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综合征)

1、概念:

边缘性人格障碍在精神疾病诊断中是一个新的疾病类型。今天,这种障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它在发达国家的认识过程也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在中国的历史更为短暂。这类人格障碍以愤怒、乖僻和自我毁灭性的行为以及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为临床特征。(自我毁灭性行为包括性乱、药物和毒品依赖、性倒错、自杀和自残等行为。)研究者们相信,这类综合征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会呈上升趋势。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这种障碍是“我们不稳固社会的一种象征”。

在病因学方面,边缘性人格障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观念是生命的第一年心理发育的阻滞。至今为止,最大量的在病因学上的理论建树和治疗方法是基于精神分析师们对这类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因而, 目前在国内外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界,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认识是遵循的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1)一般的认识:

最早的精神病学文献报道,边缘状态是指患者行为在正常和疯狂之间。

克雷丕林(krapelin) 称这种“心理病理状态”是在病理状态和古怪人格的边缘。

弗洛伊德(Freud)将神经症区分为移情性神经症和自恋性神经症。前者适合分析治疗,后者因缺乏对人的移情关系故不能被分析。

但后来发现一大批的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人,他们似乎也处于可被分析的边缘。所以称这些为边缘的案例。

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可见这样的描述:

边缘状态一方面是处于精神病与神经症之间,另一方面是在正常心理和心理病理之间。

Knight强调这类型病人常常过渡地显现一些神经症的症状。这些神经症的症状表现出一种表面“不再继续恶化”的现象。遮掩一些严重的退行和脆弱的自我功能。比如现实计划维持客体关系,抵制原始的冲动。

最早的“边缘”概念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在文献中可以见到诸如:隐性精神分裂症可变的精神分裂症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或前精神分裂症这样一些混乱的概念直到DSM—Ⅲ试行方案中才将其与边缘状态这个概念区分开。

在DSM—Ⅲ中将边缘性精神分裂症命名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最终在DSM中将边缘性人格障碍单独列出的是两位著名的人物:肯伯格(Kernberg)和Millon。

他们都认为这是种严重的人格组织障碍。

Kernberg坚持传统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理是在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

Millon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是属于最严重的人格障碍的范畴。

(2)边缘的含义:

精神病与神经症之间;心理病理与正常之间

木石觉—四川(153795386) 14:41:58

2、诊断标准:

一种弥散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情感反应。开始于成年前期的显著的冲动行为并延续至今,且符合下列五条或以上。

(1)极度地努力避免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被抛弃。注:不包括第五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注:不包括第5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不稳定的、激烈的人际关系模式,具有极度理想化和极度贬低对方,在两者间摇摆的特征。

(3)认同混乱: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自我感受。

(4)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潜在的自我损伤冲动。(比如:乱花费、性乱、药物滥用、暴食、飞车等)。注:不包括第五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5)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自杀恐吓或自残行为。

(6)由于显著的心境不稳导致的情感不稳定。(如:激烈的持续的烦躁不安、易怒或常常持续数小时,很少超过几天的焦虑。)

(7)慢性的虚无情感。

(8)强烈的另人生厌的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例如:时常发脾气、持续的愤怒、经常的肉体攻击。)

(9)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意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3、主要病因:

这种人格障碍的病因不太明确。临床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人被广泛见于有童年的性、躯体、或情感的虐待。

如果虐待发生过的话,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诸如分离、分裂、压抑、心境不稳定、认同障碍以及一些其他的症状。

另外反复无常的父母,比如忽视儿童或贫乏的情感表达也可能是病因的一部分。有些病人来自于混乱或破裂的家庭。父母的一方或双方有精神类疾病或药物滥用、生活的放纵也可带来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另一病因:基因。有些研究者认为基因的问题导致焦虑和情绪的不稳定。

基因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生长在相同环境中的人有的患这种障碍,有的不患。

4、流行病学:

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当普遍,在人群中流行大约2—4﹪,被诊断了的人格障碍中占1∕3或1∕3强。这种人格障碍在住院的精神病人中也非常常见,大约20﹪的住院病人符合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被认为在女性中比男性中更多见。

这种人格障碍特征地常见于年轻的成人。许多分裂性的行为特征可在中年期减少。尽管认同混乱和喜怒无常在青少年期常见,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其他特征多见于青春后期。

5、临床表现:

表现为期待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时常对这种人际关系的些许变化表现敏感。这类患者趋向于对人际冲突表现出戏剧性的情感反应以及冲动性的自我毁坏。

他们常常伴有心境障碍诸如抑郁症的诊断。但他们有个特点,心境反应对外在事件特别活跃,一天中情绪常常在狂怒、绝望、焦虑之间转换。多种自杀姿态和自残行为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常见症状。这样的行为多见于亲密人际关系的破裂后。当自杀姿态再现时,趋向于毁灭性。将近10﹪的病人会自杀成功。

这类病人常常给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以格外负性的评价。病人也呈现出非常广泛的负性症状。如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精神病的特征、偏执观念或身心症状。临床症状可能比文献资料对这类人格障碍的描述更加丰富。

也可见性乱和药物依赖、吸毒行为。

6、心理动力学对边缘性人格组织、结构的理解:

肯伯格认为下列原始的病理性防御机制常见于此类病人。

分裂(splitting):

分裂是一种合成或整合功能的失败。正常状况下,人们有种能力将正性和负性体验以及对己对人的观念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分裂则是这种能力的缺失。

在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中,婴儿逐渐学会认识母亲是不同于自己的个体(客体)。母亲这个形象既能满足婴儿的需要,但有时也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他。婴幼儿这个时期的心理发育是将坏的(不能满足自己的那部分)从好的中分离。即满足自己时是好的,不满足时则是坏的。这时他们看事物也是如此,不是好就是坏,不是白就是黑。事实上,

生活是好与坏,正性与负性的混合物。

如果这种原始的防御在后来的生活中过度使用,必致相当严重的自我发展的问题,并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临床常见表现为:对自我的认同以及对他人他物的感受趋向于快速地变化,因而人际关系也不稳定。这是一种缺乏整个能力的表现,这种缺乏导致个体仅仅只能片面地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

正常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和对他人感受基于能将任何人格的特征整合在一起。

原始的理想化(Primitive idenlization)

原始理想化是分裂(splitting)的派生。是一种防御。具有这种防御的个体趋向于将某些客体(通常是治疗师、新的情人或新朋友)看成是完美无缺的。有时这种原始理想化也被患者用来替代自我既糟糕透顶又危险的自我印象。

原始理想化来自于满足最基本需要的动机。

比如:我需要他人(理想化)才能生存。这种理想化的客体能帮助对世界上坏的客体,反抗来自外在世界的危险。能作为一个全能认同的替代品,患者利用原始理想化来直接满足自恋的需要。

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低层次、较原始的防御机制。它有如下的特征:

投射:将自己的想法和欲望潜意识地放在他人身上。

(1)一种趋向, 当他们体验、投射他人的某些欲望和想法时,几乎同时,他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欲望和想法带来的冲动。

(2)自己想象和投射他人不利于或伤害自己时,随之伴随着相应的恐惧。

(3)自己觉得对方随时会给自己以危险,因而需要去控制对方。

这种防御常常是患者将坏的自我和客体印象具体化,它导致面临一个危险性的、报复性的客体的感受,因而导致患者先发制人的感受。

否认自我状态:

这是自我的两种状态——好和坏的相互否认。这种否认增强了分裂。患者也许在认知上能知晓自己完全相反的两种感觉、思想和情感,但这种知晓无情感反应。这种知晓肤浅到不能帮助自己客观地对待与之交往的他人。

正如肯伯格所言:“这类病人能知晓他们对待自己和他人在感觉、思想和情感上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观念。但是,这种认知与情感毫无关联,因而,这种认知不能影响或不能帮助这类病人的现实的感受。”

这就是说,他们即使认知到自己不能将正性、负性的体验或好和坏整合,但他们的情感仍被这种矛盾观念所左右。

全能的自我与贬低的他人:

这也和分裂相关。全能的、无所不能的自我与贬低的他人。(好与坏)

在一种不安全和严厉的自我贬低的状况下,这类病人常常体验无所不能和全能感。用这种防御代替自我贬低的形象。

患者贬低的他人常常是患者认为对自己有害、并有威胁的人。他用这种贬低来防御和控制这个危险的人有可能对自己导致的伤害。

肯伯格认为贬低的这类人常常是患者过去生命中重要人物的象征(比如父母)。这种贬低对患者超我和整合功能的发展有着十分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个体对内化了的客体关系的贬低影响了健康的自我认同。

7、与精分症及情感性障碍的区别:

边缘性人格障碍也可伴有精神病症状、人格解体、偏执性的投射和较差的现实检验。

这些也同时是精分症的常见症状。

但边缘性人格障碍有较稳固的自我界限,一般来说有较好的现实检验。现实检验的

障碍一般出现在当自恋型的投射产生时。

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抗精神病药和抗躁狂剂无效。

精分症有基因的问题。边缘性人格障碍至今未发现有基因方面问题的报道。

边缘性人格障碍与自恋性人格障碍均有冲动性的付诸行动。因而也需要与脑损伤、癫痫等鉴别。

8、治疗:

药物治疗:

当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有自杀和自残以及冲动行为时,常常需要住院治疗。目前,尚无单一的特效药物。

药物多是对症治疗。如针对冲动、焦虑、抑郁以及精神病症状的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

常用Lithium和抗惊厥剂治疗心慌障碍和冲动行为。

SSRIS抗抑郁,且常常被选择减少过量服药的风险。

Alprazolam在一些病人中被报告有恶化愤怒情绪和加重失控行为的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

集体治疗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焦点集中于面对患者的人际冲突。在这种集体治疗中,病人可学习人际交流的方法,并观察他人的交往,并可集中讨论一些问题。

家庭治疗也是有益的。但家庭治疗的目的是逐渐帮助病人建立自主感,逐渐学会独立。

心理治疗:

对这类患者的个别心理治疗必定是长程的,而且治疗相当困难。病人会对治疗师投入较多情感,且有强烈的反应。一个坚固的治疗联盟是任何治疗形式成功的基础。

早期:支持性治疗是必须的。这有助于建立治疗联盟。随之将治疗分成不同的阶段,自杀姿态或自残行为常常是首先要应对的问题。随后针对的是恐惧、不信任感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帮助病人认识他们自我毁灭的模式并认识这种模式的来源。帮助他们提高特殊的行为技能诸如情感规则、自我管理。随着治疗的深入,病人也应该去探索他们死板的、分离的、好的对抗坏的、对他人和自己的观念。

认知自己和其他人的动机要比他们认识到的更复杂。

不是单纯地用好坏来划分。以及认识他们的对他人不可信赖的敏感,这种不信任常常导致他们人际关系的困难。

在治疗中,下述策略必须遵循:

(1)选择一个居先的主题,包括紧急状况或通常状况。

(2)保持治疗的支持性框架,限定设置和限制症状的继发性获益。

(3)保持技术上的中立性和限制见诸行动。

(4)在解释歪曲真实的幻想前,以治疗师与病人在交流中通常共享的真实中进行干预。

(5)分析移情中的正负面以避免仅看到移情中的第一面(正或负)。

(6)系统地分析进入移情中的原始防御。(这个策略增强了自我,单在短程治疗中要加以限制,因病人难以在短时期内收回他或她正在投射的内容)

(7)始终保持对反移情的清醒并将从反移情中学到的东西整合进解释的过程。

即便这类病人有很强的治疗动机,其治疗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病人对问题的理解、内省力及现实的耐受能力方面的障碍均导致甚微的治疗效果。开始可以考虑住院治疗(3个月),长程高频的门诊治疗(每周2-3次,一年以上)并无很大收效,Hoffmann 的研究表明:低频的长程动力性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式(每周不超过1个小时),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辅以神经镇静剂。(转贴)

边缘人格障碍概述 - 李孟潮

边缘人格障碍概述- 李孟潮 2.1.1临床表现和诊断 边缘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实体开始进入精神科诊断,是1948年的DSM-I,当时的名称叫做“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在1968年的DSM-II中取消,因为它与当时的另外一个诊断,循环型人格障碍有很大重叠。1980年DSM-III出台,一直到现在的DSM-IV-TR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一直保留,取代了循环型人格障碍。 边缘人格障碍的这个疾患从发现到确定为临床诊断名 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1年的Pinel的观察,他发现有些精神病患者仍然保持着理性。1837年,Prichard 提出其实人们认为的很多“无理由的疯癫”的人其实是有精神疾患,只不过这种精神疾患主要以情绪、习惯、气质的不同体现出来。他们观察到的很多患者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边缘人格障碍者。1890年,美国人Rosse第一次使用“边缘”这

个词来形容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组患者。1907年,Kraepelin描述了边缘状态,并认为这种情况和体质性的病 态人格性低劣有关。1909-1919年,Pelman和Clark也分 别讨论了边缘心理状态,边缘性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关系。1921年,Kraepelin提出,边缘类型是一个广阔的但无一定标志的领域,这一状态介于疯癫和正常人的各种离奇表现之间。1928年,Reich 强调,性格障碍,尤其是有冲动性格 的人,都是边缘患者。1930年,Partridge 研究了“体质性病态人格低劣”中的社会病态人格(sociopathic personality )并提出排除这个诊断。同年,美国人Oberndorf注意到美国很多精神病学家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治疗边缘精神病 的患者,而这种倾向其实是和当时的国际主流不一样的。1938-1957年,精神分析家Stern研究治疗了很多“边缘”患者,并且开始初步描述、总结了边缘人格的症状。1942年,精神分析师Deutsch 描述了“好像”人格(as-if personality ),其实便是今日所言的边缘人格。1949年,Hoch and Polatin 用“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来描述一组患者,后Schmideberg 把他们命名为“边缘”者。 1954年,Knight结合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 的理论来描述、分析、治疗边缘患者。1955年,Glover也 提出,性格障碍是一种边缘状态。这个时期,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已经走在全世界研究边缘患者的前沿,而且他们主要是

边缘性人格障碍:害怕被抛弃,所以要控制

我害怕被抛弃,所以我要努力的人”会变成一种控制性人格,脾气爆燥,所有的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达不到就不行,打着爱的旗号,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旗号来控制别人,极度的没有安全感,这种人的 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比较混乱。 为什么是“被忽视的心理疾病”呢?因为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在咨询中,我们的来访者并不缘性人格障碍这个问题的主线来找心理医生的, 他们会以情绪问题、亲密关系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来 进行心理咨询。但最终发现,会有一定比例的人是伴随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而且,存在这一方面问题的当事人,已经占全部来访者的百分之二十。 有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有可能会从诊断到咨询都被忽视掉, 这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 一是由于没有诊断准确,所以咨询就会从情绪或是关系上面去进行,使 咨询没有针对性,这样就会影响到咨询效果。 第二个是,如果咨询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没有一个清晰的理念,这个问 题还会不经意间伤害到咨询师。因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本身对关系不 确定,没有一个稳定的关系模式和认知。他要是极度的崇拜你,就会盲 目地幻想,把你幻想成一个很完美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移 情很严重的人,边缘性人格障碍发生移情的机会很高。但是他有可能从 一个移情状态到另一个移情状态,就是他有可能把你贬得一文不值,他 会说你不好,你不是一个好人,从而攻击你,但攻击的同时他又离不开你,他可能天天说你不好,但是天天又在找你。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不 只是对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他们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最主要的表现是 在关系上,有以下几个表现特征: 1、我恨你,但我又离不开你。 这个特征最主要的表现是在亲密关系上。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可 能会将某个人看得很完美,成为他心中的偶像。当有人胆敢评价他的偶像,而评价的标准和他不一致的时候,他不会考虑这个评价是否客观, 是否正确,他会立刻进行反击,会做出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来保卫他 的偶像,以表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例如,爱慕刘德华的杨雪娟就是 典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她认为自己把你当神一样的看待,全都是为了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对于人格障碍疾病的出现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边缘型人格障碍疾病的发生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可怕,为此我们大家对于这个疾病的出现是一定要重视起来,那么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方法是什么呢?就让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来为您介绍一下吧。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经常处于危机状态,经常有情绪的波动,经常一下子好辩激动,转眼间又忧郁哭泣,一会儿可能觉得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觉。 因为这群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遭亲近的人,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愤怒,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意即他们对人的观感陷入全好或全坏两极端中,旁人可给予他关心注意,使之有安全感之时刻,便将旁人理想化;但当旁人的付出不能符合其需求时,便对之充满愤怒嫌恶与批评;反之,他们极怕被依赖的对象所背叛,往往激起对象的生气愤怒,或率先背叛对方,以测试对象的容忍程度,当对象果真离开他后,他则陷入极大的情绪混乱中,并强化世界无人可信赖,自己是空虚孤独的存在信念;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故无法忍受独处的孤寂,有长期的空虚感,为了避免空虚孤寂,他们可能随意与人发生关系,或以自伤,如割腕等,排解内心的空虚无望。其生活模式混乱,社会职业功能遭受极大影响,他们的成就通常低于能力。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方法 药物治疗:首先要明确,药物不能改变人格结构,但对人格障碍的某些表现可能有一定效果。目前精神药理学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maoi、锂盐、卡马西平、bz类药物、抗癫痫药、β受体阻滞剂、5-ht类药物等对人格障碍有疗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对分裂型人格障碍有效,主要对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焦虑、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个性的缺陷,进而使其明白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重建自己健全的行为模式。如遇到困境可进行危机干预。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方法是什么呢,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现在大家是否对于这个问题都已经了解了呢,边缘型人格障碍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危害了患者朋友们的健康身体,为此我们大家面对这个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

八种人格障碍

A类型(第一类群):行为怪癖、奇异,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2、对侮辱(无礼)和伤害不依不饶或持久的怨恨;3、多疑,且带有弥散性,甚至把中性和友好的态度歪曲为敌意或蔑视;4、好争斗,为个人权利进行不屈的斗争,明显地过分且处境不和谐;5、病态性的嫉妒;6、自视过高,过分重视自身的作用,持久的自我缓引态度;7、认为周围有人搞阴谋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类分裂样人格障碍:1、不能享乐;2、情感冷淡,对人无温情、无体贴,也不发怒;3、对赞扬或批评均无反应;4、对异性不感兴趣;5、沉湎于幻想,孤独地活动;6、无知心朋友,没有亲密或信任的人际交往;7、不遵守社会传统习俗,行为怪异。 B类型(第二类群):情感强烈而不稳定,包括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1、对人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2、没有责任心,不顾道德准则、社会义务和社会规章;3、不能与人维持长久的关系;4、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受挫后易产生攻击甚至暴力行为;5、无内疚感,不能汲取教训,处罚无效;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7、持续存在的易激怒。 冲动型人格障碍:1、常有突如其来,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2、事先无计划,也看不到的可能的未来事件或境遇; 3、心情不可预测,变化不定; 4、容易暴怒或产生与此相反的激情 5、不能控制行为的暴发; 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 7、不能坚持没有报酬或奖励的行动。 戏剧型人格障碍:1、自我戏剧化,情绪表达过分;2、易受暗示,易受他人的影响;3、情感肤浅;4、自我中心,自我放纵,不考虑别人。 C类型(第三类群):紧张、退缩,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1、优柔寡断,过分谨慎,表现出深层的不安全感;完美主义,反复核对检查,过分注意细节;3、过分认真,顾虑多端,只考虑工作或学习的成效而不惜牺牲愉快和人际关系;4、拘泥迂腐,因循守旧,不善于对人表达温情;5、刻板、固执,总要求别人适应其办事方式。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1、持续且弥散性的紧张不安感;2、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体验,或不安全感,或自卑感;3、不断地渴望被别人所接受,所欢迎;4、对批评和反对意见过分敏感。 依赖型人格障碍:1、怂恿和允许别人在人生重大事件上代负责任;2、个人需要服从于所依赖的人的需要;3、对所依赖的人不提任何即使是合理的需求;4、自认无能,并缺乏精力。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篇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我是在英国被psychiatrist确诊的bpd(英国医生管这个叫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想到哪说到哪,可能不成体系,见谅。如果吓到谁也请见谅,毕竟 这些都是人格中的阴暗面。 1,感情极端波动。和bipolar disorder不同的是,bipolar的波动 周期持续时间长,bpd可以上一分钟还在大笑下一分钟眼泪就掉下来,情绪转换极快而且持续时间较bipolar短。并且bipolar是mental disorder,可以通过长期服药得到很好的控制;bpd是personality disorder,没有药可以用,顶多在严重发作时吃一点情 绪稳定或者抗抑郁、抗狂躁之类的药临时缓解。 2,不合常理的愤怒等极端情绪。 尤其是在遭到拒绝或否定的时候,别人可能对此略觉尴尬呵呵一笑 就过去了,bpd会歇斯底里大发作,而且自己控制不住,尤其是在 亲密关系中,特别常见。这个是特别特别重要的判断是否bpd的一 条依据。我不到三岁的时候我妈就在育儿日记里记录我“优点是非常 聪明,理解能力好,反应快,语言能力强,缺点是自尊心太强,一 点也听不得别人批评,总喜欢发脾气”。我记得在哪看过说bpd就好 像全身都是三度烧伤,碰到哪里都痛彻心扉。为了发泄怒气可以自残,也会表现为冲动消费,暴饮暴食等等。每次因为情绪失控干了 过分的事,事后都会非常后悔自责,陷入深深的罪恶感中。然而下 次再有这种情况发生还是一样忍不住。 3,有的bpd会因为情绪问题表现出攻击性和破坏性,比如打人, 摔东西,我都干过,我甚至在被父母家暴最惨的时候考虑过雇人把 我妈先奸后杀,当时一边想一边觉得全身都燃烧起来了,只能狠狠 咬住被角,那种极端的情绪要把自己烤死了,觉得自己的脑浆都在 沸腾。去年我跟我爸打架,一口咬掉他手上一块肉,他不得不跑去 医院包扎。但是更多时候bpd的攻击破坏会转化成inwards的自残 自伤甚至自杀。这么做一来是觉得愤怒得到了发泄。我从小就会在 极端暴怒的时候狠狠咬自己的手臂,长大之后会用剪刀头割自己的 胳膊和大腿。在当时我是感觉不到疼痛的,只有深深的relieved的 感觉,非常舒服。二来,这么做就觉得自己得到了惩罚,因为自己 是一个坏人,就该被狠狠惩罚。bpd自杀率成功率比较高,而且普

边缘型人格

边缘型人格 许多人经常感觉人际关系紧张,总幻想自己被亲人抛弃,被朋友背叛,于是选择逃避。这种心理上的孤独感会在事实上造成自己的孤立。其实,这些人是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有大约1%~2%的人患有这种心理障碍。 王婷离职前是一名医生,换过好几家医院,平均在每家工作的时间都不到半年。“每次我都想有个好的开始,我努力融入新环境,但最后总是失望。”她无奈地说。无论什么时候,她与周围的人都是一副很亲密的样子,可一听到否定意见就立即情绪失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屡次被迫离职?答案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zhlzw.com中华勵志网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已经无声无息地潜入大众生活。有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1%~2%的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北京阿尼玛心理分析研究与咨询室心理专家赵晨滨表示,通常,统计学数据显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女性居多。但由于男性暴力破坏性较强,BPD男性患者多被误诊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zhlzw.com中华勵志网比如焦虑时寻衅更壮硕的男子、打架斗殴导致被拘留这种逃避抛弃和自毁行为,常常不被认为是BPD的表现。 天堂与地狱一墙之隔 “我被抛弃了,到底该怎么办?”停职让一直纠缠王婷的“被抛弃”成了“事实”。zhlzw.com中华勵志网无人交流的痛苦使难以忍耐的空虚感不断涌上心头,她只能不停地给以前的同事打电话,即使是在凌晨时分。这种异常行为更使同事们对王婷敬而远之。 DSM-IV-TR(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显示,BPD患者的人际关系紧张,因为他们对别人的期望总是很高,而后又极度失望。他们的世界中充斥着“全好”和“全坏”,当假想的依赖对象无法满足要求时,便产生厌恶感和抵触情绪。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通常选择逃避现实的解决方式。 34岁的王婷开始工作时,觉得每个同事都是善良单纯的。当发现没有人接受她午夜的电话倾诉、手拉手地上卫生间的亲密后,立刻觉得办公室变成了“把天使堕落成魔鬼的地狱”,嫌恶和批评每天都搅得她心神不宁,情绪会忽然亢奋,忽然又抑郁。

(推荐)人格障碍分类

第五部分:常见的人格障碍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1、敏感多疑; 2、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3、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 4、易于记恨、委屈; 5、自负、自我评价过高; 6、固执、不宽容、不妥协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表现为: 1、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 2、对人冷漠、缺乏感情体验; 3、不修边幅、行为怪异; 4、言语结构松散、不恰当,但并非智能障碍或文化程度所限; 5、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 6、可有奇异感知体验。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此类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如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偷窃、斗殴、赌博等。表现为: 1、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 2、缺少道德观念,无善恶是非判断,不能吸取教训; 3、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 反社会性人格与违法犯罪有较密切关系。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 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表现为: 1、情绪不稳,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但事后后悔; 2、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3、情感爆发时对他人有暴力攻击行为,亦可有自杀、自伤行为; 4、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 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暗示性、依赖性强,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表现为: 1、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2、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 3、任性、心胸狭窄; 4、自我中心,需要不能满足时表现强烈不满; 5、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 6、富于幻想,常自欺欺人,凭猜测和预感做出判断,言语不可靠; 7、喜欢寻求刺激,过分参加社交活动,给人以轻浮感觉。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

米氏边缘型人格障碍测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的修订

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的修订 王雨吟1,梁耀坚2,钟杰1 (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2.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中国香港) 【摘要】目的:将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cLeanScreeningInstrumentfor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MSI- BPD)引进中国,检验其在中国非临床样本中的理论因素结构及其信效度。方法:1295名大学生填写了本量表,其中 有效问卷1206份,男749人,女457人,平均年龄20.02±1.77岁。132名大学生在三个月后进行了重测,回收有效问卷98份。结果:MSI-BPD的信度检验达到心理测量学的有关要求,与中国人人格障碍问卷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分量表(CPDI-BPD)和症状检测量表(SCL-90)的关联效度检验表明量表的效度理想。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数据与四因素理论模型拟合良好,说明该模型可以被中国大学生样本接受。四因素为:情感扰乱、 认知系统紊乱、冲动性行为失调和人际关系不稳定。结论:本研究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初步修订了MSI-BPD,需要进一步在临床样本中试用。【关键词】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信度;效度;大学生样本中图分类号:G4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8)03-0258-03 TheAdaptationofMcLeanScreeningInstrumentforBorderlinePersonality DisorderAmongChineseCollegeStudents WANGYu-yin,FreedomLeung,ZHONGJie DepartmentofPsychology,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revisetheMcLeanScreeningInstrumentfor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MSI-BPD)in Chinaandexplorethefour-factorsolutioninChinesenon-clinicalsample.Methods:Atotalof1206collegestudents(749malesand457females)fromPekinguniversityatthemeanageof20.02± 1.77completedthemeasuressuccessfully.Results:TheMSI-BPDshowedgoodinternalconsistencyandconcurrentvalidity.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onfirmedthefour-factorsolution(emotionaldisregulation,impulsivity,cognitivedisturbance,unstabl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inoursampleofChinesecollegestudents.Conclusion:MSI-BPDisavalidmeasureinChinesecollegestudents.Futurere-searchshouldbedoneforitsuseinChineseclinicalsamples. 【Keywords】MSI-BPD;Factoranalysis;Reliability;Validit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30570608)和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基金资助;通讯作者:钟杰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是一种复杂而又严重的精神疾病。它以情 绪失调、人际关系和自我意像的不稳定、以及冲动行为为临床特征,常造成患者社会功能损害、治疗上的困难及高于普通人群50倍的自杀死亡率[1],其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2]。 在DSM-IV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共有九条,符合其中任何五条即可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因此,BPD有151种不同的诊断标准组合[3]。这些不同的诊断标准组合造成了BPD诊断上的异质性。但有研究表明BPD的九条临床诊断条目可归结为四大类核心症状:情感扰乱、紊乱的认知系统、冲动性行为失调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4]。 自从边缘性人格障碍进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系统后,其在国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3,5],国内对于BPD的认识和研究仍处于起步状态,由于国内也同样存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6,7]。因此, 有必要在国内展开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相关研究[8,9]。 自评量表是一种使用效率较高,能应用于大范围筛查的测量工具。在本研究之前,已有学者修订了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diagnosisquestionnaire,PDQ),其中即包括测查BPD的分量表[10]。 但是,研究证明,PDQ对于BPD的诊断虽然有较高的敏感性(0.98)但特异性偏低(0.41),即虚报率高,这将为 BPD的筛查及诊断带来很多困难与发生错误的危 险[11]。因此,本研究将修订在国外研究中被证明信效度良好的专门针对BPD的测查问卷—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cLeanScreeningInstrumentfor 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MSI-BPD),首先考 察其在中国非临床样本中理论因素结构的适用性,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材料 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cLeanScreening ?258?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16No.32008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病原因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病原因 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病的一种典型症状表现,这种类型的疾病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大脑情绪,造成情绪非常不稳定,也就是我们经常拿“说翻脸就翻脸”这句话去形容一个人精神有问题的描述。生活中的边缘型人格障碍非常的多见,那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边缘型人格障碍有4个方面的特征,即“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突出表现是人际关系、情绪、自我意象的不稳定和行为的冲动性,持久的空虚、孤独感及一些短暂的精神症状,这种所有的“不稳定表现”的“稳定不变”的模式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

1.遗传因素:人格是高度遗传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家庭背景中抑郁症多见,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较,他们的亲属中有较多患心境障碍。 2.脑病理学: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脑)结构功能不良。MRI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海马和杏仁核容积减低,或者仅杏仁核容积减低。 3.生化因素:研究显示5-羟色胺(5-TH)与攻击行为、冲动行为相关,DA、NE也于攻击相关。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能介入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感不稳定特质。 4.心理社会因素: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早年创伤的发生率高,这些创伤性经历包括情感忽视、过度保护、分离、性虐待、躯体虐待、精神虐待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最近几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和当前生存压力大有着一定的关系,社会关系越加复杂也造成

了部分人士容易患上边缘型人格障碍,所以,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不能意气用事。

Diagnosi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边缘性人格障碍英文范例

Case Study 1: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Toni Abbott Part 1 Toni Abbott is an 18 year old woman who lives at home with her mother and step-father. Toni recently surprised everyone by completing her Year 12 schooling - just. She is now enrolled in her first semester at the Canber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IT), where she is studying a Certificate III in Childcare. Toni’s parents split up when she was 3yrs old, and she hasn't seen her father since. Her mother remarried, and she has two younger step sisters aged 13yrs and 11yrs. Toni has been healthy all her life, with no long term medical problems. She broke her arm during a scrag fight when she was in Yr 10, but that has been her only trip to hospital. She is tall and thin, with a body mass index of about 20. Her mother and sisters have no health problems, but her step-father has a dodgy back after a motorbike accident six years ago. Casey is Toni's partner, and is also aged 18 yrs. The pair met in Year 9 at Lake Serenity High School. They have had an on-again off again relationship ever since. Other than Casey, Toni doesn't really have any friends. Casey lives close by, and spends much time at Toni's place. Finances are quite tight in the Abbott household. Toni's mother is the manager of the nearby Diamonds Jewellery Store, and her step-father is a casual afternoon truck driver with ‘Post it Australia’. They have a mortgage on their home, but despite the tight finances they manage to pay for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Toni is not eligible to receive a government benefit as her parents earn over the maximum income for her to receive a NewStart Allowance. This is irritating to Toni, who subsequently expects her family to financially support her until she gets a job. Toni earns $75 per week from her mother, in lieu of caring for her sisters each school afternoon. For some years now, Toni has been self harming by cutting her wrists with a razor. She cannot quite recall when this started, but probably it was some time after she refused to go to Toowoomba for the school holidays when she was in Yr 8. Toni had spent many school holidays in Queensland with her maternal grandparents, and it was something that she had previously enjoyed. However, her younger sisters still go there for school holidays. The cutting was fairly minor and well hidden, until about twelve months or so ago, when Toni became the victim of cyber-bullying. Like most teenagers, Toni has a facebook account that she accesses on a daily basis via her iPhone Facebook app.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revious school peers were always writing horrid things about Toni, and sometimes Casey as well. Toni describes this information as “nasty and bitchy”, and she also admits that she finds negative facebook comments incredibly difficult to manage. To overcome this, Toni has started connecting with a few of her CIT peers on social media. 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不安全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3), 627-635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9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f85846574.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85846574.html,/10.12677/ap.2019.93078 The Effect of Insecure Attach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Wei Zhou, Xu Chen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Mar. 5th, 2019; accepted: Mar. 20th, 2019; published: Mar. 28th, 2019 Abstract Exploring the risk factors and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ts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ttach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insecure attach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This effect is first reflected in the impact of external risk factors on BPD, the early external risk factors ultimately may converge to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this insecure attachment, especially preoccupied and fearful attachment, will strengthen the impact of these risk factors. Second, the insecure attachment also affects the social cognition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of BPD individuals, the various symptoms of BPD are triggered by the defect of mentalizing, and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after the attachment system is activated. Finally, based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we discuss the multiple research possibilities of future studie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Insecure Attachment,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Mentalizing 不安全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 周威,陈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9年3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20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28日 摘要 探索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展风险因素和形成机制对其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依恋理论,探

29 边缘型人格障碍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不了解这个词的人会觉得什么是边缘型?我觉得其实特别形象的一个记忆这个词的办法,就是你想的是两个极端,它都在边缘。他要不然一下子跟你好的不得了,特别爱你,觉得全世界你最好;要不然他就恨你恨之入骨,觉得你一定要抛弃他,你要伤害他,他甚至可以说你要离开我,那我先死给你看,我先自杀,我先来威胁你一下,我看你能不能离开,在两极化的情感行为表达的状态中。 所以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处于一段亲密关系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比如家里面有一位长辈,或者说孩子有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者是朋友同事有人格障碍的时候,都让我们身边人能体会到这种和他相处交往的困难感。而且因为对方的极度边缘化,极端的行为和情绪表达,也往往会引起病患的身边的人,他的关系对象有很大的愤怒不解甚至受伤等情绪。 除了情绪表达不稳定的心理模式,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其实还在于他自我价值的不稳定,自我形象的不稳定。什么是自我价值的不稳定?如果在童年成长的经历中父母给我们有基本的互动,那么我心里面是比较稳定的,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是比较被接纳的,我知道有的时候我会犯错爸妈会训我,但是他们总体上还是包容我的,我在这个家是安全的,我不会轻易被抛弃的,这种成长起来的经历会让我们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那么当我们没有这种体验的时候,自我价值感觉就会非常不稳定,我一旦做错事情,我有没有可能被抛弃?像我之前接触过的来访者,他们成长于这种非常文化闭塞的环境下,家里面男孩女孩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对待,一个女孩子做错事情或者说给家里添了麻烦,父母可能就会说你不要再读书了,你出去打工来挣一些额外的收入来补贴家用,或者说给家里的好几个哥哥们补贴学费。所以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这些小女孩,她们心里面是有极度的自我的价值的不稳定,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自己就可能被遗弃了,他们有一种深刻的对被抛弃的可能性的这种恐惧。所以这样的恐惧也形成了她们的很不稳定自我价值感的一个核心要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自我形象的不稳定。打个比方,我以前在美国接触过的有的人,他们头发的颜色总换,染不同颜色的头发,或者说是不同风格的装扮,穿衣风格也变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自我形象的不稳定。我究竟是一个淑女

边缘型人格

五个核心图示:被抛弃的孩子,愤怒/冲动的孩子,惩罚性父母,分离保护者,健康成人。 成年后出现的人格异常或病态主要有三种:①器质性病引起的人格改变;②精神分裂症引起的人格衰退; ③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人格病理发展,常见的有偏执性人格发展、疑病性人格发展、易激怒性人格发展、社会退缩性人格发展等几种形式。 本文通过对一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短程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的描述, 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点和精神动力学特征, 以及有别于神经症的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方法, 偿试着推介这门技术在棘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精神分析人格障碍短程治疗 弗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学说迄今已有整整百年的历史。作为一门理论,在本世纪的20-30年代就被引入我国,知者甚多.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至今仍徘徊在国门之外,实践者甚少[1]。这其中的成因一时难以评说。本文仅想通过介绍笔者应用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对一例人格障碍患者的实践,进而探讨这种治疗方法在未来中国的可能前景。 1.边缘型人格障碍:病史材料 患者男性,19岁,未婚,中专毕业, 战士。中等身材,着便服,整洁得体,佩有手机,像貌端正,表情拘谨,压抑并带点倔犟。第一次见面时父母在场. 患者显得犹豫,不愿主动与治疗师交谈。当治疗师征询患者的意见,让其父母离开诊室时,谈话才得以进行。 患者以一种惶恐、委屈的语气诉述他的工作、家庭以及恋爱方面的问题。一年多以前,中专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被父母送到部队当兵。患者非常不愿意,认为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承担责任,将他当作包袱送进部队了事。新兵入伍后被分配到内蒙古军分区,觉得那里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太苦,加上部队管理又严,常被领导批评,内心感到痛苦,经常用烟头烙自己的手臂,也不解决问题,只好写信向父母诉苦。父亲得知情况后,运用各种关系将其调到了昆明司训队学

「边缘型人格障碍」工作坊

「邊緣型人格障礙」工作坊 ~進階班~ 壹、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臺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 二、協辦單位:大同大學生涯諮詢中心、財團法人新光醫院精神科 貳、參加對象: 精神醫療、臨床心理、諮商輔導、臨床社工等相關實務工作者共150人。參、研習時間與地點: 一、研習時間:94年12月17日(星期六)上午9:00-下午17:00 二、研習地點:大同大學尚志教育研究館B2(地圖及交通資訊請參下頁)肆、報名方式 一、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2月12日(星期一)止,依完成報名流程的先後 順序共錄取150位。 二、報名費用:500元整(含午餐、茶點及研習手冊)。 三、報名程式:1.填寫報名表→2.來電查詢額滿與否→3.至郵局劃撥報名 (帳號:19828491戶名:臺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4.將劃撥收據及 報名表傳真至(02)25994932→5.來電確認始完成報名程式。 四、聯絡人:翁小姐(02)25921411 (請於下午兩點至六點來電詢問) E-mail:service@https://www.sodocs.net/doc/f85846574.html,

柒、課程介紹 邊緣型人格障礙之關係取向心理治療 對BPD的心理治療模式中,以精神分析取向的動力學派心理治療最為有效。這類治療模式的理論基礎為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和自己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理論。但是,他們顯然是個人主義取向的,應用在我們這個關係主義取向的社會文化脈絡中,勢必遭遇某種程度的文化相容障礙。本課程將介紹整合華人關係理論與上述西方理論的心理治療模式及其方法。 邊緣型人格障礙之全人關懷模式 結合邊緣型人格障礙之國內、外臨床研究資料,由「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出發,除介紹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之藥物治療趨勢之外,並簡介相關之心理治療(含個別與團體)參考原則與實務技巧。 邊緣型人格障礙短期團體心理治療療效分享 「開心果~EQ成長團體」是針對邊緣型人格疾患及憂鬱症等情緒障礙之患者,所開辦的短期治療團體,是由南部慈惠醫院文榮光院長親自主持,並號召其他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以及藥師等工作人員共同加入的一個兼具教學、研究及治療的短期團體心理治療。目前已完成兩個梯次,此次將分享兩梯次中工作人員的經驗,以及團體之量化與質性的資料分析。 邊緣型人格障礙與憂鬱症的心理計量表現 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描述,在行為上常著重於他們的衝動性、一再的傷害行為,強烈且快速變動的情緒。在內在心理狀態上,他們也往往被給予充滿想像的詮釋,如幼年創傷、客體分裂、個體化困難。本次採幾份國內既有人格測驗,試圖藉由數據上的呈現,以及對照憂鬱症,與大家一起逼近這個族群的心理特性。 捌、講師介紹(依課程順序排列) 文榮光醫師: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院長 前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周勵志醫師:臺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理事長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 張瑋文心理師: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心理師 陳百越心理師:新光醫院精神科心理師 玖、其他說明 一、完成報名之後,若因故無法參加時,請於12月13日下午5:00之前, 以電話通知取消名額,將全額退費,逾期恕無法退費。 二、本研習將申請臺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臨床社工師、諮 商心理師之繼續教育認證。其他學員將發予研習時數證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 目前监管部门还没有批准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根据一项2010年的Cochrane系统评价,截止到2008年,进行过边缘性人格障碍药物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有27项。 在过去5年,大多数类似试验集中在情绪稳定剂和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上。 过去的研究 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上,一项研究在阿立哌唑上有阳性发现,一项研究在齐拉西酮上有阴性发现,三项研究在奥氮平上有不同的结果。研究提示一些抗惊厥药的疗效,包括丙戊酸,拉莫三嗪和托吡酯。还有一些研究在抗抑郁药上有阴性结果,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米安色林和苯乙肼。 最近的研究 近期,Black等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喹硫平在边缘性人格 障碍上的应用,为药物治疗研究列表上新增了一项研究。该疾病在美国的患病率约为6%,Black等研究的结果对于该疾病很有意义。 方法 94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DSM-IV)纳入到该随机临床试验中,随机接受安慰剂(N=29)或喹硫平缓释剂治疗,剂量为150mg/d(低剂量组,N=33)或300mg/d(中剂量组,

N=33)。主要结局是医生测定的Zanarini量表总分的改变,该量表强度较高,因为包括了与DSM标准相关的条目。 结果 结果是可喜的。对于主要结局指标,低剂量组的改善和安慰剂组有显著差异(效应大小=-0.79;p=0.031)。但是,中剂量组和安慰剂没有统计学差异(效应大小=-0.41;p=0.265)。而且,至少一次基线后测定发现有效的患者,该比例在低剂量组为82%,中剂量组为67%。 讨论 每组样本量为33,目标是检测到效应大小超过0.68,是合理的,但是很多临床试验没有根据安全参数估计样本量。因此在某些安全参数上组间缺乏明显差异应该谨慎解释。中剂量组患者有更高风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出现可能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HR=1.73,p=0.074)。镇静、食欲改变、口干和头晕在中剂量组中出现较多。此外,中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用药持续时间更短,但都与安慰剂组没有显著差异。随着任何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停药风险增加 (HR=1.74,p=0.018),镇静作用对停药有预测作用 (HR=1.77;p=0.025)。 总体来讲,组间患者的体重和体脂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研究周期较短。但是对于那些完成该研究的患者中,安慰剂组患者平均体重增加1磅(0.45kg),低剂量组为1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