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牛军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199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冷战后十年来美国外交研究的成果。文章包括三个部分,即:(一)十年来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的概况和成绩;(二)冷战后美国外交研究综述;(三)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专门的文章介绍,故本文不再将其包括在内。

(一)十年来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的概况和成绩。

1990以来,研究界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进步迅速,研究成果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过十年的发展、培养和磨练,研究队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从纵向看,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结构。老一代学者和研究人员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年一代挑起了骨干的重任,年轻一代则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研究工作中,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横向看整个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研究人员中有较高学历、学位的人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回国的研究人员参加到研究队伍中。上述变化使研究队伍从总体上看,素质大幅度的提高,将这些研究人员的经验、理论、锐气和实干综合起来,理应取得超过以往的成绩。

2,研究成果涵盖面比较广。从现有的两百多篇(包括学位论文)论文和几十部专著的内容看,几乎涉及到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所有方面,包括美国对各个地区的政策,对主要国家的政策和对许多功能性问题的政策。其涵盖范围之广泛、涉及问题之多,都是空前的。

3,研究的理论色彩与思辨性明显加强。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校教育中正规化和基本理论教育的持续提高,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显示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理论色彩与思辨性越来越强。不少研究将美国外交思想、意识形态、国际政治理论的影响等等作为选题。即使一些个案研究,也开始注重理论分析和方法的应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博士论文已经开始将应用方法的阐释和运用作为基本规范,这将有力地推动有关研究的理论发展。可以预期,长期以来研究缺乏理论规范的状况将会较快地发生变化。

上述特点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中,以下将做大致的评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本文的介绍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

(二)冷战后美国外交研究综述。

一,美国的全球战略。

在有关美国外交的论著中,专门研究美国全球战略的成果数量并不多。但是根据学术界“纲举目张”的论述习惯,不论研究美国对哪个地区和对哪一类问题的政策,差不多都是从美国的全球战略研究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全球战略又是被涉及最多的问题。

1,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性质。

有关美国全球战略的研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定义多种多样。不过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即美国的全球战略就是要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维护或追求美国的霸权。进一步说,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追求霸权与追求领导地位基本上是回事,没有根本的区别。1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少论著中,美国的“全球战略”与诸如“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外交战略”‘“对外政策”等等,似乎是可以通用的,并没有多少论著注意概念使用的定义与规范。不过也有一些论著试图对多少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概念进行区分。如有论证明确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支柱”,自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表现了典型的全球战略性质”,等等。2倪世雄等明确批评了有关研究中简单化的倾向,认为不少论著“仍倾向于把美国的对外战略简单地一概归结为霸权主义战略了事,至于为什么美国采取霸权战略则缺乏分析”。文章提出应该运用美国“大战略”的概念,从大战略和均势的视角,深入探讨美国全球战略的特征。3

俞正梁等认为,美国在冷战后面临着四种战略选择,即孤立主义、多边主义、均势和优势等。美国的选择是由它面临的国内政治情况和国际环境决定的,它的战略选择包含了上述四种选择中的后三种成分,其中“优势战略”是主体,概括地说就是“通过有重点、有选择地介入国际事务,力图保持美国首要地位的战略”。4

宋雪峰的文章着重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美国安全战略的目标、特征和本质,认为冷战后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既体现了“传统的地缘观,又体现出新形势下新的地缘特点”,遏制欧亚强国的崛起,保持边缘地带的稳定,防止地区力量失衡,是美国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5

一些学者认为,在美国全球战略的题目下,除了大的地区性战略外,还存在着针对不同问题的特殊战略。例如李力提出,存在着一项“冷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安全战略”,这项战略涵盖的国家包括“除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外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美国这项战略的主要实施手段是军事干预,等等。6再如王晓德认为,冷战后美国有一个“对外‘输出民主’战略”。根据他的论述,美国的“输出民主战略”大致可以理解为是“冷战后美国政府把传播美国价值观和促进国外民主在其全球战略中提到非常高度”,其目的是“迫不得已地梦想一个统一在美国价值观下之下的‘民主’世界早日到来”。7

有些学者通过同冷战时期美国安全战略的比较,对冷战后美国安全战略的某些特点提出了初步的看法。例如王缉思论著认为:“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更

1徐鹤鸣、王海涵:“试析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外交政策趋向”,《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第3期,第26页;叶自成:“北约东扩与美俄中的地缘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期,第49页;楚树龙:“克林顿外交战略和中期选举后美国外交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5期,第60页;周余云:“克林顿第二任期的拉美政策走向”,《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7期,第53页;王传剑:“美国在中亚:政策、手段及其影响”,《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2期,第32页;钟振明:“析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国际论坛》,1999年第3期,第19页;时殷弘:“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11期。

2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3倪世雄、王义桅:“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第9——10页。

4俞正梁等:《大国战略研究—未来世界的美、俄、日、欧(盟)和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2页。

5宋雪峰:“从地缘角度看美国的安全战略”,《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4期。

6李力:“冷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安全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2期。

7王晓德:“试论冷战后美国对外‘输出民主’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12期。

具积极进攻性质”。8也有论著提出了多少有些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克林顿政府的“温和国际主义”指导下,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继“尼克松主义”之后“进一步收缩”。9此外有些论著对美国安全战略的一些具体特点进行了分析。10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上述研究成果的出现表明,对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分析也越来越具体、细致。

2,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与调整。

多数论著认为,冷战后的美国全球战略有一个形成和调整的过程,或者说美国的全球战略一直就在不断地调整。有关论著的不同点在于对调整时期的划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方面的研究缺乏学术的规范,特别是整个有关美国全球战略的研究都存在学术性不突出的特点,有关的争论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基本上是各说各话。

王传剑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调整,这一调整到克林顿第二任期最终完成”,其标志是克林顿连任的总统就职演说。11钟振明则倾向于认为,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提出的“参与扩展战略”,就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它有一个逐充实发展的过程,不过实质并没有变化。12

王缉思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他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安全战略经历了三次战略评估,三次战略调整。他认为美国的安全战略大致相当于美国的国家战略,可以说安全战略的调整也就是全球战略的调整。1989年布什执政后不久,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战略调整;克林顿执政后提出的“参与扩展战略”是第二次战略调整;克林顿连任后于1997年提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在军事战略上的相应调整,标志着第三次战略调整的完成,“面向21世纪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新框架大体成形”,“持续了八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由‘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基本完成”。13

除了论述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与调整之外,还有一些论著分别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安全战略的变化。例如郗润昌认为,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不久,就开始将“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从欧洲转向亚太,主要是向东亚转移”。14邴金伏指出,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了“微妙变化”,即“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投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对各地区的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15 3,关于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之所以需要作为一个专题予以介绍,一方面是因为几乎在研究美国全球战略的所有论著中,都在经常使用这个概念来定义美国的全球战略;另一方面近年来有些论著直接将美国的全球战略称为“霸权战略”,而且提出了“新霸权”的概念。这些研究成果有可能对今后研究的发展产生影响。

倪世雄等认为,美国的“霸权均势战略”是美国大战略的主要表现形式,所

8《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207页。

9楚树龙:“克林顿外交战略和中期选举后美国外交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5期,第60页。10牛军:“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第5——6期,第38页。石斌:“美国国家安全新战略中的东亚:历史根源与现实需求”,《国际论坛》,1999年第3期。

11“美国在中亚:政策、手段及其影响”,32页。

12“析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第17页。

13《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191——202页。

14郗润昌:“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调整的原因及其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11期,第49页。15邴金伏:“美国调整地区政策”,《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8期,第17页。

谓霸权均势战略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即“主要是针对可能的挑战国(与美国盟国一起属于‘极化世界’)而采取的新均势战略和主要针对‘未极化世界’并往往运用于各领域如文化、金融等而采取的新霸权战略(制度霸权战略)”。16梁守德对美国“新霸权”的定义要复杂的多。他认为美国新霸权“是美国国家利益的恶性膨胀”,“从内容到形式均有更新,是霸权史上的大突破”,其主要特征就是“领导霸权”。美国“新霸权”的特点决定了它“欺骗性大,危险性更大”,是“战略性战争的策源地,不是所有军事战争的策源地,更未形成世界战争的策源地”。17

门洪华从理论上探讨了国际机制与霸权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分析了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的关系,提出了“机制霸权”的概念。他认为“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的建立、维持、衰落乃至重建否有着直接的关联”,“国际机制甚至是美国霸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机制霸权”。冷战后美国在建立单极霸权的规划中,“国际机制无疑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18楚树龙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美国外交战略近期目标是“建立冷战后新的、美国主导或倡导的、较为松散的国际安全结构、世界经济结构和‘民主’政治结构”。19

几乎所有论述美国霸权地位的学者都认为,美国要在当今世界上长期维持其霸权地位是不可能的,而且实际上美国的“领导地位”或“霸权地位”正日益受到挑战,它“今后能否成为带头解决21世纪世界政治根本问题的领导者,也是颇有疑问的”。一些论著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原因。例如王缉思指出,对于美国来说,“战略目标过大与战略能力相对不足的固有矛盾不可克服”,以及美国维持霸权的战略企图根本违背了多极化的客观趋势,等等。20时殷弘则从历史、文化和美国意识形态的特点等四个方面,有说服力地论证了美国无法承担它所声称的“领导角色”。21

不少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论著都对美国国内政治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22这无疑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进步。作为这个进步的突出反映,王缉思等全面研究分析了美国霸权的国内政治原因和基础等等,认为美国的“对外战略是由国内政治决定的”,“美国国内政治对外交的投射……一般地强于其他国家的情况”。23从理论上说,通过研究一个国家的国内政治来揭示这个国家对外政策的某些特征,并不是新方法,但是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肯定不尽相同。通过研究美国国内政治,揭示美国霸权主义的来龙去脉,仍然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有助于将美国霸权主义研究推向深入。

4,美国的军控与不扩散政策。

关于美国军控与不扩散政策的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正在形成的研究领域,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从政治和安全战略的角度研究有关问题的成果居大多数,从军事科学技术的角度分析的成果还很少。主要

16“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第10页。

17梁守德:“国际格局多极化中的美国霸权”,《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11,13页。

18门洪华:“关于美国霸权的机制分析”,《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2期,第70页。

19“克林顿外交战略和中期选举后美国外交趋势”,第60页。

20《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207-209页。

21时殷弘:“美国与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第7——9页。

22《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克林顿外交战略和中期选举后美国外交趋势”;“试析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外交政策趋向”;张林宏:“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牛军:“论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牛军:《克林顿治下的美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3王缉思、李晓岗:《霸权梦——美国的全球战略》,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观点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不少论著认为,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战略越来越强调“功能性问题”,其中特别重视军控与不扩散。在某些阶段,美国政府甚至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威胁。24不过已经有论著指出,布什政府执政后是否同样重视军控与不扩散问题以及将采取什么政策,都还需要观察。25其次是关于影响美国军控和不扩散政策的复杂因素。多数论著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军控和不扩散政策同美国整个对外政策一样,受到国内政治相当大的影响。除了安全战略的考虑外,几乎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决策是在激烈的党派斗争、利益集团制约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才得以形成的。26例如关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樊吉社认为直接原因就是“国内的党派斗争”,而根本原因则是“美国国内近年来‘新孤立主义’抬头”。27时殷弘特别强调美国国内民族主义恶性膨胀在美参议院决策中的巨大作用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28

二,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文化和国际政治理论问题。

本文所涉及的十年里,对冷战后美国外交研究的突出进步就表现在研究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等,正逐步加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类的研究成果涉及的范围日益扩大,选题逐步深入,理论分析和思辨的色彩相当浓厚。当然也不可否认,由于处于研究发展的初始阶段,对有关问题的理论分析缺少理论框架,或者说是难以摆脱国外有关研究已经形成的框架。

关于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并不是新的问题,只是以往对美国意识形态的研究比较简单化、概念化。近十年来的进展首先表现在对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开始展开比较全面的评价,并在新理解的基础上强调了它的重要性。这类成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近发表的刘建飞的文章《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该文认为,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美国外交的“理念”和目标,也是推行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一部分,但与国家安全、经济利益相比处于次要地位。29这些看法无疑丰富了对美国外交中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解。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进步是,不少论著注意到了美国外交中意识形态所包含内容的丰富与复杂性,以及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思想的关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王缉思的论述。他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和继承性,将美国外交思想归纳为“新现实主义”、“新理想主义”、“新孤立主义”、“新全球主义”等概念,并试图通过分析这些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诠释冷战后美国外交思想的发展逻辑及其政策含义、影响等等。30

如果说上述论述比较侧重于从美国外交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的关系中探讨

24《大国战略研究——未来世界的美、俄、日、欧(盟)和中国》,第26——27页;“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第39页;樊吉社:“威胁评估、国内政治与冷战后美国的导弹防御政策”,《美国研究》,2000年第3期。

25樊吉社:“不确定的前景:布什政府军控政策展望”,《当代亚太》,2001年第6期。

26樊吉社:“美国参议院拒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原因及影响”,《当代亚太》,2000年第4期;“影响冷战后美国军控政策的若干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9期;《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第23——28页。

27“美国参议院拒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原因及影响”。

28“美国极端民族主义——平美国参议院否决全面核禁试条约“。

29刘建飞:“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

30《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330——346页。

其在冷战后的新特点,因而也难以超越美国人既有的分析框架,那么可以说时殷弘对美国民族主义的揭示和批判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民族主义长期以来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学术界用以分析和描述非西方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特征的主要范畴。在西方的话语中,“民族主义”甚至是一个贬意的话语。时殷弘认为,美国的民族主义“对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作用非同小可”,孤立主义、单边主义一类思想、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美国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特别是“美国的民族主义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不时以趋于极端的形式存在”。31刘建飞认为:“民族主义是美国外交的最高指导思想,是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有机统一体”。32

关于美国外交思想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有关的论著进行了探讨,并普遍认为美国外交思想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形成、发展和执行中,均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概括地说包括指导、促进、质疑、修正对外政策等等。其中王勇的文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冷战后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思想争论。他探讨了争论涉及的几乎所有问题和方面,并通过对那些争论的分析的出结论认为,“美国对外政策将继续反对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将在继续采取单边主义政策的同时,更多地强调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将在继续鼓吹美国价值观的同时更多地强调务实主义的做法。美国对外政策将保持着这种延续性进入21世纪”。33如果今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大致如此,将有力地证明研究美国外交思想的重要价值。还有一些学者阐述了“理想主义”、“民主和平论”等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34

王晓德的著作《美国文化与美国外交》系统地分析论述了美国政治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及其与美国外交的本质的关系,开拓了一个研究美国外交的新领域。该书在近年来美国文化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美国政治文化与对外政策的关系,认为美国政治文化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作用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美国政治文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根基,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冷战后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美国的政治文化“被美国决策者有意识地作为实现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筹码”,意即成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输出美国文化”成了目标之一。35

关于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必定涉及到对美国人权外交的评价。近年来有关美国人权外交的研究也是学术界重视的一个问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琪发表的若干论著。周琪通过系统考察美国人权外交的缘起及其在冷战时期和冷战后的发展变化过程,认为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加紧推行其人权外交,无疑是为建立世界霸权的总目标服务的,而且它时常运用双重标准来干涉别国内政”,不过美国并不是一开始提出人权外交就声称“人权高于主权”,冷战时期美国“把人权外交作为意识形态和冷战的工具”。冷战结束后“人权因素已同美国外交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美国政府似乎找到了人权在外交政策中的位置”,即“试图在外交政策中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找到平衡点”。美国一方面仍然存在利用人权外交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另一方面

31时殷弘:“美国极端民族主义——平美国参议院否决全面核禁试条约“,《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第1——2期。

32“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第83页。

33王勇:“试析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思想争论”,《克林顿治下的美国》。

34郑安光:“民主和平论及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影响”,《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元简:“冷战后理想主义思潮的发挥咱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第2期。

35王晓德:《美国文化与美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会被导向完全的理想主义”,意即美国人权外交不论是实施力度还是实施范围,都将是有限度的。36

三,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策。

同对美国在任何其他地区的政策的研究相比,对美国亚太政策的研究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重视的程度上,都是占第一位的。对美国亚太地区政策研究所使用的概念之多、之具体,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包括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策或战略,然后是在第二层次上对东亚、南亚的战略或政策,再然后如东南亚、东北亚的划分,具体如对朝鲜半岛地区、台湾海峡地区的政策,最后还有针对这个地区的不同国家的政策。这里无法详细考察,只是按照论著确定的对象,做大致的分类。

1,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

凡是以美国对亚太地区战略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基本上都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出现了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即从冷战时期的重欧轻亚转向越来越重视亚太,甚至是欧亚并重。关于冷战后的美国亚太战略,有关论著认为大致是在1993到994年确定的,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具体地说是以安全问题为立足点,以经济利益为优先目标,以人权外交为手段,在各个领域展开攻势,全面参与和介入亚太事务。37

也有论著以分析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的亚太政策为根据,认为“新太平洋共同体”是美国冷战后亚太地区的战略构想,目标是为了“实现美国的世界战略和切身利益”,其原则是“政治经济并举,经济利益优先”。这个战略酝酿于里根——布什时期,提出于克林顿时期,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一体化密切相关。38天绪进一步强调,“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构想是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第一个地区性战略”,它反映了克林顿政府对亚太地区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前任。39一些论著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在这一地区产生的影响,认为美国实施其亚太战略加剧了亚太各国间关系的复杂性,随着亚太地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国要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这个战略目标“难以实现”。40也有论著以美国亚太战略的目标之间的矛盾为根据,认为美国“矛盾的追求导致矛盾的政策”,亚太的新格局对美国既是机会,也是挑战。41

2,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

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其原因主要是它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安全环境和中美关系的走向。石斌从“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角度,分析了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特点,认为“冷战后美国明显对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但美国没有“直接、明确的战略对手”,所以突出经济因素,同

36《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330——346页;周琪:“美国人权外交及有关争论”,《美国研究》,1998年第1期;“美国对国际人权条约政策的变化及其缘由”,《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

37吕有生:“试析美国亚太战略的实施对亚太形势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2期;杨运忠:“美国亚太战略的基本态势”,《当代亚太》,1996年第3期;《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322——329页,储玉坤:”剖析克林顿政府的亚洲政策及其战略调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6期。

38宋玉华:“评美国政府的亚太新战略——‘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太平洋学报》,1994年第2期。

39天绪:“浅析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

40“试析美国亚太战略的实施对亚太形势的影响”,第61页;“剖析克林顿政府的亚洲政策及其战略调整”。41王玮:《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435页。

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是美国东亚战略的主要特点。42周忠菲的研究与上述观点存在着逻辑上的一致,他认为美国在“东亚面临国家利益模糊的挑战”,所以实际上面临着战略的选择问题。43

也有论著分析了冷战后美国东亚安全战略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矛盾。任荣荣认为,美国新东亚安全战略是基于对美国安全利益的重新定义和东亚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上升,它的战略目标就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东亚安全秩序”。而它面临的各种矛盾的核心问题是,美国既要“谋求世界的领导权”,又要“维护美国自身经济利益”,寻找出路“是困难的”。44

与其他文章着重探讨安全和经济问题不同,朱世达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美国的东亚政策。他认为美国冷战后对东亚文明的认知存在问题,美国的种种国际关系理论和相关的思想都不完全契合东亚的实际情况。因此美国要想维持其在东亚的影响,就必须“学习东亚文明,走向东亚”。45

3,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

美国在东亚地区面临的首要安全问题是朝鲜半岛局势将如何发展。美国一直认为朝鲜半岛是东亚有可能引起军事冲突的热点,而且由于美国在朝鲜半岛驻军,因此极其关注朝鲜半岛的局势,它的政策一直是东亚安全战略的重点。有关论著认为,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政策目标就是“夺取左右朝鲜半岛局势发展变化的主导权”。46

一些论著进一步揭示了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战略动机,即通过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巩固与南朝鲜的军事同盟,改善与北朝鲜的关系,以便牵制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因为它们在朝鲜半岛的影响“都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威胁”。47

高连福的文章提出,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曾经有过三次调整。在冷战结束初期,美国的政策是“朝鲜半岛问题内部化”,以韩国为主导“逐步吸收”统一北朝鲜。克林顿执政初期开始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直到准备发动对北朝鲜的战争。1994年6月开始第二次调整政策,9月与北朝鲜签署框架协议。从1997年美国推迟供应重油,政策趋向强硬,朝鲜半岛局势再次紧张,到1998年9月美国宣布放松对北朝鲜的经济制裁,完成了第三次政策调整。文章认为,从美国的政策调整中可以看出,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战略或政策”就是通过软硬两手“揽朝鲜于美国麾下”,联合日、韩“维护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优势和利益”。48 4,美国对日本的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和美日关系的发展,一直受到研究界的关注。席来旺认为,美国存在着冷战后的“对日安全战略”,该战略是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产物,其主要特点包括:将美日安全合作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以及日本在美日安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日本有可能与美国一起“成为‘国际警察’”。49李长久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美日同盟重新定义的实质和目的是“美国借助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军事力量维护其在全球、地区的领导地位,并继续控制日本。

42石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东亚:历史根源与现实需求”。

43周忠菲:”21世纪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选择“,《世界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44任荣荣:“评析美国的‘新东亚安全战略”,《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3期。

45朱世达:”对美国东亚政策的文化批评“,《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2期。

46张如海:“试析美朝达成框架协议后的东北亚新态势”,《现代国际关系》,1995年第3期;王纯银:“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展望”,《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第6期。

47“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展望”。

48高连福:“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当代亚太》,2000年第3期。

49席来旺:“美国对日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第6期。

日本依靠美国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步伐,在全球和亚太地区发挥作用”,既一种美国主导、美日相互利用的同盟。50

关于美日同盟的重新定义问题,也有论著认为那是美国安全战略向亚太地区“倾斜”的反映,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东亚战略构思的“具体体现”,其实质是使美日同盟“由美苏冷战的工具演变为对付后冷战时代全球和亚太新局势的工具”。51

杨运忠指出,美国对日政策的目标包含复杂的考虑,一方面是通过密切与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将日本稳固地纳入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善和加强与日本的全面关系,“使日本牢固地成为美国推行亚太战略的最重要基地”。52任东来认为,还应该看到美日安全关系变化的另一重含义,即它表明“冷战时期西方的亚洲安全结构中美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改变”,美国实际上是让日本分担其在押周的安全责任,“美日轴心说穿了就是美日合霸东亚”。53 5,美国的南亚安全战略。

有关的论著认为,冷战后美国调整了在南亚地区的战略,新的南亚安全战略突出了经济的作用,这是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得以改善和加强的重要原因。在安全领域美国注重防止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核战争和核军备竞赛。美国战略调整的突出表现是开始奉行对印巴的“平衡政策”。54也有论著对美国南亚战略的重点持不同的看法,认为美国在处理同南亚国家的关系中,“核不扩散和地区安全问题仍占主导地位”。55

杨成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美国对印度政策的目标和动机,即冷战后美国认识到发展美印关系,“有助于其全球战略的全面实现”,具体地说包括牵制俄罗斯与中国、在印巴冲突中取得主导地位以及确保美国与中东海上生命线的安全。当然也不能否认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不过首要的考虑是战略与安全问题。56 6,美国对东南亚政策及其与东盟的关系。

有关的论著认为,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是美国东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东南亚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上升,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经济一度发展迅速,同时美国与这一地区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在这个背景下美国提出新东南亚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和经济两个方面,核心是保护和促进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57一些文章还分别探讨了美国与这一地区各主要国家的关系,在此不一一介绍。

7,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

由于冷战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中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复杂性和混乱程度都是冷战时期所不能比的。正是针对上述背景,美国制定了新的对中亚政策。学术的研究差不多是同步展开的。

有关论著均指出,冷战后美国不断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外交活动,包括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多方面“展开强大攻势”。58不过它们的重点是分析美国采取上述

50李长久:“调整中的中美日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6期。

51晋林波:“美日同盟再定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

52扬运忠:“美国着呢辜负进一步调整对日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7期。

53任东来:“形成中的美日轴心及其对东亚的影响”,《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54华碧云:“美国新南亚安全战略的背景”,《现代国际关系》,1995年第3期。

55《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329页。

56杨成:“动力与阻力:美印战略关系思考”,《国际论坛》,2000年第3期。

57曹云华:“变化中的美国与东盟关系”,《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1期。

58《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世界地位》,第328页;王传剑:“美国在中亚:政策、手段及其影响”,《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2期,第31页;吕华:“俄美在中亚角逐态势及对中亚五国发展

行动的主要目的。王传剑认为,美国对中亚的政策突出反映了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因为“掌握中亚战略资源的控制权,就意味着有可能主宰21世纪的国际能源市场”;另外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因为中亚“把美国在西、东、南各个周边地带连为一体,从而控制整个欧亚大陆”。59吕华则认为,美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排挤和削弱俄罗斯在东亚的传统势力;坚决阻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向中亚地区渗透;以及控制中亚的能源。60

有关论著指出,美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1998年以来“开始积极实施‘新中亚战略’”,其重要内容是加紧推行“民主化”,加大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的力度,同时在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蓄意排挤俄罗斯。61对于美国对中亚政策的影响,多数论著认为将加剧这个地区的动荡,使“动乱进一步升级”。62四,美国对欧洲政策及美欧关系。

1,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

对冷战后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及美国的欧洲政策的研究,在有关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成果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有关美国地区政策的研究中,仅次于对美国亚太政策的研究,属于研究的重点之一。

关于冷战后的美国欧洲安全战略,有关研究基本上依循着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将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置于美国总的安全战略之中加以分析。多数这类论著认为,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然要反映其全球战略的基本要求,但是具体到欧洲地区,也有其特点。首先,冷战结束后,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的安全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居“首要地位”,或“依然居于关键地位”。63不过自从小布什上台后,美国战略重点是否会转移到亚太地区,学术界已经开始讨论,不久后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出现。

其次,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所针对的形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和消除中东欧地区出现的冲突和动乱。其中的区别在于,一些论著更强调防止中东欧地区出现的冲突和动乱,有些论著则更突出美国对俄罗斯的防范。也有论著指出,美国认为,欧洲面临来自南方的威胁,这也需要加以预防。64这些也是促使美国推动北约东扩、提出北约“新战略概念”的主要因素。

另一条思路是将冷战后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与冷战时期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进行比较。有关的论著实际上说明,冷战后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与冷战时期既有一致之处,也有区别。一致的方面是美国始终要掌握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权”。有论著指出,在冷战时期由于西洲没有力量与苏联抗衡,在安全事务上严重依赖美国,所以不存在与美国分享“安全主导权”的问题。苏联解体后,美国与欧洲国家间在谁主导欧洲安全问题上,已经形成了竞争。65区别主要是与在亚太、美

趋势的影响”,《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第11页。

59“美国在中亚:政策、手段及其影响”,第31——32页。

60“俄美在中亚角逐态势及对中亚五国发展趋势的影响”,第11页。

61“美国在中亚:政策、手段及其影响”,第33——39页;“俄美在中亚角逐态势及对中亚五国发展趋势的影响”,第12——13页。

62“美国在中亚:政策、手段及其影响”,第39页。

63“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第38页。张林宏:“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第65页。

64“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第39页;李东海:“克林顿政府与北约东扩”,《美国

研究》,2001年第2期;《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307页。

65《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307页;牛军、余万里:《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欧洲防务谁主沉浮”部分。

洲积极开拓市场和推行民主体制相比较,美国在欧洲采取的是“守势”,主要目标是“巩固在前苏和东欧地区的冷战成果”。66另一类重要的区别反映在美国改造北约这个军事组织的构想之中,后面将专门分析,在此不赘述。

2,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

有关研究相对集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与政策。实际上冷战结束后,构成美国的欧洲政策的两个主要背景是冷战结束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叶江的著作《解读美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欧关系》将美欧关系置于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对美国的欧洲政策做了系统全面的考察。他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在冷战后造成了“美欧政治关系的复杂化和美欧矛盾的凸现”,形成了“相互依存下的矛盾关系”,“最为突出的矛盾就表现在双方对国际新秩序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而分歧的根本点就是该由谁来领导世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心情是矛盾的,它的政策是“在冷战后的美欧关系中继续保持其领导地位”,但又无法阻止欧洲一体化的进程。67

也有论著指出,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具有双重性,即连续性与条件性。“连续性”是指美国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条件性”是指欧洲一体化必须融入更大范围的大西洋关系的框架中,以便“继续保持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冷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支持的有条件性更加突出,直至引起这一政策产生变化”。68

有些论著全面分析了美国与欧洲在一些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上存在分歧,包括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巴以冲突等问题上,在对古巴的制裁问题上,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以及在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几乎都无法得到欧盟或一些欧洲大国的支持,有时甚至遭到反对。论者认为,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在其他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上也经受着考验”。69

此外还有不少研究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双边关系的论著,总体说来比较细致,针对具体问题地论述占多数,在此不一一介绍。

3,美国对北约的政策。

冷战后美国对北约的政策、它在北约东扩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等,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研讨,其中一些研究成果超出了以往“政策”、“形势”评估的层次,反映出一定的理论水平。

(1)冷战后美国对北约的政策。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冷战后美国对北约政策是服从其全球战略、特别是欧洲战略的需要。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角度看,就是要使北约成为“美在全球推行西方价值观和美国称霸世界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工具”;70从美国的欧洲战略看,就是要“使北约成为美国领导下控制全欧及中东、北非和西亚的主要战略工具”。71也有学者认为,美国重新定义北约的性质问题上,有更大的企图。他们以科索沃战争为例指出,美国企图“以北约取代联合国,成为自己推行全球战

66楚树龙:“克林顿外交战略和中期选举后美国外交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5期,第63页。67叶江:《解读美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欧关系》,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293页。

68赵怀普:“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哈化政策论析”,《美国研究》,第22页。

69《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312页。王缉思、朱文莉:“1996——1997年美国形势报告”,《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国际形势分析报告1996——1997》,第24——26页。

70王乃成:“21实际‘新北约——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工具”,《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3期,第5页。

71时殷弘、葛腾飞:“北约干涉的普遍意义和特殊含义”,《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7——8期,第58——59页。

略的工具”,美国有“企图用北约取代联合国的狂妄计划”。72

一些论著详细地描述了冷战后北约在美国政策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它们包括北约的“成员国扩大”(东扩)、“防区和职能扩大”,(从防御西欧扩大到全欧洲和西亚、北非地区)、伙伴关系扩大(与欧洲和独联体所有非北约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北约完成了从军事防御组织向进攻性组织的转变。73

对于美国对北约政策的效果,有论著指出美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特别是克林顿执政的八年里,美国“相当成功地推动并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北约的内部、外部转变,重新牢固树立了北约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地位”。74不过也有论著指出,在北约扩大过程中,一方面美国重新确立了北约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地位,实际上是确立了美国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加深了美国与欧洲国家在欧洲安全事务上的矛盾,加剧了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在由谁主导欧洲安全事务上的分歧,而且它们之间的分歧并没有得到解决。75

(2)美国与北约东扩。

自从北约决定东扩以后,学术界一直予以密切关注,并对美国与北约东扩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其中一成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关于北约东扩在美国欧洲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一些学者给予了高度重视,认为“推进北约东扩是美国构筑冷战后欧洲安全体系的核心目标”。76刘靖华、牛军和姜毅等合著的《论北约东扩——地缘政治与文明特性的分析》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美国决定北约东扩的历史与现实的成因。刘靖华突出强调了地缘政治因素及其美国的现实主义的战略考虑,在北约东扩决策起了突出的或者说是主要的作用。牛军则指出,北约东扩的目的包含在北约原有的战略中,美国决定北约东扩是同美国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包括控制东欧和防范俄罗斯、以及文明关系的历史等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与美国人的“欧洲情节”有密切的关系。77从总的情况看,多数学者强调“推动北约东扩的主要力量来自美国”,地缘政治、美国安全战略等等,是美国积极支持北约东扩的主要因素。78与之不同的是,李海东认为,北约东扩主要是政治决定,扩大的北约发挥的主要是政治功能,目标是尽快使东中欧国家融入北约和使其成功地实现向西方政治和经济体系的转型。在这个总的评价之下,他明确提出,北约东扩将有可能弱化北约的军事功能。79

多数学者都注意到北约东扩给美国与俄罗斯关系带来的变化,并且认为北约东扩的决策中,美国之所以支持北约东扩,一个重要目的是“进一步挤压俄罗斯

72王福春:“科索沃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战略”,《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22页。

73“21实际‘新北约——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工具”;允华:“美国推出北约新战略及俄罗斯的对策”,《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3期;允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的目的和影响”,《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第5页。

74李海东:“克林顿政府与北约东扩”,《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第54页。

75牛军、余万里:《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第200——224页;王缉思、朱文莉:“1996——1997年美国形势报告”,第25——26页。

76徐鹤鸣、王海涵:“试析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外交政策趋向”,《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第3期,第27页。

77刘靖华、牛军、姜毅:“论北约东扩——地缘政治与文明特性的分析”,《美国研究》,1997年第3期。78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205页;叶自成:“北约东扩与

美俄中的地缘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期。

79李海东:“克林顿政府与北约东扩”,《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第54页。

的战略空间”,“对俄罗斯进行军事遏制”。80也有学者对美国支持北约东扩是为了对付俄罗斯的观点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冷战后美国首先和立刻要考虑的是解决“北约生存的危机”。从长远看美国的意图中包含着“防范、警戒乃至遏制”俄罗斯的成分,但是那并不是美国最初的重要目的,也不符合最初决定北约东扩时“欧洲安全的现实”。81有的论著实际上也将美俄关系恶化看作是北约东扩的后果,美国在北约东扩过程中并不希望恶化美俄关系,影响叶利钦执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美国担心的是“俄罗斯局势发生大的‘不测’,妨碍北约东扩,甚至夭折”。82持上述观点的学者强调,北约最终会成为什么性质的组织,取决于“俄罗斯未来的发展道路”,俄罗斯的转型与北约的转变是相互影响的,“双方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对北约转变的最终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83不过,尽管有上述区别,几乎所有学者都不否认,北约东扩的确导致了美国与俄罗斯关系的恶化和复杂化。84

(3)美国与北约“新战略概念”。

关于美国与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关系问题,多数学者分析了美国提出和贯彻所谓“新战略概念”的性质及其与美国全球战略的关系。由于北约“新战略概念”恰恰是在科索沃战争爆发前不久提出的,有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的气氛的影响。

北约“新战略概念”出台后,立即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多数论著认为,北约“新战略概念”同美国的全球战略有关,是美国扩大和强化北约,“企图塑造一个面向21世纪的新北约”的结果,如钱文荣所概括指出的,其“名为北约战略新概念,实为美国战略新概念”。85他们认为,美国提出北约“新战略概念”的目的,就是“利用自己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夺取21世纪的战略主动权,实现以美国为首北约为主导的世界政治新秩序”,“把北约变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的工具”。86

关于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内容,多数论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即:首先是扩大北约的防区,但在扩大到什么程度上,存在着不同的表述。有论著比较概括地指出,北约的防区将扩大到“欧洲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87也有学者认为,北约防区将扩大到“地中海沿岸、中东、中亚和全世界”。88第三种看法是认为,北约将把“触角伸向中亚,接近中国”。89也有论著从文明与地缘政治的双重角度分析认为,北约扩展的限度将由地缘政治与文明等两个因素来决定。90其次是改变了北约的性质,从“防御性的军事组织”转变为“干预性组织”,其目标从遏制苏联转变为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和对付北约国家领土之外的所谓

80《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204——205页;“北约东扩与美俄中的地缘

政治”,第50页;《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第153——158页;“北约东扩——地缘政治与文明特性的分析”。

81“克林顿政府与北约东扩”,第69页。

82“试析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外交政策趋向”,第27页。

83“克林顿政府与北约东扩”,第69页。

84《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第153——158页;“北约东扩——地缘政治与文明特性的分析”。

85钱文荣:“北约的‘全球化’——危险的战略新概念”,《国际论坛》,1999年第2期,第22页。

86允华:“美国推出北约新战略及俄罗斯的对策”,《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3期,第12页;王乃成:“21世纪‘新北约’——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工具”,《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3期,第5页。“北约的‘全球化’——危险的战略新概念”,第23页。

87“21世纪‘新北约’——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工具”,第9页。

88允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的目的和影响”,《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第8页。89王乃成:“从北约东扩及北约新战略概念看21世纪新北约”,《国际论坛》,1999年第2期,第33页。90“北约东扩——地缘政治与文明特性的分析”。

地区冲突。91第三是北约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即在采取军事行动时,不再需要联合国授权和欧洲安全会议的同意。92学者普遍认为,上述三个变化标志着北约的性质已经根本改变,将对世界安全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几乎所有论著都对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影响给予了极其严厉的评价。如钱文荣认为:“美国提出的北约战略新概念无疑是对联合国的前途的重大挑战,……将改变国际力量对比和整个国际秩序,乃至是格局”。93可能是北约“新战略概念”提出于科索沃战争前不久,不少学者将它与北约侵略南联盟联系在一起,认为在“新战略概念”指导下的北约,“将具有扩张性、侵略性、冒险性三大特点”,对其“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应有足够的认识”。94

4,美国与科索沃战争。

1999年春爆发的科索沃战争、特别是美飞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或反响,使有关美国的全球战略、人道主义干涉、欧洲安全战略、北约“战略新概念”等等,一时成了研究讨论的热点,并发表了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

(1)北约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目的。

探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动机,是一切有关研究必然的起点。从发表的研究成果看,学术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是有比较复杂的战略意图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多数倾向于认为,追求长远的战略目标是美国决策中的主要考虑。

多数论者认为,美国发动这场战争中“有长远的政治意图”,主要是服从美国建立全球霸权的需要。如梁守德指出:美国的目的“主要在于强化北大西洋公约军事集团和对付世界正在崛起的几个大国。既利用西欧又捆住西欧,既挤压俄罗斯有拉拢俄罗斯,既阻吓中国又应付中国,以建立自己的霸权”。95陈煜、陈晓红的文章也认为,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采取强硬政策,目的“无非在于美国要实现它的全球霸权,建立美国的单极世界”,是“基于推行全球霸权主义,尤其是控制巴尔干地区的构想”。96王福春则认为:科索沃战争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称霸21世纪而精心做出的战略试探和战略安排”。97另外也有些学者认为,美国的目的包括“以北约取代联合国,成为自己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表明了美国企图用北约取代联合国的狂妄计划”。98

另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认为,美国的直接目的是迫使南联盟签署和谈协议,允许北约军队占领科索沃,但长远的考虑是摧毁南联盟的前共产党人领导的政权,因为“在西方眼里,它是共产主义的最后堡垒,欲置其死地而后快”,科索沃局势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干涉的借口。99

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时殷弘、葛腾飞。他们认为

91”21世纪‘新北约’——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工具”,第9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的目的和影响”,第8页;“北约的‘全球化’——危险的战略新概念”,第22页。

9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的目的和影响”,第8页。

93“北约的‘全球化’——危险的战略新概念”,第24页。

94“21世纪‘新北约’——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工具”,第9——10页。

95梁守德:“国际格局多极化中的美国新霸权”,《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10页。

96陈煜、陈晓红:“科索沃问题的前景分析”,《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第2——3页。

97“科索沃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战略”,第22,24页。

98“科索沃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战略”,第24页;潘京初:“北约空袭南联盟与国际安全机制”,《国际政治

研究》1999年第3期,第45页。

99孔寒冰:“科索沃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大国背景”,《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3期,第41页。

以北约空袭南联盟动机相当复杂,其中包括“演示北约的‘新战略’”,清除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以及除去米洛舍维奇政权这个“欧洲的最后一个共产主义堡垒”和“‘自由资本主义’的障碍”。不过他们强调,美国的首要目的“在于扼阻巴尔干地区局势的动荡,制止难民潮的进一步扩大,从而保护那里的‘新民主国家’免受过于严重的伤害和震荡”。另外也是要“依据其‘防止人道主义灾难’和‘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来制止米洛舍维奇的‘种族清洗’政策”。100与上述观点不同,李少军倾向于强调美国的战争动机产生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信仰等等。他认为,从美国的决策动机中,可以“看到某些人内心的一种狂热,这种狂热用野蛮、残酷的战争手段表现出来,是难以用理性的分析来解释的。正如当年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歇斯底里”。他以十字军东征为例,论证了信仰的作用。101

(2)关于科索沃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干涉。

关于“人道主义干涉”,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权高于主权”等问题,在学术界已经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研究,科索沃战争无疑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就美国对科索沃战争政策有关的研究而言,不同观点的区别主要在于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是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北约在科索沃的军事行动是干涉南联盟的内政,是“打着‘人权’旗号的侵略战争”。102他们主要是从美国在全球谋求霸权或“新霸权”的角度分歧,指出北约的军事干涉“不是什么人道主义救援”,“美国追求的是地缘政治利益和大国霸权利益,以人权作为蛊惑宣传的工具和幌子”,“美国是否采取行动完全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利益”。103

与上述不同的观点指出,不能否认美国对南联盟军事干涉包括人道主义的考虑,即一方面承认,美国在决定对南联盟发动战争时,的确有人道主义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国在落实道义原则时,不会违背“美国的国家利益”,要为“追求它的战略利益服务”。在一些特殊的事例中,道义原则和国家利益是可以调和的和共同起作用的。他们认为:美国的战争目标中包括了“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内容,甚至北约“想要作到的首先是通过武装侵略在科索沃地区创造一种环境,使阿族难民得以返回该地区,并且杜绝其重新大规模外流的可能性”。至于人道主义干涉是否就合法,是另外一个问题。持这类看法的学者也认为,即使基于人道主义的理由,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军事行动也构成了侵略。104也有学者认为,“人道主义干预”本来就是美国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以种族、人权等为理由进行军事干预,是美国解决地区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到底是为了人道主义而创造了战略,还是为了战略的需要以人道主义作幌子,已经被美国战略家们弄得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永远解释不清楚”。105(3)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影响。

从科索沃战争对中国安全战略的影响这个研究的终极关怀出发,学术界普遍比较重视科索沃战争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长远影响。对于美国在科索沃的军事干涉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不少论著倾向于分析美国采取军事

100“北约干涉的普遍意义和特殊含义”,58——59页。

101李少军:“驱动北约暴行的内在狂热与卑下”,《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7——8期,第54——57页。102“科索沃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战略”,第22页。

103“北约空袭南联盟与国际安全机制”,第46页;“国际格局多极化中的美国新霸权”,第10页;《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第198——200页。

104“北约干涉的普遍意义和特殊含义”,第59页。

105“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第38页。

行动的必然性和普遍意义,认为“78天的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其根据是北约发动侵略南联盟的战争既然是美国霸权战略的产物,并反映了一种干涉的狂热,就应该警惕美国有可能继续推行新干涉主义,“今天的新十字军东征也决不会搞一次就罢休”。特别是北约的侵略战争已经严重破坏了现存的国际安全机制,从而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加剧了大国间的矛盾。106相反的看法是,既要看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普遍含义,也要看到这场战争发生的特殊条件,包括:美国干涉目的的复杂性,美国欧洲安全战略的特殊性,巴尔干在地缘政治上的特殊性等等,以及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军事干涉方面遇到的特殊困难和并没有取得多少预期的战果等等,都表明“应该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夸大北约干涉的普遍含义,因为这可能导致对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误判”。107除上述几个问题外,也有学者探讨了美国对前南地区和波黑内战的政策,认为美国对前南政策有明显的变化,即从维护南联盟的完整转变为“支持对南斯拉夫的肢解,其原因一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其二是美国不想开罪为数众多的伊斯兰国家。美国在解决波黑内战中的政策和影响表明,美国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作用“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是不可取代的”。108有关的研究成果是很少的,但它们对后来科索沃战争的研究、或者说比较科索沃战争研究和这类研究,是有一定的价值的,有助于理清美国政策演变的线索。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在科索沃战争期间,中国学术界进行了特别热烈的讨论,其中有很多重要的观点由于种种理由,并没有见诸文字,可以说见诸文字的成果只反映了学术界的一部分观点。

5,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

美国对俄罗斯政策在已有的成果中占有一定的分量,甚至可以这样说,多数研究成果在探讨美国的欧洲政策时,明显地将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以及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说实际上是将其作为美国对欧洲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美俄关系是美对欧关系的一个重点”,“美国把与俄建立‘特殊关系’作为其欧洲安全战略的三个支柱之一”。109

多数论著认为,冷战后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具有两面性,即一方面支持俄罗斯的“西化”进程,主要体现为“援俄保叶”,通过经济援助来支持叶利钦执政;另一方面是对俄罗斯进行防范或称“遏制”,“防止俄罗斯卷土重来,使它在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永久性地沦为二流国家”。110

就美国支持俄罗斯的“西化”问题而言,李力更强调俄罗斯内政对美国政策的影响,认为包括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在内,都“主要是由俄罗斯国内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决定的”,美国对俄援助政策的不确定主要在于俄罗斯国内政局不稳定。111

郑羽的文章强调,在美国的对俄罗斯政策中,安全问题是第一位的,政治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则是第二位的。在安全事务中,美国“首先考虑对美国安全

106“驱动北约暴行的内在狂热与卑下”,第57页;胡思远:“从科索沃战争看世界战略格局的新变化”,《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15页;“北约空袭南联盟与国际安全机制”。

107“北约干涉的普遍意义和特殊含义”,第60页。牛军:“北约的尴尬”,《世界知识》1999年第11期;“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

108杨达洲:“美国与前南危机和波黑内战”,《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第3期。

109张林宏:“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第65页。

110叶自成:“北约东扩与美俄中的地缘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期;“试析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外交政策趋向”,第27页;“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第39页,

111李力:“冷战后的美俄安全关系”,《世界机关年纪与政治》,1995年第4期,第70页。

威胁最大的核问题”,“支持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也是为这一战略安全目标服务的”。实际上北约东扩,在地缘战略上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和在核裁军等问题上与俄罗斯合作,都是美国为解决安全问题的战略步骤。112前引李力的文章同样强调了安全问题在美国对俄罗斯政策中的重要性,甚至认为“确保俄罗斯不再走上帝国扩张的道路一直是美国冷战后的首要外交任务”。113

由于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两个超大型国家的关系,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必然涉及广泛的领域,如巴尔干地区、北约东扩、全球军控与不扩散、朝鲜半岛地区等等,其中一些问题已经在有关的部分论及,在此不专门介绍。

五,美国对拉美的政策。

相比较而言,美国对拉美政策及美拉关系的研究成果,显得比较薄弱。这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比较少和研究的深度不够等两个方面。有关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多数成果比较宏观地阐述了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政策,研究美国与这个地区的各个国家的双边关系的成果则比较少。

1,冷战后美国对拉丁美洲地区的政策。

多数研究成果认为,美国历来重视拉美地区,将拉美地区视为它“天然的势力范围”。在冷战时期,美国将欧洲、中东和亚太作为遏制苏联的主要战略地区,拉美地区并不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冷战结束后,美国为了确保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在关注全球事务的同时,把目光转向国内、转向西半球”,“着手恢复和扩大其在西半球的影响”。114也有学者提指出,在克林顿政府的第一任期,欧洲和亚太地区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聚焦点,拉美仍然是被冷落的地区。克林顿第二任期才开始重视拉美,但同美国与欧、亚的关系相比,美拉关系在美国的“全球布局中仍然处于次要地位”,即重视只是相对而言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拉美的地位下降,“美国在拉美地区的主导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尚无人能替代”。115关于美国重新重视西半球并加强对拉美地区影响的目的,有关的论著认为是比较复杂的,大致上反映了美国冷战后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即服从于经济、安全和民主等三大目标。不过在三大目标中哪个是重点的问题上,多数论著认为,美国在拉美地区更重视的是经济。它们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拉美面临着欧盟等的争夺,在全球随着德国、日本等的兴起,美国的地位在相对衰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国对拉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多数论著指出,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将政策的重点“由国家安全转向经济”,“主要手段由援助转向贸易”,即“由过去以美援为基础、维持以美国为盟主的泛美政治军事同盟,转为建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轴心、美国占主导地位泛美经济政治联盟”。116老布什总统1990年提出的《美洲倡议》是其政策转变的标志。117

有关论著在美国新拉美政策具有那些特点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美国注重与拉美的经济关系,所以宁愿采取“合作”的方针,通过对

112郑羽:“美俄关系:‘由蜜月’到‘冷和平’”,见牛军:《克林顿治下的美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3“冷战后的美俄安全关系”,第74页。

114张文峰:“世界格局转换中的美拉关系”,《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2期;徐世澄主编:《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这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115周余云:“克林顿第二任期的拉美政策走向”,《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7期。

116“世界格局转换中的美拉关系”,第25页。《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第300页;《冲突与合作——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历史考察》,第371页。

117《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第297——298页;洪国起、王晓德:《冲突与合作——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历史考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第371页;“克林顿第二任期的拉美政策走向”,第53页;《高处不胜寒》,第320页;

话建立起经济合作的地区框架。118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克林顿第二任期重新重视拉美,试图与“拉美国家建立起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其原因是美国注意到拉美国家普遍反对美国对待拉美移民上的粗暴态度和“赫尔姆斯——伯顿法”。119也有论著指出,美国新拉美政策的主要目标固然是为了增加美国的经济实力,但“扶植和维护亲美政权的社会和政治稳定,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一个服从于美国战略和经济利益的目标”。120为了达到其政策目标,美国也对拉美“进行了整顿”,不断对那些它不喜欢的政府施加压力,进行干预,使整个拉美都成为美国标准的“自由国家”,等等。121

有的论著专门阐述了美国在拉美地区“输出民主”的问题。他们认为,自从“门罗主义”出笼后,美国就把向美洲其他地区“输出民主”作为实现它在西半球目标的工具。为了达到控制拉美国家的目的,美国“‘输出民主’往往采取非民主的方式,枪口下的投票选举,经济和政治压力下的政体变更等”。这些做法的结果表明,美国“只是在民主的掩饰下寻找到了理想的代理人”。122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在美国对拉美政策中有所体现。有关的研究成果详细地分析了美国对拉美的人权政策,认为“美国对拉美人权政策的实质是控制拉美、谋求其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冷战结束后,老布什政府借助苏联势力缩小的机会,“以人权和恢复民主为借口在拉美发起了攻势”,促使拉美“基本稳定”,从而为提出“美洲倡议”创造了条件。克林顿则基本上“继承了里根——布什的人权政策”。123

2,关于美国倡导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

绝大部分学者都对美国倡导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及其对美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影响等,给予了较多的重视,并将美国政策实施的结果同美国与拉美国家未来关系的发展联系起来。

毫无疑问,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首先是一项经济贸易政策。不过多数学者认为,美国提出该倡议是有战略动机的,其背景是相当复杂的。有论著指出,美国提出“美洲倡议”时,正值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霸权地位相对下降,而拉美国家出现了区域性合作的趋势,“拉美逐渐出现了由泛拉美主义取代泛美主义的趋势,各国间日益形成一种尽可能将美国排除在拉美之外的共识”。这种情况导致了美国“通过区域组织操纵美洲事务的能力大大下降”。美国为了恢复对拉美地区的控制,必然会转向“地区主义”。124这是美国调整政策的大背景。

如前所述,多数学者均认为,老布什政府在1990年6月提出的“美洲倡议”是冷战后美国调整拉美政策的标志。125有论著认为,美洲倡议从具体内容上看,有三大支柱,即:贸易、投资和债务,但实际上美国政府明确宣布,它历来的方针是自由政府、自由市场,追求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所以“民主社会、市场经济和贸易自由化上拉美国家加入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先决条件”。126

118《冲突与合作——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历史考察》,第370——377页。

119“克林顿第二任期的拉美政策走向”,地252页。

120王晓德:“试论美国向拉美‘输出民主’的实质“,《拉丁美洲研究》,1995年第2期,13页。

121“世界格局转换中的美拉关系”,第25页。

122“试论美国向拉美‘输出民主’的实质“,第13页。

123刘新民:“浅论美国对拉美的人权政策”,《拉顶美洲研究》,1994年第3期,第22,25页。

124袁东振:“美国在拉美霸权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5期,第12-13页。

125《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第299页;杨希雨:“布什政府对拉美政策的调整与90年代的美拉关系”,《拉丁美洲研究》,1991年第2期;张文峰:“从布什倡议看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新变化”,《拉丁美洲研究》,1991年第2期。

126石瑞元:“试析美洲自由贸易区能否如期建成”,《拉顶美洲研究》第2期,第39——40页。

有关的论著指出,老布什政府任内已经采取了相当多的重要措施来落实美国的新政策。克林顿政府基本上继承了前任的做法,但也有一些变化,即更重视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尤其是克林顿政府在宣布民主、经济、安全是美国对着呢观测的三个支柱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将“振兴美国经济”放在施政的首位,所以在某些问题上作了一些调整,即“以复苏美国经济为目的,以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为基石……,进一步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并提出同拉美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127多数学者认为,由于主客观的多种原因,美国的新政策得到多数拉美国的赞成。128

3,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关系。

美国与拉美国家双边关系的研究是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当少,表现为对一些问题缺少具体分析。已有的成果大致包括美国与某些拉美国家是如何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如美国与巴西在美洲贸易区问题上的分歧,美国处理海地政变问题的政策,等等。129比较系统分析阐述冷战美拉关系的研究成果是张文峰的论文《论冷战后的美拉关系》。文章全面地概括了冷战后美拉关系的主要变化,包括美拉双方的“政策变化”:美国政策的重点从安全和经济援助转向重视经济和发展贸易关系;拉美国家的政策则由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转向主动靠拢美国,积极加强同美国的合作。“观念上的变化”:包括美国在冷战后更加重视拉美地区,而大多数拉美国家领导人认为“美国已不再是敌人,而变成朋友、伙伴”。“合作基础的变化”:包括美拉希望“巩固西半球的民主制度,发展西半球的经济”,而不是象冷战时期那样,突出反共意识形态。文章还指出,未来美拉关系还会遇到新的困难、障碍等等,但“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美拉合作的主流”。130

六,美国对中东的政策。

中东地区历来在美国的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然将中东地区视为战略重点之一,在这一地区保持着军事力量。由于中东局势动荡不定,地区内部矛盾复杂多变,美国的政策也表现出多变的特点。有关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主要是概括和分析美国对中东地区政策的主要内容。

同对美国在其他地区的政策的研究一样,有关的论著断定,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政策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美在中东事务中的主导作用”。131不过由于中东地区各种矛盾交织,不少论著认为,冷战后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目标是多重的,它们包括:牢固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确保国际战略航道的安全和通畅、确保美国在这个地区的主要盟友以色列的安全、遏制这一地区日益强大的原教旨主义运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特别是防止恐怖主义分子取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相关的运载工具、以及保证美国与中东地区的贸易。132

多数论著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重视美国国内政治对美国政策变动的影响,将美国政策的重大变动同考察美国国内政局的复杂性联系在一起,指出美国总统大选、以色列的游说活动,以及美籍犹太人在历届政府中的影响等等,均是影响

127《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第302页;陈太荣:“浅析克林顿政府对拉美的外交政策”《拉丁美洲研究》,1997年第1期。

128“世界格局转换中的美拉关系”,第2-27页。“试析美洲自由贸易区能否如期建成”,第41——42页。129吕银春:“巴西与美国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去问题上的分歧”,《拉丁美洲研究》1998年第1期;《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第305——308页。

130张文峰:”论冷战后的美拉关系“,《实际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12期。

131董漫远:“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及影响”,《国际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第42页。

132“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及影响”,第42页;《高处不胜寒》,第316页;刘月琴:“克林顿政府对海湾地区政策重点五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12期。

美国制订中东政策的重要因素。其影响所及,包括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态度、对伊拉克政策的波动,所谓对伊拉克和伊朗的“双遏制”,等等。133不过同样地是几乎没有哪部论著对此进行过深入分析。

关于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政策,杨达洲认美国卷入的最多,因为其成败涉及到美国的几个重要的战略利益,包括稳定地控制中东石油,消除中东地区的国际恐怖活动的根源,以及消除阿以冲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在克林顿执政时期,中东和平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34与此相关的是一些论著认为,冷战结束初期,美国政府认为“以色列在美国在中东战略中的地位下降了”,这成为促使美国调整对中东政策(不再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的重要原因。135有论著指出,美国在海湾战争胜利后,一直重视保持与海湾六国的战略盟友关系,这成为“美地区战略的基础之一”。136为了维持与阿拉伯国家的这种战略关系,美国与以色列的特殊关系受到制约是不可避免的。

董漫远认为,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政策调整开始于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任期,其特点是接受了“大中东”的战略概念,即将中东战略与欧亚战略联系起来,使中东成为“全球战略中的新制高点”。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政府将对两伊的“双重遏制”改为区别遏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加大了对以色列的压力、加强对伊拉克的军事压力,等等。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美国比较注意对不同国家在不同问题上的既合作又限制。137

打击恐怖主义一直是美国冷战后安全战略的一个重点。有论著指出,尤其在中东地区,“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是美国对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对一些中东国家进行遏制、孤立和打击,都同美国认为这些国家支持所谓国际恐怖活动有关,而美国同国际恐怖活动的斗争将“愈演愈烈”。138

七,美国对非洲的政策。

冷战后美国对非洲政策的研究显然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研究成果数量有限,深度也明显不够,更多地是描述和推论,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这种情况当然也同美国对非洲政策本来也就比较贫乏有关。

关于冷战后美国对非洲政策主旨,有关的论著反映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论著认为,美国在非洲的外交比较混乱,基本上是根据美国总的外交方针展开的,似乎缺少特殊的针对性,政策的目标是“力图逐步主导非洲事务”。139另一种观点也同意,美国的政策包括“掌握参与解决非洲内部问题的主导权”,但是“扩大美国在非洲的商业利益一直是其政府对非政策考虑的重点之一”。这似乎是强调美国是将经济利益放在政策目标的首位。140

有关的论著都认为,美国冷战后新的对非洲政策是在1996年出台的。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改变过去通过经济援助来维系与非洲关系的做法,把加强对非洲的贸易和投资作为对非洲政策的基础,以便实现“扩展新战略”,即“以发展非

133“1996——1997年美国形势报告”,第24页;李国福:“美国袭击伊拉克的意图及影响“,《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第10期,第19——20页;杨达洲:”克林顿政府与中东和平进程“,《克林顿治下的美国》,第171页。

134”克林顿政府与中东和平进程“,第173页。

135”克林顿政府与中东和平进程“,第173页。

136“克林顿政府对海湾地区政策重点五题”,第58页。

137“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及影响”,第44——45页。

138王缉思:“世纪之交的美国外交及其趋势”,《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139“世纪之交的美国外交及其趋势”,第12页。

140曾强、黄金树:“评克林顿政府的对非新政策”,《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4期,第8页。

冷战后美国对外历次对外战争

冷战后美国对外历次对外战争: 1947-l949年,建立美国、希腊海防空军联合作战司令部,镇压希腊人民革命;1950年3月,出兵南朝鲜(同年6月27日,美军正式入侵朝鲜,麦克阿瑟9月15日率部从仁川登陆); 1954-l955年,出动5艘航空母舰入侵我国大陈岛; 1957年,出动海军陆战队人侵印度尼西亚; 1958年,出动海军陆战队,进遏委内瑞拉; 1958年,再次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印度尼西亚; 1958年,出动海军陆战队14000人,占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1959-1960年,在古巴沿海部署海军防战队,反对古巴人民革命; 1961年,派出海军和喷气式战斗机,在多米尼加近海巡逻,威胁人民起义;1961年,派出雇佣军在吉隆滩登陆,入侵古巴; 1961─1973年,侵越战争; 1965一1966年,出动20000名军队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国; 1970年,出动1500名海军陆战队,进逼黎巴嫩。 1989年12月20日,向巴拿马发动突然袭击,并予以占领。美军将巴拿马政府首脑、国防军司令诺列加将军抓到美国,交美国法院审讯、判刑,投入监狱。1990年8月一l991年2月,布什总统以“沙漠盾牌”、“沙漠风暴”为代号,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湾战争。 1998年8月20日,克林顿总统下令对阿富汗和苏丹实行空袭。从1999年3 月24日起对南联盟实行了历时79天的狂轰滥炸。 1999年,悍然空袭南联盟(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2001年,借口911事件,武装入侵主权国家阿富汗。 2003年3月21日,武装入侵主权国家伊拉克。 2006年,美国介入埃塞尔比亚---索马里战争。 1945-2008年63年时间,美国共参加了全球30场战争。 不及持续时间,平均每2.1年卷入或发动一场战争。

美国是如何赢得冷战的

——美国是如何赢得冷战的? 二战接近尾声时,为了击败希特勒德国而走在一起的美国、苏联开始同床异梦。这两个国家都诞生于革命之中——独立战争与“十月革命”,只不过一个坚信社会主义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终将取代资本主义;一个认为社会主义只不过昙花一现,资本主义才是人间正道。 冷战的铁幕是在德国拉下的,一起拉下来的还有亚洲的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台湾海峡。这三个国家被冷战的铁幕一分为二。此后四十年里,世界被分成了两个极端阵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美国西欧资本主义阵营。 相比历史上大国之间的对抗,冷战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两次世界大战让世人心有余悸,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成为各国心照不宣的共识。而相继被美国、苏联研制、生产的原子弹(和氢弹)则让大国之间的战争变得不可思议。在核子武器大国之间,战争失去了作为手段的功能,也不再是政治的延续。核子战争,极有可能是终结政治甚至人类本身的终极目标。冷战,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 整个冷战期间,虽然美苏两国唯一一次短兵相接是在朝鲜战场上(此后双方都守口如瓶),但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各自的卫星国与势力范围内,几乎都把自己冠冕堂皇的主义与主张抛在一边,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苏联在1953年占住东德,1956年入侵匈牙利,1968年派兵捷克斯洛伐克,而美国呢,也没闲着:1953年在伊朗扶持代理人,1954年在危地马拉、1961年在古巴搞颠覆。 今人可能会说,苏联在要解放全人类的意识形态支配下如此不择手段还可以理解,可打着自由、平等和民主招牌的美国,为啥也同苏联半斤八两? 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美国相信苏联要霸占全世界,夸大了苏联对美国与自由世界的威胁。白宫智囊倾向认为,冷战是没有规则的战争。于是,他们不再坚守政府为了善的目的而必须做善的事的基本原则,开始为了善的目的而做不善的事。结果我们看到,至少在冷战的前三十年里(1950-1980),就从手段与做法来说,美国同苏联的区别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例如,中央情报局这个超级间谍机构,几乎和克格勃一样,在全世界见缝插针,使用暗杀、颠覆、破坏等手段达到目的。而他的目的却并不是美国宣称的自由民主与平等。冷战前三十年,美国在海外支持的独裁政府并不比苏联少多少,只不过他们选择支持右翼独裁,来对付左翼独裁而已。 再拿越战来说。越南战争不同于当今的一些反恐战争(伊拉克、阿富汗)。反恐之战是保卫美国人的生命安全,在这个名义下,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可越战是打着遏制专制主义,为亚洲建立和平、民主的政府而战的。这样被赋予了道德与正义的战争却打得充满了阴谋、欺骗与屠杀,手段与目的如此相悖,也难怪会引起了美国国内轰轰烈烈的反战运动。

冷战后美国外交补充内容

第七讲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外交(补充) 主要内容: 一、冷战后世界的冲击 二、冷战后美国外交思想大辩论 三、冷战后美国外交思想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四、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议程的变化 五、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六、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战略 七、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及其调整 一、冷战后世界的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 (二)世界大战危险减少,然而局部冲突不断,核扩散和武器技术扩散日益严重。 (三)国家间力量平衡和国际关系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四)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各国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国内。 (五)各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价值观的重建。 (六)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信息时代,给世界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对美国有利的主要因素是: 全球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新趋势,使全球协调机制或全球治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而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在塑造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占据着一定的有利地位; 其他大国中不再有对美国构成直接军事威胁的对手; 近期内发生核大战的危险可以基本排除; 俄罗斯和前苏联东欧集团中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大体认同西方式的民主模式,在经济上引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南非、菲律宾)国内政治进程和外交方针同美国的利益并行不悖;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进入20世纪以来的最低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秩序和规范仍然稳固,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遇到根本障碍; 信息时代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国家主权的相对削弱,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美国文化价值观向其他地区的影响和渗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对美国不利的国际环境因素主要是: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的政治向心力减弱,政府普遍面临信任危机,社会问题严重; 它们之间的联盟凝聚力下降,经济矛盾突出; 地区动乱增多,民族主义崛起,增加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的危险,造成国际恐怖活动加剧,以及大批难民和移民浪潮; 伊斯兰主义的复兴形成对西方民主模式和文明价值观的强有力抵制; 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东亚各国弘扬本民族文明价值观的呼声相互配合,向西方的人权观和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由观提出挑战; 全球经济中的区域集团化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与美国倡导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原则相悖; 生态环境恶化和其他全球性问题加剧,直接影响美国国内社会发展、稳定和平衡。

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和后果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国际政治学理论》课程论文 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和后果 学科专业 政治学 研究生姓名 吴昊 学 号 S0******* 开课教师 张卫军 美国冷战政策的 影响和后果 摘要:冷战时期, 美国为了对抗苏联,采取了全球范围的遏制战 略,这种战略意味着政策的全球化和不可避免 的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问题,其结果在今天看来已经显而易见。那么美国冷战时期到底有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又给今天的时局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词:冷战 美国政策 恐怖主义 影响 21世纪开始,美国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穆斯林世界的敌对一级亚非拉多数国家对美国动机的猜疑。这些问题许多都是来源于20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政策—冷战的意外后果。 传统认为,美国赢得了冷战。苏联解体以后,国际共产主义已经不再构成威胁,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为什么美国这样一个“善良”和强大的国家却如此难以发挥世界影响力的问题。反苏的后果是否造成了今天华盛顿面临的难题? 与苏联对抗的主要战场是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和正在抵制寡头统治的拉美国家。美国政策在这些地区得到了许多正面结果,支持了经济发展、人权、冲突解决和多边合作。自从89年柏林墙倒塌,可选择的未来显然比现在要美好的多。不过,在攸关美国利益的地区,美国不被看成是自由世界的保护者,而是新的殖民主义者。 在二战后的初期,西欧的共产党得到拥有核武器的野心勃勃的苏联的支持,既是政治得 分 阅卷人

威胁,也是军事威胁。苏联获得东欧对美国民意有深远影响,没有哪届政府可以置之不理。大西洋联盟国家启动并支持反苏政策的行动是可以理解的。 新独立国家领袖的左派言论和苏联对这些国家的支持被看成是共产主义持续前进的证明;在美国人看来,民族主义和苏联国内的共产主义混为一谈。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北大西洋公约和杜鲁门主义的遏制理论扩展到亚洲和拉丁美洲。围堵成为全球政策的目标。当时的战略思想家把全世界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棋局,但这种行为的后果至今仍影响深远。 这种态度第一次露出端倪是1953年再伊朗。当时在左派人民党的势力在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的领导下稳步增长,有鉴于此,艾森豪威尔总统与英国人合作推翻了总理并让国王复辟。此后的各届美国政府都扶植国王作为美国在该地区对抗共产主义的代理人。1978年伊斯兰好战分子推翻了国王并扣押了五十三名美国外交官作为人质,早先推翻摩萨德一事被伊朗革命势力作为反美宣传,并且至今仍然在伊朗政治中有影响。 朝鲜战争以后,美国当时的国务卿杜勒斯开始签署了一系列在亚洲遏制苏联的条约。缔结东南亚条约组织,对于杜勒斯来说,“不结盟运动”不是自由国家的选择。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在中东和远东面临两个日益严重的威胁:一个是苏联一步步的进逼,一个是埃及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势力。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为了对抗两者,美国发起了两项计划但都以失败告终,并且导致美国在该地区地位的进一步下降。56年10月,美国反对英、法和以色列对苏伊士运河的进攻,只是暂时扭转了局势。 1955年华盛顿促成了英国、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在内签订的巴格达条约组织,这个条约的目的不仅在与遏制苏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将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伊拉克的注意力从以色列转向共产主义的威胁。伊拉克把追随美国看成是获取美国对阿拉伯立场的支持。美国没有加入该条约,只是在军事上财政上支持。阿拉伯的民族主义势力抨击该条约是英国人之后的殖民主义的延续。 这个条约给美国造成的结果有两个,巴基斯坦和印度克什米尔的争议不断,巴基斯坦的加入导致了新德里对美国动机的猜疑,这种猜疑一直延续到70年代。 在巴格达,该条约遭到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反对,并被看成是与英国不得人心的联盟的继续,加入条约是动摇哈西姆王朝和导致1958年巴格达革命的因素之一。其后的一系列军事政变最终导致萨达姆·侯赛因的上台。后果今天已经非常明显。 为了寻求行政当局更方便的运用经济和军事援助对抗中东的共产主义威胁,国会在1957年通过了一项《中东决议案》,颁布的内容成为艾森豪威尔主义。凡承诺反对国际共产主义的国家都可以获得2亿美元的援助。当局基本上是想获得一种手段来绕过国会对援助款项的严格限制,在整个冷战期间,任何计划要想在国会通过,都得具有反苏的色彩。 在亚洲,法国失去了在越南的地位;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越南被分为南越和北约。肯尼迪政府把北约对反共的南越日益增长的威胁看成是对该地区其他国家更广泛的威胁。由于害怕“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当局开始干涉,最终导致战争的全面升级。美国对越南的干预被看成是防止亚洲国家全面导向共产主义的关键一步。但亚洲国家则把他看成是延续法国殖民主义的努力。 华盛顿担心印度尼西亚成为多米诺骨牌之一。总统尔森豪威尔和国务卿杜勒斯都对苏加诺总统的政策感到头痛。他们希望外岛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可以帮助削弱或者推翻苏加诺政权。1957年机会来了,苏门答腊的几个持不同政见的将领组织反叛并得到中情局的武器援助。但是起义失败,中情局的角色随后暴露,使美国在印尼和附近国家地区的形象进一步蒙污。保罗·加纳德在《共同的希望,不同的担忧》中对此事的影响这样写道:美国否认卷入印尼共和国政府的叛乱,使印尼政府觉得不必与美国政府断绝外交关系,但此事已造成印尼人不再相信以后否认美国参与反印尼活动的报告。 冷战最具破坏力的意外后果,来自于对抵抗苏联军队的穆斯林圣战者的支持,1978年

冷战时期美苏对外政策-推荐下载

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确立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不同时期,美国政府根据需要采取了不 同的对外政策。从对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时期(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1)“遏制战略”(1945—1952年)。这是杜鲁门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要点是,孤立打击和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制造冷战气氛,控制西欧向第三世界扩张,争夺世界霸权,建立全球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 环型军事基地网。(2)“解放战略”(1953—1960年)。这是艾森豪威尔1953年上台后推行的军事战略。“遏制战略”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实施“解放战略”,主张把社会 主义因素“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治战”、“心理战”、“宣传战”和平演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武装德国,加强北约,扩充军备对抗苏联, 对“中间地带”推行扩张政策。(3)“和平战略”(1961—1968年)。这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又称“灵活反应战略”。这一战略从称霸世界指导思想出发,以不同方式应付不同威胁,以和平为幌子,推备打各种战争,镇压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抵制中国与苏联的影响。 2.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1)“现实威慑”战略(1969—1974年)。这是尼克松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中苏矛盾,借助盟军力量,重 点加强欧洲主战场美军的实力,重振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2)“世界秩序战略”(1977—1980年)。这是卡特1977年出任总统提出的新战略。战略主要内容是:加强美、欧、日的合作,形成战略上的一致对苏,以“人权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树立美国的 民主、人道的国际形象,借助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力量抗衡苏联。3.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20世纪80、如年代)。里根上任之初,美国内外交困。在国内,经济发展疲软;在国际上,苏联的挑战,西欧、日本独立倾向的加强以及发展中国家反霸斗争的高涨,都对 美国的战略地位构成威胁,也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1)“新遏制战略”(1981—1987年)。这是里根政府推行重新确立美国地位的新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扩 军备战,“重建美国军事力量”,对苏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政策,加紧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 的争夺,在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基础上,加强同西方盟国的政治协商和一致抗苏的战略合作。 (2)“超越遏制战略”(1989—1991年)。这是布什上台后制定的具备和平演变特点的军事战略。它标志着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战略的要点是,要求苏联放弃 对外扩张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核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同时加强同苏的联系,对苏提 供援助,支持苏联的“政治多元化”、“自由市场经济改革”,迫使苏从东欧、阿富汗撤军。 一、美国的对外政策 二战结束时,美国明确地把全球扩张、称霸世界确定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这 一目标的确立主要基于如下因素:在二战中迅速膨胀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奠定了美国 对外干预的基础;流行于美国政界与舆论界的“恐赤症”有力地加强了美国的对外干涉欲;战后,把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而导致的对国际市场及资源的现实需求刺激了美国对外经 济扩张的意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始终不变,但在不同的时期外 交策略有所不同。 (一)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的国际影响,也打 破了美国的称霸之梦。从杜鲁门总统开始,美国政府把反苏、遏苏与追求扩张、称霸结合 起来,导致了美苏之间的长期冷战,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 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等人先后就任总统,他们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 和美国的战略需要分别实行了既有连贯性又有针对性的对外战略,使美国的对外战略经历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 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②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行“灵活反应战略”和针对苏联和中国的“两个半战争”。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年)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最初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谈话时提出的。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

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从杜鲁门到布什

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所谓战略,《辞海》中的解释是政党、国家作出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全局性的策划,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重大问题的策划与指导。另一个名词是大战略,阿·魏得曼说大战略就是运用国家力量(政治、经济、心理、军事)以实现国家政策所规定的目标的艺术和科学。遏制战略便是冷战期间美国的大战略。 1950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NSC68号文件《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中明确提出“遏制政策”的概念并进行了解说。遏制大战略就是采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以达到击溃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以赢得冷战胜利。美国从杜鲁门政府到冷战结束时的布什政府都是在围绕遏制战略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战略,即子战略,来与苏联对抗的。在冷战战略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冷战的主要参加者美、苏及围绕其组成的联盟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均自觉不自觉地、 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冷战,因此冷战战略的实施也由主要在欧洲而逐步扩展到整个世界。 杜鲁门政府时期(1945—1953) 二战后苏联所进行的一系列势力范围扩张活动被美国看成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加上美国战后实力的膨胀和在海外寻找市场的迫切要求,促使其改变了在二战期间与苏联合作的政策,最初在波兰、德国、伊朗、土耳其等一系列问题上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继而制定遏制政策,抛出杜鲁门主义这样一个政治纲领,美苏冷战由此正式爆发。 经济方面:美国为防止西欧资本主义的崩溃,并进一步达到控制西欧和拉拢东欧,进而遏制苏联的目的,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在此计划遭到苏及东欧的拒绝之后,美转而采取了一项针对东西方的经济战策略,即贸易管制战略。美国力图通过三种手段来限制东西方贸易,第一,出口限制:1950年,西欧国家和美国秘密建立了巴统委员会,这是一个旨在统筹对苏禁运的机构。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同防务援助控制法》,该法要求对向苏联提供禁运物资的任何国家停止经济军事或财政援助;第二,金融限制;第三,进口限制:拒绝给除南斯拉夫以外任何东方国家以最惠国待遇。这样,东西方贸易往来完全服从于政治斗争,这一经济战略得到以后历届政府不同程度地实施,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管制西方盟国与苏联集团的贸易,禁止向苏联集团出口战略物资来阻止苏联集团经济、 军事实力增长,最终实现遏制大战略目标[1]。此外,1949年10月16日,杜鲁门签署“军援法” 并生效。1951年又通过《1951年共同安全法》,这一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确立了军援伏于经援、经援为了“防务”的援外方针[2]。 意识形态方面:杜鲁门政府为了推广美国式的“民主”与“自由”,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用了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手段,广泛开展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心理战,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有强制的也有“和平”的。美开展的一系列意识形态渗透活动恶化了美苏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政治气氛,有利于美国政府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3]。 军事上:实行国家联盟战略,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美洲国家组织,巩固后院;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形成新月形包围圈;策划巴格达条约组织,完成弧形 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 ———从杜鲁门到布什 姬文慧,王江华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阳泉045200) 摘要:二战之后,美、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上战后苏联势力范围的不断 扩张,这被美国认为是对其领导下的西方自由世界的严重威胁。自总统杜鲁门提出意图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之后,二者由战时的合作转为战后的竞争与对抗。一直到冷战结束前的时期内,美国历任总统在上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貌似具有与其前任不同的内容然而实质却基本不变的冷战战略。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深刻影响着其自身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关键词:美国;冷战;美国冷战战略中图分类号:D5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3-0052-04作者简介:姬文慧(1980-),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史。 收稿日期:2012-10-1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012年冬之卷第29卷第13期 Win.2012Vol.29No.13 52··

对美国军事战略的几点思考 罗金凡

对美国军事战略的几点思考罗金凡 发表时间:2016-11-25T16:58:30.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3期作者:罗金凡[导读] 摘要:为适应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近几年来,美国积极调整军事战略,战略重心东移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出第三次“抵销”战略寻求军队建设非对称优势、调整军种发展思路建设“多能”型军队等。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 江苏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二师 摘要:为适应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近几年来,美国积极调整军事战略,战略重心东移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出第三次“抵销”战略寻求军队建设非对称优势、调整军种发展思路建设“多能”型军队等。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因此,深入地探究其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和趋势,是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美国;军事战略;思考 纵观美国军事战略发展演变,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军事战略目标变化的轨迹:争取独立-巩固政权-大陆扩张-与苏争霸-独霸世界。在美国短短的200多年历史上,所奉行的军事战备大都具有侵略扩张的性质,尽管美国军事战略屡经修改,但其争霸世界的战略意图却代代相传,始终如一。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因此,深入地探究其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和趋势,是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战略意图始终如一,坚持进攻性军事战略 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企图就是要维护美国的利益,而“美国的利益是全球性的”,“美国要在当今世界发挥领导作用”,要“防止与美国为敌的新兴霸权主义国家的出现,防止重要地区落入与美国为敌的国家控制之下”。任何国家只要发展了、壮大了,只要让美国感到危及到它的地位,美国就认为这是一种不稳定局面,就是对其利益的侵犯。美军不仅要“为保护美国利益而战”,而且要“为国际社会的意志和良知而战”。所有这些都表明了美国新军事战略的霸权主义本质。不论如何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进攻”性质仍然没有变化,始终是一种“攻势”战略。 二、讲求实力政策,建设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讲求实力,重视军队建设是美国军事战略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国政府推行实力外交和政治外交的基础。因此,美国历届政府的国防政策,都要保持巨额军费以维护美国的实力地位和推行全球战略。美国认为,政治与经济力量无论如何强大,也无法在国际冲突中立即使用,而必须依赖一支机动能力强的军事力量。从美军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其建军思想尽管受各个时期军事战略变化的影响较大,但总的方向一直十分明确,就是以强大的国民经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不断研制新式武器装备,完善军队的体制编制,建设一支技术先进、装备优良、搭配合理的武装力量,以夺取并保持军事上的优势地位。 三、战争以预测为基础,制定相适应的战备方针 纵观战后美国各时期的军事战略,都要围绕未来战争的可能样式、爆发的地点、持续的时间、作战的对象等基本问题作出回答,即美军所谓的作战设想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战争预测的基础上,找出对策,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战备方针及军事部署。战后美军对未来战争样式的分析,基本上围绕核战争、常规战争进行的。50年代之前,美军占有核优势,故偏重准备打世界核大战;70年代前后,美苏战略核力量现出大体均势,美国被迫而逐渐侧重准备打常规战争,特别是局部战争;近年来更注重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但不管各个时期战略方针的重点放在哪里,准备打赢一切类型与规模的战争,乃是美军的根本立足点。军事战略虽经过多次调整,但以争霸世界为目标、以欧洲为重点、同时重视亚太、稳定中东、兼顾非洲和拉美的全球性战略从没变。 四、战略的变化是继承中求发展,变中求利 深入研究美国战略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其中既有许多基本不变的观点,又有不少随机应变的内容。概括地说,这些变与不变的观点是战略理论制定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外政策的调整,或者领导人更迭的时候,其军事战略便会随之出现变动。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特别是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也是美国制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新式武器的出现也直接影响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大规模报复战略”就是利用它当时垄断了核武器的有利地位提出的。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还与主要对手军事战略的调整有关。此外,从美国民族性格的特点上看,喜欢在变中求利,但往往缺乏耐心,碰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要改变战略和战术。 参考文献: [1]刘怡昕、解文欣外国军事战备研究.海潮出版社,2013 [2]李江胜美国对华军事战略,时事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罗金凡江苏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二师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研究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研究 遏制思想作为二战结束后美国针对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对外政策贯穿于战后美国政府的各个时期,虽然每届政府对遏制思想的态度不同、理解方式不同、运用该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遏制思想都毫无疑问地影响了冷战时历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为美国最终赢得冷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遏制思想的产生 遏制思想是1946年由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首先提出的,但从大的背景而言,遏制思想则是二战结束后初期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凯南自二十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对苏认识之结晶。 从当时大的环境而言,随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相继投降,美国人在如何处理对苏关系上产生了分歧。副总统华莱士、国务卿贝尔纳斯等人认为战时同盟虽有芥蒂,但是仍旧可以继续,他们主张保持与苏联合作关系,对苏联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国际问题上寻求苏联的合作,通过美苏协商重建战后国际的秩序。而以海军部长福莱斯特、总统军事顾问李海上将、副国务卿格鲁和美驻苏大使哈里曼等人则对苏联战后的意图与行为表示怀疑,认为寻求与苏联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主张以实力为后盾,以经济为筹码对苏联施压,遏制其扩张主义倾向,对其采取强硬态度,迫使其遵守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和规则。 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美国决策层日益感到需要有对苏联问题熟悉的人进行系统的、理论的分析,并对美国的对苏战略做全面的规划。史密斯学院教授爱德华?威利特、国务院苏联问题专家查尔斯?波伦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情报委员会等众多专家和机构对苏联的行为动机以及美国的对策做了相应的阐述,但都未能切中要害,因而他们的建议未能被决策层所采纳。就在此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乔治?凯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政策的起草者。 1946年2月,时为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的凯南接到国务院的一封电报,要求其对苏联不愿意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凯南便将自己的对苏认识和想法写成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发回国内。该电文分析了战后苏联对世界的看法,解释了苏联行为的内在根源,指出了苏联对外政策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美国的对策。凯南在电文中指出,克里姆林宫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行为是俄国传统不安感的产物,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则加强了这些倾向并为其提供了合法的辩护。电文还指出,克里姆林宫的目的在于增强其力量和威望,扩张其势力和影响,与此同时削弱西方世界的力量,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促 使西方大国相互争斗。为此美国应放弃战时的与苏联结盟政策转而采取强硬政策。凯南在八千字电报中的主张与国内的强硬派不谋而合,得到了当权者的青睐,并因此进入了美外交决策层,成为“说话算数”的人。美国著名冷战史专家、耶鲁大学教授约翰?路易斯?盖迪斯对此评论道“很少有一封电报能象它那样深深影响了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 凯南之所以对苏联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与其家庭出身和其本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凯南1904年2月16日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其祖先为苏格兰-爱尔兰移民。他的父亲是家族中最早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员之一,属于中产阶级阶层。用凯南的话说就是生活在一个“既不是剥削者也不是被剥削者”阶层之中。1921至1925年间凯南就读于东部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主攻近代欧洲外交史。虽然凯南在大学时的成绩平平,但他还是出人意料地于1925年通过了国务院的考试,成为了一名职业外交官。因其祖父老凯南的缘故,凯南选择了俄语和对苏研究,并因此长期在海外工作,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他曾在里加、柏林等地工作并进行语言学习训练,使其俄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与白俄流亡者的交谈中,凯南逐渐了解了俄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俄国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3年,凯南应布里

美苏冷战的特点

美苏冷战的特点 作者:吴杞棠 指导老师:徐孝明 摘要:冷战是战后到苏联解体时期内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美苏冷战的特点是既有紧张的对抗,也有缓和;在欧洲,美苏是以“冷战”的形式存在,而在亚洲则大多表现为热战;意识形态是双方进行利益与权力争夺的重要工具;核武器在冷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美苏冷战大大打上了双方领导人的烙印。 关键词:美国;苏联;冷战;特点 冷战是美苏两大集团除了直接的军事冲突和使用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斗争,是1947——1991年的一种国际体系。它的出现,使得国际关系在直接或间接间受到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冷战主导着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严重阻碍了国际关系的正常运转。这些影响在冷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存在,甚至影响到今天。分析冷战的特点,可以看出美苏是以激烈的对抗为主,但也有长时间的缓和;在欧洲,美苏之间是以“冷战”为止,但在亚洲则大多表现为热战;美苏冷战是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工具进行地缘政治利益与国际权力之争;核武器在美苏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冷战一定程度上也打上了美苏领导人的烙印。 一,对抗与缓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一词很快产生于国际关系中,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冷战在国际关系史里很大程度地表现出强烈的对抗。然而,正如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依存,冷战的激烈对抗与高度缓和的特征也是较为明显的。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的去世,美苏两国都是处于最紧张最激烈的对抗中。二战造就了美国的强大——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实力。而苏联尽管在战争中遭到重创,但战后迅速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很快成为美国的强劲的对手。美国的全球覇权战略与苏联关注的周边地区,特别是东欧的地缘政治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美苏公开、全面的对抗不可避免。 杜鲁门政府一上台便对苏联采取了强硬的政策。1946年2月美驻苏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的8000字情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思、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均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遏制”的思想。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震惊了世界。在1946和1947年间,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冷战行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以及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使得斯大林担忧东欧国家可能被美国援助和中西欧经济复兴所吸引,苏联有再次被敌对阵营包围的危险”。j 因而苏联方面重新大力强调了西方威胁,加速军事工业发展,并强行在东欧国家按照斯大林治国的模式急剧地改造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到1949年底,美国已主持建立西德国家,德国由此正式分裂,北约亦正式成立。而东欧国家与西方的所有经济上的、文化上的联系亦被切断。美苏的对抗最终形成。1949年苏联的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随后,美苏开展了激烈的核竞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是战后美苏冷战以来的第一次由其中一方直接参战而另一方间接参战的热战。从战后到朝鲜战争的结束,美苏之间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认真尝试去通过谈判来解决双方的争端。美苏双方都是处于最为紧张和最为僵硬的对抗中。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开始缓和同西方的紧张关系。从1953年起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放宽占领制度和同奥地利关系正常化的措施,最终1955年美苏合作缔结了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奥地利为永久中立国。同年七月,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政府最高级会晤。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外交似是让人们看到了冷战走向和平的曙光。但随后的匈牙利事件及柏林危机的爆发,美苏关系重新紧张。至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对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总体评价

对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总体评价 大纲 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 1.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 2.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 3.采用了新的作战指导思想 4.重视低强度冲突 二、美国军事战略对中国安全的挑战 1.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非交界“邻国” 2.我国周边美国军事力量的变化 3.对中国传统军事战略的挑战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包括:第一,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第二,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第三,采用了新的作战指导思想;第四,重视低强度冲突 K02: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对中国既有影响,也有一定挑战,因此,在发扬传统军事思想的同时,我们的思想必须与时俱进,与客观相符 正文 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 1.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 美国军事战略指导思想由冷战时期的以遏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大国为宗旨,发展为冷战结束后重视对欧亚大陆广大边缘地带的控制,并从边缘地带向欧亚大陆纵深扩展,在全球范围扩张美国势力。 苏联解体之后,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国家纷纷退出世界舞台,一些新的独立国家也纷纷表示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美国的全球势力渐渐变强。 2.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

根据1990年以来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以及《国防报告》等官方文件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使用武力方面有以下准则: (1)以推行国家安全战略为基本目的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需求融为一体,美军为实现国家安全战略所规定的目标而执行广泛的军事任务。 (2)根据国家的利益决定使用武力的规模 美国国家利益分为:涉及美国生存的“生死攸关的利益”、会间接影响美国安全和强盛及其所处国际环境的“重要利益”、以及“人道主义利益”三种类型。 当“生死攸关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例如当事态危及国家的安危、重要盟国的存亡、重要资源的来源、公民的安全和经济的正常运转时,不管付出何种代价,美国都将向海外派兵,必要时采取单方面行动,并从一开始便投入决定性的兵力。在对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不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下,须根据涉及美国利益的程度,慎重地决定是否使用武力以及使用武力的规模。 (3)使用武力的结果必须是得大于失 即综合考虑投入美军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力、物力消耗,以及在其他方面可能给美国带来的损失,只有在得大于失的情况下才使用武力。 (4)具有明确的目标 在越南战争时,美国出兵越南只是出于“道义”上的理由,抑或是非常空泛的理由,战争目标非常极端,要求敌方无条件投降。美国如今的战争是有限战争,具有明确、有限、可以实现、与国家政治目标一致的军事目标,并阐明军队的具体任务。 (5)武力必须是最后手段 对付各种危机,必须首先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解决,在这些手段都不能奏效时,才使用军事手段。为确保使用军事手段的合理性和有利性,注重动用军事力量时先采取非战争军事行动,以武力实施禁运、设置禁飞区、禁航区和隔离区,争取达到不战而屈人的目的。 (6)投入的军事力量必须是联合部队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牛军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199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冷战后十年来美国外交研究的成果。文章包括三个部分,即:(一)十年来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的概况和成绩;(二)冷战后美国外交研究综述;(三)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专门的文章介绍,故本文不再将其包括在内。 (一)十年来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的概况和成绩。 1990以来,研究界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进步迅速,研究成果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过十年的发展、培养和磨练,研究队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从纵向看,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结构。老一代学者和研究人员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年一代挑起了骨干的重任,年轻一代则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研究工作中,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横向看整个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研究人员中有较高学历、学位的人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回国的研究人员参加到研究队伍中。上述变化使研究队伍从总体上看,素质大幅度的提高,将这些研究人员的经验、理论、锐气和实干综合起来,理应取得超过以往的成绩。 2,研究成果涵盖面比较广。从现有的两百多篇(包括学位论文)论文和几十部专著的内容看,几乎涉及到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所有方面,包括美国对各个地区的政策,对主要国家的政策和对许多功能性问题的政策。其涵盖范围之广泛、涉及问题之多,都是空前的。 3,研究的理论色彩与思辨性明显加强。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校教育中正规化和基本理论教育的持续提高,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显示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理论色彩与思辨性越来越强。不少研究将美国外交思想、意识形态、国际政治理论的影响等等作为选题。即使一些个案研究,也开始注重理论分析和方法的应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博士论文已经开始将应用方法的阐释和运用作为基本规范,这将有力地推动有关研究的理论发展。可以预期,长期以来研究缺乏理论规范的状况将会较快地发生变化。 上述特点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中,以下将做大致的评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本文的介绍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 (二)冷战后美国外交研究综述。 一,美国的全球战略。 在有关美国外交的论著中,专门研究美国全球战略的成果数量并不多。但是根据学术界“纲举目张”的论述习惯,不论研究美国对哪个地区和对哪一类问题的政策,差不多都是从美国的全球战略研究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全球战略又是被涉及最多的问题。 1,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性质。

冷战期间美国对西欧的经济外交

冷战后美国对非经贸政策研究及其评析 摘要: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作为世界上对非洲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之一,相应地对其非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在经贸方面,除了推行多党民主与经济挂钩外,更多的是加紧抢占非洲的市场和资源。这一调整必对我国与非洲的关系产生新的影响。文章深入分析了美国对非经济政策,以期进一步认识美国在非洲的政策和实践。 关键词:冷战后;美国;非洲;经贸政策 冷战时期,美国为与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在非洲以苏划线,在政治上扶植代理人,藉此抗衡苏联的扩张。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特别是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因国力日渐衰退而不得不在世界实行全面收缩,美苏在非洲的争霸也随之结束。一时非洲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急剧下降,成了被“边缘化”的对象。1993年初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美国对非洲政策因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严重受阻。随着非洲经济好转、政治渐趋稳定而日益引起西方大国的关注。尤其是美国改变了以往对非洲的看法,不断调整了对非的贸易政策。1993年3月,美国国务院举办美国-非洲部长级会议,商讨贸易、能源开发等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46个国家的部长参加了会议童,同年美国对非援助约10亿美元,在受援国名单中,排在首位的是南非,其次是埃塞俄比亚和莫桑比克。[1]2000年5月美国又通过了旨在促进美非贸易的《增长和机遇法案》,以期抢占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进而达到更多的政治目的。

一冷战后美国对非洲的经贸关系 经济因素在美国对非政策中具有突出地位,冷战后初期,美国同非洲的经济关系主要限于美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双方的经贸关系并未得到充分发展。据报道,美国同非洲的贸易只占它对外贸易的1%,大大落后与欧洲国家;美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只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1%。双方的巨大潜力都没有发挥出来。自90年代以来,美非贸易每年平均以33%的速度增加,但其发展仍不尽人意,存在巨额逆差。而90年代中后期以来,非洲国家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为美国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遇。对此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基直言不讳地说:“在全球经济竞争即将把热化的前夕,美国再不能冷落这个拥有76亿人口但基本尚未开发的市场了。”[2]美国前商业部长布朗则宣称:“从现在起,美国将不再将非洲市场拱手让给那些前殖民强国。”[3]美国是非洲国家新兴的贸易伙伴,近年来,美国对非贸易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尤其是美国从非洲进口的商品日益增多,进口额从1989年的40亿美元增至1992年的143亿美元,居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第一位,出口额也从77亿美元增至99亿美元,居经合组织第二位。[4]美国对非洲的重视主要是基于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美国对非洲的传统贸易政策主要有最惠国待遇、一般普惠制和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惠制。非洲的大部分国家都是美国普惠制的受惠国,其中,22个非洲国家享受美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普惠制。普惠制为许多非洲国家提供了优惠的贸易政策。但是,它也有许多限制条件。例如,采取“竞争需要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