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管理创新

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管理创新

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管理创新
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管理创新

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管理创新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或许昨天,中国企业曾因某些方面缺乏创新而交过学费;而今天,中国企业也因方方面面的管理创新而飞速发展,闪耀世界!

No.1设计创造价值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通过更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国外的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和应用。譬如韩国三星,他们认为,杰出的外观是增强产品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对这方面的孜孜以求,使其确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杰出代表的地位。

典型案例:家居企业博洛尼认为,橱柜行业也跟时装、汽车等时尚产品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向标,意大利的设计无疑是前沿潮流的代表。他们从意大利高薪聘请了首席设计师,让博洛尼展示出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披上了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外衣,博洛尼的品牌效应凸显,迅速坐上国内整体厨房业第一的位置。

点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在中国遭受冷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大家对设计的认识还很狭隘,特别是有些制造型企业,一味地强调低成本,并不把设计看成一门管理或一项必要的投资。这使不少中国企业交了高昂的学费。

博洛尼以及其他具有“设计创造价值”理念企业的成功,至少给人们这样的启示:要使设计体现价值,首先要认识到设计的价值!只有将关注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以产品卓越的性能为基础,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品味,才能使产品整体表现得以飞跃,使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得以提高。

No.2外包获利

影响力指数:★★★★★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根据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某个或某些部门或业务转包给更加擅长和专业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涉及产品外包、设计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以及IT外包等多种形式。

典型案例:汽车制造行业零部件多,自己去做采购物流,要费很多时间,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中远按照通用要求的时间,把原材料直接送到通用的生产线上。这不但使上海通用的生产线基本做到了零库存,包装成本也大幅下降。

点评:业务外包是一种有效竞争手段。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形成了“连环包”,即在承揽别的企业业务的同时,也将自身弱势的业务和部门外包出去。

上海通用将物流外包的模式,在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做,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微型电机供货商!做零库存的生产企业是非常实用的。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认真分析,挖掘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复制的资源和优势,将其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扬长避短的业务外包,才能够使企业真正获益。

No.3供应链整合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供应链管理涉及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其中的利益关系涉及消费者、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其重点内容包括供应链信息整合、成员企业合作协调和创建成员企业利益机制这三大方面。

典型案例:收购IBMPC业务后,怎样将IBM的全球销售网络和联想本身的供应链配合起来?联想先对计划的流程、物流运作的流程,以及订单交付的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增加了供应链的弹性。为支持多种业务模式,联想的供应链采用了交易型客户和关系型客户的双模式。这种整合仍在进行,但已使联想的供应链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点评:从联想的案例可以看出,供应链整合并非易事。在整合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思想的整合,因为流程整合的过程,是与供应商博弈的过程,要先通过沟通,与上下游结为伙伴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存在前功尽弃的可能性。

No.4扁平化管理

影响力指数:★★★★☆

扁平化管理是指在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越少越好,它较好地解决了等级式管理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决策层的许多好的经营理念、决策意图很容易传达到操作层,基层员工许多好的想法也可以很快传到决策层。

典型案例:由于垂直式的科层管理与生产的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之间存在着矛盾,早在几年前,知名家电企业格兰仕就进行了一场组织架构扁平化的内部管理变革,砍掉了集团内部层层架构的设置,最终形成了决策、管理、执行三层结构制,由八位副总各分管八个领域,“把一个集团变成了一个工厂”,使整个企业的反应能力迅速提高。

点评:扁平化管理的好处显而易见,但这种管理方式并非对所有企业都适用,成功者仅占少数。实施扁平化管理,要削弱中层管理者的权限,这可能会遭到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抵制,使变革的努力被削弱和抵消,甚至中途夭折。要想使扁平化管理得到真正落实,必须调动基层人员的主动性。

No.5强强并购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强强并购是指强势企业联手,以谋求在行业内的绝对霸主地位。这种并购方式是基于资源缺口的战略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并购成本大,支付形式也多种多样。以国美和永乐的并购为标志,昭示着民族资本以一种更加强硬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舞台上。

典型案例:国美和永乐的合并是国内家电连锁业最大的并购案,持续了近5个月、耗资52.68亿元。新集团采用国美和永乐“双品牌”运营。永乐在上海、长三角等地区具有较强的优势,国美的全国整体实力优势明显,在网络布局上双方具有较强互补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资源浪费,在中国市场形成“一盘棋”格局。

点评:强强并购最大的问题,还是并购后的整合。并购、重组可能意味着从战略管理到运营管理、到绩效管理等企业控制权的接管,企业文化的差异将导致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对重叠业务的精简、高级管理人员去职等等。所以,如果在企业文化上,并购双方不能彼此认同,那么越是经营状况好的强势企业间进行并购重组,抵制的力量将会越大。

No.6标杆管理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从而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由于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标杆管理拥有更广阔的操作空间。国内各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可将国际一流企业作为自己的标杆;中小企业又能把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作为自己的标杆。

典型案例:武汉钢铁公司的能源消耗费用约占制造成本的25%以上,降低潜力很大。

为使这部分成本最大限度地可控,武钢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确定了以宝钢为“标杆”,运用标杆管理法来挖掘节能潜力。他们先认真分析了自己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及优势,然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赶超措施,使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能耗指标不断降低。

点评:在标杆管理中,有几点应该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第一,比较目标一定是能为企业提供值得借鉴的信息,规模不一定同自己的企业相似,但在标杆比较方面是世界一流做法的领袖企业。第二,战略不同的企业,选用的标杆也不同。譬如一个企业的战略是以创新制胜,另一个是以低成本占领市场,这两个企业就无法对标。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必须将标杆管理方法同顾客和市场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达到不断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

No.7移动商务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作为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移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获得信息和服务。移动商务是与商务活动参予主体最贴近的一类电子商务模式,基于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可以预料,移动商务在未来会成为商家联系客户的首要选择。

典型案例: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方式主要通过直邮、呼叫中心等方式进行,很难和投保客户直接进行沟通,直邮和呼叫中心的成本费用也很高。为此,中国人寿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移动95519”短信客服系统,以短消息作为主要客服手段,实现与客户之间最快捷、最直接、最主动的沟通,使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点评:移动商务要得到普及,最重要的是解决人们最担心的安全性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使移动商务服务的内容更充实与多样化,那么,在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平衡运营商、商家、SP及银行等相互之间的利益,最终达到双赢或多赢局面呢?这对诸多企业来讲,恐怕还是个挑战。

No.8品牌再造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品牌定位要随着市场竞争形势而变。品牌再造,解决的正是品牌年轻化的问题——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重新擦亮品牌,企业才能保持品牌永远领先和鲜活的形象。

典型案例:基于对未来3C融合的战略把握,四川长虹2006年发布了其新的品牌形象,传统家电制造商的定位已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面向3C融合的信息家电集,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礼品供货商!集成供应商”的新定位。这使过去数十年来,由军工企业演变而来的厚重国企形象,正在变身为科技、时尚、快乐的国际化品牌形象,这种战略调整,使长虹焕发出勃勃生机。

点评:品牌再造是复杂而具有科学性的过程。从战略高度看,它需要同之前的品牌形象保持一致,同时又具备推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能量;从内容和执行过程看,它需要管理者投

入相当的时间、拥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数据、良好的执行技巧及资金的支持。另外,企业平时就应该具备忧患意识,不能非得等到品牌光环褪去,才开始思考如何再造品牌。

No.9雇主品牌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雇主品牌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定位,它包括公司人力资源的外部品牌和内部品牌两个部分。外部品牌是企业人力资源在潜在雇员中形成的品牌;内部品牌则是企业人力资源在现有雇员中形成的品牌。百度裁员事件,富士康血汗工厂的曝光,雇主品牌愈发引起更多企业的高度重视。

典型案例:国内地产的领军企业万科秉承尊重个人选择权的文化理念,这种“尊重”表现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譬如尊重员工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尊重员工选择在公司内部调动的权利;尊重员工选择在不同地区工作的权利;尊重员工双向选择的权利。其核心理念,便是“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在这种理念指引下,万科已连续三年被评为“最佳雇主”。

点评:过去,企业对人才紧缺状况的第一反应就是投钱,提供远高于市场价位的工资。然而,一旦竞争对手效仿,此招立即失灵,人员留用状况未得到改进,经营成本却大幅攀升。其实,雇主品牌与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一样,是企业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是其核心。雇主品牌建设,也是每个具有全球视角、长远发展战略的中国企业必做的功课。

No.10博客营销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博客营销是伴随博客在中国的兴起而出现的,是网络营销的延伸与发展。其网络营销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可以用更加自主、灵活、有效和低投入的方式,发布企业的营销信息。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2007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2006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吴春波教授在“中国十大管理实践”会议上为2006年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特点做了如下总结:2006年度的“十大管理实践”有四项来自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创新性实践入选,包括:雇主形象管理、关键人才管理、情商管理和组织变革。那么,2007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总体上预计将会呈现这样几大趋势: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由传统人事部门向战略支持部门转变,则由支持性角色向咨询性角色转变。在企业中将更多地扮演顾问角色,支持企业的决策层和直线经理的工作。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将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边界与地理边界,工作边界开始从清晰到模糊,从封闭走向开放,更多地考虑内外部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这要求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彻底思想革命、观念更新与理念提升。最后,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和工具化趋势。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必然会遭遇“瓶颈”。通过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数字化工具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具体来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将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 |博锐|43 人生需要规划,企业亦然。好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取优势的重要前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表明: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关注技术和操作层面,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活动的基础,其战略性价值是使企业战略落地,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人与职位的动态有效配置,避免人才浪费;形成人才梯队,为组织未来战略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做适当的储备,并对紧缺人力资源发出引进与培训预警。 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分工趋势愈加明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分工是整合基础上的有效分工。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分工趋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分工;二是外部分工。分工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当其达到一定程度时,又需要整合。整合可以使人力资源工作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而同时又为分工提供了好的基础。内部分工,意味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更高。外部分工,意味着用有限的能力支配更多的资源。在这个层面上,有很多创新的工作可以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难以模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把企业的创新设计分解,通过互联网发布让更多人参与到企业设计中;欧莱雅在高校中开展商业设计大赛,也是全球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企业通过大赛获得很多有价值的商业思想和优秀人才。这些都是现代优秀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考虑和创新的地方。

2020年中国企业三大经典管理症状解析及对策

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国内企业大部分都存在三大显著的管理症状:一是企业与雇员之间关系含糊;二是普遍存在执行乏力的问题;三是普遍缺乏管理伦理的约束。要彻底治治疗这三大症状的话,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成,因为它们是由“软故障”所造成。要彻底解决的话,要容易也容易,要不容易也不容易。要改变的话,往往都必须由高层领导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习惯开始,这需要一场来自于中国企业管理高层的自我革命。如果上述三种管理症状不解决的话,必然会让中国企业在融入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必须迅速建立起适合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否则我们将长期处于蓄势突破的阶段。 有人说,阻止成功的最大敌人是自己。对于企业来说,它的最大敌人也是来自于自己内部。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上下同欲呢?是不是做做表面文章就可以呢?做表面文章肯定是不可以的,大家都非常清楚。表面文章只能骗自己,而老板其实是最了解自己企业的命门在哪里,只是他们看着越来越庞大的队伍,越来越大的规模,控制起来会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或许,中国企业的老板们,中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都应该给自己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来一场革命了。下面,我针对中国企业存在的三大显著管理症状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国内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现代企业与雇员之间应建立合同契约关系 大家都知道,在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老板或董事会不要求职业经理人和职员对于企业的绝对忠诚,企业和雇员之间是合同契约关系,它们开出的薪水一般都比较有吸引力,至少能够做到或略高于行业同类职位的水准。它们不过于关注个人的“良心”及对于组织的“忠心”,因为人的内心世界是无法直接掌控的,人不是软件程序里的某个部件,会自动按照程序要求运行。如果一个企业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放在对人的良心依靠上,那么必然会造成管理的失控。 我认为,人类不能被商业社会和商业组织工具化或物化,应允许他们保持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独立地位。企业对于人的管理,应该关注的是他能否满足企业工作的要求,能否胜任这份工作。雇员的责任止步于正常的工作时间,下班之后个人与企业的合同契约关系就已经不存在了,那是属于个人的时间,个人有自由支配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任意剥夺。企业要求雇员更多地依附于自己时,必然会让企业成员沦为组织的附庸,从而丧失个人在社会中的创造力和自由个性,这显然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历史倒退。 国内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严格遵守现代合同契约伦理,不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制定对于雇员显失公正的条款。我们应该以尊重个人和不触犯法律为制定企业根本法的核心原则,否则的话,企业的运营越来越难以适应法治和民主社会,会为自己的作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在现代商业环境下,如果不支出同等薪水,那么肯定难以招到能力相等的人,甚至于在未来,企业为补偿他们对于企业的忠诚和奉献,其在过去所多付出的努力,必然要通过提供更大平台、更多福利补偿以及潜在的机会来达到雇员的收支平衡。甚至有可能,在未来的公司职位上,难以有称职的干部,而占据职位的人,则由于过去的贡献,又不可能把他换下来,换下来的话,必然会遇到许多不可想象的阻力,形成“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而这种“内部人控制”现象,其实就是“内部人之间”利益相对平衡的妥协机制。如果企业承诺无法兑现的话,那么,企业的干部和员工都会离德离心,无法形成合力,从而与现代企业成立的宗旨相违背。 我更赞同企业与雇员之间是合同契约关系,企业给你这个职位,你就按照约定把它做好,然后企业自动给你相应的待遇和机会,每个人都知道,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可以在企业里得到哪些东西,你的所得只与你的能力和业绩有关。如果过份强调雇员对于企业的依附和顺从,那么势必造成企业运作机制的不透明,造成企业各类规则的不合理。这样,必然会损害企业组织内公平环境和透明机制的建立,那么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国内企业强调的所谓“忠诚”,反而创造了中国企业群体进化缓慢的巨大阻力。 我认为,国内企业所谓的“忠诚”,强调的其实是对老板和企业的“从一而终”,是中国封建文化残余和国人习惯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复制和运用。以前我们经常讲的美国王安电脑公司,本来组织内部有更好的接班人,但王安受中国文化影响太深,过份强调忠诚和世袭制,过于强调控制权要转移到自己的儿子手里,而不顾儿子的能力是否称职,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离德离心,其失败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国内企业要实现突破的话,必须要坚决打破中国传统控制文化的影响。我们要从老板开始,就要理解现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规定的创新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规定的 创新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目录 摘要 (2) 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3) 二、企业管理制度内涵及思维观念 (4) 三、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内容 (5) 四、当前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存在的不足 (9) 五、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 (10) 六、企业制度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摘要 企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一般都会经历较为曲折的过程。但要取得成功,其必要条件就是企业必须不断追求的规范与创新。加大创新力度,这是管理制度自身对科学、规范、完善、实用的客观要求。制度设计是体现管理者眼光和智慧的一项工作。任何制度,目的在于制约,制约的内容是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这是设计制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及实施效果,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发展成效,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中的根本性问题,其中本身的规范、创新则属于根本的根本。成功的企业在企业管理制度实施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编制或创新及其实施效果较其他企业成功,而且是保持在不断的、稳定的创新和优化的过程之中。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变革

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企业进一步的国际化和市场化,企业越来越觉得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管理制度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不论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根据形势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所谓“管理无定式”。 3、消费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市场竞争激烈日益激烈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销售,这就要求企业创建新的组织结构,运用新的服务和销售模式,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使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变。 (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营销方式越来越简捷,组织结构越来越富有柔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挥各种资源整合的力量。而引领这一系列变化的,正是管理创新!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或许昨天,中国企业曾因某些方面缺乏创新而交过学费;而今天,中国企业也因方方面面的管理创新而飞速发展,闪耀世界! No.1设计创造价值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通过更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国外的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和应用。譬如韩国三星,他们认为,杰出的外观是增强产品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对这方面的孜孜以求,使其确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杰出代表的地位。 典型案例:家居企业博洛尼认为,橱柜行业也跟时装、汽车等时尚产品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向标,意大利的设计无疑是前沿潮流的代表。他们从意大利高薪聘请了首席设计师,让博洛尼展示出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披上了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外衣,博洛尼的品牌效应凸显,迅速坐上国内整体厨房业第一的位置。 点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在中国遭受冷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大家对设计的认识还很狭隘,特别是有些制造型企业,一味地强调低成本,并不把设计看成一门管理或一项必要的投资。这使不少中国企业交了高昂的学费。 博洛尼以及其他具有“设计创造价值”理念企业的成功,至少给人们这样的启示:要使设计体现价值,首先要认识到设计的价值!只有将关注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以产品卓越的性能为基础,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品味,才能使产品整体表现得以飞跃,使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得以提高。 No.2外包获利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根据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某个或某些部门或业务转包给更加擅长和专业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涉及产品外包、设计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以及IT外包等多种形式。 典型案例:汽车制造行业零部件多,自己去做采购物流,要费很多时间,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中远按照通用要求的时间,把原材料直接送到通用的生产线上。这不但使上海通用的生产线基本做到了零库存,包装成本也大幅下降。 上海通用将物流外包的模式,在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做零库存的生产企业是非常实用的。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认真分析,挖掘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复制的资源和优势,将其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扬长避短的业务外包,才能够使企业真正获益。 No.3供应链整合 影响力指数:★★★★☆

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模式和企业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为振兴我国民族工业和推进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要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就必须改革原有体制,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经营者。国有企业的内部组织应该精简以提高效率。加强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通过上述改革和创新,国有企业可以摆脱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过去;企业管理;管理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外资企业之所以在我国投资合作,正是因为它们意识到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成为国有企业的强大竞争对手。然而,中国民营企业在应对市场经济的考验时更加灵活多变,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也是一日千里。因此,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生存已经成为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国有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在企业管理或经营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勇往直前,为振兴和建设民族工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1现阶段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是在XXXX之前建立的,计划管理体制是随着国有企业的建立而产生的。进入21世纪后,国有企业进行了多次改制改革,为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旧管理模式,影响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 1.1国有企业仍有传统的管理模式,领导集权严重 虽然目前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但许多国有企业仍有计划经济体制,尚未成功转型。在这种体制的影响下,国有企业仍然以集中管理为主。许多国有企业由相关政府官员管理,这是非常政治化的。此外,许多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经常担任几个职位,不仅在总部,而且在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他们几乎拥有所有的职能和权力,不将权力授予公司的其他员工。它们未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2国有企业存在冗余组织,导致效率低下。 在中国,国有企业一般都有总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拥有大量的组织机构。在处理事务时,他们仍然使用传统的不同层次的报告和领导决策者的方式,导致效率低下,不能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分公司、子公司和总部的实际情况不同,领导者在决策时往往不能有效地考虑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实际情况,而这很可能导致

中国企业研发管理的10大典型问题

中国企业研发管理的10大典型问题 1.缺乏系统、正确的研发理念 ·偏向于从技术的角度看待研发,缺乏从投资的角度对待研发; ·局限于从功能及性能实现的角度来定义产品研发,缺乏从客户的角度定义研发; ·研发观点上存在诸多误区,比如:研发只是研发部门的事情;重技术,轻管理;强调“失败是成功之母”,试错式开发;重“一招制胜”,轻持续改进;重天才和灵感,轻系统性创新。 2.缺乏前瞻性、有效的产品规划 ·产品战略愿景过于抽象和笼统,缺乏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竞争定位; ·产品是一个一个地被立项和开发的,没有产品平台规划,无法平台化、系列化的开发产品; ·产品开发计划和实际的产品立项,往往是被动响应市场和竞争的结果,缺乏主动的、基于充分市场研究的、前瞻性的产品线规划; ·产品开发计划容易流于形式,不顾有限的资源而不断地立项,摊子铺得很大,欲速则不达。 3.在开发过程中缺乏业务决策评审 ·产品立项后偏重考虑技术风险而很少评估业务风险,不应继续投资的项目没有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并及时砍掉,导致大量产品上市后失败造成研发资源的巨大浪费; ·高层在研发过程中缺乏授权,在技术方面干预太多,造成中基层缺乏主观能动性。 4.职能化特征明显的组织结构阻碍了跨部门的协作 ·各部门对产品开发的成功标准缺乏一致的目标; ·各部门各自为政,职能化壁垒导致协作困难; ·产品开发项目经理往往有责无权或有责少权,项目缺乏有效的运作原则和机制; ·部门意识太强,官本位思想较严重,造成跨部门协作的“土壤”不良。 5.不规范、不一致、接力式/串行的产品开发流程 ·流程比较粗放、缺乏系统性、层次不清、不够规范、不具体、不细化、操作性不强; ·流程执行方面缺乏纪律性,比较随意,各自按自己的理解行事,没有一致的流程; ·流程不切实际; ·只有零散的功能性流程,缺乏跨部门的、集成的产品开发流程; ·流程是接力式的、串行的,运行缓慢,问题留到了后面,造成返工和拖延。 6.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未分离,缺乏技术规则与运作机制 ·产品开发中需要解决技术难题,加长了开发周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影响产品成功; ·缺乏专门团队/机构开展技术开发工作,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难以积累和提升; ·没有明确、清晰地技术规划及路标,技术研发体系薄弱。 7.项目管理薄弱(包括进度、质量、成本、风险等) ·时间估计不准确,总体进度计划缺乏完整性,也得不到及时修正; ·职能部门各自制定进度表,计划衔接性差,造成实际工作经常脱节; ·进展情况得不到汇报,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手段; ·对成本目标缺乏关注,也没有有效的降低设计成本的方法; ·对风险估计不足,缺乏预防措施; ·资源管理头绪多,尤其在矩阵结构下,更是无所适从; ·质量管理比较薄弱,需求定义不完整、不准确、不清晰,产品测试和技术评审有效性不足。 8.缺乏CBB(共用模块)与经验教训的积累及共享机制

论文_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论文摘要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国有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必须面对市场进行持续的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是在传统企业管理基础上创造的更有效的整合企业有限资源,创造出新的管理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充分证明,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根本之道在于不断进行以质量为导向和以适应市场为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成败与兴衰的关键。 首先,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质量第一”为导向。这是因为,企业取得效益的基础是质量,质量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 其次,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适应市场为模式,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特别通行证,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围绕市场,市场决定企业管理创新的成败。 第三,企业管理创新要以“质量经营”为特色。质量管理思维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层第一经营意识,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中心第一地位,只有有效的质量管理,改善质量管理才能带动企业其他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第四,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大力推行全员、全过程、全系统为特点的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跃向一个更新的阶段。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面对市场,根据顾客要求,不断创造出适于市场需求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会发展壮大、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杨文士,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3月 [2]李怀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用教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1月 [3]吴陵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4]戴文龙,现代企业管理全书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年5月 [5]于献忠,质量管理在中国—纪念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周年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年9月 [6]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与对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景文宏, 吴永柱, 李长亮 作者单位:景文宏(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兰州 ,730000), 吴永柱(安徽省烟草专卖局,铜陵分局,安徽铜陵,244061), 李长亮(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名: 科技管理研究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年,卷(期):2008,28(4)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9条) 1.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 2004 2.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1999 3.刘海藩;刘潮现代企业管理 1999 4.戴木才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教程 2002 5.稻香柔性管理 2006 6.科林·克拉克-希尔;基思·格莱斯特战略管理案例 2000 7.芮明杰管理学 2003 8.刘芳;汪国银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比较与借鉴[期刊论文]-经济问题 2006(02) 9.李荣融国企改革的四大重点[期刊论文]-中国企业家 2006(01)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5(21) 2.武学刚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几点看法[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09(2) 3.刘刚.Liu Gang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特点分析[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2008(6) 4.刘朝阳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探析[期刊论文]-经济师2008(4) 5.张灿论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期刊论文]-现代商业2008(20) 6.刘海青.Liu Hai-qing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期刊论文]-山西焦煤科技2010(z1) 7.雷星晖.王则灵.LEI Xing-hui.WANG Ze-ling管理创新的有效化模型研究[期刊论文]-当代经济科学2008,30(2)引证文献(1条) 1.高莉社会管理创新的微观视角:国有企业的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期刊论文]-理论导刊 2011(12)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ce14411619.html,/Periodical_kjglyj200804047.aspx

全国2017年4月和10月自学考试00144企业管理概论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企业管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144)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 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 小胜.每小题3 分,共9 分) 26 .企业的人力资源 27 .技术评价 28 .品牌 四.计算题(本大理共2 小皿,每小砚,分.共18 分) 29 .某企业2016 年预计生产产品1 000万件,预计全部梢售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 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则务费用、管理费用,产品生产成本分别占销售收入的20%、8%、12 %、40%.请预测: ( 1 )产品生产成本; ( 2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 3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4 )期间费用. 30 .某企业2016 年的生产计划安排第一季度A系列产品生产10000 台。A 系列产品共A1、A2、A3三个品种,现己经安排了A 系列产品2016 年第一季度的部分主生产计划(如下表),请完成全部主生产计划的安排.即求出下表中X1、X2、X3、X4的值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每小题5 分,共15 分). 31.简述企业集团的种类. (1)产品辐射型 (2)多元复合型; (3)项目成套型; (4)经营服务型; (5)出口导向型。 32.简述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制度的要求 (1)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2)体现不同形态劳动,建立起以工资为主体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在内的,科学完备的工资制度 (3)把工资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4)劳动报酬货币化、工资化。 33.简述战略决策科学化的标志 (1)决策信息的可靠性 (2)决策课题的准确性 (3)决策程序的完整性 (4)决策方法的正确性 (5)方案设计的严密性 (6)决策方案的优选性 (7)方案实施的可靠性 (8)决策结果的效益性 六、论述题(本题13 分) 34.近年来我刚铁、电解铝、LED、光伏等行业中的许多企业,经历了行业扩张、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市场萎缩的各种形势,选择和制定过不同的市场战略.试述可供企业选择的市场战略.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具体阐述 (1)是扩张型市场战略,即开发和生产该种产品的能力强,则可选择这一战略; (2)是维持型市场战略,凡产品容量有限,需求饱和,市场竞争又十分激烈,企业的经营实力也属中等,则可选择这一战略; (3)是撤退型市场战略,凡需求下降,市场容量缩小,企业不论是经营实力强弱,都需减量生产,从这些市场逐步撤出,选择撤退型战略 七、案例分析题(本题15 分) 35.案例背景:“微信”是一知腾讯公奸2010 年lu 月和!启劫,由曾成功开发过f ' o 脚痴QQ 邮箱等互联网项目的张小折刹。的广州研发中.二产品团队负责开发·由总裁马化龄自命名,2011 妇}121 。正式推出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此之后,研发团队不牡进叔信产品,在零资东少流圣,快从洲什.视预.酬、文冬支持手机·平板和网页群柳的

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和措施

经营管理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理论,所谓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生产函数”。实际上,管理创新就是对企业资源进行一种有效的整合。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等等。企业在管理上的创新程度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下去,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企业要保持生存和发展,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时刻保持创新意识。所谓创意意识就是一种开拓性的思维模式,敢于打破常规思维,进行发散思考。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的管理人才突破旧有观念。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现状 虽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仍然受到政府的影响,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低下。自从我国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在管理上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我国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上看,仍然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类: 1.盲目模仿西方企业管理经验。近些年来,我国企业一直积极学习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吸收外国的发展经验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但是盲目的效仿西方经验而不能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就很难将西方的先进经验内化。事实上,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发展时期,我国很多企业都处在经营体制转型的阶段,在管理转型时期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处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之下,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西方的管理经验。 2.企业市场竞争经验不丰富。由于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较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经验不够丰富,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所以其对市场竞争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企业只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却忽视了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也没有形成一套长远的发展战略。还有的企业仅仅将资源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因素,对管理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 3.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当前,很多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上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缺乏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很多企业的管理人才自身素质都不够高,参与企业管理的干部自身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训练,其对企业进行管理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或想象,这样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调整。由于在人力资源上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目标,造成了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乏力。 4.企业管理创新缺乏持久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产权不清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创新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其自身对管理创新认识不够,所以也缺乏对员工足够的激励,造成整个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不足。 三、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1.管理观念的创新。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适时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经营的重点放在提高服务和塑造品牌之上。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 最后,还应该加强对知识资产的管理,充分重视人才、知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管理制度的创新。制约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一大障碍就是产权不清,同时还存在着政企不分等问题,所以企业管理者很难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企业管理创新动力不足。所以,我国企业必须尽快建立起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转变自身职能,让位给市场,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为企业的管理创新营造一个积极的外部环境。 3.战略创新。一直以来,我们的企业只重视生存,而忽略了营销。 这样的战略理念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所以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企业的生产还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只有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我国企业必须转变战略,建立起完善的营销体系。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如果企业在管理上创新能力不足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企业应该在吸收国外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并将这种经验内化成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峰:《论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现代商贸工业,2008(2)。 [2]魏成龙:《张洁梅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创新——基于焦煤集团"分合管理"的案例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和措施 邵泽利 (山东中翔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的各种管理思想开始涌入我国,很多企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了很多挑战,我国企业只有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但是对企业管理创新却认识不清,仅仅是照抄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精神。企业管理创新时一项庞大的工程,包含了企业管理的诸多因素。本文分析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现状措施 034 现代营销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一、概述 进入新世纪,世界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将成为最重要资源和企业的战略资源,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但知识管理不同于资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的。它不像传统的资源如土地、机器设备、资本等有形资源易管理,创造知识、分享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无形的活动,不易被控制,也无法以外力强迫。因此管理者必须改变思想观念,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型的、有更高效率的资源整合模式,它既可以是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某个具体方面的细节管理。所以,管理创新主要包括的内容:一是提出一种新的运行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二是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三是发明或引进一项新的技术,并使之付诸实践;四是创立或引进一项新的制度;五是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总之,管理创新包括:思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诸方面的创新。 二、企业管理创新 ㈠、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流程、新的技术。它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几个方面。

1、要素创新。企业的运营过程实质在于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其资源要素包括材料、设备、人员等。故要素创新主要是材料创新、设备创新、人力资源创新。利用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开辟新的、低成本高性能的材料,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包括了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组合。工艺创新主要指创造出新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生产过程的组合创新是指企业研究和采用更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时间组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 3、产品创新。包括品种、结构、效用诸方面的创新。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开发受市场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种。结构创新是指通过改进使产品结构更合理、性能更提高、使用更安全、操作更方便、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效用创新则是指通过了解用户的偏好,以此为依据改进原有产品,开发新产品,使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更多满足,更手用户欢迎和喜爱。 ㈡、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解决组织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态问题。指引入新的制度(组织的结构与运行规范),如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制度创新实质上也归结为管理问题。一个好的制度的出台,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所以制度的配套非常重要,要适应各个时期的要求,就需要不断的创新。

2017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全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名单发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e14411619.html, 2017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全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名单发布 作者: 来源:《国企管理》2018年第01期 2017年12月8日至10日,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企管理》杂志、创新世界周刊共同主办,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惟改革创新者胜”为主题的“2017国企管理年会暨国企管理·财务管理创新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同时举行了“2017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和“2017全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发布仪式。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全国各省市国资国企监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的200多名国资国企财务管理干部参加了会议。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在“2017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和“2017全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发布仪式上表示,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创新这一主题,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相匹配的世界一流企业。 此次“成果”和“论文”申报工作得到了各中央企业、地方国企、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广泛参与,各级国资国企监督管理部门积极支持。 经由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专家、教授组成的成果和论文审定专家组审定,最终通过终审的“成果”为77项,“论文”为34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获得“2017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和优秀论文审定发布最佳组织单位”称号。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管理创新、决策创新、战略创新。简单来说,管理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变目前的状况;决策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间接的提高了企业的执行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可以探索,但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创新,企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任何企业管理模式都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直到消亡的过程。因此,随着企业内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旧的管理模式还在进行时,已经孕育了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管理主体必须抓住时机,顺应企业发展的规律,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一、目前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顾全大局,锐意改革,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这支队伍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管理理念上,存在追求政绩意识单一生产意识业绩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意识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管理者对国企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团队状况如何,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说,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决策上,存在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不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由于旧有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使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规则。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职员要对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负责,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则对总公司领导负责,因此一般职员无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活动,一些重大决策主要由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人决定或由他们报告总公司后决定,那么这些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权发表意见也无法监督。传统的经验性的管理方和方法,作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还一时难以摆脱,而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由于不熟悉不完善难以在新企业制度中顺利地建立和发展起来 3、战略上,存在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自身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不强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大量地进行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革新,不少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在于我国企业管理滞后,无法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无法使技术创新得到正常的发展。目前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开展了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并没有成为

世界十大管理思想

从德鲁克到科特世界十大管理思想精解 烟草在线据《牛津管理评论》报道 一、德鲁克的思想 为了准确地了解“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 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 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在德鲁克看来,

中国管理十大问题解析

中国管理十大问题解析 不少人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商业和企业的成长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并非在于它摧毁了一个旧传统,而在于它建立了一个新世界。但是,在这个新的商业世界里,有没有切实地对管理进行真实的理解,有没有系统运作企业管理的能力却是至关重要的。最近的20年,是中国企业靠实力经营的年份,获得实力的基础就是回归到最基本的层面去做工作。因此,管理中最重要的十个问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思考和分析。这十个问题依次是管理、组织、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转型、企业领袖、经理人、企业特性、战略、中国企业未来。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见图1)。 管理解析。 如何理解西方成熟的管理理论,一直是中国企业管理遇到的困惑,为什么在西方能够成功运用的理论到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就变了味道?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没有准确地理解管理本身,所以管理概念下的所有西方理论都无法合理而有效地得到运用。 如何理解管理 我们可以从五个角度来理解管理。 一、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最重要的意思就是要让下属明白什么最重要。除了这件事,管理不需要做任何决策。 做管理其实没有什么大事,每一层级的工作界定清楚就可以了。 管理不需要沟通,只需要服从。而大部分的企业把管理当沟通,结果内部、外部都得不到认同。 二、管理是一门学问

如果管理是一门学问,就有规律可循。我认为,在管理的规律中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管理只对绩效负责;二是在管理体系中人与人并不是平等的;三是管理不谈对错,只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三、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跟人没什么关系,主要是管事。管理是一个过程,表现管理就要做活动。举个例子,日本最著名的管理实践是品质管理。品质怎么才能做好?这就关系到现场管理。所有的员工进入现场一定要做一个活动,就是整理各种各样的东西,整齐划一。通过类似这种活动来确保自己的品质。 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而为一 评价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即是否能够通过管理,让组织里每一个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合而为一。 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资源并可运用资源 在目前所见的管理架构中,管理者因为处在结构的上层,因此拥有资源和资源的分配权,而处于与顾客接触的一线员工反而没有资源以及运用资源的权力。其实,真正的管理应该是能让一线员工得到资源并运用资源。 我所提倡的管理观。 我理解的管理观包含三点:一是管理只对绩效负责;二是管理是一种分配;三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一、用绩效说话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实际运作中就是要功劳,不要苦劳;要关注能力,不要关注态度;要关注才干,把品德作为基本的条件。

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推荐

论知识经济时代 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On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By Zeng Qingxue 摘要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惟有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管理创新更是中国企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都不重视管理创新。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同时又给中国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适应知识经济

时代对中国企业管理的要求。本文试图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探索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和有效途径。 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说明了研究的范围和方法,并概括了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有关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分类,管理创新的背景和原则,并介绍和分析了一个新的管理创新的理论,即管理九段论。第二章重点论述了知识与知识经济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并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企业生产和企业形态方面的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主旋律——知识管理,着重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概念、主要特征及中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战略模式,并就中国企业如何实施知识管理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最后一章是文章的重点。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提出了建议;最后三节分别对最能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要求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中国企业的管理观念创新、管理理论创新和管理组织创新。 [关键词]:管理创新中国企业 知识经济知识管理 Abstract Innovation is man’s eternal theme, only innovation can make mor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a much more important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enterprise,but China enterprise has not put much attention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 ever before. Now,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level has a long distance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in world. Human being will step into Knowledge Economy Era in a short time, which will bring China enterprise with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more challenges. Hence, China enterprise must process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do its best to heighten enterprise’s management, so as to associate with the need of Knowledge Econom y Era to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The dissertation has an attempt to search after the theories and effective ways of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rough theory and practice analysis.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five parts. In the introductory part, the objective, the significance, the scope and the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are outlined, and presents the dissertation’s framework and primary contents. Chapter on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background,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相关主题