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精品】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

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元好问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另一方面是以禅喻诗。

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尚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楞严经》曰:“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是此诗之本。这个比喻本来就有趣,经苏轼点化后更有机锋。在儿童般天真的发问中,包含着耐人寻思的理趣。

更值得研究的是另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远处的人语衬托着山的空寂,密林里漏下一线落日的返照。那微弱的光洒在碧绿的苔藓上,显得多么冷清!青苔对这阳光并不陌生,黎明时分,亭午时分,都曾受过它的照射。现在到了黄昏,它又照来了。然而这次复返,它的亮度、热度和色调都发生了变化。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用的字面也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而诗里所体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

禅对诗的渗透,另一方面就是以禅喻诗。这是传统的说法,比较笼统。细分起来,

有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的区别。以禅参诗是用参禅的态度和方法去阅读欣赏诗歌作品。以禅衡诗是用禅家所谓大小乘、南北宗、正邪道的说法来品评诗歌的高低。以禅论诗则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这是不同的三种以禅喻诗,前人把它们混在一起,所以讲不清楚。

(节选自袁行霈《诗与禅》)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与禅虽然归趣不同,分别属于文学和宗教,但在“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重启示和象喻”和“追求言外之意”等方面是相通的。

B.禅宗在唐代确立之后,一方面诗人因受到禅的影响而在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禅理、禅趣,另一方面禅师的诗歌也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C.禅赋予诗以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从而提升了诗歌的品位,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焕然一新。

D.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但是诗赋予禅的只是外在的形式,由此可见,诗对禅的影响不如禅对诗的影响那么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文章引用这两句诗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

B.《楞严经》中“臂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几句话,用“妙音”“妙指”有趣的比喻,本意是为了说明佛理的。

C.虽然“禅言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但苏轼富有理趣的《琴诗》却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它本于《楞严经》而又高于《楞严经》,用诗的形式巧妙点化,更有机锋。D.王维的《鹿柴》并没有谈禅,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字面上就使人联想到禅宗重视的“返照”,诗中清静虚空的心境更为禅宗所提倡,堪称“以禅入诗”的佳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禅言诗”之所以并无可取之处,是因为这些诗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歌的形式却没有诗歌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甚至不能算是诗。

B.禅对诗的渗透包括以禅入诗和以禅喻诗两大方面,以禅喻诗细分又包括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三种。

C.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这三种以禅喻诗的方式虽然有区别,但都体现了禅对诗的渗透。

D.以禅参诗重在诗歌作品的阅读欣赏,以禅衡诗重在诗歌高低的品评,以禅论诗重在对诗歌奥妙的论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东家

秦悦

东家不像个东家。

一脸疲倦,从粥厂踱回,一碗稀粥,一个黑不溜秋的馒头,吃完,倒杯酒,滋——滋——,那个香甜,那个美妙,仿佛困顿瞬间灰飞烟灭。

东家,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善饮,常饮康百万酒。

以前,与一帮文人雅士聚,东家说“吴酒一杯春竹叶”“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桃李春风一杯酒”,还说怀素醉酒书《自叙帖》,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醉而行云流水挥洒经典。

饥馑,可怕的饥馑来了。东家没了闲情逸致,诗情画意,有的,是雄心,打败饥馑这只魔鬼的万丈豪情。

但,每晚饭后东家的一杯酒,雷打不动。听着东家的陶醉声,下人们大咽口水,心中,一股温暖在奔腾:灾荒,不怕,马上会过去。好日子,不远了!

酒中乾坤大。东家躺下,片刻,沉沉进入了梦乡。

次日,醒来,东家袖手,低头,沉思,慢慢地踱向粥厂,若不是那身半新不旧的长衫,咋看咋像个饥民。

大灾之年,一碗稀粥,对饥肠辘辘的灾民,就是美味佳肴;一碗粥,能救活生命垂危的饥民,胜过琼浆玉露。东家思绪如烟,摇曳,飘逸。

多少天来,没饿死一人。东家心中满是欣慰灿烂。

东家的粥厂,最大,最红火。

消息长了翅膀,早飞向四面八方。路上,络绎不绝的灾民蹒跚而来。因饿,他们比蚂蚁走得还慢,还缓,摇摇晃晃,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

每天,东家的粥厂,热气腾腾,芳香四溢,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

可是,这段时间,管家却形容枯槁,时不时,陷入沉思,轻轻地长吁短叹。随着时间的挪动,管家的忧郁,更重了,更浓了,有时,喃喃自语,没人听清,也顾不上听。其实,他心中有一股火,左冲右突,差点憋不住,想喷发出来,但最终,还是压了下去。

当如血的夕阳又一次不堪重负轰然坠落地平线,东家慢慢地踱回去,吃饭,然后,品酒。管家进来,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唠唠叨叨。东家听明白了,听明白了的东家,很淡泊,很平静,如一池水,水波不兴。

东家神色凝重,一字一板,掷地有声。那是,海一样的胸襟,山一样的气度!管家

哑了,默默退出,可是,眼前晃动的,是东家消瘦的脸颊,单薄的身材。瘦而高的东家,如一节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

失血苍白的日子,让人麻木。没有人清楚,日子的车轮沉重而缓慢地转了多少圈。

始终,管家的心,五味杂陈,潮潮的,热热的。有时,他忧心忡忡,愁肠百结;有时,他无怨无悔,悲壮慷慨。

小麦,珍珠似的小麦,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玉米,金粒一样的玉米,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还有,高粱,大豆,红薯……

都说,东家有个聚宝盆,从盆里取粮,永远也取不完……

粥厂,可爱的粥厂,在多灾多难中,擎起了一面鲜艳的生命之旗。成千上万的灾民,幸运地活了下来。

在望眼欲穿中,大雨终于来了。欢快的雨水,急不可耐地扑向龟裂的大地。无数声音呐喊:老天爷!老天爷!此时的东家,青枝绿叶,绽放出久违的喜悦和激动。

“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管家再也忍不住了,压抑长久的秘密,呼啸而出,砸得饥民个个像木桩,呆呆的。

饥民跪倒一大片,向东家叩首,泪水雨水交织在一起。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心声……

一个个秘密,争先恐后从他嘴里蹦出,再也拦不住,挡不住。

天旱时,东家停了酒的酿造;已酿成的,运往外省,换成了大量的粮食。那时,有官商找上门,让东家造酒,负责销售,说饥荒时没人造,造,可获暴利。东家怒发冲冠,严词拒绝,叹息,谁能做如此暴殄天物泯灭良心的事?!

说着,说着,管家成了泪人儿,哽咽不已。

泣不成声的管家再也讲不出那个藏在心里差点发酵的秘密: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康百万酒,而是水!

东家是谁?河南巩义的康百万!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精品】第10期)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东家从粥厂回来后,一碗稀粥,一个馒头,吃完,“滋——滋——”喝酒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B.文中写东家的粥厂“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

C.文中写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一车车运来,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

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突出东家形象的高大。

D.文章恰当运用神态、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形象地刻画了东家这一人物形象,主题鲜明。

5.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管家,请简要概括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文章结尾揭示“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酒,而是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汪曾祺:诗意的栖居

王干

汪曾祺曾是一个被中国当代文学史遮蔽的大师。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新文学的评判依赖于海外标准,无论哪一条,他在其中都是游离的状态,不在文学思潮的兴奋“点”上。而今他在读者和作家中的慢热,持久的热,正说明文坛在慢慢消褪浮躁。更进一步说,是在民族文化的自信重新确立的时候,他开始释放出迷人而不灼热的光芒来。他将现代性和民族性融为一体,将中国的文人精神与民间的文化传统有机结合,成为典型的中国叙事、中国腔调。

汪曾祺的作品好像更适合晚间阅读。他的文字如秋月当空,明净如水,一尘不染,开卷慢慢进入,心也渐渐平静。故乡,邻里,同事,亲友,陌生的街道和熟悉的老屋,昆明的警报和上海的星期天,高邮的河流和北京的安乐居,都是作家笔下轻盈流动的笔墨意象。读罢,心灵如洗。

汪曾祺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特别是年轻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风行现代派的20世纪80 年代,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让年轻的人重新树立了对汉语的信心。他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重新热爱,唤起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汪曾祺在他的作品中,很少大波大澜,很少戏剧性,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可依然时时闪现着文学的光彩。写日常生活,写市井生活,很容易沉闷,也很容易琐碎,但也是最容易见人性的。汪曾祺将老师沈从文的视角从乡村扩展到市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一般来说,对乡村的描写容易产生抒情、诗化意味,而对于市井来说,中国文学少有描写,更少诗意的观照。这是因为市井生活和乡村生活相比,有着太多的烟火气,有着太多的世俗味。但生活的诗意是无处不在的。在《岁寒三友》《徙》《故里三陈》等纯粹的市井题材的小说中,他让诗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市井,在他的笔下获得了诗意,获得了在文学生活中的同等地位,不再是世俗的代名词,

而是人的价值的体现。

他不仅是在小说中审美,而且日常也是按照美的原则进行生活的。比如,他喜欢下厨,且做得一手美妙的家常菜,他是有名的美食家,他认为那也是在做一部作品,并没有因为锅碗瓢勺、油盐酱醋影响审美。他做的菜也像他做的作品一样,数量少,品种也不多,但每次都有那么一两个特别有特点。

热爱生活,在生活当中寻找诗意和审美,可生活并不全是诗意和审美。汪先生对此似乎毫无怨言,他身上那种知足常乐甚至逆来顺受的生活态度颇让我吃惊。很多人没有想到汪先生直到去世前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一直住他太太施松卿的房子,先在白堆子,后在蒲黄榆,都是施在新华社的房子。后来他搬到虎坊桥福州会馆街的一幢大楼,这一次,老先生有了自己的画室,他可以尽情画他的画了,他刚搬进去的时候兴奋得画个通宵。原来是大儿子汪朗把自己分的房子给父母住。他在儿子的“大房子”走完他人生的最后的路程。

(选自【精品】1月10日《文汇报》,略有删改)相关链接

读着汪曾祺老去,一天天变老,是不懊悔的事情。76岁的汪曾祺已经定格在那里,而我在一天天地向他这个年龄接近,然后超越。而且,在我活得比他更老之后,更老的我还会读他,读汪曾祺,读高邮的汪曾祺,读扬州的汪曾祺,读中国的汪曾祺。他的文字永在,我们的阅读也永在,无论白天和夜晚。(王干)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上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重返”文坛,以老练精致素简的文风,开文坛之新风。在【精品】5月出版的散文集《榆树村杂记》中,他以细腻敏锐的笔触,解析日常生活的雅洁与情致,以此安抚疲惫的心灵。他的文字,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让读者从中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在嘈杂而迷茫的时代,给人一份特别的安静与平和。

(高中梅,【精品】11月9日《人民日报》)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汪曾祺热”使他开始释放出迷人而温和的光芒,这说明文坛渐渐消褪了浮躁,民族文化的自信正在重建起来。

B.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细腻敏锐的笔触、老练精致的文风,让年轻人重塑对汉语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C.汪曾祺的作品,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平淡质朴,如话家常,没有波澜,也无戏剧性,却能使人心灵如洗。

D.汪曾祺作品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寻找日常生活的诗意和雅趣,如《岁寒三友》《故

里三陈》《榆树村杂记》等。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汪曾祺笔下的市井生活,沉闷而琐碎,有太多的烟火气和世俗味,却散发着无处不在的诗意,也最能见人性之美。

B.汪曾祺不仅在作品中审美,使市井获得了诗意,让读者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而且在其生活之中寻找诗意和审美。

C.汪曾祺淡泊处世,知足常乐,逆来顺受,无论是对待日常的生活,还是对待文坛的毁誉,他都能做到“明净如水”。

D.汪曾祺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就是因为其作品在嘈杂而迷茫的时代,能给人一份特别的安静与平和。

E.汪曾祺将民族性与现代性融为一体,将中国文人精神与民间文化传统有机结合,成为典型的中国叙事、中国腔调。

9.如何理解“他的文字永在,我们的阅读也永在,无论白天和夜晚”这句话?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给事中蕃孙也。登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以从父临安为郎中,改刑部。坐累,谪岳州通判。久之,移随州知州,擢陕西佥事,历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举治行卓异,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逾月,资遣还乡。初,镇守中官廖堂党于刘瑾,假进贡名,要求百端,继者以为常。充嗣言:“近中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鸡、走狗诸物,皆借名科敛。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及侵扣驿传快手月钱、河夫歇役之属,无虑①十余事,苛派动数十万。其左右用事者,又私于境内抑买杂物,擅榷商贾货利。乞严行禁绝。”诏但禁下人科取而已。

十二年移抚应天诸府。宁王宸濠反,充嗣谓尚书乔宇曰:“都城守御属于公,畿辅则充嗣任之。”乃自将精兵万人,西屯采石。遣使入安庆城中,令指挥杨锐等坚守。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贼果疑惧。事定,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言其功。时已就进户部右侍郎,乃赐敕嘉劳。有建议修苏、松水利者,进充嗣工部尚书兼领水利事。未几,世宗嗣位,遣工部郎林文霈、颜如翙佐之。开白茅港,疏吴淞江,六阅月而讫工。语详《河渠志》。

嘉靖元年论平宸濠功,加太子少保。苏、松白粮输内府。正德时骤增内使五千人,粮亦加十三万石。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寻改南京兵部尚书。七年致仕,卒。诏赠太子太保,谥康和。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九)(注)①无虑:大约,总共。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B.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C.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D.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吉士,官名,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为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敕,即敕命、敕喻,本是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明清时期,敕的范围扩大,也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

C.从父,作为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

D.白粮,与漕粮相对,明代主要由苏州、松江等府供纳。在用途上,漕粮主要为军饷,白粮则主要供应宫廷、宗人府,及用作京官的禄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李充嗣为官一方,因政绩显著被举荐并多次被提拔;又因为平定朱宸濠有功,得到朝廷嘉许慰劳,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B.李充嗣直言敢谏,不阿从富贵。刘瑾的党羽假借进贡的名义向地方百般索求,李充嗣直陈其弊端,但朝廷只是下诏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的行为。

C.李充嗣勇救国难,竭尽臣责。宁王朱宸濠谋反,李充嗣亲率军队抵御叛军,巧用计谋使叛军疑惧,为最终平定叛乱立下大功。

D.李充嗣督治水利,卓有成效。兴修苏州、松江水利时,李充嗣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仅用六个月就顺利完工,并写下《河渠志》加以纪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

(2)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D.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15.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境”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花比喻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选择题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场休息时,只见双方教练赶紧召集队员,抓住队员们擦汗喝水的间隙,对队员们耳.

提面命

...,希望他们下半场能有更佳的表现。

②领导干部必须站位要高,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判断合理,决策准确,如果

片面地看待问题,目无全牛

....,注定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

③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

....,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屈一指。

④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生前三令五申

....,青少年学生应该努力学好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⑤最近传言甚广的“荔枝都是用药水泡过的,致儿童患手足口病”的说法很快传得沸沸

扬扬,真是三人成虎

....,以至于人们都不敢买荔枝了。

⑥一般综艺节目对主持人及嘉宾的素质要求不高,而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综艺节目则要求

主持人及嘉宾不仅要巧言令色

....,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该省承诺,宁可不要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也要提高旅游的品质,为此,将在本月出台史上最严的治理措施,力争从根本上用一年时间改变旅游乱象。

B.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C.通过对十万个家庭的入户调查及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排在“【精品】度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首的拉萨市民对家庭关系、婚姻或情感生活和健康状况都感到十分幸福。D.雄安国家级新区被定性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意味着以塑料包装、电气电缆、金属回收、服装加工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的雄安三县将面临重大的产业变革。19.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同的景点①对游客的要求不完全一样,比如游湖时一般要穿好救生衣,赏花时一般不允许采摘等。②更多的是相同的一些要求,比如,不能乱丢垃圾,不允许对文物进行拍照,人多的地方须听从疏导安排……这些规定③是文明旅游的要求,也是游客人身安全的保障。作为游客,要遵守类似规定,④严格自律,真正做个文明的游客;否则,⑤违规违法⑥会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何苦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可能但 / 更要一旦就

B./ 当然既并且如果便

C.或许反而大都 / 只要必然

D.常常却不仅进而 / 一定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①____________,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②____________,而这些养料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③____________。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21.阅读下表,按要求答题。

第五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最关注的社会问题”选项抽样调查结果

根据上表,概括两点调查结果,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希望。

答:调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电视台即将推出“做这样的出彩中国人”栏目,拟定了以下嘉宾名单,邀请观众投票选出两三位,他们是: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的遗孀,将自己“独门绝技”义务传授给数千医生的眼科主任姚玉峰、国家女排总教练郎平、一身“细功夫”的基层干部廖俊波、二度

入围雨果奖的作家刘慈欣、转身做正能量网红的清华女学霸、原来的“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张俊成、将在自家院子中挖到的19件文物悉数捐赠故宫博物院的农民何刚、让上班族先上地铁的农民工、网络短视频领军人物papi酱、优秀的喜剧人才常远、一角一人生的六小龄童。

作为观众的你将选出哪两三位人物,请给出理由。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参考答案

1.C

2.A

3.D

【分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C项“提升了诗歌的品味”“使诗歌的面貌焕然一新”夸大其词,原文只是说“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

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A项“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有误,此段旨在说明“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而非“诗歌的奥妙”。

4.D

5.①从情节上看,作者不直接写东家的所作所为,而是由管家之口来交代重要情节,这样安排也使小说情节更曲折,更有艺术感染力。写管家一出场,管家被秘密折磨着,这就为小说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人物塑造看,小说写了管家对东家的关心、忠诚,对东家的善举的忧心和感动,对管家着墨较多,其实是为了更衬托出东家形象的高大。6.①内容上,在结尾交代东家饮的不是酒而是水,消除了读者在灾难年月东家还每天饮酒的疑惑。②结构上,照应了前文东家饮酒的内容,同时也使情节突转,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人物形象上,东家每天饮酒,让处于灾难中的人们内心变得安宁,而结尾揭示出他饮的不是酒而是水,这就展示出东家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东家这一人物形象得到更充分的展现。④主旨上,结尾这样安排,深化主旨,进一步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崇高人格。

【分析】

4.试题分析:A项,“悠闲自在”理解不是十分准确,这一细节描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东家的悠闲自在,而更多表现出的是他希望以自己的行为让大家相信灾荒很快就会过去,坚

定对生活的信心。B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分析不当,当时粥厂为了救济灾民,压力很大。C项“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分析不当,由原文“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可知,东家是拿出了全部的家当来应对饥荒,他应对得并不从容,这样写也不是为了表现他实力雄厚。5.试题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注意从情节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从内容上看,管家是事情的见证人,他知道东家所做的一切,交代了重要的情节。小说写了管家对东家的关心、忠诚,对东家的善举的忧心和感动,并借管家之口在文末揭示出东家的秘密,其实是为了更衬托出东家形象的高大。

6.试题分析: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此题“急转直下”式结尾,注意从内容上、结构上、人物形象上和主旨上分析作用。注意答出“急转直下”的结尾方式,让后从内容上、结构上、人物形象上和主旨上分析作用。

7.C

8.BE

9.①这话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的作品的喜爰与痴迷,以及对其人的倾慕敬佩之情。②“他的文字永在”,表现他的作品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性,体现中国文人的精神,保有民间的文化传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③“我们的阅读也永在”表现读他的作品,可以拂去我们身上的浮尘,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中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在嘈杂而迷茫的时代,给人一份特别的安静与和平。

【分析】

7.试题分析:“没有波澜,也无戏剧性”说法绝对,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汪曾祺在他的作品中,很少大波大澜,很少戏剧性……”

8.试题分析:A 项,“汪曾祺笔下的市井生活,沉闷而琐碎,有太多的烟火气和世俗味”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写市井生活,很容易沉闷,也很容易琐碎”“对于市井来说,中国文学少有描写,更少诗意的观照。这是因为市井生活和乡村生活相比,有着太多的烟火气,

有着太多的世俗味”“他让诗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市井,在他的笔下获得了诗意……”C项,“逆来顺受”是贬义词,用来概括汪曾祺的性格和品质不妥,原文是在谈到他对房子的态度时说到“他身上那种知足常乐甚至逆来顺受的生活态度颇让我吃惊”,话里带有作者个人的猜度,不足为训。D项,强加因果。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原因可能很多,而不只是因为他的作品“诗意和审美”的特性。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要点,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作答时,要抓住“他的文字”所代表的意思,即汪曾棋的文学作品(小说与散文“永在”指的是作品永远流传,跨越时代,穿越世纪,突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与对于世人的巨大影响乃;“我们的阅读也永在”表明读者对其作品的喜爱与疾迷:“无论白天和夜晚”则说明汪曾棋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的深远影响。据此概括作答即可。注意概括汪曾祺的作品的特征和表现对汪曾祺的作品的喜爰与痴迷,以及对其人的倾慕敬佩之情。

10.A

11.B

12.D

13.(1)年成大灾,李充嗣请求拨发库银,运来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流亡的百姓多聚集在开封,他命人煮粥给他们吃。

(2)在辖区内传令,扬言京军和边防部队十万人很快赶到,催促供给粮饷,来欺骗反贼。【分析】

10.试题分析:根据划线句上文的语境,应是针对“正德时骤增内使五千人,粮亦加十三万石”的问题,皇帝采纳了李充嗣的进言加以解决,故而应是“帝用充嗣言”而非“帝用充嗣”;“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为“请”的宾语,为一整体,故不能断开;“监以科道官”为介宾短语后置句,意为“用科道官监督”,故应在此处断开;“内臣苛索”为“毋纵”的宾语,故中间不应断开;“俱从之”的主语为“帝”,故此处应断句为“帝俱从之”。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C项“也可泛指官署发布的文书”错。

点睛: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告诫的意思,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明代敕的用途广泛,凡皇帝训示中央和地方官员,或委任地方官员时用敕谕,封赠六品以下官员用敕命,敕封或告谕外藩也用敕命。清代付给地方官员依以行使职权的凭证称之为敕书,也称敕谕,分坐名敕和传敕两种。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并写下《河渠志》加以记录”错,《河渠志》并非李充嗣所写,文中“语详《河渠志》”意为“记载详见《河渠志》”。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1)“大馑”译为大灾,“帑金”译为库银,“振”译为赈济,“糜”译为粥。(2)“山原”译为辽阔的山岭,“川泽”为单音词;“纡”用作使动,即是“使感到曲折”,“骇瞩”为意动,人看了吃惊。

参考译文:

李充嗣,字士修,是内江人。是给事中李蕃的孙子。考中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初年,被授予户部主事。因叔父李临安是户部郎中,改任刑部。受牵连定罪,被贬为岳州通判。很久后,又改任随州知州,提升为陕西佥事,历任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因政绩显著被举荐,多次升迁至右副都御史,并任河南巡抚。年成大灾,李充嗣请求拨发库银运来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流亡的百姓多聚集在开封,他命人煮粥给他们吃。过了一个月,又给钱遣送他们还乡。当初,镇守宦官廖堂与刘瑾结党,假借进贡的名义,百般索求,接任者以此为常事。李充嗣说:“近来宦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鷄、猎狗等物,都是借名征收。另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以及侵占克扣驿站差役月钱、河工歇工钱之类,大约有十多种,苛酷摊派动辄几十万。他们左右办事的人,又私自在境内贱买东西,擅自征收商人税利。请求严行禁止。”朝廷下诏只是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罢了。

正德十二年改任应天各府巡抚。宁王朱宸濠造反,李充嗣对尚书乔宇说:“都城的守卫防御交给您,京城附近地区(的防卫)则由我来承担。”于是亲自率领精兵一万人,向西驻扎在采石矶。派人进入安庆城中,命令指挥杨鋭等固守。在辖区内传令,扬言京军和边防部队十万人很快赶到,催促供给粮饷,来欺骗反贼。反贼果真疑虑畏惧。反叛平定后,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上报他的功劳。当时他已进升户部右侍郎,于是赐予诏书嘉许慰劳。有人建议兴修苏、松水利,朝廷进升李充嗣工部尚书并兼管水利事务。不久,世宗继位,派工部侍郎林文霈、顔如瓌协助他。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经过六个月后完工。记载详见《河渠志》。嘉靖元年,论列平定朱宸濠的功劳,加封太子少保。苏、松两地的粮食输送到内府。正德时迅速增加内使五千人,粮食也增加十三万石。皇帝采纳了李充嗣的进言,减少到原来的数额。又请求在常规赋税外完全免除每年为采办而征收的多余数额,由内府征收,用科道官监督,不要放纵内臣苛酷地勒索。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七年退休,

去世。朝廷下诏追赠太子太保,謚号康和。

14.B

15.①兄弟分散,无法相见,不知死生。②饥寒交迫,度日艰难。③天下大乱,盗寇横行,无法安定地生活。

【分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理解错误。兄弟分散,不知都流落在何方,所谓“道路长”是说兄弟间相距的道路长,并不是说诗人与家乡的距离远。

故选B。

15.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题干问“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这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本题作答时抓住“忧”字,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原因。首联“我今日夜优,诸弟各异方”说明忧的原因之一是诸弟分散。五、六两句“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表明盗寇横行,诗人兄弟离散,诗人自己饥寒交迫。“欲出畏虎狼”表明当时天下大乱,虎狼当道。【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6.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溘”“鉴”“霜”“潦”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

结合诗句的意思。

17.C

【解析】

试题分析:①正确。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②错误。目无全牛: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此处望文生义。③正确。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④错误。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语气过重,适用对象有误。⑤正确。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⑥错误。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色彩不符合语境。

18.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用一年时间从根本上”。B项,句式杂糅。“造成”“遭到”使句子结构杂糅,可将“遭到”删去。C项,搭配不当,“拉萨”和“市民”间加“的”。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造成”“遭到”使句子结构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19.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要求不完全一样”“相同”之间是转折关系,“严格自律”是进一步要求,排除B、C。“违规违法”表示假设,综合A项合适。20.①不同的竹子开花周期不同②开花、结果要消耗大量养料③恶劣的环境会造成竹子开花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如第一处,前面先说竹子是有花植物,后面说“这是……”,“这”指代的应该是横线上的内容,至于横线上是什么,需要结合后文“如群蕊竹一年开一

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来推测,“如”表明后面列举的例子是针对前面而言,由此可以概括为:不同的竹子开花周期各异;第二处,前面说“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可见后面应是解说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的原因,由“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而这些养料自植物的根、

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可知,这原因是“开花、结果要消耗大量养料”;第三处,“可见”表明此处是承接上文做出判断或结论,故由前一句“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以概括出横线上内容“恶劣的环境会造成竹子开花”。

21.①社会风气、治安和教育是这次受调查群众最关注的三大社会问题。②与上年相比,教育、环保和住房问题的关注度提升。望有关部门关心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22.例文:

因为有你,虚拟世界也天蓝

作为观众,我选清华女学霸和网络短视频领军人物papi酱。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虚拟世界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而他们,能承担社会责任,恪守网络道德,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气,做这样的出彩中国人,我们的虚拟世界定会天天天蓝。

曾几何时,网络在丰富方便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被一些人搅得天昏地暗。有人恶搞杜甫、鲁迅这些文化名人,亵渎我们的经典文化;有人靠骇人听闻的言辞或者低俗下流的段子吸引别人的眼球,有人以负面营销赚流量,获取利益最大化,甚至有人直接在网络上制造谣言混淆视听,发布虚假信息招摇撞骗,这些乱象使得网红这个群体难登大雅之堂,也使得人们对网络虚拟世界既爱又恨,恨它的媚俗,虚假,恨它的骗局太多,这种恨也影响了现实生活,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缺乏真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所有这些,不仅破坏了社会和谐,也改变着人们的三观。因此,虚拟世界亟待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美好氛围。

面对这种网络现状,清华女学霸毅然转身当起游戏主播,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树立一道标杆,引领更多的青年人追求真善美;而papi酱,用调侃方式解构当下热点话题,不仅让人们懂得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道理,而且其幽默滑稽的方式如一缕清新的风,轻松活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玩笑的背后又是你我不敢说的真性情的表达。新颖

的形式,独特的思想,率真的个性,无疑刷新了人们对网红的印象,成为网络世界里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

信息时代,像她们那样,做网上传递正能量的出彩中国人,必将产生一股巨大的洪流,推动社会大步前进。今年中国海军节,张召忠在“畅谈中国海军未来”直播活动中,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海军艰难岁月时情不自禁潸然落泪,激起广大网友的爱国热情,纷纷涌入微博留言致敬。网红身上的浩然正气像一粒火种,能引发燎原之势。这又让我想起“科普小能手”博物杂志,编辑们一边卖萌一边教你百科小知识,他们同样以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让深奥的学术变得鲜活可亲,唤醒人们求知的欲望。

做网上传递正能量的出彩中国人,有人说这很容易,只要不逾越道德底线即可,其实同现实生活一样,在庞大的网军队伍里,你想脱颖而出,除了强大的平台和有力的推手,更重要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仍需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清华女学霸和papi酱,她们自身都有才华,有智慧,有颜值,也有口才,可以说无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凭借出众的综合素质,也会成为业内拔尖人物。

网络时代,我们既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人才,也需要像清华女学霸和papi酱这样传递正能量的优秀网红,做这样出彩的中国人,汇聚一股清流,共同营造一方湛蓝的天地,那么虚拟的世界也真实可爱,是我们栖居的精神家园。

【详解】

试题分析:这道作文题,在模仿今年全国卷二的基础上,又推陈出新,立足社会热点,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要点概括能力,面对时事的思考能力。“选好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概括出你选出的两三位人物身上的共同点,“关键词”成为文章的立意,主题,也是材料人物之间的关联。自由组合,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写作空间,与时事紧密相联,避免了套作宿构,引导学生读书看报。(1)将自己“独门绝技”义务传授给数千医生的眼科主任姚玉峰+国家女排总教练郎平+文物悉数捐赠故宫博物院的农民何刚这三人都把自己珍贵的东西,像本领、才华、青春和宝物等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可立足“无私奉献”。(2)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的遗孀+国家女排总教练郎平她俩都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她们身上有着“爱国精神”。(3)将19件文物悉数捐赠故宫博物院的农民何刚+让上班族先上地铁的农民工他们身居社会底层,虽然都是小人物,但同样蕴藏着令人感动的优秀品质,“小人物,大能量”。(4)一身“细功夫”的基层干部廖俊波+优秀的喜剧人才常远+一角一人生的六小龄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刻苦自励,深入钻研,成为业内的佼佼者,可谈“专注”“执着”。(5)转身做正能量网红的清华女学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