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第1页 共12页 ◎ 第2页 共12页

XXX 附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10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XXX 审题:XXX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萨满教

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作为生存手段被不断重复的巫术的实践。它具有信仰的统一性,但这个统一性不是以神灵的唯一作为标志的,即使在萨满教发展的兴盛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也依然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所有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

在北方民族里,以血缘联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同生共长的伙伴,与信仰对象互相服务,相互依存,可以说,社会组织是萨满教必然的信仰群体。由血缘关系支配的社会制度早已消失,但血缘——地域居住格局却普遍存在,因而社会组织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并依赖着宗法关系,可以说,宗法关系对萨满教信仰的传承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例如,萨满作为巫术实践者,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常常把对神的引领和某人成为萨满的原因解释成来自祖先的召唤和命令。再如,虽然萨满们不断地吸收外来神灵,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神堂,但总要或是把它们放置在自己祖先系统的神灵之外,或是通过既定仪式使它们在萨满本人死后才获得资格逐渐成为祖先神灵。

今天,在信奉萨满教的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蒙古等民族中,萨满教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在宗法关系的社会背景中仍起着某种作用。所以,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虽然这种祭祀行为已经不很规范,祭礼也不完整,但它作为习俗的一部分保留在了日常生活中。有的民族,大型氏族、家族祭祀活动的历史刚刚终结,氏族长老和萨满们仍然能够积极配合,熟练地主持萨满教祭祀活动。这些按照原来传统进行的仪式表演,使我们有机会看到粗犷火暴的原始祭祀场面。

此外,萨满教研究者搜集的丰富多彩的萨满教遗留物,组成了一条文化长廊,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我国北方不同民族社会里的实实在在的宗教信仰状况,因而具有广泛的客观性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如神偶、祭祀用品、萨满器具、萨满服装、口头传说、个别宗教仪式等等。这些直观的对象,会帮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化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1.下列对“萨满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萨满教是一种巫术的实践。

B .萨满教有多神信仰的格局。

C .萨满教有自己的信仰群体。

D .萨满教承载了神圣的传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在北方民族里,社会组织与它信仰的对象在很长

的历

史时期内是不可分割的。

B .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比较普遍,因此,它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

C .现在,在一些北方民族按照原来传统举行的仪式上,我们还能看到有特色的原始祭祀场面。

D .通过萨满教的口头传说等遗留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的一些情况。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在巫术实践中,萨满们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这表明宗法关系影响着萨满教的

传承。

B .正因为萨满教信仰者共同认可自己所有的崇拜对象,萨满教才得以最终超越了其他宗教信仰而流传到

今天。

C .虽然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早已经消失,但血缘——地域的居住格局仍然普遍存在于北方各民

族中。

D .只要我们研究一些民族中氏族长老和萨满们所主持的萨满教祭祀活动,就可以真切地预见我国北方民

族宗教信仰的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寻拜监察御史里行,改监察御史。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拯共论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有删节)

4、对下列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就:就职。 B 、赴调,知天长县。 知:主持、管理。 C 、请悉以赋民。 赋:征税。

第3页共12页◎第4页共12页

D、不伪辞色悦人悦:取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包拯“性峭直”的一组是(3分) ()

①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②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

③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④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

⑤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⑥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包拯为人至孝,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予知县官职,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

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

B、包拯清正廉洁,生活简朴。在端州为官没拿一块端砚回家。虽然地位高贵,但吃穿用度也跟他是百姓时

一样。他对子孙也严格要求,警戒他们不许贪赃枉法。

C、包拯关注民生,兴利除弊。他请求把用来牧马的民田还给百姓耕种;改革解州危害百姓的盐法,请求进

行通商贸易。

D、包拯刚毅正直,不畏权贵。担任监察御史时,曾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

的曲意恩赐。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

7、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5分)

译文: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8、简析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二字的妙处?(5分)

答:

9、“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3)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袁行霈

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

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完成《中国文学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

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

第5页 共12页 ◎ 第6页 共12页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幼年颖悟、文化的熏陶、自然的美好使林庚很早就心系诗歌,最初致力于旧体诗词,后 转写新诗,其诗语言浑成,意境高远。

B .抗战爆发后,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封闭的生活环境让林庚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史》是他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C .林庚教学出色,成就非凡,专著享誉学术界,其诗也总是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 中最直接的感受,艺术效果深入浅出,明朗不尽。

D .因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所以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 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学术研究上更独具慧眼。

E .对林庚诗一般的生命历程和他在中国百年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方面研究的突出成就的 记叙,使全文充满深深的怀念、赞美和遗憾之情。

(2)林庚一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林庚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其“魅力”体现在何 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林庚一生勤于研究,笔耕不辍,成就非凡,但他的生命却始终充满诗意,“就是一首诗”。 我们应从他的身上学习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第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驾驶私家车出行,然而在堵车时,一队队的车辆熙熙 攘攘,只能原地静静等待。

B .失去姚明的休斯顿火箭队在季后赛中被冤家爵士队打得落花流水,在主场作战竟然连续 失败。

C .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 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D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 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 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B .“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这类 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C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

经验。

D .狼种群数量的迅速下降,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国际濒危物种公约》已将狼列 入其中,我国也将狼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无论汉语曾有怎样的辉煌, , , 。 。 。 我们的汉语在今天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尴尬局面。

①汉语就只是一种死去的语言 ②汉语在东方就会失去至尊地位 ③如果我们不能激活这一语言 ④至多是一个小语种、一种方言

⑤人们不会再以汉语为思维血脉和精神指向 ⑥不能使这一语言温暖人、关怀人、洞明人生世界 A 、⑤②①④③⑥ B 、③⑥②④⑤① C 、⑤②③⑥①④ D 、③⑥①④⑤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 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 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② ,这种早期类型 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 ,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 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 率。

答: 17、 下面是我国的“人民调解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 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答: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一个人玩魔方,世界纪录是7秒左右。假如6个人玩一个魔方,每个人负责转好面, 就有可能出现各自为政,转好一面,乱了五面的情况。

第7页共12页◎第8页共12页

材料二: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高二语文十月月考答案

1.D . 偷换概念。从第1自然段中“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可知,“承载了神圣传统”的是萨满教“信仰群体”的“崇拜对象”,而非“萨满教”本身。?

2.B 。 信息遗漏和强加因果。注意第3自然段中“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的说法。

3.A 。 B .无中生有。C .“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的说法主客颠倒。D .说法片面和绝对。

4、C 赋:动词。交给,给予。

5、B ②是“各道转运加按察使”所为,不是包拯,⑤是间接表现

6、D 不是担任监察御史时,而是“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时。

7、(1)天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太远而没有尽头以致看不清楚呢? (2)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朝廷的。 8、【参考答案】“残”,凋落,写出梅花之凋零,“细”,细嫩,写出了柳条之初生。(2分)交代了出行时间——初春时节。(1分)浸透着浓郁的凄凉之意,饱含着浓浓的离别愁情(1分),为整首词奠定了凄楚动人感情基调(1分)。

9、【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2分)把愁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2分)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行渐远的离愁别绪,画面生动,意境优美。(2分)

10、(1) 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12.(1)BC (答C 给3分,答B 给2分,答A 给1分;答D 、E 不给分。 A 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D 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与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无因果联系。E “遗憾之情”的对象错误,原文说的是“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

(2)①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寻求创作的经验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②他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③他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对一点给2分。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从中分析出林庚先生学术研究取得非凡成就的三个原因,注意到原文中起暗示作用的关键词句“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就可以轻松作了回答。)

(3)①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并创造性地将中国诗歌的民族形式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之中。②他的学术研究独具慧眼,成就非凡。③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严谨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对一点给2分。既然题干问的是“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中的“魅力”何在,那就要抓住“魅力”在“诗歌”“学术”“人格”三个方面的体现,从原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加以概括整合就可以正确作答。)

(4)观点一:人生作为都指向青春,理想和美,有追求,潇洒自如,诗意生存。

理由:①林先生自幼心理埋下诗的种子,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诗意新颖,意识现代,语言浅显而含义深邃;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交融着他的人格魅力,始终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③诗人的气质、风骨和学者的胸襟、追求完美统一在林先生身上。 观点二:高瞻远瞩,孜孜以求,执著探索,精神永驻,生命如诗。

理由:①林先生首先是诗人,一生心系诗歌,由旧体诗到新诗,勤于创作,不断探索,诗歌贯穿生命始终;②学术研究独具慧眼,学风严谨又灵活,一生笔耕不辍,奋斗如诗;③讲坛上才华横溢,诗人风度,吸引考生,教学出色;离去潇洒从容,生命最后的遗憾也诗意。x k b 1 . c o m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其中观点明确,理由只要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原文标题和关键语句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13、B (“落花流水”原来形容春景衰败,现在比喻惨败。 A 项“熙熙攘攘”指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 C 项“不足为训”中的“训”意为“法则”“典范”,解释为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或典范,不是不值得作为教训之类的意思。 D 项“鼎力相助”属于敬辞,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应改为“全力相助”) 14、D (A 、关联词位置不当;B 、句式杂糅 C 、搭配不当) 15、【答案】D

【解析】无论汉语曾有怎样的辉煌,③如果我们不能激活这一语言,⑥不能使这一语言温暖人、关怀人、洞明人生世界,①汉语就仍只是一种死去的语言,④至多是一个小语种、一种方言。⑤人们不会再以汉语为思维血脉和精神指向。②汉语在东方就会失去至尊地位。我们的汉语在今天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尴尬局面。 16、【答案】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②固定植物的位置 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解析】由③后面的关联词“是因为”及其前面的“称为假根”,推断出③的答案;从“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推出②的答案,由“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推出①的答案。此题是语句填空,但实际上考的是连贯,注意分析前后的勾连关系即可。

17. (5分)人民调解标志由紧握的双手,红心和橄榄枝组成(2分)。红心,象征人民调解工作者的奉献,紧握的双手象征通过调解化解了矛盾,橄榄枝代表和平与希望(3分)。

参考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管理天长县。

不久拜监察御史裹行,改监察御史。当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雨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包拯一起奏论此事,言辞很急切。又曾经建议说:"国家每年向契丹交纳财物,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该操练军队选择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又请求重视门下封还驳正的制度,以及废黜贪官污吏不得做官,选择郡守县宰,推行考核试用补任恩荫子弟的方法。当时各道转运加按察使,他们上奏弹劾官吏大多指摘细小过失,注重苛刻严察相互标榜,官吏自觉不安,包拯因此请求免去按察使。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

第11页 共12页 ◎ 第12页 共12页

方砚台回家。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京任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调任陕西,又调任河北,入朝任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所的造船木材,一概向百姓征收索取;又七个州交纳河桥竹索的赋税,一般有几十万,包拯都奏请加以废除。契丹在邻近边塞地区集结军队,边境州郡渐加戒备,命令包拯去河北调发军粮。包拯说:"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壤,百姓不能耕种,邢、沼、赵三州农田一万五千顷,一概用来牧马,请求把这些全都分给百姓。"听从他的意见。解州盐法规定使百姓困竭,包拯前去加以经营管理,请求一概与商贩流通交换。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又依次递上唐魏郑公的三条奏疏,希望放在座位右侧,作为借鉴。又上言天子应当明于听取采纳,分辨朋党,爱惜人才,不坚持先入为主的说辞,一共七件事;请求废除苛刻不宽厚的做法,抑制侥幸投机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兴建劳作,禁丘妖言妄说。朝廷大多加以施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