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升高衔接课数学教案及答案(总共8讲)

初升高衔接课数学教案及答案(总共8讲)

初升高衔接课数学教案及答案(总共8讲)
初升高衔接课数学教案及答案(总共8讲)

初升高衔接课数学教案(总共8讲)

初高一衔接课:基本运算问题

初高一衔接课:基本运算问题

(一)绝对值

一、知识梳理:

⑴ 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⑵ 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0)0(0)(0)a a a a a a >??

==??-

⑶ 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⑷ 个绝对值不等式:||(0)x a a a x a <>?-<<; ||(0)x a a x a >>?<-或x a >. ⑸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b a -表示在数轴上,数a 和数b 之间的距离.

二、例题讲解:

例1 解不等式:13x x -+->4.

x 原式=(+

27∴-

x x

213∴+

x x

25∴+

x x

22∴-

x x

幼小衔接数学下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下教案1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幼小衔接数学下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观看时钟的整点与半点,并尝试探索出其规律。 2.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认识整点与半点,并掌握其规律。 难点:能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学会珍惜时间。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 ;幼儿一日生活照片;自制时钟卡片。 2.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针、分针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音乐导入:《时间像小马车》请幼儿入场。 2.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是谁呢?

最新数学初升高暑假衔接班教案

易学教育个性化教案 教研组长(主任)签字:该页请在下一次上课时带回

教学目录 一、初升高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 二、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三、集合的基本关系与集合的表示 四、函数的表示与函数的概念 五、函数的单调性 六、函数的奇偶性 七、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 八、基本初等函数——对数函数 九、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 十、梳理与检测

集合 集合的概念 【知识提炼】 1.元素和集合的关系是从属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二者符号表示不同.求解集合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楚集合的元素,即元素是什么,有哪些元素. 2.集合的关系有子集、真子集;集合的运算有交集、并集、补集和相等.常常借助Venn 图、数轴和函数图象进行有关的运算,使问题变得直观,简洁. 3.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因其特殊常常容易忽略.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 ?B ,则有A =?或A ≠?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 【概念梳理】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_____或________关系, 用符号_∈___或___?__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真子集及其性质对任意的x ∈A ,都有x ∈B ,则A B ?(或B A ?). 若A ?B ,且在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x ∈B ,但x ?A , 则__ __(或__ __). ? _?__A ;A_?__A ;A ?B ,B ?C ?A__?__C. (2)集合相等 若A ?B 且B ?A,则_______. 3.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1)集合的并、交、补运算 并集:A ∪B={x|x ∈A 或x ∈B}; 交集:A ∩B=___{x|x ∈A 且x ∈B}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与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就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就是否能升学。我班优生稍少,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与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与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与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与应用。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章就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与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就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分类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分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根据标准进行分类。 2. 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受分类的意义。 3.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1.初步按照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准确区分分类的用途。 活动难点:准确区分分类物品的特征和功用 活动准备: 上衣、裤子、帽子等服装,各种蔬菜、水果、玩具,纸盒,球,易拉罐饮料,蜡烛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物品。我不小心把它们弄乱了,你愿意帮助我把它们整理好吗? 教师出示带来的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区分同类物品 (1)动手操作 教师:你们能从这些物品中将衣物找出来并把它们放在一起吗? 逐步请幼儿按照衣物、蔬菜、水果、玩具的标准将物品找出来并放在一起。 (2)观察情境图 教师出示情境图: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的这些物品应该怎样分类呢? 教师:动手连一连吧,分好类与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看一看你分得对吗? 2.区分相同形状的物体 (1)动手操作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桌子上有什么?(正方体、长方体的纸盒、易拉罐饮料、蜡烛等。)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动手分一分,将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分完之后你要给同桌讲一讲你是怎样分的。 教师随时加以指导,在总结幼儿作品时,复习巩固对物体形状的认识。 (2)观察情境图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片上还有什么? 教师:请小朋友根据图片上的物体进行分类吧。 3.区分颜色相同的物体 (1)动手操作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看看这个盒子中有很多的玩具,你能将相同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吗?分好后,请你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2)观察情境图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17章 分式 §17、1、1 分式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从中认识分式,并能概括分式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判断一个代数式就是否就是分式 3、能通过回忆分数的意义,类比地探索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值如某一特定情况的条件, 渗透数学中的类比,分类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值为某一特定情况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通过回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面积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3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米; (2)面积为S 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a 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___米; (3)一箱苹果售价p 元,总重m 千克,箱重n 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就是___元; 二、概括: 形如B A (A 、 B 就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B ≠0)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 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 即有理式 整式,分式、 三、例题: 例1 下列各有理式中,哪些就是整式?哪些就是分式? (1)x 1; (2)2 x ; (3)y x xy +2; (4)33y x -、 解:属于整式的有:(2)、(4);属于分式的有:(1)、(3)、 注意:在分式中,分母的值不能就是零、如果分母的值就是零,则分式没有意义、例如,在分式a S 中,a ≠0;在分式n m -9中,m ≠n 、 例2 当x 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11-x ; (2)3 22+-x x 、 分析 要使分式有意义,必须且只须分母不等于零、 解 (1)分母1-x ≠0,即x ≠1、 所以,当x ≠1时,分式1 1-x 有意义、 (2)分母23+x ≠0,即x ≠-2 3、 所以,当x ≠-23时,分式3 22+-x x 有意义、 四、练习: P5习题17、1第3题(1)(3)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就是整式,哪些就是分式? 9x+4, x 7 , 209y +, 54-m , 238y y -,9 1-x

幼小衔接教案

幼小衔接教案:课间十分钟 大班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一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I)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数量,知道这些数都是由1个10和几个1组成的,了解各数的意义。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和十位,掌握数位顺序;能读会写11-20各数,能按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数数。 3.在认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应用意识。 活动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读会写11—20各数,能按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数数。 活动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 活动准备:情境图,铅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20枝铅笔,创设情境,让幼儿猜一猜铅笔的数量,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学习11—20的数数,认识11—20各数 (1)教师请小朋友任意拿一些铅笔,数出铅笔的数量。 (2)摆一摆、数一数,认识12。 教师:摆12枝铅笔,怎样摆能看得清楚?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 教师指导幼儿先数出10枝铅笔,捆成1捆。 教师:捆成一捆,10个“1”就变成了1个10,接着应该怎么数呢? 教师:1捆铅笔就是1个10,和旁边的两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枝铅笔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枝合起来是12枝也就是几个100和几个1合起来是12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认识十几。 教师:先看11枝铅笔图,说说它是怎么摆的,你们能照样子摆出来吗? (4)摆一摆、说一说,理解“2个10是20” 当小朋友们能很快地摆出19枝铅笔后,教师提问。 教师:19枝铅笔再添1枝是多少枝看看右边这些单枝的铅笔,你有什么发现?单枝的满了10根以后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几个102个10是多少?20是几个10 2.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 (1)请幼儿观察教材第42页的情境图:在美丽的花园里,有许多小蜜蜂在采花蜜,小朋友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蜜蜂(12只。) (2)请小朋友观察情境图右边表示个位和十位的算珠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吗?其实数学上早已规定了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有几个1;第二位是十位,表示有几个10。十位上的1就表示1

幼小衔接班数学优秀教案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教案 数学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课堂,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往后的学习生涯起着重要作用。本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一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版本教材内容、难度和编排的进行分析整合,多方位考虑,承前启后,进一步为丰富幼儿的数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1、根据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幼儿熟悉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各种数学情景来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初步发展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材数学教学的主要分类有:10以内数的读写,以及相对应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意义,以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两位数比较大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多少、高矮等关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有关日历以及钟表的的粗浅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

最新幼儿园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序数

教学名 认识:序数 称 教学目标1、了解序数的概念,能按要求准确找出序数;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能在实践中运用,如:货架编号、 房间号、站队队列等; 3、发展孩子逻辑思维力与观察判断力和快速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认p49)、数字卡片若干、图形卡若干、12宫格大挂图(也可直接在黑板上画) 课程延伸数学区:一百板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程导入:游戏-站队列 请幼儿站队列,并以提问的方式问幼儿队列中的位子,让幼儿感知序数的概念,导入课题; 二、进行部门 (一)认识数序,感知数序的概念(表示物\数所在位子顺序的数);(认p49) 1、横向数序 幼儿站队列的游戏过程,感知横向从左往右\从右往左的序数; 例:小青蛙请数字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做个数序游戏…….

注:第一个、第三个是序数,横线上要填的数不是序数! 2、纵向数序 横向数序,引出纵向数序,感知纵向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的序数; 例:小图形可淘气了,不愿意横向排队站好,非要站到小方格里和我们做游戏…….. (二)序数的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认P49) 1、请幼儿说说自己生活当中\身边熟悉的序数运用; 例:班里衣帽间第一排,第四个格子是我的;做操的时候,我站在操场第三排,第5个小圆点上……. 2、序数在社会大环境中的运用; 例:银行办理业务号,超市货架号,商场的停车位…….. (三)学做数序的思维题(认p49) 例:动物王国要开运动会,来了很多动物朋友!动物们拿到房卡,都在找自己的房间,其中有四个动物朋友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帮它们找到自己的房间吧!

三、结束部分 1、师小结课堂,巩固幼儿对序数的认识; 2、请幼儿按师要求,按序排好队下课。(根据课堂时间,可设计成数序游戏) 教学反思: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案(含答案)

第一讲 数与式 1.1 数与式的运算 1.1.1.绝对值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0,||0,0,,0.a a a a a a >?? ==??-, 即24x -+>4,解得x <0, 又x <1, ∴x <0; ②若12x ≤<,不等式可变为(1)(3)4x x --->, 即1>4, ∴不存在满足条件的x ; ③若3x ≥,不等式可变为(1)(3)4x x -+->, 即24x ->4, 解得x >4. 又x ≥3, ∴x >4.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为 x <0,或x >4. 解法二:如图1.1-1,1-x 表示x 轴上坐标为x 的点P 到坐标为1的点A 之间的距离|P A |,即|P A |=|x -1|;|x -3|表示x 轴上点P 到坐标为2的点B 之间的距离|PB |,即|PB |=|x -3|. 所以,不等式13x x -+->4的几何意义即为 |P A |+|PB |>4. 由|AB |=2,可知 点P 在点C (坐标为0)的左侧、或点P 在点D (坐标为4)的右侧. x <0,或x >4. 练 习 1.填空: (1)若5=x ,则x =_________;若4-=x ,则 x =_________. (2)如果5=+b a ,且1-=a ,则b =________;若21=-c ,则c =________. 2.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a b =,则a b = (B )若a b >,则a b > (C )若a b <,则a b < (D )若a b =,则a b =± 3.化简:|x -5|-|2x -13|(x >5). 1 0 C |x -1| |x -3| 图1.1-1

最新人教版本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设计

16.1.1 二次根式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 a ≥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 1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a ≥0)”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课本P2的三个思考题: 二、探索新知: ,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 a ≥0)? (学生活动)议一议: 1.-1有算术平方根吗? 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3.当a<0 老师点评:(略) 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 1 x x>0)、、1x y +、 x ≥0,y?≥0). 分析0. x>0、x ≥0,y ≥01x 、1 x y +. 例2.当x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3x-1≥0, 解:由3x-1≥0,得:x ≥13 当x ≥ 1 3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三、巩固练习 教材P5练习1、2、3. 四、应用拓展: 例3.当x +1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11x +0和11 x +中的x+1≠0. 解:依题意,得230 10 x x +≥??+≠? 由①得:x ≥- 32 由②得:x ≠-1 当x ≥- 32 且x ≠-1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求 x y 的值.(答案:2) (2)=0,求a 2004+b 2004的值.(答案: 25 ) 五、归纳小结(学生活动,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a ≥0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5 1,2,3,4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C D .x 2.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连加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连加 活动目标: 1.在熟练掌握10以内加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20以内连加,能正确计算。 2.熟练掌握计算20以内连加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幼儿快速口算的能力以及动脑思考的能力。 活动重点: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连加。 活动难点:掌握计算20以内连加的方法和步骤。 活动准备:情境图,口算题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教师出示口算题卡,幼儿快速抢答。 5+4= 9+3= 4+4= 8+7= 4+3= 7+9= 2+4= 6+5= 5+3= 8+7= 2+1= 3+9= 二、观察情境图,导入新知识 1.创设情境 (1)教师:请小朋友们观察教材第63页的情境图,这张情境图上有什么?(有树、彩虹和小兔。)有几只小白兔?(9只。)又跑来4只小灰兔,一共有几只小兔?(幼儿列式:9+4=13)过了一会儿,又跑来5只小黑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幼儿列式:13+5=18) (2)教师: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列出的是什么算式?9+4+5=18(连加法。)这与10以内连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前学过的是两个数相加,现在的是三个数相加。)(3)教师:计算20以内连加法,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2.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教材第63页的“做一做” (1)教师: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堆雪人,第一小组堆了6个雪人,第二小组堆了5个雪人,第三小组堆了4个雪人,小朋友们一共堆了几个雪人?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把你的得数填写在方块中吧。 (2)教师:秋天来了,树叶一片一片飘了下来,先飘下来几片树叶?又飘下来几片树叶?然后又飘下来几片树叶?这道题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应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算式填写在下面的方块中并进行计算。 (3)教师:你们能自己说一说最后这道题的意思和计算方法吗? 请幼儿看图编题并进行计算。 2.游戏:击鼓传花 教师敲鼓让幼儿列算式并计算,如:教师第一次敲8下,第二次敲5下,第三次敲3下,请幼儿仔细听并记住每次敲几下,然后列算式并计算。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教师出题目,请幼儿进行闯关练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0). (3(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a≥0)a≥0)是一个非负数;2=a(a≥0) (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a≥0)2=a(a≥0(a≥0)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左右

大班数学活动名称:左右游戏 设计意图:幼儿园的孩子升入小学后会面临自己进入教师,独立寻找学校中的各个地点的问题,因此设计本节课程,重点放在以客体为中心来辨别左右方位,帮助幼儿将左右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 2、尝试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并运用到生活中。 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地图、参观小学、向左向右棋)、有左右标记的图书若干本、书橱、向左向右闯关棋、彩笔、色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 1)、区分自己的左右手。 2)、在我们的身体上除了手分左手和右手,还有什么地方分左右呢?(二)、区分环境的左右 (1)、请你看一看我们的周围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2)、谁能为我介绍一下你左边的小朋友? 二、尝试运用左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地图上找出路线,并试着用语言准确表述。

(1)、生活里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能分清左右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像你们一样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从他家到小学需要过几个路口,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帮他把从家到小学的路线图画出来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述。 请幼儿对照大屏幕讲述。(2)、既然到了小学我们就进去看一看! 图一:高年级的同学在欢迎我们!哥哥在我们的哪边?姐姐呢?图二:走进校园里有花坛、教学楼和操场。左边是什么呢?右边呢?图三:教学楼里看一看花在我们的哪边?教室呢? 图四:来看看我们的教室吧!右边有什么?左边呢? 图五:来到课桌前,铅笔盒在我们的哪边?书呢? (二)、幼儿操作,按标记摆放图书。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要学着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今天我想请大家帮我一个忙,帮我把这些图书按它的左右标记分别放到左边或右边的橱子上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检验幼儿放的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感知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一)尝试探索,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1)、请你把啪啪圈戴在你的右手上,举起来看一看! (2)、我也把啪啪圈戴在我的右手上(教师面对幼儿戴啪啪圈)。咦?怎么不一样了呢?我戴错了吗?你发现了什么? (3)、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试试看,什么时候左右的方向一样,什么时候方向不一样,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幼儿俩俩体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讲述他们的发现。

高一下学期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具体计划范文

高一下学期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具体计 划范文.DOCX (20XX——20XX学年第X学期)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高一下学期数学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以及本班学生掌握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监事的数学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基本上了解新教材的特点,适应了新教材的学习,基本上能够自觉的学习,也对数学学科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同学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顺利的度过初、高中知识体系与思考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薄弱环节,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家长逼着来上高中。 (二)没有理想的目标,没有动力。 (三)有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还没有激发起来,平行班较为普遍。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建立,表现在: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没有认真完成,甚至抄袭。

(五)有一些学生很听话,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高中数学学习的能力很低,基础薄弱,经常是说老师讲的能听懂,作业基本不会做,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几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陪同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本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落实新课程的标准,认真体会新教材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长足的进步。本学期努力提高期末考试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对学科的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全面落实基础,使学生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 数学教案 九年级下册 科任老师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已知x 2 = a ,那么a 是x 的______; x 是a 的________, 记为______, a 一定是___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 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 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 (二)提出问题 1、式子a 表示什么意义? 2、什么叫做二次根式? 3、式子)0(0≥≥a a 的意义是什么? 4、)0()(2≥=a a a 的意义是什么? 5、如何确定一个二次根式有无意义? (三)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2页例前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5-,)0(3≥a a , 12+x 2、计算 : (1) 2)4( (2) (3)2)5.0( (4)2)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0()(2≥=a a a 的意义是 。 3、当a 为正数时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 2 )3(________ )(2=a 4

最新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

最新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 左右偏向,是指个体在使用手、脚、眼形成单侧优势的过程中,优势手、优势脚、优势眼不在同一侧的现象。如手为右优势、脚为左优势。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供大家参考。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1 活动名称: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幼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

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和客体为中心,能区分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2、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左右及相对关系。 二、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 三、活动流程 (一)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 1、找自己的好朋友 请幼儿围成半圆而坐。伸出自己的右手。 T:右手能做哪些事呢?左手又能做什么?两只手一起就可以搬东西、吃饭、穿衣等等,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握手、拍手。 T:右手、左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 T:再在你们的身上找找,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左脚、右脚,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

初升高数学衔接班教案(学生版)一元二次不等式

不等式 一、 【归纳初中知识】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但在高中学习中往往不够用,我们来总结一下已经学习过不等式的解法: 解b ax >应该分三种情况讨论: 1. 若0=a ,且0≥b ,不等式无解;若0,0<=b a ,不等式有无数解 2. 若0>a ,则解为a b x > 3. 若0++c bx ax ,先化二次项系数为_______,然后找

出方程02=++c bx ax 的两根21,x x ,最后根据不等号:小于取______,大于取_____。 三、 【例题精讲】 例1:因式分解法解不等式:062<-+x x 例2:因式分解法解不等式:3522->-x x 例3:图像法解不等式0122<++-x x 例4:已知不等式022>++bx ax 的解集为321<<- x ,求022<++a bx x 的解集 例5:解不等式:(1) 0113<+-x x (2) 13 12≥+-x x 例6:解不等式:0)12)(2(2<--+x x x

课后习题 1、不等式0262<--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 2、不等式0322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不等式02<+-b ax x 的解集为32<--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等式221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 8、解不等式0)6)(2(2≥-++x x x 9、解不等式:063 222<++--+x x x x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一:大班幼小衔接方案】 淮阴实验小学幼儿园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等不适应现象。因此,孩子是否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具体措施: (一)幼儿园方面: 1.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的环境,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兴趣与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 ①数学能力——加减运算、时间、空间方位、形体、人民币、等分及自编应用题等能力的训练。 ②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③社会适应能力——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良好个性的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及独立性的培养。

④动手能力——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如: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整理小书包、写数字等比赛。 4.注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及10以内加减运算的训练,班级开展看图说话、晨间说新闻、续编故事、绕口令及儿歌朗诵比赛;举行写数字、口算能力等比赛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5.进行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专题研讨活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6.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 7.向小学一年级教师展示幼儿园的语言、数学及英语的教学活动。 8.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上课期间尽量减少幼儿入厕及喝水的次数,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举手发言等。) 9.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各环节实行“限时制”,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各项活动。如:吃点心、穿衣服、洗手、吃饭等。 10.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二)、幼儿方面: 1.会在田字格里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正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 3.认识文具,能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会收拾、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用品。 4.有时间观念,能在相应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 5.会看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6.能用符号记录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能及时完成。 (三)、家长方面: 1.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鼓励孩子独立,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