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战略管理案例--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的竞争

战略管理案例--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的竞争

战略管理案例--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的竞争
战略管理案例--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的竞争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

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的竞争

1.公司发展历程

1.1阿迪达斯公司发展历程

(1)阿迪达斯公司的起源

“为每位运动员提供最好的鞋”,在这个简单而又雄心勃勃的理念鼓励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首,作为制鞋匠和痴迷业余田径运动员的阿道夫·达斯勒与鲁道夫·达斯勒兄弟俩开始在德国做鞋,制造专用轻质跑鞋和足球鞋。创业者是阿道夫、经销人是鲁道夫,杰西·欧文斯在1936年的奥运会上穿着他们制作的运动鞋赢得了数枚金牌,这使得他们从此开始实行一种新的销售战略。但兄弟俩1948年闹翻了,鲁道夫带着一半设备离开阿道夫,建立了彪马制鞋公司,阿道夫利用剩余资源建立了阿迪达斯公司,而彪马公司却从来没有超越过阿迪达斯公司。公司生产大量各式各样的高品质的运动鞋,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赛事的首要运动鞋供应商。但是,进入70年代,阿迪达斯没有意识到平民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还是专注于专业运动鞋。由于对销售预期的失败和对市场竞争状况的低估,阿迪达斯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最后在70年代后期被耐克公司取代。1997年与salmon联合之后,组建成为世界领先的体育用品集团公司之一,这两家公司在产品和地域协调上互为补充,salmon在北美和日本表现特别强劲,这对阿迪达斯提高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很有帮助。1998年到2000年阿迪达斯重建了其市场份额紧随耐克公司之后,稳居第二的市场位置。不过,在2002年公司的市场位置又跌至第三,比起耐克公司40.6%的市场份额,它仅有11.8%。

(2)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创新

阿迪达斯公司开发出100多种不同风格的跑鞋,阿道夫在跑鞋开发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如四钉跑鞋、尼龙底钉鞋、既可插入也可拔出的鞋钉,他还发明了30多种鞋钉排列组合的鞋,可使运动员适应室内外跑道及天然地面或人工地面等多种需要,并为各类跑步者和各种跑步风格的运动员制造各种各样的跑鞋(包括各种竞赛用鞋与训练用鞋)。公司不仅生产供各类体育活动使用的鞋,而且还增加了与体育有关的其他用品,如短裤、运动衫、便服、田径服、网球服和泳装、各类体育用球、乒乓球拍和越野雪橇以及流行的体育挎包。

功能第一是公司的主旋律、给予运动员们最好的成为公司的口号。从公司成立开始,阿迪达斯就以产品创新为发展动力,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双冰鞋、第一双多钉扣鞋、第一双胶铸足球钉鞋……,特别是阿迪达斯的旋入型鞋钉是个非常革命性的概念,人们甚至认为它为德国足球队1954年获得世界杯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值得追朔是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当时阿迪达斯导入附属品牌——“墨尔本”,推出了改进型的多钉扣运动鞋,穿阿迪达斯运动鞋的选手那一年打破了33项纪录,获得72枚金牌。

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技术创新团队,每年至少投放一个大的创新。2003年,阿迪达斯建立了大众定制系统,可以根据顾客脚的不同情况、个人喜好和要求设计特别的鞋,领先者的优势使阿迪达斯在这一领域处于第一位。

(3)阿迪达斯公司的营销策略创新

阿迪达斯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把国际体育竞赛当作检验产品的基地,公司与专业运动员签订背书合同,让他们使用公司的产品,同时还将国际性体育比赛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猎获对象,与相关体育协会签订背书合同。运动员反馈的信息对公司改进鞋的设计起到了重大指导作用。阿迪达斯与运动员签订背书合同已很普遍,背书合同的费用已从500美元提高到15万美元以上。运动员在各种公开场合必须穿用公司的某一种产品。各制造商发明的独特标记是这些背书合同发生效力的关键,这种标记能使人们立即辨认出这是哪家公司的产品。因而,著名运动员对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可被体育爱好者和可能的消费者耳闻目睹。

阿道夫·达斯勒的长子霍斯特达斯勒具有非凡的营销天赋,他开创性的为阿迪达斯品牌建立了金字塔型推广模式,率先将品牌在视觉上与运动员、运动队、大型比赛以及相关体育活动联系起来。在他的倡导下,阿迪达斯成为第一个向优秀运动员免费赠送运动鞋的公司、第一家与运动队签订长期提供球鞋与球袜合同的公司,使人们在许多世界级的比赛中看到优秀运动员们脚上穿着阿迪达斯新推出的产品。

阿迪达斯始终坚持邀请名人作产品代言人,并赞助体育联赛。科比、布赖恩特、安娜、库尔尼科娃、贝克汉姆都是阿迪达斯旗下的超凡的天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欧洲足球冠军杯赛、法国足球世界杯、美国女子足球世界杯等,阿迪达斯总是最大的赞助商之一。

阿迪达斯在品牌构建方面将品牌分成三大系列,包括阿迪达斯运动表现系列(以前的“运动无止境”系列),运动传统系列(以前的经典系列)和运动时尚系列。这一划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体育用品公司按服装和鞋类划分的方法。阿迪达斯给予每个系列以自己的标志,分别定位不同人群,均以独立品牌形式分别展示于卖场的不同区域,从而实现终端覆盖。通过市场印证:由于不同系列产品均代表不同运动风格,阿迪达斯产品十分深刻地迎合了现今运动爱好者的消费心理,为阿迪达斯品牌信仰者提供了更广阔了选购空间。

从2004年开始,阿迪达斯建立于三大系列产品构建基础上,同时进行了销售网络的扩张运动。阿迪达斯尝试发展关键客户的模式来积极进行销售网络的扩张,这个模式类似于召集合作伙伴进行加盟连锁。只是他们的关键词在于“合作”而并非仅仅指向“加盟”。

(4)阿迪达斯公司的制造模式创新

为尽快增加产量,阿迪达斯公司在南斯拉夫等国家寻找能够大批量、低成本制作运动鞋的工厂。公司与这些国家的企业签订了特许生产协议,让它们按公司的图纸制造产品。这样,公司节省了建造工厂和购置设备的巨大开支,从而使成本保持在适当水平。他们的生产公司分布于中国大陆、越南、台湾以及拉丁美洲。他们的外包策略对团体的成功至关重要,并被整个领域仿效。这种策略可以转移风险,降低劳动力成本并可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市场营销和研发上。

(5)阿迪达斯公司的历史业绩

阿迪达斯公司制作的鞋因质量优、品种多,而在影响广泛的国际体育活动中占居统治地位。例如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穿阿迪达斯公司制品的运动员占全部个人奖牌获得者的82.8%,这使公司一举成名天下。1972年之前,阿迪达斯公司和彪马公司占有了运动鞋的全部市场,阿迪达斯公司似乎已成为不可超越的尖兵。这种独占鳌头的局面,直到后起之秀的耐克公司占领美国市场之后才发生了改变。1980年,阿迪达斯主要产品类别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公司生产150种不同样式的运动鞋,17个国家的24个工厂的日产量达到20万双,阿迪达斯的产品在150个国家销售。当时,阿迪达斯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非凡的品牌地位,一项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均穿过阿迪达斯的运动鞋,穿阿迪达斯参加纽约马拉松比赛的选手从1970年的150人增加到1979年的5000人。

然而,进入80年代后,阿迪达斯忽视了慢跑运动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运动产品市场的兴起,金字塔底的那部分消费者参加跑步活动的人数激增,阿迪达斯错失良机。这或许是成功者常遇见的问题:为什么要在陌生领域投资呢?慢跑不是群体性或竞技性体育项目,它和公司熟悉的市场不一样,慢跑者也不在阿迪达斯金字塔中的三个层次中。阿迪达斯也无法与什么队伍、俱乐部或组织建立联系。这其中也有些自傲的成分,阿迪达斯的设计师们对设计慢跑者穿的鞋来说是个外行,他们觉得降低跑鞋的要求似乎就是降低了专业水准。阿迪达斯的态度和德国汽车公司对日本凌志出现时的反映很相似:好的车是为严肃的司机准备的,他们不需要软座和茶杯托子。阿迪达斯最后还是注意到跑步健身运动的热潮。但当他姗姗来迟推出新产品后,产品的诉求点又不明确,背离了品牌的核心价值。在此期间,阿迪达斯的市场占有率急速下降。1981年,阿迪达斯在美国市场份额不仅大大低于耐克公司,而且像布鲁克公司、新巴兰斯公司这样的美国公司也成为使它担忧的对手。当然,阿迪达斯在此时的衰退,还有来自于其内部管理的不足。1978年阿迪达斯勒去世后,阿迪达斯失去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1985年霍斯特达斯勒的离世又使阿迪达斯失去了一位具有品牌远见的品牌管理者,阿迪达斯品牌开始动摇。1989年,公司卖给一位备受争议的法国人——伯纳德.塔皮尔。塔皮尔的政治抱负超过他的商业兴趣。1988年到1992年,阿迪达斯的年销售额从20亿降到17亿美元,70年代还是美国市场领袖的阿迪达斯在1992年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1991到1992年,在阿迪达斯最主要的欧洲市场的德国,市场份额从40%降到34%,阿迪达斯在欧洲的销量下降了差不多20%,公司损失一亿美元。3年后,发现自己身陷财务困境的塔皮尔,把阿迪达斯的控制权出让给了法国的一家银行财团。此后,阿迪达斯公司的困境有所改观,2004年阿迪达斯公司在美国运动鞋市场上的占有率约为8.9%,其全球销售额2004年达到58.4亿欧元、2005年达到66亿欧元(盈利4.34亿欧元)、2006年通过并购锐步(Reebok)而扩张品牌使其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100亿欧元(盈利4.96亿欧元)、2007年达到102.99亿欧元、2008年达到107.99亿欧元。

1.2耐克公司发展历程

(1)耐克公司的起源

菲尔·奈特是一位技术平庸的参加1英里赛跑的运动员,但他50年代末在俄勒冈大学受到著名教练比尔·鲍尔曼的训练,成为年复一年的破世界纪录的长跑冠军。鲍尔曼让运动员不断试穿各种运动鞋,他认为即

使跑鞋重量轻一盎司,也会对赢得比赛产生极好的结果。奈特和鲍尔曼1962年开始合作,他们每人拿出500美元,组成布卢里帮制鞋公司,为泰格尔跑鞋生产鞋底,并沿街兜售进口运动鞋。奈特和鲍尔曼于1972年终于自己发明出一种鞋,并决定把制作任务承包给劳动力廉价的亚洲工厂,公司正式更名为耐克公司,这是依照希腊胜利之神的名字而取的。最初推动耐克公司在美国市场上跨入最前列的真正动力主要还不是产品革新而是仿造,耐克公司以阿迪达斯公司的制品为模型进行仿造,由此初期战胜了发明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耐克公司持续设计高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在低成本的国家生产,再成功地通过营销建立起作为青少年亚文化标志的品牌。耐克公司的独特资源包括专利产品和商标、品牌声誉,公司文化和公司独特的人力资产。

(2)耐克公司的产品创新

鲍尔曼1975年在烘烤华夫饼干的铁模中摆弄出一种尿烷橡胶,制成一种新型鞋底,这种华夫饼干式的鞋底上的小橡胶圆钉,使它比市场上流行的其他鞋底的弹性更强,华夫饼干鞋底大受运动员欢迎,这种产品革新推动了奈特和鲍尔曼的事业。耐克公司非常重视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足以让中国本土的运动用品企业汗颜,雇用的研发人员中许多人具有生物力学、实验生理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各种相关领域的专长。耐克公司根据不同脚型、体重、跑速、训练计划、性别和不同技术水平进行运动鞋设计,同时聘请教练员、运动员、设备经营商、足病医生和整形大夫等组成研究委员会和顾客委员会,由他们定期审核各种设计方案、材料和改进运动鞋的设想,由于精心研究和开发新样式鞋而在制鞋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耐克公司让人敬佩之处还在其常常向自己发难,以寻找内发的创新推动力。首席设计官约翰?霍克希望通过不断进行制鞋材料创新,以让制鞋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即运动鞋不再使用传统橡胶、胶粘剂、塑料以及其他有毒材料。霍克告诫设计人员设计新型鞋时,要尽量忘掉胶水、胶粘剂、塑料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制鞋工艺过程中,将面临着对自己的挑战。由于不断创新,耐克公司的设计人员90年代就突破性地设计出了Nike Air和Nike Shox等全球领先的气垫运动鞋。但是霍克并不满足这些创新成果,他特别希望设计人员能够依赖于几何学而不是化学,来重新设计下一代运动鞋。在制造篮球鞋时,设计人员正用一种天然材料制造鞋后跟,以取代杯型塑料鞋后跟。霍克说:“我们正在设想不用泡沫衬里填充料,并关注对竹子纤维填充料的应用,因为竹纤维填充料是可再生的。”耐克公司在材料上引发的绿色风暴必将成为其产品创新的革命性推动力。

(3)耐克公司的营销策略创新

奈特和鲍尔曼发明出一种独特标志Swoosh(意为“嗖的一声”),它极为醒目、独特,每件耐克公司制品上都有这种标记。在1972年俄勒冈州尤金市奥运会预选赛期间,耐克公司鞋在竞赛中首次亮相,被说服穿用这种新鞋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第四名到第七名,而穿阿迪达斯鞋的运动员则在预选赛中获前三名。

耐克公司吸引了大批年轻人,40%的员工不到30岁。他们对公司非常忠诚,每天中午在“校园”里的运动休闲中心运动两小时,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耐克公司的管理并不严谨,但将打败阿迪达斯的强烈信念渗透在团队中。公司的营销人员说:“我们本能地就能判定出,什么事是耐克公司要做的,什么事是耐克公司不做的。”

耐克公司不仅做广告,更重要的是吸引并留住顾客。耐克公司营销团队采用的市场策略始终反映公众意见。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专业运动员被像英雄一样崇拜,因此耐克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请成功、富有魅力的知名运动员为产品代言。90年代,耐克公司不惜重金聘NBA超级巨星Michael Jordon为产品代言人,从事各项行销广告活动,创下了有史以来运动用品赞助价码新高,其广告诉求则以Nike气垫鞋与乔丹的形象和几近神乎其技的篮球绝活捆绑在一起。继Michael Jordon的赞助活动之后,又以天价签下了高尔夫球天王巨星老虎-伍兹;1996年再与巴西足球队签下一纸十年2~4亿美元的合约,包括买下了巴西国家队五个世界级锦标赛的电视广告权,创下世界足坛赞助活动最高价码的历史记录,使得耐克公司1996年的全球总销售额达到9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产品制造商。此后,Nike钩形标志出现在许多世界高尔夫大赛、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电视转播中。

而当乔丹1999年退役时,耐克公司无法找到一个运动员可以代替他的位置,因此,耐克公司转向一个名为“Nike Play”的新活动,这个活动由展示个人成就、鼓励所有人参与的系列短片组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策略要随着消费者的喜好而变。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正是保持耐克公司在鞋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现在,耐克公司有零售商、耐克公司城以及电子商务三种销售渠道。耐克公司城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展示耐克公司最新或最具创意的产品系列,在主干道上做广告,耐克公司城与其说是一个销售渠道,不如说是一个营销手段。电子商务始于90年代的https://www.sodocs.net/doc/d62793239.html,,耐克公司也允许其他网络公司销售其产品。电子商务策略使耐克公司重新点燃了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关系。

(4)耐克公司的制造模式创新

耐克公司从低人力成本国家广辟代工厂商,在当时堪称是业界革命性的创举。耐克公司深知鞋的生产必须注入密集的劳工,因而向海外寻求低人力成本的代工厂商势在必行。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耐克公司便把制造环节外包给很多亚洲国家。外包使耐克公司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并从供应商那里得到大量折扣。而且,外包使顾客能更快从市场获得新产品,减少资本投入的风险。但海外代工风险很大,因距离及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致使质量控制的困难度提高。因此,耐克公司在下大规模的订单给代工厂商时,往往要经过非常谨慎的评估过程,以确保成品能符合耐克公司的质量水准。这段期间,耐克公司的策略焦点完全集中于建立最好的海外生产运作模式、向代工厂商说明新设计与款式、维护品质水准,并以日本人制造照相机的方式制造运动鞋。

(5)耐克公司的历史业绩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市场对耐克公司的需求十分巨大,以至于60%的经销商都提前订货,并常常为货物到手等待半年之久,这给耐克公司的生产计划和存货费用计划的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耐克公司1979年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3%,1981年接近于50%,遥遥领先地居于美国市场领导者地位。耐克公司80年代还抓住慢跑运动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运动产品市场兴起的时机,最终大获成功。从那时起,耐克公司开始实行积极进取的市场活动,签约顶级运动员,并创造了“只管去做(Just Do It)”这一口号。耐克公司的气垫鞋声势浩大上市后,其市场占有率从1989年的25%翻升至1990年的28%。耐克公司1988年至1992年的年销售额从17亿增长至34亿美元,耐克公司1991至1992年在德国的市场份额从14%增长至18%,同时在欧洲的销量上升了38%。耐克公司1996年的全球总销售额达到9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产品制造商。耐克公司将它的运动鞋定位为具有创新设计与技术、高价位的高品质产品。耐克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类型以及杰出的设计,2000年占据了超过39%的美国运动鞋市场,几乎是阿迪达斯市场份额的两倍。耐克公司2000年的销售额稳居全球运动鞋市场的龙头宝座,市场占领率为35%。2004年耐克公司在美国运动鞋市场上的占有率约为36%

2.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的并购大战

第一回合耐克公司抢先一步

收购一直是耐克公司扩张的重要手段。耐克公司1988年就开始了其收购历程,先后买下TCole Haan, Bauer,Hurley International和Converse等公司,迅速地扩大了企业规模,拉长了产品线。不可否认,耐克公司得以成就行业霸主地位,跟一系列的收购行为分不开。耐克公司创始人菲尔·奈特也曾公开承认,收购是耐克公司打压对手的一根“大棒”。

第二回合阿迪达斯收购锐步并将矛头直指耐克公司

20世纪70年代,阿迪达斯由于对平民运动潮流的反应迟钝了些,一直专注于专业运动鞋,其市场地位最终被后起之辈耐克公司所取代。为此,阿迪达斯一直频频出击,意在夺回被耐克公司“抢占”的市场份额。在经过系列重组、调整之后,阿迪达斯也看到了复苏的希望,在继续保持欧洲市场优势的同时,渐渐积聚力量在远东和耐克公司分庭抗礼。但到目前为止,在占据了世界体育用品市场50%份额的北美市场,阿迪达斯却始终无法威胁到耐克公司的领先地位。因此,阿迪达斯收购锐步的第一个目标便瞄淮了北美市场。锐步在北美市场的份额也无法和耐克公司相抗衡,但它拥有北美4大体育联盟(橄榄球NFL、篮球NBA、棒球MLB和冰球NFL)的官方赞助合同。阿迪达斯多年来一直垄断着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及欧洲冠军杯足球赛等重要体育赛事。收购锐步,意味着阿迪达斯能在全球更多体育赛场中抢滩市场。

阿迪达斯与锐步合并后,大幅缩小了同耐克公司在美国市场份额上的差距。据国际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统计,2004年耐克公司在美国运动鞋市场上的占有率约为36%,而阿迪达斯和锐步则分别为8.9%和12.2%。阿迪达斯和锐步联手后,其市场占有率简单相加就可以上升至21.1%,更何况合并后新公司预计收入可以平均增长10%、开支成本每年可以降低1.5亿美元。

阿迪达斯和锐步的合并也算得上是“天作之合”—阿迪达斯与锐步的市场并不完全重合,阿迪达斯产品目标对准运动员,搜长于专业篮球鞋、足球鞋等产品,而锐步的产品新颖时髦,瞄淮妇女、年轻人和一般消费者。因此,两者的合并是优势互补,将有利于更好地拉长产品线和扩大市场份额。另外一方面的意义是,大威廉姆斯、艾弗森、姚明这样的全球巨星都将随着锐步并入阿迪达斯的旗下,让一贯在明星化品牌战略落败的阿迪达斯一举壮大了力量。锐步的加盟为阿迪达斯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在经过系列重组、调整动作之后,阿迪达斯也看到了复苏的迹象,在继续保持欧洲市场优势的同时,逐渐积聚了力量在远东和耐克公司分庭抗礼。

根据收购协议,锐步并不会因此“销声匿迹”,它将仍可继续保留自己的品牌,总部还留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这跟耐克公司在2004年对Converse的收购有点相似,但是又更加彻底一些。在和Converse的交易中,耐克

公司除了承诺不会改变Converse的管理队伍和经营之外,其对Converse的销售权也没有包括日本市场。

锐步曾经在美国仅次于耐克公司,全球则排名第三,位于耐克公司和阿迪达斯之后,在美国本土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极大的影响力。阿迪达斯收购锐步后,耐克公司纵然仍保持领先地位,但必将面临阿迪达斯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战。阿迪达斯的CEO海纳毫不讳言,要重新从耐克公司手中夺回行业霸主的地位,并公开表示:阿迪达斯与锐步的联合,将产生“1+1>2”的效应。

3.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的竞争大战

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都是国际著名的体育服饰品牌,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围绕着世界体坛盛事,燃起了一场又一场营销大战的烽烟。

第一回合耐克公司异军突起

众所周知,70年代的美国,由于体育用品消费市场的极速增长,曾经成为了许多世界体育用品品牌的分水岭——当时跑鞋业在美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根据美国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1970年代末,美国人坚持散步的有2500万到3000万人,另有1000万人则不管是在家还是上街都穿跑鞋。与此同时,制鞋商的数量也增加了。原先只有阿迪达斯公司、彪马公司、台格公司3家,后来加入制鞋行业的有美国的耐克公司、布鲁克斯公司、新巴兰斯公司、伊顿尼克公司,还有彭尼公司、西尔斯公司和康弗斯公司。为顺应市场需求,耐克公司迅速开发跑鞋与漫步鞋等产品。为推销这些制造商制作的鞋,像“运动员鞋店”、“雅典运动员鞋店”和“金尼鞋店”等特种商品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遍布全国。一个市场繁荣的有力佐证是,各种迎合这个市场的新杂志也迅速问世,发行量不断上升,例如《跑步者的世界》、《跑步者》和《跑步时代》,它们专门给跑步者提供有关信息。但是以已经拥有了40多年制鞋历史的阿迪达斯为首的老的品牌企业们并未对这个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市场信息加以重视,反而被刚刚成立的以耐克公司为首的新兴公司们蚕食了市场份额。

第二回合耐克公司受挫后出奇翻胜

199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奥运会400米冠军昆西·沃茨跑在前面,眼看金牌已向他招手。突然,在最后冲刺的节骨眼上,他脚上的耐克公司球鞋的鞋跟脱落了一只,沃茨只好高一脚低一脚地跑完全程,呼声最高的金牌得主竟然屈居第四。当时,沃茨正是耐克公司为其推出的艾尔·马克斯《Air·Max )超软垫运动鞋做电视商业广告的核心运动员。气急败坏的沃茨脱下那双坏了他冠军美梦的耐克公司鞋,当众扔进了垃圾箱,这是耐克公司品牌灾难性的耻辱。

耐克公司受挫后,一度时期销声匿迹,这使得阿迪达斯喜不自禁。在第二年的一场国际田径大赛中,脚穿阿迪达斯跑鞋的田径运动员贝利以9.84秒的骄人成绩,成为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阿迪达斯借此展开攻势,使得声名大振,抢尽了风头。

面对这种情况,耐克公司一直在寻找机会东山再起。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有12家付了4650万美元的公司被命名为正式赞助商,阿迪达斯是其中之一,耐克公司却没有加入资格申请。然而,运筹帷慢的耐克公司早已布下了周密的广告攻势。原来耐克公司悄悄地买下了亚特兰大城所有显著位置的广告牌,做了耐克公司的独家广告。结果,这些广告吸引了媒体的全部注意力。不仅如此,耐克公司还修建了自己的奥运村,并高价聘请超级体育明星在那里露面。耐克公司出奇制胜的高招大获成功,使得当年耐克公司的销售记录直线攀升。

阿迪达斯品牌先行,权威当道,耐克公司则签了一大堆耀眼的时尚体育明星,让全世界年轻的消费者兴奋地扎进了耐克公司的市场布网。阿迪达斯在足球用品市场一路领先,耐克公司就偏要憋着劲在这个市场击败阿迪达斯,甚至对于被阿迪达斯视为“禁区”的德国国家队,也是步步逼进。阿迪达斯在各种国际盛会中源远流长,稳做官方代表,耐克公司便狠打擦边球,在场馆之外大肆宣传自己的产品,让运动员穿着自己的产品在场上“招人现眼”,竟也网罗了大批消费者的支持。这些灵活的“游击”市场策略,常常把阿迪达斯打得措手不及,终于让耐克公司后来者居上,稳坐行业霸主的地位。但耐克公司始终无法攀高至阿迪达斯在国际体育政治中心的地位。耐克公司一向用来攻城略地的明星战略正在为阿迪达斯所熟用,而阿迪达斯在重要体育赛事中的官方代表地位耐克公司却始终无法撼动。在这一场竞争中,始终以官方代表面孔出现的阿迪达斯拥有更多的先天优势,而耐克公司纵然成功至此,却始终难于摆脱“游击队员”的命运。

第三回合阿迪达斯近水楼台先得利

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法国举办,这两个老对手又同时瞄准了这一炙手可热的赛事,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但是在这场竞争中,耐克公司似乎没能讨到便宜,阿迪达斯却凭借猫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占尽了上风。阿迪达斯经过申请,在黄金地点埃菲尔铁塔下兴建了一个“足球村”。同时,阿迪达斯还被指定提供正式比赛用球。

相形之下,耐克公司备受冷落,只能在巴黎郊外修建一个“足球村”。但耐克公司并不甘心,又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在足球赛中进行广告宣传,以期获得影响。

耐克公司和阿迪达斯都不惜投入、花费大量的广告宣传费,以求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耐克公司网络了一大批超级体坛明星,如高尔夫球星泰格·伍兹、网球明星桑普拉斯、阿加西等,并不惜支付巨额的广告费。阿加西曾在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所有比赛中戴一顶耐克公司牌的球帽,每年净收200万美元的广告费。NBA芝加哥公牛队的传奇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也和耐克公司签订了电视广告合同。耐克公司还与美国足球协会订立了8年的赞助合同、与巴西国家足球队签订了3亿多美元的赞助合同。阿迪达斯也不甘落后,专门拨款用于在足球领域的营销策划和广告宣传、赞助等。阿迪达斯已与德国、法国、西班牙、阿根廷、瑞典、罗马尼亚等国家足球队签署了合作协议。

第四回合突破日韩市场

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按照赫尔伯特·海内的说法,阿迪达斯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颠覆”。有资料显示,阿迪达斯向日韩世界杯投入了4000万欧元,但在世界杯期间仅在日本本土,阿迪达斯就销售了100万件T恤衫和60万套日本队队服——单是这两项就给阿迪达斯带来了2000万欧元的盈利。但比盈利数字更加重要的是,借助世界杯的影响,阿迪达斯使得一向循规蹈矩的日本人欣然抛弃了习惯的穿衣风格,由西装革履改穿球衣短裤——赫尔伯特·海内曾经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这是一种成功的观念“颠覆”,阿迪达斯在日本这个原本足球并不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掀起了一股足球热,使得阿迪达斯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

也就在当年,阿迪达斯·索罗门集团对阿迪达斯自己也进行了一次“颠覆”——对其旗下的三大品牌系列做了一个全新的构建——将阿迪达斯品牌分成三大系列,包括阿迪达斯运动表现系列(以前的“运动无止境”系列),运动传统系列(以前的经典系列)和运动时尚系列,给予每个系列以自己的标志,分别定位不同人群。这一划分定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体育用品公司按服装和鞋类划分的方法。

第五回合阿迪达斯与耐克公司论剑NBA

自从耐克公司签约乔丹之后,耐克公司在全球篮球商品市场的地位稳若泰山,由于NBA是美国最受欢迎体育大热门,耐克公司作为东道主显然比阿迪达斯具备更多的优势。特别是在2003年7月,耐克公司以3.05亿美元全资收购运动鞋制造商匡威公司后,一下拉开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

但德国阿迪达斯现任掌门人海纳,却瞄准了耐克公司品牌代言人虚空的进攻良机———乔丹已经老矣,而耐克公司签约的“乔丹第二”种子人物勒布朗还尚未释放出足够的明星效应。其实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阿迪达斯就已经在全球市场上销售篮球鞋,不过行内人士认为耐克公司在此领域似乎更风光。尽管如此,阿迪达斯长年以来还是签约了众多NBA球星,包括加内特、邓肯及麦迪等三人是比勒布朗更炙手可热的巨星。1999年,乔丹的退休就曾经让耐克公司的扩张一度出现停滞。而与此同时,阿迪达斯却在不断地调整战略—兼并所罗门体育用品公司,把三叶标志换成了更加时尚的三道杠,启用明星战术争夺青少年消费群,这些策略使得阿迪达斯的产品销售呈回升态势。

2006年,阿迪达斯继赞助德国世界杯,用足球给自己正名后,又收购了全球排名第三的锐步公司,锐步公司从2000年底开始,先后与美国橄榄球联盟(NFL)、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以及印地赛车联盟(IRL)达成合作伙伴关系,还成为了姚明以及艾伦·艾弗森等明星的赞助商。在阿迪达斯收购锐步后,它与耐克公司的一场篮球争夺战,就将由更多的全球篮球巨星来上演了。2006年4月,阿迪达斯在总部法兰克福宣布,与NBA签订价值4亿美元的协议,在未来11年内,阿迪达斯将成为NBA联赛官方指定赞助商,在未来NBA联赛赛场上,观众不仅仅可以看到耐克公司等品牌,还可以看到阿迪达斯的篮球用品。阿迪达斯要向世人证明:NBA,我能!海纳的目标是在2006年将自己在全球篮球产品市场的份额从20%提升至30%。常年穿着阿迪达斯跑鞋的海纳,做CEO前是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他带着加内特们一起向篮球场跑去,以实现自己在2001年接任阿迪达斯掌门人时在全球的的放言:打败耐克公司,夺回阿迪达斯曾经拥有的王冠。

第六回合阿迪达斯与耐克公司的中国之战

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都拥有一种德国式的冷静和低调——沉浸在自己的领域当中,长于防守而非进攻。正因如此,作为世界的第二大体育用品供应商,8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数十年内都表现得相当克制,在市场占有率上并不尽如人意——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甚至连来自中国的本土品牌李宁都更愿意宣称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耐克公司而非阿迪达斯。而自从阿迪达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赫尔伯特·海内宣布将把2005年以后的中国视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以后,一切都在改变。同时,耐克公司总裁马克·帕克也表示,作为其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市场的中国,是耐克公司最大的发展动力。当大家都意识到中国很有可能取代美国成

为最大的体育用品消费市场的时候,一轮在奔跑当中抢撞中国市场红线的争夺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阿迪达斯高调宣布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战略合作伙伴之后,连续两个月在中国地区抢先发布了两款拥有先进技术的新款运动鞋。

根据耐克公司、阿迪达斯等体育用品公司发布的企业年报上的销售数据显示,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体育用品销售增幅最大的地区——比如,在2004年耐克公司各季度的财务报表中,各方面业绩增长迅猛的亚太地区已在耐克公司全球公司中牢牢占据第一的席位,成为促使耐克公司业绩狂飙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而据同期信息显示,到2010年,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可达281.2亿元,被认为是仅次于美国最有潜力的运动鞋消费市场之一。这种繁荣的市场景象正如当年的美国,触动着无数体育用品制造商的神经——牢牢盘踞世界体育用品公司前两位的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显然不可能再错过机会——双方的全球总裁都曾经在多个场合分别发表言论,要重点开发亚洲地区的市场。

因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恰如当年的韩日世界杯一样,给了阿迪达斯一个绝佳的切入当地市场的机会。虽然耐克公司没有取得奥运赞助商资格,但它的奥运营销力度也绝不小。穿着带耐克公司“LOGO”服装的运动频频出现在镜头前。耐克公司还押宝中国运动员刘翔。耐克公司展示其创新与轻质的高机能性产品。该特殊系列Nike产品系专门为22个中国运动协会所设计,并利用最新技术制成。该系列产品包括采用轻质Flywire 技术纤维与Lunarlite泡绵避震的运动鞋,以及利用回收聚酯制作而成的Nike Swift机能性运动服等项目。但由于阿迪达斯代言世界级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耐克公司不敌其优势。但究其根本,在中国、在亚洲,阿迪达斯的营销策略仍然没有大的变化——与世界级的体育赛事紧密联系、与金牌项目团队和金牌运动员签订代言协议,进行品牌的相互拉动。事实上对于体育用品公司来说,奥运会、世界杯、NBA、金牌运动员等等影响力巨大并且声誉良好的代言方式,本身也就是最好的宣传形式。

此前,阿迪达斯公司单通过赞助世界杯足球赛,销售额连续5年以28%的速度递增。而阿迪达斯的奥运史更加深远——从1928年创始人阿迪达斯勒为参加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运动员缝制第一双运动鞋开始,阿迪达斯的历史就和奥运会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至少有三次以上的奥运官方供应商资历;发展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向所有28项运动中的26项提供装备。正如赫尔伯特·海内所说,奥运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激动人心的体育盛事,2008年的奥运会为阿迪达斯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树立阿迪达斯的品牌形象与业务了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另一方面,在中国,阿迪达斯也试图以发展关键客户的模式来积极进行销售网络的扩张,这个模式类似于召集合作伙伴进行加盟连锁。只是,他们的关键词在于“合作”而并非仅仅指向“加盟”。据阿迪达斯公司的资料显示,它们在中国的一些关键客户基本上都已经拥有了平均50至300多间的零售店铺,这些合作伙伴们拥有自主的管理、资源和财务,并且在阿迪达斯的支持下,利用阿迪达斯的品牌来创建零售商自己的品牌。阿迪达斯(中国)的公司发言人表示,他们乐于支持这些关键客户打造自有品牌,并且坚信双方可以达到有效的品牌相互拉动。至少从2004年开始,这种扩张销售网络的模式已经初见成效。目前阿迪达斯与它的中国本土零售商们正以每月新开40间店面的速度进行扩张——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目前阿迪达斯53%的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这一基础上的。

耐克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2008年耐克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要比其主要对手阿迪达斯高出33%以上,据马克·帕克介绍,耐克公司在中国的扩张速度达到了几乎每天有一家耐克公司专卖店开张,超过300多个中国城市已经拥有了耐克公司的专卖店。

4.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的竞争策略

4.1阿迪达斯公司的竞争策略

阿迪达斯在研发方面有着非凡的能力,它需要的是更加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即使阿迪达斯和耐克公司可以相互模仿,它们也应该在有效的执行和协调方面尽量区别于对方。当耐克公司的营销和研发队伍更多关注北美消费者的需求时,阿迪达斯主动开始塑造自己的市场区隔(segmentations)。因为从两者的整体业绩来看,阿迪达斯的总资产回报率(ROA)和耐克公司是非常接近的,这就意味着从长期来讲,阿迪达斯完全有潜力与耐克公司一较短长。

1)产品实施本土化。作为一个德国的体育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应该把它在美国市场上投放的鞋类产品“美国化”。欧洲人喜欢的产品不一定符合美国人的胃口。阿迪达斯应该招纳和培养那些真正了解并且能够预测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的人才。这是一种无法模仿的资源。然后你就可以根据这些预测的结果来重新塑造你的市场区

隔,这样一方面满足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你在这个细分市场上有独到的优势。美国人更强调个人化,所以在广告方面,阿迪达斯应该把它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个性化,而且要减少明星的使用。

2)巩固质量优势,完善产品系列。阿迪达斯长期以来就以其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而著称,这个体系保证了阿迪达斯产品的高质量,所以这一传统应该保持并且进一步弘扬。还有,在重夺全球霸主地位的战略企图的驱使下,阿迪达斯应该设计能够赢得所谓“动态效率”(dynamic efficiency)的新战略。尽管阿迪达斯已经建立了他的补充产品市场,但他们还可以通过强化“网络效应”来超越耐克公司。比如说,他们可以设计全系列的运动服、帽子、围巾和手提包来与他们的运动鞋配套。

3)发挥专利优势。耐克公司和阿迪达斯也可以说是一场“专利竞赛”的两个对手。阿迪达斯应该能够估计到耐克公司的研发投入。另外,在关注欧洲本土市场的同时,因为美国对阿迪达斯来说是一个海外市场,所以公司应该通过把更多的个性化元素引入其未来的产品设计以促进产品的本土化。

4)借鉴耐克公司的订货与分销战略。耐克公司的未来订货项目帮助公司迅速地成长。阿迪达斯应该与它的零售商一起实施类似的订货系统来模仿这一战略,这样能够将他们的库存保持在一个最优的水平。不过,阿迪达斯也必须认识到这一机制的成功运作是以许多条件为基础的,比如准确的销售预测,市场的强劲需求等等。另外,和耐克公司相比,阿迪达斯在电子商务领域做得不够成功。要想打赢这场关键战役,至关重要的就是阿迪达斯必须向耐克公司学习授权专业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运作其在线销售。

4.2耐克公司的竞争策略

1)保持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阿迪达斯在美国市场上经营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但爱国的美国消费者很可能会倾向于本国产品而不是进口货。耐克公司在本土管理实践、组织架构、公司治理以及本土资本市场的掌控方面都有优势。如果它们在白热化的本土竞争当中都能生存,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就会更有竞争力。为了维护它在美国运动鞋市场的统治地位,耐克公司应该持续地专注于它的核心竞争力:营销与研发。在已有的高度的消费者忠诚、品牌意识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基础上,他们还必须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保持他们的品质标准,实施有效的营销方案以回应市场的变化。

2)隔离机制。即使阿迪达斯可以模仿耐克公司的战略,他们也不能简单地复制耐克公司的那些有企业专用性的竞争手段,比如说专利、品牌和人力资本。耐克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丰厚的薪酬来留住它的骨干员工,提升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以此来保护公司的人力资本。至于产品模仿,耐克公司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比如说产权、特许权和专利方面的有关规定。但是他们也必须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并不是要把产品、流程和技术都模式化,在开放的竞争中最好把它们都看作是大海之中散布的岛屿(意即只露出一角而已)。”如果你的秘密根本就没有机会暴露在你的竞争对手有可能接触的环境中,那岂不是更安全?另外,依靠已有的品牌声誉和市场规模,耐克公司在获取资源和消费者方面显然比竞争对手有太多的优势。还有就是,耐克公司的独特能力很多时候都包涵着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很难为外人所理解。这些东西是它独特的企业历史积淀下来的,而且根植于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

3)路线与时俱进。和阿迪达斯相比,耐克公司历史要短很多,它拥有的是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和产品。而且阿迪达斯现在面临销售滑坡,耐克公司正好利用这个领先优势加大对NikeID鞋的投入。因为消费者期望值很高,再加上它雄厚的财力和能力,这个市场前途无量。相反,阿迪达斯正处在企业第二个生命周期,它正在为提升市场份额而打拼,后面还有虎视眈眈的锐步(Reebok)。因为路径依赖的缘故,阿迪达斯继承了它以往的产品路线,适应比较广泛的市场人群。这一战略是否真的能够为它赢得更广泛的客户基础呢?没有这个战略他们会不会做得更好呢?很难说。路径依赖会约束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限制它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企业要迅速改变它的路线很难,但是如果它想在竞争中生存,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面前它的路线也必须与时俱进。总之,作为市场领导者的耐克公司必须避免平庸、保持创新,这样才能永远屹立在竞争的巅峰。

4)制造外包。耐克公司本身没有一条生产线,而是集中企业的所有资源,专攻设计和营销两个环节,运动鞋的生产则采用定单的方式放到人工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耐克公司以虚拟生产的方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之一。

5.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中国市场发展分析

5.1双方对垒中国市场二十年

阿迪达斯于1980年开始关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且在国内设立品牌推广机构。然而在数十年的市场推进中,表现得却相当克制,在市场占有率上始终不尽人意(能够产生销售利润也是近年的事情)。究其根源,这主要还是取决于阿迪达斯在中国的二十年发展心态,即还是保持一种观望与探索中国市场的发展态度,且在耐克公司品牌的不断主动出击之中始终采取战略性防守。这或许与阿迪达斯上世纪八十年代落败耐克公司的事件有关,但最终降低了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反映能力及品牌互动沟通能力,从而不能更深入地为市场竞争服务。

进入中国之初,阿迪达斯品牌定位及网络建设思路与其在中国的长远规划与发展并没有发生冲突,只是他不像耐克公司一样,快速赢得市场主动权,做到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提高及利润的高额增长。毫无疑问,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更会欢迎耐克公司这样善于“制造生意机会”的市场挑战者。尤其作为耐克公司在同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阿迪达斯,市场占有率不仅远远不如耐克公司,其过于沉稳与冷静的“贵族”风格,更让消费者总感觉“高高在于”“可望而不可及”,缺少一种必要的消费亲和力。然而,耐克公司却能依托不断更新的叛逆化产品主题及牛仔式品牌形象深入影响与感动中国年轻的消费者(譬如:耐克公司“数码人”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喜爱的时代符号之一)。同时众多新盛本土品牌均跟进耐克公司模式,在“牛仔们”的千军万马面前,更增加了阿迪达斯这一“贵族”的孤独感与减少了阿迪达斯的市场竞争力,这是落败中国市场的主要因素。

当然,阿迪达斯在中国能够坚持近二十年的市场防守,也源于中国当时特殊的市场环境。阿迪达斯品牌在全球市场定位于高端市场,其每双运动鞋一般定价均在近千元,对于中国普通消费者而言,只是一种奢望。毕竟对于并非整体发达的中国经济环境,还不允许中国人都能够掏出一把人民币去买阿迪达斯的产品(耐克公司曾经将产品价格降到大众价位,意图扩大市场竞争份额,最终未能成功。中国本土品牌低价策略恰恰迎合了中国消费者)。同时,阿迪达斯的终端网络以特级城市及一级城市为主,其产品销售空间十分有限,这除了和还无法买得起或认为没有必要购买这种产品的消费者外,城市人口消费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5.2阿迪达斯的中国市场新战略

从阿迪达斯的品牌基础、产品研发能力及市场运作能力来看,阿迪达斯也不应该始终与耐克公司存在如此之大的距离。在体育用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竞争面前,阿迪达斯如果不能够化悲痛为动力,不能够拉近与耐克公司这一对手的竞争距离,其现有市场地位或许即将不保,同时中国本土品牌及部分国际品牌也开始成为阿迪达斯另一路隐形杀手。加之进入21世纪的中国体育产业经济已得到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众多国际品牌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区域,这种十分现实且具极大发展空间的市场环境已容不得阿迪达斯继续失落与沉沦,阿迪达斯只有主动接受挑战,才可赢回品牌生机。对此,2003年阿迪达斯建立在原有市场基础上,正式成立新公司统一管理整个华语地区市场工作。当时,阿迪达斯将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三大分支机构合并大中华区推广机构,并将其看待成为阿迪达斯全球发展的战略方式之一,也是阿迪达斯开始实现强攻战略制定的重要信号。

a.阿迪达斯的总体战略思路

阿迪达斯的总体战略思路是:旨在充分利用亚太地区的发展机遇,促进华语地区市场的优势互补,加速这一全球性品牌在亚太区的发展。将中国区纳入全球战略的重要核心,改变以往过于保守的做法,从战略防守转向战略主动,彻底改变上线品牌耐克公司的正面攻击及下线品牌的侧面影响,从而以中国华语区为未来发展核心区域带动亚太区域甚至全球发展。

阿迪达斯之所以会在大中华区机构统一管理的基础之上制定以上经营思路,主要是以下几点市场要素对其十分有利:

首先,随着中国全民运动的兴盛,中国体育产业经济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变,相关数据表明:到2010年,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可达281.2亿元,被认为是仅次于美国最有潜力的体育用品消费市场(日本第三)。毫无疑问,阿迪达斯如果不能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快速拿下中国市场,只能预示其全球市场的新一轮失败。

其次,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经济及全民运动的迅猛发展,中国消费者已经自主提高在运动产品方面的消费意识,消费能力在进一步加大,不仅会习惯性的提高购买次数与不断更换运动产品,运动产品是否优质、是否具备高科技也成为消费者最为重要的选择标准之一。

最后,对于阿迪达斯、耐克公司的这两大国际运动品牌而言,现实竞争环境中,耐克公司在全球各市场区

域均不断领先于阿迪达斯,但想彻底打败阿迪达斯,也并非易事,因为阿迪达斯与全球体育运动及体育产业经济的关系渊源甚深,与耐克公司一样在全球消费者及体育运动领域均拥有着刻骨铭心的品牌印象,均成为体育运动发展的两大精神信仰。应该说他们之间的竞争更像一场马拉松竞赛,彼此之间始终存在一种相互的追逐,最终的胜利还有待时间考验。不管其市场现状怎样,但阿迪达斯始终还是位处中国体育用品竞争阵营的前列,其品牌地位与市场影响作用更不容竞争品牌与体育经济环境所忽视。

b.阿迪达斯的新势力

阿迪达斯收购锐步后,对其中国区域市场的推进将带来四方面的利益:

利益一:锐步是仅次于耐克公司、阿迪达斯的全球第三大运动品制造商,通过多年的市场运作,锐步在中华区已经拥有极强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运营基础。目前阿迪达斯在华市场份额为19%,如加上锐步,二者的总份额可迅速超过耐克公司30%,阿迪达斯收购锐步,势必会增强自己同耐克公司争夺至关重要的中华区市场的实力。

利益二:对于阿迪达斯来说,锐步在中国至少拥有一个连耐克公司都无法企及的市场利器——姚明。姚明与锐步在2003年签订了一份终身赞助合同,这是一个阿迪达斯将“充分利用”的市场机会,更是阿迪达斯收购锐步在华获得的最大收益之一。加之,姚明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全球最具影响的体坛明星,恰恰在阿迪达斯品牌的形象代言群体中,缺少一位能够主动亲和与憾动中国消费者的中国明星,这无非为阿迪达斯实现“世界的阿迪达斯,更是中国的阿迪达斯”的中国强攻计划增加更有份量的筹码。同时两大品牌还可以将双方的明星代言人进行联手式推广(大卫?贝克汉姆是阿迪达斯的签约代言人之一,而艾弗森和姚明则是锐步众多NBA球星代言人中最著名的两位)。

利益三:按照体育用品行业的成功经验,优秀的品牌与产品首先必须在优秀的终端卖场获得最佳的产品展示效果,从而赢取市场主动权与消费信心。然而,谁能够有机会进入优秀卖场或获得最佳的卖场位置,还具体取决于品牌的影响程度与运作实力,虽然单凭阿迪达斯目前的品牌地位,并不须要太过于担心此点,但合并后的公司在和零售商谈判时将具有更大的说服力,能够争取到更多更好的货架位置。可以预见,中国各城市大型零售卖场即将成为阿迪达斯的天下。

利益四:自从阿迪达斯成立大中华区管理机构以来,其市场发展已呈现新的转机,尤其从2004年开始阿迪达斯在华发展速度已然快于耐克公司,阿迪达斯可以将其在华的一切资源同锐步分享。譬如今后在中国或其它区域签订新的代言合同时,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还能从媒体获得更多的广告折扣。更可以采用“二合一”的方式更新销售系统,从而节约运作成本与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笔者之所以下此结论,那是因为阿迪达斯和锐步的市场运营与销售不一定需要两套班子来进行操作。同时在产品代工企业和销售代理商等合作商的选择与利用上可进行互相渗透。

c.阿迪达斯的新科技

了解阿迪达斯品牌的同仁应该清楚,阿迪达斯从来不缺少优秀的高科技产品,因为阿迪达斯一直视“运动科技”为品牌发展原始动力与根本,这也是阿迪达斯品牌之所以长期抗战体育用品市场的重要原因。就如该品牌近些年所研发之a3、T-MAC3、Y-3等技术在产品上的运用,在全球体育用品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阿迪达斯又习惯于不断更新产品技术与提高产品设计能力。譬如:在2004年,阿迪达斯继2002所推出之以吸震、导向、传动“三合一能量管理”为概念推出a3鞋款后,再一次革命性推出具备耐磨、抗温、吸震的“a3ULTRA RIDE跑鞋”,同年又推出阿迪达斯“ClimaCool”系列360度透气运动鞋;2005年,阿迪达斯在全球运动界引起轰动的世界首双芯片智能运动鞋“adidas-1”于4月15日正式登陆中国,虽然售价高2680元人民币,但还是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力捧的高科技运动产品。

只是阿迪达斯在战略防守阶段不能够基于坚实的产品实力本身,深入提高品牌渗透率。让中国消费者真切感受到“阿迪达斯就在身边”“阿迪达斯不仅仅只是运动贵族,更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优质的运动生活伙伴。”

d.阿迪达斯的新举措

(1)由国际到本土,由专业运动队到社区健身运动

按照阿迪达斯的经营战略,如果说整合相同语种地区的分支机构是其强攻战略的标志内容,那么巨资赞助中国足球则是阿迪达斯中华区成立后的第一颗炸弹。由于阿迪达斯1999年与中国足协所签订的5年合同将在2004年到期,为了让其中华区市场发展能够拥有坚实的本土传播推广资源,阿迪达斯在中华区机构成立之时即提前与中国足协接触。虽然,耐克公司品牌此时也积极参与其中,且开出高价吸引中国足协的关注,但阿迪达斯在对中国足球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后,最终开出5亿元人民币的价码将长达6年的

赞助合同揽于囊中。同时,阿迪所能获得的回报也比以前有很大增加,包括在中国之队比赛的场地广告、球衣版权等。在这份新协议签订之后,且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市场印证:国家队的正版球衣、包括外套都已成为阿迪产品销售的新热点,尤其阿迪达斯“猎鹰系列”新版足球鞋也得到了最佳的本土化演绎。事隔不到一年时间,阿迪达斯又进行了一次创纪录投入,以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和实物赞助中国国家排球队,时长五年时间。这个数字是国家排球队以往接受赞助的数十倍。这也是阿迪达斯有史以来对排球项目最大规模的一笔。虽然阿迪达斯也曾赞助过古巴女排,这次对中国排球队的赞助规模,一举超过了对古巴队的赞助。

阿迪达斯愿意扔出数亿资金赞助中国运动组织,在其中华区发展史上还属于一个奇迹般的推广运动,因为要让中国人尤其年轻人都喜爱和购买阿迪达斯产品,阿迪达斯必须让其金字塔推广模式实现本土化运作,只有如此才可以感动与亲和中国消费者,否则又在自己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以往“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品牌消费屏障。

(2)2008奥运官方赞助商

阿迪达斯与奥运会的联系历史悠久,最早在1928年的奥运会上就出现过阿迪达斯的运动鞋。与可口可乐、VISA卡等其他赞助商不同是,阿迪达斯的运动产品为竞赛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其新产品、新技术可以帮助一些优秀的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甚至摘得意想不到的运动项目金牌。

不过,阿迪达斯所赞助奥运会及其它重要体育赛事的推广活动一直以来均体现在中国市场以外的其它区域,对中国市场推进只能起到辅助效果。

2005年1月24日,阿迪达斯(苏州)有限公司和阿迪达斯-所罗门集团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第七个合作伙伴,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的所有工作人员、自愿者、技术官员以及参加冬奥会和08奥运会的中国奥运代表团成员都穿着印有“ADIDAS”标志的体育服饰,赞助总价值13亿元。其中:此次赞助活动是在阿迪达斯和中国本土品牌李宁之间展开,李宁开始投入10亿元希望取得赞助权,但还是由阿迪达斯取得最终胜利。

(3)群众赛事构筑品牌亲和力

阿迪达斯为了稳固影响其“金字塔”模式底层的普通体育运动爱好者,一直致力于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且长期制定青少年推广计划——“草根行动”,“街头篮球赛”就是其中一分支。“街头篮球赛”引进中国已有6年时间,每年均有十万余人参与此次活动,已成为中国年轻篮球爱好者的最喜爱响应的品牌活动之一。目前该活动已经在全球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每年从城市到国家,再到大区,逐级晋升的赛事体系使全世界的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拥有了交流的平台。

应该说“街头篮球赛”为阿迪达斯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一种与中国年轻人实现情感互动沟通的“亲善”战术。但自该品牌在中国区域制定强攻战略后,开始感觉“街头篮球赛”整体推广力量还较单薄,虽然2004年“争分夺秒”及2005年的“行,就来”主题年赛均取得非凡之成绩,但毕竟这种单一的活动内容并不能整体协助其完成最终的草根行动。

对此阿迪达斯基于“街头篮球赛”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上海特别举行“亚太地区明日之星篮球训练营”,来自亚太区7个国家和地区的48名青年篮球选手将参加为期5天的训练营,接受来自由4名美国教练领衔的集中训练。教练组成员中包括前犹他爵士队的助理教练斯考特?雷登,而NBA球员、效力于华盛顿奇才队的吉尔伯特也来到上海为训练营助阵。此项活动的顺利的开展也再一次引起中国年轻篮球爱好者的兴趣,并得到中国相关体育机构和媒体界的特别支持与关注。

同时,在“草根行动”不断牵引下,阿迪达斯的“亲善”战术进一步深入感动着中国年轻的体育运动爱好者们。2004年“挑战不可能”运动宣言大赛在中国正式启动,该项活动贯穿整个年度,通过“征集普通运动爱者的运动宣言,然后与顶级体育明星进行零距离接触”从而实现中国年轻人不可能实现的运动梦想。

尤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前夕,阿迪达斯根据其赞助欧洲足球杯的事件,特在全球范围内召集所代言之足球明星开展“走进里斯本”活动,将推广攻式引进中华区,且在中国央视及各省市体育频道投放主题形象广告,取得巨大品牌推广效果。

2005年起,阿迪达斯绿茵成长计划首先在上海、广州、北京三地展开,目前已扩展到15个城市,它们分别为上海、广州、北京、成都、杭州,重庆、天津、大连、武汉、东莞,青岛,深圳,沈阳,西安,宁波。该项目由阿迪达斯公司发起的一项长期持续的足球推广活动,主要对象是中国的普通学校,阿迪达斯公司计划在2010内将覆盖20个城市、1,000所学校,预计受益学生超过100,000人,并且将有至少500名体育老师有机会得到世界著名的青少年足球方面的专家的指导,学习到世界最先进的足球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阿迪达斯中国公司组织并发起的“绿茵成长计划”是一个全国性的青少年足球的持续发展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阿迪达

斯公司希望为中国广大的普通学校提供高标准的基层足球训练,帮助和改善青少年的足球训练环境和条件,培训和提高学校体育老师在足球教育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并举办城市、全国乃至国际的足球赛事和足球文化的交流活动,从而鼓励足球运动成为青少年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团队精神,改善青少年性格、体格成长和生活质量,进而在中国培育长远的足球文化,该项目的实施为中国未来足球的崛起提供结实的土壤。

2008年3月30日,阿迪达斯正式启动2008女子“健身风暴”,推出“玩运动”的新健身理念。用崭新视角“玩”来诠释今年“瑜伽,健身,舞蹈,有氧搏击”四个主推系列的运动方式。此次,阿迪达斯“玩运动” 概念的横空出世,旨在倡导运动者抛开时间的限制,地点的禁锢和既定的目标,体验零束缚,零压力,无胜负,无对手的唯我境界,用自己的方式“玩运动”。

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阿迪达斯(Adidas)全球首家品牌中心落户北京三里屯,全新开张的阿迪达斯品牌中心以为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为宗旨:这座整体由玻璃幕墙装饰的巨大钢结构建筑,其建筑本身便透出十足的未来感,消费者不仅能在这里获得更为齐全的产品选择,一系列拥有创新理念和尖端科技的互动区域更为人们提供了许多超出购物本身的体验和乐趣。在阿迪达斯品牌中心,消费者可以定制专业的运动训练方案、制作个人专用球鞋(消费者可利用定制工具指定配色方案、产品面料、尺寸规格、应用技术,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球鞋。运用先进的电子仪器,量出脚部长度与阔度、检查脚步的压力分布及体能特质,再选出心仪的球鞋颜色,同时可以输入个人名字,一双结合科学数据及个人爱好的球鞋就制作完成)、体验品牌与艺术音乐文化的融合。

2008年7月6日,阿迪达斯与李连杰在上海共同宣布成为合作伙伴,双方将在未来几年里,在健身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此次合作旨在号召更多的中国人加入健身行列,通过运动,走出城市钢筋水泥的束缚,超越现代都市的喧嚣与烦恼, 达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状态。另外,李连杰先生参与设计的阿迪达斯健身系列产品也在2009年开始面市。

而在明星代言方面,耐克公司则牢牢抓住刘翔,获益颇丰。对此,耐克公司大中华市场部总监潘建华颇为得意,“我们长期的目标是让刘翔在2008年能够代表耐克公司传达一个声音”。果然,耐克公司在雅典奥运会后的4年中,不断在刘翔身上做出新文章。2006年7月,刘翔打破110米栏世界纪录的第二天,耐克公司中国的专卖店店员就穿上了促销纪念衫;2007年8月刘翔在大阪世锦赛成就“大满贯”之后,耐克公司当天就开发设计出了“翔”T恤。耐克公司称,耐克公司就是要让刘翔在合适的时间点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故事,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然而,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的意外退出,基本宣告耐克公司此次奥运会的“押宝式”营销最大王牌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耐克公司战略分析

耐克公司战略分析

耐克公司战略分析 201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王岩

耐克公司战略分析 耐克公司简介························耐克公司宏观环境分析················耐克公司产业竞争环境分析············耐克公司产业内部结构分析············耐克公司内部条件分析················耐克公司的应对策略··················

耐克公司介绍 1962年,俄勒冈大学毕业生比 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利浦·奈特共同 创立了一家名为"蓝缎带"(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 年,蓝缎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 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浦·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耐克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

耐克-Nike-公司战略分析

耐克 Nike 公司战略分析 1.耐克公司介绍 1963,毕业生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尔·奈特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带"(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年,蓝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从此开始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耐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 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三十年过去了,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所以一直以来,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耐克首创的气垫技术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运用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运动鞋可以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脚踝,防止其在作剧烈运动时扭伤。采用气垫技术的运动鞋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普通消费者和专业运动员都对它爱不释手。 2001年,耐克公司在研制出气垫技术后又推出了一种名为Shox的新型防震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运动鞋同样深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除运动鞋以外,耐克公司的服装也不乏创新之作。例如:运用FIT技术制造的高性能纺织品能够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在任何气象条件下进行训练和比赛。耐克公司制造的其他体育用品,如:手表,眼镜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2.关键战略要素 2.1 业务组合 耐克公司主要把业务放在篮球领域,板鞋也是耐克公司的一大主要特色。他的产品大概分以下几类。 Nike air force 系列:Air Force 1出生于1982年,深深地根植于篮球运动之中。当时挑选了6位篮球运动员来代言这款鞋:摩西·马龙(Moses Malone)、迈克尔·库帕(Michael Cooper)、贾马尔·威尔克斯(Jamaal Wilkes)、博比·琼斯(Bobby Jones)、米切尔·汤普森(Mychal Thompson)以

耐克Nike公司战略分析

目录 耐克的介绍…………………………………………………关键战略要素………………………………………………产业结构分析………………………………………………内外部环境分析……………………………………………综合分析……………………………………………………战略指导文件………………………………………………发展战略……………………………………………………竞争战略……………………………………………………产品战略……………………………………………………参考资料……………………………………………………

耐克公司介绍 1963,毕业生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尔·奈特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带"(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年,蓝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从此开始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耐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 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三十年过去了,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所以一直以来,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耐克首创的气垫技术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运用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运动鞋可以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脚踝,防止其在作剧烈运动时扭伤。采用气垫技术的运动鞋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普通消费者和专业运动员都对它爱不释手。 2001年,耐克公司在研制出气垫技术后又推出了一种名为Shox的新型防震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运动鞋同样深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除运动鞋以外,耐克公司的服装也不乏创新之作。例如:运用FIT技术制造的高性能纺织品能够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在任何气象条件下进行训练和比赛。耐克公司制造的其他体育用品,如:手表,眼镜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关键战略要素 一、业务组合 耐克公司主要把业务放在篮球领域,板鞋也是耐克公司的一大主要特色。他的产品大概分以

战略管理案例耐克公司的崛起

耐克公司的崛起 “放手去干”,是美国着名的运动鞋生产商耐克的企业口号,也是其文化个性鲜明的体现——“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的精神”,这一反传统观念的企业形象的树立与发扬,甚至输出国际,都要从其创办人菲利浦·奈特的汽车行李箱里诞生耐克的传奇性故事开始。 耐克公司初创时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它是以奈特在斯坦弗商业研究生院上学时写的一篇论文为模型创建的。奈特胡乱的搜集了一些田径赛名将和体育迷的想法写在文章中,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阿迪达斯,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穿上日本生产的高质量低价格的跑鞋——Tigers(虎牌)。 奈特被选入俄勒冈州大学田径队,成为专业中长跑队员后,他对体育用品的激情被磨掉了。后来他曾在波兰Price Waterhouse当了五年会计师,它的商业意识也就是在那时培养起来。俄勒冈传奇人物式的田径教练彼尔·鲍尔曼,总是给他的明星运动员定做跑鞋。他告诉奈特,一个田径队是由一些个体队员组成的,每个人必须永不停息拼命提高他或她的成绩,径赛运动员的信条是:“没有端点”。Price Waterhouse 给它的启示是“商业行为有最基本的原则”。 耐克的历史是以上两个信条不断对话的过程,是运动员的个人奋斗精神与商业约束相协调的过程。奈特与鲍尔曼开始共同创办蓝带,并于1972年更名为耐克,从那以后,它开始设计带本公司商标的鞋,并在亚洲生产。 当时,在美国运动鞋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的是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70年代初期,慢跑热逐渐兴起,数百万人开始穿用运动鞋,因为运动鞋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还是健康而年轻的象征——这就是大多数人向往的形象,运动鞋即将流行起来,但以阿迪达斯为首的“铁三角”却没有掌握这一发展趋势。“耐克”却跑步进入了。1974年,鲍尔曼教练在烤华夫饼干的铁模中摆弄出一种脲烷橡胶,制成一种新型鞋底。这种鞋底是“华夫饼干”式的,鞋底还有小橡胶圆钉,使它比市场流行的其他鞋底的弹性更强,这项看上去很简单的产品革新推动了奈特的事业,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耐克1976年的销售额从前一年830万美元猛增到1400万美元。 耐克象野火一样发展起来,公司为开发新样式跑鞋而花费巨资,到70年代末,耐克公司有将近100名研究人员,其中许多人有生物、化学、试验生物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多种相关领导的学位。这雄厚的研究力量开发出140余种不同式样的产品,其中不少产品是市场最新颖和工艺最先进的。 这些样式是根据不同脚型、体重、跑速、训练计划、性别和不同技术水平设计的,这些风格各异,价格不同和多种用途的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步者,使他们感到耐克是提供品种最齐全的跑鞋制造商,数百万各式各样、各种能力的跑步者都有了这种观念,这在一个正在发展的行业里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形象。 到了1979年,耐克通过策划新产品的上市及其强劲推销,市场占有率达到33%,终于挤进原来的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所建的“铁三角”,成为销售明星。到了1981年,其市场份额甚至达到50%,遥遥领先于阿迪达斯,而奈特本人也跑步进入了《富布斯》杂志令人垂涎的美国富有的400人之列。 耐克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开拓型公司,在青翠的俄勒冈州公司所在地,已经培育出一种精心设计的文化。耐克一位老资格的经理曾回忆:“那就象是在一个充满手足情义的环境中工作。同事们在一起痛快地喝酒,滔滔不绝地谈论体育,并自诩为活跃且反传统的人物。”每6个月,奈特的管理队伍要聚会讨论策略。这个大吵大闹的聚会以“针锋相对”着称。奈特总是鼓励对抗,甚至是怂恿对抗,而且他和其他人一样,接受别人的大声指责。 耐克企业的所在地,就像校园一样,有森林、慢跑小径、湖泊、足球场,奈特希望创造出一个祥和的工作环境,他认为世界已经够混乱的了,工作时间应象家一样自由。 耐克鲜明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大批年轻人,40%的耐克员工不到30岁。他们一天的工作是这样安排的:中午时间在“校园”里的运动休闲中心运动两小时,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他们对公司都非常忠诚。耐克公司的管理并不严谨,但是必须打败阿迪达斯的强烈信念把整个队伍团结在一起。公司的营销人员说:“我们本能地就能判断出,什么事是耐克公司要做的,什么事是耐克公司不做的。”

耐克企业管理分析范文

企业管理作业 题目:耐克企业管理分析 姓名万晶晶学号200607040111 班级人力

061 姓名鹿陈萍学号200607040109 班级人力 061 姓名李小刚学号200607030221 班级人力 061 姓名相望学号200607040114 班级人力 061 姓名陈婷学号200607040101 班级人力 061 姓名郑卿学号200607040117 班级会计 062 1.企业背景介绍 1981年,NIKE成立。在最先几年,耐克成了体育产业的领导。耐克国际公司在40多个国家发展他的事业。到了1984年,公司资产翻了一倍,达到919.8百万美金。1985年:新星乔丹与第一代AIR JORDAN篮球系列的推出,是NIKE公司最为成功的赞助投资。随着雇员人数和鞋子销售的发展,耐克在1985年首次经历了收入的减少,次年,情况有所好转,第三年,情况又差了些。1988年,耐克发现经销商们已无法为零售商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耐克于是雇佣室内销售代表以加强对产品专业知识的宣传。1991年,耐克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资产超过三十亿美金的体育和健身公司。 耐克公司是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Beaverton。该公司生产的体育用品包罗万象: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等。2002财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创记录的49.8亿美元,比2001财年增长2%。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Stev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浦?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耐克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 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三十年过去了,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所以一直以来,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耐克首创的气垫技术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运用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运动鞋可以很好的保护运动员的脚踝,防止其在剧烈运动时扭伤。采用气垫技术的运动鞋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普通消费者和专业运动员都对它爱不释手。2001年,耐克公司在研制出气垫技术后又推出了一种新型防震技术。采用这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运动鞋同样深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除运动鞋以外,耐克公司的服装也不乏创新之作。耐克公司制造的其他体育用品,如:手表,眼镜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2.对企业管理策略的重点分析 1.虚拟策略 不用一台生产设备,耐克缔造了一个遍及全球的帝国。耐克的成功在于,它专注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不擅长的事交给别人去做。这就是诺大的耐克总部看不到一双鞋的秘密,也

耐克公司战略分析

耐克公司战略分析 201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王岩

耐克公司战略分析 耐克公司简介························耐克公司宏观环境分析················耐克公司产业竞争环境分析············耐克公司产业内部结构分析············耐克公司内部条件分析················耐克公司的应对策略··················

耐克公司介绍 1962年,俄勒冈大学毕业生比 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利浦·奈特共同 创立了一家名为"蓝缎带"(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 年,蓝缎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 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浦·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耐克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一直以来,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

耐克公司战略管理分析

耐克公司战略管理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09级工商管理 姓名:陈范 学号:0916010081

目录 公司简介---------------------------------------------3 关键战略要素---------------------------------------4 产业结构分析---------------------------------------5 内外部环境分析------------------------------------7 综合分析---------------------------------------------11 耐克的远景及使命分析---------------------------14 发展战略---------------------------------------------15 竞争战略---------------------------------------------16 产品战略---------------------------------------------17

耐克公司介绍 耐克(NIKE)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Beaverton,为各类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设计及行销运动鞋类、服装、设备和附件,居世界领先地位。1963年,毕业生比尔鲍尔曼(Bill Bowerman)和校友菲尔奈特(Phil Knight)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带”(Blue Ribbon Sport)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 年蓝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从此开始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 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1959 年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耐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 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 万人。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三十年过去了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所以一直依赖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耐克首创的气垫技术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运用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运动鞋可以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脚踝防止其在作剧烈运动时扭伤。采用气垫技术的运动鞋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普通消费者和专业运动员都对它爱不释手。2001年耐克公司在研制出气垫技术后又推出了一种名为Shox 的新型防震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运动鞋同样深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除运动鞋以外耐克公司的服装也不乏创新之作。例如:运用FIT 技术制造的高性能纺织品能够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在任何气象条件下进行训练和比赛。耐克公司制造的其他体育用品如:手表眼镜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耐克的虚拟经营战略

耐克体育品牌的企业文化 摘要:“Just do it”是耐克的品牌主张,传达的是运动跟潜能之间的关系,告诉消费者:你要凭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渴望去做事情。这是耐克追求个性的公司文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其虚拟经营战略。 关键词:耐克、企业文化、虚拟经营战略、跨文化 一、崛起背后的故事 作为全球年营业额和营业利润排名第一的体育用品品牌,耐克实际发展时间并不长,它成立于1972年,远比阿迪达斯要年轻得多。但就是这样一家“后起之秀”,却在随后成为快速成长的典范,仅用20多年的时间,就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据相关资料显示,耐克仅在运动鞋一项,2010年仅在中国区就实现了销售额2.46亿美元。而公司全球总销售额则达到191.7亿美元,实现利润2.7亿美元,与之相对应的是,阿迪达斯还在力争扭亏为盈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即使是足球,这个阿迪达斯的传统阵地,耐克也实现全面超越,国际足联国家队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有七家的赞助商正是耐克。耐克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主要的正是其与众不同的特色企业文化。[1] 耐克公司是世界运动和健康产品的领导者,1962年由田径教练比尔·鲍尔曼和运动员菲尔·奈特创办,前身是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到80年代,他又把红红火火的运动鞋公司变成了一部营销机器。自1986年以来,该公司的股票收益率每年平均增长47%,在1986—1996年期间,《财富》杂志排出全美1000家公司中,该公司排在前10名之内。目前,该公司变成了一部体育运动机器,主办高尔夫球锦标赛之类的赛事,同时还销售运动器械和服装。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企业的生产实践而形成的具有耐克特色的,为所有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与价值观念,继而使得这些特有文化传播模式极具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Just Do It”的耐克口号,“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企业宗旨等,无一不在耐克与竞争者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些极具特色的企业品牌文化传播,耐克就不再是耐克,也不再是消费者所选择的体育用品品牌。[2] 二、标志形象 NIKE商标象征着希腊胜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着速度,同时也代表着动感和轻柔。图案是个小钩子,造型简洁有力,急如闪电,一看就让人想到使用耐克体育用品后所产生的速度和爆发力。首次以“耐克”命名的运动鞋,鞋底有方形凸粒以增强稳定性,鞋身的两旁有刀形的弯勾,象征女神的翅膀。

耐克公司战略规划建议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耐克公司案例分析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1202 学号: 3120809053 学生姓名:刘浩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1201 学号: 3120809023 学生姓名:丁磊

一、耐克公司 Nike是一家美国体育用品生产商,中文译为耐克。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Beaverton。主要生产运动鞋、运动服装、体育用品,以自己的品牌销售,包括耐克、Air Jordan、耐克Golf 、Team Starter等,亦包括属下全资拥有的品牌匡威等。耐克为世界多个足球会及国家足球队提供球衣套件,包括阿森纳、曼联、巴塞罗那、凯尔特人、尤文图斯、巴西、荷兰、葡萄牙、美国等。 愿景:耐克的企业愿景是“为世界上每一个运动员提供灵感和创新”。 使命:耐克的使命是继承并发扬鲍尔曼的创新思维,开发新产品帮助各种水平的运动员并激发出他们所有的潜力,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商业机会并向股东们提供价值。 二、耐克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1经济环境2人口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技术环境 微观环境1企业自身2供应商3顾客4竞争者 三、耐克的外包战略 耐克(NIKE)公司的产品行销全球,但却没有自己的加工厂,而把加工任务委托给分布在全球的数十家企业。耐克公司则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新产品,搞好战略控制和营销推广,实行业务外包策略。所谓业务外包是企业为了节约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运作效率,而将企业某些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或机构完成。业务外包是实行跨企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比较简单而有效的形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手段,为西方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产品加工业务的外包多是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务通过外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节约制造成本,又可绕开关税壁垒,还有利于迅速接近市场。 四、环境因素的利弊分析: 1有利因素:(1)经济周期的增长(2)新兴国家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3)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与WTO (4)社会观念的变化 2不利因素:(1)美国经济周期的衰退(2)欧盟等区域性经济集团的贸易壁垒(3)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不完全开放 3不确定因素(1)女性运动者的增加(2)耐克在行业中有许多强大的竞争者

耐克公司的营销策略资料讲解

耐克公司的营销策略 公司简介:耐克公司始建于1962年,最初公司名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年,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Beaverton。该公司特别关注专门为运动员设计高质量的跑鞋,创始人菲利普·奈特以富有竞争力的价格生产专门面向跑步者的高技术跑鞋。此后,该公司致力于为专业运动员设计创新运动鞋的形象,使得其在美国消费者中逐渐拥有了一大批的“追随者”。 该公司生产的体育用品包罗万象: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等。2002财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49.8亿美元,比2001财年增长2%。耐克公司用自身骄人的业绩印证着其创始人比尔·鲍尔曼曾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你拥有身躯,你就是一名运动员。而只要世界上有运动员,耐克公司就会不断发展壮大。”STP营销策略: 一.市场细分 耐克公司主要生产体育用品,包括各种球鞋、运动服、护具等等。除了专业的运动用品外,耐克还生产偏向于运动色彩的休闲用品,比如经典的Blaze鞋款。 以年龄大小分,耐克将主要市场定位于年轻人。年轻人喜欢运动,追求时尚,对品牌的认同感强烈,同时,耐克还将市场重心定位于有一定收入基础的中年白领阶层,他们生活较为富足,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高,渴望运动且消费能力强。 以收入高低分,耐克产品面向几乎所有收入阶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增加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一种生活趋势。因此耐克抓住这一机遇,推出了各种价位的体育用品,可以满足不同收入的体育锻炼爱好者。 以职业类型分,耐克并没有拘泥于某一范围,而是事无巨细的对任何专业程度的体育爱好者都设计生产了各具特色的体育用品。上至参加奥运会的世界上最专业的运动员,下到简单的体育爱好者,都可以在耐克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用品。综合来看,耐克的市场主要定位于喜爱运动与时尚的年轻人、中等及较高收入阶层的渴望运动的年纪较大的人群,其特点是喜欢运动,对于产品外观及性能要求较高。

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第一篇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战略管理总论 ●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实施 目录 第一章战略管理总论 第一节企业战略涵义 第二节企业战略特征 第三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实用案例1 索尼:为何你的品牌套路开始失效 实用案例2 麦当劳:有效实施管理控制 实用案例3 古井酒厂:实施PPSP战略 实用案例4 春兰公司:大胆决策,周密部署 实用案例5 福特汽车:经营战略控制过程 实用案例6 海尔:优势企业经营战略 第二章企业战略分析 第一节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第二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实用案例1 柯达:与机遇失之交臂 实用案例2 摩托罗拉:从集权到分权的演绎 实用案例3 福特汽车: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 实用案例4 梅赛德斯:面向市场,赢得竞争 实用案例5 长虹:捍卫民族彩电的价格战 第三章企业战略规划

第一节企业总体战略 第二节单一经营发展战略 第三节多样化发展战略 第四节一体化发展战略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一个世纪的辉煌 实用案例2 福特汽车:“优秀中心”的全球战略实用案例3 联想集团:独具特色的海外发展战略实用案例4 青岛啤酒:在困境中崛起 实用案例5 长虹:跻身“世界500强”的梦想 第四章企业战略选择 第一节战略制定框架 第二节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经营战略选择 实用案例2 日本松下:战略转移,走为上计实用案例3 苹果公司:走出经营困境 实用案例4“康师傅”:迎合需求,占领市场实用案例5 通用:组织结构创新与战略选择 第五章企业战略实施 第一节战略计划体系 第二节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第三节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历史使命与战略目标 实用案例2 通用:推行分权制度 实用案例3 德州仪器:改善组织机构 实用案例4 惠普与王安:截然不同的命运 实用案例5 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的竞争策略实用案例6 肯德基:与麦当劳的竞争战略 实用案例7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战略

耐克Nike公司战略分析

耐克Nike 公司战略分析 1.耐克公司介绍 1963,毕业生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尔·奈特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带"(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年,蓝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从此开始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耐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 耐克公司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三十年过去了,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个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耐克深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所以一直以来,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耐克首创的气垫技术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运用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运动鞋可以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脚踝,防止其在作剧烈

运动时扭伤。采用气垫技术的运动鞋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普通消费者和专业运动员都对它爱不释手。 2001年,耐克公司在研制出气垫技术后又推出了一种名为Shox的新型防震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运动鞋同样深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除运动鞋以外,耐克公司的服装也不乏创新之作。例如:运用FIT技术制造的高性能纺织品能够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在任何气象条件下进行训练和比赛。耐克公司制造的其他体育用品,如:手表,眼镜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2.关键战略要素 2.1 业务组合 耐克公司主要把业务放在篮球领域,板鞋也是耐克公司的一大主要特色。他的产品大概分以下几类。 Nike air force 系列:Air Force 1出生于1982年,深深地根植于篮球运动之中。当时挑选了6位篮球运动员来代言这款鞋:摩西·马龙(Moses Malone)、迈克尔·库帕(Michael Cooper)、贾马尔·威尔克斯(Jamaal Wilkes)、博比·琼斯(Bobby Jones)、米切尔·汤普森(Mychal Thompson)以及卡尔文·奈特(Calvin Natt),他们是经过精心选出的防守专家,他们将这款篮球鞋带到了世人面前。经典的海报,强硬的姿态,马龙和他的伙伴们展示出AF1成功的六大要素:宏大、耐久、超越、豪迈、连贯和纯粹。AF1征服了地球! Nike dunk SB 系列:DUNK SB"全称是DUNK LOW(HI) PRO SB。以前"DUNK"只是一双普通的篮球鞋,现在"DUNK"被耐克注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而加装了zoom air和厚鞋舌的"DUNK SB"逐渐成为了耐克滑板鞋的中坚力量.

耐克公司管理之道

耐克公司管理之道 孔德旭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动1008班u201011598 周三晚)内容摘要:耐克公司自1964年成立到现在这将近50年的时间里以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成功的企业管理使耐克总公司缔造了一个遍及全球的帝国。 关键词:基本概况企业描述管理模式管理方法 1耐克公司基本概况及企业描述 费尔.奈特(Phil Knight)于1964年以500美元创立了Nike公司时,做梦也想不到会成为现今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品牌。本文将为大家揭开Nike成长过程之谜,并特别着力于Nike 90年代大放光芒的关键-新产品发展策略。 在1972年,奈特和鲍尔曼终于自己发明出一种鞋,并决定自己制造。他们把制作任务承包给劳动力廉价的亚洲工厂,并给这种鞋取名叫耐克,这是依照希腊胜利之神的名字而取的。同时他们还发明出一种独特标志Swoosh(意为“嗖的一声”),它极为醒目、独特,每件耐克公司制品上都有这种标记。 简言之,Swoosh就是NIKE的那个标志 创建初期: 60-70年代 提到Nike的历史,必须回溯至1958年,当时的创办人费尔.奈特还只是个奥勒岗(Oregon)州立大学田径队选手,经常在练习时,向教练包尔门(Bowerman)抱怨美国从没有生产过一双真正好的运动鞋。奈特主修会计学,毕业后返乡任教于波特兰(Portland)。1964年,奈特与他的教练包尔门各出资500美元,成立了运动鞋公司,取名为Nike,源自希腊语,喻「胜利」之意。 公司草创初期,奈特利用自己在运动界的关系,来往穿梭于各田径运动会场上,设摊销售他的跑步鞋。当时的产品则购自日本,他经常认为美国设计的运动鞋必定潜力无穷。70年代初,奈特开始着手落实自行设计鞋子的构想,同时经过审慎地研究调查后,发现市场需求已足以支撑他建立自己的生产线。不过,最后还是决定先借助日本的生产经验,1972年奈特与日本方面签定第一张合约,正式生产完全美国设计的Nike运动鞋。 随后的几年,日元持续升值,人力成本高涨,使得在日本生产鞋子的代价愈来愈高。此时,Nike已累积了基础稳定的海外生产经验,便将触角伸至其它更多国家的生产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Nike于1975年将日本生产线转移至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韩国与台湾。成本大幅下降后,让Nike有更丰沛的资源去从事研发工作与行销活动。 Nike从低人力成本国家广辟代工厂商,在当时堪称是业界革命性的创举。Nike深知鞋的生产,必须注入密集的劳工,因而向海外寻求低人力成本的代工厂商势所难免,且毫无转圜

NIKE公司战略选择

NIKE公司战略选择 NIKE公司简介 耐克起源于1962年,由菲尔·耐特首创,当时命名为“蓝丝带体育”,20世纪70年代正式更名为Nike。它初步超过阿迪达斯在美国运动鞋业内坐头把交椅,1980年占据约50%的美国市场份额。在短短的10年内便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鞋业公司,建立起拥有自己品牌的运动商品王国。从那时起,耐克开始实行积极进取的市场活动,签约顶级运动员,并创造了“只管去做(Just Do It )”这一口号。 耐克在生产上采取了一种虚拟化策略,所有产品都不由自己生产制造,而是全部外包给其它的生产厂家加工。将公司的所有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起来,集中投入到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中去,培植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实施虚拟化生产,耐克公司将设计图纸交给生产厂家,让他们严格按图纸式样进行生产,尔后由耐克贴牌,并将产品通过公司的行销网络将产品销售出去。这种模式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现任耐克公司总裁马克·帕克介绍,耐克公司目前在中国的扩张速度达到了几乎每天有一家耐克专卖店开张,超过300多个中国城市已经拥有了耐克的专卖店。现今NIKE公司的战略选择以稳定发展战略为主,发展战略为辅。NIKE品牌部门将重新组合原有的产品为六大增长类别:足球、篮球、跑步、女性、男性训练和运动文化。公司将集中力量于这六大领域。 一、发展战略 (一)、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早期发展战略

在早期耐克公司的发展是通过不断改进它的单一产品----运动鞋实现的。由于耐克公司实行实施虚拟化生产,将设计图纸交给生产厂家,让他们严格按图纸式样进行生产,尔后由耐克贴牌,并将产品通过公司的行销网络将产品销售出去;这使得耐克公司有更多的有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新的产品。1973年,全美2000米到10000米跑记录创造者佩里·方庭成为第一个穿NIKE运动鞋的田径运动员。1978年,NIKE国际公司正式成立。NIKE鞋开始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和南美等海外市场。1979年。第一款运用NIKE专利气垫技术的Thaiwind 跑步鞋诞生。 耐克在早期采取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战略的原因是在相关市场内缺少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分配缺口以及市场未被充分地利用和竞争对手占市场份额较大造成的。 (二)、中期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和相关多样化战略 (1)纵向一体化战略 耐克公司由于采取虚拟化生产,所以制鞋材料全部有其他厂商提供,总部只提供生产设备和制作工艺;原材料的提供方式就是就地取材有耐克的生产厂商联系当地的原材料供应商。耐克之所以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是因为通过建立全球性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以及建造大型的生产厂而从规模经济中获益。因为规模经济会导致较低的总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2)相关多样化战略

(仅供参考)耐克的企业运营战略分析

耐克企业运营战略分析 彭滢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1263710212常州) 摘要对于企业的发展,耐克公司的创始人菲利普·耐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企业成功的秘诀都包含在三个问题里面:怎样才能从顾客那里赢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关注和爱戴?怎样才能永远做到这一点?怎样才能最有效率地做到这一点?”对这三个问题,耐克确实给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本文围绕耐克公司的发展概况以及耐克公司在我国体育运动市场的影响力,对耐克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总结了耐克这个国际性的体育品牌的营销战略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耐克营销战略启示 1耐克公司的总体概况 耐克公司创建于1972年。起初,它是一家规模甚小,随时都有可能倒闭的企业。公司的两个创始人布沃曼和耐特都身兼数职,公司连自己的办公楼都没有。与一些具有百年历史的体育用品公司相比,还属于体育用品领域的小字辈,但它却后来居上,超过了曾雄踞市场的领导品牌阿迪达斯、彪马、锐步,被誉为是“近20年世界新创建的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 耐克公司是快速成长的典型,1972年耐克公司成立一年销售额是320万美元,在其后的几年里,耐克公司每年以一倍的增度增长,据资料显示,耐克在2000年全球名牌运动鞋的市场规模达到164.39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2.1%是全球运动鞋销售总额的90.5%远远超过了老的竞争对手锐步和阿迪达斯,耐克2000年的销售额大约是1972年的500倍。 2耐克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拥有众多人口的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备受业界关注。据统计,2004年中国体育消费额已达15000亿人民币(其中体育用品消费占了相当份额),比上年增加近30%,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使任何企业都要垂帘三尺。 耐克公司于1980年进入中国,在中国开展其生产业务。经过24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耐克在全世界业务增长最快的市场,同时还是全球耐克鞋最大的生

企业战略管理-Nike公司研究报告

Nike公司研究报告 课程名称:企业战略管理 学院:指导老师: 系别:管理系学生: 专业:财务管理学号:

公司概况---------------------------------------------------1 公司发展历程---------------------------------------------1 NIKE 公司SWOT分析--------------------------------2 NIKE公司SWOT矩阵分析---------------------------------------3优势------------------------------------------------------------------------------------3 劣势------------------------------------------------------------------------------------3 机会------------------------------------------------------------------------------------3 威胁------------------------------------------------------------------------------------3 So战略-------------------------------------------------------------------------------3 WO战略------------------------------------------------------------------------------3 ST战略-------------------------------------------------------------------------------4 环境PEST分析------------------------------------------4 社会环境-------------------------------------------------------------------------------- 4 政治环境---------------------------------------------------------------------------------4 经济环境---------------------------------------------------------------------------------4 技术环境---------------------------------------------------------------------------------4 NIKE公司行业外部环境分析--------------------------------------------5 NIKE公司内部条件分析--------------------------------------------------5 NIKE公司内部条件分析--------------------------------------------------6 公司综合战略分析-----------------------------------------6 公司战略目标-----------------------------------------------7 公司未来发展思路-----------------------------------------8

中南大学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和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1:中国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保险业为主,融证券、信托、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是我国第一家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在2000年初平安保险将争创“世界500强400优”视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平安保险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形成了广为外界赞誉的企业文化。 平安的企业使命是: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平安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做品德高尚和有价值的人,公司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团队价值观,平安为员工描绘的远景和抱负是: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先锋和金融服务业学习的楷模,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问题: (1)哪些话描述了平安的生存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平安的企业生存的目的描述是否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果有请你用一句话来为平安描述生存目的,你如何描述好? (2)在平安的企业使命中,哪些内容勾画了企业的经营哲学? (3)哪些话是对企业愿景(未来展望)的描述?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企业生存目的: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不足之处:过于笼统。用一句话概括:化解风险,祈祷平安。 (2)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 (3)愿景: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先锋和金融服务业学习的楷模,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战略目标:争创“世界500强400优”。

案例2:阿迪达斯与耐克 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长跑爱好者只有一种合适的鞋可供选择:阿迪达斯。阿迪达斯是德国的一家公司,是为竞技运动员生产轻型跑鞋的先驱。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田径赛中有82%的获奖者穿的是阿迪达斯牌运动鞋。 阿迪达斯的优势在于试验。它试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生产更结实和更轻便的鞋。它采用袋鼠皮绷紧鞋边。四钉跑鞋和竞赛鞋采用的是尼龙鞋底和可更换鞋钉。高质量、创新性和产品多样化,使阿迪达斯在20世纪70年代中支配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 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健康运动使阿迪达斯公司感到吃惊。一瞬间成百万以前不好运动的人们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兴趣。成长最快的健康运动细分市场是慢跑。据估计,到1980年有2500万——3000万美国人加入了慢跑运动,还 有1000万人是为了休闲而穿跑鞋。尽管如此,为了保护其在竞技市场中的统治地位,阿迪达斯并没有大规模地进入慢跑市场。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竞争者,如美洲狮、布鲁克斯、新布兰斯、和虎牌。但有一家公司比其余更富有进取性和创新性,那就是耐克。由前俄勒冈大学的一位长跑运动员创办的耐克公司,在1972年俄勒冈的尤金举行的奥林匹克选拔赛中首次亮相。穿着新耐克鞋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了第4至第7名,而穿阿迪达斯鞋的参赛者在那次比赛中占据了前三名。 耐克的大突破出自1975年的“夹心饼干鞋底”方案。它的鞋底上的橡胶钉使之比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鞋更富有弹性,夹心饼干鞋底的流行及旅游鞋市场的快速膨胀,使耐克公司1976年的销售额达到1400万美元。而在1972年仅为200 万美元,自此耐克公司的销售额飞速上升。今天,耐克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了 35亿美元,并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占有运动鞋市场的26%的份额。 耐克公司的成功源于它强调的两点:一是研究和技术改进;二是风格式样的多样化。公司有将近100名雇员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它的一些研究和开发活动包括人体运动高速摄影分析,对300个运动员进行的试穿测验,以及对新的和改进的鞋和材料的不断的实验和研究。 在营销中,耐克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大范围的选择。它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员,并向消费者传递出最完美的旅游鞋制造商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