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竖直上抛运动例题精选

竖直上抛运动例题精选

竖直上抛运动例题精选
竖直上抛运动例题精选

竖直上抛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

例1、一个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测得物体落地前最后1秒内下落了25米,求:物体下落的高度h. (g取10m/s2)

例2、一铁链其上端悬挂于某一点,将悬点放开让铁链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铁链通过悬点下3.2m的一点所经历的时间为0.5s,试求铁链的长度L. (g取10m/s2 )

二、竖直上抛运动

例3、以20m/s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求经过1s后的速度是多少?

(1)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从开始3s后的位移是多少?

(3)从开始5s后的位移是多少?

(4)从开始5s后的速度是多少?

例4、一石块从一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气球上落下,刚离开气球时离地面高度为495米,求石块从气球上落地要用多少时间?

练习题

1、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个

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米处所经历的时间是:(不计阻

力,g 取10m/s 2 ) ( )

A. 1s

B. 2s

C. 3s

D.)s 7(2

2、以V0=20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两秒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以小球,则两小球相碰出离出发点的高度是_____m

3、一个小球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受到一个冲击后,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 的时间间隔为t 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为t B ,试求A 、B 之间的距离。

4、在地面上以初速度 3v 0 竖直上抛一物体A 后,又以初速度 v 0 在同一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B ,若要使两物在空中相遇,则抛出两个物体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不计空气阻力)

A B A B

5、在楼房的阳台外以初速度20m/s 竖直上抛一物体,求抛出5秒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

6、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最高点C

点下方一个比较低的A 点的时间间隔为T A ,两次经过最高点下方一个比较高的B 点的时间间隔为T B ,试求AB 之间的距离。

7、在离地20m 高处有一小球A 做自由落体运动,A 球由静止释放的同时,在其正下方地面上有另一个小球B 以初速度 v0 竖直上抛, (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1)若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B 球上抛的初速度v0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若要使B 球在上升阶段与A 球相遇,则初速度v0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3)若要使B 球在下落阶段与A 球相遇,则初速度v0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B

0 C A 15m

15m

竖直上抛导学案

竖直上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竖直上抛运动. (2)会将竖直上抛运动分为向上的减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部分 (3)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解决竖直上抛运动,运用图像解决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正确符号 (2)培养学生画草图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一个规律的科学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导入学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哪些 如果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是个定值,运动形式又如何 【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一:竖直上抛运动 1.竖直上抛运动定义: 2竖直上抛运动特点: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下降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 问题1 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 (1)上升阶段作何种运动以及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在最高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下降阶段作何种运动以及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上升的最大高度H= 上升的最大高度所用时间t1= 学习活动二: .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 问题2.在15m高的塔顶上以6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石子,求1s末石子的速度和经过2s后石子离地面的高度。(g=10m/s2) 1.画出运动的示意图 2计算时初速度:速度位移加速度的正负是如何规定的 3.计算出上升和下降时对应的结果并得出最终的结论。 问题 3.能否将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看成统一的一个运动应该是什么运动为什么如果可以请计算具体的数值 学以致用1一气球以4 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上升,它上升到217 m高度时,从气球上掉下一重物,则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地,到达地面时速度多大(g取10 m/s2) 问题4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解决竖直上抛运动可以有两种方法,请总结 运动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 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下落运动看成一个统一的运动. 学以致用2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 学习活动三: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问题5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 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1.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 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 CA有怎样的特点 t AB 和t BA.呢 2.速度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有怎样的关系 学以致用3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 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 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 学以致用4关物体于竖直上抛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位移相同 B.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C.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 D.不管竖直上抛的初速度有多大(v0>10 m/s),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1 s时间内的位移总是不变的

机械简谐运动的两种典型模型

● 基础知识落实 ● 1、弹簧振子: 2.单摆 (1).在一条不可伸长、不计质量的细线下端系一质点所形成的装置.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物理模型. (2).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重力mg 沿圆弧切线的分力F =mgsin θ提供(不是摆球所受的合外力),θ为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叫偏角.当θ很小时,圆弧可以近似地看成直线,分力F 可以近似地看做沿这条直线作用,这时可以证明F =- t mg x =-kx .可见θ很小时,单摆的振动是 简谐运动 . (3).单摆的周期公式 专题二 简谐运动的两种典型模型

①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时,单摆的周期与单摆的 振幅 无关,单摆的这种性质叫单摆的等时性,是 伽利略 首先发现的. ②单摆的周期公式 π2 g l T =,由此式可知T ∝g 1,T 与 振幅 及 摆球质量 无关. (4).单摆的应用 ①计时器: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制成计时仪器,如摆钟等,由单摆的周期公式知道调节单摆摆长即可调节钟表快慢. ②测定重力加速度:由g l T π 2=变形得g =2 2 π4T l ,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和振动周期,就可以求 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③秒摆的周期秒 摆长大约M (5).单摆的能量 摆长为l ,摆球质量为m ,最大偏角为θ,选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动过程中的总机械能为: E =mgl (1-cos θ) ,在最低点的速度为v = ) cos 1(2 θ-gl . 知识点一、弹簧振子: 1、定义: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就构成一弹簧振子。 2、回复力:水平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其回复力由弹簧弹力提供;竖直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其回复力由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提供。 3、弹簧振子的周期:k m T π 2= ① 除受迫振动外,振动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

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 追及相遇问题

教师备课手册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填写时间 学科物理年级上课时间课时计划2h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第3课时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追及相遇问题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 2.运动性质: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 1 2g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 知识点二、竖直上抛运动 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2.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v0-gt。 (2)位移公式:h=v0t- 1 2g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0=-2gh。 (4)上升的最大高度:H= v20 2g。 (5)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 v0 g。 思维深化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雨滴随风飘落,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一种。() (2)羽毛下落得比玻璃球慢,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 (3)只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9.8 m/s2,此物体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

动。( ) 答案 (1)× (2)√ (3)× [题 组 自 测] 题组一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1.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 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 A .10 m B .20 m C .30 m D .40 m 解析 从井口由静止释放,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h =12gt 2可得h =12×10×22m =20 m 。 答案 B 2.A 、B 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 球下落的时间为t ,B 球下落的时间为t 2,当B 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 、B 两球的高度差为( ) A .gt 2 B.38gt 2 C.34gt 2 D.1 4gt 2 解析 A 球下落高度为h A =12gt 2,B 球下落高度为h B =12g ? ????t 22=1 8gt 2,当B 球开始下落的瞬 间,A 、B 两球的高度差为Δh =h A -12g ? ????t 22-h B =1 4gt 2,所以D 项正确。 答案 D 3.(多选)在某一高度以v 0=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 ,方向向上 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下 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上 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 解析 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v 0+v 2求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方向竖直向上时,v =10 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 m/s ,方向竖直向上,A 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方向竖直向下时,v = -10 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方向竖直向上,C 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

竖直上抛教案

竖直上抛运动 一、教材分析: 《竖直上抛运动》属于拓展型课程的内容。重点是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其能对其合理应用。本节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过程,并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对物体单程直线运动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竖直上抛运动是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并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所做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掌握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4)掌握运动整体化解题的简便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分析物体的上抛运动,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概括物体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 (2)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分析和例题计算,掌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步处理和整体处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从而感受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3)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分析:

1、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并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运动时间、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及运算。 2、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运算过程中,可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设定正方向,严格运用物理量正负号法则进行运算。 五、教学用具: 投影仪、自制演示文稿、粉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经常遇到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前面我们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最简单的运动。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答: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说明当空气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下落运动也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说明加速度为重力加速 度g)今天我们再学习另一种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物体的运动形式——竖直上抛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竖直上抛运动 实验:演示粉笔头的竖直上抛运动。引导学生分析该运动: 提示:有无初速度,只在重力作用下 1、定义: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的运动 称为竖直上抛运动。 2、特点: (1)、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 (2)、运动到最高点时v=0 (提问:加速度为0吗?) (3)、忽略空气阻力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 (4)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机械波》典型题(精品含答案)

《机械波》典型题 1.(多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 .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 .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D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 .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2.(多选)一振动周期为T 、振幅为A 、位于x =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 ,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 ,关于质点P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幅一定为A B .周期一定为T C .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 .若P 点与波源距离s =v T ,则质点P 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从左向右以v =2 m/s 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质点再经过一个周期将传播到D 点 B .B 点正在向上运动 C .B 点再经过18T 回到平衡位置

D.该波的周期T=0.05 s E.C点再经过3 4T将到达波峰的位置 4.(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5 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0~2 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 D.0~2 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E.当t=7 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12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甲所示,在x=18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周期为12 s B.x=12 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x=18 m处的质点在波峰 C.在0~4 s内x=12 m处和x=18 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均为6 cm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 m E.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 6.(多选)从O点发出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分别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P点在甲波最大位移处,Q点在乙波最大位移处,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第一关:基础关展望高考 基础知识 一、自由落体运动 知识讲解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2.特点 ①初速度v0=0. ②受力特点:只受重力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③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3.运动性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①方向: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②大小: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计算中取g=9.8m/s2,题中有说明或粗略计算中也可取g=10m/s2. 在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地球表面上方越高处的重力加速度越小.在其他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可简单认为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5.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在v0=0,a=g时的一种特例,因此其运动规律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公式得出 活学活用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反比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 选项加速度不一定为g,故A 错.B 选项中物体的初速度不一定为0,运动方向也不一定竖直向下,不符合自由落体的定义,故B 错.加速度g 与质量无关,则运动规律也与质量无关,故C 对.自由落体的位移:x=12 gt 2,x 与t 2 成正比,故D 错. 答案:C 二、竖直上抛运动 知识讲解 1.概念: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去,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 2.基本特征:只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竖直向上,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a=-g. 3.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v 0-gt 位移公式:x=v 0t- 12 gt 2 速度—位移关系:v 2 -2 0v =-2gx 4.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特点 ①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 0/g. ②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从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与抛出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利用其运动的对称性解决问题有时很方便. ③上升的最大高度H=20 v .2g 活学活用 2.在h=12m 高的塔上,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出一个物体,经t=2s 到达地面,则物体抛出时初速度v 0 多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离地面的高度)(g 取10m/s 2 ) 解析: 方法一:把物体看做匀减速上升和自由下落两个过程.设上升时间为t1,下降时间为t2.则物体抛出的 初速度v 0=gt 1,物体上升到达最高点时离地面的高度H=2 21gt 2 ,同时20v H h 2g =+,又t 1+t 2=t=2s,联立以上四

(完整版)平抛运动导学案

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结合牛顿定律研究抛体运动的特点。 3、知道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4、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规律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案】 一、抛体运动 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 将物体抛出,在 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在 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 方向的抛体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1、平抛运动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特点:水平方向 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受 作用,做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的直线运动。 (2)研究方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运动。 2、平抛运动的速度 (1)水平方向:v x = (2)竖直方向:v y = (3)合速度大小:v = (4)合速度方向:tan θ= = v gt (θ为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y ) v v x =v 0

三、平抛运动的位移 x= ,y= ; s= ,tan φ= 。 tan θ= tan φ 四、一般的抛体运动 物体抛出的速度V0沿斜上方或斜下方时,物体做斜抛运动(设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1、水平方向:物体做 运动,初速度=x v 2、竖直方向:物体做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y v 【合作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课题一、对抛体运动的理解 1、物体做抛体运动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抛体运动的特点 (1)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_________的作用,忽略_________。 (2)匀变速特点:抛体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始终等于_________,这是抛体运动的共同特点,其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共线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运动。 (3)速度变化的特点: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________, 均为_________=?v ,方向___________。 3、平抛运动的理解 (1)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x v x =v 0 x v y1v y2v y3

竖直上抛运动说课稿

竖直上抛运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竖直上抛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教材分析: 首先介绍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竖直上抛》按照教材的安排,本来是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七节,做为牛顿定律的应用,以一个例题的形式出现的。我提前到第二章的最后一节的原因有三点。1、本章主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且在上一节就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再学习,将《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放在一起学习,也便于比较,我认为更加合理些。2、本章的匀变速运动不论是从物理规律还是数学应用上来说,即使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竖直上抛运动》做为匀变速运动的的一个应用,一是教学的需要,也是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分散。3、第三个原因就是《竖直上抛运动》更多的是体现运动的规律,而不是力的规律。对于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性,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及条件。 2、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并会进行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应用。 2、掌握分步完成与整体完成两种不同方法的物理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自由落体运动类比,体会如何从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采用“分段法”与“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难点: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 教学重点: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及应用突破难点:适时引导学生应用前面和知识是关键 二、说学生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我们的学生更是属于“学困族”。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薄弱。 三、说教法: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脚,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由原来学习的配角变为学习的主角,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按照这个原则我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决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简谐运动典型例题

简谐运动典型例题 一、振动图像 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其振动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在t 1和t 2 时刻,质点运动的( ) A .位移相同 B .回复力相同 C .速度相同 D .加速度相同 2.质点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如图,是质点在s 40-内的振动图象,下列正 确的是( ) A .再过1s ,该质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 B .再过2s ,该质点的瞬时速度为零 C .再过3s ,该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 .再过4s ,该质点加速度最大 3.某振子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 =2sin(2πt +π 6)cm 则该振子振动的振幅和周期为( ) A .2cm 1s B .2cm 2πs C .1cm π 6 s D .以上全错 4、如图示简谐振动图像,从t=1.5s 开始再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振动质点通过路程为( ) A 、等于2 cm B 、小于2 cm C 、大于2 cm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题 5题 6题 5、沿竖直方向上下振动的简谐运动的质点P 在0—4s 时间内的振动图像,正确的是(向上为正)( ) A 、质点在t=1s 时刻速度方向向上 B 、质点在t=2s 时刻速度为零 C 、质点在t=3s 时刻加速度方向向下 D 、质点在t=4s 时刻回复力为零 6、如图示简谐振动图像,可知在时刻t 1和时刻t 2物体运动的( ) A 、位移相同 B 、回复力相同 C 、速度相同 D 、加速度相同 二、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和周期 1.物体做机械振动的回复力( ) A .是区别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另一种力 B .必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C .可以是物体受力中的一个力 D .可以是物体所受力中的一个力的分力 2.如图所示,对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m 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 B .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回复力 C .重力、支持力、回复力、摩擦力 D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3.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接一质量为m 的物体,让其上下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为A ,当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其回复力大小为( ) -

射阳二中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案 自由落体 竖直上抛运动

射阳二中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案自由落体竖直上抛运动 一、知识梳理 1.自由落体运动指只受作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 s= ; 2.竖直上抛运动指只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抛出的直线运动特点:○1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 ,上升的最大高度H= (初速为v0) ○2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通过同一段竖直距离所用的时间; ○3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 二、例题精讲 例1.一物体在距地面的h位置无初速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落至地面,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则 ( ) A.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 B.物体通过h/2处的速度为2v/2 C.物体经过t/2时的速度为v/2 D.物体经过前t/2和后t/2的位移之比为1:3 例2.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10m/s2.

三、随堂练习 1.A 物体的质量是B 物体的两倍,若使它们自同一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 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 B 物体的两倍 B .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C .A 先落地,B 后落地 D .A 、B 两物体同时落地 2.一物体作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20m/s ,当它位移为15m ,经历时间为 ( ) A .1s B .2s C .5s D .3s 四、巩固提高 1.自地面将一物体竖直上抛,初速度大小为30m/s,当它的位移为时15m ,经历的时间和运动速度分别为(取,不计空气阻力,选取向上为正方 向) ( ) A .1s,10m/s B .2 s,15 m/s C .3 s,-10 m/s D .4 s,-15 m/s 2.让甲物体从楼顶自由落下,同时在楼底将乙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在空中两物高三物理 一轮复习 教学案 008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及竖直上抛运动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及其规律;竖直上抛运动及其规律北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1. 自由落体运动及其规律; 2. 竖直上抛运动及其规律; 二. 知识总结归纳: 1. 物体自由下落时的运动规律: (1)是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 (2)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不同轻、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2. 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g :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称重力加速度g 。g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随不同地点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上赤道最小、两极最大,还随高度的不同而变化,高度越高g 越小。在通常的计算中,地面上的g 取9.8m/s 2,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把g 取做10m/s 2。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初速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 gt h gt v gh v v t t t == ==,,,。12 222 2/ 3. 竖直上抛运动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去,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特点:是加速度为-g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到最高点时,v=0,a=-g 。 分析方法及规律: (1)分段分析法: ①上升过程:匀减速运动,,。v v gt s v t gt t =-=-002 12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②下落过程:自由落体运动,,。v gt s gt t == 12 2 (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2)整过程分析法:全过程是加速度为-g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的匀变速 直线运动,,。应用此两式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正v v gt s v t gt s v t =-=- 002 12 负,s 为正值表示质点在抛出点的上方,s 为负值表示质点在抛出点的下方,v 为正值,表示质点向上运动,v 为负值,表示质点向下运动。由同一位移s 求出的t 、v t 可能有两解,要注意分清其意义。 ()/3几个推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h v g t m =02 2

高中物理总复习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 一、本周内容: 1、简谐运动 2、振幅、周期和频率 二、本周重点: 1、简谐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2、简谐运动中回复力的特点 3、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 4、关于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实际应用 二、知识点要点: 1、机械振动 (1)定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2)产生振动的条件: ①物体受到的阻力足够小 ②物体受到的回复力的作用 手施力使水平弹簧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感到振子受到一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它总要使振子返回平衡位置,所以叫做回复力。回复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回复力可以是弹力,也可以是其他的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3)机械振动是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大至地壳振动,小至分子、原子的振动。 2、简谐运动 (1)定义:物体在跟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简谐运动 (2)条件: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F=-kx,即物体受到的回复力F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3)对F=-kx的理解:对一般的简谐运动,k是一个比例常数,不同的简谐运动,K值不同,k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结构决定的物理量,在弹簧振子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3、简谐运动的特点 (1)回复力:物体在往复运动期间,回复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做周期性的变化,物体处在最大位移处时的回复力最大,物体处于平衡位置时的回复力最小(为零),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的方向发生改变。 (2)加速度:由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对应关系可知,回复力产生的加速度也是周期性变化的,且与回复力的变化步调相同。 (3)位移: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它的位移(大小和方向)也是周期性变化的,为研究问题方便,选取平衡位置位移的起点,物体经平衡位置时位移的方向改变。 (4)速度:简谐运动是变加速运动,速度的变化也具有周期性(包括大小和方向),物体经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最大,物体在最大位移处的速度为零,且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 4、振幅(A)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m (2)作用:描述振动的强弱。 (3)振幅和位移的区别:对于一个给定的振动,振子的位移是时刻变化的,但振幅是不变的,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它等于最大位移的大小。

4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

自由落体运动 1、(单选)从某高处(高度大于5 m)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的任一时刻( ) A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D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答案 B 解析 当第一个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时,第二个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1).则有x 1=12 gt 2 ① v 1=gt ②x 2=1 2g (t -1)2③v 2=g (t -1)④由①③得:Δx =gt -12 g ,由②④得:Δv =g .因此,Δx 随t 增大,Δv 不变, 选项B 正确. 2、(单选)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 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此时速度为v ,则( ) A.t 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H 2 B.t 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3 4H C .物体下落H 时速度为v D .物体下落H 时速度为3v 答案 B 解析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h =12gt 2 知,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则前一半时间内的 位移为H 4,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H 4.故A 项错误,B 项正确.C 、D 两项,根据v 2=2gH ,v ′2 =2g H 2知,物体下落H 2时的 速度为v ′= 2v 2 .故C 、D 两项错误. 3、(单选)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2 cm 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0.001 s ,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 ) 答案 B 解析 设运动时间为t ,根据h =12gt 2可得,根据Δx =x t -x t ′即12gt 2-12g(t -0.001)2 =Δx , 即12×10t 2-12×10(t -0.001)2=0.02解得:t =2 s h =12 ×10×22 m =20 m 4、(单选)如图所示,分别位于P 、Q 两点的两小球,初始位置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差为1.6 m ,现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两球,测得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0.2 s ,取g =10 m/s 2 ,空气阻力不计,P 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为( ) A .0.8 m B .1.25 m C .2.45 m D .3.2 m 答案 C 解析 P 点的小球:h =12gt 12 ,解得t 1= 2h g . Q 点的小球:h +1.6=12 gt 22 ,解得t 2= 2(h +1.6) g .

2020高中物理3.4斜抛运动学案7鲁科版必修2

3. 4《斜抛运动》 学案4 【学习目标】 1. 知道斜抛运动 2. 理解并掌握斜抛运动的分析方法 3. 能够利用斜抛运动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斜抛运动的规律及初步应用 【知识要点】 1. 斜抛运动: 是指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斜向上抛出,物体仅在重力 的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 特点:竖直方向只受重力;水平方向不受力 2. 斜抛运动的规律: 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或竖直下 抛运动的合运动. ⑴速度公式: 水平速度v x v 0 COS ⑵位移公式 水平位移X=V o COS t 由上两式可得: y=xta n 0— 2 g x 2 2v o cos 这就是斜抛物体的轨迹方程,由上式可以看出: y=0时,x=0是抛出点位置; 2v ;s in cos x= g 是水平射程,并由此式可知,当0 =45。时,水平射程最 大。 ,竖直速度V y V o sin ,竖直位移y=v o sin 0 2 (

⑶射程和射高 射程:在斜抛运动中,物体从 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典型例题】 例题1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行时间只与出射角有关 B 射高只与初速度大小有关 C 射程随抛射角的增大而减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飞行时间决定于抛出的初速度和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故 A 错;射 高决定于的大小和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故B 错;射程在抛射角为45度时 最大,故C 错;D 为正确。 例题2: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 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湖北农村的农民常用一种叫“风谷”的农具 即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 ( A. 小石子质量最大,空气阻力最小,飞得最远 B. 空气阻力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影响不同 C ?瘪谷粒和草屑质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 反向加速度 最大,飞得最远 D.空气阻力使它们的速度变化不同 解析 “风谷”机将小石子、实谷粒和瘪谷粒及草屑以相同的初速度抛出, 空气 阻力可视为相差不大,但由于质量不同,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获得的反向加速度不 同。小石子的质量最大,反向加速度最小,所以飞得最远;同理,瘪谷粒和草屑质 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 2 V o sin2 0 x = _ g 射高:在斜抛运动中,物体能达到的 最大高度。h = v o 2sin 2 0 2g 2g

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去,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特点:是加速度为-g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到最高点时,v=0,a=-g 。 2分析方法及规律: (1)分段分析法: ①上升过程:匀减速运动,,。v v gt s v t gt t =-=-00212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②下落过程:自由落体运动,,。v gt s gt t ==12 2(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2)整过程分析法:全过程是加速度为-g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的匀变速 直线运动,,。应用此两式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正v v gt s v t gt s v t =-=-00212 负,s 为正值表示质点在抛出点的上方,s 为负值表示质点在抛出点的下方,v 为正值,表示质点向上运动,v 为负值,表示质点向下运动。由同一位移s 求出的t 、v t 可能有两解,要注意分清其意义。 ()/3几个推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h v g t m =022 =v 0/g ;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逆过程,所以质点在通过同一高度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大小相等,物体在通过同一段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 例1: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物体在2s 末和4s 末通过同一位置,求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很上升的最大高度(g 取10m/s 2)。(45m ) 例2气球以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 175m 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g 取10m/s2)( 7s 、60m/s ) 例3、不计空气阻力,竖直上抛的小球抛出时为t=0时刻,若t 1=3s ,t 2=7s 两时刻距抛出点高度相同,则上抛初速度大小为多少m/s ,由抛出到落地共经历时间为多少s 。(g=10m/s 2) (10s) 例4、某物体被竖直上抛,空气阻力不计,当它经过抛出点之上0.4米处时速度为3米/秒,当它经过抛出点以下0.4米时,速度应是多少? (5m/s) 练习1. 、以ν0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当小球经过A 点时速度为 40ν,那么A 点高度 是最大高度的( ) A .43 B .161 C .41 D .1615 2.、关于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起点和终点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升过程所需的时间与下降过程所需的时间相同 B .物体上升的初速度与下降回到出发点的末速度相同 C .两次经过空中同一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一物体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x 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x 等于___________。 4. 在12m 高的塔上,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经2s 到达地面,则物体抛出时的 速度多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离地面高度)?g=10m/s 2。 5.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

简谐运动典型例题精析

简谐运动?典型例题精析 [ 例题1] 一弹簧振子在一条直线上做简谐运动,第一次先后经过M、N 两点时速度v(v工0)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子在M N两点受回复力相同 B.振子在M N两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 C.振子在M N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D.从M点到N点,振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 思路点拨] 建立弹簧振子模型如图9-1 所示.由题意知,振子第一 次先后经过M N两点时速度v相同,那么,可以在振子运动路径上确定M N两点,M N 两点应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且由M运动到N,振子是从左侧释放开始运动的(若M点定在O点右侧,则振子是从右侧释放的).建立起这样的物理模型,这时问题就明朗化了. [ 解题过程] 因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回复力都是矢量,它们要相同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M N两点关于O点对称,振子回复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振子位移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A B选项错误.振

子在M N 两点的加速度虽然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故 C 选项正确?振子由 M RO 速度越来越大,但加速度越来越小,振子做加速运动,但不是匀加速运 动.振子由O HN 速度越来越小,但加速度越来越大,振子做减速运动,但不 是匀减速运动,故D 选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题的正确答案为 C. [小结](1)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第一次先 后经过M N 两点时速度v 相同”. (2) 要注意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由此判定振子可能的路径,从而 确定各物理量及其变化情况. (3) 要重视将物理问题模型化,画出物理过程的草图,这有利于问题的解 决. [例题2] 一质点在平衡位置0附近做简谐运动,从它经过平衡位置起 开始计时,经0.13 s 质点第一次通过M 点,再经0.1s 第二次通过M 点,则 质点振动周期的可能值为多大? [思路点拨] 将物理过程模型化,画出具体的图景如图 9-2所示.设 质点从平衡位置O 向右运动到M 点,那么质点从O 到M 运动时间为0.13 s , 再由M 经最右端A 返回M 经历时间为0.1 s ;如图9-3所示. 另有一种可能就是M 点在0点左方,如图9-4所示,质点由0点经最右 方A 点后團^-3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习题课

【例6*】杂技演员把3个球依次竖直向上抛出,形成连续的循环。在循环中,他每抛出一球后,再过一段与刚抛出的球刚才在手中停留时间相等的时间,又接到下一个球,这样,在总的循环过程中,便形成有时空中有3个球,有时空中有2个球,而演员手中则有一半时间内有1个球,有一半时间内没有球。设每个球上升的高度为1.25m ,取210/g m s =,则每个球每次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 1.12: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习题课 【内容导学】 一、自由落体规律的应用 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因此前面所讲的各种比例关系对自由落体运动均是适用的。 2、己知自由落体最后阶段的位移s ?和时间t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求运动总时间和下落总高度: ①研究这一段,利用位移关系1n n s s s -?=-列式,由2211()22s gt g t t ?= --?得到自由落体的总时间t 。 ②研究这一段,利用2012s v t at =+ ,先求出这一段的初速度0v 。再由0v t t g =+?得到自由落体的总时间t 。 ③研究这一段,利用/2t s v v gt t ?===?中,2 t t t ?=+中得到自由落体的总时间t 。 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1、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研究方法 ①分段法:上升阶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是自由落体运动;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逆过程。上升阶段逆向考虑也可灵活应用比例关系求解。 ②整体法:从全程来看,加速度方向始终与初速度0v 的方向相反,所以可把竖直上抛运动看成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特别注意0v 、t v 、g 、s 等矢量的正负号。一般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0v 总是正值,上升过程中t v 为正值,下降过程t v 为负值;物体在抛岀点以上时s 为正值,物体在抛出点以下时s 为负值。 2、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 ①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等大、反向。 ②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 三、相遇和追及问题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中的相遇和追及问题,与前面讨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追及问题有相 同的特征,但也有它独特的处理方法。 1、图像法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s t -图均为抛物线,利用s t -图像有时可以方便地处理相遇或追及问题。 2、相对运动 ①两个不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