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经济状况

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经济状况

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经济状况
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经济状况

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经济状况

随着统计局数据的发布,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的“成绩单”终于出炉了。食品工业,既没有某些垄断行业的暴利,也没有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迷人蓝图,但却关乎最基本的国计民生,如同我们日日所食的大米饭,虽不出彩,却必不可少。而这份成绩单也反映出了该“考生”稳定的水平与扎实的能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不含烟草,下同)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09%,超过全部工业企业的0.79%,利润总额增长速度超过6.94%,同全部工业企业的-1.79%,形成明显对比。

企业数量

截至12月末,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39518家,较上年增长5.4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数量24897家,食品制造企业8266家,饮料企业(包括酒、饮料和茶制造)6355家,较上年分别增长4.68%、6.23%和7.51%。

行业资产状况

截至12月末,食品行业总资产为61720亿元,占到全国工业企业资产的6.17%;负债总额为29470.8亿元,为全部工业企业负债的5.25%,资产负责率为47.75%。其中,流动资产总额31673.2亿元,资产速动比率为51.32%。流动资产中扣除库存存货、产成品和应收账款货币性资产14554.8亿元,占到流动资产总额的45.95%,食品行业货币资产总体相对充裕。

行业经营状况

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4118.4亿元,为全部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9.44%;利润总额为6807.4亿元;同比增长6.94%,好于全部工业的-1.79%。食品行业利润总额占到全国工业利润的10.71%;税收总额为3435.3亿元,为全部工业企业的6.88%。利税总额为10242.7亿元,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9.03%。

按6月末就业人数,人均销售总额为141.29万元,为全部工业企业的1.18倍;人均利税总额为13.90万元,为全部工业的1.13倍。

2015年食品行业营业利润率为6.54%,是全部工业企业利润率的1.14倍;营业利税率9.84%,为全部工业企业的0.96倍。

资本运作效率

2015年,食品行业总资产利税率为16.60%,为全部工业企业的1.46倍,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投资收益。总资产周转次数为1.69次,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3.29次,均明显高于全部工业企业的周转次数,较高的资产周转次数提高了资本的运用效率、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

企业营业成本

食品行业的各项成本总计达到100039亿元,为全部工业企业成本的9.28%;其中,主营业务成本为88664亿元,为全部工业企业主营业业务成本的9.38%。

综合销售收入、产品库存、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截止12月末食品行业增加值为190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4%,同全部工业企业1.22%的增幅形成鲜明对比,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67%。

可见,在民以食为天的硬道理面前,经济不景气也奈何不了我们坚挺的食品工业。

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体发展健康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03-01 [ 大] [ 中] [ 小] 打印核心提示:近日公布的2015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食品工业资产占全国工业的7.1%,主营业务收入占10.3%,主要经济指标占比和2014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北京(https://www.sodocs.net/doc/dd10229670.html, / https://www.sodocs.net/doc/dd10229670.html,)--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体保持了健康发展,生产增长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继续改善,投资规模扩大,价格低位平稳运行。近日公布的2015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食品工业资产占全国工业的7.1%,主营业务收入占10.3%,主要经济指标占比和2014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2015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若不计烟草制品业,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5%;食品制造业增长7.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7.7%;烟草制品增长3.4%。

2015年食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万亿,达20205.7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制造业高0.3个百分点。食品工业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3.6%,占比比上年略有下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共同拉动,使食品工业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发展。

2015年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前10位的地区是: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广东、湖南、福建、安徽和吉林,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328.02,占全国食品工业66.5%。和去年相比,前6名位置没有变化,后4位中,吉林替代辽宁进入前10。

进出口方面,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进出口食品99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其中出口3805.7亿元,增长1.6%;进口6112.3亿元,下降2.1%,贸易逆差2306.6亿元。前十大类出口食品,出口量增加的有5类-蔬菜、水果、软饮料、茶和酒。进口方面粮油食品共进口1.41亿吨,增加21.4%,价值3596亿元,下降5.6%,占全国食品进口总值的58.8%。

总体而言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食品工业将继续发挥国民经济支柱的作用,努力完成中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2015年度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出炉

2016-01-12 10:31:41 来源:中国食品报

食安中国城市论坛暨2015年度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集结社会各方力量筑就食安铜墙铁壁

1月10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业务指导,新华网、中国医药报社、中国食品报社共同发起主办的“食安中国城市论坛暨2015年度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办。十一届全国政

协副主席厉无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顾勇华等多个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等知名专家出席此次论坛。

与会专家指出,尽管政府和企业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时有发生的负面炒作,如“僵尸肉事件”等仍令公众对食品安全产生诸多困惑。专家呼吁,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亟待加强。来自基层的监管部门执法负责人认为,现阶段要将挖掘、消化食品安全风险存量作为首要任务,同时遏制风险增量。

此次论坛权威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10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战略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一带一路’为食品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马铃薯有望成为中国第四大主

粮”“世卫组织称吃火腿香肠致癌”“‘僵尸肉’说法不科学,但走私肉存在巨大隐患”“‘福喜’更名为‘欧喜’恢复生产”等新闻入选。

监管

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向纵深开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致辞中表示,此次“食安中国城市论坛”活动群贤汇聚、共话食安,对深入推动“食品安全中国行”、搭建多方参与的食品安全交流平台、促进食品安全健康发展、探寻食品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具有积极意义。他指出,被称作“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于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迈出重大步伐。“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首次将食品安全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说明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向纵深开展,积极推进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这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提供法律和机制上保障。

滕佳材谈到,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初步构建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格局,进一步巩固了食品安全整体形势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但当前食品安全依然面临诸多考验,各种风险仍未彻底消除,如环境因素导致的食品污染、网上食品经营违规问题日渐凸显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监管部门和社会各方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筑起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专家

十大食业新闻凸显四大特点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在对“2015年度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进行点评时表示,从此次入选的食品行业十大新闻可以看出,尽管政府和企业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时有发生的负面炒作,如“草莓事件”“僵尸肉”及“培根等加工肉致癌”等,造成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很多困惑。为什么2015年食品安全总体向好而老百姓不领情?其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的风险交流存在问题。

陈君石指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需要加强。新食品安全法中有六大条款与风险交流相关,对于政府、企业、媒体在风险交流方面应该做什么及如何对待食品安全虚假新闻有明确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了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真实,指报道;公正,指评论。”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顾勇华如是说。

顾勇华认为,此次评选的十大行业新闻,符合中央八项规定第6条中的3个标准,即工作需要、有新闻价值及有好的传播效果。一是以科学态度宣传科学内容。二是以法治的精神宣传法制。三是体现国际视角。四是回应社会的关切。通过推出专业新闻,引导更多媒体找到真正的行业新闻在哪里。

陈君石认为,从长远来讲,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安全是一个基本底线,真正的发展,真正为消费者服务,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营养健康。

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他说,我国慢病发生率的逐年攀升,显示出公众对不良饮食习惯的改变还未做到足够重视,而我国现有的食品生产结构和健康的需求结构也存在差别,“未来,在调整供给侧方面有很大的空间”。

行业

抛弃旧思维打好食安持久战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在大会致辞中指出,食品工业在工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全国轻工业的44%左右。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克服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等困难和挑战,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去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1,853亿元,同比增长4.98%,高于全国工业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773.85亿元,同比增长8.54%,高于全国工业10个百分点。

步正发认为,此次论坛盘点和梳理了过去一年食品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发布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既是对中国食品行业2015年和“十二五”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对“十三五”的思考和展望,对于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有着积极作用。今后将支持和帮助《中国食品报》等新闻媒体更好地搭建创新共赢平台,服务食品产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当前我国食品工业仍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发展机遇期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环境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分化加剧,风险隐患上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望和科学认知对食品工业的挑战更为严峻,食品工业结构性矛盾以及影响食品产业链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如何彻底抛弃旧思维,打好持久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步正发指出,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食品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下力气解决食品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步正发介绍说,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应从以下4个方面做起。一是增强适应消费需求的创新能力,扩大有效供给。根据新常态下的食品需求结构变化,加快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升高端产品比重,着力开发营养、健康、安全、新鲜、美味的绿色食品和适应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功能食品,培育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满足和创造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食品消费需求。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科技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引领支撑作用。培育新产业同改造传统产业并进,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强化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对保鲜、保藏、营养、安全、健康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大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互联网+,为提升食品质量、企业管理水平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增强产业发展新动力。三是以质量管理和绿色制造为核心,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食品制造体系。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信誉和绿色制造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内在素质,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食品品牌价值评价的国际化进程。四是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根据产区功能和地区特点发挥食品产业优势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高食品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

基层

消化风险存量并遏制风险增量

“对于食品安全监管,要消化风险存量、遏制风险增量。”广东省珠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唐本雄说。如何共同应对食品安全这一关乎基本民生的发展议题?作为来自基层的食品药品监管者,唐本雄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以“三力两基”的态度落实“四有两责”监管机制。

唐本雄表示,食品安全不仅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在道德失范和风险管理失效的情况下,谁来声张正义,运用法律规范、约束和纠正不法行为发生,需要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国家机器。这就要求加强监管能力。珠海市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结合特区实际,提出构建“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特区新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突出监管能力建设。现阶段,将挖掘安全风险存量作为首要任务,加大查处力度。去年查办案件达346宗,同比增加309%。此外,还在大型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和高等学校建立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30个。力求通过5年努力,实现监管能力建设现代化。

唐本雄指出,要以“三讲两优”的做法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满意度。讲政治,主要解决监管为了谁的问题;讲技术,主要解决监管有人无力问题;讲作风,主要解决监管有力无心的问题。“要坚持学用结合的学风,不摆花架子”,还要以“三主两业”思路促进社会共治的形成。在培养公众主人翁意识方面,要持续宣传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法律常识,使公众正确理解广义食品安全,包括供给力、价格承受力、保障力、发展力,将公众感性的、绝对的安全观,专家的理性的、相对的安全观,媒体鲜活的、启示的安全观和监管者法制的、科学的安全观有机统一起来。“要发挥‘千里眼、顺风耳’作用,打通监管者与公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扩大公众关注度和参与度”。

中国食品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国胜在会上谈到,通过此次论坛上的深入交流,深切感受到社会各方共保食品安全的决心和共促食业发展的信心。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这件大事,共创健康中国,共圆中国梦。“作为食品行业内惟一一家综合性专业报刊,《中国食品报》今后要传播科学知识,讲好食品故事,践行社会责任,促进食品安全。”黄国胜表示。

此次论坛还向大好河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葆婴有限公司、惠氏有限公司、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颁发了“2015年度食品行业成就奖”。荣膺“2015年度健康产业慈善公益杰出贡献奖”的葆婴公司的代表表示,要想真正做到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在原料采购上,坚持高标准的全球采购。一方面保障原料中功效成分含量充足,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原料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对胎儿和婴儿安全的标准衡量所有产品。本报记者王薇王小萱实习生付傲蕾/文唐卫/摄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食品工业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满足于维持生存所需的初级食品,过去人们只要求吃得饱而现在要求吃得好,要求通过工业加工提供品质优良、卫生安全、营养合理、方便实惠的食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劳动强度、不同健康状况人的需要,这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进步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一个要求食品“返本求真”的热潮正在形成。 中国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食品工业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光辉业绩。2002年中国食品工业突破1万亿元的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0%左右,连续8年位居工业部门之首。2000年比上年增长10.1%,2001年增长12.7%,2002年为16.6%,2003年年增长率达到17%,中国食品工业进入高速成长期。2003年从产品来看,同比增长名列前五位的是:液体乳,增长63.27%;乳制品,增长30.87%;发酵酒精,增长26.08%;机制糖,增长25.81%;鲜冻畜禽肉,增长23.48%;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四大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发展态势最好。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国食品添加剂产值约300亿元,约占世界食品添加剂销售额200亿美元的15%,而且保持了多年连续增长的好势头,某些产品已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添加剂市场,纷纷进入中国,独资建立食品添加剂厂,或寻找国内基础较好的企业合资控股生产食品添加剂。因此,今后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饮料生产2003年总产量为2374.4万吨,其中碳酸饮料666万吨,果汁及果汁饮料310.8万吨,瓶(罐)装饮用水955.9万吨。总产值813.9亿元,销售收入774.4亿元,利税总额103.6亿元,利润总额64.3亿元。我国饮料生产总产量20世纪8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接近30%,10年增长了10倍,90年代则在22%以上。从我国饮料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增长率的变化是合理的。可以说,我国饮料工业的总产量在20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近年的增长略有放慢,但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2003年我国经济受到了非典侵袭的影响,即使在这种不利因素的严重干扰下,我国饮料工业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这充分反映了我国饮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时间:2010-09-06 17:31:52 文章来源:中华机械网中国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专家预测,全国食品工业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10万亿元以上,位居各行业之首,成为真正的天字第一号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食品工业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如何挖掘具有较快发展潜力的市场,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为中国食品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健康观念的变化,食品更多地在风味化、时尚化的基础上,迈向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低糖、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是一个发展趋势,功能食品、功能饮料层出不穷,并逐渐走上国民一日三餐的餐桌。大众食品功能化,功能食品产业化正在成为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我国食品工业要坚定不移地走“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的道路,才能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食品优质化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 食品优质化,就是要求食品企业要生产品质优良的安全食品。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也就是说,食品安全不只包括卫生安全,还应包括营养安全,要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绝大部分质量稳定,产品合格率一

年比一年高。但是应该承认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①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②食源性疾病和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较多;③食品质量不合格、不达标问题比较突出,食品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④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比较普遍;⑤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今年7月1日,《小康》杂志总第107期刊发的《中国人安全感大调查》一文指出,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安全、医疗安全、婚姻安全等11项安全问题中,食品安全以高达72%的比例成为我国消费者的最大关注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不仅让老百姓吃起东西来小心翼翼,而且也成了我国政府的一块心病。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上述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我国食品工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小作坊、摊贩较多,90%以上是中小企业,增加了监管难度。二是食品行业自律约束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守法诚信意识不强,质量安全措施不落实。三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监测检测评估预警体系建设等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支撑不足,政府相关部门的执法监管能力较弱。四是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部门协调合作难度大,监管边界不够清晰,基层监管力量不足,一些地方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措施不得力。对此,我们要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在实现食品优质化,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政府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

当前xx宏观经济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现状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着手。从经济增长来看,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复苏缓慢,复苏的基础还稳定;从就业上看,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上升,社会有效吸收就业,再就业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物价上看,当前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水平持续上涨;从国际收支看,总体顺差任然存在,但顺差额在减少。 1.经济增长GDP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日趋佳境。尤其是1996年底中国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的十年间,中国经济走过了一段持续“高增长,低物价”的辉煌历程,从而使中国经济彻底摆脱十年前“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特征。2006年中国GDP更是大增 10.7%,GDP总量首次突破20亿大关。 从长远看,中国庞大的农业劳动数量和“三农”问题仍将是困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转变的最大难题,尽管我们的工业GDP比重曾高达50%以上,但事实上我们仍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这便是矛盾的症结所在。同时,节能消耗和环保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我们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并采取相关措施,大力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国将大力发展无污染高技术的第三产业。 2.就业方面 劳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一国的国民收入中,很大一本分来自劳动力的贡献,因此,对劳动力必须加以充分利用。而劳动的实现就是就业。 只靠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必须引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是4%,由于产业的转型,许多产业都向高技术方面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急剧下降,由于现在许多企业都需要知识型人才,导致一大部分非知识型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在家滞留。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通货膨胀

中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回顾

食品工业“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状况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 “十二五”期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全国食品工业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顺应市场变化,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生产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多数经济指标提前完成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一、食品工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 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在满足市场需求、转变方式、优化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行业稳定健康增长。 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9万亿元,比2010年的6.3万亿元增长了72.7%,年均递增约14.6%,略低于“十二五规划”中“食品工业年均增长15%”的目标。 2014年,食品工业上缴税金总额9241.55亿元,比2010年增长79.9%,年均增长14.8%;食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581.46亿元,比2010年增长95.1%,年均增长18.2%。 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8.8%提高到2014年的10.0%,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10年的0.88:1提高到2014年的1.05:1,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根据我会统计,2010年超过百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有27家,2014年,全国达到和超过这一规模的食品工业企业有54家,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百亿元食品工业企业超过50家的发展目标。 2014年规模以上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共计5789家,占食品工业企业数的15.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54.0%;实现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 62.9%;上缴税金占全行业的83.2%。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国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更加重视节能环保低碳发展。2011年—201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3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3.43万亿元,增长1.5倍。 2014年全国食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61.8%,年均增长27.2%;全国食品工业总资产6.58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66.6%,年均增长13.6%。 食品工业是最早开放的竞争性行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食品工业企业已经适应了按市场经济方式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目前,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88%是由企业自筹资金解决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等其他资金来源只占到全部投资的12%。 四、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在中央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指导下,食品工业区域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着不少下行压力,如企业利润增速低迷,过剩产能仍有待消化,出口需求疲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等等。但总体上看,支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然存在。 一、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近几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在我国,就业吸纳人员最多的就是服务业了,并且这几年来服务业所容纳的就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服务在加速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许多的就业人员,这也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预计在2015年新增的就业人数可超过1000万人,总体的就业压力不大,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较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物价温和回升 从物价方面来看,我国的工业消费品的物价基本上保持稳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从服务价格来看,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工资逐步上涨,使得一部分生活服务品的价格上涨。从食品价格来看,大部分的粮食都增产,粮食价格比较稳定,但是相对来说,蔬菜、肉类的价格会微涨,这可能与劳动力工资上涨有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从资源产品方面来看,近几年的资源性产品在不断地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出现高物价的局面,这与国家实行的节能减排,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有一定的联系。此外,纵观全国的房地产业,房价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房价实现了小幅度上涨。 三、国民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速 纵观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我国的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其发展的潜力还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6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现状:增速正在放缓 中国的食品在过去的24年,一直是以比较高的速度在增长。2014年达到万亿。但是2015年,只有万亿,增速放缓。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折算成GDP,大概一半,食品占GDP的6%。目前,国内食品饮料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且大都以酒类和罐头食品为主。同时,质量保障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而在国际食品工业发展方面,他指出有如下几个特点:常规食品稳定,健康食品发展快;创新推动发展,龙头企业成为行业支撑。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不足,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不够。同时,可以看到以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规模、集中度增加,规模增大,企业数量减少,这是一个趋势。此外,中国市场要走向世界,这也是一个趋势。 二、需求:消费者、社会经济两驾马车 (一)首先是消费者需求: 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对食品加工的要求更加严格。 2、营养缺乏与营养过程并存,健康食品成为最佳选择。 3.生活方式以及节奏的改变,驱动食品产品向方便化转型。比如日本的速冻食品消费和GDP相关联,方便食品或者速冻食品会提高。 4.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美食和享受饮食文化成为趋势。 (二)其次是社会经济需求 1、国民收入水平持续升高,食品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2、居民收入与消费同步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三、机遇与挑战:企业需要正视 (一)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的机遇: 1、一带一路助推食品制造全球化。 2、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形态和组织形式转变。 3、大数据有助于掌握食品需求动态。 4、大数据帮助及时准确掌握食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动态。 5、物联网技术使得食品产业链全过程透明,保障食品安全。 6、基因测序大众化让精准营养食品成为可能。 7、老龄化推动保健食品、特殊膳食快速发展。据说到2025年,老年人会突破3个亿。 8、厨房革命加剧,推动方便食品快速发展。 (二)食品饮料企业面临的挑战: 1、资源不足,食品原料供应国际依存度越来越高。以牛奶为例,没有这么多的奶源来供应这么多的人口,这就是一个客观情况。 2、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三废”排放企业以前客观考虑不够,现在、以后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很大的一块是环境污染给带来的压力: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 3、国家战略的需求与挑战。 4、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升。 5、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人口红利正在丧失。当然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往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应该是大家看得比较清楚的。 四、趋势:营养健康成消费者首选 (一)食品工业需求很大,预计还会有比较高的速度增长。同时食品安全应该是成为基本保障。

我所了解的中国经济状况

北京,一个所谓的一线城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它有着很高意义上的代表性。北京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然而,中国不只是只有北京一个一线城市,还有上海、广州等地。这些城市的发展更进一步的影响着中国整体的发展,它们是“领头羊”。 中国的二线城市最多,我们可以用“大众化”这个词来比喻。因此,这些二线城市的发展则是中国整体发展的基础,它们是“后盾”。 中国的三线城市的数量尽比一线城市多一点,但有限,多为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它们发展的缓慢,而且达不到人们的预期效果,它们是“成绩中后生”。四线城市则为“成绩后等生” 我国的发展是:“领头羊”凭借着坚强的“后盾”拉着“成绩落后生”牵着“成绩后等生”向前进。 我国根据: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区域辐射力来划分出我国的一、二、三四线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每一线还要分强、中、弱三等。然而,在城市中还有区县,区县下还有乡镇,乡镇下还有村庄。这些各自还要分强、中、弱三等。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国家自身来说是有利也有弊的。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经济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会出现是必然的。我认为这是一种慢劣的循环。我所谓的“慢劣”是:慢——改变、执行政策缓慢,这使部分发展缓慢的地区的人民自身的各种思想、文化、知识意识得不到良好的、显著地提高,从而达不到能正确的接受国家下达的政策,这往往会导致政策实施的缓慢,甚至实施的停滞;劣——环境、条件、措施、待遇恶劣,这使人们不愿意去那些欠发展的地区从事各种工作,因此这些地区的各种领域的发展会减慢,从而导致欠发展地区的环境、条件、措施、待遇等出现越来越差的现象。 政治、经济、文化这三种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发展是一棵大树,人民是树的根基;政治则是树的主树干;经济和文化是树的枝干。其余方面的发展则是这棵树的枝叶。一棵树不能缺少根干枝叶,一旦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则说明这棵树是不完整的、不完美的。同理,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我国为了缩小自身的发展差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有一些措施是不完整的,他们只能在局部的环境中加以实施,然而那些不完整措施只占少部分,这是必然的,因为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当下社会中,我国的政治局面在相比的条件下是稳定的,经济的发展不是非常稳定的。无论在哪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都是处在时时刻刻的变化之中,他没有固定的方向、规律和模式,因此经常出现财政危机现象,进而更有可能的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 不管是哪个国家,人民都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穷人都是比富人多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很注重民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民生,在部分贫穷、落后、偏远的地区,民生是需要重视的头等大事,但又是处理起来最困难、最麻烦的。

2016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2016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之而来,中国食品产业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与趋势。 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并不意味着经济收缩,其GDP总量和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从整个食品行业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食品行业发展增速和盈利水平将出现回落。以中国A股市场食品饮料行业73家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三年多来食品企业经营数据的变化,发现食品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都呈现出回落态势。 随着国内冷链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食品企业将加大中央厨房的投入,为餐饮行业生产定制产品。食品企业面对众多餐饮客户,因而拥有规模效应,成本低于餐馆自己的中央厨房。 在动物蛋白行业方面,特别是乳业、肉业领域,国内食品龙头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近两年,由于牛肉结构性的供给短缺,中国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投资以供应国内市场以及全球市场。2015年9月,上海梅林计划通过现金增资方式,认购新西兰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商——银蕨牧场牛肉有限公司,实现控制国外优质牛羊肉上游资源的战略布局。2015年10月,山东得利斯成功签订了澳洲第七大牛肉加工商的部分股权收购协议,实现从猪肉加工市场到牛肉市场的业务拓展。 在逐步摆脱“不够吃”的大问题后,如何破解“不敢吃”的局面成为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就政府监管层面来看,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2015年10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预计,2015年以后至2020年左右,将是我国肉菜类食品溯源建设的加速推广期。 相对于传统零售渠道,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额正逐年快速增长。而中国食品电子商务正逐渐发展成为整个电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Euro Monitor的数据分析,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由线下到线上的转移使得2014年线上食品与饮料的销售额增至667亿元,同比增长49%。 在中国,线上平台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分销渠道。近年来,类似中粮我买网等大量垂直型食品电商在迅速崛起,为消费者在平台型电商之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一发展趋势也对物流、仓储、存货管理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商平台销售的食品中,进口食品和生鲜食品,增长潜力尤其巨大。目前,生鲜食品只占线上平台总销售量约1%。但是在过去的三年,生鲜食品已成为很多线上零售商的主要业务,销售量也随之飞速增长。在我买网、1号店和美味77这类主要销售食品的线上零售商中,

2017年度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

2017年度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 项目工作总结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018年12月

2017年度“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 项目工作总结 “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对食品工业经济运行状态结果的定量描述,可以更直观地反映食品工业相关经济运行指标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快速解读食品工业及其子行业的运行情况,把握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政府政策调控和企业经营决策等提供支持依据。为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自2016年在协会行业统计信息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编制和发布工作。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结合食品行业信息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2017年、2018年逐步开发、完善和更新“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系统”,现将相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工作简况 2017年,协会为做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工作,专门聘请从事开发指数研究项目和经济学领域专家,共同进行系统开发。在大量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指数系统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搭建指数系统结构,确定关键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数,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计算结果。 2018年,经过专家反复会商,模型调试,专家论证后,确定系统,开始实施,在协会内部的行业运行分析研究系统试用后,进一步修正数学模型,提高系统的可表达性和准确性。 “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已运行两年,社会反映良好,有关部门领导非常重视,媒体也多有报道,但随着经济社会格局

的持续变革,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营养与健康需求正在发生重大转折,食品产业也处在历史性的战略转型期,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发展方式由高消耗高排放向节能减排的绿色低碳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技术密集型调整,产业技术体系构建趋于全球化,这些对食品产业提出了新挑战。 2019年将在协会已经运行两年“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基础上,结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为政府相关部门了解食品工业的营商环境,把握发展态势,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利用协会现有的工作平台和媒体渠道,做好指数的发布和宣传,扩大其影响力,同时依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微信、微博和内部通讯系统进行发布。拟在综合指数发布的基础上,根据细分行业需要和市场需求,开发多级的“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系统,提高系统的针对性和商业价值。 二、“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项目主要内容 为客观有效评价食品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准确衡量食品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制定出一种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于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是政府、决策部门、该行业及相关行业企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产业发展指数以其综合性、概括性成为分析、评价、预测产业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部署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从统计学角度来说,编制食品工业经济发展指数是进行评价、监测和预警的核心,利用食品工业经济发展指数可以及时有效地分析工业发展的现 状及未来趋势,这对于实现食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及经济发展战略部署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指数”涵盖食品行业规模、结构、效益、市场供求和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继续保持位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前列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1、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2000—2005年,每年完成总产值分别为:8368.87亿元、9318.09亿元、10759.30亿元、16163.86亿元、20000亿元,5年增长约140%。 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2000—2005年食品工业产品产量普遍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主要产品有小麦粉、液体奶、食用油、乳及乳制品、罐头、水产加工品、方便主副食品、礼品食品等。有的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如食用植物油、味精、柠檬酸、制盐、啤酒、食糖等。 3、全国食品工业经济效益增幅较大 2000年完成利税总额1129.79亿元,其中利润229.49亿元,2001年完成利税总额1673.62亿元,其中利润444.83亿元,2002年完成利税总额1925.90亿元,其中利润524.85亿元,至2004年完成利税

总额2757.42亿元,其中利润915.90亿元,2005年预计完成利税总额3200亿元,其中利润1140亿元。5年利税总额增长180%,其中利润增长4.1倍。 4、全国食品工业出口创汇平稳发展,出口额逐年增加 全国食品工业出口贸易额2000年为107.50亿美元,2002年为155.12亿美元,2003年为187.59亿美元,2004年为203.26亿美元,2000年至2004年出口贸易额4年内平均年增长率为17.26%,共增长了89%。 5、食品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首先是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其中与人民群众一日三餐密切相关的小康型膳食结构的新产品增幅在20%以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旋律;其次是企业的装备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优化,使食品产品在“质”中有了新的突破,满足了市场向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高度集中的需求;再次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近年来食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平均水平增长一倍。 6、高新技术得到较好应用,技术装备有了较大提高。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啤

第一章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一、食品行业定义与分类 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 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

形势与政策 班级12人力班 姓名罗世久 学号 81611101024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平稳运行。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为7.1%左右,CPI涨幅保持在1.8%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00万个;固定资产投资继续稳中略降,预计增长14%左右,回落至本世纪以来最低点;消费保持稳定,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出口增长6%左右,进口增长4%左右,全年外贸顺差略有扩大,占GDP比重保持稳定。 2015年的经济发展存在四个有利条件。1.世界经济将持续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比2014年提高0.2%。但也要看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总体仍较为疲弱,短期内难以真正走出低谷,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出现分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2.前期政策效应逐步释放。2014年中央出台的定向降准、结构性减税、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扩大信息体育消费,以及在年底实施的全面降息和基础设施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PPP)等政策,大多需要跨年度执行。3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内需增长有很大潜力。供给方面,劳动力人口减少、储蓄率下降,但是人力资本、资本存量等要素供给质量提高。消费方面,目前就业形势良好,居

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投资方面,“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一些规划项目建设进度将加快,出口回暖也将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国地缘辽阔,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可以创造巨大投资需求。4.改革红利显现。2014年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2015年还将实施一批重大改革,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 2015年经济发展也面临四个不利因素。1.全球经济及其政策分化,影响中国出口。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失业率稳步下降。欧盟经济止跌企稳。日本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回升,但回升势头较弱。特别是美联储加息、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和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受制造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影响,民间投资意愿减弱。短期内房地产市场难以走出低迷,制约了投资和相关行业增长。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偿债进入高峰期,地方政府“加杠杆”投资能力有限。部分地区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不多。3.企业经营困难。PPI持续负增长提高了企业融资实际利率。企业整体负债率偏高,加之经济处在下行通道,受资产负债表收缩影响,企业债务杠杆率将加大。受主要工业品价格下降影响,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加,库存周转率下降,企业去库存压力加大。企业的资金、用工、土地、运输成本上升,在环保、技改和节能减排等投入增加。一些地方财政增收压力较大,

中国食品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

中国食品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国家统计局工交司) 单位单位 长春大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省莒南县阜丰发酵有限公司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轩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雀巢有限公司 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麦芽有限公司 河南省莲花味精企业集团西安顶益食品有限公司 内蒙古蒙牛股份有限公司文登市金洋乳品(集团)有限公司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河南省正龙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天香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箭牌口香糖有限公司纳贝斯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 昆山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青岛新大洋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顶益食品有限公司 河南省南街村有限公司仙妮蕾德(天津)企业有限公司 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唐山笃生食品有限公司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百事食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华龙食品集团有 限公司武汉顶益食品有限公司 露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顶园国际食品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完达山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九九有限公司 济宁市菱花集团公司天津雀巢有限公司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光明松鹤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河南金丝猴集团有限公司 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佳口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椰树集团海南椰汁饮料有限公司大连中粮麦芽有限公司 合肥华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 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兵团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兖州雪花淀粉有限公司山东东蒙企业集团公司 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金城股份有限公司 滨州金汇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郑州市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 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华嘉食品有限公司 济南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山绿色食品公司 山东省鲁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

中国保健食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国际食品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志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会长 目前,国际、国内对保健食品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论。我国的定义是: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包括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补充剂,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尽管世界各国的保健食品概念和范围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包含以下条件:①心须是无毒无害的食品,符合应有的营养卫生安全要求。②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而且明确具体经科学验证的特定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膳食摄入和对各种必须营养素的需要。③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的。④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一、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 综观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先后经过了缓慢起步到迅速崛起,再到蓬勃发展、无序膨胀,最后国家进行标准规范管理的过程。①缓慢起步阶段(1949——1979)。少数补药、营养补剂成为主流。据考证,我国的保健食品源自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及食疗养生学说,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历代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理论及实践,为我国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9——1979年期间,在我国还没有保健食品这个名称,这个时期的保健食品统称补

药或营养补剂,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中药补品,如用人参、鹿茸、阿胶、灵芝等制成的丸、散、膏、丹、茶及传统药酒约百余种。少数新开发的营养补剂如氨基酸类、麦乳精等,其中蜂乳、蜂王浆是20世纪60年代上市的,国内外都比较畅销,剂型也比较新颖,有蜂乳胶囊、蜂王浆口服液。②迅速崛起阶段(1980——1985)。在1980——1985年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保健食品的品种增多,产量逐渐上升,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各种口服液、维生素及蜂王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东北的人参王浆、北京蜂王精、杭州的双宝素名声大噪,维生素本来是老产品,此刻却焕发青春,有口嚼片、冲剂等剂型,其中“果味维生素C”,1980年上市后一鸣惊人,年销售量达到一亿多片;中药补品有龟苓膏、灵芝浸膏、田七片、至宝三鞭酒、北茋精口服液、人参蛤蚧精口服液、参桂鹿茸口服液等。这一时期食品强化剂也逐渐增多。到1984年上市保健食品约有1000种左右,生产企业800多家,年销售额约为20亿元,已初具规模。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也于1984年相继挂牌成立。在此期间,保健食品迅速崛起,主要是滋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品种还是比较单一,但剂型发展较快。主要剂型有口服液、胶囊、冲剂、片剂、膏剂、散剂、糖浆等,以及传统的中药剂型,其中口服液是由中药复方提取的口服溶液,能体现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功效。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绝大多数产品没有进行实验验证,仅根据产品的某些成分推测其功能,属于原始的第一代保健食品。③蓬勃发展阶段(1986——1990)。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出诸多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