光或太作为光源来活化光催化剂,驱动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净化目的,对净化受无机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废水及回收贵金属亦有显著效果。 二.TiO2的性质及光催化原理 许多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Fe2O3,ZnS,CdS等)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可以作为光催化剂。但是,由于某些化合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而且有的半导体在光照下不稳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光腐蚀现象。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TiO2以其化学性质稳定、氧化-还原性强、抗腐蚀、无毒及成本低而成为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TiO2属于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它有三种晶型——锐钛矿相、金红石相和板钛矿相,板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1.3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1.3.1常规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二氧化钛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有两种:硫酸法和氯化法。 1)硫酸法 用硫酸酸解含钛矿物,得到硫酸氧钛溶液,经纯化和水解得到偏钛酸沉淀, 再进入转窑焙烧产出二氧化钛颜料产品,是非连续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复杂,需要20道左右的步骤,排放废弃物较多。晶型转变需更多操作步骤,采用的焚烧工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9]。 硫酸法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除杂:FQ6+3H2SCH=Fe2(SO4)3+3H2O, TiO2+2H2SO4=Ti(SO4) 2+2H2O 然后:Fe+F&(SO4)3=3Fe2 SO4 调PH 至5-6,使Ti(SO4)2水解:Ti(SO4)2+3H2O=H2TiO3 J +2H2SO4 过滤沉淀加热得到TiO2:H2TiO3= TQ2+H2O T 2)氯化法 氯化法是以钛铁矿、高钛渣、人造金红石或天然金红石等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钛,经精馏提纯,再进行气相氧化;速冷后,经过气固分离得到二氧化钛。由于没有转窑焙烧工艺形成的烧结,其二氧化钛原级粒子易于解聚,所以在产品精制的过程较硫酸法大幅度节省能量[10]0 氯化法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先用盐酸除杂:Fe2O3+6HCI=2FeCl3+3H2O 过滤洗涤然后加焦炭和氯气:TiO2 (粗)+C+2Cl2=TiCl4(气)+CO2 冷却、收集TiCl4 (液)小心水解:TiCl4+3H2O =H2TiO3+4HCl 加热提纯得到精制二氧化钛:H2TiO3=TiO2(精)+H2O T 1.3.2微细二氧化钛的制备工艺 粉体的超微细加工通常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加工法是将粗粒子粉碎得到微粉体的方法。虽然目前粉碎技术已有改进,但粉碎过程很容易混入杂质,很难制备1ym以下的超微粒子。化学法是由离子、原子形核,然后再长大,分两步过程制备微粒子的方法,这种方法易得到粒径1ym以下的超微粒子。微细二氧化钛的制备主要包括气相法和液相法。气相法是指直接利用气体或采用激光、电子束照射等方法将原料变为气体或离子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然后再经冷却、凝结、长大等过程制备微细颗粒的方法,由于气相法生产

氧化钛的光催化过程机理

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氧化石墨溶于有机溶剂,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钛盐前驱体,搅拌均匀;将混合好的分散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120~200℃下反应4~20小时;将反应所得到产物分别用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清洗,真空40~80℃下干燥8~24小时得到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普通易得,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安全,所得产物中,TiO2颗粒能均匀分散于石墨烯表面,两者间有较强的作用力,既避免了自身粒子的团聚,也有效防止了石墨烯片层的重堆积。结构上的优势使其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在环境保护与太阳能电池领域中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所谓光催化反应 光化学及光催化氧化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项高级氧化技术。所谓光催化反应,就是在光的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需要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受激产生分子激发态,然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或者变成引发热反应的中间化学产物。光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源于光子的能量,在太阳能的利用中光电转化以及光化学转化一直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光催化氧化技术利用光激发氧化将O2、H2O2等氧化剂与光辐射相结合。所用光主要为紫外光,包括uv-H2O2、uv-O2等工艺,可以用于处理污水中CHCl3、CCl4、多氯联苯等难降解物质。另外,在有紫外光的Feton体系中,紫外光与铁离子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使H2O2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的速率大大加快,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去除。 编辑本段分类 光降解通常是指有机物在光的作用下,逐步氧化成低分子中间产物最终生成CO2、H2O及其他的离子如NO3-、PO43-、Cl-等。有机物的光降解可分为直接光降解、间接光降解。前者是指有机物分子吸收光能后进一步发生的化学反应。后者是周围环境存在的某些物质吸收光能成激发态,再诱导一系列有机污染的反应。间接光降解对环境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更为重要。 利用光化学反应降解污染物的途径,包括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参与的光化学氧化过程。前者多采用氧和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污染物氧化分解;后者又称光催化氧化,一般可分为均相和非均相催化两种类型。均相光催化降解中较常见的是以Fe2+或Fe3+及H2O2为介质,通过photo-Fenton反应产生·HO使污染物得到降解,非均相光催化降解中较常见的是在污染体系中投加一定量的光敏半导体材料,同时结合一定量的光辐射,使光敏半导体在光的照射下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吸附在半导体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与电子-空穴作用,产生·HO等氧化性极强的自由基,再通过与污染物之间的羟基加和、取代、电子转移等式污染物全部或接近全部矿化。

二氧化钛的各种制备方法

取200mL浓度为1mol/L的TiOSO 4 溶液装入容量为500mL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入高 压蒸气釜内,用温度为125℃的蒸气加热2 h后取出,TiOSO 4 水热解生成的白色偏钛酸,过滤后,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得含固量为%的偏钛酸备用。取200mL浓度为 1mol/L的TiOSO 4 溶液,在搅拌条件下,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直至溶液的pH=5,溶液中生成胶状二氧化钛前驱体正钛酸,过滤后,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得含固量为%的正钛酸备用。 1.载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分别在46gH 2TiO 3 和195gH4TiO4中加入50mL浓度为L的AgNO3溶液,磁力搅拌并加热 直至大部分水挥发,置于80℃的干燥箱中烘干,取出碾磨得未煅烧的载银粉体;在偏钛酸和正钛酸上进行载银的样品分别记为AT1和AT2。分别将AT1和AT2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环境下分别以2℃/min速度从室温加热至700℃或900℃煅烧并保温2 h,取出自然冷却后,放入研磨机内研磨4h得含银%的载银二氧化钛粉体。700℃和900℃煅烧后AT1和AT2载银粉 2.溶胶凝胶法制备纯TiO2 薄膜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按n[Ti( OC 4H 9 ) 4 ]∶n[C 2 H 5 OH]∶n[NH( CH 2 CH 2 OH) 2 ]∶ n[H 2 O]=1∶23∶2.5∶10摩尔配比,先将2 /3 无水乙醇、钛酸四丁酯和二乙 醇胺混合,搅拌2 h。再将余下1 /3 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 h,得到稳定澄清的溶胶溶液,静置48h。采用自制的拉膜机,以石英玻璃为薄膜载体(实验前依次经过丙酮、水、乙醇超声清洗10 min),每浸渍提拉一层膜在100℃下干燥10 min,涂膜四层后,将样品置于马弗炉中以 约2℃·min-1升温到600℃保温2 h 后,随炉温冷却,制得纯TiO 2 薄膜。 3.在空心微球表面定向生长TiO2纳米棒 配制1mol/L的钛酸四丁酯甲苯溶液, 将空心微球在其中浸没10min, 然后抽滤,用甲苯、去离子水洗涤. 如此循环10次, 使空心微球表面包覆一层TiO2 薄膜.将如此处理过的空心微球放入马弗炉中, 在550℃下煅烧2h,自然冷却后取出.在60mL盐酸(37%)/水(1∶1, 体积比)溶液中, 加入2g钛酸四丁酯, 搅拌至透明. 加入上述煅烧过的空心微球, 搅拌10 min后转入水热反应釜中, 密封并在150℃下水热反应4 h.自然冷却后, 经过离心分离、乙醇洗涤、干燥, 得到表面定向生长有二氧化钛纳米棒的空心微球. 4.硬脂酸凝胶法合成纳米TiO2 将硬脂酸放入三口瓶中,70℃下使硬脂酸熔融形成透明的溶液,机械搅拌下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加入到已熔融的硬脂酸中,硬脂酸:钛酸四丁酯=1:2(摩尔比),75℃下磁力搅拌3 h,形成半透明的棕红色溶胶,自然冷却形成凝胶后,置于马弗炉中450℃煅烧2 h,研磨后得到纳米T iO2粉体。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评价 实 验 报 告 组别:第七组 组员:曲红玲高晗 班级:应121-2 指导老师:翁永根老师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评价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简单的原料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了解二氧化钛的应用和多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3、了解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性质。 4、了解纳米半导体光催化的原理。 5、掌握光催化材料活性的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二氧化钛,化学式为2TiO ,俗称钛白粉。多用于光触媒、化妆品,能靠紫外线消毒及杀菌。以纳米级2TiO 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因其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而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以及较高的光催化活性、高效的光点转化性能等,在抗菌除雾、空气净化、废水处理、化学合成及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液相法合成,包括液相沉淀法、液相凝胶法、醇盐水解法、微乳液法及水热法;另一类是气相法合成,包括四氯化钛氢氧焰水解法、四氯化钛气相氧化法、钛醇盐气相氧化法、钛醇盐气相水解法、钛醇盐气相热解法。其中,溶胶凝胶法是近年来制备二氧化钛广泛使用的方法。本试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中,反应物为水、钛酸四丁酯,分相介质为乙醇,冰醋酸可调节体系的酸度防止钛离子水解过度,使钛酸四丁酯在无水乙醇中水解生成()4OH Ti ,脱水后即可得到2TiO 。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只要控制适当的温度条件和反应时间,就可以得到二氧化钛。 在以乙醇为溶剂,钛酸四丁酯和水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反应,钛酸四丁酯在酸性条件下,在乙醇介质中水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一般认为,在含钛离子溶液中钛离子通常与其它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状基团。上述溶胶体系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发生胶凝作用,最后形成稳定的凝胶。此过程中涉及的反应为: ()()OH H C OH Ti O H H OC Ti 944249444+=+ ()()OH H C TiO H OC Ti OH Ti 942494442+=+ ()O H TiO OH Ti 2242+? 2、光催化活性评价 光触媒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是不同波长的光照)所起到的催化作用的化学反应,通称为光反应。光催化一般是多种相态之间的催化反应。 本次试验是进行紫外光催化活性评价,分别通过测量在亚甲基蓝和甲基橙中,反应前

第二节 二氧化钛光催化影响因素

第二节TiO2光催化影响因素 目前主要针对TiO 2 进行增加表面缺陷结构、减小颗粒大小增大比表面、贵金 属表面沉积、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表面光敏化、以及改变TiO 2 形貌和晶型等方法来提高其量子效率以及扩展其光谱响应范围。研制具有高量子产率,能被太阳光谱中的可见光激发的高效半导体光催化剂,探索适合的光催化剂负载技术,是当前解决光催化技术中难题的重点和热点。 表面缺陷结构 通过俘获载流子可以明显压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再结合。在制备胶体和多晶光催化是和制备化学催化剂一样,一般很难制得理想的半导体晶格。在制备过程中,无论是半导体表面还是体内都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结构,这种不规结构和表面电子态密切相关,可是后者在能量上不同于半导体主体能带上的。这样的电子态就会起到俘获载流子的阱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压制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7]。 颗粒大小与比表面积 研究表明,溶液中催化剂粒子颗粒越小,单位质量的粒子数就越多,体系的比表面积大,越有利于光催化反应在表面进行,因而反应速率和效率也越高。催化剂粒径的尺寸和比表面积的一一对应直接影响着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高低。粒径越小,单位质量的粒子数目越多,比表面积也就越大。比表面积的大小是决定反应物的吸附量和活性点多少的重要因素。比表面积越大,吸附反应物的能力就越强,单位面积上的活性点也就越多,发生反应的几率也随之增大,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粒子大小与第一激子的德布罗意半径大小相当,即在1-10 nm 时,量子尺寸效应就会变得明显,成为量子化粒子,导带和价带变成分立的能级,能隙变宽,生成光生电子和空穴能量更高,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能力,而粒径减小,可以减小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提到光产率。再者,粒径尺寸的量子化使得光生电子和空穴获得更大的迁移速率,并伴随着比表面积的加大,也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反应效率。 贵金属沉积的影响 电中性的并相互分开的贵金属的Fermi能级小于TiO 2 的费米(Fermi)能级, 即贵金属内部与TiO 2相应的能级上,电子密度小于TiO 2 导带的电子密度,因此 当两种材料连接在一起时,载流子重新分布,电子就会不断地从TiO 2 向贵金属

二氧化钛的各种制备方法2

1.硫酸氧钛溶液热水解和中和水解法制备偏钛酸和正钛酸 取200mL浓度为1mol/L的TiOSO4溶液装入容量为500mL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入高压蒸气釜内,用温度为125℃的蒸气加热2 h后取出,TiOSO4水热解生成的白色偏钛酸,过滤后,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得含固量为21.6%的偏钛酸备用。取200mL 浓度为1mol/L的TiOSO4溶液,在搅拌条件下,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直至溶液的pH=5,溶液中生成胶状二氧化钛前驱体正钛酸,过滤后,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得含固量为5.1%的正钛酸备用。 2.载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分别在46gH2TiO3和195gH4TiO4中加入50mL浓度为9.3mmol/L的AgNO3溶液,磁力搅拌并加热直至大部分水挥发,置于80℃的干燥箱中烘干,取出碾磨得未煅烧的载银粉体;在偏钛酸和正钛酸上进行载银的样品分别记为AT1和AT2。分别将AT1和A T2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环境下分别以2℃/min速度从室温加热至700℃或900℃煅烧并保温2 h,取出自然冷却后,放入研磨机内研磨4h得含银0.5%的载银二氧化钛粉体。700℃和900℃煅烧后AT1和AT2载银粉 3.溶胶凝胶法制备纯TiO2 薄膜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按n[Ti( OC4H9 ) 4]∶n[C2H5OH]∶n[NH( CH2CH2OH)2]∶n[H2O]=1∶23∶2.5∶10摩尔配比,先将2 /3 无水乙醇、钛酸四丁酯和二乙醇胺混合,搅拌2 h。再将余下1 /3 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0.5 h,得到稳定澄清的溶胶溶液,静置48h。采用自制的拉膜机,以石英玻璃为薄膜载体(实验前依次经过丙酮、水、乙醇超声清洗10 min),每浸渍提拉一层膜在100℃下干燥10 min,涂膜四层后,将样品置于马弗炉中以约2℃·min-1升温到600℃保温2 h 后,随炉温冷却,制得纯TiO2薄膜。 4.在空心微球表面定向生长TiO2纳米棒 配制1mol/L的钛酸四丁酯甲苯溶液, 将空心微球在其中浸没10min, 然后抽滤,用甲苯、去离子水洗涤. 如此循环10次, 使空心微球表面包覆一层TiO2 薄膜.将如此处理过的空心微球放入马弗炉中, 在550℃下煅烧2h,自然冷却后取出.在60mL 盐酸(37%)/水(1∶1, 体积比)溶液中, 加入2g钛酸四丁酯, 搅拌至透明. 加入上述煅烧过的空心微球, 搅拌10 min后转入水热反应釜中, 密封并在150℃下水热反应4 h.自然冷却后, 经过离心分离、乙醇洗涤、干燥, 得到表面定向生长有二氧化钛纳米棒的空心微球. 5.硬脂酸凝胶法合成纳米TiO2 将硬脂酸放入三口瓶中,70℃下使硬脂酸熔融形成透明的溶液,机械搅拌下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加入到已熔融的硬脂酸中,硬脂酸:钛酸四丁酯=1:2(摩尔比),75℃下磁力搅拌3 h,形成半透明的棕红色溶胶,自然冷却形成凝胶后,置于马弗炉中450℃煅烧2 h,研磨后得到纳米T iO2粉体。

氧化钛光催化分解甲醛原理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分解甲醛原理 1. 光催化剂的发现历史 自从1972年Fujishima和Honda[2]发现TiO2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可以将水氧化还原生成氢,光催化材料就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而1976年Carey等[3]将TiO2的光催化作用应用于水中多氯联苯化合物脱氯去毒并取得了成功,从此TiO2作为一种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到了水和空气的清洁净化领域。1985年,日本科学家Tadashi Matsunaga等[4]第一个发现了TiO2在紫外光下有杀菌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对TiO2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以前的研究多数是用溶胶凝胶负载在基材上,这样的负载量有限,所以对空气的净化的速率较慢。如何能够快速、便捷、安全、有效的除去室内的各种污染物及病菌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纳米TiO2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使它成为了解决这一问的热点研究方向。纳米TiO2以其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使用安全,2. 纳米TiO2光催化机理 纳米TiO2是一种n型半导体氧化物,其光催化原理可以用半导体的能带理论来解释[5]。由于TiO2纳米粒子的粒径在1~100 nm,所以其电子的Fermi能级是分立的,而不是像金属导体中的能级是连续的,在纳米TiO2半导体氧化物的原子或分子轨道中具有一个空的能量区域,它介于导带与价带之间,称为禁带[6],其宽度为eV,当纳米TiO2接受波长为nm以下的光线照射时,其内部价带的电子由于吸收光子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空穴-电子对,即光生载流子,然后迅速迁移到其表面并激活被吸附的O2和H2O,产生高活性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离子自由基(·O2- )[7],当污染物以及细菌吸附其表面时,会发生两个步骤:(1)吸收相波长为nm以下的光能,使表面发生光激发而产生光致电子和正的空穴。 (2)在受光照射而产生的电子-空穴中,电子消耗于空气中氧的还原,空穴则将吸附物质氧化,分解这些吸附物质的作用。如下图1: 导带 O2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陈早明 郑典模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330029)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各种制备方法的所具有的特点。并提出了目前制备方法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二氧化钛 纳米 制备 1 引言 纳米微粒是指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的超细微粒,它的尺寸大于原子簇,小于通常的微粉。通常,把仅包含几个到数百个原子或尺度小于lnm的称为“簇”,而把粒径在1—100nm之间微粒称为纳米粒子。当小粒子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就具有了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展现许多特有的性质,在催化、滤光、光吸收、医药、磁介质及新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纳米二氧化钛(T i02)由于其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磁性强、光催化、吸收性能好,吸收紫外线能力强,表面活性大、热导性好、分散性好、所制悬浮液稳定等优点。因此倍受关注,制备和开发纳米二氧化钛成为国内外科技界研究的热点之一。(1) 2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可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两大类。 2.1 气相制备法 2.1.1 低压气体蒸发法(1) 此种制备方法是在低压的氩、氮气等惰性气体中加热普通的T i02,然后骤冷生成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其加热源有以下几种:(1)电阻加热法;(2)等离子喷射法;(3)高频感应法;(4)电子束法;(5)激光法,这些方法可制备lOOnm以下的二氧化钛粒子。 2.1.2 活性氢—熔融金属反应法 含有氢气的等离子体与金属钛之间产生电弧,使金属熔融,电离的N2,Ar等气体和H2溶入熔融金属,然后释放出来,在气体中形成了金属的超微粒子,用离心收集器或过滤式收集器使微粒与气体分离而获得纳米二氧化钛微粒。 2.1.3 溅射法(1) 此方法是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在两电极间充入Ar 气,两电极间施加的电压范围为0.3—1.5kV。由于两电极间的辉光放电使Ar离子形成。在电场的作用下Ar离子冲击阴极靶材表面,靶上的T i02就由其表面蒸发出来,被惰性气体冷却而凝结成纳米T iO2粉末,粒度在50nm以下,粒径分布较窄。 2.1.4 流动液面上真空蒸发法 用电子束在高真空下加热蒸发T iO2,蒸发物落到旋转的圆盘下表面油膜上,通过圆盘旋转的离心力在下表面上形成流动的油膜,含有超微粒子的油被甩进了真空室的壁面,然后在真空下进行蒸馏获得T iO2超微粒子。 2.1.5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2) 该工艺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开发成功的,可以用来开发单分散的纳米T iO2,其反应式如下: nT i(0R)4,+2nH2O(g)————>nT iO2(s)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化学实验报告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08应用化学 姓名:章翔宇 潘婷 袁成 钱勇 2010年6月25号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1、实验目的 熟悉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及相关操作; 理解二氧化钛吸附实验的原理和操作; 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 2、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2.1 需要的仪器 恒压漏斗、茄行烧瓶、量筒、移液管、铁架台、磁力搅拌、磁子、冷凝管、温度计、烘箱、研钵 2.2 需要的试剂 钛酸丁酯异丙醇浓硝酸蒸馏水 2.3 实验步骤 1.50ml钛酸丁酯溶16ml的异丙醇中,摇匀(在恒压漏斗中进行) 得到溶液A 2.取200ml 的蒸馏水,加入0.32 ml 的浓硝酸,摇匀(在茄行烧瓶中进行),得到 溶液B 3.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进行磁力搅拌,将溶液A 逐滴滴加至溶液B中,使两溶液 缓慢接触,并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溶液C 溶液C室温回流,记载下当时的室温 4.回流分若干天进行,保证回流时间不少于48小时,得到溶液D 5.蒸干方式:将溶液D进行水浴加热85度并不断搅拌将水分蒸发干,得E 6.将E放入烘箱100烘干 7.研磨至粉末状; 2.4 实验结果 1、回流分4天进行,总计回流时间50小时,室温为15℃。 2、经研磨,得到白色细粉末状固体。称量得二氧化钛质量为11.233g,理论产量不小于11.785g,损失为产品转移过程中损失。 3、纳米二氧化钛性质实验 3.1 二氧化钛吸附试验 1、仪器:烧杯(500mL),容量瓶(1000mL),样品瓶(6个),电子天平,磨口瓶,超 声波清洗机,玻璃注射器,过滤器,分光光度计 2、试剂:二氧化钛粉末,染料X-3B(分子量615),蒸馏水 3、实验步骤: 1、用电子天平称取60mg染料,配成1000mL的60mg/L溶液(避光保存)。 2、将烧杯润洗后,倒入100ml染料溶液,再倒入称量好的50mg的二氧化钛粉末。 静置后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70℃超声40分钟,注意避光)。剩余原液取样保存编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Ti O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在关于有关Ti O2纳米颗粒的研究中,制备方法的研究是很多的,同时,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Ti O2的文献报道比较多,通常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前驱物为无定形结构的,经过进一步的热处理后或者水热晶化才能得到晶型产物[49]。烧结过程能促使晶型转变,但是往往引起颗粒之间的团聚和颗粒的生长[50]。一般情况下,在大于300℃温度烧结处理得 到锐钛矿型Ti O2、大于600℃的温度烧结处理得到金红石型Ti O2。Ti O2的很多种性质取决于颗粒尺寸和晶化度。优化制备条件,得到分散性良好,催化性能好的光催化剂是很有研究意义的。 实验原理 溶胶-凝胶法是从材料制备的湿化学法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是以金属醇盐或无机 盐为原料,其反应过程是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在有机介质中进行水解、缩聚反应,使溶液形成溶胶,继而形成凝胶。凝胶经陈化、干燥、煅烧、研磨得到粉体产品。其中由于较多研究者以醇盐为原料,故也将其称为醇盐水解法。在溶胶-凝胶法中,溶胶通常是指固体分散在 液体中形成胶体溶液,凝胶是在溶胶聚沉过程中的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间的冻状物质,是由胶粒组成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网络了全部或部分介质,是一种相当稠厚的物质。 本文中,钛酸四丁酯(Ti(OC4H9)4)在水中水解,并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含有氢氧化钛(Ti(OH)4)粒子的溶胶溶液,反应继续进行变成凝胶,反应方程式如下: 水解Ti(OC4H9)4+4 H2O →Ti (OH)4+ 4HO C4H9 (2-1) 缩聚2Ti (OH)4→[Ti (OH)3]2O+H2O (2-2) 总反应式表示为: Ti(OC4H9)4+ 2H2O→Ti O2 + 4 C4H10O (2-3) 上式表示反应物全部参加反应的情况,实际上,水解和缩聚的方式随反应条 件的变化而变化。反应过程为: (1) 水解反应:可能包含对金属离子的配位,水分子的氢可能与OR 基的氧通过氢键引起 水解。 (2) 缩聚反应:在溶液中,原钛酸和负一价的原钛酸反应,生成钛酸二聚体,此二聚体进 一步作用生成三聚体、四聚体等多钛酸。在形成多钛酸时Ti-O-Ti 键也可以在链的中部形成,这样可得到支链多钛酸,多钛酸进一步聚合形成胶态Ti O2,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Ti O2溶胶的胶凝过程[53]。 本论文选用价格较低、使用较为普遍的钛酸四丁酯(Ti(OC4H9)4)作为钛源,选用乙醇为 溶剂,乙醇在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反应过程中并不直接参与水解和缩聚反应,但它作为溶剂对体系起着稀释作用,它在Ti(OC4H9)4分子与水分子周围均形成由乙醇分子组成的包覆层, 阻碍反应物分子的碰撞,并在溶胶粒子周围形成“溶剂笼”,从而阻碍了溶胶粒子的生长以及溶胶团簇间的键合,使得干燥后的干凝胶能保持疏松多孔的状态,经焙烧后所得粒子比表面积较大。此外,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还要加入适量的冰乙酸,冰乙酸在反应过程中可能有两种作用:一是抑制水解,二是使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阻止胶粒凝聚,从而避免干凝胶粒尺寸过大。根据上述机理分析和本实验室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制备Ti O2溶胶的各物料组分摩尔比为Ti(OC4H9)4:HAc:H2O:Et OH:(NH4)2CO3 =1:2:15:18:X,其中X值变化的范围是0~4,加入碳酸铵的目的是使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和微小的固体载体,但又不会对生成的Ti O2造成掺杂等影响,使颗粒分散更均匀,细小。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1. 纳米TiO 2粉体制备方法 物理法 气相冷凝法: 预先处理为气相的样品在液氮的气氛下冷凝成核制得纳米TiO2 粉体,但该法不适于制备沸点较高的半导体氧化物 高能球磨法: 工艺简单,但制得的粉体形状不规则,颗粒尺寸分布宽,均匀性差 化学法 固相法: 依靠固体颗粒之间的混合来促进反应,不适合制备微粒 液相法: 就是将钛的氯化物或醇盐先水解生成氢氧化钛(或羟基氧钛) ,再经煅烧得到TiO2. 研究最广泛。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其反应为 TiCl4 + 4H2O → Ti (OH) 4 + 4HCl , Ti (OH) 4 → TiO2 + 2H2O. 以醇盐为原料,其反应为 Ti (OR) 4 + 4 H2O → Ti (OH) 4 + 4 ROH , Ti (OH) 4 ???→煅烧 TiO2 + 2 H2O. 主要包括硫酸法、水解法、溶胶-凝胶(Sol2gel) 法、超声雾化、热解法等。 溶胶- 凝胶法就是将钛醇盐制备成二氧化钛溶胶. 为了得到多孔催化剂,通常采用煅烧等方法将凝胶进行干燥,去除溶剂,制得干凝胶. Dagan 等[25 ]采用超临界干燥法所制得的TiO2气凝胶孔隙率为85 % ,比表面积高达600 m2·g - 1 ,晶粒尺寸为5. 0 nm ;对水杨酸的光催化氧化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比Degussa P - 25 TiO2粉末更高的催化活性.

气相法: 其核心技术是反应气体如何成核的问题. 通过四氯化钛与氧气反应或在氢氧焰中气相水解获得纳米级TiO2 ,目前德国Degussa 公司P-25 粉末光催化剂是通过该法生产的 常用的化学制备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解法、喷雾热解法、水热法和氧化- 还原法等。 2. 纳米TiO2薄膜制备方法: 除了与粉体制备相同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热解法外,还有液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等。 溶胶-凝胶法(Sol-Gel): 制备的薄膜纯度高,且制备工艺简单,易批量生产; 水热合成法: 通过水解钛的醇盐或氯化物前驱体得到无定形沉淀,然后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胶溶得到溶胶物质,将溶胶在高压釜中进行水热Ostwald熟化。熟化后的溶胶涂覆在导电玻璃基片上,经高温(500℃左右)煅烧,即得到纳米晶TiO2薄膜。也可以使用TiO2的醇溶液与商业Ti02(P25,3Onm)混合以后得到的糨糊来代替上面提到的溶胶。反应中为了防止颗粒团聚,通常采用化学表面改性的方法,如加有机螫合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以降低粉末表面能,增加胶粒问静电排斥,或产生空问位阻作用而使胶体稳定。这些有机添加剂在高温煅烧阶段会受热分解除去. 是溶胶-凝胶法的改进方法,主要在于加入了一个水热熟化过程,由此控制产物的结晶和长大,继而控制半导体氧化物的颗粒尺寸和分布,以及薄膜的孔隙率.得到的Ti02颗粒是锐钛矿型还是锐钛矿型与金红石型的混合物由反应条件(如煅烧温度)决定。水热处理的温度对颗粒尺寸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将溶胶在高压釜中(150Xl05~330×105Pa)于200~250℃处理12h,可得到平均粒径15~20nm的Ti02颗粒。如果用丝网印刷术(也可用刮涂的方法)将TiO2溶胶涂覆在导电玻璃上,则得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