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石家庄自然气候条件

石家庄自然气候条件

石家庄自然气候条件
石家庄自然气候条件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条件

一、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位于北纬37°26′~38°46′,东经113°31′~115°29′之间,平均海拔77.9米。东与衡水接壤,南与邢台毗连,西与山西为邻,北与保定为界。市区位于市域中部,距北京273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48.02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75.38公里,周边界长760公里。辖区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

1、地形地貌

石家庄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包括井陉县、井陉矿区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山区部分,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洪积平原,包括新乐、无极、深泽、辛集、晋州、藁城、高邑、赵县、栾城、正定、石家庄市区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平原部分。

市域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低西高差距大,地貌复杂。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峦重叠,地势高耸,京广铁路以东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市域地貌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地处平山的最高山峰驼梁海拔2281米,为河北省境内的第五峰,是石家庄的制高点。东部平原,按其成因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一般在30~100米,其中辛集市北庞村海拔28米,为辖区内的最低点。市区二环路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西北角81.5米,东南角64.3米。

2、地质

平原区:自中生代以来,地壳以大幅度振荡式沉降为主,形成了平原区断陷盆地的构造轮廓。赵县、正定、辛集及深泽东部为凹陷区,晋州马于至宁晋一带为凸起地带。由于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形成本区起伏不平的基底。新生代以来,本区以相对沉降为主,堆积了第三系巨厚湖相、河相堆积物,并有发育的第四系堆积物。堆积物厚度:平原西部180~300m,东部一般大于420m,最大可达800m以上。

井陉盆地:本区主构造线为北东—南西向,主构造为晋、获构造带,它又可分为五个构造带:甘淘河阻水断裂构造带,矿区断陷构造带,洪山岭—小梁红导水断裂构造带,洪河槽—张家庄导水断裂构造带和槐树铺—核桃园向斜导水构造带。另外,区内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连通性比较好,与断裂构造共同构成岩溶水径流的脉络系统。

3、土壤

本区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呈有规律的变化,自丘陵至山地主要分布为:石灰性褐

土—褐土—淋溶性褐土—棕壤土—山地草甸土。石家庄市土壤质地绝大部分为轻壤质土和中壤质土。

(三)气候

石家庄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3.3℃,7月份平均最高为26.9℃,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为-2.4℃,极端最高气温42.9℃,极端最低温-19.8℃。年平均降水量为534.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097.1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226.1毫米,月最大降水量为751.9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359.3毫米,一小时最大降水量为92.9毫米。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13.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97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终霜期在4月5日前后。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56厘米。

石家庄四季分明,春秋两季短,夏冬两季长。按自然天气季节划分:春季长55天,夏季长105天,秋季长60天,冬季长145天。水分条件有些不利,大部分地区的干燥度偏大,尤以春季为甚,对园林绿化有不利影响。石家庄气象灾害种类多,且较频繁。旱、涝、风、雹、霜冻及干热风等每年都给林木、果树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石家庄市区的风向呈明显主导风向型,其主导风向为西北—北东北风和东南风—南风,风向具有季节性变化,同时,由于石家庄西倚太行山,东南部为开阔平原,在没有明显的天气系统影响时,造成的山谷风特点明显。随着城市的发展,受城市建筑和植被的影响,地面粗糙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城市风发生变化,特别是大风日数减少。由于西—西北部山脉的屏障作用,静风频率为28%。

(四)水文

石家庄市辖区内河流分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和子牙河水系。主要行洪河道6条,其中北部的沙河、磁河木刀沟属大清河系;中南部的滹沱河、洨河、槐河属子牙河系。总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各河上游支流较多,植被覆盖率低,加之源短流急,均具有洪水陡涨陡落的特点。

滹沱河是子牙河系两大支流之一,从市区北部穿过,在市境内全长201公里,是全市最大行洪河道,流域面积24770平方公里。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流量3300立方米/秒,其主要堤防滹沱河北大堤是省重点防洪工程。滹沱河上游干流建有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两座大型水库,支流文都河、南甸河分别建有石板水库、下观水库两座中型水库。

洨河发源于鹿泉市南郊山区,汇金河、石家庄泄洪渠后入栾城县境,又汇北沙河、潴龙河,穿赵县向东南出境入邢台市宁晋县,石家庄段全长48公里。洨河既是石家庄市的主要行洪河道,也是全市主要排涝工程之一,此河现为石家庄排污河。

二、生物资源

石家庄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结构复杂,地势升降悬殊,气候复杂多变,降雨量分布不均,河流流域面积大,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自然植被主要集中于西部山区。在平山、灵寿、井陉和赞皇等西部深山区的自然风景区,广泛分布着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和灌丛林,面积达1503平方公里;太行山浅山区的荒草地,有各种宜林地2579平方公里;平原地区主要以农田林网和果园为主,在赵县、晋州、辛集、新乐等东部平原县(市),植有苹果、梨、桃、葡萄等果园,面积达656平方公里。自然分布树木种类以温带植物区系成分占优势,也有少量亚热带亲缘种。全市境内自然分布和栽培的主要树木品种有50科91属166种。据《河北森林》统计数据:石家庄地区植被属温暖带针阔混交林,植被类型由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组成。植物资源共计2500余种,其中草本植物占80%以上。木本植物有44科74属144种,乔木有26科35属75种,灌木有23科34属43种。草场分山地草甸类、山地灌木类、丘陵草丛类草场和低温草甸草场四类。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1039种,野生药材上百种,人工种植药材230多种。另外还有水生芦苇、莲藕等。天然野生牧草共有121科1116种。市域植被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二)动物资源

石家庄市的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动物现知陆栖(包括两栖)脊椎动物223种。其中,以鸟类最多,其次是兽类,两栖类及爬行类较少。野生动物种类中国家珍贵稀有动物有金钱豹、斑羚、褐马鸡、天鹅等24种。褐马鸡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仅见于山西、河北。现有畜禽几十种,其中地方畜禽12种、引进种83个,特养种19个。鱼类资源有40多种,主要有经济鱼类、小杂鱼、凶猛鱼类以及引进种和养殖种等。[page]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特点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一)园林应用植物现状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以落叶树种为主,主要体现北方城市绿化风貌。进入九十年代末期,石家庄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植物种类也不断增加。据石家庄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1999—2010年),1998年我市有园林植物229种(不含温室和露地花卉),常用植物不足百种,其中乔木树种只有60余种,常用的不足40种,常绿乔灌木仅20余种,城市绿化树种单调,季相变化少,尤其是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树种亟待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园林生态景观的丰富度。

2005年对城市园林植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常用植物种类(含品种)达到290种,其中乔木112种、灌木85种、竹类9种、藤本8种、草本植物62种、水生植物14种。此外还有可在小气候环境条件下适生种8种。结果显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得到明显提升,反映出石家庄市的园林植物物种的丰富度。

(二)植物园迁地保护现状

植物园是植物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开发和科普教育的一个平台,肩负着植物物种保

存及繁育的重要任务。从1998年建园开始,始终按照植物总体规划进行引种,共收集栽培植物计670种(品种1000余种),其中可露天越冬植物种类350余种,温室植物320余种。并建成碧桃园、樱花园、丁香园、月季园、牡丹芍药园、宿根花卉园及水生植物园、竹园、木兰园、海棠园、药用植物园等植物专类园,成为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集科研、科普和游览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2007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作为示范基地,已经成为石家庄重要的植物迁地保护基地。

(三)古树名木分布与保护现状

1990年我市首次开展对古树名木的调查,1992年完成城区及四县一区(正定、鹿泉、栾城、井陉、矿区)363株古树名木的建档工作,明确了养护管理责任。1993年地市合并,辖区扩大到18个县(市)、区,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增大。2002年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完成了市区和其它15个县(市)、区古树名木调查工作。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古树名木49种887株(见附表1),其中古树46种846株,名木3种41株,市区古树40株,名木主要分布于市区。建立了古树名木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统一设置保护标牌,明确管理和养护责任。《石家庄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明确提出要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2006年配套出台的《条例实施细则》又强化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条款,制定了《石家庄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并每年从建设维护费中列出专款用于全市古树名木的维护复壮,制定了《石家庄市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技术规范》,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政策和技术水平。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监督工作,2006年对市区古树名木开展了认养活动,古树名木保护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

(四)动物园异地保护动物现状

石家庄动物园2005年10月简易开园,2006年5月1日正式开园完成迁建,由市区迁至西部低山丘陵区,动物生存环境得以彻底改善。展出方式由原来的笼养模式改为大种群、大散养、无遮挡式,动物生活区模拟其原生境营造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如东北虎等食肉动物配置了假山、山洞、水池、小溪、北方植物,食草动物则辅以树木、草皮、水池,湿地动物布置了浅滩、湿地、草甸、水田等,对动物实行了人性化、亲和管理模式,动物生境和观览效果显著提升。现饲养展出珍稀野生动物230余种4000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4种217只(含国际公约附录Ⅰ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2种1243只(含国际公约附录Ⅱ物种)。通过科技攻关研究和科学饲养,形成了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丹顶鹤、金钱豹、美洲豹、黑猩猩、山魈、东北虎、豺、狼、戴冕鹤、白枕鹤等多个珍稀动物种群。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特点与评价

石家庄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森林已破坏殆尽,只在西部人类活动稀少的山区,尚有少量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点:

(一)市域植物种类丰富,区系组成具有温带属性和过渡性

据不完全统计,石家庄野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共计108科343属652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4属27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95科327属623种。区系中最多的是菊科,其次依次为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百合科、唇形科等,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蔷薇科占整个植物区系组成种类的30%以上,区系种类中草本植物占80%以上,反映出植物区系的温带属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处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交汇点,植物区系具有过渡的特点,受到东北、欧洲西伯利亚、欧亚大陆、西南及华南等植物区系成分的入侵,但以温带区系占主导地位,常绿针叶树种资源丰富。松科、柏科、杨柳科、豆科、悬铃木科、银杏科等植物均是优良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代表,丰富的乡土植物区系为石家庄市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条件。

(二)自然生态系统次生性明显,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体

长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很大扰动。目前,原生的常绿针叶林生态系统仅存于少数地点,大多区域为次生的自然落叶阔叶林、灌丛草丛、人工林、耕地农田或建筑用地覆盖,人工生态系统成为石家庄生态系统的主体。

(三)多样性空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不均匀

物种种类主要表现西部多,中、东部少。西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境复杂,建立了包括驼梁——漫山森林自然保护区,仙台山、满山、驼梁等7处森林公园,苍岩山、嶂石岩、天桂山、封龙山等4处风景名胜区。其生境保存完整,破坏性小,生物种类丰富。而中部、东部由于地势平缓,人为活动强,开发利用时间长,自然生境破坏大,甚至基本消失,生物栖息地大多为人类占有,表现为物种种类少。

(四)外来物种使用多,乡土物种利用少

外来种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兽类、鸟类、昆虫以及微生物等。外来植物更多,占园林绿化种类的30%以上,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有6种。外来物种增加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了绿化物种种类,增加了景观特色,但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五)城区绿地组成结构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均匀

城市绿地系统基本形成,城区间绿地与绿量空间分布不均匀,生态功能较弱,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缺乏;城区外围防护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规模质量需要提升,城市道路改造缺乏对树木的长期性保护规划;园林绿化多样性配置存在品种单调,缺乏乔木为主的复层群落结构,三维绿量低,难以有效发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城市外围林地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环境干化和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城市生活废弃物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影响了植物生长及其功能的发挥。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

根据石家庄市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性质以及自然状况等,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主要依

据生态类型划分。在生态系统类型考虑上,林地(指森林及其次灌草类型)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作为石家庄乡土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基地,城区与植物园、动物园等是多样性迁地保护的主体,河流、湖泊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主体,而农田则是农业品种保护的关键;在水平空间布局上,以中心城区与周围组团县(市)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迁地保护向就地保护过渡的保护方式与策略的分布格局,形成高的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在多样性保护功能上,中心城区与周边四个组团形成园林绿地多样性与乡土植物多样性迁地保育中心,显著提高人口密集区域的高观赏生物多样性与持续利用,改善生态功能;在城市规划区以外形成以林地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生境保护与高的乡土生物多样性就地保育中心,形成石家庄都市生态屏障。

(二)规划分区

依据现存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性差距和保护对象的差异性,本着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初步将石家庄市划分为都市区(不含中心城区)、中心城区2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并对植物迁地保护、动物的异地保护、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和外来物种管理进行专项规划。[page]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

一、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完善城市园林植物选择应用规划,建立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保护基地,系统开展乡土生物资源调查。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措施,做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并重、以就地保护为根本途径,就地与迁地保护相结合。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多样性,增加园林乡土植物种类,科学构建园林植物群落,发挥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功能,建设生物多样、绿地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二)分期目标

1、近期目标(2006~2010年)

(1)有效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乡土植物的回归利用,增加中心城区和组团城市的植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绿地结构,促进鸟类等野生动物在城市绿地中的栖息和繁衍。2010年使中心城区范围内常用园林植物从目前的290种提高到350种以上;其中绿地常用乔木品种增加到90种以上,灌木增加到120种以上,竹类品种达到12种以上,藤本植物品种达到20种以上,草本植物品种达到80种以上,水生植物品种达到25种以上,为构筑丰富的园林植物群落奠定基础。

(2)以石家庄植物园为主体,建立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围绕植物物种的收集、引种驯化、栽培利用,开展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研究。重点收集和保护石家庄植物区系的物种,保护石家庄地区典型生态类型和名贵园林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同时,加大珍稀濒危植物的人工

繁育研究,形成一定数量的濒危植物保护种群。到2010年,植物园植物种类由现在的670种,发展到1200种(含品种),逐步将植物园建设成为园林植物收集和保护中心。

(3)加强石家庄动物园珍稀动物异地保护工作,发挥其动物物种资源研究保护基地的作用。开展珍稀动物繁殖、疾病防治以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工作。逐步建立石家庄动物园珍稀动物繁殖种群,扩大动物繁殖数目,储备优良的动物资源。至2010年发展繁殖动物种群18个,动物存栏达到270余种5000余只。同时加强珍稀动物繁殖及回归自然栖息环境的技术研究,将动物园建成集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动物科学研究保护中心。

(4)在西部山区构建地带性植被群落,利用主城区外围的绿色隔离空间构建生物多样性区域,加大北部水系及外围生态绿化建设,构建湿地植物群落和生态绿地、林带、郊野公园,形成生态廊道,结合道路绿地建设,构筑绿化景观带,将规划区内的各种生物多样性有机地进行链接。

(5)强化外来物种的管理,通过普查建档摸清底数,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及快速对应体系,降低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6)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宣传,强化市民对乡土植物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相关部门携手联动,形成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2、中长期目标(2011~2020年)

以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为总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格局。高度重视和保护城市规划区的各种自然群落和生态群落,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广泛研究开发利用,营建更加丰富的城市绿化生态类型,增加动植物迁地保护种群。以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和机制,打造宜居宜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二、规划内容

(一)都市区

1、范围

中心城区外围边缘与正定、栾城、鹿泉、藁城等周边组团县(市)间的范围,属主城区外围生态屏障和城郊过渡生态地带,总面积2207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与重点

在都市区发展的同时,构筑石家庄市外围“三区四带”生态环境功能区结构。通过有效地控制城市发展用地的蔓延,注重保护外围山水环境,营造组团绿色生态空间,从而建立一种既接近自然,又对周围环境干扰最少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人工与自然相生相荣、生态系统复合,西山、北水、绿环、绿廊城绿交融的生物多样保护格局。

(1)外围生态屏障大环境建设。建设和完善西部山区生态绿色屏障区,按地带特征规划各类生态区域,形成相对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使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包括白鹿

泉、龙泉寺、封龙山等风景名胜区以及部分浅山、山前区的绿化。

(2)建立中部生态协调区。对正定、鹿泉、栾城、藁城四个城市组团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县(市)城区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善县(市)城区绿地类型和空间结构,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组团城市园林空间。注重与中心城区间绿色隔离通道的建设,形成区域环境与都市区整体空间有机连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

(3)构筑中心城外围与城市组团间的绿色隔离空间。通过绿环、绿带、绿廊等与大环境绿化相连通,组成区域绿地系统。大力建设生态联系带,使城市中心与市域风景区等大片林地贯通,建立生物繁衍生息廊道。对滹沱河黄壁庄水库至主城区地带进行植树绿化,包括小壁林保护区及滹沱河沿岸防护林带;通过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区、市区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和植物园地区等组成的中心城区外围区域实施绿化综合整治;沿南水北调等水系以及高速公路和三环路等道路建设绿化带,形成生态走廊。

3、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保护工作目标,对森林草甸、野生动物、自然与地质遗迹等划定专门保护区,全面保护珍稀物种及自然生境。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2)在西部生态绿色屏障区内大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丰富山体植被,改善山体林相,提高生态效益。全面加强山区林草资源保护,重点保护天然次生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及山区生态屏障功能。通过树种配置和营造技术,突出观山视廊的要求,将西部山地作为重要的自然景观引入城市。规划期末,建成中心城区西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心。

(3)重点控制中心城区与组团间、组团与组团间通过河流、重要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生态湿地、果园、基本农田、生态保育区等要素形成的绿色隔离空间,协调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防护林带建设的关系,加大对城区周边、荒山、荒丘、荒滩和裸地的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水平,改善周边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生态系统。

(4)依托中心城区外围分散组团式空间布局,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思路,在各组团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并通过区外的绿环、绿带、绿廊和绿色空间,相互连接、延伸,由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环城绿色空间、区间绿化景观走廊和近郊风景林地等,共同组成中心城区外围多功能,大尺度的区域绿地系统。

(5)控制沿水系、道路的绿化带宽度,形成生态走廊。南水北调两侧各控制150米绿化带;河道两侧在满足行洪的基础上控制500米以上的绿化带;高速公路两侧控制50米绿化带;铁路两侧控制30米绿化带;三环路两侧控制100米绿化带;107、307、308国道两侧控制50米绿化带;其他联系道路两侧控制30米绿化带。将各级生态绿化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城市的绿色廊道。

(6)结合城市环城生态绿地,对三个重点地区进行生态建设:

——实施滹沱河市区段(市区北部石太高速公路以北、滹沱河南岸)生态整治工程。南侧建设500米防沙林带,与滹沱河河床生态恢复带形成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恢复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生态防护骨架;结合太平河整治改造,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建设具有郊野、游憩功能的生态绿地。

——实施西北部水利生态防洪工程。包括北部的太平河上段(石太高速公路以南)南泄洪渠、北泄洪渠及两侧区域,全长约23公里。规划主要在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的前提下,结合南北泄洪渠及太平河的改造,进行生态绿化建设,提高城市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实施西部山前生态区建设工程。规划控制范围东起青银高速公路、西以山脊为界,北至中山西路延长线,南以金河为界,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搬迁区内的村庄至青银高速公路以东,整体区域以自然保育为主,西部以自然景观为主,东部结合农田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利用搬迁村庄的基地建设以体育、会展等为主题的郊野公园。

(二)中心城区

1、规划范围

指石家庄市中心城区(含主城区、新城区)及市内其他未安排建设开发区域,总面积450平方公里。边界为:西以三环路为界,北以现状石太高速公路为界,南以三环路为界,东以京珠高速公路搬迁线为界。

2、规划目标与重点

中心城区地处华北平原,自然环境特色不够突出。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形成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为重点,着重加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档次和水平,塑造城市风貌和景观特征,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环境。

(1)增加和优化城市园林绿地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引种驯化增加植物种类,2010年使城区常用园林植物增加到350种。

(2)中心区构建滹沱河、民心河、石津灌渠等水体结构,形成河湖水系生态网络系统,为鸟类和其他生物,特别是水生生物、湿生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栖息地。重点建设滹沱河生态防护带,改善民心河沿河两侧绿化景观,突出自然生态效果,形成良好的滨水景观。

(3)加强城市与道路网络绿化和美化的科学性及乡土植物的利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管理,提高中心城区现有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状况,改善和美化环境。

(4)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生态的要求,在完善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带状公园和街旁游园,形成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四级配套的完整体系;

城市外围边缘以片状和带状绿地相结合,主要发展大型园林绿地和生态景观林地。[page]

3、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遵循植物应用的地带性、乡土植物多样性、植物应用的科学性,合理利用复层种植结构,增加城市绿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体现植物应用美学价值,做到生态美与景观美的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植物应用途径。

(2)优化和调整绿地景观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性,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遵循生态位的原理,利用乡土物种构建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多样性,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种群稳定的绿地结构。

(3)按照不同绿地的生态、景观、功能需要,将不同用途的主要园林植物选择应用提出如下规划:

行道树树种:槐树(国槐)、悬铃木、银杏、栾树、合欢、毛白杨、臭椿、千头椿、白蜡、梓树、楸树、皂荚、柳树、青桐、七叶树、油松、白玉兰、日本晚樱等。

防护绿地树种:毛白杨、白蜡、构树、刺槐、桑树、枣树、臭椿、旱柳、黄柳、火炬树、梓树、小叶杨、沙兰杨、黄金树、茶条槭、榆叶梅、紫叶小檗、紫穗槐、接骨木、锦带花、沙棘、金银花、枸杞、柽柳、棣棠、贴梗海棠、平枝栒子、美人梅、木槿、海州常山、山桃、山杏、皂荚、山皂角、紫丁香、迎春、郁李、连翘、文冠果、侧柏、白皮松、河南桧、沙地柏、铺地柏等。

居住绿地树种:银杏、合欢、海棠、栾树、泡桐、垂柳、五角枫、黄连木、玉兰、广玉兰、木瓜、山楂、石榴、碧桃、樱花、蜡梅、紫叶李、紫叶黄栌、无花果、紫薇、木槿、紫荆、海桐等。

工业绿地树种:侧柏、云杉、蜀桧、华山松、白皮松、龙柏、刺槐、泡桐、银杏、榆树、元宝枫、构树、栾树、杜仲、小叶朴、槐树、皂荚、山皂角、臭椿、水曲柳、梓树、小叶杨、枫杨、桑树、山楂、复叶槭、海州常山、紫丁香、金银木、紫薇、连翘、郁李、毛樱桃、黄刺玫、珍珠梅等。

绿篱色块植物树种: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紫叶矮樱、小叶女贞、瓜籽黄杨、黄金槐、金叶莸、中华金叶榆、大叶扶芳藤、桧柏、龙柏等。

垂直绿化植物种类:爬山虎、地锦、紫藤、山荞麦、常春藤、扶芳藤、凌霄、葛藤、栝楼、蔓长春花、铁线莲、中华猕猴桃、葡萄、蛇葡萄、木香、金银花、南蛇藤、藤本月季等。

地被植物种类:麦冬、铺地柏、沙地柏、常春藤、扶芳藤、匍枝委陵菜、金钱草、阔叶若竹、白三叶、萱草、鸢尾、玉簪、金鸡菊、剪秋萝、垂盆草、地被菊、射干、马蔺、荷兰菊、小冠花、石竹、福禄考、耧斗菜、火炬花、景天类、长春花、二月兰、丛枝福禄考、蓝色高羊茅等。

水生植物种类:荷花、睡莲、王莲、芡实、萍蓬莲、千屈菜、水葱、香蒲、凤眼莲、雨久花、泽泻、慈姑、荇菜、金鱼藻、石菖蒲、菖蒲、芦苇、花菖蒲等。

一、二年生草花种类:千日红、万寿菊、剑叶金鸡菊、大滨菊、地被菊、波斯菊、矢车菊、黑心菊、秋葵、三色堇、雏菊、香豌豆、矮生向日葵、金盏菊、大岩桐、球根海棠、霍香蓟、美人蕉、欧报春、金鱼草、石竹、一串红、蒲包花、耧斗菜、花毛莨、麦杆菊等。

草坪植物种类: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野牛草、苔草、结缕草、狗牙根、黑麦草、匍匐剪股颖等。

(4)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区各类绿地的建设和改造中广泛体现生物多样性,大力实施立体绿化工程,尽可能发挥藤本植物在屋顶、墙面绿化的优势,发挥高大乔木的骨干作用。绿地改造中注重优化绿地结构,采用优良植物种类,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

(5)强化中心城区绿地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园林植物检测、评价与信息系统。通过园林植物知识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园林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市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6)强化城市公园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作用,定期进行绿化普查,完善城市绿地植物物种编目,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实施计划,丰富增加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

(7)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加大生态环保养护技术应用,推广应用无污染防治病虫害技术,避免不适宜的养护方法造成城市环境的污染,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

(8)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园林植物栽培、管理的标准规程编制,提高整个行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三)植物迁地保护

1、规划目标

以石家庄植物园为主体,建立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研究,围绕植物物种的收集、引种驯化,开展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重点收集和保护石家庄、河北周围及植物区系地区的园林植物种类,保护石家庄地区典型生态类型和名贵园林植物其丰富多彩的品种多样性。同时,加大珍稀濒危植物的人工繁育研究,形成一定数量的濒危植物保护种群。到2010年,石家庄植物园植物种类由现在的670种,发展到1200种(含品种);到2020年,石家庄植物园的植物种类达到1500种以上,逐步将石家庄植物园建设成为一个园林植物收集保护中心。

2、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充分利用石家庄植物园土地、设施和科技力量等基础条件,加大植物种植资源保存与迁地保护的研究。开展种质资源的引种栽培、保存、监测、驯化与筛选工作,实现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建立石家庄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基地。

(2)制定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乡土植物为主,对河北省及石家庄市特有种

以及植物区系的关键种进行必要的迁地保护。突出重点进行迁地保护,建立植物专类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3)通过引种驯化,丰富植物物种,加强栽培管理,改善园区景观,塑造出既有丰富科学内涵,又独具植物园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

(4)开展野生植物以及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种类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通过科普馆、植物专类园等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高全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植物引种驯化保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科学研究,培养和提高植物园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研究工作技能,强化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深层次技术研究。

(6)建立植物物种保护信息系统。通过植物园系统的记录和科学的管理全市植物栽培记录资料和档案材料等,建成以植物园为核心的引种栽培植物数据库网络。并且加强与国内外植物研究应用的交流与沟通,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四)动物异地保护规划

1、规划目标

以生态化环境展示、动物笼舍丰富度、动物行为训练、动物保护教育作为动物园发展的方向。以展现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结合源地形栖息地型态、不同分类等级物种(多以中小型动物为主)、以和谐共融的方式呈现给游客。加强珍稀野生动物饲养、繁殖和疾病防治工作,开展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工作。建立珍稀动物繁殖种群,扩大动物存栏规模。至2010年发展繁殖动物种群18个,动物存栏270余种5000余只;2020年动物种群发展到35个,动物存栏达到310余种6000余只。改善和提升动物栖息环境,建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动物科普教育基地。

2、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以回归自然、营造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改善和扩大动物生存空间及环境质量,促进动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对动物实施有效保护措施。

(2)完善动物繁育研究基地,制定野生动物种群发展计划,开展珍稀濒危动物饲养管理与繁育技术、遗传学、疾病防治的研究工作。

(3)严格执行《动物园动物管理技术规程》标准,建立健全饲养动物谱系,完善卫生防疫、医疗救护等设施,实施科学饲养管理。

(4)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动物园之间的技术合作交流和动物交换;开展专题研究,与大中专院校及医疗机构合作。并组织经常性的饲养人员应知应会培训教育,提高动物异地保护的研究水平和保护的有效性。

(5)有计划地开展动物科普宣传活动,规划建设科普馆,完善各种动物说明牌和科普知识牌及科普长廊。通过组织夏令营、志愿者、动物认养等活动,利用“爱鸟周”、“环境日”、“科技活动周”等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动物保护意识。

(五)古树名木资源保护

1、古树名木的分类保护

至2006年底,全市普查登记的古树名木共48种887株,归属于25科37属。其中古树45种846株,名木3种41株,名木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古树39株,县(市)古树807株。山区县(市)共653株,占77.2%,平原县(市)共193株,占22.8%。按树树种分:槐树326株,侧柏285株,石榴24株,皂角21株,油松、柿树、梨树各19株,黄连木、板栗各14株,楸树12株,青檀11株,其他树种81株,其中有13个树种仅有1株。槐树、侧柏数量最多,占古树总量的72%。古树树龄上至汉唐,下至明清,都有珍贵古树留存下来。

古树名木实行三级管理,一级管理部门为石家庄市园林局,执行、监督、指导全市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二级管理部门为各县(市)、区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属地区域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三级管理为乡镇、街道、个人的属地管理。已建立起全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所有古树名木均挂牌予以保护。自2004年开始,市园林局每年拿出10~20万元专款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目前市区所有古树均加装了围栏并支撑,各县(市)城区内和人流量大以及急需保护的古树,也都进行了围栏、支撑、补洞。

2、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进一步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古树名木管理体系,使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2)抓好全市古树名木的补查工作,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古树名木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3)制定科学、可行、易操作的养护措施,严格执行《石家庄市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做到古树名木动态监测,适时进行复壮保护。

(4)强化规划管理,在城市建设项目审批中,明确古树名木迁移、工程避让和保护措施许可等内容,从规划上予以保护控制。

(5)加大古树名木的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和部门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来,提高社会各界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6)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将古树名木的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对违反《石家庄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单位和个人的责任。[page]

(六)外来物种管理

1、外来物种管理现状

据初步统计,现河北省外来入侵生物大约有40余种,近几年新传入的有害生物达数十种。目前引起关注的有美国白蛾、巴西龟、食人鱼,加拿大一枝黄花、黄顶菊等。生物入侵正成为威胁我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石家庄市尚缺乏系统的外来物种基础资料,尚未建立定期普查制度,还存在家底不清、对外来物种问题认识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宣传教育、科技保障滞后等问题。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外来入侵物种涉及的部门受各自职责所限,在外来物种入侵前的防范及入侵后的应对工作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

2、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成立园林专门管理机构,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联控管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是一项综合工程,园林部门应加强同农业、林业、环保、渔业等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

(2)搞好外来物种的家底调查,组织开展外来物种及入侵生物普查工作,摸清我市外来种的种类、分布情况、危害程度等。在此基础上编制外来物种入侵名单,收集分类,搞清原产地、入侵分布区、生理生态、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全面信息资料,建立现状数据库,为监控外来物种的蔓延提供依据。

(3)建立对外来物种引种的风险性评估制度,提倡使用当地物种,加强当地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引种时对所引进的物种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其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风险评估和进行必要的相关试验。

(4)建立完善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检测、评估及快速反应体系。建立报告和公告制度,制定科学的控制方案,包括目标物种、控制区域、控制方法和时间。方案的制定要有生态学家的直接参与,采用的方法应充分论证,确保方法的有效性,并避免引起更大的生态破坏。

(5)加大科研力度,针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以及外来物种入侵机制、危害机制及其控制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对现有的成熟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完善生物防治、低污染化学防治、生态替代、早期预警及遥感监测等实用技术并推广应用。

(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外来物种侵入时,要依靠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以取得良好效果。编辑整理入侵物种及防控教育普及材料,利用刊物、小册子、网络及媒体等进行传播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意识。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社区志愿服务站工作计划

社区志愿服务站工作计划 篇一:社区XX年志愿服务活动计划 ###社区XX年志愿服务活动计划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倡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社区将在全社区开展XX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特制定活动计划: 一、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使志愿者队伍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的动力和亮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社区志愿者行动的氛围。 二、志愿者活动时间 利用传统节假日时间和节假日的时间,如学雷锋纪念日、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特殊的日子集中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的文明创建开展服务活动,宏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三、活动经费保障 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可从社区办公经费中支取。同时在社区范围的爱心企业进行募集,并向结对共建单位争取开展志

愿服务资金的支持。 四、活动安排 1、不定期清理广告。志愿者每周对辖区内的乱涂写广告、白色垃圾、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并在辖区内宣传大家都来保护社区环境。 2.节假日送祝福。志愿者对辖区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新市民子女、困难职工和其他关爱对象进行节日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觉节日的气氛,社区时刻都在挂念他们。 3、在社区内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组织社区党员对他们进行关心、教育、心理辅导,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健康成长。 4、志愿者义务巡逻。组织社区志愿巡逻队,对辖区内进行义务巡逻,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加强防范,对居民发放安全提示看,提醒居民关好门窗、锁好门。 5、志愿者文明劝导。志愿者文明创建时期在重要十字路口劝导交通文明,在车站提示大家文明排队上车,在公交车上维护秩序,文明乘车。 6、结对帮扶。志愿者一对一对困难家庭实行走访慰问,和他们聊天、谈心,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 ###社区居委会

河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录

河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录 石家庄市 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井陉县、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 唐山市 路北区、路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 秦皇岛市 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 邯郸市 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峰峰矿区、武安市、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 邢台市 桥东区、桥西区、南宫市、沙河市、邢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 保定市 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满城县、清苑县、涞水县、阜平县、徐水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 张家口市

桥西区、桥东区、宣化区、下花园区、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 承德市 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市 运河区、新华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 廊坊市 安次区、广阳区、霸州市、三河市、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大城县、文安县、大厂回族自治县; 衡水市 桃城区、冀州市、深州市、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概述 2.1 设计依据 10、国家有关政策、交通部及建设部有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2 工程内容简介 2.2.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位置 Xxx路位于综合产业区西南部,工程起点与xxx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沿线分别与3#路、4#路相交。 2、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道路工程; (2)管网工程; (3)照明工程; 3、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5000米,设计速度:40km/h,红线宽度30米。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xxxx平方米。 2.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我院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批复意见,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并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开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了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 2.2.3 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根据规划要求,多次进行汇报。并对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结构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了方案论证,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性意见。 2.2.4 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4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2010年5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010年8月,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的主体施工;2010年8月~2010年10月,完成道路面层施工;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2010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6个月。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2.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 道路现状 拟建地区内,现有骨架路网。 2.3.2 现状交通量及技术标准 根据目前的建设状况,大部分地块尚处在规划阶段,区域内路网还没有形成,现阶段交通主要为xx路沿线与xx沿线产生的交通,随着综合产业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区内交通量将呈几何性增长。 2.3.3 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xxx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xxx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2、气温、降水、风向 历年年平均温度10.08oС,极端最高温度36.7oС,极端最低温度-25.1oС。 历年年平均总降水量470.9mm;年平均蒸发量1866.5mm。 历年年平均风速4.4-5.4m/s;历年最大风速25m/s;全年最多风向SE、N;最大积雪厚度18cm;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米,最大冻结深度1.01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50kN/m2,基本雪压0.30kN/m2。 2.3.4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千山余脉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渐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低山重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亦有开阔的海积平原;中部复州河、岚崮河中下游流域,有小范围的平原分

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标准

(村)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标准 1、有办公地点。有相对固定、能够长期开展组织、联络、协调、指挥(村)社区志愿服务的场所。可走共建之路,依托(村)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等采取多种形式设立办公地点。(村)社区志愿服务站一般应做到独立办公,并配备办公桌椅、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在不具备独立办公的社区,可采取设置办公窗口的形式与社区其它部门共同办公,但至少应有独立的办公桌椅和电话(志愿服务热线)。 2、有负责人员。专(兼)职工作者一般应由社区指定专人负责(也可在已经实施的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中,选拔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负责),同时面向社会招募、培养一批有时间、有精力并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骨干,充当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兼职工作者,协助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 3、有服务队伍。坚持志愿者注册制度,强化志愿者注册管理。积极动员社区内党(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五老”人员等加入志愿者队伍,不断优化社区志愿者结构,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社区志愿服务站要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团队。把有相同服务意向和志趣爱好的志愿者相对稳定、有效地组织起来,并把

他们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运转能力、工作协同配合、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团队。 4、有服务对象和项目。按照“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以社区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保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以及农民工子女、留守学生、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等为重点对象,以“一助一”、“多助一”的个体结对型服务和服务基地的群体集中型服务为基本方式,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便民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大力将志愿服务推广到社区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领域。每个社区稳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原则上不少于3个。 5、有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评价激励制度,以志愿者日常服务记录、团队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主要考评依据,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星级评定及表彰工作;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培训制度,开展对社区志愿者服务前和服务中的培训,把工作需要和志愿者自身愿望结合起来,讲授工作技能与方法,提高志愿者的素养和能力;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对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开展等程序予以规范;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需求申报制度,明确申报的范围、提出的方式和服务的流程。 6、有明显标志。服务站要设立明显的标志,服务队及志愿者也应有队旗、衣服、帽子和胸牌等标志。

2020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1、继续严格掌握医疗质量,落实奖惩措施,杜绝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实施“一站式”服务,继续在住院部推行“五个一”服务模式。每个医务人员都必须站在病人的角度,从病人的思维出发,尽一切努力为病人提供最热情的服务。 2.抓住机遇,落实免费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规定,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广泛宣传我院低门槛收费、高报销率等优势,提高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 3、积极申报建立二级肿瘤专科医院,突出医院特色。 4、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 继续做好孕产妇和儿童卡片建设,跟踪管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高危孕产妇。继续做好妇幼信息收集和上报工作,加强妇幼信息漏报调查和基础数据调查。我们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定期对社区流动儿童进行积极的查找和测绘,及时发现适龄儿童,提高流动儿童医疗保健系统的管理率和疫苗接种率,加强辖区内疾病的防控。 5、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归档工作的规范化 我中心在20XX年居民档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这项工作。

20XX年,辖区居民备案率将达到80%,确保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健康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健康档案录入的及时完成。 6.加强我中心绩效评估和公共卫生服务基金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7.20XX为居民提供的免费服务包括: (1)根据辖区居民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2)为孕产妇和新生儿建立《母婴保健手册》,提供妊娠检查、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为3岁以下儿童建立健康记录。 (3)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基本体检项目,每年至少随访4次,并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评估。 (4)对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体检项目,每年随访4次。 (5)每年在家对重度精神病人进行1-2次综合评估,至少随访4次,并提供康复指导。 8.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配合上级开展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

某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黄源大桥是连接万载县双桥镇黄源村与河岭村的枢纽工程,是2007年我省公路建设车购税计划(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重点项目。本桥位于锦江上游,河面宽约110米,测时水深约1.8米。黄源渡口南岸为河岭村,渡口北岸为黄源村,为两岸居民来往的主要交通途径,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迫切要求改善交通,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该项目的建成,将意味着撤销黄源渡口,对于解决两岸村民的生活、生产的极度不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双桥镇黄源村、河岭村与周边乡镇、乡村的联系,城乡结合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必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是双桥镇黄源村的民心工程,是两岸百姓的民心工程。 二、设计依据和规范 1. 2007年我省公路建设车购税计划(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 2.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l一2005) 7.黄源大桥工可批复意见 三、采用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桥面宽度:0.50米安全带+6米行车道+0.50米安全带 3.设计洪水频率:1/50 4.桥下通航等级:无 5.设计速度:20km/h 6.引道工程: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20km/h 路面:6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基宽度:7m 四、地形、地貌、地质 1、地形、地貌条件 本场地地貌属于冲积阶地,场地较平坦。场地周围为菜地和农田。 2、地层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表明,本场地区域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层,下部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群砂岩。 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由细砂层、砾砂层、砂岩组成。现根据其野外特征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描述如下: ①细砂层(Q4al):ZK4有揭露。浅黄色,含有少量泥质,饱和,松散状 态。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 ]为70kPa。揭露厚度0.8m。 ②砾砂层(Q4al):各孔均有揭露。黄色,砾卵含量占40%左右,粒径0.3~5 厘米,最大者在10厘米以上,呈亚圆状态,以石英岩为主,饱和,中密状

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两篇

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两篇 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一: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 一、社区教育工作意义: 社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适应我国发展先进生产力对提高社会全体成员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适应我国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要求,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对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发展社区教育,能促进社区的稳定与发展,拓宽教育服务社会的渠道和内容,对推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以争创市教育基本现代化镇为契点,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强化社区功能,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在钱清镇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区,形成钱清社区老百姓“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的良好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协调、互动发展。 三、社区教育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1、工作方向:坚持以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推动社区居民全面发展为方向,以学习知识,培训技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增强居民综合素质为内容,以包括婴幼儿、青少年、在职从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失地农民、外来人群等为培训对象,做到创设条件,让没有条件学习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创设环境,让不愿意学习的人自觉珍惜学习机会;创设空间,让喜爱学习的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 2、工作理念:共享学习是社区教育的永恒主题,开拓创新是社区教育的不竭动力,满意服务是社区教育的根本宗旨,优质实效是社区教育的不懈追求。 3、工作机制:落实多层次,广泛覆盖的社教方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有动力,学有压力,学有助力,学有效力”的终身学习教育机制,建设一支开放型、辐射型的社教骨干队伍,采用因人施教,贴近百姓需求的社教方法,从而形成“人人爱学习,时时受教育,处处是学校”的具有现代钱清区域特色的学习型社区。 4、工作目标:以服务我镇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学习需求为宗旨,以学校、居委会为支撑,完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健全以岗位培训、职业资格为主的行业培训系统,扩大以满足社区居民更新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社会培训系统,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工作,建立我镇社区教育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学校向社会开放,社

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路面说明

5.6路面设计 5.6.1设计依据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微表处和稀将封层技术指南》 JTG/TF40-02-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188-201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 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5.6.2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时速60km/h。 3)公路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 4)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5.6.3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沥青路面: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8.0.1“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规定;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的规定。 基层、底基层: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文章标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一、社区志愿服务概念的提出 20XX年胡锦涛同志视察杭州下城区社区工作时指出“社区工作重在建设两支队伍,即一支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20XX年10月27日国家民政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服务为宗旨,以弘扬志愿精神、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把社会上、社区里有爱心的单位和人员动员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让一切善举竞相推出,以造福于社区,造福于群众,切实为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按照区委确定的推进城乡统筹,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团区委认为在这一伟大实践中,

我区广大青年大有可为。今年3月初,团区委对我区10个镇(街)33个社区,就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建设我区志愿服务特色之路等问题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调研中我们发现:过去团区委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区内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给各镇(街)党政及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普遍反映希望能将这些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做下去,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于是,我们开始着手思考探索我区特色化的志愿服务之路。 二、温江区志愿服务的现状简介 我区现有注册志愿者2.73万名,其中,高校学生注册志愿者2.44万名,公务员注册志愿者0.06万名,其他注册志愿者0.23万名。现拥有志愿服务组织7个,其中,区内各高校志愿者协会6个,温江区志愿者协会1个(设在团区委)。拥有爱心助教、老年康乐、助残、税法宣传、环保等志愿服务队84支,其中包含6支驻温高校志愿服务总队。共青团成都市温江区委和各驻温高校团委是这些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机构。 (一)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建设 以温江区志愿服务中心为龙头,以标准化社区志愿服

2021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2021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里,社区服务站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份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开展很重要。下面是OK带来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年,我中心将根据省卫生厅妇社处已下达的工作计划要点和科教处《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___》,结合辖区居民的需求和本中心的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区位条件 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 2、气候气象 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 3、工程地质 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 三、设计内容 本次项目内容为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工程设计 2、给排水工程设计 3、交通工程设计 4、电力、电信工程设计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方案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群众、构建美好家园为宗旨,倡导社区志愿者服务理念,大力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工作体系及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志愿者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对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领导,认真贯彻社区关于志愿者服务的决策和部署,坚持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工作水平。 三、目标任务 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站”,通过服务站开展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切实做好社区志愿者服务,乐于奉献、团结友爱,服务广大群众,让每个居民感受到“社区志愿者服务就在我身边”。 四、活动载体 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由社区及驻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校学生、党员干部、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其他社会热心人士等组成。志愿者不计报酬,有一定的服务能力。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是由西苑社区居委会组织

成立,志愿者服务站在社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开展工作,服务站的志愿者上下齐心协力,本着居民所需求,开展便民服务。 五、活动内容 1、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继续开展本社区的特色“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活动,让空巢老人在家都能够享受养老特别服务。对辖区内的空巢老人进行定期走访,开展精神慰藉、家政服务、陪同就医、保健指导、娱乐活动。关爱困难人员。对辖区内的低保户、困难人员开展送爱心活动,捐款捐物、送岗位、送技术,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在社区的帮助下能够早日脱贫。 2、关爱残疾人活动。理解、关心、尊重残疾人,为他们开展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日常生活照料,让他们感觉社区的关心,对生活充满信心。 3、医疗服务志愿。开展“健康进社区”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和义诊服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活动中,志愿者对老年居民,通过免费中医医疗咨询、测量血压、定期上门检查等多种形式,指导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疾病、预防疾病,而且耐心细致地对他们的问题逐一做了回答。 4、关爱未成年人。在社区内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组织社区党员对他们进行关心、教育、心理辅导,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健康成长。 5、定期走访。对辖区内的困难人员、低保户、矫正对象由社区党员带头和社区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定期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及

中国最新行政区划一览表(所有省市县名单.doc

全国共4个省级直辖市,23个省,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华北地区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蒙) 东北地区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华东地区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 中南地区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西南地区重庆市(渝)四川省(川)贵州省(黔)云南省(滇)西藏自治区(藏) 西北地区陕西省(陕)甘肃省(甘)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台湾省(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北京市(16市辖区,2县)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

州区顺义区昌平区 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15市辖区,3县)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 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河北省(11地级市;36市辖区,107县,6自治县,22县级市) 石家庄市(共6个市辖区,12县,5县级市) 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井陉县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 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 唐山市(共6个市辖区,6个县,2个县级市)

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 遵化市迁安市 秦皇岛市(共3个市辖区,3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 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 邯郸市(4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 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 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武安市 邢台市(2个市辖区,15个县,2个县级市) 桥东区桥西区邢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 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南宫市沙河市

最新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pdf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 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

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 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 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 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 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1.4.6道路路幅分配 说明道路总宽度以及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缘带、中央分隔(绿化)、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分配。结合规划及交通分析论证路幅分配合理性。(结合综合管网布置确定路幅分配) 1.4.7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1 说明道路边坡坡率以及支挡构筑物、桥梁、隧道的确定情况,结合现状地形与地勘分段说明其设计合理性。 2 提出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时间: 20XX-05-07 栏目: 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社区志愿服务情况

一、社区志愿服务概念的提出 20XX年胡锦涛同志视察杭州下城区社区时指出“社区重在建设两支队伍,即一支社区者队伍,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20XX年10月27日国家民政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 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见》,指出要以满足居 民需求、为居民提供服务为宗旨,以弘扬志愿精神、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把社会上、社区里有爱心的单位和人员动员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让一切善举竞相推出,以造福于社区,造福于群众,切实为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按照区委确定的推进城乡统筹,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团区委认为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我区广大青年大有可为。今年3月初,团区委对我区10个镇(街) 33个社区,就服务党政中心、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建设我区志愿服务特色之路等问题进行了 为期半个月的调研。调研中我们发现:过去团区委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区内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给各镇(街)党政及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普遍反映希望能将这些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做下去,一定能够取得

良好的社会反响。于是,我们开始着手思考探索我区特色化的志愿服务之路。 二、温江区志愿服务的现状简介 我区现有注册志愿者2.73万名,其中,高校学生注册志愿者2.44万名,公务员注册志愿者0.06万名,其他注册志愿者0.23万名。现拥有志愿服务组织7个,其中,区内各高校志愿者协会6个,温江区志愿者协会1个(设在团区委)。拥有爱心助教、老年康乐、助残、税法宣传、环保等志愿服务队84支,其中包含6支驻温高校志愿服务总队。共青团成都市温江区委和各驻温高校团委是这些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机构。 (一)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建设 以温江区志愿服务中心为龙头,以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作为我区志愿服务网络建设的重点,以高校志愿服务队建设为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在20XX年7月前实现“温江区社区志愿服务中心1个——社区志愿服务站10个——社区志愿服务队若干支”网络。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要通过二个途径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 识。其一是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 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 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 等。二是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 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 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 首要任务,也是动态掌握社区精神疾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社区精神 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不低于社区覆盖人群的0.6%。还将组织精神科 医师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 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 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 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疾病档案资料。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 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 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承认有病,不主动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严重期,因此需要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予的关怀和看护。个案管理员,每个月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通过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可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进行服药期间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化验检查,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四、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早日回归社会 个案管理员在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的同时,将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心理康复指导、家庭护理指导、劳动技能训练、工娱治疗和职业康复等。社区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精神残疾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中国残联制定的”xx”发展规范要求,加强精神病康复机构建设,统筹规划,每县(市、区)都将扶持建立一所示范性精神病康复机构。康复机构的形式有:工疗站、农疗基地、活动中心、托养中心、中途宿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在残联的配合下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康复工作。 五、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对于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实行管理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药物不良反应,自杀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