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5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5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5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5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505

课程代码:01737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C)最为常见。

A.助人行为 B.分享行为

C.合作行为 D.安慰与保护

2.教育者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及时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过程中(B)原则的要求。

A.情感支持B.生活教育

C.正面教育 D.实践性

3.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这种方法是(C)。

A.陶冶法 B.角色扮演法

C.共情训练法 D.行为训练法

4.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和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A)。

A.自主性 B.计划性

C.娱乐性 D.目的性

5.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最常用的定量化方法是(D)。

A.问卷法 B.指标体系法

C.观察法D.社会测量法

6.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内容的阐述,错误的是(C)。

A.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B.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法的评价重点在于它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的评价

C.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将其作为评判教育者工作绩效的一种依据D.从“学”的方面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B)。

1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恐惧成分)。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6.(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于(自然后果法)。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 2.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持久性的困难)、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3.代币疗法可能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群体行为问题)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更实用、更方便),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4.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制定指导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指导研究设计),选择教育材料。 5.幼儿的(自我中心)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以德养性、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7.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规范性、共通性、学习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可扩充性)。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2.从素质内涵角度看:公民是具有公共事物知识、(公民美德)和政治参与技能的人。 3.(谈话)有助于整理、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引发思考,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发展语言。 4.(观察法)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5.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表现有: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促进作用实际成效)的判断。 7.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 3.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答:(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 1.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中央电大形考答案国际公法01-0007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 1. 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A. 任意法的性质 B. 强行法性质 C. 国法性质 D. 硬法的性质 满分:2 分 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这表明( )。 A. 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均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 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大国要接受这一原则 C.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均应具备强行法的各种条件和特征 D. 如改变该原则,须经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 满分:2 分 3. ( ) 可以引起国家继承。 A. 政变引起的政权更迭 B. 宪法程序外的政权更迭 C. 领土主权被限制 D. 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 满分:2 分 4. 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 A. 克林顿 B. 格老秀斯 C. 普芬道夫 D. 瓦特尔 满分:2 分 5. 在国家继承中,与被继承国对继承所涉领土的活动有关的被继承国的国家动产应转属继承国, 叫做()。 A. 白版原则 B. 移动条约界域原则 C. 领土转移协定原则 D. 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满分:2 分 6. 国家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 确定的领土

B. 政府 C. 固定的居民 D. 主权 满分:2 分 7.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 B. 《万国公法》的发表 C. 《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 D.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满分:2 分 8.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 国际联盟的成立 B. 《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C. 《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 D.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满分:2 分 9. 既有国家对新国家给予不完全的、有限的、临时的承认,叫做()。 A. 法律上的承认 B. 简单承认 C. 事实上的承认 D. 宣告承认 满分:2 分 10.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 A. 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 B. 一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C. 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创造国际法 D. 大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满分:2 分 11. 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 A. 实在法学派 B. 规法学派 C. 格老秀斯派 D. 自然法学派 满分:2 分 12. 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其中之一是() A. 宣告说 B. 平行说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15) (2)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1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一。 2.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______童年早期经验____的重要性,也使后来的研究者更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3.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_合作___最为常见。 4.游戏与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为学前儿童提供自主互动的机会_______ 5.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____材料的投放____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 6.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_____安全型与不安全型_____两大类型。 7.一-----行为训练法---一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__活动性原则________、___发展性原则_______ 、整合性原则。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___参与度____、情感态度、互动程度、___学习习惯_ 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___负面情绪____和 ___恐惧成分____。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一----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6.-----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 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于__自然后果法__。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 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 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 3、情感体验;实践尝试。 4、情感目标。 5、统一,可操作。 6、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儿童社会性发展; 7、全面、具体、有操作性;重点、难点。 8、参与度;学习习惯。 9、目的与内容;评价资料。 10、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 11、适应面广; 12、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虽然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儿童在自由地活动过程中需要和他人分享材料、协调空间、合作游戏等,因此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适应和协调能力,因此,无论是图书角还是表演区,或者科学探索区、美工角,都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好地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为每个进区的幼儿都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可能相对独立地游戏,如果教师为几个幼儿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能自然地产生分工,从而模拟出多种社会角色。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理解、规则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大家在一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评价而促成。所以,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学前期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智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的情况。 (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 (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 (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二、多项选择题(15分) 三、简答题(10分) 1.举例讲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含义及其与企业自用房地产在会计处理上的区不 2.辞退福利的含义及其与职工退休养老金的区不 3.坏账的含义及坏账缺失的会计处理 4.举例讲明可抵扣临时性差异的含义 5.借款费用的内容及其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处理 6.备用金的含义及其在会计上的治理 7.或有负债的披露方法 8.财务报表附注的含义及其作用 9.会计政策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含义,企业变更会计政策的缘故以及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纳的会计处理方法 四、单项业务题:按照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30分) 1. 计提存货跌价预备;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计提坏账预备;确认坏账缺失;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缺失; 2. 因出纳职员作差错所致库存现金盘亏且出纳员已同意赔偿;库存现金盘亏无法查明缘故,经批准作为企业的治理费用处理 3. 销售商品一批,部分货款已预收,余款收妥并存入银行(或余款尚未结清);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按售价金额核算)已实现的进销差价。 4. 将一张不带息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贴现净额存入公司存款账户;不带息应收票据本月到期,对方无力偿付 5. 本月应对职工薪酬(包括生产工人薪酬、车间治理人员薪酬、行政治理人员薪酬、在建工程人员薪酬)。 6. 采购材料一批(按打算成本核算),已开出银行汇票,材料未到;结转本月领用材料应分摊的节约额(其中生产产品分摊*元、在建工程分摊*

元);期末集中一次结转本月入库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支额; 7. 按面值购入、溢价购入债券一批,打算持有至到期。 8. 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预交所得税;拨付定额备用金 9. 去年所欠A公司货款无力偿付,与对方商量进行债务重组,一次性支付现款了结;与B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用一项专利抵付前欠货款* 万元(该项专利的账面价值*万元、未计提摊销与减值预备。营业税率*%,其他税费略)。 10. 对出租的写字楼计提本月折旧、减值缺失;收到出租设备本月的租金存入银行 11. 将自用办公楼整体出租,原价*万元,已提折旧*万元。资产转换用途后采纳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租赁期开始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万元。 12. 分期收款销售本期确认已实现融资收益*万元;赊销商品一批(合同规定*月*日前购货方有权退货),公司无法估量退货率,商品差不多发出,货款尚未结算。 13. 托付证券公司代理发行一般股股票,股票发行款已结算并存入公司账户;按面值发行债券;溢价发行债券;计提应对债券利息 14. 按照已批准实施的辞退打算,应对职工辞退补偿*元,明年1月初支付;确认职工辞退福利 15. 将上月已付款的甲商品(按售价金额核算)验收入库,采购成本*元,售价*元。 16. 出售专利权一项,收入*元存入银行,营业税率为*%,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元、累计摊销额为*元,并已计提减值预备*元。 17. 长期股权投资采纳成本法核算,确认本年投资收益*元 18. 上年初购入一项专利,价款*万元,会计与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均为*年,但上年未予摊销。经确认,本年发觉的该项差错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2

一、填空题 1、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功能、调控功能与评价功能。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3、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7、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德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8、行为练习法是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经常性德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10、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11、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和分享的方法。 12、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二、简述题 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2、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第一,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第四,可分析性。第五,可扩充性。

中央电大网上形考03任务部分参考答案

03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 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C )。 A. 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B. 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C.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 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 2.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B)。 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C. 制造费用总预算 D. 期间费用预算 3. 成本报表属于( B )。 A. 对外报表 B. 对内报表 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 D.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 4. 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C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同方向变动 D. 无直接关系 5. 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A )。 A.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 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 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 D.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 6.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A )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B.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C.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D.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7.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C )。 A. Σ(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B. Σ(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C.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D.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8. 成本考核的目标是(D )。 A. 符合国家法令 B. 符合国家计划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整理

社会1-10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 2.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 3. 简述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4.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5. 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6.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7. 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8. 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9. 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0.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1. 简述使用陶冶法应注意的问题。12.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1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14. 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5. 简述不当强化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16、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7、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8幼儿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观 19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2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2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22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3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题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24简述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 2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26简述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原则 27简述学前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28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29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3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31、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施过程的评价中有必要进行哪方面的测评32幼儿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答: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上看,儿童的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儿童生命各方面的完整发展从结构上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指终身的完整发展,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对其以后的人生有着基础性的影响。 2. 答: ('1)助人与分事。有关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不同程度存在分享行为,分事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儿童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且有其他儿童在场时,儿童会由于恐惧减少而增加助人行为。 (2) 合作。合作是两个或者两个人以上共同活动、协同实现活动目标的行为。研究表明儿童

中央电大形考答案刑法二.docx

刑法学#-0002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15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分) 聚众犯罪都属于共同犯罪。 √ × 2.(1分) 甲与乙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纠纷,引起殴斗。在殴斗过程中,甲拿刀朝乙肚子上猛刺一刀后逃走,致乙死亡。甲对乙的死亡在主观上属于直接故意。 √ × 3.(1分) 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4.(1分) 李四被抓获归案后,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李四不成立自首,不可以从轻处罚。 √ × 5.(1分) 丁某基于杀害的意思,对被害人李某使用暴力,后者重伤后昏迷,丁即将其扔下深渊。事后查明:李某是在被抛弃时碰上巨石而摔死的。丁某只构成故意杀人罪。

√ × 6.(1分)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 × 7.(1分) 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 × 8.(1分) 甲以杀人的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休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乙藏在附近的水沟里,离开现场。后经鉴定,乙是溺水死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 × 9.(1分) 甲在他人的诱骗下参与了绑架,对其应以胁从犯论处。 √ × 10.(1分) 贪污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公务人员的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 × 11.(1分)

犯罪分子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并且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属于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 × 12.(1分) 中国公民谭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案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 × 13.(1分) 家住A县的甲被判处管制,在其远在B县的亲属死亡时,甲也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去参加葬礼。 √ × 14.(1分) 甲拾得他人的信用卡后,到ATM机上提款2万元,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 15.(1分) 不作为是指没有实施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而并不等于没有任何举动。 √ ×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6.(2分)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505; 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开始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这时的儿童所处的依恋发展阶段是(C)。 A.前依恋期 B.依恋关系的建立期 C.依恋关系的明确期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 2.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必须依靠(A)。 A.材料的投放 B.活动规则的制定 C.活动中的指导 D.明确活动目标 3.“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这里阐述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C)。 A.实践性 B.整合性 C.发展性 D.活动性 4.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时间是(D)。 A.3岁前 B.4-6岁 C.6-8岁 D.9岁之后 5.以下有关幼儿行为问题的论述,正确的是(B)。 A.幼儿一般能够严格遵守规则 B.幼儿违反规则一般并没有主观的动机,往往是自己不明白规则的真实含义,同时也没有学会遵守规则 C.幼儿表现出来的自私行为与成人的自私是一样的 D.对于孩子的说谎,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对其进行惩罚 6.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东西对幼儿属于(A)。 A.消费性强化物 B.操作性强化物 C.社会性强化物 D.活动性强化物 7.某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后总喜欢讲脏话,这种行为属于(C)。 A.需要特殊干预的行为问题 B.轻度的可以忽略的行为问题 C.需要指导帮助的行为问题 D.正常的行为 二、是非判断题 8.研究发现,让2-4岁幼儿对某种信号不作反应比让其作出反应更为困难。(对) 9.小朋友分点心时水泼在地上了,扫地时垃圾没扫干净并且把墙壁弄脏了,对此,教师应进行严厉地批评。(错) 1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对) 1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1.我国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的年代是()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安斯沃思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安全性、回避性和反抗性三种类型,下面对这三种类型评价正确的是()A.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B.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C.反抗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D.回避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安全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A.父母B.幼儿园C.邻居D.电视 4.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理论建构不包括() A.儿童发展观B.父母认知观 C.儿童教育观D.父母期望观 5.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的人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粘液质 6.下列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幼儿园的专门教育B.环境教育 C.家庭与幼儿园合作D.家庭的专门教育

7.幼儿社会性评价中最普遍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观察法C.问卷法D.社会测量法 8是谁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A.班杜拉B.布郎芬布伦纳C.皮亚杰D.柯尔伯格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个性结构的子系统() A.自我调控系统B.自我认知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D.个性倾向系统 10.矫正幼儿的不良品德应采取什么措施?() A.榜样示范B.表扬鼓励 C.家园一致性原则D.全选 11.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 A.约翰·鲍尔比B.弗洛伊德C.帕顿D.皮亚杰12.不属于当代西方游戏理论的是() A.觉醒理论B.元交际理论 C.行为适应说D.剩余精力说 13.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于() A.西方社会B.未开化的社会 C.单亲家庭D.阶级社会 1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原则是() A.针对性B.过程性C.全面性D游戏性

中央电大金融学形考任务第一章参考答案

题目1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属于贸易融资的行为。 选择一项: A. 信用证 B. 公司债权 C. 购买外国企业债券 D. 股票 反馈 知识点提示:贸易融资的形式。参见教材本章第四节。正确答案是:信用证 题目2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现代社会中,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有的总体是盈余的,有的总体是赤字的,他们之间主要通过( )活动来实现平衡。 选择一项: A. 金融 B. 财政 C. 救济 D. 调整消费 反馈 知识点提示:社会经济主体的金融交易及其关系。参见教材本章引言。 正确答案是:金融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 )来反映。 选择一项: A. 资产负债表 B. 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表 C. 资金流量表 D. 现金流量表

反馈 知识点提示:资金流量表的功能。参见教材本章引言。 正确答案是:资金流量表 题目4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居民的赤字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弥补( )。 选择一项: A. 购买债券 B. 消费贷款 C. 发行股票 D. 购买保险 反馈 知识点提示:居民赤字的弥补方式。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消费贷款 题目5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 选择一项: A. 现代货币制度 B. 现代信用制度 C.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D. A和B 反馈 知识点提示: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参见教材本章第五节。正确答案是:A和B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8.00

2019年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 14 分) 1.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A)。 A. 儿童情绪的社会化 B. 儿童依恋的发展 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D.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 以下有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观点中,错误的是(C)。 A. 共情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定的抑制作用 B. 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的理想要求,而羞愧感更多是 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 c.儿童的共情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 D.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相互影响、协同发展 3. 在多方合作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A)。 A. 幼儿园 B. 家庭 c.社区 D. 社会 4. 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是( B 5. 6. 7.)。

A. 行为训练法 B. 讨论法 c.行为评价法 D. 谈话法 5. 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思路是(B B.认知一体验一实践一积累一迁移 6. (D)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A. 认知 B. 探索 c.游戏 D. 交往 7. "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这阐述的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C)原则。 A. 实践性 B. 整合性 c.发展性 D. 活动性 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每小题分,共 15分) 8.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 9.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10. 教师直接告诉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去做什么。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3、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4、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涵着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5、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6、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8、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10、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和动机过程。 13、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14、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

中央电大网上形考04任务部分参考答案.doc

04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下列支出中,可以列入产品成本的有( B )。 A. 被没收的财物 B. 机物料消耗 C. 捐赠支出 D. 违约金支出 2. 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比例作出具体规定的是( B )。 A. 成本开支范围 B. 费用开支标准 C. 成本项目 D. 费用要素 3.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的指标有( B )。 A. 产值质量成本率 B. 销售基数 C. 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D. 质量成本利润率 4. 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 B )。 A. 单轨制 B. 双轨制 C. 集中制 D. 非集中制 5. 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间接费用分配率应考虑( D )。 A. 生产工时 B. 作业目的 C. 总量标准 D. 成本动因 6.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是( B )。 A. 客户需求 B. 作业分析 C. 作业重构 D. 作业考评 7.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首先是( B )。 A. 确认计划目标、时间和范围 B. 划分作业,建立作业中心 C. 搜集与作业有关的资料 D. 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8.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A )。 A.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B.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高 C. 订购量越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D. 无论订购量多少,计算出的单位成本都是相同的 9. 下列对作业成本计算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C )。 A.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受到适用条件的限制 B. 作业的计量和分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C. 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 D. 作业成本计算法并没有解决与作业活动无关的间接费用分配问题 10. 在JIT制度下,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是在( B )。 A. 材料购进时 B. 产品生产完成时 C. 材料领用时 D. 会计期末时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ABCD )。 A. 预防成本 B. 鉴定成本 C. 内部故障成本 D. 外部故障成本 E. 标准成本 2. 质量管理成本包括( CD )。 A. 内部故障成本 B. 外部故障成本 C. 预防成本 D. 鉴定成本 E. 定额成本 3.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BCDE )。 A. 成本计算基础不同 B. 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C. 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D. 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E. 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 4. 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E )。 A. 制造费用比重相当大 B. 产品种类很多 C. 作业环节较多 D. 生产运行数量相差很大并且生产准备成本昂贵 E. 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 5. 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通常应考虑的因素有(BCD )。 A. 产品的种类 B. 成本动因资料是否易得 C. 与作业实际消耗的相关度 D. 成本动因引发的人的行为 E. 执行者的判断经验 6. 下列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即成本动因为采购单数量的有(AC )。 A. 购入材料

20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20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复习要点分析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1.“学科性质”,对相关的表述要求能够再认; 2.“研究任务”有三个方面,要求能够作完整的表述。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主要是定义,要求能够表述。4.与相关教育概念的辨析,要求对相关的表述能够再认。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对相关的表述要能够再认。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了解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和埃里

克森的基本观点,对与其基本观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的主要理论假设;强化的概念和作用;关于直接学习的基本观点;关于观察学习的基本观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表述进行再认。 3.认知发展理论 (1)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对相关表述能再认。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对三水平六阶段的内容要能简要表述,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对与其基本观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一般特点:其四个方面的要点要能完整表述。 3

2.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要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3.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了解其三个方面的要点,要求能对相关的表述进行再认。 4.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内容。 (1)学前儿童情绪的社会化。情绪社会化的几个阶段;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内容:社会性微笑、母婴依恋、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这部分知识的要点要能够完整表述。 (2)儿童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发展过程:了解几个阶段,对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能够再认。幼儿依恋的类型与特点:主要掌握安斯沃斯的分类,即安全型儿童与不安全型(焦虑型)儿童,不安全型儿童又分为回避型和拒绝型两类。应了解各种类型依恋的主要表现,能对相关表述再认。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