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瓦斯监测系统

瓦斯监测系统

瓦斯监测系统
瓦斯监测系统

我国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1 前言

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陆续在装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系统的装备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同时也为该技术的正确选择、使用、维护和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详细论述了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研制开发、推广使用、维护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系统的软件技术和功能、硬件及接口技术的可靠性和兼容性、传感器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2 现状

(1)发展过程

我国监测监控技术应用较晚,80年代初,从波兰、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如DAN6400、TF200、MINOS和Senturion-200)引进了一批安全监控系统,装备了部分煤矿;在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先后研制出KJ2、KJ4、KJ8、KJ10、KJ13、KJ19、KJ38、KJ66、KJ75、KJ80、KJ92等监控系统,在我国煤矿已大量使用。实践表明,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局矿已作为一项重大安全装备。由于当时相当一部分监控系统由于技术水平低、功能和扩展性能差、现场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跟不上等原因,或者已淘汰、或者停产。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矿井无法继续正常使用已装备的系统。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老系统服务年限将至,已无继续维修维护的必要,系统面临更新改造的机遇。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内各主要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又相继推出了KJ90、KJ95、KJ101、KJF2000、KJ4/KJ2000和KJG2000等监控系统,以及MSNM、WEBGIS等煤矿安全综合化和数字化网络监测管理系统。同时,在“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指导下,规定了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因此,大大小小的系统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促进了各厂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

(2)系统组成

系统由早期的地面单微机监测监控已发展成为网络化监测监控以及不同监测监控系统的联网监测。其主要由监测终端、监控中心站、通信接口装置、井下分站、传感器组成。

3 我国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

3.1 系统中心站

环境监测。主要监测煤矿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及工作面的作业条件,如高浓度甲烷气体、低浓度甲烷气体、一氧化碳、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岩煤温度、顶板压力、烟雾等。生产监控。主要监控井上、下主要生产环节的各种生产参数和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如煤仓煤位、水仓水位、供电电压、供电电流、功率等模拟量;水泵、提升机、局扇、主扇、胶带机、采煤机、开关、磁力起动器运行状态和参数等。

中心站软件。具有测点定义功能;具有显示测量参数、数据报表、曲线显示、图形生成、数据存储、故障统计和报表、报告打印功能。其中,部分系统可实现局域网络连接功能,并采用国际通用的TCP/IP网络协议实现局域网络终端与中心站之间实时通信和实时数据查询。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各厂家的系统应用软件正不断更新版本,如KJF2000系统中心站应用软件版本2.40和MSNM局域网络终端应用软件版本1.1的操作界

面全部实现了可视化和图形化功能,而且具备矿井采空区火灾早期预测预报和专家决策分析功能;具备皮带运输机全线火灾监测功能;具备井下瓦斯抽放监控功能。

3.2 局域网络

网络系统应用软件。抚顺分院开发率先开发的WEBGIS数字化矿山安全监测监管网络系统应用软件版本1.10,采用人性化设计,利用Web GIS技术使得大到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矿业集团公司所辖各矿井分布位置,小到各矿采区工作面实际尺寸及设备实际使用位置,以任意无级缩小或无级放大图形的形式达到图形和数据的无缝集成和浏览;提供完备的安全监测与安全信息管理和监管功能;建立煤矿基础数据库、对主要图纸(通风系统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下运输系统、抽排水管路系统图、电气系统布线图等)实现动态浏览;实现安全信息的共享和设备隐患排查;安全信息的网上公开(公司内部);安全隐患排查及信息发布(如对各矿下达整改通知)等。与WEBGIS安全监测系统相配合,可实现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分析、诊断、评价、管理及通风网络调整的科学决策。

3.3 煤矿监控系统井下分站。

尽管各厂家的监控系统井下分站形式多样,但基本上具备了如下功能:

开机自检和本机初始化功能

通信测试功能

分站设程控功能(实现断点仪功能、风电瓦斯闭锁功能、瓦斯管道监测功能和一般的环境监测功能等)

死机自复位功能且通知中心站

接收地面中心站初始化本分站参数设置功能(如传感器配接通道号、量程、断电点、断电点、报警上限和报警下限等)

分站自动识别配接传感器类型(电压型、电流型或频率型等)

分站本身具备超限报警功能分站接收中心站对本分站指定通道输出控制继电器实施手控操作功能和异地断电功能。

3.4 系统配接的各种传感器控制器

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能正确反映被测环境和设备参数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前国内生产和用于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传感器主要有瓦斯、一氧化碳、风速、负压、温度、煤仓煤位、水仓水位、电流、电压和有功功率等模拟量传感器,以及机电设备开停、机电设备馈电状态、风门开关状态等开关量传感器,以上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基本满足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的需要,但国产传感器在使用寿命、调校周期、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某些传感器(如瓦斯传感器)的稳定性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实践表明,综合评价我国现有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及配套传感器等设备的现场应用效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的KJ90、天地科技股份公司常州自动化分公司的KJ9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的KJF2000和北京瑞赛公司的KJ4/KJ2000等系统无论在软硬件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企业性质和生产规模等方面几本代表了我国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

4 目前存在的问题

4.1 通信协议不规范

由于现有厂家的监控系统几乎都采用各自专用通信协议,所以,很难找到两个相互兼容的系统。目前,信息传输系统的兼容性已成为装备监控系统的各集团公司、矿井进一步补套和扩充系统功能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用户在装备了某厂家的系统后,在众多型号、价格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监控系统的软件、硬件(如分站)的补套以及服务等方面,就别无选择地依赖于这个厂家。有些矿井为了安全生产的需要,在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和得不到技术服务的条件

下,不得不废弃原有系统而另选择其他的系统。因此,通信协议不规范的后果是造成设备重复购置、系统补套受制于人和不能随意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

4.2 井下信息传输设备物理接口协议不规范

井下信息传输设备物理接口协议不规范也是制约用户进一步补套和扩充系统功能的关键因素。如KJF2000和KJ4/KJ2000系统,尽管两种系统均采用FSK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波特率均为1200bps或2400bps,但其传输信息的调制频率不同和传输信息的收发电压幅值不同也造成这两种系统的分站不能兼容。

4.3 传感器等质量不过关

与监测监控系统配接的甲烷传感器已成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灾害预测的关键技术装备,并越来越受到使用单位和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

据统计,国产安全检测用甲烷传感器几乎全部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载体催化元件一直存在使用寿命短、工作稳定性差和调校期频繁的缺点,严重制约着矿井瓦斯的正常检测,与国外同类传感器比较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

a.抗高浓冲击性能差。在巷道瓦斯涌出量大的情况下元件激活。反复作用的结果造成零点漂移并使其催化性能下降,抗高浓冲击性能差是造成元件使用寿命低、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b.对过分追求低功耗的元件,在矿井高湿度环境条件下,CH4在元件表面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易于凝结在元件表面,降低元件使用寿命。

c.抗中毒性能差;

d.载体催化元件制作工艺水低,元件一致性差。4.4 现场管理和维护水平有待于加强

尽管国家和各省、地、市煤炭管理部门强制性要求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并加大了对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但一些地方国有煤矿,特别是乡镇小煤矿,多数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不能正常使用和维护已装备的系统,甚至对系统配接的传感器根本不进行调校。

4.5 市场秩序亟待规范

大大小小的系统生产厂家的不断出现,无疑存在着市场竞争条件下初级阶段的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不仅损坏了厂家的利益,而且由于导致生产企业的系统研发后劲不足、技术支持能力降低,最终将影响产品用户的正常使用。此外,由于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涉及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化管理技术、系统传输设备的软硬件技术、各种传感器技术、系统的完善和升级改造技术、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等综合性技术。因此,在选择某种系统时必须特别强调厂家的企业规模、研发能力、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等。

5 发展趋势

a.系统不仅能实现监测监控,而且在软件技术上应研究开发能根据被监测环境地点的参数进行有效的危险性判别、分析和提出专家决策方案。同时系统应用软件应向网络化发展,按统一的格式向外提供监测数据。

b.针对通信协议不规范和传输设备物理层协议不规范尽,应尽快寻找一种解决系统兼容性的途径或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标准,这对促进矿井监控技术发展和系统的推广应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研制高可靠性瓦斯传感器;

d.矿井瓦斯爆炸多半是由电气火灾引起的,因此应研制智能化的高压开关柜、高压真空馈电开关、低压真空馈电开关等,依此向系统提供多参数的信息,如电流、电压、单相/三相漏电电流、开关运行状态、开关机械/电气闭锁状态等;

e.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研究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管理技术,使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从以人治为主,发展到以法治理。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型号:KJ95

KJ95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自推出以来,多次获得国家、部、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已在全国各矿务局、矿推广应用1000余套。

KJ95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作为整个矿井综合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来监测井上、下的各类环境参数和设备开停等主要生产参数。在一些重要的地点安装传感器后,一些环境可以直接在地面中心站及管理网络工作站上反映出来,减少了井下有关的检查和值班人员,帮助领导和调度员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情况。在主要变电所安装电力参数变送器后,可以及时了解井下各点的供电状况,发现故障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使值班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工作面的有关环境和生产参数的变化情况,对于存在的隐患能够迅速作出处理决策,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因此整个系统在保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本系统经过加短信报警平台,可实现对各种报警信息进行分级报警,使矿领导无论是在出差还是矿上都能及时了解矿上的安全生产信息。

系统功能

1) 监测监控瓦斯、风速、负压、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开关等环境参数;

2) 监测监控煤仓煤位、水仓水位、压风机风压、箕斗计数、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

3) 监测监控电压、电流、功率、电度等电量参数;

4) 监测监控胶带跑偏、胶带速度、轴承温度、机头堆煤等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

5) 汇接管理胶带输送机控制保护装置和集中控制系统、轨道运输监控系统、电力监测系统、选煤厂集控系统、水泵监控系统、火灾监测系统及人员监测系统等,实现局部生产及管理环节的自动化。

系统特点

1) 技术先进,组合方式多样

综合能力强:融安全与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人员监测系统及程控调度通信系统等于一体,实现井下传输信道合一、全矿范围内各类煤矿监控系统组网管理、与局计算机网络联网、与远程终端通过公用电话网联接等,大幅度减少信道与设备投资。可用作为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安全生产监控子系统。

2) 兼容性能好,保护原有投资

可与原有KJ1、KJ2、KJ22及KJ12A等矿井安全与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兼容。

3) 传输网络简单、可靠

采用标准网络传输协议,传输速率高,传输误码率低(小于10 ),无中继传输距离长。

可选择采用光纤、电缆或漏泄电缆等传输介质。其中,光纤传输通道传输速率高,无中继传输距离长,防雷、抗电磁干扰。

4) 分站自主性、适应性强

由分站、传感器及执行器组成的工作单元可独立工作。当中心站与分站失去联系时,分站能动态存储最新2h的监测数据,在通讯恢复正常后,续传给中心站;

具有风、电、瓦斯闭锁功能;

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分站所接传感器类型、实时参数及模拟量变化曲线;

红外遥控设定修改传感器类型、报警、断电值等参数;

分站可以作为主站继续挂接小分站,应用于局部安全生产环节的监测控制,扩大了系统的应用范围。

模拟量端口与开关量端口可互换,可按需增加某类端口的数量。支持多种标准或非

标准信号制式,如电压、电流、频率和触点信号等。

5) 系统软件功能强大

系统软件基于微软COM/DCOM组件技术,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兼容性能与开放性能好;

可以和具有OPC标准接口、其它标准接口(如RS232、RS422、RS485等采用标准协议)的设备无缝连接,非标准接口的其它监控设备可通过协议转换接于系统中;

具有丰富的组态、画面编辑及报表(数据图)生成功能;

支持数据、开关量状态的模拟盘显示,图形、曲线、数据的大屏幕或多屏显示;

对所有监测数据和重要操作事件均采用数据库(如ACCESS、SQL SERVER等)保存,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保存期限,为用户二次开发和事件的追述提供良好的条件;

各种操作(包括测点定义、参数设置、图形生成、报表制作、数据浏览等)不影响系统的传输,保证系统的监测实时性;

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每隔2min形成模拟量传感器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值记录,随时统计各分站的通信、供电、报警、断电和复电状态、机电设备开停和运行状态;

6) 报警与控制功能完备

可实现中心站程控或手动强行控制异地断电、分站和传感器就地断电及分站区域断电功能;具有声光、语音报警、报警联动及可通过程控调度通信网对井下局部或全矿井进行语音扩播报警等多种类型的报警功能;

具有传输故障、设备故障、供/断电状况和软件运行故障等的自诊断功能,还具有远程维护功能。

备注说明

技术参数

1. 系统容量:128台分站级设备

2. 传输速率:1200/2400bps

3. 传输方式:RS485

4. 传输电缆芯线:2芯

5. 地面中心站到分站之间无中继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20km

6. 分站到传感器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2km(电源传输线芯线直径0.52mm)

7. 模拟量传感器信号:200~1000Hz

8. 开关量传感器信号:0~5mA ,无电位接点

9. 供电:地面中心站为AC220V,井下设备为AC127V、380V或660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