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隐喻的本质和特性有助于我们把握日常语言中的隐喻。隐喻的普遍性促使语言学界重视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胡壮麟在《认知隐喻学》中指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是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2]Johnson等人的研究表明,对隐喻的理解能力与受试者第二语言的水平有正相关。[3]因而,对英语隐喻的掌握与英语学习相辅相成。隐喻的普遍性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但这两种语言却有各自的体系,其中的隐喻用法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这对于语言教学来说是无法忽略的。从理论上说,学生应该学习,也能够学会隐喻性语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易事,英语教学过程中词语多义和动词短语、习语等涉及到隐喻的语言现象是中国学生理解和运用的难点。有研究表明,在语言的输出上,中国学生往往在英语输出过程中因按照中文的方式将要表达的经验概念化而导致其英语存在不地道现象。[4]而经验概念化方式恰恰与隐喻密切相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5]由此看来,隐喻的普遍性源于它是思维的基本运作机制,隐喻不仅涉及到英语的表层语言形式,更涉及到英语语言所代表的深层概念系统。在此认识基础上,如果能把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从根源上认识和把握隐喻,将能更好地解决英语中涉及到隐喻现象的教学难点问题。

人类在选择词汇语法手段构建经验、调整人际关系时一般倾向于选择与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体验)中存在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属性、动作、观念等有某种相似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选择与人们对这些东西范畴化的认知模式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句子/语篇结构模式。这些句子或语篇结构模式由于和人们的认知模式存在某种结构上的象似性,因而是无标记的或一致的。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和人类经验的复杂性,人们也会使用有标记的句子/语篇结构方式,它们往往表达某种有别于一致式的语篇意义,这就产生了语篇隐喻。概念隐喻体现的是语言的概念(经验)功能,即如何通过表意构建经验。[1]18构建经验主要关注交际的效率,即如何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取得最大的交际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最小努力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于所谈到的语义发生(semogenesis)的三个维度。[4]17-18其中,从话语发生(logogenesis)的维度看,名词化产生于说话人在展开话语的过程中,对各种经验意义不断加以概括、抽象和转换,并将其归纳、整合为更加抽象、浓缩

的范畴和关系。其目的在于让说话人以更小的认知努力构建经验,同时使受话人理解话语的认知努力最小化。

由于不同始源域的概念内涵相互交叠,许多概念隐喻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概念隐喻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基于概念隐喻层面的复杂体系,且该体系呈现出系统性。概念隐喻的系统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语言层和概念层。”语言层上的系统性表现为由一个概念隐喻派生出来的多个隐喻表达形式是成系统的,这也可称之为内部的系统性;概念层上的系统性表现为多个概念隐喻之间是成系统的,或称之为外在的系统性,即跨概念隐喻的统一性。不同的概念隐喻通过它们共享的隐喻蕴涵,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理解和认识目标域的全貌,构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系统,相应地也使得语言层上它们对应的隐喻表达形式也具备了多层次的系统性。如同冰山效应一样,如果说在句层次上,概念隐喻使我们认识了概念浮出水面的部分,语篇隐喻的特征就是让我们看到淹没在大海之中的冰山全貌。

隐喻在句层次和语篇层次上的差异

在句层次上,隐喻结构基本上是述谓结构及其扩展式,即A是B。概念性隐喻(conceptualmetaphor)一般都属于这种结构,如“时间就是金钱”。Lakoff & Joh nson(1980)中的大部分例句属于此例。这时隐喻的理解经历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两个阶段(束定芳,2000),从而达到认识本体的特征。然而,隐喻的间义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可穷尽的特点,一个概念隐喻往往被许多隐喻表达式所围绕,形成一个集合,为认知提供全景的理解图式。这就使概念性隐喻产生了分层结构,最具普遍意义的概念隐喻处于分层结构的上端,统领着一类隐喻性语言。另一方面,概念隐喻之间也相互连接,形成等级系统。(存在原型效应)Lakoff称之为“隐喻的内在分层结构”(1980.17),也就是说,概念隐喻发生在一个分层次的等级结构中,其中较低层面的映射内在的置于较高层次的认知框架之下,正是这种隐喻性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人们的认知能力得以扩展和延伸。在语篇层次上,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与在句层次上相同,仍是把一个领域的结构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但在形式上是以语块的形式投射的。隐喻通过概念映射大量的推理模式,并展示语言表达式的系统性。语篇层面上的隐喻是一个命题。隐喻可以作为宏观命题使语篇按照一定的隐喻框架展开(苗兴伟),以整体篇章结构体现隐喻的系统性。隐喻概念

的系统性和概念之间的互动赋予了隐喻的语篇功能。在语境中,隐喻表达式连贯地组织起来,以不同的角度展现概念的特征,整个篇章组成一个隐喻网络家族。隐喻网络自身也以多种方式提供视角,引导、指示甚至命令我们隐喻式的展示、管伸、详述隐喻概念,以整体而不是个体的形式保持隐喻内容。每个隐喻都是概念隐喻家族,概念隐喻中一个极具分量的成员,相互关联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图式。因此,语篇层次上概念隐喻的认知意义不在于个别隐喻网络中整个家庭成员的相互作用,它弥补了隐喻作为认知手段在字面解释上的不足。另外,语篇层次上的认知是动态的。在动态的认知过程中,人们积极利用其能力调整语言系统中的词汇和语法,使之与客观事物相联系,以达到完美的语义效果。从结构上讲,概念隐喻的系统性为语篇的结构提供了条件,使得人们可以连贯地认识某一事物的各个方面。从词汇层面上看,借助语篇中系统的词汇网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物。

在构建语篇隐喻时,人们也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置于大自然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相互作用,在高度抽象的层面上达到统一。隐喻通过两个概念之间的互动,在认知经验世界和概念世界之间架设了思维的桥梁。在语篇层次上,隐喻是一个命题,隐喻可以作为宏观命题使语篇按照一定的隐喻框架展开,以整体篇章结构体现隐喻的系统性。语篇层次上概念隐喻的认知意义不在于个别隐喻而在于隐喻网络中整个家庭成员的相互作用,它弥补了隐喻作为认知手段在字面解释上的不足。另外,语篇层次上的认知是动态的。总的来说,语篇层次上隐喻的认知是自下而上的,系统、连贯的语篇通过概念系统化和语义延伸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得以加深和扩展。

概念隐喻反映人类早期的经验。概念隐喻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人们最初在使用它们时是无意识的,或是被迫的。”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人们只能选择某种事物来表达另一些本来无法表达的事物。也就是说,人的认知只能用熟悉的概念去理解陌生的概念。并且在人类生活的早期,也是语言发展的早期,人类所认识的事物不如现在丰富,只能靠有限的熟知事物和概念去认知新事物。比如人体是人类最熟悉的,人类的身体构造就经常被人类用来认识其他事物。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这两种经验分别来自于人类的生物机能和人类所处的特定的物理和文化社会环境。

从Lakoff和Johnson归纳出来的概念隐喻例证来看,概念隐喻大都与比较基

本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有关。概念隐喻根植于人类的生活,并先于语言中形式各异的隐喻而存在,它们常常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自然和世界的相对早期的基本认识。概念隐喻存在跨文化现象。尽管英汉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隐喻的普遍性)这一原理却是相通的。由于人类认知受外在条件的制约,类似的条件能产生相似的经验,与人类社会中普遍现象和经验有关的概念隐喻在不同的文化团体中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换言之,人类共有的身体构造及人类社团的基本经验决定了人类语言中概念隐喻的相通之处,从而导致概念隐喻跨文化现象的存在。汉、英民族虽然属于不同的种族,生活具体环境也相差甚大,并且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但两者的概念隐喻却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就身体经验来说,综观汉英隐喻,可以发现“身体的经验在两种语言中都起了根本的基础作用,”因为身体经历的共同之处,汉英语言拥有了许多一致或类似的概念隐喻。但也需要指出的是相同或类似的经验基础只能促使类似概念隐喻的产生,不能最后决定具体会产生怎样的概念隐喻。在概念隐喻形成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仍会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概念的投射有客观的输入,也受到主观的影响,类似的概念隐喻同时又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概念隐喻同时表现出一定民族性)

概念隐喻有助于形象、直接地理解隐喻表达形式。语言中的实例证明许多隐喻是以人类早期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为基础的。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功能角度将隐喻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其中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尤其能证明概念隐喻来自于人类的早期经验:空间方位来源于人类和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类赖于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实体隐喻则体现了早期人类形成的通过具体、有形的物质世界来理解抽象、模糊的概念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能够使语言中所派生的隐喻表达形式与所代表的意象图式(即在人类日常经验中反复出现、相对简单的结构及各种空间方位关系在人类心理中形成的简单意象)直接相连,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意象积累,使其可以通过自我身体的感受和体验来理解和把握抽象概念,理解和把握隐喻语言。由于在人类发展的早期,语言的表达力比较贫乏,隐喻基本上是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物,采用体悟的方式,以具体比喻抽象。[11]英语教学中概念隐喻的介入,不仅向学习者指明了众多隐喻表达形式的最初来源,使得由符号所代表的语言脱去了它的抽象外衣,回归到原本的

面目,还可以使隐喻表达形式的理解过程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学习者与早期人类共有的基本身体和社会经验,激发心理意象和想象力,使得理解和记忆过程变得形象、直接、快捷、牢固。

概念隐喻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人们对隐喻式与一致式的语篇识解存在差异,而语法概念隐喻方式则有助于意义的有效识解,有利于认知效果的获得,其原因就是它建立在人们的认知反映世界经验的基础上。在一致式中,一个语法范畴体现一个语义特征,而在隐喻式中,一个语法范畴体现双重语义特征,原因是隐喻的体现方式可以是语义复合体。隐喻式作为世界经验的再认识比一致式的信息展开更合乎认知能力处理信息的最佳模式,更能激发大脑对百科知识和语篇知识的成功调用和有效处理。使用隐喻式有利于识解作者的意图,是语言使用过程中创造性的拓展,其工作机制是表达说话者所期望的最有效的信息组织方式,可以按事件发展状态或按说话者的思想意识组织,无须特殊的阐释,而是体现在普遍抽象能力或过程的自然结果上。

概念隐喻有助于在共享概念系统的基础上理解隐喻表达形式。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早期的认知环境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导致人类有相似的经验,因而英汉民族的认知模式有共性,反映到概念隐喻上就使英汉概念隐喻体现出许多一致或类似之处,两种语言的隐喻会出现跨文化的现象。例如有关时间的描述,现有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时间经验最初源于对空间的体验,英语和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本质上都是空间的,并且在空间隐喻基础上产生了有关时间各个侧面和特点的概念隐喻体系,运用英汉共有的概念隐喻,可以对这些相同的隐喻表达形式做出说明,使学生在概念隐喻层面上建立起对英语隐喻表达形式新的认识,意识到语言文化的相通之处及其原由,并利用相同的经验概念化方式来掌握目标语中相通的系列表达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超越掌握个别隐喻表达形式的层次。由于人类共有的基本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英汉概念隐喻的相通之处不胜枚举。在英语的教学中,利用英汉概念隐喻的共通性,可以使学生将英语和汉语融会贯通,共享概念系统中的相通部分,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当然,由于所属文化的不同,同一系统的概念隐喻及其派生的具体表达形式在不同语言中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由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的差异是学习的主要障碍,英语教学可以把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贯通之处作为教学的基点,让学生在相通的概念隐喻基础之

上,进一步体会语言共性中因具体文化差异导致的异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形式和文化的学习与交流,为进一步领会具体隐喻表达形式差异的深层原因或倾向奠定基础,降低母语的干扰作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这也是共享概念系统深层次的意义。对英语隐喻的学习,或者说对英语的学习,需要把它放在由语言、思维和文化构成的立体框架内,了解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才能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在注意到英语隐喻普遍性的前提下,应结合具体教材及教学对象,适当引入常用的概念隐喻。通过对语言体系中概念隐喻的把握,并将其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把接触到的表象不同而深层概念结构相同的英语隐喻表达形式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相对系统地理解各种具体隐喻表达形式,避免散漫无序的学习,并利用概念隐喻的特性对具体隐喻表达形式取得直接、形象的理解,加速理解过程;让学生通过概念隐喻来了解英语所代表的认知方式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共享英汉概念系统中的相通之处,降低学习的难度,并意识到在此基础之上两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差异,规避母语概念系统的影响,避免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输出英语,减少英语使用中的不地道现象,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英语语言能力。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_原则和方法

2002年3月 第34卷 第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 oreign L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 onthly) Mar.2002 V ol.34N o.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 西南师范大学 文 旭 提要: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认知语言学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与生成语言学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在整合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认知范式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语法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429(2002)02-009028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杂志。自诞生之日起,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多年里,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参见文旭1999,2001)。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观”。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而认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cognitive realism)的承诺,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换句话说,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兰格克(https://www.sodocs.net/doc/3016094193.html,ngacker)、雷科夫(G. Lakoff)、比尔沃思(M.Bierwisch)以及赫德森(R.Huds on)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 ord gram2 ? 9 ?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11、次序象似动因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1.1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历程 原型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段过程。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G)曾形象地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比作“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 而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却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认为其中类别的成员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者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都共有的,于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即下图方式: 从七十年代开始,以罗施(Rosch)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拉波夫(Labov)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cup ,bird ,fruit, furniture, vegetable, toy, vehicle, clothing等概念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理论。 第一,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其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与人们认知及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主体认知无关,是客观而独立的存在的。 第二,对自然类的范畴化而言,传统理论所说的起定义作用的特征往往难以找到。例如furniture(家具),在著名的Webster英语词典定义为“movable article used in readying an area as a room or patio for occupancy or use (用于装备房间、内院之类的地方,使便于居住或者使用的可移动物件)”,词典只是勉强找出的非确定性的描述,而算不上是可以根据来确切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壁柜、电话、地毯这类算不算furniture?)。

[认知,语言学,角度,其他论文文档]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的语义学传统,他们都在关心并研究隐喻。隐喻在以往的隐喻研究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Richards的《修辞哲学》一书问世后,该书把隐喻当作是思想的传递(intercourse)。语言系统中的隐喻被当作是衍生的(derivative)。到了L 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人们把隐喻很明确地认定为建构人的认知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这时,人们把隐喻看作是由一个现象来认识另外一个现象的工具。现在,隐喻研究者们都认为隐喻其实就是一种认识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语言表面的意义特征,更是整个概念认知域(concptual domain)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名认知模型,它是某一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者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有两个认知域,一个是源域,另外一个是目标域。所谓映射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认知,用源域去认知目标域,进而刺激人脑中认知这类事物的认知图式。公式为“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源域和目标域还有被刺激的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非常重要。耿占春在《隐喻》一书曾经提到事物间的相关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隐喻的基础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源域和目标域之所以能映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关联性。事物间的相似性又构成了事物的关联性。关联是由人脑中的认知语境决定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映射的过程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认知图式的激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某种关联。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为“源域——认知语境——目标域”。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的预料中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在现代汉语中,我国的学者也对有关“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的隐喻做了详尽的探讨。但是,笔者还没有发现与“人生”这个概念相关的隐喻研究。本文将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人们关于“人生”概念的隐喻构建和理解过程。 二、“人生”的概念隐喻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下面从这三个角度理解“人生”的概念隐喻。 1.“人生”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就是利用清楚、明确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相同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关联性。如: (1)走完一生才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比较葡汉熟语中的动物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比较葡汉熟语中的动物隐喻 一、隐喻的内涵 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2003:4)认为,隐喻并不仅仅是诗意的想象和修辞手法,隐喻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也被称为概念隐喻,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诠释和理解当前的事物,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为基础来构建的。隐喻中被理解的事物或概念是目标域,用于理解这一事物的概念是源域,隐喻的构建实际上就是将源域的属性和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上(如下图所示)。隐喻的构建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隐喻本身是体现不同文化模式的语言和认知载体,而比较两种语言中隐喻特征的差异则成为了分析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合理路径。 概念隐喻的构建常常反映在语言学意义上的“熟语”之中。熟语是指语言中约定俗成的词组或句子,普遍意义上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等六种类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熟语往往张口即来,但事实上,很大一部分的熟语都是概念隐喻,其背后体现的文化内涵值得深究。 中国和葡萄牙自古以来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近年来,随着经贸往来不断增加,中国和葡萄牙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通过比较葡汉熟语中的概念隐喻,我们可以对这两个国家文化根源的差异有更深入的认识。由于葡萄牙语和汉语中都有着大量的动物熟语,而且这些熟语有着丰富的隐喻内涵,能集中反映葡汉语言中的概念隐喻实现映射关系、表

达特定文化的特征,因此,我们选取了动物熟语作为比较葡汉熟语中隐喻的特点以及文化差异的有效着眼点。 二、动物隐喻的特点动物熟语往往可以归类为“人是动物”这一基 本概念隐喻。 在这个概念隐喻的构建过程中,人们不只是基于动物自身的特征实现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事实上,人们也会将拟人化的动物充当源域来实现相应的映射,即人首先将人类的性格赋予动物,然后再将拟人化的动物特征用于理解人的性格行为特点。因此,动物就具有了“国家身份”。也就是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依照自己的特点和社会关系将动物拟人化,这样一?恚?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动物的象征含义也就存在差异。 三、葡汉动物隐喻比较葡萄牙和中国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熟语。我们选取了与龙、蛇、猴、猫和鸡这五种动物有关的葡汉熟语进行对比,分析熟语中动物的隐喻含义以及动物隐喻的特征,从而探究中葡两国文化模式的异同。 (一)龙 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被誉为龙的传人。在神话传说中,龙司雨兆丰,蕴含着农业社会中人们祈求丰收的朴素愿望。 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体现在语言的方方面面。人们用“龙” 命名名山大川,一草一木,与龙有关的熟语更是不胜枚举。在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帝王自封“真龙天子”,借助人民对龙的图腾崇拜来巩固政权。“鼎成龙去”、“白龙鱼服”等便是以龙喻指帝王的成语。龙也常常泛指有权势地位的人,如“攀龙附凤”,“龙游浅水遭虾戏”等。除此之外,龙也具有成功之士(望子成龙),有才之人(卧虎藏龙)和正人君子(龙屈蛇伸)等象征含义。

认知语言学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张辉孙明智 (原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 说明概念转喻具有以下的特征:(1)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在这一过程和同一认知域中,来源域于为目标域提供了可及性。(2)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性。(3)转喻的目标义是突显的,而来源义是作为背景的。(4)转喻作为自然的推理图式在言语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5)在转喻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区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转喻。(6)概念整合可为转喻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一定的理据。 关键词: 概念转喻; 分类; 认知机制; 概念整合 1. 引言 转喻研究相对于大量的隐喻研究来讲是很少的。和隐喻一样,过去人们常把转喻看作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喻和隐喻一样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为是一种心理机制, 这一心理机制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Lakoff & Johnson 1980, Lakoff 1987, Lakoff & Turner 1989, Taylor 1995)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的研究。(Goossen 1990, Croft 1993, Dirven 1993)。从9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Panther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Dirven and Poring 2003)和专著(Ruiz de Mendoza 2002)。但对转喻的本质,分类和其内部的运作机制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关于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未知作者的《修辞和解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 ( 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但Roudet的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Jo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征”之间的邻近关系(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数十年后,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