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患者跌倒报告制度

患者跌倒报告制度

患者跌倒报告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1、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

床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

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

3、医生到场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

征,并根据患者的伤情实施必要的体格检查,以便对其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4、如病情许可,护士和医师可将病人移至病床或推车,并进行后续治疗及

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检验。

5、执业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情况,结合检验、检查结果,依据《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伤情如实、科学、合理地作出轻、中、重程度的判定;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共同判断患者的伤情。

6、当班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

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7、立即报告:

⑴、口头报告时间节点: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小时内)报告护士长或当班

主管护师、相关医生;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师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⑵、书面报告时间节点:发现者8小时内完成并交予护士长;护士长在24

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8、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9、如患方不能认同院方的伤情判定结果,可通过司法鉴定等相关法律程序

依法主张其合法权利。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检验地带网 3、检验科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制度及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检验地带网 4、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务人员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做好登记、签字等。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6、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附件: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1、凡检验科工作人员遇到检验结果达到检验“危急值”时,应立即向本组专业主管(组长)报告,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电话报告检验结果,记录对方接电话者的姓名。小组做好记录,包括报告时间、检验者、报告者和复检结果。 1.2、病区护士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可派人到检验科取报告单,并及时将书面检验报告交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检验地带网 1.3、检验“危急值”检测确认后,通过LIS和HIS接口直接实时向病区护士和医生工作站发出屏闪或警示框,给出危急值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通知病区护士,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2.1、凡检验人员遇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时,同样立即电话报告本组专业主管(组长),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通知门、急诊医师。如果无法通知时,应通知门诊部或急诊护理部门或通知医院总值班医师,同时通过医护工作站以屏闪或警示框方式报告医护人员,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2、作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同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 3.医护工作站接到危急值电话通知后和屏闪或警示框后,必须以工号或密码形式登陆方可退出屏闪恢复工作站,同时系统自动保留执行者相关记录,并可通过HIS系统自动跟踪记录随后的相应诊疗处理过程。 4.检验科、护理部、医务处分别制定相应的危急值处理程序,危急值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等。检验地带网 5、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一、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二、处理流程

第二节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二、处理流程(图1)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及流程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1.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使用信号灯告诉医护职员,给夺必要的从事办法。 2.共同大夫对患者进行查抄,依照伤情采取必要的抢救办法,并实时上报护士长。 3.增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外缜密观察病情变迁,发现病情变迁,实时向大夫报告叨教。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跌倒风险管理制度文件号:济医附院制度—HL—03 题目: 生效日期:2014年5月9日版本号: 1.0 修改日期:页码: 1 / 9 ━━━━━━━━━━━━━━━━━━━━━━━━━━━━━━━━━━━━━━━━━ 一、目的 准确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二、要求 本制度是对医院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为防止患者跌倒所制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全体员工必须认真掌握并严格执行。 三、定义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跌倒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本制度中的跌倒包含坠床的含义。 四、相关人员职责 1、全体员工:协助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理和汇报。 2、护理人员:准确及时利用(评估表)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等级,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3、医疗人员: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4、保洁员: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放置警示标识,通道无障碍物。 5、药剂科人员:对易跌倒药物进行界定和警示。 6、质量管理人员:对高风险患者防止跌倒措施落实的依从性及患者跌倒事件进行监控、分析、反馈和改进。 五、跌倒评估人群 (一)门诊患者 1、高风险跌倒人群 (1)年龄≤8岁或≥65岁的患者。 (2)既往有跌倒病史患者。 (3)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的患者;步态不稳,肢体功能障碍者;睡眠障碍及意识障

碍者。 (4)24小时内使用药物如镇静安眠、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剂、泻剂、散瞳剂、降糖药中任何一种药物影响患者的平衡功能的患者。 2、高风险跌倒病种 (1)脑血管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塞、脑出血) (2)心源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 (3)癫痫、帕金森病 (4)高热 (5)贫血 (6)糖尿病 3、以下是“跌倒防护”区域,评估不作要求,必须实施所有适用的跌倒预防措施。 (1)高风险门诊科室 神经内外科、心脏内外科、肾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骨科、泌尿外科、眼科、产科、小儿内外科、疼痛科、康复医学科 (2)高风险门诊区域 ①急诊科 ②注射输液室 ③血液净化科 ④换药室 ⑤门诊手术室 ⑥电子内窥镜室 ⑦心电图 ⑧脑电图 ⑨采血处 ⑩妇产科门诊治疗室 ○11电梯、厕所、进出口处 (二)所有住院患者:成人(>14岁)使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儿童(≤14岁)使用《儿童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25399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一、“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已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床头挂“防坠床”标识牌,并做好交接班,评估总分值≥5分者确定为重点监控对象报告护士长。 2.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易跌倒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对跌倒、坠床中、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做好床旁交接班,做到班班重视。 4.对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有需要让护士帮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系统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逐级上报,一般24小时内上报,严重者应立即报告。 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

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工作流程

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工作流程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文件名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文件编号: 起草部门:护理部起草人:王瑛审定人:王瑛 发行日期: 2016/5/24 变更原因:版本号:2016 2.依据: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3.范围:临床科室 4.责任者:王瑛 5.规定内容: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一、患者坠床或跌倒,护士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 二、发生坠床或跌倒后,当班护士应立即口头报告值班医师、护士长、科主任,由护士长报告护理部、护理部报分管院长,夜间上报院总值班。护士长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并上报护理部。 三、若造成严重后果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当事科室应在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四、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抢救、会诊等工作。

五、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措施等,并通知骨科专家会诊。 六、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上,严密观察神智、瞳孔、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通知脑外科专家会诊。 七、必要时,作CT、放射检查。 八、值班人员向上级领导汇报,同时协助医生通知家属。 九、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紧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的不熟悉、对住院生活的不习惯以及疾病的原因,行动不便等情况下易发生坠床或跌伤。在护理工作中积极防范,以满足安全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 1、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偏瘫患者及婴幼儿应使用床档或约束带等保护具进行保护,以防坠床的发生。 2、对老年体弱、活动不便或长期卧床、初次下床活动的患者应注意搀扶,防止跌到。 3、病室地面应注意保持干燥、整洁、物品放置稳妥,夜间开地灯。 4、通道、楼梯等出口处应避免堆放杂物,防止发生撞伤、跌倒。在各病房区设防跌倒标识。 5、走廊、厕所地面作防滑处理,设置呼叫系统,以利患者必要时使用。

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目的:落实预防措施减少跌倒/坠床发生率,提醒医院员工识别跌倒高风险患者,对工作中不安全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患者安全,防止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2.适用范围:针对所有院内的住院和门、急诊患者。 3.定义:跌倒是指非预期情况下,患者身体的某部分接触到地面或其他低处。 4.权利与责任: 全体员工:协助保持医院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置和汇报。 护士:准确及时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并落实预防措施。 保洁员工: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及时放置警示标识并及时处理解决。 护理部、医务科: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监控、分析并反馈,制定相关统一护理措施。 5.标准: 门、急诊成人患者跌倒风险评估 各首诊护士、医生负责门诊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根据《门、急诊成人跌倒评估表》对每一位就诊患者进行评估,勾选一项或一项以上因素为高危跌倒患者。 如评估为高风险跌倒患者,在门诊病历中记录,并在患者左胸口处贴“防跌倒”标识,采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门、急诊儿童跌倒风险评估 根据《门、急诊儿童防跌倒评估表》对每一位患儿进行评估,勾选一项或一项以上因素为高危跌倒患者。 如评估为高风险跌倒患者,在门诊病历中记录,在患者左胸口处贴“防跌倒”标识,并采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 所有住院患者入院,成人(>14岁)使用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评估,儿童(≤ 14岁)使用HDFS儿童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新生儿(28天以内)均为高风险患者,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评分≥45分或HDFS评分≥12分为高危跌倒患者,应在其床头悬挂“防跌倒、防坠 床”标识,在腕带上粘贴警示标识,并采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所有高危患者需签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高危知情及预防告知书》。 评估的时机 门诊患者评估时机:门诊首诊护士、医生在患者就诊前进行评估。 住院患者评估时机 首次评估:患者入科后接诊护士立即评估,并在入院8小时内完成记录。 再次评估:高危跌倒患者,需每日进行再评估;非高危患者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 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再次评估:病情变化(如手术后,意识、活动、自我照护 能力等改变)、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压、降糖等药物时、跌倒后跌倒 风险因子发生改变时每天评估一次。每次评估后要在评估栏内记录评估分数,填写 日期、时间并签名。 跌倒的预防 门诊患者预防措施 家属全程陪同(必要时在外等候) 意识障碍者,必要时给予保护。 头晕、头痛时避免活动,在候诊时多休息,做好提前看诊安排,行走时必须他人搀

某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XX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一、为提高科室工作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使临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特制订危急值报告制度。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3、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三、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科联系,以便逐步和规“危急值”报告制度。 四、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将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 1) 重复检测标本,有必要时须重新采样。 2) 对于首次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告知检验结果,及检验人员,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 3) 检验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和检验人员等。 4) 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五、如病人检验结果进入危急值提醒围,计算机系统将提示。 1) 医生工作站,病人列表界面的病人床号前、以及化验报告的条目、以及报告单的异常指标前都显示一个红色的“危”字。 2) 前两处红色“危”字在报告后16小时自动消失。 3) 异常指标前的危字永久保留。 六、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1.目的:准确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降低跌倒所致伤害的风险,确保 患者安全。 2.范围:针对所有院内的住院和门急诊患者。 3.定义:跌倒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地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 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所有无帮助及有帮助的跌倒均应包含在内,无论其由生理原因(如晕厥)或是环境原因(如地板较滑)造成。若患者是从一张较低的床上滚落至地面上也应视其为跌倒并上报。 4.权责: 4.1全体员工:协助保持医院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遇有高危患者做好防 跌倒宣传,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置和上报。 4.2护士:准确及时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做好再评估与宣教。 4.3药学人员:对易跌倒药物进行界定和警示。 4.4后勤保障人员: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及时放置警示标识,通道 无障碍物;定期对医院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对环境安全等进行巡视, 消除安全隐患。 4.5科室:进行全员培训、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分析与改进。 4.6护理部:对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管 4.7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制订和不断完善制度,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原 因分析包括对采取的预防措施所导致的预期或未预期的后果进行分析,提出 改进意见,并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5.作业内容: 5.1凡来本院就诊的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均需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 5.2经评估具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情境、场所,应实施相应的措施和/或干预,

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题目:跌倒风险管理制度文件号:济医附院制度—HL—03 生效日期:2014年5月9日版本号: 1.0 修改日期:页码: 1 / 9 ━━━━━━━━━━━━━━━━━━━━━━━━━━━━━━━━━━━━━━━━━ 一、目的 准确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二、要求 本制度是对医院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为防止患者跌倒所制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全体员工必须认真掌握并严格执行。 三、定义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跌倒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本制度中的跌倒包含坠床的含义。 四、相关人员职责 1、全体员工:协助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理和汇报。 2、护理人员:准确及时利用(评估表)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等级,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3、医疗人员: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4、保洁员: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放置警示标识,通道无障碍物。 5、药剂科人员:对易跌倒药物进行界定和警示。 6、质量管理人员:对高风险患者防止跌倒措施落实的依从性及患者跌倒事件进行监控、分析、反馈和改进。 五、跌倒评估人群 (一)门诊患者 1、高风险跌倒人群 (1)年龄≤8岁或≥65岁的患者。 (2)既往有跌倒病史患者。 (3)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的患者;步态不稳,肢体功能障碍者;睡眠障碍及意识障碍者。 (4)24小时内使用药物如镇静安眠、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剂、泻剂、散瞳剂、降糖药中任何一种药物影响患者的平衡功能的患者。 2、高风险跌倒病种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处理规范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涉及临床及医技各科。 (二)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 (三)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程序。 (四)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必须按报告程序第一时间通知临床科室,并作好相关记录。 (五)临床科室在接获危急值报告时,必须立即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置,并作好记录。 (六)医院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各科室根据制度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七)医教部、护理部、质管办应加大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 (八)医教部应每年组织一次危急值报告工作的评估,不断完善危急值项目,进一步确定危急值项目的界限值。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 2、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3、门、急诊医生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4、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医教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医教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门、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2)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3)及时出具检查(验)报告并发出;(4)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本科室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科室:(1)临床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主管医生不在,就通知当班医生);(2)临床医生接到通知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3)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医技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4)管床医生或当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跟踪治疗效果。 3、主管医生或当班医生需在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治疗效果。 (三)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科工作人员或主任报告。 2、体检科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 3、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4、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一)各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二)各临床、医技科室在报告或接获危急值信息时,均要对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处理的过程做详细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四)临床科室在接获电话通知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业务部、护理部汇报备案。 6、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报告及处理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护士陪伴下进行。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开放病区)。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

1.目的:准确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降低跌倒所致伤害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2.范围:针对所有院内的住院和门急诊患者。 3.定义:跌倒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地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所有无帮助及有帮助的跌倒均应包含在内,无论其由生理原因(如晕厥)或是环境原因(如地板较滑)造成。若患者是从一张较低的床上滚落至地面上也应视其为跌倒并上报。 4. 5. 6.权责: 6.1全体员工:协助保持医院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遇有高危患者做好防跌倒 宣传,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置和上报。 6.2护士:准确及时评估患者跌倒风险,落实预防措施,做好再评估与宣教。 6.3药学人员:对易跌倒药物进行界定和警示。 6.4后勤保障人员: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及时放置警示标识,通道无障 碍物;定期对医院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对环境安全等进行巡视,消除安全隐患。 6.5科室:进行全员培训、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对发 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分析与改进。 6.6护理部:对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管 6.7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制订和不断完善制度,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 析包括对采取的预防措施所导致的预期或未预期的后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7.作业内容: 7.1凡来本院就诊的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均需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

7.2经评估具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情境、场所,应实施相应的措施和/或干预,以降低跌倒风险。对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应有记录。 7.3跌倒高危因素: 7.3.1年龄(包括≥65周岁的老年患者、≤5周岁的儿童及>28周的孕妇)。 7.3.2最近1年有跌倒史。 7.3.3饮酒。 7.3.4步态不稳、平衡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 7.3.5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活动障碍。 7.3.6定向力障碍、精神状态改变、躁动不安。 7.3.7体能虚弱。 7.3.8眩晕、体位性低血压。 7.3.9使用过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包括散瞳剂、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药、 缓泻剂、镇静安眠药、降糖药等。 7.3.10病情需要陪护但无家人或其他人员陪护。 7.4门急诊患者: 7.4.1门急诊跌倒的高危场所及情境 7.4.1.1门诊:骨科、泌尿外科、脑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 肾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血液科、风湿科、肿瘤科、放疗科、眼科、 针灸科、中医科、妇产科、儿科。 7.4.1.2B超、功能检查室、医学影像科、放疗室、内镜中心、计划生 育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 7.4.1.3急诊科。 7.4.1.4卫生间、楼梯。 7.4.1.5救护车、轮椅、推车、检查床间转移,或者在狭窄的检查台上改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二、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检查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簿》,内容包括:检验或检查时间、病人姓名、病案号、临床科室、项目危急值、复查结果(必要时)、通知时间、通知人、接听人、备注。 三、检验、检查人员发现病人的危急信息后,必须紧急电话通知当班护士,双方应复述核对、确认后登记。 四、接获危急值报告的护士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追踪、处置并记录。 五、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六、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发现检查、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登记本 电话和网络通知临床,双方核对结果 危急值登记本 经治或值班医生,评估病情,医护及时处理 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 七、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发现违规人员罚款50元,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一)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项目参考值单位低值高值 成人血K 3.35-5.55 mmol/L <3.0 >6.0 新生儿血K mmol/L <2.5 >8.0 血钠Na 135-145 mmol/L <120 >160 血氯Cl 96-110 mmol/L <80 >115 血钙Ca 2.1-2.55 mmol/L <1.75 >3.5 成人GLU 3.95-6.11 mmol/L <2.5 >30 新生儿GLU mmol/L <1.7 >16.7 WBC 4-10 ×109<1.0 >30.0 HGB 113-151 g/L <50 >200 PLT 100-300 ×109 <30 >1000

患者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题目:患者跌倒风险管理制度文件号: 生效日期:2015年8月1日版本号:1.2 修改日期:2015年7月1日页码:—————————————————————————————本制度是对医院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为防止患者跌倒所制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本制度中的跌倒包含坠床的含义。 一、多部门协作,共同防范跌倒风险,相关人员职责 (一)全体员工:协助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理和汇报。 (二)护理人员:准确及时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等级,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三)医疗人员: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四)保洁员: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放置警示标识,通道无障碍物。 (五)药学部人员:对易跌倒药物进行界定和警示。 (六)医疗设备部人员:定期检修床单位、轮椅、平车等。 二、跌倒评估人群 (一)门诊患者 1.高风险跌倒人群 (1)年龄≤8岁或≥65岁的患者。 (2)既往有跌倒病史患者。 (3)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的患者;步态不稳,肢体功能障碍者;睡眠障碍及意识障碍者。 (4)24小时内使用药物如镇静安眠、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剂、泻剂、散瞳剂、降糖药中任何一种药物影响患者的平衡功能的患者。 2.高风险跌倒病种 (1)神经系统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塞、脑出血) (2)心源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

(3)癫痫、帕金森病 (4)高热 (5)贫血 (6)糖尿病 (7)梅尼尔综合征 3.高风险门诊科室及区域 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心脏内外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骨科、泌尿外科、眼科、产科、小儿内外科、疼痛科、康复医学科、理疗科、血液透析室、无痛内镜部、注射输液室、换药室、门诊手术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采血处、电梯、厕所、进出口处 4.高风险情景 突然改变体位时,入厕后起身时,下床时,转运途中,从轮椅或推车上转移时。 (二)所有住院患者:成人(>14岁),儿童(≤14岁)。 三、评估时机 (一)门诊患者:门诊患者就诊时,使用《门诊患者跌倒评估表》进行评估。 (二)住院患者 1.首次评估:患者入科后接诊护士当班内完成,分别使用成人版《住院患者跌倒评估、护理记录单》、儿科版《住院患儿跌倒评估、护理记录单》进行评估,成人评分≥45分、儿童评分≥5分为高危跌倒患者。 2.再次评估:高危患者每周至少评估一次。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在1小时内完成再评估:病情变化(如手术后,意识、活动、自理能力等改变),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压、降糖等药物时。每次评估后要在评估栏内记录评估分数,填写日期、时间并签名。 四、预防措施 (一)提供安全环境 1.保持病房和公共区域光线明亮。 3.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要移开。 2.地面清洁、干净无积水。 4.洗漱间、浴室、厕所等易跌倒场所,应装有安全设施并有明显警示标识。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一、“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4、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各医技科室要在检查(验)报告“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临床检验科凡打印报告除加盖“危急值”提示章外,在项目结果后还有“HH”或“LL”的提示。 6、各医技科室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7、门诊检验报告“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门诊医生见到盖有“危急值”提示章的检验报告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 8、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做好下一步的救治工作。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业务部、护理部汇报备案。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报告及处理预案 1.按业务部、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幼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15543)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 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 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放射科“危急值” 1、一侧肺不张; 2、气管、支气管异物;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 4、急性肺水肿; 5、心包填塞、纵膈摆动; 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食道异物; 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 9、外伤性膈疝; 10、严重骨关节创伤:⑴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⑵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 气胸;⑶骨盆环骨折。 (二) CT室“危急值” 1、CT发现脑内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或脑干、丘脑出血,和/或出现脑疝者; 2、CT发现脑内新发大面积梗死,和/或出现脑疝者; 3、CT发现肺动脉内栓子; 4、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率大于70%者; 5、CT发现主动脉夹层或胸腹主动脉瘤; 6、CT发现脏器多发挫裂伤、多发骨折、胸腹腔积血,脑疝; 7、CT发现气胸,肺组织压缩70%以上; 8、CT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9、肠梗阻、套叠、扭转; 10、发现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者; 11、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漓、脉搏细数,肢体湿冷,血压下降。 (三)磁共振“危急值” 1、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并发昏迷的颅内病变,急性脑干梗塞,巨大脑动脉瘤(2.5cm以上),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出血倾向的动脉瘤,急性脑出血(30ml以上),急性脑干出血,急 性重症脑炎,急性一氧化碳及药物中毒性脑病,硬膜下血肿并脑疝,弥漫性轴索损伤; 2、急性肺动脉、主干动脉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急性心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