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总体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更让人欣慰的是,在不久前的2008年全球次贷金融危机中,中国不仅没有深陷其中,而且还保持着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率,更是在2010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究其原因,在于中国顺应了当时的历史环境、世界环境和人口社会环境,选择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改革路径。然而,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存在着自身一系列的缺点,比如收入分配不均与自然环境的破坏等。本文就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历程、取得的巨大成果进行了叙述,同时,分析中国经济制度改革成功的原因,总结出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改革成功经验不足之处生产力收入差距

目录

绪论 (3)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4)

2中国经济改革的伟大成就 (5)

2.1 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5)

2.2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2.3 对外贸易总量增加,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5)

3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 (7)

3.1经济改革的最大基础是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7)

3.2注重解放生产力 (7)

3.3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劳动人民的全面发展 (8)

4我国经济改革的不足之处 (10)

4.1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问题 (10)

4.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明建设亟待加强 (10)

4.3产业结构亟待合理调整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绪论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从初期的贫穷落后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经济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在为我们取得瞩目的成绩自豪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的问题,知其利,知其弊,才能在以后的路上少走弯路。

本文共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写出了我国经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三部分作为本文的核心之一,表述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第四部分是另外一个核心论述了经济飞速发展之下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接下来是本文的小结与参考文献。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城市经济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改革时期。

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经济制度改革。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从1982年开始,取消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村政权机构。同时,国家从197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随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1985年起,国家取消了过去实行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把农业税由过去的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基本上确立了国家与农民实行等价交换的关系。

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标志是1984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是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价格改革是关键,进行多种形式的试点,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开放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改革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科技、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

以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中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大幅度地改革了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等宏观经济体制。经过改革,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呈现出新的格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现代企业制度也在国有经济中广泛推行。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深化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目标,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前提,实现国家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的转变,把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和商品经济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最终实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长远目标[1]。

2中国经济改革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实现了30年持续高速增长, 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典型, 其成就是巨大的, 成果也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大成就:

2.1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经济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30余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2]。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首先变现为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最新的2015年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1966元[3]。其次,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到2015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增长到11886元[4]。再次,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也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8%,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1%;城镇化率为56.10%[5]。另外,住宅水平有所提高,全国居民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闲暇时间大幅增加,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等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2.2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部分, 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巩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初步建立了宏观调控体系。

2.3 对外贸易总量增加,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对外贸易总量从1978年的世界第二十九位跃居2012年的世界第二;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外贸发展不仅带动了自身经济成长,也增进了主要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主要产品产量、受高等教育人口总数、进出口额、消费额等均居世界前列。201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一度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股不容小觑的新兴力量。

3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

3.1经济改革的最大基础是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在经济改革之前,我国基本上在政治道路上已经走上了正确的方向。我们的政治保障就在于我们党的先进的理论领导,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改革首先是对传统理论和思想观念的革命,必须通过理论创新解放人们的思想,统一人们的认识,为改革开放的实践提供思想保证。改革实践证明,每一次重要改革实践行动,都以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先导。思想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带来了改革实践的突破性进展。在这方面,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改革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都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6]。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最宝贵财富。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大国,由于国家幅圆广大,各个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民族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地差别,这就决定了改革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了协调和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按照统一的思路进行建设和发展。否则就会出现混乱,社会就难以正常发展。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承担起这一领导重任。改革30多年来,我们改革实践的每一次重大推进,社会的每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保证[7]。

3.2注重解放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们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阻碍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由此形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直接后果就是造成1959-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和倒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所以选择在农村,这是由于:一方面,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但旧的体制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改革没有出路;另一方面,农村人民公社由于其固有的体制弊端,无法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8]。而当时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农民的积极性对生产影响很大。现实迫使人们摒弃人民公社,代之以具有激励作用、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

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空前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在城市,改革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企业的经营方式,运用经营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努力使国有企业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等。这一改革给企业经营机制带来巨大的变化,企业从僵化的经营方式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租赁制、股份制、岗位责任制以及各种竞争机制等一些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最大的优点是确立了人在产权上、在经营决策上、在选择职业上的主体地位,使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成为自己经济活动的自主的主体,激发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人的解放,人在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3.3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劳动人民的全面发展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片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大搞农业合作化运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更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致使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很缓慢。到1978年,全国还有1亿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势,又尊重了农民的革命首创精神,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摆脱了农业长期徘徊的困境,解决了农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温饱问题。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重要宗旨,注重在改革中维护和增进人民的物质文化利益,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之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努力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

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越高,也即是人的发展越全面,越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

质量。我们必须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之源。

4我国经济改革的不足之处

4.1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问题

只要采用市场经济,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间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发达地区经济基础高,多从事技术密集、资本、资金、劳动力密集的高附加值的产业,市场容量大。不发达地区以土地等自然资源、劳动力密集的,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产品为产业,如农业商品初步加工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区发达,中部欠发达,西部不发达,加上80年代后中央政策向东倾斜,愈加拉大差距。而差距过多会导致利益摩擦,地区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兴起,我国应加强对此问题的解决。

4.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是什么,要不要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将货币推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管理疏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某些人为了弥补利益损失,发生了腐败,出现拜金主义、拜权主义苗头。这些甚至都已经成为危害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的因素。

4.3产业结构亟待合理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两个问题:1、产业结构高级化;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间关系,我们的产业结构是重型,第二产业处于重要地位,第三产业处于薄弱地位,农业的市场化,科学化程度弱,生产率低。在第二产业中如何调节一些传统企业如纺织,机械,如何加强高新,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中金融、旅游业、服务业等等如何发展。第二产业在第一产业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以第二为基础,反过来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这几个问题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始终不可忽视。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上述问题,我国要加快经济的平稳发展仍需在很多方面做出努力。

总结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正确的、举足轻重的决策。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从当初的一穷二白的境地发展成现在世界上重要的一极。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劈波斩浪、持续稳定高速成长的沧桑巨变,显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紧密结合的巨大威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但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十分重要,我们要全面看形势。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厚宏.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深化教育改革[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9(1):1-9.

[2] 彭煦, 罗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0(10):20-20.

[3] 梁琪英, 廖悦琳, 沈金星,等. 农村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分析[J]. 农家科技旬刊, 2016(10).

[4] 俞月沁. 新型城镇化战略选择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D]. 浙江工商大学, 2015.

[5] 中国产业信息报. 2016年中国GDP、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2016(9)

[6] 李春雨. 论和谐社会的人学维度——唯物史观的现代性思考[D].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7]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 农场经济管理, 2014(1):4-4.

[8]赵殿河, 李淑霞. 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商品化[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4):43-48.

[9]俞可平.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1(5):28-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