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与启示

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与启示

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与启示
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与启示

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与启示

摘要:目前,地质储存CO

2

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而地质储存却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方式之一。该储存

方法与其他的方法相比,相对安全、可靠、适应范围广、副作用小。研究表明,有利的、精心设

计和妥善管理的地质储存储层,可以储存注入99%的CO

2

,时间长达千年以上。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开展碳捕集与储存项目(CO2的捕集和储存)研究。本

文依据收集的CCS的研究资料,概述CO

2地质储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CO

2

地质储存工

作的启示。

关键词:CO

2

;地质储存;CCS;风险评估;选址;

1 引言

CO2地质储存研究历时尚短,但是,它对于世界各国的意义重大,由于其特殊的复杂性和可能引发的安全和环境风险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制定系列法律、法规以规避风险,是推广CO2地质储存技术前必须加以谨慎解决的问题[1]。无论国外、国内,已有的法律、法规同CO2 地质储存发展的需要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到目前为止,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制定专门的CO2地质储存法律、法规方面做出了尝试,我国在这一方面仅刚刚起步[2]。

2 国外选址概况

2.1 国外选址指南发展概况

国外关于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方面的指南基本上是在近十年制定和发布的。其中,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和地区是CCS 技术主要倡导者,也是法制化管理CCS技术队主要推动者[2]。

2.1.1 国际能源署

国际能源署(IEA)[3]作为世界能源权威机构,对CCS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IEA十分注重在政策方面的引导,在过去十年间发布了很多与CCS技术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研究成果报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2008年发布的《CO2储存项目能力评估、选址及场地鉴定》(Storage Capacity Estimation,Site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for CO2 Storage Projects)以及2009年发布的《CCS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从全球角度规划了面向2050年的共同目标,并且提出了利益相关方需要采取的行动,对世界各国CCS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葛秀珍,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水工环地质技术方法动态情报研究。2.1.2 美国

从全球层面上看,美国是制定CCS技术相关指南最为全面的国家。最早在2003年,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BNL)就分布了《CO2地质储存的风险评估和补救措施方案》(Risk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 Options for Geologic Storage of CO2)。接着于2004年

和2005年又分别发布了《GEO-SEQ最佳实践指南,CO2地质储存:实施场地评估》(GEO-SEQ Best Practices Manual,Geologic Carbon Dioxide Sequestration:Site Evaluation to Implementation)和《深部地质储存场地CO2渗漏的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评估》(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for Leakage of CO2from Deep Geologic Storage Sites)。2007年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发布了《石油工业碳捕集与地质储存减排指南》(Petroleum Industry Capture,Transport and Storage)。2010年11月,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制定CO2储存选址指南----《最佳实践--CO2储存的场地初选、选址和初步鉴定》。

2.1.3 欧洲

欧洲是CCS技术研发的先驱。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挪威和荷兰等国家都是CCS 技术的最早的探索者和拥有者。欧盟一些重要组织机构,如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以及欧洲投资银行都将CCS列入优先政策领域以促进其发展[2]。

为实现欧盟到2020年左右的商业化规模,欧盟委员会于2005年建立了“欧洲零排放化石燃料发电站(ETP-ZEP)技术平台”,制定了战略研究议程和战略部署文件。2007年提出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SET-Plan),其中就CCS的技术开发、部署、研究、实施、投资和取得的主要成果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2009年,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制定了欧盟《CO2地质储存指令2009/31/EC》(Directive 2009/31/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the Geological Storage of Carbon Dioxide)。此外,欧洲国家也相继制定了国家层面的CCS 相关指南。其中,具代表性的有英国的《咸水层CO2储存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 for The Storage of CO2 in Saline Aquifers)和挪咸的《CO2地质储存的场地和项目核准指南》(Guideline for Selection and Qualification of Sites and Projects for Geological Storage of CO2)。

2.1.4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CCS工作是围绕国家低排放煤炭计划(NLECI)发展目标进行的,所开展的项目主要围绕COAL21联盟和其他合作研究中心(CRCs)进行,包括煤炭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中心(CCSD)和温室气体技术合作研究中心(CO2CRC)。CO2CRC于2008年发布了《CO2储存项目储存容量估计、选址与鉴定》(Storage Capacity Estimation,Site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for CO2 Storage Projects)。此外,澳大利亚环境保护与遗产保护委员(EPHC)于2009年制定并发布了澳大利亚《CO2捕集与储存环境指南–2009》(Environmental Guideline for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Geological Storage-2009)。

3 国外选址方法

近十年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和荷兰等发达国家相继发布了CO2地质储存选址方法研究不断趋于成熟。最近,美加两国的科学家正在联合制定CO2地质储存的国家标准。一般而言,CO2地质储存场地选址通常包括2~3个阶段,即初步筛选、场地选择和场地初步鉴定。各国的研究在选址阶段划分上虽略有不同,但实质内容极其相似。不管划分为几个选址阶段,其实质问题主要是解决储存量、储盖层属性、安全评估、成本,以及场地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和岩土力学评价、风险评估、监测、运输等相关问题。

在场地属性表征与评价方法上,多是根据选定的指标按权重赋值评价。在CO2储存选址评价因子研究上,通常认为最重要的因子包括4个方面即储存容量、可灌注性、长期运行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性。在CO2地质储存目标储层研究方面,各国不约而同地指向3种类型目标储层,即已经枯竭和即将枯竭的油气藏储层、深部咸水层储层和因技术或经济原因而弃采的深部煤层储层。其中,油气藏储层储存CO2的研究,旨在实现CO2储存与石油增采的双赢[4]。

使用CO2提高石油采收率(CO2-EOR)已有近40年的研究历史。加拿大Weyburn油田

是目前世界上将CO2地质储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相结合比较成功的实例。Weyburn油田位于加拿大Saskatchewan省Williston盆地中北部,面积约180km2,原油储量约14×108t。Weyburn 油田CO2-EOR项目是加拿大能源公司的商业项目,2000年9月,在19井阵中首先进行注入CO2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案,初期注气量为每天269×104m3。目前的注气量为每天339×104m3。其中,每天有71×104m3的CO2通过生产井进行再循环。该项目通过把加压的CO2气体注入到油田储层中提高了石油采收率,通过综合监测,查明了CO2注入储层后的运移规律,从而为建立长期、安全的CO2地质储存技术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尽管CO2-EOR 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储存CO2,但是CO2-EOR的成功实施间接证明已经枯竭和即将枯竭的油田是很好的CO2地质储存场地,而且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5]。

由英国石油公司(33%)、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35%)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32%)合资而成的In Salah Gas公司,从2004年开始在阿尔及利亚Krechba油田进行了注CO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CO2-EGR)项目,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将CO2储存于天然气藏中的项目。预计在设计年限内,累计CO2地质储存量可达到0.17×108t。该工程由4个生产井和3个灌注井组成,通过1.5km的水平井将CO2灌注至背斜构造中渗透率只有约0.5×10-3tμm2的砂岩储层内[6]。这一渗透率水平的砂岩储层在欧洲、北美和中国大陆都分布得相当广泛。

假设地下深部的煤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这些煤层以后不可能被开采,那么,该煤层也可用于CO2地质储存。向某些不可开采的深部煤层中灌注CO2,利用CO2在煤表面的被吸附能力是CH4(甲烷)的2倍的特点来驱替吸附在煤层中的煤层气,可以在实现CO2地质储存的同时,达到提高煤层气采收率(CO2-ECBM)的目的[7]。目前,在煤层中储存CO2并提高CH4 生产的方案仍处在示范阶段。另外,如果把CO2灌注到较浅的煤层里,首先驱替出浅部煤层中的CH4,既可以充分开采利用浅部煤层中的煤层气,同时又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煤矿瓦斯爆炸的危险。但在采掘这些煤的过程中,煤层吸附的CO2又会重新释放到大气环境中,还是无法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根据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8],在所有可能的CO2地质储存选项中,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在全球具有最大的规模潜力。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北海Sleipner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CO2深部咸水层储存项目,而且这是一个离挪威海岸约250km的离岸CCS项目。在咸水层中,Sleipner天然气田每年可以储存大约100×104t的CO2。自1996年以来,该储存场地还没有发现过任何CO2泄漏的现象,其成功的运行已证明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在技术上是可行的[4]。

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和沉积盆地的研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经有很长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以后得以迅速发展,随着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目前,世界各国对CCS或者CCUS(CO2的捕集、利用和储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美国、欧盟、挪威、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都制订了相应的规划,开展CCS/CCUS技术的理念、试验、示范及应用研究[13]。其中,挪威针对CCS中的储存环节,提出了一个颇为全面的关于CO2地质储存场地选择和资格鉴定的指南[14]。另外美国的科研规划、组织实施较为周密完善,并制订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图,而日本的研究规划考虑地震与活断层最为缜密[9]。

加拿大科学家Bachu认为,评价一个沉积盆地的CO2地质储存潜力时必须考虑几个标准,即它们所处的构造背景和地质特征、盆地地热特征、地下水的水动力特征、盆地的油气潜力和成熟度、基础设施和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社会政治条件。如果考虑上述条件和气候条件、交通便利性、基础设施以及CO2捕获和灌注成本,适宜CO2地质储存的沉积盆地的范围将会显著地减少。

Bachu在借鉴高放射性核废料储存评价格条件的基础上,从区域构造、盆地几何形态、

地质条件和油气潜力等方面,提出了盆地级别的CO2地质储存适宜性系统化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15个评价指标,每个指标在体系中赋予明确的权重,通过对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值(5个不同的权值选择)来为不同的盆地进行打分,从而确定评价盆地的适宜性和潜力。在15个评价指标中,只有板块构造和地质特征与盆地的力学稳地性紧密相关。这个评价方法非常灵活而且易于计算,因为它允许同时变化各指标在体系中的权重(相对重要性)和每个指标的具体赋予的权值(绝对重要性),而且所有的运算都是简单的多项式操作。Bachu 根据加拿大Alberta盆地的实践应用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11]。

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Geoscience Australia)在Bachu提出的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面向盆地级别的评价筛选出了20项指标,据此将澳大利亚适宜储存CO2的盆地进行排序并编制了相关图集,但未研究过大比例尺场地级别的评价指标[10](Rick Causebrook’s Talk at CAGS 2010)。CO2CRC于2008年发布的《CO2储存项目储存容量估计、选址与鉴定》(Storage Capacity Estimation,Site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for CO2 Storage Projects)报告中的选址方法使用了Gibson-Poole推荐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场地鉴定工作流程的修正版评价技巧研究了澳大利亚Gippsland盆地灌注CO2过程中断层的再激活可能性[12]。

4 分析与启示

国外的CCS指南都强调了与现行法律/法规的一致性,以及各储存技术环节的环境与安全问题。从各个指南的总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场地选择、环境与安全风险评估、运行和监测,以及场地关闭问题等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是指南的核心内容,大部分指南对于场地关闭和关闭后条件,以及事故处理方面的内容涉及不多。从场地选择方面来看,大部分指南将初筛、评估、选址等作为重点;从监测方面看,挪威提出“监测、验证、计算与报告”(MMV)的监测方法;在环境风险评估方面,所有的指南都指出要确定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确定必要的防护措施等。各指南在方法应用、技术范围以及具体实施的刚柔性等方面各具特点。美国的储存指南偏重于技术方面的较多,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较少;欧盟更多地强调了储存过程的风险评价;英国的CCS储存指南是针对咸水层储存的实践指南;挪威的储存掼对场地的筛选、评估和选择,运行和许可审查以及关闭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澳大利亚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相对具体可行的评价范围和措施等。

排放国,虽然在CCS方面起步较晚,但是,今后一段时期,由煤我国是全球第一大CO

2

排放问题,是我炭发电仍然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因此,有效解决煤炭发电而产生的CO

2

排放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国未来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我国CO

2

如果跟踪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尽快开展好具有中国特色的CO

地质储存研究,是我国未

2

来电力能源发展/减少外交纠纷和分歧、履行我国承诺的一条重要道路和途径。

综合自然地理

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领域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其“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对应于上述地理环境的三部分,地理学可分为三大学科,即研究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经济环境的经济地理学和研究社会文化环境的人文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环境,根据人类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自然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阐明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关系,能量与物质的迁移转换形式,系统结构的动态过程以及地域分异规律。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自然综合体,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等组成成分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又称为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形成历史、现代过程、类型特征、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强调综合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组成的整体性、结构的多级性、功能的稳定性、发展的进化性。 四、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现代地理学的科学体系:三分法、三层次、三重性、三时段。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地域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基本问题。 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具体而言: (1)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 (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4)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服务; (5)揭示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阐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正确途径。 六、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地理学阶段: 代表有埃拉托色尼的《地理学》和瓦伦纽斯的《地理学通论》。 近代地理学阶段: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地理学阶段: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总-分-总的经历。 钱学森83年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88年创立地理科学,与传统的九大科学并立成为第十大科学。 90年代,黄秉维提出强调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结合的“统一地理学”,陆大道提出了所谓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包括物质组成、能量组成和要素组成。 物质体系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成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潮汐能等。 太阳能是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最重要的热量来源。 八、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 (2)气体、液体与固体三相物质并存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评价、预测和保护的科学。

工程地质论文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环境分析人才机遇 这学期我学了工程地质课使我对工程与地质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工程地质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与失败的若干实例证实,许多人对工程地质又是陌生的。 人类历史刚刚翻开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页,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却早已开始了,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斗争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1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体系。举世瞩目的三峡、小浪底等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的开工建设,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理学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准,逐渐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今天,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工程地质定性描述和定性评价的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勘探手段去获取基础性地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地质预测、工程措施的建议等等既特殊又复杂的综合性专业。任何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位置。无数重大工程成败的实例足以证明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权威性。 2 工程地质的技术进步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测量、物探、钻探、试验等在仪器、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工程地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托。由于有了各种新技术的支持,工程地质分析从定性到定量就成为可能。定量分析的新理论层出不穷,在学术界十分活跃。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一、分布式发电概况 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由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 当地配电网的发电设施、发电系统或有电力输出的多联供系统。分布式发电形式多种多样,因资源条件和 用能需求而异,发电方式包括三大类: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是热电联产和冷热电多联供等;2、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主要包括小型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涵盖工业余压、余热、废弃可燃性气体发电和城市垃圾、污泥发电等。 由于发达国家的热电联产主要采用天然气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区域发电供热,故均被纳入分布式能源。“国际热电联产联盟”已将其名字更改为“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World Alliance Decentralized Energy),Decentralized在英文中强调了分散化或非集中化的含义,是受到“互联网革命”去中心化的影响,而Energy强调并非单一供电,能源就地供应的种类可以是多样性的。但该组织更加侧重天然气为燃料的 分布式能源,兼顾了燃煤的热电联产,未覆盖中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据统计,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 的热电联产(CHP)2006年装机容量已达到32,920万千瓦(表-1)。 美国将分布式能源称为(Distributed Energy)或DER(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istributed虽 然也是指“分布式”,但是更多地应用于互联网式的分布信息处理分散化的扁平式解决方案,显示了能源行 业受到互联网革命的启迪,暗喻了这些分布在用户端或资源现场的系统是相互联系或相互连接的,更向一

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与启示

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与启示 摘要:目前,地质储存CO 2 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而地质储存却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方式之一。该储存 方法与其他的方法相比,相对安全、可靠、适应范围广、副作用小。研究表明,有利的、精心设 计和妥善管理的地质储存储层,可以储存注入99%的CO 2 ,时间长达千年以上。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开展碳捕集与储存项目(CO2的捕集和储存)研究。本 文依据收集的CCS的研究资料,概述CO 2地质储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CO 2 地质储存工 作的启示。 关键词:CO 2 ;地质储存;CCS;风险评估;选址; 1 引言 CO2地质储存研究历时尚短,但是,它对于世界各国的意义重大,由于其特殊的复杂性和可能引发的安全和环境风险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制定系列法律、法规以规避风险,是推广CO2地质储存技术前必须加以谨慎解决的问题[1]。无论国外、国内,已有的法律、法规同CO2 地质储存发展的需要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到目前为止,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制定专门的CO2地质储存法律、法规方面做出了尝试,我国在这一方面仅刚刚起步[2]。 2 国外选址概况 2.1 国外选址指南发展概况 国外关于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方面的指南基本上是在近十年制定和发布的。其中,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和地区是CCS 技术主要倡导者,也是法制化管理CCS技术队主要推动者[2]。 2.1.1 国际能源署 国际能源署(IEA)[3]作为世界能源权威机构,对CCS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IEA十分注重在政策方面的引导,在过去十年间发布了很多与CCS技术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研究成果报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2008年发布的《CO2储存项目能力评估、选址及场地鉴定》(Storage Capacity Estimation,Site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for CO2 Storage Projects)以及2009年发布的《CCS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从全球角度规划了面向2050年的共同目标,并且提出了利益相关方需要采取的行动,对世界各国CCS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葛秀珍,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水工环地质技术方法动态情报研究。2.1.2 美国 从全球层面上看,美国是制定CCS技术相关指南最为全面的国家。最早在2003年,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BNL)就分布了《CO2地质储存的风险评估和补救措施方案》(Risk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 Options for Geologic Storage of CO2)。接着于2004年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及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 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o、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 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东地区。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σ1 σ1 σ1 σ 1 目前中国地应力方向 以东经100~105o 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 为主,东:近E-W 。 鲁东低山丘陵工程 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鲁中南中 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 (1)丹麦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自1990 年以来,丹麦大型凝气发电厂容量没有增加,新增电力主要依靠安装在用户侧的、特别是工业用户和小型区域化的分布式能源电站(热电站)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热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1.6%。2005年7月,丹麦政府宣布计划铺设全球最长的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这将使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丹麦主要的供电渠道。 丹麦对于分布式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明确的鼓励政策,先后制定了《供热法》《电力供应法》和《全国天然气供应法》等,在法律上明确了保护和支持立场。《电力供应法》规定,电网公司必须优先购买热电联产生产的电能,而消费者有义务优先使用热电联产生产的电能(否则将做出补偿)。 (2)1988年,荷兰启动了一个热电联产激励计划,制定了重点鼓励发展小型的热电机组的优惠政策。实践证明,荷兰的分布式能源为电力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由1987年的2 700 MW猛增到1998年的7 000 MW,占总发电量的48.2%。荷兰实行了能源税机制,标准为6.02欧分/kWh,但绿色电力可返还2欧分。荷兰颁布了新的《电力法》,赋予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特别的地位,使电力部门须接受此类项目电力,政府对其售电仅征收最低税率。由荷兰能源分配部门起草的《环境行动计划》中,电力部门将积极使用清洁高效能源技术以承担其对环境的责任。其中分布式能源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将负担40%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 (3)日本是亚洲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自1981 年东京国立竞技场第一号热电机组运行起,截至2000 年,分布式能源项目共1 413个,总容量2 212 MW。分布式能源能够在日本快速发展,关键是政府的有效干预。1986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布了《并网技术要求指导方针》,使分布式能源可以实现合法并网。1995年12月又更改了《电力法》,并进一步修改了《并网技术要求指导方针》,使拥有分布式能源装置的业主,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反卖给供电公司,并要求供电公司为分布式能源业主提供备用电力保障。此外,分布式能源业主不仅能够得到融资、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还能享受减免税等鼓励。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 一、分布式发电概况 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由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当地配 电网的发电设施、发电系统或有电力输岀的多联供系统。分布式发电形式多种多样,因资源条件和用能需求而异,发电方式包括三大类: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是热电联产和冷热电多联供等;2、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 主要包括小型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涵盖工业余压、余热、废弃 可燃性气体发电和城市垃圾、污泥发电等。 由于发达国家的热电联产主要采用天然气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区域发电供热,故均被纳入分布式能源。国际热电联产联盟"已将其名字更改为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 (World Alliance Decentralized Energy ),Decentralized在英文中强调了分散化或非集中化的含义,是受到互联网革命"去中心化的影响,而Energy强调 并非单一供电,能源就地供应的种类可以是多样性的。但该组织更加侧重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兼顾了燃煤的热电联产,未覆盖中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据统计,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热电联产(CHP )2006年装机容量已达到32,920万千瓦(表-1 )。 表if 球主要国貳热电联产英机富童*' 美国将分布式能源称为( Distributed Energy )或DER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 ,Distributed 虽然也是指分布式”但是更多地应用于互联网式的分布信息处理分散化的扁平式解决方案,显示了能源行业受到

互联网革命的启迪,暗喻了这些分布在用户端或资源现场的系统是相互联系或相互连接的,更向一个网络化的能 源系统。加入Resources 一词,反应了人们将阳光普照的可再生能源和分散化的废弃资源视为一种资源,充分涵盖的可再生能源和废弃能源资源的分散化利用。全球分布式风电2008年装机容量达到0.4万千瓦(表-2)。2010 年底,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高达3,950万千瓦(表-3),其中日本、欧洲等地分布式光伏发电位居世界前列。 M ?金球小型凤电克场艾机情乱- 1 ' wind global D13, rkst 2008+-1 <3^^主要国家和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娄札恬况£忑土屁八 来溥:0P昭-(中卜和Qw UE「yr 訂帚U" U 1M】” 国外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支持市场化的独立发电商(IPP )和能源服务商(ESCO )为用户提 供了专业化的能源服务与节能服务,因地制宜、因需而异、因势利导,建设个性化的能源梯级利用设施,转变了传统低效的所谓集约化”、规模化”的能源生产供应模式,直接对社会分工进行了重构,为未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和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清洁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效,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整合优化进行了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先进的分布式发电基础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为各种分布式能源提供自由接入的动态 平台;为节能和需求侧管理提供智能化控制管理平台;为高效利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梯级利用;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小水电资源、生物质资源及可再生能源;为清洁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的资源能源来增加电力和其他能量供应提供

综合自然地理应用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李德江 学号:2009260026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摘要:综合自然地理学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并强调运用综合观点和 方法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因此,对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所当然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在,伴随着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在本学科的应用研究的蓬勃展开,方兴未艾。极大地促进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发展,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应用性自然区划、自然保护、景观生态设计、区域开发,以及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预测等方面综合地然地理学都体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把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实际,为社会建设服务,是本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向。 关键词:综合自然地理应用研究观测手段实际应用前景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结构、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目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很多,应用也非常广泛。总的来说主要还是在应用理论与手段的研究和实际的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一、应用理论与手段的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理论与手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的应用和基本理论的研究。 把遥感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应用于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是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遥感技术包括航空摄影、雷达、红外成像、卫星图像等的新观测技术。其意义,一可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人们的地理视野;二可获得自然环境的综合信息(这对于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可获得自然地理现象的动态信息(在短期内提供大范围的对比资料,对分析和预测自然环境演化尤其必要);四可改进野外调查和制图方法。因此,有效地应用遥感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广大综合自然地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地理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地理学偏重于定性研究,而缺乏定量分析。本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方法开始渗入地理研究领域,曾引起所谓“计量革命”。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多元分析、系统分析、数量分类、集合论、概率统计分析以及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武装自己,将可逐步从原先对表象的描述及定性分析转入朝看抽象概括和数量表达的方向上发展,使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并可借助电子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式,进行模拟试验,使综合自然地理学跨入地理预测的新时代。 尽管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迅速,但其基本理论从道库恰耶夫演进到卡列斯尼克和伊萨钦科以后,再没有重大突破,而且传统的理论还存在着分歧和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加强理论研究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这方面的工作目前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把物理学和化学的有关理论引入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之中。例如,运用传导理论、热力学理论、化学元素迁移理论等来描述自然客体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活动,从而建立自然地理过程的物理、化学机制;二是以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综合研究,从而把传统的要素分析上升为系统分析。这两方面工作的进展,有助于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进行较精确的表达、模拟和预测。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合优化—能源供应系统集成化。八是能源企业从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投资经营市场化。某种意义上说分布式供能就是一局域的智能能源网。 作为21世纪科学用能的最佳方式,“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利用”在30年间已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用户端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分布式能源技术已成为世界能源技术的发展潮流。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主席汤姆·卡斯顿曾说过:“分布式能源的革命即将发生,将像30年前发生的绿色革命一样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这样一场革命中,最先认识到它的人将获得最大的收益。”随着新能源革命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再次将分布式供能系统赋予更多的新意。 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国外现状 分布式供能系统具有多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世界能源供应方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美日、欧盟等国已将发展分布式供能作为能源安全、节能和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先进的分布式发电基础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为各种分布式能源提供自由接入的动态平台;为节能和需求侧管理提供智能化控制管理平台;为高效利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梯级利用;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小水电资源、生物质资源及可再生能源;为清洁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的资源能源来增加电力和其他能量供应提供支撑。美国和西欧目前基本不再建设大型电源及大型能源设施,正是这些依附于用户终端市场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和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将他们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排放不断减少,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在欧盟,欧洲委员会正在进行一个SA VE Ⅱ的能效行动计划,包含许多不同的能效措施,来推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 多年来,英国政府一直试图通过能源效率最佳方案计划(EEBPP)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英国在过去20年中,已超过1000个分布式能源系统被安装,遍布英国的各大饭店、休闲中心、医院、综合性大学和学院、园艺、机场、公共建筑、商业建筑、购物商城及其它相应场所。 美国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核心就包括力推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强大的智能电网。美国从1978年开始提倡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现在美国能源部(U.S.DOE)的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计划是带领全国共同努力发展下一代洁净、高效、可靠、用户能够买的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具体的操作方式是与能源设备的制造商、能源服务者、能源项目的开发者、州政府和联邦机构、公众利益组织、用户进行合作,研究、开发一系列先进的、能够进行就地生产的、小规模、模块化设计的发电、储能技术,用于工业、商业和民用方面,这些技术包括先进的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内燃机、燃料电池、热驱动技术和能量储存技术,同时也进行先进的材料、电力电子、复合系统以及通讯、控制系统等方面技术的开发。美国能源部提出2020年的长期目标:通过最大程度地使用具有

大型工程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大型工程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6-04-01T10:43:49.0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作者:黄华 [导读] 广西第四地质队在国家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也最强。 黄华 广西第四地质队 摘要: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大型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近几年大型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大型工程施工过程中无疑会带来种种工程地质问题,如果不科学的去进行处理和预防的话,势必会给与后期大型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构成负面影响。因此,文章积极探究当前我国大型工程种类,并且分析其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大型工程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大型工程;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设 在国家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也最强,由此势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工程地质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客观正确的去探究我国大型工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工程地质问题,找到推动我国大型工程健康发展的途径。因此,积极探究中国大型工程与工程地质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型工程建设的特点分析 大型工程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地理空间资源分布格局,我国城市化发展等因素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此使得我国大型工程建设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其一,东西部协调发展。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性明显,为了能够规避东西差距的不断拉大,高度重视国家建设格局的调整和改善,关注于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使得西部地区的资源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得以陆续开展;其二,大型工程建设重点突出,国家大规模建设工程陆续开展起来。从西南水力资源开发,到南水北调工程,再到进藏交通工程,再到海峡跨海通道工程,使得我国大规模建设事业得意持续发展;其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其对于中国大型工程建设的推动力,也是很明显的。 二、大型工程建设的类别 1.跨流域水利工程 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匀,是我国现代水资源供应网络构建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区常常陷入到缺水的状态,地区地下水严重透支,已然造成水资源供应系统的不断恶性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流域水利工程陆续开展起来。以最大的跨流域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基于引江济黄的思维,建立东中西三条线。 2.大型水电工程 在电能资源利用前景理想的背景下,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也陆续开展起来。尤其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完善我国水电供应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站为例,坝高为175米,发电能量高达17680MW,这标志着我国水电工程大坝建设技术已经超过世界水平。 3.城市地下工程 以我国当前各个省市正在进行的地铁建设为例,施工环境处于地下,其施工标准和要求更加严格,更加需要考虑城市建设规划因素。相信随着城市地铁建设工程事业的发展,将为健全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网络打下更加夯实的基础。 4.其他大型工程 除了上述几种大型工程之外,还牵涉到其他类型的工程:海洋工程,高层建筑工程,深部采矿工程等。无论从建筑规模来看,还是从建筑效能来看,上述的工程都可能对于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度关注中国大型工程的地质问题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三、大型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中国大型工程建设的类别比较多,牵涉到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同的大型工程建设,工程的效益目标是不同的,工程可能遇到的地址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是不一样的,这就注定在中国大型工程建设工程地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程施工中或竣工后遇到的滑坡、崩塌、岩溶地面塌陷、膨胀土地基胀缩、地基不均匀沉降、流砂、管涌及砂土液化等,都是可能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对应的措施予以改善和调整。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跨流域水利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对于跨流域水利工程来讲,地质问题主要在于会遇到各种地形,各种地层岩性,各种构造断裂和各种自然地质现象,这些都需要在渠道线路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考虑到,并且选取不同的方案去进行处理,以渠道选线为例,需要面对的地质灾害为:河谷地段的山体崩滑、崩塌、膨胀土地基胀缩等问题。上述遇到的地质灾害,对于崩滑、崩塌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来处理:在跨越河谷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地下暗渠和地上渡槽两个方案的对比,充分考虑岩土稳定性,架构地基稳定性,河流两岸水文变化等因素;此外在水利工程的陡坡出设置安全的放坡比例及采用锚杆格构量进行支护;对于膨胀土地基胀缩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来处理:换土、化学法改良土质、采用桩基础、预湿膨胀、隔水法、垫层法。 3.2大型水电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对于大型水电工程来讲,可能遇到大坝稳定性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大坝建设完毕后的地质环境问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进行预防和治理,比如对于超过150米的高坝来讲,其荷载较大,要求坝址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高,弱坝址处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坝体极易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来处理:宜对坝体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了解其岩土体分布概况,选择合适的持力层,采用摩擦桩或端承桩对地基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改良。 3.3城市地下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对于城市地下工程来讲,地质问题主要需要考虑到城市地下工程地质分区问题,城市地下构筑物稳定性问题,以城市地下构筑物稳定性来讲,其会遇到的地质灾害有:流砂、管涌、砂土液化等。因此,在城市地下构筑物建设过程中,宜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于流砂、管涌采用井点降水、土体抗渗加固截水、集水井强排法、深井降水法、注浆法等;对于砂土液化采用桩基础、采用深基础、采用挤密法或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面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科学问题,地理学家根据学科特点和领域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目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求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地理学以“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的研究思路贯穿始终。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以及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实验测试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同时向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扩展,模型研究不断科学化,已具备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总体上,表现为部门地理研究深化,区域综合研究加强。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表自然过程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150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 1.1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 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在各大区与省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地理学系,师资培养有很大进展。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地理学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发展。在“文革”前高等学校的地理教育,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分专业教学,以二三级分支建立专业,加强了数理化自然科学,增加了实践时间,使地理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发展。在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地理学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首先是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综合性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和有地区特色且针对我国特殊的地理问题的专业性地理学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建立的研究机构更多。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得到复兴,促进了应用地理、计量地理、旅游地理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由地球信息科学家开拓的GIS在全国学术界和社会许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地球信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一个地理信息科学基本体系。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地理学在为国家目标服务和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以任务带学科”,提高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以任务带学科”是我国50年来地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地理学家组织和参与完成了国家一系列重大的关于我国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农业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任务,包括大规模的地区综合考察、综合自然区划、农业区划、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国土规划和发展研究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地理学应用价值和科学水平,也是大量分支学科发展和形成的基本动力。相应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和科学资料,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理论研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50至60年代,提出了水热平衡、化学元素地表迁移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学的三个方向。学术思想早于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逐渐获得共识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通过实验研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循环和水盐运动规律及其与作物生长关系方面,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健康方面,在地域分异规律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区域自然地理以及农业区划、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区位理论和空间结 关于21世纪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1)国土整治研究。 在21世纪来临时,我们必须明确地理学能给国家和人类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控与治理、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全球环境变化和发展问题研究、全球一体化和多样化是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青藏高原问题及其对我国大的

工程地质

1.工程地质学就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就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工程地质评价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对工程建筑的利用与改造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3.土体结构就是指结构面形态及其组合关系,尤其就是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层间错动、

节理面等结构面的性质、产状、规模与组合关系。(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4.地应力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地应力就是指地球体内的应力。(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5.地基稳定性问题就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强度与变形两个方面。(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1.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中心任务在于分析与评价工程地质问题,对人类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址问题作出预测与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与安全可靠性。(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工程地质学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 )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就是“错”。 1.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岩体与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形成变化规律,各项参数的测试技术与方法,岩土体的类型与分布规律,以及对其不良性质进行改善等。( ) 选择一项: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 (1)丹麦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自1990年以来,丹麦大型凝气发电厂容量没有增加,新增电力主要依靠安装在用户侧的、特别是工业用户和小型区域化的分布式能源电站(热电站)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热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1.6%。2005年7月,丹麦政府宣布计划铺设全球最长的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这将使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丹麦主要的供电渠道。 丹麦对于分布式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明确的鼓励政策,先后制定了《供热法》、《电力供应法》和《全国天然气供应法》等,在法律上明确了保护和支持立场。《电力供应法》规定,电网公司必须优先购买热电联产生产的电能,而消费者有义务优先使用热电联产生产的电能(否则将做出补偿)。 (2)1988年,荷兰启动了一个热电联产激励计划,制定了重点鼓励发展小型的热电机组的优惠政策。实践证明,荷兰的分布式能源为电力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由1987年的2 700 MW猛增到1998年的7 000 MW,占总发电量的48.2%。荷兰实行了能源税机制,标准为6.02欧分/kWh,但绿色电力可返还2欧分。荷兰颁布了新的《电力法》,赋予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特别的地位,使电力部门须接受此类项目电力,政府对其售电仅征收最低税率。由荷兰能源分配部门起草的《环境行动计划》中,电力部门将积极使用清洁高效能源技术以承担其对环境的责任。其中分布式能源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将负担40%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 (3)日本是亚洲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自1981年东京国立竞技场第一号热电机组运行起,截至2000年,分布式能源项目共1 413个,总容量2 212 MW。分布式能源能够在日本快速发展,关键是政府的有效干预。1986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布了《并网技术要求指导方针》,使分布式能源可以实现合法并网。1995年12月又更改了《电力法》,并进

地质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其风险表现

地质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其风险表现 发表时间:2018-11-17T15:45:17.9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王祥峰[导读] 摘要:地质工程学以工程地质学研究为重要基础并发展,实现了工程地质学的全新发展。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安徽芜湖 241006 摘要:地质工程学以工程地质学研究为重要基础并发展,实现了工程地质学的全新发展。基于此,文章将地质工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具体的研究现状与风险表现,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质工程;研究现状;风险表现 近年来,基于工程建筑规模的扩大发展,很多重大工程建筑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且和地质存在的联系也不断增加,直接引发了更多的工程问题。所以,大部分学者与工程技术工作人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地质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其风险表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地质工程研究现状阐释 要想确保地质工程项目的成功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但同样也要对既有的地质环境加以充分利用和改造。而地质工程学则以此背景为基础实现了全面可持续发展。 于1976年,美国的工程地质学家对地质工程这一专业术语做出了解释,并且定义了地质工程。其认为地质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地质条件加以调查与评价,并科学合理地处理不良地质条件,加使得岩体被当做工程项目的主要结构。在我国,孙广忠教授同样对地质工程进行了探讨,并于1984年提出岩体改造的基本原理,指出工程地质、地质工程以及岩石力学的三位一体化。 根据对以上学者研究成果的研究,可以将地质工程学概念定义为对工程系统以及多个自然系统的有效耦合途径进行研究的学科,以对自然环境的有效认知为基础,进而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和保护,以保证工程项目和生态环境能够实现完美地融合。 二、地质工程的研究认知 目前阶段,基于社会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与现代新技术的发展,地质工程项目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且地质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也愈加丰富,其涉猎领域明显拓展[1]。对于工程项目实践来讲,工程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自然环境形成正确地认知,而地质工程则是基于对自然环境的认知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以期地质体更加稳定,有效地规避地质体形变或者是破坏而影响工程项目的结构与自然环境,不断优化工程项目应用功能与安全水平。 (一)涉猎领域与范围 一般来讲,工程活动需要以特定地质环境为基础,也可以将地质当做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前人们开展的工程地质工作,并不仅仅是单纯勘查工程地质以及调查工程地质条件,而是要将其当做地质工程展开研究。以地质观点为出发点,对地质工程建筑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进行研究[2]。 其中,要对地质因素与工程因素进行综合性地考虑,并细化地质工程类别,即地面建筑地质工程、地下建筑地质工程与区域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二)内涵分析 以工程实践为切入点,地质工程的主要涵盖内容就是自然系统与工程系统。其中,工程系统中也具备工程组织、施工、评估与工程特性等方面的内容。而自然系统的内容则有地质条件、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 而系统本身的特征则体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两个方面。其中,时间维度集中表现在自然系统存在的客观性与人们认知能力有限性方面,而空间维度则集中表现在系统的作用域具有较高的风险[3]。 对于工程项目的实践而言,要想确保自然系统与工程系统的完美耦合具有极大的难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质条件相对复杂,而且具备不可确知性,难以在勘察设计期间解决工程问题中所包含的地质条件。尤其是地质体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即便前期地质勘察研究工作投入较大,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一旦设计中涉及到不确定因素,就会导致工程项目风险系数与不可靠性不断提高。所以,一定要适当地修改并处理地质工程系统。 第一,自然系统地改变,具体指的就是借助工程措施,对自然系统部分属性加以更改。 第二,对工程系统进行修改,集中表现为建筑物尺寸、位置和形式等方面[4]。 (三)风险具体表现 因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受到一定的限制,很难全面且深入地认识自然系统。这样一来,就直接增加了地质工程的风险系数。 对于地质工程项目而言,自立项至最终完成,直至其实际运行,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都存在极大的风险,而最基本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来源具有双重性。引起风险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自然系统,但同样也与人类自身存在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人类因素,是引发风险最根本的源头,集中了客观存在和主观认知等相关内容。 第二,风险客观性与普遍性突出。风险发生的损失始终都是不确定的,且不会根据人们意志转移,也不会超出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与此同时,在地质工程项目整个寿命周期之内,风险始终存在。而人们始终致力于对风险形成正确地认知并控制,但目前阶段仅能够在有限空间以及时间范围内度风险的存在条件与发生条件予以改变,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几率,规避损失的产生,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将风险全部消除。 第三,风险可变且可利用。具体指的就是对于地质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不同类型风险会发生质与量的改变。近年来,伴随地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部分风险已经可以被控制,但仍存在部分风险有发生的可能且被及时处理。但是,在地质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的各个阶段,新风险的产生几率仍相对较高。 第四,风险多样且层次较多。众所周知,工程项目的周期相对较长且规模较大,所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种类十分复杂,所以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同样会受到诸多风险的影响。特别是大量风险因素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十分复杂,不同风险因素间,或者是和外界都会存在交叉性的影响,直接增加了风险层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