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一

高二化学同步复习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不需要财富即可下载 第一讲 原子结构

1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O 18

与F 19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O 16

与O 17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C 12与C 23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N 15与N 14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答案:C 详解:

A ,前者中子数是18-8=10,后者中子数是19-9=10,相等;

B ,两种原子电子数都是等于质子数即8;

C ,错误,一个质量数是12,一个质量数是23;

D ,正确,属于相同元素,质子数相等; 故选C

2 下列有关电子云及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 B 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多

C 小黑点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少

D 电子云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答案:C 详解:

A ,错误,电子云不是实际存在的云雾,而是用来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大小的抽象概念;

B ,错误,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C ,正确;

D ,错误,不是拍摄的照片而是抽象出来的; 故选C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B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C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D 同一原子中,1s 、2s 、3s 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

答案:BC

详解:

A,错误,电子在核外的排布是分层的;

B,正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大;

C,正确,考查基态的定义;

D,错误,s能层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故选BC

4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 :N≡N:

答案:A

详解:

A,是正确的;B,错误,CO2是直线型分子;

C,错误,氯化钠是离子晶体;D,错误,结构式不需要写N原子两侧的孤对电子

5 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

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和该原子的电子分布在几个不同的能层上:

X_____ __ __ Y____ _____

Z___ _ _____ W____ _____

(2)X单质和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

中的______,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一种速效肥料,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

为,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__ __

答案:(1)N C H O (2)N2+3H2=2NH3 ,氮的氧化物

(3)NH4+ + H2O = + H+

NH4HCO3 + 2NaOH = Na2CO3 + NH3 + 2H2O

详解:

X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说明X是H元素;因为X是第一周期,所以Y可能是第

二周期元素,因为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Y的最外层应该有4个电子,所

以Y是C元素;ZW相邻且单质都是无色气体,那么Z是N元素,W是O元素;

故XYZW分别是H,C,N,O;XZ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即合成氨的过程,方程式为:N2+3H2=2NH3 ,

NH3可以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由H,N,O元素形成的盐是NH4NO3,使土壤酸化的方程式为:NH4+ + H2O = + H+;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H5NO3,即NH4HCO3,其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 + 2NaOH = Na2CO3 + NH3 + 2H2O

6

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排布周期族49

1s22s22p6

3d54s1

6ⅡB

答案:

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排布周期族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15s25p15ⅢA 102s22p620

241s22s22p63s23p63d54s14ⅥB 80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4f145d106s2

详解:本题是对物质电子排布式的考查,电子根据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的顺序排列,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便可以写出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但是要注意洪特规则,既有些元素例如铜,银,金等其价电子会重排,使得各个电子层达到全充满或者半充满状态,这样能量比较低,构型稳定。

7 元素的分区和族

1) s 区: ,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 , 属于活泼金属, 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2) p区:,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族元素, 为非金属和少数金属;

3) d区: ,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族元素, 为过渡金

属;

4) ds区: , (n-1)d全充满,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 , 过渡金属(d和ds区金属合起来,为过渡金属);

5) f区: , 包括元素, 称为内过渡元素或内过渡系.

答案:1)ns IA IIA 2)np IIIA-VIIA以及 0 3)(n-1)d IIIB-VIIB以及VIII

4)ns IB-IIB 5)镧系和锕系

详解:本题是对元素周期表中各区的价电子以及电子排布规律的考查,s区包括IA族和IIA 族;

P区包括IIIA-VIIA族和0族;d区包括IIIB-VIIB以及第VIII族,ds区则包括IB和IIB族,而f 区则是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

高二化学同步复习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Y小于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强于H m 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的

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答案:B

详解:说明x的非金属性强于y,那么x在y的右侧

A,x的非金属性强,那么y的金属性就更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小;

B,错误,应该是X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C,正确,因为x的非金属性更强;

D,正确,因为x非金属性强,吸引电子的能力强;

故选B

2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时,一般为共价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lCl3为离子化合物 B.P 与Cl可形成共价键

C.SiCl4为共价化合物 D.K与Mg 形成共价键

答案:BC

详解:

各元素电负性分别是:Al ;Cl ;P ;Si ;K ;Mg

所以可知BC正确

3 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Y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中最

大,Z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下列关于X、Y、Z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序数和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均为:X

B.元素X与元素Y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两性

D.元素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强酸性

答案:A

详解:

X的第一电离能最小,说明X金属性最强,所以X是Na;Y的电负性最大,那么Y的非金属

性最强,那么Y是Cl;Z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说明Z是Al,所以:

A,原子序数大小关系为:XZ>Y,故错误;

B,形成的是NaCl,正确;

C,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A l(O H)3,具有两性;

D,Y是Cl,气态氢化物是HCl,水溶液是盐酸,强酸性,正确;

故选A

4 某元素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试回答:

(1)写出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2)指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指出它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分区、周期数和族序数,是金属还

是非金属以及最高正化合价。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4S2

(2)d区、四、IIIB、金属、+3

详解:

其价电子构型为3d14s2,所以根据排布规律可知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

原子序数是21,所以位于d区,是第四周期,第IIIB族金属元素,根据价电子数为3可知

最高正价为+3

5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

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D、A 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乙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答案:(1)二、VIA,、

(2)O

(3)2Al+2OH-+2H2O=2AlO2-+3H2

详解:

AB应该处于第二周期,CDE处于第三周期;CB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是2:1和1:1的离子

化合物,那么分别是Na2O和Na2O2,所以B是O,C是Na,DA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丙并且

原子个数比是3:2,那么可知A是N,D是Mg,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以是Al,所以ABCDE分别是N,O,Na,Mg,Al,甲是Na2O,乙是Na2O2,丙是Mg3N2。

所以B是第二周期第VIA族元素,乙的电子式为,原子半径顺序为:

O

2Al+2OH-+2H2O=2AlO2-+3H2

6 A、B、C、D是同一周期的四种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相差1。A元素的单质的化

学性质活泼,A元素的原子在本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B元素的氧化物恰好跟L硫酸完全反

应,B元素单质跟D元素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BD2。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列空白:

(1)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BD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 四种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______ 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1S22S22P63S23P1、、

(2)Cl>Mg>Al>Na

(3)Na>Mg>Al>Cl

(4)Cl->Na+>Mg2+>Al3+

详解:

A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并且原子半径是本周期中最大,所以推测A是Na,因为ABC原子序数相差1,所以BC分别是Mg,Al;B与D反应生成BD2,所以D是Cl,所以:

Na的原子结构为,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BD2是氯化镁,电子式为:,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即金属性顺序为:NaMg>Al>Cl;最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Cl->Na+>Mg2+>Al3+

7 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答案:C

详解:

A,X电子层数多说明所处周期大,那么非金属性弱;

B,X是Cl,Y是F的时候不成立;

C,正确,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说明X的非金属性更强;

D,这说明Y的非金属性更强

故选C

8 第一电离能I1;态电性基态原子失去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叫做第一电离能。第一电离能越大,金属活动性越。同一元素的第二电离能第一电离能。

答案:气、中、1、能量、小、>

详解:

第一电离能的定义是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正离子所需要吸收的能

量;第一电离能越大说明元素越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金属活动性越小;同一元素失去第二个电子要比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高,故第二电离能大于第一电离能。

高二化学同步复习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三讲化学键

1 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

A.离子键 B.分子间作用力

C.共价键 D.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

答案:A

详解: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所有的原子的非金属性是相同的,所以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故选A

2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

A. HCl与NaOH B. H2O与MgO C. H2O和CO2 D. H2SO4和NaNO3

答案:C

详解:

A,HCl只有共价键,NaOH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B,H2O只有共价键,MgO只有离子键;

C,H2O和 CO2都只有共价键;

D,H2SO4只有共价键,NaNO3既有共价键也有离子键;

故选C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化学键是分子中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答案:C

详解:

A,错误,反例是NH4Cl;

B,错误,反例是NaOH,具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

C,正确,只要含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

D,错误,也可能是离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故选C

4 将H2S、HF、HCl、HI、CH4、NH3、H2O、MgO、SiO2、CO2、SO2、NaCl、NaOH、NaHCO3等化合物按以下要求填空:具有强极性键的弱酸是,具有强极性键的强酸是,具有弱极性键的强酸是,具有弱极性键的弱酸是,其水溶液有强碱性的是,其水溶液有弱碱性的是。

答案:HF,HCl,HI,H2S,NaOH,NH3、MgO、NaHCO3

详解:

①只有HF,②只有HCl,HI中的不是强极性键;③只有HI;④有H2S;⑤包括NaOH;⑥包括NH3,MgO,NaHCO3。

5 按要求指出下列氧化物的空间构型、成键方式或性质

①CO2分子的空间构型及碳氧之间的成键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iO2晶体的空间构型及硅氧之间的成键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SnO2是离子晶体,写出其主要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即可)

答案:①直线型;共价键。

②Si—O通过共价键形成四面体结构,四面体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共价键。

③熔融时能导电、较高的熔点。

详解:

①CO2是分子晶体,是直线型分子,碳氧原子之间是共价键;

②SiO2是原子晶体,硅氧原子之间形成四面体,然后无限延伸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硅氧原子之间是共价键;

③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包括:熔沸点较高,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硬度比较大等;

6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 HCl MgCl2 NH4Cl

B H2O Na2O CO2

C CaCl2 NaOH H2O

D NH3 H2O CO2

答案:D

详解:

A,依次是共价键,离子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B,依次是共价键,离子键,共价键;

C,依次是离子键,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

D,都是共价键

故选D

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肯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B.原子晶体的熔点肯定高于其它晶体

C.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其熔点一定较低

D.原子晶体中除非极性共价键外不存在其它类型的化学键

答案:C

详解:

A,离子晶体可以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例如过氧化钠;

B,不一定,原子晶体总体来说熔点比较高,但是有些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于某些原子晶体;C,因为是分子晶体,熔化的时候克服的是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D,错误,例如二氧化硅中,含有的是极性共价键

故选C

8 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⑤正确

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

D、仅①不正确

答案:B

详解:

①错误,还有氢键;②错误,不一定的例如AlCl3就是共价化合物;

③错误,既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也有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等作用力;

④错误,这是在溶液中存在的电离方程式不是在熔融条件下存在的;

⑤错误,氯化氢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两者之间是形成公用电子对的

故选B

高二化学同步复习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四讲分子间作用力

主讲教师:郑克强

1 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一般说来,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试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氯化氢易溶于水,不易溶于苯(非极性分子)。

(2)碘易溶于CCl4(非极性分子),也易溶于水。

(3)食盐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非极性分子的混合物)。

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

详解:

(1)氯化氢是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而苯是非极性分子,所以说法正确;

(2)碘是非极性分子不易溶于水,错误;

(3)食盐是离子晶体是极性的,易溶于水不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正确;

2 H2O与H2S结构相似,都是V型的极性分子,但是H2O的沸点是100℃,H2S的沸点是—℃。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范德华力

B.共价键

C.氢键

D.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C

详解:

H2O,HF,NH3中因为含有氢键,所以其沸点高于同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

故选C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C.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D.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答案:B

详解:

A,不一定,单原子分子晶体中不存在共价键;

B,正确,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所以分子间作用力也依次增大;

C,错误,反例是C2H2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D,错误,有些共价化合物的晶体是原子晶体熔点很高

故选B

4 下列各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

A. HI HBr HCl HF

B. Li Na K Rb

C. LiCl HCl HBr RbCl

D. F2 Cl2 Br2 I2

答案:D

详解:

A,HF的熔沸点还与氢键有关;B,是与金属键有关;

C,LiCl,RbCl的还与离子键有关;D,都是分子晶体,熔化或者蒸发的时候只克服范德华力,所以熔沸点只与范德华力有关

故选D

5 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HCl、HBr、HI的热稳性依次减弱

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答案:D

详解:

A,因为共价键的键能依次减小,所以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两者都是原子晶体,由于金刚石中碳碳键键能大于硅硅键键能,所以金刚石的硬度和熔沸点更高;

C,因为熔化的时候克服的是离子键,所以熔点依次下降与离子键的键能依次下降有关;D,这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导致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

故选D

6 有下列两组命题

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答案:BC

详解:

A,I中本身说法不正确,①的说法也不正确;

B,可以解释,稳定性与化学键的键能大小有关;

C,可以解释,两者都是分子化合物,所以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D,根据C可知D说法错误;

故选BC

7 自然界中往往存在许多有趣也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下表列出了若干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化

它们的沸点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沸点越高。

(2)分子间存在氢键,会使其沸点升高,分子极性越大,氢键越强,沸点越高。

详解:

CH3OH和CH3CH2OH结构相似,但是后者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后者沸点高,说明: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沸点越高;CH3CH2OH和CH3OCH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是前者极性强并且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其沸点高,所以可知:

分子间存在氢键,会使其沸点升高,分子极性越大,氢键越强,沸点越高。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C.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D.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答案:B

详解:

A,不一定,单原子分子晶体中不存在共价键,只有分子间作用力;

B,正确,因为其结构相似,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那么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C,错误,C2H2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D,错误,共价化合物中的原子晶体一般具有很高的熔点;

故选B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同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低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的分子其沸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答案:C

详解:

A,错误,因为离子键逐渐减弱,所以一般是呈下降趋势的;

B,错误,原子序数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

C,正确,分子化合物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强弱成正相关;

D,错误,原子半径越小对核外电子束缚力越强,越不易失电子,故选C

高二化学同步复习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五讲晶体结构

主讲教师:郑克强

1 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有可能存在离子键

答案:D

详解:

A,正确,离子晶体中肯定存在离子键;B,正确,原子晶体中只有共价键没有离子键;C,正确,离子晶体可以存在共价键,但是共价型晶体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

D,错误,分子晶体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否则就是离子晶体了

故选D

2 科学家发现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它的形状像足球(图C),含有C=C键,因此又叫足球烯。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碳的单质——碳纳米管,是由六边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具有很大表面积管状大分子(图D),图A、图B分别是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黑点或小黑圈均代表碳原子。

(1)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和碳纳米管四种物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 ;(2)同条件下,足球烯、石墨分别和气体单质F2反应时,化学性质活泼性的比较为足球烯比石墨(填“活泼”、“一样活泼”、“更不活泼”)理由是:;

(3)燃氢汽车之所以尚未大面积推广,除较经济的制氢方法尚未完全解决外,还需解决H2的贮存问题,上述四种碳单质中有可能成为贮氢材料的是:_______ _______。

(4)下列图象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试判断NaCl晶体结构的图象是

⑴ ⑵ ⑶ ⑷

A.⑴

B.⑵

C.⑶

D.(4)

答案:(1)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2)活泼 ,足球烯含有C=C 键容易加成 ;(3)2∶3 (4)6 , 109°28′ (或°); (5)碳纳米管 ;(4)BC

详解:

(1)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但是由于碳原子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所以性质会有极大差异; (2)足球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比石墨活泼,更易于F 2 发生加成反应; (3)碳纳米管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H2,所以最可能称为储氢材料; (4)氯化钠是6个Na(或Cl)形成的正八面体中间包围一个Cl (或Na ),其晶胞是一个正方体,所以BC 都是

3 某晶体最小的结构单元,其化学式是

A .z xy 3

B .x 2y 2z 1

C .x 3yz

D .x 2y 3z

答案:A 详解:

x 的数目为8×1/8=1,y 的数目为12×1/4=3,z 的数目是1,所以化学式是 xy 3z ,故选A

4 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 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 .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 .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答案:B 详解: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的定向移动,金属离子是不移动的 故选B

5 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立体结构,晶胞是整个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阳离子位于此晶胞的中心,阴离子位于8个顶点,该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

A、1∶8

B、1∶4

C、1∶2

D、1∶1

答案:D

详解:

一个晶胞中含有白色原子一个,含有黑色原子8×1/8=1个,所以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故选D

6 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许多个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如果每两个相邻碳原子间可以形成一个碳碳单键,则石墨晶体中每一层碳原子数与碳碳单键数的比是

A.1∶1 B.1∶2 C.1∶3 D.2∶3

答案:D

详解:

一个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目是6×1/3=2,占有的碳碳单键数目是6×1/2=3,所以碳原子数与碳碳单键数之比为2:3

故选D

7 磁光存储的研究是Williams等在1957年使Mn和Bi形成的晶体薄膜磁化并用光读取之后开始的。右图是Mn和Bi形成的某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则该晶体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 Mn2Bi

B. MnBi

C. MnBi3

D. Mn4Bi3

答案:B

详解:

含有Mn的个数为:12×1/6+2×1/2+6×1/3+1=6

含有Bi的个数为:6

所以化学式表示为MnBi

故选B

8 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

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

答案:C

详解:

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说明B与三个-OH共面,所以B是sp2杂化,同层分子间由于有-OH 的存在所以主要是氢键相互作用

故选C

9 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个个个个

答案:D

详解:

每个环实际占有的碳原子数目为6×1/3=2

所以7个环实际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目是2×7=14

故选D

高二化学同步复习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六讲晶体结构与性质

主讲教师:郑克强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不一定是极性键

B.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原子晶体低

答案:AB

详解:

A,正确,例如C2H2中还可以含有非极性键;

B,正确,例如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C,错误,有些共价化合物是原子晶体,熔点很高;

D,错误,有些金属晶体的熔点例如钨高于很多原子晶体

故选AB

2 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I4>CBr4>CCl4>CH4

C.MgO>O2>N2>H2O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答案:B

详解:

A,二氧化硅中共价键强于硅中共价键,所以二氧化硅熔点高于晶体硅;

B,正确,因为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减弱;

C,错误,由于H2O中含有氢键,所以H2O的熔沸点高于O2和N2

D,错误,生铁是铁碳合金,其熔点低于纯铁的熔点

故选B

3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水的熔点比H2S高

D.由于氢键作用,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

答案:C

详解:

A,错误,水分子内部含有的是H-O共价键;

B,错误,水蒸气中由于分子间距离比较大所以不存在氢键;

C,正确,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D,错误,H2O很稳定,是因为H-O键键能很大

故选C

4 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B.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升高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D.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答案:CD

详解:

A,氯化硼熔沸点都较低说明是分子化合物,所以液态是不导电;

B,错误,氯化硼水解产生HCl,使得溶液PH降低;

C,正确,因为其分子构型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属于非极性分子;

D,正确,因为氯化硼水解生成的HCl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故选CD

5 有一种蓝色晶体,它的结构特征是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棱上。

(1)根据晶体结构特点,推出其化学式(用最简单整数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化学式带何种电荷用什么样的离子(用M n+表示)与其结合成中性的化学式写出此电中性的化学式。

(3)指出(2)中添加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什么位置。

答案:(1)FeFe(CN)6- (2)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可用Na+,K+,Rb+ (用M+表示)与之结合MFeFe(CN)6 (3)M+在每隔一个立方体的体心上。

详解:

(1)含有的Fe3+和Fe2+数都是4×1/8=1/2,含有CN-数目是12×1/4=3,所以最简式为FeFe(CN)6-

(2)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用带一个正电荷的阳离子例如Na+,K+,Rb+等形成MFeFe(CN)6 (3)因为正方体的顶点,还有棱都被占据了,只有体心没被占据,所以位于立方体的体心。

6 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的是

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答案:D

详解:

电子气理论可以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还有延展性,不能解释其为什么容易腐蚀

故选D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B.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答案:AB

详解:

A,错误,AlCl3熔点很低,说明是分子晶体;

B ,错误,BCl 3分子中B 原子只达到6电子结构;

C ,正确,例如CO 2是分子晶体,而SiO2是离子晶体

D ,正确,例如Na 的熔点只有℃,而AlCl 3的熔点却是190℃ 故选AB

高二化学同步复习课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七讲 物质结构综合复习 主讲教师:郑克强

1 下列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 .NaOH

B .SO 3

C .CsCl

D .SiO 2

答案:B 详解:

如果要表示分子组成,那么说明该物质是分子化合物,属于分子化合物的只有B 故选B

2 有下列8种晶体,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A .水晶

B .冰醋酸

C .白磷

D .固态氩

E .氯化铵

F .铝

G .金刚石 (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高熔点的晶体是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 .

(2)由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是 ,会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属于分子晶体的单质是 .

(3) 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而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分子内存在化学键,但受热熔化时,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 ,受热熔化,需克服共价键的是 .

答案:(1)A ,G ,D (2)B ,E ,C 、D (3)F ,B ,C ,A ,G 详解:

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A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高熔点晶体是G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稀有气体D ;由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是B ,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E ,是分子晶体而且是单质的是C 和D ;一定条件下能导电但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F ,分子内存在化学键受热熔化不破坏化学键说明是分子晶体所以是BC ,受热熔化需需要克服共价键的是原子晶体所以是AG 3 -

n b X

和+

m a Y

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等于 ( )

A .b-m-n

B .b+m+n

C .b-m+n

D .m-n+b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高中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

1 / 3 罗城中学高2013届化学学科第二次模块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蒋艳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 .3s 2 3p 3 B .4s 2 C .4s 2 4p 1 D .3s 2 3p 5 4.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A . 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 5.某元素原子3p 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 A .Na B .Si C .Al D .Mg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B .N 2的结构式: :N ≡N : C .NaCl 的电子式: D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8.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 形的是( ) A .NH 4+ B .PH 3 C .H 3O + D .OF 2 9.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 .Ag + 、NH 3 B .BF 3、NH 3 C .NH 4+ 、H + D .Co 3+ 、CO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 3 杂化类型的是: A 、SO 42- B 、NH 3 C 、C 2H 6 D 、SO 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1.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 2的结构相似,但能在O 2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化羰的电子式为··S ···· ··C ··O ···· · · B .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 .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 .硫化羰在O 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 2和SO 2 1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的Y 原子 B.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 原子 C.2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 原子与3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 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 、Y 原子 13.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 > NaBr> NaCl> NaF 14.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g c m /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 N a A ··ρ3 B .N a A ··ρ36 C . N a A ··ρ 34 D .N a A ··ρ38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O 2、SO 2、BF 3、NCl 3分子每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 28ˊ; C .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 +共有12个; D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16.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C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 —O 化学键数之比为1∶2 B .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D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7.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b=a -n -m B .离子半径A m+

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中子N (核素) 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三个基本关系 (1)数量关系: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决定 X) (A Z

三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 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一个氯原子的m(35Cl)=5.81×10-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 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诸量如35Cl为34.969,37Cl为36.966。 原子比较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质量 核素的质量数相等。如:35Cl为35,37Cl为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 Ar(Cl)=Ar(35Cl)×a% + Ar(37Cl)×b%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百分比 的乘积之和。 注意①、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四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和10电子、18电子微粒 1.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1.电子层数相同时(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例:Na>Mg>Al>Si>P>S>Cl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同主族元素),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 例:Li<Na<K<Rb<Cs (1)分子:Ne、CH4、NH3、H2O、HF ; (2)离子:Na+、Mg2+、Al3+、NH4+、NH2-、H3O+、OH-、O2-、F-。 3.18电子的微粒:2.(1) (1)分子:Ar、SiH4、PH3、H2S、HCl、CH3CH3、N2H4、H2O2、F2、CH3OH、CH3F 等; (2)离子:S2-、Cl-、K+、Ca2+、HS-。

化学选修3期末试题

化学选修3 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对2与2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杂化轨道 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2为V形结构,2为直线形结构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 B.H2O2、5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的酸性依次增强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4.下列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2>33>H34 C>223>3 5.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 误的是()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 B.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 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轨道呈圆形,p轨道呈哑铃形 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区 C.1.5g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 D.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B.在H3、4+和[(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P4和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28ˊ

8.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2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9.为() A.485 · -1 10. 对充有氖气的霓红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反应 11. 在乙炔分子中有3个σ键、两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垂直 B.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平行 C.之间是形成的σ键,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之间是形成的σ键,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12.已知氯化铝易溶于苯和乙醚,其熔点为19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氯化铝是电解质 B.固体氯化铝是分子晶体 C.可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办法制取金属铝 D.氯化铝为非极性分子 13.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4分子中的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 合形成 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D.凡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3杂化轨道成键 14.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测试题 [选题细目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B.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 C.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D.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解析:键长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A错;单键一定是σ键,双键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三键由1个σ键和2个π键构成,故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1个σ键,B正确;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C错;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D错。

答案:B 2.下列有关乙炔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B.碳原子的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π键 C.分子中含3个σ键、2个π键 D.碳碳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小,易断裂 解析:乙炔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杂化,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未参与杂化的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A、B错误;乙炔分子中含2个C—H σ键、1个C—C σ键和2个π键,C正确;σ键是头碰头的重叠,π键是肩并肩的重叠,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σ键比π键稳定,D错。 答案:C 3.(2016·衡水模拟)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SO2、CS2、HI都是直线形的分子 B.BF3键角为120°,SnBr2键角大于120° C.CH2O、BF3、SO3都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 D.PCl3、NH3、PCl5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解析:A项,SO2是V形分子;CS2、HI是直线型的分子,错误;B项,BF3键角为120°,是平面三角形结构;而Sn原子价电子是4,在SnBr2中两个价电子与Br形成共价键,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对成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选修3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湖北黄石二中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高存勇2010.12.23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p能级上仅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 A.RO-3B.RO-5C.RO2-4D.RO-4 2.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 3.基态原子的第5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肯定为 A.8个B.18个C.8~18个D.8~32个 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原子轨道电子均已填满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5.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1s22s22p5 B.1s22s22p43s2 C.1s22s22p63s23p63d44s2 D.1s22s22p63s23p63d34s2 6.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 A.V:3d34s2 B.Cr:3d44s2 C.Ar:3s23p6 D.Ni:3d84s2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走“8”字形 B.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基态铜原子有8个能级 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 8.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是11 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 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9.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 B.3p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D.原子核外M层上的s亚层和p亚层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10.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A.6 B.12 C.26 D.30 11.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a-4B.a-5C.a+3D.a+4 12.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B.R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3 C.R都是非金属元素 D.R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13.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 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4.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序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第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 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文档交流仅供

参考...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 (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 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洪特规则特例:当p、d 、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 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 、d 0、f 0、p 3、d 5、f7、p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 e 2s 22p 0 、12Mg 3s 23p 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 3、15P 3s 23p 3、24C 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 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 n 3d104s 2、36Kr 4s 24p6。...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 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 22s 22p 63s 23p 64s 1。...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 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 ↑↓ ↑ ↓ ↓ ↓ ↑ ↑ ↑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师用书(人教版)

本书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的容和要求编写的,供使用该书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容的选择与呈现以及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答案。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容特点、重点和难点、具体教学建议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案供参考。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答案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本书编写者:吴国庆、俊、徐伟念、王建林、忠斌、胡晓萍、学英、王乾(按编写顺序)本书审定者: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俊 责任绘图:宏庆 人民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5年6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教学资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教学资源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 5.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原子最可能的价态是() A. +1 B.+2 C.+3 D.-1 6.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7.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1s22s22p63s23p1→1s22s22p63s23p2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63s23p64s24p1 8.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 C. 1s22s22p63s23p2 、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a-4 ②a-5 ③a+3 ④a+4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D ) 11.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 A.O2-1s22s22p4 B.Ca [Ar]3d2 C.Fe [Ar]3d54s3 D.Si 1s22s22p63s23p2

化学选修三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题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Ca-40 Fe-56 Na-23 Cl-35.5 F-19 Si-28 P-31 一、本卷包括18个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60°的物质为 A.金刚石B.SiO2 C.白磷D.石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3.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4.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但是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不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 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不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6.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中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C.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铁元素D.第10、11列为ds区 7.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 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 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 A.10个 B.18个 C.24个 D.14个 8.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为1s2外,其余为ns2np6。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 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 ↓↓↓ ↑↑↑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 1.有关乙炔(H-C=C-H)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 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2.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 A.碘单质 B.水C.苯酚 D.己烷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H2O B.CH4 C.SiH4 D.NH4+ 4.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 .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B.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C.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5.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C.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D.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6.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

7.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HF C.Cl2 D.F2 8. 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 S2-: 1s22s22p63s23p6 B. N: 1s22s22p3 C. Si: 1s22s22p63s23p2 D. Na: 1s22s22p53s2 9.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A.C,Si,Ge B.N, P, As C.Si, P, Cl D. F, S, Cl 10.某元素质量数51,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A.3 B.1 C. 2 D.0 11,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的晶体是( )。 A.金属晶体B.分子晶体 C.离子晶体D.原子晶体 12,下列关于物质熔点的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HI>HBr>HCl>HF B.CI4>CBr4>CCl4>CF4 C.KCl>KBr>KI D.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13、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B.在上述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离子晶体的高 14、现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型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记忆方法有哪些?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d 0、f 0、p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 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 、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 :[Ar]4s 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举例: ↑↓ ↑ ↓ ↓ ↓ ↑ ↑ ↑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选修3检测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3检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单项选择题(3×16=48) 1、Li、Be、B原子各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相差并不是很大,但最难失去 第二电子的原子估计是() A、Li B、Be C、B D、相差不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 B、最外层电子达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原子核外2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一定是氧元素 3、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转化后位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由ⅠA族和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 5、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键角是确定多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形状)的重要参数 B、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键能数据可以粗略预测反应热的大小 C、键长越长,键能必越小,共价化合物必越稳定 D、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长长短总是遵循;叁键<双键<单键 6、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和实际经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P4)易溶于CS2,但难溶于水 B、NaCl易溶于水,也易溶于CCl4 C、碘易溶于苯,微溶于水 D、卤化氢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