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就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她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就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就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与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与“重质”之分,主要就是因为其不同。

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就是: 与。

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就是径,以电感应法测得的

为径。

5.CRH值就是,CRH值越小, 越强。CRH值与无关。

四、单项选择题

1.采用BET法可测定得到( )。

A.粉体的松密度

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

C.粉体的流动性

D.粉体的休止角

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

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C.休止角小于300,物料的流动性好

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

3.下述中哪项不就是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A.粒子大小及分布

B.含湿量

C.加入其她成分

D.润湿剂

4.用包括粉体本身孔隙及粒子间孑L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为

A.堆密度

B.真密度

C.粒密度

D.高压密度

5.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休止角与流速表示,流动性越好则

A.休止角大,流速快

B.休止角大,流速慢

C.休止角小,流速快

D.休止角小,流速慢

6.微粒有效径指

A.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粒子直径

B.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粒子半径

C.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大小的粒子

D.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性质的粒子

7.下面关于堆密度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A.堆密度又称粒密度

B.“重质”或“轻质”主要在于其堆密度不同

C.“重质”的堆密度大

D.对于一般粉体来说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8.四种成分的CRH分别为①70%,②53、5%,③75、1%,④82%,按吸湿性由大到

小排列顺序为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9.氯化钠与葡萄糖间无相互作用,其CRH分别为75、1%与82%,将两者按1:4

混合,混合物CRH为

A.61、58%

B.6、9%

C.15、7%

D.10、8%

10.当药物本身产生的饱与蒸气压低于环境的水蒸气分压时,将产生

A.吸湿

B.风化

C.蒸发

D.吸附

11.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休止角

C.吸湿性

D.释放速度

12.采用哪种方法可测定粉体比表面积

A.沉降法

B.筛分法

C.显微镜法

D.气体吸附法

13.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

A.堆密度

B.粒密度

C.真密度

D.最松松密度

14.根据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为

A.定方向径

B.等价径

C.体积等价径

D.有效径

15.粉体的充填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孔隙率

C.吸湿性

D.流出速度

16.下列关于粉体吸湿性的描述错误的就是( )。

A.CRH就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

B.CRH值越小,药物越易吸湿

C.两种水溶性药物分别重15g与20g,其CRH值分别为78%与60%,则两者混合物的CRH 值为66%

D.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在相对湿度变化时,缓慢变化,没有临界点

17.用显微镜观察混悬剂微粒而得出的粒径就是

A.定方向径

B.等价径

C.平均粒径

D.有效径

18.某些固体药物有“轻质”与“重质”之分,就是因为堆密度不同,轻质就是指( )。

A.堆密度小堆容积大

B.堆密度大堆容积小

C.堆密度大堆容积大

D.堆密度小堆容积小

19.粒子大小对粉粒的流动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粒子小于多少μm时,其黏着

力大于重力,休止角大幅度增大,流动性很差

A.100

B.200

C.150

D.250

20.沉降法测得

21.显微镜法测得

22.筛分法测得

23.气体透过法测得

20~23备选答案:A.定方向径 B.有效径 C.筛分径 D.面积平均径

24.接触角

25.休止角

26.粒径

27.CRH

24~27备选答案:A.粉体润湿性 B.水溶性粉体的吸湿性

C.粉体流动性

D.粉体粒子大小

五、问答题

1.简述压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为什么。

2.举出防止顶裂(裂片)的措施,根据您的体会与理解举出四种以上。

3.在制药行业中常用的粉体的粒度范围就是?

参考答案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空隙率就是指粉体层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由于颗粒内、颗粒间都有空隙,相应地将空隙率

分为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等。

2.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

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CRH,),CRH就是水溶性药物固有的特征参数。

3.各国的标准筛号及筛孑L尺寸有所不同,中国药典在R40/3系列规定了药筛的九个筛号。

二、判断题

1.B

2.A

3.B

4.A

5.B

6.A

7.B

8.B

9.A 10.B 11.B 12.B 13.A 14.A 15.B 16.B

17.A 18.A 19..A 20.B

三、填空题

1.12、48%

2.堆密度

3.休止角,流出速度

4.有效径,等体积球相当径

5.临界相对湿度,吸湿性,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量无关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A

5.C

6.A

7.A

8.A

9.A 10.A 11.B 12.D 13.B 14.D 15.B 16.C

17.A 18.A 19..A 20.B 21.A 22.C.A 23.D 24.A C 25.C 26.D

27.B

五、问答题

1.压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分别为流动性、压缩成形性与润滑性。良好的流动性可使物料顺利地流人压片机的模孔,避免片重差异过大;良好的压缩成形性可使物料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片剂,而不出现裂片等不良现象;润滑性使片剂不黏冲,从冲模中顺利推出,得到完整、光洁的片剂。

2.防止顶裂的措施:①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从整体上提高物料的塑性变形;②如果细粉太多、颗粒很干会使黏性弱,此时相应加大黏合剂用量;③改用旋转式压片机,使片剂内部的压力分布较均匀;④加入适当的润滑剂,使压力分布均匀且下冲推出片剂时阻力降低;⑤减慢压缩速度或进行两次压缩。采取这些措施均可有效避免裂片的产生。

3.在制药行业中需要处理的粒度范围为一般就是从药物原料粉的lμm到片剂的l0mm。

基础护理学第13章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13章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常用的晶体溶液有(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 2、常用的胶体溶液有(右旋糖酐溶液)、(代血浆)、(血液制品)。 3、输入溶液通常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的原则。补钾应遵循“四不宜”原则:(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早)。 4、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 5、库存血在(4℃)环境下可以保存(2~3周)。 6、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和其他。 7、静脉炎主要是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8、发现空气栓塞后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卧位,并保持(头低脚高)位,该体位有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 9、严重感染的患者应输入(新鲜血)以补充抗体和补体,切忌使用(库存血)。

10、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而引 起(溶血)。 二、名词解释。 1、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2、全血:指采集的血液未经任何加工而全部保存备用的血液。 3、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4、大量输血:一般是指在24小时内紧急输血量相当于或大于患者总血容量。 5、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最新中药药剂学第七章浸出制剂习题03药剂

第七章浸出制剂 [X型题] 1.浸出药剂具有以下(ABC )特点 A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 B减少服用剂量 C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 D制剂稳定性好 E临床用于内服 注解:浸出制剂是复合组分组成,表达的是综合疗效,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了提取及精制过程,去除了大量无效杂质及组织物质,因此服用剂量减少;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如汤剂、糖浆剂等;临床除用于内服外,还可外用,如酊剂。 2.以下制剂(ABCDE )属于浸出制剂 A益母草膏 B玉屏风口服液 C午时茶 D远志酊 E十滴水 注解:益母草膏为煎膏剂,玉屏风口服液为口服液,午时茶为茶剂;远志酊与十滴水均为酊剂,因此上述均为浸出制剂。 3.关于煮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CD ) A煮散实际就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 B煮散又称为“饮” C比一般汤剂节约药材 D比一般汤剂节约煎煮时间 E价格偏高 注解:汤剂是指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以药材粗颗粒入药者,习称为“煮散”,因此煮散实际就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煮散不同于“饮”,“饮”是指沸水泡药不定时饮用者,俗称为“饮”。由于煮散以药材粗颗粒入药,浸出面积增大,根据Fick’s扩散定律,利于浸出,因此将比一般汤剂节约药材、节约煎煮时间,也正因为此无形中会降低每剂药的价格。 4.关于中药口服液与中药合剂的叙述正确的是(BE ) A中药口服液就是中药合剂,中药合剂就是中药口服液 B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C 是在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D可以根据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应用灵活 E中药口服液一般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 注解:中药合剂与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但并没有保留汤剂随症加减,因为其已经实现工业生产,处方固定;中药口服液就是中药合剂,中药合剂不是中药口服液,中药口服液是单剂量包装的合剂。

13 粉体学基础

《药剂学》第13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5克(CRH为78%)的A与20克(CRH为60%)的B混合,不发生反应,则混合物的CRH是 A、69.0% B、3.9% C、46.8% D、60.0% 2、对于同一种粉体来说 A、真密度>粒密度>堆密度 B、粒密度>真密度>堆密度 C、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D、粒密度>堆密度>真密度 3、粉体粒子大小是粉体的基本性质,粉体粒子愈小 A、比表面积愈大 B、比表面积愈小 C、与比表面积无关 D、表面能愈小 4、在一个容器中装满药物粉末,然后向其中通入一种不能渗透进入粒子内部的气体,即它只能充满粒子之间的空隙。用容器的体积减去通入气体的体积,用所得的数值求算粉体的密度,得到的是 A、真密度 B、粒密度 C、堆密度 D、粒子平均密度 5、下列关于休止角叙述正确的是 A、休止角指的是静止状态下粒子与粒子之间的夹角 B、休止角指的是让粉体自由下落后,所形成的堆积体的顶角 C、休止角指的是让粉体自由下落后,所形成的堆积体的顶角的一半 D、静止状态下,粉体堆积体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与粉体的流动性有关的参数有 A、休止角 B、比表面积 C、密度 D、孔隙率 E、流出速度 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叙述是 A、粒子表面粗糙的粉体休止角小 B、粒径大的粉体其休止角也大 C、休止角<30粉体流动性好 D、粉体吸湿后休止角降低 E、细粉率高的粉体休止角升高

3、测定粉体的粒径时可采用 A、筛析法 B、沉降法 C、吸附法 D、显微镜法 E、透过法 4、为了改善粉体的流动性可采用 A、增大粒子大小 B、对粒子适当干燥 C、加入助流剂 D、粒子呈球形 E、粒子表面粗糙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值 B、接触角小于90度为易润湿 C、CRH值可以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越大,越易吸湿 D、水不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值 E、接触角大于90度为易润湿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无相互作用的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比单一物料时的临界相对湿度都低 正确错误 2、休止角大的粉体流动性好 正确错误 3、粉体的粒度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正确错误 4、筛析法仅适用于较粗大的粉体粒径的测定 正确错误 5、可用显微镜法测得有效径 正确错误 2、水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为临界相对湿度 正确错误

药剂学电子书第五版(第六章 注射剂)

第六章注射剂 第一节概述 一.注射剂的定义及特点 (一)定义 注射剂(injections)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二)特点 注射剂是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主要因为它具备下列优点: (1)药效迅速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组织吸收快,而静脉注射,由于是直接进入血管而没有吸收阶段,所有剂型中起效最快,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2)剂量准确、作用可靠注射剂属于非胃肠道给药途径,不受胃肠道诸因素影响,因此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3)适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对有吞咽困难及处于昏迷的病人,均可注射给药 (4)适于不能口服的药物某些药物,如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异丙肾上腺素在肠系膜被生物转化,而链霉素与胃内溶物形成不能吸收的复合物。因此,这些药物都可制成注射剂而发挥疗效。 (5)可产生定位、靶向及长效作用局部麻醉药注射剂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脂质体、微球等微粒系统静脉注射具有靶向作用,而混悬型注射剂,特别是油性混悬剂,及皮下注射微球等均具有长效作用。 虽然注射剂应用广泛,但也存在缺点: (1)使用不便除少数的注射剂,如胰岛素注射剂由于需长期注射,病人经过培训可自行注射外,注射剂一般不能自己使用,需由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注射,以保证安全。 (2)注射疼痛注射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或由于药物的性质等导致疼痛感,影响病人使用的顺从性,在婴幼儿中尤其显著。 一种新型的无针型喷射式注射器(jet injector)正在国外逐步推广应用。这种设备是使用压力代替针头进行注射。它的特点是消除患者对针头的恐惧感,同时也减少针头注射时的疼痛及注射部位的损伤。Bennett等将1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针头注射器及喷射式注射器皮下给以抗焦虑药速眠安(Midazolam)。结果表明,喷射式注射器更舒服,针头注射器具有持续性疼痛。血药浓度的数据表明,喷射式注射器比针头注射器更快达到峰值,但两者之间的峰值没有显著差异[1]。Munshi等使用喷射式注射器对100名3~13岁的儿童进行牙科局部麻醉的临床评价,结果表明儿童明显喜欢该注射器,不象对针头注射器那样产生生理及心理的排斥[2]。 (3)生产过程复杂、对生产的环境及设备要求高为保证注射剂的安全与有效,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生产过程;同时注射剂是所有剂型中对生产环境要求最高的剂型,并且要求一定生产设备保证产品质量及提高生产效率。 二、注射剂的分类及给药途径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注射剂 对于易溶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则制成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与第十六章试题与答案解析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第十六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输液引起的空气栓塞致死原因是(A) A.栓子阻塞肺动脉入口 B.栓子阻塞肺静脉入口 C.栓子阻塞主动脉入口 D.栓子阻塞上腔静脉入口 E.栓子阻塞下腔静脉入口 2.在输血前准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抽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 B.采血时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的血标本 C.从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 D.应检查血的质量 E.若血的温度太低,可在热水中稍加热 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时(C)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大量输血后反应 E.疾病感染 4.在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E) A.检查血库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 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min后再输入 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 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 5.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血性泡沫痰的原因是(B)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速度过快 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 D.输入空气栓子 E.输入变质液体 6.输血是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处理方法错误的是(E)A.停止输血 B.双侧腰部热敷 C.碱化尿液 D.视需要用升压药 E.闭尿者增加入水量 7.当发生溶血反应,护士首先应(A) A.停止输血 B.通知医生 C.0.1%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D.给患者平卧位 E.热水袋敷双侧腰部 8.静脉输液的速度,成人一般为(滴/分)(A)A.40~60 B.60~80 C.20~40 D.80~100 E.100~110 9.肺水肿病人给予高流量吸氧的作用是(B) A.使毛细血管扩张 B.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防止肺部感染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10.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措施不包括(D) A.立即使病人端坐,两端下垂 B.高流量氧气吸入C.使用镇静剂、强心药、利尿剂 D.大量输液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E.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不同。 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和。 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径,以电感应法测得的 为径。 5.CRH值是,CRH值越小, 越强。CRH值与无关。 四、单项选择题 1.采用BET法可测定得到( )。 A.粉体的松密度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C.粉体的流动性D.粉体的休止角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C.休止角小于300,物料的流动性好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 3.下述中哪项不是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A.粒子大小及分布B.含湿量C.加入其他成分D.润湿剂 4.用包括粉体本身孔隙及粒子间孑L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为

药剂学电子书第五版(第七章 散剂)

第七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第一节固体制剂概述 本章与下一章介绍的是常用的固体剂型。在这里,我们首先以片剂为例,介绍一些有关固体剂型的共性问题:显然,某片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溶出规定量的药物(称为溶出度不合格),该片剂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疗效,也就是说,片剂口服后,必须经过崩解、溶出、吸收等几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将影响药物的实际疗效。上述几个过程可以图解如下: 片剂──→崩解(裂碎成小颗粒)──→药物从小颗粒中溶出──→胃肠液中的药物溶液──→药物从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发挥治疗作用 未崩解的片剂,其表面积十分有限,溶出量很小,溶出速度也很慢;崩解后,形成了众多的小颗粒,所以总表面积急剧增加,药物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一般也会大大加快。 对于片剂和多数固体剂型(如散剂、胶囊剂等)来说,下述Noyes-Whitney方程可说明剂型中药物溶出的规律。Noyes-Whitney方程的形式是: dC/dt = k S Cs 式中:dC/dt──溶出速度;k──溶出速度常数;S──溶出质点暴露于介质的表面积;Cs──药物的溶解度。 上式表明,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度与溶出速度常数k、药物粒子的表面积S、药物的溶解度Cs成正比。故而可采取以下一些的方法来加以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 ①可采用药物微粉化的方法来增加表面积S,从而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 ②制备研磨混合物:疏水性药物单独粉碎时,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自由能增大,粒子易发生重新聚集的现象,粉碎的实际效率不高,与此同时,这种疏水性的药物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会使片剂的疏水性增强,不利于片剂的崩解和溶出。如果将这种疏水性的药物与大量的水溶性辅料共同研磨粉碎制成混合物,则药物与辅料的粒径都可以降低到很小,又由于辅料的量多,所以在细小的药物粒子周围吸附着大量水溶性辅料的粒子,这样就可以防止细小药物粒子的相互聚集,使其稳定地存在于混合物中;当水溶性辅料溶解时,细小的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静脉输液与输血: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疗措施 第一节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 【定义】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目的】1.补充液体,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4.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及改善微循环血量。 5.输入脱水剂,以消除脑水肿、组织水肿。 一、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补充热量和水分。如5%葡萄糖,10%葡萄糖。 (2)等渗电解质溶液:补充水和电解质。如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 (3)碱性溶液:可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

(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如20%甘露醇等。 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①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②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微循环血量。 (3)浓缩白蛋白:维持机体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4)水解蛋白: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3.静脉营养液: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二、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1)溶液不滴 A针头滑出血管外-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B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位置或肢体位置 C针头阻塞-更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 D压力过低-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E静脉痉挛-局部热敷

(2)茂菲滴管液面过高 A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 B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输液瓶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A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 B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 (4)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A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 B检查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 C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三、常见静脉输液反应及护理:发热、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1.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到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1℃, 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又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第六章 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药剂学重点

第一章 (一)1.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的不同“形态”。 2.药剂学:是将原料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即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1.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没有药理活性、无毒的合成和天然的高分子材料 3.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剂型和制剂处方以及制备工艺等提供依据,使制剂产品的生物利用度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药物剂型的分类 1.按给药途径分类:口服给药剂型、口腔内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皮肤给药剂型、眼部给药剂型、鼻粘膜给药剂型、直肠给药剂型、阴道给药剂型、耳部给药剂型、透析给药剂型 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四)1.药用辅料系:是指生产药物制剂时使用的赋形剂或附加剂,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含在药物制剂中的所有物质。 2.药剂学中使用辅料的目的:使剂型具有形态特征、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部位作用时间或满足生理要求 (五)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章 (一)1.药用溶剂的种类:水、非水溶剂 2.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醚类、酰胺类、酯类、植物油类、烃类、亚砜类 (二)1.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2.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选择): (1)药物的分子结构; (2)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 (3)晶型; (4)溶剂化物; (5)粒子大小; (6)温度; (7)pH与同离子效应; (8)混合溶剂; (9)添加物 3. 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和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 (1)固体的粒径和表面积 (2)温度 (3)溶出介质的性质 (4)溶出介质的体积 (5)扩散系数 6、扩散层的厚度

基础护理学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习题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1.输液引起的空气栓塞致死原因是(A) A.栓子阻塞肺动脉入口 B.栓子阻塞肺静脉入口 C.栓子阻塞主动脉入口 D.栓子阻塞上腔静脉入口 E.栓子阻塞下腔静脉入口 2.在输血前准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抽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 B.采血时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的血标本C.从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 D.应检查血的质量 E.若血的温度太低,可在热水中稍加热 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时(C)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大量输血后反应 E.疾病感染 4.在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E)

A.检查血库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 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min后再输入 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 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 5.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血性泡沫痰的原因是(B)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速度过快 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 D.输入空气栓子 E.输入变质液体 6.输血是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处理方法错误的是(E) A.停止输血 B.双侧腰部热敷 C.碱化尿液 D.视需要用升压药 E.闭尿者增加入水量 7.当发生溶血反应,护士首先应(A) A.停止输血 B.通知医生 C.0.1%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D.给患者平卧位 E.热水袋敷双侧腰部 8.静脉输液的速度,成人一般为(滴/分)(A)A.40~60 B.60~80 C.20~40 D.80~100 E.100~110 9.肺水肿病人给予高流量吸氧的作用是(B) A.使毛细血管扩张 B.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防止肺部感染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10.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措施不包括(D) A.立即使病人端坐,两端下垂 B.高流量氧气吸入C.使用镇静剂、强心药、利尿剂 D.大量输液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E.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11.输液过程中,发现针头阻塞的处理方法是(D)A.抬高输液架,增加压力 B.用手按压输液管,使针头通畅 C.注射器抽吸药液后加压冲通针头 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E.调整针头位置 12.临床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使(D) A.静脉炎 B.肺水肿 C.心力衰竭 D.发热反应 E.过敏反应

粉体学基础知识一

粉体学基础知识一:粒径和粒度分布
2014 月 12 月 08 日 发布 分类:粉体加工技术 点击量:113
0
粉体学(micromeritics)是研究无数个固体粒子集合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通 常<100μm 的粒子叫“粉”,容易产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流动性较差;>100μm 的粒子叫 “粒”, 较难产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流动性较好。 单体粒子叫一级粒子 (primary particles); 团聚粒子叫二级粒子(second particle)。 粉体的物态特征: ①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 ②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 ③具有固体的抗变形能力。 粉体粒子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粒子与粒度分布、粒子形态、比表面积等。 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粉体的粒子大小也称粒度,含有粒子大小和粒子分布双重含义,是粉体的基础性质。 对于一个不规则粒子,其粒子径的测定方法不同,其物理意义不同,测定值也不同。 粒径的表示方法有以下两种: 1、几何学粒子径:根据几何学尺寸定义的粒子径,一般用图像法测定。 三轴径:在粒子的平面投影图上测定长径 l 与短径 b,在投影平面的垂直方向测定粒子 的厚度 h。反映粒子的实际尺寸。 定向径(投影径):Feret 径(或 Green 径) :定方向接线径,即一定方向的平行线将 粒子的投影面外接时平行线间的距离。 Krummbein 径:定方向最大径,即在一定方向上分割粒子投影面的最大长度。 Martin 径:定方向等分径,即一定方向的线将粒子投影面积等份分割时的长度。 2、等效粒径 等效粒径的定义:当一个不规则体粒子的某种物理行为或者物理参量与材质相同的某球 体相同或者近似时,我们把该球体的直径称为为此不规则粒子的某种等效粒径。当参考的物理 行为或者物理参量不同时,测量同一个不规则体粒子可能会得到多个等效粒径值。 常见的等效方法有以下几种: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给药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给药 知识脉络图 第一节概述 一、给药原则 给药原则是一切用药的总则,护士在执行药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 一) 根据医嘱给药 给药属于非独立性的护理操作,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护士应具有一定的药理知识,熟悉 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毒性反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对有疑问的医嘱,应及时向 医生提出,不可肓目执行,也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 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做到“三查七对” ,才能达到“五个准确” ,即将准确的药物,按准确的剂量,用准确 的方法,在准确的时间给予准确的患者。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查七对内容 ) 。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注意检查药物质量,对疑有变质或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使用。 ( 三) 安全正确给药 1.合理掌握给药次数和时间。应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和发挥最大药效为最佳选择,同时考 虑药物的特性及人体的生理节奏。 2.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不同给药方法有其相应的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给药技术是 护士胜任药疗工作的必备条件,如在抢救患者时,护士运用准确而熟练的静脉注射技术,使药物 进入患者体内而迅速发挥疗效,对抢救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备好的药物应及时分发或使用,避免久臵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给药前应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自我合理用药的能力。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使用前应了解过敏反应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使用中加强观察。

( 四) 密切观察反应 给药后应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两重性的表现, 临床用药的效果正是药物作用两重性的综合体现。训练有素的护士应熟练运用有关药物的药理知 识,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持续评估药物的疗效,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为临床护 理及调整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 五)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可使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的标准。 1.安全性 安全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前提,力求在获得最大治疗效果的同时,让患者承担最小的治疗风 险。 2.有效性 有效性是用药的首要目标,即药物的治疗效果必须明确。 3.经济性 经济性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经济性并不意味着用药越便宜、越少越好,而是指消耗最小 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果。 4.适当性 适当性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基本保证。用药的适当性表现在用药的各个方面,一般指在用药时 必须做到药物选择正确、剂量适当、给药途径适宜、合并用药合理,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剐作用,迅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使人体恢复健康。 因而护士有责任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时告知患者病因,明确诊断后用药;说明所用药物的作 用、用法及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了解其他并存的疾病及过敏史;注意联合用药时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不可任意加大剂量或过早停药。同时注意患者对药物的信赖程度与情绪反应,有无 药物依赖、滥用或不遵医嘱等行为,并予以相应的指导。 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仅与药物本身的性质与剂量有关,而且也与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有关, 作为护理人员,了解和熟悉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 发生,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一) 药物的因素 1.药物剂量 剂量指用药量。药物剂量不同,机体的反应也不同,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 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强。临床上规定的药物的治疗量或有效量,是指能对机体产 生明显效应而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也是适用于大多数人使用的常用量;若药物超过有效量, 则引起毒性反应。 2.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从而影响药物效应的强弱。常用的给药途径有 消化道给药 ( 口服、舌下给药、直肠给药 ) 、注射给药 ( 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 ) 、呼吸道吸入给药、皮肤黏膜用药。药物吸收速度除静脉注射和动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和 动脉进入血液循环外,其他药物均有一个吸收过程,吸收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吸入 >舌下含化 > 直肠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口服 >皮肤。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使药物作用产生质的差别。如硫酸镁口服产生导泻与利胆作用,而注射给 药则产生镇静和降压作用。 3.药物剂型 不同剂型的药物由于吸收量与速度不同,从而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和强弱。一般而言,注射 药物比口服药物吸收快,因而作用往往较为显著。在注射剂中,水溶液比混悬液、油剂吸收快; 在口服制剂中,溶液比片剂、胶囊容易吸收。 4.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联合用药往往会 发生体内或体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若联合用药后使原有的效应增强称为协同作用;若联合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1、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2、周围静脉输液法:核对解释→放治疗巾、止血带、选血管、松止血带→检查液体→除铝盖中心→套网套→消毒瓶口→打开输液器并插针头→挂输液瓶→排气→系止血带握拳→消毒皮肤→再次排气并检查→穿刺→见回血“三松”→胶布固定→收止血带、治疗巾→调滴速→记录→整理用物 注意三查七对 三松:拳、调节器、止血带 需继续输液者:除去铝盖中心→套网套→消毒瓶口→加药→换插第一瓶盖针头→调节滴速滴速调节:成人40~60滴/分,小儿20~40滴/分。 3、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1)溶液不滴 A针头滑出血管外-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B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位置或肢体位置 C针头阻塞-更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 D压力过低-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E静脉痉挛-局部热敷 (2)茂菲滴管液面过高 A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 B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输液瓶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A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 B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 (4)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A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 B检查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 C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4、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A输液前认真检查 B严格无菌操作 C一旦出现 轻者:减慢或停止输液,观察体温变化 重者: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D高热患者的处理 (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A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 B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C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D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E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F静脉放血200~300ml,慎用 (3)静脉炎: A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资料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 基础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不同。 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和。 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径,以电感应法测得的 为径。 5.CRH值是,CRH值越小, 越强。CRH值与无关。 四、单项选择题 1.采用BET法可测定得到( )。 A.粉体的松密度 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 C.粉体的流动性 D.粉体的休止角 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 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药剂学习题与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 2. 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3. 什么是、与? 第二章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 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何为潜溶剂? 5.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 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 7.用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 8.乳化剂的作用如何?如何选择乳化剂? 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10.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11.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 12.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 13.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 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4.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 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 8.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 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是什么? 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方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方法及调节等张的意义。 12.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 13.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 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第四~五章固体制剂 1.散剂的概念、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方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功指数? 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达到均匀混合? 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6.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 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 8.湿法制粒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何在? 11.片剂的成形及其影响因素。 12.简述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 13.物料水分的性质。 14.片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15.胶囊剂的概念、分类与特点是什么? 16.空胶囊的组成与规格。 17.滴丸剂的概念,它与软胶囊有何区别? 第六章半固体制剂、栓剂与膜剂

执业西药师药剂学第六章

第六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精品) 1关于软膏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本题分数1分) A、软膏剂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 B、对于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能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C、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 D、软膏剂应具有适当的黏稠度且易于涂布 E、混悬型软膏剂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检出>200μm的粒子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软膏剂的分类和质量要求。 软膏剂(ointments)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三类,即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 软膏剂的一般质量要求:①软膏剂应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无粗糙感;②有适当的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等部位;③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④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⑤用于创面的软膏剂还应无菌。故本题答案应选E。 标准答案:E 考生答案: 2下列关于软膏剂的概念的正确叙述是(本题分数1分) A、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固体外用制剂 B、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C、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和外用制剂 D、软膏剂是系指药物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制剂E. 答案解析: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3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本题分数1分) A、液状石蜡主要用于调节稠度 B、水溶性基质释药快 C、水溶性基质中的水分易挥发,使基质不易霉变,所以不需加防腐剂 D、凡士林中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 E、硬脂醇可用于O/W型乳剂基质中,起稳定和增稠作用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软膏剂的常用基质的性质和特点。 软膏剂基质是其形成和发挥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液状石蜡是各种液体烃的混合物,主要用于调节稠度;水溶性基质是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水性物质,优点是释药快,但其水分易挥发,使基质容易霉变,所以需加防腐剂;凡士林是油脂性物质,吸收性差,故常加入类脂类的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硬脂醇可用于O/W型乳剂基质中,起稳定和增稠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C。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4下列是软膏烃类基质的是(本题分数1分) A、羊毛脂

药剂学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资料

药剂-第六章粉体学学础基 精品文档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

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不同。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和。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径,以电感应法 测得的 为径。 5.CRH值是,CRH值越小, 越强。CRH值与 无关。 四、单项选择题 1.采用BET法可测定得到( )。 A.粉体的松密度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C.粉体的流动性D.粉体的休止角 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030.休止角小于C,物料的流动性好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

基础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三章 给药.doc

第十三章给药 一、选择题: 1、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疗法 D、静脉注射 2、剧毒药和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药品用中外文对照 B、加锁并认真交班 C、装密封瓶内保存 D、与内服药分开放置 3、应远离明火处保存的药物是: A、抗毒血清 B、胎盘球蛋白 C、乙醚、酒精 D、肾上腺素 4、皮内注射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是因为该处: A、皮肤薄、色浅 B、无大血管 C、离大神经远 D、操作较便 5、避光放置的药物有: A、三溴片、酵母片 B、氨茶碱、硝酸银 C、疫菌 D、芳香类药 6、接种结核菌素的部位是: A、前臂内侧下段 B、上臂三角肌 C、前臂外侧 D、三角肌下缘 7、物学中合剂、酊剂、片剂、散剂属哪类药: A、外用药 B、内服药 C、注射药 D、溶液 8、药物的保管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柜宜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B、内服药、外用药、注射药应分类放置 C、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D、剧毒药、麻醉药要加锁保管 9、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乙醇B、苯巴比妥C、细胞色素C D、丙种球蛋白 10、药疗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根椐医嘱给药B、给药时间、剂量、浓度要正确 C、操作时要做到三查七对、一注意 D、凡发生过敏的药物应暂停使用 11、查七对一注意,其中“一注意”是指: A、用药后反应 B、用药方法 C、用药剂量 D、药物配伍禁忌 12、上臂肌肉注射的部位在: A、上臂三角肌下缘B、肘关节以上均可 C、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D、肩峰下2—3横指的任何一侧均可 13、给药的时间应准确的原因是: A、病人的个体差异 B、便于集中投药 C、药物的半衰期 D、病情 14、发口服药的正确方法是: A、每日三次饭后服B、服后不易多饮水 C、对床号、姓名、无误后发药,视病员服下后离开 D、病员不在交给他人保存 15、磺胺类药物不正确服法是: A、服后不宜饮水 B、服后多饮水 C、饭后服 D、按服法、制剂不同选择 16、哪种药物,宜在饭后服: A、健胃药 B、强心类 C、发汗药 D、助消化的 17、肌肉注射错误的是: A、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B、取合适的体位,使肌肉放松 C、常规消毒皮肤 D、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应全部刺入 18、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大多数发生于: A、初次用药 B、过敏体质人 C、身体虚弱时 D、有青毒素接触史 19、皮下注射错误的是: A、药液量少于1ml,须用1ml注射器抽吸B、注射部位要常规消毒 C、持针时,右手食指固定针栓 D、针头与皮肤呈20°角刺入 20、在常温下青毒素G分子在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的致敏物质是: A、青毒素烯酸 B、青霉噻唑 C、高分子聚合物 D、青霉菌 21、哪项除外是给药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