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2月4日是立春。“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民俗学家说,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相传始于神农。春即“蠢”,万物到此而出生;夏即“假”,万物假此而生长;秋即“就”,万物因此而成熟;冬即“终”,万物至此而终成。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被称为“四立”,各自作为起始之日,开启着春、夏、秋、冬的季节故事。

对于节气,中国人当然并不陌生,因为这是融入民族血脉的文化传承,然而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准确说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能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创设的,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8个节气名称;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即可见其名称,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作为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同时,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讲述气象变化的同时,也在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更是在讲述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人们总是在时间的交替中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着,因此,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服务百姓生活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等民俗项目也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此,在这个“东风解冻”的日子,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从历法、农耕、民俗、文学等方面对二十四节气做一个简略的解读,在之后的一年里,我们也将在每个节气来临之际与读者相约,共同走进流转的时光,感受万物的变化和生命的价值。

立春——一个充满想象的日子

立春,是一年之始。立春之后,白昼开始逐渐变长,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大自然仿佛从休眠的冬天回过神来,伸一下懒腰,打一个哈欠,就要开始新一轮的创造了。立春并不是春天本身,寒冷的冬季,还将在这里与春天展开一场拉锯战。所以,立春更像是春天的序曲,它的象征意义在于:一个变动的、新生的、富有无限可能的季节就要到来。

【物候】

古人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说,立春后第一个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第二个五日,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第三个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消融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负着一般漂浮在水面上。现代人总叹春天的短暂,而古人对于自然的洞察却如此细微。

【花信】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8个节气二十四候里,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立春到来时“春之使者”迎春花率先开放,樱桃、望春紧随其后。

【民俗】

报春,现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仍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这张红纸印的春牛图,被称为“春帖子”。送春牛图,其意在提醒人们要抓紧农时,莫误大好春光。

【禁忌】

由于立春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在民间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比如:在立春的时辰不可以躺着,因为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应该站立或者坐着迎接美好的时刻。这一天不要有口舌之争,应该和和气气,欢度节日。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立春之日不理发、不搬迁。

【赏鉴】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南宋)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这首词是作者有感于除夕立春在同一天而作,上阕描写的是寻常人家喜迎立春和除夕守岁的情景;下阕写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和凄苦,只能在“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追忆过去的美好生活。

【养生】

一不“酸”:春天肝阳上亢,易导致肝气过旺,所以饮食应“省酸增甘”,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山药、韭菜等;不宜食酸收之味,如羊肉、虾、螃蟹等。

二不“静”: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在于“动”,切忌“静”。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

三不“怒”: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四不“露”: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快减少衣着,露出身体。《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本报记者王学思整理)

节气与历法:时间如风,星移斗转

萧耐园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世界文明古国,在天文学上都曾取得相当高的成就,但是仅有中国除认识到太阳周年视运动到达的4个特殊点: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之外,还确定了其他20个节气。历史上,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二十四节气还相继流传到了日本、朝鲜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也产生了很积极的作用。

时间如风,星移斗转。几千年来,历法中节气的设置不仅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围绕节气也产生了许多民间节日和民俗活动,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历,即把阴历和阳历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历法。单纯的阴历以反映月亮盈亏变化周期的朔望月为时间长度的基准。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059日。阴历中历月分为大月和小月两种,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历年12个月的长度大约为354日至355日。然而,如纯粹使用阴历则将与四季变迁的步调不匹配,因为四季变化的周期是一回归年,它等于365.24219日。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古人想出了置闰的办法,即通过在若干年内加入一个闰月,使这一年(闰年)的历年长度增加为383日至385日,于是在若干年内的历年平均长度就接近于一个回归年。因此,现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只是在公历的1月下旬和2月的上、中旬之间来回移动。古今中外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在19年中加7个闰月。我国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确定了这样的置闰法则。

设置闰月使阴历与阳历结合起来了。也就是说,阴阳历中加入闰月是“阳”的成分。甲骨文显示,我国至迟在殷商时代就采用了这个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农历。可是即便这样,由于具体的历年长度毕竟与回归年不符,因而历法上的月和日与农业生产的节令无法形成确切的对应关系。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中国古代独创了二十四节气。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中又一种“阳”的成分。

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1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1年,24个节气就是表示地球运动在公转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一个节气,首先是指地球在绕太阳的轨道上到达这一位置的瞬间;其次,它又指包含这个瞬间的一日。所以,二十四节气与公历的日期有基本固定的对应性。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偕其门人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40年左右)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其名称和顺序都同现今通行的基本一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所反映的寒暑变化并结合相应的气象条件和自然现象(即物候)来命名的。其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在北半球,一年之内,春、秋分日昼夜等长,夏至日白昼最长,而冬至日则白昼最短。

古人不知道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但是他们早就察觉了太阳在天空中相对于不动的恒星背景在移动,并定出了太阳在天空移动的轨道,把它称为黄道。在某一节气,太阳到达黄道上的一个确定的点。所以节气的安排取决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我国古代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天体位置计量体系。古人把天赤道与黄道之间的恒星组合成二十八宿,每一宿中确定一颗星,称为距星。它们本身的坐标经过精密的测定,被作为计量其他天体坐标的基准。只要确定了某一天体(例如太阳)与一个距星在赤道上或黄道上的相对距离(称为赤道宿度或黄道宿度),就能确定这个天体的位置。我国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年12个月太阳所在赤道宿度的完整记述。

最初的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回归年的日数等分成24份,例如在汉代人们认定冬至在赤道斗宿21度,我国古代把全天分成365度,自此每经一节气加一个平均值365/24=15度,即为各节气太阳所在的赤道宿度值。这相当于从冬至以后每隔15.218日,为一个新的节气。这种平均安排节气的方法称为平气。后世对于冬至的赤道宿度通过实测不断有所改正,但一旦冬至的赤道宿度确定,以后的各节气便由平均值累加而定。这种方式直到清代才有所改变。

西汉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了新制定的《太初历》,并宣布这一年为太初元年。首次把二十四节气完整地引进历法。《太初历》用的是平气法:从冬至开始,等间隔地依次相间安排各个节气;每月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由于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大于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所以可能出现一个月内只有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的情况。因而《太初历》规定节气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出现,而中气一定要在本月出现。如果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则定为上月的闰月。于是,从闰月以后的这月开始,将一直保持每月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直到两年多以后再一次置闰。这种置闰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北齐张子信经20余年的精心观测与潜心研究,在公元570年前后发现了太阳在天空中周年视运动的不均匀现象。地球在冬至后不久过近日点,在夏至后不久过远日点。过近日点时运行速度最快,在冬至前后两个节气间的日期差要短于平均值,只有14天多,之后逐渐减慢;直至到达远日点运行速度最慢,夏至前后两个节气间的日期差近16天,之后逐渐加快,所以他发现了各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不等长的。

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刘焯在他编制的《皇极历》中根据这种不均匀现象对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提出改革。他把太阳运动的轨道——黄道等分成24份,太阳移行到每一等分点时就是每一节气的时刻,此法称为定气。他把太阳的运动看做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用时间的二次函数拟合太阳运动。刘焯创立了二次差内插算法,并用这种算法计算太阳位置和定气时刻。

元朝初年,郭守敬和王恂等人编制了《授时历》。他们认为前人对于太阳运动的认识比较粗疏,太阳运行的度数不是时间的二次函数,而是三次函数,以三次差内插算法应用于太阳运行的计算。此外,郭守敬还创制了许多出色的天文仪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留存至今的登封测景(即“影”)台。郭守敬通过实测获得了许多精确的数据。《授时历》所采用的一些数据在当时几乎是最精确、最先进的。因此,《授时历》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历时364年。

(作者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员)

节气与农业:不知四时,失国之基

张苏曹幸穗

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不违农时”列为农业生产的首要大事。不仅如此,不知四时,失国之基,就连国家政治生活、封建帝王执政,也都要依时而动,这样才

能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在中华文明早期,黄河流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的中心。因此,二十四节气也主要是以黄河中下游的气候、物候以及农业生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节气与农业的关系

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上即可看出古人对于农业环境变化的关切,看出节气与农业的关系。对于农业种植而言,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水分旱涝和温度寒暑,因此,以此命名的节气出现最多。

黄河流域一般多见春旱,因此在春季之中,先后出现了雨水、谷雨的节气,体现了春耕春种时节,人们对于春雨的企盼。而到了初夏,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反过来需要进行防洪防涝的水利工程,于是在立夏之后,安排了一个带有警示性质的小满,意思是此时河湖陂塘开始涨水,出现“小满”了,要注意加固堤坝,防止大满时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农谚说:“小满小满,固堤厚坝忙到晚。”夏秋之际,天多暑热,出现三暑(小、大暑和处暑)并连的节气。此时要做好防暑保墒、培肥苗稼的田间工作。进入秋季,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气温降低,因此节气的命名出现白露、寒露、霜降等反映低温的节气,提醒人们注意秋季作物的管理,防止冻害减产。秋天之后,“冬雪雪冬小大寒”6个节气都与冬寒有关,这时田间的农作物已经收获冬藏,需要注意的是耕牛家畜的防寒保暖,备足饲粮草料,确保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由此可知,二十四节气是名副其实的“农历”,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

农业生产既要遵循严格的季节,又要适合特定的地区,要做到因时、因地、因物而异。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各地的物候表象和农业活动差别很大。二十四节气成为古代的官颁“皇历”以后,各个地区都根据当地的农业物种和生产季节做了相应的调整。例如,立春之后跟着是雨水,这在“春雨贵如油”的黄河流域意味着开始新的一年的农耕活动,要准备春种了,但是在北方的黑龙江流域雨水时节还是冰天雪地的隆冬;而在海南岛,一年三熟的冬稻正在抽穗扬花,它与春种的“雨水”相去更远了,因此有“小雪收晚稻,大雪栽冬麦”的农谚。

在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经过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又从黄河流域扩展到广阔的华夏大地,各个地区和各族人民对二十四节气做了地域性的季节安排,制定出符合当地气候和物产需要的“农事历”,从而使二十四节气具有了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得其宜的广泛适应性,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和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

劝农籍田

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这一天,不论地处南北,时临寒暑,举国上下都要举行隆重而庄严的“祭春”活动。在京城,皇帝和皇后要携领文武百官到先农坛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以示国家重农爱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州府都邑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布达朝廷旨喻,传播农桑新法。根据《周礼?地官司徒》的记载,当时专门设置了“司稼”的职官,

负责巡视全国农田的庄稼,辨别出各种谷物的种类,了解它们的名称,以及所适宜种植的土地。每年都在春祭庙会时,农官司稼就把收集到的嘉种植株悬挂在都邑的城门上,让老百姓观摩效法。这样的春祭庙会类似于今天的农业推广会和良种展示会,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宣传效果。

敬授农时

前面说到,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和农事特点来制定的,其他地区只能以此作为参考的时间制度。这里就要求各地州府根据辖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当地的“农事历”,以便百姓依历耕种,确保农业丰收。为了让百姓通晓明白,有时候还编成通俗的歌谣农谚,便于传唱传播。例如,关于农时节令的重要农谚有:打铁察火色,稼穑争季节;人误稼一时,稼误人一季。关于作物播种的季节,即使同样的作物,各地的播种时间都不相同。例如,在南方双季稻地区,就有“谷雨栽早秧,节气正相当”和“秋前插秧谷满仓,秋后插秧草盖房”的农谚。意思是,早稻栽秧必须在谷雨前完成,而晚稻栽秧则要在立秋前完成,过了立秋插下去的秧苗光长秸秆不结穗,只能收获稻草了。而在长江流域的单季稻地区,则有“过了芒种不种稻,过了夏至不栽田”的农谚,就是要求在芒种前播下稻种,在夏至前插完秧苗,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收成。此外,还有一类授时农谚,是专门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作物的。例如,华北地区有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割谷子,秋分无生田,等等。这些谚语既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总结,也是维持传统农业传承发展的智慧源泉。

测天占候

在正常年份,每个节气的气候波动幅度不大。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的年份或者有的节气会因为复杂的自然因素而发生剧烈波动,引发农业歉收甚至灾荒。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利用二十四节气的实践中逐渐观察到,当某些节气中出现异常的物候征兆时,常常就会引发后来更大的灾害天气发生。这些早期发现的物候异常就成为预报某种灾害的依据,形成了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测天占候”的方法。有的占候谚语,即使在科学发达昌明的今天依然有着参考借鉴的价值。例如,“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愁”,这是指立春举行“打春牛”民俗仪式时下雨,则这年会发生春旱。有时候,同一个节气的同一种物候出现,在不同的地区会发生相反的灾害预警。例如,在陕西是“夏至加端阳,田里不打粮”,而在山东却变成了“夏至端午近,麦子满仓囤”,这是说,如果某年的夏至节和端午节日子相近,在陕西的预测结果是“田里不打粮”,而在山东的预测是“麦子满仓囤”,两地正好相反。总之,通过节气农谚作出的预警,可以使人们提前作出相应的防范,或者改变农田的种植方式,从而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有时候,利用二十四节气作出的预报,并不一定是灾害性的,只在作为一种天气物候的“中长期预报”,以便使人们能够提前作出相应的生产生活安排。它的作用类似今天的气象台的预报。在古代,这类预报有的是即时性的,说的是当天或当下的事情。如“清明钩钩云,一天落不停”,说的是清明节上午出现“钩钩云”这种云相,那么这天就会一直下雨。当然,对于天气观测,最有价值的还是“中

长期”的预测预报。例如,“打雷惊蛰前,月半不见天”,这是黄河流域的天气预测农谚,如果惊蛰前出现雷雨,那么此后的一个半月都是阴雨天气。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实现了对天气和气候的中长期预报,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历法”的功能正在逐渐退去,但是这并不影响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知识、文化价值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活动的传播和使用。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而且服务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传授天文、气象、物候的传统知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行为习惯。因此可以说,中国的亿万人民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使用人和受益人,也是二十四节气的始终不渝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创新者。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人民心目中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悠久的历史记忆,它才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绵延至今。

(张苏系中国农业博物馆馆员,曹幸穗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

节气与民俗:文化时间,色彩斑斓

萧放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节气天时是一个个重要节点,围绕这些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信仰仪式活动,人们通过仪式信仰的表达,取得了与天地的沟通,从而实现与社会人事和自然的协调。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时间体系,在其传承过程中,它已经发展成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它是人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对人们而言,它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调节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关乎时间的生活情趣。传承二十四节气,不仅可以让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更能够让人们从机械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进而享受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间。

迎春与鞭春立春,四季之首,是生命春天降临的标志,是农事耕种启动的重要时令。据《礼记?月令》,周天子在立春之前三天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东郊迎春。汉朝继承周制,在立春日,皇帝率大臣到东郊迎接春气,祭祀青帝勾芒。这天,人们穿青色的衣服,唱《青阳》之歌,舞《云翘》之舞。宋朝开始有鞭春习俗,当时北宋开封府,在立春前一天,“进春牛入禁中鞭春”。明代北京地方官员立春前一天,要在东直门外春场举行盛大的迎春、鞭春仪式。官员一律着红色衣服,簪花迎春,将春牛由春场迎入府内。清代立春日,有“进春”仪式,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

“咬春”与清明茶在大地回春之际,应食辛温食物,发散藏伏之气。所以古代的人们会制作春盘,也叫“五辛盘”,民间的五辛盘,一般盛葱、姜、蒜、韭菜、

萝卜等,“取迎新之义”。五辛盘兴起于仙道信仰流行下重视养生护生的六朝时期,人们以5种辛辣之物,发五脏之气。萝卜也是立春的应节食品,明代北京人在立春这天无论身份贵贱都嚼萝卜,称为“咬春”。清明茶是饮食民俗中的佳品。饮茶的最好季节是春天,带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珍品。“新火试新茶”曾是古代最流行的时尚。清明时节,无论家居还是出门在外的文人雅士,都以清明钻取的新火煮新茶。在天地澄净、春意醉人的时节,迎着拂面的温柔清风,擎起兔毫盏或白玉杯,那种心境和滋味,大约是品尝新茶最妙的境界。

迎夏与度夏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周天子重视季节之首,在立夏前三天,负责天文历法的太史会亲自谒见天子说:“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于是斋戒。到立夏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夏,回朝后,依从时气,颁行赏赐。在上古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要依从时令,夏季天子住在明堂南方的东室,穿着红色的衣服,佩戴赤玉,食用豆与鸡,出行使用朱红色的车马,打的自然也是赤色之旗。浙江一带有立夏上吴山的风俗,这天店铺、作坊都放假,三教九流纷纷上吴山游玩。夏至是气候转热的开始,夏至时节宜闭门静养,安然度夏。据宋代《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3天。辽朝夏至日妇女纷纷以彩扇、香囊相互馈送。彩扇能带来清风,香囊可以驱除汗臭,是两件特别实用的节令物品。

“健脚笋”与“夏至面” 夏天是高温潮湿的季节,为防止“疰夏”之疾,江南立夏饮“七家茶”,也称“立夏茶”。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中有载:“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浙江新昌人立夏日吃健脚笋,说这天食用鲜笋,会强健脚力。吃立夏蛋,也是民间立夏强身的风俗,俗谚“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云:“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棕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这种夏至饮食在宋代发生了变化,京畿一带,夏至日要吃“百家饭”,以度过炎炎夏日。明清以来,民间夏至的食品是面条,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据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说,当时北京人夏至日家家都吃冷淘面,各省到北京游历的人都说“京师的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迎秋与秋色在古代,朝廷要在立秋时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立秋之日,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气。天子回朝之后会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整顿法制、征讨抗拒王命之人。为顺应秋天的服色要求,天子衣白衣,乘白色的大车,佩戴白玉,树立白色的旗帜,吃糜子与狗肉。这一季节,农人新收稻谷,进献给天子,天子尝新之前,先供给祖先。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宋代有立秋戴楸叶民俗,人们在立秋日将楸叶剪成花样戴在头上,以迎节气。

“咬秋”与迎霜兔立秋有“咬秋”民俗,人们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这也是古代《诗经》所说“七月食瓜”的遗意。《津门杂记》载:“立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代北京人在立秋日阖家同食西瓜、茄脯,饮香薷汁,说这样秋后可免暑热痢疾之害。四川一些地区,在立秋时全家同饮一杯水,传说这样就能保证将积暑消除,不发生秋季腹泻。吞服赤小豆,也是过去立秋节日保健习俗。宋人《岁时广记》记载:“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止赤白痢疾。”清代北方民间霜降期间会吃迎霜粽、迎霜兔。迎霜兔是野兔,明朝宫廷中结合重阳节,吃登高迎霜麻辣兔。

迎冬与祭祖古代帝王重视立冬,据《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从立冬开始入居玄堂左室,乘坐黑色的车子,驾黑马,竖黑旗,着黑色的衣服,佩戴玄玉,食用猪肉与黍米,总之一切以水色为尚。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回转朝廷后,天子要“赏死事,恤孤寡”。后代帝王沿袭了立冬北郊迎气习俗。汉代开始庆贺冬至,六朝时代,称冬至为“亚岁”,媳妇给公婆进献鞋袜,给长辈祈寿。宋代官府冬至放假如同新年。明清江南吴越地区冬至仍然是民俗大节。冬至这天,士大夫家拜贺尊长,交相出谒;一般百姓,也必换一身新衣服,互相作揖祝贺,称为“拜冬”。清代的安徽、江西、湖南人在冬至节祭祀祖先,一般是合族聚会祠堂,祭祀历代祖先,然后宴饮。

“冬至盘”与藏冰民间在立冬酿酒、腌菜、舂米,民间谚语:“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到了冬至,一些地区节俗的热闹场面甚至超过了新年,因此有“肥冬瘦年”的俗说。清代苏州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互相馈送节日食品,提篮担盒者满路,俗称“冬至盘”。苏州冬至的节令食品是冬至团,冬至团用糯米粉做成,中间包裹肉、菜、果、豌豆沙、萝卜丝等。大寒是一年四季最寒冷的时节,此时人们会取冰、藏冰,以备夏日降温之用。皇家有大型冰窖,明代北京的冰窖在安定门与崇文门外,现在北京西城地名还有冰窖胡同。明代藏冰的时间在腊八,先期将冰凿成方块,到腊八就藏于冰窖中,然后封固。清代大寒时节仍有藏冰的传统,江南苏州人在葑门外,按二十四节气建造了24个冰窖,严寒时特制冰块,贮存冰窖,以备夏日鱼类保鲜之用。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节气与诗词:春秋代序,辞以情发

张勃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对于时间的一种重要切分方式,与季节的转换以及气候、物候的变化紧密联系。因此,人们十分强调节气是指导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然而二十四节气绝不仅仅关乎农业生产。试看一副对联的产生:传说明代江南有一位知府,一次到郊外游玩,恰逢一个农夫扶犁杖在道边出一上联求对:一犁耕

破路边土,今日芒种。那位知府沉思片刻,便对出下联:双手捧住炉中火,明朝大寒。这是一个农民与一个官员的合作,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精妙地反映出节气不仅关乎生产,亦深系生活。

几千年来节气普遍存在和作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以至围绕节气出现了民谚、民谣、对联、曲赋等多种文学艺术作品。诗词作为按照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高度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文学样式,也与节气密切相关。因节气而写,为节气而写,写节气日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诗词为数众多,并不乏上乘之作。

状写物候,抒发时间与情感之变

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应的气候和物候,比如雨水时“獭祭鱼,候雁北,草木萌动”,小暑时“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挚”。诗人的心灵无疑是敏感的,并有着更强的生命意识。在中国传统社会,风霜雨雪、草木荣枯、飞鸟去来,所有这些都会引起诗人的关注,他们通过描写气候物候来表现对于特定节气的感知。

气候物候不仅是时间的符号,更是诗人抒情言志的重要媒介。这在宋玉的《九辩》中已有很好的反映:“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雍雍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在诗里,燕子和大雁的南飞、蝉的无声、鸡的悲鸣、蟋蟀的夜行等,都是标志秋天到来的物候,它们向人们昭示着一年的时间已经过了一半,也意味着个体的生命已经过了中年,从而形成自然物候与个体生命的对应关系。正是基于此,作者自然发出了“蹇淹留而无成”的人生感慨。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诗)通过描写气候物候之变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堪称中国古代诗词的传统。而这一传统遵循的逻辑,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已有很好的总结,所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所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不过,虽然“情以物迁”,但真正令诗人心动的其实是“时间”。

气候物候之变是节气推迁的表征,也是节气推迁的结果,而节气推迁的实质是时间的流逝。“不因时节日,岂觉此时衰?”(白居易诗)物候之变让诗人深刻地感受到季节的更迭、岁月的无情、年华的逝去和人世的变迁,并由此心生无限感慨。值得注意的是,一年之中,春秋两个季节更容易令诗人心动,时节诗更多表达的是惜春、伤春、谴春、悲秋、惊秋、感秋之情,因而,比之冬夏,春秋更堪称为“诗的季节”。

记述农事,诉说农民的苦与乐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得益于我国较早就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形成后又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种田无命,节气抓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误农时,是农业获得丰收的基本保证,农民们则根据时节来安排生产和生活,用艰辛的劳作求得家庭幸福、衣食饱暖。对此,一些关心百姓疾苦的文人用诗歌体裁记述下

来,其中最优秀的,莫过于《诗经》中的《七月》。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充分展现了农民的生活与苦乐,其中的一个段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译成现代汉语为: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农民们月月做着各月应做的不同的事,并有着不同的心情。时间的节奏就这样决定着他们生活的节奏。

同样的诗在后代也不断出现,陶渊明、孟浩然、苏轼等诗人都曾留下佳作,而一些诗深刻地反映农民的艰辛和受到的盘剥。清人陈恭尹有首《耕田歌》云:“耕田乐,耕田苦。乐者乐有年,苦哉不可言……二月稻芽,三月打秧。五月收花,六月垂垂黄。再熟之田始有望。三月打秧,六月薅草,一熟之田九月始得获稻。上官不待熟不熟,昨日取钱今取谷,西邻典衣东卖犊。黄犊用力且勿苦,屠家明日悬尔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农民的深深同情。

描述节气里的礼和俗

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特点是与节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方面表现在一些传统节日因吸纳了相关节气日的礼俗活动和文化意义而变得更加丰富,比如惊蛰对龙抬头节、春分对社日、夏至对端午节、秋分对中秋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表现在一些节气日如立春、清明、冬至等,本身就是官民重视的传统节日,它们有着十分多样的礼俗活动。这些礼俗活动也被诗人骚客看在眼中,转入笔下,化为诗行,成为诗词宝库里富有特色的一部分,也成为今人考察古代节日礼俗的重要凭依。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春天来到的标志时间,至少从汉代起,一直到清代,政府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后来更演化为鞭春、演春、送春、吃春卷等多种礼俗活动。苏东坡的《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便描绘了宋代海南的立春情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读来如有春风拂面,仿佛整个人都笼罩在春天的气息中。

又如清明。清明节气在唐代时发展成为节日,一直到今天仍然流行,扫墓祭祖与春游娱乐(如斗鸡、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是其主要习俗活动。清明节是将生死并置的节日,一方面慎终追远,感恩逝者,另一方面关心当下,珍爱生命;这种巨大的张力对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诗人总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而历史上的清明节诗词颇为洋洋大观。柳永的《木兰花慢?清明》:“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桐花绽放,杏花盛开,桃花灿若云霞,人们倾城出动,寻芳觅胜……柳永的长调慢词用光艳明媚的色调描绘出宋代人清明时节踏青出游的热烈场面。

中国文学史上关于节气的诗词是数量众多的,这既是二十四节气影响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二十四节气,不可能产生这

样的作品,而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传播,则进一步加深了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力。“清明时节雨纷纷”“冬至阳生春又来”的千古名句,不断提醒着节气的存在,提醒着人们要珍爱二十四节气,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中华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歌及二十四个小故事

中华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歌及二十四个小故事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此外,“二十四节气”背后每一个节气都有一个小故事,让我一起来重温这24个小故事吧: 二十四節氣故事-立春 “立春”: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的立春前,当人们准备热热闹闹迎接立春时,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传染上了一种说不出的疾病。这种病很怪,那模样真像喝醉了酒似的,个个都是头重脚轻,连抬抬手的力气也没有。

立春前一天,一个老道打扮的人来到了一个村庄。他见村庄里静得听不到鸡鸣狗叫,更不见有人走动,觉得奇怪万分。他来到了村边的一户人家敲门,道人连呼几声没人应,后来他看到一个中年人,连忙上前打听,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全村人都得了一种像我这样的病。” 道人一连闯了几家,情形都是一样。道人也莫名其妙。于是,他来到村东头的一棵古树下,面南盘坐,挑起单掌,合眼静坐,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医治瘟疫的方法。约摸过了三个时辰,道人长嘘一口,猛然站起来,飞快地跑回观院,抡镐便刨,他刨出一袋贮藏的萝卜,又飞快地跑到了村庄。这时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从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芦花大公鸡,拔下几根鸡毛,扎在了地上。 道人合眼祈告着,脑海中又出现了静坐时与观音菩萨对话的场面:观音菩萨告诉他,等地气通时,让乡人百姓每人啃吃几口萝卜,瘟疫便可自动解开。过了约莫有一袋烟的功夫,扎在地上的鸡毛突然动了起来,道人惊喜万分,他喊着:“地气通了,地气通了。”奔向了村庄的每家每户,让人们啃吃萝卜。结果,还真灵验,人们吃了萝卜之后,全都好了。 人们纷纷给道人跪下,谢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说:“大伙请起,别谢我,应该感谢观音菩萨。不过,大伙现在应该去救别人。我的观院里还有许多萝卜,大伙带着快去邻近村庄救人吧!”乡人听后,带着萝卜奔向了十里八村。 瘟疫解了,人们又过上了平静安乐的生活。但是人们不会忘记那位道人,更不会忘记让他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萝卜。从此,乡人便在立春这天啃吃几片萝卜,以求平安。“咬春”的习俗也就形成了,持续至今。

二十四节气文字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大暑(Greater Heat) 2017年大暑时间是7月22日23:15:18 时间 每年07月22~24日 三候 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在每年这个时候由腐草变成的。土润溽暑:土地很潮湿。 大雨行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

介绍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由来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习俗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期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湘东南地区则流行一句广东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即“凉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烧仙草”在外观、口味、疗效上均与龟苓膏类似。台湾则有大暑吃凤梨之俗,乃是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大暑时节偏要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中医认为:大暑时节,梅雨刚过,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故而需吃热性食物以驱除暑湿,恰合“冬病夏治”、“寒病夏治”之医理。例如三伏天去拔火罐、贴“伏帖”最容易去除体内的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暑期间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 如果你是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那么吃南瓜就最好不过。南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而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很低,多吃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另外,南瓜还能排毒养颜,爱美的女士当然不能错过。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但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鸡、鸭、鸽子等家禽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故事 晋朝的时候,战乱频繁,兵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秦岭深处的张家凹村,因为地处偏僻,倒也安享了多年太平。 村里有个叫吉文孝的,老实巴交,靠祖上留下来的三亩地过日子。吉文孝的妻子姓柳,夫妻俩有个儿子,取名吉宏成,聪明乖巧。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哪知这一年春分的前几天,村上大户张豪天的管家宋狐狸突然登门,说张家打算重修祖坟,选中了吉文孝家那三 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身时,祭坛突然“轰” 坛I临香,吉家祖地,专作祭堂。” 组织祭日的道士脸色突变,说:“ 们不能违背神意呀!” !”吉文孝急得满脸通红:“你,你们……!” ?建祭堂是关系到全村 “是呀是呀,这是神意!”“日神不可亵渎!”j‘天意难违,吉“神意?”?” !好,吉文孝,春分讲究竖鸡蛋,咱们不妨比一比:我代表神竖,如果竖不起来,证明是我搞鬼,任打任罚;如果你竖不起来,证明那确是神意,你敢吗?” “比就比!”吉文孝被他这么一激,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张豪天拍拍手,便有人拿来了鸡蛋。道士先竖,说也怪,三枚鸡蛋没多大工夫就全竖了起来。轮到吉文孝了,他连试几次,却一枚都没竖起来。 就这样,吉家祖传的三亩良田到了张豪天的手里,吉文孝又气又急,没过几天便病死了。吉柳氏想去县衙告状,可没人理她。就在她痛不欲生的时候,八岁的儿子吉宏成突然不见了。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又到了春分时节。这天晚上,吉柳氏孤独地坐在小茅屋里,突然,“笃笃笃”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一个低低的声音传了进来:“娘,是我,宏成呀!”

“宏成?”吉柳氏腾地站起来,一把拉开了门。门外,一个军官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她眼前,那脸庞分明跟当年的 吉文孝一样。吉柳氏浑身一颤,紧紧搂住了分散十年的儿子:“宏成,真的是你呀!你可回来了!” 母子相拥痛哭,过了许久,吉柳氏止住哭声,问:“儿呀,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吉宏成叹口气,说起了这些年的 经历:那年父亲死后,他整天盘算着如何为父报仇。没想到被宋狐狸打昏,丢进了大河。幸亏他命大,被人救了,他投了军,现在已经是一名军官了。 吉宏成对吉柳氏说:“娘,咱能报仇了,我已经把张豪天、宋狐狸还有那个臭道士抓住了,就等你一句话,咱想 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说着,吉宏成向外吼了一声:“押上来!”门一开,两个兵丁把五花大绑的宋狐狸押了进来。 吉柳氏哽咽着问道:“姓宋的,我家和你无冤无仇,你为啥要气死我男人又加害我儿子?”宋狐狸吓得脸色苍白: “夫人饶命,那些都是张豪天命小人干的! 没办法呀……” 吉柳氏恨恨地说:“把张豪天押进来!” 他:“宋狐狸什么都告诉我了,那都是真的?” 样?”吉柳氏怒喝道:“ 张豪天仰天大笑:“行得正坐得端? 百家? 胡人的力量,就凭他,怎么能动得了我 “ 张豪天说:“!你记住,不管是谁,欠下的债都是要还的!” “张豪天说的是真的吗?”吉宏成跪了下来:“娘,张家有势, !”吉柳氏扶起儿子,慢慢说:“娘知道你是为了报仇才出 ” 这一切来之不易,我不会放弃的。娘,你跟我走吧。”吉柳氏脸色变了:“孩子,你别忘了咱生是晋人,就是死了,骨 子里标的也是晋鬼呀!再说了,你爹,还有你的祖上,他们都埋在大晋,怎能一走了之呢?” 吉宏成嘿嘿一笑,说:“娘,人为活而生,何必为死而守?只要能过得扬眉吐气,管他身在何处?儿其实已经改了 姓名,如今叫石尚北!”吉柳氏呆住了,她知道,眼前的吉宏成已不是十年前自己那个乖巧伶俐的儿子了,自己劝不了他,更阻止不了他了。她木然点点头,喃喃道:“好啊,连名字也改了……” 天很快就亮了,人们突然发现,整个村子已经被军队团团围住。正惊慌间,宋狐狸敲着小锣村前村后喊了起来,要大家立即到祭堂去,赵国的石大将军要亲自带领大家拜日。 不到一顿饭工夫,全村人都集中到了祭堂前。祭台上,石大将军端坐正中,吉宏成傲立一旁。有眼尖的小声惊叫:“天哪,那不是吉文孝的儿子宏成吗?”“他不是死了吗?”“是呀,他怎么回来了?”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二十四节气少儿节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少儿节目 篇一: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

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 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 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 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 右为小、大寒。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过年了,让我们过个传统的中国年吧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节气的划分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二十一, 下半年来八、二十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二十四节气物候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非常有意思的二十四节气传说

非常有意思的二十四节气传说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们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遗的项目,其内在包含的文化内容,古往今来,同步伴随着大量的故事和传说。发现都是好有意思的哦。收罗几则供大家共同交流,或许能为以后艺术人士的创作提供些灵感。“蝼井仙师”立节气传说,有一个“蝼井仙师”,元神是一只住在枯井里的白蚁,一直在修行,经过万年之后,终于成仙。他在井里的时候,经常观察天气、环境、星宿的变化。每当气候发生改变的时候,他就在居住的洞内放上一粒石子,为了区分不同的时间和变化情况,每次放石子都取一个不同的名字……如此反复确认,当发现那些变化开始出现相同重复之后,一共放了24颗石子,于是,以后就确认二十四节气。【数九寒冬冬至起】 传说,古代有一人喜欢画梅,冬梅漂亮他特喜欢画,从感觉到“冬意”之日开始,每天画一朵梅花,每9天画完一枝,待画完9枝“九九八十一”朵梅花之后,冬天便彻底消失,出现“九九艳阳天”了。其人乐此不彼,多年如此。后来,人们把画家开始画的那一天便定位“冬至”日,后来有逐渐有了另一种“民间计数法“:寒冷的冬天,自冬至开始,每9天为一个周期,“三九严寒”等便是由此而来,等数万九九八十一天,便是过完了“数九寒冬”。有个古人叫祖艺传说,上古有个人,叫“祖

艺”,着迷于研究时间变化,不知做过多少种尝试:曾将一年分为八个月,后来发现不行,冷热循环不对。后来,又尝试改到10个月,还是不行。再之后,他来到了东海,根据海水、潮汐、月亮,观察了至少15年(现在的时间长度)。 之后,回家了,就把这种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最后发现,分成24节是比较适合的,每2节为一个月。那个古时候,大家最主要的就是种地畜牧啊,最后发现,根据这节气来种地,比较合适了。春夏秋天的各种玩法,看老百姓的智慧指数,一套一套的,有多高啊有多牛!!!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很多,包括其间含有各个具体分支细节的、有文字记载的、仅流传于口头的,比如端午吃粽子的,等等,可以说不枚胜数啊,如你能补充,欢迎跟帖!——檀纸间,宣纸艺术最新资讯————点击右上角“关注”,可第一时间获悉——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了。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二十四节气的说明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

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

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故事简介

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故事简介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雨水的相关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阳历的2月18-20号左右。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水开始增多,冬天的雪也开始减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的到来就是表明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多。由于我国古代的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河水的灌溉,因此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在雨水季节来临的时候就知道降雪减少,气温虽然还在零度左右,但是已经不像冬季那么寒冷了,北方地区开始回暖。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习俗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习俗,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对于大自然很多的现象是

无法解释的,就有了神仙一说。从前人们喜欢给自己的儿女祈福问卦的风俗,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的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女婿,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可以看得出,雨水这一天的习俗跟家里的人是息息相关的,非常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元旦】
“元”有开始之意, “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
(New Year's Day,New Year)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 。元旦又称“三元” ,即岁之元、 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 月之元、时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从西历” ,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 的 1 月 1 日为新年。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 年法” ,确认新年(元旦)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 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
节』 。春节俗称『年节』 ,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 的希望的佳节。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成为 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 极大的普通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 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传统淡化以外,春节的 主要习俗,都得以完好地继承与发展。除夕,全家欢聚一堂, 吃罢 『团年饭』 长辈给孩子们分发 , 『压岁钱』 家人团坐 , 『守 岁』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

动达于高潮。 各家依次给尊长拜年, 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度新年。春节的拜年 习俗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尽孝注重物资奉养和精神 慰藉的有机结合,在目前社会中要更加突出精神慰藉的重要 性,在家庭『孝亲』的基础上,由对家庭内部的关切,推广 到家庭外部的人们,进而推广至国家、天下。是一个由近及 远、由内到外、从知到行、从小到大的循序渐进的扩展过程。 体现在价值理念和追求上,就是修身『成仁』 ,实现『仁政』 的社会理想。
【立春】 春季开始的节气,时间为每年的二月四日至五日。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 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 秋收,开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 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随着立 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 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 『迎春』 ,农谚说的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 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 的最神妙的春意。
【除夕节】
除夕节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节气的来历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同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热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⑤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⑥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⑦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用圭和表测量土地的长度,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的长短。 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 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17.下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②段说明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 B.第④段通过下定义和举例子来说明节气。 C.第⑦段“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改变。 D.第⑧段具体阐述了节气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18.请根据上文有关节气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 (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农访:冬至吃了面,一天长(cháng)一线。 (1)请写出秋季里的第三个节气。(2分)

24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介绍 小寒节气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每年的1月5日或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节气意味着这之后的天气将会非常冷,“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2010年1月5日,农历2009年11月21日,星期二为2010年小寒。 时间:2010年1月20日大寒节气二十四节气之大寒养生每年的1月20日或1月21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度。《三礼义宗》言:“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2010年1月20日,农历12月6日,星期三为2010年大寒。 时间:2010年2月4日立春节气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每年的2月3日或4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闭藏的冬天已经结束,温暖而充满生机的春季开始了。所谓的冬物解冻,万物始生正是这个道理。2010年2月4日,农历12月21日,星期四为2010年立春。 时间:2010年2月19日雨水节气二十四节气之雨水养生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天气回暖,冬雪都转化为了雨水,导致降水量逐渐增多。2010年2月19日,农历1月6日,星期五为2010年雨水。 时间:2010年3月5日2010年惊蛰惊蛰的含义每年的3月5日或3月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震震,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2010年3月5日,农历1月20日,星期五为2010年惊蛰。 时间:2010年3月20日2010年春分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意思是说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古时以立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资料讲解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给你讲个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人在天地间,这是一切有关中国文化命题的讨论起点。 二十四节气本为农事而立,今天我们已不必农耕而立国,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开始寻找它? “春来花鸟若为情”,深在于我们内心某处,千百年前已种下了一个基因,使我们格外留恋一种温情:花能解语,鸟可同悲。山川风月,无不有情,全是知己。这样的物我观一旦示现,沁人心脾,内心安然而慰藉。没有哲学所谓主体与客体的冰冷,我心与天地精神,两相往还,互为主体,是两向的欣喜。“多情最是南山月”,这是中国文化中的自然与我。 步入都市文明,农耕式微,花鸟风月俱已疏离,曾有的温存之心是否已归于枯槁? 就像土地,历经小寒、大寒的冰冻,雨水、惊蛰一到,自然重焕生机。 在我们内心,都有一颗种子,它包藏着我们与自己的文化来处的幽微关联,一日春回,它就会来不及地萌发,一面感慨自己渴求已久。 两千五百年前,老子说: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 把自己放回到日月升沉、四时不息的天地大道之间去,重新感受和思索自己的存在,或许更贴近我们生命的真实。 人土不二, 故事开始前,我们先忘记自己。 想象自己是一个泥土小人,静静躺在大地上,等待节气唤醒我们身体的感觉。 春天刚刚来临时仍然非常冷,而我身体的深处已经开始柔软,只有我能感觉到。我甚至能听到,冰雪在身体里融化的嘶嘶轻响。

雨水落下,渗入我的皮肤,在里面汇流,冬眠的小动物们也在里头窸窸窣窣翻身,小草从皮肤下抽根、发芽——感觉酥酥痒痒。 轰隆隆! 春雷乍响, 我们都醒来了! 现在我, 浑身舒畅。 就像要开始生长。 奔跑、生长,越来越多。

我们吞下种子,然后在身体内部,静静等待它们…… 生长! 这是我的魔法。 直到身体盈满。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含义 众所周知,我国是长江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国家,自古至今,我国有着农业大国的身份。不少务农人员都会对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劳动人民凭借着其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勤劳智慧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一套天气季节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体系经验,俗称二十四节气,并编成了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反映了不同时节、季节的主要天气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以及四立就简单明了的反映了季节的更替时间,以及细分的大小暑、大小雪就反映了较为具体的天热阴冷,而惊蛰、清明等就反映了生物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每个节气的含义如下: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一、春 1、1立春 立春就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自秦代以来,古人就以立春作为春季得起点,甚至新年得开始。春归人间,温风解冻,草本先知,大自然与人类一起希冀着春天得来临。 1、2雨水 雨水时节,鸿雁北归,雨雾初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润物无声得好雨过后,烹茶燃香,临窗小坐,微微凉意中已能嗅到大地回暖得气息. 1、3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后来为了避汉景帝刘启得名讳而改为“惊蛰”.此时春雷乍响,草间蛰虫潜出,万物生长得时节开启了帷幕。北方迎来春耕农忙,人们正用辛勤劳作换取年尾得收成。 1、4春分 仲春时节,繁花似锦,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煦暖得春天.汉代《春秋繁露》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线上,昼夜长度相等。玄鸟梁间,春与景明里,人们重又活跃在田野河畔。 1、5清明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与节气共通得就就是“清

明”.在此时祭祖扫墓得风俗,相传就是来源于古代帝王得“墓祭之礼”。天朗气清,桃花盛开,正就是踏青插柳、游园赏花得好时节。 1、6谷雨 谷雨就是春季得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牡丹花盛开得季节。在明代《群芳谱》中写道:“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得滋润,因此有“春雨贵如油”得说法。 二、夏 2、1立夏 《吕氏春秋》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此时北斗七星得柄指向东南方.在“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得暮春初夏,开启了虫与草得时节,大自然正蓄积着能量,等待热情得释放。 2、2小满 小满未满,就是麦类作物开始灌浆,尚未成熟之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丽日暖风之中,或许清粥小菜、桃李瓜果即可带来小小得满足。 3、3芒种 “芒种”二字所反映得就是农业物象,此时正就是有芒类作物成熟,亟待抢收得季节。“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池边阵阵蛙鸣声唱与着采菱人得曲调,合奏着夏日得交响. 2、4夏至 夏至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得一日。“仲夏之月,万物方盛。”

二十四节气

在这盛夏的知了声中,凌博士向我们娓娓道来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1.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 2.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2016年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二十四节气便已完备了,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 4.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5.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6.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月有2个节气。 7.二十四节气歌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霜降),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冬雪雪冬小大寒 8.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由农业主导的传统生产方式。 9.反映季节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10.反映太阳高度或者说太阳直射点位置的节气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这其中,春分和秋分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等长;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中影子最短,白昼时间最长。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一年中影子最长,白昼时间最短。 11.反映气温高低程度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其中处暑是秋季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连连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整理)图片介绍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图片)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即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345°至360°(0°)的一段时间,每年3月5日(或6日)开始,至3月20日(或21)结束,约15天。这时太阳直射点由 5°57′S移至赤道。狭义上,指惊蛰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345°的时刻,即在3月5日(或6日)。

春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这时昼夜平分,即视太阳在黄经上自0°至15°的一段时间(约15.2天),从每年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这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5°57′N。狭义上指春分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与赤道交点(升交点)的时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在现实社会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民俗节日,“清明节”的得名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