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附练习)

烃的含氧衍生物

核心内容:

1.认识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3.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一、;

二、醇和酚

1.醇

1)定义: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根据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的数目,

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

2n+1

OH或C

n

H

2n+2

O,简写为R-OH。C原

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2)命名:

a)选主链:含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醇;(羟基

不是链端,只是充当取代基,与醛、羧酸的命名不同,后面会介绍)

b)编号定位: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c)命名: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一、二、三”表示。如2-丙醇:

3)重要的一元醇有甲醇、乙醇等,重要的二元醇和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三醇等。

a)饱和一元醇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i.熔沸点随C原子数增大而升高,密度逐渐增大,与烷烃变化规律相似。

ii.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原因在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氢键。

iii.!

iv.甲醇、乙醇和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为它们与水形成了氢键。

b)饱和二元醇和多元醇:

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丙三醇的结构简式为:

CH

2

—OH

!

CH

2—OH

CH

2

—OH

CH—OH

CH—OH

H 3C—CH—CH

3

OH

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黏稠、有甜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二醇可用作汽车防冻液,丙三醇有强烈吸湿性,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乙二醇的沸点高于乙醇,1,2,3-丙三醇的沸点高于1-丙醇,原因在于羟基数目增多,使分子间氢键增多增强。

4)甲醇:又称木精,有毒,饮用10mL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在酒精中加入甲醇叫做变性酒精,不能饮用。

5)乙醇

a)~

b)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H

6

O,结构式:,结构简式:CH

3

CH

2

OH或C

2

H

5

OH,电子式:,

官能团:-OH。

c)物理性质

乙醇的俗名为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可用作饮料、香精和添加剂等,密度比水小,沸点较低,为78℃,易挥发,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形成恒沸点混合物,所以不能直接蒸馏得到无水乙醇,而应该先加入新制生石灰吸收水分,再蒸馏得到无水乙醇。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实验室中可用乙醇洗涤在试管壁的苯酚和单质碘,医疗上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

d)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决定,乙醇碳氧键和氢氧键有较强的极性,在反应中容易断裂。

i.与Na等活泼金属反应:2Na+2CH

3CH

2

OH→2CH

3

CH

2

ONa+H

2

↑,该反应没有水与钠的反应剧烈,因为乙

基对羟基的影响使乙醇羟基中的碳氧键极性降低,使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可根据气体的量求出醇中羟基的个数。

燥烧杯内壁有水滴

证明无二氧化碳生成

ii. 消去反应: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时能够生成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质是

脱去一个水分子,属于消去反

应。

若羟基碳没有相邻的碳原子或相邻碳原子上没有H ,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iii. 取代反应:

a) 、 b) 酯化反应

c) 乙醇与氢卤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乙烷,如乙醇能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 3CH 2OH+HBr → C 2H 5-Br+H 2O ,反应中乙醇分子里的碳氧键断裂,溴原子取代了羟基而生成溴乙烷,这是制备卤代烃的一种方法。

若加热条件控制在140℃,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H 5—OH+HO —C 2H 5 → C 2H 5—O —C 2H 5+H 2O 。

!

iv. 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失去H 原子或得到O 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得到H 原子或失去O 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a) 乙醇燃烧:乙醇在空气中点燃后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 3CH 2OH+3O 2 → 2CO 2+3H 2O.

b) 乙醇催化氧化:在铜或银的催化条件下,乙醇能与O 2反应,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2CH 3CH 2OH+O 2 → 2CH 3CHO+2H 2O ,反应现象: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Cu 的质量不变。

该反应的实质是羟基C 上的一个H 与—OH 上的H 一起失去,产物可能是醛或铜:规律: *

—OH 所连的C 上有两个H 的醇叫做伯醇,氧化产物为醛,—OH 所连的C 上有一个H 的醇叫做仲醇,氧化产物为酮,—OH 所连的C 上没有H 的醇叫做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c) 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氧化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被氧化成乙醛,然后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

浓硫酸

Cu 或Ag

练习巩固:

1、我国已逐步全面实施向车用汽油中添加乙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是人类新发现的一种化石能源

.

B.乙醇燃烧会使环境污染加剧,引起酸雨

C.乙醇既能被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

4溶液、K

2

Cr

2

O

7

溶液)氧化,也能与O

2

在Cu、 Ag催化下氧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发生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2、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3、分子式为C

5H

12

O的所有醇中,被氧化后可产生饱和一元醛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有四种无色液体。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它们鉴别开,这种试剂是()

A.溴水 B.NaOH溶液 C.Na

2SO

4

溶液 D.KMnO

4

溶液

5、有下列几种醇

(1)其中能被氧化生成醛的是______(填编号,下同),其中能被催化氧化,但不是生成醛的是________,其中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是________。

(2)与浓H

2SO

4

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只生成一种烯烃的是_______,能生成三种烯烃的是________,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

@

2. 酚(以苯酚为例)

1) 定义: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酚与芳香醇属于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不属于同系物。

2) 分子结构——分子式:C 6H 6O ,结构简式:C 6H 5OH 或。

3) 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苯酚分子中的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结果使苯环和羟基都变活泼(分别与醇和苯比较)

a) 。 b) 苯酚的酸性:由于苯环对酚羟基的影响,导致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因此苯酚在水中能发生微弱的电离:C 6H 5OH+H 2O ?C 6H 5O-+H 3O +,使苯酚显弱酸性,俗称石炭酸,能够与活泼金属或碱反应,但是酸性很弱,不是有机酸,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苯酚与Na 的反应:

苯酚与NaOH 的反应:,该反应常用于

苯酚的分离和提纯。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因此往苯酚钠中通入CO 2气体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不过不管CO 2气体是否过量,产物中的盐只能是碳酸氢钠,不能生成碳酸钠。 c) 取代反应(与苯类似):

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氢比苯中的氢活泼。

@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

的氢原子很容易被溴原子取代(间位一般不能

不能过滤除去苯酚

发生取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很灵敏,可以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但是在实验中,苯酚取少量,滴加的溴水要过量,因为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使沉淀溶解,不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另外,该反应并不能证明苯酚的存在,因为苯胺与浓溴水也有白色沉淀生成,要证明苯酚的存在必须利用显色反应(见下一点)

d)显色反应:苯酚跟FeCl

3

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检验苯酚的存在。但不是所有的

酚遇到FeCl

3溶液都显紫色,比如对甲苯酚遇到FeCl

3

溶液显蓝色。

e)氧化反应:苯酚在空气中被氧气逐渐氧化成苯醌而显粉红色,这体现了苯酚的强还原性,所以苯酚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等发生反应。

练习巩固:

1、,

2、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性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

B.去甲肾上腺素遇FeCl

3

溶液不显色

C.1 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2 mol Br

2

发生取代反应

D.去甲肾上腺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下列有关苯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苯酚是一种弱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

B.在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可得到苯酚

C.苯酚钠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苯酚有毒,但药皂中掺有少量苯酚

3、苯酚和苯甲醇的共同化学性质为()

A.酸性

B.与Na反应放出氢气

C.遇到FeCl

3

溶液显紫色 D.与NaOH溶液反应

,

4、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液溴反应,而苯酚与溴水反应不用加热也不需要催化剂,原因是()

A.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但苯环上的H原子活泼性不变

B. 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使羟基上的H原子更加活泼

C.羟基影响了苯环,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加活泼

D.苯环影响羟基,使羟基变活泼

小结:

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

>

苯、甲苯、苯酚的比较

三、醛

1.定义: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R—CHO。官能团为—

CHO,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

2n

O(n≥1)。

2.常见的醛:甲醛、乙醛。

1),

2)甲醛:最简单的醛,分子式为CH2O,结构式为,可认为有两个醛基,结构简式为HCHO,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它的水溶液又称

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3)乙醛:

a)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O,结构式:,简写为CH

3

CHO,官能团为醛基。

b)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乙醚、

氯仿互溶。

c)化学性质——醛基对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i.氧化反应(体现还原性)

(一)银镜反应:向2%AgNO

3

溶液中逐滴加入2%稀氨水(不能颠倒顺序),产生沉淀恰好溶解,

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其中溶质为Ag(NH

3)

2

OH,把乙醛和银氨溶液在水浴中温热,一会儿,

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的银镜。该反应可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常用含有醛基的葡萄糖还原银氨溶液,把银均匀镀在玻璃上制备镜子或保温瓶胆。

(二),

(三)与新制Cu(OH)2反应:向10%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2%CuSO4溶液(提供碱性环境),制备Cu(OH)2

悬浊液,将乙醛和Cu(OH)

2

悬浊液混合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片刻后蓝色沉淀消失,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检验醛基的存在,医疗上用于检验尿糖。

(四)催化氧化: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乙醛可被O

2

氧化成乙酸。工业上可利用该反应制备少量乙酸。

(五)燃烧反应:乙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ii.加成反应(体现氧化性):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够和氢气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加成,生成伯醇。该反应比烯烃较难进行,所以丙烯醛与氢气以1:1的量发生加成反应主要生成丙醛。

该反应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练习巩固:

1、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

下列检验 A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KMnO

4

酸性溶液,再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再加KMnO

4

酸性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溴水

D.先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

2

悬浊液,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2、下列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

A.对二甲苯

B.烧碱

C.福尔马林

D.硝基苯

~

3、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醛与氢气反应

B.丙烯与氯气加热至500℃反应

C.乙烯和溴水反应

D.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四、羧酸和酯

1.)

2.羧酸(以乙酸为例)

a)定义:由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可表示为R—COOH,官能团为—COOH,

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通式为C

n H

2n

O

2

(n≥1)。

b)分类:

c)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H

4

O

2

,结构简式为CH

3

COOH,结构式为,官能团为羧基。

d)物理性质:

乙酸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当温度低于℃时,会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因此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e)'

f)化学性质:主要有羧基决定

i.酸性:乙酸是一种弱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CH

3

COO-+H+

ii.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注意,有羟基又有羧基的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有可能是分子间也有可能是分子内。主要看题目说的是几元酯。

3.酯

a)定义: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可简写为RCOOR’官能团为

b)物理性质:

c))

d)化学性质:

酯的水解反应为取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为可逆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能中和产生的羧酸,反应能完全进行。

特别注意:

甲酸酯与酚酯

(1)甲酸酯(HCOOR)具有醛基、酯基的双重性质;

(2)酚酯

具有酯基、酚羟基的双重性质,1 mol酚酯基能消耗2 molNaOH

e)《

f)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糖果和糕点等常使用酯类香料。

②酯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g)乙酸乙酯的制备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

(3)反应条件以及意义:

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②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③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④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4)注意事项:

①加入试剂的顺序为C

2H

5

OH―→浓H

2

SO

4

―→CH

3

COOH。

②用盛饱和Na

2CO

3

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一方面消耗蒸发出来的乙酸、溶解蒸发出

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

③导管不能插入到饱和Na

2CO

3

溶液中,以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④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⑤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作用。

⑥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练习巩固:

1.乙酸乙酯在KOH溶液中水解,得到的产物是()(双选)

A.$

B.乙酸钾 B.甲醇

C.乙醇

D.乙酸

2.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双选)( )

A.能与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 反应

&

3.某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用下列方法可以证明的是()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煮沸,有砖红色的沉淀

B.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

C.将试液进行酯化反应后的混合液能发生银镜反应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后,蒸馏出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

4.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5.烹鱼时加入少量食醋和料酒可以使烹制的鱼具有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来自于()

A.食盐

B.食醋中的乙酸

~

C.料酒中的乙醇

D.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

6.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 )

A.金属钠 B.溴水 C.氢氧化钠 D.乙醇

7.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在一定条件下此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

①中和反应②银镜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加成反应⑥水解反应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⑤⑥ D.①③④⑥

8.某有机物A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加热水解生成B和C,B与盐酸反应得到D,C氧化得E,E继续氧化得D,并测得D能起银镜反应,则A的名称为()

A.甲酸甲酯 B.乙酸乙酯 C.甲酸乙酯 D.乙酸甲酯

小结:

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

*

五、有机合成

a)概念: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

物。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通常采用四个碳原子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如乙烯、丙

烯、甲苯。

b)过程:有机合成过程通常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

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

应,合成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

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c):

d)逆合成分析法: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

个中间体的合成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一样,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退,最后确

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合成路线。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的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

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的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低污染、易得且廉价的。

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练习巩固:

1、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酯E和高分子化合物H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F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以下反应的反应类型:X________,Y________。

(3)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 _______。

G→H:______________ __。

(4)若环状酯E与NaOH水溶液共热,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水杨酸酯E为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________。

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 能与新制的 Cu(OH)

2

(3)C有________种结构;若一次取样,检验C中所含官能团,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写出所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步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5)第④步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高中化学选修五(人教版检测)第三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海南卷)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 A.汽油B.甘油 C.煤油 D.柴油 解析:考查烃的概念及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甘油为丙三醇,是醇类,不是烃,其余各项 都为烃类。 答案:B 2.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球棍模拟: B.(CH3)3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 C.乙醛的结构式:CH3CHO D.羟基的电子式: 解析:甲烷的球棍模型中碳原子的半径应大于氢原子,A项错;(CH3)3COH的正确名称为2-甲基-2-丙醇,B项错;CH3CHO是乙醛的结构简式,不是结构式,C项错。 答案:D 3.(2016·海南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 2∶1的有( ) A.乙酸甲酯 B.对苯二酚 C.2甲基丙烷 D.甘油 解析:A.乙酸甲酯(CH3COOCH3)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 峰面积之比为1∶1,错误;B.对苯二酚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正确;C.2甲基丙烷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1,错误;D.甘油中含有4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四 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4∶2∶1∶1。 答案:B 4.(2016·全国Ⅱ卷)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解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 子中均是饱和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5.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苯 解析: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物质应该是互不相溶的物质。酒精和水、甘油和水、乙醛和 水、乙酸和乙醇、己烷和苯都互溶。 答案:B 6.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解析:溴丙烷水解制丙醇属于取代反应,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属于加成反应,A错误; 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属于取代反应,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B错误;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属于消去反应,而丙烯与溴制1,2-二溴丙烷属于加成反应,C错误;选 项D中的两个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D 7.(2016·全国Ⅲ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A.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故说法错误;B.乙烯可以制成聚乙烯,聚乙烯用于食品 包装,故说法正确;C.乙醇含有亲水基羟基,能溶于水,而溴乙烷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D.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说法正确。 答案:A 8.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附练习)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个别特殊除外(如乙醇、 乙酸) 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低,一般在400℃以 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较高可燃性多数可燃烧,个别除外(如CCl4)多数不可燃烧 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个别除外(如有机酸)多数是电解质(如酸、碱、盐、活泼金 属氧化物、水) 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多副反应,反应速率较 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 快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碳的骨架分类和按官能团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2、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的概念: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和根、基的区别:基是有机物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或原子团,呈电中性,不稳定且不能独立存在,显然官能团属于基的一种;根是电解质电离后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荷,稳定可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熔化状态。基和根可相互转化,如-OH和OH-。 具体分类情况见表. 脂肪烃

注意: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酚,羟基与非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醇! 练习: 1、迄今为止,以下各族元素中生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C ) A.II A 族 B.III A 族 C.IV A 族 D.V A 族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 A.Cl - B.-COOH C.-OH D.-CO- 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D ) A.CH 3CH 2CH 2OH B.CH 3CH(OH)CH 3 C. 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二节.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第二节醛 目标要求 1.了解醛类的结构特点和饱和一元醛的通式。2.从官能团的角度理解乙醛的化学性质,能类比学习醛类的性质。3.知道甲醛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一、醛类 1.官能团:______(—CHO) 2.通式:饱和一元醛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常见的醛 甲醛(蚁醛) 乙醛分子式CH2O C2H4O 结构简式HCHO CH3CHO 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无色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状态气态液态 溶解性 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又称 ____________ 能跟水、乙醇等互溶 二、乙醛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银镜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讨论 乙醛可与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试写出甲醛与它们反应的方程式。 (3)催化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

————————————————————————————————作者:————————————————————————————————日期:

备战高中:梳理选修五知识点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 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高中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解析教案

高中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解析教 案 篇一: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经典习题(有详解)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解析:答案:D 2.有机物X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作为香料、麻醉剂、食品添加剂,曾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该有机物具有下列性质:①与FeCl3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加成反应;③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依据以上信息,一定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有机物X是一种芳香烃B.有机物X可能不含双键结构C.有机物X可以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有机物X一定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解析:有机物X与FeCl3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所以不可能是芳香烃;因含有苯环与酚羟基,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X是否含双键结构,有没有其他官能团,无法确定。答案:B 3.鉴别苯酚溶液、己烷、己烯、乙酸溶液和乙醇5种无色液体,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 A.溴水、新制的Cu(OH)2悬浊液B.FeCl3溶液、金属钠、溴水、石蕊试液C.石蕊试液、溴水D.酸性KMnO4溶液、石蕊溶液解析:A、B、C选项中试剂均可鉴别上述5种物质,A项中新制Cu(OH)2需现用现配,操作步骤复杂;用B选项中试剂来鉴别,其操作步骤较繁琐:用石蕊试液可鉴别出乙酸溶液,用FeCl3溶液可鉴别出苯酚溶液,用溴水可鉴别出己烯,余下的乙醇和己烷可用金属钠鉴别。而C选项中试剂则操作简捷,现象明显:用石蕊试液可鉴别出乙酸溶液;再在余下的4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使溴水褪色的是己烯,发生萃取现象的是己烷,和溴水互溶的是乙醇。答案:C 4.从葡萄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知识点 1、烷烃、烯烃和炔烃 (1)代表物的结构特点 注意:碳碳双键不能旋转,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成为烯烃的顺反异构。 顺反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称为顺式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 子团排列在双键的两侧称为反式异构,即“同顺异反”。如2-丁烯:顺反异构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2)物理性质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都是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注意: a) 烷烃、烯烃和炔烃都是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 越多,沸点越低。 b) 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 的烃在常温下通常为气态,但是由于新戊烷具有支链比较多,所以在常温下也是 气态。 c)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不溶于水。 3)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其的化学性质类似于甲烷。 a)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 4)等一般不起反应。点燃 b) 氧化反应:烷烃能够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 n H2n+2+(3n+1)/2O2→ nCO2+(n+1)H2O c) 取代反应(烷烃的特征反应) :烷烃能够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一取代的化学方程光照 式为C n H 2n+2+Cl 2→ C n H2n+1Cl+HCl 高温 d) 分解反应:烷烃在高温下能够发生裂解。如C4H10→ CH2=CH2+CH3CH3,或者高温 C4H10→ CH2=CH-CH3+CH4 (4)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n≥2(但C n H2n 不一定是烯烃,有可能是环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类似于乙烯。由于烯烃具有碳碳双键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a) 氧化反应:烯烃的氧化反应包括被氧气氧化和被强氧化剂(酸性KMnO4 溶液)氧化 点燃 1) 被氧气氧化——燃烧反应:C n H2n+3n/2O2→ nCO2+nH2O,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2) 被强氧化剂氧化——烯烃能够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使KMnO 4溶液褪色。(可 鉴别烯烃和烷烃) b) 加成反应——烯烃的特征反应:烯烃能够和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物质加成,烯烃能使 溴水褪色。以乙烯为例,乙烯与卤素单质X2 加成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

选修5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附练习) 烃的含氧衍生物 核心内容: 1.认识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3.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一、; 二、醇和酚 1.醇 1)定义: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根据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的数目, 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 2n+1 OH或C n H 2n+2 O,简写为R-OH。C原 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2)命名: a)选主链:含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醇;(羟基 不是链端,只是充当取代基,与醛、羧酸的命名不同,后面会介绍) b)编号定位: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c)命名: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一、二、三”表示。如2-丙醇: 3)重要的一元醇有甲醇、乙醇等,重要的二元醇和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三醇等。 a)饱和一元醇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i.熔沸点随C原子数增大而升高,密度逐渐增大,与烷烃变化规律相似。 ii.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原因在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氢键。 iii.! iv.甲醇、乙醇和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为它们与水形成了氢键。 b)饱和二元醇和多元醇: 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丙三醇的结构简式为: CH 2 —OH ! CH 2—OH CH 2 —OH CH—OH CH—OH H 3C—CH—CH 3 ) OH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选修5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 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CCH 2CH 3、CH 3C≡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n -6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3 CH 2—CH 2 2—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表l-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表示。例如,甲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3”叫做甲基,乙烷(CH3CH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2CH3”叫做乙基。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例如,CH4叫甲烷,C5H12叫戊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例如,C17H36叫十七烷。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例如: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下面以2,3—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烷烃的命名可图示如下: 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例如: 2—甲基—4—乙基庚烷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前面已经讲过,烷烃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在烷烃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高中化学选修五1-5章详细知识点整理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 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 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29.8℃ .....). .....CCl ...2.F.2.,沸点为 .....CH ..3.Cl..,.沸点为 ...-.24.2℃ .....)氟里昂( 氯乙烯( ....HCHO ....,沸点为 ....-.21℃ ...). .....)甲醛( ....-.13.9℃ ..2.==CHCl ....CH ......,沸点为 氯乙烷( ....12.3 ....℃.).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2.C.l.,沸点为 ..3.CH ....CH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 甲醇CH3OH甲酸HCOO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记忆方法有哪些?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d 0、f 0、p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 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 、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 :[Ar]4s 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举例: ↑↓ ↑ ↓ ↓ ↓ ↑ ↑ ↑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 课表要求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了解氨基酸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要点精讲 一、糖类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3.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④酯化反应: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4.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5.食品添加剂 6.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教学提纲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 点整理

一、有机物的结构 牢牢记住:在有机物中H:一价、C:四价、O:二价、N(氨基中):三价、X(卤素):一价 (一)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1.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2) 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 3.三注意 (1)必为同一类物质; (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此外,要熟悉习惯命名的有机物的组成,如油酸、亚油酸、软脂酸、谷氨酸等,以便于辨认他们的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 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 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 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 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表)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 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常见的类别异构 组成通式可能的类别典型实例 C n H2n烯烃、环烷烃CH 2 =CHCH3与 C n H2n-2炔烃、二烯烃CH≡C—CH2CH3与CH2=CHCH=CH2 C n H2n+2O 饱和一元醇、醚C2H5OH与CH3OCH3 C n H2n O 醛、酮、烯醇、环 醚、环醇 CH3CH2CHO、CH3COCH3、 CH=CHCH2OH与 C n H2n O2羧酸、酯、羟基醛CH3COOH、HCOOCH3与HO—CH3—CHO C n H2n-6O 酚、芳香醇、芳香醚与 C n 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CH3CH2—NO2与H2NCH2—COOH C n(H2O)m单糖或二糖葡萄糖与果糖(C6H12O6)、蔗糖与麦芽糖(C12H22O11) 书写时,要尽量把主链写直,不要写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扰自己的视觉;思维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顺序考虑: 1.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 2.按照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的顺序书写,不管按哪种方法书写都必须防止漏写和重写。 3.若遇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可先定两个的位置关系是邻或间或对,然后再对第三个取代基依次进行定位,同时要注意哪些是与前面重复的。(四)、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例如: (1)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的起始,在选修五的学习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地位。教材首先介绍醇及酚的定义及种类,引导学生从定义上理解醇和酚的区别。紧接介绍醇的结构及通式,列举不同醇的名称熔沸点,引导学生推导出醇类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在化学性质方面分类介绍三类性质,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物。总体来看,教材编写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结构的分析,又延续学生熟悉的实验探究引领下的对性质的认识。并在“学与问”栏目中增加了一些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情况使用该栏目,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在结构分析时进行性质的预测,体现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而言就可以学完性质之后,在讨论,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难点:醇的化学性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对醇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点本节的重点要放在醇的消去反应上。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一 高二化学同步复习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不需要财富即可下载 第一讲 原子结构 1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O 18 与F 19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O 16 与O 17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C 12与C 23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N 15与N 14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答案:C 详解: A ,前者中子数是18-8=10,后者中子数是19-9=10,相等; B ,两种原子电子数都是等于质子数即8; C ,错误,一个质量数是12,一个质量数是23; D ,正确,属于相同元素,质子数相等; 故选C 2 下列有关电子云及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 B 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多 C 小黑点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少 D 电子云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答案:C 详解: A ,错误,电子云不是实际存在的云雾,而是用来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大小的抽象概念; B ,错误,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C ,正确; D ,错误,不是拍摄的照片而是抽象出来的; 故选C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B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C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D 同一原子中,1s 、2s 、3s 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 答案:BC

详解: A,错误,电子在核外的排布是分层的; B,正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大; C,正确,考查基态的定义; D,错误,s能层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故选BC 4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 :N≡N: 答案:A 详解: A,是正确的;B,错误,CO2是直线型分子; C,错误,氯化钠是离子晶体;D,错误,结构式不需要写N原子两侧的孤对电子 5 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 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和该原子的电子分布在几个不同的能层上: X_____ __ __ Y____ _____ Z___ _ _____ W____ _____ (2)X单质和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 中的______,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一种速效肥料,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 为,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__ __ 答案:(1)N C H O (2)N2+3H2=2NH3 ,氮的氧化物 (3)NH4+ + H2O = + H+ NH4HCO3 + 2NaOH = Na2CO3 + NH3 + 2H2O 详解: X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说明X是H元素;因为X是第一周期,所以Y可能是第 二周期元素,因为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Y的最外层应该有4个电子,所 以Y是C元素;ZW相邻且单质都是无色气体,那么Z是N元素,W是O元素; 故XYZW分别是H,C,N,O;XZ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即合成氨的过程,方程式为:N2+3H2=2NH3 ,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3章第四节《有机合成》word教学设计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3章第四节《有机合 成》word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前三节中,以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为例,介绍了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物质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通过复习再现、资料给予、课件激发、课题探究等形式,分析有机合成过程,复习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关系。教学是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教育;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差不多初步把握了烃及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结构、性质、有机合成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本节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要在关心学生复习再现归纳烃以及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机合成的方法:即目标产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把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 法。 ②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差不多原则。 ③把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加强学生对官能团性质和转化 关系的把握,形成知识网路。 ②通过阶梯式的与生活、科技、社会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 学生的正、逆向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设计情形问题,培养学生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 成中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结合生产实际选择 适当的合成路线。 ②通过有机合成中原料的选择,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 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阻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 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概括和总结。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应用。 难点逆合成分析法中官能团的逆向转化。 五、教学方法、手段 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摸索,情形问题的创设与解决。 ②针对难点突破而采纳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形问题,让学生由浅入 深,由表及里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把握正逆合成分析法 的思维过程。 六、课时划分:一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