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第23卷 第5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3 No.5 2010年9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Sep. 2010

——————————————

收稿日期:2009 - 12 - 06

作者简介:陈晓菊(1969 -),女,浙江象山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① 在《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1995年第8期12-13页中拉尔夫·埃里森回答采访时说自己从1945年开始写《看不见的人》,共历时五年完成写作。但在任绍曾等译的拉·埃里森著《看不见的人》(文学出版社,1984年)中的出版前言中提到作者历时七年完成小说创作。特在此说明。

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陈晓菊

(宁波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文章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指出《看不见的人》凸显了存在主义文学特质,从两部分——小说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和自我追寻对《看不见的人》进行全新的解读。

关键词:《看不见的人》;存在主义;荒谬的极限处境;自我追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0)05 - 0021 - 05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1914-1994)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1952),被称为“划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1](前言)

该书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芝加哥保卫者”奖。作家本人在1969年因该书获美国自由奖章,1970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85年获美国国家艺术奖章等。《看不见的人》以第一人称自叙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年轻黑人(作者始终没有给出他的姓名)在美国南部和北部遭遇种种不幸的同时不断追寻自我并思索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现了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正常的、无理性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以埃里森《看不见的人》为题的研究论文数量可观,内容涉及作品主题、艺术手法、象征主义、身份追寻、互文性、二元对立等。但是,鉴于小说所揭示的关于自我和生存的问题,笔者认为,《看不见的人》体现了明显的存在主义文学特质。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体现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即人,存在,自由,处境,选择。

[2](186)

存在主义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欧美文坛,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达到了高潮。60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它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埃里森在存在主义文学盛行的年代历时五年完成

这部文学巨著,①

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他或多或少受到过这股文学思潮的影响。作者曾在《巴黎评论》杂志上解释了自己对小说结构安排的意图:小说的三部分(前言,正文和尾声)代表主人公

走过了从希望到激情再到彻悟的过程。[3](13)

主人公从南方来到北方纽约,实际上是从一个虽难以容忍但尚可理解的地方走向一个彻底混乱和疯狂的世界。埃里森使小说主人公活动的场所游移在险恶纷乱的外部世界和矛盾重重的心理世界之间,把人物的荒唐处境戏剧性地加以放大,使整部作品既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体现了作为存在主义文学变种之一的黑色幽默的特征。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存在主义理论,从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两部分对这部黑人文学经典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

一、荒谬的极限处境

法国的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是当代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兼文学家,也是第二

22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萨特认为大千世界有两种类型的存在,“自在”的存在(être en soi)和“自为”的存在(être pour soi)。客观世界(包括物的世界和人类社会)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即“它是其所是”。“自在”的存在是现象的存在,它没有理由和目的,没有主宰和理性。对作为主体的“自我”来讲,它是纯粹偶然的、无秩序的、非理性的。而个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有自由意志和主观性。生活在人群中,我存在,他人也存在,面对着我的自由,是他人的自由,每个人都树起一个“主观性”。因此,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矛盾和冲突,也就是说,“每个‘自为’的人处在‘自在’的荒谬世界中,常常遇到的是障碍、限制和不幸,感受到的是孤独、恶心和痛苦”,“个人往往是荒谬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孤独者”。[4](88)萨特把自己所创作的体现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文学剧作称为“处境剧”(les situations),因为他觉得存在主义作品中的“处境”描写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存在主义作家的意图是“要通过大量琐细的生活和主人公的真切感受,来传达处身于其中的这种客观世界的荒谬性和人的主观世界的孤独性”。[4](89)虽然《看不见的人》中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用埃里森自己的话说,“凡是足以为写小说提供新思路的一切,我无一不用”。[1](前言)但是,从小说的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厄运来看,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一个处于荒谬的极限处境中的孤独的痛苦者。

首先,主人公处在一个荒谬的极限处境中。他周围的绝大多数人,不管白人还是黑人,都在与他作对。他们中有的使他遭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折磨,有的逼得他走投无路,有的则直接要置他于死地。故事开始时,主人公因在中学毕业典礼上效法妥协派黑人教育家布克?塔?华盛顿成功地发表了关于进步的秘密在于谦卑的演说,被邀请在本镇白人头面人物的集会上再次演说。孰料他被要求先参加一个由他和其他九个黑男孩的“混战”②然后又遭点击。虽然如此,主人公还是忍受着剧痛,吞咽着血水,发表了演讲。作为奖励,主人公得到了一个公文包的奖励,内有一份州立黑人学院的奖学金。就这样,主人公遍体鳞伤而又雄心勃勃地走进了黑人学院,以为沿着谦恭和勤奋这条路走下去,有朝一日总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出人头地,被别人“看见”,得到认可。由于谦恭老实,主人公受黑人校长布莱索指派为来访的白人富翁校董诺顿先生开车,结果无意中让白人校董看到了不少黑人的阴暗面,而这正是校长极力不想让白人校董看到的。次日,主人公便被校长无情地开除出校。校长给了主人公七封推荐信,谎称等他在纽约赚足学费后再来继续学习。到了纽约,主人公根本找不到工作,而他在最后一封推荐信被送出之后才得知黑人校长推荐信的内容恰恰是让他找不到工作,而又要让他怀着一丝希望不停地奔波。在所有的希望被毁灭以后,主人公在一家油漆厂找了份搅拌油漆的工作,但很快就由于配错油漆颜色而遭到黑人工头猛训。在他被差谴到工厂地下室时,黑人师傅怕自己的位置被抢,就与主人公进行了一场人肉搏斗并故意诱导他引爆锅炉。主人公昏迷数天,期间被白人医生当做一种新发明的仪器的实验品,遭脉冲电击治疗,曾一度失忆,记不清自己是谁。离开医院后,主人公因极度虚弱而昏倒在路边。好心的黑人玛丽大婶救了他,并让他住在她的廉租屋里。在哈雷姆区,主人公目睹一对老年黑人夫妇被赶出公寓,一时激愤,当场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说,于是便被吸收为“兄弟会”成员。但是,主人公在“兄弟会”里除了服从专横的白人领袖杰克的命令外毫无权利可言。当他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时,他遭到“兄弟会”其它成员和杰克的嫉恨和恐吓。最后,在哈雷姆街头一场激烈的种族骚动中,他为了躲避黑人民族主义分子拉斯一伙和警察的追杀,不慎跌入一个废弃的煤窑,然后摸黑转过一条修理管道,躲进一间废弃的地下室做起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看不见的人”。

从主人公的遭遇来看,他始终处于一种不安

———————

① 混战,英文为Battle Royal, 这是一种在美国南部腹地存在已久的仪式,由白人向黑人男孩支付一点微不足道的钱,把他们蒙上双眼,让他们相互格斗,直到相互间被打得东倒西歪,满身是血,而白人从中获得愉悦、感到满足。参见谭惠娟《论拉尔夫·埃利森对神话仪式中黑白二元对立的结构——兼论拉尔夫·埃利森文学话语中的祖先在场》,《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88-96页。

第5期陈晓菊: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23

全的、充满偏见歧视和暴力罪恶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处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荒谬的极限处境里,主人公最深切的情感体验是孤独和痛苦。在整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年龄跨度是中学毕业后约十六岁到二十岁出头。在一个正常的理性社会中,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应该得到家人的爱护,师长的教诲,社会的包容和接纳。但是,这一切都与主人公无缘。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孤身在外,饱受痛苦、孤独之煎熬。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之外,社会上的人似乎都在与他为敌,处在他的对立面。主人公不仅没有能够与社会上的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他与家人的关系也十分疏离。主人公除了在关键的危机时刻总能想起祖父的临终遗言外,他与家人的联系少之又少。小说中仅在一处提到他给家人写了信。那是他初到纽约找工作时,为了让家人放心,他谎称自己在为校董会的一个成员服务。家人也就仅给他回了一封信,说他谋上这样一个差事实在是太好了,并嘱咐他处处提防这“罪恶都市的生活方式”。[1](166)在纽约,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夜里,主人公都与寂寞为伴。他克制着自己的思乡之情,独自承受着背井离乡的孤苦滋味。

从以上可以看出,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完全符合存在主义的客体观:“世界荒谬,人生孤独”。[4](38)

二、自我追寻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说个人的存在先于对个人的理性判断和结论(即本质)。在解释这一原则时,萨特指出,“人首先是存在、遭遇自身、在世间涌现,而后才定义自身。假如说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能予以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己”。[5]“自为”存在的人,是认识主体的自我。这种自我不是静止僵化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自我,这种运动和变化就是不断选择,其选择的自主性就体现了他存在的价值。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作为偶然现象出现在世界上的,而世界上的外部力量控制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实现自我的可能性。个人要认识自我的本质,通常需要内心斗争,并且会与外部世界发生激烈的冲突,因为只有通过抛弃外部力量强加于自身的虚假的存在,个人才能找到自身真正的存在。因此,自为存在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就是“总要自己把自己作为解剖和研究的对象,也就是把作为主体的自我和作为客体的自我区别开来,这就产生了对自我的意识,即反映者反映自己”。[4](38)在《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在遭遇种种不幸之际,一直在不断地反思,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特别是隐居地下室之后,虽然他得出的结论是“我是一个看不见的人”,但这种“无形性”却是他历经磨难,最终对自身存在的真正认识。它向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在美国废奴制之后的漫长岁月里,美国黑人所处的地位是被人看不见的,所谓的民主、平等依然是如此地远离黑人,唯有种族歧视、黑白对立、被社会排斥才是他们意识到的普遍的人类经验。

在人的生存处处遭遇威胁的社会里,人,尤其是黑人,学会了以伪装来保护自己,迎合社会。小说中主人公的祖父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前黑奴,平时对白人唯命是从,在黑人中受人尊敬,也深受白人赏识。可他在临终前在儿子面前承认自己是一个“叛徒”“密探”,留下的最后遗言是要求他的子孙“要在险境中周旋,要对他们唯唯诺诺。叫他们忘乎所以,要对他们笑脸相迎,叫他们丧失警惕,要对他们百依百顺,叫他们彻底完蛋……”[1](16)主人公起先不能理解祖父的话,但实际上他却不知不觉地按照祖父的最后嘱咐行事,对白人恭恭敬敬。主人公学会了时刻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掩饰起来的本领,结果“城里那些生就一身白皙皮肤的人称赞我”,“在人们的眼里我成了品行端正的楷模”。[1](16-17)然而,自主人公从黑人学院被开除之后,他的命运就开始变得多灾多难。在纽约,主人公发现虽然北方黑人比南方黑人有更多的自由,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更加冷漠。因找工作无果,他心理上的异化感和孤独感也就更加严重了。此时他清楚地认识到了被自己一向视为楷模的黑人校长是那么的虚伪和阴险。他开始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忽视他的存在,处处与他为敌。在工厂医院里遭电击治疗后,他不停地问自己:“我是谁?”离开医院来到哈雷姆区后,类似“我是谁?我是怎样成为这个样子的?”[1](259)这类关于身份的问题仍然萦

24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绕在他的脑海里。

一个冬日的下午,当主人公走在纽约大街上吃着烤山药时,他“不禁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由的感觉——我再也不用担心谁会看见我,也用不着考虑怎样做才得体。让所有一切都见鬼去吧”。[6](264)他继而想到,“以前我尽量去做那些别人指望我去做的事情,而不去做我自己希望做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我已经丧失了什么,又丧失了多少呢?这是多大的浪费,多么愚蠢的浪费啊”![1](266)他还思考到:“……这涉及到一个选择问题。我将不得不在作出决定之前,仔细权衡许多事物的得失,而且很有可能会惹出不少麻烦的事情,这仅仅是由于我对那么多事物还没有形成个人的看法。我接受了公认的看法,而这使得生活似乎简单化了……”[1](267)由此可见,主人公此时依稀意识到了自我,觉得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和作出选择。加入“兄弟会”后,主人公的演讲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表面上来看,主人公似乎此时已找回“真正的自我”,工作上的成功给了他一种满足感。然而,主人公在这一系列的“成功”的活动中用的是杰克赋予他的假名字和假身份,他原来的名字和身份背景都已消失。换句话说,主人公所谓的成功身份是“兄弟会”给的,他充其量只不过是宣传“兄弟会”思想的传声筒而已。显然,这种自我是主人公虚假的自我。在一次躲避拉斯等人的追杀时,主人公躲进一家杂货铺,买了一副墨镜和一顶宽边白帽子,将自己乔装打扮了一下,竟然被很多人误认为是赖因哈特先生,获得了流氓、赌徒、牧师等多重身份。这件事引发了主人公的深思:“在事物表面之下究竟藏了什么?如果一副墨镜,一顶白草帽就能一下子藏起我的真面目,那么谁究竟是谁呢?”[1](493)当主人公亲眼目睹昔日的“兄弟会”成员克里夫顿在街上被警察开枪打死后,他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震撼。他也由此彻底认清“兄弟会”的真正面目是利用黑人的行动来推行自己的路线。此时,感到无比气愤和痛苦的主人公开始公然抗议杰克和其它成员,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再也不是以前的我了。决不会了。从今天晚上起,我的外表变样了,感情也两样了。究竟怎么变,我也不清楚;我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我了——过去的我算不了什么——可是为了过去的那个我,我付的代价太大了”。[1](478)他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任人利用、宰割的工具。“我确实存在,可又是别人看不见的,这就是基本矛盾”。[1](507)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屈辱的过去。“这些往事就是我,没有这些往事就没有我。我就是我的经历,我的经历就是我。那些瞎子,任凭他们如何强大,即使他们征服了全世界,也休想从我的经历中拿走或改变其中的一丝一毫乞求、奚落、欢笑、哭喊、创伤、疼痛、愤怒以及痛苦……我原以为他们接纳我是因为他们不分肤色,而事实上他们之所以不分是他们 既看不见肤色又看不见人……因为他们所关心 的只是我们这些名字可以涂在假选票上,在他 们方便的时候就能用上,用不着了就往哪儿一 塞。”[1](508)

主人公最后掉进了煤窑,在黑暗中他用摸索到的一只火柴盒里仅有的三根火柴烧光了一直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的所有纸张,包括高中毕业文凭、杰克替他取名字的那张纸、一封匿名恐吓信等。主人公在黑暗中沿着狭窄的过道摸索前进,终于到达一个废弃的白人公寓的地下室里。至此,主人公与过去彻底告别,他从外面的世界转入了内心世界的思考。小说前言和尾声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在地下室里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感悟。在前言中,主人公想到:“过去的一切 都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我和旁人一样,是别 人看得见的。现在我意识到自己是个看不见的 人。”[1](5)在地下室里,主人公偷接了电线,点亮1369盏灯泡,使地下室变得无比明亮。“光证实了我的存在,赋予我形体”。[1](6)在尾声中,主人公这样反思自己的过去:“我的问题正是在于我一直试图走别人的路,却从不想走自己的路。同样,别人这样称呼我,后来又那样称呼我,却没有人认真想听一听我怎样称呼自己。因此,虽然多年来我很愿意把别人的意见当作自己的意见,现在我终于造反了。我是一个看不见的人。我走了漫长的道路以后又折回来了,我原先曾梦寐以求,想爬到社会的某一阶梯,此刻又反弹到了原处。”[1](573)主人公在希望——奋斗——幻灭中几经沉浮,对自己的生存价值和地位有了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了社会的无情与异化。在经过炼狱般的洗礼之后,主人公对现实世界中的自私、

第5期陈晓菊: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25

暴力和欺骗有了清醒的认识,醍醐灌顶,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始终处于看不见的地位。不过,在小说结束前,作家埃里森并没有让他的主人公一味地消沉下去。相反,他在小说结尾处暗示了一种希望:“我正在褪去旧皮,准备把它留在洞里。我就要出来了,没有旧皮,别人还是看不见我,不过总算是在往外走。而且我以为时机正好。细想起来,甚至蛰伏也不能太过分了。也许这是我对社会所犯的最严重的过失:我蛰伏得太久了,因为说不定即使一个看不见的人也可以在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1](581)

三、结语

上文从存在主义视角对《看不见的人》进行了阐释。虽然笔者不敢断言这部作品是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品,但是,从小说所揭示的现代人(尤其是美国黑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来看,作品凸显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萨特关注的是“人的处于极限的或陷于重大危机中的生存困境,个人应在其中承担起责任,作出选择,采取行动,直面荒诞,背负荒诞,走向人生深处、世界深处、宇宙深处”。[2](184)《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在过去二十年的生命中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但他致力于寻找自我,从艰难的生存处境中逐渐寻求独立的人格与自由。虽然主人公起初是为了逃命而掉入煤窑,但选择在地下室里较长时间的蛰伏却是有意为之。选择隐居之后,主人公努力反思自己的过去,完成了寻找自我、构建自我身份的过程。埃里森曾说过:“我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发展也就是从黑暗到光明、从无知到觉悟、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这也是通往自由的路。”[6]作为一部写社会排斥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描写了黑人在美国的生存困境,揭露了美国数百年以来形成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分离,表现了美国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非理性的关系。然而,小说提出的关于自我和生存的问题却已超出了黑人文学的范畴,它表现了当代人类生活中的某些共同体验和感悟,而这也正好体现了这部小说所具有的超越时代和地域、超越种族和文化的非凡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ELLISON, R. 看不见的人[M]. 任绍曾,译.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2]任生民. 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CHESTER A, HOWARD V. The Art of Fiction-Ralph Ellison[J].

The Paris Review, 1955(8):1-20.

[4]杨昌龙. 存在主义的艺术人学——论文学家萨特[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8.

[5]SARTRE, J P. 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M].MAIRET P Trans. New York: Haskell, 1948:28.

[6]O’MALLEY R. The Craft of Ralph Ellison[M].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80.

Absurd Extreme Situation and Seeking for Self-hood

——An Interpretation of Invisible M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CHEN Xiao-ju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Invisible Man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by the prominent American black writer Ralph Ellison. By applying Sartre’s theory of Existentialism,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stinct existential features in Invisible Man,and offer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vel in two parts——the absurd extrem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protagonist exists and his seeking for self-hood.

Key Words: Invisible Man; Existentialism; absurd extreme situation; seeking for self-hood

(责任编辑张文鸯)

存在注意的基本特征

存在注意的基本特征 1、主观意识决定存在 存在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这就是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 2、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在他们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3、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 4、消极的处世态度 存在主义者曾经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他们把资本主义现实的丑恶,看成是世界上永恒的荒谬,鼓吹人生虚无,活着没有目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徒劳的。存在主义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感和厌恶,又宣扬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以及在“自由”的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由于它否认了人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存在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点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 存在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以表现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己任。这些作品大多数处理的是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题材,重思想,轻形式,强调逻辑思维和哲学思辨。 5、人并无先天本质 存在主义作家反对按照人物类型和性格去描写人和人的命运。他们认为,人并无先天本质,只有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依靠个人的行为来造就自我,演绎自己的本质。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鲜多样的环境,让人物去超越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因此,人物的典型化被退居次要的地位。 6、三位一体 在文学创作中,存在主义作家提倡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三位一体观。认为作家不能撇开读者来写小说,作者的观点不应该是先验的,还必须通过读者去检验;只有当小说展现在读者面前时,在小说人物的活动过程中,作者和读者才共同发现人物的真面貌。这种三位一体的观

现代主义文化产生的背景、特征及表现

现代主义文化产生的背景、特征及表现 现代主义在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国家一大批不同于传统的形形式式的文学艺术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继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后出现的第六个思潮。现代主义文化并不是西方现当代文化的全部,但从本质上看,它显著地表现了现当代社会的时代病和特有的社会心理,所以特别引人注目,值得研究。 一、背景 (一)社会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摧毁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物质基础,也摧毁了其赖以建立的精神支柱,是西方文明传统的一场浩劫。它迫使西方知识分子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化和传统进行一场深刻的反思。 (二)思想因素 强调非理性额定现代哲学为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突出无意识的精神分析学为现代主义文化探索人类深层心理提供了学理基础。其次,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图景,深化人们对物质、时空、因果关系的看法。 (三)文化因素 从文化上分析,现代主义是西方传统文化解体的产物。 二、特征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 首先,现代主义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以哲学思想为其根源在艺术上的表现。现代主义是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或者说是其哲学的艺术表达。就艺术思想而言,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异化现象,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但这种不满和否定是对社会和人类前途的危机意识和悲观绝望情绪的反映。 其次,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渊源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并深受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及弗洛伊特、莱格心理学的影响。在艺术上强调自我,强调主观,强调直觉和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因此,现代主义往往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 最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是其哲学思想和美学简介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许多全新的艺术手法以表达其“全

《俄狄浦斯王》中的存在主义解析

《俄狄浦斯王》中的存在主义解析 摘要:从存在主义角度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一个存在主义的悲剧。人们生活在一个荒谬无理性的世界而不自知,他人即是地狱。面对世界的荒谬、人生的痛苦,人们每次选择都使得愿望和事实更加背离。整个故事传达出一种对命运怀疑的态度,而这命运的本质就是对世界荒谬无理性的表达。 关键词:俄狄浦斯;存在主义;存在;荒谬;选择 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思潮。存在主义哲学反映了西方现代人对生存的困惑,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但是在本质上,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对人类存在方式和生存境遇的哲学根本性的探索,它探讨的是“世界是怎么样的”、“人生又是怎么样的”这样有关世界和人类根本性的命题,是每个时代都不断探索苦苦追求命题,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适应性。美国著名哲学家W?考夫曼曾经说过:“存在主义是一种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感受,在历史上我们随处都可以辨认出来。”[1]《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表现的是人和命运的冲突,反映了主人公不断奋斗探寻自己的身世和命运,想要摆脱命运的桎梏反而更迅速踏进命运的陷阱的人生困境,这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内涵又有着超越时空的契合性。从存在主义角度看,《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存在主义的悲剧。老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因为神谕杀害了儿子俄狄浦斯,但俄狄浦斯被人相救,在知道自己会杀父娶母后离开了养父母,却阴差阳错在一个三岔路口杀死了生父拉伊俄斯,后来又娶了自己的生母,并与其生育了可以称作弟妹的儿女。老国王和王后的人生是悲剧的,俄狄浦斯的人生也是悲剧的。他们生活在一个荒诞又充满偶然性无理性的世界又不自知,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但是选择却是无用的,他们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面对杀父娶母的真相,王后自杀,俄狄浦斯也只能戳瞎双眼放逐自己。王后的自杀和俄狄浦斯的自我惩罚都是对命运的不妥协,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处――自杀和自我放逐都是不想看到事实的真相而做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他们自由选择所承担的责任。而所谓的“命运”和“神示”,其实是对世界荒谬和无序的表达。 一、存在的不自知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存在可以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指除了人以外的世界,而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人的存在有两个根本特征,一个是主观性,一个是个别性。主观性是指人是自己的主观意志所创造和决定的,所以只要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个别性是指个人存在的特殊性和个人存在的具体性。人的一个个具体存在活动,具体表现,便是人的本质。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决定,那么存在便失去了意义。在这个意义上,那么神谕和命运就有了可批判性――既然是存在先于本质,那么神灵既定的命运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被拘束在这个命运的诅咒之下,被命运所定义,那么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俄狄浦斯悲剧根源就在于对自我存在的无知相信了神谕的“本质”。在故事中,俄狄浦斯用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自认为是世上最大的智者。然而他虽然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但是却并未弄清人是什么,既没有认识自己,也没有真正认识世界。在俄狄浦斯的人生里,

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美学是本世纪中叶产生的重要且强大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它的代表人物是舍勒尔、海德格尔、雅思贝尔斯、萨特和加缪。这中间除舍勒尔之外,其他四人都对艺术和美学问题有过专门的论述。而且萨特和加缪又是存在主义艺术思潮的主将。 当海德格尔出《存在与时间》于1927年发表之后,西方哲学界曾发出过这样的狂欢:“哲学终于从天国回到了地面。”正是在这种狂欢中显示了由海德格尔开启而由存在主义哲学完成的一个巨大的转变:哲学研究的重点从对抽象的本质(理性)转向了“实存”,从物(客体)转向了人(主体),即从“理性人”转向了实存的人。因此,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特征,是把美学与存在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中问他们考虑的美学问题,是美的本源问题。而美的本源在存在主义者看来,只能从对存在的追问中获得。由于对存在本身的追问紧紧地与人关联,存在主义美学便始终围绕着人这个主体旋转。整个存在主义美学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由海德格尔表述的信念:美或者艺术开启了存在者的存在,艺术和美由此而获得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根源。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和美成了达成人的本真存在的见证,从而完成着拯救的使命。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想起了尼采的这样一个信念:没有审美的人生如何可能。因此,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W.考夫曼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存在主义哲学家在追问存在的问题时,最后都自觉不自觉地转向了艺术,转向了美学。这是不是因为美或者艺术是开启存在者的存在的最根本途径呢?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虽然存在主义美学仍是围绕着人来旋转的,但这种美与人的相关,却不再是从表现的意义上与人相关,也不再是从符号创造的意义上与人相关。如果说表现主义美学的表现是建基于人作为主体的生命力、情感等之上的话,那么在存在主义美学这里,人作为实存,是不具有什么先在的诸如表现主义所谓的生命力、情感等的,因为作为实存,他的本质尚处于缺席状态。而美只发生于这个其本质尚付阙如的“此在”或实在向其真正的存在谋划的过程中,只有当那个尚付阙如的真正存在向其显现、敞开时,美才诞生。因此,20世纪美学发展中开始的那强大的表现之风从存在主义美学这里开始煞住。美学中的纯主观因素和重情主义的趋势得以扭转。从存在主义美学开始,表现便不再是美学的核心概念,在存在主义美学中取代“表现”这个概念的是所谓敞开、显现、照耀、呼唤等。 对于表现主义美学来说,表现本身就能达成美。但是存在主义者不相信这一点。因为在存在主义者那里,实存的人并不具备任何有意义的内容,他所拥有的只有诸可能性。虽然艺术和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第23卷 第5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3 No.5 2010年9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Sep. 2010 —————————————— 收稿日期:2009 - 12 - 06 作者简介:陈晓菊(1969 -),女,浙江象山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① 在《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1995年第8期12-13页中拉尔夫·埃里森回答采访时说自己从1945年开始写《看不见的人》,共历时五年完成写作。但在任绍曾等译的拉·埃里森著《看不见的人》(文学出版社,1984年)中的出版前言中提到作者历时七年完成小说创作。特在此说明。 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陈晓菊 (宁波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文章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指出《看不见的人》凸显了存在主义文学特质,从两部分——小说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和自我追寻对《看不见的人》进行全新的解读。 关键词:《看不见的人》;存在主义;荒谬的极限处境;自我追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0)05 - 0021 - 05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1914-1994)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1952),被称为“划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1](前言) 该书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芝加哥保卫者”奖。作家本人在1969年因该书获美国自由奖章,1970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85年获美国国家艺术奖章等。《看不见的人》以第一人称自叙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年轻黑人(作者始终没有给出他的姓名)在美国南部和北部遭遇种种不幸的同时不断追寻自我并思索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现了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正常的、无理性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以埃里森《看不见的人》为题的研究论文数量可观,内容涉及作品主题、艺术手法、象征主义、身份追寻、互文性、二元对立等。但是,鉴于小说所揭示的关于自我和生存的问题,笔者认为,《看不见的人》体现了明显的存在主义文学特质。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体现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即人,存在,自由,处境,选择。 [2](186) 存在主义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欧美文坛,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达到了高潮。60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它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埃里森在存在主义文学盛行的年代历时五年完成 这部文学巨著,① 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他或多或少受到过这股文学思潮的影响。作者曾在《巴黎评论》杂志上解释了自己对小说结构安排的意图:小说的三部分(前言,正文和尾声)代表主人公 走过了从希望到激情再到彻悟的过程。[3](13) 主人公从南方来到北方纽约,实际上是从一个虽难以容忍但尚可理解的地方走向一个彻底混乱和疯狂的世界。埃里森使小说主人公活动的场所游移在险恶纷乱的外部世界和矛盾重重的心理世界之间,把人物的荒唐处境戏剧性地加以放大,使整部作品既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体现了作为存在主义文学变种之一的黑色幽默的特征。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存在主义理论,从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两部分对这部黑人文学经典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 一、荒谬的极限处境 法国的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是当代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兼文学家,也是第二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存在主义 二、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简介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存在主义超出了单纯的哲学范围,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克尔凯戈尔反对德国观念专门讲理想的东西,而以为人生最主要的是要很具体地把握住个人的存在,克尔凯郭尔个人对自己“孤独”与“例外”的感受,创造出对自己关心的哲学- 存在主义。 克尔凯戈尔在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基督教存在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否认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存在。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但这不是感性、思维的意识,而是非理性的意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受尼采的影响很深,他说:“只有当我们开始思考的时候,我们才能听见尼采的呼号。” 海德格尔认为,全部的西方思想史只关注存在着的事物,而遗忘了存在着的事物的存在。这是哲学研究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如何揭示这一点,他借用了其师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工具。“现象”这个词在希腊文中表示“自行显现”,故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即意味着让事物自己说明自己的企图。他说:“只有我们不去企图把事物硬塞进我们为其制造的观念的框框中去时,它才能向我们显现自己。”这里是他开始反驳尼采认为知识归根结底是权力意志的表现的观点。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我们并不能靠强力、靠征服和压制来认识一个客体,而只能任其自然,以此来使它展示出它自己究竟是什么。 哲学主张 1、存在先于本质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主要理论

罗洛梅的主要理论 一、存在分析观 1存在的核心 存在感,就是人对自身的经验。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存在感,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体验,如感受到自己沉浸到自然万物之中。 罗洛梅认为,人在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时,能够超越各种分离,实现自我整合。只有人的自我存在意识才能够使人的各种经验得以连贯和统整,将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连为一体。在这种意义上,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看待一个人,尤其是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应当视其对自身的感受而定。存在感越强烈,越深刻,个人自由选择的范围就越广,人的意志和决定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责任感。人对自己命运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反之,当一个人丧失了存在感,意识不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就会听命于人,不能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2 存在的本质 存在的本质就是存在于世。 ①人与世界时不可分的整体。 ②人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个别的和变化的。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世界之中,与具体的人或物打交道。换句话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要现实地接受世界中的一切,也就是接受自己的命运。而且,人的存在始终在生成变化之中,人要在过去的基础上,朝向未来发展。人在变化中展现出不同于他人的自己独特的经验。 ③人的存在又是自己选择的。人在世界中并非被动地承受一切,而是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并勇于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可能性。 3 存在的方式 ①存在于周围世界之中,目的维持生物性的生存并获得满足 ②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目的在于适应和发展 ③存在于自我世界之中,人类特有的自我意识世界,真正看待世界并把握世界意义的基础。缺乏自我意识,就会导致人际世界的表面化和虚伪化。 4,存在的特征 ①自我核心,指以其独特的自我为核心,自我本身的独一无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接受自我的独特性,在他看来,神经症并非对环境的适应不良,事实上,她是一种逃避,是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企图逃避实际的或幻想的外在环境的威胁,其目的依然在于保持自我核心性, ②自我肯定,指人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自我肯定是一种生存的勇气,没有它,人就无法确立自己的自我,更不能实现自己的自我。 ③参与,指在保持自我核心的基础上参与到世界中去。罗洛梅认为ie,个体必须保持独立,才能维护自我的核心性,但是,人又必须生活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他人分享和沟通,共享这一世界,人的独立性和参与性必须适得其所,平衡发展。一方面。过分的参与必然导致远离自我核心,现代人之所以感到空虚、无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顺从、依赖和参与过多,脱离了自我核心,另一方面,过分的独立会将自己束缚住狭小的自我世界内,缺乏正常的交往,必然损害人的正常发展。 ④觉知,指认与世界接触时所具有的直接感受。觉知是自我意识的杰出,人必须经过觉知,才能形成自我意识。 ⑤自我意识,指人特有的觉知现象,是人能够跳出来反省自己的能力。正是有了自我意识,

从存在主义感悟人的存在与人生

从存在主义感悟生存和人生 知足,出自《老子》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意指对自我的生活、事业、学习等方面现实状况的满足,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一般来说,这种想法对于缓解消除人们处在社会环境遇到的各种紧张、焦虑、怨尤等情绪很有益处。 老子提出“知足”,中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变革的历史时期。当时周室衰微,分封制开始崩溃,天下诸侯纷纷扩张争霸,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忧患意识的一部分士阶层——隐士群体,认为“天下无道”,无力改变“天下大乱”的现实,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倡导人们控制贪欲和欲望,顺应自然,知足无为。 当今人们重提知足,也有其社会原因。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市场经济里,每个人作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工作分工越加细化,个人所在组织、行业的内外部竞争持续存在,传统生活的稳定性、和谐性被打破,易产生很深的孤独感、漂泊感、虚无感乃至荒谬感,急需寻找到精神家园,知足就是人们对现实种种困境的自我顺应和融入,这是一种人们面对现实的内心情感、情绪的自我安慰和暗示,属于非理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根据认识运动的过程辩证来看,对世界认识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按理性思维如感性直观、逻辑判断等方式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按非理性思维如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的跳跃、飞跃,而是理性思维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理性的跳跃上升过程的有机统一。为寻求精神慰藉,非理性思维对人们认识世界、

适应世界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知足而乐就是非理性思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典型示例。 但是,知足并不能够真正符合人内在的本性。人存在于世,有着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概括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不断发展的需要层次,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这理论可以借鉴,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自我实现是核心,自我实现可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完成天职或称之为天数、命运或禀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就是能够展现、发挥个体的独一无二和禀性,能自由选择人生道路。可是现代工业生产单调重复的标准化流程、作业,与自我在物质、精神这两个方面的自由选择存在现实冲突,无法自由实现物质、精神的需要,人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在没有满足感、成功感,这就导致人们感觉不到自我存在,于是“知足而乐”的生活习惯、态度这一非理性就成为应对精神危机的锦囊妙计,其实人们遇到的这一问题就是人的生存哲学问题。 存在问题和生存哲学,人们一直就在讨论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又不存在”,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存在论、亚里士多德“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物自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等,传统存在论是以“主体”和“客体”的截然二分为前提的,20世纪存在主义流派的海德格尔提出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别。认为传统形而上学试图追问的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1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定义、阐述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含义: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 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毛泽东:思想武器,理论依据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蓝P1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 产生: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自然科学新发现:“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㈠社会经济根源黄P1 ㈡阶级基础P2 ㈢思想来源 黄P2-3 社会科新成就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的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个主体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黄P3-4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蓝P8 “与时俱进”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自我批判和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补充、丰富、发展。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1.用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主义 3.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⑴理论联系实际⑵善于把握客观规律⑶高度重视、总结经验 发对将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封闭化 题目: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谈谈怎样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简述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如下: 1、主观意识决定存在 存在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这就是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 2、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在他们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 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3、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 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 4、消极的处世态度 存在主义者曾经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处世态度是消极 的。他们把资本主义现实的丑恶,看成是世界上永恒的荒谬,鼓吹人生虚无,活 着没有目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徒劳的。存在主义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感和厌恶,又宣扬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以及在“自由”的

对《禁闭》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地狱”中拷问人性 ——对《禁闭》的存在主义解读 袁雪琪10300270072 法学 [关键词] 萨特境遇剧存在主义 《禁闭》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戏剧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蕴含了萨特丰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独幕剧。该剧本将整体情境设定为“地狱”。地狱中的三人——加尔塞、伊内丝、艾尔黛丝——共处于“一间陈设为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客厅”,放置着的仅是三把躺椅、一尊铜像、一把裁纸刀。在这样一个异境中,在现世中已沦为罪人的三个死人仍旧保持着罪恶的原欲,“像旋转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无休止地角逐和斗争,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在这样一个地狱里,没有尖刀刑具,没有皮肉之苦,只有彻夜通明的灯光和永不困乏的眼皮。三个人永远生活在其余两人的目光之下。那目光就是禁锢、就是折磨、就是永远无法逃脱的地狱。最后,他们终于领悟到——地狱中根本不需要其余的刽子手,“他人就是地狱”。 “他人即地狱”彰示了萨特的人际关系理论。而后世研究学者也大都把研究重点放在对该句的内涵解读上。萨特曾因法国天主教派断章取义的浅陋解读而辩解,他强调:他人即地狱是基于个人与他人的恶化关系的前提的,“我的用意是要通过这出荒诞的戏表明:我们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我们所生活的地狱是如何地禁锢着我们,我想我们有权利砸碎它。”观之中国学者的研究,其观点都大致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相对自由,强调自我与他人的相互性。世界上不存在绝对自由,个人自由必须通过他人实现。谁为了个人自由恶化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谁就将受地狱之苦。二是“杜梅萨之眼”,自为存在的我由于他人的目光注视而僵化。作为意识主体的个人与同样作为意识主体的任何其他个人的他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敌对的。所以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也将受地狱之苦。 不得不承认,“他人即地狱”是当今人类的普遍的境遇。而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人生。除了萨特的人际关系理论,我还想从更微观的角度解读《禁闭》对人性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 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 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 简介 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 存在主义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保罗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 cè de l'essenc)。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 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存在主义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保罗·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因为它们缩小人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假如没有这些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唯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然而人是自由的;即使他在自欺中,仍有潜力与可能。·保罗·萨特也提出:“他人是地狱”。这一观点看似与“人有选择的自由”观点相矛盾,其实每个人选择是自由的,但对于选择后的结果,每个人有无法逃避的责任,人在选择的过程中,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人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由,但每个人的自由就可能影响他人的自由,所以称“他人是地狱”。 产生背景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思想流派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索伦·克尔凯郭尔克尔凯戈尔,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出生于可本哈根一个笃信基督教的暴发的羊毛商人家庭。由于担心上帝的惩罚,一家人笼罩在焦虑、忧郁的氛围中,克尔凯戈尔一生也是在忧郁中度过,终身隐居。当时丹麦是德国的附属,生活在落后的农业国丹麦的资产阶级,非常害怕革命,他们害怕当时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且被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革命思潮弄得惊慌失措。克尔凯戈尔在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基督教存在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否认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存在。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但这不是感性、思维的意识,而是非理性的意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克尔凯郭尔的为人十分矛盾,在他看来,十九世纪的中心事实是,一度存在的基督文明已经不复存在,为此他专门写了《对基督教世界的攻击》来论述这个问题。但是他同时又是一个基督教徒,并且他认为所有的教徒都应向他学习!虽然他认为,基督教只关心个人的东西,而没有关注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他的思想不符。正因为克尔凯郭尔个人思想的矛盾,使他并不被世人接受,人们往往抓住他的某些缺陷大做文章,却忽略了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尔凯郭尔主张现代性的主要运动是向群体社会漂移。而这样的高度集体化和外在化的群体社会,同时也意味着个体的死亡。在这里,克尔凯郭尔否定了个体存在的作用,忽视了现实世界存在的意义,不但超前,而且过分极端,导致他很不被人喜欢,常常被别人反驳。 卡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一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盛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一次大战后,德奥失败,十月革命成功,1918-1928年柏林工人起义、武装斗争等等,严重威胁着德国资产阶级生存,在他们之中充满了忧虑、烦恼、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阴暗绪。然而他们又不甘心失败,时刻企图东山再起,复仇雪耻,为发泄他们的阴暗情绪并把这种情绪引上自我奋斗的道路,从而把知识分子中的悲观、消沉颓废情绪纳入到资产阶级的复仇轨道,存在主义哲学就应动而生了。而当希特勒的纳粹党正式上台,德国大资产阶级再次得势时,他们对存在主义所鼓吹的那套消沉颓废思想便不那么特别爱好了。雅斯贝尔斯继承克尔凯戈尔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主张追求上帝,认为哲学应从“存在者”——“人”出发,关心其在危机中的生存问题。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有创见的哲学家,他宣扬无神论存在主义,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要代表

浅析存在主义文学

浅析存在主义文学 北轩 摘要:存在主义文学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当时和以后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为代表,具体分析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渊源,基本特征,以及对当时和后世世界文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文学 思想渊源基本特征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是个复杂的体系,它的源流可追溯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等人。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其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转移到了法国,战后传入英美两国,对英美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存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

史背景,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观念和心态的反映。与存在主义哲学相辅相成的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在 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四十年代特别是战后发展到顶峰,风靡了法国和欧洲,影响迅速扩展到全世界。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和西蒙娜·德·波伏娃,其中以萨特的成就和影响最大。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主要以他的存在 主义哲学为根基,通过自我的创作文学实践,提出了存在主义文学的美学文艺学体系。他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和戏剧两个方面,其中喜剧的艺术成就尤其卓绝。 从思想渊源来说,存在主义文学都不是萨特首创,萨特不过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产生有自身历史文化机制。具体而言,两次世界大战给西方世界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同时也给西方社会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二战中,法国被德国占领后,法国资产阶级陷入消沉颓废、悲观绝 望之中。他们发现科学救世的希望成为泡影,

自已正处于一个非理性的时代,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传统的思想体系已经瓦解,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人们将何去何从?这正是存在主义亟待解决的问题。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但“上帝之死”却把人类推向了虚无主义。而萨特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他认为存在主义是解决“上帝之死”给世界带来后果的手段。萨特认为,既然上帝是不存在的,人就没有先于存在的本质,即 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最初是“虚无”的,只是后来由于有了意愿、想象并付诸行动,这些意愿、想象和行动便构成人的本质。因此,人的本质是人自己创造的,存在先于本质首先使人完全对自己负责,人可以选择和造就自己的本质。痛苦、孤独和绝望是存在主义的三大问题,而人的责任感是理解这三大问题的关键。责任感会带来痛苦,甚至责任本身就是痛苦。人的责任包括选择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存在,还包括对整个人类负责。而痛苦恰恰就是,当人承担这一责任时,发现自己无法从完全和深层的责任感中脱离出来[1]。萨特认为,上帝的不存在使人

存在主义理论

存在主义理论 概念: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存主义,一战后形成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以超越主客、心物二分的存在论取代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它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和创造活动、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是 20世纪西方各国影响最广的哲学流派之一。存在主义反对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近代思辨理性主义,强调哲学应该研究具体个体的生活、经验以及历史境遇,关注个体内部非理性的主观情绪体验(恶心、荒谬、焦虑、恐惧、死亡的体验),阐发了有关个体行为、自由、选择及其责任的哲学学说。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来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它的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他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为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代表人物: 让·保罗·萨特 巴黎人,可能是20世纪最负盛誉的哲学家,经常与其终身伴侣西蒙?德?波伏娃一起周游世界。他的名字成了存在主义运动的同义词。他撰写了大量剧本、小说和哲学著作,最著名的是《存在与虚无》(1943)。曾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这个荣誉。她公共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深深地介入到政治左派中。在他去世时,有几千人自发地涌上街头加入出殡队伍。诚如报刊标题所言:“法兰西失去了她的良心。” 索伦·克尔凯郭尔 有神论存在主义的先驱,生于哥本哈根,并在此度过了他的一生。在当地的大学学习神学和黑格尔哲学,与国家教会、大众媒体和黑格尔哲学的捍卫者进行针锋相对的论战。也许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个人职业看作是痛苦而孤独的,她与出身于当地显赫家庭的雷吉娜?奥尔森解除了婚约,后来也一直单身。他出版了大量哲学和神学著作,其中许多是匿名出版的,这些著作以其敏锐的理解力和心理学洞见而闻名于世。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析

基本本体论的建立 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以对“在”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他既否定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的传统的本体论,也不同意实证主义类型的哲学家全盘拒斥本体论,他承认自己是本体论哲学家。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摧毁以往本体论,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本体论,即所谓基本本体论。 1.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黑格尔的传统形而上学有一个共同的,也是带有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在没有了解存在物究竟怎样在以前就肯定了它们的在。哲学家们对什么是真实的存在的具体回答各不相同,但都把这些存在(无论物质或精神)当作现成已有的、具有规定性的东西,即当作某种在者。这些在者怎样在呢?为什么说它们在而非无、即不在呢?他们都略而未论,实际上是以对在者的研究代替了对在本身的研究。而在海德格尔看来,在和在者是两个有着原则区别的概念。 海德格尔的“在”的(中文有时译为“是”、“有”、“存在”)德语为名词形式的系动词Sein,相当于由英语系动词tobe转化来的动名词being,指存在物的显现、在场,不是指具体的、现成的存在物。“在者”也译为“存在者”、“存在物”,德语为中性名词dasSeiende,意指现成已有的存在物,包括一切已经显示出其存在的现实的以及仅仅是观念中的事物、现象。在海德格尔看来,“在”是确定在者作为在者的那种东西,是使一切在者得以可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使在者显示其为在者的活动、过程。一切在者首先必须在,才能成为现实的、确定的在者。没有在,就没有在者。因此,在较一切在者具有优先地位。但在并不是一切在者的族类的普遍性,不是对一切在者的最高概括,因而不是某种抽象和绝对的存在,“在总是在者之在”,即在者的在的方式。这不是指现成已有的、即静态的在的方式,而是指可能的、即动态的在的方式,或者说不是指空间中的在的方式,而是指时间中的在的方式。在者的在的方式本质上就是其时间性。在没有现实的规律性,没有现实的本质,因而不能给在下定义。在的“本质”仅仅在于它的“在起来”这个事实。因此,我们不能问在是什么,而只能问在者怎样在,为什么在,也就是追问在者的在的意义。只有先弄清在者的在的意义,才能懂得在者的意义。 海德格尔认为,在柏拉图以前的希腊哲学中已经提出了在的问题。早期希腊哲学家大都是从涌现、显露、结合、生成等意义上来使用后来被理解为自然、真理等概念的。他们都把存在理解为一种“在起来”的动态过程。然而,从柏拉图开始,这种对在的看法被放弃了。亚里士多德把对在的询问归结为揭示在者的本质,在的问题被归结为在者的本质问题,而本质却被当作某种静态的、固定的东西。这种本质论对往后的西方哲学发生了深刻影响,以致使对在的探究被人遗忘了。海德格尔由此把从那时开始以来的形而上学时代叫做“在的遗忘的时代”。正因为撇开了在,哲学家们对在者的论述就失去了根基,他们所建立的本体论只能是无根的本体论。现在的任务就是回复到对在的探究。重新把在从在者中拱托出来,澄清在的意义,建立起有根的本体论或者说基本本体论。 2.建立基本本体论的方法——现象学方法 海德格尔认为,以往哲学家的本体论之失去根基,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研究方法不对。他们有的采用从自然、世界出发的方法,有的采用以观念、思维为起点的方法。其共同特 点在于把在和在者混为一谈。因为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观念、思维,都不是在而是在者。以笛卡儿为例,虽然他提出“我思故我在”似乎为哲学找到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但他并没有说明“我在”究竟怎样在,没有说明“我在”的在的意义。而如果不先说明我在,也就谈不到“我思”,因为“我思”以“我在”为前提。为了建立起有根的本体论,海德格尔认为只能采用由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的方法,他的基本本体论就是现象学本体论。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在不少方面和胡塞尔是一致的。他所谓的现象,指的也是人的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