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图像题》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图像题》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图像题》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图像题》

回归原理题:以各类图像为主的原理题

【与催化剂有关的图像】

1.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

【习题1】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218.4 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CaS(s)+4CO2(g) ΔH2=-175.6 kJ·mol-1(反应Ⅱ)

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反应Ⅱ是放热反应,A、D错误;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大于反应Ⅱ,说明反应Ⅰ的活化能比反应Ⅱ的活化能低,C正确、B错误。

注意:快反应与慢反应的区别

【习题2】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且易形成颗粒性污染物,研究N2O的分解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碘蒸气的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I2(g)2I(g) (快反应)

第二步I(g)+N2O(g)―→N2(g)+IO(g) (慢反应)

第三步IO(g)+N2O(g)―→N2(g)+O2(g)+1/2I2(g)(快反应)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的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0.5(I2)(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IO 为反应的中间产物

B.碘蒸气的浓度大小不会影响N2O的分解速率

C.第二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D.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影响△H

【答案】AC

【解析】A.IO是第二步反应的生成物,第三步反应的反应物,所以IO为反应的中间产物,a正确;

B.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I2)]0.5,碘蒸气的浓度大小会影响N2O的分解速率,b错误;

C.反应的快慢取决于慢反应,所以第二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c正确;

D.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H,d错误;故答案为:ac。

2.催化剂(缩写为cat)能加快反应速率,它改变了反应历程

【习题3】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3SO 2(g)+2H2O (g)2H2SO4(l)+S(s) ΔH2=?254 kJ·mol?1

【解析】根据过程,反应II为SO2催化歧化生成H2SO4和S,反应为3SO2+2H2O=2H2SO4+S。应用盖斯定律,反应I+反应III得,2H2SO4(l)+S(s)=3SO2(g)+2H2O(g)ΔH=ΔH1+ΔH3=(+551kJ/mol)+(-297kJ/mol)=+254kJ/mol,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SO2(g)+2H2O(g)=2H2SO4(l)+S(s)ΔH=-254kJ/mol。

【习题4】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___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于 2.02 COOH*+H*+H 2O*COOH*+2H*+OH*(或H2O*H*+OH*)

【解析】根据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并结合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相对能量可知,

CO(g)+H 2O(g)的能量(-0.32eV )高于CO 2(g)+H 2(g)的能量(-0.83eV ),故水煤气变换的ΔH 小于0;活化能即反应物状态达到活化状态所需能量,根据变换历程的相对能量可知,最大差值为:

其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1.86-(-0.16)eV=2.02eV ;该步骤的反应物为

COOH*+H*+H 2O*

COOH*+2H*+OH*;因反应前后COOH*和1个H*未发生改变,也可以表述成

H 2O*

H*+OH*

3. 催化剂选择性的具体体现与应用

【习题5】CO 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 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CO 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 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 2(g)+H 2(g)

CO(g)+H 2O(g) ΔH =41.2 kJ·mol ?1 反应Ⅱ:2CO 2(g)+6H 2(g)CH 3OCH 3(g)+3H 2O(g) ΔH =﹣122.5 kJ·mol ?1 在恒压、

CO 2和H 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 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 3OCH 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CH 3OCH 3的选择性

=332CH OCH C 2O 的物质的量反应的的物质的量

×100%

①温度高于300 ℃,CO 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2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CO 2与H 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 3OCH 3的选择性为48%(图中A 点)。不

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CH 3OCH 3选择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应Ⅰ的ΔH >0,反应Ⅱ的ΔH <0,温度升高使CO 2转化为CO 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CO 2转化为CH 3OCH 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 增大压强,使用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解析】①温度高于300℃,CO 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反应Ⅰ的△H >0,反应Ⅱ的△H <0,温度升高使CO 2转化为CO 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CO 2转化为CH 3OCH 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②2CO 2(g)+6H 2(g)=CH 3OCH 3(g)+3H 2O(g)△H=-122.5kJ?mol -1,结合CH 3OCH 3的选择性=332CH OCH C 2O 的物质的量反应的的物质的量

×100%分析,平衡正向进行二甲醚物质的量增大,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减小,二甲醚选择性增大,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CH 3OCH 3选择性的措施有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使用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增大二甲醚的选择性。

注意:催化剂可以通过加快反应速率,来提高单位时间内某反应的产率,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提高转化率。

【习题6】NH 3作为一种重要化工原料,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催化剂常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专一性。已知:

反应Ⅰ:4NH 3(g)+5O 2(g)Pt/Ru 高温4NO(g)+6H 2O(g) ΔH 1=-905.0 kJ·mol -1

反应Ⅱ:4NH 3(g)+3O 2(g)Cu/TiO 2高温2N 2(g)+6H 2O(g) ΔH 2

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上述两个竞争反应Ⅰ、Ⅱ。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

在1 L 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H 3和2 mol O 2,测得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图:

① 该催化剂在高温时选择反应________(填“Ⅰ”或“Ⅱ”)。

② 有利于提高NH 3转化为N 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

A .使用催化剂Pt/Ru

B .使用催化剂Cu/TiO 2

C .增大NH 3和O 2的初始投料比

D .投料比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E .降低反应温度

答案 :① Ⅰ ② E

解析:①由图可知,该催化剂在高温时,生成的NO 物质的量远大于氮气的,故该催化剂在高温下选择反应I

②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A 错误;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B 错误;增大NH 3和O 2的初始投料比,平衡常数不变,不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选择性,C 错误;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常数不变,不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选择性,D 错误;由图可知低温有利于氮气的生成,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 NH 3转化为 N 2平衡转化率,E 正确。故选E 。

4.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尤其是酶),一般来说随温度升高,催化性的活性都会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导致其失活。

【习题7】已知催化合成氨中催化剂的活性与催化剂的负载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催化反应温度等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①实验表明相同温度下,负载量5%催化剂活性最好,分析负载量9%与负载量1%时,催化剂活性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图中用虚线作出负载量为3%的催化剂活性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载量1%时,则负载量过低导致催化活性降低,负载量9%负载量虽高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会降低而使催化活性降低

【解析】①负载量较低时,提供催化活性中心的活性位点不足,可能导致催化剂活性不够,负载量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会降低,导致催化剂活性中心位点过于拥挤,可能导致空间坍塌影响催化活性,故答案为:负载量1%时,则负载量过低导致催化活性降低,负载量9%负载量虽高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会降低而使催化活性降低;

②负载量为3%小于负载量5%,并且已知负载量1%时活性低于5%负载量,负载量为9%时高于负载量为1%的催化剂活性,但1%的负载量与9%的负载量所体现的催化活性及其接近,可推知低负载量对于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之于高负载量对于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更大,则3%负载量的催化剂活性应介于5%与9%之间的负载量之

间的活性,所以作图为:

特别关注:深刻理解催化剂与转化率或产率的关系

1.转化率(或产率)分为平衡前转化率(或平衡前产率)和平衡转化率(或平衡产率),图像没有说明的话要从这两个角度分析:即平衡前和平衡后

2.催化剂影响平衡前转化率(或平衡前产率),速率越快,平衡前转化率(或产率)就越高;而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所以不影响平衡转化率(或平衡产率)

3. 若图像中仅涉及转化率(未强调是否平衡),那就要分情况讨论,是全程都未平衡还是某部分平衡(比较复杂)

【习题8】1,2-二氯丙烷(CH2ClCHClC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加成法制备,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CH2=CHCH2Cl),反应原理为:

I.CH 2=CHCH3(g)+Cl2(g) CH2ClCHClCH3(g) ?H1=-134kJ·mol-1

II.CH2=CHCH3(g)+Cl2(g) CH2=CHCH2Cl(g)+HCl(g) ?H2=-102kJ·mol-1

某研究小组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2=CHCH3和Cl2,分别在A、B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2ClCHClCH3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p点是否为对应温度下CH2ClCHClCH3的平衡产率,_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否因为生成CH2ClCHClCH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平衡转化率越高,而450℃的产率高于p点产率,所以p点不是对应温度下CH2ClCHClCH3的平衡产率【解析】p点不是对应温度下CH2ClCHClCH3的平衡产率,因为生成CH2ClCHClCH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平衡转化率越高,而450℃的产率高于p点产率,所以p点不是对应温度下CH2ClCHClCH3的平衡产率。答案为:否;因为生成CH2ClCHClCH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平衡转化率越高,而450℃的产率高于p点产率,所以p点不是对应温度下CH2ClCHClCH3的平衡产率;

【习题9】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SRM)是用于驱动电动汽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理想氢源,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降低尾气中CO含量,以免使燃料电池Pt电极中毒。重整过程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I CH3OH(g)+H2O(g)CO2(g)+3H2(g) ΔH1

反应ⅡCH3OH(g)CO(g)+2H2(g) ΔH2

反应ⅢCO(g)+H2O(g)CO2(g)+H2(g) ΔH3

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其中K2、K3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125℃225℃325℃K205535 1858 9939.5

K31577 137.5 28.14 在常压、Cat.1催化下,CH3OH和H2O混和气体(体积比1∶1.2,总物质的量2.2mol)进行反应,t l时刻测得CH3OH转化率及CO、CO2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所示(CO、CO2的选择性:转化的CH3OH中生成CO、CO2的百分比)。

注:曲线a表示CH3OH的转化率,曲线b表示CO的选择性,曲线c表示CO2的选择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__________。

A.反应适宜温度为300℃

B.工业生产通常在负压条件下进行甲醇水蒸气重整

C.己知Cat.2催化剂具有更高催化活性,可提高甲醇平衡转化率

D.添加CaO的复合催化剂可提高氢气产率

【答案】ABC

【解析】A.反应温度在260℃和300℃之间时,甲醇的转化率几乎不发生变化,二氧化碳的选择性降低,一氧化碳的选择性提高,所以反应适合的温度不是300℃,故错误;B.负压相对于大气压降低,相当于大气压对体系加压,有利于反应向压强降低的方向进行,即有利于反应逆向进行,会导致氢气的产率降低,故错误;C.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对于某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催化剂不能改变该温度下的反应的平衡状态,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的时间,故错误;D.260℃之前,随着温度升高,甲醇的转化率增大,260之后,随着温度升高,甲醇的转化率几乎不变,说明260℃之前催化剂起着一定的性能,260℃之后催化性能降低,对于260℃之前的过程,添加氧化钙的复合催化剂可提高氢气产率,故正确。

【与转化率有关的图像】

一、基于教材对转化率的常规认知

【习题1】Deacon 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 2(g)=2Cl 2(g)+2H 2O(g)。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 ∶c(O 2)分别等于1∶1、4∶1、7∶1时HCl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K (300℃)____________K (400℃)(填“大于”或“小于”)。设HCl 初始浓度为c 0,根据进料浓度比c(HCl)∶c(O 2)=1∶1的数据计算K (400℃)=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c(HCl)∶c(O 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于 22

40

(0.42)(0.42)(10.84)(10.21)c ?-?- O 2和Cl 2分离能耗较高、HCl 转化率较低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知,HCl 平衡转化率越大,平衡常数K 越大,结合图像知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K(300℃)>K(400℃);

由图像知,400℃时,HCl 平衡转化率为84%,用三段式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

2224HCl(g)O (g)2Cl (g)2H O(g)+=+

起始(浓度) c 0 c 0 0 0

变化(浓度) 0.84c 0 0.21c 0 0.42c 0 0.42c 0

平衡(浓度)(1-0.84)c 0 (1-0.21)c 0 0.42c 0 0.42c 0

则K=22

40

(0.42)(0.42)(10.84)(10.21)c ?-?-;根据题干信息知,进料浓度比过低,氧气大量剩余,导致分离产物氯气和氧气的能耗较高;进料浓度比过高,HCl 不能充分反应,导致HCl 转化率较低。

【习题2】CO 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 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 2(g)+H 2(g)

CO(g)+H 2O(g) ΔH =+41.2 kJ·mol ?1 反应Ⅱ:2CO 2(g)+6H 2(g)

CH 3OCH 3(g)+3H 2O(g) ΔH =﹣122.5

kJ·mol ?1

在恒压、CO 2和H 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 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

时CH 3OCH 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

CH 3OCH 3的选择性=332CH OCH C 2O 的物质的量反应的的物质的量

×100% ①温度高于300 ℃,CO 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

②22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CO 2与H 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 3OCH 3的选择性为48%(图中A 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CH 3OCH 3选择性的措施有 。

【答案】①反应Ⅰ的ΔH >0,反应Ⅱ的ΔH <0,温度升高使CO 2转化为CO 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CO 2转化为CH 3OCH 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

②增大压强,使用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解析】①根据反应方程式,反应I 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2的转化率增大,

反应II 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O 2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图像,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

因此温度超过300℃时,CO 2转化率上升。

②图中A 点CH 3OCH 3的选择性没有达到此温度下平衡时CH 3OCH 3的选择性,依据CH 3OCH 3选择性公式,提高CH 3OCH 3选择性,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时,根据反应II ,可以增大压强,或者使用对反应II 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习题3】工业上常用CO 、CO 2和H 2合成甲醇燃料,其原理为:

①CO(g)+2H 2(g) CH 3OH(g) ΔH<0; ②CO 2(g)+H 2(g)CO(g)+H 2O(g) ΔH>0

当混合气体的组成固定时,CO 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解释CO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 的量增大;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产生CO 的量增大;反应①的趋势更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 的转化率降低。

二、实际工业生产的转化率分析

【习题4】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CO和4 mol NO,发生反应:2NO(g)+2CO(g)N 2(g)+2CO2(g)ΔH1=-746.5 kJ/mol,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温度低于200℃时,图中曲线I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a 点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较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偏低不是250℃之后,温度继续升高,反应速度更快,单位时间内反应达到平衡后时间仍有剩余因此又逆移,因此图像上的脱氮率应小于真实的平衡脱氮率。

【解析】从图中可知,曲线Ⅰ在250℃时,脱氮率最高,温度低于200℃,脱氮率低,说明化学反应速率慢,催化剂的活性低;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a点的脱氮率在曲线中不是最高的点,说明并没有达到平衡,对于曲线Ⅰ来说,250℃之前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转化率提高,因此曲线呈现上升趋势;250℃时单位时间内恰好平衡,此时该温度该时间内转化率最大;250℃之后,温度继续升高,反应速度更快,单位时间内反应达到平衡后时间仍有剩余因此又逆移,因此图像上的脱氮率应小于真实的平衡脱氮率。

【习题5】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

平衡常数K>2000

E.改编思考:虚线指的是什么?

【答案】BD

【解析】A项,随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

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项,根据上述分析,X点时,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的转化率,故B正确;C项,Y点,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增加O2的浓度,使得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D项,设NO起始浓度为amol/L,N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O、O2和NO2的浓度分别为0.5amol/L、(5×10-4-0.25a)mol/L、0.5amol/L,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

K=

22

2

224

2

c(NO)0.5)

c(NO)c(O)0.5)(5100.5)

a

a a

-

=

???-

(

(

>

4

1

510-

?

=2000,故D正确;E项,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三、转化率和产率的关系

【习题6】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氨、丙烯、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H= -515 kJ·mol-1

上图为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的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高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①有副反应发生,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反应未达到平衡,但催化剂活性降低③460℃后反应达到平衡,升高温度,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解析】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刚开始进行,尚未达到平衡状态,460℃以前是建立平衡的过程,所以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另外催化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活性较高,若温度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转化率也降低。

【习题7】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4H10(g)=C4H8(g)+H2(g)ΔH1=+123 kJ·mol-1

下图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90℃之前,升高温度,使反应同正反应方向进行丁烯产量增多;或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产生丁烯更多590℃之后,丁烯裂解生成短碳链类的速率加快使副产物增多【解析】根据图像,590℃之前,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时由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会含有更多的丁烯。而温度超过590℃时,由于丁烷高温会裂解生成短链烃类,所以参加反应①的丁烷也就相应减少。

【习题8】乙酸是生物油的主要成分之一,乙酸制氢具有重要意义:

热裂解反应:CH3COOH(g)→2CO(g)+2H2(g) △H=+213.7 kJ·mol-1

脱酸基反应CH3COOH(g)→2CH4(g)+CO2(g) △H=-33.5 kJ·mol-1

在密闭溶液中,利用乙酸制氢。其中温度与气体产率的关系如图:

①约650℃之前,脱酸基反应活化能低速率快,故氢气产率低于甲烷;650℃之后氢气产率高于甲烷,理由是随着温度升高后,热裂解反应速率加快,同时_________________。

②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乙酸气中掺杂一定量的水,氢气产率显著提高而CO的产率下降,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热裂解反应正向移动,而脱酸基反应逆向移动,故氢气产率高于甲烷CO(g) +H2O(g) ═ H2(g) + CO2 (g)

【解析】①热裂解反应CH3COOH(g)→2CO(g)+2H2(g) 是吸热反应,热裂解反应正向移动,脱酸基反应

CH3COOH(g)→CH4(g)+CO2(g) 是放热反应,而脱酸基反应逆向移动。650℃之后氢气产率高于甲烷,理由是随着温度升高后,热裂解反应速率加快,同时①热裂解反应正向移动,而脱酸基反应逆向移动,故氢气产率高于甲烷。

②CO能与水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乙酸气中掺杂一定量水,氢气产率显著提高而CO的产率下降,CO(g) +H2O(g) ═ H2(g) + CO2 (g)

【其他类型曲线】

类型1:温度、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先说答题要领:叙述特点(反应特点或者容器特点)→外界条件的改变→确定移动方向→得出最终结论【习题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2S,发生反应2H2S(g)2H2(g)+S2(g)ΔH=+169.8 kJ·mol-1。下图为H2S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1)图中压强(p1、p2、p3)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平衡常数大小:K(T1)________(填“>”“<”或“=”)K(T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提高H2S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

【分析】

【答案】(1)p1<p2<p3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H2S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由图像上看,相同温度,p1条件下H2S的平衡转化率最大,p3条件下H2S的平衡转化率最小

(2)<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3)及时分离出产物

【习题2】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99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58kJ·mol-1

③CO2(g)+H2(g)CO(g)+H2O(g)ΔH=+41kJ·mol-1

合成气的组成n(H2)

n(CO+CO2)

=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CO)与温度和压

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的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α(CO)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p1>p2>p3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α(CO)减小;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CO)也减小

【解析】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顺序为p1>p2>p3;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产生CO的量增大;因此最终结果是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

【习题3】已知CO2催化加氢合成乙醇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C2H5OH(g)+3H2O(g)ΔH<0。

(1)图1、图2分别是CO2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已知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m=n(H2)

n(CO2)

①图1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图2中m1、m2、m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T3>T2>T1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温度越高,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所以T3>T2>T1②m1>m2>m3保持n(CO2)不变,增大n(H2),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m1>m2>m3

【解析】略

类型2:优选最佳条件

需要逐步分析以下几个层面,先理清不同层面对最终结果的作用,然后选择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物理量有几种→代表什么含义→变化趋势是单调还是非单调→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与关联

【习题4】生物脱H 2S 的原理为:

H 2S+Fe 2(SO 4)3S ↓+2FeSO 4+H 2SO 4 4FeSO 4+O 2+2H 2SO 42Fe 2(SO 4)3+2H 2O

由图3和图4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0 ℃、pH=2.0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

【解析】根据图3可知,温度30左右时,氧化速率最大,根据图4可知,pH=2.0时氧化速率最大,所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30、pH=2.0;若反应温度过高,硫杆菌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造成反应速率下降。

【习题5】氨气制取尿素[CO(NH 2)2]的合成塔中发生反应:2NH 3(g)+CO 2(g)

CO(NH 2)2(l)+H 2O(g)。下图为合成塔中不同氨碳比a ??????n (NH 3)n (CO 2)和水碳比b ????

??n (H 2O )n (CO 2)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α)。b 宜控制在_______(填字母)范围内。

A .0.6~0.7

B .1~1.1

C .1.5~1.6

a 宜控制在4.0左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氨碳比等于4,CO 2转化率较高;当氨碳比大于4.0时,增大NH 3

的量,CO 2的转化率增加不大,但生产成本提高了;氨碳比小于4.0时,CO 2的转化率低

【解析】控制变量,作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交三条曲线于三点,转化率越高越好,所以选择A 。选择最佳氨碳比,可看最上面曲线的走势,整体增加,曲线先陡后平(略上升),拐点右边,当氨碳比大于4.0时,增大氨气的量,CO 2转化率增加不大,但生产成本提高了;氨碳比太小,CO 2转化率低。

【习题6】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反应原理为4NH 3(g)+4NO(g)+O 2(g)4N 2(g)+6H 2O(g) ΔH<0。

①SCR 法除NO ,投料比一定时有利于提高NO 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温度过高时,会发生以下副反应:2NH 3(g)+2O 2(g)

N 2O(g)+3H 2O(g);4NH 3(g)+5O 2(g)4NO(g)

+6H 2O(g)。 ②某科研小组通过系列实验,分析得出脱硝率与氨氮比????NH 3NO x

表示氨氮比、温度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最佳氨氮比为2.0,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图3可知,当温度高于405 ℃后,脱硝率会逐渐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降低温度 减小压强 ②氨氮比从2.0到2.2时,脱硝率变化不大,但氨的浓度增加较大,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③当温度过高时,还会发生副反应生成N 2O 和NO

【解析】①4NH 3(g)+4NO(g)+O 2(g)===4N 2(g)+6H 2O(g) ΔH<0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投料比不变时,若要提高NO 的平衡转化率,就要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采取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也可以扩大容器的容积使体系的压强减小等措施;②根据图2可知,氨氮比从2.0到2.2,脱硝率变化并不大,但氨的浓度增加较大,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提高;③由图3可知,当温度高于405 ℃后,脱硝率逐渐减小,是因为当温度过高时,会发生副反应生成N 2O 和NO 。

类型3:从平衡角度(或其他原理角度)解释现象

阅读情境,找出分析核心(存在的平衡体系)→找出信息中影响平衡的外界因素→根据勒沙特列原理进行分析→得出题干要求的结论

【习题7】Na 2HPO 4是磷酸的酸式盐,但其水溶液呈碱性,从溶液中离子平衡角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Na 2HPO 4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足量饱和CaCl 2溶液时,溶液变为酸性,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答案】(1)Na 2HPO4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一是电离平衡,HPO2-4H++PO3-4,二是水解平衡,HPO2-4+H2O H2PO-4+OH-,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溶液呈碱性. (2)略

【习题8】用Fe作电极电解含Cr2O2-7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以达到除铬的目的。

(1)用Fe作电极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除生成Cr(OH)3沉淀外还生成________沉淀,解释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2)水电离产生的H+放电生成H2:2H++2e-===H2↑,同时产生大量OH-

(3)Fe(OH)3溶液中的Fe2+被Cr2O2-7氧化为Fe3+,电解过程中pH升高,Fe3+水解程度增大,转化为Fe(OH)3沉淀

【解析】(1)在电解法除铬中,铁作阳极,阳极反应式为Fe-2e-===Fe2+,以提供还原剂Fe2+。

(2)阴极氢离子的放电能力较强,先放电,因而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3)溶液中的Fe2+被Cr2O2-7氧化为Fe3+,电解过程中pH升高,Fe3+水解程度增大,转化为Fe(OH)3沉淀。

【习题9】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且在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中存在CuCl+Cl-[CuCl2]-。

工业上可用向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和Na2SO3的方法制取CuC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CuCl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进行时,当氯化钠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氯化亚铜的沉淀率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溶液的pH与亚硫酸钠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解释图像中V<a时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V>a时,随着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pH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Cu2++2Cl-+SO2-3+H2O===2CuCl↓+SO2-4+2H+

(2)当Cl-浓度过大时,生成的沉淀CuCl又会发生CuCl+Cl-[CuCl2]-,因而沉淀率会降低

(3)①由于发生2Cu2++2Cl-+SO2-3+H2O===2CuCl↓+SO2-4+2H+,H+浓度逐渐增大

②当铜离子完全反应后,再加入Na2SO3消耗溶液中的H+,又使H+浓度逐渐减小

【解析】略

【习题10】工业、上常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钛酸亚铁,不溶于水)、Fe2O3及少量SiO2杂质]作原料,制取二氧化钛及铁红,其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流程中加入Na2CO3粉末得到固体TiO2·nH2O。请结合TiO2+的水解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TiO2++(n+1)H2O?TiO2·nH2O+2H+,加入Na2CO3粉末消耗H+,平衡正向移动,生成TiO2·nH2O 【解析】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n+1)H2O?TiO2·nH2O+2H+,加入Na2CO3粉末消耗H+,平衡正向移动,生成TiO2·nH2O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含解析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 3溶液中含有的Mg 2+、K +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 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NaOH 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 .溶液a 中含有Al 3+、K +、Cl -、Na +、OH - C .溶液b 中只含有NaCl D .向溶液a 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用氨水,则Mg 2+、Al 3+均转化为沉淀,不能分离,则不能用氨水代替NaOH ,A 错误; B .Al 3+与过量NaOH 反应,溶液a 中含AlO 2-、K +、Cl -、Na +、OH -,B 错误; C .K +、Cl -、Na +在整个过程中不参加反应,则溶液b 中含KCl 、NaCl ,C 错误; D .因氢氧化铝能溶于盐酸,则向溶液a 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D 正确; 答案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流程中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红褐色固体3Fe(OH)全部溶于氢碘酸:332Fe(OH)3H Fe 3H O ++ +=+ B .水杨酸溶于3NaHCO 溶液中: C .将等浓度的2Ba(OH)溶液与4NaHSO 液按体积比2:3混合: 224422Ba 2SO 3H 3OH 2BaSO 3H O +- +-+++=↓+ D .洁厕灵(含HCl )与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氯气:2Cl H ClO Cl OH -+-- ++=↑+ 【答案】C

高考复习化学分类汇编:专题5离子反应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5 离子反应 一.单选题 1.(2017?海南)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 Fe2+ 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 =Al2(CO3)3↓ 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 2:2NO2+2OH-= + + H2O 2.(2017?海南)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2M3++4H 2O= +Cl-+8H+,中M 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 二.综合题 3.(2017?天津)(14分)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Ⅰ.H2S的除去 方法1:生物脱H2S的原理为: H2S+Fe2(SO4)3═S↓+2FeSO4+H2SO4 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________. (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________.

(3)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 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n(H2O2)/n(H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4)Ⅱ.SO2的除去 方法1(双碱法):用NaOH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液Na2SO3溶液 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 CaO(s)+H2O (l)═Ca(OH)2(s)?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________. (5)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 已知25℃,NH3?H2O的K b=1.8×10﹣5,H2SO3的K a1=1.3×10﹣2,K 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 2.0mol?L﹣1,溶液中的c(OH﹣)=________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L﹣1时,溶液中的c(SO32﹣)/c(HSO3﹣)=________. 4.(2017?新课标Ⅲ)(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专题Word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基础知识: 对于反应mA(g) + nB(g) pC(g)+qD(g) △H<0 m+n>p+q 条件改变变化结果 K变化平衡移动反应A的浓度C(A)A转化率C的含量条件改变ν逆ν正变 化 1C(A)增大 2C(A)减小 3C(C)增大 4C(C)减小 5温度升高 6温度降低 7压强增大 8压强减小 9加催化剂 课时探究 探究一、图像绘制,读图解题 例题1: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3H2(g)+ N2(g)2NH3(g) 来合成 氨气;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a b两种条件下分别加入相同浓度 时间t/min02468 条件a c(H2)/10-2mol·L-1 2.00 1.50 1.100.800.80 条件b c(H2)/10-2mol·L-1 2.00 1.30 1.00 1.00 1.00 12 1 T2 下同),△H 0,根据表格数据请在下面画出c(H2)-t图: (2)a条件下,0~4min的反应速率为;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平衡常数为; (3)在a条件下,8min末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1/2,11min后达到新的平衡,画出 8min~12min时刻c(H2)的变化曲线。

探究二、图像解题方法 1、反应mA(g) + nB(g) pC(g)+qD(g) △H <0 m+n>p+q 反应速率和时间图如图所示 ,t 1时刻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①图1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图2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图3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④图4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⑤图5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2、①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②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P 1 P 2, m+n p 探究三、陌生图像的解题技能 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图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该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关联?能用关联解决问题? △H 0 mA(g)+nB(g) pC(g) ①y 是A 的浓度,△H 0,m+n p ②y 是C 的含量, △H 0,m+n p

最新高考化学图像专题

高考化学图像专题 一、考纲要求 2012年《考试说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 (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 (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 (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二、坐标图的特点及解题策略 坐标图是用来显示某一变量(应变量)是如何随着另一变量(自变量)而变化的。其优点是不但显示了所测量的点,还可以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值。解答时要求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代表什么样的化学量,然后根据化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坐标”,“分析折点”,“认识曲线”。 1、明确坐标 明确坐标就是明确横、纵坐标的具体含义,分析出横、纵坐标所示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曲线的意义,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从进行分析和判断。 2、分析折点 分析折点就是分析坐标图中的关键点,主要有“起点、折点、终点”。 3、认识曲线

专题04离子反应—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 +2H2O Na++2OH– + H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 H2↑+Cl2↑+2OH–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 + H+ + 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OH–CaCO 3↓+H2O 【答案】B 【名师点睛】判断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反应能否生成所给产物、反应是否可逆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电解质的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 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是否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 恒等。④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如是否标注了必要的条件,是否关注了反应物的量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及其反应产物的影响(如本题D选项中的足量石灰水)等。⑤从反应物的组成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如本题中C选项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为二元酸和二元碱。 2.【2017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 B.=1×10 ?12的溶液中:K+、Na +、、 C.c(Fe2+) =1 mol·L?1的溶液中:K+、、、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答案】B 【解析】A.Fe3+和SCN?会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A错误;B.根据K W可以求出c(OH?)=0.1mol/L,溶液显碱性,这4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Fe2+还原性较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共

201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共存 例1、(2010江苏卷)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2+Fe 、3NO -、24SO - 、Na +B .由水电离的( )141H 110mol L c +--=??的溶液中:2+Ca 、K +、Cl -、3HCO - C .()()12H /OH 10c c +-=的溶液中:4NH +、3Al +、3 NO - 、Cl - D .()31Fe 0.1mol L c +-=?的溶液中:K +、ClO -、24SO - 、SCN - 例2、(2010上海卷)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 -、Cl -、NO 3-、Na + B .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 +、AlO 2-、NO 3-、HCO 3- C .含大量Al 3+的溶液中:K +、Na +、NO 3-、ClO - D .含大量OH 一的溶液中:CO 32-、Cl -、F -、K + 例3、(09江苏卷)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K 、3+Al 、-Cl 、2-4SO B. 含有0.1 mol·L -1 3+Fe 的溶液中:+K 、2+Mg 、-I 、-3NO C. 含有0.1 mol·L -12+Ca 溶液在中:+Na 、+K 、2-3CO 、-Cl D . 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 、3+Fe 、-3NO 、2-4SO 例4、(09四川卷)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2Ca +、、H +、Cl -、3HSO - B.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3NO - C.FeCl 2溶液:K +、、Na +、、24SO -、、2AlO - D . () Kw c H +=0.1 mol/L 的溶液:Na +、K +、23 SiO - 、3NO - 2、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问题 所涉及反应类型多为复分解反应和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填空题或综合题中一般要求直接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选择题中主要是以判断正误的形式考查,其书写出错的原因主要包括: (1)氧化还原型反应错因 ①反应不符合事实,即产物不合理 ②电荷不守恒 ③原子不守恒 ④漏掉部分反应 ⑤与量有关的反应“少量”“过量”没有考虑量的不同反应不同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专题五化学平衡图像 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 1、速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 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 2、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 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含量—温度(压强)—时间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 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例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 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4、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图像试题试题

图像试题 (2011烟台毕业)1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2011潍坊毕业)16.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2011南宁)19.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2011遂宁)3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图象能正确表示对

应操作(或治疗)的是 A B C D A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 (2011绥化)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锌粒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向H 2SO 4和CuSO 4混合液中滴加NaOH 溶液 加水的量/g A 反应时间/s B NaOH 溶液质量/g C 反应时间/s D A B C D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评价选择题专项测试及解析

课后作业---选择题专项微测二 微测5化学实验评价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实验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B.乙装置:可用来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C.丙装置:可用来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D.丁装置:可用来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SO3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c后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装置a只有干燥气体的作用 C.实验室制取SO2或O2可使用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D.V2O5是催化剂并且也会参与反应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将HI溶液加入Fe(NO3)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液 体显紫红色 氧化性: Fe3+>I2 B取少量Mg(OH)2悬浊液,向其中滴加适量浓CH3COONH4溶液Mg(OH)2溶解CH3COONH4溶液 呈酸性 C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 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 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 含有不饱和烃 D将海带剪碎,灼烧成灰,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滴加硫酸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 I2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A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固 体,红色变浅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 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 -2 C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集满某气体的集气 瓶口,试纸变蓝 该气体为氯气 D 向10mL0.5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5mL 2.4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 加氯化铜溶液,沉淀变蓝 K sp[Cu(OH)2]<K sp[Mg(OH)2]

【化学】高考化学离子反应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高考化学离子反应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NaOH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溶液a中含有Al3+、K+、Cl-、Na+、OH- C.溶液b中只含有NaCl D.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氨水,则Mg2+、Al3+均转化为沉淀,不能分离,则不能用氨水代替NaOH,A错误;B.Al3+与过量NaOH反应,溶液a中含AlO2-、K+、Cl-、Na+、OH-,B错误; C.K+、Cl-、Na+在整个过程中不参加反应,则溶液b中含KCl、NaCl,C错误; D.因氢氧化铝能溶于盐酸,则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流程中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 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

(完整版)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试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 B .反应开始时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 .反应开始时10s ,Y 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 2.( 广东1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 2NH 3(g), 673K ,30MPa 下n(NH 3)和n(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 B .点 c 处反应达到平衡 C .点d (t 1时刻) 和点 e (t 2时刻) 处n(N 2)不一样 D .其他条件不变,773K 下反应至t 1时刻,n(H 2)比上图中d 点的值大 3.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 、B 、C 、D 均为气体 4.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 )+B (g )C (g );△HA 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T 1>T 2,△H>0 B .T 1<T 2,△H>0 C .T 1>T 2,△H<0 D .T 1<T 2,△H<0 5.现有可逆反应A (g )+2B (g )nC (g );△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p 1>p 2,n >3 B .p 1<p 2,n >3 C .p 1<p 2,n <3 D .p 1>p 2,n=3 6.对于反应2A (g )+B (g )2C (g );△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 7.T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t 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 —1 A 0.1 mol·L —1 B 和0.4 mol·L —1 C 反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0.4 mol·L —1 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 的转化率增大 8.右图表示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ΔH =-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 0~t 6中 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A . t 0~t 1 B . t 2~t 3 C . t 3~t 4 D . t 5~t 6 n 2· · · · · a b c d e NH H 2 1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一、图象题 对于化学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1、(1)解题思路 ①看懂图象:要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做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等 ②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2)分析过程 对于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①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相结合。 ②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⑤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象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图像类问题是同学们学习离子反应中难点,采用“识图像 想原理 学整合”三步曲解决图像题,能提高解题效率。识图像——指理解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曲线和点表示意义;联原理——根据题示信息,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原理,如化学反应,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与数据结合起来;学整合——在识图像,联原理的基础上,将图像与原理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找准切入点。 (一)化学平衡图像 *已知图象判断反应特点 1.符合图象的反应为( )。 A.N2O3(g) NO2(g)+NO(g) B.3NO2(g)+H2O(l )2HNO3(l )+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 2CO(g)

高中化学09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一、几大影响因素对应的基本v-t图像 1.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 2.温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进行;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知识梳理

由曲线可知:当升高温度时,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吸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即υ吸>υ放,故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当降低温度时,υ正和υ逆 <υ放,故化学平降低,但吸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即υ 吸 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 3.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加且方程式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举例反应:mA(g)+n(B)p(C),m+n>p] 由曲线可知,当增大压强后,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 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增大的倍 数大于'υ逆增大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当减小压强后,υ正和υ 均减小,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逆 减小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减小的倍数大于'υ逆减小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注意】对于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气体反应来说: *若容器恒温恒容,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虽然容器中的总压强增大了,但实际上反应物的浓度没有改变(或者说: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总压强没有改变),故无论是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均不改变。 *若容器恒温恒压,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为了保持压强一定,容器的体积一定增大,从而降低了反应物的浓度(或者说:相当于减小了与反应有关的气体压强),故靴和她均减小,且化学平衡是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1.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B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 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v(正)>v(逆) B. b点反应放热53.7 kJ 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 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 【答案】A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A、B一定都是气体 C. D一定不是气体 D. C可能是气体 【答案】B 5.下图是恒温下H 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加入催化剂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3 离子反应练习

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 3、BaSO 4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③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 +和Cl - ,所以氯化钠是强电解质 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⑤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⑥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只有⑤ D .只有⑥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相关知识。CaCO 3、BaSO 4虽不溶于水,但它们是强电解质,故①错;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但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②错;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Na +和Cl - ,所以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故③错;0.00001 mol/L 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1 mol/L CH 3COOH 中氢离子浓度,故④错;熔融的纯硫酸不导电,故⑤错误;⑥正确。综上所述,选D 。 答案:D 2.(2015·辽宁五校联考)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测0.1 mol/L 氨水的pH 为11:NH 3·H 2O NH +4+OH - B .将Na 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 +2H 2O===2NaOH +H 2↑ 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通电Cu 2++2Cl -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2OH -+2H 2O===2AlO -2+3H 2↑ 解析:本题考查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pH =11的氨水中,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为NH 3·H 2O===NH +4+OH -,A 项正确;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B 项正确;氯化铜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铜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而与电解无关,即CuCl 2===Cu 2++2Cl -,C 项错误;Al 能溶于强碱溶液生成偏铝酸盐和氧气,Al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2H 2O===2AlO -2+3H 2↑,D 项正确。 答案:C 3.(2015·云南名校统考)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将2 mol Cl 2通入到含1 mol FeI 2的溶液中:正确;Cl 2过量,Fe 2+、I -均被氧化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

第4讲离子反应 基础题组 1.(2018山西太原模拟)下列说法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合理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C -+H2O HC-+OH- B.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2Al3++3C -+3H2O2Al(OH)3↓+3CO2↑ C.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S -+Ba2++4OH- BaSO4↓+Al-+2H2O D.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2Cl-+2H2O Cl2↑+H2↑+2OH-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MgCl 2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Mg2++2OH-Mg(OH)2↓ B.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4H++N -Ag++NO↑+2H2O C.将Cu粉加入Fe 2(SO4)3溶液中:2Fe3++3Cu2Fe+3Cu2+ D.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CO2+2H2O Al(OH)3↓+HC- 3.(2018山东济南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醋酸和氨水反应:H++OH-H 2O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 合:HC -+Ba2++OH-BaCO3↓+H2O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CO 2+H2O CaCO3↓+2HCl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 6H5O-+CO2+H2O2C6H5OH+C- 4.下列污水处理的方法中,表示其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混凝法,用明矾作混凝剂:Al3++3H 2O Al(OH)3+3H+ B.中和法,用过量CO 2处理碱性废水:CO2+2OH-C-+H2O

2014年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

2014高考化学必备专题——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 【考纲解读】 1.能正确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正确判断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 2.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分析离子共存的先决条件,正确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本专题高考分值约为10-20分。 【高考预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都是高考的热点,属于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在高考试题中,既可以以选择、填空的形式独立命题,直接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也可以穿插到工业流程题、实验题之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新知识介绍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注意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规律,要注意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情景下问题的能力。 一、电解质的有关概念 1.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根据,可以判断是否为电解质。 (1)离子化合物在熔化状态时都能导电,因此都是电解质。有些离子化合物因难溶于水而使其水溶液难导电,如BaSO4、AgCl等。 (2)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电离的为电解质,相反为非电解质。如HCl、H2SO4、HNO3等,在液态时虽不导电,但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3)有些化合物如SO2、SO3、NH3、PCl3等,其水溶液也可导电,但它们却是非电解质,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并不能电离出离子,只是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电解质而引起导电。 (4)氯水、铁、石墨等尽管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 弱电解质是指。 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 HClO3…………… 强电解质强碱:NaOH、KOH、Ba(OH)2 Ca(OH)2……………… 大多数盐(含难溶盐):NaCl、CaSO4、KNO3、BaSO4、AgCl ………… 弱酸:HF、HClO、H2SO3、H2CO3、H3PO4、CH3COOH、…… 弱电解质弱碱:NH3·H2O、Cu(OH)2、Fe(OH)3、……………… 少数盐:Pb(CH3COO)2 Hg2Cl2…………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特别提醒:1.判断电解质注意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同点是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二者的主要不同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要注意: ①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②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 ③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否则不属于电解质。如CO2、NH3、Cl2等物质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并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是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电解质,才使溶液导电的。

高考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全总结

高考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 反应全总结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全总结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而其中又以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难度较大,也是同学们比较头痛的一类题型。因为这类题单纯从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来看的话,一般并没有问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只有分析用量并写出方程式,才能对其正误作出判断。为了使大家能够掌握这一类问题,现对中学阶段比较重要和常见的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作以总结,希望对大家在临考前的复习有所帮助。 Ⅰ与量有关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一、二元或多元酸与碱反应: 1、H 3PO 4 与Ca(OH) 2 反应: ①向H 3PO 4 溶液中逐滴加入Ca(OH) 2 溶液至过量 现象:开始无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 方程式:2H 3PO 4 +Ca(OH) 2 =Ca(H 2 PO 4 ) 2 +2H 2 O Ca(H 2PO 4 ) 2 +Ca(OH) 2 =2CaHPO 4 +2H 2 O 2CaHPO 4+Ca(OH) 2 =Ca 3 (PO4) 2 ↓+2H 2 O ②向Ca(OH) 2中逐滴加入H 3 PO 4 溶液至过量 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方程式:3Ca(OH) 2+2H 3 PO 4 =Ca 3 (PO4) 2 ↓+6H 2 O Ca 3(PO4) 2 ↓+H 3 PO 4 =3CaHPO 4 ↓ CaHPO 4+H 3 PO 4 =Ca(H 2 PO 4 ) 2 应用:相互滴加现象不同,可不用其它试剂进行鉴别 发散:H 2SO 4 、H 2 SO 3 、H 2 S与Ca(OH) 2 、Ba(OH) 2 、KOH等反应 二、二元或多元酸酐与碱反应 2、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 2 至过量 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 方程式:Ca(OH) 2+CO 2 =CaCO 3 ↓+H 2 O CaCO 3+CO 2 +H 2 O=Ca(HCO 3 ) 2 总反应:Ca(OH) 2+2CO 2 =Ca(HCO 3 ) 2 发散:SO 2与Ca(OH) 2 、NaOH等的反应 三、弱酸盐与酸反应: 3、Na 2CO 3 溶液与HCl溶液反应 ①碳酸钠中滴入盐酸至过量 现象:开始无现象,后产生气泡 方程式:Na 2CO 3 +HCl=NaHCO 3 +NaCl NaHCO 3+HCl=NaCl+CO 2 ↑+H 2 O ②盐酸中滴入碳酸钠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气泡,后停止 方程式:2HCl+Na 2CO 3 =2NaCl+CO 2 ↑+H 2 O 应用:相互滴加现象不同,可不用其它试剂进行鉴别 发散:Na2S、Na2SO3与HCl、H 2SO 4 等反应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陌生平衡图像的精准分析

04 陌生平衡图像的精准分析 [内容框架] [增分攻略] 通过图像图表描述试题信息是高考化学常用的考查方式,速率、平衡图像逐渐打破传统的图像模式,反应体系不再局限于气体间的反应,开始增加溶液中反应的图像。横纵坐标也不再局限于时间、温度、压强、速率、转化率等常见的物理量,开始引入更多的变量,如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分压的负对数等来增加新颖度、陌生度,属于高区分度试题。 1.首先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 2.在上述基础上分析出图像中起点、终点、拐点的意义,这些往往代表一个反应阶段的结束或条件的改变。分清直线(水平段居多)、曲线的变化(上升、下降、平缓、转折等),同时对走势有转折变化的曲线,要分段分析,找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每一段可能发生了不同的反应。 3.当有两个条件因素对一个事件的影响相反时,事件的最终发展方向由影响大的因素决定。但两个条件的影响程度可能会发生转变,此时事件的发展方向会发生转折。 4. 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模板 [抢分专练]

考点1 根据图像选择合适条件或分析原因 1. (2020湖南六校联考)“丁烯裂解法”是另一种重要的丙烯生产方法,但生产过程中会有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主反应:3C 4H 8??→?催化剂4C 3H 6;副反应:C 4H 8??→?催化剂 2C 2H 4。 测得上述两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 )随温度(t )和压强(p )变化的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图2 (1)平衡体系中的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是工业生产丙烯时选择反应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产物的纯度考虑,该数值越高越好,从图1和图2中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反应条件最适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300℃ 0.1 MPa B .700℃ 0.1 MPa C .300℃ 0.5 MPa D .700℃ 0.5 MPa (2)有研究者结合图1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450℃的反应温度比300℃或700℃更合适,从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随压强增大平衡体系中丙烯的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450℃比300℃的反应速率快,比700℃的副反应程度小;该温度下丁烯转化成丙烯的转化率高;该温度下催化剂的选择性最高;该温度是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合理即可) (3)压强增大,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平衡逆向移动,丁烯浓度增大,导致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使丙烯含量增大 【解析】(1)由题图1可知,300℃时,乙烯的质量分数最低,虽然丙烯的质量分数不是最高,但丙烯与乙烯的质量比最大。由题图2可知,当压强为0.5 MPa 时,乙烯的质量分数最低,丙烯的质量分数最高,则丙烯与乙烯的质量比最大。故最适宜的条件为300℃、0.5 MPa 。(2)从图像分析认为450 oC 的反应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