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2021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001)

2020-2021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001)

2020-2021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001)
2020-2021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00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热点链接】2020年3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这次试验充分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为中国飞船登陆火星打下了坚实基础。按照科学家的测算,每隔约26个月,会有一段时间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窗口期。决定最佳窗口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火星与地球的位置关系。地球和火星绕日公转,每隔约26个月,地球会运行到与火星最近的位置,此时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窗口期。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水平1:通过观察影像资料,辨认主要

天体类型;通过地理资料,归纳地球

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水平2:通过图表资料,归纳主要天体

的特征,说明天体系统的层级关系,

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指出八大

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判断天体类型,

描述天体特征,绘制天体系统层次图,

分析说明宇宙探索的意义。

水平4:通过图表资料,探讨存在生命

的地理条件,探讨行星运动特征的形

成机制。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地球的

宇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宇宙垃圾的危害,指出合

理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途径,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

念。

综合思维:分析行星运动特

征,探讨存在生命的条件。

区域认知:运用地理位置的理

论,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

置。

地理实践力:观察星空,辨认

主要天体,说明其所属的天体

系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主要类型:01恒星、星云、02行星、流星体、03彗星等。

04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05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恒星由06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07发光的天体

行星绕08恒星运行的天体,靠09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卫星围绕10行星运转的天体

(2)概念:11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2.天体系统

(1)形成: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12相互绕转。

(2)级别:由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13地月系、太阳系、14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地月系由地球和15月球组成,中心天体是16地球

由太阳、18行星及其卫星、19小行星、彗星、20行星17太阳系

际物质等构成,中心天体是21太阳

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22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23可观测宇宙由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24河外星系组成

1.判断正误。

(1)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2)光年是时间单位。(×)

2.月球不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 D

解析 月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月球不属于河外星系。

3

.试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天体、哪些是人造天体。

提示 自然天体:太阳、北极星、月球等。人造天体:宇宙飞船、嫦娥二号、空间站等。

二 行星地球 1.行星的类别 01类地行星 水星、02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03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04天王星、海王星

?

?????????

?

普通性?????

?? 运动特征???

公转方向——05同向性

公转轨道面——06共面性

07公转轨道形状——近圆性结构特征????

?

08距日远近09自身的体积

公转方式特殊性?????

表现: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10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条件:适宜的11温度、大气和12水等

1.判断正误。

(1)土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地表温度适宜仅指地表平均温度适宜。(×) 2.有关行星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水星—类地行星

B.木星—巨行星

C.金星—类地行星

D.海王星—巨行星

答案 D

解析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

3.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形成地表温度适宜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提示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等。

主题探究天体和天体系统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第29颗全球组网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上图为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发射景观图。

材料二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图片中的北斗导航卫星是否属于天体?请说出判断依据。

(2)进入预定轨道的北斗导航卫星将和哪个天体组成天体系统,与该天体系统同级的天体系统名称是什么?

(3)判断材料二中四个天体系统名称。

(4)作为天体,地球和太阳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成果展示](1)不属于。该卫星没有进入宇宙空间,还是地球的附属物,不是宇宙间的物质。

(2)地球。地月系。

(3)甲—可观测宇宙,乙—银河系,丙—太阳系,丁—地月系。

(4)太阳属于恒星,体积和质量大,能自身发光。地球属于行星,体积和质量小,不能自身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

1.天体的判断

(1)天体的判断

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01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落回地球、地表的物体不是天体。

二看实质:它是不是02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三看03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动,依附在天体上运行的物质不属于天体。

例如,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

(2)天体类型的判断

据天体的04结构特征和05运动特征判断天体类型。

2.天体系统的层次与判断

(1)天体系统的判断

判断天体系统的条件: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如地球和月球构成天体系统,北斗七星没有构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基本方法:据中心天体和绕转特征判断。

北京时间2020年1月16日11时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5G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2月16日,卫星通信测试成功。下图为5G卫星模拟图。据此完成(1)~(2)题。

(1)属于天体的是()

A.进入轨道的5G卫星B.分离后的火箭

C.发射前的5G卫星D.分离前的火箭

(2)与图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

[科学思维]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思路点拨

天体的

判断

天体是01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附

着于某天体的物体02不属于天体。

03进入轨道的5G卫星属于

天体。

天体系统

的判断

根据04中心天体和绕转特点判断。

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

05地球,与其级别相同的天

体系统为06地月系。

主题探究行星地球

2019年11月18日,美国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首次在木星卫星木卫二的大气中检测到水,为木卫二冰面数英里之下可能存在海洋提供了证据。木卫二是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主要目标,因为它可能为生命提供了宜居环境:其厚约10千米的冰壳下,是一个超过100千米深的液态水海洋。木卫二的直径为3 138千米,质量不足地球的1/100。下图为木卫二模拟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证实木卫二上存在海洋?

(2)与地球相比,木卫二存在生命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3)试比较木星、地球的结构特征。

[成果展示](1)若木卫二存在生命,则需要具备与地球相似的条件,包括温度、大气、液态水等。如果木卫二上存在海洋,则具备了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木卫二距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木卫二体积、质量较小,大气层稀薄。

(3)木星属于巨行星,距太阳距离远,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地球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小,密度大。

1.普通性的判断——据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判断

(1)运动特征

(2)结构特征

地球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密度、自转和公转周期、表面温度等方面与类地行星相似。如下图所示: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是针对地球所在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

(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据天文学家推算,2020年有多次行星冲日天文奇观。如7月14日木星冲日,7月21日土星冲日,10月14日火星冲日。下图为火星冲日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火星冲日”时,太阳、地球、火星出现了图示位置特征,体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

A.同向性B.近圆性

C.共面性D.连续性

(2)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C.火星表面温度高D.火星上没有大气

[科学思维]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思路点拨

普通性结构特征:八大行星分为01类地行星、图示火星和地球与太阳位

巨行星和远日行星;运动特征:行星运动

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和02同向性。

于同一条直线上,体现了行

星运动的03共面性。

特殊性

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安全的04宇宙环境

和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05液态水和大

气)。

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温度

06低,大气07稀薄,08

无液态水。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4~5页活动]

思路点拨 1.(1)观测时段的选择:以农历初一和十五为中心的半个月效果较佳。(2)观察时刻的选择:当地时间19时。中国东部地区可在北京时间19时观测,新疆、西藏地区可在北京时间21时观测。农历每月十六日至三十日,选择当地时间6时效果好于19时。(3)以农历初一和十五为中心,会形成半对称效果图形,更有利于推测其余日期的月相位置。(4)日期选择也可以有间隔性的进行,中间位置可以根据前后两日推测其位置及特征。

2.(1)进行记录时,“月亮水平方位”可用“正西”“西偏南×度”等方式,“月亮高度角”直接用角度记录,月亮形状可用1/10、2/10、3/10等分数表达,也可考虑绘图方式,最好注明月面朝向(东或西)。

(2)逐日观测并做好记录。

(3)月相逐月变化图。

3.观测记录前半月,即农历初一到十五,后半月的情况可根据前半月观测记录进行推测,将推测结果同样填入表格,然后对月亮位置和月亮形状的逐日变化进行总结。

核心素养速提升

素养提升1人地协调观与区域认知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下图阴影区域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

A.火星B.木星

C.金星D.水星

答案 A

解析读图,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火星,A项正确。

2.图中宜居带理想区域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大气条件B.生物条件

C.水分条件D.温度条件

答案 D

解析图中宜居带理想区域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与太阳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

度条件,D项正确。

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A.银河系B.可观测宇宙

C.太阳系D.河外星系

答案 D

解析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中不包括地球,D项正确。

素养提升2综合思维

轨道倾角是指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下图为行星绕日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曲线图。据此回答1~2题。

1.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最大的是()

A.水星B.土星

C.天王星D.海王星

答案 A

解析据图中曲线可知,水星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最大。

2.根据曲线a、b可知,行星绕日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A.共面性,同向性B.近圆性,特殊性

C.同向性,近圆性D.共面性,近圆性

答案 D

解析据图中曲线a、b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不大,说明具有共面性,偏心率不大,说明具有近圆性。

素养提升3地理实践力

1.观察夜晚星空,寻找星空中的五大行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描述其在星

空中的位置特征,说出北斗七星斗柄朝向特点。

2.通过网络查找生命起源的资料,并概括生命起源的特点。

3.寻找天文事件,如流星雨、日食、月食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探究点题号

天体和天体系统4、6、7、9、10、13

行星地球1、2、3、5、8、11、12、1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鹊桥”中继星是中国发射的首颗月球中继星,始终定位于月球背面6.5万千米处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综合思维)关于“鹊桥”中继星的空间运行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绕L2点运动B.绕月球运动

C.绕地球运动D.没有运动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鹊桥”中继星始终定位于月球背面6.5万千米处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则其相对于月球为静止的天体,所以与月球一样都围绕地球公转,C项正确。

2.(综合思维)与地球表面相比,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主要原因是() A.月球引力比地球大B.月球表面不是固态

C.月球表面没有水体D.月球没有大气保护

答案 D

解析月球没有大气保护,外来的陨石可以直接撞击到月球的表面,使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D项正确。

3.(区域认知)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体积、质量大B.绕太阳运动

C.存在生命现象D.有固体表面

答案 C

解析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存在生命现象。

蓝巨星是非常巨大的蓝色星球,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但其寿命却比太阳短得多;其引力较强,有时会吞噬行星。宇宙中的篮巨星很多,但一般认为,以其为中心绕转的天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小。读图完成4~5题。

4.(综合思维)蓝巨星属于()

A.星云B.恒星

C.行星D.卫星

答案 B

解析蓝巨星是非常巨大的蓝色星球,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能自己发光、发热,蓝巨星属于恒星。

5.(区域认知)围绕蓝巨星运行的天体很难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条件差②宇宙环境不安全③无大气层存在

④温度过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可知,蓝巨星的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光照过强,①错误;有时会吞噬行星,宇宙环境不安全,②正确;不能判断有无大气层存在,③错误;温度过高,不适宜生命生存,④正确。D项正确。

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据此完成6~7题。

6.(综合思维)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 C

解析读材料可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故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银河系。

7.(综合思维)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

答案 A

解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首先进入太阳系,再进入地月系,最后到达地球,地月系的级别最低。

2017年10月19日,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一个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被命名为“Oumuamua”(奥陌陌)。“奥陌陌”由岩石或金属构成,天文学家推断其可能来自距离地球大约163~277光年的恒星团。2018年7月,奥陌陌正在加速离开太阳系。下图是该天体穿过太阳系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地理实践力)图中最有可能是“奥陌陌”运行轨道的是()

A.轨道①B.轨道②

C.轨道③D.轨道④

答案 D

解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运行轨道具有共面性特征,图中只有轨道④明显位于不同平面上,故最有可能是“奥陌陌”运行轨道的是轨道④,D项正确。

9.(地理实践力)从天体类型看,“奥陌陌”最有可能是()

A.星云B.小行星

C.卫星D.流星体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奥陌陌”来自距离地球大约163~277光年的恒星团,因此“奥陌陌”不会是星云,排除A项;该天体没有绕固定行星运动,不会是卫星,排除C项;该天体没有坠入大气层,而是加速离开太阳系,不会是流星体,排除D项;其来自太阳系外的恒星团,最可能为该恒星团的一颗小行星,故B项正确。

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科学家们把这颗“超级地球”命名为GJ357d。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据此完成10~12题。

10.(区域认知)“超级地球”与地球都属于()

A.地月系B.银河系

C.太阳系D.河外星系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超级地球”距离地球的距离约31光年,这说明“超级地球”处于银河系之中,位于太阳系之外,故B项正确。

11.(综合思维)与地球相比,GJ357d()

①公转周期较长②大气层较薄③公转周期较短④大气层较厚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与地球相比,GJ357d的公转周期是比较短的,①错误,③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GJ357d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其引力较强,围绕在其周围的大气层厚度是比较厚的,②错误,④正确。故B项正确。

12.(人地协调观)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与其主恒星距离比日地距离远

B.有固体表面

C.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D.有较丰富水

答案 D

解析“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因而其与恒星的距离比日地距离近。固体地表、二氧化碳不是存在生命的已知必要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是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猎户座流星雨为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散布在彗星轨道上的碎片形成的。下图为哈雷彗星轨道示意图。

(1)上图中,表示哈雷彗星轨道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什么?(4分)

(2)我们再次看到哈雷彗星的时间最可能是________年,用图中信息说明判断理由。(6分)

(3)有人说,将来,猎户座流星雨可观赏性会降低,其依据是什么?(6分)

(4)流星、流星体是否属于天体,判断理由是什么?(6分)

(5)推测猎户座流星雨的成因。(6分)

答案(1)A哈雷彗星按扁长的轨道绕太阳运行。

(2)2062从1948年到1986年,共38年,哈雷彗星在其轨道上运行了半个轨道的距离,说明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为76年,因此,下一次地球上看到哈雷彗星回归的时间最可能是2062年。

(3)彗星由冰、各种气体和尘埃组成,每次接近太阳,其中的物质会升华而脱离彗星,导致彗星质量、体积变小,所以流星雨会逐渐减少,变得微弱,导致可观赏性降低。

(4)流星不属于天体,流星体属于天体。流星是星际物质(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发光现象,不属于天体;流星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属于天体。

(5)当地球穿过彗星运行轨道附近时,彗星碎解或遗留的碎屑大批量、高速度地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燃烧而发光,形成流星雨。

解析第(1)题,根据彗星的轨道特点判断。第(2)题,据图中哈雷彗星的运行时间计算。第(3)题,哈雷彗星在运动过程中,每靠近一次太阳,物质便会减小一些,能够进入地球大气的物质也会减少,导致其观赏性会降低。第(4)题,根据天体的本质特征判断。第(5)题,流星雨是星际物质与地球大气摩擦产生的发光现象。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共发射了46次火星探测任务。下表为地球与火星资料对照表。

(2)根据表中信息,说明火星大气和地球大气的主要差异。(4分)

(3)指出火星表面均温低的主要原因。(6分)

(4)指出火星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1)都是类地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相差不大;平均密度较大;有固体表面等。

(2)火星大气稀薄,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3)距离太阳较远;公转周期较长;大气稀薄。

(4)大气稀疏(密度低),缺少氧气;平均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等。

解析第(1)题,从行星分类、表面性质、平均密度、与太阳的距离等方面说明。第(2)题,从表格中可以读出各自的大气密度和主要成分。火星大气稀薄,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第(3)题,行星的温度主要受距离太阳的远近、公转周期等因素的影响。第(4)题,从大气成分、温度、液态水等方面分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课本 P3 图 1.2)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 P4 图 1.4) 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 P8 图 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 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 P11 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 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 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0 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蒸发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环节 (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 (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3)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5、水循环的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信风带 西风带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划分: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低纬到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2)补充: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南北半球;(温度高的海区靠近赤道) ②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画出洋流的流向即可判断寒暖流 3、洋流按照成因分为三类: (1)风海流:盛行风,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 ,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密度流分布规律: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3)补偿流: 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形成洋流。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a 、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寒流: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近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而形成。b 、下降流:当表层海水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水聚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下降流。 上升流能把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上升流海区往往形成重要的渔场(秘鲁渔场)。 4)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方向会发生改变。 3、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1)中低纬海区: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 (2)中高纬海区:副极地为中心,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无洋流。 (3)南半球40度附近形成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冬季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19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月相成因: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时间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东早西晚推导出在同一时刻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时间数值东边的地点大于西边即东加西减。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已知经时(计算的首要条件):先确定题中信息中已知点的地方时时间和对应的经度。 ②同减异加(已知点和所求点经度差的计算):已知点和所求点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一度四分(根据1小时15度) ④东加西减(计算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要不过180°经线判断东西(即同为东经,数值大者在东;同为西经,数值大者在西;一东一西,不看和值,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3.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除得的商加1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 ②已知区时:先确定题中信息中已知点的时区和对应的区时。 ③时区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④东加西减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边用加号,在已知时区的西边用减号。要不过180°经线(判断东西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数值大者在东;同为西时区,数值大者在西;一东一西,不看合值,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 二、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1.日期范围计算原理 人为日界线:大体与180°经线重合;自然日界线:地方时0点(24点)经线。新一天起始点(最西点)经线自然日界线;旧一天起始点(最西点)经线人为日界线 ★2.新一天和旧一天计算方法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进入旧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24减几小时。 三、★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③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④出现极昼的地方(极点除外):北半球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正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天体系统的层次: ●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 运动特征:方向同向性、轨道面共面性、轨道形状近圆性 ●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金星距地球最近 ● 分类(物理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外部条件:1.安全的运行轨道2、稳定的太阳光照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2、促进水、大气的 运动3、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 宇宙中得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得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得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得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与空间来表达宇宙得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就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得。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得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得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 、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 千米 二、多层次得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就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得总称 1、天体得概念及类型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得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得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得层次: 2000多亿颗恒星) 4、2光年 :都就是自西向东 :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水、金、地、火 :木星与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 彗星方向:自东向西 扁长轨道绕日行 地月系:就是由地球与卫星月球组成得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得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 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她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 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得变化形 成了不同得月相。 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 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得变化规律: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三、普通而又特殊得行星——地球 1、地球得普通性:就外观与所处得位置而言,就是一颗普通得行星。其运动与结构特征无特 殊之处 2、地球得特殊性: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得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得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得外部与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条件原因影响 外部 条件 安全得宇宙环境 同向性、共面性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八大 行星都可能 存在生命稳定得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 得变化 自身 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 只有地球有 生命存在大气层得存在地球得体积与质量适中 表面温度得日变 化、季节变化较小 地球得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

习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 二、地球仪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N S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 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 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 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复习课二 地 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20°E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 2.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注: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同向性、公面性、近圆性 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 ·地球位于太阳系,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 ·地球适当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大气) 2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源(液态水源)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能量产生为H原子的核聚变,只有1/2亿到达地球,却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2.对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动和生物活动·它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 3.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内向外) 2.太阳活动类型: ⑴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⑵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与黑子的出现相关常出现 3

在耀斑之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以11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和乔木生长年轮的疏密变化。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和速度)(a): 特 点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 意 图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①恒星日(真正周 期23时56分4秒 ②太阳日(昼夜更 替周期):24小时 恒星年,365日6 时9分10秒 回归年,365日5 时48分46秒 4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增强对节约用水、循环用水重要性的认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存在形态:①________、②________、液态。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③__________,数量最大的是④__________。 2.存在空间:⑤________、陆地、⑥________,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 3.陆地水: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⑦____________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________连续运动的过程。 2.时空特点: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________范围内进行着。 3.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下渗、地下径流。 4.类型:?__________、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5.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__、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_________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____。 (2)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________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21____________不平衡的矛盾。 (3)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22________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A.河水B.冰川C.井水D.湖泊水 2.陆地水体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A.河流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大气降水 知识点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类型绕转中心方向 速度 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地轴 自北 西逆 向南 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 其他各地均相等 (15°/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南北极点为 零(同一纬度海拔 越高,线速度越大)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太阳日(24小时) 日常作息时间 公转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 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备注: 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 60度837km/h 4.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1 第一章行星地球 2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3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5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6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7 8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9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10 11 河外星系 12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3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14 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15

16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7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8 19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0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21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 22 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3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4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25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26 活动); 27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28 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29 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3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2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高空大气的风向: 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 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 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 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 的行星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 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备注: 1.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4.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 章《地球上的水》 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合理保护和利用地下水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下图为“泉城济南泉水补给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某年春季,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春季降水量偏少 B .农业在春季播种季节用水量大 C .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D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泉水的补给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和水循环原理知识,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B .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C .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 D .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 读下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 .大气降水 B .沙漠凝结水 C .冰雪融水 D .湖泊水 4.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一般特征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⑤仅表示地表径流 B .水得以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C .在①⑤水循环过程中伴随着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

答 题 D .人类只能影响图中的④环节 6.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7.图1为“北半球某河段平面图”,图2示意“图1中M 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M 湖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6月 D .10月 8.据有关统计,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下渗速度快,地下径流量大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程。读下图,回答910题。 9.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 .雨水 B .地下水 C .湖泊水 D .人工提水 10.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 A .2月6月 B .5月9月 C .8月12月 D .11月次年4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地理学科是高中时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都说学好地理走到哪里都不用怕。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运动特征:方向同向性、轨道面共面性、轨道形状近圆性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金星距地球最近分类(物理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外部条件: 1)安全的运行轨道 2)稳定的太阳光照 3、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4、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5、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篇(二)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特性: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复习提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 2.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注: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同向性、公面性、近圆性 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 ·地球位于太阳系,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 ·地球适当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大气)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源(液态水源)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能量产生为H原子的核聚变,只有1/2亿到达地球,却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2.对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动和生物活 动·它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 3.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内向外) 2.太阳活动类型: ⑴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⑵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与黑子的出现相关常出现在耀斑之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以11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和乔木生长年轮的疏密变化。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