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野_连通理论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野_连通理论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野_连通理论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野_连通理论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第24卷第3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Vol.24No.3 JOURNA L OF X UCH ANG UNI VERSITY No.3,2005

[收稿日期]2005-03-09

[作者简介]丁 萌(1978-),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野

———连通理论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丁 萌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从近半个世纪以来语言迁移问题的研究状况,为连通理论在语言迁移领域中的应

用开拓了研究新视野,说明其对包括母语在内的已有语言知识的影响有较好的解释性,并对语言迁移问题在外语教学和研究中的新启示及其研究潜力。

[关键词]普遍语法;语言迁移;连通理论;权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05)03-0078-02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 fer )现象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一度是解释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习得有赖于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根据其原则和参数理论,母语和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平行的。然而,我们不难看到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差别以及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对于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产出的英语中,汉语的特点顽固存在于语音、句法及语法等层面。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很难摆脱母语的影响。鉴于此,不少研究者认为母语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要想更有效地习得新的语言,就必须摆脱母语的影响,类似于“浸入式教学法(immersion programme )”的教学法由此产生。在中国这样的特殊环境中,这种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可行?母语和之后习得的第二语言在本质上是否相同?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简略回顾语言迁移的研究并引入连通理论,希望对此领域内尚未解决的问题有所借鉴。 一、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状况

早在19世纪,历史语言学家已经发现了语言间的相互影响,而语言迁移现象进入语言教学研究者的视野始于20世纪50年代(Odlin ,1989)。近半个世纪以来,建立在多种模型和理论基础上,语言迁移现象研究在很多领域内多角度地展开,笔者认为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切入点。

首先,从二语输出结果入手。这一层面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之一是对比分析假说与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结合。二战后20年内盛行于语言学界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习惯养成的过程。第二语言学习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先前的知识。学习难度与目标语之间的异同成正比。这一时期,受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影响,Lado

(1957)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70年代错误分析假说兴起,两

种假说与二语习得结合,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主

要障碍。人们对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消极作用给予相当肯定。这一理论肯定了客体对相对人的主体认识的影响,但把主体认识的需要完全视作客体单方面作用的结果,忽视了主体的能动作用。除了理论上的假说之外,人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性工作。阶段之二是标记理论与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结合。最先将标记理论引入语言迁移现象的是K ellerman ,Z obol 等人。结合标记理论研究语言迁移现象可以解释传统对比分析无法解释的现象。阶段之三是认知理论与迁移现象研究的结合。60年代末,一些语言学家对对比分析假设提出了质疑,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的认识过程,为语言迁移现象研究打开了新视角。这一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母语及已有语言知识的影响,二语习得其实是使用母语和所掌握其他语言的知识的认知过程。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强调了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其次,从二语输出过程入手。这一层面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目前只有少量研究。这一领域最早的实证研究是Lay 在1982年进行的,他主要研究了二语的写作过程。之后20年,类似研究在双语及二语领域有较多开展,但主要是在国外,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郭纯洁、刘芳(1997);文秋芳、郭纯洁(1998);王文宇、文秋芳(2002)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英语写作过程的研究。

现有的研究有以下主要特点:(1)第一个层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研究者的讨论集中在母语的影响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问题上;(2)多数研究者认为母语起消极作用,是二语习得的障碍;(3)第二个层面的研究有一定发展,但得出的结论不一致,且仍有许多问题在探索之中,尚无结论。

?

87?

二、连通理论与语言迁移研究

连通理论(connectionism),或者平行分布处理模型(Par2 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M odel),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连通理论应用于语言习得研究不过10年时间。它从大脑的神经科学角度提供了解释语言迁移现象的有效方法,为研究者打开了新的视野。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具有寻求和建立事物之间联系的倾向”(王初明,2001),也就是说,在学习新知识时,大脑很自然的会去寻求以前知识的相似点,在不断的搜索和对比中,这些相似点会不断地加强,获得权重(weights)。因此,某种行为的学习过程也就是逐渐改变网络中权重的过程,已经学会的行为和网络中某一权重分布相对应。因此,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寻求与先前知识的联系,而不是简单地建立抽象的规则。

先前的研究大多认为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是消极的,是新知识习得的主要障碍,而在语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摆脱其影响,然而连通理论中大脑的这种特性是我们不得不考虑这种观点的科学性,因此连通理论为语言迁移现象打开新的思路,使我们重新思考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同时也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中国环境下的外语学习者的情况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

1、语言迁移中的迁移源。根据连通理论的学习观,语言迁移并不总是指母语的影响,当学习者习得了两种语言时,这两种语言也会对第三种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这一点和Odlin(2001)的说法恰恰一致。由此可知,语言迁移的研究除关注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之外,母语以及第一外语对第二外语的习得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那么,我们所说的语言迁移现象也就是指先前习得的语言知识对后来语言知识习得的影响。具体地说,以中国环境下第二外语为德语的英语专业的学习者为例,在学习德语过程中,母语汉语以及第一外语英语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在德语的发音及词汇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向已有的英语及母语知识寻求帮助。在句法层面也是如此。由于语言的相似性,以下三个句式基本相似:

eg.他把我的地址忘了,所以不能给我写信。

He has forg otten my address,s o that he cannot write to me.

Er hat meine Adresse vergessen,s o dass er mir nicht schreiben kann.

所以,学习德语结果状语从句时,学习者很自然会搜索和寻求已有的英语和汉语知识。

2、已有知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根据连通理论,寻求事物之间联系是大脑的一种特性,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使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包括母语在内的已有知识的作用。根据此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然会像先前已获取的语言知识寻求帮助。学习者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对先前学习经历对比和联系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有的语言知识实际上就是学习者的一个小型“语料库”。就中国环境下的母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来说,在学习英语之前,汉语知识就以其固定的形式存在,汉语知识获取越多,英语学习过程中被激活的可能性或者机会就相对越多,从而母语的特征就会进入学习者输出的英语中。由于不同语言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在寻求联系过程中差别会起到消极作用,这一点可见于很多方面,比如在语音习得中,由于母语影响根深蒂固,学习者带上母语的特点而发音不准确。这是教师及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问题。然而,据此便得出母语是习得语音的主要障碍未免偏颇。因为汉语和英语还有不少相似之处。以语音习得为例,语言学习者较容易掌握汉语中存在的相似的音,比如,/f/,/s/,/k/,/gΠ等等,此时,实际上汉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学习者在对比中掌握了较准确的发音。此例充分说明母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3、母语之外的语言习得的性质。根据认知科学中的连通理论,大脑向先前知识寻求联系的特性很好地解释了语言迁移现象,据此,母语和后来的语言的习得并非遵循同一过程,它们并不是平行的。其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者在开始新的语言学习时已经有了语言知识,而且这些原有知识是会影响后来知识的学习的。在中国环境下学习者主要通过课堂环境以教学的形式来学习语言知识,所学的外语与自然环境下习得的语言的过程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学习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倒不如说是在学习一种性质和其它课程知识有很大相似之处的技能。因此,第二语言习得不依赖于专门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也不仅是规则的习得,它遵循知识获取的一般认知过程。

4、连通理论中大脑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接受语言迁移这个现实,进一步研究先前习得的语言知识对后来知识的影响,重新认识已有语言知识的作用,而不仅仅停留在从对其输出结果中简单地得出积极或者消极的结论。既然已有的语言知识在输出过程中是不可避免地起作用的,我们就有必要研究在什么情况下起积极作用,在什么情况下起消极作用。以写作过程为例,Bosher1998;Cumming1989; Raimes1985等人的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不管其二语水平高低,在写作过程中都会依赖母语。国内,文秋芳等人的研究也初步表明母语在写作中在谋篇布局,构思时会起积极作用,而在遣词造句时要尽量避免母语的影响。从这一点上说,包括母语在内的已有的语言知识实际上是起到了一种学习策略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类似于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这就说明,语言迁移问题可以从新的角度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研究的重点不是已有知识的积极消极问题,而是如何发挥已有的语言知识的积极作用,使学习者学会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探索适合中国学习者的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结语

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在很多层面也有可喜的成绩,然而有很多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普遍语法是针对儿童语言习得提出来的,在解释母语习得中有很大优势,而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其对第二语言的解释力就有待进一步探讨。以大脑和神经科学为基础的连通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为语言习得特别是语言迁移问题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这一理论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继母语之后习得的语言的性质,因此,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认知过程,并不是规则的简单堆砌,在学习和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包括母语在内的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的语言习得的影响,特别要把中国语言学习者的特殊性考虑在内,引导学习者正确对待已有语言知识,并合理发挥其积极作用,探索适合中国学习者的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责任编校:谢文学]

?

9

7

?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1、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by Selinker ML TL chiglish target language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语言 Positive transfer(正迁移)母语的干扰:Transfer(迁移) Negative transfer(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母语帮助目标语 2、文化移入说(Acculturation . Model)--by Schunman(舒曼) 3、渐进体系说(Approximative System) 循序渐进(Graduality) Palmer ( 帕默) "Snowball" 四先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死后活,先集体后个人。 4、输入说(Input Theory)S.D.Krashen(克拉申) 对于二语的习得,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 "i+1"即"input+1","1"相当于不定量"n" “中国外语立体教学理论”by “张正东”所用甚少 四、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假说 “13”is the critical age 1、印度狼孩 2、非洲黑猩猩孩 3、辽宁猪孩 思考题:语言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第二部分:外语教学流派(Schools of FILM ) 教学目的:1、了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借签 第四讲:

一、FLI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一).GTM(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 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中,源于欧洲(西欧),(18世纪前的拉丁语) 中国从1872年开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班级教学的开始。 GTM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特点如下(弊端) 1、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 2、重视语法教学。①按语法的体系来编教材 ②用演绎法教语法 ③充分利用本族语,翻译为课堂主要活动。 ④句子是教学的基本单位。 不足:课堂80%在讨论语言,20%操练;消极活动占85%,积极活动占15%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s) 始于19世纪末,源于欧洲。它的背景是移民、商业发达等。其特点如下: 1、帕默的"snowball" 循序渐进 2、AA制"Ask -Answer"制 直接法作为科学外语教学的开端 (三)、听说法(Auduiolingual Methods)源于二战 20世纪40-60年代源于美国,20世纪70-90年代在中国盛行。其产生背景是珍珠港事件(Bloomfield布龙菲尔德)。其特点如下: 1、听读领先 2、句型操练(听说法的核心) 过程:①耳听会意 ②模仿(跟读,齐读,抽读,纠错,改正记忆) ③重复(检查) ④变换操练(机械练习有意义练习交际练习) 3、缺点:①脱离了内容和环境,学生无话可说。 ②无法交际。 ③忽视了读写。 思考题: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第五讲 (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例如"Family Albumn" 1、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又称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例如Follow Me 2、特点:①整体感知(Global Senses).它包括音、形、义、词、句、

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野_连通理论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第24卷第3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Vol.24No.3 JOURNA L OF X UCH ANG UNI VERSITY No.3,2005 [收稿日期]2005-03-09 [作者简介]丁 萌(1978-),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野 ———连通理论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丁 萌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从近半个世纪以来语言迁移问题的研究状况,为连通理论在语言迁移领域中的应 用开拓了研究新视野,说明其对包括母语在内的已有语言知识的影响有较好的解释性,并对语言迁移问题在外语教学和研究中的新启示及其研究潜力。 [关键词]普遍语法;语言迁移;连通理论;权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05)03-0078-02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 fer )现象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一度是解释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习得有赖于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根据其原则和参数理论,母语和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平行的。然而,我们不难看到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差别以及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对于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产出的英语中,汉语的特点顽固存在于语音、句法及语法等层面。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很难摆脱母语的影响。鉴于此,不少研究者认为母语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要想更有效地习得新的语言,就必须摆脱母语的影响,类似于“浸入式教学法(immersion programme )”的教学法由此产生。在中国这样的特殊环境中,这种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可行?母语和之后习得的第二语言在本质上是否相同?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简略回顾语言迁移的研究并引入连通理论,希望对此领域内尚未解决的问题有所借鉴。 一、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状况 早在19世纪,历史语言学家已经发现了语言间的相互影响,而语言迁移现象进入语言教学研究者的视野始于20世纪50年代(Odlin ,1989)。近半个世纪以来,建立在多种模型和理论基础上,语言迁移现象研究在很多领域内多角度地展开,笔者认为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切入点。 首先,从二语输出结果入手。这一层面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之一是对比分析假说与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结合。二战后20年内盛行于语言学界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习惯养成的过程。第二语言学习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先前的知识。学习难度与目标语之间的异同成正比。这一时期,受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影响,Lado (1957)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70年代错误分析假说兴起,两 种假说与二语习得结合,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主 要障碍。人们对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消极作用给予相当肯定。这一理论肯定了客体对相对人的主体认识的影响,但把主体认识的需要完全视作客体单方面作用的结果,忽视了主体的能动作用。除了理论上的假说之外,人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性工作。阶段之二是标记理论与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结合。最先将标记理论引入语言迁移现象的是K ellerman ,Z obol 等人。结合标记理论研究语言迁移现象可以解释传统对比分析无法解释的现象。阶段之三是认知理论与迁移现象研究的结合。60年代末,一些语言学家对对比分析假设提出了质疑,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的认识过程,为语言迁移现象研究打开了新视角。这一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母语及已有语言知识的影响,二语习得其实是使用母语和所掌握其他语言的知识的认知过程。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强调了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其次,从二语输出过程入手。这一层面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目前只有少量研究。这一领域最早的实证研究是Lay 在1982年进行的,他主要研究了二语的写作过程。之后20年,类似研究在双语及二语领域有较多开展,但主要是在国外,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郭纯洁、刘芳(1997);文秋芳、郭纯洁(1998);王文宇、文秋芳(2002)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英语写作过程的研究。 现有的研究有以下主要特点:(1)第一个层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研究者的讨论集中在母语的影响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问题上;(2)多数研究者认为母语起消极作用,是二语习得的障碍;(3)第二个层面的研究有一定发展,但得出的结论不一致,且仍有许多问题在探索之中,尚无结论。 ? 87?

第五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伦敦学派及其奠基人弗斯的理论研究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迪和传承关系谈起,对韩氏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重要成员作一综合性述评,以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贡献。 1.弗斯与伦敦语言学派 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一起做研究。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这个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王宗炎1985:94)。 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新弗斯学派。韩礼德在伦敦大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947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后来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1949年回伦敦,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弗斯受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语言研究的影响,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遗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他的观点后来在弟子韩礼德手上获得发展。尽管弗斯的学术思想在很多方面有深刻见解,给人启迪,但他并未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框架。对韩礼德这一代人来说,任务之一是把弗斯的学术观点建立成一个能解释“什么是语言”和“语言是怎样工作的”这样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韩礼德面临的任务是:怎样用关于情景语境的观点建立一个能把语言中的范畴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解释清楚的语言学理论。 2.阶和范畴语法 在“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Halliday 1956)一文中,韩礼德建立了一个能比较好地处理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这篇论文代表韩礼德语言理论研究的开始。他在文中提出,语言中有三个语法范畴,即:单位(unit),成分(element)和类别(class)。在这个分析框架中,“系统”从属于“类别”。韩礼德用汉语例子解释了单位与成分和类别之间的关系。他还讨论到汉语小句中“旧”(given)信息与“新”(new)信息的区别,并谈到“系统”选择中的“盖然”(proba-bilistic)问题。可以说,这篇论文的初步理论框架为以后的系统功能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礼德虽然在上文中已提出一个能很好处理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式,但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见Butler 1985: 14_15,王宗炎1985:136_148)。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现代汉语进行研究,从那之后,韩礼德的研究开始真正进入普通语言学理论领域。1961年他发表了“语法理论的范畴”(Halliday 1961);一般认为,这是一篇能代表韩礼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教材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主要参考教材 1(《文学理论》 [美] 雷?韦勒克、奥?沃伦著三联书店 1984年版 2(《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3(《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著华中师大出版社 1999年版 4(《文艺学导论》吴中杰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 5(《文学理论新编》陈传才、周文柏著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必读书目: 1(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2(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3(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4(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5(蔡仪:《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一般阅读书目: 1(《柏拉图对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2(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 3(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 4(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茵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6(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1989年 7(布斯:《小说修辞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8(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88年 9(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10(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1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 13(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1990年 14(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16(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8(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1(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 22(佛克马:《文学研究和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3(佛克马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4(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25(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 26(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黑格尔:《美学》三卷。商务1964年 28(韦勒克:《近代文学批判史》1—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

关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

关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 12英语教本一班胡绍聪4301120114 摘要:语言迁移研究并不是新话题,但是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两条主线和四个主要内容都包含母语迁移的内容这样一个事实来看,它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Ellis甚至评论说“任何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如果没有描写母语迁移都是不完整的”(Ellis,1994);从二语学习者在语音、词法、句法到语义各个语言层面频繁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的角度看,语言迁移是不能忽视、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语言迁移的研究的视野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母语迁移研究,比如语言迁移理论的反思和语言迁移研究范畴的拓展。基于这样的研究发展趋势,再次阅读已有的语言迁移研究文献发现,有两个方面值得深入思考和重新审视———语言迁移的定义和语言迁移的理论解读。 关键词:语言迁移;对比分析假设;普遍语法;连接理论 一、关于语言迁移的定义 迁移(transfer)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会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James借此描述语言迁移的概念:“第一语言的学习将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James,1980)事实上,对于语言迁移的定义存在各种不同的表述,如:Corder把迁移看成是一种借用(borrowing);Faerch和Kasper认为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激发其母语知识去使用中介语的一种语言心理过程;Schachter认为语言迁移是先前获得的知识对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constraint)。在林林总总的表述中,Odlin的语言迁移定义得到最为广泛的认可:“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应该说,该定义明确了语言迁移不单指传统二语习得研究中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影响,而且还指学习者已经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新语言知识习得的影响。至此,母语对于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第三语言学习的影响,第二语言知识对于学习者第三语言学习的影响,学习者已有的第二语言知识对于后学的第二语言知识的影响都可以纳入语言迁移研究的范围,从而大大拓宽了语言迁移研究的视

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的主要倡导人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五个假说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 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悉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这一点中国同学值得注意。 2.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悉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悉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悉得。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悉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3. 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悉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悉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 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悉得而是背出来的,也用不上。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文章增添色彩。 这一条可以说是克拉申对语法知识的用处做出的最大让步。 4.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悉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

母语迁移的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母语迁移一直都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母语迁移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对其的研究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理论的影响,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化,对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机制更加了解。母语迁移的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多学科、多层次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本文将对母语迁移研究的理论变迁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的发展衍变。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1]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特点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特点 韩礼德(MAK Halliday)在伦敦学派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重视语言功能,它的影响延伸到与语言相关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教学、语篇分析、文体学、机器翻译等。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语法是指将语言看做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而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表达意义,被看做从该系统网络中进行各种有意义的选择的过程。系统功能语法建立在两个事实基础上:⑴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系统网络中做出选择,并试图在社会交往中实现不同的语义功能。⑵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系统功能语法把实际使用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机对象,而不是像转换生成语法那样,把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试从这一理论基本框架:系统、功能、层次和语篇四个方面概括韩礼德独特的语言观,考量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研究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韩礼德的“系统”思想: 在系统语法中,系统的概念是由一条基本的解释性原则构成的,语言被认为是“系统 的系统”。建立各种互相关联的系统的网络,从而解释在语言中各种与语义相关的选择。 不同于索绪尔等把语言单单看作是一套符号的集合。在韩礼德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而语言不能用解说这样一个集合的规则解释,而是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所谓意义潜势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心理语言学人在说话前先形成一种动机,即对要说的话有一种大致的想法,这种动机属于前语言阶段。人有了要说什么的动机之后,还要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把要说的内容组织表达出来。系统功能语法所反映的主要是语言运用中这种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地用整合关系来表达。这就是说,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 二、韩礼德的“功能”思想: 功能(即传统意义上的语义)在语言形式描述中应处于何等地位一直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棘手和有争议的问题。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处理方法都表现为只重视语言形式,而未能把它和语义结合起来。传统语法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句子成分分析法只对语言结构进行形式分析。无助于描写语言的意义系统及其体现形式。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理论遵循“发现程序”来分析语言素材,以便能自动发现所研究语言的语法。他认为区别具体词类和语法范畴的标准不是语义,而是他们在语言结构中的分布特征。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否定语义来描写语法的思想,认为语言的语音和句法可以作为纯形式的系统加以描写。系统功能语法科学地处理了语言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意义系统,语言的功能首先体现于语义功能。韩礼德把语言的功能高度概括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功能并非游离于语言结构之外,它们分别与语言层次的各系统紧密联系并得以体现。如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系统来体现;人际功能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语篇功能由主位系统和信息系统来体现。所以功能和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功能是基础,系统是功能的体现形式。 三、韩礼德的“层次”思想: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语义编码。语言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客观地描述这种编码。在语言结构描述方式上,韩礼德坚持以功能结构为基础,探究语言的语义系统以及其体现形式,它越出句子范围,以语篇为基础,把语言看成是关系的网络,结构是关系的体现。这一点与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系统功能语法不是采用形式分析法,而是在充分吸收格语法、层次语法等语法流派的优秀成果基础上,

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研究的历史与展望

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周俊良语言迁移现象一直都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期间对语言迁移研究颇有贡献的学者包括马赛修斯、詹姆斯、艾利斯, 乔姆斯基等人,他们都对迁移现象做了自己的诠释与分析。英国语言学家艾利斯最早对迁移作出定义,在他看来,“迁移”是“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随后,詹姆斯在他1980年出版的《对比分析》一书中用第一语言(l1)以及第二语言(l2)分别置换了艾利斯所定义的“任务a”和“任务b”。但对语言迁移贡献最大的当属美国语言学家奥得林(odlin),在他1989年出版的《语言迁移》一书中,他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语言迁移定义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借助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在奥得林的描述中,语言迁移不仅是是一个过程,也一个结果。当把迁移看成是学习的结果时,可把它分为语言正迁移与负迁移。语言正迁移是指学习者的已有语言知识有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而负迁移则指学习者固有语言知识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回顾历史上对母语迁移研究的两个比较重要阶段的成果,希望给未来研究这个领域的人们提供参考。一、对比分析时期对语言迁移的研究在对比分析时期,由于受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是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因此,那时在语言迁移方面的研究受到特别多的关注。顾名思义,比较和分析母语与目标语两者之间的异同就是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便可以明白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和母语是如何迁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涌入大量的移民,双语现象(bilingualism)研究便成了那时语言学界的热点之一。其中美国语言学家尤里埃尔·瓦恩里希最先提出了语言迁移现象的成因,他认为语言迁移是由双语环境中语言间的接触所造成的,不管发生接触语言有多大异同,如要分析和研究这些接触语言之间的相互干扰,首先得详尽描述他们在语法、词汇和音素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异同。之后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查尔斯·弗莱斯提出了著名的对比分析假设模式,在他看来,在外语教学课堂背景下,对目标语的学习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学习者的母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的初学阶段的必然特征就是母语的结构和语言形式会经常地不知不觉地迁移到他们外语学习中去。继查尔斯·弗莱斯之后,中介语时期的语言迁移研究达到了鼎盛,之后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在不同语种间大规模的进行着,比如法语——英语的研究,汉语——英语的研究等等。二、中介语时期对语言迁移的研究随着学习理论方面的发展,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被认知语言观的语言习得理论所压倒,语言习得不再被人们认为是学习者的母语迁移或先前语言知识的结果,因此,语言学界逐渐冷落在语言迁移问题反面的研究。在中介语时期,主要有两种语言习得理论,一种是用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对语言习得现象进行解释,称之为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这种观点认为,普遍语法的构成是人们大脑中固有的语言属性,而语言习得的首要依据是人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认知心理学的语言习得观是第二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就如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一样,语言知识学习是学习者的认知活动。中介语(interlingua)的概念最初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于1969年提出,定义为学习者所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根据塞林格的理解,中介语既不同于目标语,也不同于母语,因此母语迁移并不突出。针对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提出的二语习得中各种语言特征会迁移到目标语中去的观点,塞林格指出:“这样的说法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学习者的母语的任何特征不是迁移到目标语中,而是迁移到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中介语假设理论模式在二语习得领域确立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研究取代对比分析。错误分析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彼德·科德在其1967年发表的题为《学习者的错误的意义》的论文中提出,文中指出错误分析着重研究学习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进而分析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以及中介语发展特征,这对后来的语言迁移问题的研究具有很深的指导意义。三、对语言迁移研究的思考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二语习得领域的许多学者对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言迁移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并未否认母语迁移现象。学习心理科学的迁移理论重在研究学习者的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作用,而

文学理论上

课程介绍 文学概论是20 世纪50 年代初期以来至今我国普通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一门思考文学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文学概论以文学的具体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属性、特点和规律,发掘文学所呈现的人生体验、价值追求;以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为个案,在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中进行一定的普遍性概括;以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为其任务。通过学习,文学概论课主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度审美与文化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文学专业人才,包括学生的媒介素质、语言素质、形式素质、情感素质、想象素质、思想素质、研究素质。 这门课程历来受到教师与学生的特别重视。今天,文学概论课事实上已经成为一门设课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教师力量雄厚、施教经验丰富、教学过程规范、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的重点课程。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程的属性、定位; 2.了解文学研究与本课程的关系; 3.思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文学研究有什么用 一、大学为什么设立文学研究专业?对社会有什么用? 1、培养具有高度审美与文化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文学专业人才。 我校中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兼具中文专业基础、人文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本科人才,具体素质要求:媒介素质;语言素质;形式素质;情感素质;想象素质;思想素质;研究素质。 2、无用与无价,无力与有力。 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不断变化,看来无用的文学却可能承担起人的生存体验调节的重任。 二、大学生学文学专业有什么用? 1.人生在世有一件实事做。 2.人生在世有一件有意义的实事做。 3.人生在世有一件富有兴趣的实事做。 4.人生在世有一件富有创造性价值的实事做。 5. 文学研究正是中文专业大学生可以做的一件富有创造性价值的实事。 三、、中文专业学生怎样学文学理论? 1.读。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文艺创作文本(文学作品)和研究文本(研究论著) 2.体。注重体验,体验文学艺术、以及文学艺术中的人生 3.思。勤于思考文学文本中触及的问题 4.问。善于提问,问同学、问老师、问书本、问他人 5.做。实际动手做学问:读、说、写、考 6.反。随时回头反思走过的道路,及时作出调整或转变 7.专。寻找并形成具体专业兴趣、培养具体专业特长,切忌贪多求全 以上“读体思问做反专”七字,不妨记成“独提斯文做翻转” 四、文学概论课程介绍 1.课程属性: 文学专业基础课。 平行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史。 2.进一步学习文艺学专业课程:

二语习得理论中文

二语习得理论--中文

————————————————————————————————作者:————————————————————————————————日期: ?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The definition of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Overview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itical period of second langu age acquisitio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English)infour phases ?Variousstagesof education skills 二语习得理论 目录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第一阶段:沉默期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第一阶段:沉默期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 ?第四阶段:学习曲线上升期 展开 目录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编辑本段二语习得定义 196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综合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多种学科,慢慢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叫“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编辑本段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自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对二语习得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各具特色。有的研究侧重于描写 ,有的研究偏重于假设,有的研究则采用实验。20多年来 ,第二语言的多侧面、多方法的研究格局导致了该领域中的理论层出不穷。目前较为流行的有: (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乔姆斯基和其支持者们认为,遗传基因赋予人类普遍的语言专门知识 ,他把这种先天知识称之为“普遍语法”。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假如没有这种天赋 ,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习得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数据的输入(input )是不充分的 ,不足以促使习得的产生。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有的人在运用语言时,总是用语法来进行核对 ,以保证不出错误,这就是所谓通过学习来进行监控的[ 1 ] (P19)。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监控的使用会逐渐越来越少。从本质上说, 语言不是靠“学习”获得的 , 只要语言输入中有足够的正面证据,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习得语言。 (二)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在20 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二语习得理论当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 。他把监控论归结为 5 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克氏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本监控。通过一种语言的学习,我们发现,“习得”方式比“学得”方式显得更为重要。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某些规则的掌握往往要先于另一些规则 ,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与课堂教学顺序无关。“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氏认为 ,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 ,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 ,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寓教于乐: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斯提出。认为文学的摹仿要达到“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是一种既重视摹仿又重视读者得到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价值阅读: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情致:由黑格尔提出。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作为认识。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 虚静: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艺术真实性: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体验: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出入”说:王国维提出。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乎其内,故能写入。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文学语言组织: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表现性及个性。 语言层面:语言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两种形态。 节奏:节奏是文学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言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型,高低和轻重型。 音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文法层面: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面法则。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词法: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语言迁移现象研究

成绩 西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Transfer to English Study 课程名称:第二语言习得 任课教师:林文治 专业:英语师范 班级:英师1014 学号:罗雪梅 姓名:222010310011402 2013年12月4日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制

Abstract: Language transfer has a great influence to learning English for Chinese students .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ansfer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three aspects: sound, vocabulary and grammar.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transfer and conquer the negative transfer on the basis of analogical analysis, and finally improve English learning. Key words: language transfer; 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English learning 1.Introduction 1.1 Definition of language transfer The origins of the term “transfer”go back to Behaviorism and its view is that the mother tongue habits influence learning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habits. Although it was later discredited, the notion of transfer has been revived again and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in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Transfer in termin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has been giving rise to much controversy. Odlin(2001) assumed that transfer is not 1) A consequence of habit form action; 2) Interference; 3) A falling back on the mother tongue. And transfer is not always mother tongue influence. He offers the working of substratum transfer as a basis for his own thoughtful treatment of such influence: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one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nd perhaps imperfectly) acquired. This working definition, although somewhat vague, provides an adequate basis for the materials to be deserved discussion. Language transfer is also called 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Kellerman and Sharwood(1986) argued that a superordinate term that is theory-neutral is needed and suggest 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And it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learner’s interlanguage. According to Odlin(1989) ,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Krashen(1983) views transfer as padding, the result of falling back on old knowledge when new knowledge is lacking. Corder(1983) holds that transfer is primarily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r borrowing, which is a performance phenomenon, not a learning process. Jarvis(2000) identifies three criterion for identifying transfer (1) inter-group homogeneity, (2)inter-group heterogeneity and (3)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inter-language performance. 1.2 Classification of language transfer The notion of transfer as above- mentioned is closed related to the behaviorist theories and in 1950’s Lado introduced this term into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y assume that learners tend to transf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nativ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at they are learning. Therefore, the learning of a second language was seen as rather an increase of a behavioral repertoire.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is in fact learn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 for some sub-set of 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they already know. Accordingly, similarities between L1 and L2 are believed to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of L2. Facilitation of this kind is called positive transfer. However, the other type is negative transfer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cause to errors for learners when they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Negative transfer mean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1 and L2 cause learning difficulty and result in making errors. Selinker once said that the errors were the result of the interference fr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