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髌骨骨软骨骨折一例误诊分析并骨折内固定文献复习

髌骨骨软骨骨折一例误诊分析并骨折内固定文献复习

髌骨骨软骨骨折一例误诊分析并骨折内固定文献复习
髌骨骨软骨骨折一例误诊分析并骨折内固定文献复习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具体方法如下: (一)伤后早期疼疼稍减轻后,即应开始练习肢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小时不少于100次,以防肢四头肌粘连,萎缩,伸膝无力,为下地行走打好基础.如无禁忌,应随时前后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练习踝关节和足部关节活动. (二)膝部软组织修复愈合后开始练习抬腿.伤口拆线后,如局部不肿胀无积液,可带着石膏托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 (三)4—6周后去除外固定,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此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锻炼,如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结合,床上锻炼禾鄄下锻炼结合,用器械锻炼和不用器械锻炼结合等.刚去除外固定时,主动屈膝有些困难,可多采用被动启动形式,如别人帮助屈膝;待有一定活动度后改为主动活动.病人可在卧床时主动伸屈膝关节,也可下地扶床边或门框下蹲以练习膝关节伸屈功能.压砂袋法也非常简单,即让病人坐在床边,将患肢伸出床沿,在踝部上压3kg前后砂袋,每回15分钟,每日2—3次,但应注意被动活动力量要缓和,以免造成新的损伤,同时锻炼的强度应因人而异,以不引起疲劳为宜. 髌骨是位于膝关节的前方,对膝关节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在四头肌腱内,底朝上,尖向下,前面粗糙,后面为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面相对,参与膝关节的构成,髌骨损伤与骨折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在髌骨骨折后,其治疗方法是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治疗的,那么髌骨骨折的康复训练我们是否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呢? 在髌骨骨折后无需手术的治疗方法中,其髌骨骨折的康复训练方法有: 1、根据临床经验,在第一周开始训练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预防肌肉萎缩;

2、第3-4周进行巩固和ROM练习,可以实行开闭链练习,用肌肉电刺激进行股四头肌的练习;可要求患者直腿抬高锻炼臀肌,活动踝关节锻炼小腿肌力,并允许扶拐长时间负重练习行走; 3、第6-12周,对患者进行闭链练习,如半蹲和上台阶练习;进行抗阻力髋关节练习和半蹲练习; 术后的髌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1、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固定者,由于采用了坚强的内固定方法,在手术反应过去后,一般5~7天可以扶拐下地步行,要鼓励患者早期步行,10~14天拆线后逐渐加大步行量。在这个康复训练时间段内加强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可以指导患者做各种膝关节的功能锻练,如蹬车活动、搓滚舒筋等,应在最大限度内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2、在髌骨骨折手术6周后,根据情况可以进行主动肌力练习,让患者自己根据能力加强自我屈伸练习,治疗师可协助做好辅助保护;8周后,可以进行抗阻练习,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一定阻力,并进行牵拉动作,一定要注意用力的循序渐进。 3、髌骨骨折采用钢丝或丝线环扎固定者,髌骨骨折发生粉碎性骨折的,在固定作用上不会像前一种牢固方法,因此必须推迟下地步行的时间,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患者手术后,可以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在功能恢复中,不能忽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针对髌骨骨折的康复训练方法,骨科诊疗康复中心专家吴鸿鹰主任特意提醒髌骨骨折的患者无论是在非手术的康复训练方法,还是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中,都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髌骨骨折的康复训练。

(完整word版)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部骨折损伤的10%[1]。髌骨是全身最大 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髌骨为膝关节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有着重要的生物力学性能。髌骨位置表浅,只有皮肤、薄层皮下组织及髌前滑囊在髌骨之上,故髌骨易因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而损伤。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繁多,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的目的是保留髌骨、骨折解剖复位,重建其伸膝装置、术后早期活动及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Heppenstall[2]提出的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①骨折的复位尽量达到解剖复位;②骨折应用可靠的内固定,直至骨折端愈合;③应重视重建膝关节的连续性;④尽量完全恢复膝关节的生理运动功能。治疗方法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本文通过探讨各种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以供临床参考。 1、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位于股四头肌腱内,是伸膝 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件。髌骨上连股四头肌,下通过髌腱连接于胫骨结节,一部分股四头肌腱膜纤维延续过髌骨表面并与髌腱融合。髌骨上只有皮肤、很薄的皮下组织和髌前滑囊覆盖,这种解剖特点使髌骨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和摔倒时容易损伤。髌骨后方是软骨面,与股骨两髁之间软骨面成关节,其中央有一纵嵴与股骨髁滑车的凹陷相适应,并将髌骨后软骨面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者较厚,外侧部较宽。其内侧的纵嵴又将内侧部分分为内侧面及内侧偏面。髌骨的力学作用是机械性地使股四头肌通过髌韧带对胫骨施加作用力, 以改变 其作用方向[3]。Kaufer[4]明确指出其生物学机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它作为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将股四头肌产生的拉力传向髌腱;其次它有效的增加了伸膝装置对于膝关节屈伸轴点的杠杆力臂,从而增大了股四头肌的力矩,加强其机械效益。髌骨为膝关节提供了伸膝装置的弯矩作用力臂, 增大了股四头肌的作用力矩, 在膝关节屈曲早期, 伸直时髌骨可增加股四头肌力臂30% , 到弯曲30°时增加15% [5]。髌骨随其运动受力亦不相同,当膝关节伸直时,髌骨受到来自股四头肌的轴向拉力和髌腱的反向作用力, 受力为张应力,而当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时, ,髌骨关节面与股骨关节接触,髌骨受多个方向力的作用, 除了前方的轴向拉力外, 还有来自后方与股骨髁相抵的压力, 此时受力为压应力,髌骨关节呈三点受力。三点受力导致髌骨前方产生为张力,同时被股四头肌的收缩而加强。Carpenter等[6]研究证实, 正是屈膝时作用在髌骨上的三向受力进而导致了许多骨折的发生。 2、髌骨骨折的分型 AO 根据髌骨骨折的部位和是否损伤伸膝装置, 将髌骨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波及部分关节面骨折, 以及波及关节面和伸膝装置骨折 3 型[7] 。王鹏建等[8]根据骨折块大小、数量进行量化性分型:Ⅰ型: 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距离< 5 mm ,髌骨关节面移位< 2 mm , 或虽有移位, 但骨折位于髌骨下极且未涉及关节面。Ⅱ型: 骨折为2 块, 呈横形、斜形或纵形,位于髌骨体中部, 移位距离≥5 mm , 髌骨关节面移位≥2mm。Ⅲ型: 粉碎性骨折, 移位距离≥5 mm , 髌骨关节面移位≥2 mm。其中, Ⅲ型又分为ⅢA、ⅢB、ⅢC 3 个亚型。ⅢA 型: 骨折为3 块, 骨折块≥10 mm2 ⅢB 型: 骨折为4 块以上, 大部分骨折块≥10 mm2 ⅢC 型: 骨折块数目多, 大部分骨折块< 10 mm2 。此种分型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准确率不高。而杨占辉等[9]针对髌骨和髌骨骨折的特点, 提出有移位髌骨骨折的术中分型及分型标准, 将有移位髌骨骨折分为5 型, 不包括无移位髌骨骨折且在术中进行骨折分型,此种分型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在术前即不能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刘宝平等[10]认为儿童的套袖型骨折及髌骨骨软骨骨折也应纳入髌骨骨折。

骨折治疗原则

骨折治疗原则 1.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 2.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 3.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 (一)骨折的复位 1.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能复位的标准是: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l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4)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2.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 手法复位的步骤为: ①解除疼痛:可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者多用于儿童; ②肌松弛位:麻醉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位,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 ③对准方向:骨折复位时,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④拔伸牵引:在对抗牵引下,于患肢远端,沿其纵轴牵引,矫正骨折移位。 术者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位,根据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分别采用反折、回旋,端提、捺正和分骨、扳正等手法予以复位。 (2)切开复位: 1)切开复位的指征: ①骨折端之间有肌和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 ⑤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2)切开复位的优缺点:切开复位的优点是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病人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或关节僵硬。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缺点主要有; ①可能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②增加局部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易于发生感染; ③所用的内固定器材不当,术中可能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可发生无菌性炎症,内固定器材的拔除,大多需再一次手术。 (二)骨折的固定 1.外固定主要用于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的患者,也有些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需加用

最新骨折出科考试试题

骨折(共100题) A1(16题) 1.当上肢旋后伸直时,肘关节提携角(即外翻角)应为多少度?()(1.11) A、1°~5° B、6°~9° C、10°~15° D、16°~20° E、21°~25° 答案:C 2.测量下肢真实长度时,可以髂前上棘和胫骨内踝作为骨性标记,若定位准确,一般误差应不超过()(7.11) A、0.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答案:A 3. 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是()(1.11) A、屈100°~110°,过伸15°~20° B、屈120°~150°,过伸5°~10° C、屈90°~110°,过伸5°~10° D、屈100°~110°,过伸5°~10° E、屈130°~150°,过伸15°~20° 答案:B 4. 肘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是()(1.11) A、屈135°~150°,过伸10° B、屈90°~110°,过伸10° C、屈135°~150°,过伸15 °~25° D、屈115°~130°,过伸10° E、屈115°~130°,过伸15°~25° 答案:A 5.测量上肢全长时往往常用的骨性标志为()(7.11) A、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B、肩峰至桡骨茎突 C、肩峰至尺骨茎突 D、C7棘突至桡骨茎突 E、C7棘突至尺骨茎突 答案:B 6.骨折刚达到临床愈合时,此时骨折的愈合过程正处于那一阶段()(2.11) A、血肿机化演进期 B、骨折后2周以内 C、原始骨痂形成期 D、骨痂改造塑形期 E、永久骨痂形成期 答案:C 7.在骨折复位中,以下哪项正确()(6.11) A、骨折部分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不必完全矫正 B、复位后骨折断端的对位对线必须完全 C、允许成人下肢骨折存在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的侧方成角 D、若无骨骺损伤,可允许儿童下肢骨折短缩2㎝以内 E、肱骨干骨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 答案:D 8.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中哪项是不正确 ...的()(2.11) A、肢体严重的局部压迫 B、四肢骨折时小夹板包扎过紧 C、软组织严重的挫伤及挤压伤 D、小腿的剧烈运动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手术图解: (图1)髌骨横断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⑴清除关节腔内积血和骨屑(插图示切口)⑵利用巾钳复位,钢丝环扎固定法 (3)钢丝贯穿固定法(4)张力带固定法,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图2)髌骨部分切除缝合术: ⑴切除髌骨远端骨折块⑵将髌骨、髌韧带缝合,复位后结扎

(3)髌韧带上保留小片骨质,以免撕裂 二、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 2.切口、显露:前侧u形切口较为适宜[图1 ⑴],显露较横切口充分,术后切口与骨折部分不易发生粘连而影响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关节腔: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向上翻开皮瓣,即可见到髌骨骨折块。损伤严重者,骨折块的分离较大,两侧的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亦大。将近、远两端骨折块拉开,即可进入关节腔,显露并探查股骨前面,彻底清除关节内积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块间夹有的软组织[图1 ⑴]。 4.复位:先伸直膝关节,以松弛股四头肌,利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牵拉对拢,使之复位并由助手暂时保持定位[图1 ⑵]。 5.内固定对两骨折块较大的髌骨横断折,常用不锈钢丝作为内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种: ⑴环扎固定法:用18~28号不锈钢丝,以粗圆针引导,紧贴髌骨缘在周围软组织内缝合一圈,然后将髌骨折复位,把钢丝逐渐收紧、拧牢[图1 (2)]。这方法比较简单,固定也较完善,但易产生成角畸形,一般适用于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复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贯穿固定法:用2mm钻头在近侧骨折块断面上1cm的内外侧,垂直于髌骨纵轴,钻一隧道;用同样方法,在远侧骨折块的相应部位也钻一隧道,8形穿过钢丝。但须注意隧道应位于髌骨全厚中点的后方。用巾钳复位、拧紧钢丝固定之[图1 (3)]。这种固定直接、有力、比较牢靠,适用于移位较大的骨折。由于钢丝在髌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时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张力带固定法:用直径1.5mm的克氏针,自近折块折面的内、外侧钻入,沿髌骨纵轴,自骨折块的顶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至针头刚露出折面。复位后,用同一克氏针从近折块向远折块折面的对应点钻入,沿髌骨纵轴自远折块的下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使两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约3~5mm,针尾弯成钩状,然后用18~28号钢丝绕过两枚克氏针的后面,逐渐收紧拧牢[图1(4)]。拧紧时,注意钢丝应穿过克氏针的后侧并收紧。这样,钢丝收紧后,克氏针将受到一定的压力,促使骨折块互相靠拢,加速愈合;还应注意决不可使纵行跨过骨折线的钢丝过分偏向侧方,从而失去张力带固定的作用。 6.修复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检查髌骨关节面完全对合,关节腔内无积血及碎骨后,将两侧撕裂的股四头肌扩张部、关节囊及髌前腱膜用丝线间断缝合。然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图1 (4)]

髌韧带减张在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髌韧带减张在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中的应用 分析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作者:胡兆洋张大刚邓章云胡波蒲川成 【摘要】对21例髌骨下极骨折应用髌韧带减张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第6个月的X线片示骨 折线消失,关节面平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髌骨骨折髌韧带 我科自2003年3月?2006年5月采用髌韧带减张保留髌骨下极治疗髌骨下极骨折2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6?75岁, 平均42岁。21例均为髌骨下极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17例,单纯下极骨折4例;新鲜骨折18例,陈旧性骨折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2治疗 2.1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采用膝前下段正中纵形切口,上至髌

骨上极下方2cm,下至胫骨结节下2cm,显露骨折端,在骨折近端离骨 折端约1.5cm处钻1横孔,并保持前后居中水平位,然后于胫骨结节下方1cm处再钻1横孔。用直径1.25mm的钢丝“ 8”字形于髌前盘绕并穿行于上述两骨孔中,此时屈膝90。,调节钢丝的张力,使髌韧带在无张力的情况下于胫骨结节处将钢丝两端拧结固定。将骨折复位,使关节面平整,陈旧性骨折应使骨折面新鲜化,用粗丝线使骨折块缝合固定在骨折近端,修复撕裂的股四头肌腱膜和髌支持带。 2.2术后处理术后患肢行绞链式支具外固定,患膝冰敷24小时, 术后2?3天开始循序渐进地、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膝关节非屈伸活动的功能锻炼;3周内伸直位支具外固定,负重扶拐行走,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支具保护抬腿训练;第4周开始进行关节弯曲活动达屈膝90°; 6周后拆除支具,负重活动训练及达屈膝120。以上;术后12周取出钢丝。 3结果本组随访12?18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73.8 士 4.3) 分,术后(89.0 士 6.0)分;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80.5 士12.5 )。,术后(125.0 士9.2 )。。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术后第6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关节面平整。 讨论 1手术适应证采用张力带钢丝不能得到坚强固定的髌骨下极粉 碎性骨折、远端骨折块小于纵轴1/4的下极横行骨折。

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及复位方法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及复位方法-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口腔执业医师近几年来考试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这里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 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1.治疗时机 颌骨骨折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但如合并颅脑、重要脏器或肢体严重损伤,全身情况不佳时,应首先抢救患者的生命,待全身情况稳定或好转后,再行颌骨骨折的处理。但应注意,在救治其他部位伤的同时,不能忽视与颌面外科的衔接,以免延误治疗,防止错位愈合,增加后期处理的复杂性。 2.骨折治疗原则 为了避免发生错位愈合,虚尽早进行骨折段的精确复位。A0/ASIF(A0:associanon for osteosynthesis,ASIF: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fixation,坚固内固定协会,过去叫ASIF,A0是现用名)提出的治疗原则已被国内外所认同,即骨折的解剖复位;功能稳定性固定;无创外科;早期功能性运动。其中解剖复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兼顾形态和功能,既要恢复颌骨的解剖形态,恢复其特有的高度、突度和弧度,还要恢复伤前的咬合关系,重建患者原有的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功能稳定性固定和早期功能运动可以体现我国中医传统的动静结合,促进骨折愈合的理念。骨折固定的方法可根据条件选用,目前以手术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为治疗的主流技术。 3.骨折线上牙的处理 在颌骨骨折治疗中常利用牙行骨折段的固定,应尽量保存,即使在骨折线上的牙也可考虑保留,但如骨折线上的牙已松动,折断、龋坏、牙根裸露过多或有炎症者,则应予拔除,以防骨创感染或并发颌骨骨髓炎。儿童期颌骨骨折后。如恒牙胚已暴露并有感染可能者,也应去除。 颌骨骨折的复位方法 颌骨骨折的复位标准是恢复患者原有的咬合关系。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 主要用于新鲜的并且移位不大的线形骨折,如牙槽突骨折、颏部线形骨折的复位。复位后应作颌间固定,属于非手术治疗。 2.牵引复位 主要用于手法复位不满意或伤后2~3周已经纤维性愈合的患者。分为颌间牵引及口外牵引两种。

髌骨骨折康复训练计划

髌骨骨折康复训练计划 1.早期康复(1~2周): (1)抬高患肢:术后48小时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肢体置于垫枕上,抬高患肢20~30度,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肿胀。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肢做一个大腿“绷紧”的动作,使股四头肌做等长收缩,40~50次一组,每天2~3组。 (3)踝泵运动:足趾、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踝关节的活动要求完成屈伸及环绕全范围运动各40~50次一组,每天2~3组。 (4)CPM训练:在住院过程中术后第2天可以以CPM机进行持续被动活动,由45度开始,30分钟1次,每天1次。如无疼痛等不适感觉可每日增加5度。 (5)髌骨活动:如无禁忌,可上下左右推动髌骨,特别是从髌骨上方向下推拉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6)膝屈伸活动练习:术后第2天可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练习。治疗师用手托住患者膝部后方,嘱患者放松,靠小腿重力屈曲膝关节,再嘱其慢 慢伸直,3~5次即可,关节活动范围>50度。3~4天后逐渐增大屈膝度。 (7)患腿负重训练:患腿骨折愈合良好情况下可下地进行部分负重站立。站立时双腿稍稍张开与肩同宽,进行左右重心转移,患腿逐渐增加负重量。 2.中期康复(3~6周): (1)关节活动度训练:继续保持之前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以恢复膝关节正常的屈伸活动度。 (2)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坐于凳子上,两腿稍分开与肩同宽,在患侧腿靠近脚踝处加个重量适当的沙袋,做伸直小腿的动作,伸直小腿后维持6秒钟,然后控制该腿慢慢放下,15次一组,每天3组。 (3)腘绳肌肌力训练:在床上取俯卧位,在患侧脚踝处加一个重量适当的沙袋,患侧腿做向上弯曲膝盖的动作,屈曲应至终末端,在终末端用力维持6秒钟,然后缓慢伸直至远处。15次一组,每天3组。 (4)膝关节控制训练:①在床上取俯卧位,双腿屈膝至90度并保持,可在两腿中间夹一包体积较大的纸巾或一个放气篮球,保持该动作2分钟,每天5次。②选择一个高度适宜的固定物如栏杆,双腿张开与肩同宽,双手扶着栏杆,膝关节屈曲半蹲保持6秒钟后伸直膝盖站起,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每组10次,每天3组。膝关节弯曲角度可根据实际身体情况掌握,有所进步后可逐渐增加弯曲角度以及每次静蹲时间。 (5)步行训练:注意按照正确步态行走。行走步骤为:在站立位身体重心先移至健侧腿,患侧腿向前迈出一步,身体重心随之转移至患侧腿,确定身体站稳后再迈出健侧腿。 注意左右脚的放置位置(步幅和步频)。 (6)上下楼梯训练:选择有扶手的楼梯。上楼梯时,首先迈出健侧腿踏上台阶,患腿保持屈膝,然后健侧腿伸直迈上患腿。下楼梯时,首先迈出患侧腿,健侧腿屈膝在后,然后健侧腿承重,伸直患侧小腿迈下楼梯。注意眼睛向前看,并且保持腰部挺直。 3.后期康复 (1)慢跑训练:后期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可进行慢跑训练增强下肢耐力,每天可慢跑20~30分钟。 (2)本体感觉训练:患侧腿恢复负重能力情况良好的前提下,可让患者把患侧腿放在平衡垫上单腿负重保持稳定。 (3)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训练:训练方式如上,其抗阻应达到常人标准,强化下肢肌力。

手骨骨折怎么治疗

手骨骨折怎么治疗 发表时间:2019-08-06T14:45:43.377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作者:孙友华 [导读] 一旦发生骨折,就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把握住最佳的治疗时间,让骨折得到更好的愈合和恢复。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000 骨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造成骨折的原因也有很多。一般是由外力造成,导致骨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中断和破坏。而手是我们人身体部位中最灵活的部位,平时生活中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受伤也是生活中在所难免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骨折的情况。那么如何判断骨折呢?就是在触碰和移动手的时候感到十分疼痛,一般还会出现受伤部位变形和肿胀,还可能存在肉眼可见的骨骼不对称。 那么都会有什么样的原因会造成骨折呢?骨折一般容易发生于骨头比较脆弱,性子比较活泼的小孩和骨质疏松,行为较为缓慢,身体抵抗力下降的年纪大的人群,一些年轻人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骨折。小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天性好玩,但他们的骨骼发育还没有发育完全,稍微严重一点的磕碰,摔倒都有可能造成手骨骨折;而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机能逐渐退化,骨头中的钙缺失,导致骨萎缩和骨质疏松,轻微的磕碰和碰撞都会对老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不仅仅是一般的骨折,甚至于粉碎性骨折。并且老年人伤势愈合也比较慢,受伤后更容易留下各种后遗症。所以,一旦发生骨折,就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把握住最佳的治疗时间,让骨折得到更好的愈合和恢复。 治疗骨折之前,先要判断骨折的具体情况,如果是一般的骨折,骨头没有错位,碎裂,那么就可以采取保守性治疗。用石膏或者夹板外固定,定期去医院拍X光片,查看骨头的恢复情况,注意饮食,按时吃药,遵循医嘱。等骨头愈合后再做相关方面的康复锻炼,活动关节,恢复灵敏性。如果骨折比较严重,存在比较明显的骨错位移位,靠手法复位不能纠正,那么就需要手术进行治疗。骨折的愈合期比较长,一般打好石膏就可以出院了,但这并不代表就此为止,你必须要遵循医生的话,定期去复查骨头的愈合情况,往往存在许多因为不去复查而产生骨折移位等问题而让许多人再经历一次新的疼痛。在石膏固定愈合期间,有许多人觉得手都已经骨折了,就小心翼翼的端着,不敢乱动一丝一毫。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骨折愈合的时间很长,在这长时间内如果我们一直保持打石膏的动作丝毫不动的话,那我们手部的肌肉由于长时间得不到锻炼,有可能就会导致萎缩,僵硬,后期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所以,骨折后的恢复锻炼是必须的。但是恢复锻炼也是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动作过大,运动过于剧烈,则可能会导致我们手骨的二次受伤。在手骨恢复的过程中,骨头比较脆弱,过大的动作幅度极有可能会导致手骨错位,从而存在骨头歪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重新折骨接骨,让骨头重新对位,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在骨折后的愈合过程中,按时复查是极其极其重要的。 除了按时复查,食疗也是帮助骨折早期恢复的一种办法。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头是人身体的支撑,是人身体中最坚硬、最坚强的部分,所以骨头的愈合是特别重要的。那么在骨折后吃什么会对恢复有好处呢?骨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水和无机盐,所以我们的骨头受伤后要多吃高蛋白,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贝类,海鲜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受伤后的病人因为卧床较久,肠胃功能减弱,所以饮食要清淡好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吃些钙片,多晒太阳,补充钙元素,对骨头的恢复有好处。但是凡事都讲求一个度,补钙也不能盲目的狂补,大量的补钙对于身体的恢复也存在危害,由于受伤后病人的长时间卧床,对钙质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容易造成血钙升高,所以要适当的补充钙质。骨头汤也是骨折病人不能多吃的食物,大量医学实践证明,骨折的病人多吃肉骨头并不能促进骨头的早日愈合,反而会推迟愈合的时间。所以均衡膳食,是对骨折病人最好的食疗。 总而言之,骨折后要想恢复的更好更快,就要听从和配合医生的建议。在骨折后及时的送往医院治疗,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期复位、固定,并听取医生的建议,积极的做好康复训练,搭配合理的膳食,才能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

髌骨骨折(保守石膏固定)康复程序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康复计划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 ※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 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 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 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 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开始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时,力求每次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 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附录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正文 一·早期——长腿石膏固定期(骨折后6-8周) 目的:促进循环,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避免肌肉过度萎缩。 早期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㈠ 1 活动足趾(如石膏未固定踝关节,则活动踝关节)——用力、缓 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5分/组,1组/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3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 ( 但注意不要将石膏托压断! ) 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见附录1—图2)。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 ㈡ 1 可扶拐下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2 开始侧抬腿练习(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方法见附录1—图5、6。) 3 后抬腿练习:俯卧位,后抬腿至足离床5厘米,30次/组, 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根据损伤的情况及手术固定方式不同,石膏托一般需戴6-8

骨科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骨科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电钻、克氏针、钢丝或聚髌器、冰盐水、温盐水、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PDS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弹力绷带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二、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三、手术体位:仰卧位 四、手术配合: 1.首先在患肢大腿上1/3处置气压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 2.作髌骨内侧正中纵行切口,暴露骨折部位,用两把巾钳提起骨折块,根据骨折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缝合方式:(1)纵行缝合固定法:适用于横断骨折,骨折线在中或者中下1/3,骨折块完整,在髌骨内外援各1cm处,骨折断面

前后缘中点平行钻孔2个,选择粗细合适的钢丝穿过两空,用钢丝钳拧紧固定,也可在骨折复位后用聚髌器固定 (2)周边缝合固定法:适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伴一块粉碎,另一块有移位且整复后关节面尚光滑完整。用PDS线或者10×28圆针,7号线荷包式缝合髌骨边缘 (3)张力带“8”字固定法: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伴一块粉碎,另一块复位效果不佳,先荷包式缝合髌骨边缘,在距离髌骨内外缘各1cm经髌骨纵行穿过两根克氏针,钢丝“8”字缠绕克氏针内固定 3.冲洗切口,缝合髌骨两旁撕裂的腱膜与关节囊,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弹力绷带包扎 五、注意事项: 1.注意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2.手术医师取下的粉碎性骨块要保管好 3.使用聚髌器固定时,要备好冰盐水、热盐水

股骨骨折诊疗指南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多数为关节囊内骨折,是50岁以上老年人 最常见的骨折,尤以女性或骨质疏松者多见。致残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常由较大暴力引起。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常可导致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女性,多有绊倒、扭伤或其他 外伤病史,暴力有时不剧烈,可因疏忽而延误诊治。 【诊断】 1?症状 (1) 外伤后引起韻部疼痛。 (2) 曽宽关节主动活动受限。 (3) 除少数外展嵌顿型骨折以外,多数患者伤后站立、行走功能明显受限。 2?体征 (1)患者韻部轻度屈曲、内收位。 ⑵ 下肢450?600外旋、短缩畸形。 ⑶饉关节被动活动感觉疼痛。 ⑷腹股沟中点压痛。 (5) 大转子上移并有叩痛。 (6) 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 3 ?辅助检查韻关节X线正侧位片可明确诊断,注意有 无骨质疏松。按骨折线移位程度(Garden分类)可分为: (1)不完全骨折,外展嵌顿型。 ⑵无移位的完全骨折。

(3)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 ⑷ 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如早期X线片阴性,而临床症状明显,怀疑有骨折可能, 应卧床休息,穿防旋鞋制动,相隔2?3周后再次摄片,以 排除骨折。 【治疗原则】 1 ?无移位(Garden工、H )或外展嵌顿型骨折对于老年人,如条件允许,可行简单内固定治疗,稳定性骨折端,减少再移位可能,亦便于护理,减少并发症。如无条件,可采用患肢外展位皮肤牵引或穿防旋鞋保持患肢于外展、旋转中立位。鼓励半卧位、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2 ?有移位(Garden皿、IV )骨折明确诊断后,检查和调节全身状况,除外手术禁忌,择期手术。手术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包括年龄、体质、骨骼密度、内科疾病、外伤持续时间、骨折移位程度和经济情况以及手术的医师经验与条件,选择下列手术:(1)闭合复位内固定:内固定可选用多钉固定,女口3枚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 ⑵人工股骨头或全韻关节路换术:多根据患者生理年龄、体质、活动度、骨折类型、韻臼有无病变等诸多因素选择。 3 ?年龄过大、体力较差、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而不宜 采用手术治疗或患者与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者,如骨折无移位,可做下肢皮肤或骨牵引。牵引时下肢外展、中立位,在抬高床脚的同时患者取半卧位,加强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骨折已有移位,则不可能通过牵引使骨折愈合,可放弃骨折治疗,早期坐起,有条件时即离床用双拐或轮椅活动。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康复计划—康复科资料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康复计划 1 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次,2次/日。 ——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 2.直抬腿练习——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 3.多角度坐位抗阻伸膝:坐位小腿自然下垂于床外,0-30°--0-90°(疼痛不明显后可用沙袋为负荷,)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日。 4.俯卧(立)位“勾腿练习”:静力练习,用健侧腿辅助屈膝至无痛角度保持10—15秒。10次/组,4组/日。 5.静蹲练习:后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不得“内外八字”,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半分钟/次,间隔5秒,3-4连续/组。2-3组/日。 6.单腿蹲起练习: 保护下患侧单腿站立,上体保持正直,缓慢蹲下约30°,再缓慢伸直下肢站起。即在0-30°范围蹲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此练习主要强化下肢在运动中的控制能力,因此练习时不要求速度,关键在于通过下肢肌肉协调的收缩控制稳定的动作。必要时可双手提重物以增加练习难度。早期练习可以双侧腿同时进行,逐渐过渡重心至患侧,一般为10-30秒/次,2-3次/组,1-2组/日。 二、活动度练习 1.髌骨松动术:手推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方向20次,2—3次/ 日。 2.坐位抱膝:坐立位,双手抱住脚踝,使脚跟缓慢接近臀部。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逐渐使距离缩短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此练习应循序渐进,切忌盲目冒进或畏痛不前。保持10分钟/次,隔日一次练习。 3.俯卧屈膝:俯卧位(脸向下趴于床上),双腿自然伸展,自行握患腿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可用长毛巾或宽带子系于脚腕处,以便于牵拉)。或由他人帮助。 1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钢丝张力带、钢丝环扎和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 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6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法分为A组(29例)、B组(27例)、C组(30例),分别采用钢丝环扎固定、钢丝张力固定、钛缆内固定。结果:A组膝关节优良率为86.21%,B组为96.30%,C组为100%,三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膝达90°时间、功能完全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以A组最长,C组最短,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丝张力带和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效果较好,可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髌骨下极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是一类特殊的髌骨骨折[1],多需要手术治疗。该类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块相对较小,且下极应力相对集中[2],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院近年来收治髌骨下极骨折86例,分别采用钢丝张力带、钢丝环扎和钛缆内固定治疗,本文对3种内固定方式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6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法分为A组(29例)、B组(27例)、C组(30例)。A 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39.21±3.12)岁;因交通事故受伤21例,摔伤8例;闭合伤25例,开放伤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2.5~9 h;2例合并股骨髁骨折,3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B组男18例,女9例;年龄24~68岁,平均(40.32± 3.44)岁;其中因交通事故受伤21例,摔伤6例;闭合伤23例,开放伤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5~8 h;1例合并股骨髁骨折,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C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3~70岁,平均(40.03±3.31)岁;其中因交通事故受伤23例,摔伤7例;闭合伤24例,开放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5~8 h;3例合并股骨髁骨折,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 1.2 方法A组采用钢丝环扎固定,B组钢丝张力固定,C组采用钛缆内固定。A组行髌前横弧形切口,暴露并清理骨折端,骨折复位,用钢丝环绕股四头肌、髌周、髌韧带环扎固定髌骨骨折。术后石膏夹板固定膝关节,5周后去石膏,康复训练,8周后拄双拐下地。B组于髌前中线行“S”切口,暴露并清理骨折端,骨折复位,分别与胫骨结节后0.5~1.0 cm处、髌骨正中钻孔。用双股1.0 mm钢丝在髌前“8”字交叉,绕过两骨孔,在膝关节屈曲30°位拉紧钢丝形成张力带,缝合伤口。使膝关节伸直位,用膝关节铰链式支具固定。术后第3天可行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第2周拆线,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度。C组于膝前正中纵行手术切口,骨折复位。分别于髌骨中部、胫骨结节、下方横行钻孔,用钛缆穿两骨孔后在髌前“8”字交叉固定,收紧钛缆,缝合伤口。术后第3天可行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第2周拆线,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度。

跟骨骨折的治疗体会及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的治疗体会及疗效观察 关键词跟骨骨折;疗效;跟骨重建锁定钢板 跟骨骨折是足踝部最常见的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 65%[1],所以跟骨骨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早期的距跟关节融合术,随着临床经验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本科手术采用跟骨重建锁定钢板治疗了4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选自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34例41足,女11例16足;年龄19~55岁,双侧12例;皆为闭合性骨折;受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受伤至手术时间3~16 d,平均时间7 d;手术后随访时间1~4年;Sander分型:男Ⅱ型32足、Ⅲ型7足、Ⅳ型2足;女Ⅱ型9足、Ⅲ型5足、Ⅳ型2足;Ⅱ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骨折闭合撬拨复位穿针或钢板内固定术,Ⅲ型和Ⅳ型均采用外侧扩“L”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本组病例未予Ⅰ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1例患者于撬拨术5个月行跟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术。术后到完全负重时间1~9个月,无皮瓣坏死病例,经换药和使用抗生素等积极治疗,伤口愈合。 1. 2 影像学检查及骨折分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检查,并行冠状面和水平面CT扫描,作为分型标准。所有患者均做Sanders分型:Ⅰ型:所有无移位的骨折;Ⅱ型:劈裂后距下关节的部分发生骨折(2个骨折块);Ⅲ型:较复杂的骨折(有2条骨折线将跟骨分3块);Ⅳ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块通常为4块以上。 1. 3 手术方法采用跟骨“L”形外侧切口,待足部皮肤出现“皱纹征”,一般伤后7~10 d行手术;用手术刀紧贴跟骨外侧壁骨膜下锐性分离。切口垂直部分和跟腱平行并位于腓肠神经后方。切口转向前方,沿足背皮肤和足底皮肤线向前,平行于跟骨跖面,向远侧延伸越过跟骰关节。在皮瓣的顶端,沿切口线直接切到骨面,保留一全厚皮瓣,用3枚直径 2.0 mm的克氏针从皮瓣下分别钻入外踝、距骨颈外侧壁及骰骨,并向上折彎针尾,使切口皮瓣“不接触”牵开,这样可以较好地维持距下关节的显露。将薄的外侧壁向外翻,显露跟骨骨折。①如中关节面和后关节面的内侧部分没有骨折分离,跟骨结节指向跖侧、内侧和向内翻出。将1枚4 mm的schanz针插入跟骨结节,向后牵引平移使跟骨结节前倾移位,然后跟剩余的没有损伤的关节面对位,克氏针剪短留置。②跟骨前突的骨折,尤其是涉及跟骰关节的骨折,应在直视下复位并暂时固定。 ③术中摄轴位和侧位片评估跟骨结节和前突的复位情况。接着重建跟骨后关节面,在直视下确保骨折复位满意,并用小骨膜剥离器触摸检查。在钢板螺钉放置之前,使用克氏针暂时固定。再次术中摄片,确保骨折的所有部分完全复位。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时间:地点: 主持人:主讲人: 参加人员: 髌骨骨折是较常见的损伤,多见于撞伤或摔伤。治疗方法通常有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或者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新鲜髌骨骨折的治疗,应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滑,给予较牢固内固定,早期活动膝关节,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骨折的康复护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避免骨折发生废用综合征: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肢体畸形,对髌骨骨折固定复位后患者极为重要。髌骨骨折康复锻炼应以主动功能练习为主,注意动作协调、循序渐进,活动量由少到多,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切忌采取任何粗暴的被动活动。 1、伤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即应开始练习肢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小时不少于100次,以防肢四头肌粘连,萎缩,伸膝无力,为下地行走打好基础。如无禁忌,应随时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练习踝关节和足部关节活动,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伤后一个月,可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不然膝关节将来可能会僵硬,影响患肢的下蹲功能,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家的锻炼方法有:①坐在床沿,膝盖后方垫实落不要空虚,由他人掌握好力量慢慢向下压腿(就是屈膝),一定注意不可使用暴力,角度、力量要循序渐进,或者在脚背放一适当重物,如枕头等,自己用力屈膝、伸直、再屈膝、伸直循环。②平躺在床上,患肢伸直抬高与床面垂直,自己用力或他人帮助屈膝、伸直。③站立于床边,手握床沿,自己下蹲屈膝。 特别重申需要注意的是:①力量要循序渐进,不能使用暴力。②别人帮忙那叫被动训练,只能锻炼关节的活动度,不能锻炼肌肉力量,最后还是要靠自己主动锻炼,两者要配合。③刚开始锻炼时会出现疼痛,可以吃一点止痛药,缓解疼痛,增加继续锻炼的信心。④不要对锻炼的效果要求太高,也就是说不要期望3-4天就能怎么样,但也不能以此为理由消极怠工。 对于关节来说,僵硬的关节是没有用的,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会受到严重影响。膝关节屈膝最少要达到110度左右才能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骨科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三者缺一不可。 出院指导 1、防止外伤,应在身体素质许可下早下床晚负重,下床时正确使用拐杖。 2、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如鸡蛋、绿色蔬菜等。若病人有糖尿病,应嘱病人吃低糖或无糖饮食。 3、用药:遵医嘱合理用药,做好用药指导。 4、术后2—3周可淋浴,伤口周围一月后可用浴液清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