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_绝对权威免费版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_绝对权威免费版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_绝对权威免费版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_绝对权威免费版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仅供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传播学理论

第一篇改变中的媒介景象

第一章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1.大众传播的特征: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二、新的媒介环境

1.信息超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2.在线服务

3.因特网(Internet):主要将许多计算机链接在一起的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可以用于连续的电子信息传递,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递以及个人或计算机群之间的双向传播。

浏览器软件:马赛克(Mosaic)、网景(Netscape)使网上资料更易于接触。

三种普遍使用形式:

电子邮件(E-mail)

新闻组和邮递名录(Newsgroups and Mailing Lists):一种信息共享系统,对一个话题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可以通过它交换信息和看法。新闻组允许消息的消费者对消息作出迅速反馈,优于报纸和杂志。

万维网(WWW):一个计算机系统群,在该群中许多计算机上的信息可以迅速、方便地被多个其他计算机获取。现在的网络用页(page)来形容。

对网址的访问数量通常通过“点击次数”(hits)来衡量,也就是网址被用户敲击的次数。

如何发挥商业部门网址的最大用途:最好的网址不应该仅仅把广告者的消息硬塞给用户,而应是互动的,网址应提供给用户许多途径,介入在线活动和资源之中。

对因特网的批判:

1)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转变会导致语言的枯竭。电报式的“苍白语言”2)迫使人们离开真实世界,代替真实社交,例如虚拟社群。3)关于品味、伦理、合法性等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网络上的诽谤。4)相比于报纸或杂志上印刷发表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的真实性没有经过核实。5)并非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

4.代理人:电脑机器人、电脑代理人、数字化管家等形式,帮助人类对可利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它们会在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帮助用户搜索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等。

5.新式新闻:一方面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如总统候选人在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将政治新闻做得有趣些;另一方面指候选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受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旧式新闻与新式新闻的区别:1)形式:旧式新闻主要在三个电视网晚间新闻播出,在三家主要的新闻期刊以及普通日报上登载;新式则以电视节目方式出现。2)呈现给候选人不同问题。3)新式在传送的时效性和报道的主动性上优于旧式。4)就人们从新闻中获取政治竞选的信息并产生激动的信念而言,旧式比新式与此更加相关。

6.广告的变化:大众媒介广告正在向数据库市场营销方向转变,挨次过程中,广告商通过数据库中的信息甄别潜在买主,然后施加直接的促销广告。(目标更明确,与传统广告四处撒网的方式不同)

三、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

1.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有意或无意的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早期认为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强大影响力,如子弹理论,皮下注射器理论;中期新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消息的威力比人们预料的要小得多,如有限效果模式;更新的研究恢复了大众传播的不分威力,如议程设置假说、教养理论、适度效果、沉默的螺旋等。传播效果阶级模式P14:认知、情感、意愿。

2.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来做什么:即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这个思路承认受众扮演着更为能动的角色。一个因素是认知信息和信息处理方法,另一个因素是传播技术的转变,转向较不集中的、用户选择权更大的、传播内容更加多样的和个人使用者更能动地介入传播内容的技术。

3.解释用大众传播学习的机制:如社会学习思想

4.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面所起的作用。

四、大众传播理论发生的变化

1.比以往更强调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随着向更新型传播媒介的转化,受众行为的重要作用将变得清晰。

2.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

a.自变量由说服变量(如消息来源可信度)向表述概念(所用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中事件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

b.因变量由态度(对一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向认知(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

c.对船舶结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包括我们建构关于事件的图解或模型,或者对真实的社会建构)。

3.传播技术的改变要求研究者以超越特定媒介或技术细节的方式将传播理论公式化。

4.由强调传播的效果向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转变。

五、媒介环境变化引起的理论性问题。

【05年论述15分:试述当今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提出了哪些理论课题?】

(1)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知识本性的?从存在于图书馆书架上和书本中——〉存在于电子空间中互相链接的一条条信息。这种超文本信息是一种可能产生重要后果的方式,它改变了知识的基本结构。

(2)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人类思维本性的?网络传播有着微妙但却重要的效果:新的媒介改变着我们,将我们带入一个高智能的社会。由于我们可以采用直接的、合作的方式将我们的思想成果与其他人共享,这样,网络的人的智能生产率就将成倍增长,因为它是与联网的其他人的智能生产率朴素增殖的。

(3)当我们离开报纸、杂志等独家印刷媒介时,我们可能正在失去印刷物,那么印刷物的用处(或目的)是什么?我们用口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会不会受到损害。

(4)网上报纸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尽管一些作家认为,网上报纸并不是报纸转变的真正方向,但它似乎是

一个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进程。

第二篇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

第二章科学的方法

1、科学方法之前,建构真理的方法:

固守:认为总是持有的信念便是正确的。家庭、社会、和同伴的强化及经常的重复支持了我们的固有信念。

权威:当我们对我们的信仰认同不再一致时,我们常常转向权威,求助于他们的支持。我们认为他们比我们自己甚至其他所有人都要“有能力”而且“可信”。

直觉:无论我们求助的思想来源多么的权威,但它们个人意见往往是不一致的。于是,我们转而依靠我们的直觉。直觉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影响或“常识”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我们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存偏见,如果我们采用的措施是可信而且有效的,如果我们的发现是能够验证的,我们就比相信自己的直觉、依赖于权威的判断或凭借着固守的信念更可能接近“真实”。

2、科学的累积性:

即科学的建立在前人所有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其本质是可传达性,即具有克服地理、语言障碍和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差异的能力。这部分是因为科学是将现实抽象化了的。任何一种学科的特定语汇都是由这些抽象词语组成的。

为使累积现象发生,学者们必须共享研究的方法或方向,至少是拥有共同的学术价值观。即“独立、客观、非情绪化及非伦理束缚的”。科学只解决“是什么”,而不关注价值观。

3、对真实的科学概括:科学家通过对有关真实的概括(假说)进行反复的检验,直到获得足够的证据,可以把这些假说称为暂时性定律。对科学概括的检验是通过有控制的观察来完成的。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证实性是监督欺骗和偏见的卫士

4、科学探索的过程:

归纳法:用观察到的特殊或特定例子得出一般性结论或通则的方法,也称经验论。

演绎法:开始于抽象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特殊的例子,也称逻辑法或唯理论。

理论与模式:理论:为对经验性测试进行新观察而提出一套有序相关的概括系统。模式:对真实世界理论化、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切记:模式不是一种用于概括和解释的工具。

两者区别:模式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它通常试图指出在过程或现象中最紧要的部分。建立理论一般是用来解释传播现象的,而建立模式不过用来描述传播现象。

5、经验资料的取得(重点)

(1)调查研究法:是对一部分人或特定“人口”样本的研究。根据统计学原理,从样本中得出的概括可以推广到全体人口,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和可信性。包括抽样调查法和普查法。

抽样调查法比对所有人口进行的普查花费少,而且可以对任何所给样本进行统计计算,但只能对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的可能发生性(叫做“置信区间”)做出概括。普查法可以根据世纪人口参数作出判断。

对样本的调查法还通过相关统计对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通常研究者不能在实验中操纵自己感兴趣的变量。抽样调查法要考虑某一特征不同的人和他们不同的特定行为并进行比较。

(2)内容分析法【03年名解】:是分析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方法,是对特定传播者的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

工具。是调查者对他们自己选择的某时某地的传播产品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化、系统化和数量化的描述”。

具体操作:在选出想要调查的问题或想要检验的假说后,做内容分析者必须确定想要嗲差的对象主体。如果对象主体很大,就要像抽样调查一样进行取样。接下来必须确定分析信息内容的范畴,并且根据客观的规则对样本的内容进行编码。经过编码的内容必须以某种方法分裂等级加以区别,从而得出不同的分数。这些分数必须加以分析,并根据那些经过检验的概念或理论解释得到的结果。

【(05年简答,10分)调研法和内分法的异同:】

同:一是都是客观的科学的经验资料取得的方法。二是都是通过对一定样本的研究、概括得出一定结论再推广到全体的方法。三是都是主要采取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具有准确性。

异:对象不同:调法的对象是“人”,在传播学里主要是指报纸的读者、电视观众、杂志订阅者等;而内法的对象是以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为研究对象。

方法不同:调法主要是通过对象对先前制定好的调查问卷的回答进行分析研究。而内法主要是通过对选定的信息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3)实验设计(未考过,重视):是处理因果关系问题的传统方法。实验包含了实验者对变量的控制或操纵,以及用公正和系统的方法观察或测量的结果。经典的实验将回答一种变量(自变量)是否或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另处一个变量(因变量)的问题。

经典实验研究采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两个配对的组,其中一个组施于实验变量,即为实验组,另一组就是不施任何实验变量的控制组。当实验组接受了需要测试的变量后,再对两组进行观察和测量,他们之间发生的区别便可以认为是由实验处理所造成的效果。

实验法的优点:允许实验者进行控制,并提供内在的严格逻辑。缺点:由于实验是人为的,或设计的场景过于简化,有时与“真实”世界不符。以及其他一些综合因素,从实验设计和从调查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往往互相矛盾。因此在传播研究中,这两种方法都需要。

(4)个案研究法:对一个单一个体,如某个传播者、报纸、电视台等的很多特性。通常设法了解有关特定个案一段时间内研究者感兴趣的“所有”事情。而抽样调查法是研究很多受试者或单位的一种或几种特性。

个案研究通常无法概括出使用于其他类似情境的规律。由于大部分结果是根据单一例子得出的,而且很少作出系统化的假说并进行检验。但是这种研究方法的确提供了很多观察、很多见解,能用其他方法继续进行调查并得出概括性的结果。

6、对资料的推论

(1)统计:是用来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推论的一种工具。

抽样调查法或概率统计能让科学家推测总体的特征。统计的这种用法可以在一定可信性水平上从数据中得出推论。使用试验法的调查者将受试者随机分成不同的组,随机法能确保在分配受试者的过程中没有系统性偏差。当实验的一组或很多组接触到了所要调查的变量后,就可对变量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测量。所得的数据要用统计的方法来分析,以确定各组在所实验变量影响方面的差异是否是偶然的,其可靠性的程度有多高。

【(04年简答15分)在对科学发现及从中得出的概括进行评价时,会涉及到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塞书原话),请解释一下“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外在的有效性和内在的有效性

外在的有效性:是关于调查者所观察和测量的现象是否能代表这位科学家想要概括的真实世界现象的问题。

内在有效性:是那些局外的或替代的变量,在研究设计中它们必须得到控制,以排除它们成为造成任何可观察到的效果的原因。即:除了进行实验的变量或自变量以外,实验者希望排除任何可以解释所得结果或成果的因素。

(3)可靠性:是测量一致性的问题。

外在的可靠性: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如果用于相同条件下的现象,每次测量都提供相同的结果的能力。

内在可靠性:指一次测试的不同部分能否提出可资比较的数据的问题。

举例说明:

外在有效性:海特的《恋爱中的女人》,她寄出10万份大多针对妇女群体的问卷,回收的4500份问卷,根据这4500份的回答写成此书。批评者说,抽样样本大多来自妇女群体,具有同质性特点,而4。5%的回收率也嫌低,因而不是有效的抽样样本。

(4)假说的可操作性定义(未考过,重视)

把抽象的假说转换成确认真实世界现象的做法,就被称和假说的“操作性定义”。

例如:“较之那些与其生活的社区有紧密社会联系的人,一个孤立于社会的人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能力要差”对这个假说需要可测量的方式来定义。调查者对“社会孤立”和“社会联系紧密”的定义可以通过用其被邻居、亲戚、同事和其他人访问的频度来表示,而“媒介使用”的定义则用其人报告的大众传媒的时间来表示。然后,可以对那些报告很少与他人有社会交往的人和那些与他人有相当多社会交往的人加以比较,并对两组受试者中花费在各种媒介上的时间的报告加以分析。这时,有效性的问题就变成:对社会交往的测量是否确实测量了研究中所定义的社会联系。

第三章模式的功能

一、模式的功能与评估

1、模式的四种功能:组织:能对资料进行排序和联系,以显示事先没有看出来的资料之间的相似性和关系;启发:模式可以成为引出新的未知事实和方法的手段;预测:如果一个新模式解释了人们尚未了解的事物,那便几乎可以表示,它可以做出预测。如果它具有可操作性,那就表示,一个模式可以通过实际的检测对预测加以证实。测量:一个模式在一定精确度上容许我们对有关“何时或多少”的问题作完全量化的预测。如果模式和被模式化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过程是明白易懂的,则所得的资料在模式的帮助下便可形成测量。

2、评估:模式的普遍性如何?——>它组织的材料有多少,有效性有多大?;模式的启发性如何?——>它对发现新了联系、新的事实或新的方法有多大的帮助;由它得出的预测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如何?在一个领域发展的阶段,这些预测掌握全局的作用如何?由模式发展出来的测量的准确性如何?

二、传播模式(注:模式虽然概念不多,但要掌握每个模式的图及阐释)

1、拉斯韦尔模式:p46

谁提出了对信息的控制问题;说了什么是内容分析研究的主题;通过什么渠道是对媒介作分析研究;对谁说的是对接收者和受众的分析研究;最后可视为效果研究。

批评:似乎暗示着存在一个传播者和一则有目的的信息存在;过于简单。优点:集中注意了传播中的基本方面。

2、香农—韦弗模式:(注意此模式的图)p47

消息:由口头语、文字、音乐、图像等组成。发射器:将信息转变为信号以适合传播渠道使用。渠道:将信号从发射器传送到接收器的传送中介。接收器:将信号重新恢复成消息。信宿:消息想要传达到的人和或物,即接收者。

熵【综合03名解】:指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在信息理论中,它与一个人在组成信息时选择自由度的大小有关。冗余:不是熵或不成为信息的那部分消息我们就叫它冗余。冗余的定义是由使用权用符号的控制规则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发送者自由选择的那部分消息。关键或重要的消息在传播过程中的重复也是冗余的一种形式。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噪音增加了不确定性,同时也增加了信息。

传播渠道中噪音越多,就越需要冗余,这样就降低了信息中相对的“熵”值(例如,在嘈杂的渠道传送无线电消息时,需要重复关键部分,以确保信息的接受)通过冗余来克服传播渠道中的噪音,在特定时间内可传送的消息量就会减少。为达到有效的传播,熵和冗余之间就应该保持平衡,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

渠道容量【05年简答题10分请举例说明渠道容量的含义】:不是指一个渠道能传送的符号的数量,而是指渠道所能传达的信息的能力,或者说,渠道传送信源产生的信息数量。所有渠道容量均有上限。例如在一定时间内人类眼睛所能分辩并传送的信息大大多于大脑能处理及储存的信息。所有传播都是由其系统链组成的,它们的强度不会超过链中最弱的环节。渠道容量还受制于新闻编辑或播音员可使用的空间和时间,以及接受新闻者用于媒介上的时间。

反馈(feedback):在大众媒介中,从信宿到信源的有很多反馈模式,可以帮助传播者对后续的传播进行纠正。例如读者或听众的来信和电话是一种反馈形式。

香农的信息理论:对模型的阐释及实例

其本质是一种信号转发理论。这个传播过程开始于信源,它从所有可能的消息中选择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可能由多种表现方式。发射器处理消息,将其变成适于在传播渠道传送的信号。因此,消息只存在于信源与发射器之间、接收器与信宿之间。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传送的只有信号。发射器的功能是将消息编码,并且当它被接收时,接收器必须将该消息解码,也就是将传来的信号变回消息并将其传至信宿。

这个模型最独特的贡献就是构成信息内容的途径。在信息理论中,信息成为我们在选择信息中自由度的测量,与物理科学中的熵很相似。不是熵或不是信息的那部分消息被称之为冗余,冗余是不必要的,因为即使它被遗漏,消息仍然是基本完整或者可以补充完整的。冗余可以用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这些噪音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既可以是传播渠道内的,如收音机中的静电干扰;又可以来自渠道外竞争性的刺激,如电影院中的窃窃私语等。噪音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通常大众传播者希望在自身的消息传达过程中把噪音减到最低,并预料接收消息时会有噪音出现。而信宿为了得到有用的信息,必须从接受到的信息中删去假的消息(噪音)实例:口语表达中,信源是大脑,发射器是人类的发音器官或声音系统,传播渠道是空气,而信号则是从一个人的发生系统传达到另一个人耳朵的不同声压。信号传递过程中可能会有噪音的干扰,比如来自第三者的声音。接收器即另一个人的耳朵接到通过空气传送的不同声波,转为神经冲动,达到信宿,即大脑。

信息理论的直接成果:80年代变得常见的数字通讯技术,例如录制数字化音频信号的激光唱盘和磁带。

3、奥斯古德模式:Osgood批评了香农的机械传播模式,他自己的模式是从他的意义理论和一般心理语言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他提供了在一个个体内同时具有发射和接受功能的模式,并且将符号的“意义”列入考虑范围。一个个体兼具信源和信宿的功能,同时作为发射者与接收者,通过许多反馈机制对他或她的自己编码的消息进行解码。他重新调整了香农的模式,把它变成他所称的一个既能发射消息又能接收消息的传播单位。

与香农模式的比较:对符号“意义”的考虑;反馈机制;人类传播的特点vs.机械传播

4、施拉姆三模式【03名解】:p56香农+奥斯古德。阐释:第一个模式与香农的极为相似;第二个模式的观念是,只有在信源与信宿经验范围内的共同领域,才是实际上传播的部分,因为只有在那部分,信号才是信源与信宿共同拥有的;第三个模式将传播视为两个部分编码、解释、解码、传送和接收信号的互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反馈和共享信息的连续“循环”。

5、纽科姆的对称模式p58:该模式是关系人类之间的互动的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在该模式中,一个人A传达信息X给另一个人B。假设A对B和对X的倾向(态度)是相互独立的,这三者就构成了一个包含四个取向的系统:A对B,A对X,B对A,B对X。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倾向是正面或反面的吸引,人对信息的倾向是喜欢和不喜欢的态度。由该模式引申的主张如下:当A与B对X的倾向越强,A倾向于与B就X对称的努力就越强;由于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传播行为,这种对称增加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二,A与B之间的吸引力越小,则他们倾向对称的张力就越局限于对特定X的协同倾向,这是建立联系所必须的。

意义:任何一个特定系统都有力量平衡的特征,系统中任何部分的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倾向平衡或对称的压力,因为不平衡不对称就会造成心里上的不舒服并产生内在的压力以恢复平衡。例如,人们所持态度需要社会和心理支持。当人们表示“同意存在不同看法时”就是不对称。

6、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p59(02年简答,05年论述请画出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并阐释其含义):

7、格伯纳的口语模式p62:对拉斯韦尔的继承与发展。

8、信息处理的概略理论p64:

第三篇大众传播中的理解与语言争议

第四章传播中理解的作用

理解:解释可感觉资料的过程。人们通过五种感官获得感觉资料,影响人们理解的两种方式:结构式和功能式方式。前者来自人们接触的物理刺激;后者来自心理因素,这导致理解出现了某种主观性。

选择性理解:人们的理解容易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它意味着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消息可以产生非常不同的反应,消息的意义取决于接收者对它的解释。经由感觉获得刺激,然后处理得到的信息,即加以解释的过程被称为解码(decode)。因此,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并非与“外部的真实”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

一、影响理解的心理因素

假定:理解的交易观点,即在理解的活动中,观察者与世界两者均为积极的参与者。理解经常根据假定而来,而假定又是根据先前的经验而来。例如,单眼的扭曲房间。

文化期待、动机、情绪及态度。

二、理解与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息通常被误解。例如反对成见的讽刺影片通常并不是减少成见的有效办法。它们通常容易被成见低的人所理解,也很可能被成见高的人所误解,这是因为人们对这类影片或节目的看法通常与他本身的态度一致。他们在节目中看到的都是强化既存态度的东西。

三、选择过程

1、选择性接触:个人倾向于使自己接触那些与原有态度一致的大众传播,避免与己意不合的传播现象。(联系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第八章)

2、选择性注意:个人倾向于注意消息中那些与其现在态度、信仰或行为非常一致的部分,而避免消息中那些违背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的问题。

3.选择性理解:见本章开头

4、选择性记忆: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回忆信息的倾向。人们对维护现有态度和立场的信息都特别容易记得。

小结:选择的过程可视为四道围墙的防御,最外层的防御是选择性接触,接下来的是选择性注意,然后是选择性理解,最里层是选择性记忆。

四、信息处理模式

1、概略理论:概略是一种认知的结构,它由组织好的从以往经验中抽象出的对情境及个人的知识所组成。概略被用来处理新的信息,并追溯已有的信息。人类对处理复杂信息的有限能力迫使他们形成简单化思维模式,比如在处理来自报纸或广播的新闻时,人们倾向于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储存起来,而不是将证据本身储存起来。总之,人们通过很多不匹配策略企图将一则新闻中的信息纳入某种现有的概略中。如果配合的策略可以找到,信息的某些部分或者来自信息的推论便很可能以一种修改后的概略形式储存起来,如果配合的策略不能找到,则该信息便很可能一闪而过,无法被吸收。

2.潜意识的理解:基于佛洛依德的理论,认为人们可能受他们自己未能意识到的刺激的影响。然而,潜意识理解被认为发生于未能感知的意识区域,问题在于在潜意识和清醒意识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很多研究已经显示人们能对潜意识条件下的刺激有所反应。

结论:潜意识理解的效果并不显著,难于应用于大众传播的环境,更适合应用于清醒的意识技巧中。

3.对图像的理解:视觉语汇理论:对大众传播媒介图像的三种思考方式:作为对真实的透明表现、作为情感或情绪的引发因素和作为组成修辞论辩集合符号的复杂系统。在大众传播中,不同种类的图像可以在不同等级上采用这三方面不同的思路。例如,广告中图片的修辞理论度通常很高,相比之下新闻图片的直观反应真实度通常很高。有时这两种图像可能更多采用情感诉求的思路。

第五章编码问题

一、语言的特性:

1、语言是静态的,而真实是动态的:人类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变化,因此真实是一种过程,然而对这种过程

的描绘我们只能使用固定的字眼和静态的语言。社会的改变比文字的改变快得多,人们挂在口头的说话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落伍,不能反映生活的这个世界。

2、语言是有限的,而真实是无限的:由于人类的知识和语言的局限性特点,语义学家认为人们永远不能说

的面面俱到。他们建议在任何叙述句子后放一个等字,以提醒自己对任何事还能说出更多。

3、语言是抽象的:抽象是选择某些细节和舍弃其他细节的过程,抽象是语言最有用的特征之一,它帮助我

们进行概括,然而也带来问题。抽象词并不提出西安市中存在的某种东西清楚的样子,而在人们心目中,对此却可以有很多不同理解。

4、语言中的假定:任何一种语言的结构和词汇都含有很多对真实现象的假定,比如性别歧视。因此我们使

用的语言不仅是说出的话语,还代表脑中的观念——大众传播者需要注意的关键所在。

二、语言的误用:

1、固定层次抽象法:把语言的抽象固定在一个抽象阶梯上,分为两种情况:固定在高抽象层次上,如政治

修辞,它们缺乏低抽象层次的解释以确定其具体含义;固定在低抽象层次上,如描述生活细节,它们通常不会产生概括的结论,很难看出消息的要点。有效的传播应该包括所有各种层次上的抽象。例如,结

论高度抽象抓住要点,举例低度抽象含义明确。

2、指认不当:无法分清同一范畴或类型中事物之间的区别,把同一类型中的不同成员视为完全相同的个体。

也称类别思维或过度概括

刻板偏见:由于语言的分类特征,加上人们又分不清个体间的差异,形成了这种刻板偏见,例如一些次级群体被插上了懒惰等标签,嘲笑波兰人时忽略他们当中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等。措施:使用索引数字来防止指认不当,时刻向导同一类事物虽然有共性,但用许多其他方面的标准衡量它们又是迥然不同的。

3、二元价值观判断: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极端想法。因为语言在描述一种情况时通常

只有两个相反的词可用,因此加强了这种趋势。措施,在每一句判断的末尾都加上在我看来这几个字,或者时刻想到这几个字,以防止无意识投射。

三、三种陈述方式

1、报道:是一种可以证实的说法,排除推论和判断。

2、推论:是在已知的基础上陈述未知情况的说法。对别人看法和情感的任何结论都是一种推断;任何有关

未来的说法都是一种推论,因为未来是未知的。

3、判断:是对一次事件、一个人或一件物或赞同或不赞同的表达。

4、偏向:是选择对所描绘的事物有利或不利细节的方法。

小结:新闻记者(或其他传播者)可以尽量坚持客观报道,排除推论与判断,有意识地避免偏向,而尽可能达到客观。

四、编码的含义

编码:将目的、意愿或意义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而语言特性则会造成编码困难。克服主观性的最佳方法是坚持采用可证实的陈述,即报道的消息。

第六章宣传分析:解码及效果的最初理论

一、宣传的定义

拉斯韦尔的定义:就广义而言,宣传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这些表述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

心理学家罗杰布朗的定义:说服与宣传的区别:断定一种说服行为是不是宣传并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那是某人判断的结果。就所使用技巧而言,两者如出一辙。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对接收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成为宣传。

根据这两个定义,宣传可以包括大多数广告行为,大多数政治运动,大多数的公共关系。

二、七种宣传策略:(注意:将宣传策略像研究方法一样考两者的异同。)

1、辱骂法:给某思想赋予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检查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这种策略不常用在广告中,普遍用于政治和其他领域的公开演讲中。例如,恐怖分子和恐怖主义。对于某些人而言的恐怖分子可能对另一个人而言是自由战士,普通语义学指出,我们依据自己的目的、主观印象和我们的评价来称谓别人,当我们更换标签时,这个人其实并无改变。

2、光辉泛化法:(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将某事物与好字眼联系在一起,借好事物的光,使我们不经证实就接受或赞同另一个事物。例如,产品名称与促销(有时广告中的光辉泛化法有某种成都的欺骗性,以至引起法律纠纷)

3、转移法:将某种权威、约束力,某一令人尊敬和崇拜的事物的威信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使后者受益。传播者的目标是将一种观念、产品或某项事业与人们赞赏的东西联系起来,通常可以使用象征性的事物来进行转移,例如,万宝路香烟的广告中将粗犷而有男子气概的牛仔和产品联系在一起。

4、证词法:要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说出特定的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人的好话或坏话,这种策略在广告和政治宣传中广为应用。例如请明星代言广告产品,但实际上明星可能根本不了解该产品,证词法的真实性有待考量。(PP:2010年史论名解第一题)

效果:高可信度来源比低可信度来源更能改变态度,但是效果也有限。

5、平民百姓法:某讲话者企图让受众想念他或她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例如克林顿在竞选时曾经努力塑造自己“只是普通人”的形象。

6、洗牌作弊法:【04年名解8分】选择采用陈述的方法,通过事实或诺言,清晰的或糊涂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叙述,对一个观念、计划、人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洗牌作弊法与普通语义学的偏向技巧基本上相同。它选择支持某种立场的论点和论据,而忽视不支持这种立场的论点和论据。例如引用电影评论的电影广告,它们所引用的都是对电影有利的好听话,而评论家说过的负面评价则不会被选用。

效果:单方面消息基本采用该方法,只有争议中一方的意见被表达出来,在两方面消息中,也可能简单提及反面意见。单方面消息对起初就倾向于赞同这种观点或教育程度低的人很有效,双方面消息对起初就倾向于反对这种观点或教育程度高的人非常有效。

7、乐队花车法:表示每个人——至少我们所有的人都正在做它。宣传者用这种方法企图说服属于团体中的我们所有成员接受他的计划,因此我们必须跟随大家“跳上乐队花车”。例如百事可乐广告中的标语“百事可乐的时代”,暗示这一代人都在喝这种饮料。

效果:在群体压力下,多数人会选择顺从主流意见,但仍有人坚持己见。

第七章易读性测量

易读性测量:对大众传播的定义要求它尽可能地接触最大数量的受众,所以它就必须尽可能地采用人们容易理解的书写方式或表达方式。对文字容易理解还是难以理解的测量及其因素分析的研究就是易读性测量。易读性:由写作方式导致的了解或理解的难易程度。

意义:它可能告诉我们一种方法,用以测量文字资料的易读性;寻找一个测量公式,能够提供关于写作形式影响理解难易度的最重要的信息。

易读性公式:估量一位读者在阅读和理解一段文字时能否成功的一种测量方法。易读性公式向人们提供了一些使得写作易于或难以理解的因素,最重要的两个是词汇量的大小和句子的复杂性。

补漏程序测验法:易读性公式的弱点在于它肯能使得基本的假设之间可能相互矛盾。因为大部分的公式假设,短词比长词容易理解,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一个文字样本中有很多像这样违背公式假设的例子,则由公式测得的分数将会误导易读性的测量结果。

由传播学者泰勒开发的另一种方式可以测量所有影响易读性的潜在因素,这种方法就是补漏程序测验法,原理是人们有补充熟悉但尚未完成模型使其完整(即完形填空)的倾向。具体方法是将文章删去一些词以空白代替,然后将文章交给测试小组,请受试者在空白中填入漏掉的字,填空分数视填对的数目或比率而定。研究证明,一旦文章中的写法违背了易读性公式中的假设,补漏程序对其阅读难度的认定便比易读性公式更符合实际。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八章认知一致与大众传播

(同第三章,要明白几个理论的内容)

一致概念的假设是,不一致产生于人类“心里的紧张”或不舒服感,而这种紧张和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导致人的内心压力,推动自己去排除和降低这种不一致的状况,如果可能的话,则达到一致。

大众传播研究部分地关注个人是如何处理矛盾或不一致信息的,在提供这些信息时,传播者通常表现出想要改变接收者态度的动机。态度改变是能使我们减轻或消灭不一致所带来的不舒服感或心理压力的诸多方式之一。

四个主要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p157

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了一致理论。他关心个人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对彼此相关的人和事形成态度时采用的方式。他假定,不平衡的状态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他说:“平衡状态的概念是这样的:在这种状态中被感知的个体与所感觉的情绪无压力地共存。”

传播者对该研究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态度改变和抗拒态度改变的模式。由于不稳定,不平衡转台便容易向平衡状态改变。由于稳定,平衡状态便抵制改变。

纽科姆的对称理论(联系第三章对称模型)

纽科姆采用了海德关于平衡概念出于一个人头脑的假设,并将其应用于两人之间的传播行为。他主张人们企图影响别人,借以维持这种对称。纽科姆的理论较倾向于人际间的吸引,而不是态度的改变。对于双方均属重要的一

个对象,如果我们不能经过传播达成对称关系,则我们可能要么改变对对方的态度,要么改变对客体的态度。具体阐释见p157

纽科姆不同与海德指出,是他强调传播。在对X的看法上A与B之间的对称越不足,则A就X向B进行沟通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称理论的预测:人们倾向于和自己看法一致的人交往或成为朋友;若使态度发生改变,人们必须接触那些与他们现有态度不同的信息。A越是被B所吸引,A的意见月可能向B所持的立场转变。

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p159

针对人们对信息来源及信息来源所主张的事物的态度。

不调和与传播媒介:不调和并不总是造成态度改变。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攻击传播者的可信性→选择性记忆

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06年简答,08年名词】:单独考虑知识的两个要素,如果一个要素的对应部分总是追随另一个部分出现的话,这两个要素便处于不和谐中。不和谐“由于产生心理上的不舒服,会促使人试图减轻这种不和谐感,以达到和谐,并且除了试着去减轻不和谐,人还将积极地避免接触会增加心理不和谐的情境及信息。

不和谐理论产生的后果:

做决定:只要被拒绝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接受的特征,或被挑中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拒绝的特征,就会产生不和谐心理。越难做出的决定,越可能在决定后产生不和谐

被迫地顺从:当人被置于一种情境,在其中他必须采取公开的方式反对自己私下所持有的信仰或态度时,便会产生不和谐。解决这种不和谐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私下的信仰与公开的行为一致。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对制造不和谐信息的躲避。

例外情况:如果消息所包含的好处超出了它可能带来的不和谐感,人们就可能不回避这些消息;如果个人的信仰、行为和选择不那么强烈的话,那么对有违于这些信仰、行为和选择的材料更可能予以注意;对自己信念观点很有信心的人也不会回避与己矛盾的材料,因为他们相信可以轻而易举否定它。

娱乐的选择:对娱乐的选择是冲动型的,在于一时高兴或自动做出,而不是深思熟虑的选择性接触。人们似乎是根据自己的情绪,自觉地去选择那些能帮助他们从不满意的刺激状况中有效地逃脱出来的节目。

选择性记忆:降低对过去所作决定的事后不和谐感。

第九章说服理论

【03简答:什么是说服效果研究?代表学者和观点?】

一、说服和态度的概念

(附:第6章中说服与宣传的区别:宣与说所使用的技巧同出一辙,但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接受者有利时的行为或消息被称为宣传。)

说服:通过接受他人的信息产生的态度的改变。在民主社会里,说服可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在民主社会里,最可靠的控制手段可能便是对人们他态度的影响。

态度:一种“既定的”或倾向或反对特定事物的方式。

二、学习理论/强化理论的态度研究(霍夫兰为其鼻祖)

学习理论(强化理论):以霍夫兰为代表的,对态度改变研究的取向。认为态度是由学习得来的,并且态度改变是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进行的过程。

二战期间,美军开始大规模使用电影或其他大众传播模式进行宣传,用于训练美国战士和鼓舞他们的士气。霍夫兰的陆军研究的基本形式:一是对现有电影的评估(更多地被采取);二是实验研究,即采用不同方法拍摄或制作的两个版本的同一部影片或消息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影片在达到其终极的鼓舞军心的目标方面是失败的。逐渐增加的证据指出,单一的大众传播消息并不能强烈地改变已有的态度。

1、单方面消息(洗牌作弊法)和正反两面消息

霍夫兰及其同事又转向第二种形式的研究:同样的消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制作,其不同点仅在一个变量上,即给予单方面的消息或正反两方面消息。

(1)接收两种表达方式的人的意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没有显示哪一种更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单方面

消息对最初赞同者更有效,对教育程度低者更有效。双方面消息对对最初反对者更有效,对教育程度高者更有效。结论:最有效的消息表现形式是根据受众特点而定的,这一结果说明了态度改变的复杂性——消息中的变量有时与其他变量相互作用,例如受众的个人特征。

(3)抵制反宣传:(拉姆斯丹&贾尼)两方面消息较之单方面消息的优点是:它对后来的说服工作可以建立起更有效的抵抗力。拉姆斯丹&贾尼谈到,接受正反两方面信息的人成为经过“预防接种”的人,这是尔&帕帕乔吉斯后来发展其“预防接种理论”的根据。

(4)预防接种理论(麦奎尔&帕帕乔吉斯)

滋养:原指医学上通过良好的饮食、运动锻炼、休息等等获得抵抗力。用在传理中,事前滋养指事先对一个人基本信念给予支持的观点。

预防接种:即有计划地接触处于微弱状态下的细菌环境,从而刺激个体抵抗力的发展。事前接种指事先将人暴露于微弱的、能刺激抵抗力形成的攻击其基本信念的反面环境中。

几个预测:作为支持信念的途径,事先滋养不如实现接种免疫效果好;在接受免疫信息期间主动地参与不如被动地参与对后来的说服产生免疫的效果明显(因为受试者不习惯于积极参与保卫基本信念的活动);当人们接受对其基本信仰的攻击和对这些攻击的反驳后,可以发展一种普遍化的疫力,使其基本信念即使遭到不同方式的攻击也不可能改变。因为1)有了第一次攻击被反驳的经验,便会降低后来攻击的可信度2)事先将攻击暴露出来,可是使人们知道他们所持的信念的确有弱点,从而推动他们去发展更多的支持观点。

2、信息来源可信度【04年简答15分:“消息来源可信度”与“人们对该消息的相关意见的同意程度”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05年简答10分:你如何理解“信息来源可信度”与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

(1)选择有效信息来源说出观点或推销产品的做法,其实就是采用证词法表示高可信度的重要技巧。

(2)可信度来源:霍夫兰的试验证明:高可信度来源的确导致意见的更多变化。

(3)睡眠者效果:在霍夫兰等人的实验中,受试者在4周之后重新测验时,从高可信度来源与低可信度来源得到的消息对意见的改变程度几乎相等。低可信度来源消息导致的意见改变较4周前更加显著。这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消息来源与观点具有分离倾向导致的,被称为睡眠者效果。(PP:2010史论名解第五题)

(4)怀特海德认为除值得信赖之外,专业性或能力、活力和客观性也是来源可信度的重要组成因素。

(4)其他结论:高可信度来源与其它一些消息相结合会影响其有效性,例如:支持过多的东西会降低高可信度来源的有效性;同一信源对不同的受众成员是具有不同效果的。

3、诉诸恐惧(贾斯尼&费什巴赫)

诉诸恐惧对态度改变产生效果的根据仍是学习理论。学习理论预测,引起的恐惧感如果很强,就会增加改变态度的效果,因为它会产生激励作用,引起更多的注意与理解,接受传播建议的动机因而也将增加。另一方面,高度的情绪紧张可能会导致自发的抗拒反映和受众歪曲所接受消息的意义。

(1)曲线理论:诉诸恐惧和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是曲线状的。一则消息中或高或低程度的恐惧都将导致少量的态度改变;而中等恐惧的消息将导致最大量的态度改变。这种倒U形状的曲线是诉诸恐惧与态度改变之间关系的主导观点。

(2)保护动机理论(罗杰斯)(注意考点)p188:罗建立一个模式,总结了在诉诸恐惧活动中3个关键的因素:一是对所描绘事件的有害性加以夸大;二是那种事件可能发生;三是所建议对策的有效性。(如果受众接受到一则诉诸恐惧的消息,通过认知判断,是否相信所描述的危害性?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建议的措施对付威胁是否有效?将决定受众态度改变的多寡。)

罗称他的模式为对诉诸恐惧和态度改变的保护动机理论。态度改变是受众在接收消息的过程中由认知判断所激发起来的那部分保护动机的功能。

4、态度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斯塔茨&斯塔茨)

经典的条件作用: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经历中,某些字总是同时配以某些情感经验。例如:愉悦、快乐等字词不达意通常配以正面的情感,而像愤怒、受伤等则配以反面的情感。根据经典的条件作用,情感的刺激可以被视为无条件的刺激,诱导出情绪的反应。而当一个字产生的刺激有计划地伴随着此种无条件的刺激时,这个字便会成会一种有条件的刺激,并且也会引出情绪的反应。

所以,斯塔茨和斯塔茨认为,态度不过是这种建立在经典的条件作用上的对一个字的情感意义。他们的研究为某些宣传技巧提供了理论性的解释,例如光辉泛化法,便是试图将人或概念与道德性字眼联系在一起,以产生条件作用;或是诽谤,它企图将人或思想贴上坏的标签。广告中的多数技巧也是如此,将产品名称与正面意义联系起来。

三、卡茨的功能取向p193

研究态度改变的主要理论取向有:一是学习理论取向,主要与霍夫兰的理论相联系;二是一致理论取向,主要与费斯廷格(认知不和谐理论)、纽科姆(对称理论)、海德(平衡理论)和奥斯古德(调和理论)及坦嫩鲍姆的理论相联系。三是卡茨从以上两种研究取向中发展出的功能取向。(03年简答15分,什么是说服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观点有哪些?)

1、理性的模式和非理性的模式:

非理性模式认为,人类是不爱思考的生物,其信念很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并且人类对现实的理解受到他们欲望的摆布。

理性模式认为人类是聪明的、具有批判力的思考者,只要给予充足的信息,便可对之作出明智的决定。

功能取向研究试图把这两种不同的人类行为模式结合在一起。卡茨及其同事认为,要回答人类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这一矛盾问题,要以环境和当时行为的动机等因素来说明。他们还主张,对于理解态度改变而言,人类以不同思想方式采取行动的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取向:卡茨主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都必须以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来理解。其关键论点是同样的态度可能基于不同人心中不同的动机。

2、卡茨提出的态度服务于人格的4种功能

(1)工具性的、调适用的、功利主义(调节)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人们极力争取从外部环境中得到最高的奖赏,并将对己不利的惩罚降到最低。例如:认为赋税太高的选举人可能拥护承诺减税的候选人。

(2)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人们要保护自我免受伤害。这种上海可能来自他们自己不认可的冲动,也可能来自自己对外部威胁力量的认知。某些人对少数群体投注蔑视感情,以此作为支撑自我的方式。

(3)表达价值观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这些态度能使一个人向中心价值观和该人认为同属一类人的正面表达。一位喜爱摇滚乐团的青少年会通过这种态度来表现他的个性。

(4)知识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其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欲望,或对世界提供结构与意义,否则这个世界将是无序的。很多宗教信仰具有这种功能,分享文化准则的其他态度也是一样。

卡茨认为,如果不了解态度所服务的功能,而试图改变态度,便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四、态度和行为

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说服性消息产生的态度改变是否伴随着任何有意义的行为改变。

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可能并不能自动带来行为改变,其中一个愿意,是造成原本态度的环境因素在态度改变之后仍然在其作用。这样,在接触说服性消息之后,态度可能仍有恢复其原有立场的趋势。

菲什拜因关于某一特定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式:一个人表现某种特定行为的意图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1)反映个人对表现这种行为的态度(2)反映个人对左右其行为的规范的理解及个人顺应那些规范的动机。

五、说服的技巧【05年简答10分:举例说明说服有哪些技巧】

1、采用图像:在传播中,特别是在广告中,最常见的技巧的采用图像伴随文本消息的声音。

图像能以以下方式增强消息说服力:吸引注意;增进对消息的学习;引起正面情感反映可以转移到消息的其他方面。

图像与说服消息的相关性和个人在消息处理过程中的投入水平相互作用,当接受者投入的注意力较低时,不相关的图像会对态度改变产生最大的冲击力;而当接受者投入注意力较高时,相关的图像会对态度改变产生最大的冲击力。

2、诉诸幽默: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技巧。

但是,大部分研究表明,幽默对吸引注意力、产生对传播者的喜爱心情等方面比造成态度改变或行为改变更为有效。

(了解)学习理论:由马基沃兹提出,幽默可能提供了强化作用,因而导向更大的态度改变。

(了解)分心理论:由马基沃兹提出,幽默具有一种能使人分心的作用。所以,通过阻止相反观点的说服作用,分心可能导致较大的态度改变。或者,通过干扰对消息的注意,分心可能导致较少的态度改变。

3、诉诸性感:是广告中常见的技巧。

诉诸性感的功能:增加注意;引起冲动,在冲动条件下产生愉悦感觉可转移到消息所推荐的产品上去,导致态度改变;推荐的产品、机构或方法与性感刺激的联系可以使它们性感化,更易于为人所接受。

性感是一种迷惑人的诉求方法,也存在某些危险性。可能不被某些受众认同,可能被误解为其他事物或被忽略掉,可能将另一些人的注意力分散,从而离开广告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4、重复:很多大众传播的消息,特别是广告都重复得相当厉害。

一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受众都在同一个时间看广告;二是它可能提醒受众记住获取消息的某种高可信度来源,防止睡眠者效应。三重复也有利于受众记得消息本身

重复太多,也会产生不希望出现的效果,即在重复与传播效果之间的“曲线关系”。适度的重复可以增加人们对传播者支持立场的认同,高度重复下则下降。

六、说服理论的新模式

1、特点:

(1)将态度的改变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并且说服作用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

(2)强调认知的作用,或者说信息处理的作用。

(3)它们赋予接收者更为积极的角色。

2、麦圭尔的信息处理理论

(1)信息处理理论:认为态度改变包含6个阶段或步骤,每一个阶段都成为下一阶段的必要前提。

说服性的消息必须得到传播

→接收者将注意这个消息

→接收者理解这一消息

→接收者接受和服膺所陈述的观点

→新接受的立场得到维持

→期望的行为得到发生

麦倾向于处理的几乎全部是自变量,并将它们分得越来越多,一直到12个阶段。同时他指出,对一个阶段的影响是这面的自变量,对另一个阶段的影响则可能是相反的。例如诉诸恐惧可能引起对消息的注意,却干扰对消息的接受。

(2)启示:一是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认识态度改变过程的全貌,麦指出,在态度改变研究的大量文献中,多数可能仅仅针对接受和赞同阶段;二是提醒我们态度改变的困难,许多自变量倾向在总的效果中相互抵消自己的作用。三是为要达到态度改变的成功,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取得规定的满意效果。

3、安德森的信息整合理论

信息整合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如何将不同的信息整合成为一体。信息整合理论认为将态度改变描述为由说服性消息组成的新信息与由当前的态度组成的旧信息结合的过程。每一则消息都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等级值:指接收者对那则信息的喜好程度;一个是重量值:指那则信息对接受者的重要性或相关性。

对各则信息的评价可以由人在处理信息时以几种方法予以结合,通常有加法规则和平均规则。

4、精心的可能性模式(佩蒂&卡西皮)

对于一个接收者来说,大量处理大众媒介的消息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一些消息仔细检查,而以更简单武断的方式对待其他的消息。

(1)对待态度改变的两种途径:一是抓住主要问题的路线:即接收者积极地处理信息,被观点的理性所折服;二是考虑枝节问题的路线:即接收者不运用他们的智力处理消息中的信息,而更多地是为枝节线索所左右。在对待说服的抓住主要问题路线其积极作用的时候,接收者投入高度的心力;当对待说服的枝节线路其积极作用的时候,接收者投入较少的心力。

(2)说服发生在不同程度精心的情况:

说服发生于抓住主要问题的路线时,高质量的观点通常是是以一种有力的方式提出的。两个因素起重要作用:一是接收者最初的立场与所主张的立场之间是否一致;二是论证的强度。

说服发生于考虑枝节问题的路线时,说服依赖于接收者使用的简单决定规则或提示:可信性提示:人们倾向于相信具有高可信度的信源;喜爱提示:人们倾向于同意他们喜爱的人的意见;共识提示:人们倾向于同意很多人支持的立场。

(3)作用:一是有助于我们去调和说服理论中同一因素相互冲突的研究结果。二是给予态度改变研究中接收者更主动的角色作用。

第十章群体与传播

三种重要的群体形式(04年名解8分,“基本群体”和“参考群体”)

基本群体: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长期、亲密、面对面联系的一种群体,如家庭、工作群体、竞赛队伍、兄弟会和军队的单位。

参考群体:指的是提供了参考标准的群体,该群体是用作参考的,无需归属。例如某学生想加入某兄弟会,可能开始穿得像他们并采取他们的态度。即使他并非兄弟会成员。

偶然群体:是人们临时组成的群体,在被聚到一起之前,人们彼此互不认识。例如人们共搭一架电梯,共乘一辆汽车。

谢里夫的群体规范研究

规范:群体通常拥有某些规则或标准,而这些规则和标准即规范。

结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依靠别人的指导。同时,群体的影响一旦形成便能够超越群体而存在,出现在没有群体的环境中。他的研究给人们以启示,群体对人们的态度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群体规范的形成(本特霍森&莫奈安):在一个新的群体中,人们对适当的行为准则还不确定。他们寻找在过去相似情况下的经验和标准,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导。如果群体成员对新的环境没有采取共同解释的话,他们就要发展一种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对新环境的理解。在群体成员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分享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对未来互动的期望。对正在形成的规范的不同意见可能导致同意规范者修改他们的解释,或者他们试图说服群体接受他们的解释。一旦规范形成,任何试图进一步改变规范控制的行为,都会遭遇制裁。

奥许对群体压力的研究【05年简答10分,什么是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注此题在郭书上p94】

研究课题:在明朗的环境下,群体压力的作用。

结论:有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自身信息相抵触。但是当群体中有一个人始终支持,这种情形便足以消灭大部分的群体压力。即使是以前人们从未彼此见过的偶然群体,仍会发挥很大的影响,基本群体中的群体力量看起来可能更大。

实例:基本群体的政治同质性,同一群体中的人政治态度倾向于相同。

社会认同模式(03年简答15分,何谓社会认同模式?如何用该模式来理解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要充分注意这道考题的意义!!!)

社会认同模式:指出社会群体的定义应该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认为他们自己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按照这种概念,群体的成员彼此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关系,这个群体也不必有一个结构。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这种社会认同感并不经常起作用,而是不时地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出现又从另一种情境中消失。一旦它出现,个人的言行会试图与他所属社会类别的规范一致,并配合相关的情境行动。

该模式对群体看法的改变:第一,它认为群体成员重要的一种分类是根据认知的反应而不是情感的反映;第二,它认为这种人对社会类别的自我定位不仅是一种微弱的联系,而是他们自己心中认为重要的一种群体成员的感觉;第三,它认为,这种对社会类别的认同过程可能产生重要的后果。

大众传媒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第一,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描述哪些群体对哪一特定议题存在争议,从而显示出哪些群体与议题有关;第二,媒介通过描述各种群体是如何对该议题作出反应的,可能指出每一个群体所持的意见,并且告诉认同该群体的人们什么是应该遵守的规范。第三,群体的意见规范在受众心目中的感觉很可能被传播夸大。第四,人们自己承担起维护这种被认为是群体规范意见的责任,且更可能去表达这种夸大的规范。正是在这个时候,对不同议题的舆论可能表现得更坚定更具体了。

群体作为改变的工具:群体结构/群体动力/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参考群体

群体与大众传播(广告中通常使用乐队花车法)

大众传播+群体影响→效果更大

大众传播+群体讨论→效果更大

受众分割【02名解】

一种将群体用于大众传播的方法。这种技巧最初是广告者发明的,被称为市场分割,并运用于广告中。借助于将市场分割,也就是将受众分成许多小的群体,广告者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规范不同的传播策略。电视节目的编排也会采用这个概念,来吸引具有确定人口特征的受众。

公共关系中的应用:

积极反对者/积极支持者/不感兴趣的反对者/不感兴趣的支持者/潜在的意见转向者/未被卷入者

只有积极支持者和潜在的转向者是消息的好顾客。让前者接受强化的信息保证支持不动摇,让后者接受仔细设计的说服信息。

社会营销中的应用

措施:用特殊的消息针对各个群体;选择适用于各种不同群体的媒介。

第十一章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

一、意见领袖及两级流动传播

1、两级流动传播:【01名解】来自媒介的消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意见领袖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同事或

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

意见领袖:【02名解】指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路中,经常为他人提供意见、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散布:一个新观念经过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群体的社会结构内部得到广泛的传播。

2、关于意见领袖的研究成果:

(1)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有效。意见领袖通常是一位革新者。

(2)在基本群体中,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行动高度一致非常有效

(3)在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媒介告知或宣布某样事物的存在,另外一些媒介则使某种行动方案变得合乎情理或使之获得认可。

(4)意见领袖的影响仅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话题。他们之所以有影响力,不仅与他们是谁有关,而且与他们所属群体的结构和价值观念有关。某个领域里的意见领袖通常不太可能是另一个与之

无关领域里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和追随者的比较:相同:同属一个社会阶层或群体

不同:(1)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许多追随者学习消防的榜样。(2)能力(其人的知识):意见领袖在其具备领导资格的领域里必须被公认为是见多识广或称职能干的人。(3)可利用的社会位置:包括两种社会关系,一是意见领袖在本群体内认识的人;二是在本群体之外认识的可以为本群体成员关心的话题提供信息的人。(4)让对该领域有兴趣的人能够与其接触交往。(5)比其追随者更多地接触与其影响范围有关的媒介。小结:意见领袖的作用是通过一切合适的媒介将本群体与社会环境的相关部分连接起来。

3、人际环境

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人际交流的网络,它还是社会压力的源泉,促使人们遵循群体的规范;也是社会支持的源,促使个人保持这些价值观和意见。个人的人际环境是了解他接触大众传播媒介并对之作出反应的行为的基础。

二、创新的散布

1、散布研究:就是对社会进程中创新(新的观念、实践、事物等)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的研究。(两级流动传播模式→多级流动传播模式。两级主要研究个人任何接受信息并传递给他人;散布研究则集中关注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的最后那个阶段)

创新: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

四种散布元素:一项创新;通过特定渠道传播;经历一段时间;在一个社会体系的成员之中流通。

2、创新的特征: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

3、异质性与同质性:同质性:意见领袖与其追随者在许多属性方面的相似性。异质性:多对相互交往的人在属性上的差异程度。在创新推广中,信源与接收者之间往往有高度异质性,因为新观念通常来自迥异于接收者的人

物。

4、创新的决定过程(02年名词解释;03年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把个体采纳创新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他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哪几类?)

这个过程包括下面5个阶段:

(1)获知:接触创新并略知其如何动作

(2)说服:有关创新的态度形成

(3)决定:确定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活动

(4)实施:投入创新运用

(5)确认:强化哐撤回关于创新的决定

罗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5类:

(1)创新者: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更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

(2)早期采用者: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

(3)早期众多跟进者: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但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

(4)后期众多跟进者:疑虑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关系压力;

(5)滞后者: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比较闭塞,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

后果: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后,给个人或社会系统带来的变化。

(1)满意和不满意的后果:取决于创新效果在社会系统内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2)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取决于个人或社会系统的变迁是对创新的一种直接回应还是创新直接后果产生的二级效果;

(3)预料之中后预料之外的后果:取决于变迁能否得到社会系统成员的公认以及是否符合众人的期望;

不同媒介渠道的作用:

大众媒介可以迅速抵达广大受众,传播信息,改变立场不稳的态度;人际渠道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在解决接收者对信息地址或冷漠的问题上比大众媒介更奏效。

大众媒介渠道和外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渠道和本地渠道在说服阶段更为得力。

5、变革代表

变革代表:是一种职业人士,在创新散布中,他们试图朝他们认为有得的方向影响人们采用决定。常常起用地方意见领袖来协助某种创新的扩散,或者组织被视为有害创新的采用。他们通常比其试图影响的人有着更好的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从而异于影响对象。为了克服这一障碍,他们经常需要从本地人那里获得帮助,因为本地人与边个代表竭力影响的人有更多共同之处。

媒介论坛:是一种有组织的小群体,经常在一起接收大众媒介节目、广播或出版物,然后讨论其内容。

6、新闻的散布(05年简答10分,新闻的散布与创新散布有何异同,此题较难,书上无答案)

散布领域的分支之一

(1)不断进化的媒介技术给人们带来获知有关重大事件第一手信息的方式变化:电视>广播>报纸(晚些时候提供细节),口头传播也很重要

(2)绝大多数人是直接从媒介那里获得大部分新闻的,两级模式并非日常新闻传至公众的方式。

(3)与众人利益攸关的新闻事件(新闻价值大)在人口中传播的更快。

(4)真正紧迫的新闻会在各色人中广泛传播,并非两级模式,只从意见领袖到大众这一过程。

第五篇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

第十二章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

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传媒研究思路的变化:态度改变→对认知的塑造

认知心理学:关注世界的重现,即人们在头脑中建构对世界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

议程设置:借助考察人们对哪些特定议题赋予显著性或重要性,这种议题的显著性又是如何获得的。

?铺垫作用:电视新闻报道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总统选举,通过为竞选活动设置议程,媒介还为选民设定

评估总统候选人的评价标准。铺垫作用就是指媒介专著某些问题而忽略其他问题,从而改变选民对候选人的评估标准。选民对总统的评估是根据他们新近看到的新闻报道强调的主题而定的。

?议程设置效果的产生条件

(1)议题的强制性接触和非强制性接触

并非所有的议题都可以引起议程设置的效果。在一个特定议题上,公众的直接经验越少,他们为获取该方面信息就越是被迫依赖新闻媒介,这是议程设置效果才可能产生。

强制性接触:有些议题,公众能够直接亲身体验的,如失业。对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可能不会产生议程设置效果。非强制性接触:有些议题,公众不能够直接亲身体验的,如污染,所以在这方面的信息被迫依赖于新闻媒介。对非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可能会产生议程设置效果。

就非强制性议题而言,媒介的集中报道要先于该议题在民意测验中重要程度的提升;对于强制性议题,媒介的报道和公众的重视是齐头并进的。

议程设置效果在接触新闻媒介和不接触新闻媒介的人身上都能体现出来。因为如果议程设置效果大多数都出现在非强制性接触的议题上,那么人们感知其效果的唯一途径就是接触媒介或与接触媒介的人交流。也就是说议程设置和两级传播交织在一起产生效果。

(2)议题的抽象度——一个议题难以理解或感受的程度

对于具体议题而言,媒介和公众议程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对于抽象议题媒介可能不具备为公众设置议程的能力。

?议程偏颇:即媒介对议题进行的突出报道反映了它对一个特定思想喜爱与否的程度。

?时滞问题:【03年名解】

时泄:媒介对公众的影响从发生到产生效果需要多长时间。研究显示,一则新闻从媒介议程转向公众议程似乎存在一个必然的时间差,这段时间大致是2-6个月。

最合适效果跨度: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相关性最强的时间跨度。不同问题的新闻报道可能需要不同长短的时间,以积累足够的声势并吸引公众的注意。

结论:电视新闻有很强的短期效果,报纸产生的持续更长的效果。人的记忆在议程设置效果上有其独特作用。由于记忆力的自然衰减,议程设置效果会在持续一段时间后消失。

?议程建构:从议程设置出发,比议程设置复杂。认为一个问题从新闻报道到成为公众议程的过程需要一段时

间,并要经历数个步骤,并提出了一个媒介构造议程的方式。其中,媒介使用的语言对人们对议程的重要程度感受有重要作用,名人对议题的评论尤其有重要作用。

六个步骤:以水门事件为例

1)报纸突出报道某些事件或活动,并使其引人注目。

2)不同种类的议题需要不同种类、不同分量的新闻报道,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水门非强制性议题,广泛报道引起注意。

3)处在关注焦点的事件或活动必须加以“构造”或给予一定范围的意义,从而使人们便于理解。水门被定性为党派之争。

4)媒介使用的语言也能影响人们对一个议题重要程度的感受。恶作剧→丑闻

5)媒介把已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事件或活动与政治图景中易于辨认的次级象征联系起来。“找出事实真相的必要”“对政府的信心”

6)当知名且可信的人开始谈论一个议题时,议题建构的速度会加快。

?导向需求:影响议程设置效果产生与否的决定因素。导向需求基于两个因素:信息对个人的相关性和有关对

象的消息的不确程度。信息的相关性越大,事物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那么,人们对导向的需求就越大。人们对导向的需求越高,则受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越大。

?谁来设置媒介议程?

媒介间议程设置【04年名解】:媒介议程设置公众议程,那谁来设置媒介议程。影响媒介议程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来自其他媒介的内容,特别是精英媒介,它常常能为其他媒介设置议程。这一现象被称为媒介间议程设置。总体看来,是印刷媒介引导电视网的议程,而不是相反。

5种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

(1)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传播业者自身的特性、个人和职业背景,个人态度和职业角色。

(2)来自媒介日常工作惯例的影响:

(3)媒介组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媒介机构有许多目标,其中谋利就是多数媒介共有的目标之一,媒介组织的这种目标以各种方式影响媒介的内容。

(4)来自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比如:利益集团、政府的法规等。

(5)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一种宏观层次的社会影响,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影响媒介内容。意识形态处于影响因素等级结构的组顶端,其影响力通过各个层次向下渗透。

?议程设置的应用

公众新闻和市民新闻: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和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而这种发布信息的公民可以称为市民记者。这些新闻借助确认重要的问题和议题,并关注它们,强调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社群,可以看作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实际应用。

先占权策略:记者应该挑战候选人及其顾问现有的假定,认为设置议程是他们的职责。竞选的议程就由选民来决定。通过记者的第一手采访来收集民意。

十三章知识沟假说

?大众媒介的作用:通过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从而缓解他们因为缺乏信息的造成的难题。大众传播有能

力将信息传达到其他方式无法企及的地方,比如大城市及农村的贫民,还有世界上很多落后国家里生活困难的人们。

?知识沟假说:【01年名解,02简答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问题的看法与理解。】随着大众媒介想社会

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比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些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成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特别在人人都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知识沟特别容易出现。而在与某种兴趣有关的特定领域,如体育和园艺,知识沟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作用方式:

(1)在一段时间内,当媒介已对某个话题做过大量宣传之后,文化程度较好的人将比文化程度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2)在特定时间内,较为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应该有更高的相关。

导致因素:

(1)传播技能上的差别: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如阅读、理解、记忆等需依靠教育打下基础基本的信息处理工作的差异。

(2)现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3)社会经济状况良好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他们可能就某一问题与他人展开过讨论。

(4)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的机制也可能在发挥作用。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涉及公共事务或科技新闻的信息,于是就对此类信息兴趣索然。

(5)大众媒介系统自身的本性就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而用的。

扩大或缩小的条件:一个议题引起社会关切的程度;个人寻求信息动机的强烈程度。

假说的普遍性:人们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知识上,还体现在人的态度及外在行为上。知识沟不单是大众媒介一家的力量所致,也应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结合,它们也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导致知识沟的最主要因素还不是社会经济状况和教育,而是受众兴趣(个人利益:关心于己有用的新闻信息;社会利益:即管对对个人的人际环境或人际网络有用的新闻信息,后者与知识获得的关系更密切)

?知识沟与新技术

由于费用的缘故,较为富裕的人就比不太富裕的人有更多的机会从新技术中受益。诸如此类的原因致使传播科技革命有可能让知识沟进一步扩大。而致力于推动基层民主的政治团体和机构也因为利用科技能力有限而力不从心。

改变:公共数据库

?研究新进展

信息寻求行为等级图:金字塔状,从上到下依次是存活和安全、维持和营养、知识追求、充实与发展、随意浏览。一个人在等级中的位置决定着他的信息寻求行为,而且只有在一个层次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致力于获取更高层次的信息。当指向人们的某类信息在某些个人自己的需求等级位置看来无关紧要时,知识沟就出现了。

?填补知识沟

(1)让人们融入各种社会团体(2)确定一次特定传播活动的多个目标受众,然后在巧妙设计送往各个受众群体的消息。(3)记者应突出他们所提供信息的好处。(4)针对不同语言的受众。

第十四章大众传播的效果

一、理论:

1、子弹理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又称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它的主张是,人们极易受大众传播消息攻击,如果消息“射中靶子”就会得到希望的效果。它的出现源于一战后宣传的明显效果。但过于简单化了。

2、有限效果模式(04名解)【郭书P198】:从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一开始,就没有给子弹理论太多的实证支持。相反,许多证据却支持了大众传播只有少量效果这一观点。其中霍夫兰的陆军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大选研究都是这一观点中关键性的研究。克拉珀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说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产生受众效果的必要和充足的原因,而是处于各种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共同起作用。有限效果传播的观点有时也被称后最小后果定律。

3、教养理论/函化理论(03年名解郭书):

主要内容:

1)电视机成为家庭的中心成员,对于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信息量、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就是教养作用。或者说电视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观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

2)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显示观

3)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中

4)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流化发生于不同社会团体的大量看电视者,他们的意见趋同。但是这种"主流"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的。

5)共鸣发生于人口中的特定族群,教养效果在那里非常突出。比如男性与女性中的大量看电视者均认为犯罪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最赞同这个看法的是大量看电视者中的女性,因为她们是现实世界中易受罪犯攻击的对象,因此与电视中呈现的高犯罪世界的描绘产生了“共鸣”。

理论的新发展:

四重的教养可能效果模型:第一级信念:指对外在世界事实的信念。第二级信念:从以上事实推论得出的关于期望与倾向的信念。这两种信念相互有联系,然而第一级信念受看电视的影响,第二级信念则受观看电视和其他因素的诸多影响。第一级信念和第二级信念都可能在个人和社会层次产生,从而创造出一种四重的教养可能效果模型。

扩展的教养假说:教养理论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但可能适用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

新闻折射假说:接触地方新闻内容可能强烈影响对罪行等问题的理解,因为这种消息具有高度可感觉的现实性,其内容又“接近家园”。

文化制度模式:电视节目是高度一致的,电视内容的一致性来自电视节目制作的集中化和追求大量观众的经济动机。

4、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

媒介即消息【01名解】:虽然技术的效果并未在意见或观念的层次上发挥作用,但却逐渐地且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感观作用的比例”或理解的形式。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它影响了我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

感官比例:指我们各种感觉器官的平衡作用。原始人注重五种器官——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但是科技特别是传播媒介使得人只强调一种感官超过其他感官。

5、沉默的螺旋【01名解,05年简答10分,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网络论坛中的舆论现象,为什么?】前提:

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积累性、普遍性及共鸣性。共鸣指对一个时间或一个议题的一致反映,它能发展出一致性,而且这种一致性通常是由不同的报纸、杂志电视和其他媒介的报道共享的。它可以克服选择性接触,而且造成这样的印象,即大部分人看待议题的方式与媒介表现议题的方式是一样的。

大众传播媒介影响沉默的螺旋的三种方式:1)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2)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意见3)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沉默的螺旋:诺利—纽曼认为,在具争议性的议题上,人们对民意的散布形成印象。他们试图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与大多数人站在一边,然后他们判断民意是否会朝赞同他们意见的方向改变。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是站在少数人的意见这边,他们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他们越是保持沉默,则其他人便越是觉得某种特定的看法不具代表性,而他们便越是继续保持沉默。

大众传媒所表达的优势意见和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逐渐减少,合并形成了沉默的螺旋,其中表达优势意见或不表达异常意见的人数日益增加。沉默的螺旋在舆论的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第三者效果【03年简答15分何谓“第三者”效果?试举一个应用第三人效果概念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08名解】

假设: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这个假设分为两部分,一个与感受有关,假设提出,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较大的效果。另一个部分与行动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

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人们其实比自己认为的更易接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实例:对特定种类的检查制。主张检查色情材料的人似乎更担心它对别人的效果而非对自己的。显示了最多第三者效果的受试者最支持对色情材料立法限制。

7、媒介霸权: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大众媒介被视为受社会统治阶级控制、帮助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其他人的工具。

三方面假设:1)新闻记者的社会化包括充满了统治意识形态的报道指南、例行工作规则和导向。2)新闻记者倾向于报道保守的和维持现状的话题和消息。3)新闻记者倾向于表现亲美国的报道和对他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负面报道。

8、电视暴力的效果

有关电视暴利对人们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而提出的不同假设:1)净化作用假说:戏剧主人公的侵犯行为替代性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暴力倾向,因而通过观看电视暴力,可以降低采取实际侵犯行为的冲动。2)模仿假说:认为人们从电视上觉得了侵犯行为,然后再到处面去照样模仿。3)免除抑制假说:认为电视降低了人们对侵犯他人行为的抑制。如果该假说成立,电视暴力可能教导了一种普遍的规范,即暴力是一种与他人交往时可以被接受的方式。

建议措施:电视制片人发挥创造性,更多表现暴力行为受到惩罚和它们带来的消极后果,更多表现不同于暴力方式的其他问题解决办法。

9、社会学习理论

强化理论:是学习理论早期形成的理论,当某种行为得到奖励而被强化时,学习的过程就发生了。但如果这是唯一的学习方法,那么人们旧的自己尝试各种各样的行为,并坚持那些得到奖励的行为而抛弃那些导致惩罚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强化理论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效率较低,人们也可以靠观察和储存观察所得的印象获得一些行为方法,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行为的指南。这种学习也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发生,一些人可以观看电视上的某些人在特定场合的行为,然后在实际生活中练习这些行为。大众传播的许多效果可以通过社会学习的过程产生。10、小结:媒介效果研究发展的历史(03年论述,传播效果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为什么过去效果研究一直占据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位置)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子弹理论:关于大众传播最早和最简单的概念,认为大众传播有相当大的效果。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有效效果模式

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适度效果模式:认为有效效果模式矫枉过正太多,很多研究指出,大众传播的效果比有效效果要大。这些研究包括知识沟、议程设置和电视暴力研究等。

80年代-- :强大效果模式:和子弹理论相似,但更为谨慎。强大的效果并不是普遍或容易产生的,只有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正确的传播技巧才可能产生。

二、效果研究的新方向

1、对真实的社会建构

即一个人逐渐形成自己世界观的过程,包括三部分:客观真实(由事实组成,存在于个人之外并被体验为客观世界的真实)、符号真实(对客观外界的任何形式的符号表达,包括艺术、文学及媒介内容)、主观真实(由个

传播与传播学的起源发展分类研究方法

1、【信息】:香农—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 择制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是集合名次,包括音讯、消息、通知、情报等,是与物质、能量并列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2、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第一,他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 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人对符号意义的赋予和解读,与人的社会属性是分不开的。 3、【传播】:帕克—所谓传播,即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 和看法的社会心理学过程。书上—所谓传播,及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他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在传播过程中,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传授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A、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B、施拉姆说:“我们 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么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教别人,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C、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总的来说,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传播学的起源: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A欧洲源流:塔尔德和他的模仿理论——塔尔德,法国的社会学家,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纯粹的发明是极少的,大量行为是模仿。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的,既然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那么传播也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另外,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做了详细分析,对舆论主体作了严格界定,提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在理性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齐美尔和他的网络理论——齐美尔,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成社会学创始人。齐美尔认为社会学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臵,也就是与谁有这信息传播的关系,齐美尔将这个传播网络描

罗杰斯传播学史

传播学史 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E.M 罗杰斯 引言 思考: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是自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传播学史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史.(与五大社会科学领域关联紧密: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 我们对传播学的印象 先驱者:对传播学做出了重要的思想贡献,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传播学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样看,他们也没有通过在大学里建立传播学院或传播系是这个领域机构化(施拉姆的划分)。 奠基人:没有受过传播学的正规教育,但是从事传播研究,并在这个新的领域培养的新一代的传播学学者。 三大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 传播学史的主线 欧洲起源 三个学派 四个先驱者 集大成者施拉姆 第一部分欧洲起源 19世纪的三大智者 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 《物种起源》精神分析理论批判学派 他们每一个人都以其关于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革命思想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精神在某种精神的意义上,这三人都是创造性的叛逆者,都反抗他们所处的欧洲社会规范,并都为他们的理智激进主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大学模式的建立 1450年后的欧洲大学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的欧洲型大学产生于天主教教会)。 研究性大学的样板是创建于1737年的格廷根大学(德国)。 由此开始了这样的思想:教授应该从事研究以便发现新知识,而不仅仅是将他们领域的传统科研成果传授给他们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其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聆听和背诵他们所听到的知识。 研究性大学模式的建立迅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两个不同的大学模式:一是大学的本科生的模式,即自由的艺术教育模式。 二是注重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性大学的德国模式。

传播学概论-重点(一)

请同学们注意:因为传播学概论重要内容较多的关系,本次是一到七章的重点内容。(请大家根据重点结合书本认真理解记忆,加油:) 第一章导论 学习要点:本章是对传播学总体理论知识的论述。概述了传播学最基本的知识:传播现象的由来及发展;传播的定义与层次,传播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传播学与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联系,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等等。共分为四节。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也就是属于名词解释的题较多。 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基本概念 传播 二、重点问题 1、“传播”定义的三种类型。 2、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一、基本概念 传播学 二、重点问题 1,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英国传播学分为四大流派:麦奎尔社会学派;霍洛伦社会心理学派;奇斯曼政治经济学派;利兹职能学派; 第三节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一、基本概念 大众传播学新闻学实验性的定量分析法思辨型定性分析法 研究对象 二、重点问题 1、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关系? 2、传播学是否与新闻学有血缘关系? 第四节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2,对新闻改革起到参考,

借鉴作用;3,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有重要意义。 课后问答题: 人类传播有哪些主要层次?它们各自的特点是甚么?(此题非常重要) 按照信息传授范围大小: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每个人的自我信息传播,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1,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是合为一体的;2,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3,人脑信息库的内储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 人际传播狭义: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亲身传播;广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层次。人际传播具有社会性,是大量存在的。反馈灵活,互动频繁。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示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了解他人。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群体传播团体传播,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纳入了社会系统。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都包含着能动的相互关系。群体传播会形成凝聚力。个人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支持的力量。 组织传播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 方式有三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某一组织的决策过程与实施过程,也是传播过程。组织是否有权威,也表现在传播的内容是否有可信度。 大众传播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1,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2,所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受众是大量的,匿名的,不相干的;3,信息时代向流动的;4,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大众传播更快捷,广泛;5,由组织,职业传播者发出。

《新闻传播学》书评

《新闻传播学》书评报告 一、基本信息 《新闻传播学》黄旦著,1997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二、作者介绍: 黄旦,男,1954年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新闻学科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原主任张国良教授调离复旦后,黄旦即接手这一“211”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讲座教授(鹏城特聘教授)。 工作经历:1983-1998:杭州大学新闻系教师,曾任新闻系副主任,杭州大学新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1999-2001:浙江大学新闻系教师,任新闻系主任,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2001、7-现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曾任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 研究领域: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新闻与传播思想、大众媒介与社会 主要成果:《新闻传播学》、《媒介是谁:对大众传媒社会定位的探寻》、《也论林则徐的新闻观》、《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报刊思想之演变》、《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等论著三十多篇。2005年底,黄旦教授代表性著作《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现正在进行的课题:《中外传播思想史》目前担任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思想史论、世界传播学说史、传播学研究。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先后留学美国和澳大利亚,多次参加国际传播学学术研讨会。《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获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黄旦教授,无疑是中国中年学者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标竿性人物。 三、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对论题进行了深沉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精要之处,在于始终清醒地以信息观念来考察新闻,揭示新闻是事实的信息这一特质,并紧紧抓住这一核心问题,从多个方面对新闻传播活动及其各种表现进行科学剖析,提出不少新见解,给人启发。本书积极运用传播学等西方学术思想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马克思主义本是开放性的,这不断以人类优秀的科学成果来丰富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 第一章传播概述 第一节、传播的含义 1、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2、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史,突厥传》。 3、传播的特性:(1)形态多样性: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写信、作文)、图像传播(绘画、拍照) (2)时空遍布性:从时间上从古至今、从空间上从南到北 (3)行为伴随性:行为离不开传播、行为本身就是传播 (4)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 4、传播的定义:(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2)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 (3)仪式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4)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5、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1)与信息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2)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生物传播、人类传播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只是广义的传播中的一部分,即人类传播,传播学,即人类传播学 (4)传播定义: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行为; 狭义:人(自身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第二节、传播的类型 1、从符号角度:口语、文字、图像、实物 语言传播(口语、文字)、非语言传播(图像、实物) 从性质角度:人类传播(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非人类传播 2、人类传播的划分方法: (1)二分法(技术、手段):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四分法(范围、规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 3、自我传播:最小是一种传播,是非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至少两人以上,下限明确,上限模糊,无明确的群体正式的组织 组织传播: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之间的传播,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公益组织、互利组织等 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优点:快、广、多、好缺点: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 第三节、传播的结构 1、传播的三要素说:传者、受者、信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 2、模式的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 3、传播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一)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传播学重点

传播学重点 一、人类传播演进过程 1.口语传播时代 语言起源于何时,尚无明确答案。 “汪汪”理论 “感叹”理论 “唱歌”理论 “哟嗨哟”理论 “约克”理论 与工具相关联 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创造不同于语言,一个是自然的过程,而另一个是人为的过程。 文字起源于绘画,即所谓“书画同源”,最初的文字都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如象形字。 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使信息在空间上广远和时间上久远。 3.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媒介的产生需要有两大硬件:纸张和印刷机。 人类曾经使用过的书写材料:泥板、木版、纸莎草、羊皮纸、中国人发明的纸张。 关于纸张: 纸莎草,阿拉伯音译为“伯尔地”,是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类似芦苇的水生莎草科植物,纸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对纸莎草十分崇拜,把它当作北方王国的标志。 印刷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已见端倪,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至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而臻于成熟。 印刷媒介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 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等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 约翰.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西方传播学界常把古登堡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的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 19世纪30年代,大众型的廉价报纸,每份仅以一便士的价格出售的“便士

报”,首先在美国创办。此后,廉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此外,书籍、杂志、广告事业也得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和网络传输应用在新闻编辑出版领域。 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1、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代文明也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狭义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狭义。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发生了三次飞跃: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二是20世纪中的电视,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 电子媒介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 a.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 b.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大脑的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过程。 c.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IT人类进化图) 二、传播 1、传播的定义 郭庆光的定义: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定义的学说: (1)“共享”说:这类定义源于拉丁文的Communicate的意思:“使共同”。威尔伯·施拉姆的定义更进一步:“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2)“影响”说: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贾尼斯和凯利的定义为:传播是指“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3)“反应”说:这类定义吸收了心理学中刺激—反应论的观点,其含义极为广泛和模糊。史蒂文斯的定义是: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4)“互动”说:G.格伯纳: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5)“过程”说:希伯特认为:“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传播不是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 德弗勒和丹尼斯在《大众传播通论》一书中定义更全面些:“大众传播是一

新闻传播学之新闻起源和本源

新闻传播学之新闻起源和本源 一、新闻的起源 1、人类早期的信息传播方式 (1)口头传播又叫口传新闻,是人类最早运用的新闻传播手段之一。口头新闻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报告马拉松战役胜利的故事。长处是灵活、简便。消息不胫而走,有广泛的适应性。缺点:容易失真。 (2)信号传播通过传受双方事前约定的信号传递某种信息(新闻)。长处是传送信息迅速。缺点是传递复杂的内容比较困难。 (3)符号传播,就是通过图画或者某种实物的暗示传递信息。长处是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易懂。短处是必须事先约定其含义。 (4)文字传播,采用文字作为手段,传递信息。长处是与上述三种传播手段比较而言,文字传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拓展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短处是必须识字,且有较高文化程度。 2、坚持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 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唯心主义的新闻起源观有两类说法: 一是“本能说”,他们认为,人类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正是好奇心对远近发生的变化产生无限的兴趣,才有追求、采集和传播新闻的欲望与动力。 二是“意志说”。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非本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新闻这种现象由意志这种本质的“外化”而产生。 二、新闻的本源 1、新闻的本源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论述了新闻的本源和新闻的真实性等新闻学的基本问题。文章中说:“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2、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a、有事实才有新闻;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 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学分:3 总学时:54 理论授课学时:48 实验实训学时:6 参考教材: [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1、作业2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传播类型、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媒介素养,了解和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常见的文化传播现象以及运用一般传播理论指导具体的文化传播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时数:3 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传播的基本界定及其历史。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什么是传播、传播的类型及分类标准。 理解: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及其规律。 掌握:传播的含义、类型;人类传播演进的进程及规律。 3.本章教学重点:什么是传播、传播的类型、人类传播演进的六大进程、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4.本章教学难点:什么是传播、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 6.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传播

(一)传播的含义 (二)传播的类型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演进 (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第二章:信息、符号与讯息学时数:3 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播的材料(即信息)及载体(即符号)。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符号的类型。 掌握: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实质;符号的定义、特征及实质; 3.本章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与功能;符号的定义及其实质;符号的特征;符号的类型。 4.本章教学难点:信息的定义;符号的定义及其实质。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 6.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信息

传播学起源

什么是传播学? 李峰 入库时间:200×年×月××日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①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②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③ 传播学起源: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理论,并提出了种类繁多的传播模式,诸如以文字、图形和数学公式等表述的各种模式。传播学家运用不同的模式来解释信息传播的机制、传播的本质,提示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预测未来传播的形势和结构等。一般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五位:④ 1、 Harold Dwight Lasswell,拉斯韦尔(1902-1980) 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 2、 Kurt Lewin,卢音(1890-1947)德国犹太人。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 3、 Carl Hovland,霍夫兰(1921-1961)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 4、 Paul https://www.sodocs.net/doc/e65009865.html,zarsfeld,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地利籍犹太人。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⑤ 5、 Wilbur Schramm,施拉姆(1907-1988)美国人,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主编了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 大纲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问题 一,传播学的泛化问题。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德国传播学家鲁曼 三,日本学者太田敏诚 四,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五,精神交往理论 六,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七,日本学者秋元春朝《现代大众传播学批判:精神交往论笔记》 八,日本传播总过程理论 九,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分析 十,阿文托夫勒的信息时代的预言 第二章人类的传播历史与发展 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与局限性 2,劳动创造语言以及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口语、文字、印刷、电子传媒时代 4,美国传媒学家A哈特将传播媒介分为:示现、再现、机器媒介系统 5,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6.A托勒夫的《第三次浪潮》 7,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来临麦克卢汉 第三章,人类的传播符号及其意义 一,符号的定义,符号与象征符——特伦斯*霍克斯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CW莫里斯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林进的《传播论》 三,符号的功能 四,符号意义的分类:明示意义、暗示意义,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指示性意义、区别性意义。 五、符号的意义的暧昧性 六,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传播者意义、受传者意义、情景意义 七,象征性社会互动:沃纳丁·赛弗林《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 八,象征性互动理论: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H.G.布鲁默主我、客我。 九,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与内爆《消费社会的文化与结构》 十一,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传播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人、讯息、媒介、反馈、 二、直线模式:拉斯维尔的传播模式、香农—韦弗的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循环与互动: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德弗勒互动过程(在香农-韦弗发展而来) 四,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20200626010008)

课后习题 第一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 )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 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 人 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读罗杰斯的《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有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65009865.html, 读罗杰斯的《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有感 作者:藕海云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6期 摘要:迭尔文和进化论、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三大思想渊源,通过梳理这三大思想对传播学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传播学研究传统的划分问题。 关键词:传播学;起源;读书笔记;罗杰斯 中图分类号:K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18-02 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以下简称《传播学史》)这部书里,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讲起,到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美国大 学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讲述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这部书与以往的传播学理论书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传播学的发展过程概括得更加全面, 传播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学派、理论基本都涉及到了,并且还花了近一半的篇幅来阐述传播学 在欧洲的起源以及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它的贡献就是让人们重新注意到那些以往被传播学理论界所忽视的,但却曾经为传播学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几位学者,比如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米德、库利、帕克等,并且让我们重新审视施拉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施拉姆所总结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夸大了四位奠基人,造成窄化和压缩传播学为个人主义和短期效果为主的研究。而杜威、米德、库利、帕克的传播学研究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高度加以研究的,视野开阔,他们也是传播学技术主义的先驱。通过对《传播学史》这本书前半部分的反复阅读和思考,以及与之前阅读过的传播学理论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绝大多数学者都沿袭了施拉姆的四大奠基人的观点,忽视了芝加哥学派在传播学史上的地位。但其实,无论是拉斯韦尔,卢因,还是拉扎斯菲尔德或者霍夫兰,他们对传播问题的研究都侧重于某些对他们本学科有用的方面,“他们的终极目标,仍是在解答他们本学科的问题,而不是在建立传播理论。”另一方面,也由于施拉姆的过分强调,以及他本人在传播学界的巨大影响力,将后来的传播学研究工作限制在了这四人的理论框架之下,这大概就是前面学者所提及的传播学窄化。而与上述四位学者不同,

传播学论文_浅谈传播学发展的概述

学院: XXXXXXX 专业: XXXXXX 学号: XXXXXX 姓名: 指导老师:

浅谈传播学发展的概述 随着传播的媒介不断的进步,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一个有集中到分散的发展的历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要不断摆脱传播的局限,去实现自由传播的过程。传播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陌生,而且是相当的熟悉,传播多指消息、意识等精神内容的传播,也是人类所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但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传播,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一、传播的定义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传播的历史,传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众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考察,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说,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家W.施拉姆认为:“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是我们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二是“影响(劝服)”说,是由美国学者J.露西和G.彼德森认为:“传播这一概念,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三是:“符号(信息)”说,是由美国学者B.贝雷尔森认为:“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主要媒介……所进行的符号的传送。”其实,在这么多的学者提出的定义中,所谓传播即是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者过程,在许多的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的人认为传播即是人类传播,而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得出,传播学就是人类传播学。 二、人类传播的历史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当中,人类传播是先由口口相传到文字符号进而慢慢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新媒体传播,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传播作为传在播媒介中发挥这一个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化中的巨大作用,我们都知道,媒介的传播是在其发展活动中具有自身传播的特性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推动。 在传播媒介的发展下,新媒介的不断壮大,经历着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是语言媒介阶段;二是书写媒介阶段;三是印刷媒介阶段;四是电子媒介阶段。其中,我认为文字符号占有重要的地位,符号是人类智慧最璀璨的,它是使人类的文明成果播扬四方,传播无非是传者和受着之间对符号进行编码、解码的过程。因此,对符号的运用水平与能力,决定着传播的成效。在符号的发展之下,语言和符号又是不同的概念,在当今社会之下,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传播中,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表达的。一般来说,非语言传播的符号有身体运动或运动行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传播学理论]第一章传播学:起源与建制- - 1楼Tag:传播学起源建制 一、“当今”的传播学 1)关于学科划分: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Science vs. Social Science vs. Humanities) a、人文学科 eg., 文史哲艺术等, 关心价值命题,“normative questions”,”what should be” b、社会科学 基础社会科学vs. 应用社会科学 基础社会科学(狭义的社会科学)如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 应用社会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法律、教育学等等 对“实然性”问题(社会现象)的探求,“What is….” 2)传播学作为学科建制 a、学科地位尚不稳固,尚未进入常春藤名校 b、不过,由于其应用性,学生人数和教师队伍都在迅速扩张。 具有基础社会科学与应用社会科学的双重特点。 既有学术的成分,同时也成为一种职业训练(profession) c、在学术建制中处于多重位置,体现了传播学进入学术建制的多重路径 与新闻学的结合 与言语学的结合 与信息科学的结合 d、有的归在广义的社会和人文科学范畴之下 如Iowa 的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和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都在一个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之下。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的“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rts”在 College of Letters and Sciences 之下。 Stanford University 的“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e、有的则与其他学科结合成为独立的××与传播学院 由原先的言语系扩展而为传播学院,重点研究人际传播 与原先的图书馆学结合,成为新的信息科学和传播学院。 有的由原先的新闻学院扩展,成为独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并将广告、公共关系、影视制作等专业纳入 例如,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School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nication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的“School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nication ” f、有的独立门户,成立传播学院,(由富裕的媒体所有者捐助) 例如,U Penn 和USC 的Annenber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g、世界各地的传播学建制 ■欧洲 英国:Media Studies;Cultural Studies;Hum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拉美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_绝对权威免费版

传播学起源方法和应用(仅供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传播学理论 第一篇改变中的媒介景象 第一章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1.大众传播的特征: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二、新的媒介环境 1.信息超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2.在线服务 3.因特网(Internet):主要将许多计算机链接在一起的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可以用于连续的电子信息传递,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递以及个人或计算机群之间的双向传播。 浏览器软件:马赛克(Mosaic)、网景(Netscape)使网上资料更易于接触。 三种普遍使用形式: 电子邮件(E-mail) 新闻组和邮递名录(Newsgroups and Mailing Lists):一种信息共享系统,对一个话题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可以通过它交换信息和看法。新闻组允许消息的消费者对消息作出迅速反馈,优于报纸和杂志。 万维网(WWW):一个计算机系统群,在该群中许多计算机上的信息可以迅速、方便地被多个其他计算机获取。现在的网络用页(page)来形容。 对网址的访问数量通常通过“点击次数”(hits)来衡量,也就是网址被用户敲击的次数。 如何发挥商业部门网址的最大用途:最好的网址不应该仅仅把广告者的消息硬塞给用户,而应是互动的,网址应提供给用户许多途径,介入在线活动和资源之中。 对因特网的批判: 1)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转变会导致语言的枯竭。电报式的“苍白语言”2)迫使人们离开真实世界,代替真实社交,例如虚拟社群。3)关于品味、伦理、合法性等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网络上的诽谤。4)相比于报纸或杂志上印刷发表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的真实性没有经过核实。5)并非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 4.代理人:电脑机器人、电脑代理人、数字化管家等形式,帮助人类对可利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它们会在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帮助用户搜索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等。 5.新式新闻:一方面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如总统候选人在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将政治新闻做得有趣些;另一方面指候选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受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美国是传播学诞生地

美国是传播学诞生地 ——从移民国家及芝加哥学派的发展角度看 实际上,刚刚接触传播学的我对传播学的印象可以是比较模糊且浅薄,一切对传播学的了解都是来自老师口述和书本知识。这个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年轻学科,从初具规模到如今的快速发展,已有70余年的历史。诚然,传播学是一个快速成长朝前发展的一个学科,但就像罗杰斯所说“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流淌。”这也是老师上课经常强调的一点。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 19世纪开始,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欧洲迎来了一场知识和技术的革命。在那个新旧思潮不断交锋的年代,孕育了一大批惊才绝艳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其中以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对传播学的产生发展贡献最大。诚然,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等理论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而他们的研究又不约而同的推动了传播学的孕育产生。这从侧面证明:传播学的建立和发展本质上是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衍生。由此可见,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也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在美国的发展密切相关。 “传播学在美国的开始是这一领域之欧洲起源的直接产物。1930年左右,由于希特勒的上台,学术思想跨越大西洋的步伐大大加快了。可以说欧洲送给美国知识生活的最宝贵礼物是希特勒的一个结果。”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使一大批欧洲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向美国逃亡,希特勒挑起的二战也加速了知识分子的迁移,这也是欧洲根源转移到美国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从另一方面,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移民历史使其成为欧洲知识分子逃亡中的首选。知识分子向美国的迁移同时推动美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并且美国对移民放的政策和包容的态度也鼓励了那些科学家研究的开展,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存在的有关的社会问题既激起了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又对相关的社会研究提出要求,推动了社会科学在美国的兴起和繁荣,为传播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学科基础。 芝加哥,作为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当时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的繁荣吸引了众多的外来者到此定居,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村人口和新外国移民。芝加哥仿佛美国社会在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贫穷和财富、污秽和奢侈、动荡和犯罪等问题尤为突出。与此同时,这一巨大、迅速发展的城市没有一个主要的大学,芝加哥大学应运而生。而事实上,芝加哥大学的主要创学资金来自当时的“强盗资本家”洛克菲勒,他创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同时也为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金,它资助了传播学的其他先驱者中的每一个人,一大批极有能力的社会科学家也在此情况下展开了他们的研究,这促进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发展,从而推动芝加哥学派的发展繁荣。而纵观美国历史,你会发现,这些“强盗资本家”实际上是早期美国优秀大学的主要投资者,如J·霍普金斯捐赠创建的霍普金斯大学、L·斯坦福投资建立的斯坦福大学等,这些大学为美国培养了大量高端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社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社会整合。我们或许可以说,在美国特殊时期存在的“强盗资本家”们在

第14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14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1.传播学的形成 (1)传播学形成的原因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 ①传播媒介的发展。由于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媒介增加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同题。 ②历史社会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③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2)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原因 ①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②在1933年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2.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欧洲源流 ①塔尔德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他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在于: a.模仿理论。塔尔德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的,因此传播也就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对后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在很多创新与扩散的研究中,也能看到塔尔德的学术身影。 b.对舆论的分析。塔尔德在1901年出版的《舆论与群集》一书中,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概念作出了严格界定,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②西默尔 西默尔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化论》、《社会学》和《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 西默尔是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并且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人与人通过信息交流组成群体,进而形成社会。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西默尔把这个传播网络描述为“舆论的厨房”。这些观点为后来的传播学者分析人类的传播网络提供了理论支持。 (2)美国源流 ①杜威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传播学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