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镇小学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镇小学

一、关于校园文化的需求与疑虑

为什么要研究和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意义?对此,陶行知有一个精辟的说明:“鄙人谓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家。”在陶行知那里,人是文化影响的结果,而这个文化需要教育去创生。可见,教育自身必须是一种类型的文化,教育还应该发展和创新文化;教育对于文化的创造,正是教育力的根据。

古人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是这个意思,这句话蕴涵的意思可能有:第一,说明人文进步的动力。这人文世界是发展来的,“化”就是天下的改造。第二,说明“人文—化”即社会进步的规律。天下积累着人文因素,也就是以文化天下。胡塞尔等人研究“格调”一类的文明现象,认为格调是文化的一种表现;而文化又因为特定人群聚集在一起生活而产生和形成。这聚集着的生活,重复体现为某种特有的固定模式、习俗和价值倾向等,渐渐地培植起了阶层,从而生长出阶层的格调。比如,中产阶级的格调,军人的作风,官僚主义的形式和因循,学校应有的书香气……都是“化成”的。

由于对文化的理解有所加深,特别是由于行业包装的需要,近年来流行着一个口号,叫“打造”企业、机关和学校的文化。无论其字面意义和实际行为怎样,打造者都希望这文化迅速地生长出来,成为手段。又有人担心,高速产生的文化属于“没有文化的文化”,这“更加可怕”。于是,我们面前出现了关于文化建设的需求和疑虑,恐怕与解读文化的取向和社会功利行为有关。有人反驳地问:“教育就是文化及其传承,学校能够没有文化吗?”,这太过自视甚高,属于无知。这个认识与资质的文野高下有关,不过,只要不自我封闭、不是不思进取就好。

二、校园文化的意义

按陶行知的见解,学校原本是培育文化的处所,自然要更深地理解文化。教育的功能表现在许多方面,文化最属基本,主要指潜移默化,陶冶磨砺,往往在无意识中养成。教学也有文化的功用,这靠教师的功夫和用心;在一些情况下,教学活动可能是非文化和反文化的。

文化对于人和学生的意义主要在形成性格、风格、格调、品行、操守、举止、态度、境界、品位、胸襟、抱负、坦荡、仪态,能够改善气质,等。文化在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有些重要表现,这可以作为参照,提供给判断者以说明文化发育的程度:第一,文化的影响应该在人的意识上产生积累意义的变化,如心领神会,体悟渗透,这种状态靠机械诵读形成不起来。

背书也可以“化”人,使他们成为书呆子。但是,这就不是我们追求的文化了。第二,文化要影响人的心绪和情感,使之更高尚,更细微,更豁达,更敞亮,更有韵味……。除非遭遇重大变故,这高贵的情绪必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用例子容易说明问题:学校讲究寝室文化,淡雅宁静,陈设宜人,张挂意深,书有层次,一瞥可以见修养。

有一种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在他们的寝室里,电脑、书籍应有尽有,但是,整齐清洁全无,衣服鞋袜乱扔,污言秽语漫天,起居进出无序;向别人介绍自己,口吐狂言,论及室友,损人为乐而已。作报告的人中,也存在文化的分野:能够娓娓道来,行云流水,不离主题,旁征博引,发人深省,开合有度,把握分寸,这是学者风范。不能阐述,不知道应该阐述和如何阐述,反映文化的不济;言不及义,东拉西扯,吹嘘自己,则属张狂浅薄。最近,常常谈及大学生和硕博等,有生活而不能讨,这可能是文化倾向不适应或者能力不足。新的课程改革偏重外来教育现象和手段,忽视本土构成,左右不适,失在定力不够,一味求新求奇。

有人以教化区别文化,前者偏重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传授,就是传道,让人懂得道理。文化更在对于性格和气质的熏陶养成,与掌握知识时自己的心得体悟相关,与日常所受的习染和积淀有关。

有没有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建设文化也应该从这四方面着手:第一是取向。文化一定是高追求的结果,是能够青史流芳的事物。怎样才能具备这种境界和品位,建设文化的人必须自省。第二是程序。文化反映在思想行为中,得体得宜就是基本的文化素养,怎样才能为社会采取,必定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考验。第三是变异,推陈出新才能够进步,也就是“化”。是否有文化肯定与能否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有关,创造无大小粗细先后,但这趋向是必须保有的。第四是积累,文化在于丰富和坚实,必能给人以厚重感和贯穿力。学习是文化的重要标识,善于学习的人,善于选择学习方向的人最能积累,也具文化。

“阵有阵容,校有校容”,“以校舍论,宜如何构造,才能使它合乎卫生、美术、经济、教育的原理……”,这些都包含着价值、程式、出新和渐蓄。在陶行知的时代,他的学校必然不可能追求校园和设施的富丽堂皇,豪华高档,但是,也要追求文化意义,可见,其关于文化的见解与贫富没有多大关系。“在陋巷……不改其乐”的人文化深沉。

校园文化是一种富含意义的文化,既形于外,更积于内,关键在积于内。形于外的东西好做,有钱,请人设计施工就行,做出来的东西自己可能并不理解,好看而已。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主要在增加功能,要在积于内上努力。校园文化,常指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在这四个方面,都有必要下功夫去研究和建设。

精神文化指学校成员内心世界的品质和水平。权衡精神世界有无文化

修养首先要注意价值取向。具有公益服务精神的学校拥有高洁的本质,而不择手段和不顾质量去捞取经济利益的学校已经被玷污;具有爱满天下品质的学校肯定和谐向上,而津津乐道于个别学生的成绩而对其他学生较多放弃的学校难有优良的校风;善待学生和熟知学生的教师为后进指示了前方的道路,并培植着智慧和勇力,而平庸和低趣味的教师却可能耽误学生一生……精神世界的内容丰富,程度可能悬殊,也可能只有细微的差别,色彩更有不同,其文化意义绝对难以历数,很能吸引研究者。

行为文化反映精神状态,受到训练的影响,是一组便于观察的特质。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交谊礼节,衣着打扮,风度气质,清洁整齐,情绪神态都传达着学校的文明修养。行为有细节,行为反映习俗的积淀和影响,行为是教养的标志,行为是精神和心态的写照,行为更关乎人际和影响,都可以在教育上找到答案。优良行为的养成可能使学生出入于社会,受人尊敬而自信,可以影响他们的群属并成为和谐可心的所在。培养行为,也在于积累素质使达于精神,如果行为成为自觉,学校文化会出现新的境界。

制度文化就是学校的程序、规矩和手续,属于维系学校生活的依据和准则,应该为相关者所信守。制度应当经过变革逐渐完善而存留下来,是特别能够反映学校文化水平及其厚重感的财富。制度的缔造积累了代代学人的认知、经验和技巧,而且已经贯穿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当中。有些制度虽然刚刚形成,也必然不能粗制滥造,亦反映着文化底蕴、学识功底以及态度。良好的制度使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拥有成为好学生、好少年和好公民的意识基础,是特别要紧的教育,对于营造好社区也是一种助力。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对称,是可看可听可触摩的实在,现在这段时间,学校热中打造的大都属于这一方面,比如,美化、绿化、净化、香化、无障碍化、便捷化、分区化和高功能,等等。重点学校的大门可以花数以十万计的资金去重建;重点学校的设施可以应有尽有,成为奢侈社会。然而,我们必须提倡办“省钱的、平民的教育”,追求一种质朴、雅致、安全和方便的物质环境。在教育上,过犹不及,不可使学生忘记了大千世界存在的艰苦和贫困,所以,在校园的物质文化上,要力求实用、简便、深刻,符合主流的审美观,决不可奢侈浪费。

构建学校的文化蓝图,从这样四个方面去考虑应该比较充分而清晰。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文”属于外在,而“化”追求内蕴。有了外在,怎样使之成为内蕴的素质,是另外一桩事,其中必然有一个过程,否则不能为“化”。

三、文化的影响必须假以时日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曾经沧海难为水”,都认为需要磨针和穿石的工夫。读书不必多,但是,理解和体悟则非短期可以成就;认识沧海的性格,也决非倏忽间就能够完成。陶行知读王国维《人间词话》,

对于“古之成大事业者,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深有感触,说是年年要“细细的将这几句念念。”可见境界需要时间才能“化”成,境界就是文化。

实质上,所谓文化是一种多方面的、渐进的浸润和展开。在认识上说,在于达到体认的程度;从情感上说能够臻于依恋;从意志上说可以慎其独,从信仰上说需要做到“力从心不逾矩”。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文化影响的时间特征,把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既要说服,又要感化;既要塑造,又要矫治;既知道,更要实践。“怀疑与信仰,都是应生活需要而来的,都是在教学做合一上面发现的”,通俗地说,文化是“干”出来的,不实践,不经过较长期的磨砺就没有文化。

在学校,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一学一练而获得;但是,德育的期待,人格的培育,气度的养成就不一样了。在这方面,文化的时间特征非常明显。有时,在谈到学校文化的功能时主要指它的德育意义,尤其包括着内心世界修炼方面的德育意义,即有人说的大德育方面的意义。然而,文化对于智育、美育、体育的意义也不能忽视。研修“三十六计”意在掌握谋略,这就是发展智慧文化的运用本领;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习惯就发展着个人体育文化的根基;学习美术能够积累审美经验和养成审美情趣,而研修、养成和学习都需要时日。

学校布置和陈设于学生之外的一切因素,包括精神的、行为的、制度的、物质的,可以简单地称为“文”,它们影响于人的心灵就是在“化”。教师也处于“文”的地位,是文的代表和楷模。师生朝夕相处,影响方式多样、灵活和经常,浓妆淡抹、直白隐喻,皆可以产生终身印象。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研究怎样去“化”:一方面要建设校园文化,一方面还要发挥好既有校园的文化作用。不考虑后者,前者可能仅仅是一种摆设,一种形式。

文化建设有四个方向,就是承续文脉,优化文思,养成文质,造就文成。历史较长的学校应该注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延续文脉。珍惜并利用这种传统,使能凝聚人心,启示来者,形成经过检验的价值标准。做人做事都要讲究方法方式,重视科学优美的程序行为,培养和锻炼品质和作风,使学校中人文质彬彬,气度非凡。在人的所有文明品质中,特别要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如果善于深刻而广泛的思考,稳定而灵活地运用,这样的文思才最为珍贵。继而,学校和师生不断求取成就,积聚真实业绩,练就真才实学,达于出类拔萃,这样的文化建设才能够叫做达到目标,并臻于完美。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和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四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立足职业教育实际,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创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专业技能人才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要求 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学生,以科学的精神鼓舞学生, 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 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 以现代的理念武装学生,以创新的思维启迪学生。

三、目标任务 坚持远期规划和适度建设的原则,以“秉承传统文明,为生存和发展奠基”为主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创造环境美、名人佳作锻造艺术美、人际和谐打造文明美”的思路,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校园精神,积淀校园文化,实现“六高两发展”(即:在校园建设上,要有高规格;在设施设备上,要有高标准;在学校管理上,要有高目标;在队伍建设上,要有高素质;在课堂教学上,要有高效率;在教育教学上,要有高质量。“两发展”是指教师德才学识的综合发展,学生德智体美、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进而达到高水平办学。 四、重点工作 1. 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校风是校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形成严谨、精业、求实的教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浓厚、乐业、进取的学风。要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

2017年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凝心聚力、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学校在社会公众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 【2017年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校园建设的必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需要。结合华州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丰富活动,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2、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融合当地苗族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要全面营造出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 4、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富有时代精神人文校园。 三、总体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精神内核,体现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3-01-14T10:25:29.967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袁群建[导读] 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陕西省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袁群建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新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管理育人的关键所在 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培育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准则和工作学习作风的总和。校园文化管理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建,也需要有多种机制加以维护和固化,更需要通过持续变革,并不断催生新的校园文化。管理出效益。主导和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不是外部的力量,而在于系统内生动力。内涵式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内在禀赋、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创造力的不断优化重组,注重对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的整体提高。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内在关系”的自发组织、自觉调控、结构调控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教育效益,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要能实现管理育人作用的另一个要点就是强调学校要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优秀的学校不是被管出来的,而是靠制度和文化发展起来的。管理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管理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人生观。管理文化不仅表现在师生日常不易觉察的语言和行为中,更表现在师生对“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幸福和爱”的自觉刻意追求中。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建设科学、人本的管理文化,使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规则,积极幸福地工作或学习。作为学校班子成员要真正理解“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内涵,培养学校成员建设性地挑战自我和他人的意识,引导师生不断反思自我,多听质疑,检验、改进自己的想法,促进个人能力、水平的提升,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积极促进每一个人的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使每一个人能自觉地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演绎学校管理文化的新亮点。 2 校园文化建设为实现教书育人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实现教书育人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本因素。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教师文化,对锻造优秀教师团队有积极作用。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教师行为风范以及师德水平等。学校要通过师德培训、校本研修等方式加强对教师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来建设先进教师文化,锻造优秀教师团队。同时学校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在全校教师中建立起既鼓励竞争又提倡合作、既鼓励个别冒尖又促进整体提高的管理机制,营造开放、人文、民主、创新的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要通过打造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稳定和扩大骨干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严把师德关、学习关和业务关,通过建设激励性培养制度,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福利待遇等给教职员工奋斗予以动力与压力,促进教师自我追求,自主发展;通过加强校本培训,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加大“名师工程”的建设力度和研究性学习与选修课的组织和管理力度,为教师展示自我才华和本领提供一个舞台,从而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述这些措施,必然有利于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实现学校既定的目标。 3 校园文化建设为实现环境育人提供重要保障 一所学校要具有人文精神,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整洁、美观、高雅的学校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一是学校要始终注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以“弘扬人文、塑造自我”为宗旨,因地制宜地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空间。二是以艺启德、以艺启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学校文艺体育科技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学校一方面要深入开发课程资源,依托教学内容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各种艺术周、艺术节活动,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丰富学生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健康成长。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教育、科研及管理活动健康有序开展,而且可以使校园生活更加丰富,使每个生活在校园里的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它能更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更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新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浅谈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社会亚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习生活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而校园文化活动属于行为文化层面,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实现途径。离开了校园文化活动,其他一切文化结构要素均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校园文化活动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分为不同的形式,如主流文化、支流文化、暑期文化、文学文化、爱情文化、交往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广告文化等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兼有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以铸造学生灵魂、养成良好气质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和以弘扬科学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开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营造一定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制度环境,使身在其中的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活动是指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

聚力和向心力。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蕴含着较深层的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它为学生提供了行为的参照系,潜移默化地指导其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因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导向的成功与否,是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正面效应还是产生了消极的负面效应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定了一种目标模式。 2、规范作用 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建立与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通过抓制度落实为青年学生创造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公平竞争、自我成才的良好环境。可以促使他们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行为习惯,自觉地将他律行为转为自律行为,不断提高学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水平。 3、激励作用 校园中凸现出来的榜样是这个特定的文化区间内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他们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校园榜样真实贴近他们的生活,其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既是校园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它所产生的“共生效应”和“魅力效应”,是推动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使我校形成“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和实施“五个一”优化升级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目标:把学校建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 工作任务: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校园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目标: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 工作任务: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规范室内物品放置,强化室内外卫生要求,按照“分块整顿,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劳动时段,清除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保持各公共场所整洁,使室内外物品放置整齐,学习办公用品摆放有序,张扬人文精神,浓郁学术气息,营造“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③开展“绿色教室”、“绿色办公室、“图书角”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目标:加强人本文化建设,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则。 工作任务: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灯箱语录牌和匾牌。 ③修缮、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校风校纪: l、干部风纪: 目标: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的原则,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管理,人格育人。 工作任务: ①严格工作纪律:建立考勤制度和工作日制度。

武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武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 义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武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前言 学校是社会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自身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术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里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武术的社会影响日益增强,武术的传统文化魅力有着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在很多学校举行运动竞赛和课外活动来推行武术的开展,武术的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文化、娱乐、身心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朝着内容丰富、多样性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下,校园文化建设已初步取得成效。在确保校园安全、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刻不容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对学生价值观的取向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所起的作用。 随着武术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以及人们对武术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入,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武术所蕴含文化的重要性,虽然武术文化在各学科领域里的解释各不相同,但是我个人认为,武术文化是在我国较为特殊的一个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有别其他现代西方运动项目的独特东方运动项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哲理。武术是一种倡导参与、公平竞争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比赛场上人人平等、自由竞争,不允许以不正当的手段来去的胜利,规则是武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公平竞争的基础。无数的规则严格的制约着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这种竞争是平等友好的竞争,其可以强化人们的公平竞争观念,有利于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习武者特别注重诚信,同时由于武术的传承关系,同门师兄妹之间是一种相互尊敬、团结友爱的关系,这也为人与人的相处提供了一种范例。武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结果分析 武术注重神形兼备、内外兼修。受到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影响,在武术的伦理文化中强调“内三和”、“外三和”,在这里的“和”,其实质就是和谐,因此武术的和不是指动作的协调统一,更多的是指一种人生态度。武术主张以邻为善,毫无恃强凌弱之欲,但这也不表示习武者无能,软弱更不是性格上的卑下。在中国古武文化里,劫富济贫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广坪中学特色工作 ----------------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2、国旗下的,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1.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可以把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校园文化具有辐射作用,通过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2.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藻生机的源泉。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高校的活动基础,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巨大贡献。3.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先进文化要发挥社会作用,就要把文化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办大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新华出版社《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培训教程》)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组成。所谓校园文化,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全方位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和造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所谓优质学校、特色学校,他们的内涵就在于有着优良的校园文化,缺少了这个内涵,学校便没有了“底气”。优质教育和品牌学校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形成和壮大的,是在逐步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接受的过程中“成名”的,是长期持续努力,蕴蓄积淀的结果。一个学校有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就其深层的判断,就是看他有没有优良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促进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从新课程观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努力开发校园课程资源。 1、校园文化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学校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校园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继承文化、整理文化、扬弃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校园传播,一切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校园繁衍生息。 2、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塑造健全的人格,都不是仅仅单一的教育手段所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完成。在校园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同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它的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两者都搞好了,才能共同实现教育目标。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校园文化是使学校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出的载体。文化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对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的导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镇小学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校园建设的必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需要。结合XX小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丰富活动,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理念为依托,弘扬先进的教育文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2、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融合当地苗族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要全面营造出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 4、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富有时代精神人文校园。 三、总体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精神内核,体现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师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的育人环境,培养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诚、行、毅的办学理念。力求使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心理品格、审美修养、艺术情趣得到全面提升,成为既具有健康个性又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文之人。 2.促进学校人文健康发展 以创新校园文化价值理念为引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物质的硬件文化和精神的软件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学校品牌,使学校科学和谐发展,达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高层境界,真正成为育人的最佳场所。 四、内容措施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拟从以下方面着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校园绿化建设、办公室文化、教室班级文化、学校墙壁文化等。 1、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设 校园绿化、美化,根据学校整体规划进行安排,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按照季节种植花草树木,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盆栽为辅,做到点面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具体做法是:在校门口放置两排盆景,在围墙内左右两侧栽种花草或常绿乔木。 2、办公室文化建设 禁止在办公室抽烟,在办公室张贴名人标语字画等,强化室内外卫生要求,清除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保持公共场所整洁,室内外物品放置整齐,办公、学习用品摆放有序。激发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积极向上的活力。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那些消极、颓废的文化就能得到有效抑制。本文就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功能,谈一些浅见。 一、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1、美化自然环境。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 2、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

3、净化学生的心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给人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自然受到影响。通过心理咨询活动,突出情、知、理,“心病要用心药治,心药最好是心语”,师长的心语会像甘泉,滋润学生纯美而健康的心田。心理环境的营造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者既关键又迫切的一项任务。 二、着力政治性、道德性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 1、普及舆论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江泽民同志曾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江泽民同志讲话多次阐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入,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国旗下讲话、课堂教学、法制学校、有线广播、闭路电视、图书阅览、墙报橱窗、报纸校刊等各种途径和载体,组织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使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书-精选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书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书(一) 一、指导思想 以“学会感恩、幸福生活、培养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引领全校师生为宗旨,以行为教育、习惯培养为主要教育形式,重视学校隐性教育因素,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我校以“感恩”为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体系。 二、领导小组 顾问:专家、上级领导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或干事。 成员:校务行政、教工代表、家长代表、社会贤达名流代表。三、目标任务 (一)意识形态建设(另附:传统文化由来解读文断) 1、通过充分讨论与酝酿,让师生全过程共同参与,思想深入人心,形成全体师生的共识后构建文化核心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旗、校徽、校歌、师生誓词等的建设。(附1) 2、制度建设与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引领 (制度与民主相辅相成,越民主的学校越需要规范、完善、人

性化的制度建设。)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制度的人文性与自我约束性上进行着 重强调,利用工会组织引领教职工对学校制度的认可,并自觉内化为自我行为准则。 3、感恩教育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这个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求师生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成最好的感恩。 (二)、校本课程开发 1、充分利用校本读物《感恩》《礼仪》编入德育课程。(每两周安排一个专题讲座。) 2、学科课堂贯穿感恩教育。(教案中要有感恩教育内容,同时 要求老师心怀感恩去从事教学工作。) 3、学校传统活动固定到具体时间段,让师生有心理准备,提前 有计划的安排和训练学生。(附2) 4、学校固定每月有侧重点的“感恩活动月”(附3) (三)文化氛围的营造举措: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广播站和宣传橱窗的主阵 地作用,力争创办好有特色的校报对师生进行感恩教育。(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如校报由语文组负责;升旗仪式由德育处负责等) ②通过工会活动、民主生活会、教工代表会、政治学习例会、 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感恩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学校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还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建设高格调、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育高素质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走在社会的前面,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校园自然环境的规划与布局,建设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础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简约而深刻地指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直接推动着社会主流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价值。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基础开发课程,充分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需求,调查学生的需求和特征,然后通过科学程序编制课程,这就使校本课程开发尊重学生、学校和社区的差异性,保证了课程真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适合本地区的经济需要,适时顺应社会需求。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课程,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它对学校的广大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加强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挖掘学校潜在的教育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对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就整体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意义。 三、目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从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学校常规管理的水平来看,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大部分教师和个别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原镇中心学校王春满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谈点看法。 一、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通道,美观科学的教师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通道,美观科学的教师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建设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关、价值观的形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感情更加丰富,兴趣和爱好也更加广泛。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适当的增加投入和设施,开展一系列活动:①思想性活动。如:每周一回的升旗仪式、每学期一项的专题活动。②娱乐性活动。可以组织书法、美术、音乐的课外兴趣小组,举行艺术节,现场书画表演,广场音乐会等等。③竞赛性活动。开展各种球类比赛,组织师生对抗赛,在学生中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和各类征文比赛等等。另外,学校以广播站、橱窗、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充分发挥教育导向作用;举办文学社,使学生有自己的刊物;还可以开设讲座,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了解美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是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王爱平 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与心灵的净化和觉醒无关或关系不大,这当然是极其错误的看法。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早就指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基础扎实、人格健全、主动发展、个性和谐”,从而使职业学校的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使职业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但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市场的竞争、就业的压力给他们年轻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冲击。由于家长过分的宠爱、生活上的包办,又使他们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自立能力;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对专业学习的不适应,对职业、社会缺乏认识,特别是面对未来的人才竞争和求职择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迫切需要心灵的润泽。 中等职业学校是中职生们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

对促进学生素质、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建设自觉、高尚、奋发、创新的校园精神氛围,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中职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四个层面:一是观念,如师生的价值观念、学生就业观念、行为模式、道德规范、校风传统等;二是制度,包括学校规章、管理机构、师生常规要求等;三是物化形式,指学校建筑、环境布置、教育设施等;四是专业特点,如职业理想、车间文化等。概而言之,校园文化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具有非强制性、潜在规范性、影响持久性等特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认识、鉴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功能。 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国家的教育方针、社会对受教育者要求的文化表现形态,在专职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育和熏陶下,对师生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学校中每个师生的思想言行趋向并符合校园文化的群体要求,对其发展起着定向引导凝聚激励熏陶规范和筛选塑造的作用。 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职业教育有其独特性,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般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然面临很多问题。 (一)学生文化修养基础薄弱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过程。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让学校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二、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这是所有学校共有的传统文化建设。 二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的建设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的建设。这些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的,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我们下面要设计的,也是针对这方面来展开的。 三、给校园文化确定一个总的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不能盲目的建设,我们需要为其选定一个总的指导思想。给校园文化赋予指导思想就如同给一个雕像赋予灵魂,诸如: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打造一个具体的发展目标,体现学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做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并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须突出教育性特点,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精神、集体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涉及面广,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校应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避免出现各行其事、相互掣肘的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