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

——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综合研究室肖炼

一、世界金融危机的发展态势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次贷合同一般在30年),正处在发酵期。从2004年到2007年的四年时间里,美国银行大约发放了1500万个不良抵押房贷,这些不良贷款中大约有2/3

可能出现违约。金融行业的未偿还债务从2002年的10万亿美元增加到16万亿美元。1980-2008年,全球金融资产上升到140万亿美元,增长了1166%;金融资产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00%上升到2008年的325%。

次贷危机使全球虚拟资本大大超过实体资本。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总值从2002年的100万亿美元猛增到2007年年末的516万亿美元,为全球GDP总额50多万亿美元的10多倍。其中,一半以上(近300万亿美元)在美国。

美国政府对付金融危机的措施无非是以下五种方式:①减息;②减税;③增加支出;④发行的债券;⑤印刷钞票。在前四种措施无效的情况下,美联储终于开动印刷机,出动1.2万亿美元的资金购买财政部的国债,为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达到3万亿美元。开动印刷机将导致美元贬值和全球通货膨胀,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信誉和秩序受到空前的伤害和挑战。

危机使美联储的功能发生变化:从降低资金成本转化为信贷提供者。美联储取代私募市场购买大量债券、商业票据、资助私人借贷者。2008年年底,商业银行超额储备金超过7000亿美元,银行对放贷没有信心,而对“去杠杆化操作”感兴趣。花旗银行资产负债2万亿美元,政府仅注资250亿美元,实在是难解其燃眉之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都是“无追索权”的贷款,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仅房产抵押和按揭就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1万亿美元被蒸发掉了。

美国政府救市的重点是挽救银行系统。美国政府持有大量“无追索权”的贷款会对投资者产生吸引力,投资者可以以80%的价格购买这些资产,所承担的风险只有20%。美联储使用TALF(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为私人投资者提供股本支持,如,投资50亿美元可以购得价值上千亿美元的资产。当然,这些不良资产的价格要通过公开市场竞拍的方式来确定。私人投资者可以用2000亿美元从银行购买4万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或者6000亿美元的美联储资产和3.2万亿美元的财政部资产。美国政府救市政策能否成功,还有待于观察。

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不同,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中,美国是债权人,而在本次危机中,美国是债务人;8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发生在国际经济的边缘地带,而本次危机发生在全球金融中心和经济的中心;在80年代以来的济危机中,国际金融的重大问题都是在国际金融组织的框架下解决,而这次危机中,国际金融组织工作瘫痪,金融危机的重大问题放在主要国家的首脑层面讨论。主要靠主要国家的行政当局和货币当局联手救市。

单靠美国自己,摆脱危机的成本太大,因此,美国希望拉G7国家参与救市,希望拉G20国家参与救市。美国是危机的肇事者,G7其他6国、G20国家以及全球170多个国家是受害者。肇事者和受害者在救市中的权利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由此必然引起国际金融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改革。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危机造成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2009年全球经济将收缩1.3%。发达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3.6%,日本经济将下降6.2%,欧元经济区将下降4.2%。本来人们以为,亚洲经济会与美国经济危机“脱钩”,但实际情况是,亚洲经济衰退程度大大超过美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长:美国-6%;欧元区-6%;日本-13%;新加坡-16%;韩国-20%。

1.重创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危机无论从持续的时间上,还是从衰退程度上都超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发生两次最大的经济衰退。1973-1974年和1981-1982年两次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都在16个月,目前的经济衰退将至少持续19个月以上;1973-1974年经济衰退4%以上,1981-1982年经济衰退6%以上,而目前的经济衰退预计在8%以上。更有悲观的观点认为,美国本次经济衰退的时间可能是36个月,而不是19个月,是前两次经济衰退时间的3~4倍。2009年,美国实际GDP 将下降到-2.2%,2010年实际GDP也仅达到1.5%。

美国家庭财富损失了12万亿美元,其中,2/3是由于股市大跌,1/3是由于自住房屋市值下降。这些蒸发的家庭财富将导致消费在今后几年里每年下滑5000多亿美元。住房开工率只有几年前的1/3,由此减少消费需求2500亿美元,蒸发的总需求达到7500亿美元,占GDP的6%。

2.重挫欧洲经济

冰岛国家财政面临破产,匈牙利、爱尔兰、卢森堡、西班牙、土耳其和英国经济(战后最大的经济衰退)受到的影响将最为严重。2009年,东欧面临4000亿美元的贷款还款压力,占该地区GDP的1/3,目前东欧面临银行亏损、外资抽逃、货币贬值、出口锐减,赤字走高,一旦东欧违约,债务就会传导到西欧。欧洲取消了对东欧1900亿欧元的“一次性救市资金”援助,使东欧经济形势火上加油。

3.重压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2008年第四季度下降了12%。日本经济在连续保持13年经常项目盈余后出现逆差。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1728亿日元的赤字,为13年来首次逆差。

4.重伤发展中国家经济

2008年,全球资本损失占GDP的比重平均在80%-85%;亚洲资本(不包括日本)损失9.625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109%;拉丁美洲资本损失2.119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57%。

2009年,新兴市场中有2.5万亿-3万亿美元的债务需要偿还,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融资极其困难,国际金融机构无力填补缺口。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变动。20国集团峰会很难达成共识。能否取得阶段性实质结果,将取决于:①西方7国集团内部美国与其他6国之间的利益协调;②西方7国集团与非7国集之间的利益协调;③非7国集团之间的利益协调;④20国集团与170多个国家之间利益协调。

三、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

1.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挑战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为9.0%,连续十几年的两位数字增长降为个位数字增长。国外权威预测,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调至5.6%-7.5%。中国经济需要保持10%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目标,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达不到5%,就意味着“经济硬着陆”。因此,中国政府提出8%的经济增长任务艰巨。

2009年财政赤字至9500亿元,绝对数字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之最,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负债率约20%。

作为基础产业的中国地产市场销售量急跌。根据现有的存量房与月销售速度推测,存量房消化需要2-3年以上。当房地产销量迅速下滑后,同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钢铁、水泥、建材和诸多家居产品等60多个产业必然市场萎缩。

20年来,中国企业的存货增长率出现过三个高点。第一个高点是1996年的26%,第二个高点是2004年的25%,第三个高点是2008年的28.5%,这说明本次经济下滑要比以前两次更严重。

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质是虚拟经济过剩,而中国实体经济相对过剩,与美国虚拟经济过剩有着本质的不同。国内纳入国家监控的650余种商品类别,产能长期过剩的就有620余种之多。

2.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挑战

中国30年采取“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

美国公司投资中国赚钱(投资收益率在10%-20%)——中国制造出口到美国——美国支付中国美元——中国买美国国债(投资收益率5%左右)。美国获取高额利润和廉价的中国产品,而中国则以低廉的劳动力和消耗高价的世界资源(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跌价)换取日益贬值的美元纸币和不断缩水的美国国债。

中国能否不买或减少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储备,以提高巨额外汇储备的效率呢?能买资源吗?美国否决了中国公司购买优尼科石油公司的议案;能买高技术吗?美国有高技术出口管制法案;能买美国大金融公司吗?美国法律限制不可以超过其10%股权;能采取主权基金投资吗?美国说中国政府干预经济违反自己市场经济原则;能在美国直接投资吗?美国联邦和地方的各种限制措施使中资企业不知所措。

美国以几乎为零的低储蓄支撑70%以上的高消费;中国则以40%-50%(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企业的储蓄)的高储蓄率维持30%左右的低消费;中国的高储蓄和低消费填补了美国国库空缺并养肥了美国消费者。

3.对进出口的挑战

2009年中国实际出口增速将放缓。全球GDP变动1%,影响中国出口近5%。如果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比2008年下滑1.5个百分点,就会造成中国出口增速回落7.5个百分点。出口下降拖累了工业增加值的上涨。2009年1-2月,在推动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投资、内需和出口这三大车轮中出口和外需拖了后腿。

4.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挑战

“两房”出问题的债券总金额是5200亿美元。其中美国自己占了3/4,1/4是海外投资者持有(很多欧洲大银行都买了)。在这1/4里面,中国占大头,最高的时候,近4000亿美元。股票、其他债券的风险,大约在1000亿美元左右。中国企业销售给美国产品所形成的2000亿美元以上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各种银行金融机构(包括QDII)和个人投资的风险。中国政府持有的超过7000亿美元美国国债资产面临贬值的风险。FDI每下降l%,中国外贸出口将下降15%。

5.对建立和谐社会的挑战

大量企业倒闭造成失业率上升。中国有6000万-7000万人直接从事出口行业工作,有2000多万农民工面临失业率问题(占全球失业总人数的一半)。780万毕业大学生中有25%是用助学贷款,不仅没工作挣不到钱,还不了钱,而且还要继续借钱留在城市务工,就业形势严峻,影响社会稳定。

四、中国如何应对危机,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危机使美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全球金融霸主地位相对下降。应对危机的恶果已成为奥巴马政府处理内政的头等大事,优先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内部压力使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相对下降,以往的单边主义难以推行,寻求多边和双边国际合作,将成为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必然选择,也为中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创造了条件。

中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为中国发展提供战略机遇,30年改革开放积累了一定的财富:2008年的GDP为30多万亿人民币,约4.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3,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有2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5,这也为中国制定新型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注意解决如下矛盾:在财税改革方面,存在保护地方政府积极性和调整经济结构的矛盾;在价格改革方面,存在国家长期根本利益与既得利益集团局部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在社保体制改革方面,存在沿海发达地区与欠发展地区既得利益分配的矛盾。当前要警惕如下三种现象:①银行从“惜贷”转向超量放贷现象;②财政“惜税”现象;③消费者“惜现、持币待购、持币待政”现象。

中国在扩大内需方面应该解决如下五大问题:①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大于GDP的增长;②地方政府开支增长大于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③人均GDP的增长小于GDP的增长;④投资率(30%-50%,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企业的储蓄)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22%);⑤消费率(30%左右)过低,不到美国的一半(70%以上)。

中国将以实际行动帮助国际金融机构渡过世界金融危机,推进世界金融体制改革。在刚刚结束的G20伦敦峰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同意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00亿美元,这是迄今世界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中对IMF最大的援助金额,仅次于美国、欧盟、日本对IMF援助金额。中国的援助行动表明:

第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不太富裕的国家,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和责任,落实IMF关于“支持经济以恢复信贷、增长和就业”的决议。作为新改组成立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的成员,中国与其他FSB 成员共同承担起更大的国际责任。中国尽己所能,支持对IMF及世界银行等金融组织的增资计划,以增加全球金融资本的流动性,提高IMF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救援能力。

第二,中国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00亿美元,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无关。尽管中国拥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是,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外汇储备在世界排名100位之后。正如中国副总理王岐山所说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源增加的规模应考虑国家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发展的阶段,人均GDP,外汇储备的性质、构成和支撑,以及该国经济安全对外汇储备的依赖程度等。“仅仅通过外汇储备的规模大小来确定贡献的规模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公平的”。

第三,IMF的份额与投票权结构没有反映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但是IMF的份额与投票权结构基本没有作过大的调整,没有反映出这种变化。因此,IMF的份额与投票权结构应该改革,以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IMF的份额(出资额度)与投票权应该由各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决定(如GDP、人均GDP等)。在增加IMF资金的过程中,第一要务是增加配额。如果短期内不能完成这一任务,那么应当按照当前的配额来决定出资。中国400亿美元的援助已经大大超过中国在IMF中的配额。同时,应该指出,中国在IMF的份额与投票权要与中国规模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适应,如果中国在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从目前的不到4%提升到6%左右,那么其增资额就应该在50亿美元左右。与其他成员国一样,中国增加的份额不是对IMF的援助,而是对IMF所承担的义务。这些资金会得到利息收入,就像把钱存入银行一样获取利息收入。其利率等于特别提款权(ADR)的利率。

第四,中国400亿美元援助,可作为成员国直接融资向IMF提供2500亿美元可用资源的一部分,如果IMF配额出资不能达到当前需要,那么这400亿美元可作为中国将来购买IMF发行债券的储备资金,必要时可根据IMF的要求,在400亿美元的基础上增加购买额度,在确保安全和合理回报的前提下,中国将加大支持增加IMF财政资源的力度,帮助IMF完成向市场举债的举措。

第五,中国400亿美元援助中的一部分,将用于支持由各多边开发银行(MDB)大幅增加至少1000亿美元的贷款,包括向低收入国家提供贷款,并确保所有多边开发银行的安全,包括拥有适当的资本。这部分款项主要用于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鉴于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存在不发达地区,因此,中国这一部分援助的比重不会太大,其担负的世界责任有一定的限度,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不一样的。

第六,为了反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贫困国家的声音,使IMF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应该修改IMF关于重大决议需85%票数通过的“一票否决权”。目前美国在IMF的投票权为17%,欧盟在IMF的投票权为32%,如果美国和欧盟任何一方面行使否决权,任何涉及IMF 的重大决议都不可能被通过,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显然是不公平的。

第七,为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在IMF和世界银行中获得更多发言权,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选举人要依据透明、开放和按功绩原则来选举,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进入IMF等国际组织的管理高层创造条件。发展中国家要在IMF的资金管理和用途上拥有更多的决策权。

第八,改革IMF的特别提款权结构,将目前基本上由美元、日元、欧元及英镑构成的特别提款权扩大。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人民币列入特别提款权构成。同时,为特别提款权成为世界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

第九,中国援助IMF应该与IMF成员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挂钩,并作为中国援助IMF 以缓解流动性短缺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却接受来自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资金,既自相矛盾,也不利于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浅谈金融危机对期货市场的启示

浅谈金融危机对期货市场的启示 完善的现代化商品市场体系,应是原生品与衍生品市场的有机结合。它以传统的现货市场为根基,发展出中远期现货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多层次、多种类型的市场,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各种需求。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国际期货市场自1848年在美国出现以来,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主要期货交易所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等。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对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结构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为企业风险管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199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期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在基本法律法规框架监管下、在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下、由四家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180多家期货公司组成的、由市场各主体参与的、能顺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期货市场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我国期货市场将进入一个质变式发展阶段。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是1570年伦敦开设的皇家交易所。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勒说过:“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缺少期货市场的经济体系”。有期货市场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的场所和工具。因此,一个健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期货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期货市场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谈谈对金融危机中期货市场的角色分析。期货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完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对冲或转移的有效工具,但同时也具有高风险的特质。这次金融危机原因之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通过“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共振,其影响还在扩散和深化中。这场危机使人们意识到,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现代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金融风险,引起了全球性的危机。次贷危机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被发现得很晚,这是因为新的金融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关机构风险评估的极限。一些评估机构对于新的、复杂的金融产品没有经验,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不亚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这场危机进行反思,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现代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效应”。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卓有成效,但创新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各种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因此,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如何有效地监管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严峻的课题。 我们应该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反思我国期货市场发展。首先;我们必须得加强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市场制度的稳定性。二是市场交易的公正性。三是市场运作的规范性。四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上述四个条件的形成和确立,首先取决于对风险处理的能力。如果市场本身缺乏风险管理体系,显然谈不上市场的稳定性,市场不稳定,就难以正常有序的运作,市场公正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保障不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市场就会风险不断,

09中考时政专题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人民版

09中考时政专题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一)背景材料举例(材料选取的自由度很大,同时命题者对选取的材料进行组合和再造) 1、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地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为抵御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降息、注资等措施,同时努力寻求国际合作。 2、美国商务部2009年2月27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按年率计算下降6.2%,降幅远大于先前估计的3.8%,创20多年来美国经济最大季度降幅。 3、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于11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本次会议主要议题包括: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 4、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2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闭幕。2500多名与会者就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政要和商界领袖普遍强调了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来寻找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8日在会上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在与会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与会者普遍认为,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有能力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5、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世界市场的萎缩,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趋大,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部需求造成很大的冲击,最主要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外部需求减少,产品缺乏市场,工厂经营困难,也就造成农民工大批返乡失业。 6、为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央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 (1)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研究部署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总投资约需4万亿元。 (2)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3)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4)国务院办公厅12月21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7项政策措施 (5)一月中旬以来国务院相继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6)2月15日晚,正在天津调查、研究、了解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状况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南开大学亲切看望大学生。 他勉励同学们要心系国家,努力学习,甘于奉献,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总理还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们坦诚交心:“我在大学毕业以后,决心就到西藏去。

浅谈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近期,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突出表现为供过于 求,投资过热,物价上涨,居民消费价格较高等经济现象。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涨幅与1月份持平。其中,城市上涨 4.8%,农村上涨 5.5%;食品价格上涨11.0%,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消费品价格上涨 5.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8%。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9%,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3.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3%,居住价格同比上涨 6.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 0.3%。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4.9%。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 1.2%。其中,城市上涨 1.2%,农村上涨 1.3%;食品价格上涨 3.7%,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 1.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6%。分类别看,食品价格环比上涨 3.7%,其中鲜菜环比上涨15.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环比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环比上涨0.3%;居住价格环比上涨0.3%;衣着类价格环比下降0.8%。 中国社科院3月16日发布了2011年《宏观经济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1年国民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增长估计达到9.1%,比 个百分点左右。1年回落2010.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采取的政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一.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 含义: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类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世界,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关于对我国的影响大致如下: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我国已经截止到目前我国CP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 ,分别为10月4.0% ,11月2.4% ,而PPI为10月3.2% ,11月2% ,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9% ,11月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9%,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这次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相信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那么金融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对国际、国内的经济有什么影响?有有多大的影响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过度消费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其时,危机刚爆发时,很少有人预料到,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市场的这场疾患会迅速星火燎原;更想不到它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如此大的连锁反应。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所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美国的过度消费三个方面。 1、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2、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 仔细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发生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 ——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综合研究室肖炼 一、世界金融危机的发展态势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次贷合同一般在30年),正处在发酵期。从2004年到2007年的四年时间里,美国银行大约发放了1500万个不良抵押房贷,这些不良贷款中大约有2/3 可能出现违约。金融行业的未偿还债务从2002年的10万亿美元增加到16万亿美元。1980-2008年,全球金融资产上升到140万亿美元,增长了1166%;金融资产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00%上升到2008年的325%。 次贷危机使全球虚拟资本大大超过实体资本。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总值从2002年的100万亿美元猛增到2007年年末的516万亿美元,为全球GDP总额50多万亿美元的10多倍。其中,一半以上(近300万亿美元)在美国。 美国政府对付金融危机的措施无非是以下五种方式:①减息;②减税;③增加支出;④发行的债券;⑤印刷钞票。在前四种措施无效的情况下,美联储终于开动印刷机,出动1.2万亿美元的资金购买财政部的国债,为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达到3万亿美元。开动印刷机将导致美元贬值和全球通货膨胀,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信誉和秩序受到空前的伤害和挑战。 危机使美联储的功能发生变化:从降低资金成本转化为信贷提供者。美联储取代私募市场购买大量债券、商业票据、资助私人借贷者。2008年年底,商业银行超额储备金超过7000亿美元,银行对放贷没有信心,而对“去杠杆化操作”感兴趣。花旗银行资产负债2万亿美元,政府仅注资250亿美元,实在是难解其燃眉之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都是“无追索权”的贷款,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仅房产抵押和按揭就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1万亿美元被蒸发掉了。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类型:理论研究型、实验研究型、技术开发型、工程设计型、应用型、其他。\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文献综述 摘要: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变得更加艰难,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如何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问题。 关键字: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前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总数已达4200多万户,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 75%以上,中小企业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的68%,税收的48%。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袭击,中小企业面临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金融环境趋紧,并正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受此影响,商业银行加强风险防范、优化信贷结构,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正在或将要经受着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使许多中小企业因材料的涨价、人工成本的提高、人民币的大幅升值、融资难等问题而纷纷倒闭。中小企业在内源融资能力大幅降低的同时,主要外援资金渠道金融机构贷款也大幅缩减。给原本困难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下如何解决融资问题已成为现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行列中来。 二、国内研究成果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早期时候,蔡则祥(2001)在《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出入选择》一文中提出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与国有金融之间的纵向信用联系对民营中小企业与国有金融之间横向信用联系的排斥, 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而不同企业贷款的比较风险系数不同,成本收益比与信息对称性有别, 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直接原因。后来,赵国义(2006)在《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文中指出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成本高,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准确性,中小企业在向外披露企业信息时,有意进行粉饰,使得金融机构对其所有权、组织结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等缺乏准确把握,造成中小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2期) Total No .302 收稿日期:2011—11—06 作者简介:王丽丽(1976—),女,吉林农安人,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孙愫汎(194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王丽丽,孙愫汎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122) 摘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与根源,指出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现实会逐步证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真理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金融危机;危机理论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79—03 一、问题研究背景 2007年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市场, 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此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严重的影 响。为了应对危机, 各国政府实施了降息、大幅减税,货币贬值,增加政府支出,公布刺激经济计划等 一系列措施。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 已促使人们在提出应对措施的同时不得不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 层次原因。经过层层探析,最终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是从商品流通形式 的分析开始的。在原始社会末期, 产品有了剩余之后,人们进行偶然的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 商品和货币, 当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就外化为商品和货 币之间的矛盾,使得商品买卖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使商品生产者生产过量的产品成为可能。 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在支付货币时不再用现金支付而采用赊账方式,如果某些债务人到期不能支付欠款就会影响其他债务人的支 付能力而使整个信用链条发生断裂, 不仅使商品销售难以为继而且会引起一系列企业破产。但是,马 克思指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 一系列的关系, 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才会从可能转变为现实。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 中说:“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 竞争和信用中引出。”这就是促使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三个因素。在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使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多数人只占有很少 的生产资料或不占有生产资料, 两极分化严重。资本积累的发展,造成了商品生产的过剩,然而劳动人 民的购买能力却在相对减少。在资本主义繁荣时期,信用制度充分发展。马克思认为,当生产相对过 剩存在时, 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会绝对化、公开化,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才成为现实。(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不同于斯密的一般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以及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消费不足的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所谓生产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9 7

浅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内容提要: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了确实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大幅震荡并且迅速在第一时间波及到我国,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虽然有限,但是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会产生影响,有可能加剧资产价格膨胀及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本文注重寻找危机的原因,分析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从而得到启示。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次贷房地产泡沫资产证券化 2008年我们经历了不寻常的一年,由美国华尔街始源的次贷危机不断的扩散,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还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使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给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全球经济至今依然未能得到平稳的发展。这场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似乎出乎意料,但也合乎情理。为何这场金融风暴会起源于美国?又为何仅仅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会迅速传导至全球引发世界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又是什么?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 2007 年4 月, 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由此之后的一年里,危机愈演愈烈不断传导到世界各地,最终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动荡。此次危机普遍认为罪魁祸首次贷首当其冲,表面上看是由于次贷证券化及衍生品泡沫的破裂造成的,但是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隐藏于背后。 (一)次贷危机的发生引发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次贷,全称为“次级抵押贷款”,之所以称之为次贷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条件相对较低,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到次级市场上寻求贷款。次贷由于其要求的信用条件较低,因此风险也比优级贷款要大,因此贷款利率通常也相对较高,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对于银行来说通常情况次贷并没有特别大的风险,而且在房地产市场兴隆时利润率也比较可观。但是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自有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即使贷款人违约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银行也可以通过收回抵押的房屋将其拍卖来获得应收的本金和利息;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必然有一部分次级贷款人无法按期还款,随着利率的上升,通常也会造成大宗物品价格的下跌,房产也不例外,此时银行要想继续通过拍卖抵押房产方式收回次贷会变的逐渐艰难,而其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无人接手房产,银行坏账将会激增。此时,次贷危机就产生了。 据统计,此次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仅为4 600 亿美元,但是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 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 (二)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为了刺激经济,摆脱低迷的经济连续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措施美国在2006年5月之前的几年中,为了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断地降低利率和税率,从2001年初到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利率从6.5%降至1%,为过去46年的最低水平,在宽松货币政策、积极减税政策的刺激下,美国的住房消费需求

期货市场论文浅谈金融危机与中国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论文:浅谈金融危机与中国期货市 场 【论文关键词】期货市场;交易所;期货公司;套期保值;发现价格【论文摘要】期货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产品工具,是表明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重要标志。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期货市场的概念入手,对其发展历程、目前发展状况、前景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 引言 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国际期货市场自1848年在美国出现以来,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主要期货交易所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等。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对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结构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为企业风险管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199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期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在基本法律法规框架监管下、在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下、由四家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180多家期货公司组成的、由市场各主体参与的、能顺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期货市场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我国期货市场将进入一个质变式发展阶段。本文就目前期货市场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以及金融危机下的启示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 期货市场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是1570年伦敦开设的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勒说过: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缺少期货市场的经济体系 .没有期货市场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的场所和工具。因此,一个健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这种买卖是由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和承受价格风险而获利的风险投资者参加的,在交易所内依法公平竞争而

美国金融危机的论文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已经有1年多了,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衰退现象明显,失业人数急剧增加。中国也成了这次危机的受害者,产品出口困难,失业人员增加。和全世界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但又要保持国内经济增长的相对独立性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 始于2007年末的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已经有1年多了,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还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烈震荡和全球经济的衰退。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其向金融危机的演变 要理解什么是次债危机,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人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2001-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按揭贷款。银行把发放的贷款捆绑打包进行证券化并在资本市场进行出售,这样就把原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贷款资产移除报表,并以此转移相关风险。这样资产证券化的结果就是银行看似把风险已经完全转移给了其他金融机构(SIV等),得到了一笔“无风险”的类似于手续费的收入,而这种无风险收入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从事这种业务。这种业务模式在如今负债累累的英国银行Northern Rock上表现最为明显。 然而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浮动利率贷款,这种形式的贷款看似提供给贷款者更多的优惠(例如贷款者可以先支付利息不付本金),但事实上由于当时偏低的利率水平,接受这种贷款的贷款者被暴露在利率上升风险之下。而在银行方面看似通过浮动汇率转移了利率风险,但却把自己暴露在一旦房地产价格发生逆转,按揭贷款还款率骤跌的风险之中。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能够解决问题。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很自然地会出现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案例一旦大幅增加,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次级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导致了次债危机。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低以及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资产不断缩水,导致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从而引起投资银行的资产无法回收。 冷静审视问题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这场危机追根溯源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产生和不断堆积是危机的酝酿,泡沫轰然破灭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 次贷危机的产生使得银行债务危机恶化,不良贷款数量急剧增加,最终造成银行资金链的紧张,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中国在美国金融投资上的资金安全,更深层次对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摘要:美国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快速升级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的金融危机,成为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由于全球空前一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全球经济正逐步实现由深度衰退到艰难复苏的转变。这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治理结构和世界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掀起惊涛骇浪。因此,它必将被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面对金融危机过去之后的全新的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我国金融业在反思与吸取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与启示的同时,也需要正视当前的挑战与机遇,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经济危机的含义、特点和产生原因。并将此次金融危机同之前的经济危机相比较,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全球各个国家在此次国际危机中如何应对,总结经验。 关键词:金融危机认识总结经验政策措施 一、经济危机的概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二、我国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优势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而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本国的各个方面有利条件。中国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具有五大有利条件。第一,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相对较小。由于中国金融业对外有所开放但尚不充分,与国际金融市场联动性较少,这就决定了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相对有限。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不但不存在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反而具有很强的资金调配和运用能力。二是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相对较小。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在美国等西方经济国家正在演变为一场经济危机,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国际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所形成的较大负面影响还不足以动摇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基。第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较好。一是中国财政状况较好。财政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同期GDP 增长率并且出现了较大盈余。如此巨额存款,既为中国金融机构提供了强大的资金运用空间,又为企业经营或居民消费创造了有利的资金条件。第三,具有投资拉动经济的巨大空间。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几乎所有的基础建设都已完成,因此,目前其投资主要是升级型、技术改造型、功能恢复型投资,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而中国现有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存在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具体表现在: 交通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建设、能源建设石油、煤炭、电站、电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因此,中国通过投资

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论2008年至今的金融风暴危害 摘要: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劵,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多种形式混合的趋势。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泡沫信贷次贷危机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趋势 2008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而这次著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

金融毕业论文浅议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浅议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已经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危机,它不仅重创了美 国金融与,无疑也给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下滑。相信这场危机的影响会是空前的,留下的反思也会是相当深远 的。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此次金融危 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转 的迹象,最终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进程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所造 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对全球范围内收 入再分配的影响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应在于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降低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在社 会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速膨胀,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加速流转越来越表现为追逐超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庞大的投机性交易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虚拟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经过各种加工以及粉饰过的“风险”,这些交易并不是以合理的条件融通和配置资金,而是围绕着货币和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当事者的哪一方承担或盈利的归属。资本市场的运 行是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由心理预期的支撑而自我实现的,在金融创新的杠杆放大作用下,人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向往超出了对于风险的评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一旦外在扰动引起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逆转,高台跳水式的资产价格暴跌不可避免,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内容概要 一、简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大事记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三、金融危机如何席卷全球 四、未来国际金融改革该何去何从 金融工程 40921085 刘飞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大事记 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低价收购,次贷危机持续加剧首次震动华尔街。 7月美联储和财政部宣布救助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国会批准3000亿美元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其股票。 9月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宣布将以440亿美元收购美林;美国政府出资最高850亿美元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华尔街投行退出历史舞台。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30日,美三大股指暴跌,纳指创历史最大日跌幅,道指创单日最大下跌点数。 10月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计划获批,美政府当月底1250亿美元注资本国9大银行。 此外,欧洲各国提高个人存款担保额度;富通集团比利时和卢森堡业务被巴黎银行收购;冰岛遭遇“国家破产”危机;英政府宣布向本国4大银行注资350亿英镑;乌克兰和匈牙利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紧急贷款,危机已经扩散至整个欧洲。 当月,全球主要央行先后两次同步降息;西方七国集团(G7)财政部长会议承诺用“一切可用手段”对抗当前的金融危机。

11月欧、英国央行分别降息50和150个基点;日、欧经济正式步入衰退;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欧盟提出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 当月第三周,花旗集团股价累计跌去60%,美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机构联合宣布,将为花旗3060亿美元问题资产提供担保;美政府8000亿美元刺激消费者信贷市场。 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2008年年会呼吁国际社会协调一致,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12月全球多家央行再度同步大幅降息。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布制定“经济复兴”计划;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创24年来新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显著。 二、全球金融海啸导火索:美国次级债券 美国银行或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只有次级资信评级(还款能力较差、收入不稳定)的个人和机构发放大量贷款,加之美国经济逐渐下滑,这些个人和机构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导致还款能力逐渐下降,日积月累引发不能按期还款的现象大量发生,造成银行收不到应该收的钱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因此由危机引发变成金融危机。所以,大量银行和金融投资机构倒闭,连锁反应影响到世界相关国家的经济下滑和金融机构出现挤兑风潮,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一、美国的次贷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从2007年春季开始逐步呈现的。首先是房贷公司出现坏账和亏损,点燃了次贷危机的“星星之火”。 次贷的主要受众是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和消费者。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一套自住房,但看到房价迅速上涨,便动起了房产投机的念头。没有本钱,他们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从后者那里获得贷款。这类贷款年利率高达8%到9%。凭他们自己的日常收入很难支付。但当时房价上涨的速度超过了利率,他们在房产上投资可以净赚不赔。所以有些人把贷款买的房再抵押买第三、第四……套房,这就等于贷款买房进行投资,借钱付利息,低投入者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可是他们抵押给贷款公司的房产是“死钱”,贷款公司要牟利必须把它变成“活钱”。于是贷款公司开始“变戏法”,进行以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发行抵押担保支持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这种操作显然存在着高风险。房价不可能永远上涨。而利率不断提高,还贷数额一年比一年大,房产投机者终于无力偿债,只得把房子甩给银行,违约就此产生。当违约者较多产生,银行承受不了这样的巨亏,只能申请破产保护,次贷危机终于爆发。 次贷危机最初发生在虚拟经济层面,后来逐渐向实体经济扩展,各类市场却陷入“熊市”。2008年以来,与商品原材料紧密相连的货币都大幅度下跌。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是美国消费的萎缩,二是企业和机构破产增多,三是失业增加,四是企业经营困难。由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海啸”,进而导致了“金融危机”。 美国是经济大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美国的金融危机,同时引发了全球失业增加,经济增长的放慢,通货紧缩显现,引起了国际金融危机,几乎涉及全球所有国家。 二、金融危机大事记 1.2008年3月,次贷危机迎来第一个“高危期”。美国大投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欧洲银行与家西方主要央行也宣布联合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 2.2008年7月,美国金融市场再度紧张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巨头“房利美”、“房地美”亏损超过140亿美元。7月30日,布什签署总款3000亿美元的房市救助法案,旨在帮助“房利美”、“房地美”摆脱困境。 3.2008年9月,首次“高危期”到来,15日,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同日,美林公司也被收购;16日,美国政府接管全球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 4.2008年9月16日,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再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资金,缓解流动性不足。 5.2008年9月20日,美国政府提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国会参重两院随后通过了经过修改的救援方案,该方案随即获布什签署并生效。 6.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美国央行以及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联合大幅降息0.5个百分点。10月12日,欧元区15国首脑共同通过行动计划,同意各成员国为银行再融资提供担保并入股银行。德、法等国根据这一计划,纷纷出台各自救市举措。

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看待欧债危机以及中国该如何面对 3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4,通过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5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要求:标题,三号字,加粗,仿宋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150字左右,小四号,仿宋 ?关键字,三到五个,小四号,仿宋 ?正文,五号字,仿宋,1.5倍行距 ? 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的良性发展态势,经济增长速度近四年持续超过10%,经济体系也未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社会各界弥漫着乐情绪,对潜在的风险和危机认识不足。然而,世界经济史上的历次经济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危机往往发生在繁荣的顶峰时期,并瞬间对经济金融体系造成巨大打击。 1 历次金融危机概览 所谓金融危机,是指起源于一国或一地区及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混乱(刘园,王达学1999),主要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的超周期变化(Raymond

Goldsmith1997),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Miskin1996),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金融危机往往与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但并未集中爆发的金融脆弱性紧密联系,二者通常被统称为金融不稳定。 近三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衰退、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几次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除此以外,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也一直没有停止。 从历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表现形式看,可以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四大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混合型危机。 通常,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购买力或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币值的急剧下降,而当局为维护本币币值的行为又迅速地耗尽外汇储备。如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就是典型的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是指实际或潜在的银行运行障碍或违约导致银行中止其负债的内部转换,储户对银行丧失信心从而发生挤提,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