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语言学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杨 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从不同的来源看,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有以下几类:时间是空

间;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时间流逝是运动。汉民族认知和建构时间概念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中的时间隐喻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隐喻; 时间隐喻; 源域; 目的域; 映射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22(2010)0120016204

收稿日期:2009209221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资助项目“异常搭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08AZZ142)作者简介:杨梅(1978— 

),女,山东肥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

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传统的隐喻理论也将隐喻当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的修辞现象。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研究才出现了一个新视角:隐喻不仅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

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1]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 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

隐喻”[2](P.1)

。Lakoff &Johnson 在他们合著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 hors We Live by )(1980)中根据可靠的统计,断言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隐喻在

日常语言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隐喻研究的诸多结论是基于英语研究的结果。而认知隐喻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

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3]

。本文运用基本的隐喻理论,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

上,从认知角度考察汉民族认识时间这个概念的途径和方式,试图以汉语的例证说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本质的是一种思维现象。

一、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人的各种认

知能力中,想象力是一种重要和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隐喻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从结构上说,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 )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即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 )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例如,在WORDS ARE WEA PONS 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用WEA P 2ONS 去类比WORDS 。由此还可派生出以下大

量的隐喻表达:[4]

She used some sharp words.That was pretty cutting language.

?

61?第32卷 第1期

Vol.32No.1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 πs College 2010年2月

Feb.2010

It was a barrage of insults.

He was bombarded by insults.

He hurled insults at her.

认知语言学赋予隐喻下述特点:第一,源域的框架投射到目的域之上,这种投射是单向的,不存在从目的域到源域的投射;第二,这种投射又是部分的,因为源域的框架只有部分会被投射到目的域之上;第三,这种投射不是随意的,它遵循La2 koff(1993)提出的“恒定性假说”(t he Invari2 ance Hypot hesis),即所投射的结构应与目的域的原有内部结构相一致。

二、汉语里的时间隐喻

时间隐喻指的是将非时间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

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人类没有能感知时间的器官,所以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必须借助其他一些具体的熟悉的概念来完成,要借事物、运动、方位等观念以隐喻的方式来理解,这是时间隐喻形成的生理基础。从不同的来源理解时间,可形成不同的时间隐喻。

1、时间是空间

空间是人类的视觉系统能感知到的,空间感知能力是人类基本的无意识的能力。而时间则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把握。人类总是先学会描述比较具体的事物和概念,然后才学会描述比较抽象的事物和概念。所以人们先学会描述空间,后学会描述时间。在人类发展史上,对空间概念的认识也远早于对时间概念的认识。认知语言学家们早己形成共识:在几乎所有已知的人类语言中,时间概念都是程度不同地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汉语也不例外。汉语中时间的先后与空间的关系概括为以下几类:

(1)“上/下”方位概念的运用: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迟为下,即过去是上,将来是下。这可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太阳运行的经验有关,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到中午达到最高点,这一时间段太阳是上升的,因此有“上午”这一词;午后太阳开始渐渐落下,直到低于地平线,这一时间段太阳是向下运行的,因此有“下午”这一词。而“上午”较“下午”为早,“下午”较“上午”为迟,因此有“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迟为下”这一隐喻。如:上

午/下午;上星期/下星期;上个月/下个月;上一个季度、下一个季度;上半年/下半年;上学期/下学期;上半夜/下半夜;/上半场、下半场;上一代/下一代。

(2)“前/后”方位概念的运用:过去是前,将来是后。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还是对中国文化颇有影响的道家思想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孔子认为最好的治世是三皇五帝时期,老子说社会“失道而后德”,从无为到有为,步步倒退。中国人言必称尧舜,认为好的东西总是过去的。因此,人们习惯于面向过去。受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的影响,汉民族在用空间范畴中的前、后方位说明时间范畴时,形成了“过去在前,未来在后”的隐喻。这一隐喻概念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史无前例、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赴后继、前车之鉴、前所未闻、后起之秀、后继有人、瞻前顾后、惩前毖后、思前想后、前因后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后矛盾、前言不搭后语、前辈/后辈、前人/后人、以前/今后;前天/后天;大前天/大后天;前半天/后半天;前半场/后半场;前半夜/后半夜;文化大革命以前/改革开放以后。

(3)“远/近”概念的运用:“近”表示的是离现在不远的过去的时间,“远”表示的是将来。如:最近/近来/近代/远古/长远/想的太远。

(4)“长/短(距离)”概念的运用:如:长期/短期/短暂/这段时间。

汉语用来构造时间概念的主要是直线,即时间是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沿横向坐标运动就有了远近、前后的说法,沿纵向坐标运动就有了上下的说法。而且,汉语时间概念中“远古、最近、上星期、下星期、长期、短期”等说法保留的只是空间概念的一维结构特性,而不是二维或三维结构特性,因此汉语中没有用宽窄、高低、方圆等概念来映射时间;而且在表示一维属性的时间词里,汉语也没有与空间词相对应的表示左右的时间词,这正证明了隐喻的第二个特性:隐喻映射的只是部分结构,而不是全部结构。

2、时间是金钱

除了时间是空间隐喻外,在很多文化里还将时间比作金钱或一种有限的资源或一种有价的商

?

7

1

?

杨梅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第1期

品,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时间隐喻。人们总是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同时用劳动的时间作为衡量价值的量化标准,这样时间也成了一种有价的物品。尤其是商品经济兴起以后,时间和金钱的联系就更紧密了。这一点西方较东方的表现更突

出,英语里就有“invest time ”

(投资时间)的说法。汉语中的例子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一刻千金;时间就是金钱。除了将时间直接比作金钱,更是用对待金钱的方式来对待时间,金钱是可以花费,可以浪费,可以节省,可以计划、可以拥有的,于是我们通过“金钱”这个源概念来构造“时间”这个目标概念,将“金钱”的结构模式投射到“时间”上,这样形成的隐喻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系统的,是一个结构化的隐喻群。例如:时间很宝贵、花时间、花功夫、浪费时间、节省时间、珍惜时间、挤时间、计划好时间、赢得时间、争分夺秒、用(花)光时间等等。汉语用“金钱”来构造“时间”这个概念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在汉语文化中,小农经济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轻视商品交易,商品经济不发达。这种鄙视商业行为的价值观影响着汉民族的思维。人们认为许多东西是不能用钱买到的,特别是宝贵的时间。因此,汉语中形成了诸多“时间是金钱”的隐喻,这些隐喻一直沿用到今天。

“时间是金钱”的隐喻是一种结构隐喻,即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涉及金钱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这一隐喻表达的运作过程牵涉到两个范畴:来源范畴(source do main )和目标范畴(target domain ),透过映射关系(mapping ),以来源范畴中的元素———“金钱”映射目标范畴中的元素———“时间”,隐喻的机制便形成了。

3、时间是实体人们经常通过对实体和物质的具体的经验来理解那些较抽象的经验。实体隐喻又称本体隐喻,作为隐喻的一大类,“是人们将抽象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

其特征及原因”[2](

P.30)

。汉语中时间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实体,这就使得我们能够用它来指称,如: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用它来量化,如:十年的时间将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

的中年人了;用它来辨认某一方面特征,如:他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就这样在小镇度过了;用它来确定原因,如:时间让她懂得了友情的珍贵;用它来确定目标、促动行动,如:她把希望寄托在时间上。这样的隐喻在语言中非常之多,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它们是隐喻。

时间是实体这个本体隐喻,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1)时间是容器

容器隐喻是实体隐喻里最典型的一种,其物理基础是: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物、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尽管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无始无终,无边无涯,人们却都将时间设想成有边界的实体,我们可以看到某一相对的时间有边界,可以丈量。例如:

(a )二十年之内,一定要完成南水北调的工程。(b )年底,教授就会回来了。(c )我们满怀着希望走进新世纪。(d )我沉浸在过去的幸福时光之中。

(2)时间是人

在人与自然界和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时间除了具有和自然界的物体相似的特性外,它似乎还和人一样具有生命。如果人珍惜时间,它就馈赠以丰硕的成果;如果人怠慢时间,它就远离而去。时间仿佛有自己的思维、判断、感情和力量,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汉民族将时间隐喻成有生命的人。例如:

(a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的创伤,哀痛和失意。(b )光阴在皮肤上刻下皱纹。(c )时间可以使你忘记一切。(d )时间好像在和我们开玩笑一样。

汉语里在表示消遣时间时使用“打发时间”这一隐喻形式。“打发”一词原意为“使某人远离”,也体现出“时间是人”这一隐喻。

此外,汉语中还常常用人的身体部位去映射时间。如:首先、面前、眼下、眼底、眼底下、眼前、目前、手头、手头上、脚下等等。这些时间词语是由“身体部位词+方位词”来表示的;还有一些是由此引申的隐喻表达方式,如:“迫在眉睫”、“火烧眉毛”、“一眨眼”、“一转身”、“(抽)一袋烟的工夫”

?

81?第32卷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总第128期)

等等。我们的祖先常常把人和人的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古希腊哲学家普塔哥拉斯(Protagoras )有一著名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Man is t he measure of all t hings )[5]。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时间概念和时间范畴。

(3)时间是流水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站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感叹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将时间比作流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比较固定的意象。时间和流水一样,都是一去不回,同时又是绵延不断的,用流水来隐喻时间主要就是取它们的这点共同之处。同样的,我们不但直接将时间比作流水,

还将用于流水的一些词语来描述时间,如:“任时光匆匆流去”、“时光倒流”、“柔肠百转度流光”、“似水流年”、“时光流逝”等等。4、时间流逝是运动汉语中在谈论时间时会使用“时间流逝是运动”这一概念隐喻。这一隐喻的映射关系为:“时间与观察者位置同一。时间是物体,时间流逝是运动,将来时间位于观察者的前方,过去时间位于观察者的后方。在时间和观察者两者中,只有一个移动,另一个静止不动,静止物为参照点。由于运动是持续的、一维的,时间的流逝也是持续和一

维的”[6]

。在这一个大的概念隐喻下又分化出“时间在动”和“观察者在动”两个隐喻类型[7]。在“时间在动”类型中,观察者静止不动,时间是朝着观察者正面移动的物体,即“将来向我们走来”;在“观察者在动”类型中,时间静止不动,观察者面向未来移动,即“我们从过去走来”。

汉语中这样的时间隐喻是很多的。在“时间在动”类型中,时间面对观察者移动,就有了“将来”、“现在”和“过去”。当时间移至我们身后,我们在心理上须重返过去时,就有“回首”、“回顾”、“回忆”等,甚至“追念”、“追思”、“追溯”等。汉语中这一类别的词组和句子还有:“时过境迁”、“时来运转”、“世易时移”、“时光飞逝”、“寒来暑往”、“暮去朝来”、“年复一年”、“春节即将来临”、“时间

过得真快”等等。在“观察者在动”类型中,观察者

从过去走来,又向将来走去,他已走过的路就成了“历程”,“路程”,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前程”,“前

途”,“前景”。汉语中这一类别的词组和句子还有“走进新时代”、“迈向新世纪”、“走向辉煌的明天”、“过日子”等等。

三、结束语

本文从多个源域考察了汉语里的时间隐喻,

证明了汉语里的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时间隐喻的普遍性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日常语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6.[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5.[4]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25.

[5]张焕.从隐喻认知角度透析汉民族时间词语[J ].语文学刊,2004,(3):86—87.

[6]张建理.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J ].浙江大学学报,2003,(9):84—91.[7]张建理,丁展平.时间隐喻在英汉词汇中的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31—34.

A Cognitive Study of T emporal Metaphors in Chinese

YAN G 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time is recognized through other concepts.Viewed f rom different source domains ,the tem 2poral metaphors in Chinese have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time is space ;time is money ;time is entity ;time passing is motion.The cognition and conceptual construction of temporal metaphors in Chinese is various.The large number of tem 2poral metaphors in Chinese demonstrates their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language ,especially in everyday language.

K ey w ords :Metaphor ;Temporal Metaphor ;Source Domain ;Target Domain ;Map

?

91?杨梅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第1期

最新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精品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此书中将概念隐喻定义为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机制。这一理论颠覆了隐喻是一种用于作品修辞手段的传统隐喻观,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争相从各个层而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书武作为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国外隐喻理论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著作。胡壮麟老师的《认知隐喻学》(2004),束定芳先生的《隐喻学研究》(2000)以及赵艳芳老师的《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等隐喻研究著作,全都表明了我国对隐喻现象研究的兴趣和研究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笔者以2005年至2015年间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概念隐喻的核心期刊为源数据,以主题词为检索项,对“概念隐喻”进行高级检索。根据检索结果,笔者将对近10年(2005-2015)概念隐喻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 二、数据分析 根据检索,从2005年至2015年,我国共发表相关文献507篇,并且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基本呈逐年上升状态。如表1所示: 三、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进一步对内容分析发现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大致涉及三大主题: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3.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对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至今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空间方面:有陈燕平(2011)关于“上、下”方位的概念隐喻对比的具体实证研究。江静(2006)认为方位隐喻与本体隐喻在汉语和中的体系较为相似,从中可以找到人类把抽象概念方位化和实体化的共同经验。经济社会方面:胡志清(2008)认为英汉财经报道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并可以分类。而对经济活动的不同理解导致了语言实例、语言百分比、语言实体和语言实体频率方面的差异。时间方面:邵军航、樊葳葳(2014)认为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要借助于概念隐喻。时间概念隐喻及表达因的不同而不同。英美人主要是面向未来,中国人既面向未来,又面向过去。总的看,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与文化和社会实际情况和人类经验相关,因此要也要对这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相关,不同领域中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共同存在,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需要结合语料库和文化、社会和人类经验进行综合考量。 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 朱建新(2009)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目的语的概念系统。近年来,概念隐喻理论全面应用到词汇、阅读、文化等二语习得环节中,与外语教学的联系逐步密切。词汇方面,刘启成(2011)认为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英语词汇习得,为词汇习得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陈海燕、汪立荣(2013)认为在EFL词汇教学中的隐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对词汇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自主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617990629.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政治演讲概念隐喻

An Analy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t role Conceptual Metaphors played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1)to introdu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Political Speeches; 2) elaborate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on the basis of Lakoff and Johnson’s great work Metaphors We Live By;3)Take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used and relevant functions in his Political Speech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metaphors in political speeches systematically and reveal how metaphors work in the political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this research can help people know the American politics and understand its culture. Key words: Political Speeches; Conceptual Metaphors; Application 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概念隐喻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概念隐喻在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使用,指出概念隐喻在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中发挥的重要角色,本文旨在:1)简要介绍概念隐喻与政治演讲之间的关系;2)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来阐述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3)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作为背景材料,分析其中所使用的概念隐喻,以及这些隐喻对其演讲的辅助作用.本文试图对所选语料中的隐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隐喻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特殊作用,并且通过分析隐喻,帮助人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和文化. 关键词:政治演讲;概念隐喻;应用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语言学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杨 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从不同的来源看,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有以下几类:时间是空 间;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时间流逝是运动。汉民族认知和建构时间概念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中的时间隐喻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隐喻; 时间隐喻; 源域; 目的域; 映射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22(2010)0120016204 收稿日期:2009209221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资助项目“异常搭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08AZZ142)作者简介:杨梅(1978—  ),女,山东肥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 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传统的隐喻理论也将隐喻当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的修辞现象。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研究才出现了一个新视角:隐喻不仅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 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1]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 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 隐喻”[2](P.1) 。Lakoff &Johnson 在他们合著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 hors We Live by )(1980)中根据可靠的统计,断言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隐喻在 日常语言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隐喻研究的诸多结论是基于英语研究的结果。而认知隐喻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 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3] 。本文运用基本的隐喻理论,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 上,从认知角度考察汉民族认识时间这个概念的途径和方式,试图以汉语的例证说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本质的是一种思维现象。 一、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人的各种认 知能力中,想象力是一种重要和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隐喻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从结构上说,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 )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即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 )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例如,在WORDS ARE WEA PONS 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用WEA P 2ONS 去类比WORDS 。由此还可派生出以下大 量的隐喻表达:[4] She used some sharp words.That was pretty cutting language. ? 61?第32卷 第1期 Vol.32No.1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 πs College 2010年2月 Feb.2010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挪威的森林》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挪威的森林》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有关“爱情”概念隐喻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认知语言学界重视,而其中多数以英语为研究对象。与此相对,其他语言中的“爱情”概念隐喻研究较少,尚有研究的空间。鉴于此,本论文以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为例,从中筛选出各种隐喻性表达,特别是“爱情”隐喻表达,从认知语言学的立场加以考察。通过精读《挪威的森林》,共筛选出325条具有隐喻性表达,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将其分为“类比”、“转喻”、“场所·移动隐喻”等,并得出以下结论:1)“类比”中以「…よぅだ」、「…みたいだ」等最为多见。2)《挪威的森林》中凡是描述“我”的室友“突击队”时,皆使用了“转喻”。通过“转喻”的“邻接性”,能够方便构筑“突击队”人物形象。3)“场所·移动隐喻”,即表达状态或者变化的隐喻也较多见,主要分为“状态是场所”、“变化是移动”两类。4)此外简要考察了察了“容器隐喻”、“方向隐喻”等隐喻。此外,特别筛出44条“爱情”概念隐喻表达例句,主要分为“爱是力量”、“爱是物品”、“爱是在一起”与“爱所伴随的负面感觉”等加以考察。结论如下:1)“爱是力量”这一隐喻在小说中较为多见,多将“爱情”比拟为能够搬动人的、将人吸引至某方向的,或者或要使之镇定的不稳定的力量等。2)“爱是物品”,会通过各种“物品”为“爱情”赋予特征。3)“爱是在一起”也多在小说中以“在一起”、“不抛弃”等表达,展现人物爱情。4)“爱所伴随的负面感觉”(悲伤、痛苦、憎恶等)这类非直接的隐喻表达,多出现于嫉妒、回想故去恋人等场景,通过负面情绪来令人感受“爱情”。5)对“爱是魔法”、“爱是

食物”等概念隐喻也作了探讨。在分析隐喻表达的基础上,结合“爱情”概念隐喻,对小说中直子、绿、玲子与“我”四人的恋爱观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直子总是感觉不安,所以渴求一直与恋人相伴的“爱情”。2)绿将“爱情”当做食物一般想要充分拥有,同时讲究爱的平等付出与获得。3)玲子对爱情的态度任其自然,并认同同时爱上两人的爱情存在。4)“我”将性与“爱情”分别看待,并能够同时对两人产生爱情。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汉语言文学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马玲玲 摘要:汉语中的联合构词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作为合成式复合词中的一个堇 要组成部分,联合式复合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堇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入手『对联合词进行分类探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联合词隐喻阐释 本文所论及的隐喻式联合词是指联合式复合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隐喻引申,使词义更加丰富。 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 人们的许多经验和活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隐喻就是要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用‘‘始源域之名'’代替〃目标域之实"。恰似赵艳芳所论述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式联合词试作分类阐释。 二.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性质相似的隐喻 性质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性质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了原本不熟悉、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中,从而使其易于被理解、接受。以”豺狼"一词为例:在汉民族的思维习慣中,豺 和狼一直是两种非常贪婪、残暴的动物,能给其他很多动物甚至人类带来严更的伤害。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人凶恶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以"凶恶残暴”这T 寺征为桥梁产生联想,从而以自己熟悉的凶猛动物”豺狼”来喻指 "凶恶残忍的人"。此类隐喻式联合词还有"爪牙、禽兽、虎狼、堡垒、本末、日苦、钢铁、风雨、机械、锦绣"等。以下面两个词为例具体分析: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蓉”的隐喻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 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 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 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 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 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 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 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 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 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

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 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 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 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 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 面前。 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 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 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 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 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 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