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6-1考古学-复习题

6-1考古学-复习题

6-1考古学-复习题
6-1考古学-复习题

考古学期末思考题

1、考古学的定义及其特定含义(名)

2、考古学研究的范围(简)

3、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名)

4、考古学研究的目的(简)

5、考古学研究的功用(简)

6、文化层(名)

7、地层学(名)

8、类型学(名)

9、考古学文化(名)

10、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简)

11、中国新石器的主要类型(简)

12、渤海五京和现在的城址(简)

13、渤海墓葬类型(简)

14、高句丽早中晚期都城(简)

15、高句丽墓葬类型(简)

16、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17、考古学在我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18、室内整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19、编写考古报告的基本要求

20、考古报告的体例设计

21、考古学拓印的优点(简)

22、高句丽石室封土壁画墓早中晚期的特征(论)

23、谈谈你对人类起源地的看法(论)

24、论述中国文明起源的几种学术观点,谈谈你的认识(论)注意:教学片的内容

1、考古学的定义及其特定含义(名)

考古学是用实地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另一类是“文献史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人文科学。

考古学的特定含义

第一,指考古研究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

第二,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以及资料的审定、编排、整理和考证等方法和技术;

第三,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并论证其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等。

2、考古学研究的范围(简)

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间范围,二是空间范围,三是内容范围。

1、时间范围:考古学研究的时间范围限于一定时间以前的古代。下限一般定在明王朝(1644年)。历史年代越古老,考古学的作用越明显。尤其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就更需要考古学的研究来揭示和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

2、空间范围:考古学研究的空间范围原则上讲是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3、考古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质文化,但也不限于物质文化。因为,它作为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就不限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也包括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

3、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名)

考古学研究对象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是通过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的实物及其包含的信息的总和。

4、考古学研究的目的(简)

1、复原文化历史。

2、复原过去人类的生活方式。

3、阐明文化发展的进程。

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考古资料阐明存在于历史进程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5、考古学研究的功用(简)

1、对历史研究发挥着“补史”“证史”“正史”的作用。

2、对其他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3、发挥着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6、文化层(名)

考古学上的文化层是指含有文化遗物的熟土层。文化层对考古发掘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把同一时代的遗迹和遗物串连在一起;另一方面,互相叠压的文化层,提供了确定早晚关系的可靠依据。

7、地层学(名)

地层学就是研究文化层堆积形成的原因、机理,从而指导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并为进一步分析地层中出土文物相对年代早晚和其它环境及文化问题提供背景和相关信息。地层学最重要的原理是叠压关系和打破关系。

8、类型学(名)

类型学就是通过古代人类文化的物质遗存根据其形式上的相似程度、结构、装饰风格、材料、功能及其它特征的系统排比,获得某些类型特征的组合与发展演变关系,从而研究其相对的早晚关系及其它文化与社会问题。

9、考古学文化(名)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

遗物是指古代人类活动所以留下来的形体较小而且可以移动的文化遗存。

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所以留下来的形体较大或固定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10、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简)

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

二类八种:(1)加工工具类:石锤、石砧;

(2)使用工具类: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锥钻、细石器和球状器。

11、中国新石器的主要类型(简)

中国新石器的主要类型;

三类十二种:(1)农业生产工具类:石铲、石锄、石镰、石刀、磨盘和磨棒;

(2)木材加工工具类:石斧、石锛、石凿、石楔;

(3)武器或狩猎工具类:石矛、石镞、石钺。

12、渤海五京和现在的城址(简)

1、上京龙泉府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城;

上京龙泉府谷城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内,古城规模宏大雄伟,整个城址略呈长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三城环套坐北朝南。

2、中京显德府乃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

位于和龙市西城镇北古城村,城址长长方形,分内外两城。

3、东京龙原府→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

4、西京鸭绿府→吉林省临江镇内古城;

5、南京南海府→朝鲜咸境南道北青郡青海古城。

13、渤海墓葬类型(简)

自1949年在敦化六顶山发现贞惠公主墓以来到目前为止,调查发掘了相当数量的渤海时期墓葬,对其进行分类如下:共三类十二式

石墓类○1迭涩顶石室封土墓○2平顶石室封土墓○3石圹封土墓○4石棺封土墓○5方坛阶梯石圹积石墓

砖墓类○1墓塔式砖壁石顶墓

○2享堂建筑式砖壁石顶封土墓○3砖室封土墓

土墓类○1土石壁结合墓

○2土坑盖石顶封土墓

○3土坑竖穴墓

○4积土墓墓室设在坟丘上部中央

14、高句丽早中晚期都城(简)

1、初期:在桓仁县城附近发现了两座古城址,一座是山城,名五女山城,另一座是平原城,名下谷子古城。

2、中期: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均位于集安市。

3、晚期:大圣山山城、平壤(长安)城、安鹤宫址均位于朝鲜平壤市。

15、墓葬类型(简)

墓葬类型:二类八式

(1)石坟:

○1石圹积石墓

○2方坛石圹积石墓

○3方坛阶梯石圹积石墓

○4方坛阶梯石室积石墓

○5封石石室墓

(2)土坟:

○1封土石室墓

○2方坛封土石室墓

○3方坛阶梯封土石室墓

16、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历史学从广义上看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狭义上讲是依靠文献资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学科。考古学是用实地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二者都可以划入人文科学,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1、考古学对历史学起着“补史”“证史”“纠偏”“正缪”的作用。历史记载在社会组织结构和政治制度等方面记载具体而明确,但是又往往受到知识结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考古学所获实物史料具有更大的客观性,更够纠正文献记载的谬误,起着“补史”“证史”的作用,增强对历史的直观认识。

2、考古学丰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比如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考古资料可以扩大史学研究领域,比如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居址和墓葬等。

3、历史学中的口碑传说和文献资料对考古学有参考价值,并且有助于克服实物资料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4、历史学中对具体遗址、遗物位置的记载、形制的描述,有助于考古选题、设计、发掘和资料整理的顺利展开,为其提供基本知识的辅助。

17、考古学在我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论述题25—35分)

(一)文献史料存在缺点

1、首先,关于原始社会以至相当一部分奴隶社会的历史记载是很贫乏的;

2、其次,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具有偏见。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述不仅残缺不全;

3、再次,对少数民族历史记载很少,存在偏见;

4、第四,对边疆地区记载很有限。

(二)实物史料可以弥补文献史料存在的缺点

1、我国各族人民遗留下来的地下、地上的古代文化遗存,保存比较良好,内容丰富多样,其中许多遗物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基本上完整可寻。这样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

相比,具有很强的实感性和客观性,更为真实可靠。

2、利用大量的实物史料可以具体探讨并弄清文献史料所没有记载或很少记载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许多历史真象。

3、把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结合起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证,既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缺遗,又可以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即补史证史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的文献资料浩繁而丰富,但与实物史料相比,文献史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研究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古代历史,考古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18、室内整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1、为了保管收藏,对遗物进行必要的保护处理;

2、为了展开研究,向公众宣传和防止实物损坏散失后失去科学价值,把实物资料转化为记录资料。为此,一方面要尽可能详细了解单个遗存的各方面客观属性,另一方面要尽量弄清诸遗存之间的纵横关系这是开展其他研究的基础;

3、为编写考古报告做好各种准备,对实物和记录进行系统的画图、拍照、分类和监测分析。

19、编写考古报告的基本要求

编写考古报告的基本要求是系统、全面、准确、客观地报告野外和室内整理所得的遗存资料,行文要简洁扼要、层次分明、明白易懂、查阅方便、

1、系统:指编写体例条理清楚,分门别类地介绍,不是杂乱堆砌;

2、全面:要全面报告,尽可能反映其各方面的客观属性;

3、准确:表述遗迹要准确;

4、客观: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报告,确保报告的客观性。

20、考古报告的体例设计

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设计,统一性和灵活性要相结合,具体内容有10项:

1)遗存所在地详细位置;2)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3)发现经过和以往工作;

4)保存现状;5)田野工作概况;6)遗址堆积介绍;7)遗迹介绍;8)遗物介绍;

9)专业技术鉴定报告;常见的附录有:石料的鉴定报告、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的数据、动植物标本鉴定报告书、土壤植物孢粉分析报告、人骨的人类学研究报告。

10)工作所得认识,研究结论。(学术界受争议)

21、考古学拓印的优点(简)

1、原物拓印,大小、形状和原物相同;

2、将凹凸差别转变为黑白分明,可展示细微部分;

3、不易直接看清的花纹、制作痕迹、文字在拓本上清晰可见;

4、除了应用于器物上的花纹和文字,还可用于记录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

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上的图案。

22、高句丽石室封土壁画墓早中晚期的特征(论)

高句丽壁画按内容大体上分为三大类:以社会生活为主体、以装饰图案构成、以四神为主体。石室封土壁画墓早、中、晚期各具特征:

这些墓葬的年代大体是3世纪末到4世纪末。

封土石室墓,石材处理简单粗糙,壁画内容简朴。

壁画内容主要以生活场面,如宴乐、歌舞、牛车行驶、狩猎图等,墓顶则以日月、星辰、奇兽、飞禽、飞仙等以象征天空。

2、中期。

中期壁画墓的年代大体是5世纪初到5世纪末。

结构与早期大体相仿,惟在墓顶藻井开始使用了平行迭涩法,有的出现象证性的抹角迭涩。这是一种新的做法,为后期的纯抹角迭涩藻井积累了营造经验,是抹角迭涩藻井的初期形态。

壁画内容仍就墓主的生活起居出行为主,但佛教题材明显增多,有的出现了四神图像。题材丰富。

3、晚期。

晚期壁画墓的年代大体是6世纪初到7世纪中叶。

晚期封土石室壁画墓无论石材建筑或绘画艺术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时候,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高句丽迁都平壤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封土石室壁画墓的墓室石材修琢工整平滑,结构严谨,平面呈方形且作单室,墓顶以抹角迭涩藻井,在光滑平整的石面上直接作画。

四壁画四神,代替了早、中期墓主生活起居等社会风俗画。就其壁画来讲,超脱了社会生活的现实,而以神灵鬼怪为主体,反映了此时高句丽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愈来愈幻想凭借鬼怪来求以安逸的社会侧面。

23、谈谈你对人类起源地的看法(论)

人类是由古猿通过劳动变化而成的。埃及猿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生存在2800万年前。人和猿分离的时间大约在距今400—500万年间。随着人类学的假说和各地古人类化石相继被发现,关于人类起源地的说法也众说纷纭。

(一)欧洲,尤其是西欧

从1823年到1925年就有超过100个个体,其中包括1856年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和1907年发现的处于猿人阶段的海德堡人。

(二)亚洲

1、中亚。1887年,在印尼的爪哇岛发现了爪哇直立猿人。1911年,古生物学家马修在《气候和演化》一书中,列举种种理由鼓吹中亚高原是人类的摇篮。1927年,中国“北京人”的发现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2、南亚。进化论者海格尔则在1863年发表的《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还绘图表示现今各人种由南亚中心向外迁移的途径。1930年,在印巴交界处,发现“拉玛猿”。

(三)非洲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首先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

1、南非。20世纪20年代(1924年),南非小城金伯利附近,发现“非洲南猿”,处于人猿之间,但是生存年代无法断定。

2、东非。1959年东非大裂谷,发现“东非人”,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

笔者认为,关于人类起源地的观点,大多带有主观的倾向,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要想弄清楚人类的起源地,首先要弄清楚人猿分离(即使用工具和直立行走)这一过程的具体原因和地球环境的改变过程,从而结合更多的考古发现,才能有更可信的结论。

埃及猿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生存在2800万年前。

拉玛古猿(属)人科中最原始的一属,生存在1500至800万年前。

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生存在500至100万年前。南方古猿已经确立了直立行走的姿势,其中有些已经能制作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旧石器时代的历史,也就是人类自生产和发展的历史,大约在200~300万年前,一部分南方古猿开始进化成人类。在以古猿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4、论述中国文明起源的几种学术观点,谈谈你的认识(论)

1、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坚持夏代是文明的开始;龙山时代是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时期,或如“恩格斯”所说的“英雄时代”;

2、认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可证实文明的材料尚嫌不足,故而只肯定二里头晚期达到文明社会阶段;

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提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百花齐放、各地开花的,并不是中原地区的一枝独秀。为此,他将中国文明起源划分为六大区域:以燕山南北长城一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

以山东为重心的东方地区;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重心的中原地区;

以环太湖为重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重心的西南地区;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带为重心的南方地区;

六大区域各有特色,并认为公元前3300-3200年,黄河、长江以及燕山南北和西辽河流域均进入文明时代。

笔者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百花齐放的,但是兴起的时间先后稍有差异,开始的时间并不是完全同步,并且各地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有现今和落后的差异,并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各地区共同发展的格局。

注意:教学片的内容

考古学复习题

1、考古学的定义及其特定含义 用实地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的实物史料,并用它们来研究古代历史,就叫“考古学”。 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的特定含义,主要有三点: 第一,指考古研究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 第二,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以及资料的审定、编排、整理和考证等方法和技术; 第三,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并论证其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等。 2、考古学研究得范围、对象、目的、功用 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年代范围,二是内容范围。 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古代,下限一般定在明王朝(1644年)。历史年代越古老,考古学的作用越明显。尤其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就更需要考古学的研究来揭示和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 考古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质文化,但也不限于物质文化。因为,它作为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就不限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也包括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有它自己的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目的: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埋藏在古老底层中的人类化石,以及这些原始人类所遗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及共生的动物化石。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的起源,发展和人类早期社会的真实面貌。 功用:(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我国的文献资料浩繁而丰富,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根据。但与实物史料相比,文献史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在这些文献史料中关于原始社会以至相当一部分奴隶社会的历史记载是很贫乏的。其次,文献史料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按照历代统治者的意志,经过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之手写成的,不能不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具有种种阶级偏见。再次,我国各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没有用文字记载本民族的历史,而现存用汉字记载的文献史料,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述不仅残缺不全,而且有大汉族主义之类的歪曲。第四,我国的大部分文献史料多以中原王朝的历史记述为主,对边疆地区记载很有限。因此,单单靠文献史料进行历史研究,不能不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 然而在历史研究中实物史料却可以弥补文献史料存在的缺点。我国各族人民遗留下来的地下、地上的古代文化遗存,保存比较良好,内容丰富多样,其中许多遗物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基本上完整可寻。这样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比,具有很强的实感性和客观性,更为真实可靠。进行考古学研究,第一,利用大量的实物史料可以具体探讨并弄清文献史料所没有记载或很少记载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许多历史真象。第二,把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结合起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证,既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缺遗,又可以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既补史证史作用。因此,研究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古代历史,考古学起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为绪论章,6学时。本章以考古学科的形成发展历程为线索,阐释考古学的知识、 方法论和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为: 一、西方古物学被认为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它的形成既与相关学科的成熟,又与当时的社会要求密切相关,学习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了解下列的基本事实及其所包含的人类文化 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1、为什么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兴趣?因为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增强了经济实力之后,尚未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取得相应的地位,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文化再生”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古物最能达到此目的。进一步说,一门学科诞生的内 在原因与许多外在要求密切相关。 2、C.莱尔在1830-33年发表了《地质学原理》否定了“灾变说”,为什么能支持人类的诞生要早于B.C.4004年?人类诞生于B.C.4004年,被诠释为《圣经》所言,但面对着人类化石和人工制品与绝灭早于此年代的动物化石共存,地质学要屈服于宗教,就只能以“灾变”来解释地球史,但《地质学原理》坚持了科学,以渐变来解释。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很有 启发意义事件。 3、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不仅对中世纪的遗物和建筑方面的遗存感到兴趣,而且对史前遗物的兴趣也在增加,但丹麦R.尼厄鲁普教授却在迷茫中。迷茫在于利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理解“史前遗物”。这是人们探求未知世界历程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碰到的问题,也是考 古学形成的契机。 ——大学学习要从考古学形成的历程中认识到一门新兴学科(或者一个新生事物)形成过程 中的本质,举一反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 一门学科必须具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遗存。文化遗存是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遗物和遗迹,前者是可搬动的,后者是不可搬动的。 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形成之初的两个方法论,它们借用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理解它们。随着考古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被利用到考古学研究中来。

南京大学2001-2016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1-2015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史学通论复习思考题

史学通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班固《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的记载,以西汉一朝为主,上起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完整的记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继承了《史记》以纪、传、表、志互相配合的体裁特点和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汉书》具有博洽的特点,表现为它的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地理、民族、学术等等各方年的内容。《汉书》由于受时代的影响,被深深打上了正宗观念和唯心主义的烙印。一是宣扬君权神授二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强调等级制度不可逾越。 2、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进行历史叙述的史书编纂体裁,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它吸收了编年体以时间为序,易于明了史事之间的联系和纪传体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有利于综合史实的优点和克服了编年体所记“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辨”和纪传体所述“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的缺点编纂史书的新体裁。纪事本末体的优点是,它所述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时间顺序编写,能完整地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它把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单化、条理化、故事化,无论对于史书编纂还是对于历史理解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过,纪事本末体也有它自己的缺陷。纪事本末体史书往往都是从编年体、纪传体史书改编而来,故其史料价值相对较小。此外,纪事本末体还有其叙述不便的地方,如对于一些零散而又不易纳入某个标题下的史事,该体就很难加以叙述。 3、波利比阿:(BC201年~BC120年)著名的希腊史学家,著有通史20卷,现存前5卷及其与部分残片。依照时间顺序,两个奥林匹亚之间的四年为一个时期,叙述自公元前264 年到164年地中海地区的国际政治关系历史。他严格区分历史和悲剧,认为在历史作品中,真是应当凌驾一切,艺术手段处于从属地位。他强调历史家的直接观察和经验是最可靠的史料。在引用文献时,提供文献的出处和存世情况。注重探寻历史过程的因果关系。波利比阿认为国家体制的演变是在原始君主制以后的六中制度的循环: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极端民主制(群氓统治)。在这种循环中,杰出的人可以通过努力来延缓特定政体的衰老和灭亡。 4、比昂多: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接触的历史学家,它运用罗马遗留的古物资料写成罗马三部曲,即《复兴的罗马》《著名的罗马》《胜利的罗马》。《复兴的罗马》是历史地理和考古学的著作,《著名的罗马》是一部地理和历史词典,《胜利的罗马》则是运用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写成的罗马史,由此比昂多比成为“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另外,他在《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世纪”概念,注意到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分阶段性。 5、孟德斯鸠:法国启蒙运动杰出的思想家、理性主义史学家。在《罗马盛衰原因论》和《论法的精神》两部书中,他分别从史学实证和哲学思辨两个层面探究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此外,他还比较系统的阐释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但毕竟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注意从客观物质因素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6、《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启蒙时代英国著名史学家吉本的传世名著。它以基督教与蛮族的胜利为主题,主旨明确,结构严谨。全书包括后期罗马帝国和整个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事件,是一部体大思精的通史之作。吉本撰写该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探寻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他在寻找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的基础上,对基督教进行了批判。他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和冷峻的笔调对基督教的愚昧主义、禁欲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和辛辣讽刺。在该书的第15、16两章里,吉本从大量的历史事实出发,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进行了有力地批判,认为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违反人性,闭塞人的心智,这是与人的理性求知不相容的。他是第一个从历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 一、大题 1、北京猿人 答:北京直立人,距今71-23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 (1)过程 a、1921年安特生发现“周口店第1地点”(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洞穴); b、1929年,在裴文中主持下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c、到1937年共发现北京人头盖骨5个,此外还有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以及牙齿147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这些珍贵的标本下落不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现北京人的牙齿5颗,下颌骨一具,1966年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总共得到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 e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头部与四肢发展的不平衡性(头部较原始,四肢进化较快);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比猿人高。脑量平均为1043 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但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说明它们保存有浓厚的始形态。 (2)文化遗物:出土大量石制品、骨角器(鹿角、鹿头骨)和用火遗迹(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灰烬有的成堆,说明他们已能很好地管理火。 (3)学术意义: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良渚文化 答: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 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还有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和邱城、嘉兴双桥等。发现中心聚落和多处祭坛,各类型墓葬在墓地规模形制随葬品数量与质量有明显的等级分界。 出土陶器以夹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种类繁复,圈足器、三角器和平底器较多,有些表面刻有纹饰,还有少数漆绘陶器;生产工具由石、骨、木等制作而成;石质工具种类多,制作细,专用性强,主要有磨制精细的大型三角犁形器、扁薄长方形穿孔石斧、半月形石刀和石镰、及石锛和石镞等;玉器种类很多,工艺水平甚高形较大的有玉琮、玉璧等礼器;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和丝、麻织品。 良渚文化应是马家浜文化的继续和发展。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课题,关系到国家的起源,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标着着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文明发展阶段。 3、二里头文化 答: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一、二期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陶器多褐色,器形多平底,纹饰多蓝纹、细绳纹及方格纹,与二里岗类似的因素逐渐增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宫殿建筑基址,有青铜器爵、斝、戈、戚、刀、镞、铃和嵌绿松石牌饰等,在灰坑、灰层中发现散置人骨架,这些大都属于三、四期。宫殿基址经复原,有堂、庑、门、庭,规模较大。 以1959年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遗址数百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夏县),一般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碳十四测年为BC1900-1600年,接近夏代纪年,又分布在传说中的夏人活动范围内,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丰富数据。有学者认为二里头一、二期属夏文化,三、四期为商文化早期;也有学者主张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总的特征: 陶器有炊器(鼎、罐);饮食器(豆、三足盘);酒器(爵、鬹、斝、觚);容器(鬲、尊、瓮、罍等)大部分有绳纹和篮纹,或云雷纹、兽面纹等,几乎均为手制; 玉石器大体似龙山时代,并发现大型精美玉器(玉琮、圭、璋、钺等); 青铜器主要是生活工具和兵器,如戈、铃、镞、戚、刀、锥、鱼钩等,铸造了较大的青铜容器,如爵、鼎等,表明当时已掌握较复杂的铸造工艺,运用复合范铸成,铸造工艺复杂; 遗迹:居址与宫殿有大中小型之别,并发现成熟的宫殿,如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基址:反映了中国早期宫殿建筑的先例(“华夏第一都”);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人文研究 一、填表题 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 二、填空题 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 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 3.1958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从而 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1870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 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全 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 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 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 B.文化中心论 .文化普同论 D.种族主义C. 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 梁”。 A.人类学 B.社会学 C.民族学 D.考古学 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选) 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 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 C.考古人类学 四、名词解释 1.文化

2.进化学派 3.传播论 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 5.社会决定论 6.历史特殊论 7.濡化 8.文化模式、国民性 9.功能论 & 新功能论 10.社会冲突论 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 五、简答与问答 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 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 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 6. 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 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 9.是论述人类学与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0.思考学习人类学有什么作用或者意义。 11.说明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及其前提条件 12.如何认识整体性的文化研究 13.如何认识文化相对主义 14.阐述你所知道的人类学的认识论主题 第二章田野民族志与人类学研究(3课时) 一、填空题 1.在其他社会科学家看来,人类学中的质性研究主要在于探讨文化现象、形成民族志、和研究的学术传统。 2.在一书中已经提出了田野工作的具 体方法,并认为通过这些方法和一定程序有望获得可靠而有效的民族志资料。 3.从事田野民族志研究的人类学家的选题一般有两种选择,即: 和。 二、选择题 有目的的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等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是哪种方法?

历年考古试题

2007北大 -------------------------------------------------------------------------------- 解释:奥都威技术,魏敦瑞,西阴村,黄肠题凑,小河墓地,和林格尔壁画墓,湖州镜,世说新语,波斯陶,酋邦 论述: 1、考古发现稻作起源 2、二里头文化宫殿及其特点 3、东汉洛阳城特点 4、唐代西安地区墓葬类型与等级制度 北京大学2005 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 1、金石学 2、裴文中 3、碳十四测年技术 4、朱封大墓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易县燕下都 7、低温釉陶 8、汉代铁官 9、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 10、天龙山石窟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长江中游地区新“时期”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 2、概述东周列国都城类型多样化的现象及原因 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4、北宋皇陵的建制及特点 北大2003年考题 考古学通论 名词 金沙遗址李济湖州镜萨珊银币 论述 1莫维斯线述评 2商周时期陶鬲的分期特点 3龙山时代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 4铁器的产生及其意义 5大明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北大2004年考题 广谱革命,葡萄镜,安伽墓,华清池,里耶秦简,沂南汉画像石墓,石器拼合, 柴尔德,还有一个想不起来了 还有长沙窑 还有什么来得,好像是个以前考过的,肯定是以前考过的

嗯嗯 大题是北魏洛阳城,农业起源,铜石并用期主要文化,秦楚墓比较 -------------------------------------------------------------------------------- 2006高校考古学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名词解释: 三大气候信息库 AMS测年蛋壳陶瑶山墓地吴城文化涂金工艺石阙模型明器虞弘墓号墓为陵 论述: 1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史什么? 2 概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其早期的发展情况 3 概述汉代工官的设置和其产品 4 概述六朝墓葬的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 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2、论述二里冈文化的发现、命名及基本文化特征。 3、论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及其重要性。 名词解释(每题5分) 山顶洞人、裴里岗文化,石家河文化,半坡类型,夏家店上层文化,琉璃河燕国墓地.虫鸟书体,东下冯遗址,走马楼简牍,马王堆汉墓,镇墓兽,长沙窑 川大 一、名词解释 考古学文化细石器半坡遗址妇好墓侯马晋城模印拼砌画像砖墓影青瓷永乐宫 二、简答 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的断代研究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2、唐高宗至德宗时铜镜的类型和艺术风格 三、论述 1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谱系关系及近十年来的新发现 2、三星堆及蜀文化发现与蜀文化的研究新进展 3、西汉长安城布局及近十年考古的发现(附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考古学复习参考题

《考古学通论》考点整理 1、“金石学”是专门研究古代________和________,正式诞生于北宋中叶。 2、名词解释:考古学: 3、考古学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实物资料包括_____和_____;考古学研究范围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 4、“文化层”是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地层。 5、名词解释:“考古学文化”: 6、“考古学文化”的命名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实物资料的主要手段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_______和______。 8、考古学断代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编写报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10、考古学分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述题:考古学和其他学科关系:

12、考古学年代可分为_______、_______,其中相对年代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进行研究。地层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考古学发展简史: ●古代考古:______的《考古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__________的《古玉图》现存最早的专录玉器的著作;_________著有《金石萃编》。 ●近代考古:1921年___________发现并提出了“仰韶文化”;1922年北大成 立了__________;1924年北大考古学研究室设立了_________。1926年,__________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田野考古;1927年___________成立。 1928年_________________成立,内设考古组,同年_________在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1929年在_________的主持下先后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等。 ●现代考古:___________于1979年在_____成立。 ●________被誉为“埃及学奠基人”。 14、1819年丹麦人_________把古物按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进行分类。1865年_________提出了“新石器”和“旧石器”。 15、旧石器主要以_打制_为主。制作工艺包括_____和_____;其中,打片包括_______和_______。直接打击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名词解释:北京人: 17、甘肃省_______地区是中国最早发现旧石器的地区之一。 18、名词解释:山顶洞人: 19、简答、论述题: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阶段分期:

考古学通论课程考试大纲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考古学通论 历史文化学院 2010 年 4 月编制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考古学通论 课程名称:考古学通论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历史学专业(4年制) 总学时:72学时讲授学时:54学时实践学时:18学时 一、考试目的 《考古学通论》课程的考试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做到能借助考古学的知识来为历史教学和科研服务。在考核过程中,配备一定数量的思考题,结合试题库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和实际的业务操作水平。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考古学通论》的课程考试命题是以课程规定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依据,按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根据考试时间110分钟掌握出题量,试题覆盖面广:占各章节内容的80%以上;题量适当:客观题为35题,主观题为7题;难度适中:试卷中不同难度层次题量比例为2∶5∶2∶1(容易∶一般∶较难∶难);没有偏题、怪题,90%以上的题都是各章节的重点。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主要是39道客观题),大题目主要是7道主观题;中小题目与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约为6:4。客观性的题目占比较重的份量,分值达到55分。 三、考试内容 1、考古学的基本涵义;遗迹与遗物被埋藏的原因及“文化层”的形成;考古学文化;考古学的方法论;考古学的分支;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上的“年代学”;中国考古学发展简史。 2、考古学的定义;遗迹与遗物被埋藏的原因,“文化层”定义及形成;考古学文化的定义和内容;考古学调查和考古发掘;考古学的分支;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定义及断定;中国考古学发展简史。

考古学复习思考题

《中国考古通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中国考古学考古学文化考古类型学考古地层学探方法碳十四测年铜石并用时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聚落考古学简答题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通常包括那几方面内容 简述考古调查的基本方法 简述考古发掘(遗址)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简述整理考古发掘资料的要求 简述考古发掘报告的主要内容 简述考古综合研究的任务 简述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简述考古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简述考古学与历史学学的关系 简述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古文化面貌的影响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论述题 试述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 试述中国考古学的产生背景和产生过程 试述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宗旨

名词解释 金石学汤姆森沃尔索斯坦因伯希和李济安特生蒙特留斯马衡贾兰坡裴文中三叠层夏鼐梁思永西阴村马衡 简答题 简述清代金石学的特点 简述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简述考古学主要专业期刊 简述若干本考古学综合专著 论述题 有人说,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试加以评述。

名词解释 直立人人字洞金牛山人许家窑人丁村人山顶洞人丁村人水洞沟细石器和县人南京人 简答题 简述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征(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主要的人类化石 体质人类学研究在考古学上的意义 论述题 试述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异同 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

名词解释 老关台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城背溪文化彭头山文化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半坡遗址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姜寨元君庙遗址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仙人洞遗址玉蟾岩遗址良渚文化丁公城址凌家滩牛河梁红山文化王城岗马家浜文化河姆渡遗址兴隆洼文化平粮台城址蛋壳陶昙石山文化石峡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时代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良渚遗址群崧泽文化马家窑文化印纹硬陶陶寺文化 简答题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 长江流域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试述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类型 黄河流域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有哪些 论述题 我国史前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试述中国从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阶段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

考古发现与探索题库(选择题和判断题)

一、选择题 1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 ?A、1900.0 ?B、1921.0 ?C、1935.0 ?D、1947.0 我的答案:B 2 苏秉琦是哪所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创始人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复旦大学 ?D、中国科技大学 我的答案:B 3 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学科标准不包括?A、研究对象 ?B、研究方法

?D、研究主体 我的答案:D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王威先生是中国第几代考古学家?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C 5 在龙骨药材上有下列哪项重要考古发现 ?A、汉晋简犊 ?B、龙门石窟 ?C、甲骨文 ?D、良渚文化 我的答案:C 6 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

?B、梁启超 ?C、章太炎 ?D、季羡林 我的答案:A 1 下列不属于遗迹的是 ?A、墓葬 ?B、房屋 ?C、道路 ?D、鼎 我的答案:D 2 下列不属于遗物的是()。?A、生产用具 ?B、生活用具 ?C、房屋 ?D、刀 我的答案:C

3 “三器说”是哪国人提出来的 ?A、英国人 ?B、埃及人 ?C、丹麦人 ?D、西班牙人 我的答案:C 1 人类第一次合成的金属材料是什么?A、铜 ?B、铁 ?C、金 ?D、银 我的答案:A 2 人类第一次能够合成的材料是什么?A、铜器 ?B、铁器 ?C、陶器

我的答案:C 3 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影响因素不包括什么 ?A、磨制石器的出现 ?B、铜器的出现 ?C、农业生产的出现 ?D、动物的驯养 我的答案:B 4 石器时代可再分为四个时期,关于四个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晚石器时代 我的答案:D 1 夏鼐是中国第几代考古学家 ?A、一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考研真题精选 论述题)【圣才出品】

三、论述题 1.大遗址保护的意义、注意的问题,举例说明。[四川大学2012年研] 答:“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等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在我国已公布的六批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约有500余处是大遗址,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一部分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世界展示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遗址所在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加强展示和宣传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发挥文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新考古学学派所指出的“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问题?[南京大学2012年研] 答:(1)“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的含义 该问题是1973年英国考古学家戴维·克拉克在其发表的《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一文中提出的,后被中国文博考古界翻译成中文版。他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新考古学背景下,考古学学科意识的扩展是以学科纯洁性的丧失为代价的,代价虽高,收获却也颇丰,而纯洁性的丧失已是不可挽回的了。

“纯洁性丧失”的内涵是指,考古学在新方法、新仪器设备、新观察、新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目标等学科意识扩展之后的新知识生产方式。 (2)“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的主要表现 ①考古学的整体性受到挑战。考古学被分解,考古学分支学科增加,学科进一步细化为更具朝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的领域,整体性受到挑战。 ②新研究分析方法的出现。获得信息的手段和分析研究的方法,尤其是相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传统考古学来应付已是力不从心。 ③学科交融的特点愈发明显,一些非传统考古学学科兴起。 (3)对“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的思考 ①事实上,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采纳了多学科的精华,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特点,纯洁性一说似可商榷。 ②其他学科和考古学是相互渗透的,其中考古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体现了它强大的活力,通过整合其他学科,考古学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 ③考古学将人直接带入到历史层面去获取未知信息的特质,也注定考古学的独立性不会丧失。 3.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南京大学2011年研]答:(1)考古发现中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 ①确定遗址的年代 通过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以及对其中的绝灭动物属种与现代属种的对比及比例统计,可帮助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 ②环境与气候

考古发现与探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索》期末考试(20) 2016 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探铲又叫做什么
1.0 分
? A、
安阳铲
? B、
北京铲
? C、
洛阳铲
? D、
南京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铁云藏龟》的作者是谁
1.0 分
? A、
罗振玉
? B、
王懿荣
...

? C、
刘鹗
? D、
王国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下列不属于遗迹的是
1.0 分
? A、
房屋
? B、
村落
? C、
道路
? D、
武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
1.0 分
? A、
王懿荣
? B、
王国维
...

? C、
王圆箓
? D、
刘鹗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很多研究表明妇好是下列哪个商王的配偶
1.0 分
? A、
昭明
? B、
成汤
? C、
武丁
? D、
纣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中国人自己第一次做考古的带领人是()
1.0 分
? A、
安特生
? B、
李济
...

中国音乐通史课后复习题答案

中国音乐通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贾湖骨笛: 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这批骨笛形式固定,制作规范。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它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2、韶:传说中舜时的乐舞,又有《韶箾》、《箫韶》、《九辩》、《九招》、《九歌》、《九韶》等名。据史籍记载,《韶》乐规模宏大,代表了原始乐舞的最高水平,它的演出可达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效果。《韶》乐一直被视为古代音乐的最高典范,在中国音乐史上影响极其深远,受到无数文人名士的赞叹。季札称其“德至矣哉”,孔子赞其“尽善尽美”。 3、大夏:大禹时的乐舞称作《大夏》或《夏籥》,以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大夏》共有九段,以编管乐器籥为伴奏乐器。演出时,演员头戴皮帽,下穿白裙,赤裸着上身表演。 4、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有原始时期葛天氏族部落的乐舞表演:三个人手执牛尾巴,踏足而歌,边舞边唱。全曲共有八段,一曰《载民》,即歌颂负载着人民的大地;二曰《玄鸟》,是歌颂他们的图腾黑色的鸟;三曰《遂草木》,是祝愿草木旺盛生长;四曰《奋五谷》,是祝愿五谷丰登;五曰《敬天常》,是表达对上天的敬意;六曰《达帝功》,是表达对老天爷恩惠的拜谢;七曰《依地德》,是对大地厚德的歌颂;八曰《总禽兽之极》,是对各类鸟兽多多繁殖的祈求,以提供人们源源不断的食物。这是一首非常重要的有关古乐舞的记载,它完整地描写了先民的生活,歌词中既有对天地、图腾的歌颂,又有对种植、养殖丰产的期望,可说是一首表现原始人们生活的组歌。 简答题: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我国见诸文献记载的原始乐器种类很多,有箫、苇籥、笙、骨笛、土鼓、埙、陶钟、铃、磬等乐器。它们是古人智慧之结晶,是华夏音乐文化之灿烂的充分证明。众多乐器在考古上也得到了证明。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一百余件骨哨,大约据今有7000年左右;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年代最久的埙,呈橄榄形,无音孔,只有一吹孔,据今约7000年。青海、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公元前2600年左右用陶土制作的鼓。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夏代的一件鼍鼓,其鼓腔用树干挖成,鼓面原蒙以鳄鱼皮。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陶钟,约为公元前3900至公元前3000年之遗物。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迄今所见最早的石磬,据今约4400余年。 在我国目前出土乐器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贾湖骨笛的发现。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

网络公选课《考古发现与探索》课后习题及答案(特选资料)

网络公选课【考古发现与探索】 (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2016.4.10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一)已完成 1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 A、1900.0 B、1921.0 C、1935.0 D、1947.0 我的答案:B 2 苏秉琦是哪所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创始人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复旦大学 D、中国科技大学 我的答案:B 3 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学科标准不包括 A、研究对象 B、研究方法 C、研究目的 D、研究主体 我的答案:D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王威先生是中国第几代考古学家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C 5 在龙骨药材上有下列哪项重要考古发现 A、汉晋简犊 B、龙门石窟 C、甲骨文 D、良渚文化 我的答案:C 6 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 A、王国维 B、梁启超

C、章太炎 D、季羡林 我的答案:A 7 敦煌石窟是由一名道士在1899年发现的 我的答案:× 8 影视作品里的考古学家和真实的考古学家是有差别的 我的答案:√ 9 考古手段获得的文物叫发掘品 我的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二)已完成 1 下列不属于遗迹的是 A、墓葬 B、房屋 C、道路 D、鼎 我的答案:D 2 下列不属于遗物的是()。 A、生产用具 B、生活用具 C、房屋 D、刀 我的答案:C 3 “三器说”是哪国人提出来的 A、英国人 B、埃及人 C、丹麦人 D、西班牙人 我的答案:C 4 金石学一般的收集对象是含有文字的金属和石头制造的器物 我的答案:√ 5 地质学的发展和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对科学考古学起到重要的影响我的答案:√ 6 考古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挖掘 我的答案:×

作物学通论复习题

作物学通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复种:在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种受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 3、间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一季节成行或成带相间的种植方式。 4、套作:同一块田地上以前季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5、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在田间缺乏规则排列的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方式 6、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7、连作:指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8、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布局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9、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根据当地各种资源的特点及要求,统筹布置全年作物的种类、品种、比例面积以及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 10、生态农业:是在农业生态学原理与技术的指导下,将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相结合,通过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功能与配套技术而构建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 11、免耕::指在作物播种之前不进行翻耕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种后作物生育期间不进行中耕的耕作方法。 12、土壤耕作:土壤耕作是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创造良好的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达到“平、净、松、碎”,使土壤水、肥、气、热状态相互协调,为作物播种、生长和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13、作物: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14、品种:来自同一祖先、具有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能稳定一致的一种生物群体 简答题 1、合理种植制度特点: (1)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耕地面积的年生产力,能持续增产稳产并提高经济效益。 (2)以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为基础 (3)以多元多熟种植为途径 (4)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 (5)保护并改善资源与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作物布局的原则 1)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区域发展。 (2)掌握作物和品种特性因地因土种植。 (3)适应生产条件,缓和劳畜力、水肥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

考古学复习

就公众而言:怎样看待考古与盗墓放在同一平台讨论的现象? 考古的科学性和与盗墓的违法性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考古与盗墓的论题,0 这在业内看来是根本不值得讨论的问题。然而,这场激辩的发生,也给考古业内带来不小的震动和反思。考古学者高蒙洪指出,公众对考古学有三大误解:1、不知啥是考古;2、认为考古就是盗墓; 3、搞考古的都是文物收藏家。许宏认为,这是因为考古学与社会的沟通上存在着缺乏透明度、信息不对称、语言不易懂等问题,最大的问题,恐怕还是心态不开放。所谓公众考古,不是专家学者抱着“施舍”的心态做单向度的“指教”和灌输,而是与公众进行平等地对话。徐坚首先强调,考古学不等同于考古发现,,更不等同于宝藏发现。大多数考古学工作本质上就是对垃圾遗存的研究。其次,考古学是基于田野的思辨和构建之学,而不是技术性工作。最后,将考古学界定为理论和方法完备的学科并不是鼓励学者重回书斋,考古学从来都是社会教育和改造的利器。如果有一天,中国考古工作者不再将灿烂的出土文物作为吸引公众眼球的手段,不再片面追求重大发现,而同样关注寻常遗迹蕴含的重大问题,不再将发掘当成自身工作的全部或者光辉的句号,也不再将考古学研究当成少数人的智力游戏,而是勇于表达专业的思辨能力,,考古学被再度污名的几率会显著降低。 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依据的是大量的理论指导。归根到底,理论提供了解释考古学证据的方法,并使得描述、解读和认识过去成为可能。 考古学的上限:原则上说始于人类的诞生,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存距今约300万年。但事实上还需要远远超出这一时间范围。下限:1950年以前,有人以文字的发明作为考古学研究的下限年代。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无法在世界范围内确定统一的下限年代。英国诺曼人入侵(1066),法加洛林王朝覆灭(987),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日本考古学明治维新(1868)。夏鼐认为中国考古学的下限年代为明朝灭亡的1644年,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延伸到了清代。 考古学研究的时空范围,原则上是全球各地,但由于只限于古代人类曾经居住或者活动过的地方。但沧海桑田,也未必没有。 路易斯·宾福德:美国考古学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新考古学的领军人物。他认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考古学应该从文化史编年转向利用科学方法,以阐释文化以及遗址的形成过程为目标。宾福德的民族考古学超越了以默证方式进行的以今证古,推己及人的传统意义上的民族考古学,开启了中程理论基础之上的类比研究的先河,被称为新考古学的民族考古学。《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考古新思维》。 罗伯特·沙雷尔美国考古学家,《发现我们的过去:考古学》一书中把考古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揭示过去存在的形式,即对复原的物质遗址进行描述和分类,这种对形式的分析有助于考古学勾勒出古代社会遗存的时空分布;第二是确定功能,即通过对复原的遗址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它们反映的古人行为:第三是了解文化的过程,即通过研究古代文化遗存说明它们如何以及为何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第四是试图从考古遗存中获取有意义的解释,考古学的终极魅力就是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架设一道桥梁。 戈登·柴尔德:英国考古学家,先后提出“新石器革命”(食物生产的革命)和“城市革命”概念,为日后农耕、家畜饲养和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被公认为20世纪前期最有成就的史前考古学家。《欧洲文明的黎明》、《远古时代的东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