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谈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谈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谈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谈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规模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连年高速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等低级的方式来实现的。因为存在着各种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得到有效的转变。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

础。依据该指导思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得到合理的转变。

一、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成绩,经济发展规模有了超过10倍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高速增长。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的传统方式换来的。目前存在的由这些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引起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已威胁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例如:经济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一直困扰我国的难以解决的就业矛盾、能源和资源短缺、贫富分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等。

我国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由现行的我国经济运行状况来看,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包括产业内部结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还包括地域结构、城市乡村结构、企业中间的组织生产结构、商品结构、分配结构等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另外,我们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已经由来已久,改革呼声也很久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再就是传统的低端产业、高污染高投入产业依然是主流,第三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远远地落后。

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动。进入新世纪后,产品结构、供需结构有所改善,新的经济发展势头开始涌现。但还是存在不少不合理的部分。在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发展,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毫无意义的增长。第一产业中,农业基础相当不足,设备、技术落后制约了该产业自身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并没有落到实处,增收困难。服

务业对我国国民收入的贡献仅有三成以下,还没有赶上落后国家的五成水平,发达国家则是六、七成。由此看来,

第三产业落后,就会影响整个国家所有产业的连接性运作,供应链是脱节的,每个环节落后一步,最后生产效率势必会低下,进而影响各个产业的更新换代、分工协作的协调进行,最后就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第二产业虽然相对实力雄厚,但仍然是粗放的发展方式,对国外的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创新的科技。

投资与消费需求失衡。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力量,一靠投资、二靠消费、三靠出口。但是三者必须维持有合理的最佳比例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进步。比如在 2006 年到 2009 年间的投资率是:百分之四十三、百分之四十五、百分之四十八、百分之五十二,虽然经济在增长,可消费并没能跟上。这样的不可持续的高速增长我们并不能称之为平衡与和谐。

我国资源利用率低,高消耗、高污染。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生产固定单位的钢铁、水泥、矿产等所需要消耗的资源均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两成到五成,有的还是美国、德国、日本的近十倍。我们国家的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的 25%,而且水资源并非是按照我们所期望的合理分布的,我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普遍有浪费严重,不重复利用的问题。我们这种资源投入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超过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这是必须要克制的硬性制约。伴随着没有效率的一味投入资源以及对高速增长的追求,相应地就出现了重污染、高排放。我国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受

污染的水资源就是那些西方国家的五倍固废则是平均水平的十倍。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达到了9.83%,积累率接近40%形成了庞大的国民经济总量,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 300670 亿元,跃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国民收入也达到2360 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追求经济的速度,产生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社会环境不和谐因素,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国2020年要实现人均 GDP 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国际先进发展水平相比,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加快现代化进程,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经济的迅速企稳与成长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此同时,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是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是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发展;是三次产业不协调的发展;是处在国际产业分工低端中的发展。而随着土地、能源、人工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我们原来所依赖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实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排在全球第三位,但人均水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60%;我们的淡水资源总量排在全

球第六位,但人均水平已降到全球人均水平的25%左右;我国的耕地资源总量排在全球第四位,但人均水平已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40%以下。

按照原来的“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要逐步实现小康,到2050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我们正从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然后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从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不能重复原有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到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上去,而我们今后几年恰恰是这种路径转换的开端。所以我们说,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正是我们国家处在关键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中国发展的意义,可以说在今后几十年才会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来。现在不转,我们很可能陷入许多国家以前走过的路子,就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停滞了。

三、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经迫在眉睫,无论是在宏观经济领域层面还是在微观经济层面,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都已经进入加速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在以下几个结构上加大调整的力度。一是要调整需求结构,也就是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局面,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

拉动,重点是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使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一个较快的增加,从而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或供给结构,我们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要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调整要素结构,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局面,着力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核心问题。四是城乡经济的调整,我们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建立六个方面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包括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等。五是区域结构的调整,我们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