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导学案设计标准

导学案设计标准

山东二七一教育集团

导学案设计标准

导学案是国家课程的落地方案,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导学案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科素养为目的,主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其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一、工作目标

1.立足学情,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核心,关注学生成长;

2.提升老师的专业研究水平,导学案的编制必须以研究课程标准为前提;

3.落实集团课程整合成果,结合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创新设计;

二、总体要求

1.导学案质量保证。导学案编制之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教材,并不断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立足学生实际设计、编制导学案。

2.突出“四化”要求。“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生活化,生活情境化,情境活动化,创新编制每一份导学案,彻底实现导学案育人立意。导学案设计要站在课程的高度挖掘出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引领学生积极地思考、对话、构建、生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3.落实学科研究成果。在导学案编制中充分考虑课标研究、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如何落地,为每份导学案赋予育人的功能,引领学生通过成长学会知识,而非通过学会知识成长。

4.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制定遵循简洁、明确、具体、可实现的原则,突出三维目标设计,围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创编三原则

(一)育人立意

1.自主性: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导学案要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和合作探究的机会,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供学生选择,让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引导所有学生层层深入,积极探索。导学案必须是素养立意的、开放的、多元的,坚决杜绝让学生简单机械地抄课本,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坚决杜绝用“题目”绑架学生思维,使导学案变成学生成长的束缚。

2.探究性:探究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要突出一个探究主题。这个主题是通过整合课程,经过精心设计、基于核心素养、密切联

系实际的问题。这个主题应放在分问题上方,作为探究方向统筹所有问题。围绕这个主题,精选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思考,提出问题,步步深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每个探究问题(主题)的设计都要有深层次的素养关联,探究问题设计要杜绝肤浅、简单、随意等问题,探究问题的探究价值决定了一堂课的育人效果。

3.科学性:新认知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之上发生的,学习必须符合认知规律。要设置学生熟悉的情景,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活已有的认知,引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有效学习。设置的问题要“接地气”,让学生感兴趣,有话说,只有低下去,才能高上来;同时要体现语文学科素养,具备育人功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认知,克服片面性和追求标准答案的倾向。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启发创造。

(二)三案分离

1.三案功能不同:预习案主要是引领学生阅读教材,整体感知教材、掌握基本内容、发现疑难问题,学会独立的阅读、分析、提取、思考;探究案是导学案的核心,探究案围绕一个主题,设置背景,提供材料,引领学生阅读、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案引领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巩固提升,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案设置的问题,不应是单纯的习题,也应该具有思维性、探究性、与实际生活生产紧密结合。

2.三案目标不同:三案是同一个课题学习的三个不同阶段和学习的不同层次,要有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是课题整体目标的分阶段实现,分别达成三案的学习目标,也就实现了本课题的整体目标。三案目标可以有各自的表述,也可以用一个整体目标表述,通过三案分阶段完成。

3.基于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课前发预习案保证预习效果,防止只是为了做题;课上发导学案,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新奇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探究的过程;在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后,课后发提升案,要求限时训练,独立完成,能保证提升的效果,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分类设计

1.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引导所有学生都能层层深入,积极探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要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2.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低到高,导学案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体验情感的过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习内容差异和不同教师特点差异,探究问题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有选择性。

3.提升案题目设计数量适中,由易到难,分基础、提升、熟练应用等不同层次。体现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注重问题的生活化、情景化,引领学生综合运用、灵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在训练中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目标。

四、实施细则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提前一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编前必须深入阅读文本,钻研教材,明确文本作者表述的内容、思想感情和教材教学要求,切实认真地备好教材,为导学案的编写打好基础。

2.有课程整合的意识,对教材和网上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创编具体流程

1.编制小组(主备人)构思架构。

2.编制小组(主备人)和年级学科育人研究团队(备课组)会商。

3.编制小组(主备人)撰写初稿。

4.编制小组(主备人)和年级学科育人研究团队(备课组)再会商。

5.编制小组(主备人)根据会商修改,提交集体会商研究定稿。

6.备课组长审核,学科主任审批、签字,形成终稿、印刷。

(三)课前使用说明

1.导学案使用指导。在学生做导学案之前,老师必须进行指导和培训,让学明确导学案预习要求,每堂课的核心和重点。培训的形式可以创新,培训的时间可以在下课之后,或晚自习之前。

2.导学案批阅。预习案和提升案鼓励老师全批全改,通过批阅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批阅时要特别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尽量详细地做出解答。

3.导学案使用二次反馈。教师要定期调研学生导学案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价反馈,引领学生对导学案及时修改、完善,并进行分类整理。

五、评价标准

山东二七一教育集团2017年8月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