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人的认识不仅仅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更多的是在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整合,能改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探究性,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怀参与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师的观念转变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而中学数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并能在教学中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是在公开课、研究课中使用多媒体,更要在家常课中普遍使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教师就自加压力,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课件制作技术,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而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页一页地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每个教师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的教学。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数学教学需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原本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步显现出了它在数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教学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

中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及逻辑性强的特点,而信息技术对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强大交互式特点使多媒体课能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的、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抽象问题,通过多媒婆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激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初一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一章时,学生对通过平移、旋转、翻折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没有感性认识,虽然在一些简单的题目中能按部就班,但在面对一些图形复杂的题目时,就找不到对应点、对应角、对应边了。这时,如能使用多媒体,使三角形动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很形象的看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起来就轻松了。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在函数的教学中也必不可少。如在初三讲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章时,通过多媒体,学生在看到通过列表、描点用光滑的曲线画出图像,得到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学生很兴奋,都想要自己画一下。再将抛物线沿X轴Y

轴左右和上下平移时,抛物线的变化情况,学生能很直观地得出函数的平移法则,而且记得很牢,对对称轴左右两侧是上升、下降学生也能自己得出结论。对于像讲函数图像与性质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等,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多媒体在化抽象为形象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时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预备年级教授分数这一章时,用视频播放蛋糕,再将蛋糕进行分割得到分数概念,学生便对分数印象深刻,也易于真正理解。在初三讲到相似形这一章时,对相似形概念,可用一些图片的放大、缩小。于是,学生对相似形是放大或缩小而成的图形是相似形这一概念就一目了然了。又如在初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中,运用日食从发生到结束这一动画,可以把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刻记住知识要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一些概念引入、新课的导入,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进行,在课堂上只需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可将现实生活中碰到问题的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当然好。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达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提高了学生的辨认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逻辑性强,题目的可变性大,要求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与学生可以是合作伙伴,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师,渠道可以更多,范围可以更广,题目本身将趋向于开放题,条件不确定,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例如:

已知:△ABC、△DC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DC>AC,联结AE、BD。

1)如图,当点B、C、E在一直线上时,你认为AE=BD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点B、C、E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你认为AE=BD是否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

在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把这个运动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多媒体呈现的现象加以观察而得到结论,多媒体可以帮助老师实现静态转化为动态,更能帮助学生理解。

另外多媒体中的实物投影在中学教学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利用它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种解法一一呈现,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对一些好的解法、过程进行表扬,学生对学数学有兴趣了,还可以举行各种竞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数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把实验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简单明了。

五、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看作是种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是一场革命。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使得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优势,但这不等于整堂课全用,更不等于要天天都用。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手段,还是智能形态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因此,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而滥用,不能丢掉粉笔、黑板,教师的示范作用,不能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要继续发挥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气氛等传统教学的优势。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可以了,内容的串联往往不到位,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因此,教学中,只有注意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又合理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才能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学功能。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而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总之,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性、反馈及时性,使其在教学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我

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中学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不仅从手段上,而且从观念上、教学模式上都引起教学的深层次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然而,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理科教学的应用水平仍然非常低,大多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因此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我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从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平移和旋转》的学习活动。用多媒体出示物体的录象,开窗的运动、开冰箱的运动、观光电梯等物体的运动,初步揭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从“生机勃勃的森林小动物”晨练情景引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画面中,体验和理解平移和旋转。这堂课一开始的这样设计,就将同学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同学们内心的需要。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在学生已体验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三种不同门的运动方式,并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正确安装。在课上又进一步利用网络的优势,安排学生在“七巧板”上感受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由于“七巧板”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更乐意学数学。让学生把“七巧板”上的图形移一移转一转,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三角形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在通过我的课件,学生归纳出了三角形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三角形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运用信息技术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运用信息技术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运用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材教授方面1)课程的导入,2)重难点知识以及其他材料的呈现3)新知识的传授4)教育资源共享。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课。第一张图片选取超人飞行的画面问学生,“DO you know this man ? How does he go home?But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Can you tell me? ”导入新课。 二.在学生学习方面1)增强了趣味性2)增强了直观性3)增强了互动性4)提高了教学效率5)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引人入胜的画面,优美的配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 2.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相融合,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融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有传统的枯燥无味的直白传授到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的呈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教学效率。 . 3.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1)课堂知识的容量会增加,但是不能够超出教材的范围。 2)知识点的展示要以学习的对象而定,年龄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3)不要一味的添加动画图片,丰富多彩的动画,虽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是也误导学生会像似看电影一样只注意画面色彩,而忽略了重点知识,从而出现主次不分的现象。所以,个别教师,会把太多的知识点呈现出来,不分时间和空间以及学生能否接受,一股脑全展示出来。增加了学生的压力,破坏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不了教学效果。因此,课程的设计要符合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能够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全面发展。 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教学设计(Period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精选8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精选8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精选8篇) 培训约等于教学,是对某项技能的教学服务。如一些专业的培 训班。也可以理解为培训即提供教学。下面是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xx年7月5日-7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四川省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省级专项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短短几天的培训,云计算、大数据、MOOC,不断刷新我的认知。当今世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信息 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成为人们基本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中,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 业发展,学生的个性成长,成为教育新的探索和发展方向。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专家们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诙谐幽默的讲座风格,让我获益颇多,回顾培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 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已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既给教育带来的令人激动的、史无前例的巨大机会,也为教师提高能力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

是他们展现才能的舞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的新角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校园网络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从资金的分配,还是 从培训的内容来看,都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忽视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方法、技术整合等方面的培训,忽视了营造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教 师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教师运用所学的方法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网络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是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应用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专业化人员,培训的方法不能仅仅是教授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重要的是让教师通过参与培训活动,获得基本素质和技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从传统课堂到网络环境下的“互动”课堂,再到课堂中APP的应用,这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因课制宜,灵活多样,策略适当,不能利用计算机投影将课本“搬家”,把传统的“人灌”变为现代的“电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知识与技能】 说出信息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2、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3、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准确理解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到信息技术的正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 【导入】 老师:1、同学们,这段时间作业多吗?累不累,咱们播放一个短处轻松一下。 播放7分钟的MTV《童年》 老师:请同学闭上眼睛30抄,做一次深呼吸。 老师:请谈谈你们现在的感觉。 学生:轻松。 2、(班主任冤枉学生,找地方诉苦) 老师:喂,小伙子,说的就是你,听别的同学说你今天偷了别人的东西,今天下午不用上课,好好的写理解、写检讨,晚一点儿,打电话给你老爸,让他来找我。(学生不服,顶撞),再顶撞我全校通报,让你在咱们四中待不下去,所有人都指着你,骂你小偷。 共同研究学生的心理。(不服,深恶痛绝) 通过网络游戏发泄,通过QQ向网友诉苦。以释放心中的冤气

老师:同学们,听15分钟的歌能够缓解咱们的心理压力,但听上一个小时,你们再去上物理课,大脑里想的会是什么? 学生:大脑里总想着歌 老师:咱们,少玩一会儿游戏,能够调节我们心理状况。如果让你在网吧里打上一天你喜欢的网络游戏,又会怎么样? 同学:没有心思上课,老想着打游戏,升级。 【过渡】 同学们说得太对了,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处理工具多如牛毛。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比如说手机便于我们通信,但上课带着它,影响我们上课。放假的时候天天守着电视上的还珠格格,不利于思维的发散,禁锢在一个小圈子里,天天想着尔康、小燕子。天天泡在网上呢?沉溺。所以说,我们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1】网游 2011年,血腥的一幕表现在大伙的眼前。十四岁的兵兵手持菜刀砍死了自己的妈妈。兵兵的妈妈两次离婚,被逼无奈,母子俩踏上了南京的路,妈妈找了一份工作每个月有两千多,为了使家里的生活过得好一点,妈妈常常出去捡一些废品,懂事的兵兵把家庭作业做完后,就开始烧饭,妈妈回来后也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有时候天下雨了,兵兵就打着雨伞出去找,并帮妈妈推车。虽然日子过得艰辛,但这个个小家过得也算得上幸福。 上了初二,兵兵每次都很晚才回家,妈妈总以为兵兵是个懂事的孩子,就不加多问。到了后来,晚上就彻夜不归,问他到哪儿去了,撒谎说到同学家。班主任也多次来电话,说兵兵上课精神差,成绩一路下滑。妈妈多次盘问了,也没听出实话。有一次,妈妈给了他二十块钱,让他理发,可去了之后,三天没见着他的人影,妈妈非常着急,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可就是见不着自己的儿子,最后,报了警,在网吧里找到了兵兵,蓬头垢面,原来他早已沉溺于网络游戏。妈妈几乎气疯了,晚上让他跪在家里思过,兵兵跪了一会儿,到厨房拾起一把菜刀,砍向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没躲,倒在了血泊中。最后兵兵也自杀了,在他桌上的纸条里写道:“妈妈,我对不起你,我知道你一直为我而活着,可我迷上了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吃饭、睡觉、上课想着的都是打打杀杀,拼命的升级。死没有什么可怕的,对于你我来说是最好的解脱,我也来陪你,让我们在阴间重新做一对幸福母子,我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剖析:网游,以优质的动感画面、平等的竞技平台,吸引着无数的玩家。而玩家以时间和金钱为代价,追逐虚拟世界中的魔王。能够满足部分人的虚荣心,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失意的人,从中能找到一丝所谓的成就感。常此以往,就脱离了现实生活,看不惯周围的人和事,有时还会用网络上的暴力手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岔乡三岔中学曹建新 随着教改以及有效教学的深入,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创设氛围,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一)培训方式上 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请周边学校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到学校 进行讲课。 2、定时学习,以骨干带全体。做好校本培训 3、进行考核,严格把关。利用暑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考核,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 中常用的30个软件操作方法。 4、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辅 助教学的创新能力。 (二)培训内容上 主要侧重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实施“硬考核”。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阶段:基本技术阶段、开发技术阶段、整合技术阶段、技术熟练阶段。 1、基本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搜集信

应用信息技术经验总结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适时恰当地选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对动画、声音,颜色和传播速度的控制,使得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如何认识信息技术与化数学学科整合的内涵?我们能切切实实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些什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就是以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其它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它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复杂实际应用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相融洽,学生眼耳手脑的全部调动并聚焦于一点,再加上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

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达到了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我在讲用代如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课件来演示将二元转化成一元的过程,通过演示学生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达到学习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重新组合既定的感受、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具有生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等特征,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为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依据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这一新的教学结构去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化学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作业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我收获颇丰,现做总结如下: 一、制作PPT课件的水平有了一个实质的提升。原先我制作PPT 课件的水平很有限,信息技术课程中老师介绍的方法对我很有针对性,尤其是在PPT课件中插入音视频文件的方法,一下子让我的PPT 课件的功能变得更强大了。 二、学会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比以前更直观的学习材料和更明确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掌握了多媒体素材的收集方法、编辑文档的技巧、学会利用格式工厂处理声音的技巧、利用美图秀秀加工处理图片的能力和掌握了会声会影软件对声音图像动画简单的加工处理等等。 四、学会了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制作微课,掌握了一师一优课的录制及剪辑等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1世纪是电子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新世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在新世纪信息技术

无孔不入的前提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化要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化,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在个人职业发展上发挥的作用,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在信息时代,教师的“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的产生、传播、共享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的概念。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的BBS、Blog、百科全书、网摘、教育网站、教室网联等,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反思和交流进行知识更新。网络的交流平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突破了教师个人的小圈子,教师之间可以展开充分的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创造出更多的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教师要学会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信息技术应用得当能够显著提高教师工作、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大大减轻教师的劳动量和日常工作负担,提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轻松、快乐、有成就感的氛围中,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进一步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至高的专业境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 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利器”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引领学生们在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积极讨论,深入思考,今天,朴新小编就带来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的思想认识 利用信息技术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广大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呢?首先要让广大教师看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起到的特殊效果。如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可以使知识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组合形式来表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联想等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班班通在课堂中的使用,使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其次要强化对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灌输和宣传,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宣讲,慢慢地教师的认识便会提高。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 任何一种理论或技术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效益的,并不断成熟并为实践所服务,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所以要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从传统的听力范读开始,由原来的磁带转变为网上获取的MP3音频,上课时一点即读,想从哪播放在播放条上点选即可;也可以从简单的PPT应用开始,课堂中多增加一些练习,提高训练效果;还可以从实物展台做课堂演示、学生作业展示开始,使演示或展示放得更大,效果更清晰等等。让教师慢慢地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 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仅靠教师的自我摸索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起步阶段,搜集资源、制作课件、应用软件等都比较费时间,教师普遍感到困难,这就需要对学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全员培训。首先要注重提高教师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其次要对教师课件制作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进行重点培训;再次要指导教师使用“班班通”“人人通”网络资源平台及国家、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网络资源,及时掌握新理

(完整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个 人 研 修 计 划 单位:铁渠完小 姓名:张慧霞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今年我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这无疑将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提升和改善。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真才实学,我制定了如下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英语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

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插上腾飞的翅膀 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软件教学、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应运而生。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选择学习的自由度大大提高,按需学习、因材施教将真正成为可能。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介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显然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苦练基本功,增强自身素质 在现代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合理优化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切实提高学生素质,真正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与信息技术教师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直是课堂的主旋律。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是调动学生情绪的方法,也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准确地解答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就能轻松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之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这无形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平时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通过自学、上网等,及时掌握最新科技信息,这样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令学生心服口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 充电” ,以过硬的素质和宽广的知识面来感染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应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知识。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渊博的知识,精通的教育教学能力,那么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将是愉悦的、积极的。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最终使信息技术学习超越课堂空间,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二、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内容都是让人喜闻乐见的,有的内容也很单调和枯燥,比如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及回收站的使用等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示范操作时,要尽量地运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生动形象、具体贴切的实例来加以说明。例如,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说明 Windows 系统中采用的文件、文件夹两个概念的作用与区别,正如我们常用的书和书夹一样;然后通过示范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件、文件夹的操作,并说明文件(夹)的新建操作正如为某个同学的书夹买进一本新的书。文件的复制或移动操作正如某本书的复印件或转卖给别人。而文件的删除操作则如将具体的某没用的书扔进班级的垃级筒销毁,进而又可以打开此垃圾筒(即回收站)作彻底销毁或回收一样。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把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新生,我通过教学打字的游戏软件,把学生带入有益于学习的轻松环境中,解决了枯燥的键盘学习,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了键盘操作并且指法规范,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了 Windows 、 Word 以后,经过练习,一般学生都能熟练地利用 Word 文字处理软件进行中文输入及文字处理、表格绘制、编辑、排版等技能,提高了他们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习了“ 画图” 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后,我让学生们自由作画,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创造性地思维。在这种没有约束的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起,较详细地讲解了课件的选择与制作应注意的问题,并运用案例生动具体的展示了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 正文: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快速增长与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使人们的认知方式发生本质的变化。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也正多数以辅助教育的形式走进幼儿园,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鲜明的教学内容,以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为教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将是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关心的问题。现在就我个人的经验谈谈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关键是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幼儿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首先是在课件的选择与制作上下功夫:这个活动适合用课件吗?怎样用呢?应该制作什么样的课件等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事先考虑好。因此,教师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几点: 1、课件内容应体现教学思想,为其教学目的服务 课件中的所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安排,要将各知识点合理地编排进画面内容中去,并且教学内容要丰富、灵活,寓教于乐。 2、课件制作应注意辅助性 使用多媒体其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整合中应服从于教学目标,顺应、追随幼儿的需要。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独到的优势,但它无法取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实践、创造,有的教师将应该让幼儿讨论、体验的内容也设计到软件上展示,虽然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幼儿并未做主动的思索和创作,反而使得幼儿对观看屏幕形成依赖。因此,必须坚持以教师引导、幼儿操作为主,多媒体辅助为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课件制作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教师在制作、选择课件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幼儿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个别化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制作小班的课件,界面要精美有趣、鲜艳活泼、图像大而清晰,浅显易懂,短小精悍,利用软件中设计的作图功能,色彩变化及闪烁等,编制出一些“动画式”的教学软件。而大班的课件则要求动手操作强,知识性强,多一点想象的空间。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同时呈现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可以增大集体活动传输的信息量,让幼儿多重感官同时感知,使幼儿进行完整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2015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路上添加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将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以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精髓为指导,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自我分析: 通过诊断测评,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能力,我有如下明确的认识: 1.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 2.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 3.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 4.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5.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 二、指导思想 1.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 2.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 3.探索并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 4.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5.帮助学生建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最后应用信息技术我能处理简单的电脑文字信息。 6.通过网络学习,在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语文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学习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我确信,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能更好的促进我的成长。

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中的运用。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是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主性难充分发挥。教师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显得特别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寻求各种辅助教学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来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而现代教育技术能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学习。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应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地播放一些语文课外知识,在课外知识节目的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扩大了知识的视野,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素养,深刻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激发了学生们的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明白了语文学习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是积极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内容充实,手段新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特别是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效果显着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指导有了针对性,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时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 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式各样,一节课有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生命的壮歌》这课时,就参考利用网上的六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插图, 学文用投影, 朗读用录音, 在学生基

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件, 让学生体会老羚羊怎样以自己的身躯搭建了生命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一直坚持电子备课,既提高了备课的水平,又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组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 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因此, 在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对象不但有所化, 而 且比较新颖、丰富。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时,学生对于仿生学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一、总则 (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五)《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实践任务和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开展教师应用成效评价,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二、课程目标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三)“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