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全书共分五个专题,32个主题,分别介绍了各种习惯的养成教育。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后,感悟颇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习惯,你的习惯好了,你就有可能成功、成才,好习惯决定好未来。良好的习惯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习惯是人一生的必修课。

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也说明了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就学习习惯而言,如爱上阅读、学会写作、及时记录、劳逸结合、合作交流、乐于提问及善找方法,这都是学习习惯的范畴。无论是教师的学习,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尤为重要。特别是教师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怎能带出爱读书的学生呢?一个不爱读书的校长又怎能带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团队呢?这一年多以来,我自己首先加强阅读,写读书笔记,并带头在教师会、总结会上进行读书心得分享,也要求老师们要多读书,我自己也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们开始都有些反感,特别是老教师,认为自己教了一辈子书,还有什么可读的。我们的老师、学生几乎都没有阅读的习惯,只有通过刚性要求,每期必须读几本书,而且要进行读书心得分享。还要给老师创造交流发言的机会,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多学习、多锻炼,才会取得实效。在老师们有了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多读书,给孩子们讲清读书的重要性,并规定时间让学生读书,比如晨读、午读,晚上下自习后听故事等。逐渐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有了读书的习惯。

我校三年级的学生,阅读习惯差,每次写作文只是一句话,最多两句,就是一篇作文,而且还与主题无关,实在让老师头疼。我也和语文老师进行过交流、了解,同老师们一起想办法,找出问题出在哪里?通过了解,发现这个班几年来语文教师更换频繁,而且以前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太低,大都是完成书本作业即可,就连该背诵的课文学生都背不了,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都是简单的讲一讲就结束了,导致学生没话说。而且学生上课从不做笔记,几乎都是读望天书,导致该班成绩全区倒数第一。我也在想,倒数第一是有原因的。学生智商不高占一部分,但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和管理占绝大部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呢?我要求现在的语文老师要从学生的基础抓起,要让他们多读书,多说话,多摘抄好的词语、句子,日积月累,慢慢的学生就会有话说,也就能够慢慢的写作文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益的,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怎么能学习好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书读的次数多了,意思也就眀了啦。但书读的再多,如果不加以思考,就不知道怎么运用。所以既要多读书,也要多思考。我们要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勤于思考、乐于创造、用心观察、善与反思和愿意想象。不勤于思考,大脑定会反应迟钝;不乐于创造,永远不会有新的改变;不用心观察,怎能有新的发现;不善与反思,怎么会有进步;不愿意想象,怎么能够成功。想到的不一定会做得到,但想不到的一定会做不到。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勤思克“懒”。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老师讲一就是一,老师讲二就是二,不会主动去问一个“为什么”。同样,在生活中,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也是常常凭借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认为他人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此。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道题,换个问法,他们不知道答案是一样的;一个结果,他们想当然地找到原因,不去思考为什么,于是学习上出现瓶颈,生活中出现人际交往问题。原因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没有形成勤于思考的思维习惯,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克服懒惰的坏习惯。

勤思促进。勤于思考可以让一个人聪明起来,只有勤动脑、多思考,才能认清问题、抓住根本,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正确的方法。大量的事实证明,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既不是最勤奋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识渊博的人,而是一些善于思考的人。牛顿因为勤于思考,从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个最平常的现象入手,发现了万有引力,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瓦特因为勤于思考,从水开后产生的蒸汽将锅盖顶起来这个千百年来天天发生的事情,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一场工业革命。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等各种好的习惯。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从这本书开始,让我们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让好习惯形成新索,让好习惯引领教育的未来,让好习惯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2

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也让我想起网上看到的一则短评:据说,上万日本人离开体育场,地上不会留下一片纸片等垃圾。就这一个好的卫生习惯、一点“小事”,让人们惊呼:日本人太可怕了,日本人没有理由不成功。

小事决定成功,如若家长和老师还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视孩子智育的发展,想必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也是难事!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人、成功的基础。

养成教育怎样抓?怀仁一中的领导认为,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所谓“大处”,就是一切从培养合格的学生构想,而“小处”则是从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我也极为认同,特别是细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

一真理!面对孩子,我们应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姿正确,首先老师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家长和老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育者用生命对学生的教育。

教育无小节。在学生活动的世界里,教师应约束自己,不要以为是细枝末节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细枝末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更具吸引力的。每个教师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教育的方法种种,在这本书中可谓包罗万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训练法、言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等等。

至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作为重点看了好多遍,特别是班上也有学习磨蹭的孩子,上课不专心的孩子,写作业马马虎虎的学生也不少,文中提到的妙招有种一开学就想在我的学生身上试试的冲动,是呀,读书真好,即学即用,如获至宝,相信我会将这本书长伴左右,因为书中的理论需要与我的实践相磨合,因为书中的方法需要借鉴并因生而宜作改动,因为书中的金玉良言还需要细细咀嚼,因为书中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吸纳……看来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3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是一本好书。作者孙云晓教授在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一个教育专家独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读了这本书,不但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读后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认真阅读,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使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书中并不是一味的说教,既有必要的理论,又列举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孙云晓老师给我们培养习惯的诸多建议,如:“一分钟赞美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原则”“计划周密有条理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尊重的规律”等等这些措施科学合理,又简单易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对现在的小学生影响更大。可是我们都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随处可见,不做作业,随地吐痰,对人没礼貌,打架骂人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已经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为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即如书中所说包括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

孙老师也曾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我不断反思”。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我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必须学好这些理念,并能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适时的渗透一点,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机,给予有效的引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4

寒假时,我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被书中细致入微的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所感动,也着实让我感到身为教师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我们

的学生在人生的最重要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那么他们一定能够事半功倍,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书中写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型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地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新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能促人进步,诱人发展,然而良好习惯的形成却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艰难地过程。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深思其中所强调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对整个社会运行包括对教育领域的“教书”“育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教育工作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育无小事。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认为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性,要重视过程的循序渐进性,还要坚持过程的长期性。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有一个感受: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学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这一点特别重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

从教学方面来看,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中的小事做细、做全面,真正做到严谨细致。在备课中注意细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师生互动时间、问题设计、板书设计都要面面俱到,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否则,可能导致一堂课的失败。上课过程要注意细节,学生的一举一动、课堂反馈都要仔细观察,适时调整课堂过程,以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布置和批改作业要注意细节,不能一味地贪多。要精批细改,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精讲多练。作业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对策,及时解决。

从育人方面来看,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表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妈妈还给姥姥打洗脚水,自己也摇摇晃晃地给妈妈打来洗脚水。许多问题不用说教。老师在学生面前灰尘满面,抠鼻孔,掏耳朵,搔头皮,随意乱扔垃圾等,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如果“不拘小节”,不能成为学生的行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难以在同学心目中立起来,学生带着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则不易养成。在注重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状态的细节。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和眼神,都是复杂内可能及时制止一场纠纷,会避免一次可能的伤害事故,会阻止一次因年幼无知而误入歧途的人生悲剧。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例:刚入学时就要求学生书写认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的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学生做作业认真仔细,形成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要看到学生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进行鼓励。不要稍有不慎,先劈头盖脸一顿批评。逐渐又培养学生的良好思考习惯。不要一遇难题就溜之大吉。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循序渐进中形成的。当然,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习惯,都是这样,慢慢培养。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图快。师生密切配合,教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

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历练成习,不仅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良好习惯不可缺少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

拜读了孙芸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著作为我们任何年纪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精神食粮,是指导我们如何做好教育工作的一部好书。闲暇时拜读孙老师的著作,既能增加趣味,又能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

书中并不是一味的说教,既有必要的理论,又列举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读起来感慨不己。我很赞成孙芸晓老师给我们的诸多建议,如:“一分钟赞美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原则”“计划周密有条理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尊重的规律”等等这些措施科学合理,又简单易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对现在的小学生影响更大。可是我们都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随处可见,不做作业,随地吐痰,对人没礼貌,打架骂人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已经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为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即如书中所说包括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

当然,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我们一定要在这关键环节不让孩子掉队。因此,我们可以好好地学习,孙芸晓老师提倡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原则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学会关爱别人,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爱的教育再根据学科的知识教肓,有机地渗透爱心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爱,感受爱,心中处处充满爱。不能老抱怨的学生多么不听话,多让人伤心。何不用抱怨的时间来思考用什么办法帮助和引导孩子的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从书中例举经验中可以发现,给孩子赞扬不能说些假、大、空的话,而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更重要的是,必要时还可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要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却用放大镜来看待孩子的缺点。

孙老师也曾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我不断反思”。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6

去年因为生孩子,所以接了初一年级13和14班,现在接手快一年了,觉得好习惯的培养,从小抓起最容易。于是我就在学校图书室寻找关于习惯培养方面的书籍。有幸的找到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这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著作,科学,严谨,新颖,实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这本书第一章就介绍了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我觉得很适合我,于是我就细细品读了第一、二章的内容----什么是习惯?使我对习惯有了更深的了解。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习惯能决定人的命运。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是说习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

习惯的特征:

1.简单。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东西。习惯并不深奥,常常很简单。比如按时作息、遵守规则等等,其实都是做起来一点都不难的事情,难是难在坚持。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并且把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简单。

2.自然。自然就是不假思索、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为,这是习惯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做一件事情还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表明习惯并未真正养成。比如每天晨练30分钟,孩子要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只能算是一种行为,而非习惯;孩子要是想都没想,自动地去锻炼,一天不锻炼就感到别扭,觉得浑身不舒服,这就叫养成习惯了。

3.后天性。习惯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有的习惯是很自然、不费什么功夫就形成的,有的则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而养成同一种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4.可变。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形成后就很难改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很牢固的不良习惯,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也能发生改变。当然,这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来克服惯性的作用力。

5.情境性。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养成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只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就懒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约。

习惯的分类:

1.按习惯的价值分,良好(积极的)习惯和不良(消极的)习惯。凡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适应人的正常需要,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的一类习惯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

2.按习惯的层面分,社会性习惯和个(个体)性习惯。社会性习惯多是强调与他人发生联系的习惯,通常体现为适应公共生活领域的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个体习惯则是社会个体所独有的习惯。如有人习惯早睡早起,有人习惯晚睡晚起;有人习惯早上锻炼,有人习惯晚上锻炼等。

3.按习惯的水平分,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动作性习惯主要是一些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行为动作,比较简单,形成的时间较短,容易训练。如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脸等。智慧性习惯比较复杂,层次更高,需要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方面的内容。比如做事有计划、凡事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

4.按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分,一般性习惯和特殊性习惯。一般性习惯与人的一般能力要求相一致,如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特殊性习惯与特殊技能和能力要求相适应,如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所需要的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等。

5.按不同的活动领域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这是按照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领域来分的,还可以进行细分。比如学习习惯中可分出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等等。

6.按出现的时间分,传统性习惯与时代性(现实性)习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习惯可以看成传统性习惯,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新习惯就是时代性习惯。

读后使我深深思考,教育工作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育无小事。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7

在学校掀起阅读高潮的时候,我很有幸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书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着实让人感到身为教师,身为人母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真是任重而道远啊。这本书主要通过列举一些事例来讲述养成教育,整本书共分8个章节分别从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养成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及学生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培训来阐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去实践养成教育。读完这本书感到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每个老师去读的书,更让我深深地感到习惯的养成必须要从小培养,并且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培养学习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关系着他们一生。

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真知灼见: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等等。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成功的重要性。正如这本书封面上这句话“首先我们养成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是呀,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的确是这样的。我有时经常会这样说:“如果我从小把字写好,今天就不回怕写不好字了;如果我从小就养成认真的习惯,今天在工作中就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了;如果我……。”诸如此类的话很多,说这样话的人也很多,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坎坷、挫折,有那么多让人失意的事情呢?其实仔细想想也就是因为我们身上有很多要改掉的坏毛病、坏习惯,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那么今天我们肯定不会再有这么多让我们感到失意的事情了,今天的我们也将都会是优秀的,我们的国家也将更加繁荣富强、更加美好。

读过这本书后,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人受益终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练习和强化。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最平凡的点点滴滴做起。小事决定成功,现在我们家长和老师还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视孩子智育的发展,这样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也是难事!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长、成功的基础。

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书中给了很多妙招,书中一些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非常具有实用性。比如:“孩子写作业马虎怎么办”“孩子浪费东西怎么办”“孩子任性怎么办”“孩子学习不专心怎么办”“孩子有不良的卫生习惯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平时在议论的学生常有的不良习惯,书中提到的实例以及解决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看书的时候我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机会再担主科的话,我一定要用用这种方法,相信一定能有很大的成效。

有句古话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从儿时的习惯就可以推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所以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养成,也易于巩固,不良的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面对学生,我们应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作为教师我们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在学校里要求学生讲普通话,首先我们老师要讲普通话,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我们老师要做到,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娇惯,以为孩子小,吃饭穿衣都要帮着做,一些孩子会做的事情家长也帮着做,这样久而久之,孩子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还滋长了他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养成了他们不好的习惯。会造成这种后果其实是因为我们家长、老师的不放手,没有给孩子创造养成好习惯的条

件。一颗小树,不经历风雨怎会长大呢!何况这是每一个人应该且必须的行为习惯,所以在生活中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条件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我会将这本书长伴左右,因为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的习惯终身受益。教育无小节。在学生活动的世界里,教师应约束自己,不要以为是细枝末节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细枝末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更具吸引力的。每个教师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8

读了关鸿羽教授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后感想很多,关鸿羽教授是著名教育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长。而他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的著作。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的封底页中写道这样一段话: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知识就这些。”

从他的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不是自然的。如果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把它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就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的磨练,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严于律

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书中也提到了教师须达到的几点要求,在此写下以提醒自己:

1、以德育德

2、以才培才(以学促学)

3、以趣激趣

4、以情动情

5、以意炼意

6、以性养性

7、以行导行

我读过此书,觉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觉得每个孩子来到学校时都是一块什么都没有的土地,教师在上面播种什么都很重要,它关系到田地上将来会是果实累累或是杂草丛生,为了使孩子离开学校时都会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我们教师就应慎重地种下每一颗种子,所以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良好的修养,给孩子起到一个好的模范作用,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9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了这本书,不但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读后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认真阅读,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教你领略教育人生的真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为了取得学生家

长的支持,我们要特别重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帮助家长,使家长向学校的教育观念靠拢。

孙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强调的主要是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据专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不论什么工作必须靠教师做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真正的教育不是单凭说教,而是靠训练。没有强化训练就养不成习惯。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如果你真的凡事认真,坚持去做,别的老师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这就是习惯的养成,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与坚持。早读习惯等等,都要经过老师的强化,学校的督察等强化手段,达到一定的效果。“许多养不成习惯的教育,都是一壶烧不开的水;教育习惯比一般的教育失误更影响孩子成长”。这是孙云晓老师的至理名言。“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说的非常机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孙云晓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什么是忘不掉的?习惯就是忘不掉的,它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稳定的行为,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的联结。”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再次看出,培养一个好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本书第四章讲做人的习惯。书中说“‘做人’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内的概念,更不仅仅是一个空泛的词语。它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长期以来,‘做人’似乎总是停留在纯粹的道德范畴,实际上它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概念。”文中提到:“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离不开四块基石,即真诚待人(爱心),诚实守信(诚信),认真负责(责任心),自信自强(自信)。”这里的第一块基石就是爱心。我们知道:爱,那是真正的智慧,没有对人纯洁的爱,没有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没有对生命的关怀,没有最起码的人间温情,也就没有了生活,世界也就没有阳光。读孙老师的这一名著,使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也必须是爱的使者,让悲悯与同情成为我们的生命情感,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使下一代拥有以生命尊严为基础的价值观,拥有美好心灵,使整个社会真正地实现和谐。

书中并不是一味的说教,既有必要的理论,又列举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孙云晓老师给我们培养习惯的诸多建议,如:“一分钟赞美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原则”“计划周密有条理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尊重的规律”等等这些措施科学合理,又简单易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对现在的小学生影响更大。可是我们都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随处可见,不做作业,随地吐痰,对人没礼貌,打架骂人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已经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为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即如书中所说包括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说的简单一点,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本书从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展开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我们可以好好地学习,孙云晓老师提倡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原则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学会关爱别人,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爱的教育再根据学科的知识教肓,有机地渗透爱心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爱感爱爱,心中处处充满爱。不能老抱怨的学生多么不听话,多让人伤心。何不用抱怨的时间来思考用什么办法帮助和引导孩子的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从书中例举经验中可以发现,给孩子赞扬不能说些假、大、空的话,而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更重要的是,必要时还可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要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却用放大镜来看待孩子的缺点。

孙老师也曾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我不断反思”。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有了一身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有了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人一生都不能放心,甚至不得安宁。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

既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培养良好习惯?孙云晓老师为我们提出了这样几条建议:首先要确定规范;第二条,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第三条,要遵守儿童的权利和参与;第四条,习惯培养人格化高于技能化。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0

我认真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觉得这是一本给众多人的思想久远而深刻影响的一本好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著作为我们任何年纪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精神食粮,是指导我们如何做好教育工作的一部好书。闲暇时拜读孙老师的著作,既能增加趣味,又能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朱永新老师说:“云晓是一个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学者;而我们通过阅读他的作品,在走进孙云晓世界的同时,也走了儿童世界。”我相信,有这样一本好书,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认真阅读,一定会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孙老师的这一名著会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会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巨大的精神力量。

孙老师用了七个章节精辟论述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一主题。他以一个作家的细腻和敏锐,以一个文人的独立思维,去深入地观察相关的问题,去观察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他的__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极具文学性和人文性。他的这一著作对我们做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反复细读和品味的价值。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第四章做人的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说“‘做人’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内的概念,更不仅仅是一个空泛的词语。它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长期以来,‘做人’似乎总是停留在

纯粹的道德范畴,实际上它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概念。”文中提到:“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离不开四块基石,即真诚待人(爱心),诚实守信(诚信),认真负责(责任心),自信自强(自信)。”这里的第一块基石就是爱心。我们知道:爱,那是真正的智慧,没有对人纯洁的爱,没有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没有对生命的关怀,没有最起码的人间温情,也就没有了生活,世界也就没有阳光。读孙老师的这一名著,使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也必须是爱的使者,让悲悯与同情成为我们的生命情感,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使下一代拥有以生命尊严为基础的价值观,拥有美好心灵,使整个社会真正地实现和谐。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1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2

闲暇之余,认真拜读了张仁贤总主编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让我受益良多。本书共有五个专题,分别是:科学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习惯;得体的处事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一个教育专家独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这本书第一章就介绍了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我觉得很适合我,于是我就细细品读了第一、二章的内容——什么是习惯?使我对习惯有了更深的了解。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习惯能决定人的命运。着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 3 很自然、 4 5 2 晚上锻炼等。 3、按习惯的水平分,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动作性习惯主要是一些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行为动作,比较简单,形成的时间较短,容易训练。如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脸等。智慧性习惯比较复杂,层次更高,需要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方面的内容。比如做事有计划、凡事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 4、按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分,一般性习惯和特殊性习惯。一般性习惯与人的一般能力要求相一致,如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特殊性习惯与特殊技能和能力要求相适应,如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所需要的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等。 5、按不同的活动领域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这是按照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领域来分的,还可以进行细分。比如学习习惯中可分出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等等。

6、按出现的时间分,传统性习惯与时代性(现实性)习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习惯可以看成传统性习惯,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新习惯就是时代性习惯。 读后使我深深思考,教育工作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育无小事。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转眼间,自己的孩子也即将接受正式的集体教育了,且不说三月份开始孩子会在幼儿园里学到些什么,但除了知识外就自己在生活的朝夕相处中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些什么,也是我们这些80后父母、教师应该深深思考的,所以,借助假期带孩子忙里抽闲的工夫,我读完了《教育就是培养习 (1 (2 无疑。其实,教育也是这样,只有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合力,才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情况,争取做到家校双方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要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让学生从中受益。 (3)训练是形成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作者认为,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长期、反复的训练,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训练可以使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固的条件反射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人的这种生理机制决定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矫正坏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地训练,切不能“前紧后松”,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心得3篇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心得3篇 教育者有必要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和特性,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的作用和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搞好良好行为习惯的 培育。下面是OK为大家带来的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心得,希望可以 帮助大家。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心得范文1: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漂亮。要使孩子学习好,第一件 之事就是培养极好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在上学之初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系到他人生一生 能否取得学业成就的大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家长是 孩子的第一任体育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学校家庭教育的延续,家、校 配合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俗语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培 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做起,从培养良好的 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始。为此,作为正处于小学学习的小学生的父母, 我们从小学开学之初就钻研十分注重培养钟俊杰良好的学习习惯,总 结起来,我们着重培养孩子养成下面五种学习: 第一,培养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使用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父母必须认真地看待孩子学 习这件事。孩子上学以后,要给孩子准备一张书桌,或者相当于书桌 的适合孩子学习的专用的地方,决不能让孩子今天趴在床上代偿补足,明天又在椅子上凑合。还要为孩子安排一段温习功课的时间。小学生 放学比较早,摸了学可以适当让孩子在外面玩一会儿,然后再回家开 始学习,最好不要拖到晚上。每天到了孩子学习的时间,全家人都要 安静下来,不要大声谈话、聊天或者闲扯,人声看电视时把声音关得 小一点,尽量务必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 篇)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1 彭兴顺老师,我记得前几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学校中层领导进行培训时曾给我们上过课,现在拿着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一阅读下来,感受颇深。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其中的一些语句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唤醒孩子,就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

不一而足,有见地的语句比比皆是。全书分为七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希望老师们认真读读。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2 开学初学校给我们每位课改班的老师发了《让教师爱上教学》这本书,利用工作之余我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下面我就简单说说我的感想。 这本书从书名看起来应该是如何让老师爱上教学,但实际上讲的更多的是如何上课,教我们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如何进行课堂讲授,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点拨、方法指导和调控管理等,认真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方法。 反思这一节我觉得讲得非常好,“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但是作为老师也许是工作的繁忙,更多的是自己懒惰导致很少写反思,每次学校组织要求写的时候才逼迫自己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光多写课后反思,更多的要写课前反思,只有“三思而后行”方能提升教学效果。要反思课前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恰当,情境是否适用,反思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多的是反思课件的使用是否得当,利用课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等有很大的优越性,利用课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该用则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每次上课直接打开课件一步步给学生看,一节课下来黑板上还是空空,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利用现代技术突破陈旧的传递式教学设计,削弱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应用课件的本意,重要的`定理定义共识

播种好习惯成就好未来读后感

播种好习惯成就好未来读后感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感悟很多。这本书告诉我们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据专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不论什么工作都要靠我们老师长期的、耐心细致的训练,没有强化训练就养不成习惯的。 孙教授说:“你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完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用加法,改正孩子不良的习惯用减法。这一点说得不错。孩子懂道理,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培养好习惯要以健康人格为导向。 最近,我们一直在强调学生常规,学生的好多习惯都令大家头疼。比如:大同学课间在教室里说话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影响别人;小同学课间在揉场上跑来跑去,随时有摔跤出事的可能。中午在食堂用餐高声谈话,既不礼貌又不卫生。这些不好的习惯,我们作为老师就要适时指导,择机教育,光批评是没有用的。为此我们制定了《朝阳小学文明班级评比方案》、《朝阳小学文明用餐细则》。让同学们有章可循,随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学校经常抽查、评比。一个阶段后,同学们的行为有了明显进步,但是还不够,仍然需要我们老师时时引导教育。 拜读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习惯的培养,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就会使自己一辈子因此而得到好处;相反,如果一不小心养成了某种坏习惯的话,就会在你的一辈子当中受它的被害,而吃尽苦头。习假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同学们从小养成习惯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要养成坏的习惯。否则的话,它会影响到你的学习,你的工作,甚至你一生的生活。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八个技巧读后感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八个技巧读后感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几点建议,你get到了吗? 阅读,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毕淑敏说: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是父母做的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阅读像是孩子人生中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窗口,会带孩子进入更 广阔、丰富的世界。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其实,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自己从来不读书,孩子也很难喜欢。试想一下,如果你陪孩子出去玩,在车上或走 路的时候时不时拿着手机点来点去。经常在工作、家务或很累的时候,把手机或平板给孩子当玩具玩。他们怎么可能喜欢阅读? 亲子时光很短,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美好 回忆。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阅读环境很重要。 家长在周末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和参加阅读活动,让孩 子多融入这样的氛围。 在家里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地方。父母可以给孩子买 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告诉他这是你的书,让他建立对书的归属感。

当然,书当然不限于书架,最好能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 《朗读手册》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它们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地藏在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里,借此构建起孩子的价值观。 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 经典改编的电视电影可“做媒” 阅读不能强迫,要有适当引导。 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给孩子看一些教育性的电视,特别是一些经典原著改编的电视电影。 如果孩子能直接读原著是最好的,但如果他不乐意,可以先用接受度较高的电视电影来“做媒”,吸引孩子去读原著。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八大技巧读后感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八大技巧读后感 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八大技巧读后感篇1 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培养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 可以使家长和孩子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提高他们 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是一起享受亲情、分享快乐的过程。通过亲子 阅读,我已经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他在玩 车时会说到“看我的车一排一排的,真多。”“哇塞,五颜六色的真 好看”“我喜欢…我更喜欢…等等还有许多。 所以我们都比较重视和孩子一起阅读,下面是我的一些点滴心得 与大家分享。 一、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 书的选择很重要。孩子由于年龄尚小的关系,应该选择一些图画 比较多文字较少、色彩比较鲜艳、语言比较规范,能正确运用语言, 从而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 同时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读书。如,儿子最喜欢看车书。 所以我有选择性的给孩子买了几本认识各种名车的书。他也很津津有 味的给你讲述“我将来买:阿斯顿马丁赛车,给妈妈买:迈巴赫……。这也是孩子的一种成长。

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 . 每天都要坚持读书。用各种办法去引导他去读书。(故事游戏法、角色扮演法)一点一点的培养孩子的兴趣。(大家建议一般在晚上睡觉之前,因为幼儿在睡觉的浅睡眠时期最容易进行总记忆) 2、言传不如身教。家长本身就要喜欢读书,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3. 从几个字、几行字开始逐步成长,慢慢增加。让她感觉有熟悉感,从而喜欢它。同时,我个人觉得亲子阅读中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1、要和孩子互动,跟着孩子兴趣走。如果孩子喜欢提问题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对于他的问题不能应付,反而要激发他继续提问。 2、重复讲述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孩子通过不断重复听故事,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要不厌其烦。 3、要真正乐意陪孩子阅读,不是应付式,要始终保持一个乐于阅读的心情。 以上是我对于亲子阅读的理解,以及在与孩子亲子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希望共同给孩子留下无形的财富。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八大技巧读后感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还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顽强的意志。通过亲子阅读启蒙孩子对这个世界有更多地认识和理解,在故事中锻炼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养成高尚的道德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教育就是唤醒》彭兴顺老师,我记得前几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学校中层领导进行培训时曾给我们上过课,现在拿着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一阅读下来,感受颇深。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其中的一些语句吧。“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

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唤醒孩子,就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不一而足,有见地的语句比比皆是。全书分为七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希望老师们认真读读。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教育走向生本》第一次接触华东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是在灌南交流学习期间。还记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县六塘小学教科室相帆主任荣膺灌南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县教育局为了勉励大家,特选赠了几本具有纪念价值的教育专著作为奖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随后,相主任就在每周举行的“主题分享”活动中,将这本书推荐给了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从而,在六小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研读“生本”,践行“生本”的改革热潮。现如今,我县教育局也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为我县教师今年上半年的必读书目,足见这本书的教育指导意义非同一般了。郭教授在书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绍到,他是通过以一个低年级成功的教育实验改革实验,作为引发思辨的源点,真实生动地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似乎开创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让学生处在真正自主

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有感读后感

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有感 宋亚会 今天读了《陪孩子走过初中那三年》中的《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文章是这样描写的: 一、习惯决定命运 我先两则故事说起吧。 (例子1)有一根小小的柱子,上面只有一截细细的链子,可是这细细的铁链居然能拴得住一头几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却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不再挣扎了,直到长成了大象。这时的它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它放弃了挣扎。为什么?因为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换课件页) (例子2)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的宇航员,可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能获得如此殊荣?原来,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成全了他。当时一共有20多名宇航员被初步确定人选,这20个候选人可以说个个都很优秀,实力不相上下,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可就在演习之前,主设计师发现,在他们之中,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是脱了鞋进入机舱的,他有这么良好的习惯,怕的是弄脏机舱。主设计师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飞船有人那么倍加爱护,你想想他当时是该多么感动啊,于是,他当即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试飞。加加林也因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成就了自己。(换课件页)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有很多很多,不过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习惯决定命运。 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终生在研究习惯教育,她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样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一个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自觉学习,如果外人强迫他停止学习,去打游戏机,他会觉得不习惯,甚至厌烦别人的打扰,拒绝去打游戏机。 一个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但如果家长老师不说,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为什么?(暂停一会儿)回答:学惯了,不学难受;干惯了,不干难受;帮惯了,见到人有困难不帮便难受。 坏习惯使人不知不觉地,很省力地,很轻松地去拖拉,去懒惰,去干扰人。他为什么那么做,细想起来,不为什么,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拖惯了,懒惯了,干扰惯了,不干扰难受。 所有的这一切再次证明了,习惯的好坏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良好的习惯并非是天生具有的,完全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 二、什么是学习习惯? 在谈及学习习惯培养之前,我想应该首先让我们弄明白到底什么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比如:有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在一个特殊的晚上,去亲属家做客。晚餐后,大家都聚在客厅里,看着电视,吃着水果,嗑着瓜子,聊着天,非常的舒心,毕竟亲人们难得一聚。可是过了一会儿,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有任何人要求,该做功课的时候了,这个孩子就独自到另一个屋里拿出书本,旁若无人的开始学习起来。这是什么?这就是良好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多少知识,成绩有多好,这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则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换课件页)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甚至是整个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读后感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读后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读后感范文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读后感1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了一个新的一年级。刚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小朋友们行为习惯都不适合小学生的要求。好动,好说,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好像是他们的天性。 我深深地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因此,从一开始就要认真抓好,决不可有半点的马虎。万事开头难,面对三十九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我不知从何抓起。与孩子们这几天的接触了解中我感受到:我应该从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于动手、讲究卫生等点点滴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多评比,多给学生做示范,树立榜样,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爱护校园环境卫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等的洁净,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保护眼睛如此多的“该”与“不该”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这些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老师反复强调不要乱扔纸屑、不要随地吐痰,要讲卫生爱清洁,要保护环境的卫生。 可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就是改不了。这是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尤其是对刚进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什么叫卫生,根本就不懂。为此,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耐心的教育和培养。但是光靠平时的讲还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产生自觉性。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这是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形象及言谈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 所以在平时我比较注意以身示范,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不断地教育。如学生个人卫生里有一条:“勤洗手、剪手甲”。平时我不但要求学生做到,我自己也首先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又比如:当地上有纸时,我会赶紧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 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就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如地上有纸屑时,会有学生去打扫干净等。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久而久之,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明白是什么意思。

好习惯的养成读后感

好习惯的养成读后感 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有感当听完李静校长的报告,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感到责任重大,也感到自己在生活中做的欠妥。感悟到好习惯的培养最难的在于为人父母需要长期的坚持。本人就此的感悟颇深。俗话说:“学不可以已”,干什么都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松劲。这一点很重要。孩子小,变化快,一会想学这个,一会想学那个,做父母的,一定要当好督促检查的老师,不然,孩子学什么都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合本人对女儿焓焓习惯培养的过程谈以下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首先,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前期兴趣的培养很重要。我们家女儿焓焓可以说还是比较听话的孩子,记得去年刚学舞蹈时,她个头大,人也稍重些,在柔韧这方面相对差些,当看到别人做的很好,自己下不去时很不高兴,老师压的也痛,总是不想去,我和爸爸就采用不断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女儿很受表扬,高兴的回家说:“妈妈,我老师下压疼我也不哭,”在遇到其他小朋友不想去或哭的时候,我总是当着女儿的面表扬女儿的勇敢和坚强,这样女儿就感觉自己很厉害,在跳舞的时候总很自信,我们最初也要求老师多给些表扬,记得女儿回家高兴的告诉妈妈,我今天上课被表扬了三次,虽然我细听起来都不起眼,可这点滴的表扬在幼小的心灵地位多么重要,一年后的舞蹈表扬中女儿做的的确很出众,真的成了小明星,希望家长在习惯培养的初期一定要坚持,还要耐住性子,多说几句柔和,鼓励的话。其次,习惯的培养最难的是中期的坚持。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约束,相互监督。如同李静老师说的7-21天习惯养成的过渡阶段,相对不稳定期。所有父母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刚限定的前几天我们都能做到,后来自己都坚持不住了,更何况孩子。这一点我的感悟是给孩子制定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份限制,和孩子共同来坚守,相信会成功的,就拿不让孩子看电视来说吧。(或许这种方法并不好,)爸爸也是电视迷,我也想看连续剧,女儿更想看,可女儿眼睛不好,更不能看,怎么办呢?我们只有开家庭会议,郑重告诉爸爸什么时间能看,什么时间不能看,一起学习,做健身运动。等我费心的说服了爸爸,焓焓可不敢了,她说她的`哪吒传奇没看,又说什么故事想看,我立场坚定就是不能看,最后女儿答应了,但有条件就是我们都不能看。说实话晚上离开电视的前几天是很难过的,等到一周过去了,爸爸有点靠不住,我们还是说服了他,全家除看新闻和七点半的少儿节目外,一直坚持晚上一起看书,讲故事,大约过了两周,我们感觉比较舒服,觉得晚上的时间过的很充实,并且一到八点半女儿就主动要求跳绳或作运动,还会主动上床提醒我们该休息了,算算如今已过了三周,现在晚饭后的生活都是女儿来主动提醒我们,该看书,该运动该休息了,我们也感觉这种生活很有意义。,这不爸爸又忙着申请课题,要求考博吗。看样子,好习惯收益的不仅是孩子,我们也在发展,培养孩子的过程对我们的素质也是提升,双双收益,和乐而不为之呢?最后,好习惯的培养就是不要找借口。美国西点军校有一条规矩:“没有任何借口。”这对于孩子养成好习惯非常有帮助。人最容易原谅自己,没做好的事情,总是找一些客观理由,这是一种坏习惯,他会让孩子学会偷懒、学会逃避、学会怪家长、怪别人,学会原谅自己。希望我们在教育孩子中也要这样,必要时强硬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读后感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读后感 方成圆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自己是班级地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创建一个良好地学习氛围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成长.可是我总感觉本班级地学生和别地班级比起来总是有些做得不够好地地方,经过长期细心观察之后,我发现本班学生地学习习惯不怎么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一段时间地学习习惯地培养之后,学生地学习习惯好了很多,可是还有那么几个学生好象又回 到了原先地老样子,真让人着急啊.假期里,我看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之后,有了一些小小地体会. 一、要充分了解学生 某位教育家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学生千差万别,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就必须去观察.、了解学生..亲近他们和他们交朋友,弄清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如果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就给予及时地关心和帮助.这样平等了师生关系,缩短师生之间地距离..对学生了如指掌,出现问题就能“对症下药”收到“药到病除”地效果,学生纪律加强了,学习地习惯也会慢慢改过来. 二、让教育充满爱心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随意伤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引起学生地厌恶和反感,形成逆反心理,对教师地要求不但不听,甚至有可能反其道而行.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伟大地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作为班主任,我要给学生以真诚地爱,这种爱地基础是给予关心、尊重和了解.用诚恳地态度与学生对话,取得学生地信任,使学生接受你地爱.心理学表明每个学生都需要同情和爱护,当学生地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引发学生地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地内在地学习动机.这时,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相反地能发挥最大地学习积极性,促成良好学习习惯地养成. 三、不要吝啬你地微笑 教育研究专家孙云晓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教师地权威性是独一无二地.”教师地态度与学生地人格需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鼓励越多,学生地成就需要就越强烈,越自信;反之教师对学生鼓励越少,学生就越自卑.用微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厌学、胆小等心理疾患,形成积极向上地心理倾向.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才,想方设法给每一位学生成功地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地喜悦,这样,他们就会信心百倍,确立学习目标.在今后地教学中,我将更多地运用自己地微笑. 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改“说教式”教学为“自主式.”“自主式”从理念上说就是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变强制性教育为自主性教育.俗话说“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愿意学习”是学习地强大动力,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想学.“对人心有力量地东西是能引起我们欲望地,即对我们是有价值地东西.”有了“愿意学”地意愿,再采取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欲罢不能”,主动地改变自己地习惯.还必须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改变,在品尝成功地喜悦地同时强化学习地主动性.这样,新地目标不断涌现,新地方向不断确立,天天都有进步!

教师读后感读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读后感读《教育与人生——叶圣 陶教育论著选读》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从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到如何思考处理问题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然而,习惯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如果不加控制,习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有人说:“性格其实就是习惯的总和,就是你习惯性的表现。”关于习惯成就性格的说法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美德。”古印度谚语也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的影响之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思维由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构成: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便是知觉和思维,它负责思考、推理、计算、计划或设定目标。潜意识则是各种事物的仓库,过去的经历和经验便在此存放。记忆、情感、信仰、价值观,还有习惯,统统构成了潜意识。显意识的活动仅在人们警觉时起作用,在人们清醒和防备时能够战胜潜意识。显意识就像是一位值勤的哨兵,夜深时哨兵开始打盹儿了,潜意识就当政了。因为,潜意识从不入睡,它永远静静地存在,静静地等待显意识哨兵开小差。习惯的力量为何如此大、为什么如此难以改变呢?就因为它们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这便是人们仅用显意识几乎无法改变习惯的本质原因。 习惯实际上不仅仅影响人们的个人生活,许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实际上正是习惯引导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心理机制的改变。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律师、政客、医生、企业家、音乐家、教育家、销售员,以及其他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正因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5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5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强调的主要是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希望您喜欢!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篇一 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也让我想起网上看到的一则短评:据说,上万日本人离开体育场,地上不会留下一片纸片等垃圾。就这一个好的卫生习惯、一点“小事”,让人们惊呼:日本人太可怕了,日本人没有理由不成功。 小事决定成功,如若家长和老师还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视孩子智育的发展,想必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也是难事!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人、成功的基础。 养成教育怎样抓?怀仁一中的领导认为,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所谓“大处”,就是一切从培养合格的学生构想,而“小处”则是从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我也极为认同,特别是细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一真理!面对孩子,我们应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姿正确,首先老师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家长和老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育者用生命对学生的教育。 教育无小节。在学生活动的世界里,教师应约束自己,不要以为是细枝末节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细枝末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更具吸引力的。每个教师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第一篇 最近,我阅读了《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这本书。书的作者孙云晓,40年儿童教育研究践行者、中国儿童习惯培养与教育第一人、中国图书奖和全国畅销书奖获得者、家庭教育图书百万册销售、新浪微博家教粉丝460万博主。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这句话怎么强调都不足为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以及长达10年的教育部习惯养成课题研究基础上,从多元智能、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健康人格的角度出发,强调“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作者提出“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好习惯的培养不能是说教,需要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按照其中的规律去做。美国的心理学家根据研究发现,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家长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发现孩子的潜能,让孩子爱学、会交往、懂规则,从而塑造健康人格,为其一生的发展和命运打好健康快乐的基石。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这本书每一章都有“教你一招”,全书家

长提供12种妙招,采用6个步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懂尊重、富爱心、能负责、会自理的五个好习惯。 书中讲到有六法:第一就是循序渐进;“有序而不可乱也,要有计划,不要急于求成。第二就是熟读精思。第三要反复品味。第四要切己体察,身体力行。第五是着紧用力,潜心攻读。第六点是持之以恒。 教育的真谛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让孩子身心快乐自由的成长!在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其实孩子一定要给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孩子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我提醒自己工作中,不要光抱怨调皮孩子多么麻烦!多让人伤心!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孩子们养成许多良好的习惯! 第二篇 我读了教育学家孙云晓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书,感受颇深。好的习惯是⼀种财富,它能成就孩子⼀生。在人生中,有很多时候,⼀个好的习惯和性格,能为你带来莫大的好处。这种习惯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点⼀滴长时间积累和培养起来的。 孙云晓说“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 是的,幸福人生的基础是源自良好的习惯,不管是美好的品德,还是较强的学习能力,都是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有了好的习惯,才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6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6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 (1) 《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 效的课堂学习,以及终端考试的优异成绩,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 教育依靠学生。他把教育深入到生命层次,鲜明地提出教育不应控制生命而应激 扬生命。走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过程,也就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遇到这样的困惑:当一个调皮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扰乱了课 堂纪律,或者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首先想到的便是批评教育,而这种看似及 时的具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往往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内心似乎本能的有一 种想要控制该学生不再犯错误的冲动,而忽视了该生平时表现出的人性中美好的 一面,比如帮老师倒一杯解渴的水,帮班级挂起撒落下来的窗帘等等,这些细节 看似不足挂齿,但毕竟能证明该生并非一无是处。读了《教育激扬生命》一书, 我想,如果将“控制生命”转变为“激扬生命”,激发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应该 不会有这么多令老师、班主任头痛的事情了。 生本教育认为教育教学的本质是推动儿童有效地自主学习和提升,而不是将 学生当做“待加工品”被动地改造、塑造和设计,学习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生命 机能才能得以发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真正代替,这符合在事物变化发 展过程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生本的方法是依靠生命,生本教育就是强调 对学生生命力量的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一种有益的学习,亦是对自我的一种提 升。 理论上讲,生本教育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构建了一个理想的蓝图,关键是我们 如何克服现实中的困难。面对个别特别调皮的学生,甚至思想上变得坏坏的学生, 我们该如何去激发他们,从而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进而“影响生 命”。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 (2) 伊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我很认同这本书作者的大部分观点。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 我赞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而幼儿园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是一本好书。作者孙云晓教授在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一个教育专家独到的教育智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说的简单一点,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__从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展开了良好行为习惯实施内容我感觉很全面,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我想:作为一名新时代幼儿教师,必须学好这些理念,并能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适时的渗透一点,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机,给予有效的引导。它说: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有了某种能力,因此可以说,习惯养成得越多,人的能力就越强。这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加速他们的成长进步。养成一个好习惯,应当想方设法让孩子明确需要,与孩子一起经常讨论制定培养哪几个习惯,并结合科学的教育手段,我概括好习惯培养的步骤:一通过体验,认识习惯的重要性;二、进行形象的榜样教育;三、持之以恒地练习;四、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五、创造好环境,培养好风气。

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2 闲暇之余,认真拜读了张仁贤总主编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让我受益良多。本书共有五个专题,分别是:科学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习惯;得体的处事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一个教育专家独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读了这本书,不但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读后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认真阅读,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使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书中并不是一味的说教,既有必要的理论,又列举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张仁贤老师给我们培养习惯的诸多建议,如:“合作交流”“用心观察、善于反思”“遇事宽容”,“心怀感恩”“乐观对待事情”“学会理财”等等这些措施科学合理,又简单易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对现在的小学生影响更大。可是我们都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随处可见,不做作业,随地吐痰,对人没礼貌,打架骂人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已经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为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很重大。如果

关于兴趣培养读后感

关于兴趣培养读后感 关于兴趣培养读后感范文一 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37条《培养儿童对图画的 爱好》这篇文章后深有感触,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感想。让我认识到苏霍姆 林斯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教师,他精通很多 门学科,并能把每一门课都上的很出色。在他的建议中谈到:图画是开展 创造性思维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 不可少的阶梯。至于图画有助于开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那就更是不言而 喻了。他认为离开了绘画,地理课、历史课、文学课、自然课就很难上。 因而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图画比拟重要的地位,这样是 有利于儿童全面开展的。并举了几个他把图画运用到各个课目中的例子, 这使我想到了,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在这几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他们上课时都非常的认真。 可以看出他们对图画真的感兴趣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而图画是施展创造力的源泉。美术教师要能够尽其所能让每一位学生了解 美术课的重要性,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他们用画来表 达自己心中的世界,用画来和大人对话。可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 孩子却对画画变得越来越漠然,孩子画画热情减退原因:一是由于外界有 其他更吸引。 关于兴趣培养读后感范文二 儿童幼年时意志品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较差,行动缺乏目的性和持久性。做事往往是凭兴趣,即使有目的,碰到点困难受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寓教于乐,强化对兴趣的培养是少儿意志培养的前提。

但是,如何利用舞蹈这一特殊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意志教育和训练呢?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地体会到,苦练渗透在浓厚的舞蹈兴趣中,趣练融汇在长时间的坚持舞蹈的学习中,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坚强毅力。笔者在舞蹈训练中,有机地把磨练意志的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儿童年龄小,如果一味单调地机械训练,时间稍长孩子就烦。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把激发兴趣和严格训练相结合,在训练中强调趣味二字,增加一定的游戏性,让训练形式多样化,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有了这种愉快的寓教于乐活动过程,儿童便会对舞蹈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舞蹈表演角色,同时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从而到达了培养儿童意志的目的。 精选阅读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后感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后感 想让城城从象形的甲骨文开始认字,所以家里购置了黑板和粉笔等,按照小家伙的身高挂在墙上,让他方便随时看到或者动手画。但是他画了一会儿后好似并没有太大的欲望,并不想让认字或者画画这件事成为他的一个负担,所以也就随他。只是我会写几个大大的甲骨文在那里,寄希望于他的无意注意混个脸熟。 一、谁都会绘画 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培养获得的能力。一岁的时候获得一岁的能力,两岁的时候获得两岁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具备与年龄相应的能力的时候,绘画的能力也会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时候对成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欣喜地守护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