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理论广角 2013年7期(中)

274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白韵冰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出口的形势也越来越好。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危机。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非常多,如何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重中之重,我国汽车出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

关键词:汽车贸易;技术;服务

一、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现状及特点 1.汽车产品出口速度加快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始于1957年。当时主要按国家间的协定,以无偿援外的形式出口。80年代,开始了汽车产品贸易出口。这一时期汽车产品的整体出口水平仍较低。整车出口很少,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品种不多,数量不稳定,而且大多是提供给维修市场的低档产品。主要市场是我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9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改善了汽车工业产品构成,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扩大汽车产品出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发展较快,出口额从1990年到1999年增长约10倍,汽车零部件、载货汽车、摩托车、轿车和各种专用汽车都有出口。现如今,汽车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1.2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68.12亿美元,增长286.59倍。汽车对外贸易到了飞速反战阶段。

2.出口市场多元化态势

目前,我国共向世界172个国家出口汽车。分布较广,遍布世界六大洲。主品牌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奇瑞汽车,第二是吉利汽车。第三是夏利。不少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家已经制定了出口计划。作为传统市场,向亚洲和非洲出口的汽车增长比较平稳。其中,向亚洲出口汽车按金额排序列第一,达27.2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37.1%;对欧洲出口数量19.6万辆,占出口总量的31.9%,排序第二。向非洲出口的金额和数量占比为20%左右,出口金额和数量增长在100%左右,排序第三。

二、当前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1.服务与管理落后

当前,我国汽车的销售处于最快的发展时期,诸多的国际企业在我国进行投资并且设厂,同时通过在各地设立服务点与当地维修厂合办售后服务店的方式来对汽车的售后负责,国内也出现了许多的新兴汽车品牌,例如:众泰、川汽等等国产品牌,由于其市场规模小,定位尤其细分化,这就使得其售后网络难以大规模铺开,这种现象在外国则更加普遍,售后不单负责汽车的售后维修,同时,企业兼顾找出汽车潜在缺点并且上报公司改善的责任,而在国外,售后服务点则更稀少,更谈不上调差分析产品的缺陷与提升服务品质这个更深层的问题。

2.进出口极不平衡

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将自身的发展空间框定在了国内,主要是追赶合资车企业,尽量去取代进口车贸易的发展,提升企业在本国的销售空间,其实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发展空间的限定,这导致了企业不能与国际企业参与最直接竞争,而只是目的性的发展国内空间,国内空间实际上只是国际企业行业的尾部行业处在行业最低端,因此,这就导致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及其不平衡,低端车买国产的,而好一些的车则必须购买进口的,因为国产车的技术不足,同时,其定位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3.技术开发水平落后

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讲,中国的汽车方面的生产研发方面上,均落后于国际水平,无论是企业材料的生产还是企业核心的发动机,电子系统设备,也包括最重要的汽车生产设备的技术上,即使是质量水平较好的合资汽车厂商,其所用的技术与生产线也是国外已经成熟并且使用过后的,所以目前来说,我国汽车方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汽车的质量与技术含量,虽然出口贸易中的汽车为了降低售价,增加利润水平的行为会少一些,但是难免会与国际上的其他企业有所区别,这就使得我国汽车的出口贸易过程中汽车的整体竞争力差,不是通过企业的技术、安全、舒适等高附加值的项目来取得利润,而是或得了最基本的加工生产的利润,其仅为其他项目的10%,因此,提升生产技术与自主研发是出口贸易几代解决的问题。

4.技术认证壁垒

首先,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着车辆的行驶认证问题。中国的测试标准是独有的,不管是进口车还是中国国内生产的汽车,都要经过中国的认证程序,但是国外不认可这套测试体系,在中国经过测试的汽车,出口到国外要重来一遍。同样,在欧洲经过行驶认证的车辆,到中国也要重新测试一遍,这必然造成时间和费用的消耗。这个问题对于中国和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都很麻烦。其次,目前国际上的认证标准繁多,不同的国家执行不同的标准,使中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极大阻碍。

技术、油耗、排放标准壁垒森严。 国内汽车出口,还要面对国外市场严格的技术、油耗、排放等诸多标准的考验,而一些标准又往往和知识产权保护一起,成为发达国家阻挡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天然屏障。据介绍,仅美国市场,中国汽车要通过的美国汽车检验标准就多达400多项。一旦检测不合格就可能难以靠岸或面临召回。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强技术的自主开发,提高汽车产业

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走的是以引进为主和以组装为主的产业依附型发展道路。在短期内选择此条路线还行,但是,从长远

看,中国不能永远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之路,也不能永远是世界汽车巨头的装配车间,中国应该走引进—消化—开发—自主创新的产业主导型发展道路。政府应该采取优惠政策,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

第二,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我国汽车产业施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提高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一方面要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用人机制,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第三,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增强自主研发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加大对研发基金的投入;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将研究所、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加大与国际汽车研究设计机构的合作开发,为自己积累下丰富的设计与开发经验;三是企业要深挖自己技术与人才的潜力。

2.升级产业结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剧、国际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尽可能地借助跨国汽车公司的力量,运用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融入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

3.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大力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加大汽车产品的进口,从而带动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使本国的汽车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对外贸易,使我国汽车企业更好地实现资本积累,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

升级汽车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都是走集团化、大批量生产道路。针对中国企业目前情况,我们应该有目的性地推进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整合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企业可以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建立相关后备支持产业部门,也可以加强与零部件企业间的合作,形成技术联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秦朗,中国汽车产业产品内分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

[2]程振彪:WTO 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白韵冰(1991—),女,辽宁沈阳,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近代中国贸易发展的概况

近代中国贸易发展的概况 二、近代中国贸易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贸易的制度安排 1、1840年打破了贸易的正常发展。1840年以前,中国贸易是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展开,很长时间内都是以中国为主导的朝贡贸易体制下铺展,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在周边国家中的优势地位。随着中西方贸易的展开,早期西方为了得到中国的茶、丝、瓷器等物品,不得不从国内输送大量的白银等贵金属到中国,如此趋势导致西方国内白银等的减少,与重商主义等理论、实践不相吻合,促使西方商人开始寻找新的贸易媒介。在此过程中,从16世纪就开始垄断东方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摸索出中英印为核心的茶-棉织品-鸦片三 角贸易。三角贸易的展开,逐渐改变了早期白银等贵金属的流向,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部分引发了国内银贵钱贱,引起了清朝朝野的密切关注,最终促成了“禁烟”运动的开展,打破了中西之间的正常贸易,引发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2、不平等条约制度框架下的发展和扩大。积弱的晚清王朝在西方强权的威迫下,只有任人宰割而无力反抗,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内前後被迫签定了一千一百多个不平等的可耻条约,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响深重。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宣称了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向条约框架下的转化:平等到不平等、主权独立到半殖民地、完整税收到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子口税制、海关行政权、租界行政权、沿海及内河航权、鸦片贸易合法化、掠卖华工合法化、在华筑路开矿设厂驻军、租界(“租界既辟,商贾云集,贸迁有无,咸恃钱业为灌输”1)等等。 3、自由贸易体制的形成及破坏。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西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物物交换制,即“进行交易的商人或是运货来售,或者是回航时运走土产品,或者是订购土产品而以英国货物支付。”2如此方式,外国商人自然无法立即获得现金收入,双方的交易活动变得极其缓慢,“一般总需十二三个月才能贩得货物回国,又得六个、八个乃至十二个月才能把货售出。”3随着中西时空距离的变化,帆船向机制船的转变,中国贸易体制逐步发生了全所未有的变化,到八十年代后,逐渐形成了沿海-内地的自由贸易网。外商通过借助外资银行对钱庄的融资和庄票的使用,使钱庄功能逐步为外商服务,为洋货的销售、搜括内地原料提供资金融通便利,最终达成控制中国的贸易交易网,并把它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其供需和价格的决定由早期国内向世界市场转化。如此转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如下表: 到一战爆发,随着西方发达国家中英、法、德、俄等卷入战争,无法继续向中国输入商1《上海县续志》卷三,1918年刊行,第1页。 2B.P.P: 《Returns of the trade of the various ports of china. Down to the latest period》,1847,第45页;转引自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3B.P.P: 《report from the select committee of the commons on commercial relations with china》,1847,第89页;转引自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汽车行业人才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人才分析报告

2010年汽车行业人才分析报告 目录 招聘趋势 前言 2.行业招聘趋势图 3.从业人员薪酬现状 4.求职人群期望薪酬 二、薪酬调查 1.汽车行业薪资范围. 2.汽车行业热门职位薪资标准 3.行业招聘主要职位 4.行业人才求职热门职位 5.汽车行业薪资现状和未来薪资的趋势 6.汽车企业财富分配现状 7.解决的方法 二、人才流动 1.前言 2.汽车企业高管的变动 3.人才流失率 4.专业人才缺口 5.汽车行业热门岗位 6.汽车行业人才流动因素 7.人才流动主要趋向城市 一、招聘趋势: 1.前言 2010年对企业而言注定是不平静的一个年。在今年里,中国内地相继发生停工事件。 在本田、现代等整车企业的干预下,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答应为自己的员工增加一定的薪水。

2.行业招聘趋势图 汽车业总的招聘需求很大,2010年开始逐月上升。受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的火爆影响,明年预计仍将有较大的职位需求。 3.从业人员薪酬现状 4.求职人群期望薪酬

调查结果显示,汽车行业求职人群的期望薪金集中在2000—4000 与4000—6000 之间,占到53%的比例,与目前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比本吻合。这样也从侧面反映出汽车行业人员流动主要集中在中底层职位人员。 二、薪酬调查: 1、汽车行业薪酬范围: 汽车行业年均总薪酬达39073元,其中,销售部门年均度薪酬为66862元据悉,汽车行业生产部门的年均总薪酬为29842元,汽车行业物流部门年均总薪酬为43464元。

2、汽车行业热招职位年均薪资图 职位类别 排 名 1销售/经纪人 24S 店管理 3设计工程师 4项目经理/主管 5装饰美容

我国汽车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稿子

摘要 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汽车产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汽车产销量几乎每年都登上一个新百万辆台阶,特别是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达到880万辆,进入世界汽车产销大国行列,汽车产业地位日趋重要,对国民经济发挥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走出去”的态势已经基本形成,国际竞争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说,我国汽车产业所蕴涵的巨大潜力正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发动机”和“加速器”的作用正在进一步增强。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出口量自2003年以来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然而,从中长期发展前景来看,我国汽车产业要实现由生产大国向汽车强固的转变还面临着强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在出口过程中,我国汽车工业的诸多问题也正在浮现,五低——低档车、低价格、低端市场、低利润、低质量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不仅如此,国内汽车出口,还要面对国外市场严格的技术、油耗、排放等诸多标准的考验,而一些标准又往往和知识产权保护一道,成为发达国家阻挡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天然屏障,甚至成为设置非关税壁垒及阻止高新产品生命同期向发展中国家转化的一种手段。 本文通过对国际汽车市场的特征和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以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相关数据为基础,并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我国汽车在对外贸易中所具有的优势和所处的劣势,从而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汽车出口国际竞争力技术自主品牌售后服务

2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2.1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良好 2.2我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2.3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3 国际汽车市场的特征 3.1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已接近饱和 3.2新兴汽车市场绝对份额少 3.3全球化进程加快 3.4节能型汽车备受青睐 4 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 4.1汽车整车出口量增多 4.2汽车零部件出口量大幅增长 4.3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4.4汽车出口地区多元化 4.5部分出口汽车档次偏低 5 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 5.1国际竞争力不强 5.2缺乏自主核心技术 5.3出口结构不良 5.4售后服务不成熟 6 改善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建议 6.1实施公平而有效的竞争政策 6.2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6.3培育品牌 6.4完善售后服务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简介

《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简介 经济所陈争平研究员(现清华大学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近期结项,最终成果为专著《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近代中外贸易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何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与国内市场发展、本国民族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等。 该成果主要内容是: 1.关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鸦片战争前。着重介绍了鸦片战争前中外贸易的发展脉络,分别总结了秦汉至元代、明代至清前期这两大历史阶段中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以便对中外贸易的历史发展渊源有所了解。 第二时期,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着重介绍了1840~1894年的中外贸易制度的巨大变化,分析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在当时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深刻影响,论述了鸦片战争后洋行、买办势力的增长情况,以及五口通商时期以鸦片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商品侵略实情和中国出口迅速增长态势,还揭示了那一时期发生在中国沿海的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实情。特别分析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外贸易的变化,讨论了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及其与中国丧失进出口价格主动权的关联,讨论了外贸商业网中华商组织的变化,以及在中外贸易活动之中的钱庄、票号等旧中国金融组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三时期,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着重介绍了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中国市场被迫进一步开放和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势力的扩张情况,论述了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势力控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格局及其产生原因,讨论了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的形势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增长态势及中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分析了主要进出口商品及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讨论了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收支平衡问题、对外贸

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荐 990 苏晖原创 | 2010/8/10 14:46 | 投票 关键字:苏晖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201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历史性的一年,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发展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也是世界汽车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大有前途,已经成为与股市、房市并列的支持中国经济的重要市场,也是目前三大支柱中发展最好的市场。中国的汽车营销市场已经进入多种营销业态并存的时代,汽车制造、汽车营销、汽车售后市场都要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其中急需营销技能型人才,并已经形成业内的共识。 一、国内汽车营销市场2010年变化发展趋势 (一)、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汽车销售市场综合分析: 1、仅按全年汽车产销1500万辆目标,月平均产销应维持在125万辆水平(6月份产销分别为:129.42万辆和113.20万辆),6月份汽车销售首次已经低于月平均水平。 2、7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低于月平均水平,而且7月份销售低于月平均水平16%,下降幅度很大,而且进入8月份汽车销售市场依然在下滑,何以完成1700-1800万辆产销目标? 3、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种情况,7月1日起国家正式实施了3000元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汽车销售还如此状况,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此项刺激性政策,汽车销售肯定低于月销售汽车100万辆! 4、7月份在产量大幅缩减的状态下,产销相抵仍然出现了18万辆的库存,进一步说明全国汽车销售市场处于快速下滑的状态。 5、同时出现的还有全国性的汽车降价促销和加大促销力度,豪华车、高端车、中端车、经济型车同时降价,促销力度也是09年以来少有的。 6、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如:高温天气、全国性水灾、旱灾等,对汽车消费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1)、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的基本面仍然没有变 A、更新期,普及期分析:中国处于普及期 B、全国消费者第一次购车仍然在75%以上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管理部、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外事办公事)成立于1984年,是一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一汽集团海外业务的主体,是一汽集团外经、外贸、外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一汽集团整车、成套散件、总成及零部件的海外市场的营销与开拓以及海外投资、技术转让、合作生产等活动;负责整车、成套散件、原辅料进口和技术引进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内外设备采购和机电产品国际、国内招标。另外,公司还通过下设的一汽国际物流中心、大连国际物流中心、成都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进行准时化配送的进口物流和门到门的出口物流(包括出口包装、集散、运输、集拼、配送)。公司经营规模和实力在中国汽车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从1984年成立至今,先后由尹士君、孟世孔、査恩涛、竺延风、金毅、张丕杰、李维斗担任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汽集团内专门从事海外业务的机构,负责运作整个集团的进出口贸易,并为集团合资合作以及对外交流等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目前年整车出口超过万辆,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进出口总额超过13亿美元,公司整车出口数量和金额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之首,是行业内最大的进出口公司。

公司总部设有12个部门,总部之外下设9个全资子公司,另外还有2个控股子公司,2个国内办事处,14个海外办事处。与100多个国家众多企业、代理商、分销商和供应商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并在南非、坦桑尼亚、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地区拥有海外组装生产基地。 公司主要业务范围: 一汽集团系列产品、成套设备以及为一汽集团配套的相关或同类产品的出口业务; 一汽集团所需设备、仪器仪表、成套散件、整车及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进口业务; 一汽集团内外的国际、国内招标业务; 一汽集团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及技术引进所涉及的商务活动; 一汽集团内外进出口货物的门到门物流配送业务; 一汽集团内部外经、外贸及外事活动管理职能;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及易货贸易业务; 国内子公司介绍: 一汽国际物流中心。长春一汽国际物流中心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现拥有员工6000余人,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及出口货物的物流集散地,同时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零部件拆散中心和筐式中心。拥有现代先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 全球贸易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国市场的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贸易规则日益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规模得以快速扩张,使得全球贸易呈现出了以下的变化: 1.1贸易结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也随之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 1.2投资与贸易互动性增强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内贸易是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目前产业内贸易已经占世界货物贸易的60%以上。各国不再追求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而是选择本国最具优势的环节,以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1.3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 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国 际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希望依靠贸易保护来维护其原有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有市场。由于传统的关税等保护手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这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的保护措施。 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ile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大学 中国·** 年月

摘要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未来发展汽车出口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汽车出口对策发展趋势 - I -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 ile Abstract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t the same time,an infant industry. How to develop it greatl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exports is growing. And in 2005,Exports has been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the first time. Export volume exceeded the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oo,which was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However,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exports,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also see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 In this paper,to this case,I m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summing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r country's auto exports.With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abroad,I mak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Chinese auto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xports,and give a reasonable prospect about export trend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 II -

全球汽车零部件(8708)类产品进出口现状20110416

世界汽车进出口市场系列报告全球汽车零部件商品(HS8708类)进出口市场现状 (201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前言 为使我国汽车行业企业全面了解国际市场,分析汽车零部件商品进出口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根据联合国统计署世界各国进出口海关数据,整理了汽车零部件部分商品(HS8708类)有关数据,编制了本报告,希望能够对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商品出口、比较全球主要汽车商品出口国家的竞争能力等提供帮助。 由于该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一定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恳请广大汽车界同仁及专业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北京三里河路46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 电话:86-10-68595255 传真:86-10-68594849 Email:lbjb@https://www.sodocs.net/doc/1e13585929.html, 本会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1e13585929.html, 2 / 57

目录 1.定义 (5) 2.总量及其构成 (6) 2.1 HS8708类产品近几年的发展 (6) 2.2各类产品的构成 (7) 2.3全球HS8708中各类商品出口总额近年变化情况 (8) 3.各类汽车零部件商品(HS8708类)出口前十名国家、地区现状 (9) 3.1保险杠类 (9) 3.2安全带类 (10) 3.3车身附件类 (11) 3.4制动器类 (12) 3.5变速器类 (13) 3.6车桥类 (14) 3.7车轮类 (15) 3.8减振器类 (16) 3.9散热器类 (17) 3.10消声器类 (18) 3.11离合器类 (19) 3.12转向装置类 (20) 3.13安全气囊类 (21) 3.14全球HS8708其它类商品前十名国家出口总额近年变化情况 (22) 4.各类汽车零部件商品(HS8708类)进口前十名国家、地区现状 (23) 4.1保险杠类 (23) 4.2安全带类 (24) 4.3车身附件类 (25) 4.4制动器类 (26) 4.5变速器类 (27) 4.6 车桥类 (28) 4.7车轮类 (29) 3 / 57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由盛转衰解疑

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由盛转衰解疑茶叶出口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衰落曾引起中外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茶叶的产销机制、国际茶叶市场的结构变化,重新审视近代中国茶叶出口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论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近代华茶出口的兴衰。在出口需求的巨大刺激下,近代中国茶业经济由以内销为主转变为以外销为主,是一种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繁荣,其中已经潜伏下了日后快速衰落的危机。过去的研究一般认为1886年是近代华茶出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本文通过分析华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出口量、出口价格以及所占市场份额,认为自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华茶出口已经由盛转衰,此后10年是华茶表象繁荣的10年,即出口总量的滞涨与出口单价和总值的下落。 第二章和第三章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华茶出口衰落的原因。 第二章分析了华茶的国内生产贸易机制以及清政府对华茶出口的政策,认为华茶生产中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群体无理性不适应近代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出口过程中繁多的流通环节也制约了华茶与后起的茶叶出口国的竞争;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统治思想和清政府对华茶出口只管征税、缺乏扶持的做法也不利于华茶出口。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对国际茶叶贸易结构的影响,指出在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列强的操纵下,国际茶叶市场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形成了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结构。然后通过比较印度、锡兰、日本与中国的茶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认为三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替代中国茶叶的共同之处是其政府对于茶叶出口的大力扶持,不同之处在于:印度、锡兰茶叶在英国市场替代中国茶叶除了因为得到英国和英属印度、锡兰殖民政府的庇护外,还因为它们的资本主义近代生产方式对中国小农生产方式有绝对的优势;日本茶叶在美国市场取得相对于中国茶叶的竞争优势,则主要因为明治政府的干预、扶持。在近代华茶出口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外部原因起了更加主导的作用。 第四章详细分析了华茶出口衰落的影响。认为由于不能清醒地认识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对近代华茶出口的巨大影响,所以中国朝野没能及时对华茶出口衰落作出反应。清政府迟至19世纪末才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又一味只想着垄断茶叶出口贸易,增加政府收入,反而妨碍民族资本的发展。由于政策的限制和自身的资本薄弱,民间资本所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显得分散,难以形成气候。中国茶叶出口最终因与竞争对手的巨大差距而难以重振。 茶叶是中国19世纪最重要、最大宗的出口商品,但在1886年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后便急遽下滑,因此,人们习惯上将该年作为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由盛转衰的标志。仅从出口量上看,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因为,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危险处境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暴露无遗了,即印度红茶在英国、日本绿茶在美国都已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国在这两个茶叶消费大国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强劲的对手所瓜分。只是由于在这个

汽车行业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DOC

汽车行业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201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历史性的一年,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发展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也是世界汽车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大有前途,已经成为与股市、房市并列的支持中国经济的重要市场,也是目前三大支柱中发展最好的市场。中国的汽车营销市场已经进入多种营销业态并存的时代,汽车制造、汽车营销、汽车售后市场都要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其中急需营销技能型人才,并已经形成业内的共识。 一、国内汽车营销市场2010年变化发展趋势 (一)、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汽车销售市场综合分析: 1、仅按全年汽车产销1500万辆目标,月平均产销应维持在125万辆水平(6月份产销分别为:129.42万辆和113.20万辆),6月份汽车销售首次已经低于月平均水平。 2、7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低于月平均水平,而且7月份销售低于月平均水平16%,下降幅度很大,而且进入8月份汽车销售市场依然在下滑,何以完成1700-1800万辆产销目标? 3、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种情况,7月1日起国家正式实施了3000元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汽车销售还如此

状况,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此项刺激性政策,汽车销售肯定低于月销售汽车100万辆! 4、7月份在产量大幅缩减的状态下,产销相抵仍然出现了18万辆的库存,进一步说明全国汽车销售市场处于快速下滑的状态。 5、同时出现的还有全国性的汽车降价促销和加大促销力度,豪华车、高端车、中端车、经济型车同时降价,促销力度也是09年以来少有的。 6、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如:高温天气、全国性水灾、旱灾等,对汽车消费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1)、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的基本面仍然没有变 A、更新期,普及期分析:中国处于普及期 B、全国消费者第一次购车仍然在75%以上 C、千人汽车保有量(世界120台,中国仅为60台)。 (2)、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保持高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至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8000万辆,已成为世界第二汽车大国。其中私家车突破13565万辆,私人汽车达到4624万辆,这4年以内的新车占到60%。

汽车国际贸易策略

多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汽车生产和零部件配套体系,汽车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大为缩小。 汽车产业国际贸易的风险与策略 汽车国际贸易的风险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向全世界昭示,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研发的基本能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品牌,从发动机到变速箱,从外观到内饰,都做到了自主设计,自主生产。 与国际汽车强国相比,我国汽车出口虽然数量小,但增幅巨大,发展趋势明显。人们开始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超强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感到吃惊。同时,引起国际汽车大公司对中国的汽车出口发展趋势的戒备。 在近年的汽车国际贸易活动中,事实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2005 年法兰克福国际车展期间,一家德国独立测试机构曾发布了江铃陆风越野车碰撞试验不合格的新闻;吉利在海外首个组装厂遭遇到马来西亚政府“产品全部出口”的政策限制;据前不久有关报道,俄罗斯联邦工业局正在准备限制一些中国汽车出口到俄罗斯市场;以及奇瑞公司长期受到竞争对手侵权的指责等等,这些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依照我国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实力,在海外市场上发展,真正大批量走出国门,特别是进入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市场,谈何容易。它提醒中国汽车企业,在看到国际汽车市场的机会,“走出去”的同时,也要看到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的壁垒阻挠是非常严重的,我国汽车出口虽然有厂阔的国际市场,但出口大户多集中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出口整车主要是中低档轿车、

客车和卡车及其零部件产品,在质量、技术性能上,要充分适应国际市场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及人文环境的特点,哭破国外在性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壁垒还有很大的难度。同时还面临着激烈严峻的国际竞争,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必须讲求策略。 汽车国际贸易的策略 走向海外市场,不仅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的需要,国际市场需求的多层次,也为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会。研究认为,“走出去”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我国汽车企业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不要太急于“走出去”,不要被动“走出去”,冲动和浮躁是目前汽车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的最大的弊病。比如汽车出口,汽车厂商不能见到订单就接,看到有钱就赚。因为汽车商品的特殊性,销售后还有维修保养服务能力的建设,必须跟上。如果很多汽车进出口商都是一锤子买卖,这样不仅坑了当地消费者,也使得整个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受损。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个别企业收到了短期利益,但最终受伤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一定要谨慎前行,注重策略,扬长避短,使我国汽车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1 、满足销售地市场的政策、法规,符合国外消费者的需求 要在产品技术、设计、质量、服务、品牌上做足文章,满足销售国家地方的政策、法规,符合销售国家地方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要做好汽车商品销售后维修保养等配套服务,避免“重销售、轻服务”的倾向。因为汽车国际贸易。具有技术性强、流动性强、展示性强、使用广泛的特点,需要强有力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需要提供长期的零配件供应。汽车产品在进入国外市场之前就需要先做好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 2 、选择经济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市场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有机会“走出去”,应该首先选择经济次发达地区的新兴市场。由于汽车生产的特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公司只大规模生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理论广角 2013年7期(中) 274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白韵冰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出口的形势也越来越好。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危机。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非常多,如何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重中之重,我国汽车出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 关键词:汽车贸易;技术;服务 一、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现状及特点 1.汽车产品出口速度加快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始于1957年。当时主要按国家间的协定,以无偿援外的形式出口。80年代,开始了汽车产品贸易出口。这一时期汽车产品的整体出口水平仍较低。整车出口很少,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品种不多,数量不稳定,而且大多是提供给维修市场的低档产品。主要市场是我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9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改善了汽车工业产品构成,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扩大汽车产品出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发展较快,出口额从1990年到1999年增长约10倍,汽车零部件、载货汽车、摩托车、轿车和各种专用汽车都有出口。现如今,汽车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1.2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68.12亿美元,增长286.59倍。汽车对外贸易到了飞速反战阶段。 2.出口市场多元化态势 目前,我国共向世界172个国家出口汽车。分布较广,遍布世界六大洲。主品牌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奇瑞汽车,第二是吉利汽车。第三是夏利。不少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家已经制定了出口计划。作为传统市场,向亚洲和非洲出口的汽车增长比较平稳。其中,向亚洲出口汽车按金额排序列第一,达27.2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37.1%;对欧洲出口数量19.6万辆,占出口总量的31.9%,排序第二。向非洲出口的金额和数量占比为20%左右,出口金额和数量增长在100%左右,排序第三。 二、当前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1.服务与管理落后 当前,我国汽车的销售处于最快的发展时期,诸多的国际企业在我国进行投资并且设厂,同时通过在各地设立服务点与当地维修厂合办售后服务店的方式来对汽车的售后负责,国内也出现了许多的新兴汽车品牌,例如:众泰、川汽等等国产品牌,由于其市场规模小,定位尤其细分化,这就使得其售后网络难以大规模铺开,这种现象在外国则更加普遍,售后不单负责汽车的售后维修,同时,企业兼顾找出汽车潜在缺点并且上报公司改善的责任,而在国外,售后服务点则更稀少,更谈不上调差分析产品的缺陷与提升服务品质这个更深层的问题。 2.进出口极不平衡 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将自身的发展空间框定在了国内,主要是追赶合资车企业,尽量去取代进口车贸易的发展,提升企业在本国的销售空间,其实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发展空间的限定,这导致了企业不能与国际企业参与最直接竞争,而只是目的性的发展国内空间,国内空间实际上只是国际企业行业的尾部行业处在行业最低端,因此,这就导致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及其不平衡,低端车买国产的,而好一些的车则必须购买进口的,因为国产车的技术不足,同时,其定位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3.技术开发水平落后 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讲,中国的汽车方面的生产研发方面上,均落后于国际水平,无论是企业材料的生产还是企业核心的发动机,电子系统设备,也包括最重要的汽车生产设备的技术上,即使是质量水平较好的合资汽车厂商,其所用的技术与生产线也是国外已经成熟并且使用过后的,所以目前来说,我国汽车方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汽车的质量与技术含量,虽然出口贸易中的汽车为了降低售价,增加利润水平的行为会少一些,但是难免会与国际上的其他企业有所区别,这就使得我国汽车的出口贸易过程中汽车的整体竞争力差,不是通过企业的技术、安全、舒适等高附加值的项目来取得利润,而是或得了最基本的加工生产的利润,其仅为其他项目的10%,因此,提升生产技术与自主研发是出口贸易几代解决的问题。 4.技术认证壁垒 首先,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着车辆的行驶认证问题。中国的测试标准是独有的,不管是进口车还是中国国内生产的汽车,都要经过中国的认证程序,但是国外不认可这套测试体系,在中国经过测试的汽车,出口到国外要重来一遍。同样,在欧洲经过行驶认证的车辆,到中国也要重新测试一遍,这必然造成时间和费用的消耗。这个问题对于中国和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都很麻烦。其次,目前国际上的认证标准繁多,不同的国家执行不同的标准,使中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极大阻碍。 技术、油耗、排放标准壁垒森严。 国内汽车出口,还要面对国外市场严格的技术、油耗、排放等诸多标准的考验,而一些标准又往往和知识产权保护一起,成为发达国家阻挡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天然屏障。据介绍,仅美国市场,中国汽车要通过的美国汽车检验标准就多达400多项。一旦检测不合格就可能难以靠岸或面临召回。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强技术的自主开发,提高汽车产业 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走的是以引进为主和以组装为主的产业依附型发展道路。在短期内选择此条路线还行,但是,从长远 看,中国不能永远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之路,也不能永远是世界汽车巨头的装配车间,中国应该走引进—消化—开发—自主创新的产业主导型发展道路。政府应该采取优惠政策,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 第二,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我国汽车产业施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提高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一方面要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用人机制,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第三,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增强自主研发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加大对研发基金的投入;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将研究所、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加大与国际汽车研究设计机构的合作开发,为自己积累下丰富的设计与开发经验;三是企业要深挖自己技术与人才的潜力。 2.升级产业结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剧、国际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尽可能地借助跨国汽车公司的力量,运用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融入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 3.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大力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加大汽车产品的进口,从而带动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使本国的汽车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对外贸易,使我国汽车企业更好地实现资本积累,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 升级汽车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都是走集团化、大批量生产道路。针对中国企业目前情况,我们应该有目的性地推进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整合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企业可以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建立相关后备支持产业部门,也可以加强与零部件企业间的合作,形成技术联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秦朗,中国汽车产业产品内分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 [2]程振彪:WTO 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白韵冰(1991—),女,辽宁沈阳,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