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教学常规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基本规范与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扎实开展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常规要求。

第一章教学管理

第一条经国家教育部审定的国标教材,及经省教育厅审定的地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资源。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学校从省教育厅公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校本课程一般由学校编制计划,经县教育局审定后实施。学校必须按照县教育局公布的课程开设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的现象。

第二条加强教学工作日常管理。学校必须建立《教学日志》,对当天教学情况进行详细检查记载,并做到周通报月小结期汇总。

第三条建立“县——乡(镇)——校”三级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县教研室、乡镇中心教研组、校教务处为实施主体,实行专项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的督查制度。专项检查县上每年不少于一次,乡(镇)每年不少于两次,学校每期不少于两次。平时抽查与其它工作结合进行。检查安排要具体,过程资料要翔实,整改措施要得力,检查结果要及时通报,量化定等。

第四条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县上每学期要组织教学质量形成性检测及期末检测,并对教学质量检测的结果进行通报。各级教学常规的检查结果和教学质量检测的结果一并与学校、学校管理人员及科任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优奖先、职称晋升直接挂钩。

第五条严格执行教学工作量化标准。小学校长带课每周不少于8节;初中校长每周不少于4节,副校长不少于6节,主任、副主任不少于8节;高中校长每周不少于2节,副校长不少于4节,主任、副主任不少于6节。教师周标准授课节数为:高职中教师不少于10节;初中教师不少于12节;小学教师不少于16节。

第二章教学工作

第一节教学计划

第六条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中小学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具体工作安排,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教学质量要求,具体规定教学工作的内容、进程、措施与方法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必须经学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重点、中心小学、中学教学工作计划须交县教研室备案。

第七条教研组工作计划。应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教研组实际,提出本学期工作目标,确定校本教研基本内容,逐周安排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讨交流等教研活动,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组内讨论通过,经教务处审批后付诸实施。

第八条任课教师学科教学计划。任课教师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针对任教班级学生实际,制定出本学期教学计划,经教务处审批后实施。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对上学期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本学期教材知识体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列出教学进度计划表,写明单元(或章节)课题所需课时、起讫时间;安排好课外辅导、专题讲座、考试考查、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活动。

第二节备课

第九条严禁无教案上课。坚决反对照搬照抄现成教案及使用旧教案。各学科实行超周备课。各校在课改实验中需变通有关要求时,须报经县教研室审定、批准,方可实施。

第十条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教法、备教学媒体、备教学过程。备课应形成教案。完整的教案应有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资源的选用、教学媒体的应用、学法教法的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及教后记等。单元检测及复习考练课,检测及考练题可以计入备课时数,但须有试卷分析及讲评过程设计。

第十一条凡采用电子备课的,课件只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任课教师不得以课件代替教案,必须要有施教批注的纸质教案。小学兼任多学科教学的,除语文、数学、外语,其余学科可编写简要教案。

第十二条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须每周检查一次本组(本年级)教师备课质量及数量,并及时签字记载。(组长、年级组长教案由教务主任检查,校长、教务主任教案互相检查。)检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检查日期,并定等、量化、记录。每学期

书写教案的数量,至少要有16周按课程计划规定周课时量的节数。

第三节上课

第十三条教师须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严格执行课前三分钟候课制度,发现缺课学生要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家长。上课时,教师应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衣着整洁、得体,不浓装艳抹,严禁衣冠不整进课堂,无特殊原因不坐着上课,不随便出教室,不接打电话,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在课堂吸烟,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第十四条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有效教学模式。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意图,整合、拓展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注重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过渡迁移、操作实验、反馈矫正、活动组织、提炼总结等环节,做到知识讲授准确,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课堂教学份量适当,密度合理。

第十五条构建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经验,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选取科学教学策略,创设有效学习环境,合理运用课程资源,认真开展教学反思,尽力关照不同发展层次学生需求,使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收获。

第十六条灵活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教师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设计有特色、弹性化教学方案,敏锐捕捉课堂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提问应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精选习题应体现基础性、针对性、梯度性,力求精讲精练,及时巩固。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科学学习方法。课堂评价多用肯定、赏识性语言,切忌打击、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不得给学生随意停课。

第十七条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辅助手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音像、图书、网络、教具等)的直观性作用,为教学服务。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课堂教学,保证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率达标。

第十八条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板书。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炼、语速适当、生动流畅,富有条理性、启发性。课堂板书要精心设计,字迹工整,规范清晰、简洁科学。

第十九条音乐、美术、体育、实验、劳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要严密组织,注意安全。不得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室外体育课集中教学时间不得低于25分钟,学生体育活动要在教师指导、监控下进行。

第二十条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活动评价、学分认定、管理模式等方面工作作整体规划和具体说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情况要纳入教师和学生评价之中。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要有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要求,要定时间(列入课表)、定内容、定指导教师;教师要有教学专题、教学计划、教案;对学生要有学习水平评价记录。

第四节作业布置与批改

第二十一条布置作业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以课本内习题为主,也可精选少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习题,采用口头、书面、观察(观摩)、制作、操作、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

第二十二条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原则上都应设置作业。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课时必须有校内书面正式作业。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可根据学科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语文学科作业设置:小学一年级设生字、作业、说话(第二学期起说话改为写话),二年级设生字、作业、写话,三至六年级设作业、大作文、小作文(生字、作业每课一次,说话、写话每周一次,大作文每两周一次,小作文间周一次)。中学语文设作业、大、小作文(作业每课一次,大作文每两周一次,小作文间周一次)。

第二十三条课外作业内容要精选,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课外作业总量应控制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一小时,七至九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一个半小时,高中书面家庭作业每天原则上不超过两小时。严禁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第二十四条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作业批改坚持全批全改,适当穿插面批。提倡精批精改、面批面改。对未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限期补交。对作业错误之处要有明确、统一的符号,便于学生找出错误,予以订正。批改作业一律用红笔,批改工整、字迹规范,提倡写鼓励性评语。必须逐题批改作业,不得“一页一勾”,还应注明每次批改等次、日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应工整。大作文小学、初中64人以内/班,做到全部精批精改,小作文必须略批,提倡精批;大作文高中每次至少精批一半,略批一半,小作文每次抽查不少于三分之一。义务教育段作业评价使用等级制,分A、B、C、D或甲、乙、丙、丁四个等次。加强对口头、动手作业的检查,使口头、动手作业同样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二十五条教师应有作业批改纠错记录。要收集整理批改作业中学生典型的、带倾向性的差错。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个别纠正;较多学生出现相仿的错误则要认真分析原因,作集体讲评。

第二十六条正确、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教辅练习资料。毕业年级教师要精心设计、编辑组合试题,不能盲目的、不加选择的搬用不切学生实际的现成复习资料。布置给学生的资料练习题,要按时检查、批改、订正和讲评。

第二十七条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书写要规范整洁,条理清楚,及时订正,逐步形成良好作业习惯。

第五节辅导

第二十八条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照顾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必要手段。辅导要做到“六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自习、辅导教师必须跟班。

第二十九条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科优秀生,关注学困生。要加强体音美等学科特长生的辅导,培养学生特长,激发兴趣爱好。积极开展个别或小型辅导,使学困生尽可能跟上班级学习步伐。

第三十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关注学生心理,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培养其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

第三十一条加强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辅导。要结合学科实际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以及跨学科知识辅导等活动,不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天,初中生不少于20天。

第三十二条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教师不准乱编滥发各种资料,更不准以营利为目的向学生兜售资料,搞有偿辅导。

第三十三条加强对课外辅导的组织管理。学校对课外辅导要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加大对课外辅导的督查指导力度。每期至少开展两项学科知识竞赛,一次文体科普活动。

第六节考查考试

第三十四条考试、考查是做好教学反馈、监测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及重要手段。凡国家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均应进行考试或考查。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检测。

第三十五条建立完善以完成本学段学科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不允许公布学生考试分数,不允许按照考试成绩给班级、学生排名或变相排名。各类中小学不允许组织、参加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竞赛、考级活动。

第三十六条每个单元或章节结束后,各科教学必须抽出一定时间进行章节(单元)检测。检测前教师应认真组织学生复习,帮助学生回归教材,梳理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后要认真评卷,及时细致地做好试卷与成绩分析,写出书面分析材料,并认真讲评。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劳动、信息技术等可以随堂考查。小学每年要对学生书写、朗诵、基本运算等学习能力习惯进行一次测查,建立测查档案。

第三十七条教学检测要体现考试性质,保证考试信度,试题结构合理,难度适中。要严肃考风,严明考纪,充分运用教学质量检测结果,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第三十八条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评价依据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发展状况的客观、原始、真实的详实记录,包括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过程性评价等。评价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对学生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的评价要做到客观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由班主任亲自填写。义务教育阶段评价结果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或A、B、C、D四个等级呈现。学期末考试(考查)成绩、操行和综合素质等级、教师评语应记入《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并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第七节实验教学

第三十九条任课教师、实验员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实

验课必须备课,没有教案不得上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亲自做一次实验,确保实验成功。

第四十条教材规定的实验课开出率,各学段演示实验率均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应达学校现有人数、实验设备能力的100%。

第四十一条学校实验室要建立实验登记卡,每次实验完成要由实验教师、实验员(管理员)和学生代表签字,健全实验教学档案。

第四十二条任课教师和实验人员应根据实验考核成绩,对实验教学效果和缺陷等方面作出定量和定性分析,写出书面总结,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每学期教务处应牵头组织各相关学科教研组(实验教研组)对全校实验教学现状、质量、存在问题、改进意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写出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第八节教学总结

第四十三条教学总结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评定教学实绩的重要依据。每学期结束时,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和所有教师要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写出书面工作总结并分层次交流。总结要以事实为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点突出,观点明确。

第四十四条加强教师档案管理,作为考核、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将教案、教师业务档案、论文、总结、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等分门别类,整理存档。建立教师档案正常迁转制度。重点、中心小学、中学教学工作总结须交县教研室备案。

第三章校本教研

第四十五条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学科教研组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每次活动要有中心议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详实活动记载。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科安排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不迟到、早退、缺席,有事不能参加,必须请假并得到批准。积极参加各科基本功竞赛活动和课堂教学评赛活动。每学期每人至少上好一次公开课,即新教师的汇报课、中青年教师的研究课、学校领导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等。

第四十六条集研备课。有两名以上教师任教相同课程的学校可建立健全集体备课研讨制度。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五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集体备课间周至少开展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须至少提前一周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做好活动记录。

第四十七条聚焦课堂,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制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低于20节,副校长、主任和副主任每学期听课不低于40节,教务、政教干事听课节数参照以上规定,但不得少于主任听课节数;中小学校长每学期参加年级组或教研组活动不少于10次。教师每学期同学科(或相近学科)相互听课不得少于20节。校内听课,应及时在教研组内开展评课,并有评课记录;外出听课,回校后要上汇报课或交流学习心得。听课笔记、教学流程记载不全或没有听课者反思与评价意见的,视为无效听课,不得计入听课量。

第四十八条完善和加强专业引领,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拜师结对的导师应帮助新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指导其如何分析教材、调控教学过程、撰写教案等,并坚持定期听课、评课。帮扶期满,导师要对新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作出书面鉴定,各自分别写好指导和学习小结。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备课 1、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备课时要依据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教学方向。不同年级段教师还应互相了解相关学段的教学要求,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 2、灵活运用教材,挖掘和扩充有关课程资源。教师要研究教材体系和结构,了解各章节教学在学科教材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要注意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与整合。 3、备课形式灵活多样。坚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做到超前备课,一般以超前一周为宜。独立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可在备课组或教研组内采取讨论、说课等形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4、写好三种教学计划。各科教师应按教学要求及时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教案)计划。并严格按照课时分配备课。教案应有教学内容背景材料;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和要求;有课时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教具、学具和清楚完整的教学过程,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简明合理的板书设计和恰当适量的作业布置。教案详略要切合实际,不搞一刀切,(青年教师及第一轮上新年级课的教师应写好详案)但必须做到教案环节齐全,书写工整。积极推行多媒体课件。上课前应

熟悉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进教室,教案不熟悉不上讲台。鼓励同科同年级教师集体研讨备课,增强对教材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二、上课 5、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与学生积极互动、立足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双边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6、树立正确的人材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训斥、体罚、打骂、讽刺、挖苦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人生发展的轨迹,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有用人材。 7、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能力,营造轻松、民主、宽容、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要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需要因势利导。 8、教学手段多样化。充分发挥实验装备及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 9、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语言力求规范,生动有趣,富有感情。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带头使用礼貌用语。英语课力求用英语组织教学。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为促使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现根据我市实际,对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一、计划 1.严格按课程方案开齐各类课程,上足课时,制定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的课程实施计划,特别要按规定开设科学、艺术和实践活动课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初中综合课程和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并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空间。在学校和班级的醒目位置公示学校和班级课表。学校和学科教师均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2.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由分管教学副校长组织领导教导(务)处、教科室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计划必须对全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提出明确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五天印发给学校各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科教师,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务)处、教科室组织实施。 3.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在教导(务)处、教科室指导下,根据学科教学研究要求及本校实际制订,其内容包括:(1)上学期教研工作情况分析;(2)本学期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与要求;(3)教研活动的安排(含教科研课题研究安排)。建有备课组的学校要将备课组活动计划纳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之内。教研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三天订好送教导(务)处、教科室审定,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4.学科教学进度计划,由备课组或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制订。制订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前,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教材。计划要明确一学期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其内容包括:(1)学生情况简析;(2)本学期教学总目标与要求;(3)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

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本要求从“备、教、改、辅、考、评、研、行”八个方面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本要求自2008年9月1日开始实行。 一、备课常规要求 集体备课 1.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各备课组要详细制定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备课组活动计划。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 3.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安排专人及时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 4.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有条件的可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 5.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见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6.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7.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 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 研究的能力。 8.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 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第,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个人备课 9.确定教学目标。深刻领会课程理念,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挖掘课标要求的内 涵并拓展外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贴近学生实际,做到三维目标 有机融合;教学目标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 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10.分析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1.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吃透现行教材,采集、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学生生活经历、社会生产实际等教学资源,恰当选择、处理教学素材,合理取舍,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因素,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2.优化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恰当地选择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善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 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建构中习得知识与方法,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13.选用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合理选择、有效组合、恰当运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常规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 1、每位教师在学期初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内容和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2、上课前要备好课,做到备教材、备考纲、备学生,提前一周写好教案; 3、每节课都要在预备铃响到教室门口侯课,上课要准时,不拖堂、不提前下课;有迟到的学生要问清原因,不允许学生随意离开课堂;眼保健操时间应组织学生做好,禁止个别学生外出; 4、每节课后作业要精选,作业量要适当,批改要及时认真,所订的学科练习册要至少批改60%以上,每月要至少有一次测验; 5、要坚持听课,主要听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每周至少一节,教研组长、学科骨干要至少两节,并做好听课记录与评价; 6、积极参加教研组会议及活动,主动承担教研任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回来要向学部领导、所在教研组传达汇报。 7、提倡教师个别辅导,但严禁占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集体补课; 8、上课时要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规范,讲普通话,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坐着讲课,严禁接打手机或查看手机信息,不得随意离开课堂包括早、晚自习课; 9、严格按课表上课,没有学部批准不得私自调课串课,包括早晚自习,随意调课且不在教务处备案,视为教学违纪; 10、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在课堂上训斥学生,更不能随便责令学生离开课堂。 11、每位教师都要按照学部安排,承担监考任务,监考要认真负责,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收发试卷要规范及时; 12、未经学部审批,任何教师不得向学生推销、订购复习资料、课外读物和模拟试卷、练习册等; 13、语文、英语早读,要做好计划和安排,要有目标、有任务、有检测、有考核、有实效; 14、每位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与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 15、教师要不断成长进步,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每学期撰写出至少一篇教学案例、经验总结或论文; 16、学部教学检查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每次都评出等第,并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数据指标。 二、各学科作业量最低标准要求: 语文:作业每周2次,作文每三周一次,加适当的单元测验、练习批改。 数学:每周三次,加适当的单元测验、练习批改 英语:作业每周2次,作文或日记每三周一次,加适当的单元测验、听写、练习。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高考学科每周2次,非高考学科每周一次,加适当的单元测验、练习。

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学校、科组、教师都必须制定教学计划。学校教学计划要在开学前三天跟教师见面,科组、教师教学计划要于开学两周订好上交。 1、制定学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其本要求: (1)、简要分析各科组教师的素质、能力等结构情况和各级各班学生的素质、智能等基本情况,并对教学力量等安排作出优化组合。(2)、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各级课程的学周安排,根据实际分配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3)、明确各科组、各年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和要求。(4)、明确各级的第二堂活动、生产劳动和教学教研活动的次数、时间,以及每次活动的主要容、目的意义和执行负责人。(5)、对各级各科的教学工作、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及教学质量提出基本要求和目标,并制定出检查、落实的措施。(6)、规定全校统一的考试次数、时间,以及每次考试的性质和目的,明确分析和总结考试情况的要求。(7)、提出各级、各科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8)、提出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规划和办法。(9)、作出添置、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料的意见。 2、制定科组教研计划的其本要求:(1)、明确集体学习、研究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时间,以及每次学习、研究的重点。(2)、明确各级研究教材、教法及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和重点。(3)、明确各级教学(教

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的次数、时间,以及每次活动的主要容、形式、目的和执行负责人。(4)、明确科组及教学的教学研究专题、教改实验项目和作业布置批改的要求。2、制定科组教研计划的其本要求:(1)、明确集体学习、研究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时间,以及每次学习、研究的重点。(2)、明确各级研究教材、教法及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和重点。(3)、明确各级教学(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的次数、时间,以及每次活动的主要容、形式、目的和执行负责人。(4)、明确科组及教学的教学研究专题、教改实验项目和作业布置批改的要求。3、制定教师学期学科计划的基本要求:(1)、明确学期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基本容、系统、知识、重点、难点。(2)、简要分析学生知识、能力和非智力等方面的现状。(3)、确定各单元(课题)的主要教法,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4)、对各教学单元(课题)作出大体时间安排,包括讲课、实验、课外作业、复习、考试、考查、参观、访问等。(5)、明确本学期教学所需的主要教具和资料。 二、备课的基本要求 1、端正思想。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不是背课,不是摘抄课文要点,更不是教参搬家。备课是熟悉教学对象和教材,弄清学生知识底子、教材的系统性及其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课标)要求,以教学目标体系为指导,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基本要求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 2、备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3、各学科提倡实行超前一周备课并写好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作业、时间安排等,课后要有教后反思。 4、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教案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备教材,三个层次结合: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备学生,做到三个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备方法,做到教法、学法两同步。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法应与教法同步,在备教法同时,应围绕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指导学法;备教具,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 5、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6、备课(写教案)必须在课前备好。学期备课要在开学上课前备好;单元备课要在教本单元新课前备好,课时备课要在上新课前备好。 7、自然科学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仪器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成功与安全。英语等其他学科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要预先协调好,以免上课时手忙脚乱,耽误上课时间。 8、教导处将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会同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备课、作业;平时根据需要做不定时检查。 二、上课基本要求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材处理要科学,教学方法要新颖、切合实际,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大力提倡电化教学,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bd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为促使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现根据我市实际,对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一、计划 1.严格按课程方案开齐各类课程,上足课时,制定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的课程实施计划,特别要按规定开设科学、艺术和实践活动课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初中综合课程和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并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空间。在学校和班级的醒目位置公示学校和班级课表。学校和学科教师均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2.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由分管教学副校长组织领导教导(务)处、教科室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计划必须对全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提出明确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五天印发给学校各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科教师,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务)处、教科室组织实施。 3.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在教导(务)处、教科室指导下,根据学科教学研究要求及本校实际制订,其内容包括:(1)上学期教研工作情况分析;(2)本学期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与要求;(3)教研活动的安排(含教科研课题研究安排)。建有备课组的学校要将备课组活动计划纳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之内。教研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三天订好送教导(务)处、教科室审定,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4.学科教学进度计划,由备课组或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制订。制订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前,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教材。计划要明确一学期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其内容包括:(1)学生情况简析;(2)本学期教学总目标与要求;(3)完成计

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一、计划与总结“三突出”: 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体现教学工作的善始善终。 计划突出目标、进度、措施 总结突出重点、亮点、反思 完成突出及时、规范、完整 1.各教研组工作计划应根据上级的教学计划或有关教学工作的知识及新课标、教材,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具备:(1)本学期教学、教研教改、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目标及措施;(2)教研教改和实施计划;(3)各年级活动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措施。(4)本学期各年级教学进度表和教学科研安排。2、学科教学计划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应具备:(1)教材分析;(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以及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的分析和要求;(3)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4)以单元或章节拟定的教学进度表;(5)教研教改课题及教研活动日程安排。3、教师、备课组教学总结应在期末放假前及时交教务处备案。 二、备课与上课“三不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与上课要力求做到: 抓住基础知识不放,

抓住学生主体不放, 抓住启发互动不放。 (一)、备课 1、实行集体备课制。二人以上的备课组实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五统一”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即:统一教学指导思想、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研究教法和学法、统一练习与测试。所有教师须按时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集体备课记录并纳入学期考核。 2、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教案要求:(1)教案内容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布置等,主体部分是教学过程,体现学生活动、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手段的使用;(2)超前一周备课,提前一天写好教案,上课前应再加以修改、充实、完整。要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得失,写好教学反思;(3)初级教师写详案,中级教师可写详案或较详案,高级教师可写较详案或略案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基本技能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场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新课程、新课标、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新时代对人才要求标准都给教育带来新的形势。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永远是学校教学管理不变的主旋。随着新课改以及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口号多发的时期,如何遵循教学基本原则,保证教学质量,是每个管理者及工作者都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并能与时俱进的大事,不能把教育口号、理论、研究混为一谈,因为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而高素质教师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体现在富有启发性的新的课程教学设计以及实施上,要探索教与学多种方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教学的效益进行深入研讨并指出具体要求。一堂好课不仅仅是45分钟而应有三个重要方面:①备课②上课③课下辅导。 一、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备课的质量决定上课的质量。 1.原有教参、教材、教具意义上的备课已远远不够备好一节课的基本条件。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生动形象便捷的“正投”设施,高科技、高智、活跃环境长大的新时代学生, - 1 -

都迫使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课堂等,要了解学生状况,充分利用所有丰富资源与条件,要让严师的内涵注入更多的指导、引导意义。 2.要多开展集体备课,有的甚至可以一人主备,创造性的资源共享。正确处理好深钻、细研与精力有限的矛盾。为了传承教学中宝贵经验,每学年每年级教研组应编辑一本实践检验过的…案例?,以使体验提升为经验与理论。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根本保证,如何加大检查交流力度是管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年终检查要对此环节在管理及教师群体的备课水平方面做出具体汇报。 3.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备好课,其中重要一环就是钻研教材,如何不能很好地熟悉、理解、驾驶教材,无论用什么样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手段,都将会是空洞的形式而低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意思是说只有对细微的道理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加以阐述,才可以当教师。所以要上好课,首先要钻研好教材。研究教材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熟悉课程标准(大纲、考纲),第二步阅读教材(把握内容、明确教材地位),第三步:分析教材,读懂教材。纲举目张,从整体把握上再去把握各个从属部分,这还只是教师自我内在感受,教给别人什么怎么教,关于你对教材怎么分析,这- 2 -

学校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学校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建立如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基本要求 1.备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2.各学科提倡实行超前一周备课并写好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作业、时间安排等,课后要有教后反思。 3.教师备课要做到:一备课程标准,教案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二备教材,内容包括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三备学生,做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四备方法,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法应与教法同步,在备教法同时,围绕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指导学法。 4.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5.备课(写教案)必须在课前完成。学期备课要在开学上课前完成;单元备课要在教本单元新课前备好;课时备课要在上新课前完成。 6.自然科学应做的实验,教师备课时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

必要仪器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成功与安全。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要预先协调好,以免上课时手忙脚乱,耽误上课时间。 7.教务处将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会同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备课、作业;平时根据需要不定时检查。 二、上课基本要求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务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不得私自调课、代课。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材处理要科学,教学方法要新颖、切合实际,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大力提倡借助学校数字化平台实施教学。 3.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10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教师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4.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在教室里不准抽烟,不坐着上课,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 5.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教学行为规范。到点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 6.认真组织教学(英语课用英语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 7.每一堂课要达到下述基本要求:①目的明确;②讲授正确;③重点突出;④难点突破;⑤讲练结合;⑥效果落实。 8.教师上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9.课堂讲授坚持启发式,杜绝满堂灌。讲授范围和详略依课程标准、教材而定,依教学目标而定,依学生学情而定。讲授的主旨在于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包括哪些元素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包括哪些元素? 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 各元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备课 备课基本要求如下: 1、教师要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精神,明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 2、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并熟悉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掌握相关年级的教材,理解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理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侧重点,确定本学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全面了解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方法和习惯。 4、编制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标题、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材简析、学习目标、教学措施、新课进度安排、学期复习计划、署名及日期。 6、精心编制教案。备课教案应超前3~5课时,每课时教案一般应具备以下十个环节: (1)通排课时编号:从01开始,一课时一编号,通排课时,一学期教案课时总数原则上应与课程开设的课时数相符合。 (2)授课时间:在授课后注明授课日期,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第几节课; (3)课题名称; (4)教学目标:是指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教学重点、难点; (6)教法、教具; (7)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成的师生互动过程,视新课、练习课、复习课、测验课等不同课的类型有所差异。新课的教师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设计、探究新知、巩固运用、教学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 (8)作业布置:一般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做好我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切实把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落到实处,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中小学教学管理秩序,特制定涵江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建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突出机制建设,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强化教学监测、评价、指导手段,通过督查、测评全面掌握教师教学工作情况,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主体发展,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导向、激励、促进的功能作用,使教师能够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教师队伍稳定和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三、内容要求 (一)制定计划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等。 3、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有后进生辅导、转化措施和后进生名单。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 4、学校要对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审阅。每一年级每一学科都要有教学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安排,确定详写和简写。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

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一、计划与总结“三突出”: 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体现教学工作的善始善终。 计划突出目标、进度、措施 总结突出重点、亮点、反思 完成突出及时、规范、完整 1.各教研组工作计划应根据上级的教学计划或有关教学工作的知识及新课标、教材,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具备:(1)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及措施;(2)教学计划;(3)本学期各年级教学进度表。 2.应具备:(1)教材分析;(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以及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的分析和要求;(3)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4)以单元或章节拟定的教学进度表; 3、教师、备课组教学总结应在期末放假前及时交教务处备案。 二、备课与上课“三不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与上课要力求做到: 抓住基础知识不放, 抓住学生主体不放, 抓住启发互动不放。 (一)、备课 1、实行集体备课制。二人以上的备课组实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五统一”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即:统一教学指导思想、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研究教法和学法、统一练习与测试。所有教师须按时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集体备课记录并纳入学期考核。 2、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教案要求:(1)教案内容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布置等,主体部分是教学过程,体现学生活动、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手段的使用;(2)超前

一周备课,提前一天写好教案,上课前应再加以修改、充实、完整。要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得失,写好教学反思;(3)初级教师写详案,中级教师可写详案或较详案,高级教师可写较详案或略案

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内容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准备工作,是教学研究过程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同时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备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有以下: 第一备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教师要研究课程计划,把握本学科的教育目标,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要研究课本掌握课本的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突出各章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还要广泛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选取合适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第二备学生。学生认知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为使教学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应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思想特点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了解,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做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第三备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任务要求及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备练习跟作业。课堂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才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另外,课外作业能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作业(难度适宜),要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做到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合理的

布置作业。 第五拟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教师要根据课程实施情况,拟定好这三种教学计划,以便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拟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由备课组统一制定,一般在开学一周内完成。其次单元教学计划,要确定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划分课时和课型,考虑教法、学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等。最后课时教学计划,也即是对每一堂课具体深入的教学准备,要求有:1课题;2教学目标和任务;3教学重难点;4教学过程设计;5设计板书和作业;6写好教后信息反馈 教师上课基本要求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科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条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第二条上课前应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保证40分钟上课时间,上课不能迟到;上课铃响教师已经进入教室,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提前下课;不许课中令学生出教室为教师拿教学用品或其它物品,不许做与本堂教学无关的事;到时下课不拖堂。 第三条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品德、环保、国防、安全、法制、信息)等教育,努力探索并创建高效课堂模式。 第四条上课时间不能接待家长及其他客人。无课时请

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全

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本要求从“备、教、改、辅、考、评、研、行”八个方面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本要求自2007年9月1日开始试行。 一、备课常规要求 集体备课 1.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各备课组要详细制定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备课组活动计划。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 3.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安排专人及时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 4.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有条件的可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 5.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6.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7.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

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8.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第,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个人备课 9.确定教学目标。深刻领会课程理念,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并拓展外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贴近学生实际,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教学目标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10.分析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1.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吃透现行教材,采集、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学生生活经历、社会生产实际等教学资源,恰当选择、处理教学素材,合理取舍,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2.优化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善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建构中习得知识与方法,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选用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合理选择、有效组合、恰当运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计算机、网络等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 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本要求从“备、教、改、辅、考、评、研、行”八个方面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本要求自xxxx年9月1日开始试行。 一、备课常规要求 集体备课 1.学校 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各备课组要详细制定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备课组活动计划 。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 3.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安排专人及时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 4.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有条件的可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 5.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

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6.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 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7.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 ,总结 、交流教学心得体会 ,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8.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第,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个人备课 9.确定教学目标。深刻领会课程理念,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并拓展外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贴近学生实际,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教学目标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10.分析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1.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吃透现行教材,采集、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学生生活经历、社会生产实际等教学资源,恰当选择、处理教学素材,合理取舍,

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内容

周庄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望全校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 一、课前准备 1、各学科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前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实施落实。 2、制定全学期教学计划。教师要在通读、熟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和学情实际,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3、教师要认真备课。书写必须认真规范、教师课时备课要带进课堂。在提高备课质量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其实用性。在备课过程中切记不要忘记备学生。修改教案要认真、务实、追求实效。课件的制作和选择要具有实用性。提倡微课助学。 二、课堂教学 1、教师必须做到上课前候课,候课时间为课前2分钟。 2、教师候课时要做好下列事项:做好课前准备;学生要有精神;教师布置复习内容等。 3、教师施教中应热爱学生,精神饱满,坚持讲普通话,必须注重知识的落实。教学方法要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要注重效果。 4、板书工整、规范,板书内容应具有示范性,不写错别字。 5、教师上课态度端正、教态自然。课堂教学符合新课改精神。 6、对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教师应采取灵活、适当、理智的处理方式,最好用形体语言给予制止。不得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确保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

7、教师不得随意走出课堂,不得在上课期间接打电话。不准坐着上课和随意拖堂。 8、积极构建趣智高效的课堂文化。 三、知识点落实 1、课堂教学效果是检验好课的唯一标准。课堂练习必须具有针对性,课堂练习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练习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不得做重复无效的练习。 2、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要认真规范。对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要及时辅导和帮助。学生作业要求教师必须当天批改完毕并发放到学生手中,作业中的错题要订正。 3、单元测试一定要及时进行。每单元至少有一次教师自己命题的高质量测试卷,该类测试试卷中要标出命题人。每次单元测试后要有详细的试卷分析。学生答题必须规范,解题过程要符合要求。错题有订正。把测试的效能发挥到极大化。 4、考试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学校单独组织;相近学校组织联考形成一个“小区”;有针对性的抽考等。不论何种性质的考试一定要正考风、促教风。 四、教师提高 1、教师听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2、教师业务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3000字。 五、教师业务量 语文学科: (一)计划 1.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在开学前一周完成。 2.个人教学计划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质量分析、教材分析、教学任

咸阳市中小学三项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咸阳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一、校园管理 1、各类学校有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平面图上墙。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有规划立体模型。 2、校园布局合理,区划建筑有序,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勤工俭学基地相对分开,互不穿插。 3、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和园林经济化,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种植常绿树和花草,设置花圃、景点,校道平整,主干、支干分明,路面硬化。 4、环境布置朴实美观,体现教育性。校门端庄,校牌得体,校训上墙,校内设置宣传橱窗和黑板报,定期更换,内容健康向上。国旗、旗杆合乎规范,位置适宜。校围墙不得刷写与教育无关的标语。 5、学校各类用房门、窗玻璃齐全,定期油漆、粉刷。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等桌椅排列整齐,各类物件放置有序,卫生清洁。按有关规定悬挂领袖及名人画像及必要的宣传标语。 6、建立卫生责任区和日查周评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做到垃圾定点,环境优美。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门窗无灰尘,地面无纸屑、果皮、烟蒂、痰迹。厕所天天打扫,无蛆无蝇。 7、加强师生宿舍管理,评选文明宿舍。宿舍、生活区不得乱搭乱盖、乱堆乱放,不得放养禽畜。房间及盥洗室清洁卫生,床铺整齐,物品安放有序。

8、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校园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房屋倒塌、失火、学生触电、溺水、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小学要坚持放学路队和护送偏远、疾病学生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做好善后工作。 二、教职工管理 9、学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切实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坚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0、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得歧视、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迫使学生停课、辍学。 11、严格履行教师聘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每个教师自觉做到“两严格、六认真”,即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每学期及时制定工作计划,每周有安排和记录。 12、严格考勤制度和工作纪律。教职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衣着整洁,仪态端庄,说普通话,谈吐文明,无私奉献,为人师表,做到工作量足,出勤日全,工作时效高。 13、积极组织教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认真抓好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达标评优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