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sectionB课文翻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sectionB课文翻译

unit3
已经是下午很晚了,我们驻曼谷公司的主席分配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在第二天陪一位重要的中国客商去泰国北部的旅游点。
我眼睛瞪着桌子,心里直冒火。
桌上成堆的文件足以证明,尽管我一周七天都在工作,可还有大量的工作等着我去做。
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这些活儿赶出来。

第二天早晨,坐了一个小时飞机后,我们与其他数百名游客一起游览了一些景点。他们大多数都带着相机,满载着小礼物。
我仍记得那天挤在密集的人群中,心里很恼火。

当天晚上我和这位中国伙伴一起坐上了旅游包车去吃晚饭、看表演。那场表演我以前看过很多次了。
他跟其他游客聊着天,我则在黑暗中跟一位坐在我前面的男士说些应酬的话。他是位比利时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开始感到奇怪,为什么他的头一动不动地保持着一个古怪的角度,好像在祷告一样。
后来我才恍然大悟,
他是位盲人。

我身后有人打开了灯,我看到了他浓密的银发,还有方正有力的下巴。
他的双眼里似乎有一层白膜。
“我吃饭时能坐在您的旁边吗?”他问道。
“我很想您能把看到的向我略作介绍。”

“我很乐意,”我回答说。

我的客人与几位新交的朋友径直走进了餐馆,
我和这位盲人跟了进去。
我用手搀着他的肘部给他领路,但他昂首挺胸地前行,没有丝毫的犹豫或佝偻,好像是他在给我带路。

我们找了一张靠近舞台的桌子,
他要了半升啤酒,我则要了一杯葡萄汽水。
我们等着上饮料时,这位盲人说:“我们西方人听起来这首乐曲似乎变调了,但还是挺有魅力的,您能描述一下奏乐的人吗?”

我并没注意到舞台那头的五个人,他们在奏着演出的开场乐曲。
“他们盘着腿坐在小地毯上,身着宽松的白色棉布衬衫和肥大的黑裤,腰系染成鲜红色的布带。
他们中三个是年轻小伙子,还有一位中年乐手和一位老年乐手。
他们中一个击鼓,另一个奏着木制的弦乐器,另外三个用琴弓拉着一种类似小提琴但要小一些的乐器。”

光线暗下来,盲人问:“那些游客们都长什么模样?”

“他们来自不同国家,肤色、体形、个头也都不同,简直就是一个不同种族人的大聚会,”我低声说。

我把声音压得更低,凑近他的耳朵说话,他也热切地把头靠过来。
从来没有人如此强烈地想听我讲话。

“离我们很近的是一位日本老妇人,”我说。
“她旁边有一个黄头发的斯堪的纳维亚男孩,大约五岁,身体往前倾,他的脸刚好在老妇人的脸下面。
他们一动不动,等着演出开始。
这真是一幅生动完美的画像,有老人也有儿童,有欧洲也有

亚洲。”

“是的,是的,我看到他们了,”盲人微笑着轻声说。

舞台后部的帷幕拉开了,
出来六位年轻女孩子。我向他描述她们身着紫罗兰色丝裙,白色外衣,头戴形似小皇冠的金色帽子,帽上的饰物随着舞蹈节奏有弹性地跳动着。
“她们的手指上有金色的指甲,有八厘米长吧,”我告诉盲人。
“长指甲使手部的每一个动作都更显得十分优美,真好看。”

他微笑着点点头:
“太美妙了,我真想摸一下那些金色的指甲。”

第一个节目结束时,我们刚好吃完甜食,我找了个借口过去与戏院经理搭话。
我一回来就告诉我的伙伴:“有人请你到后台去。”

几分钟后他站到了其中一位舞蹈演员的身旁,她戴着小皇冠,但还不及他胸部那么高。
她害羞地将两只手伸向他,黄铜指甲在头顶射下的灯光下闪闪发光。
他慢慢地伸出双手,那双手足有女孩手的四倍大,他握住了那双小手,就好像捧起两只小鸟一样。
他抚摸着那些光滑、呈弧形弯曲的金属尖指甲时,女孩静静地站着,惊奇地注视着他的脸。
我不禁哽咽了。

乘出租车回酒店后,我的中国客人仍然与别人在一起。盲人拍拍我的肩膀,把我拉向他,紧紧地拥抱着我。
“你帮我看到的一切太美了,”他低声说,
“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后来我想,是我该谢谢他。
其实盲的人是我,我看事物只是在表面一掠而过。
在这忙碌的世界里,一层快速形成的面纱遮住了我们的双眼,是他帮我揭开了这层面纱,见到了一个以前从未欣赏到的崭新世界。

此行之后的一周,主席告诉我,那位中国经理来电话说他对旅程非常满意。

“干得好,”主席笑着说,
“我就知道你会有神奇的表现。”

我无法告诉他,是别人的神奇改变了我。


unit4
你是否太累了,不想去录像店却又想在家看《美女与野兽》?
是不是想听听你最喜欢的吉他演奏家最新的爵士乐磁带?
或需要一些新的阅读材料,比如杂志或书?
没问题。
只要坐在家中的电脑或电视机前,在一个含有上千条目的电子目录中输入你想要的东西和需要的时间就行了。

在暑假去日本之前你想学日语,可学校又没有日语老师。
不用担心,
你可以报名上另一地区或城市的学校的日语课,让他们将这门课程最新的教材传送到你的电脑上,然后通过看录像学习。
如果你在翻译作业或发音上还需额外帮助,辅导教师可通过电脑给你反馈。

欢迎来到信息高速公路。

尽管几乎人人都听说过信息高速公路,可即使专家们也对这一名称的确切含义以及它所预示的未来存在分歧。
但广义地说,信息高速公路是指由今天的

广播、电视、录像、电话、电脑、半导体等产业组合而成的一个互相关联的大产业。

是技术进步在引导着这一大联合。这些技术进步已使存储信息以及向家庭和办公室快速传输信息变得更为容易。
例如,由细如发丝的玻璃纤维制成的光纤电缆是一种极为高效的信息载体。
射过玻璃纤维的激光可以传送的数据是标准电话线的25万倍,或者说,它每秒可传送几万段像这样的文字。

这些技术使得数据传送的容量和速度大大提高。这种情况可以与高速公路相比,相比双车道,多车道能使更多的车以更快的速度行驶──信息高速公路由此得名。

今天,与信息高速公路最接近的就是互联网,这是一个由电脑连接而成的网络系统,它能使135个国家多达2,500万人进行信息交换。

但是,互联网主要是传送文字,而信息高速公路不久将使其他形式的电子数据传送(如声音文件和图像的传送)成为普遍现象。
举个例子,这将意味着欧洲的一位医道高明的医生通过电脑看了病历就能给美洲的病人治病,决定病人用药的剂量,甚至还可以遥控一个操手术刀的机器人施行手术。

一位专门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预言道:“把录像邮件的片段传送到大楼的其他地方或国内其他地方要比在键盘上打出文字来更为容易。”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说,我们这个世界正处于“新时代的前夜”。他是克林顿政府中推行高科技的主要人物。
戈尔希望联邦政府在决定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然而,在一个预算拨款相对较少的时期,美国政府不可能拿得出今后20年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所需的资金。

这就使得私人企业──电脑公司、电话公司、有线电视公司──得以填补由于政府无法顾及所留下的空缺。
尽管这些企业在最令人振奋的新技术上领先,一些批评者担心追逐利润的企业会只开发面向富人的服务项目。
华盛顿大众媒介教育中心主任杰弗里?切斯特担心地说:“如果数据高速公路控制在私人企业手中,它可能只会成为富人的虚拟世界。”

另一位专家说,必须让穷人也用得上高科技。
他说:“这种权利对于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找到好工作都将至关重要。
那么多的交易、交流──银行业务、购物、通信、信息交流──都将通过这一媒介进行,因此那些只能靠邮递员发送邮件的人实在是有落伍的危险了。”

今年年初,当图表显示正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设施的四家地区性电话公司只接通了富人社区时,一些专家对此不无担忧。

这几家公司否认自己避开穷人,但也承认有钱人会成为首批受益者。
其中一家公司的发言人说:“我们总要

先从某些地区开始,即我们认为会有顾客购买这些服务的地区。做生意就是这样。”

维护穷人权益的人士希望这些正在建设数据高速公路的公司能够将其利润的一部分用于此项技术的普及。
提倡技术普及的人士已启动了他们自己的几个项目。
在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社区存储器项目”已在公共建筑物和地铁站里安装了电脑终端,花25美分就可发送信息。
在加州的圣莫尼卡,所有公共图书馆里的打字机都被换成了电脑;任何人,不仅仅是图书馆管理员,都可通过电脑发信件。

随着我们日益临近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使信息高速公路对大多数人有价值,人们应该了解哪些是可能做到的,以及连通后如何能从中受益。
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可能性不胜枚举,但要使其成为现实,还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开展这一工作。


unit5
同卵双胞胎卡蒂和萨拉?莫纳汉去年来到宾夕法尼亚的葛底斯堡大学,决心闯出一条独立之路。
虽然这对18岁的姐妹曾要求住在不同的宿舍楼,但宿管处还是把她们安排在了同一栋楼的第8层,中间只隔一条过道。
卡蒂与室友相处融洽,但萨拉却十分不快。
她因许多事情与室友暗地里不和,诸如什么时候熄灯、家具应如何摆放等等。
最后她们将房间一分为二,彼此不再说话,主要通过写便条进行交流。

这段时间里,萨拉不断跑到过道对面卡蒂那儿寻求慰藉。
不久两人又想住在一起了,
而萨拉的室友最终也同意搬出。
“从重新住在一起的第一晚开始,我就感到很舒服,”萨拉说,
“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

萨拉以和同卵双生姐妹同住的办法走出了她的困境,这种办法很少见,但她所遇到的冲突却并不罕见。
尽管许多学校已做了许多努力来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室友,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一位室友总感觉冷,而另一位却总是不想调高暖气温度,尽管气温计显示室外温度已达零下5度。
一个喜欢安静,而另一个却每天练习两个小时的小号,或将音响开得很大,响得连整个房间都在振动。
一个只吃有机蔬菜产品,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神圣的,即使是蚂蚁、蚊子也如此,而另一位却爱穿皮草,喜欢在生物课上将青蛙开膛破肚。

彼此性格不合时,离家上大学的那种兴奋感就会立刻变得索然无味。
而且,室友会互相影响对方的心理健康。
根据最近的研究,大学生室友的忧郁症往往会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学会容忍陌生人的习惯可使大学生学会灵活应变和妥协的艺术,但这往往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
21岁的朱莉?诺埃尔是大四学生。她回忆说,她一年级时与室友

无法沟通,彼此整整一年都很不自在。
“我曾从早到晚用CD机播放同一张碟,就是为了试试她,因为她太羞怯了,”诺埃尔说,
“直到那天晚饭时,她才终于改变了她的羞怯。”
虽然她们没有将房间一分为二,但是到了年末,她们还是大吵一场分开了。“回想起来,我真希望当时能跟她谈谈我的感受,”诺埃尔说。

大多数室友间冲突的起因都是小小的令人不快的分歧,而不是抽象的哲学原则上的重大争执。
“都是具体的事情弄得室友不和,”俄亥俄州一所大学的宿舍管理处主任助理说。

在极端的情况下,室友间的冲突可能引发严重的暴力事件。去年春天哈佛大学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一位学生将她的室友杀害后自杀。
许多学校都已经启动了化解冲突的项目,以缓和紧张形势,要不然它们就会像火山一样蓄势待发,最终导致暴力行为。
有些大学采用了“室友合同”的做法:所有新生在参加有关室友关系的讨论会之后,都要填写签署该合同。
学生们订下详细的宿舍行为准则,包括可以共同接受的学习时间、睡眠时间,动用彼此物品的原则,以及如何处理留言。
虽然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永远不会诉诸法庭,但合同副本都被送到所在楼层的宿舍指导员处,以防日后发生冲突。
宿舍管理处主任说:“合同允许我们处理一些同学们没有想到或不愿谈及的问题。”

有些学校试图通过电脑配对安排住宿,以期防止争吵发生。不过这种做法更像推测游戏,并不科学。
它根据学生对住宿表格上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将他们组合在一起。这些问题包括是否容忍抽烟,选择什么样的作息时间,以及对个人习惯是整洁还是凌乱的自我描述。
有时家长会拿走表格,就他们孩子的习惯填入不真实的、一厢情愿的数据,特别是在吸烟问题上,这就削弱了这种做法的效果。
此外,宿舍管理人员中关于大学生活特色的理论之争也使这一安排过程复杂化。这一争论围绕的主题是:“到底是让相似的人住在一起,还是让不同的人住在一起,让他们取长补短呢?”
一幅漫画道出了许多学生对这一做法的感受:面对一大堆资料,宿舍工作人员随便拿出两张待选的表格,叫道:“这位喜欢象棋,那位爱好足球,他们住在一起是最理想的了!”

一位二年级学生艾伦?萨斯曼回忆道:“我觉得他们肯定了解我们的性格,然后就选性格相反的(搭配)。”
萨斯曼喜欢整洁,学习认真,而他的室友却邋里邋遢,而且喜欢通宵聚会直至凌晨。
“我一进房间,就看见他在我的桌子上到处乱翻,想找邮票去寄信。
还有一次,我回来就看到他在吃我的最后一块巧克

力曲奇饼,那是我妈妈带给我的。
宿舍楼里的人都在打赌我们什么时候打起来,”他说。
但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却最终成了朋友。
萨斯曼说:“我们彼此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我也决不想再有这样的经历了。”


unit6
每年夏天,总有大约十几名记者聚集在伦敦北部的一个旧军训营,用一整天的时间来观看伦敦特警部队的训练。
特警通常要对付日益增多的携带枪支的犯罪分子。

记者们也有机会在练习场射击。射击似乎并不难,我们的子弹几乎都打到靶上了。
然后我们进入训练的下一步:模拟在街道上实际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场上的灯光暗了下去,我们面对一块大屏幕站着,
手中仍有枪,但子弹是假的。屏幕上演员们在扮演着各种场面。

那个抓着一名妇女挡在身前的人真拿着枪吗?
那个看似要投降的人是否真会投降,还是会举枪射击?
我们必须判断是否该开枪,该何时开枪,就像警察真实地面对此情此景时必须做出判断一样。
记者们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不太出色。
恐怕我们打死了不少无辜的人,他们手中最致命的东西只不过是一根棍子而已。

多年来,对于是否该给更多的英国警员配枪,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目前的做法是给英国所有的43个警局都配备少数特警,他们定期接受强化训练来保持达标。

但是随着警察遭遇的暴力事件逐渐增多,人们对这一做法是否明智提出了疑问。
通常,遭殃的是在街上巡逻的普通警察,而不是姗姗来迟的武装特警。

为了了解英国警方面临的局面,可以看一下诺森布里亚郡警局的情况。该局负责英格兰东北部5,000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治安。
所辖的乡村和几个城区内居住着150万人口。
那里的3,600名警察要应付英国20世纪90年代常见的各类事件。

该警局负责人约翰?史蒂文斯最近发表了他对过去几年工作的述评。
例如,1994年,共有61名警员(男性54人,女性7人)由于履行职责时遭受攻击而不得不提早退休。
在因健康原因获准退休前,他们共请病假12,000天,相当于50名警员休假一年。

史蒂文斯这样评论道:“警务的人力成本从未如此之高,
离职的警员中严重伤残的达三分之一,他们因打击犯罪而将在余生中承受痛苦。”

警察的这种遭遇也发生在英国其他地方。不过警局本身仍反对扩大为警员配备武器的范围。
去年进行的最新调查表明,赞成者只占46%。

但是普通老百姓赞成这一做法,他们中的67%赞成扩大配发枪支的范围。
但他们自己当然不想带枪,更不会想用枪。
回想一下我自己在练习场射击的经历,我肯定也不想负这个责任。

人人都清楚警察需要

更多的保护,以防刀枪。
他们现在所携的警棍较以前的要长,
也有了防利器的上衣和手套。

下一步可能的做法是政府同意试验胡椒喷雾剂,一种从胡椒中提取的有机物质。如果喷在脸上,它能使袭击者丧失行动能力。
运用得当的话,所产生的不适就只是暂时的,尽管很强烈。
只要用水冲洗,几个小时内应可彻底恢复。
这当然是难受的,但比挨子弹要好。

很多英国人不反对警察携带加长的警棍或胡椒喷雾剂。
他们只是想见到警察。
不知多少次,当我们在街上拍摄警察镜头时,总有当地居民过来告诉我们,这是几周以来他们在此地第一次看到警察。

实际上,对传统警察形象和职责构成最大威胁的并不是枪支和武装犯罪,而是我们要求警察做的日益增多的工作。
新的法令和重点警务工作占去了大量时间,结果使得很多警队派不出警员上街巡逻。
官员们要求民众留意街区治安。
在一些繁华地区,居民们雇请私人保安公司。

很多警员认为正是这些额外工作改变了他们的职责,而非担心被枪击。
今后,如果你想知道时间,去问警察恐怕会没有用。
要么你连见都见不到他,要么他没有时间回答。


unit7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世界上的伟大天才──爱因斯坦们、毕加索们、莫扎特们,似乎都是造物主神功使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就是一个典型,据说他出身在一个体力劳动者家庭,后来却成了现代数学之父。

一位研究早期学习的教授驳斥了这一说法,称他研究高斯的童年时发现在其两岁时,他母亲就教给他数字。
他的父亲是个体力工种的监工,本人并不是工人,还常和高斯玩计算游戏。
而且高斯还有个受过教育的叔叔,他在高斯很小的时候就教他复杂的数学。

其他天才们的情况也是一样。
爱因斯坦的父亲是位电气工程师,他所演示的实用物理知识令儿子很着迷。
毕加索的父亲是位美术教师,他让小帕布罗在8岁时画一碗又一碗的水果。
莫扎特的父亲是位受雇于贵族宫廷的音乐家,他在儿子还不会走路时就教他唱歌、弹奏乐器。
“在每一个例子里,仔细研究一下天才的成长背景,都可以发现父母或教师进行早期激励这种模式,”这位教授说。

但是父母应该给予怎样一种激励呢?
大量证据表明,家长的压力常会导致孩子疲劳厌倦而不是成为天才。
有一项研究认为有两种家庭教育的风格:支持型和激励型。

支持型的家长会尽全力帮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赞扬其获得的成就,不管它多么微小。
一般来说,这样的家长会营造一个有规矩的、令人愉快的家庭环境。
激励型的家

长会更主动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在某些领域里带领他们前行,推动他们努力,通常起着导师的作用。

这一研究跟踪了四组儿童:一组儿童的家长是支持型的,一组是激励型的,一组是支持激励相结合的,最后一组儿童的家长既不支持也不激励。
孩子们领到了一些电子装置。当发出声响时,他们就要记下自己在干什么,并评估自己从中所感受到的快乐和反应的敏捷程度。

结果并不太出人意外。支持型父母的孩子所感到的快乐程度高于平均水平,但学习或做事时精力却不是那么高度集中。
表现最好的孩子的父母结合了支持和激励型的教育。
这些孩子显示了相当不错的快乐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也很敏捷。

给予激励但缺乏支持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很可能会疲劳厌倦。
这些孩子确实能长时间努力,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敏捷程度和快乐感大大低于生活在能兼顾激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

另一关键因素是父母需要与孩子进行适当的交谈。
通过与成人交流,孩子学会的不仅是语言技巧,而且还有成人的习惯与思维方式。
像毕加索、爱因斯坦这样的神童之所以能在生活中率先起跑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教给他们如何思考像艺术或物理这样的科目。

在荷兰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父亲们一般每天用于与孩子交谈的时间只有11秒钟。
新近在美国作的一项研究显示了稍好的结果,但这些父亲每天与孩子的交谈时间仍不到一分钟。

重要的不仅仅是花了多少时间,还有与孩子交谈的方式。
对孩子的问题只做出简单的回应,或是只给出乏味的回答,这样的父母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消极的、狭隘的思维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说,乐意与孩子作一步一步深入的论证,鼓励子女探索各种想法,这样的父母会培养出孩子开放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一名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实验论证这一观点。在他的研究中,几组家长学着与自己幼小的子女做有益的交谈。他说这些孩子在语言能力、智力,甚至社交领导才能上都比同龄孩子要强。
尽管这一研究尚未结束,这些孩子已表现出具备了长期的优势。

那么,对那些模范家长,那些同时给予孩子支持和激励,善于教给孩子思考的方法,成功地培养孩子学习上的主动性的家长,前景如何呢?
能否确保他们的孩子成为天才?

人们普遍认为,个体之间存在着生理差异,要成为天才必须幸运地既拥有天才的基因,又拥有能造就天才的父母。
最重要的启示似乎是:尽管大多数人都有条件很好地去发挥他们的生理潜能──除非童年时得了严重疾病,或饮食太差──

但是,他们能否成长在一个能开发其能力的环境中则很不确定。

因此,虽然了解天才人物的生理特征十分有趣,但对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教育技巧的研究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unit8
我无意中向同事提起我正在研究那种自称可以消除岁月痕迹的护肤霜时,她向我大吐烦恼。
她告诉我,

一个月前,她突然注意到脸上布满皱纹。
她一边用手指抚摸着漂亮但有些细小纹路的面孔,一边解释说

,尽管她知道这一发现主要是因为那段历时六年的感情关系突然结束给她带来了打击,而不是由于早衰,

但她还是得采取些措施。

在向她说明岁月无情,要改变现实可能性不大之后,我告诉她我认为这些灵丹

妙药的宣传都很荒谬。
但不管我说什么,她仍求我告诉她哪儿能做我所说的那些护理。
只要是关于美容

,谁还管真相如何?

人们对自己想要信任的东西的信任使得美容业在过去容易生存。
青春有巨大的价

值,这大大刺激了美容业,使其得以从它那些令我们面容、身体显得焕然一新的空洞许诺中赚了数百万元


为了使皮肤护理科学、权威,销售美容品的柜台现已从医院诊所盗用了体面的外表。
推销人员穿着白

大褂,在“电脑”上给消费者“诊断”皮肤类型,用修复受损分子和DNA这些技术来蒙蔽消费者。
美容业

还给这一把戏提供“药物”,创造了新的皮肤疗法,还说这种疗法并不是仅停留在表面,实际上还作用于

细胞层。

但这真的只是一个无害的把戏吗?
制造商越来越夸张地宣称其产品的去皱能力,这令医生们

感到担忧。
广告声称那些活性因子能刺激皮肤深层的细胞分裂,从而替换旧细胞,并有效地更新皮肤。

如果真是这样,其效果会有害吗?
如果正常的细胞可以因刺激而分裂,那么非正常的细胞也会加快繁

殖,引起或加速皮肤癌的发生。
抗皱行列的一个新产品声称可以用一种更自然的方法来避免讨厌的皱纹


那是一种叫做“伊美婷”的药丸,它不是一种外搽的护肤霜。它由内向外发挥作用,提供皮肤所需的

营养和化学物质,促进人体的自身修复过程。

这一产品最初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开发的。它含有鱼类

、海洋植物、虾壳等的提取物,构成了一个包括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在内的配方。根据一份已公开的

研究,使用该疗法两三个月后皮肤肌理可看得出有所改善。
皮肤会更柔软、更光滑,皱纹虽非全部去除

但会减少,斑点和细小的额上纹路也会消失。

一位女士承认自己在试用“伊美婷”之前是有怀疑的。
她认为女性有必要保持体内自然的化学平衡。
她说

,小心维护好人体的化学平衡不仅能改善外貌,而且

增加活力,甚至能增强意识和思维能力。
“伊美婷”通过提供皮肤所需的养分而做到了这一点。
但虾壳

等物真能对皱纹产生这样的奇妙效果吗?

一位研究过“伊美婷”的英国外科医生布赖恩?纽曼提出了一

个更为科学的解释。他说随着食物的消化,这种复合物会起到一种特别的作用,防止食物中的基本蛋白质

被破坏,使其能以一种更易为皮肤所用的状态被吸收。

而另一方面,另一位专门从事皮肤研究的医生对

这些数据不以为然,并对这一研究中所用的方法提出了质疑。
而且,发表关于“伊美婷”研究的那份医

学刊物是一份“收费”刊物──任何研究结果只要交费都可发表。
据这位医生说,任何企图玩弄医学研

究规律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对这样的争论,布赖恩?纽曼已习以为常了。他用的一种从花中提取的油多

年后才被普遍接受。
他毫不气馁,坚持说要明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伊美婷”的确是有效的。

但是

,从根本上说,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究竟为何那么害怕皱纹。
可悲的是,青春和美貌已成了我们这个社会

的货币,可以买到人心和机会。
年龄和经验的价值被否定了。女性尤其会感受到因衰老而致的外在改变

所带来的威胁。
据一位心理学专家说,男人通常因花白的头发而增添了魅力,因为对他们而言,年龄意

味着权力、成功、财富及地位。
但由于女性的本领仍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与生儿育女密切相关,年龄增

长向世人显示她的衰老,就她的首要作用而言她已无用了。
皱纹就象征着她生育能力的衰退。

除非我

们能够欣赏年龄的真正价值,否则的话,当出现年老的迹象时,除了恐慌以外就很难有其他办法了。


要媒体继续将成功的形象表现为各年龄层的男性身边伴着皮肤光滑的年轻女性,妇女们就会继续花钱去买

一瓶又一瓶毫无价值的垃圾。
让我们期待更多成熟的有皱纹的妇女成为有魅力的、成功的、幸福的人,

也让我们期待男士们争先恐后与她们为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