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曲柳原条常见缺陷的合理造材

水曲柳原条常见缺陷的合理造材

水曲柳原条常见缺陷的合理造材
水曲柳原条常见缺陷的合理造材

水曲柳原条常见缺陷的合理造材

每根原条上的缺陷程度和部位都不尽相同,要把这些原条造成优质高价的原木产品,就必须要摸索和掌握木材缺陷规律性,遵循合理造材原则,达到材尽其用,增产增值。

标签:水曲柳原条;带缺陷的水曲柳;合理造材

水曲柳根部断面心腐,黑褐色成空洞,腐朽外围黄白色腐朽,这种腐朽平均每厘米直径向材身延伸长度为2-2.5厘米,按此规律造材,均可造出经济材或特选材。

例1:水曲柳原条13米,距根部2.5-3.1米处有深18厘米的偏枯,底部已腐朽,6-10.7米处有弯曲,拱高31厘米,9米处有腐朽节13厘米,10米处有腐朽节10厘米,10.7米有漏节4厘米,此原条根部断面心腐,黑褐色呈空洞,腐朽外围黄白色,如下表有两种造材方案:

从两种造材方案分析可知:第1方案是合理的,主要是按照水曲柳根部心腐蔓延规律采取了墩根保优的造材方法,墩掉1米薪材后,腐朽完全消失。第三节造出4米二等旋切材,增加了经济材比重43.2%,增加产值475.35元,平均每立方米提高售价682元。第2方案是不合理的,第一节造4米薪材,带了3米优质材,没有按照水曲柳根部心腐蔓延规律造材。

水曲柳根部断面腐朽呈圆形空洞,颜色呈黑褐色,这种腐朽比较严重,造材时应该用工具探空洞深度后延伸长0.5米可出经济材。

例2:水曲柳半原条长10米,距根部1米起至梢部有彎曲,拱高18厘米,根部断面是黑褐色心腐,心腐直径37厘米,空洞直径28厘米,用工具探空洞深1.1米,如下表有两种造材方案:

从两种造材方案分析可知,第1方案把根部空洞腐朽截掉1.5米,材积虽然减少0.208m3,但经济材比重增加33.58%,产值增加了204.17元,平均每立方米提高售价778元,所以较第2方案合理。

例3:水曲柳原条长19.4米,根部黑褐色心腐直径30厘米,12.8米处有死节尺寸19厘米,16.8米、16.9米出有活节尺寸12厘米、11厘米,径级4米、7米、13米、处分别为45厘米、44厘米、38厘米,19米处为24厘米,小头直径17厘米。(表3)

第2方案与第1方案,对比中可以看出第1方案虽然也设计出2根优质材,但没有按规律墩根,而造成一根2米薪材,违反了造材原则。

第2方案既墩根0.8米根腐,又在12.8米处死节部位下锯,虽然材积减少

渗碳淬火质量缺陷分析

齿轮渗碳后淬火的质量分析 摘要:通过对齿轮渗碳淬火后出现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论述了齿轮淬火产生缺陷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淬火过程和合理选用淬火介质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 齿轮渗碳淬火常见质量问题 (1)淬火后硬度不足、硬度分布不均匀、硬化深度不够;(2)淬火后心部硬度过高;(3)淬火变形超差;(4)淬火开裂;(5)油淬后表面光亮度不够。 这类质量问题的出现往往与齿轮的材质、前处理、淬火加热、渗碳碳势和淬火冷却有关。在排除材质、前处理和加热渗碳中的问题后,淬火介质及相关技术的作用就特别突出了。近年来国外对淬火冷却问题的研究证明,它是提高热处理质量最值得注意的问题。 渗碳齿轮淬火常用油作冷却介质。因此,下面将首先分析齿轮淬火产生质量问题与淬火介质特性和用法的关系,并指出了淬火介质冷却速度的特点。最后介绍了常用淬火介质的特点和选用时的注意事项。 1.1 硬度不足与硬化层深度不够 淬火冷却速度偏低是造成齿轮淬火硬度不足、硬度不均和硬化深度不够的原因,冷却偏低又可以分为高温阶段冷速不足、中低温阶段冷速不足以及低温阶段冷速不足等情况。如对于中小齿轮,淬火硬度不足往往是中高温阶段冷速不足所致,而模数大的齿轮要求较深淬硬层时,提高低温冷却速度就非常必要了。 对于淬火用油,一般说,油的蒸气膜阶段短、中温冷速快、低温冷却速度快,往往能获得高而且均匀的淬火硬度和足够的淬硬深度。 工件装挂方式对淬火冷却效果也有明显影响。要使淬火油流动通畅,并配备和使用好搅拌装置,才能得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提高淬火介质的低温冷却速度,可以增大淬硬层深度。在渗层碳浓度分布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低温冷却速度高的淬火油,往往获得更深的淬火硬化层,因此,采用冷却速度快的淬火油,缩短渗碳时间,也能获得要求的淬硬层深度。要求的渗碳淬硬层深度越大,这种方法缩短渗碳时间的效果越明显。 1.2 淬火后心部硬度过高 这类问题主要与原材料淬透性、所选淬火油冷速过快或其低温冷却速度过高有关。解决办法之一是更换淬火油。办法之二是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来降低淬火油的中低温冷却速度。办法之三是改用淬透性更低的钢种。 1.3 淬火变形问题 引起变形的原因主要为冷却速度不足和冷却不均匀,比如,齿轮的内花键孔变形,往往是所选的淬火油高温冷速不足,或者说油的蒸气膜阶段过长的缘故。提高油的高温冷速并提高油在整个冷

常见冲压质量问题及解决之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常见冲压质量问题及解决之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冲压工序。 冲裁件常见缺陷有:毛刺、制件表面翘曲、尺寸超差。 1、毛刺 在板料冲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来讲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提高制件的工艺性,改善冲压条件,就能减小毛刺。 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间隙 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影响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有如下因素: a 模具制造误差-冲模零件加工不符合图纸、底板平行度不好等; b 模具装配误差-导向部分间隙大、凸凹模装配不同心等; c 压力机精度差—如压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不好,或是滑块行程与压力机台面的垂直度不好,工作台刚性差,在冲裁时产生挠度,均能引起间隙的变化; d 安装误差—如冲模上下底板表面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对大型冲模上模的紧固方法不当,冲模上下模安装不同心(尤其是无导柱模)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 e 冲模结构不合理-冲模及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冲裁力不平衡等; d 钢板的瓢曲度大-钢板不平。 1.2 刀口钝 刃口磨损变钝或啃伤均能产生毛刺。影响刃口变钝的因素有: a 模具凸、凹模的材质及其表面处理状态不良,耐磨性差; b 冲模结构不良,刚性差,造成啃伤; c 操作时不及时润滑,磨损快; d 没有及时磨锋刃口。 1.3 冲裁状态不当 如毛坯(包括中间制件)与凸模或凹模接触不好,在定位相对高度不当的修边冲孔时,也会由于制件高度低于定位相对高度,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形状不服帖而产生毛刺。 1.4 模具结构不当

1.5 材料不符工艺规定 材料厚度严重超差或用错料(如钢号不对)引起相对间隙不合理而使制件产生毛刺。 1.6 制件的工艺性差-形状复杂有凸出或凹入的尖角均易因磨损过快而产生毛刺。 小结: 毛刺的产生,不仅使冲裁以后的变形工序由于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开裂,同时也给后续工序毛坯的分层带来困难。大的毛刺容易把手划伤;焊接时两张钢板接合不好,易焊穿,焊不牢;铆接时则易产生铆接间隙或引起铆裂。 因此,出现允许范围以外的毛刺是极其有害的。对已经产生的毛刺可用锉削、滚光、电解、化学处理等方法来消除。 孔变形,凸焊螺母后不易取出 孔毛刺,凸焊螺母困难 2、制件翘曲不平 材料在与凸模、凹模接触的瞬间首先要拉伸弯曲,然后剪断、撕裂。由于拉深、弯曲、横向挤压各种力的作用,使制件展料出现波浪形状,制件因而产生翘曲。 制件翘曲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冲裁间隙大 间隙过大,则在冲裁过程中,制件的拉伸、弯曲力大,易产生翘曲。改善的办法可在冲裁时用凸模和压料板紧紧地压住,以及保持锋利的刃口,都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冲压件常见的几种缺陷

冲压件常见的几种缺陷 一般来讲,冲压件的缺陷主要有毛刺、弹复、弯裂、偏移、破裂、起皱、组织疏松、表面划痕、拉伤、碰伤、压伤等。 缺陷种类原因分析防止措施 剪切断面带间隙小于合理间隙,凸、凹模 有裂口,和较大刃口处的裂纹不重合修磨凸凹模间隙毛刺的双层断面 断面斜度大、 形成拉断的毛刺、间隙过大、裂纹不重合更换新的工作零件 圆角处的蹋角增 大 冲孔件孔边毛 毛刺大,落料件圆凹模刃口磨钝修磨凹模刃口角带蹋角增大 落料件上产生 的毛刺、冲孔件凸模刃口磨钝修磨凸模刃口刺产生大蹋角 落料、冲孔件 上产生毛刺、蹋冲裁凸、凹模刃口磨钝修磨凸凹模刃口角大 金属板材在塑性弯曲时总是伴1、在工件设计上改 随着弹性变形,因此,当工件弯曲进某些结构促使 以后就会产生弹复弹复角减小弹复2、从模具设计上考 虑减少弹复 3、采用拉弯工艺 4、采用其它工艺方 面的措施 1、毛坯的质量1、选用表面质量好 的毛坯 2、弯曲件设计上不合理2、设计时,使工件 的弯曲半径大于 其最小弯曲半径弯裂3、弯曲时没考虑好弯曲线与材料3、弯曲时,弯曲线 的纤维方向与材料的纤维方 向垂直 4、弯曲时,没考虑好毛刺放置的4、弯曲时,应把有 方向毛刺的一边放在 弯曲内侧

缺陷种类原因分析防止措施 表面划痕、疏松7、模具硬度差,有金属粘7、提高模具硬度或更换模具材 附现象料 8、模具间隙过小和不均8、加大或调匀模具间隙 9、拉深方向选择不当,板9、改变拉深的方向 料在凸模上有相对移动 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半径上须研磨抛光模具的工作平面和 毛刺,毛坯表面或润滑油中圆角,清洁毛坯,使用干净的拉毛有杂质,拉伤零件表面,一润滑剂 般称“拉丝” 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避免零件间产生碰撞碰伤完成后,零件之间发生碰 撞 压伤装具设计不合理,零件摆合理地设计装具,同时做到 放时发生挤压轻拿轻放 穹弯不平凸、凹模磨损,间隙大采用弹性卸料板可使板料压紧 后再冲裁,避免了板料弯曲

简析冲压模具生产中常见问题

简析冲压模具生产中常见问题 冲压生产效率和成本对模具的依赖性很大。对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的故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正确的维修方案。及时解决模具损坏、卡模、刃磨和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处理好模具维修与报废的关系,才能减少停产修模时间,缩短生产周期,保证冲压生产的正常进行。 标签:冲压模具;生产;问题;对策 1 汽车冲压模的分类 汽车冲压模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分类: 1.1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a.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b.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c.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d.成形模: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1.2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a.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b.复合模: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c.级进模(也称连续模):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依产品的加工方法分类,依产品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将模具分成冲剪模具、弯曲模具、抽制模具、成形模具和压缩模具等五大类。 a.沖剪模具:是以剪切作用完成工作的,常用的形式有剪断冲模、下料冲模、冲孔冲模、修边冲模、整缘冲模、拉孔冲模和冲切模具。 b.弯曲模具:是将平整的毛胚弯成一个角度的形状,视零件的形状、精度及生产量的多寡,乃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模具,如普通弯曲冲模、凸轮弯曲冲模、卷边冲模、圆弧弯曲冲模、折弯冲缝冲模与扭曲冲模等。 c.抽制模具:抽制模具是将平面毛胚制成有底无缝容器。 d.成形模具:指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法来改变毛胚的形状,其形式有凸张成形冲模、卷缘成形冲模、颈缩成形冲模、孔凸缘成形冲模、圆缘成形冲模。 e.压缩模具:是利用强大的压力,使金属毛胚流动变形,成为所需的形状,其种类有挤制冲模、压花冲模、压印冲模、端压冲模。 2 冲压模具生产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以下就生产中常见的冲压不良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进行详细

常见冲压件质量及解决办法

一、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冲压工序。 冲裁件常见缺陷有:毛刺、制件表面翘曲、尺寸超差。 1、毛刺 在板料冲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来讲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提高制件的工艺性,改善冲压条件,就能减小毛刺。 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间隙 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影响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有如下因素: a. 模具制造误差-冲模零件加工不符合图纸、底板平行度不好等; b. 模具装配误差-导向部分间隙大、凸凹模装配不同心等; c. 压力机精度差—如压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不好,或是滑块行程与压力机台面的垂直度不好,工作台刚性差,在冲裁时产生挠度,均能引起间隙的变化; d. 安装误差—如冲模上下底板表面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对大型冲模上模的紧固方法不当,冲模上下模安装不同心(尤其是无导柱模)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 e. 冲模结构不合理-冲模及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冲裁力不平衡等; d. 钢板的瓢曲度大-钢板不平。 1.2 刀口钝 刃口磨损变钝或啃伤均能产生毛刺。 影响刃口变钝的因素有: a.模具凸、凹模的材质及其表面处理状态不良,耐磨性差; b.冲模结构不良,刚性差,造成啃伤; c. 操作时不及时润滑,磨损快; d.没有及时磨锋刃口。 1.3 冲裁状态不当 如毛坯(包括中间制件)与凸模或凹模接触不好,在定位相对高度不当的修边冲孔时,也会由于制件高度低于定位相对高度,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形状不服帖而产生毛刺。 1.4 模具结构不当。 1.5 材料不符工艺规定 材料厚度严重超差或用错料(如钢号不对)引起相对间隙不合理而使制件产生毛刺。 1.6 制件的工艺性差 形状复杂有凸出或凹入的尖角均易因磨损过快而产生毛刺。 毛刺的产生,不仅使冲裁以后的变形工序由于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开裂,同时也给后续工序毛坯的分层带来困难。大的毛刺容易把手划伤;焊接时两张钢板接合不好,易焊穿,焊不牢;铆接时则易产生铆接间隙或引起铆裂。因此,出现允许范围以外的毛刺是极其有害的。对已经产生的毛刺可用锉削、滚光、电解、化学处理等方法来消除。 2、制件翘曲不平 材料在与凸模、凹模接触的瞬间首先要拉伸弯曲,然后剪断、撕裂。由于拉深、弯曲、横向挤压各种力的作用,使制件展料出现波浪形状,制件因而产生翘曲。 制件翘曲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冲裁间隙大

冲压件常见缺陷

冲压件常见缺陷及调整 一、拉深模的调整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 1 进料阻力的调整 在拉深过程中,若拉深模进料阻力较大,则易使制品拉裂;进料阻力小,则又会起皱。因此,在试模时,关键是调整进料阻力的大小,即调整压边力的大小。 拉深阻力的调整方法是: (1)调节压力机滑块的压力,使其处于正常压力下进行工作; (2)调整拉延模的平衡块,以控制压料力的大小; (3)调整材料的定位,也可以控制压料力的大小; (4)调节拉深模的压边圈的压边面,使其与坯料有良好的配合; (5)修整凹模的圆角半径; (6)修整压边筋间隙; (7)采用合适的润滑剂。 2拉深深度及间隙的调整 (1)在调整时,可把拉深深度分成2~3段来进行调整。即先将较浅的一段调整后,再往下调深一段,直到调到所需的拉深深度为止; (2)在调整时,先将上模固紧在压力机滑块上,下模放在工作台上先不固紧,然后在凹模内放入样件,使上`下模吻合对中,调整各方向间隙,使之均匀一致后,再将模具处于闭合位置,拧紧螺栓,将下模固紧在工作台上,取出样件,即可试模。 二、试摸时,出现工件表面檫伤或壁部变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进行调整? 其主要原因如下:调整方法是: 1、凹模圆角太小或表面质量粗糙;1、加大凹模圆角半径,或进行凸、凹模抛光; 2、凸、凹模间隙太小,造成表面檫伤;2、应加大凸、凹模间隙; 3、压边力太大,3、分析材料的流动方向,设法减小压边力; 4、润滑不良或板料的金属微料附着在凹模上。4、将凹模表面抛光或镀铬,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三、试模时,拉深件表面起皱应该如何调整? 1、调整压力边的大小 当折皱在制件四周均匀产生时,应判断为压料力不足,逐渐加大压料力即可使皱纹消除。如果增大压料力仍不能克服折皱时,则需增加压边圈的刚性。由于压边圈刚性不足,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圈会产生局部挠曲而造成坯料凸缘起皱。 当拉深锥形件和半球形件时,拉深开始时大部分材料处于悬空状态,容易产生侧壁起皱,故除增大压边力外,还应采用拉深肋来增大板内径向拉应力,以消除皱纹。 2、调整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增大了坯料悬空部位,减弱了控制起皱的能力,故若发生起皱时,可在调整时,适当减小凹模圆角半径。 3 调整间隙值 间隙过大,当坯料的相对厚度(坯料的厚度与直径之比)较小时,薄板抗失稳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折皱,因此适当调整冲模间隙,使其间隙调得小一些,也可以防皱。 四、拉深模在试模时,制品常会被拉裂,其调整冲模的方法是什么?

冲裁件常见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冲裁件常见的缺陷有: 毛刺、制件表面翘曲不平,尺寸精度超差等。 ㈠毛刺 在冲裁加工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来讲是很难避免的。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间隙 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造成间隙过大、过小和不均匀的因素有: ⑴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精度不符合冲模图纸的规定。 ⑵凸模或凹模有反梢(反锥),使冲裁过程中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⑶导向部分间隙大。如导柱与衬套的配合间隙或斜楔冲裁的导向板间间隙过大均能引起冲裁过程中间隙的变化。 ⑷装配误差。如凸模与凸模固定板装配垂直,或者凸模与固定板孔配合部分已磨损,或者是固定凸模或凹模位置的定位销位置不准,都会造成凸模与凹模相对位置发生偏差而使间隙不均。 ⑸安装误差。如冲模上下底板表面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上模螺钉紧固不当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 ⑹冲模结构不合理。如冲模或冲模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在冲裁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影响间隙的变化。或者缺乏用以抵消在冲裁过程中产生侧向力的反侧压块,使工作部分产生了相对移位。 ⑺压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的平行度不好,或者滑块的运动方向与压床台面的垂直度不好。 ⑻板料的瓢曲度大,在冲裁过程中,使直径较小的凸模发生倾斜。 2.刃口钝

磨损或啃伤冲件。 3.定位高度不当 修边冲孔时,如果制件深度低于定位高度时,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就会不服贴而产生毛刺。 4.模具结构不当 由于缺乏必要的压料装置,在单面冲裁时,尤其是厚板在冲裁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使金属纤维伸长并拉断,导致冲裁裂面粗糙,出现较大的毛刺。 毛刺的产生,不仅在以后的变形工序容易引起开裂,而且给板料分层和送料造成困维,并加剧刃口磨损,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产生铆接间隙或焊穿、焊不牢等缺陷。毛刺还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划伤操作者,威胁人身安全。如果在制件上已经出现了允许范围外的毛刺,就应当予以消除。消除毛刺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滚光。产生的原因: 1?冲裁间隙大。间隙过大,很容易产生翘曲。 2.凹模洞口有反梢。制件在通过尺寸小的部位时,外同向中心压缩,从而产生弯曲。 3制件本身产生的翘曲。当制件形状复杂时,制件周围的剪切力就不均匀,而使制件出现翘曲。解决的办法是增大压料力,冲裁前压紧,然后象精冲那样冲裁,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材料内部应力产生的翘曲。板料在轧制、卷绕时产生的内部应力在冲裁后转移到表面时,制件将出现翘曲,所以这种应力在加工前就将其消除。可以通过矫平机矫平或退火来消除,也可在加工后矫平。 5.由于油、空气、杂物产生翘曲。在冲模和制件之间有油、空气、杂物等压迫制件时,制件将产生翘曲,特别是对薄料,软材料影响较大。 ㈢尺寸精度超差 1.模具刃口尺寸制造超差

冲压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各种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冲压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各种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 废品产生的原因 A. 原材料质量低劣; B. 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 C. 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或者没有保证条料按一定的间隙送料; D. 冲模由于长期使用,发生间隙变化或本身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 E. 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位置发生相对变化; F. 操作者的疏忽,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 预防废品的主要措施 A. 原材料必须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符合(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B. 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 C. 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D. 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一定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处理; E. 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送一定要用合适的工位器具,否则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 F. 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清洁,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三.冲裁件毛刺的产生原因 A.冲裁间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 B.冲模工作部分刃口变钝; C. 凸模和凹模由于长期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对策 A. 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 B.在安装凸模时一定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间隙并使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 C. 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 D.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 冲裁件剪裂断面允许毛刺的高度 冲裁板材厚度>0.3>0.3-0.5>0.5-1.0>1.0-1.5>1.5-2.0 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 生产时允许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 四. 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原因 有间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凸凹模间隙过大及凹模刃口带有反锥度

渗碳件常见缺陷

渗碳常见缺陷 1 渗碳层中有网状或大块状碳化物: 渗碳剂活性太高,使表面含碳量过高。渗碳后冷速太慢,预冷温度过低。 危害:增加了表面脆性,渗层易剥落,降低使用寿命。零件在淬火或磨削中易产生裂纹。 消除办法:进行A Cm以上的高温淬火或正火。 2 渗层中有大量的残余奥氏体: 渗碳剂浓度太高,使表面含碳量过高。淬火温度过高。 危害:降低表面硬度和接触疲劳、弯曲疲劳性能,淬火易变形。消除办法:进行高温回火后,重新加热淬火或冷处理。 3 黑色组织:某些合金刚渗碳以后,表层组织中出现断续的网状黑色组织,深度为0.03~0.05㎜. 产生原因:渗碳介质中的氧向钢内扩散,在晶界处形成铬、锰、钛、硅的氧化物,使得晶界处合金元素贫化,造成局部淬透性下降,而出现了奥氏体分解产物(屈氏体等) 危害:降低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缩短零件使用寿命。 消除办法:减少氧化性气氛,增加炉子的密封性,排气充分,提高冷速。已形成的可噴丸处理。 4 过热:渗碳时或渗碳后加热时过热,表现为钢的晶粒过大。 危害:增加脆性,增加表面碳化物的数量,并形成粗大碳化物,甚至

形成莱氏体,使零件报废。 消除办法:进行正火后再淬回火。 5 表面脱碳:渗碳后期渗碳气氛浓度过低,或渗碳后冷却及淬火加热时保护不良。 危害:降低了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也降低了接触疲劳强度,淬火时易开裂。 消除办法:补渗或磨掉脱碳层,喷丸。 6表面含碳量过低,渗层深度不足。 产生原因:渗碳气氛浓度过低,渗碳温度低,时间短,炉子漏气,零件表面沉积碳黑,装炉量太多,排气不充分。 危害:降低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消除办法:补渗 7 渗碳层过深: 产生原因:渗碳温度偏高,时间过长。 危害:淬火应力及脆性增加,韧性降低。 对严格要求渗层的产品只能报废。 8 渗碳层不均匀: 产生原因:零件表面不清洁或积碳,炉温不均,气氛循环不良或漏气,原材料带状偏析严重。 危害:性能不均,降低使用寿命。 消除办法:补渗为避免层深增加太多,可适当取低点的渗碳温度 9 表面腐蚀及氧化:产生原因:渗碳剂中含有硫及硫酸盐,零件表面

渗碳件质量检查

渗碳件质量检查 零件渗碳前的检验: 1.根据GB699-88《优质碳素钢技术条件》和GB3077-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等标准,对零件材质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 2.零件表面不得有刀迹,尖锐角、氧化、生锈等,表面粗糙度应低于Ra3.2μm 3.零件内部应无偏析、疏松等缺陷,原材料带状组织应≤2~3级,魏氏组织≤1级,晶粒度≥5级 渗碳层总深度检验: 1.渗碳层总深度≤0.3mm的渗碳件,按GB9451-88《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的具体规定进行检验,常用显微组织测量法和显微硬度测量法 1)显微组织测量法是零件热处理后导致零件表层和心部显微组织的变化,测定零件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 2)显微硬度测量法是零件经热处理后导致零件表面至心部“维氏显微硬度” 的变化,测定零件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 2.日常生产渗碳层总深度一般用金相法检验,试样应是退火的平衡状态。 碳素钢渗碳层总深度为过共析层+共析层+1/2过渡层之间的垂直距离;合金钢渗碳层总深度为过共析层+共析层+全部过渡层(过共析层+共析层应为总渗碳层深的60%~70%)之间的垂直距离 3.渗碳工艺过程中间检验以试样为主,常用断口目测法和磨片蚀显法 断口目测法是将渗碳中间试样出炉后淬火打断观察断口,渗碳层为银白色瓷状,未渗碳部分为暗灰色纤维状,交界处的碳质量分数约为0.4%,此处至表面的垂直距离即定为渗碳层下限深度 磨片蚀显法是将渗碳中间试样(淬火或正火状态均可)断面磨平用体积分数为4%的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几秒钟后,出现黑圈,黑圈厚度即为粗略的渗碳层下限深度 4.同一批零件,渗碳层深度的波动,必须在图样规定的范围内同一零件渗碳层深度的波动范围是图样规定波动范围的1/2 碳深度梯度检验: 1.日常生产检验,可以用碳浓度(质量分数的)梯度和硬度的梯度检验互补,但质量仲裁应以硬度梯度(至心部硬度降)为准 2.常用剥层法,剥层检验交界处的碳的质量分数为0.4%,剥层在表面0.1mm内,碳浓度(质量分数)应达到图样要求,一般以0.8%~1.0%为合格,碳深度梯度过渡过应平缓,不得出现陡坡,浅层渗碳允许表面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8% 渗碳层淬火前的组织检验: 1.渗碳层淬火前的组织应是珠光体+碳化物+少量铁素体

冲压件缺陷分析

冲压件缺陷分析 摘要:汽车冲压件产品种类丰富、形状复杂,在冲压生产时,经常会发生一些不良现象。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对如何避免在冲压生产时出现不良现象。 关键词:冲压件;缺陷;质量 冲压加工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关系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得到普遍的运用。在我国汽车生产过程,如汽车车身、车架及车圈等零部件都是冲压加工出来的,而且汽车冲压件产品种类日趋丰富、形状日趋复杂,在冲压生产时,经常会发生一些不良质量现象,如何避免问题的产生,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此做进一步探索。 1 冲压件质量缺陷 1.1 凸凹模间隙引起的冲裁断面质量缺陷 影响冲裁断面而引起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冲裁间隙。在冲压件加工过程中,冲裁间隙主要是由材料厚度、材料材质、初冲截材料的供应状态、润滑方式等等因素影响。由于生产过程中,冲压件设计精度要求、生产条件不同,在实际加工时,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间隙值。冲裁间隙对冲压件冲裁断面的质量、模具使用状况、冲压精度、力能消耗等多个工艺参数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根据冲压件毛刺大小、冲压断面残余应力大小、模具使用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一个最佳间隙值,作为生产的一个指导值,从而保证冲裁断面质量。 1.2 凸凹模质量缺陷引起的冲裁断面质量缺陷 在冲裁断面时,若其所用刃口磨损,往往导致冲裁断面周边有二次剪切出现,因为裂纹产生的滞后的原因,有较高且薄的毛刺产生。再者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局部刃口塌边的出现,使局部出现超差间隙,从而冲压件出现高度不均、毛刺根部R增大。而导到局部刃口塌边出现,往往是因为局部刃口磨损或者是刃口热处理效果不良所到,需要对刃口做修复处理后,再开始生产作业。当全锥度凹模研磨超差或凹模垂直度降低时,也都会导到冲裁断面出现质量问题,一般表现为斜度变大、出现塌角等。当凸凹模硬度过高或定心严重超差时,容易出现卷刃和引起凸凹模局部缺口,这些,都直接导致冲裁面凸凹形线条出现。凹模孔表面精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因粗糙面的存在,导致冲压件质量缺陷。 1.3 其他质量缺陷引起的冲裁断面质量缺陷 这方面主要关注:凸凹模是否紧固,防止其出现松动导致冲裁出现塌角、毛刺等;润滑剂选用应按设计要求,同时不出现缺失;凸凹模保持干净,无异物附着或要切屑粘连;从而防止凸凹模发热膨胀卡死而损伤凸凹模;卸料板与凸模间隙正常,否则容易导致凸模回位时上拉使制件产生卷边。凸凹模定心是否超

冲压模具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

废料堵穴 a.落料孔小或落料孔偏位加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b.落料孔有倒角加大落料孔去除倒角 c.刀口未放锥度线割锥度或反面扩充孔减小直壁位长度 d.刀口直壁位过长反面钻孔,使刀口直壁位缩短 e.刃口崩,造成披锋大,堵料重新研磨刃口 切边不齐 a.定位偏移调整定位 b.有单边成型,拉料加大压料力,调整定位 c.设计错误,造成接刀不平重新线割切边刀口镶块 d.送料不准调整送料器 e.送料步距计算有误重新计算步距,重定接刀位 冲头易断 a.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调整闭合高度 b.材料定位不当,造成冲孔冲头切单边,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因受力不均断裂 c.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d.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

(打板)偏移 e.打板导向不良,造成冲头单边受力重新修配打板间隙 f.冲头刀口太短,与打板干涉重换冲头,增长刀口部分长度 g.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 h.冲头刃口不锋利重新研磨刃口 I.冲头表面拉伤,脱料时受力不均重新换冲头 j.冲头过细,过长,强度不够重新换冲头类型 k.冲头硬度过高,冲头材质不对更换冲头材质,调整热处理硬度 成型不良 a.成型模凸模太锋利,造成材料拉裂成型凸模修R角,刀口处适当修R角 b.成型冲头长度不够,造成未能成型计算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成型要求 c.成型冲头过长,成型处材料压变形,甚确定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到要求 至冲头断裂 d.成型处材料不够造成拉裂计算展开材料,或修R角,或降低成型高度 e.定位不良,造成成型不良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f.成型间隙太小造成拉裂或变形调配间隙

冲压件的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冲压件的缺陷及其预防 措施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冲压件的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1.废品产生的原因:? A原材料质量低劣; B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 C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或者没有保证条料按一定的间隙送料; D冲模由于长期使用,发生间隙变化或本身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 E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位置发生相对变化; F操作者的疏忽,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预防废品的主要措施: A原材料必须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符合(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B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 C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D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一定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处理; E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送一定要用合适的工位器具,否则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 F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清洁,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3.冲裁件毛刺的产生产生原因 ◆冲裁间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 ◆冲模工作部分刃口变钝; ◆凸模和凹模由于长期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对策 ◇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在安装凸模时一定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间隙并使的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没,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 ◇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 ◇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 冲裁件剪裂断面允许毛刺的高度 冲裁板材厚度>0.3>0.3-0.5>0.5-1.0>1.0-1.5>1.5-2.0 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 生产时允许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 4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原因:有间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凸凹模间隙过大及凹模刃口带有反锥度时,或顶出器与工件接触面积太小时产生翘曲变形) 措施: ◆冲裁间隙要选择合理;

冲压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冲压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1、拉延 缺陷:拉裂、起皱、表面拉伤、波浪、鼓包、凹坑、麻点等 1)拉裂:开裂有明暗之分,特别注意暗裂(将裂未裂,由于拉延变薄,板件会有凹痕),开裂原因:凸凹模R角半径过小,压边力过大,材料成形性能差或材料尺寸偏大,凸凹模间隙太小,润滑不当,定位不准,凸凹模R角或拉延筋不顺、拉毛等。解决:1、提高模具表面质量2、降低压料力3、将筋降低4、将R角放大。 2)起皱:凸凹模R角半径过大,压边力过小,材料尺寸偏小,凸凹模间隙太大,润滑过甚,定位不准,拉延筋布置不良,高度不够等。解决:1、加大压料力2、加包、吸皱3、加大压料筋的高度4、改变压料筋形状。 3)表面拉伤:模具工作表面有划伤,材料表面有缺陷,润滑油中有杂质、废屑等 4)波浪、鼓包、凹坑、麻点::压边力过小,润滑不当,模具型腔脏,材料表面脏,透气孔堵塞,模具型面不平,润滑油脏等 2、落料冲孔、修边 缺陷:毛刺过大、变形、表面划伤、尺寸不符、少孔、带料等 1)毛刺过大:刃口磨损,导向精度差,凸凹模位置不同心,凸凹模间隙过大或过小。间隙大时:断面光亮带很小或基本上看不见,毛刺的特点为厚而大,不易去除。解决:1、修边和冲孔工序采用凸模不动而修整凹模的办法,而落料工序则以凹模为基准,即凹模尺寸不变,通过修整凸模的办法2、对着制件找出模具刃口间隙大的部位3、用相应的焊条对此部位进行补焊,以保证模具刃口的硬度4、修配刀口间隙;间隙小时:断面出现两光亮带,由于间隙小,其毛刺特点为高而薄。解决:具体的情况依据模具间隙的大小进行调整,以保证间隙的合理。对于修边冲孔模而言,采用间隙放在凹模的办法,而对于落料模而言就应采用放大凸模的办法,从而保证零件的尺寸在修理前后不变,2、修理完后,要测量其间隙面,并用板料试刀口间隙是否达到合理的要求。对于冲孔模,其产生毛刺后,如果是凸模或凹模磨损,可以找出相应的标准件进行更换,如果没有标准件,可以采用补焊或测绘进行制造。 2)变形:孔距太小,压料板与型面配合不好,间隙过大等 3)表面划伤:操作时有拖、拉等现象,板料在剪切过程中划伤等 4)尺寸不符:上料不到位。定位装置损坏或松动,位置窜动等 5)少孔:冲头折断、冲头长度不够,气动装置损坏等 6)带料:修边或冲孔时模具的压料或卸料装置出现异常。解决:1、根据制件带的部位找出模具的相应部位2、检查模具的压卸料板是否存在异常3、对压料板相应部位进行补焊4、结合制件将焊补部位进行修顺,具体的型面与工序件配置5、试冲6、如果检查并非模具压卸料板的问题,可以检查模具的刀块是否有拉毛现象。 刀口崩刃: 3、翻边、整形 缺陷:翻边不垂直,翻边高度不一致,翻边拉毛,翻边裂,制件变形等 1)翻边不垂直:凸凹模间隙过大 2)翻遍高度不一致:凸凹模间隙不均匀,定位不准,落料件尺寸不准

渗碳件常见缺陷与对策

渗碳件常见缺陷与对策 一、渗碳层出现大块状或网状碳化物 缺陷产生原因: 1、表面碳浓度过高; 2、滴注式渗碳,滴量过大; 3、控制气氛渗碳,富化气太多; 4、液体渗碳,盐浴氰根含量过高; 5、渗碳层出炉空冷,冷速太慢; 对策: 1、降低表面碳浓度,扩散期减少滴量和适当提高扩散期湿度,也可适当减少渗碳期滴量; 2、减少固体渗碳的催碳剂; 3、减少液体渗碳的氰根含量; 4、夏天室温太高,渗后空冷件可吹风助冷; 5、提高淬火加热温度50~80oC并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6、两次淬火或正火+淬火,也可正火+高温回火,然后淬火回火; 二、渗层出现大量残余奥氏体 缺陷产生原因: 1、奥氏体较稳定,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 2、回火不及时,奥氏体热稳定化; 3、回火后冷却太慢; 对策: 1、表面碳浓度不宜太高; 2、降低直接淬火或重新加热淬火温度,控制心部铁素体的级别≤3级; 3、低温回火后快冷; 4、可以重新加热淬火,冷处理,也可高温回火后重新淬火; 三、表面脱碳 缺陷产生原因: 1、气体渗碳后期,炉气碳势低; 2、固体渗碳后,冷却速度过慢; 3、渗碳后空冷时间过长; 4、在冷却井中无保护冷却; 5、空气炉加热淬火无保护气体; 6、盐浴炉加热淬火,盐浴脱氧不彻底; 对策:

1、在碳势适宜的介质中补渗; 2、淬火后作喷丸处理; 3、磨削余量,较大件允许有一定脱碳层(≤0.02mm); 四、渗碳层淬火后出现屈氏体组织(黑色组织) 缺陷产生原因: 渗碳介质中含氧量较高:氧扩散到晶界形成Cr、Mn、Si的氧化物,使合金元素贫化,使淬透性降低。 对策: 1、控制炉气介质成分,降低含氧量; 2、用喷丸可以进行补救; 3、提高淬火介质冷却能力; 五、心部铁素体过多,使硬度不足 缺陷产生原因: 1、淬火温度低; 2、重新加热淬火保温时间不足,淬火冷速不够; 3、心部有未溶铁素体; 4、心部有奥氏体分解产物; 对策: 1、按正常工艺重新加热淬火; 2、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延长保温时间; 六、渗碳层深度不足 缺陷产生原因: 1、炉温低、保温时间短; 2、渗剂浓度低; 3、炉子漏气; 4、盐浴渗碳成分不正常; 5、装炉量过多; 6、工件表面有氧化皮或积炭; 对策: 1、针对原因,调整渗碳温度、时间、滴量及炉子的密封性; 2、加强新盐鉴定及工作状况的检查; 3、零件应该清理干净; 4、渗层过薄,可以补渗,补渗的速度是正常渗碳的1/2,约为0.1mm/h左右; 七、渗层深度不均匀

冲压件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整改对策

有用!最全的冲压件缺陷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一、图片展示 常见的缺陷有9类,分别是:开裂、叠料、波浪、拉毛、变形、毛刺、缺料、尺寸不符、坑、包以及压伤。

二、冲压件缺陷原因及预防 1.冲压废品 1)原因: 原材料质量低劣; 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 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或者没有保证条料按一定的间隙送料;冲模由于长期使用,发生间隙变化或本身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 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位置发生相对变化;操作者的疏忽,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对策: 原材料必须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符合(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 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一定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处理;>前沿数控技术微信不错,记得关注。 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送一定要用合适的工位器具,否则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 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清洁,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2.冲裁件毛刺 1)原因: 冲裁间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 冲模工作部分刃口变钝; 凸模和凹模由于长期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2)对策: 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 在安装凸模时一定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间隙并使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 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 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 冲裁件剪裂断面允许毛刺的高度冲裁板材厚 度>0.3>0.3-0.5>0.5-1.0>1.0-1.5>1.5-2.0 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 生产时允许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 3.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 1)原因: 有间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凸凹模间隙过大及凹模刃口带有反锥度时,或顶出器与工件接触面积太小时产生翘曲变形)。 2)对策: 冲裁间隙要选择合理; 在模具结构上应增加压料板(或托料板)板材与压料板平面接触并有一定的压力; 检查凹模刃口如发现有反锥度则必须将冲模刃口修整合适;

五金冲压件的常见故障分析

五金冲压件的常见故障分析 冲压是四大工艺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冲压工厂制成品的质量会给整车外观和性能打下可靠的基础,因此,冲压制件的质量保证一直是汽车制造业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 根据我公司冲压工厂进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小编总结了五金冲压件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原因及对策,希望能够对冲压工厂同行制件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五金冲压件为什么会出现翻料扭曲? 冲压件在级进模中,通过冲切冲压件周边余料的方法,来形成冲件的外形。冲件产生翻料、扭曲的主要原因为冲裁力的影响。冲裁时,由于冲裁间隙的存在,材料在凹模的一侧受拉伸(材料向上翘曲),靠凸模侧受压缩。当用卸料板时,利用卸料板压紧材料,防止凹模侧的材料向上翘曲,此时,材料的受力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随卸料板对其压料力的增加,靠凸模侧之材料受拉伸(压缩力趋于减小),而凹模面上材料受压缩(拉伸力趋于减小)。冲压件的翻转即由于凹模面上的材料受拉伸而致。所以冲裁时,压住且压紧材料是防止冲件产生翻料、扭曲的重点。折弯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原因及对策。 1冲裁时产生的冲件毛边所致。需研修冲切刃口,并注意检查冲裁间隙是否合理。 2冲裁时已产生冲件的翻料、扭曲变形,导致折弯后成形不良,需从冲裁下料工位着手解决。3折弯时冲压件失稳所致。主要针对U形及V形折弯。此问题的处理,对冲压件进行折弯前的导位、折弯过程中的导位,以及折弯过程中压住材料防止冲压件在折弯时产生滑移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二、五金冲压件为什么会引起撕裂? 五金冲压件常见的撕裂、歪斜形式中间护面支架冲压工艺流程为:落料冲孔--冲孔切口--翻边成形--切口--翻边。中间护面支架成形过程中发生撕裂、歪斜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撕裂部位主要分布在制件孔型处,侧壁拐角处R圆弧与壁颈交界处等,因冲压成形与生产工艺条件的差异,各断裂部位所占的比例不同。撕裂可以是一次性成形撕裂,也可以是由于疲劳裂纹即隐形裂纹发展引起的撕裂。 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检查制件撕裂部位、断口形态及挤伤程度,认为引起制件撕裂、歪斜行为主要体现在翻边成形工序,引起此工序现象发生的原因如下: 1. 成形工艺参数执行不到位 ,在制件成形过程中,工艺要求凹模、压料芯以及两者的制件必须紧密贴合在一起,在机床滑块下滑时压迫板料塑性变形而实现成形。但现在由于压制出的制件存在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就说明机床压力在生产

冲压件的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冲压件的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1.废品产生的原因: A原材料质量低劣; B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 C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或者没有保证条料按一定的间隙送料; D冲模由于长期使用,发生间隙变化或本身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 E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位置发生相对变化; F操作者的疏忽,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预防废品的主要措施: A原材料必须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符合(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B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 C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D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一定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处理; E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送一定要用合适的工位

器具,否则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 F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清洁,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3.冲裁件毛刺的产生产生原因 ◆冲裁间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 ◆冲模工作部分刃口变钝; ◆凸模和凹模由于长期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对策 ◇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在安装凸模时一定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间隙并使的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没,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 ◇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 ◇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 冲裁件剪裂断面允许毛刺的高度 冲裁板材厚度>0.3>0.3-0.5>0.5-1.0>1.0-1.5>1.5-2.0 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 生产时允许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 4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原因:有间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凸凹模间隙过大及凹模刃口带有反锥度时,或

冲压缺陷及原因

五金冲压起皱和叠料产生原因及方法起皱和叠料产生原因 由于局部压应力过大导致薄板失稳所致,正好与拉裂的产生原因相反 两种应力状态容易起皱 环向应力: 法向起皱与侧壁起皱失稳 当冲压件的周长不断减少, 此时只要板料中未受支撑 区域的长度与厚度之比较 大就会起皱. 后果 影响零件的精度和美观性 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正常进行 起皱和叠料一般解决方法 解决办法 增加起皱处的法向接触力(有导致其他部位被拉裂的危险) 准确预测材料的流动情况 产品形状和模具形状 增大压边力 增加拉延筋数量或者增加高度 开裂/减薄 产生场合 深冲工艺 小半径区域,凸模圆角处(材料的抗拉弯强度) 侧壁中心(材料延展性,塑性失稳) 材料通过拉伸筋进入凹模,流动局部化。 分类——按程度不同分 微观拉裂 工件中已产生肉眼难以看清的裂纹,一部分材料已失效 单纯的拉胀或单纯的弯曲引起局部拉应变过大 宏观拉裂 工件已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或断裂 通常主要由薄板平面内的过度拉胀引起局部拉应变过大 开裂/减薄应对措施解决办法 改变法向接触力和切向摩擦力的分布,降低拉裂区的拉应变值 调整压边力 改善润滑条件 增加辅助工序(改变产品圆弧或斜度,增加整形) 调整拉延筋 变换材料或者调整板料尺寸 多步拉延 回弹及扭曲 产生原因

二维纯弯曲回弹计算公式 弹性回弹: 屈服应力,模具间隙,板料厚度 塑性回弹:塑性变形区释放残余应力的卸载过程 后果 导致冲压件的尺寸和模具的工作表面尺寸不符 解决方法 调整产品设计(圆角等,产品均衡等) 调整模具圆角和尺寸 调整工艺方法(变压边力) 模具结构方法 回弹补偿 表面缺陷产生原因 滑移线:产品或者模具设计不合理,导致材料弯曲滑移,产生滑移线材料本身:材料单拉应力应变曲线上有屈服点伸长 外部约束 回弹等原因造成产品扭曲,形成凸凹不平 后果(外观零件) 影响产品美观 表面缺陷应对措施解决办法 调整冲压工艺方案,使成形过程中,表面区域的材料滑动和摩擦减小主要不平度要求部位及相关特征造成的回弹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