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合集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合集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合集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1篇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都是在具体情景中进行教学的,特别是认识人民币,更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他们需要在活动中体验、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所以本节课就通过创设生活中购买杂志这个情境引入。

人民币中的解决问题主要使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使用尝试调整策略和罗列策略。尝试调整策略主要是:先随便选两本算一算,再根据结果调换调整。罗列策略主要是:先任选一本,再有顺序的试算。

例题设计了四种杂志,单价分别是:5元一本、6元一本、8元一本、7元一本。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学生对“正好”是什么意思,说的很明白,正好就是买了两种杂志后,钱没有多余,全部用完。但由于课本中的四个数字都非常小,数量关系简单,学生一眼就能看出6+7=13,8+5=13,知道选那两种合适。

看着学生跃跃欲试,我就说:明明也挑选了两种杂志,可是,他算来算去钱不够,是怎么回事呀,你能帮帮他吗?

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调动了学生想表现,想帮助他人的的积极性。这样他们就不再认为下面教的两种策略多此一举了,就会认真的跟老师的思路走了。

先教尝试调整策略,明明先任选两本,选单价是6和8的两种杂志,

一算,14元,比13多了,怎么办?学生很快知道,得把其中的一本换成便宜的。究竟换哪种呢,学生说先定一本,把另一本换成便宜的。通过学生的帮助,明明调换好杂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当总数大于13时,这两个数都选大,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小一点的数。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巩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体现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教学罗列策略时,我说:兰兰也想去帮助明明,她对明明说:可以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一本一本试。随后学生和兰兰一起感受罗列策略的运用。

学生经过这两种策略的学习,对于难于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用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2篇

由于课本中的四个数字都非常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6+7=13,8+5=13,知道选那两种合适,根本体现不出这两种策略的优越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情绪,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讲解时,我这样问学生:试想一下,在这里的杂志的价钱不是5、6、7、8这些一位数,而是两位数,让你凑成的数也不是13元,而是更大的数,你还能一眼看出答案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说不能,说能的口算能力比较强,说不能的口算能力比较差。对说能的'要表扬,“看来你的口算能力非常强,老师的口算能力不是很好,我就

不能一眼看出答案,我还得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想学这些方法吗?”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和说不能的学生之间的距离,并调动了说能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想老师口算能力不强,能有好的方法和技巧,我也要学学。这样他们就不再认为下面教的两种策略多此一举了,就会认真的跟老师的思路走了。

先教尝试调整策略,任选两本,假如选单价是6和8的两种杂志,一算,14元,说明比13多了,肯定得把其中的一本换成便宜的,换哪种呢,还得定一本,把另一本换成便宜的,例如还要6元的,那就得换8元的,把8元的换成7元的,这要正好13元;例如还要8元的,那就得把6元的换成5元的。使学生知道,当总数大于13时,这两个数都选大,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小一点的数;反之,刚好选的是5和6,这两个数都选小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大一点的数。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巩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接着再教学罗列策略,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体现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通过这个两种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3篇

《人民币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知识,这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难点是人民币元、角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后我觉得具有启发和收获的地方有以下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通过观察学生购物的画面,了解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通过兑换游戏和模拟购物等活动加深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与热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全班36人平均分成4组,各组围坐在一起。在认识了人民币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手中的人民币,有的同学分成纸币和硬币,也有的同学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我都给予了肯定。整个过程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掌握了人民币的认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数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操作活动和欣赏中初步体验数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我制作了超市购物的相关课件,准备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及有关人民币的图片。一幅幅各民族人物的头像图,一张张名山大川的图片,各种符号……给数学课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借助小小的人民币体现了人与社会的结合,在这里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渗透了文化交流。这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增加了数学鉴赏的体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

四、重视动手操作实践,是本节课的又一主题。

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这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如给人民币分类,不同的付款方式等,让学生通过找、认、摸、比、摆,从感性到理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交流,让操作与思维相结合,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五、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节课我实现了预定的情感目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用过人民币后要洗手的好习惯,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4篇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下是课堂教学实录。

首先,播放一段小明购物付错钱的录像,大体内容是:小明买该付1元钱的商品,但由于小明不会认人民币而错付了一张1角的纸币。由此引起学生的争论,并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以1元、1角为例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然后,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

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文具商店”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投入,效

果自然不错。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5篇

上周二上午第二节课,第二轮听课轮到我讲课,这次第二轮听课,我讲的是五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现在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了,少了一些复杂的人民币的计算,但是也有一些计算相对比较复杂,所以我先带着学生学完了第六单元,然后再回头来学习第五单元。周三教研活动评课时,本组老师们提到了一些建议,加上我自己的课后反思,整理如下:

一、课件下载修改使用的问题

因为自己的技术水平有限,平时讲课使用的课件,我一般都是从网上下载后,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认识加以修改,让这个课件能为我所用,适合我用。以前都是这样修改,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与纰漏。谁曾这次竟然非常麻烦,我也是先下载了一个课件后,因为白天在学校里学校班级的事情太多,没有大空修改,于是上周四下午下班后我没有回家,从下午5点多一直修改到晚上9点多,全部修改完后我保存好后,还想再欣赏一下自己一晚上的劳动成果,谁知再次打开课件后,所有我修改后页面上的图片,全部都变成了红红的大大的×号,我着急得不得了,后来经过自己研究询问同事,得知这个课件原来有安全警告,禁止一切外来图片的使用,而且我做完的都没办法恢复了。第二天晚上,我只好再次加班到夜里9点,重新自己再制作课件。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下载课件后,一

定要先好好研究一番,再确定如何使用、修改。

二、老师们提到的一些建议如下:

1.课本上创设情境的环节,是出示了三张小朋友购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没有利用这个情境图,而是利用我班的孩子经常喊的一句加油口号“加油努力,一切为了人民币”,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大声齐喊这句口号,我的想法是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评课时老师提到这句口号平时学生喊着玩就罢了,不能拿到课堂上使用,因为毕竟这句话的价值观有偏颇,人不能只一切“向钱看”,我感觉有道理。

2.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人民币,还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节约用钱的教育等等需,所以教学内容也不少,老师们建议可以把前面的节约用钱简单一提,把欣赏节约用钱的名言警句可以视时间,放到后面拓展补充。

3.小组讨论交流认识钱币后,让学生汇报有哪些辨认标志的时候,老师么建议可以找学生在前面带着同学们一起找,下面的学生在自己的钱上也指一指,这样印象更深刻。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6篇

《认识人民币》是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1元、1角较熟悉。因此我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认识元、角、分这一环节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让学生拿出1元、1角和1分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质地(纸币、硬币)、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套)等信息。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通过分类和观察,也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任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但是,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有的早就换好,可有的学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有些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有待优化。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7篇

在本次幼儿园开展的三优课数学赛教活动中,我与其他两位同一年级组的同事上的是同课异构的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在组织这一活动前,我就和搭班老师商量事老师自己准备钱呢?还是让幼儿自己在家里准备了带来?如果老师自己准备的话就省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大家的钱都是统一的,要是让孩子带吧,那些硬币肯定会背孩子们不小心弄丢的,但汇过来想想,让孩子带钱来园,硬币会让孩子不小心弄丢,但幼儿“带”钱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幼儿发现并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就方便多了。

在活动开始前我给每个幼儿分发总额均为1元,但面值不同的硬币,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幼儿已经能探索出这些硬币的关系,活动开始我以参观《纸币展览会》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认识从古至今的纸币,感知钱的不同,和它们的共同名字“人民币”,让幼儿找出现在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接下来出示人民币中的硬币,让幼儿了解1角、5角、1元硬币,从硬币的大小来知道它们钱的面值不一样,让幼儿了解后带着分发的钱去购物,并用钱来收银员这来付钱,进一步让幼儿感知1元=10个1角,1元=2个5角,5角=5个1角。我在这个环节只是说一下有两个小朋友买了5角东西,其中一个小朋友给我一个5角,另外一个小朋友给我5个1角,有的小朋友买1元的东西,一个小朋友给我1个1元,一个小朋友给我2个5角,还有一个小朋友给我10个1角,其实我在这里应该立即把这个等价兑换的公式列举在黑板上,让幼儿一目了然,也可以避免幼儿在做练习时不知道从何下手,还有一个不足的地方就是买东西的环节,幼儿“买好东西”到下一个环节,幼儿一直都把东西抓在手里,觉得这样影响了孩子的注意力,我也没有明确买好后东西应该放在哪里,如果当时要是买好了,把钱付好了,再添加一个把买来的东西捐赠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这样东西就不会在孩子们手中碍手碍脚。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8篇

今天教学了《认识人民币》。我创设了让学生用学具盒里的假币买东西的情景。数学课上,教室变成了“小商品市场”,学生们有的摆摊设点、

大声吆喝、招揽生意,有的东转西逛、左挑右选、讨价还价,在活动中完成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并让学生进入情境,投入活动,感受氛围,激活思维,在体验已知中获取新知,并产生探索未知的强烈欲望,学习成了学生的内在追求,他们学得主动、学得生动,自然也就学得成功。

我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中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一支铅笔3角,一块橡皮5角,一本本子6角。最少带几张1元的钱才能够各买一件物品?小明带了1元,买了两件不同的物品,你能说出他买的可能是哪两件吗?这道开放题我先设置一个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学情境,再让学生口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入“开放”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十分有益。由于开放题的思考方法和答案不唯一,不同的学生常常找到不同的结果,这种不同是由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知识和水平造成的。

因此,在巩固训练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多种形式的开放性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个性化学习,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9篇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

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设置情境(观察主题图:买东西、买车票、存钱)导入“认识人民币”课题,接着让学生动手先自己认一认人民币,再通过当小老师、我会拿等活动进行集体反馈。同时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一种分类方法:纸币和硬币。

三次课下来,在这一环节,我都低估了学生的认识,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接着,多媒体出示一堆刚刚认过的杂乱无章的人民币,让学生思考,同桌讨论,并动手分类。由于学具的限制,在我下去巡视时,发现不少学生分类错误,导致我直接把分对的学生作品拿上台,打击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下次一定注意了。

通过分类,再次让学生强化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接下来则是本节课的重点:知道1元=10角及人民币的换算。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小男孩买一元钱的练习本却不知道怎样付钱,请小朋友帮忙的情境。让同桌先讨论好一种付钱方法,并摆一摆。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摆出了1张一元,2张5角,5张2角,10个1角……各种各样的付钱方法。但是由于给学生准备的学具包括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有点多,学生找到需要的钱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最后,我只剩下一点点的时间来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1元=10角的认识。

总之,三次课下来,我发现自己最大的毛病是课堂各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当,导致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不完整。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10篇

一、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生活经验,于是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上来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

2、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

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三、换币游戏

这是认识了进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环节,也是买东西时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这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在学生知道了1元=10角后,创设故事情境,安排了1元钱的不同组成情况的练习。几张5角就是1元?5张几角才是1元?通过这个练习,为后面棒棒糖5角钱怎样付打好一定的基础。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四、模拟购物活动

既然认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后的环节我设计了解决实际问题:买东西。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也许是和实际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如:学生根据提示猜本子的价格,看着物品的价格表,说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买1样,什么情况?买2样,又是怎样?买3 样,1元钱够吗?等通过深入挖掘这类问题,学生解决的很好,只有少数学生(缺乏买东西经验或是一些后进生)稍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讲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

在示范怎样进行买卖活动后,我便组织学生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游戏,最后要求营业员汇报卖掉了哪几样物品?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并数一数实际收取的钱,力求练得扎实。

当然教学中还有许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

中不断完善。

1、学生在认识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物经验但在支付方式上欠灵活。

2、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有一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交流,互相整合意见学生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合集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合集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1篇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都是在具体情景中进行教学的,特别是认识人民币,更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他们需要在活动中体验、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所以本节课就通过创设生活中购买杂志这个情境引入。 人民币中的解决问题主要使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使用尝试调整策略和罗列策略。尝试调整策略主要是:先随便选两本算一算,再根据结果调换调整。罗列策略主要是:先任选一本,再有顺序的试算。 例题设计了四种杂志,单价分别是:5元一本、6元一本、8元一本、7元一本。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学生对“正好”是什么意思,说的很明白,正好就是买了两种杂志后,钱没有多余,全部用完。但由于课本中的四个数字都非常小,数量关系简单,学生一眼就能看出6+7=13,8+5=13,知道选那两种合适。 看着学生跃跃欲试,我就说:明明也挑选了两种杂志,可是,他算来算去钱不够,是怎么回事呀,你能帮帮他吗? 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调动了学生想表现,想帮助他人的的积极性。这样他们就不再认为下面教的两种策略多此一举了,就会认真的跟老师的思路走了。 先教尝试调整策略,明明先任选两本,选单价是6和8的两种杂志,

一算,14元,比13多了,怎么办?学生很快知道,得把其中的一本换成便宜的。究竟换哪种呢,学生说先定一本,把另一本换成便宜的。通过学生的帮助,明明调换好杂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当总数大于13时,这两个数都选大,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小一点的数。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巩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体现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教学罗列策略时,我说:兰兰也想去帮助明明,她对明明说:可以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一本一本试。随后学生和兰兰一起感受罗列策略的运用。 学生经过这两种策略的学习,对于难于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用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2篇 由于课本中的四个数字都非常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6+7=13,8+5=13,知道选那两种合适,根本体现不出这两种策略的优越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情绪,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讲解时,我这样问学生:试想一下,在这里的杂志的价钱不是5、6、7、8这些一位数,而是两位数,让你凑成的数也不是13元,而是更大的数,你还能一眼看出答案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说不能,说能的口算能力比较强,说不能的口算能力比较差。对说能的'要表扬,“看来你的口算能力非常强,老师的口算能力不是很好,我就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优 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记录单取钱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

《认识人民币》反思3篇

《认识人民币》反思3篇 篇一:《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一 《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认识的面值,并能从人民币中找出识别的信息,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在另一个班试教时就发现,孩子们虽然都认识人民币,但对其各种面值之间的联系、大小关系都不甚了解,甚至有孩子说5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一个1分钱的硬币。因此在后来修改时,我有意识的将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孩子们大多都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因此采用了课本上做一做的习题,1元可以买什么东西?商品有1元的冰棒、5角的作业本、1角的扣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己寻求答案,想出多种购买的方案,可以只买一种商品,也可以两种或多种商品,在思考中进一步体验到人民币在生活中重要性。

一整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本来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经常接触的东西,学起来很有劲,认识人民币和换钱游戏的环节都积极踊跃的参与。但是从随堂的练习中来看,我对新版、旧版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块还是把握不够。教材是2000年编写的,那个时候市面上大多流行的是第四套人民币,而到如今第四套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了,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五套人民币大多都能从生活中认识,这堂课只是把知识系统化清晰化;而第四套人民币对他们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知识点。但是书上的习题大多已第四套人民币为主,孩子们纷纷说看不清楚。其实在认识人民币一环节,我就将同样面值的第五套人民币和第四套人民币就出示在一起,我的本意是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两种版本的人民币联系在一起了。 篇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二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设置情境(商店卖东西)导入“ 认识人民币” 课题,接着多媒体出示一堆杂乱无章随意摆放的人民币,让学生思考、同座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将这些钱进行分类,同时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质地(纸币、硬币)、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套)等信息。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通过分类和观察,也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1 这是第三次磨课,感觉自己进步很大,会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怎么结合。现在闭着眼睛都是想这句话该怎么表达,怎么说孩子喜欢听,怎么说孩子能听懂。这就是磨课带来的收获吧!现在我把自己第三次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进行一下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始我出了一个谜语引起本课课题,创设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在认钱、换钱、购物这些过程中,均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无论哪一个情境的创设都是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丝毫疲倦的感受。 二、注重学具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直观体验。 学生在换钱的活动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游戏,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性。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孩子们喜欢活动体验和游戏体验,喜欢好玩的课堂,我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学生用手触摸学具,用游戏感受开心气氛,在玩的过程中就巩固了所学知识。 三、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有效的渗透 在换钱的过程中,我在向学生渗透着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这种思想的渗透对学生后续学习知识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蕴涵着许许多多的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日后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让这些数学思想成为学生数学思考的一种支撑。 当然,我的课还有很多缺点,比如说教师语言不够规范,有时候有点随意;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很单一,都是“你真棒!”“不错!”这几句评价语。而且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要加强学生书写格式的规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6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6篇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以下是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供您阅读,参考。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认识人民币》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小面额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一元的`币值。难点是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正确兑换。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认为创设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1角=10分。最后创设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我认为设计淘气买一支铅笔怎样付钱,一是有利益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有利益让学生主动去解决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应该怎样付钱等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通过学生之间怎样付钱的交流与对话,使更多的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付钱的方法的多样化,而且对从中提炼出来的知识(1元=10角,1角=10分),有更直观的理

解。《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认为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算钱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设计背景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重点难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活动准备1.字卡元、角、分。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二、认识人民币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4.游戏:买东西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三、游戏活动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课堂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 在“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我从实践、反思到再实践、再反思,真正领悟到有效的课堂交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第一次教学:热闹的交流过程和出乎意料的交流效果。 问题之一:一个书包25元,买这个书包可以怎样付钱?在学生明确题意后,展开了一系列教学过程。 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你准备怎么付这25元钱?你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呢?看谁想的方法多! 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时,我及时板书并以“你是怎么想的”来引导学生表述思路,以“还有不同方法吗”来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在教师的鼓励下,整个交流过程相当热闹,在接下来的购物活动中学生得出的方法很多很多,有的甚至得出了用各种分币和角币来付钱。 课后,我对此活动的教学比较满意,因为在教学中,体现了数学问题的开放性,学生思路开阔,交流充分。在当天的家庭作业中,我设计了一道同类型的练习题:小明买一盏台灯要48元钱,他可以怎样付钱?请你写出三种不同的付法。

在我看来,从那么多种方法中写出三种,要求应该不高。然而,在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中,居然有较多学生写不出三种,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只写出一种甚至连一种也没写对。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陷入了沉思。 通过反思,我明白了在课堂上一些看似热闹的场面并不代表学生知识的掌握。 在学生热闹的交流中,教师听懂了每个学生的想法,学生呢?事实上,除了几种常规的付钱方法外,其余的付钱方法几乎就是几个优秀生的“专利产品”,他们你争我抢地进行发言,使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而大多数学生却成了“配角”,他们听得一知半解。个别学困生在课堂上根本就是一个看客,连最基本的方法都不理解,更何况其他的方法呢!热闹的交流过程只是表面现象,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交流,这样的交流也谈不上有效的交流。同时正确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合理的方法。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的要求是答案越多越好,于是学生挖空心思去想不同的方法,导致出现了用各种角币分币去付25元钱的答案。应该说,这些答案是正确的,但仔细想想:这些答案与现实生活贴近吗?合理吗?有没有推广的必要呢?还有,在交流结束后,我说“在这么多种付钱方法中,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呢?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看似尊重学生的选择,却与实际生活不符合。生活中人们的付钱方式不是因为喜欢就用固定的某一种,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简便的付钱方法,所以这个环节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 在第二次教学中我注意巧妙地引导交流和追求高质量的交流效果,在另一个班级改进了该题的教学。针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让其他孩子说说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接着问:你们觉得刚才这么多付法中哪种付起来最简便呢?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因为它只要拿出两张人民币就行了,多快啊!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认识人民币》是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课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换算,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几点反思: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见得多用得少,特别是大面额的币种,可以说他们对人民币只有最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个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对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不熟悉。 我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调整教材,因需设教。 一、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书上教学的是如今已过时的第四版人民币,而现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大多是最新版的第五套人民币只有极少量的第四套人民币。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既然学是为了用,我果断地决定将第五套人民币作为重点主要教学。当然考虑到目前市场上仍有少量第四版人民币流通,我也将它们在新课导入时做了简单介绍,促进学生自主迁移、灵活应用。 二、这节课以“知识竞答”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分一分→换一换→填一填的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如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采用互相介绍的形式,这引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原先预想学生对人民币会很熟悉,但实际上下来发现学生对人民币并不了解。这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很少自己去买东西,平时接触人民币的机会不多。所以上了这节课之后,我感到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对此我做了一下几点反思: 1、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少数学生上完这节课还不能很好地识别不同的人民币。人民币的的认识要注意“数字”与“单位”结合起来进行认识,认识错误的学生都是只看数字或者只看单位导致错误。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人民币,讨论如何区分这些人民币,比如:观察同单位但不同数字的人民币,看一看有什么不同,进而总结出看人民币的方法。 2、学生未对人民币产生足够的好奇心。人民币上有着很多的图案,陈晓娟老师在点评时说过,可以首先花一节课来光让学生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而先不教他们之间的换算。而在认识中可以让学生深入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各种图案的意义。这样进行操作的话,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去区分不同人民币,并对人民币有了更多的认识,并因此对人民币产生更大的兴趣。 3、另外在教学技能上,我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这节课,我没有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表现做任何的表扬和批评。虽然公开课上,学生在有老师在后面听课的情况下显得特别安静,但教师仍然要紧抓纪律,一些针对纪律的表扬批评的语言不能少,并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另外,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我虽然有进行评价,但评价语太过单一,没有很好地做到激励的效果。

大班期末教育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0篇)

大班期末教育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0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期末教育教学反思(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期末教育教学反思1 《认识人民币》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节课的开始时。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同时也渗透一种德育思想在其中,合理利用零花钱,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的品质。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区分硬币和纸币。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为了完成这一环节,我课前让幼儿准备了假币,所以我就让幼儿拿出样币逐一进行辨认,并让有疑问的幼儿请教同桌。反馈提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人民币的面值?”通过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方法。再让幼儿对手中的样币进行分类。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在这次活动,课上的很好,完成得还很顺利。我思考了许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在这次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对于1元的人民币比较熟悉。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因为人民币每人都有一份,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 2、在《纸币找朋友》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是多少人民币,幼儿怎样拿这么多钱。 3、《看谁拿得对》这个游戏,大部分幼儿都能拿正确。 大班期末教育教学反思2

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简短(七篇)

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简 短(七篇) 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熟悉人民币教学反思简短篇一 对于1元的.人民币比拟熟识,但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消失了混乱,如:2元与2角识别不清晰。孩子们经过观看、比拟最终能很快识别了,特别快乐。由于面值比拟大,不便于教师为学生预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固然我也预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由于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全部的学生都看的很认真。 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非常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掌握。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索讨论。 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当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把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熟悉人民币教学反思简短篇二

《熟悉人民币》这个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娴熟地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展合理、敏捷地思索;有条理地思索和表达;能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要完成这些目标,要依靠于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识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但大局部学生的生活阅历只是熟悉了人民币,如何能让他们正确的取币、换币、付币、找币,原本3个课时的课,是确定不够的。 首先,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熟悉,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让学生说说你熟悉哪些人民币,让他上台找出来展现给大家看,在沟通中根本熟悉了人民币。在接下来的分一分的活动中,学生就能正确的分类,通过分类,知道了纸币和硬币。还知道了按元、角、分来分类。为下面熟悉人民币的几种识别方法做好预备。 其次,我发觉学生对1元、5角较熟识,熟悉很快,对它们的换算也得心应手。对于2角、1角、5分、2分、1分比拟生疏,在换算“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时,只有班级里思维比拟敏捷的几个孩子积极举手。我想,要理解“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这个问题要用到“倍”的学问,再加上一年级小朋友很少自己花钱买东西,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1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1篇) 《熟悉人民币》教学反思篇1 《熟悉人民币》这个单元是让同学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娴熟地分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敏捷地思索;有条理地思索和表达;能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要完成这些目标,要依靠于同学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人民币”,同学都再熟识不过了,对于它的用处,更不用我们去讲。但大部分同学的生活阅历只是熟悉了人民币,如何能让他们正确的取币、换币、付币、找币,本来3个课时的课,是确定不够的。 首先,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熟悉,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让同学说说你熟悉哪些人民币,让他上台找出来展现给大家看,在沟通中基本熟悉了人民币。在接下来的分一分的活动中,同学就能正确的分类,通过分类,知道了纸币和硬币。还知道了按元、角、分来分类。为下面熟悉人民币的几种分辨方法做好预备。 其次,我发觉同学对1元、5角较熟识,熟悉很快,对它们的换算也得心应手。对于2角、1角、5分、2分、1分比较生疏,在换算“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时,只有班级里思维比较敏捷的几个孩子主动举手。我想,要理解“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这个问题要用到“倍”的学问,再加上一班级小伴侣很少自己花钱买东西,

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用1角、2角的机会几乎是零,为了让同学明白“5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我先一张一张地出示2角,再用加法计算5张2角是10角,也就是1元,让同学直观理解元和角的换算,过程较繁琐,效果也不满足,由于有的同学很快就忘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在教学中,我也强调了这一点,半数以上的同学记性不错,很留意观看插图,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糊里糊涂,看到数字就进行计算,消失了30元+2角=32元这类错误,于是又重点明确要求同学在计算时,要先换算成统一的单位名称再进行计算。 还有一些小详情也需要留意: 1、书上和练习册上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同学如今用的几乎全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于是在介绍人民币时,老版和新版的我都一起给同学看了,在后来的练习中也就没有问题。 2、在课后练习中,有许多人民币兑换的实际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利用学具盒中的假币自己先拿一拿,再做题。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 这节课我注意同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同学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同学为主体人人参加、个个动手、主动思索。 《熟悉人民币》教学反思篇2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导读:本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在教学环节上,我努力做到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我放手让学生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在突破 1 元 =10 角时,我选择送红包的方式问学生“你想要哪个红包?”学生听到送红包,个个兴趣盎然,将我本节课的重点突破的同时,也将本节课的学习气氛推向了至高点。 在教学中,我增强了一名后进生自信心,碍于自己是后进,课堂上面想说,却不知怎样开口,我在耐心引导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让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重视和希望,最后,他在全班同学面前用响亮的声音证明了自己也是可以的。 不足之处:在认钱环节中,由于我的疏忽,忽略了同桌认钱这一重要环节,使学生未能体验到同桌互助的喜悦;指生利用展示台进行认钱时,只请了两名同学进行展示,未能给其他孩子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说认钱方法过多,显得哆嗦。

改进方向:通过《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首先,作为一位年轻教学经验不多的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多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是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 1 元、 1 角较熟悉。因此我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认识元、角、分这一环节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让学生拿出 1 元、1 角和 1 分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质地(纸币、硬币)、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套)等信息。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通过分类和观察,也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任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但是,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 40 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有的早就换好,可有的学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有些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有待优化。 篇三: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设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共15篇)由作者精心推荐,作者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次活动时,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朋友的生活经验为前提,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促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以及他们的面值,一开始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后面的环节里,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习钱币的换算,主要是让孩子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其中我采用了小组和个别的形式,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鼓励他们独立尝试,又重视幼儿间的合作互助,给幼儿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幼儿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用新的课改理念武装自己,真正走进新课堂,尊重孩子的思维和想法,让孩子们喜欢学习,从而彻底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第2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 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对于1元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本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前我为孩子们留了课外实践作业:回家数出自己积攒的人民币。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的学习活动得以延伸,通过数自己的存钱活动,为本节课做了准备,既巩固了本节所学,又并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爱玩、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线,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让学生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做数学,创造数学。 1、体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特点,使课堂生活真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满活力 2、加强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重视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不足之处是:在讨论时,个别学生没有充分讨论。个别同学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是掌握不好。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

1、从教案的初稿到终稿,修改了近10几次。虽然最后的教案还不是很完善,但这里面却容纳着我的一些想法和创新,也包含了我对一年级数学的理解。它在我心目中非常成功。而且在修改教案的过程,试讲的过程中我收获很多。不单单是对本节课的知识,更多的是对低年级学生,乃至小学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最初的一份教案,我是这样引入的: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景,小朋友买东西不知到怎样付钱,引出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人民币。但备好后通过翻阅一些资料才了解到,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的清晰,系统的认识。虽然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于是,我将引入改为“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付钱的场景,引出人民币在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要认识人民币。”因为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初步的认识,我特意安排了小老师训练检查同学们的预习。 3、为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巩固新知部分我特意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故事的设计中有认识人民币的训练,有付钱的训练,有换钱的训练,还有检查1元=10角的训练。在其中还渗透了节约的教育,购物文明的教育。可以说灵感是在长期对一件事深思熟虑时的自然流露。 4、但从两次试讲的效果中我发现了许多欠思考的地方。如,1虽然考虑了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新知,但观察角度方面不够宽泛,深度欠缺。2 虽然本节课我有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但在实际操作时,我给他们的时间和指导不够,小组学习有待提升。3 环节不够紧凑,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5、给我下段工作的一些启示:1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2 多了解孩子们,最重要的是在自己脑子里将小学数学知识形成脉络。将自己10年的教学历程取精华,去糟粕,扬长避短。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认识人民币》是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课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换算,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几点反思: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见得多用得少,特别是大面额的币种,可以说他们对人民币只有最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个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对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不熟悉。 我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调整教材,因需设教。 一、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书上教学的是如今已过时的第四版人民币,而现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大多是最新版的第五套人民币只有极少量的第四套人民币。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既然学是为了用,我果断地决定将第五套人民币作为重点主要教学。当然考虑到目前市场上仍有少量第四版人民币流通,我也将它们在新课导入时做了简单介绍,促进学生自主迁移、灵活应用。 二、这节课以“知识竞答”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分一分→换一换→填一填的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如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采用互相介绍的形式,这引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6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6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今天是第一课的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1元=10角简单的换算,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几点反思: 第一、教学认识人民币及分类 1、由于一年级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以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让“同学们把认识的人民币悄悄的告诉你的同桌。”同学们在互相说的时候钱都乱了。然后,我给他们创造一个当小班长的机会,同学们很高兴当小班长,激起他们对人民币分类的兴趣,自发开动脑筋分起来。 2、根据他们分类的情况: 一、纸币和硬币,以制作的材料来分的。 二、元、角、分,以单位来分的,分完后我以“我们认识元这个大家族的成员”为切入点来一一认识人民币,主要从颜色、面值、大小、新旧版几方面来辨认。 最后,以2元和20元为例来验证同学们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 3、针对重点设计练*:本节课的练*我没有单独设计,是边授

新课边练*,在同学们认识了元角分后,我设计了买泡泡糖、小刀和本子,让学生在买东西时训练他们认钱、数钱的能力。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口、手、脑并用,达到了较好的强化效果。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我从练*中导入买泡泡糖2角,让学生摆出2角钱,学生有摆一张2角的,有摆2张1角的,从中让学生理解2个1角是2角。买小刀同样让学生摆出小刀的价格5角,生的方法很多,但归纳时让学生明白5个1角是5角。买本子时,提问“谁知道怎样付钱?”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来付钱,有的同学说我付10角,有的说我付1元,这样老师都予以肯定,并告诉大家1元=10角,这一信息再让全班同学大声读出来。 虽然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对元角分的小结不可忽视。我指出10个1角就是1元。这样加深对元角分之间进率的理解。 第三、我的教龄尚短,经验不足,教学中有很多不到位,尤其是时间的安排我觉得不够合理,以至后面的几道闯关题没来的及出示,加之我有点怯场致使语言不够精炼连贯,以至于课堂没有预想的顺利。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9篇)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今天是第一课的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1元=10角简单的换算,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几点反思: 第一、教学认识人民币及分类 1、由于一年级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以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让“同学们把认识的人民币悄悄的告诉你的同桌。”同学们在互相说的时候钱都乱了。然后,我给他们创造一个当小班长的机会,同学们很高兴当小班长,激起他们对人民币分类的兴趣,自发开动脑筋分起来。 2、根据他们分类的情况: 一、纸币和硬币,以制作的材料来分的。 二、元、角、分,以单位来分的,分完后我以“我们认识元这个大家族的成员”为切入点来一一认识人民币,主要从颜色、面值、大小、新旧版几方面来辨认。 最后,以2元和20元为例来验证同学们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 3、针对重点设计练习:本节课的练习我没有单独设计,是边授新课边练习,在同学们认识了元角分后,我设计了买泡泡糖、小刀和本子,让学生在买东西时训练他们认钱、数钱的能力。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口、手、脑并用,达到了较好的强化效果。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我从练习中导入买泡泡糖2角,让学生摆出2角钱,学生有摆一张2角的,有摆2张1角的,从中让学生理解2个1角是2角。买小刀同样让学生摆出小刀的价格5角,生的方法很多,但归纳时让学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1 一、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生活经验,于是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上来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 2、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三、换币游戏 这是认识了进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环节,也是买东西时经常会

碰到的问题。这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在学生知道了1元=10角后,创设故事情境,安排了1元钱的不同组成情况的练习。几张5角就是1元?5张几角才是1元?通过这个练习,为后面棒棒糖5角钱怎样付打好一定的基础。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四、模拟购物活动 既然认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后的环节我设计了解决实际问题:买东西。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也许是和实际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如:学生根据提示猜本子的价格,看着物品的价格表,说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买1样,什么情况?买2样,又是怎样?买3 样,1元钱够吗?等通过深入挖掘这类问题,学生解决的很好,只有少数学生(缺乏买东西经验或是一些后进生)稍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讲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 在示范怎样进行买卖活动后,我便组织学生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游戏,最后要求营业员汇报卖掉了哪几样物品?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并数一数实际收取的钱,力求练得扎实。 当然教学中还有许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1、学生在认识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物经验但在支付方式上欠灵活。 2、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有一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交流,互相整合意见学生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2 我授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认识人民币》。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了解元角分的进率,会进行兑换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