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一代宗师、著名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一代宗师、著名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一代宗师、著名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一代宗师、著名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一代宗师、著名歌唱家

——宝音德力格尔

“圣洁秀美的乌布尔宝力格,

养育名人的好地方;

巴尔虎人的摇篮,

音乐部落美名扬。”

海拉松布郎——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地方。郁郁葱葱的松树林覆盖着这片丘陵之地,河滩上长满了茂密的柳条。极目远望,那高耸的大兴安岭的北坡上,更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松林。榆树、松树、柳树以及起伏的山峦,蜿蜒流淌的辉腾河,这一切,好像是大地精心绘制的图画,让巴尔虎人世世代代沉浸在她温柔的襁褓之中。乌布尔宝力格就是人们对她亲切的称呼。这里是大兴安岭北麓,几乎每一个山坳中都有一汪清澈的泉水,这里有巴尔虎人世代供奉的宝格达罕山。在这得天独厚的地方,还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它们既是这里的第二主人,又是巴尔虎人世代相处的朋友。

在海拉松布郎的旁边,有一座寺庙,人们叫它“胡舒庙”。该庙始建于1928年,当时信徒们用箭矢的着落点来确认庙址,看来这一选择是一项不错的决择。胡舒庙在这吉祥的宝地安静地挺立着,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在胡舒庙的西北边有一眼泉水,涓细的水流在庙西南转过,随后变为一支暗流。这里的水系在大兴安岭北坡,因而都是向北流汇。乌布尔宝力格就是这眼泉水的名字,因为它是向着太阳的方向流淌出来的。

就是在这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地方,做为草原的女儿,后来又成为著名歌唱家的宝音德力格尔降生了。那是1933年,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叫那木吉拉,女主人叫斯楞。爸爸那木吉拉虽然个头儿不高,但很结实,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衬在圆圆的脸上,显出几分英俊和聪慧;妈妈斯楞中等身材,困苦和劳累并没有改变她那固有的体型,性格温柔而贤慧。当年,班禅大师来巴尔虎传经讲道,班迪达活佛入驻胡舒庙时,青年男女那木吉拉和斯楞怀着对佛教的无比仰慕之情,离开故

乡察哈尔正蓝旗和众多信徒一道来到了巴尔虎左翼正蓝旗(今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落户。那木吉拉和妻子斯楞借宿在一个叫索德那木的乌珠穆沁移民家里。夫妻俩把这个独生女视为掌上明珠,爱护备至。按照当时的风俗,当地颇具学识的喇嘛罗布桑为她取名“宝音德力格尔”。

* * * “您想不想回老家去看一看?”

“当然,我们想明年夏季一起去,真的该好好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

“太好了!是不是要去海拉松布郎?”

“那是一定的,还要到苏门宝力格(指乌布尔宝力格)去体验一下。如果能乘坐马车前去,用乌布尔宝力格的泉水熬茶喝,在海拉松布郎多住几天,去尽情享受儿时故乡的情景,那该有多么惬意呀!”

这是1985年冬季,我在呼和浩特见到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时和她的一次寒喧。

巴尔虎人深深爱戴的歌手宝音德力格尔怀着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于1986年回到故乡来探望。期间,她探望年长的民歌手,会见了老朋友和乡亲们。她还同《草原歌手》摄制组一起,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游历了古迹,参加敖包祭祀、赛马、射箭、摔跤等游艺活动。当她在马群边观看牧马人手持套马杆驯服烈马时,请求牧马人套来一匹可爱的马驹,情不自禁地抱着它深情地亲吻了一下。看着这些,我曾想:她可能是回想起了自己父亲曾经骑过的那匹心爱的白马吧。整天唱着巴尔虎民间歌曲《褐色的雄鹰》、《驯服的褐色马》的巴尔虎故乡的歌手姑娘胸中当然也有着很多匹心爱的马:

“让我棕色马奔腾不停的,

是那巴彦诺尔宽阔胸怀。”

“骑上长脖子的枣红马,

在草原上放开缰绳。”

“高大枣骝马的汗水,

就像那乌布尔宝力格的泉水。”

“刚降生的黄斑马驹呀,

那可是五岁母马的心肝哟。”

“膘满体壮的白马奔跑忙,

踏破冰雪毫无阻挡。”

“骑上四岁的褐色马,

穿过那绵延的山岗。”

“我那飞驰的棕色马,

转眼间掠过了手顶山。”……

她唱着这一首首赞马歌,唱着毛色各异的爱马,用心去赞扬着草原上牧人们对自己坐骑的热爱之情。

我们的歌唱家是在深秋的金色阳光下来到自己的故乡海拉松布郎的。那天,这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甚至是树上的枝条都在随着风儿轻轻地摇晃着,似母亲般温柔而爱怜地拥吻着自己的女儿,她们似乎在悄悄地互诉那早已逝去的无数的故事和记忆。我们的歌唱家踏着父亲温暖的手掌般的土地,环视着周围的美景。

50多年前,她以蹒跚的步履,踏过这柔嫩清秀的草地。那令人神往的记忆,只有歌唱家本人才能深深地领略。是啊,她就是从这里起步,走向自己光辉的未

来的呀!

* * * 生活,拼搏,这波涛汹涌的海洋曾经无数次向她招手。4岁那年,妈妈过早地去世,令她永远告别了生养她、抚育她的亲人;13岁时,父亲辞世,还是个孩子的她失去了两位最亲的人,她年少的身躯失去了强有力的靠山。那个时候是困苦和艰难的时代,做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孩子,只有饥饿,凌辱和劳做无时无刻地陪伴着她。她的童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她坚强地活下来,支撑了下来,命运之神没有完全抛弃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诞生了!这给年轻的宝音德力格尔无比光明的机遇。

1952年秋,她参加了甘珠尔庙那达慕大会,献上了《修长的海骝马》、《遥望额尔敦敖拉山》等巴尔虎民歌,她歌唱的天赋得到了人们的认可。1953年,她被内蒙古东部区文工团(现呼伦贝尔市歌舞团)录取,她终于开始了专业的艺术生涯。从此,这个来自海拉松布郎的姑娘开始走向了世界。

1953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歌手演唱会上,她首次在首都舞台上演唱巴尔虎民歌,受到来自各省、自治区艺术家的好评,获得“优秀歌唱演员表演奖”,当时,她那传神的演唱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扬,周总理在接见她时,握着她的手热情地说:“好,好,真好,今后还得好好努力呀!”

1953年10月,做为中国杰出艺术家代表,她首次出访到朝鲜演出。

1954年,海拉松布郎的女儿宝音德格尔被调到内蒙古歌舞团当民歌手。

1955年,她随中国艺术团首次赴苏联、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蒙古等16个国家和地区慰问演出。

1955年8月,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时年22岁的宝音德力格尔用她那清澈明亮的金嗓子唱响《辽阔的草原》、《修长的海骝马》等民间长调歌曲,用她那黄莺般的女高音,展示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魅力,使四座震惊。她因之获得金质奖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57年,她同中国艺术团第二次到苏联,而后又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参加举世闻名的“布拉格之春”音乐会,在世界艺坛上展示了巴尔虎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风采。同年,被选为全国人民政协委员。

1958年,同内蒙古歌舞团到国内各省市进行慰问演出;同年10月,成为内蒙古青年代表团一员,第三次去苏联,在布里亚特共和国慰问演出。

1959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0年,她又一次访问苏联,在那里将巴尔虎民歌唱遍了九个加盟共和国,把蒙古民族的长调歌曲带给众多的国外听众,成为光荣的艺术使者,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许多荣誉。

1964年10月,她被选全国人大代表,获得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荣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1975年因为工作需要,退出文艺舞台,到内蒙古艺校当了一名园丁,任该校副校长,负担起了培养年轻一代艺术家的重任。

宝音德力格尔,并未满足于文艺舞台上的奉献。她不仅在提高学员演唱艺术上下功夫,更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她的第一位学生傲特根曾被布赫主席称为:“小宝音德力格尔”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副教授;原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团长、蒙古族著名歌唱家牧兰是宝音德力格尔在首届全区乌兰牧骑集训班的学生。1975年到艺校后,她培养的学生中乌日柴夫、那仁图雅、额尔敦其木格、

朝伦巴图等学生,在区内,乃至全国舞台上颇负盛誉。

从1976年开始,为了搜集教材,她每年暑假都下到家乡呼伦贝尔搜集、整理民歌。有时徒步、有时坐马车、牛车,一个一个地寻找上了年纪的老人,一首一首地听他们唱,一首一首地录音、记谱。前后共搜集了一百多首民歌,并编成教材、打印成册,填补了长调教材的空白。1985年与阿日布登一起搜集整理的《蒙古族民歌丛书》首部民歌集《呼伦贝尔民歌》出版。

1980年,来到新巴尔虎左旗,办民歌培训班,培养了50多名歌手。

1992年,又一次在新巴尔虎右旗办民歌培训班,其43名学员中,娜仁其木格和乌兰被选入内蒙古艺术学校和呼盟艺术学校。

作为艺术学校的领导,她悉心关怀来自牧区孩子的成长,为内蒙古的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操劳。

1992年,宝音德力格尔离开城市、校园,回到自己的家乡呼伦贝尔生活。

2000年,宝音德力格尔受聘于呼伦贝尔学院,作为呼伦贝尔学院的特聘客座教授,为呼伦贝尔学院的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由她执教的“呼伦贝尔学院蒙古族民歌演唱大专班”被专家誉为我国在普通高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典范。

2002年7月2日至4日,呼伦贝尔学院首届蒙古族民歌演唱大专班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举行了毕业汇报音乐会,并由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学术研讨会。观看演出和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对宝音德力格尔为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了极大的敬意。宝音德力格尔在蒙古族民歌演唱大专班培养的学生,现在成为巴尔虎长调民歌演唱的新秀,其中格日勒赛汗和斯琴其木格,获得首届“宝音德力格尔杯”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大奖赛第一名和第二名,她们还多次在自治区内外的民歌比赛中获得大奖。

2006年、2008年,她的家乡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成功地举办的“宝音德力格尔杯”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大奖赛,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文化事项,成为推动蒙古长调民歌继承和发展的极好的平台。

她是呼伦贝尔民歌流派的杰出代表。曾举办独唱音乐会,为多部电影演唱插曲,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了数百首歌曲。宝音德力格尔,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

* * *

歌唱家久久伫立在海拉松布郎那郁郁葱葱的榆树林畔,看着年轻的绿茵茵的树丛,那期间夹杂着一些苍老弯曲的古树,它们还是那样古朴苍劲,充分彰显了这种树倔强的个性。无疑,这也应该是出生在这块土地的儿女的本性吧。

宝音德力格尔,在儿童时代就具有宁折不弯的刚毅性格。当她还是个孩子时,她在一人家外边拾牛糞,那家主妇走出蒙古包来说:

“你家连一头牛都没有,难道这牛糞是属于你的吗?快点走开吧!”

“一家打井百家饮水,别为几块牛糞那么吝啬了!”

多么有力的回答,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童年的宝音德力格尔早早就练就了坚强的性格。

我们的歌唱家专心倾听着榆树林中的响声,那响声似乎是当年阿爸悠扬的笛

声仍在回荡,又像是妈妈在为怀抱中的女儿唱着摇篮曲;这响声又似乎与胡舒庙传来的喇嘛颂经声和法器的轰鸣混合在一起,奏响了充满当年气息的乐章。

那天,海拉松布郎的天气格外晴朗。

宝音德力格尔和同来的人来到宽阔地,遥望南方。在百里之外,那熟悉的高山闪现在她的眼前,那是两座相连的山,其中西侧的是达尔罕山,东边的是诺尔金山,它们是《达尔罕与诺尔金》这首民歌的主人公。再往东是沙利尔山和陶勒盖图山,宝音德力格尔的歌中不但赞美了它们,她还将这些歌曲教授给了自己的学子们。

“环绕草原的罕达盖河,

纯净的神水永远流淌;

由于受着龙王的保佑,

沿岸的景色天下闻名。”

由宝音德力格尔和巴图德·阿日布登搜集整理的《呼伦贝尔民歌》的首篇,就是《罕达盖河》这首歌曲。从那些山岭再往东,还有塔巴克山、巴尔斯图山、莫盖图宝格达山,这连绵不绝的山峰,一个接着一个地展现在她的眼前。

宝音德力格尔来到乌布尔宝力格泉水之畔,她用双手捧起圣洁的泉水喝了下去。啊!这泉水就像清凉的甘露,顿时浸透了她的肺腑。她又清洗了一下面孔,然后将这圣洁的泉水盛满在携带来的罐中。

“人在年轻时,也许故乡之情没有那么深厚,但是到了年迈之时,思乡之情却难以抑制啊,真可谓叶落归根啊!”望着这故乡的山山水水,宝音德力格尔深情地说,离别了近半个世纪的故土,今天在这里就像是回到了慈母的怀抱。

* * *

宝音德力格尔是在蒙古民歌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她的才华也和世界上其他艺术家一样大放异彩,她是新中国成立后以自己民族和歌声赢得赞誉的首位民族歌唱家。

当年,那木吉拉在自己女儿的额头上亲吻着说:“孩子,不要担心,命运之神总有一天会降临到你的头上!”阿爸的祝福真的灵验了!他的独生女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她在九泉之下的父母,如果知道自己的女儿成为歌星,那该有多么的欣慰!

歌唱家这次带回了海拉松布郎的,那是在海拉松布郎树丛中和成熟了的花草丛中的影像。著名歌唱家将和自己的金色摇篮一起,以其神奇的魅力展现在世人的眼中!

谈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谈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摘要:蒙古族长调民歌反映着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因为有了长调民歌的相伴,牧人才可以常年放牧而不感到厌倦。由于长调民歌的哺育,蒙古族才会有身心健康、感情丰富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调民歌既是草原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游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草原演唱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千百年来,草原上的人们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长调也要有新的发展。所以研究、提高和推广长调就成为我们这一代蒙古族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我们只有勇于探索、开拓长调演唱的新方法,才能使这一民族音乐瑰宝绽放出奇光异彩,使之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欣赏,才能使长调这一辉煌的传统艺术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永久流传下去。 现在,虽然演唱长调的人日益增多,但大多数人在演唱方法上囿于传统之中,也就是说长调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演唱方法和教学理论体系。一些演唱家也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力求在长调的演唱方法上进行改革。但是,其进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长调演唱实践和理论教学之需要。探索蒙古族长调的科学演唱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规律可循,我们只有了解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谈其发展变化。歌唱家的风采不仅仅表现在舞台上、广播电视里,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演唱风格和音乐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他们演唱风格和演唱方法中的异同,以期探索出他们的演唱规律,寻求发展长调的新途径。 一、第一代歌唱家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时代 他们是上个世纪老一代蒙古族歌唱家,是活跃于蒙古族民间的演唱长调的巅峰人物。他们分别演唱过《轻快的走马》、《辽阔的草原》等长调曲目。他们从小生活在草原,心中自有一种能与草原沟通的语言,那便是长调。他们的演唱方法是自然形成的,运用丹田呼吸法,利用头腔和鼻腔产生共鸣,使声音听起来位置前。 这种演唱方法,是他们长期演唱实践中逐步探索、反复琢磨和积累而形成的,

中国民族十大金曲

1、【赛马】(二胡独奏 《赛马》由黄怀海于1959年根据蒙古族民歌《红旗歌》创作的二胡曲,表现背景是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的赛马比赛。此曲将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反映了作者创作才华和娴熟演奏技巧。 2、【金蛇狂舞】(民乐合奏) 此曲由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为家喻户晓的《金蛇狂舞》。并曾作为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背景音乐 3、【欢乐的泼水节】(民乐合奏) 《欢乐的泼水节》是由周成龙、张祖豫共同创作的葫芦丝经典曲目。描绘了云南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欢度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听此曲,不由忆起敬爱的周总理当年参加泼水节与民同乐的情景。 4、【彩云追月】(民乐合奏) 《彩云追月》由任光创作于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并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乐名曲。乐曲形象描绘了浩瀚夜空迷人景色。 但尚无经典的也无国家队的民乐合奏MV,遗憾!不过搜集到李云迪和朗朗同奏彩云追月,看一看PK结果谁更牛!。 5、【牧民新歌】(笛子独奏) 《牧民新歌》由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于1966年根据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创作。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MM唐俊乔知名度不高,但其台风抖擞,演技一流,“吹技”绝佳,将中国笛技表现得淋漓尽致,故特作重点推荐。 6、【翠湖春晓】(民乐合奏) 《翠湖春晓》是聂耳以家乡昆明郊外的翠湖风景为背景,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 聂耳名曲佳作超过此曲的很多,翠湖春晓能入选中国民族十大金曲实属不易。网上搜不到精品MV也在所难免 7、【彝族舞曲】(琵琶独奏) 彝族舞曲由王惠然于1965年以彝家山寨迷人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为背景,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和《烟盒舞》创作的琵琵独奏曲。作品后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其中殷飚曾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成为吉它界名曲。 笔者觉得《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主旋律也源自于此。看来非主流往往能淹没和取代原创的、主流的作品。 8、【春节序曲】(民乐合奏)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 1955年—1956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9、【喜洋洋】(民乐合奏) 《喜洋洋》是刘明源于1958年根据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改编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此曲是一首雅俗共赏、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轻音乐作品,已成为中国民族轻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搜遍全网找不到国字头演奏的高质量MVc,杯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宝德服务器RAID设置

Tekram DC-390U4 Series Ultra320 PCI SCSI Host Adapters User's Guide Revision.1.0 一、Firmware update 1、Tekram DC-390U4B有三种Firmware,不同Firmware有不同特点: A: MPTFW-01.03.35.00-IM MPTBIOS-IME-5.10.02 此版本的Firmware支持Raid1,Raid10(支持2-6颗硬盘) B:MPTFW-01.03.10.00-IS MPTBIOS-IS-5.11.00 此版本的Firmware支持Raid0(支持1-6颗硬盘) C: MPTFW-01.03.23.00 MPTBIOS-5.07.03 此版本的Firmware不支持Raid0功能,仅仅只有SCSI卡的功能 2、升级操作 1、用98启动盘引导系统,插入升级盘。 2、执行A:\>flsh1030 /b:mptpsime.rom /f:ie_1030.fw即可 二、操作指导 A:创建阵列 1、开机自检到SCSI控制器时按Ctrl+C进入控制台 2、显示SCSI Controller信息

3、选择RAID Properties选项 4、空格键选中需做阵列的硬盘的Array disk项 5、按Delete项删除源盘所有数据

6、按Delete确认 7、执行上述相同操作,将所有待做阵列的硬盘确认。

8、按ESC并保存 9、阵列开始初始化(Resyncing)!此时直接退出即可安装系统,初始化过程可以在后台进行!

B:删除阵列 1、开机自检到SCSI控制器时按Ctrl+C进入控制台 2、显示SCSI Controller信息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自称“蒙古”,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单个国家。我国大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民歌有两种传统的分类方法,一是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事歌、儿歌等;二是体裁分类,可概括长调和短调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郁草原气息。牧歌、赞歌、思乡曲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长调范畴。短调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狩猎歌、叙事歌及一部分舞蹈性的礼俗歌属于短调范畴。 1、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主要在放牧时演唱,有时也在宴席、婚礼和那达慕大会演唱。它的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在演唱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延长音中的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适与表现洋溢的激情,使音乐带有华彩性;二是旋律中向下三度活四度轻声下滑,就像婉转清扬的马头琴声,适于抒发内在情感,为音乐增添了抒情性。兼有华彩性和抒情性,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2、短调民歌 短调民歌,包括古代的狩猎歌,近、现代的短歌、叙事歌和一部分风俗歌等,有时还伴有舞蹈。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曲调短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演唱较近口语,装饰不多,以朴素见长。这类民歌往往带有很强的叙事性。它的旋律很美,句尾拖腔、衬腔很多,带有抒情性。叙事性和抒情性结合,是短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以蒙古族音乐来说,因地域的不 同,各地的蒙古族音乐有着明显的个 性。《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一 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蒙古族地域音乐 文化的范例。 这部由徐国清、苏赫巴鲁、乌云格 日勒编著的《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 究》,除全面地展现了流传在吉林的丰 富多彩的蒙古族民歌外,还对这些民 歌进行了概括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此 书对蒙古族地域性音乐文化的介绍, 使我们对蒙古族民歌音乐有了更深一 步的认识。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 大民族。据史载,这个民族始源于古 代望建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额 尔古纳河)流域的部落,以“蒙兀室韦” 之名初见于《旧唐书》。公元840年回 鹊国崩溃,这个部落的大部分人即向 东西迁移,逐渐与蒙古高原上的居民 融合。此后,经过长时期的辗转迁徙, 蒙古族流布面越来越大,至今我国的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 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

冲击。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国政府积极回 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 为长调和短调。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 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 历史渊源 蒙古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

片警宝音观后感精选5篇

片警宝音观后感精选5篇 《片警宝音》是一部于今年的12月19日上映的电影,由杨瑾导演,影片根据温都尔镇派出所副所长宝音德力格尔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主人公基层民警宝音的故事,表达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崇高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看完这部电影很受感动。这部片子呼应了我们对于时代的呼唤,对于英雄的呼唤,对于崇高精神的呼唤,它给观众提供了一次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电影来讲,英模片始终是我们电影创作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以前也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作品,《片警宝音》这部作品出现我觉得是这样一个传统的延续,一次发扬,所以我也很高兴为这部影片叫一声好。 从艺术创作来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刻画人物,这部作品把宝音这个英模人物写好了,演员也演好了,看完整部作品以后你就很难想象,甚至不感觉到这是由专业演员演的,就像生活在我们面前的宝音。表演界有这样一句话,演员要活在角色中,这部作品的演员真的是让我们感到宝音就是他,他就是宝音。这个专业演员不简单,他肯定下了很大工夫。 另外,这部作品既写出了规定性,作为一名警察的宝音,

他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展现出了他的职业精神;同时又写出了它的丰富性,作为草原儿女的宝音,他热爱自己的乡土,热爱的自己民族,热爱自己地域的传统,这样一个少数民族的干警,他能够做出很多平凡中不平凡的事情来,都是顺理成章的,他对待母亲的感情,对待小孩的感情,甚至他对待羊的感情,对待骆驼的感情,我觉得展现的非常丰富多彩。包括他对他的这些朋友,那种感情一下就把他当做自己的朋友,当做老人,当做自己的孩子,他是真正的草原之子,是这个地域的群众守卫者,同时又是里面的亲人,很纯朴的一个分子,所以我觉得人物刻画来讲对这个写作非常好,这两者的结合就构成了我们这个宝音在这部影片中他的形象,不但可信,而且可亲,而且可敬,我觉得英模人物如果这三个方面都写到,意味着这个人物的刻画是成功的。 这部影片风格样式的把握也非常好,很朴实的风格,很纪实的风格,实际上影片有一定的虚构的成分,整个影片基调都是棕黄色。所以在这些方面反映风格的格调把握,非常的质朴,非常的纯朴,而且视野还非常开阔,到最后甚至动用了直升机,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风格跟他所要表达的主题,刻画的人物,是非常好的,完全都融汇在一起。 这部影片总的来讲还是非常成功的,当然缺点也有,由于它限定在一个真实的前提下,反而受到诸多限制。你可以不讲情节,但是你得有故事,故事你要吸引人,肯定要有悬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

优秀共产党员民警宝音德力格尔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共产党员民警宝音德力格尔先进事迹材料 中国共产党员人数逐渐增多,其中不乏有很多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本文为大家介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了解优秀党员的光辉事迹。 草原上的“赛因察戈答” --记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民警宝音德力格尔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有一位被牧民们亲切称为“赛因察戈 答”(蒙语,汉语意为好警察)的片区民警,他就是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民警宝音德力格尔。 中国辖区面积最大的片警 宝音德力格尔于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乌拉特后旗公安局,他负责管理的第一个辖区是宝日布嘎查(即行政村)。由于没有向导,不熟悉大山深处的地形,一开始他经常走冤枉路,少则10多公里,多则几十公里,就这样反反复复15天,他才把大山中的宝日布嘎查转了一遍。这位瘦小的责任区民警如此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嘎查领导刮目相看,觉得他是一个肯给牧民办实事的好民警,于是积极主动地协助他的工作。从此,宝音德力格尔的工作逐渐打开了局面,和牧民群众打成了一片。 撤乡并镇后,原赛乌素镇与潮格温都尔苏木合二为一,成为现在的潮格温都尔镇,原来的5个牧业嘎查也合并为一个责任

区,面积足足1672平方公里!宝音德力格尔奉命挑起了这副重担,成为这个超大责任区的民警。在这戈壁草原上,邮政网络只能通到嘎查。而从嘎查到牧民家的路,有的需要翻山越岭,有的地方连车也开不进去。如果没有一个联系通道,或者没有一个经常往来于大山戈壁的人,许多牧户就可能与外界隔绝。宝音德力格尔主动当上了邮政局的义务邮递员,常常帮牧户代收汇款、邮购药品。就这样,他的分外“业务”逐渐多了起来,可是他一直当成分内事来做,10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毫无怨言地奔走在这片草原上。 牧民群众的贴心人 宝音德力格尔认识到,要想让牧民知法、守法,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必须开辟更广的途径让牧民学法、用法。针对牧民文化水平相对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宝音德力格尔经常走包串户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他积极联系,为牧民订阅《内蒙古公安》杂志,使偏远的牧民群众及时学习到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 宝音德力格尔对重点人口管理采用情、理、法相融合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收到明显成效。20xx年9月,曾因盗窃入狱的朝某刑满释放后,不被家人和亲友接纳的他,在多次就业无望的情况下,产生了轻生念头。宝音德力格尔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制止,挽救了朝某的生命,并主动帮助

民歌名曲大全

民歌名曲大全 江南小调《紫竹调》 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湖南民歌《采槟榔》 台湾恒春民谣《思想起》 湖南民歌《浏阳河》 陕北民歌《赶牲灵》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 内蒙古民歌《送亲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西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是中国人 我的中国心 七子之歌 难忘今宵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 歌唱祖国 东方红 春天的故事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山西河曲民间小调《走西口》 山西民歌《走西口》 山西民间小调《走绛州》 江苏民间小调《紫竹调》 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 辽宁沈阳民间小调《正对花》 苏南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洲》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江苏江都“秧田歌”《一根丝线牵过河》 浙江海宁山歌《夜夜盼》 江苏扬州民间小调《杨柳青》 江南民间小调《杨柳青》 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阳婆里抱柴瞭哥哥》陕北民歌《绣金匾》 江苏无锡民歌《绣荷包》 牡丹江民间小调《绣荷包》 江西兴国山歌 辽宁海城民间小调《新上茨山》 东北民间小调《新东北风》 吉林民间小调《小看戏》

云南汉族山歌《小河淌水》 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 辽宁营口民间小调《小拜年》 河北民间小调《小白菜》 河北民歌《小白菜》 内蒙古西部汉族爬山调《想亲亲》 甘肃民歌《下四川》 黎族民歌《五指山歌》 台湾汉族童谣《天乌乌》 浙江嘉善山歌《五姑娘》 辽宁民间小调《五朵花儿开》 江苏民间小调《无锡景》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浙江嘉善田歌《踏车山歌》 广东梅县客家山歌《送人离别水东西》青海情歌《四季歌》(《花儿与少年》)台湾民歌《思念家乡》 浙江衢州民间歌舞曲《顺采茶》 吉林民间小调《生产忙》 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黑龙江绥化民间小调《上茨山》 浙江临安山歌《啥人长,啥人短》 浙江泰顺民间曲调《纱窗外》 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河北张家口民间小调《散花》 陕西绥德民歌《三十里铺》 山西河曲山曲《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山西河曲山歌《人家都在你不在》 黄河大合唱 浙江平湖民间小调《七朵花》 辽宁民歌《瞧情郎》 辽宁盖县民间小调《瞧亲家》 浙江舟山普陀渔民号子《起锚》 河北南皮民间小调《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 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蒙古族民歌—思乡曲

蒙古族民歌—思乡曲 今天,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带您接着来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第三大种类——思乡曲。蒙古人民的生活是蒙古民歌的唯一源泉,也是我们考察不同民歌体裁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蒙古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活风貌,自然环境以及历史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着蒙古民歌的内容,而且也决定着那些独特的民歌形式。难道,草原牧歌这一民歌体裁,不正是从蒙古人民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产生的么?内容决定形式,民歌体裁形式的多样性,总是同生活本身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 思乡曲是远离家乡的人们为思念故乡而唱的民歌题材。在蒙古地区,思乡曲这一民歌形式极为发达;它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乡曲按其所反映的社会题材,可划分为如下两类: 一、武士思乡曲

武士思乡曲是指从军出征,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们所唱的怀土思乡之歌。如锡林郭勒盟民歌《旷野中的蓬松树》,伊克昭盟民歌《豹花白的骆驼羔》等。 二、妇女思乡曲 妇女思乡曲是指远嫁他乡的青年女子们所唱的思念故乡亲人之歌。如《诺文吉雅》、《乌拉盖河》等。一般的说,思乡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这些歌曲在不同程度上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出贫苦牧民厌恶非正义战争,向往和平生活的正义要求。至于青年女子们的思乡曲,则表达了她们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对封建买办婚姻制度的有力控诉和批判。 思乡曲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热点是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表达情感细腻委婉,具有真挚感人的艺术特色。思乡曲结构严谨,

调式运用丰富而大胆;常以摸进的手法发展音调,因而富有内在动力性。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民族艺术的精华。民歌是歌唱的艺术,而每一种民歌形式在用音乐手段(不仅是歌词)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时,则往往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来。如果您还想更深入的了解蒙古族民歌,您可以点击进入天堂草原音乐网进行相关搜索。同时,小编鸭梨推荐您可以试听一下我们网站的蒙古音乐。这样您会对蒙古民歌体会的更加透彻! 编辑人: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

论蒙古长调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

论蒙古长调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 白音查干 本文在论述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时以巴林地区、阿鲁科尔沁地区、锡林郭勒地区的不同唱法为依据,论述对比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技巧、地方特色、修饰方法。 蒙古族长调民歌受不同地区习俗、语言、语音、方言的影响在演唱技巧、意味等方面各具地方特色,甚至记录曲调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解放前后原昭乌达地区沿袭古老的习俗,在聚会宴请和举行各项仪式时,通常首先要唱长调歌曲,开场的长调要求悠扬、舒展、辽阔。有力度、有层次、有秩序。该地区蒙古族唱短调民歌时自然缓慢,常用长调的演唱技巧来唱短调民歌。如唱短调歌曲《鸿古尔勃日》时,以辽阔、优美、缓慢的长调风格演唱(谱例1附后)。其实《鸿古尔勃日》这首歌是4/4节拍的短调民歌,人们之所以用长调风格演唱是与当时该地区人烟稀少、五畜兴旺、安逸悠闲的生活习俗和罗曼蒂克式的生活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里说的用长调民歌风格演唱短调民歌,并不是说无休止地拖延曲调,无法无章地乱唱,而是这种唱法有着其发自内心深处的规律性和独特的自然性。是由该地区人们的民族心态特点所开发的技巧、韵律。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神韵。广泛流传于巴林地区的民歌《道日吉拉哈瓦》(谱例2附后)是一首2/4的短调民歌,在民歌集中也有记载。但当地的老人们却以旋律起伏、悠闲缓慢的长调唱法唱这首歌,他们唱得宛转自如,富有独特的风格。老前辈歌唱家莫德格老师说:“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东西(艺术)是不行的,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喜欢唱长调,就是唱蒙古族的短调歌曲时我依然喜欢用宽广、悠扬、缓慢的长调风格演唱。因为我们生长在辽阔的草原,心胸也如此宽广。” 由此可见莫老师的家乡乌珠穆沁一带也习惯用长调风格唱短调歌曲,如《老大宛》(谱例3附后),这种演唱方法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规律。 在蒙古族长调演唱技巧中“额格希格诺古拉”(优美曲折音)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是个重要课题。根据著名长调歌唱家照那斯图教授有关“诺古拉”的学说,联系实际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人们将蒙古族长调“诺古拉”分为“好来诺古拉”(嗓子曲折音),“腭柔诺古拉” (下颌曲折音或重音),“膛耐诺古拉”(腭部曲折音)三大类。只要是发自歌手素有天赋、经过训练的歌喉,发自肺腑深处的“诺古拉”才可谓是舒适的诺古拉,乱喊乱叫是形不成“诺古拉”的。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应将“诺古拉”完整地称为“额格希格诺古拉”,这和阴阳并存之原理一样,“额格希格”(优美吟咏)与“诺古拉” (曲折音)在演唱技巧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优美曲折的音韵是肺部的气流通过演唱者素有的弹性娴熟的嗓子引发出来的,所以说“额格希格诺古拉”是大脑的指挥系统和发声器官弹性(乌音哈饨其纳日)作用相结合的“产物”。要想了解掌握独特的风格,首先要研究掌握其演唱技巧。 蒙古族长调的唱法、技巧、修饰手段很多,如:舒日古拉呼(假声唱)、柴如拉呼(真声唱)、额格希格诺古拉、额日古勒特、图日力格(长调中女声伴唱法)。布如拉呼、哈图诺古拉、左愣诺古拉、希荣海拉呼、杰木日勒、哈依拉格(甩腔)、呼格扫力格得勒(转调)。耐日森耐日斯和、清晰发音、膛

片警宝音心得体会_观后感七篇(可供参考)

《片警宝音》心得体会_观后感七篇 电影《片警宝音》观后感 电影《片警宝音》以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中国“管得最宽”的片警宝音德力格尔为原型的纪实电影。整片没有厮杀,没有枪战,没有惊心动魄。只有家长里短,只有平常琐碎,只有一个又一个温暖与感动。片中茫茫戈壁的荒凉肃杀与主人公宝音身上坚毅隐忍交相呼应,真实、客观地反映内蒙古边防地区的自然生态和风土人情。以及广大基层民警守望相助、维护民族团结、践行民意民生警务的工作生活状态和良好精神风貌。 片警是指派出所的警员分片负责某一个具体社区的工作,其主要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片警是公安战线的最基础单位,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警察,是群众对派出所的警员的一种昵称。 宝音是片警,他这样的普通片警之所以成为英模,是因为他身上体现出了警察的职业精神。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农牧民服务,他所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从警21年来,宝音默默守护着居住在辖区1672平方公里的900多户居民,被称为中国“管得最宽”的片警。他骑坏

了8辆摩托车,每月深入辖区20多天,每年平均行程6万多公里,走访牧民15余万人次,累计行程120万公里,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30圈。 真实是纪实电影的生命,所以,电影《片警宝音》在描述主人公时,只有点点滴滴琐琐碎碎的事情,只有平时质朴的镜头语言:宝音送报纸时猎户家的狗与他的亲昵,修理工因为宝音把他的普通玛瑙卖出了好价钱,又给宝音端来的那盆玛瑙石。寻亲女孩坐在摩托车后面那个信任的表情。还有孤寡老人去世时宝音为他擦洗全身,老人那经历过千辛万苦的双腿,以及宝音妈妈把哭得像个孩子似得宝音搂在怀里瞬间和告状专业户身上的蒙古袍……这些镜头从客观角度把当地牧民和身边亲人对宝音的信任和热爱体现出来,让宝音的形象在平凡中见伟大。 《片警宝音》是一部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影片,是一部思想、艺术、教育性极强的影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 警察《片警宝音》观后感 当有人喜欢多管事帮助别人的时候,总有人会说“你管的真宽”。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 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长调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美的感受更是心灵的超脱。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宝德服务器RAID操作手册EX16650用户手册

EX16650用户手册 一、SuperBuild Configuration Utility 1、按F2进入BIOS,将Quiet Boot :设置为[Disabled],保存后重启。根据提示按+打开SuperBuild Utility 主菜单 2、用方向键移动亮度条,选择Controller Selection,按进入选择控制台,EX8650有一个控制台。按可退出Controller Selection

3、选择Controller Information,查看控制台固件、BIOS等信息 3、选择进入Physical Drive Management,可查看每个硬盘的信息、状态。“OK”表示硬盘状态良好。EX8650最多支持8个SAS硬盘,ID号依次是1、2、3、 4、129、130、131、132.。

4、进入Disk Array Management,可以创建磁盘阵列 用方向键选择“Create Disk Array”,按进入 右箭头,选择“Disk Array Name”,按键后,为阵列命名。

例如这里命名为“RAID5” 用方向键将亮度条移动至需要做阵列的各个硬盘位置,按选定

选定的硬盘会变成黄色,ID号前会有个“*”,选定完毕后将亮度条移动至“Save Configuration”,按保存配置 保存完毕后会返回到Disk Array Management界面,显示阵列信息。如果还有多余硬盘需要做阵列,可继续选择“Create Disk Array”,重复上述动作做另一组阵列

电影片警宝音观后感精选3篇

电影片警宝音观后感精选3篇 片警宝音这部电影是根据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宝音德力格尔真实事迹改编,给我们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崇高精神特质,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警察形象,小编帮大家收集了电影片警宝音观后感,一起来看吧。 篇一 这注定是一部将警察拉下神坛的电影。 茫茫大漠,贫瘠的草原,一位浑身尘土、双手皲裂、面庞黝黑的警察骑着一个破旧的摩托车在奔波。是的,整部影片,他一直在奔波。奔波在中国最大的警务区,1672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奔波在镇上,旗上,邮局,银行,牧民家中;奔波在矿厂、屠宰场、喇嘛寺;奔波在他那一张张小心翼翼手绘的破旧地图上。 他就是电影的主人公,片警宝音,一个号称管着中国最大的片区片警。说他把警察的形象拉下神坛,丝毫不夸张。他既没有强健的体格和高超的身手去与犯罪分子搏斗,也没有超群的智慧去发现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他没有精良的警用装备,随身的大挎包里也只有一块拍照用红布和相机;甚至用稍微苛刻一些的眼光看,他的警容不甚严整,肩上的“两杠一”都还没有按照规定更换成新式肩章——这一

切都太颠覆了,和大荧幕上以往的警察形象太不一样了。 但在我的眼中,在一个做了十几年的社区民警的眼中,宝音就是我身边的管片同事,一个活生生的“老三督”。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警察。他怯懦,遇到了心仪的人不敢争取;他狡黠,公共汽车上扯不下人来的时候,抱起对方的行李就跑;他自责,一个坏人两次从他眼皮底下溜走;他贫穷,摩托车散架了还舍不得换;他憨直,有人评价他的辖区贫瘠,他会反唇相讥,哪怕说这话的人是正在采访他的记者;他平凡,把警服一脱,扔在人堆里你很难把他找出来。 仿佛,宝音就是身边的老李、老赵。 但无可置疑的是,他敬业,他是连牧民家的看家狗都认识的片警,生活中除了工作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元素;他勇敢,即便是面对持刀的杀人凶徒;他慷慨,用自己的钱偷偷周济身边的困难群体;他执着,每天陪伴独居老人直到把老人送终;他伟大,平凡中的伟大! 他深爱着自己脚下这片戈壁,深爱着乌拉特旗土地上生活的这些人。“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是牧民的儿子,就喜欢跟他们打交道,他们也信任我,能给他们做点事情,我心里就很踏实。我的职业是警察,我的身份是乌拉特人。” 诗人艾青曾经深情的吟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给片警宝音作出了最好的注解。宝音把最自己深沉的爱给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分为长调和短调

音乐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中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回音、波音、颤音。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课程的价值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的四个教学领域内容标准分别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文化文化。 艺术流派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思想倾向、审美观念、创作手法相近或相似。 元素性音乐的基本原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观念。全校性音乐活动的常见形式歌咏活动。音乐会或文艺演出活动、专题音乐欣赏或音乐讲座。音乐多元文化是指在音乐教育中最广泛地尊重、汲取、接纳世界东西方各个国家、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世界各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各民族的音乐都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不能认为谁的高级,谁的低级,谁的科学,谁的不科学,只是具有不同特点而已,都应该得到尊重与理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过程分为审美感觉、审美理智、审美心象、审美共鸣。 音乐风格定位包括主题音调风格、主题节奏风格、演唱形式与方法。 音乐主题的构思主题有情感定位、风格定位、结构定位、语气与气势定位。 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去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有达尔克洛兹音乐、柯达伊音乐体系、奥尔夫音乐体系。 音乐教育的原则是根据教学方针、教育任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准则和依据。1、寓教于乐原则。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着审美教育特征,是从音乐艺术特点和教育教学一般规律出发的。2、情感体验原则。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体验性,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3、参与活动原则。音乐教学具体方法千姿百态,但总结来说,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因此参与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4、启发诱导原则。所谓启发诱导,就是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音乐心理发展过程和音乐学科内在的规律性,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5、因材施教原则。注意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各种不同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6、创造发展原则。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音乐教学通过感人至深的音乐艺术,促进学生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思想、思维等心理 发展过程,比逻辑推理更能深入 人们的心灵。因此,音乐教育应 重视贯彻创造发展的原则。7、 形象直观原则。注意教学的直观 性,形象性,以发展学生的观察 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修养:进步 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广博的知 识、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 独立的人格。应具有的审美创造 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 想象能力、精湛的艺术技能。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 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 式。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才1、普及艺术的 基础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 中体现。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 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 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就是它可 以培养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 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 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3、 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 格。由于艺术石审美情感的集中 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 情感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 的作用。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的特点是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 主动的去探索,找出事物的内在 联系与规律,形成概念、结论的 一种方法。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精 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 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 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 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 创新精神为重点。 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学环 境应该是以疑激欲,以趣激欲, 以境、以新、以论。 如何做到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 体感受,以生动活动的教学形 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 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 于参加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 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 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在旋 律上,由于注重个人主观感受的 抒发,抒情性大大加强,乐句结 构的伸缩性很大。在和声上,它 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 彩变化,不协和音的结构和进行 大胆使用,七和弦、九和弦经常 出现,半音转调作为取得特殊效 果的重要手段。在调性上,浪漫 主义音乐依然是以调性音乐为 主,但由于半音和声和远关系转 调的频繁运用,已有了调性含糊 的感觉,到了19世纪末,它慢 慢向多调性和无调性方面发展。 在配器上,作曲家着力于诗意形 象的刻画,讲究音乐与内容的情 感气氛交融,他们探索着各种乐 器组合的可能性,取得绘声绘色 的音响效果。在力度上,浪漫主 义音乐作品的特色就是大幅度 的力度转换对比。在形式结构 上,此时期的音乐形式结构上不 断趋向自由,出现了许多单乐章 的交响诗、序曲等体裁,各类小 型体裁如狂想曲、随想曲、夜曲 等等,由于更易于自由抒发情 感,应运而生,乐曲内容的段落 结构也灵活多变,对传统曲式的 增减取舍、混合运用亦屡见不 鲜。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审美认知作 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 用。 如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 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情 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 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 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 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 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 冶。 舞蹈的主要特征有动作性,抒 情性,通音乐的密切联系。 舞蹈的风格特点:舞蹈是在一 定的空间与实践中展示的视觉 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为主 要表现手段。主要特征是动作 性、抒情性、通音乐的紧密联系。 动作性:舞蹈是用手势说话的艺 术。动作有一定的标准,舞蹈动 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必 须有内涵,舞蹈演员的一招一 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 物内心活动相对应;要讲究形式 美。舞蹈动作经过高度美化和规 范化,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 奏和韵律;注意风格。抒情性: 舞蹈长于抒情。舞蹈与音乐共生 共存,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舞蹈与音乐的密切联系:舞蹈 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节 奏、抒情性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 示;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 化。离开音乐,舞蹈难以充分表 达感情;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 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 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 是同步展示的,二者必须高度地 协调一致。 歌舞大曲是指综合器乐、歌唱 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 舞音乐。歌舞大曲在宫廷燕乐中 占据重要地位,也代表着隋唐音 乐文化的高度水平。大曲结构: 散序-中序-破。代表作绿幺、霓 裳羽衣曲、破阵乐。 艺术作品有哪三个层次组成: 艺术语言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 构;艺术形象是做皮的内在结 构,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物态 化;艺术意蕴是优秀艺术作品具 有的巨大的普遍性与深刻的思 想性、象征和寓意、哲理或诗情。 宗教与艺术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 反应,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真实 的反应;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 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 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宗教 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 的社会生活;宗教是麻醉人们的 心灵的,而一时是生活的教科 书;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 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 却不相信自己创造对象的真实 存在;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 局限从而得到发展。宗教与艺术 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尽 管上帝圣母天使的形象是虚幻 的,但是他是对社会生活的抽 象。相同点:艺术与宗教都是对 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艺术与 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 产生愉悦与希望。 戏剧的主要特征是戏剧行动和 戏剧冲突。戏剧行动:行动是最 基本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 戏剧艺术特定的要求。戏剧冲 突: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 突。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 的艺术种类和样式。除了话剧 外,还有戏剧、歌剧、舞剧、和 音乐剧等。戏曲艺术的突出特点 戏剧表演的歌舞化。 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 时调的艺术形式特征:时调在小 调中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它 具有严谨规范的结构,变化丰富 的节奏和音调,以及细致讲究的 润腔方式。在演唱时一般有乐器 伴奏,演唱的内容及流传的范围 非常广泛。 序曲是一种器乐体裁,常常是管 弦乐形式,最早是歌剧、清唱剧 等声乐体裁的器乐引入段,随着 19世纪公众音乐会形式的增 多,人们常常把一些优秀的序曲 放在音乐会作为独立器乐曲演 奏,脱离了歌剧的序曲,比原来 更容易得到传播,这种情况激发 了作曲家写作一种与任何戏剧 场合无关的管弦乐,导致了一种 崭新的管弦乐体裁的产生---音 乐会序曲。 康塔塔于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 利,是一种包含宣叙调、咏唱调、 重唱。合唱、管弦乐的声乐体裁, 比清唱剧短小,更加通俗,分为 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室内 康塔塔和用乐队伴奏的大型康 塔塔。 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特点:在对 位法上,复调音乐达到全盛,并 向主调音乐风格上有了较大的 转移;在和声上,数字低音的使 用,导致了和声学得诞生,正格 终止取代了调性终止式,半音和 声使用得更为广泛,转调更自 由,不协和音的引入、处理也较 大胆;在调性上,大小调取代了 中古调式;音乐术语上,出现了 指示乐曲速度或表情的术语;即 兴演奏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 特点,在装饰曲调、变化主题、 终止式以及对位的处理上,都更 自由深刻;在音乐体裁方面,出 现了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 难曲、协奏曲、大协奏曲、奏鸣 曲、组曲、赋格曲等新的音乐体 裁。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 字谱记写的琴曲是碣石调..幽 兰。是南朝梁时人丘明的传谱, 谱本是唐人的手抄本。碣石调源 于相和歌瑟调曲中得陇西行,有 可能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曲风 格。因曹操填词首句为东临碣 石,以观沧海而名,碣石调是一 种曲调形式,幽兰是琴曲名称, 指乐曲所变现的内容是描写兰 花的,前人以为是借深山幽谷的 兰花来抒发文人隐士的清高思 想。音调清丽沉郁,有郁郁不得 志之意。全曲四段,由一基本音 调发展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