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尿液的常规检查

尿液的常规检查

尿液的常规检查

尿液的常规检查

发表时间:2012-10-25T10:02:49.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濮彦周[导读] 一般认为黏液丝“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

濮彦周(江苏南通如东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如东 226400)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结论重视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关键词】尿液标本血尿白蛋白尿尿pH 黏液丝隐血试验显微镜检查【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97-02 尿液是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排泄产生的代谢产物。尿液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排泄废物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血液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密切关系,因此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反映机体代谢情况及各系统功能状态,尤其与泌尿系统疾病直接有关。尿液标本取材容易,患者乐于接受,是进行疾病诊断、人群健康普查、检测疾病疗效的一项常规检验项目。现就尿常规检验中的几点认识介绍如下。

1 正确掌握尿液标本留置方法和送检时间

常规标本除急诊外,应嘱患者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宜,较浓缩,条件恒定,便于对比”[1]。“尿液标本最好在收集后2h内完成检查”,才能正确反映测定值,3h时GLU测定结果已与即刻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标本放置时间越长,GLU浓度越低。其机制可能是尿液含葡萄糖易受细菌分解。尿标本放置9h时,pH值明显上升,PRO、KET和LEU明显下降,且与即刻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其原因是尿液搁置过久;细菌可将尿液中尿素分解;KET中的丙酮和乙酰乙酸都具有挥发性,尿液被细菌污染后,酮体消失,LEU破坏。尿标本放置时间超过6h时,NIT测定可能出现假阳性,这是细菌增殖的结果。

2 隐血试验的临床价值

隐血阳性,多表明尿液中有红细胞破坏,但在日常工作中其阳性率非常高,对一些溶血性疾病是有意义的。研究表明该试验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不大,诸如肾炎等,主要参考尿中红细胞。

3 血尿的试验诊断和来源鉴别

3.1血尿的试验诊断是不是血尿显微镜检查最有效,“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血尿”[2]。尿红细胞数增加,排除污染性血尿。

3.2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试验室鉴别诊断 “肾小球源性血尿特点为红细胞变形,呈多形性改变。“非肾小球性血尿特点为红细胞外形均匀一致。(1)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检查,尿沉渣经染色或不染色直接检查。变形红细胞>70%支持肾小球性血尿,变形红细胞<30%支持非肾小球性血尿。“混合性血尿:尿中含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依据某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为均一性或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2种”。实践证明,混合性血尿几乎都应考虑是肾源性的。 (2)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如日本生产的UF100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能直接给出尿液红细胞的数量和均一性。非均一性红细胞,支持肾小球性血尿:均一性红细胞代表非肾小球性血尿。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7.9%。(3)红细胞TammHorsfall蛋白(THP)免疫化学染色:着色红细胞>70%为肾小球性血尿,着色红细胞<30%为非肾小球性血尿。(4)尿常规鉴别法:镜下血尿伴蛋白尿或红细胞管型;镜下血尿伴微量蛋白检测(+);眼观血尿伴蛋白尿>1.0g/L或尿蛋白≥0.65g/L,支持肾小球性血尿。

4 药物对尿液检查的影响

尿液是一种不太稳定的物质,特别是药物进入机体引起的理化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常引起临床检验结果的变化,造成误诊。目前临床用药已超过6000余种。其中发现许多药物进入机体引起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的干扰,而造成检验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符,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尿液自动分析仪是通过试纸条一定区域的颜色反应来定性的,如测定蛋白,其变色程度随蛋白的含量多少而变化,异常着色尿标本对比试验可致假阳性和假阴性,而某些药物在血液中最高浓度由尿浓缩100~1000倍后排出体外,因此临床用药对尿液的检验结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尿检验取样应尽量避开血药高峰期。

5 尿液标本中黏液丝的分析比较

一般认为黏液丝“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肾病患者尿液中黏液丝的出现都被作为易于干扰管型的物质而排除在报告内容之外。对泌尿系感染的黏液丝临床常规忽视,而其与细菌感染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应该同时行细菌学检查。因此,在临床尿液常规的检查中黏液丝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在肾病患者的尿液检查中检出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的判断。

总之,尿常规检查是进行疾病诊断、人群健康普查、检测疾病疗效的检查。我们应对此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重视,从而提高检查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2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17.

[2]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 内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