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评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

的护理措施。

2.熟悉小儿能量与营养需要的特点,牛乳配制方法及乳量的计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的病因及护理措施。

3.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锌缺乏、碘缺乏的护理评估。

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小儿正常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的必要物质基础。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大,而其自身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因此,正确配备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对儿童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一、能量的需要

供给人体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它们在体内的产能分别为:蛋白质16.8kJ/g,脂类37.8kJ/g,糖类16.8kJ/g。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5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最低能量需要。其特点是,年龄越小能量代谢越快。

婴幼儿此项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比成人高10%~15%,12~13岁时接近成人。

(二)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为小儿时期所特有,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有速度最快,此项能量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占总能量的25%~30%。

(三)活动消耗

用于活动的能量需求与身体大小、活动强度、活动持续时间有关,个体差异较大。

此项能量需求占总能量的15%~25%。

(四)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人体摄取食物后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额外增多的现象,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婴儿此项能量消耗占总能量的7%~8%,年长儿为5%。

(五)排泄

排泄是指每日摄入的供能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排出体外的部分。通过排泄消耗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

以上5各方面能量的总和为小儿所需要的总能量。年龄越小,总能量需要量相对较大。1岁以内婴儿每天约需460kJ/kg,以后每增加3岁约减去42kJ/kg,到15岁时约为250kJ/kg。总能量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如果能量长期供给不足,可造成营养不良;供给过多则可导致肥胖。

二、营养素的需要

(一)产能营养素

1.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是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小

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需蛋白质2g/kg;牛乳喂养

者每日约3.5g/kg。1岁以后供给量逐渐减少,至青春期又增加。蛋白质所供能量

1

占总能量的10%~15%。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是奶、蛋、肉、鱼和豆类等,其中

含有的8种必需氨基酸较多,其生物学价值比谷类食物中蛋白质高。长期蛋白质

摄入不足,可出现低蛋白水肿、生长发育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脂类主要成分是脂肪,具有提供能量、维持正常体温、保护脏器等作用。婴儿时

期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5%~50%,随年龄增长,其比例逐渐下降,年长

儿为总能量的25%~30%。脂肪来源于食物中的乳类、肉类、植物油。

3.糖类为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产生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1岁以内糖类的

需要量相对较多,每日需1.2g/kg。糖类的主要来源是乳类、谷类、水果和蔬菜。

(二)非产能营养素

1.维生素主要功能是调节新陈代谢。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水溶性

(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两大类。多数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有限,必须

由食物供给。

2.康物质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构成、维持体液渗透压和调节酸碱平衡。包括常量

元素(钙、磷、镁、钾、钠、硫)和微量元素(铁、铜、锌、碘、硒、钼、鉻、

鈷)

3.水是机体的重要成分,参加体内所有新陈代谢及体温调节活动。小儿新陈代谢旺

盛,对水的需要量大。婴儿每日需水150mL/mg,以后每增加3岁减少25mL/mg,

至成人每日需50mL/mg。

4.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吸收大肠内的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加、肠蠕动加速。小儿每

日20~35g。

第二节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

小儿喂养包括3个阶段:即以乳类为主的喂奶阶段,添加必要辅助食品的过渡阶段,成人饮食阶段。

一、婴儿喂养

婴儿喂养的方式有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3种。

(一)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婴儿在出生后即可开始哺喂母乳。每年8月1日至7日为世界母乳周,目的是大力倡导母乳喂养。

1.各期母乳的成分母乳成分随产后不同时期而有所改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母乳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见表5-1)。

2.母乳喂养的优点(见表5-2)

3.母乳喂养的护理

(1)倡导母乳喂养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从妊娠期开始直至整个哺乳期,都应鼓励母亲增加哺乳的信心。

(2)维护乳母健康保证营养合理,活动适量,睡眠充足,精神愉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各种有害的理化因素影响,保证母乳的质与量。

(3)指导正确哺乳①开始哺乳的时间: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哺乳,最迟不超过半小时。将婴儿裸体置于母亲胸前进行皮肤接触,同时吸吮乳头促进乳汁的分泌。②喂哺方法:给婴儿更换尿布,母亲洗手,清洁乳头,并轻轻按摩乳房以刺激泌乳反射。母亲通常采取坐位,哺乳侧的脚稍抬高,怀抱婴儿,使其头肩部枕于母亲哺乳侧肘弯部,使婴儿口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而不致堵鼻;母亲另一手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喂哺是将整个乳房托起,并观察婴儿吸吮及吞咽情况。当乳汁流出过急,可采取示指、中指轻夹乳晕两旁的哺喂姿势。每次尽量使一侧乳房排空后再换另一侧,下次哺乳时从未排空的一侧开始。喂

后将婴儿抱起,头部靠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使空气排出;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溢乳。

③哺乳次数:在婴儿出生后2个月内提倡按需哺乳,以促进乳汁分泌。一般每2~3h喂1次,昼夜7~8次,3~4个月6次左右,4~5个月5次左右,每次15~20min。④注意事项: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或重症心、肝、肾疾病时均不宜喂哺。

(4)评估喂养情况①了解喂哺时间:是否按需哺乳,24h内哺乳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夜间是否哺乳,有无延时喂哺而导致积聚乳汁,两次喂哺之间是否给婴儿添加水及其他乳制品等。②观察哺喂情况:体位是否舒适、正确。③了解母婴双方的一般情况:如乳母膳食安排和液体摄入量,婴儿体重、睡眠及排泄情况等。④乳量估计:乳量充足表现为每次哺乳时能听到婴儿咽乳声,喂后可安静入睡,每天大小便正常,小儿体重和身高均能按正常速度增加(长)。

(5)防治乳房、乳头疾病如有乳头凹陷,应按摩乳头,或用吸奶器吸出乳头,也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适当加温后用奶瓶哺喂;如有乳头裂伤,用温水洗净,并予以暴露、干燥后涂少量羊毛脂,用乳头罩喂哺;若患乳腺炎则暂不哺患侧,但仍要定时将乳汁排空,并积极治疗。

(6)指导断奶在婴儿出生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为完全断奶做准备。断奶时间在生后10~12个月,如遇夏季炎热或婴儿疾病时宜延迟断奶,最迟不超过1岁半。

(7)注意事项乳母应做到合理膳食,有充足的睡眠,精神愉快,慎重用药。

(二)部分母乳喂养

同时采取母乳与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者,称部分母乳喂养。分为补授法和代授法。

1. 补授法因母乳不足,每次喂母乳后补充牛乳或其他代乳品的方法。

2. 代授法因各种原因母亲不能按时哺乳,一天内1次或数次完全喂牛乳等代乳品,但母乳次数不应少于每日3次的方法。

(三)人工喂养

以其他代乳品完全代替母乳喂养,成为人工喂养。牛乳是最常用的代乳品。

1. 鲜牛乳牛乳和人乳主要成分比较(见表5-3)

(1)鲜牛乳的配制鲜牛乳经过稀释、加糖、煮沸而改变性质,适宜于婴儿。①稀释:出生后不满2周者可采用2:1奶(2份牛奶加1份水),逐渐过渡到3:1或4:1奶,至满月即可用全奶。②加糖:牛乳中含糖量较低,通过加糖,使三大供能物质比适宜,一般每100mL牛乳中加5~8g糖。③煮沸:煮沸3~4min,具有使乳块变小和杀菌的作用。

(2)奶量的计算以每日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进行计算,婴儿每日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分别按418kJ/kg、150mL/kg计算。

100mL牛乳能提供277kJ能量,按8%比例加糖后提供能量:277+17×8≈418kJ(每1g 糖可提供能量17kJ),故婴儿每日需8%的糖牛乳100mL/kg。

例如:3个月婴儿,体重5kg

每日需8%的糖牛乳的量:100mL/mg×5kg=500mL

每日需水量:150mL/mg×5kg=750mL

每日牛乳以外需水量:750mL-500mL=250mL

每日需8%的糖牛乳500mL(500mL牛乳加糖8×5=40g),水250mL,将全日牛乳和水平均分次哺喂。

2. 牛乳制品

(1)全脂奶粉鲜牛奶经灭菌、浓缩、干燥后制成干粉,较鲜牛乳易消化并减少过敏的可能性,且便于储存。按重量1:8(1g奶粉加8g水)或按容量1:4(1勺奶粉加4勺水)配制,其成分与鲜牛奶相似。

3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儿童营养基础 (一)能量 ■年龄越小,相对能量需要越多。 (二)水 ■年龄越小,相对水量需要越多。 (三)营养素 ■糖(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矿物质与维生素 ■膳食纤维 各年龄段儿童能量和水的需求量: 为什么年龄越小能量需求越多? 答:小儿能量需要分为5方面: 1.基础代谢所需——越小越高!婴儿最高! 2.食物热力作用——蛋白质最高!婴儿最高! 3.活动所需 4.排泄丢失 5.生长发育所需——小儿特有!成人没有! 【例题】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中,属于小儿所特有的是 A.基础代谢 B.生长发育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能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小儿能量需要所特有的是生长发育所需,成人没有。 二、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二)人工喂养

(三)辅食添加 (一)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的优点 2.母乳的成分变化 3.母乳喂养方法 4.不宜哺乳的情况 5.断奶 1.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消化吸收 (2)母乳pH为3.6(牛乳pH为5.3),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食物消化 (3)母乳含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物质 (4)乳量温度适宜、简便经济无菌 (5)母子密切接触:增进感情、随时照料 (6)母亲受益:促进复旧、推迟月经、不得肿瘤 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消化吸收 牛乳的成分特点与之相反 ①人乳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 ②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③乙型乳糖(β-双糖)含量丰富 ④含微量元素如锌、铜、碘较多,铁含量与牛乳相似,但吸收率更高 ⑤钙磷比例适宜(2:1),易于吸收 ⑥含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有助消化 母乳含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物质 牛乳没有! ①含有SIgA,尤以初乳中为高,有抗感染和抗过敏作用。 ②含有少量IgG和IgM抗体,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调节免疫功能。

儿科护理学习题第六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A1型题 1.小婴儿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 A.喉痉挛 B.面神经症 C.手足搐溺 D.无热惊厥 E.陶瑟征 2.下列不是母乳喂养优点的是 A.钙磷比例适当((2:1),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B.含消化酶较多 C.乳糖量较多 D.含饱和脂肪酸多 E.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 3.儿童能量代谢与成人的主要不同点是 A.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少,活动所需能量多 B.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少,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G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多,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D.儿童排泄损失能量较多,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E.儿童排泄损失能量较少,活动所需能量较多 4.婴儿母乳喂养错误的是 A.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吸吮母亲乳头 B.按需哺乳 C.定时哺乳 D.每次哺乳时以吃饱为准 E.每次应将一侧乳房吸空 5.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是 A.肌肉张力低下 B.智力发育呆滞 C.身长低于正常 D.运动功能发育迟缓E.体重不增 6.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 A.面颊~胸背~腹部~臀部~四肢 B.胸背一腹部~臀部~四肢一面颊 C.腹部~胸背~臀部~四肢~面颊 D臀部~四肢~面颊~胸背一腹部 E.腹部~胸背~四肢一面颊一臀部 7.预防拘楼病需强调 A.母乳喂养 B.及早添加换乳期食物 C.及早口服鱼肝油D.及早服用钙剂 E.经常晒太阳 8.营养不良易并发各种维生素的缺乏,其中最常见的是 A.维生素A缺乏B.维生素C缺乏 C.维生素B缺乏 D.维生素E缺乏E.维生素D缺乏 9.营养不良早期诊断最敏感的指标是 A.前白蛋白B.视黄醇结合蛋白 C.转铁蛋白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儿科护理学-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考点汇总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 (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 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致密的上皮细胞机械屏障作用,上皮细胞的更新、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及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 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具有一些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汗腺分泌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及唾液、呼吸道黏膜中的溶菌酶等。小儿均不成熟。 2.吞噬作用: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弱。 3.补体系统功能差: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3~6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特征 特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 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 第二节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迟发免疫性炎症反应,多继发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脑、皮肤、浆膜、血管等均可受累,以心脏损害最为严重且多见。 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 一、病因: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 二、表现:约半数病例在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一般表现:发热,热型不规则,有面色苍白、食欲差、多汗、疲倦、腹痛 ·主要表现 1.心脏炎:最严重表现,起病占40~50% 心肌炎: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心内膜炎:主要侵犯二尖瓣;表现为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包炎: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呼吸困难;X线检查心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 2.关节炎:游走性、多发性,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 3.舞蹈病:女童多见,四肢和面部肌肉快速运动,皱眉、挤眼、呶嘴、伸舌等奇异面容和颜面肌肉抽动、耸肩等动作 4.皮下结节:常见复发病人,粟米到豌豆大小、可活动无压痛的硬结 5.环形红斑、结节性或多形性红斑:环形红斑最常见,呈环形或半环形,钱币大小,色淡红或暗红,中心苍白,反复出现,不留痕 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 A.多形红斑

第五章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型题 1.婴儿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供热量的百分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正确的是() A.15:50:35 B.15:35:50 C.25:40:35 D.25:35:40 E.25:25:50 2.小儿的热量需要以下哪项不正确() A.基础代谢所需 B.腺体分泌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生长发育所需 E.运动所需 3.6个月小儿对热量及水的需要量是() A.377kJ(90kcal)、100ml/kg B.418kJ(100kcal)、110ml/kg C.439kJ(105kcal)、120ml/kg D.460kJ(110kcal)、150ml/kg E.502kJ(120kcal)、160ml/kg 4.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可促进肠道中() A.乳酸杆菌的生长 B.变形杆菌的生长 C.大肠杆菌的生长 D.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E.葡萄球菌的生长 5.按热量计算,体重5kg婴儿每日需要8%糖牛乳量为() A.100~110ml B.200~220ml C.400~440ml D.500~550ml E.600~660ml 6.用全脂奶粉配制乳液,奶粉与水的比例按容量计算一般为() A.1:2 B.1:4

C.1:5 D.1:6 E.1:8 7.母乳喂养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少的原因是因为母乳中() A.含维生素D多 B.含钙多 C.含磷多 D.钙、磷比例适宜 E.以上都不是 8.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 A.先天不足 B.喂养不当 C.缺乏锻炼 D.疾病影响 E.免疫缺陷 9.营养不良常伴多种维生素缺乏,其中哪种常见()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B1 10.Ⅲ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的厚度应是() A.0.7~0.8cm B.0.5~0.6cm C.0.3~0.4cm D.0.1~0.2cm E.基本消失 11.护理重症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重度贫血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 E.继发感染 12.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 A.方颅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试题: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2

一、A1 1、JIA患儿应给予饮食是 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B、高热量、低蛋白、高维生素 C、高热量、高蛋白、低维生素 D、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严格按照出入量补充水分 2、风湿热心脏炎严重时绝对卧床 A、2周 B、3周 C、5周 D、6~12周 E、1周 3、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诉腹痛、恶心,同时发现大便变黑,其应当采取 A、禁食 B、半流食 C、无渣饮食 D、低盐饮食 E、低蛋白饮食 4、过敏性紫癜患儿双下肢及臀部出现大量紫癜,此时护士除应采取措施保护患儿皮肤外,还应当注意预防 A、心脏损害 B、体温过高 C、口唇干裂 D、消化道出血 E、淋巴结肿大 5、有轻度消化道出血的腹型紫癜患儿应当给予 A、禁食 B、流食 C、半流食 D、低盐饮食 E、无渣饮食 6、风湿热患儿需要绝对卧床的时间是 A、无心肌炎者3周

B、轻度心肌炎者4周 C、重度心肌炎者5周 D、轻度关节障碍者6周 E、重度关节障碍者7周 二、A2 1、对残留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要密切随访,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时间为每 A、1个月一次 B、1~3个月一次 C、3~6个月一次 D、6~9个月一次 E、半年一次 2、某小儿5岁,今日因高热40℃,胸部皮疹来院就诊,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关于该患儿的护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患儿有皮疹所以忌用酒精擦浴 B、关节疼痛利害者可以使用夹板固定患肢于舒适功能位 C、患儿为关节炎,急性期过后康复治疗应尽量延迟 D、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应每2~3个月检查血象、肝、肾功能 E、局部湿热敷帮助患儿止痛 3、7岁女童,因风湿热入院,目前使用青霉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近日该患儿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胃肠道不适,护士可以给予的正确指导是 A、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B、停止使用阿司匹林 C、这是青霉素的副作用 D、两餐间服用阿司匹林 E、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服 三、A3/A4 1、2岁女童,因持续发热1周伴皮疹来院就诊。入院后检查发现四肢末端实性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燥潮红、咽部黏膜弥漫性发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1> 、对于该患儿双眼症状,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A、佩戴防护目镜 B、减少用眼时间 C、每日做眼保健操 D、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E、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双眼

儿科学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一、营养素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营养(nutrition )是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食物中经过消化、 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称为营养素(nutrients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是 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 水平时可 以满足群体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对个体可以满足自身50%需要,缺乏的可能性为 50%。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 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人体的需要;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 )是通过观察 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可能高于RNI ,不如RNI 精确;可耐受最高摄入 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当摄入量超过 UL 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 营养 素分为:能量;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微量营养素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快对营养需求高,而自身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正确的膳食行为有待 建立,处理好这些矛盾对儿童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一)儿童能量代谢 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能量消耗与能量的摄入的平衡,能量缺乏和过剩都对身体 健康不 利。儿童总能量消耗量包括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1.基础代谢率(BMR ) 小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量较成人高,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如 婴儿的B M R 约为 5 5k c a l (230.12k J )/(k (k g 。 2.食物热力作用(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 ) 是指由于进餐后几小时内发生的超过BMR 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体内营养素的代谢。与食物成分有关:糖类食物的食物热力作用为本身 产生能量的6%,脂肪为4%,蛋白质为30%。婴儿食物含蛋白质多,食物热力作用占总能量的 7%~8%,年长儿的膳食为混合食物,其食物热力作用为5%。 3.活动消耗(physical activity ) 儿童活动所需能量与身体大小、活动强度、活动持续时 间、活动类型有关。故活动所需能量个体波动较大,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当能量摄入不足时, 儿童首先表现活动减少。 4.排泄消耗(excreta ) 正常情况下未经消化吸收的食物的损失约占总能量的10%,腹泻 时增加。 5.生长所需(growth ) 组织生长合成消耗能量为儿童特有,生长所需能量与儿童生长的 速度成正比,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三章: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营养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儿对能量的需要与成人相比,特殊的方面是 A.基础代谢所需 B.生长发育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 2. 关于小儿能量代谢,以下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年龄愈小能量所需相对愈多 B.1岁以内每天每千克需110kcal C.1岁以上每天每公斤需150kcal D.1岁以后每3岁减去10kcal推算E.总能量的12%~15%应来自蛋白质3. 婴儿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供热量的百分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正确的是 A.15:50:35 B.15:35:50 C.25:40:35 D.25:35:40 E.25:25:50 4. 正常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 A.377~418kJ(90~100kca1)B.418~460kJ(100~110kca1)C.439~418kJ(105~100kcal)D.460~502kJ(110~120kca1)E.502~544kJ(120~130kcal) 5. 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 A.100ml B.150ml C.175ml D.200ml E.250ml 6. 有关母乳喂养,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母乳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于吸收消化 B.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添加辅食C.母乳中含有增进婴儿免疫能力的多种物质 D.可以随时喂哺,不需加温消毒E.有利于促进母子间感情的联结 7. 母乳能增进婴儿的免疫力,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母乳中含有抗体 B.母乳中不含有SIgA C.母乳中有T、B淋巴细胞 D.含有较多的乳铁蛋白 E.含有双歧因子 8. 3个月婴儿体重5kg,行人工喂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每日需能量为550kcal B.每日需糖量为55g C.每日需鲜牛奶为550ml D.每日需含8%糖牛奶为550ml E.每日除鲜牛奶量外,还需另补充水量200ml 9. 母乳中钙磷比例为 A.1:2 B.2:1 C.2:3 D.1:3 E.1:1 10. 牛乳的成分和特点不包括 A.以酪蛋白为主 B.含饱和脂肪酸多 C.含甲型乳糖量多 D.含抗感染因子多 E.钙磷比例不适宜 11 6个月以内小儿最理想的食品是A.母乳 B.牛乳 C.羊乳 D.全脂奶粉 E.乳儿糕 12. 一般小儿生后何时起即可添加鱼肝油、果汁 A.出生时立即 B.3~4周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13. 小儿断奶时间最迟不超过

营养与健康前五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营养与健康》前五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陈代谢包括:()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⑤ ①物质代谢②能量代谢③合成代谢④糖代谢⑤脂代谢 2. 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 A. 遗传 B. 生活环境 C. 医疗卫生 D. 营养环节 3.人能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不包括下列哪种物质:() A. 蛋白质 B. 水 C. 膳食纤维 D. 核酸 4. 下列哪种东西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A. 面包 B. 生姜 C. 巧克力 D. 豆油 5. 第一个被发现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E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C 6. RDA是为了保障居民( )所提出的食物营养素供应标准。 A.不患营养缺乏病B.不患营养过剩性疾病 C.营养缺乏病的诊断D. 保证既不患营养缺乏病又不患营养过剩性疾病CDDBAD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 健康指的是人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 2. 营养不良就是营养缺乏。() ××

第二章食物的消化吸收 一、单项选择题 1.脂肪在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2.在口腔内能进行初步化学性消化的营养素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脂肪 3. 在哪个消化器官,消化过程基本完成:()C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4. 消化系统中主要的吸收部位是:()C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BACC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 消化的方式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2. 消化过程是吸收的重要前提。() 3.胃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A1型题 1.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叶酸 E.烟酸 *2.小儿特有的对能量的需要是 A.基础代谢 B.活动所需 C.生长所需 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E.排泄的消耗 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最先消失的部位是A.面颊部 B.躯干 C.臀部 D.腹部 E.四肢 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好发年龄为 A.3岁以内 B.学龄前期 C.学龄期 D.青春期 E.好发于各年龄期儿童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主要临床表现是 A.烦躁、多汗 B.肌肉松弛、乏力 C.语言发育缓慢 D.睡眠不实 E.骨骼系统改变 6.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是 A.25(OH)D B.1,25(OH)2D C.αD3 D.麦角骨化醇

E.胆骨化醇 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主要的病因是 A.维生素D摄入过少 B.生长快,需要量大 C.肝肾疾病的影响 D.日光照射不足 E.遗传因素 8.下列佝偻病体征中哪项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 A.肋缘外翻 B.颅骨软化 C.方颅 D.膝内翻 E.鸡胸 9.佝偻病活动早期的临床表现是 A.骨骼畸形 B.运动机能发育缓慢 C.骨骼X线表现 D.Ca正常、P稍低、AKP升高 E.神经兴奋症状 10.有关佝偻病发病机制中哪项是正确的 A.PTH分泌不足 B.肾小管重吸收磷增加 C.肠道吸收磷增加 D.骨重吸收减少 E.钙磷乘积下降 11.佝偻病口服维生素D治疗量所需时间为 A.l个月 B.3个月 C.用至症状消失 D.用至体征消失 E.用至2~3岁 A2型题 12.5个月母乳喂养儿,生长发育良好。现母乳量略有不足,正确的做法是A.改为人工喂养 B.改为部分母乳喂养

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评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 的护理措施。 2.熟悉小儿能量与营养需要的特点,牛乳配制方法及乳量的计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的病因及护理措施。 3.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锌缺乏、碘缺乏的护理评估。 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小儿正常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的必要物质基础。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大,而其自身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因此,正确配备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对儿童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一、能量的需要 供给人体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它们在体内的产能分别为:蛋白质16.8kJ/g,脂类37.8 kJ/g,糖类16.8 kJ/g。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5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最低能量需要。其特点是,年龄越小能量代谢越快。 婴幼儿此项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比成人高10%~15%,12~13岁时接近成人。 (二)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为小儿时期所特有,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有速度最快,此项能量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占总能量的25%~30%。 (三)活动消耗 用于活动的能量需求与身体大小、活动强度、活动持续时间有关,个体差异较大。 此项能量需求占总能量的15%~25%。 (四)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人体摄取食物后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额外增多的现象,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婴儿此项能量消耗占总能量的7%~8%,年长儿为5%。 (五)排泄 排泄是指每日摄入的供能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排出体外的部分。通过排泄消耗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 以上5各方面能量的总和为小儿所需要的总能量。年龄越小,总能量需要量相对较大。1岁以内婴儿每天约需460kJ/kg,以后每增加3岁约减去42kJ/kg,到15岁时约为250kJ/kg。总能量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如果能量长期供给不足,可造成营养不良;供给过多则可导致肥胖。 二、营养素的需要 (一)产能营养素 1.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是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小 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需蛋白质2g/kg;牛乳喂养 者每日约3.5g/kg。1岁以后供给量逐渐减少,至青春期又增加。蛋白质所供能量

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混合喂养: 2、人工喂养: 3、营养不良: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6、面神经征: 7、陶瑟征: 8、腓反射: 二、填空题 1、小儿热量需要包括、、、 、等5个方面所需热量的总和。 2、婴儿时期每日约需热量为Kcal/kg,以后每增长3岁约减少Kcal/kg,到15岁时达成人需要量每日Kcal/kg。 3、婴儿需水每日,以后每增长3岁每日减少。 4、婴儿喂养的方法分为、、、3种,其中以最为理想。 5、母乳的成分有所不同,可分为、、、4种,其中最合适新生儿需要。 6、母乳喂养的时间为:最初月按需哺乳,2月左右每喂1次,昼夜共次。 7、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原则是、、、 。 8、牛乳的成分和特点是蛋白质以为主,不易消化。 含少,又无脂肪酶,难以吸收,含乳糖低且以为主,易患腹泻。9、婴儿哺喂牛乳时需经、、3个步骤以矫正其缺点与不足。 10、营养不良最初的临床表现为:。 11、营养不良时全身皮下脂肪最先消减的部位是。 12、轻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中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重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13、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减少的顺序是、、、 、。 14、营养不良的护理评估,其辅助检查中最具特征的改变是。 15、小儿血钙正常值为L,钙浓度低于会发生手足搐搦症。 16、维生素D的预防量IU/日,可用至岁。 1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为、及生长发育迅速和疾病与药物的影响。其中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1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临床表现分为、、和4期。 1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初期表现多在生后开始,其主要表现为症状。 20、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小儿,此期其他表现均正常,仅留。 2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是:、、。

第八章_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___习题

第八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自测题】 Al 型题 1.引起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早产 B .先天畸形 C .喂养不当 D .慢性腹泻 E .长期发热 2.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体重不增 B .皮下脂肪减少 C .消瘦 D .肌肉松弛 E .发育停滞 3.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 A .面部 B .腹部 C .躯干 D .臀部 E .四肢 4.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是 A ?面颊一躯干?腹部?臀部?四肢 B ?躯干?腹部?臀部?四肢?面颊 C ?腹部一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D ?臀部?四肢?面颊?躯干?腹部 E ?腹部?躯于?四肢?面颊?臀部 5?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营养性贫血B维生素A缺乏C锌缺乏 D ?感染 E.自发性低血糖 6?人体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是 A ?植物性食物摄人 B.肝脏合成 C.肾脏合成 D ?动物性食物摄入 E ?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 7?佝偻病患儿“ O ”型腿主要见于 A ? 1 ?2 个月小儿 B ? 3 ?6 个月小儿 C ? 8 ?9 个月小儿 D ? 10?12 个月小儿 E ? 1 岁以上小儿 8?佝偻病患儿护理诊断中“营养失调”的主要依据是 A ?体重减轻 B ?身长不增 C ?骨骼畸形 D ?肌肉松弛 E ?血钙、血磷降低 9?预防维生素D 中毒的关键措施是 A ?定期测体重 B ?定期测血钙 C ?间断应用维生素D D ?按医嘱正确用药 E ?严密观察中毒症状 10?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的年龄是 A ? 3 个月以 B ? 3?6 个月 C ? 6?9 个月 D ? 9 ?12 个月 E ? 12 个月以上11?下列哪项不是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表现 A ?方颅 B ?肋串珠 C ?肋膈沟 D ?手镯征 E ?足镯征

儿科护理学-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 (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 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致密的上皮细胞具有机械屏障作用,上皮细胞的更新、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及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此外,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具有一些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汗腺分泌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及唾液、呼吸道黏膜中的溶菌酶等。小儿均不成熟。 2.吞噬作用差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弱。 3.补体系统功能差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3~6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特征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T淋巴细胞主要担负细胞免疫功能,B淋巴细胞主要担负体液免疫功能。小儿均不健全。 第二节风湿热 风湿热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 心脏炎是最严重的表现,急性期可危及病儿生命,反复发作可致永久性心脏瓣膜病变。 本病3岁以下少见,好发年龄为5~15岁。

【病因和机理】 (一)病因 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 (二)发病机理 分子模拟:机体的抗链球菌免疫反应可与人体组织产生免疫交叉反应,导致器官损害,是风湿热发病的主要机制。 自身免疫:风湿性心脏病患儿可出现抗心肌抗体,损伤心肌组织发生心脏炎。近年研究提示病毒也是致病因素,但尚未被公认。 瓣膜赘生物 【临床表现】 急性风湿热发生前1周至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发热和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主诉。 (一)一般表现 急性起病者发热在38℃~40℃间,无一定热型,其他有精神不振、疲倦。 (二)心脏炎 是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小儿风湿热以心脏炎起病占40%~50%,年龄愈小,心脏受累的机会愈多,以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多见,亦可发生全心炎。 初次发作时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同时累及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者,称为全心炎。 1.心肌炎 轻者可无症状。常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期前收缩、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为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的表现。心电图变化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4章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小儿营养基础 合理的营养(nutrition)是维持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今后的健康和长寿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能量:是人体维持生命和一切活动的基础,依靠碳水化合同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生热营养素供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的实际产能量分别为:16.8Kj(4kcal)/g、16.8Kj(4kcal)/g和 37.8Kj(9kcal)/g。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五个方面: 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机体维持生命最基本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是在清醒、静卧、情绪平静,餐后10~14小时,于室温20~25℃环境中测定的能量消耗,可因年龄、性别、体重、气候和遗传等因素不同而异。婴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约占总能量的60%。如果用单位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较成年人高。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三大生热营养素中以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大。 3、活动所需 4、生长所需:这部份能量为小儿所特需,其需要量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 5、排泄的消耗:摄入正常食物的婴幼儿此项损失通常在10%以内。 上述五项能量的总和即是能量需要的总量。1岁以内婴儿为

460kJ(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42kJ(10kcal)/kg。人乳、配方乳喂养及平衡饮食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种生热营养素供能比例分别为:9%~15%、45%~55%和35%~45%; (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也是维持人体一切生理功能的基础。不同年龄的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率不同,新生儿的合成率最高,1岁时为20%。除了蛋白质需要量外,婴幼儿每公斤体重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种类也多于成人。蛋白质的质量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 婴儿蛋白质需要量为每日2~4g/kg。故牛乳喂养者需3.5g/kg。 (三)脂肪: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物质及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储存形式。具有保护脏器、组织和体温的作用。 婴儿每日需要脂肪约4g/kg,>6岁的儿童约需2.5~3g/kg,必需脂肪酸提供的能量至少不应低于总能量的1%,最适为总能量的4%~5%。 (四)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供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但不超过体重的1%,婴幼儿每日所需要碳水化合物量较成人多:1岁以内婴儿每日约需12g/kg,2岁以上约需 10g/kg。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1、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1)脂溶性的有维生素A、D、E、K。 (2)水溶性的有维生素B族(B1、B2、B6、B12、PP、叶酸)和维生素C。 2、矿物质:人体中含有许多种不同的矿物质,其人有21种已被证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病(答案)

第五章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病(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盂德尔用纯种圆滑和皱缩的豌豆杂交,子1代都是圆滑;子1代再与纯种皱缩的豌豆杂交,所结种子圆滑和皱缩的比例是 :1 :3 :2:1 :1 : 3: 3:l *2.一个杂交后代的3/4呈显性性状,这个杂交组合是 ×Tt ×tt ×TT ×Tt ×tt 3.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2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2代性状分离比为3:l C.等位基因随同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E. 隐性性状在子1代不表达 *5.隐性性状的意义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 B.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 C.隐性性状可以隐藏在体内而不表现出来 D. 隐性性状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E.杂合体状态下不表现隐性性状 6.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由于: A.着丝粒的分裂 B.遗传性状的分离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E.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7.人类惯用右手(R)对惯用左手(r)是显性,父亲惯用右手(R),母亲惯用左手,他们有一个孩子惯用左手,此种婚配的基因型为: ×rr ×Rr ×RR ×rr ×rr 8.一般认为,只要P小于多少,便可以认为实得资料与理论比数间有显著差异,应把假设的分离比否定: 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子显性和纯合子隐性表型之间,这种遗传方式称为: A.共显性遗传 B.外显不全 C.完全显性遗传 D.不完全显性遗传 E.拟显性遗传 *10.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情况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可以表现出来称为:

儿科学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儿科学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儿童营养基础 (一)能量 来源:三大营养素氧化供能——糖、脂肪、蛋白质; 每克营养素可供能量: 糖——4kcal(16.74kJ) 脂肪——9kcal(37.66kJ) 蛋白质——4kcal(16.74kJ) 1kcal=4.184kJ;1kJ=0.239kcal 每日总能量=以上5部分之和; 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95~100kcal; 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越多; 1岁以后每3岁减少10kcal,15岁达成人需要量。 (二)营养物质的需要 1.宏量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 糖类:儿童膳食中,糖类所供给的能量比例,婴儿期一般占总能量的40%~50%,2岁以上应占总能量的55%~65%。 脂类: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6个月以下婴儿为45%~50%,6个月~2岁为35%~40%,2~7岁为30%~35%,7岁以上为25%~30%。 蛋白质:婴儿期需要量约为1.5~3g/(kg·d)。 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 3.膳食纤维 4.水 (三)水的需要 婴儿体内水分占其体重的70%~75%,较成人(60%~65%)为高。年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 婴儿期平均需要量为150ml/(kg·d) 以后按每3岁减少25ml/(kg·d)推算 12岁后及成人约为50ml/(kg·d) 【例题】 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中,属于小儿所特有的是 A.基础代谢 B.生长发育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能量 [答疑编号700349040101] 【答案】B 【例题】 一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公斤所需要的总能量约为 A. 70kcal B. 90kcal C. 100kcal D. 120kcal E. 150kcal [答疑编号700349040102] 【答案】C (四)小儿液体疗法 1.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1)小儿体液总量及其分布: (2)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①细胞外液:以Na+、Cl﹣、HC03﹣为主,其中Na+占外液阳离子总量90%以上; ②细胞内液:以K+、Mg2+、HPO42﹣和蛋白质等离子为主,K+处于离解状态,体内总钾量的98%在细胞内。 2.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1)脱水 由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 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二者丢失比例不同,造成体液渗透压变化,导致不同性质脱水。 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度脱水。 按脱水性质分: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 1)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与判断标准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精)

第四章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的特点及营养需要。 (二)掌握婴儿喂养方法。 (三)熟悉营养不良的病因, 病理和病理生理。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熟悉本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四)了解维生素D 的来源及转化。熟悉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 (五)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重点 婴儿喂养及辅食添加原则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难点 婴儿喂养及辅食添加原则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病机制。 四、教学关键 通过本章几个难点的讲述,能顺利掌握教学重点。 五、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短片录像讲述小儿喂养;应用实际病例导入法讲述营养不良;应用回顾VitD 相关生理知识引出VitD 缺乏的发病机制,导出临床表现及治疗,应用实际病例照片对其临床表现的理解及记忆。 六、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节营养基础(10 分钟) 小儿营养 Children nutrition and feeding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中的小胖子越来越多,许多家长采用“添鸭式”的喂养,有的家长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智力,盲目地给小孩吃各种保健品,例如,市场上有一种赖氨酸奶粉,我们平时吃的谷类食物中缺少赖氨酸,补充它可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而奶粉中并不缺少赖氨酸,补充它不但无益,反而会引起氨基酸不平衡,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在我们的儿童保健门诊有过这种怪现象,有的女孩子不足8 岁就来了月经,有的男孩子仅5 岁就长了胡子,这是因为某些食物和保健品中含有激素,那么吃了这种食物和保健品是产生这个怪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儿童的营养特点,予合理膳食,对培养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非常重要。这堂课的目的和要求是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掌握婴儿喂养及辅食添加原则,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二)小儿营养 1. 小儿物质代谢特点 小儿物质代谢的特点.:①婴幼儿基础代谢相对较成人高10%?15%。②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为小儿所特 有。③随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大,所需能量增加。④年龄越小,蛋白质供量相对越多。⑤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越大。 2. 小儿营养需要量 小儿能量的需要分为五部分,第一是基础代谢,什么是基础代谢呢?大家在以前的基础课中应该学过,基础代谢是指在清醒、安静、空腹的情况下,于20'C?25'C环境中,人体各种器官为了维持生命进行最基 本的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如果用单位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儿童较成人高,例如:婴儿每日基础代谢需要能量 55kcal/kg,当他成长到12岁时每日基础代谢需要能量30kcal/kg ;第二是生长发育所需能量,这部分能量为小儿所特需要,其需要量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儿童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一个是婴儿期,另一个是青春期,因此这两个时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最多;第三是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摄取食物而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多,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摄取食物后胃肠道消化、吸收,器官蠕动增强所需;二是摄取的食物进行代谢所需;第四是 活动所需,不同的个体因为活动量不一样,因此此部分能量所需也不一样;第五是排泄损失,指每日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一般损失在10%以内,但如果有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时所需的能量增加。 小儿的能量需要,均来源于什么物质呢,看看下面这张图表:

儿科护理学-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 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一)病因 1.长期摄入不足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骤然断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长期以淀粉类食品喂养为主;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偏食、挑食等引起。 2.消化吸收障碍消化系统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需要量增多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伤寒、肝炎、结核等)后的恢复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快速时期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不足。 4.消耗量过大大量蛋白尿、长期发热、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蛋白质消耗或丢失增多。 (二)发病机制 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消瘦 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低血糖;并发症 脂肪消耗致血清胆固醇下降、脂肪肝; 蛋白质供给不足或消耗致低蛋白水肿;表现 由于全身总液量增多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同时还发生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低下。 (三)临床类型 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消瘦-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 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最早 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最具特征体重减轻结果 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 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表现额部出现皱褶,两颊下陷,颧骨突出,形如老人。 皮肤干燥、苍白、松弛。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减慢、心音低钝、血压偏低。初期烦躁,以后变得冷漠。有血白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状,婴儿常有饥饿性便秘或腹泻。 营养不良程度 Ⅰ度(轻)Ⅱ度(中)Ⅲ度(重) 体重低于正常均 值 15%~25% 25%~40% 40%以上 腹部皮褶厚度0.4~ 0.8cm <0.4cm 消失 身高(长)正常低于正常明显低于正常,常低于P3(均数减3个标准差)消瘦不明显明显皮包骨样 皮肤干燥干燥、苍白苍白、干皱,无弹性可出现瘀点 肌张力正常明显降低、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精神状态正常烦躁不安委靡,反应低下

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题库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一、填空 1.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除了遗传、年龄、肥胖、吸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外,()极为重要。 2.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途径是()和()。 3.在将植物油氢化成人造黄油的生产过程中可产生(),能使血中()含量增加,同时引起HDL降低。 4.膳食中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可降低高血浆()对血管的损伤。 5.评价糖尿病人能量摄入量是否合适的基本指标是()。 6.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摄入。 7.肥胖治疗原则是达到(),促进()。 8.各类癌细胞生长的共同特点是均以()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二、单选题 1.膳食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 A 负相关 B 不相关 C 正相关 D 未确定 2.脂肪酸的组成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是()。 A 相同的 B 不同的 C 不确定 D 有时相同 3.预防动脉硬化应增加()的摄入 A 饱和脂肪酸 B 不饱和脂肪酸 C 甘油三酯 D 胆固醇 4.()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A 葡萄糖、蔗糖 B 葡萄糖、果糖 C 乳糖、麦芽糖 D 蔗糖、果糖 5.()能够降低胆固醇和胆酸的吸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A 膳食纤维 B 淀粉 C 双糖 D 寡糖 6.()可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A 大剂量的维生素A B 大剂量的维生素E C 大剂量的维生素 D D 大剂量的维生素C 7.()具有抗氧化作用和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的聚集作用。 A 茶多酚 B 大蒜 C 洋葱 D 草酸 8.营养素可在基因表达的()上对其进行调节。 A 所有水平 B 转录前水平 C 翻译和翻译后水平 D 转录后水平 9.携带有()者骨密度与钙的摄入量呈剂量反应关系。 A BB基因型 B bb基因型 C Bb基因型 D 以上三种基因型者 10.叶酸摄入不足只对携带有()人群的影响较大,该型人群应比一般人群摄入更多的叶酸。 A T/T基因型 B C/C基因型 C C/T基因型 D以上三种基因型 三、多选题 1.使血胆固醇升高的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