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百喻经》六则.ppt.Convertor

《百喻经》六则.ppt.Convertor

《百喻经》六则.ppt.Convertor
《百喻经》六则.ppt.Convertor

百喻经》六则

佛经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了成语。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

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五单元佛理禅趣

百喻经

愚人食盐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主人请他吃饭,他嫌饭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就为他加了一些盐。加盐之后,味道鲜美,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饭菜变得鲜美了,是因为盐的原因,很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呢。”愚人没有什么智慧,于是就空口吃盐。吃完后觉得味道很差,反倒遭受了痛苦。内容解析

这故事原来说的是: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

但“外道”矫枉过正,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

参考译文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内容解析

这个故事原来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

参考译文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一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内容解析

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

尝庵婆罗果

参考译文

从前有位长者,派人拿钱到别人的园子里去买庵婆罗果来吃。他吩咐说:“质量好、味道甜美的果子,你就买回来。”于是那个人就拿着钱去买。园子的主人说:“我这树上结的果子,都很好,没有一个不好的。你只要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子的人说:“我现在应该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是尝一个,怎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接着他取来果子,每个都尝了一下,才拿着回了家。长者见了,厌恶得吃不下,于是全都扔了。

内容解析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人。由于害怕,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他所骑的马也被别人夺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想回家,就割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马尾。回家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只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他无话可说,被人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先是在瓮里盛着谷子。骆驼把头探进瓮中吃谷子,结果出不来了,使他感到很烦恼。有一个老人过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于是就听了他的话,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了下来。杀死骆驼之后,又打破了瓮。这样愚蠢的人,被人们所嘲笑。

内容解析

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

而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居其一,顾此必然失彼。

快乐百喻经_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原文】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 又有一人复语浣衣。 婢语次者:“先与其浣。” 后者恚日:“我与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 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掳笞众生。 【译文】 譬如有五个人共同买了一个侍女,其中一人对侍女说:“给我洗洗衣裳。” 接下来又有一个人也说要洗衣裳。 侍女就告诉后说的这个人:“(他先提出的要求)我先给他洗吧。” 这个后提出要求的人生起气来,说道:“我和他共同花钱买了你,为什么只给他洗?”于是,就拿起鞭子打了侍女十下。 随后.这五个人每个人都打了侍女十下。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蕴,即以此五阴名为人、我、众生。这里用五个人比喻五阴,一婢比喻众生)也是这样。过去的烦恼,通过主因和助缘,生成了人的身体,这个身体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类别的合成物。在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五阴会产生无量苦恼来折磨人们。 【寓意】 《五人买婢共使作喻》这则寓言读完,使人颇有感受。 感受之一是:当五人想共买一婢使用时是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节省人力,节省金钱。此时,五人的心是真诚的,利益也是一致的。 感受之二是:五人共买一婢使用时应该有一个“使用计划”——用今天最时髦的话说,即是如何管理、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而寓言中的五个使用者与此正好相反,他们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人人想争先,个个怕吃亏,既无方术,又无打算,没有一点儿计划,更谈不到

如何使用人才,如何管理人才。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就会事倍功半,如同寓言中的结果一样。 台湾作家三毛曾经说过一句话: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莫过于真诚的心,而且要出自于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每个人只要都有一颗真诚的心,一定能够培养出冷静的心情,进而能用冷静的态度,去观察和判断一切事物。一个人之所以失去冷静,就是因为心中有杂念,真诚的心是没有杂念的心情。真诚的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对一切事物保持冷静、安然处之的心态。 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一旦过分放纵情欲和物欲就容易迷失本性。坠入万丈深渊,不可救药,寓言中的五个人,哪个人都有点像个人私欲膨胀。 无论任何人,假如一味仰慕外界的荣华富贵,他就会被物欲包围困惑。治理国家,服务社会,必须有一种宛如行云流水的淡泊胸怀,如果一味贪恋功名利禄,终有一日会跌落至无底深渊,陷入危机四伏的险恶境地。

快乐百喻经_治鞭疮喻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原文】 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 儿为鞭背,以马屎拊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便作是言:“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 未见不净,返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被国王用鞭子打了。打完之后,就用马粪涂在伤口上,想使它赶快长好。 有个蠢人看到之后,心里高兴,就说:“我很快就学到一个迅速治好疮伤的药方。” 赶紧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儿子:“你用鞭子抽打我的后背,我得到一个好方法,现在想试一试。” 他儿子就用鞭子抽打他脊背,然后用马粪敷在伤口上,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子。 世间有些人也是这样,听得人说,修习不净观,就可以除去自己身心的贪着五欲之疮。他就这样说:“我现在就来修习不净观,专观女色以及其他色、声、香、味、触五境能引起贪欲心的五欲。” 未看到不净却去修不净观,反而受到女色的蛊惑,沉沦生死,长受地狱之苦,这种做法跟自求鞭笞再用马粪敷疮的蠢人没有两样。 【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待事物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还要知其所以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做法,充其量只是治标不治本。 寓言中的人只看到用马粪可以治好伤口,却不知为何要这样做。其实这样做只不过是想恢复健康的身体,而愚人只是盲目模仿其治疗方法,却毁坏了他原本就很健康的体质。可谓得不偿失,多此一举。至于未看到不净却去修不净观的人,也只是做“表面文章”,试想一个不知道自己病症所在的人,又如何能根除疾患呢?恐怕结果只会是弄巧成拙。

《百喻经》六则--------翻译-解析-寓意-启示

《百喻经》六则 愚人食盐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 解析: 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外道”矫枉过正,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这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 寓意: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启示: 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 渴见水 原文: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解析:

快乐百喻经_踏长者口喻

阿谀奉承心花怒放 【原文】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破唇折齿。长者语愚人言:“汝何以故踏我唇口?”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口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踏去。我虽欲踏,每常不及。以是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译文】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有权有势,周围的人想讨好他,都对他十分恭敬。他吐唾沫在地上时,旁边侍候他的人便立即用脚去擦掉。有一个傻子来不及去擦,他这样想道:“如果等吐到地上,别人便先擦掉了。我应当在他刚要吐的时候,就先去擦掉。”有一天,当这位长者正想吐唾沫的时候,这个傻子便飞起一脚,朝他嘴上踏去,结果长者的嘴唇被踏破,还折断了几颗门牙。这个长者质问这个傻子说:“你为什么故意踏我的嘴巴?”这个傻子回答说:“如果您把唾沫吐出口落到地上,您身边巴结您的人便争着擦掉了。我即使想给您擦掉,却常常来不及。因为这个缘故,我想等您刚要吐唾沫的时候,便抬起脚来先擦掉它,希望讨得您的欢心。” 一切事物都要借助于时机因缘。如果时机因缘没有成熟,勉强干的,反会受到苦恼。所以,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才是合乎时宜,什么是不合时宜。 【寓意】 巴结是一种坏风气,故事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它对被巴结的人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告诫人们:要力戒巴结别人,而被巴结的人要力拒别人的巴结。 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的赞扬和夸奖,赞美之话可以让人心花怒放,即使知道是假的,人们也宁愿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这是真的,从心里往外美,这是人的本性。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一个不真实的赞美、奉承,会使你无法摆正位置,从而影响你前进的步伐。 巴结别人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好处,但是长时间的阿谀奉承会让被巴结人感到不真诚、不真实,从而对你产生厌恶之情,结果必将是一败涂地。与其这样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人,用自己真正的实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巴结奉承是一种非常不良的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去克服这种坏风气,使大家在一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真真诚诚的氛围中工作、学习。

快乐百喻经_五百欢喜丸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原文】 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种种设计,不得其便。 会值㈤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与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与尔。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树避之。 其欢喜丸忘置树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驱向彼国。 时彼国王,多将人众,案迹来逐。会于中路,值于彼王。 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 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此群贼,其相斫射。五百群贼今皆一处死在树下。由是之故,我得此马,乃以珍宝,来投王国。若不见信,可遣往看贼之疮痍杀害处所。” 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时欣然,叹未曾有。既还国已,厚加爵赏,大赐珍宝,封以聚落。 彼王旧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服信。如何卒尔宠遇过厚?至于爵赏,跨越旧臣。” 远人闻已,至作是言:“谁来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旧人愕然,无敢敌者。 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狮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时彼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彼狮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 作是议已,便白于王。 王闻是已,给赐刀仗,寻即遣之。 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狮子所。,狮子见之,奋激鸣吼,腾跃而前。远人惊怖,即便上树。狮子张口,仰头向前。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狮子口。狮子寻死。 尔时远人欢喜踊跃,来自于王。王信宠遇。时彼国人卒尔敬服,咸皆赞叹。

快乐百喻经_二鸽喻

透过现象方看本质 【原文】 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雄嗔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 雄鸽不信,嗔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嚷啄雌鸽杀。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乐,不见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竞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译文】 从前,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 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它们把拾来的果子装满了整整一窝。过了一些日子,果子逐渐干瘪,只剩下了半窝。 雄鸽开始责怪雌鸽说:“我俩辛辛苦苦弄来了一窝果子,你为什么独自享用呢?你看,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雌鸽回答说:“我从来没有独自食果。果子是自己减少的。” 雄鸽不信,十分生气,说道:“如果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 便用嘴啄死了雌鸽。 没隔几天,天下大雨,果子吸收了潮气,又恢复了原样,涨满了一窝。 雄鸽见此情景,才后悔了起来:“她确实没有独吃果子,我错把她杀了!”伤心地叫唤雌鸽道:“你到哪里去了!” 世间凡夫也是这样。内心里存在着颠倒妄见,追求不应贪着的五欲之药,不观想世间无常、迁流不住的道理,因此违犯了杀、盗、淫、妄等根本重大禁戒。到产生恶果后才追悔不该这样做,可已经来不及了。这不正像那只愚蠢的雄鸽后来徒自悲鸣一样吗? 【寓意】 精神是智慧的源泉,只有精神清爽,智慧才会明朗。智慧是心志的标志,心志公正才能坚强不阿。有些聪明的人,办一些错事,并不是因为他愚笨,而是私欲和感情用事,使他头昏脑涨,影响了他的正常思维和判断。 有时候,一些聪明人却在非常明显的是非面前,失去理智和公正,做出糊涂事。这是为什么?

快乐百喻经_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世间本无鬼半夜敲门心不惊 【原文】 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斯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刹。 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然火而卧。 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戏衣罗刹之服,向火而座。 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遂相惊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 时彼伴中著罗刹衣青,亦复寻逐,奔驰绝走。 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奔沟壑,身体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之著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三途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书,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译文】 从前乾陀卫国有一帮歌舞演员,因为年岁饥荒,就到别的地方去找活路。路过婆罗斯山,这山里一向有许多恶鬼,还有吃人的罗刹。 当时这些演员夜里住宿在山里,风大天冷,大家烧火取暖,睡起觉来。 他们这帮演员中间有一个还是感到寒冷,就起来穿上装扮罗刹的戏装,对火坐着。 一个同伴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看到火旁边坐着一个罗刹,顾不得仔细看,爬起来就跑。一下子惊动了其他伙伴,大家一起跟着跑起来。 那穿罗刹衣裳的,也不明白是什么缘故,也跟着大家争先恐后地跑起来。 逃跑的人看见他紧跟在后面,以为罗刹追着要吃人,更加恐惧,翻山渡河,有的还掉到山沟里,把身体都摔伤了。真是狼狈疲惫极了。一直到天亮,才知道不是罗刹。 世间凡夫就是这样。凡夫被喧哗烦恼逼乱心神,又缺乏对佛教的理解和把握,而想要远求无上长生慧命之法,永享常、乐、我、净的妙乐。但由于一向我见炽盛,固执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身为我,以致在生死道中流转奔驰,为各种烦恼所困扰,使心不得自在,结果坠入三途恶趣,奔走跌倒在山沟里,一直到天明。如同人们的生死之夜已尽,迷惑已去,自己智

《百喻经》六则译文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她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 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 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她吃饭,她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她菜里添了一点盐。她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就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她自己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就是就继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就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就是一样、 渴见水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就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 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 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就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翻译: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瞧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就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她说:“您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她。 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翻译: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一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她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瞧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就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于就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尝庵婆罗果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她园中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快乐百喻经_共相怨害喻

学会放弃是跨越海纳百JII前途光明 【原文】 昔有一人,共他相嗔,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 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 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反自害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嗔恚故,欲求《毗陀罗咒》,用恼于彼,竞未害他,先为嗔恚,反自恼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与别人结了仇,整日闷闷不乐。 有人问他:“你最近为什么这样忧愁憔悴?” 他回答说:“别人欺辱了我,可我却没有法子报复。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报我的仇?为此我才天天忧愁悲伤啊。” 别人就告诉他:“你只有用《毗陀罗咒》才能伤害他。但这个方法有一个弊病,就是未及伤人,得先害己。” 这人听了,高兴地说:“希望你能教我,只要能报我的仇,咒死他,即使我自己受点伤害,也心甘情愿。” 世上的人其实也常常做这种因小失大的事。因为和别人结了怨仇,就想用《毗陀罗咒》来诅咒加害对方,不仅未能害人,自己反倒因一点点怨仇受到伤害,堕落到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这同那个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报仇的蠢人想法是一样的。 【寓意】 林则徐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这个人,因为与别人结仇不能报复而终日闷闷不乐,以致自己变得憔悴不堪,既伤了身,又伤了心。更可笑的是,他居然为了能伤害那个与他结仇的人,即使自己会受伤也在所不惜,这是怎样刻骨的仇恨啊!可是,世上又有什么仇会让人如此呢?都说“世上最广阔的

快乐百喻经_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死搬教条杀儿害己 【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旁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复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获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脑子很笨的人,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突然夭折。当时这个笨人看见儿子已经死了,这个人便把尸体停放在家里,自己想离开家到别的地方去。 邻居们见到这种情况,就告诉他说:“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境地,应当赶快把尸体料理停当,送到远处埋葬起来。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到别处去呢!” 当时蠢人听了这番话,心里盘算着:“如果不能停放,一定要安葬的话,一具尸体怎么担呢?还得再杀一个儿子才能使担子两头均匀好挑。”于是就又杀了一个儿子,把两具尸体一担挑着,送到野外的林子里埋了。 当时人们见到这种举动,对这从来没见过的怪事感到惊讶,深深地发出嗤笑声。 拿这件事来比方,有的比丘私下违犯了某一戒条,心里害怕去求悔过出罪,便隐藏在心里不肯发露忏悔,只说自己持戒清静。有的智者就对他说:“出家人守持禁戒,要像守护明珠和爱护眼睛一样,不使它失落、受损。你现在犯了戒律,怎么想不忏悔?”犯戒者说:“如果需要忏悔,等我下次犯戒之后,再一起暴露自己的罪过悔改。”犯戒的人就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继续破戒,做更多不好的事,那时再一下子说出犯戒,请戒忏悔。这正像上面讲到的那个蠢人,一个儿子死了,又去杀一个儿子。现在这个比丘也和这个蠢人一样。 【寓意】 故事告诉读者,人应该知错就改,不能一错再错找借口不改正错误,这样的人就正像文中那个笨人一样杀儿入葬让人嗤笑。

《百喻经》六则

《V 百喻经 >六则》学案 任 珉 、知识链接 1.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 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2. 文化背景: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 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 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 ,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 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 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 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 员,像“盲人摸象” “空中楼阁” “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3.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百喻经》,全称 《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古 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 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 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 ,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 《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 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说教部分的内容可以大略分为几类: 批判外道的邪见异说, 剖析痴人愚行产生的原因,训谕僧徒严守戒律、精勤修持,规劝世俗人及时行布施,解说某些深奥的佛 ⑷词类活用 ①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③有一老人来语.之言( ⑸辨析句式 ① 徒自困饿,无益于道(介词结构后置句 ② 傍人语言(省略句) ③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省略句) ④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被动句) ⑤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被动句) 教义理,这些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 学作品 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二、巩固基础 1?预习:请大声朗读课文,并课前翻译全文。 启示? 2?字词句检测。 ⑴注音:嗤笑() 庵婆罗果( ⑵通假字:不得半车炭之价直(“直”通“ ⑶古今异义 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② 即便逐走至辛头河。 ,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 读懂读熟故事。 思考每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诈现死相( 古义: 古义: ?给我们什么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今义:即使。 ③傍人语言 。 古义: 。今义: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④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古义: 。今义:面貌。 ⑤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⑥ 既不得岀,以为忧恼。 古义: 。今义:亲身遭遇,亲自经受。 古义: 。今义:认为。 )②极渴须水.( )④我教汝出( )翻译:

快乐百喻经_愚人集牛乳喻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原文】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毂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毂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延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毂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有众宾或嗔或笑。 【译文】 从前,有一个蠢人,将要宴请朋友,想要收集牛奶,准备设宴时用。于是他想:我现在如果事先把每天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牛奶会逐渐多起来,以致无法安顿,还会发酵变酸坏掉,不如就放在牛肚子装着,等到临开宴会的时候,再一起把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就捉住母牛和小牛,分别拴在不同的地方。 过了一个月,他准备设置宴会,迎接安顿来访的客人,就牵过牛来,准备挤奶。可是这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这些前来的客人,有的瞪着眼,有的笑话他。 蠢人都是这样。要修布施,总说等我挣到大笔钱的时候,然后再一齐用来布施。可是还没有等到攒起许多钱时,有的被官吏勒索掉,有的被水火、盗贼侵夺而损失掉,有的突然死去,来不及作布施,这正与故事上那蠢人的想法一样。 【寓意】 俗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则寓意通过“愚人集牛乳”的小故事揭示了这一深刻哲理。它告诫人们:不要只注重结果,如果没有无数过程的积累,就谈不上什么结果。 外出旅游是件十分惬意的事。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到达了目的地。也许在你欣喜地走完最后一段路,站在山顶,准备欣赏美景,体验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时,突然发现山顶是光秃秃的,山下什么也没有,这时的你可能会垂头丧气,埋怨一路颠簸而来却没有尽兴,路途遥远,腰酸背疼,等等。没能领略山巅美景,感受征服大山后的乐趣固然可惜,但其实一路上边走边看,你不但欣赏了路边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有友人相伴,其乐融融。正如那句古话所云:审美在于过程。 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都期望会有好的结果。结果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过程的积累。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依靠每天努力学习,若是没有考前努力的学习和认真的复习,获取好成绩就是无稽之谈。可见,结果与过程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不能把过程与结果割裂开来,更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泥坑。 试问:天底下做一件事情岂有一步登天之理?

《百喻经》六则

《<百喻经>六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 2.批判继承佛教思想,并从中体会其带给人生的启示作用 【预习案】 【自学导航】 1.文体常识: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言的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2.文化背景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导入:鲁迅先生在杂文《拿来主义》中说到:“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于外国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他提出,既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又要认真地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新民族文化佛教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唯心主义的,是不科学的但是,含英咀华,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寻觅得一些人生智慧的 【自学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主人闻已,更为益.盐。益:添加 2.致令口爽.,此亦复尔。爽:败,伤 3.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面目: 面部,脸部 4.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诣: 到去

《百喻经》六则译文资料

《百喻经》六则译文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 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 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 渴见水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

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 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翻译: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一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

百喻经

《百喻经》和《杂宝藏经》 《百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本书于十二部经中,属于譬喻一类,每篇都有喻和法两部分合成。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显示的教诫。这些寓言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情,有很犀利的讽刺性,也可以作笑话看。僧伽斯那在跋颂中说:本书以戏笑的方法来阐明佛法,如以苦药和石蜜,虽损蜜味,但主要是为了治病。先讲笑话,后讲佛法,如先服吐下药,后以酥滋润身体。笑话里包含佛法,如树叶裹阿伽陀药,希望读者但取佛法的阿伽陀药,而抛弃戏笑的树叶 本书共九十八喻。以百喻为名,当系举其大数而言。再归纳各喻的意趣,可为三类: 一、其中对治烦恼的,有十种: (一)对治贪的,有第十六灌甘蔗喻、第十七债半钱喻等七喻; (二)对治嗔的,有第十三说人喜嗔喻、第四十八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等四喻; (三)对治痴的,有第八山羌偷官库喻、第九叹父德行喻等十九喻; (四)对治慢的,有第二十八为妇贸鼻喻、第四十三磨大石喻等四喻; (五)对治疑的,有第二十六人效王眼瞤喻、第七十尝庵婆罗果喻两喻; (六)对治身见的,有第三十牧羊人喻、第三十五宝箧镜喻等四喻; (七)对治边见的,有第六十一梵天弟子造物因喻、第六十二病人食雉肉喻两喻; (八)对治邪见的,有第五十八两子分财喻、第九十四摩尼水窦喻两喻; (九)对治见取的,有第四妇诈称死喻、第五渴见水喻等三喻; (十)对治戒禁取的,有第一愚人食盐喻、第十二煮黑石蜜浆喻等八喻。 二、其中对治恶行的,有四种: (一)对治悭吝的,有第二愚人集牛乳喻、第六十五五百欢喜丸喻等四

喻; (二)对治犯戒的,有第六子死欲停置家中喻、第十四杀商主祀天喻等十八喻; (三)对治邪命的,有第三以梨打头破喻、第七认人为兄喻等七喻; (四)对治懈怠的,有第十五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第四十七贫人作鸳鸯鸣喻等五喻。 三、其中开示法义的,有二种: (一)开示空义的,有第四十九小儿争分别毛喻、第五十二伎儿作乐喻等五喻; (二)开示一乘的,有第二十二入海取沉水喻、第二十四种熬胡麻子喻等四喻。 总括本书意趣,要在对治烦恼,劝行布施、持戒、净命、精进、兼明缘生、无我和一乘的道理,所以它是通于大小乘之作。 延伸: 2、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作至宝,没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作闲时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这里。 要了解佛学和佛法是二个概念,真正修行人重视的是佛法,重在听闻受持,而非学习研究。能受用的人,就是一点一滴也当作宝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听多了,反而变成‘所知障’。 3、世间万事必须适中,过与不及都可能坏事。万事做得适中,即成功立业。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时、地、人、都恰到好处,即事事皆通,否则事事都障碍。世间事事物物皆须靠我们的智慧去运用。 《百喻经》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原本以为《百喻经》可以当一部笑话集看,只是不能畅快地笑,一是这些笑话都简单荒诞到极点,现实里不大可能发生,二是虽则如此,还是觉得那可笑之人中有一个自己,三是每个笑话后面都紧跟着一段说

快乐百喻经_见他人涂舍喻

学点“皮毛” 囫囵吞枣 【原文】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冶,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田稻谷麦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裁,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冶平好。”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返更高下,壁都劈裂。虚弃稻谷,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闻圣人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人。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前去别人家,看到人家的墙壁涂得既平整又白净,心里觉得很好。于是问道:“你是用什么东西混和后涂得这么好的呢?”房主人答道:“是用稻谷皮加水煮熟和上泥涂的,因此是这样子的。”愚蠢的人听了心中暗想:“如果纯粹用稻谷皮还不如用稻子,那样涂出来的墙壁一定很白很平整。”于是便用稻谷和着泥涂自家的墙壁。他本是希望墙壁能够平整,却没想反而都出现了裂缝,表面还凹凸不平。稻谷算是全浪费了,没有发挥一点益处。这样还不如施舍给别人,倒能得到点功德。 世上的人都是这样。听圣人说法,多行善事,在观念上舍弃自己的身体,就能够升天,得到解脱,于是就真去自杀身亡,希望这样就可以升天。这种人白白地丢掉了性命,却什么也没得到,就像那个涂墙的蠢人一样。 【寓意】 墙要涂得平整本应是用谷皮和上泥作材料的,但这个人偏偏自作聪明,以为自己的办法比别人高明,好像是获得了真谛一般,结果却适得其反,白忙了一场。现实给了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他失败的原因应该说是没抓住事物的主旨。干一件事或领会一件事不抓住它的本质、精华怎么行呢!那样等于只得到了“皮毛”之类表面化的东西。还没有领会精华就去干,实际就等于蛮干,这样是得不到正确的效果的。 听佛法的关键在于领悟其深藏的真谛,而不是它字面的肤浅之义。圣人说的“舍此身已”不是真的去伤害自己的肉身,而是你修行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的境界,自然在头脑中就忽略了物质的东西,精神得到了升华,当然会感到解脱了。但是如果性命都丢掉了,还谈什么升天呢!况且这条命还丢得毫无价值和意义。这种人就是没明白什么重要什么次要,才会犯愚蠢的错误。 正如现在某些单位,领导不是努力地去督促职工干好本职工作,而是今儿搞个卫生大评比,明儿弄个什么什么会,尽是做的表面文章,到头来单位的后劲还是弱,一到动真格的就不行了。不正像刷墙的那个笨人吗!

快乐百喻经_愿为王剃须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原文】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 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 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 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 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人身难得。譬如盲龟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译文】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亲信的侍从,在一次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国王,使他能平安无事。国王非常高兴,要满足他的愿望,就问他:“你有什么要求,我都会满足你的。” 这个亲信就回答道:“我希望国王在剃胡子的时候,能够让我效劳。” 国王说:“如果这件事能满足你的话,就按你说的办。” 这样的蠢人,为当时的人们取笑。本来治理半个国家,或做个大臣、宰相,都是可以得到的。可他偏偏要求去为国王做剃胡须这样的卑下之业。 蠢人也是这样。诸佛都是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和苦行才成就了佛果。若能遇到佛,闻佛教遗法,非常难得,人身更难得。这就像一只盲龟浮出水面时刚好把头伸进一块浮木的孔里一样。这两样难以遇到的事情,他都已经因机缘遇到了,但是他心意懈怠,他只奉持几分戒律,就已经满足了,不去求涅槃的无上妙法以成就佛果。无心积极进取,自己做些歪门邪道的事情,就已经满足了。 【寓意】 机遇就好比是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龟,要想在浮出水面时刚好把头套进一块漂浮不定的木头孔眼中,千载难逢,所以一定要抓住它,像那个愚人一样放任机会是不可取的。 人的一生中,可以碰到很多机遇,但都稍纵即逝,只有聪明的人才可以抓住它。有的人一辈子都感叹自己命运不济,生不逢时,其实,好的机会都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了。 机遇与战场上的战机一样,可以决定事物的命运。但是我们也不能守株待兔默守常规,坐等

百喻经六则译文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 渴见水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翻译: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一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尝庵婆罗果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足以知之。”买果 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持来归家, 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翻译:

快乐百喻经_摩尼水窦喻

天堂地狱一念之间 【原文】 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竞,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 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 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竞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害,堕三恶道。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和别人的老婆私通,正在幽会的时候,丈夫从外面回来了,马上就察觉了,于是就等在门外边,想等奸夫出门时,把他杀了。 这个妇人对他的情夫说:“我丈夫已经发觉了,这里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出去,只有摩尼才可能出去。”胡人把水洞叫做“摩尼”,妇人想让他从水洞里钻出去。 这个男人误解了她的意思,以为说的是如意宝珠,就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于是他就说:“找不到摩尼珠,我就不走。”不一会儿,就被妇人刚进门的丈夫杀掉了。 世间的凡夫也是这样。有人说:“生死的相续并非永恒不变,对于受苦的没有真实的生命主体而言更不会具有支配能力,如果能远离断、常两种偏见,一心处于中道,就可以得到解脱不被生死所缚。凡夫误解了意思,便去追求有、无的边际,以及众生有我、无我,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死掉时,为无常杀害,堕于三恶道中。就像那个蠢人去找如意宝珠,最终被别人杀掉一样。 【寓意】 不知道什么是无常,什么是中道,只知道自己是凡夫,所以也就只能从俗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生活中因为误解而导致的悲剧很多,奸夫之死只是个突出的例子。在这类事件中,尤其是我们身涉其中时,总是强调自身的逻辑而忽视对方的存在,就像寓言中的那个女人,为什么只想到摩尼是下水道而不代表别的什么,奸夫更是愚得可以,咬定摩尼非是什么佛珠不可,结果白白把性命丢掉。见利忘危,舍命不舍财!就在这一念之差。 古人云:“万法由心生。”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快乐百喻经_妇诈称死喻

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原文】 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直信,后于中间,其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旁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 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已死。” 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 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我妇已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是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 【译文】 从前有一个蠢人,他的妻子相貌生得不错,两个人也很相亲相爱,感情极为融洽。可是后来妻子却不安心这种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中途有了外遇,热衷于那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决定追随情夫私奔,舍掉自己的丈夫。于是她秘密地托付一个老太婆说:“我离家后,你替我弄一具妇女尸体,安放在我家里,然后告诉我丈夫,说我已经死了。” 老太婆后来趁着她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弄来一具尸体放在她的家里,等她丈夫回来后,就对他说:“你的妻子已经死了。” 她丈夫立即去看那尸体,相信死的就是妻子,于是伤心地痛哭,心里很是难过。他赶着办了许多木柴和油料,把尸体烧掉,拣取了骨灰,用一个口袋盛着,白天黑夜都带在身边。 这跑掉的女人,后来对情夫厌烦起来,就回到家里,对她的丈夫说:“我是你的老婆。” 丈夫回答说:“我的老婆已经死了,你是什么人?竟胡说是我的老婆!”这女人两次三番地解释,他还是不相信。 这正像那些外教徒一样,听到别人一些邪说,就动摇起来,以为是真理,坚信不移。虽然后来听到合乎真理的正法教导,但总是不信更不能奉行。 【寓意】 面对曾与自己朝夕相伴、感情融洽的妻子却不相认,而相信仅见过一面的死尸实为自己之妻,愚人实为可笑。对于这样不细心、不思考的丈夫也难怪妻子要移情别恋了。无论事情如何发展变化,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而判断又明显错误的时候,愚人确为可悲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