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内容提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它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代教育观念向吻合,但有些课堂打着探究的旗号,实质与填鸭式教学相差不大,更可怕的是部分教师按照探究式教学的几个步骤墨守成规,把探究式教学变成一种新的教条主义。本文结合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不在于提出批评和批判,在于和同行讨论和交流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如何一起为教育这门艺术添砖加瓦。

【关键字】探究液体压强

苏科版第十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主要内容概括为两个活动,即“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所以学生活动在这节内容的实施中占较大比重,探究式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有它独有的步骤,有些教师往往按步骤行事,为了实现探究步骤而进行所谓的探究活动,使探究式教学这种新方法称为新教条。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顺其自然地让学生乐于探究才是真探究。结合本人的上课,把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作简单介绍。

活动10.4 体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

实验:指导学生采用底部和侧壁都有开口的玻璃管,在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往管内倒适量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并用手指触压橡皮膜。

师:从力学上讲,你的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有被挤压的感觉。

师:由此可见,若水装在容器中,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在水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的话可以怎样去验证?请同学们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用下部蒙有橡皮膜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若橡皮膜形变,则能表示水的内部也是有压强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用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来验证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

实验:指导学生把玻璃管插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讨论发言。

生:可以看到橡皮膜向上凸起,表明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师:很好,通过这位同学的发言,老师还想知道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液体内部向其他方向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想要验证的话,又应该如何操作呢?

生:(讨论后回答)液体内部向其他方向应该也有压强,可以把橡皮膜朝向各个方向,看它有没有形变。为了解决水进入玻璃管的问题,可以在两头都蒙上橡皮膜。

师:看来同学们很懂得思考,其实要研究液体内部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不仅可以采用刚才那位同学的工具,而且我们有新的工具要隆重登场——压强计。

活动10.5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师:现在每组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压强计,请大家观察它的结构(介绍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刻度板等),并用手指轻压压强计上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并告诉老师压橡皮膜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操作后回答)手指压橡皮膜后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发生了变化。

师: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生:手压得重一些,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就大一些。

师: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发生变化,说明金属盒的橡皮膜发生了形变,也就是橡皮膜受到了压强;手指压得重些,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就大些,说明了液面高度差的大小表示了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只要把金属盒放入水中,改变金属盒的朝向,就可以检验一下液体内部是不是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了。

师:我想,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动手了吧,但动手实验之前要先知道自己应该怎

么做,要观察些什么,如果你想好了,你就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教师参与其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注重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变化。

师: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有没有解决刚才的问题?

生:实验中可以看到在水中改变金属盒的朝向,压强计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始终存在,说明了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师:刚才的实验解决了我们原有的问题。能解决问题的人是聪明的,但如果你能看到新现象、发现新问题,能够表明你是真正的智者。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你有没有新发现呢?如果有,请你大胆地告诉大家!

生:我发现把金属盒慢慢放入水中时,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来越大,应该是深度变深导致压强变大。

师:是吗?有这样的现象吗?这位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吗?大家一起来试试看,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实验:学生把金属盒浸入水中,改变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师:同学们经过实验,应该看到了同样的现象,表明刚才这位同学的眼光是敏锐的,得到的结论也是非常正确的: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让我们用掌声来表示我们对智者的钦佩,也为我们一起得到科学的结论庆祝。(师生一起鼓掌)师:人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回想一下刚才的实验,在你改变金属盒朝向的时候,有没有观察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如果有的话,说不定又是新发现哦。

生:(思考后回答)在转动金属盒的时候,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是不变的,说明在某一深度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师:他说得是真的吗?事实胜于雄辩,赶快来验证一下。

实验:指导学生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朝向,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并把实验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师:你们得到的结论一致吗?

生:是一致的。

师:刚才的同学也是很了不起的,他发现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另一个特点: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同学们也一起验证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们理应把掌声送给有新发现的人,也要送给学到新知识的自己。(师生一起鼓掌)师:同学们的新发现越来越多了,现在老师又有新问题了,液体内部的压强除了与深度有关以外,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让你的思维和别人的思维碰撞,说不定有意外的惊喜。

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液体内部压强可能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师:很好,可能新发现又要产生了。那你准备采用怎样的实验去验证这个猜想呢?

生:用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把金属盒放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师:很好,这位同学注意到了控制变量法,而且也讲出了怎么去操作这个实验。每组同学桌上都有一杯淡水和一杯浓盐水,大家一起来检验这个猜想的正确性吧。

实验:指导学生控制金属盒的深度相同,观察金属盒在淡水和盐水中时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大小。

师:同学们有没有新发现?

生:在同一深度,金属盒在盐水中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比淡水中大,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师:这正是液体内部压强的又一个特点: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

大,压强越大。面对液体压强这个难题,同学们没有退缩,用自己的力量得到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会观察,学会探究,学会分析,学会合作和交流。

【简评和反思】

以上内容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省略了引入、应用和课堂小结等环节。对于两个学生活动的衔接,用上述思路比较自然,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探究活动的设计思路与教材上有较大的不同。教材上是先提出问题: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猜想出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深度、密度和方向有关,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想到学生刚刚接触液体内部的压强,对这一知识不具备知识基础和生活基础,所以降低实验的难度,让学生去体验液体内部有压强这一事实,在体验的过程中产生新发现,得到新结论,在得到新结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探究的兴趣。对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有深度这一因素做铺垫的基础上,学生稍作思考也能猜想到。探究式教学不在于一定要满足某些步骤的需要,也不一定要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探究,探究的精髓在于“探”和“究”,在“究”中发现新问题,然后再探再究。

也有老师向我提出建议,如果不是按课本上那样设计表格并且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学生碰到“根据表格数据写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题目时可能会有困难,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的能力并不是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这一实验中才有,这个能力经过之前和之后多个实验应该能够养成,本实验中分析实验数据不具备特殊性;而且我们的教学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分数是要的,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应该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经典练习(最新整理)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2010-10-9 一、探究题。 2、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 )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 )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 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 )和(d )所示. 他发现图(d )中 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 d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3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 )、(b )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 )、(b )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 )所示.通过对图(a )、(c )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金属盒 软管 (a )(b )(c )(d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含解析)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 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 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 2.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D.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 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5.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 A.大气压强的测量 B.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C.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真题训练液体压强 人教版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真题训练--液体压强实验探究专题 (教材中实验考察) 14、(05泰州)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15、(06北京)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比较 则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16、(06河北)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物理:《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课题第9章:液体的压强2013 使用人: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节安排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活动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为学生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因此本节课重要性显而易见。 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难点实验探究过程中假设的建立及检验假设方案的设计 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建立了压强的概念,并研究了固体的压强之后,进一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研究液体的压强,课本中只提供了一个学生实验,运用压强计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这当然很好,但是,由于初二学生对液体压强缺乏生活经验,更没有实际感受,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因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感到茫然,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动性的发挥,可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再增加一组探究型的实验,以便让学生能更真切的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初步观察液体压强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连通器以及应用实例,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应用。 发展性目标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液体压强特点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好基础。同时让学生体 会到控制变量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学素养。[来 教学方法与媒体创新支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由于本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生活经验少,因此本节的难点是实验探究过程中假设的建立及检验假设方案的设计,只要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就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教学器材:矿泉水瓶、橡皮膜、水、盐水、酒精、压强计、刻度尺、液体压强侧壁演示器等 重难点的突破:由于本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生活经验少,只要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就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课件演示、自主探究、讨论法、实验教学法 教学 过程 备注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的压强 复习: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压强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如何定义? (一)图片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1.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 梯形状?2.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3.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 潜水服要厚重一些?导入新课。见课本图8-16,8-17,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初步观察液体压 强的特点和方向,为学生提出猜想做好铺垫。 教师提问:虽然存在压强,但是我们并不能“看见”这种压强,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大家“看见” 这种压强?如何证明存在有压强? 新授内容: 一. 实验演示:图8-18实验。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猜想:液体对容器底部和测壁有压强。 提出问题: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液体压强的特点 又是怎样的呢? 二、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问题整理

关于物体放入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以及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和压强变化量的判断,从物体的最终状态可以分为沉底,悬浮,漂浮三种状态,从容器中液体液面的变化情况可分为未溢出,部分溢出和全部溢出三种情况。以下是对着9种(全部)情况进行分析。 1.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未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 S 2.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部分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 , 3.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全部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 S

4. 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未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 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5. 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部分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 6. 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全部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S S S

7. 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未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8. 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部分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 9.将一小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中,小物块沉入水中如图所示,水全部溢出。求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与压强的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 压力变化量以及圆柱形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 S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 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 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 1、公式推导:如图所示,设想在密度为的液体中,液面下深度为处有一水平放置的面积为S的小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就有一个假想的液柱。液 柱的体积:液 柱的质量:液 柱受到的重力:小 平面受到的压力:小 平面受到的压强: 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因此用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的计算。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 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当深度一定时,P与 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

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要点诠释:1.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在连通器内取一很薄的液片AB;AB受到左边液面对它的压力,也受到右边液面对它的压力,AB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关系有,根据压力与压强的关系有 ,由于AB是薄片,有,所以,又根据,则有 ,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相平,若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且不能均匀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将不再相平。 2.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要点五、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1、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一规律叫做帕斯卡定律。 要点诠释: 1、帕斯卡定律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发现的,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密闭气体。 2、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就是利用了帕斯卡定律。 2、帕斯卡定律的应用---液压传动 (1)原理 在液压系统的小活塞上施加较小的力,该力对液体产生的压强,由液体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由于大活塞比小活塞的面积大,于是液体就对大活塞产生较大的压力。(如下图)

液体压强的特点

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 知识目标 知道液体有压强,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教具准备 水、盐水、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底部和侧壁带橡皮膜的容器、大可乐瓶、水槽、形状不同的容器、矿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锥子等。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图片(如图所示): 1.水坝为什么要上窄下宽? 2.潜水员为什么到不同深度时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问:这些现象跟什么有关? 生:跟液体压强有关。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液体的压强。 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师:在同学们桌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矿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锥子、水槽,同学们可以尝试着通过不同的实验器材具体感受一下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注意观察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看哪个组想到的办法更多、更好,注意先讨论后实验。 学生讨论后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发现学生好的做法。 (1)往矿泉水瓶中注入水,然后在侧壁不同高度用锥子扎上小孔,会发现水从小孔中喷出来,证明水对侧壁有压强,而且我们还发现,下面的小孔比上面的喷得远,说明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 (2)向塑料袋中注入水,发现塑料袋鼓起来了,同样说明水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3)同样也是用塑料袋,把它套在手上,用皮筋固定住上面,然后放入水中,这时就会感觉到塑料袋紧贴在手上,这说明水的内部有压强,这个压强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这个实验不但利用了视觉,而且同时还调动了感觉,这一点很好,值得大家学习,他们又得出了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利用矿泉水瓶,在矿泉水瓶周围扎上小孔,然后把它按入水中,发现水从小孔流了进去,同样也证明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师生一起总结出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师:那么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稍作讨论,然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由于有重力,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由于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和内部都有压强。 探究点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师:通过刚才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和特点,那么,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能否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今天的实验,提出你们的猜想?

(完整)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 的大小和方向。 ◎ 尝试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能从题设条件中分析出隐含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器材:薄塑料袋、盛水的容器、、矿泉水瓶两个(一个瓶身扎竖直方向扎三个小孔,各异底部挖空、侧壁扎一小孔、瓶底瓶盖包上橡皮膜的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坝上窄下宽,为什么潜水需要不同的装备,还有海洋馆的潜水员,被压扁的深海带鱼,看起来非常厚重的潜水艇,是不是在水里面存在一双无形的打手对这些东西有压力作用呢?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2 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 上节课我们学过固体的压强,一物体由于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作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压强,满足公式S F P ,那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几个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做实验前可想让学生猜想实验现象,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1.用封膜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竖直放置,装入水,发现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说明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容器下方有压强。 ②水平放置,装入水,发现两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说明液体由于流动作用,对容器侧面有压强。 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用扎了孔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矿泉水瓶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知识点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 方面来比较。 (二)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 P=F/S 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 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对应。 (三)知道液体压强的特征: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 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通过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2011年中考·浙江丽水、金华卷)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 ) 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 .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D 解析:两次实验中,保持深度和橡皮膜朝向不变,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比较压强的大小,所以小朱研究的问题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本题答案为D 。 2.(2011年·山东济宁卷)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2.B 解析:A 、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必须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橡皮膜的方向,不符合题意;B 、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此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符合题意;C 、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保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液体的密度,不符合题意,D 、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 . 3.(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张雨同学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能从这个实验中总结出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两个:

(1);(2)。 3.(1)液体内部有压强(2)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答案不唯一,合理即给分) 解析:本实验中,压强计两管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有压强;压强计两管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比较(a)、(b)两个实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b)、(c)两个实验,可知,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4.(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4.压强计;实验检验;类比;盐水(或其它液体) 解析: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同一种液体水,测量不同深度处的压强大小,即还需要压强计;小雨研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通过类比法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实验验证(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故需要再增加的器材是盐水(或其他液体)。 5.(2011年中考·重庆卷)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实验

中考题欣赏(液体压强实验) 中考题欣赏: (2015.30)小明利用图甲、乙、丙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蓝墨水,当管内的蓝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2)他将探头用橡皮管连接到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将探头没入水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同种液体。 (3)如图乙、丙所示,将探头放入水和酒精中相同深度,发现探头在酒精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选填“大”或“小”),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 (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验证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做了图丁和图戊所示的实验;将同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一部分,并保证浸入液体中的体积(选填“相同”或“不同”),从而验证了结论是正确的。 变式训练: 1.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 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 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选填“大”或 “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 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 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 2.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 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 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 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 现了_________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经典习题

液体压强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 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2、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 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 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 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 酒精

4、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无法确定 5、如图3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 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F,P B.4F,P C.1/4F,P D.F, 4p 6、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7、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 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 A. p A>p B F A>F B B. p A<p B F A=F B C. p A=p B F A<F B D. p A<p B F A>F B 8、如图5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 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 所受水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甲 图5 乙丙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经历用分析推导方式得出液体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 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 由于液体有重力,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四、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 向玻璃容器中装入普通水(不要太满),将红色水注入压强计的U形管中,到管的一半高度(注入红水时要连续进行,以免在液体中间夹着气柱)。 2.组装仪器 先将微小压强计背面的螺丝上好,并装在方形底座上,然后安装好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检查乳胶薄膜后再将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和微小压强计的橡皮管用玻璃管连接好。 3.使压强计的金属盒膜面向上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遍液面时否出现高度差,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4.旋动金属盒支架上的旋钮,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观察压强计,看水的内部各个方向上是否都有压强? 5.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9cm),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或朝任何侧面,分别记下U形管两边液面的位置,并求出液面的高度差,记录数据,填入表格。

6.改变金属盒的深度,上移至6cm,再移至3cm处,分别求出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并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7.比较深度相同,但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压强,把记录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五、实验结论 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深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3.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六、注意事项 1.压强计放入液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各连接处是否漏气。用手轻按金属盒上的乳胶薄膜,若微小压强计显示出高度差且维持一些时间不变,说明该套装置密封不漏气,否则要检查原因,重新连接或者更换元件。 2.在测试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时,要改变金属盒上橡皮膜的方向,这时应注意保持金属和中心位置的深度不变。 3.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并以液面凹处为准。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液体压强课后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液体压强》课 后教学反思 静心回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得与失。这节复习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突出知识重点兼顾全面复习巩固,以典型例题展开课堂讨论,重视课堂反馈,强化基本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 1、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教完整的知识结构,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压强概念贯穿全章,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液体压强公式也是本章复习的重点知识。在复习教学中,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压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复习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说理题的训练。

3、本节课也存在不少不足。教学中忽视了实验教学。关于压强的知识,很多可通过实验观察来探究学习,虽然很多实验用专用仪器操作,但许多实验可取材于瓶瓶罐罐,并且拼拼揍揍即可完成操作、得出有关结论或验证有关知识。在本节复习教学中,过多考虑到教学进度,忽视了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可结合课本中一些插图和物理现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静心回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得与失。这节复习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突出知识重点兼顾全面复习巩固,以典型例题展开课堂讨论,重视课堂反馈,强化基本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 1、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教完整的知识结构,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压强概念贯穿全章,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液体压强公式也是本章复习的重点知识。在复习教学中,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命题点 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的液柱是否变化,若漏气,两液柱的两个液面差几乎没有变化) 2. U形管中的液面的调平(不平的原因是橡皮管中有气体,应拆开橡皮管,重新安装) 3.判断压强的大小(观察U形管两液柱的两个液面差)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深度处,改变金属盒的方向)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金属盒方向不变,变化金属盒的深度)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相同的深度,金属盒的方向不变,变化液体的种类) 5.液体压强大小计算 6.实验结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典题欣赏: 1.(2018?沈阳)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恃点,如图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乙图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丙图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甲图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通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丁图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4)使装置保持丁图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精选题

中考物理专题:液体压强精选精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1?盐城)今年4月,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Ⅰ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 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 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 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 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分析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如何变化,应结合液体压强的特点,思考它的深度就是如何变化的,从而确定出压强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之一: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不变但碗所处的深度逐渐减小,由此水对碗的压强将逐渐变小,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要求学生会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2011?湘西州)如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哪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图中甲、乙两个容器不同,可以根据容器的形状与水的体积相同的条件判断出哪个容器中水的深度大,然后根据p=ρgh可知哪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因为两个容器中水的体积就是相同的,由h=可知,h甲<h乙,则根据p=ρgh可知乙容器中水对底部的压强大.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p=ρgh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就是先判断出容器中水的深度大小关系. 3.(2011?泉州)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图析法。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内容提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它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代教育观念向吻合,但有些课堂打着探究的旗号,实质与填鸭式教学相差不大,更可怕的是部分教师按照探究式教学的几个步骤墨守成规,把探究式教学变成一种新的教条主义。本文结合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不在于提出批评和批判,在于和同行讨论和交流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如何一起为教育这门艺术添砖加瓦。 【关键字】探究液体压强 苏科版第十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主要内容概括为两个活动,即“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所以学生活动在这节内容的实施中占较大比重,探究式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有它独有的步骤,有些教师往往按步骤行事,为了实现探究步骤而进行所谓的探究活动,使探究式教学这种新方法称为新教条。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顺其自然地让学生乐于探究才是真探究。结合本人的上课,把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作简单介绍。 活动10.4 体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 实验:指导学生采用底部和侧壁都有开口的玻璃管,在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往管内倒适量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并用手指触压橡皮膜。 师:从力学上讲,你的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有被挤压的感觉。 师:由此可见,若水装在容器中,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在水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的话可以怎样去验证?请同学们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用下部蒙有橡皮膜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若橡皮膜形变,则能表示水的内部也是有压强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用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来验证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 实验:指导学生把玻璃管插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讨论发言。 生:可以看到橡皮膜向上凸起,表明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师:很好,通过这位同学的发言,老师还想知道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液体内部向其他方向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想要验证的话,又应该如何操作呢? 生:(讨论后回答)液体内部向其他方向应该也有压强,可以把橡皮膜朝向各个方向,看它有没有形变。为了解决水进入玻璃管的问题,可以在两头都蒙上橡皮膜。 师:看来同学们很懂得思考,其实要研究液体内部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不仅可以采用刚才那位同学的工具,而且我们有新的工具要隆重登场——压强计。 活动10.5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师:现在每组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压强计,请大家观察它的结构(介绍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刻度板等),并用手指轻压压强计上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并告诉老师压橡皮膜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操作后回答)手指压橡皮膜后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发生了变化。 师: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生:手压得重一些,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就大一些。 师: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发生变化,说明金属盒的橡皮膜发生了形变,也就是橡皮膜受到了压强;手指压得重些,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就大些,说明了液面高度差的大小表示了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只要把金属盒放入水中,改变金属盒的朝向,就可以检验一下液体内部是不是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了。 师:我想,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动手了吧,但动手实验之前要先知道自己应该怎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11: 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

实验十一、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实验器材】: 压强计;相同的大烧杯2个;食盐;水;刻度尺。 【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可能与液体深度,液体的密度,液体重力,方向等有关。 【实验方法】 : 控制变量法 【实验步骤】: ①将水倒入烧杯,如图a,控制探头在水下深度不变,调节旋钮改变探头的朝向,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②如图b,控制橡皮膜的朝向不变,改变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③如图c,控制探头在水和盐水下的深度相同,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液体物质探头浸入水下深 度 橡皮膜朝向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cm) a 水 相同(5cm)向下 相同(5cm)向前 相同(5cm)向上 不同(3cm) 向下

b 水不同(5cm) 不同(7cm) 向下 向下 c 水相同(5cm)向下盐水相同(5cm)向下 【实验结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种液体在同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考点方向】 1、由图1、图2可以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此在太空失重情况下液体不会产生压强) 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采用了哪些方法?答:。 3、通过观察什么知道液体压强大小的? 答“”。 4、实验前的两个操作:(1)。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实验时发现U型管内高度差没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答:。 6、使用的U型管是不是连通器?答:。 7、此实验U型管内液体为什么要染成红色?答:。 8、比较甲乙实验结论是:。 9、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