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

?作者:中投顾问文章来源:中投顾问点击数:969 更新时间:5/17/2010

?

字体:【大中小】【收藏本站】【打印】【关闭】我来说两句

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4月7号,国务院趁热打铁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至此,人们期待已久的新医改正式拉开帷幕。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新医改方案提出以后,我国公布了2009-2011年要着力抓好的5项重点改革中,其中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时至今日,新医改方案已经推行一年有余,那么新医改这五项重点改革实施的情况有是怎样呢?

五项重点改革之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其实从09年人保部公布医保目录就可以说明国家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视。新版的医保目录一共包含药品2151个,分为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3个部分,其中西药1140个,中成药987个,民族药45个,相对于04年版的医保目录来说,新版的目录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去年调整前的国家医保目录是2004年发布的,除了在07年对部分儿科药品进行调整外,5年来一直没有比较大的调整,而09年调整完成后,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将适度扩大,而一些研发型新药和一些高价药也有望进入基本医保目录,这对缓解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将有实际性的作用。

资料显示,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的持续扩大,从新医改提出至今,中央财政已经投入了311亿元用于居民医疗保险领域。3月8日,人保部表示09年我国仅仅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就增加覆盖了一亿人,使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12亿3千多万城乡的居民。

另外,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人均80元补助基本得到落实,这都说明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加速推进。

五项重点改革之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最核心的就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新医改提出以来,卫生部分别在4月底和6月底打保票指出基本药物目录“一定出台”,但是直到8月份才真正出台,在这一项重点改革上,可以说做的并不好。

郭凡礼指出,然而基本药物目录没有出台并不表示国家对这项改革没有放在心上,相反的,正是由于国家太在乎此次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的实施情况,害怕仓促出台并不能得到预先的效果,因此相当谨慎。其实,负责牵头此次基本药物目录的卫生部比其他任何部门都紧张,然而由于此目录牵涉太多相关部门的利益纷争,所以才迟迟不能出台。

遗憾的是,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本来定于09年12月31号前在我国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然而在09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颁奖典礼上,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基本药物制度处处长谢晓余表示,卫生部原定的09年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目标无法完成,时间将推迟至今年3月底。

郭凡礼指出,之所以09年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目标无法完成,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基本药物制度从一出台就面临着没有相应配套文件支撑的尴尬局面。从基本药物目录发布以后,其相关的配套文件包括《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的若干意见》、《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都一直不见踪迹,可见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才是重点所在。

五项重点改革之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其实新医改在发布之初就强调了其目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说明,在这五项重点改革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资料显示,从新医改提出到现在,中央财政已下拨200亿元用于最基层的986个县级医院、354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及115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而且共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1000人、在岗培训乡镇卫生人员12万人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5.3万人次,这些无不说明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视。

新医改强调“基础、基本、基层”三个原则,不管是基本药物目录还是基本医保目录都突出了“基本”两个字。而且,基本药物目录发布后要率先在全国各省30%最基层开始实行并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目录也是首先让广大的农民得到保障。总体来说,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一项改革这一年中得到了有效的推行。

五项重点改革之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新医改提出的“2009-2011年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体制机构、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处理好基本与非基本的关系,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卫生的需求,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郭凡礼指出,以前我国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的很不到位,从源头上来说,以

前我国对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并不重视,也没有覆盖和完善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所以,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根本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且,生活贫困的患者一旦有重大疾病,根本就无力支付巨额的医药费,“均等化”根本是无稽之谈。

但是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158亿元用于启动实施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等6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而使这种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医保目录的调整方案里也指出要“探索药品谈判机制”

使得高价药也有机会进入医保目录,这些方面的实施都是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而做出的努力。

五项重点改革之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2009-2011年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中最后进行的一个环节。之所以放在最后才开始推行,是因为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中最庞杂、最复杂的一环。2月3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天之后的2月23日,卫生部、人保部、财政部及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出台为2009-2011年医改五大重点改革划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此次启动新的公立医院改革直指新医改中最为庞杂及敏感的部分,这也代表着新医改

方案有了“质”的突破,而之所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迟迟不能推行,和我们现在的医药体制有关。当然,除了这个“罪魁祸首”之外,还有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束缚着公立医院改革。

首先,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还在酝酿时,对于牵头或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部委

如卫生部、财政部、发改委等本身对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原则还存在争议。究竟是让公立医院改革回归公益性还是完全交给市场检验本身就没有统一的结论,这直接导致了在公立医院改革推出以后面临重重困难。

其次,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对于公立医院改革也同样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中央政府希望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先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去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另一方面,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希望中央政府给出一个明确的方案和时间表来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由于双方立场的不同,公立医院改革不得不一推再推。

第三,“以药养医”的体制已经实行了多年,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遭遇寒流最根本的原因。在目前我国这种医药体制下想要实现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行无异于痴人说梦,曾经为了我国医院的生存而实行的“以药养医”体制如今已彻彻底底成了我国医药产业中最顽固的疾

病。如果“以药养医”的体制不能废除,实行“医”“药”分家,那么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景则相当暗淡。

郭凡礼指出,如今《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已过二个多月,其中改革“以药养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医药分开都已陆续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是目前舆论的焦点所在,而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以及改善医患关系等都将为新医改划出一个全新的局面。

从战略角度浅析我国的新医改政策

从战略角度浅析我国的新医改政策 摘要: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直接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政府在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医药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长期性的促进作用,政府已经把这项职能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本文将对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一战略计划进行深入分析,展示其主要内容,剖析政策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战略计划战略分析医药卫生事业新医改政策 一、我国对卫生事业进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在职能范围、管理理念与手段上,较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间距大变化。由于政府自身角色的调整、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增加和全球化的影响、科技变革与进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日趋成熟等原因,政府逐部门步借鉴和引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成熟技术和方法,迫切希望自己能像在私人领域大有成就的企业一样,在公共领域也能硕果累累,增加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以满足百姓的需求,并提高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组织的未来方向制定决策和实施这些决策。战略管理在政府部门的实施,提高了对政府履行职能的要求,在履行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等职能时不能只关注自身做什么、怎么做,还要重视政府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确立和调整政府的长期目标,才能在不确定的发展环境中保持稳定性,从而实现最终目标。 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生产力进步的保证,因此发展能够促进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职能。因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社会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国家的全面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政府更应该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视为一项战略,进行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实施从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分析。医疗卫生事业来的发展体现在不断的卫生方针演变与卫生体制改革之中。因此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卫生工作方针与政策就是战略规划的结果——战略计划。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即新医改,这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13亿人口

医院医改工作汇报

医院医改工作汇报

医院医改工作汇报 【篇一: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子长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子长县委子长县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21日) 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市北部,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就在这里召开,先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中国革命的“红都”和陕西“将军县”之美誉。全县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设9镇1乡5个中心社区1个街道办事处,辖358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3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1万人。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74.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全县现有公立医疗机构17个,其中,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5个、民营医院3个。 近年来,在部、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基本原则,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子长模式”的医改经验得到了中省市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样本”,并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 政府创新奖”最高奖—优胜奖和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进展情况

子长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2008年,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委、县政府本着“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把这件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办实办好”的决心,在县医院率先启动了“以确保医院公益性质为核心、以强化政府投入为抓手、以建立平价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医院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随后,又在药品集中采购、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县镇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全面跟进,主要采取了九项措施全面推进医改工作。 1、加大投入,建立凸显公益性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确了政府举办卫生事业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一是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形成的减收由财政补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平衡”的原则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收费价格进行了全面调整,把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项目上调50%,对大型检查和检验项目分别下调15%—30%。二是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把过去财政对公立医院只核发70%的工资改为100%核发。三是医务人员津贴绩效工资和人才培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为公立医 院安排130万元的专项资金,奖励优秀人才。四是把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1941万元经过审计后,由县财政统一打包,现已全部还清。五是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更新由县财政负担。六是乡镇卫生院的运转经费由财政每院每年定额补贴8—10万元。医改五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年均为8.7%,年增幅29.2%。全县三级医疗机构年均用于推进医改增加的经常性支出2012年为2900万元,占当年医疗卫生总支出的20.9%,占县财政总支出的 1.8%。 2、实行全员聘用,建立良性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总量、比例、结构“三不突破”原则,合理设置卫生岗位,推行全员聘用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医院院长公开选任,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合同聘用、岗位管理,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采

淮南市生物医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淮南市生物医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2009-2011) 生物医药产业是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强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在最近的十多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呈现着非常积极的发展趋势。我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生物医药工业基地之一,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例还比较低,与沿海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当前沿海各大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积极推进产业转移以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为了抓住机遇,促进生物医药振兴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基地是安徽省两大生物医药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共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13家,其中11家企业从事药品生产,2家企业从事药物辅料、胶囊医药包装材料生产。有外商投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公司,还有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10家企业集中在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园内,形成了一定的集聚度。生物医药产业在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天然药物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2008年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4亿元,工业增加值1.29亿元。 当前的金融危机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总体来说,基本面仍然保持良好,尤其在国家的新医改方案和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推动下,我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将面临一个

比较好的形势。一是生物技术成已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进入新世纪,生物医药的研发力度显著加强,新技术新药品不断问世,有力地推动着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生物技术作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已经转化为势头强劲的产业增长点。二是“新医改”方案的推出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中央明确到2011年三年中共投入8500亿资金,将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产生积极的景气作用。三是一批大中型生物医药企业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了生产环节向内陆转移的趋势。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把生物医药列为产业发展重点,但发展的侧重点基本放在研发和营销环节。由于这些城市纷纷提高环保标准,以及面临用地、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不少生物医药企业把总部、研发、销售中心留在城市,生产基地向外转移,或者外包制造业务,自身向制造服务和资本控制转型。 二、发展优势与主要瓶颈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作为安徽省最早的生物医药工业基地,具有产业先发优势,相比省内其他地区,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药品批文号和人力资源。生物医药企业所有制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有央企医药集团全资子公司,也有外资独资企业,更多的是民营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地域上靠近长三角和省城合肥,具有较好的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区位优势。用地、用工成本相对沿海城市比较低,可以降低生物医药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生物医药产业的振兴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一是产业规模总量还比较小,只有一家企业(国瑞药业)年销售售收入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改5个重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 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认真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定信心,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攻坚克难,强化考核,狠抓落实。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医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各牵头部门要对牵头任务全国范围内的完成情况负总责,各有关方面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完成医改各项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二月十三日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 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为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改革,现提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

-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三年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4亿,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促进失业人员参保。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人员选择性参保的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资委、财政部负责) (2)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 (1)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和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积极探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3)明显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积极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并在总结评估基础上增加试点病种,扩大试点地区范围。抓紧研究从医保、救助等方面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给予必要支持的政策措施。(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负责) (5)全面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门诊救助。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探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向医疗救助慈善捐赠,拓宽筹资渠道。(民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

医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医改重点工作实施 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西卫办〔〕 65号 西华县卫生局关于印发 医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机构,局机关各股室: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和年度工作目标,根据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工作部署,现将《西华县卫生局医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 西华县卫生局 医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本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按照周口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医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周卫办〔〕8号)要求,结合我县卫生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主要工作安 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排》、《河南省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医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卫办〔〕23号),我县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的目标实施时间为 2月至 2月。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巩固新农合制度 一是提高补偿及报销标准。提高住院费用补偿封顶线,年人均累计住院补偿封顶线为10万元;结合我县工作实际适当提高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实行门诊统筹报销。 二是全面提高参合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在全县全面实施参合儿童患急性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两类疾病6个病种新农合补偿70%,医疗救助补偿20%,患儿家庭只承担10%医疗费用的政策。 三是全面推行县内新农合跨区域直补。6月底前,全县所有定点 4 2020年4月19日

浅谈新医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浅谈新医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摘要:2009年4月6日,经过三年酝酿、讨论的新医改方案终于正式出台。经过这几年来的实践以及2012年修改后的再实践,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参考各方意见,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希望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成效问题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十分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长期困扰广大百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9年实施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医疗中的许多问题仍相当突出,新医改在很多方面亟待完善。 一、新医改的成效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医改涉及世界最多人口,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工程,中国医改的成功不仅对本国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有利,对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是一个巨大贡献。我国新医改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民基本医保初步建立,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结束基层“以药补医”历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契机,撬动综合改革并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破除了旧的“以药补医”机制,这是一个系统的创新,是三年医改最大的亮点。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我国新一轮医改的三年考卷成果显著,尤其在保证农村居民等这些社会最基层群体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覆盖率,保证了其公平性。 4、看病报销多、药价降幅大,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大大减轻老百姓看病的负担。 5、公立医院改革得到推进。各地不断推出解决城市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比如预约挂号、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分级医疗制度、按病种付费等,这些措施重在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客观上也形成了对大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倒逼机制。 二、新医改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一轮医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深化医改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查报告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查报告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查报告--国务院医改简报第90期 2015年7月20日 按:为了解各试点地区的做法、进展和成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试点地区按照要求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近日国务院医改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由部级领导带队,组成12个督查组,对有国家试点县的29个省份开展督查工作。督查立足现有政策,着眼机制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定量考核,深度剖析原因,指导地方实践,为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奠定基础。现刊发督查报告,供参考。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查报告 一、进展和成效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中央所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地方蕴含着巨大的创新能力,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形成了一些模式,只要能够“连点成面”,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够将改革推向深入。 (一)总体进展。2014年改革呈现的新特点包括:一是组织领导更加有力。省级医改领导小组普遍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工作重点,有9个省份医改工作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同志牵头,8个省份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纳入省(市、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中予以统筹推进。二是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各地普遍制定了配套政策。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明确了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具体补偿办法;超过半数的省份细化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多集中在完善职称评聘办法方面;近半数的省份完善了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改革的重点是增强医疗机构的参与度;近1/4的省份探索推进县级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三是试点范围进一步拓展。除1011个国家试点县外,地方还自行确定了352个县(市)作为省级试点。国家级和省级试点总数已达1363个,覆盖全国69%的县(市),其中12个省份实现了试点全覆盖。四是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着眼进行制度设计。各省份结合自身实际,先进行调研测算,广泛倾听医院院长、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梳理县级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多渠道的补偿机制初步建立。截至2014年12月1日,全国66%的县(市)取消了药品加成,国家试点县基本已全面取消,10个省份全面取消。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除北京市(尚未实施)和浙江省主要依靠调整

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情况分析 ? ?作者:中投顾问文章来源:中投顾问点击数:969 更新时间:5/17/2010 ? 字体:【大中小】【收藏本站】【打印】【关闭】我来说两句 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4月7号,国务院趁热打铁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至此,人们期待已久的新医改正式拉开帷幕。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新医改方案提出以后,我国公布了2009-2011年要着力抓好的5项重点改革中,其中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时至今日,新医改方案已经推行一年有余,那么新医改这五项重点改革实施的情况有是怎样呢? 五项重点改革之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其实从09年人保部公布医保目录就可以说明国家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视。新版的医保目录一共包含药品2151个,分为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3个部分,其中西药1140个,中成药987个,民族药45个,相对于04年版的医保目录来说,新版的目录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去年调整前的国家医保目录是2004年发布的,除了在07年对部分儿科药品进行调整外,5年来一直没有比较大的调整,而09年调整完成后,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将适度扩大,而一些研发型新药和一些高价药也有望进入基本医保目录,这对缓解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将有实际性的作用。 资料显示,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的持续扩大,从新医改提出至今,中央财政已经投入了311亿元用于居民医疗保险领域。3月8日,人保部表示09年我国仅仅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就增加覆盖了一亿人,使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12亿3千多万城乡的居民。 另外,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人均80元补助基本得到落实,这都说明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加速推进。 五项重点改革之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新医改政策解读

新医改政策解读 1月21日,国务院通过新的医改方案,今后3年国家将投入8500亿,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近日,新医改的具体方案出台已在各大媒体、网络炒的热火朝天,30年的医药体制改革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终于有了新突破,从药品制度到医院改革,从药品零售到市场监管,从政府到人民,医药改革是一大难点,也是一大重点,能否真真正正的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解决药品生产安全隐患、解决市场运行的矛盾,国家的政策调整、市场机制改革,我们期待着…… 一、政策背景解读 2.资金扶持状况

二、政策看点解读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解决“看病贵”问题 未来3年,国家将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主要指城镇非就业人群)医保和新农合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

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两项医保的最高报销水平(即“封顶线”)已经锁定,为人均收入的6倍。加大对尚未纳入医保人群的关注,如国家将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医保问题;大学生也被纳入医保。从我们的生活中不难感觉到,许许多多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没能够有合适的企业工作,还有许许多多的打工农民朋友们,因为没有良好的机会、(很多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的投入而没能够对员工参保做相应的补贴和保障),很多个体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医保,就算入保,也似乎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方式,他们大多是生活流动性主流,没有稳定的基础性保障而失去了投入医保的队列中。从这一点来看,国家需更多的关注尚未纳入医保的弱势人群,有了医保,还担心看病贵的问题吗?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治药价虚高“顽疾”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改为“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在基本药物使用上,由“全部使用”改为“全部配备和使用”,尊重医生和患者的用药选择权。“全部配用和使用”和“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不仅形成了高品质、高质量的市场竞争模式,也使行业的集中度会有所提升,形成一种类似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大机器化,大农场主的生产。使产品、市场在量、质上有了保证,使市场价格在竞争调节中有效的发展。有效的遏制和减少医药安全事故的再现。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结构性看病难的问题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国家3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与过去医疗改革不同,新医改重点是将“医疗人才建设”纳入其中。通过试点推广“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让乡村医生、基层医生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通过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建立“县医院为龙头,农村医务室为网底、乡镇卫生院为节点”的体系,通过在基层医院加强硬件投入、人才输入,切实缓解农村看病难。相信身为农村的我们都有深刻的体会,平常的感冒,村里的医生开的一点小药,一两天,两三天就会好了,但是,如果碰到大病呢,急病呢?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患病者从小县城的医院

综合医改重点工作和任务的实施方案

综合医改重点工作和任务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x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精神,按照省、市医改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公益性质,围绕“巩固完善、创新提高、组织保障”三个方面,突出转机制、促规范、建秩序、抓监管四个重点,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区情特点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一、巩固深化现有医改成果 (一)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落实基层卫生补偿机制 1.对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其服务常住人口每万人配备1名公共卫生岗位。对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落实办公用房政府补助政策,按照同地段商业房平均租金标准或其租房合同(以低者计算),由区财政,各街镇、大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一定比例承担租金。 2.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融入社区“两级中心”规划建设之中,同步规划、加快实施。对未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居、村,逐步落实不少于30㎡的家庭医生工作用房,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打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1公里”。率先在芜湖路街道各相关社居委落实家庭医生工作室,取得经验后,全区推广。

3.设立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专项工作经费,按照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的金额,对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分别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4.对继续提供服务的村卫生室和村医,结合其服务人口和考核结果,由区,街镇、大社区按照5:5比例落实“以奖代补”经费;各街镇、大社区、居村结合在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和村医数,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核补村卫生室工作经费,同时对村卫生室水电、物业等收费予以倾斜补助。 (二)完善基层绩效考核制度,盘活基层人员管理活力 5.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各项补助和项目经费进行挂钩,继续实施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奖励政策,全面落实主任(院长)分配自主权,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6.从收支结余中拿出不超过10%比例的资金统筹设立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主任(院长)和业务骨干奖励基金,形成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7.探索建立高层次医学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8.培养扎根基层、医术精良、群众满意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启动新一轮“社区名医、好护士”评选工作,落实相应的津贴激励措施。

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此次医改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确立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此次医疗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并且确定了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需要进行的五项重点改革。它们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相比于其他四项,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和健全程度还远有差距。 一、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现状 1、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实施保障 我国在发布基本药物目录时就明确提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导合理用药,指导药品生产经营,指导药品报销目录的制定。所谓的“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

三明医改模式

深挖“三明医改”到地心,“三明模式”从未如此清晰 三明网2016-05-18 16:29:22阅读(334) 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2015 年5 月份关于医改的38 号文件中“三医联动、腾笼换鸟”的各项配套措施,无一不是来自三明模式的做法;2015 年6 月份发布的关于招标的70 号文件中最核心的是“先限价、再带量议价”的做法;今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而三医联动正是三明模式的核心框架;今年3 月份以来在医改试点地区推行的“两票制”;2016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总结完善福建三明改革经验,并在安徽、福建等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推广。自此,三明模式正式以被写入官方文件的形式开始向全国推广。近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正式发文,医改试点城市增加到11个省。三明模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三明模式再也不能回避。 一、三明医改的核心 三医联动、腾笼换鸟 1、我国医改的痛点是什么? 本轮医改最初就是本着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出发,然而虽然之前围绕“药品招标”、“取消药品加成”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然后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原因有二:医院的逐利性与医生的逐利性。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疗行为扭曲,出现多开药、开贵药、开大处方、多做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发生。 医院的逐利性来自于医院职能定位不清晰,之前财政采取的是定额补助或者定向补助的方式,之后由医院自负盈亏,这种半企业运营的方式必然会导致医院有逐利的冲动,我医院

2017全国医改政策汇总

2017全国医改政策汇总 3月28日,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16年全国医改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17年医改重点工作。福建省、浙江省、四川省、广州省深圳市、安徽省天长市等分别做医改经验介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7医改最新政策 会议强调,要以全国健康与卫生大会精神为指引,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制度建设上精准发力,立柱架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部署了10件“医改实事”。五项制度细化为10件事,十件事有任务、有目标,指明了医疗改革的发展途径。 1、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试点 现阶段加强医联体建设实现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和资源的双下沉,是提升基层能力,促进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今年各地都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试点建设。

按照各地的实践经验,医联体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在城市建设医疗集团,二是在县域内建设医供体,三是跨省域组建专科联盟,四是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各地结合实际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模式。2017全国医改政策 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医联体内部在保证行政隶属关系、财政投入渠道不便的前提下,打破区域限制,强化人员、资源、运行服务方面的协同管理,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在6月底以前各省区市要明确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方案,综合医改试点省每个地市年内至少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2017全国医改政策 2、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首先要摸清底数,面向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务,可以从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这样的重点疾病入手,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让有需求的群众得到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 其次要细化方案,完善签约的机制,要明确签约的组织方式、签约形式、服务内容、考核办法,做到可操作、可督查,还要落实好家庭医生的配套政策,把签约多少、服务好坏与医生收入挂钩,激发医生活力。三是要把握进度,提高服务质量,今年重点人群签约率要达到60%以上,但不得盲目追求签约率,不得采取下任务、搞运动的方法,不得搞强迫命令,让群众自愿签约。2017全国医改政策 3、加快推行按病种付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经成为“三医”改革之中“牵牛鼻子”的改革,下一步要加快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复合型支付方式,同步推行临床路径的管理,既要确保医疗的质量,又要控制好医药的费用。 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要达到100个以上,综合医改试点省必须选择1到2个地市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所有医疗服务,大幅度减少按项目付费的比例。2017全国医改政策 4、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六统一”

医改“痛点”分析

医改“痛点”分析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别从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提出了“提高药品质量疗效,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整顿药品流通秩序,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规范医疗和用药行为,改革调整利益驱动机制”等要求和指示,从全流程发力,攻克医改难点。 而作为医药整体产业链开端的药品生产环节,不仅直接决定着药品的质量和疗效,而且事关民生。此次意见围绕新药一定要“新”、仿制药一定要与原研药同质量、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药企以及促进中小型药企做大做强等目标,全面提高药品生产质量,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为打赢医改攻坚期之战提供实力担当。 实现“瘦身”更“强体” 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医药产业保持着15%的年均增长速度,但这主要源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释放出的健康需求与医保的全面覆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较少。 我国医药产业深层次的矛盾及问题尚未解决,突出的表现在企业、小、散、乱,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高技术产品比重低,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低水平重复严重,无序恶性竞争加剧;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通行标准尚有明显差距,药品质量、安全得不到

充分保障;国内市场秩序混乱,优胜劣汰、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尚未形成;医药出口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等。我国医药产业若要有质量的保障和满足民众的用药需求,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必须尽快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说,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处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在此形势下,《意见》提出在药品生产环节,提高药品质量疗效,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 “如此一来,便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药品供给结构调整,使得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而进一步加快,影响深远。”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谷先锋说。 在他看来,《意见》对医药产业主要有三大影响:其一,将会促使我国医药产业有序发展。此次由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充分体现了《意见》的权威性,一改以前多头管理的弊端;且从医药产业的研发生产入手,对药品的流通和使用环节都做了系统的要求,逻辑思维清晰。按此《意见》,中国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将会迎来有序发展的春天。其二,将会促使我国医药产业科学发展。未来几年我国的新药研发能力、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几个产业发展“科学”指标将会大大提升。其三,医药产业将会集约化发展。随着国家对医药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大型医药工业企业将会脱颖而出,那些缺乏特色、规模较小的企业将会关门;医药商业领域也会保持较快的整合速度。整合的结果将是产业的集中度大幅提高,单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务院深化医改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

国务院:深化医改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附全文)国务院日前已同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 据国家卫计委官网5月9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已同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通知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根据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包括7个方面:1.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2.健全全民医保体系;3.大力发展社会办医;4.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5.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6.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7.统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文件末尾还附有2015年“部分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 二、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区域联动,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着力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综合施力,多方保障,形成医改工作合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破解医改难题,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医改工作,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进一步树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公共产品的理念,切实履行政府办医责任,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改重点工作。 1.加强医改组织领导。国家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与省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医改领导体制进一步理顺,各地医改机构和人员调整逐步到位,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加大了对医改工作的协调推进力度。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将医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建立健全领导决策、统筹协调、督查督办等机制,层层分解任务,传导责任和压力,保障了医改扎实有序推进。 2.加大规划引导和投入力度。国家高度重视医改资金保障工作,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卫生领域重点工程专项建设任务和“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十二五”医改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医改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各项卫生投入政策。2014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含计划生育)支出预算安排1 0071亿元,比上年增长9.62%,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0.47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医

中国的新医改方案基本背景

中国的新医改方案基本背景 2009年1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改方案。这样,始于2006年的新医改政策过程终于完成,其间经过了广泛的跨部门磋商和公众讨论。 2007年,针对城市居民实施了综合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6年至2008年间继续扩大。 长达的三年医改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将面向城市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覆盖至退休人员、国有企业、大学生和农民工。 2.农民工可以在其医疗保险登记地以外的地方报销医疗费用。 3.医生晋升职称前须到农村义务服务一年。农村医疗服务一直是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一大挑战。 4.对到农村诊所服务满三年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提供学费补贴。 5.减少并最终消除医院对药品销售收入的依赖。 6.将部分公立医院将转为民营医院。 2011年前要完成的主要措施包括: A.到2011年,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提高到90%,并从2010年开始,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人每年提供120元的财政补贴。 B.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由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这些药物的生产和流通由政府监管,并纳入医疗保障体系。 C.改善地方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偏远乡村的诊所、小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 D.努力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E.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主要是使公立医院远离市场体制。 新医改还承诺:未来3年内,在农村地区建立2000所县级医院和5000所乡镇卫生所。 前景和挑战 在相当大程度上,医改计划反映了一种与日俱增的共识,即医疗是一种公共服务,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在过去的十年里,医疗费用、药费和诊疗费用的高企,是私有化和将市场规则强加给医院和医生的直接结果。新医改方案是认识到过分市场化已经导致

给省政府的一封信

给河北省政府的一封信《乡村医生养老待遇何时解决》 我国十三亿人口当中有八亿是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国家关心的最大的公共利益。奔小康,必须先有健康;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病者有其医”。“看病贵,看病难”早已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尊敬的胡锦涛主席曾经说过:“卫生工作、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生老病死的大事”。我国不少农村,特别是比较边远的山区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显然无益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引领者,应尽力促进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使、为农民治病的村医生无眼前之虑,无后顾之忧,从而更好地扎根农村,全身心地服务于基层,施医于农民。 过去的“医改不太成功”,原因是用了占GDP5%的卫生总费用,只覆盖了占人口20%的卫生服务;公共财政在乡村医疗系统的投入甚少。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医改新的指导方针。方针中提到:着重关注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要求做到“公平”、“效率”。中央十六个部委组成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为制定新医改方案奔忙。这一切,表明了党中央关注民生,一定要把这件实事办好的决心。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卫生工作者,都对此寄予极高的期望。做为长期工作在这次医改重点之一的农村卫生第一线的村医生,更希望医改能出台一个好政策,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久拖未决的实际问题。1981年2月27号国务院下发了:国发【1981】24号《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七号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报告的通知》。赤脚医生‘猫咬尿泡瞎欢喜’至今也没能落实。却落实了民办教师的工资和养老后顾之忧。乡村医生的问题至今却没有得到解决。相反乡村两级的医疗机构、被社会逐渐淡忘了。 自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实行新型合作医疗以来,在现有的、农村卫生服务三级医疗网络中的、乡镇医院这一级的困境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并逐步得到了解决。村一级医疗机构的设施环境、也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改善。但是乡村医生的工资和退休问题、特别是老赤脚医生的退休和养老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政策出台。其实、对村级医疗网络的建设,特别是村医问题,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因为他们是党的农村卫生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落实者,关系到农民的生老病死的大事。由于村医待遇不合理,他们不得不担心老无所养的实际问题;村医人心浮动,后继乏人,已经严重地威胁到农村卫生服务网底的健全;老村医要求政府给予养老金,在岗村医要求改善待遇,“空白村”村民要求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不管是从破解“三农”,还是从“医改“的角度看,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农村社会问题。2010年元月13号出台的:农卫(2010)3号《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第六条【完善补偿机制】中提出:【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结合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门诊统筹等方式给予补偿。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